太阳直射点资料

合集下载

太阳直射点移动知识点

太阳直射点移动知识点

太阳直射点移动知识点太阳直射点是指地球上阳光直接垂直照射的地点,因为地球公转和倾斜轴的存在,太阳直射点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移动。

这一现象对气候和季节变化有着重要影响。

本文将从几个方面介绍太阳直射点移动的知识点。

1.地球的公转和倾斜轴地球绕太阳公转,公转周期约为365.25天。

地球的轴倾斜约23.5度,这导致了太阳直射点的变化。

在地球公转过程中,地球的倾斜轴保持相对不变,呈现一个斜倚的状态。

2.太阳直射点的移动由于地球公转和倾斜轴的存在,太阳直射点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移动。

在北半球,夏至时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回归线附近,而冬至时则位于南回归线附近。

在南半球正好相反。

3.太阳直射点的季节变化太阳直射点的移动导致了不同季节的到来。

在夏至时,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这使得北半球接收到更多的阳光,气温升高,白天时间变长。

而在冬至时,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南半球则变得更加炎热,白天时间更长。

4.太阳直射点与气候变化太阳直射点的移动对气候有着重要影响。

例如,在夏至时,北半球接收到更多的阳光,导致气温上升,同时也影响了气候模式和降水分布。

太阳直射点的移动也是季风气候形成的原因之一。

5.太阳直射点移动的周期性太阳直射点的移动具有一定的周期性。

根据基本的天文学知识,太阳直射点的移动周期约为26000年,这被称为岁差。

岁差的存在使得太阳直射点的位置在长时间尺度上有规律地发生变化。

6.太阳直射点移动的影响太阳直射点的移动不仅影响气候和季节变化,也对地球上的生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产生影响。

例如,太阳直射点的变化会导致某些地区的干旱或洪涝,对植物和动物的生存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

总结:太阳直射点的移动是地球公转和倾斜轴的结果。

太阳直射点的移动导致了不同季节的到来,对气候和季节变化有着重要影响。

太阳直射点的位置在长时间尺度上呈现周期性变化,这对地球上的生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产生影响。

通过了解太阳直射点的移动,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气候变化和季节变化的原因,以及它们对地球生态系统的影响。

太阳直射点

太阳直射点
太阳直射点是指地表接受太阳垂直照射的点,其纬度位置由黄赤交角决定,即黄道平面与赤道平面的夹角,大小为23°26′。由于地轴倾斜23°26′,太阳直射点不再只直射赤道,而是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移动。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规律与地球的公转和节气密切相关。春分日时,太阳直射点位于赤道,随后向北移动,夏至日时到达北回归线,然后向南移动,秋分日时再次回到赤道,继续向南移动,冬至日时到达南回归线,完成一个回归年的周期。这个过程中,太阳直射点的纬度不断变化,影响着地球上的气候理解地球的运动规律以及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太阳直射点的纬度

太阳直射点的纬度

太阳直射点的纬度太阳直射点的纬度是指太阳光线垂直射到地球表面的位置所对应的纬度。

由于地球的自转轴倾斜,太阳直射点会在北回归线和南回归线之间变动。

现将太阳直射点的纬度和其相关内容进行探讨。

赤道位于地球的中部,是纬度为0°的地带,太阳在夏至和冬至时正好在赤道上,此时太阳直射点的纬度为0°。

夏至时,北半球的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回归线上,纬度为23.5°N,而南半球的太阳直射点则位于南回归线上,纬度为23.5°S。

这是由于地球自转轴倾斜引起的,太阳光线垂直照射到地球表面的位置随着地球公转而变动。

由于地球公转的轨道是椭圆形的,所以地球与太阳的距离不是恒定的,因此太阳直射点的纬度也会有所变化。

根据实际观测数据,太阳直射点的纬度在一年中会有两次变动,分别是在春分和秋分时。

春分时,太阳直射点位于赤道上,纬度为0°;秋分时,太阳直射点再次回到赤道上,纬度同样为0°。

这两次变动使得太阳直射点在一年中形成两个高峰,分别位于北半球和南半球。

值得注意的是,太阳直射点的变动对于地球上的气候和季节变化有着重要影响。

当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时,北半球将进入夏季,而南半球则进入冬季;当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时,南半球将进入夏季,而北半球则进入冬季。

这是由于太阳直射点位置的变化导致了太阳光线照射到地球表面的角度发生了改变,进而影响了地球上的气候和季节变化。

除了春分、秋分和夏至、冬至时太阳直射点的位置外,还有一些其他因素也会对太阳直射点的位置产生影响。

比如地球的自转速度不均匀、地球的形状不完全是球形等因素都会对太阳直射点的位置产生微小的影响。

这些微小的影响使得太阳直射点的位置不是完全稳定的,会有一定的波动。

总结起来,太阳直射点的纬度是随着地球的自转和公转而变动的,它在一年中会有两次变动,分别位于北半球和南半球。

太阳直射点的位置变动对于地球上的气候和季节变化有着重要的影响。

通过研究太阳直射点的位置变动,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地球的运动规律,进而预测气候和季节变化的趋势,为人们的生活和农业生产提供帮助。

太阳直射点解读

太阳直射点解读
太阳直射现象是地球特定地区在一年中的某些时候,太阳光线能够垂直照射到地面上的现象。这种现象通常发生在热带地区,即位于北纬23.5度(北回归线)和南纬23.5度(南回归线)之间的地带。在这一区域内,由于地球的自转和公转,太阳光线可以直射到地面,使得这些地区在一年中的某些时段能够享受到垂直的阳光照射。太阳直射现象的范围是受到地球的倾斜角度和公转轨道的影响,因此只会在热带地区出现。了解太阳直射现象的范围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地球的运动规律以及太阳重要的意义。

太阳直射点

太阳直射点
计算 (1)地方时与区时的计算 ①因经度不同而不同的时刻,称为地方时;经度每差15°,地方时就相差1 小时,同一经线上地方时相同,故计算某地的地方时,只要知道另一经线的 地方时和它们之间的经度差,就可以计算出来。 ②全球共分为24个时区,由于地球自转,从中时区(零时区)向东每增加1个 时区,时间就增加1小时,向西每增加1个时区,时间就减少1个小时,在时区 计算上,任意两个时区之间相差几个时区,区时就相差几个小时;较东的时 区,区时早,较西的时区,区时晚;经过国际日期变更线时,日期要变更; 我国通用的标准时是120°E的地方时,即东八区的区时,称为北京时间;中 时区(零时区)的区时,即0°经线的地方时,称为国际标准时。 地方时与区时的关系是:某时区的区时实际上就是该时区中央经线上的地 方时。
4.运用四个点 (1)太阳直射点
太阳直射点是某地地表接受太阳垂直照射的点,太阳光线永远与晨昏线 垂直,确定太阳直射点纬度位置的方法一般有:①根据日期(二分二至日); ②根据晨昏线与经线的夹角等于太阳直射点的纬度(图中∠2);③根据晨昏 线和赤道的夹角与太阳直射点纬度互余(图中∠3);④根据晨昏线和纬线切 点的纬度与太阳直射点纬度互余(图中B、C点的纬度与太阳直射点A的纬度 互余);⑤利用某地正午太阳高度计算。
(2)日界线 国际上规定,原则上以180°经线作为地球上“今天”和“昨天”的分界 线,叫做国际日期变更线,简称日界线,它是一条人为界线,自西向东过日 界线要减一天,自东向西过日界线要加一天(如图所示)。
(3)0时经线 0时(地方时)经线是一条自然界线,它是随地球自转运动而不断变化的,0 时经线的东边比西边日期早一天,日界线和0时经线可以重合,即180°经 线的地方时为0时,此时全球为一个日期。
同,等值线的疏密就反映了其单位距离的等值线数值差的

高三地理太阳直射点知识点

高三地理太阳直射点知识点

高三地理太阳直射点知识点太阳直射点是指太阳光线垂直射到地球上的某一点,这个点上太阳光线的入射角度为90度。

太阳直射点在地球上会随着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变化而发生移动,它对地球上的气候、季节和地理环境等有着重要影响。

本文将介绍太阳直射点的定义、变化原因以及对地球的影响。

一、太阳直射点的定义太阳直射点是指太阳光直接照射到地球某一点上的现象。

当太阳光线以垂直角度射到地球上时,此时的太阳直射点就确定了。

太阳直射点的位置随着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变化而发生周期性的移动。

二、太阳直射点的移动原因太阳直射点的移动是由地球自转和公转的运动特点决定的。

地球自转是指地球围绕自身轴线进行旋转的运动,地球公转则是指地球绕太阳轨道运行的运动。

由于地球轨道呈椭圆形,且地球自转轴与地球公转平面夹角存在倾斜,导致了太阳直射点的周期性移动。

1. 地球自转引起的太阳直射点移动地球自转是地球上一天的旋转运动,约为24小时。

由于地球自转轴与地球公转轨道并不垂直,所以在地球自转的过程中太阳直射点也会有相应的移动。

每天地球都会经历一个完整的自转周期,太阳直射点也会在北回归线和南回归线之间往返移动。

2. 地球公转引起的太阳直射点移动地球公转是地球绕太阳轨道运行一周的时间,约为365.25天。

地球的轨道呈椭圆形,离太阳较远的时候称为远日点,离太阳较近的时候称为近日点。

在地球公转过程中,太阳直射点也会由近日点移动到远日点,然后再回到近日点的位置。

三、太阳直射点对地球的影响太阳直射点的位置决定了地球上不同地区的日照时间、气候和季节变化等重要因素。

1. 日照时间太阳直射点的位置决定了地球上不同地区的日照时间。

在太阳直射点附近的地区,太阳直射的角度较大,昼夜长短差异较小,日照时间相对较长。

而在离太阳直射点较远的地区,太阳直射的角度较小,昼夜长短差异较大,日照时间相对较短。

2. 气候太阳直射点的位置对地球上的气候产生重要影响。

在太阳直射点附近,由于太阳辐射的强烈和日照时间的长,导致气温较高,气候干燥。

太阳直射点及节气、南北半球的季节 科普中国

太阳直射点及节气、南北半球的季节 科普中国

太阳直射点、节气和南北半球季节科普一、太阳直射点及其影响1. 太阳直射点是指地球上纬度为0度的地方,也称为赤道。

当太阳垂直照射到地球赤道上时,这一点被称为太阳直射点。

太阳直射点每年会在北半球的春分和南半球的秋分时出现,此时两极之间的日照时间相等。

2. 太阳直射点的位置每年不同,这是由于地球公转轨道是椭圆形的,而且地轴倾斜角度为23.5度,造成了地球绕太阳公转过程中太阳直射点位置的变化。

在春分和秋分时,太阳直射点在赤道附近,这时两极之间的气温差异较小。

而在夏至和冬至时,太阳直射点分别偏向北半球和南半球,造成了季节的变化。

二、节气的由来及意义1. 节气是古代我国农业文明的产物,它是按照太阳在黄道上的位置划分的。

我国传统节气共有24个,是按照太阳在黄道上的位置而划分的。

它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根据气候环境和农事活动而制定的一种时间计量标准,反映了我国古人对于气候、气象变化的认识。

2. 节气对于农业生产和社会生活具有重要意义。

它可以指导人们农事活动的安排,如春节是春耕的开始,谷雨是春季的尾声,夏至是收获的开始,秋分是秋收的时节等。

节气也反映了气候的变化,可以为人们的生产生活和休闲娱乐活动提供参考。

三、南北半球的季节差异1. 由于地球自转轴倾斜的存在,使得南北半球的气候和季节存在着巨大的差异。

在北半球,当太阳直射点偏向北半球时,南半球正好相反。

北半球的夏季是指太阳直射点偏向北半球,气温升高,而南半球正好是冬季,气温较低;北半球的冬季是指太阳直射点偏向南半球,气温偏低,南半球则处于夏季,气温较高。

2. 南北半球季节的差异在地理、气候、植被等方面都有明显的体现。

比如南半球的澳大利亚在12月迎来了夏季,而美国则是冬季,这为全球旅行和生产活动带来了一定的影响。

总结:太阳直射点、节气和南北半球季节的分化是地球自转和公转运动规律的体现,也是人们对天文气候变化认知的产物。

了解这些知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适应和利用自然环境,为地球生态和人类生活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和指导。

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课件

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课件
02
在一年中,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 归线之间往返移动,形成四季交 替的现象。
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规律
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的移动规律是
从南回归线向北移动,在每年的3月21日左右到达赤道,6月22日左右到达北 回归线,再向南移动,在每年的9月23日左右回到赤道,12月22日左右回到南 回归线。
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的移动规律是
间变化而发生规律性的变化。
变化规律
在日出和日落时,太阳高度角接 近于0度;在正午时,太阳高度 角达到最大值,一般为90度左右。
影响因素
太阳高度角受到地球自转和公转 的影响,同时也受到地理位置、
季节和气候等因素的影响。
日内太阳方位变化
太阳方位角
影响因素
太阳方位角是指太阳光线在水平面上 投影的方向。在一天中,太阳方位角 会随着时间变化而发生规律性的变化。
从北回归线向南移动,在每年的9月23日左右到达赤道,12月22日左右到达南 回归线,再向北移动,在每年的3月21日左右回到赤道,6月22日左右回到北回 归线。
太阳直射点对地球的影响
太阳直射点是地球表面温度最高的点 ,对地球的气候、生态系统和人类生 活等方面都有重要影响。
太阳直射点的移动导致昼夜长短的变 化和四季的交替,对地球的生物节律 和农业生产等方面也有重要影响。
主要包括观测误差、模型 误差和随机误差等。
精度评估
通过对比实际观测数据和 预测数据,评估模型的预 测精度。
误差修正
根据误差分析结果,对模 型进行修正和优化,提高 预测精度和可靠性。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太阳方位角受到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影 响,同时也受到地理位置和气候等因 素的影响。
变化规律
在日出和日落时,太阳方位角分别位 于东方和西方;在正午时,太阳方位 角位于正南方向。

太阳直射点

太阳直射点

太阳直射点在南北纬23.5°之间有规律地移动,所以称这两条纬线为回归线。

23.5°N 纬线叫北回归线, 23.5°S 纬线叫南回归线,它们是太阳直射点能够到达的最北和最南界线,一年得到一次直射,而它们之间的地区一年可以得到两次直射。

太阳直射时,地面获热量多。

1、 黄赤交角的产生(板书):可以概括为“一轴、两面、三角度”和“三个基本不变、两个变”(1)“一轴”即地轴,它是地球的自转轴,始终与赤道面垂直。

(2)“二面”一是黄道平面,即地球公转轨道所在的平面;二是赤道平面,即地球赤道所在的平面,它始终与地轴垂直。

(3)“三角度”一是黄赤交角,即黄道平面与赤道平面的夹角,目前其大小为23°26′;二是地轴与黄道平面的夹角,它与黄赤交角互余,目前其大小为66°34′;三是地轴与赤道平面的夹角,其大小始终为90°。

4)“三个基本不变”:一是地球在公转过程中地轴的空间指向基本不变,北极始终指向北极星附近;二是黄赤交角大小基本不变,保持23°26′;三是地球运动的方向不变,总是自西向东。

(5)“两个变”一是地球在公转轨道的位置不断变化;二是黄道平面与赤道平面的交线、地轴与太阳光线的相对位置是变化的。

2、黄赤交角的影响--太阳直射的位置变化(板书)(P15图1.18 二分二至日地球的位置)逐步完成板图(如右图)(公转方向、半球、赤道、直射点纬度)提出问题:通过演示能否说出一年中太阳直射点的最北和最南界限?为什么?(1)太阳直射范围:北纬23°26′至南纬23°26′之间。

(2)二分二至日形成:(北半球而言)(提问、填表、说明)(板图)看图分析,标出太阳直射点的移动方向及各点日期思考:黄赤交角变化时,太阳直射范围、季节会有怎样的变化。

总结:太阳直射点一年中有规律地在南、北纬23°26′的纬线上做周期性的往返运动,称为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

[全]高中地理(太阳直射点、影子方向、昼夜长短)考点详解

[全]高中地理(太阳直射点、影子方向、昼夜长短)考点详解

高中地理(太阳直射点、影子方向、昼夜长短)考点详解•1、太阳直射点的移动地球绕着地轴自转,自转的平面为“赤道面”;地球绕着太阳公转,公转的平面为“黄道面”。

两个平面存在着一个23°26′的夹角:黄赤交角,因此导致太阳直射点在地球上23°26′N~23°26′S之间往复移动,移动的周期为一个回归年(365日5时48分46秒),移动的规律如下:①夏半年(春分-夏至-秋分),太阳直射点由赤道开始,先向北移动到北回归线,再向南回到赤道。

北半球昼长夜短,北极点附近出现极昼,极昼的范围先扩大后缩小;②冬半年(秋分-冬至-春分),太阳直射点由赤道开始,先向南移动到南回归线,再向北回到赤道,北半球昼短夜长,北极点附近出现极夜,极夜的范围先扩大后缩小。

图1 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规律•2、影子的方向影子的方向,与太阳直射点的位置、太阳的视运动轨迹有关。

假设某地位于北半球,则影子的方向为:①春分-夏至-秋分:太阳东北日出、西北日落,因此早上影子朝向西南,黄昏影子朝向东南;②秋分-冬至-春分:太阳东南日出、西南日落,因此早上影子朝向西北,黄昏影子朝向西南;③正午影子方向:与观察者的纬度、太阳直射点的纬度位置有关,太阳直射点位于观察者以南,则正午影子位于正北;太阳直射点位于观察者以北,则正午影子位于正南;④南/北极点:北极点的影子永远朝向正南,南极点的影子永远朝向正北。

图2 影子的方向例题图3 例题答案:C、A精讲精析:(1)分析影子的方向。

①由于该地为北极点,因此该点的四周,全部为“南”,因此中国结的影子指向正南,拍摄者也位于正南;②如果此时为3月21日(春分),则全球昼夜平分,北极点处应该是一半夜晚、一半白天,而图中全部都为白天,因此不是春分或者秋分。

(2)分析南极点的气候特点。

①南、北半球的季节恰好相反,1月份为南极的夏季,但南极点的冰层很厚,夏季虽然有融化,但仍然比北极要厚很多;②3月1日~21日为南半球的夏半年,南极点及其附近的昼长>夜长;3月21日~31日为冬半年,南极点及其附近夜长>昼长,因此总体来看3月份昼长>夜长,而北极点及其附近地区恰好相反,因此累计昼长:南极点附近>北极点附近;③南极的海拔较高,因此气压较低;④假设南极北极海拔相同,则9月1日~23日为南半球冬半年,气温较低;24日~30日为夏半年,气温较高,因此总体来说气温较低的日子更多。

太阳直射点的移动

太阳直射点的移动
太阳直射点的日移动速度并不均匀,在赤道附近移动速度较慢,纬度越高速度越快。
太阳直射点与昼夜变化的关系
太阳直射点的移动导致昼夜长短的变化。在春分和秋分时,全球昼夜等长;在夏 至时北半球昼最长夜最短,南半球相反;在冬至时北半球夜最长昼最短,南半球 相反。
太阳直射点的位置决定了该点的正午太阳高度,进而影响该点的太阳辐射强度和 日照时间。
太阳直射点日移动的观测方法
01
02
03
使用日晷
通过观察日晷上影子的移 动,可以大致判断太阳的 方位和高度,进而推断太 阳直射点的位置。
使用天文望远镜
通过观察太阳黑子和光斑 等特征,可以判断太阳直 射点的位置。
使用现代科技
使用GPS和太阳辐射计等 现代科技手段,可以精确 测量太阳直射点的位置和 移动速度。
05 太阳直射点移动的实践应 用
农业生产的指导作用
指导作物种植
太阳直射点的移动决定了不同地区的日照时间和光照强度, 从而影响作物的生长和发育。通过了解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规 律,可以合理安排农作物的种植时间和品种,提高产量和品 质。
农业气候区划
根据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规律,结合当地的气候、土壤等条件 ,可以对不同地区进行农业气候区划,为农业生产和布局提 供科学依据。
由于地球公转速度的变化,太阳直射点的移动速度也会有所差
异。
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规律
春分和秋分时,太阳直射点 位于赤道,全球昼夜平分。
冬至时,太阳直射点位于南 回归线,南半球昼长夜短, 北半球昼短夜长。
夏至时,太阳直射点位于北 回归线,北半球昼长夜短, 南半球昼短夜长。
在一年中,பைடு நூலகம்阳直射点在南 北回归线之间往返移动,完 成一次回归运动。
生物多样性

太阳直射点的概念

太阳直射点的概念

太阳直射点的概念一、引言太阳直射点是地球上每年两次发生的现象,也是地球气候变化和季节交替的重要原因之一。

本文将深入探讨太阳直射点的概念、原理以及对地球的影响。

二、太阳直射点的定义太阳直射点指的是太阳的垂直射线(也称为垂直入射角),它与地球表面形成一个垂直的角度,这个角度受到地球自转轴的倾斜角度及地球绕太阳公转轨道的倾角的影响。

由于地球的自转轴倾斜23.5°,所以太阳的直射点会随着地球绕太阳公转而发生变化。

三、太阳直射点的变化太阳直射点的变化是由地球绕太阳的公转运动引起的。

每年地球绕太阳完成一周运动,太阳直射点也会随之变化。

在北回归线和南回归线之间,有一个称为赤道的带状地区,太阳的直射点在赤道上往返移动,形成两次太阳直射点。

四、太阳直射点的影响太阳直射点的位置不同,会对地球上的气候和季节产生影响。

1. 季节变化太阳直射点的变化是季节变化的原因之一。

当太阳直射点靠近北半球时,北半球就进入夏季;当太阳直射点靠近南半球时,南半球就进入夏季。

夏季时,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太阳的垂直射线倾向于北半球,使得北半球得到更多的太阳辐射,气温升高,天气炎热;冬季时,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南半球得到更多的太阳辐射,气温升高,天气寒冷。

2. 地区气候差异由于太阳直射点的变化,不同地区的气候也有所不同。

赤道地区太阳直射点的位置比较稳定,因此赤道地区的气候相对稳定,年平均温度高。

而靠近极地的地区,由于太阳直射点的远离和辐射角度的变化,气候变化较为剧烈,温度差异大。

3. 降水分布太阳直射点的变化也会影响雨季和旱季的分布。

当太阳直射点位于赤道时,赤道地区会受到持续的热力作用,形成热带雨林,年降水量很大;而靠近太阳直射点的地区则容易形成干旱带,降水非常稀少。

4. 海洋环流太阳直射点的变化也会对海洋环流产生影响。

热带地区的太阳直射点位置稳定,热力作用较强,导致在赤道附近形成热带低气压带,海水蒸发增加,形成热带雨林和热带风暴。

[全]高中地理(太阳直射点、日出、日落、极昼、极夜)考点详解

[全]高中地理(太阳直射点、日出、日落、极昼、极夜)考点详解

高中地理(太阳直射点、日出、日落、极昼、极夜)考点详解•1、太阳直射点的移动地球绕着地轴自转,自转的平面为“赤道面”;地球绕着太阳公转,公转的平面为“黄道面”。

两个平面存在着一个23°26′的夹角:黄赤交角,因此导致太阳直射点在地球上23°26′N~23°26′S之间往复移动,移动的周期为一个回归年(365日5时48分46秒),移动的规律如下:①夏半年(春分-夏至-秋分),太阳直射点由赤道开始,先向北移动到北回归线,再向南回到赤道。

北半球昼长夜短,北极点附近出现极昼,极昼的范围先扩大后缩小;②冬半年(秋分-冬至-春分),太阳直射点由赤道开始,先向南移动到南回归线,再向北回到赤道,北半球昼短夜长,北极点附近出现极夜,极夜的范围先扩大后缩小。

图1 太阳直射点的移动•2、日出日落方向不同的季节,太阳日出、日落的方向不同。

以北半球为例,下图中的A点代表北半球的观察点,N、S、W、E分别表示北、南、西、东。

则不同季节太阳的日出日落方向为:①夏半年(春分-夏至-秋分)东北日出、西北日落;②冬半年(秋分-冬至-春分)东南日出、西南日落;③春分/秋分时正东日出、正西日落;④正午时,从北半球看时,太阳位于正南方;从南半球看时太阳位于正北方,从赤道看时太阳位于正上方。

图2 日出日落方向例题图3 例题答案:A、B、A精讲精析:(1)分析优惠政策的优势。

优惠政策的出台,有利于吸引北京的游客,但会造成景区游览人员增多,产生拥堵,游客交通与游览的用时的比值增长,但不会影响旅游服务设施的等级。

(2)分析旅游资源的多样性。

旅游资源可以分为人文资源和自然资源两大类,其中选项A中主要是人文资源,选项C、D主要是自然资源,选项B同时包含了人文资源和自然资源(太行大峡谷)。

(3)分析太阳直射点的移动。

①9月23日为秋分,15天为一个节气,因此10月8日为寒露,10月23日为霜降,11月7日为立冬,11月22日为小雪。

太阳直射点

太阳直射点

太 阳 光Biblioteka 全球昼夜相等66°34´S
66°34´ N 23°26´ N 23°26´ S
太 阳 光
66°34´S
北半球昼短夜长, 北极圈内极夜
66°34´ N 23°26´ N 23°26´ S
赤道 昼夜相等
太 阳 光
太阳直射南回归线
66°34´S
南半球昼长夜短, 南极圈内极昼
66°34´ N 23°26´ N 23°26´ S
北半球昼长夜短, 北极圈内极昼 太阳直射北回归线
66°34´ N 23°26´ N 23°26´ S
太 阳 光
66°34´S
赤道 昼夜相等
南半球昼短夜长, 南极圈内极夜
66°34´ N 23°26´ N 23°26´ S
太 阳 光
66°34´S
太阳直射赤道
66°34´ N 23°26´ N 23°26´ S

法,他们又能这么办?只能寄望匆匆离去の夜天龙了. 龙赛男一双英气bi人の眼睛也是暗淡无光,看着抱着正昏睡の月倾城和夜轻舞,她都不知等会等她们醒来,自己该如何给她们交代. 马车附近の四世家以及龙城の下人们,纷纷长吁短叹起来,在幽冥岛,强悍不可一世,宛如无敌破仙の白重炙,竟然 就这么消失了,就这么死了?一时间他们都感觉一种无言の悲哀,和无力感… 当前 第壹捌肆章 壹75章 白家老祖 雾霭城依旧热闹而喧哗,早起の人开始忙碌の穿行在长街小巷中,或许为着生活奔波着,或许为着更好の明天努力着,或许为了更强大の武力,开始修炼着… 晨阳开始缓缓升起,温暖の 阳光照亮了整个炽火大陆,照亮了整个雾霭城. "咻!" 西南边の天空一阵尖锐の破空声,引起了雾霭城人们の注意.喝早茶の人放下了手中の茶杯,行走の人停下了匆忙の脚步,市场里讨价还价の人停止了说话.众人集体将目光投向了西南の天空.雾霭城是白家守护の地方,一般情况下海真没有人如 此肆无忌惮の凌空朝雾霭城如此莽撞如此无力の飞来,这是对白家,对雾霭城人挑衅. "咻!" "来者何人?" 雾霭城第一时间飞起了一道黑影,大声喝道.是雾霭城家主府の长老.这名长老似乎对远方飞来の客人如此无礼の行动很是不满,但是却有着隐隐の忌惮,言语不敢太过放肆. "滚开!" 南边の 天空传来一声怒骂,紧接着出现一道黄色の身影,竟然无视雾霭城上空の长老,直接超雾霭城北边の白家堡飞去. "额…属下该死,参见族长!"黑衣长老刚想怒骂几声,不料却见是夜天龙,连忙躲到了一旁,双手作揖,诚惶诚恐说道. 夜天龙却行色匆匆,居然理都不理这名长老,径直飞入白家堡,迅速消 失不见了. "额…"黑衣上老莫名其妙の摸了摸胡须,脸色十分难看,族长平时虽然古板但是也不至于如此对待自己啊?莫非出了什么事情? 雾霭城の人也是一阵议论纷纷,夜天龙他们虽然很少见过,但是夜天龙如此身份,竟然骂粗话了,而且还如此行色匆匆,莫非出了什么大事? …… 夜天龙の一句大 吼,早就惊动了留守白家堡の众长老们.众长老纷纷以最快の速度,穿戴好衣裳,顾不得洗漱,纷纷直接腾空迎接起夜天龙来. "参见族长!" 见夜天龙一脸阴沉の飞了过来,众长老连忙大气不敢出一声,只是恭敬の行了一礼.静候夜天龙の指示. "全部散开,将白家堡给我**了,等会发生了什么事情,一 律不得外传!"夜天龙没有停顿身形,留下一句话,直接朝白家后山飞去. "是!"众长老见夜天龙带了十多人出去,现在竟然一人回来,纷纷心里暗自猜测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情?只是夜天龙如此暴怒の脸色下,谁也不敢多嘴,只得迅速散开,顷刻间将白家堡全面**起来,等待夜天龙の下一步指示. "族 长!发生了事情?"夜白虎早就起来了,也第一时间发现了夜天龙.见夜天龙竟然一人回来了,暗道一声不好,连忙迎了上去,问道. "先别问那么多,迟点给你解释,你启动圣域,把后山**了!"夜天龙没有过多の解释,直接飞过后山の湖泊,朝湖泊后面の一片用围墙彻起得空地飞去. 围墙不高,只有一米 多高,全部涂成了黑色.而围墙内却是一片空坪,方圆几里の空坪上耸立着,无数の小土堆,每个小土堆前都安置着一块块石碑,已经无数の祭品.这是白家の祖坟,白家历代豪杰名士才有机会安葬の地方. "族长这是要干什么?"夜白虎白净得脸上尽是疑惑和不解,夜天龙不仅一个人回来了,而且一回来 什么也不说竟然直接朝白家祖坟走去.他是要干什么?虽然很是不解,但是夜白虎依旧按照夜天龙の吩咐,直接开启了圣域,将白家后山完全笼罩进去. 夜天龙直接走到黑色围墙前方,却没有从围墙中间の那道大门走进去,而是"噗通"一声,直接跪了下去,三叩九拜起来. "列祖列宗在上,夜天龙不孝, 打扰了你们安息の灵魂了,如果你们在天有灵,别责怪白家子弟,有什么责罚尽管责罚天龙吧!" 夜天龙说完之后再次深深一拜,然后左手五指挣开,化拳为掌,一道黄色の光芒亮起,他直接战气外放,一掌击在了黑色の围墙上. 黑色の围墙被夜天龙の战气所击中,却没有倒下,而是焕发处一阵刺目の 光芒,光芒一闪竟然抵消了夜天龙刚猛の战气. "砰!" 夜天龙也不起身,再次双手战气外放,同是击出两掌.黑色围墙光芒再次一闪,再次抵消了夜天龙の战气,只是这次散发の光芒明显比刚才暗淡了几分. "砰!砰!砰!" 在夜天龙连续几次攻击下,黑色围墙の光芒终于彻底消失不见了,而被击の 那处围墙终于,被强劲の战气击中瞬间四分五裂,尘土飞扬. 夜天龙见围墙终于被毁,连忙收回手掌,而整个人却匍匐跪在地上,一动不动,似乎在等待着什么… "族长…族长疯了吗?"夜白虎不敢相信他の眼睛般,看着夜天龙一次次の战气外放往祖坟围墙击去,心里一阵骇然.族长怎么出去了一趟,人 却疯魔了吗?围墙内是什么?那可是白家の列祖列宗沉睡の英魂の… 只是片刻之后,他见夜天龙跪在地上,似乎在等待什么の时候,隐约中似乎察觉了道什么,连忙收起圣域,跟着夜天龙一同跪在了地上,一言不发. 良久之后,或许是几秒,或许是几个小时.夜天龙和夜白虎终于感觉到了空气中隐约传 过来一阵宛如蚊子飞舞の破空声,紧接着他们感觉一道恐怖の威压降临在白家后山,这道威压宛如一座高山压在他们肩膀上一般,竟然让他们浑身感觉到犹如被人捏住了脖子提到了空中就要窒息般,浑身无力,心跳都似乎要停止了. "哼…竟然是白家子弟,你们两人为何要破坏白家祖坟?最好给我一 个满意答案,否则老夫五百年都没动用の家法,看来就要在你们两人身体上动动了!" 一个冷漠の声音凭空响起,同是随着声音の响起,夜天龙和夜白虎身体上の威压突然消失の无影无踪,宛如从来没有出现过. 夜天龙和夜白虎顾不得擦去脸色の冷汗,微微抬头,再次重重拜下,同时恭敬说道:"白家 三十六代子孙,夜天龙夜白虎,拜见夜若水先祖!" 当前 第壹捌伍章 壹76章 没有人能救他 "额,起来吧,几百年过去了,白家竟然有了三十六代子孙了,你叫夜天龙是吧,大地法则感悟の还不错,看来你们不是想破坏祖坟,而是想引我出来?何事?" 白家后山除了夜天龙和夜白虎,依旧空寥寥の没有 见到一丝别の人影,但是白家先祖の冷漠而又苍老の声音却不知从何方飘来般,直接在夜天龙和夜白虎の耳边,竟然宛如在身边说话般. "先祖,求你出关一趟,救一个白家子弟!"夜天龙没有废话,直接对着前方再次一拜,急切恳求道. "原因!"声音继续冷漠の传来,冷冷の几个字,没有一丝感情,似 乎在责怪夜天龙,竟然为了救一个白家子弟竟然打扰了他の闭关,还破坏祖坟. "他血脉觉醒の时候出现了九彩光圈,召唤处一只圣智,而且还出现了一个灵魂攻击类型の合体战技,最重要の是他现在十六岁,已经达到了元帅境一重の实力,前不久府战の时候合体战技再次升级,现在综合实力…帝王境 下无敌."夜天龙连忙不敢多废话,直接把白重炙の逆天圣智和修炼速度,简略の说道一遍. "咻!" 夜天龙话刚说完,空气一阵轻微の震动,而后夜天龙面前竟然凭空出现一名白衣中年人,这名中年人长相冷峻,看长相皮肤似乎只有三四十岁般,但是很奇怪の是他の两条眉毛竟然是雪白の,而且竟然长 长得垂落下来,眼神冷冰冰の隐隐有一种沧桑の老态. "拜见夜若水老祖!"夜天龙和夜白虎虽然很奇怪夜若水先祖为什么竟然看起来不老?五百多岁の人了竟然比他们这几个八九十岁の人看起来年轻许多.只是夜若水先祖の画像他们早就瞻仰过了,而且能瞬移突然到他们面前の,除了天神境の夜若 水先祖,怕是没有其他人吧. 没错,此人就是白家五百年前召唤处圣智白虎,带领白家雄霸了雾霭城和府战整整两百年の夜若水先祖.已经突破天神境の神级练家子,白家の最强武力. "起来吧,你确定那名子弟召唤の是圣智?是一种什么样の战智?合体

[全]高中地理(太阳直射点、太阳高度角、极昼、极夜)考点详解

[全]高中地理(太阳直射点、太阳高度角、极昼、极夜)考点详解

高中地理(太阳直射点、太阳高度角、极昼、极夜)考点详解•、太阳直射点的移动地球绕着地轴自转,自转的平面为“赤道面”;地球绕着太阳公转,公转的平面为“黄道面”。

两个平面存在着一个23°26′的夹角:黄赤交角,因此导致太阳直射点在地球上23°26′N~23°26′S之间往复移动,移动的周期为一个回归年(365日5时48分46秒),移动的规律如下:①夏半年(春分-夏至-秋分),太阳直射点由赤道开始,先向北移动到北回归线,再向南回到赤道。

北半球昼长夜短,北极点附近出现极昼,极昼的范围先扩大后缩小;②冬半年(秋分-冬至-春分),太阳直射点由赤道开始,先向南移动到南回归线,再向北回到赤道,北半球昼短夜长,北极点附近出现极夜,极夜的范围先扩大后缩小。

图1 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规律•2、太阳高度角正午太阳高度角,指的是当地时间12:00时,太阳光线与地平面的夹角(下图中的α)。

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大小,与太阳直射点的位置、观察者的纬度有关,计算公式如下:α= 90°- | β- γ|其中α为正午太阳高度角,β为观察者所处的纬度,γ为太阳直射点的纬度。

其中β-γ表示的是观察者与太阳直射点的纬度差,遵循“同减异加”的规律,即当观察者与太阳直射点位于同一半球时,用减法;当位于不同半球时,用加法。

例如位于同一半球:40°N-20°′N=20°;位于不同半球:40°N-20°S=40°+20°=60°。

图2 太阳高度角例题图3 例题答案:D、A精讲精析:(1)分析太阳高度角与光照面积。

①题干中所说的为“正午”,因此一年中太阳高度角最小时,正午太阳最“低”,即照进室内的光线最远,光照面积最大;②福建位于北半球,因此当太阳直射南回归线时,太阳高度角最小(太阳高度角α=90°-|β-γ|,β与γ处于不同半球时用加法。

[全]高中地理(太阳直射点,正午、日出、日落方位)考点详解

[全]高中地理(太阳直射点,正午、日出、日落方位)考点详解

高中地理(太阳直射点,正午、日出、日落方位)考点详解•正午的太阳方位正午的太阳方位,与太阳直射点的纬度位置有关。

太阳直射点位于观察点以南,则正午太阳便位于观察点的南方。

太阳直射点,在地球23°26′N~23°26′S之间往复移动,移动的周期为一个回归年(365日5时48分46秒),移动的规律如下:①夏半年(春分-夏至-秋分),太阳直射点由赤道开始,先向北移动到北回归线,再向南回到赤道;②冬半年(秋分-冬至-春分),太阳直射点由赤道开始,先向南移动到南回归线,再向北回到赤道。

图1 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规律(一个回归年)例题下图为安徽省某中学的操场示意图,两侧为行道树(早上8:00前后,东操场大部分被行道树的树荫遮盖)。

读图完成1~2题。

1、为充分利用树荫遮阳,6月某日14:00~14:45该校某班同学上体育课,应选择的最佳地区是()A. ①B. ②C. ③D. ④2、下列日期中,一天中行道树的影子,在地面转动角度最大的是()A. 5月1日B. 6月1日C. 7月1日C. 8月1日答案:A、C精讲精析:(1)分析每个区域的树荫面积。

①安徽省位于北回归线以北,而6月时,太阳直射点在北回归线附近,因此太阳直射点位于该操场以南,即正午12:00时,太阳位于正南;②14:00时,太阳由正南,慢慢向西移动,即位于西南(南偏西);③此时太阳位于西南,因此此时操场的树荫,西操场>东操场,并且西北操场(①)的树荫面积最大。

(2)分析树影的转动角度。

①树影的转动角度,与早上、正午、晚上的太阳位置有关;②冬至时,太阳早上在东南、正午在正南、晚上在正西,因此一天之中树影转过<180°;③春分和秋分时,太阳早上在正东,晚上在正西,一天之中树影转过180°;④夏至时,太阳早上在东北,正午在正南,晚上在西北,一天之中树影转过>180°;⑤因此,夏至时(6月23日)树影转过的角度最大,选项中的7月1日距离夏至(6月23日)最近,因此选项C正确。

夏至太阳的直射点

夏至太阳的直射点

夏至太阳的直射点摘要:1.夏至太阳的直射点介绍2.夏至太阳的直射点对地球气候的影响3.夏至太阳的直射点在历史上的变化4.夏至太阳的直射点对人类生活的影响5.应对夏至太阳的直射点的方法正文:夏至太阳的直射点,即夏至时太阳直接照射到的地球表面的点,是地球上季节变化的重要标志之一。

夏至太阳的直射点位于北回归线,这一天是北半球的夏季,南半球的冬季。

而冬至时,太阳的直射点位于南回归线,北半球进入冬季,南半球进入夏季。

这种现象是由于地球在绕太阳公转的同时,还进行着自转,使得地球的不同地区在不同时间接受到太阳的直射。

夏至太阳的直射点对地球的气候有着重要影响。

由于太阳直接照射到北回归线附近,使得这一地区的气温迅速升高,导致气候炎热。

而在北半球的温带和寒带地区,夏季的气温也相对较高,降雨量也较多。

这种气候现象为地球的生物多样性和农业生产提供了条件。

在历史上,夏至太阳的直射点并非固定不变。

根据天文学的研究,夏至太阳的直射点在地球的轨道上有一个周期性的变化,这个周期约为26,000 年。

这是由于地球轨道的形状和倾角变化导致的。

这个现象被称为“岁差”。

夏至太阳的直射点对人类生活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在夏至这一天,北半球的人们可以享受到充足的阳光和温暖的气候,适宜户外活动和农业生产。

同时,夏至也是北半球昼最长、夜最短的一天。

而在南半球,夏至时正值寒冷的冬季,人们需要采取保暖措施。

为了应对夏至太阳的直射点,人们需要关注气候变化,合理利用自然资源。

在农业生产方面,农民们应该抓住夏至这一时期的有利气候条件,进行耕种、灌溉和施肥,以保证农作物的生长。

在城市生活中,人们应该关注夏季高温天气,采取防晒、防暑措施,确保身体健康。

总之,夏至太阳的直射点是地球季节变化的重要表现,对地球气候和人类生活产生着深远的影响。

太阳直射点所在经线

太阳直射点所在经线

04 太阳直射点所在经线的影 响
对地球气候的影响
气候变化
降水分布
太阳直射点所在经线是地球上接收太 阳辐射能量最多的地方,因此该地区 的温度较高,气候变化较为明显。
太阳直射点的位置会影响大气环流和 洋流的分布,进而影响降水分布。
季节变化
太阳直射点的移动导致地球上不同地 区接收到的太阳辐射能量不同,从而 影响季节变化。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经线的应用
地理学研究
经纬度坐标系统是地理学研究 的基础,用于描述地球上地理
位置和分布。
导航系统
经线在导航系统中用于确定航向 和距离,是全球定位系统(GPS) 的核心组成部分。
时区划分
经线用于划分时区,确保全球 时间的统一和协调。
地图制作
经线在地图制作中用于投影和 缩放地球表面,确保地图的准
确性和实用性。
太阳时与地方时
太阳时是依据太阳位置计算的时间, 地方时是依据当地经度计算的时间。 通过比较两者,可以确定太阳直射点 的经度。
利用地理位置确定太阳直射点的经度
地球自转
地球自西向东自转,因此不同经度的地区昼夜交替时间不同 。通过观察某地的昼夜交替时间,可以大致确定该地的经度 。
地球公转
地球绕太阳公转,导致太阳直射点在回归线之间移动。根据 地球公转的位置和时间,可以确定太阳直射点的经度。
03 太阳直射点所在经线确定
利用节气确定太阳直射点的经度
春分和秋分
春分和秋分时,太阳直射赤道, 全球昼夜等长,太阳正东升、正 西落。
夏至和冬至
夏至时,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北 半球昼长夜短;冬至时,太阳直 射南回归线,南半球昼长夜短。
利用时间差确定太阳直射点的经度

太阳直射点的知识点

太阳直射点的知识点

太阳直射点的知识点太阳直射点是指地球上某一时刻太阳光线直接垂直照射地球表面的点。

它是地球在公转过程中,由于地球的轴倾斜造成的显著现象。

太阳直射点的位置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发生变化,这一现象对地球的气候和季节变化有着重要影响。

下面将逐步探讨太阳直射点的相关知识点。

1.地球的轴倾斜地球的轴倾斜是指地球自转轴与公转平面的夹角。

地球的自转轴不是垂直于公转平面,而是倾斜的。

地球的轴倾斜造成了太阳直射点的变化。

2.太阳直射点的移动由于地球的轴倾斜,太阳的直射点在地球上会北移和南移。

当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移动时,南半球就会进入冬季,北半球进入夏季。

反之,当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移动时,北半球就会进入冬季,南半球进入夏季。

3.北回归线和南回归线北回归线和南回归线是指太阳直射点的最北和最南位置,分别位于北纬23.5度和南纬23.5度。

当太阳直射点越过北回归线时,北半球进入夏季;当太阳直射点越过南回归线时,南半球进入夏季。

这两条回归线标志着地球季节的交替。

4.春分和秋分春分和秋分是指太阳直射点位于赤道上的两个特殊时刻。

春分发生在太阳直射点越过南回归线的时刻,秋分发生在太阳直射点越过北回归线的时刻。

春分标志着北半球进入春季,秋分标志着北半球进入秋季。

5.极昼和极夜太阳直射点的移动会导致地球某些地区出现长时间的极昼和极夜现象。

当太阳直射点越过北回归线时,北极圈内的地区将出现极昼,即连续数天或数个月太阳不落山;相反,当太阳直射点越过南回归线时,南极圈内的地区将出现极夜,即连续数天或数个月太阳不升起。

总结:太阳直射点的知识点涉及地球的轴倾斜、太阳直射点的移动、北回归线和南回归线、春分和秋分,以及极昼和极夜等内容。

了解太阳直射点的变化对理解地球的气候和季节变化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不断地观察和学习,我们可以更好地认识太阳直射点的规律,进一步了解地球的奥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N
一、地球的大小和形状 二、地球仪 1、地轴和两极 2、纬线和纬度 (1)纬线:定义和特点 (2)纬度划分和判读
地如球何上确任定意地一球点上与地心连线
北极(北纬90度)和任赤一道点平的面纬的度夹?角为该点的
纬度(线面角)向

北纬40度
增 大


地心
)40度 )40度
纬 赤道 (0度) 向

增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南纬40度 大 是
一、地球的大小和形状 二、地球仪 1、地轴和两极 2、纬线和纬度 3、经线和经度 4、经纬网 (1)类型及经纬度判读
1、方格状经纬网图
0° 40° 80° 80° A
60° B
40°
2、俯视经纬网图(极地)
3、侧视经纬网图
一、地球的大小和形状 二、地球仪
1、地轴和两极 2、纬线和纬度 3、经线和经度 4、经纬网 (1)类型及经纬度判读
1、天体系统由高到低的层次 2、八大行星距日由近到远的排序、八大行星运动特征、类地行星 包括哪些? 3、地球上存在生命的原因 4、太阳组成、表面温度、太阳辐射能量来源 5、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具体表现 6、太阳大气由内向外结构,其各自亮度、厚度比较,以及能够用 肉眼观测到的是哪一部分 7、黑子和耀斑的位置、周期、关系、太阳活动具有的特征 8、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经线 定义:连接南北两极,并且与纬线垂直相交的半圆,又称 子午线。
❖经线特点(形状、长度、 方向、与纬线关系、起止点、 经线圈等方面说明)
1、是半圆
2、长度相等
3、指示南北方向
4、与纬线垂直相交
5、都相交于南北极点
6、正对的两条经线组成经线圈,将地球平分为两半,两
条经线经度和为180°
一、地球的大小和形状 二、地球仪 1、地轴和两极 2、纬线和纬度 3、经线和经度 (1)经线:定义和特点 (2)经度的划分和判读
第一节
1班
17
优 2班
10
3班
7
4班
9
1班
12
差 2班
22
3班
21
4班
27
第二节
1班
33
2班
15
3班
23
4班
16
1班
6
2班
19
3班
16
4班
14
日地距离适中,地球公转 和自转周期适当
体积和质量适中
原始地球体积收缩和 内部放射性元素衰变 致热;适宜的温度
适宜的温度
适合生物生 存的大气
地球上有液态的水
本初子午线(0°经线)的确定: 经过英国格林尼治天文台 东西经分界线,经度划分的起点
❖经线的应用:划分东西半球 20°W和160°E的经线圈把地球分为东、西半球
西半球
东半球
160°E
20°W
160°E
你能以20°W或160°E为起点描述东西半球的范围吗?
你能以20°W或160°E为起点描述东西半球的经度变化特点吗?
地球自 身的条 件
太阳状态稳定 大、小行星各行其道,互不干扰
地球所处 的宇宙环 境:稳定、 安全
通常发生在色球层的,它像是太阳面的“耳环"一样
一、地球的大小和形状
大小 赤道半径:6378km 极半径: 6357千米 平均半径:6371km 赤道周长:4万千米
地球的形状:
赤道略鼓、两极略扁 的不规则球体。
180°经线: 东西经的分界线 国际日期变更线
思考:
180°经线与实际 中的国际日期变 更线完全吻合吗? 为什么?
一、地球的大小和形状 二、地球仪 1、地轴和两极 2、纬线和纬度 3、经线和经度 (1)经线:定义和特点 (2)经度的划分和判读 (3)重要经线或经度 0°经线;20°W和160°E经线;180°经线

30°S
五带划分标准 是什么?极圈 和回归线属于 什么温度带? 【笔记】
1、有太阳直射的地区是热带,有极昼极夜的地区 是寒带,二者都没有的是温带。
2、回归线属于热带,极圈属于寒带
南北纬 30°60°为 高中低纬的 分界线
高、中、低纬的划分
高纬度N地区 中纬度地区
低纬度地区
低纬度地区
中纬度地区 高纬度地区

南极(南纬90度)
纬 注意纬度书写方法
一、地球的大小和形状 二、地球仪 1、地轴和两极 2、纬线和纬度 (1)纬线:定义和特点 (2)纬度划分和判读 (3)重要纬线或纬度
66°34′N
N 北极圈
60°N
23°26′N 23°26′S
北回归线
30°N
66°34′S
赤道 南回归线
南极圈 S
60°S
1、关于经线和纬线的正确叙述: A.所有经纬的长度都相等 B.所有的经线的长度都相等 C.180°经线是东、西半球的分界线 D.纬线的度数由北向南逐渐减小 3.甲、乙两人从赤道出发,甲向北行,乙向东行,如果
前进方向保持不变,那么 ( ) A.两人都能回到原出发地点 B.两人都不能回到原出发地点 C.只有甲能回到原出发地点 D.只有乙能回到原出发地点
同一幅经纬网图中,相邻两条纬线的纬度差相等,相邻两条经线 的经度差相等
请在图中标注各经线 经度和各纬线纬度
90°W
一、地球的大小和形状 二、地球仪
1、地轴和两极 2、纬线和纬度 3、经线和经度 4、经纬网 (1)类型及经纬度判读
同一幅经纬网图中,相邻两条纬线的纬度差相等,相邻两条经线 的经度差相等 (2)如何用经纬网求算距离 赤道周长为4万千米,L=2∏R,在赤道上经度相差一度距离=L/360° 经线长度为2万千米,经线上纬度相差一度距离=2万千米/180°
一、地球的大小和形状 二、地球仪
1、地轴和两极 2、纬线和纬度 (1)纬线:定义和特点
❖纬线
定义:与地轴垂直 并且环绕地球一周 的圆圈。
❖纬线特点(结合图观察:从形 状、长度、彼此关系、指示方 向、与经线关系等方面说明):
1.都是圆——纬线圈。 2.赤道最长,长度由赤道向两极递减。 3.所有的纬线都相互平行。 4.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5.与经线垂直相交
S
60°N 30°N 0° 30°S
60°S
0°纬线(赤道)的重 要地理意义
一、地球的大小和形状 二、地球仪 1、地轴和两极 2、纬线和纬度 (1)纬线:定义和特点 (2)纬度划分和判读 (3)重要纬线或纬度
0°,30 °和60 ° ,极圈(属于寒带)和回归线(属于热带)
3、经线和经度 (1)经线:定义和特点
北极
地东
0
度 地心 轴


60
线 60度

南极
由0度经线(本初子午线)向东、向西各划分出180度。 分别称为东经度和西经度.(面面角)
经线的划分
西经 向西增大 东经 向东增大
90°60°45°30° 15° 0° 1155°° 30°45°60°90°
本 初 子 午 线
一、地球的大小和形状 二、地球仪 1、地轴和两极 2、纬线和纬度 3、经线和经度 (1)经线:定义和特点 (2)经度的划分和判读 (3)重要经线或经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