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生理学课后思考题-王瑞元、苏全生
运动生理学--问答题章节
运动生理学--问答题章节运动生理学可出问答题的章节(王瑞元2002年)重点章节1、3、10非重点章节6、8、9、12、13、16(9、12见论述题章节)运动生理学研究任务:在对人体生命活动规律有了基本认识的基础之上,揭示体育运动对人体机能影响的规律及机理、阐明运动训练、体育教学和运动健身过程中的生理学原理、指导不同年龄、性别和训练程度的人群进行科学的运动锻炼、以达到提高运动水平,增强全民体质,延缓衰老,提高工作效率和生活质量的目的。
第一章骨骼肌机能1、神经—肌肉接头的兴奋传递当动作电位延神经纤维传到轴突末梢时,引起轴突末梢处的接头前膜上的钙离子通道开放,在钙离子的作用下,突触小泡将乙酰胆碱释放到接头间隙。
乙酰胆碱通过接头间隙到达接头后膜后和接头后膜上的特异性乙酰胆碱受体结合,因其接头后膜上的钠、钾离子通道开放,使钠离子内流、钾离子外流,结果使接头后膜处的膜电位幅度减小,产生终板电位。
当终板电位达到一定幅度时,可引发肌细胞膜产生动作电位,从而使骨骼肌细胞产生兴奋。
2、肌丝肌丝滑行学说在调节因素的作用下,肌小节中的细肌丝在粗肌丝的带动下向A带中央滑行,相邻的Z线相互靠近,使肌小节长度变短,导致肌原纤维肌纤维以致整块肌肉的收缩。
3肌纤维的兴奋—收缩耦联过程1.兴奋通过横小管系统传到肌细胞内部;横小管是肌细胞膜的延续,动作电位可沿着肌细胞膜传导到横小管,并深入到三联管结构。
2.三联管处钙离子释放并与肌钙蛋白结合引起肌丝滑行;横小管膜上的动作电位可引起与其邻近的终末池膜及肌质网膜上的大量钙离子通道开放,钙离子顺着浓度梯度从肌质网内流入胞浆,肌浆中钙离子浓度升高后,钙离子与肌钙蛋白亚单位C结合时,导致一系列蛋白质的结构发生改变,最终导致肌丝滑行。
3.肌质网对钙再回收:肌质网膜上存在的钙泵,当肌浆中的钙浓度升高时,钙泵将肌浆中的钙逆浓度梯度转运到肌质网中贮存,从而使肌浆钙浓度保持较低水平,由于肌浆中的钙浓度降低,钙与肌钙蛋白亚单位C分离,最终引起肌肉舒张。
运动生理学 思考题汇总讲解
生理学思考题及参考答案20131226第一章绪论1.生理学答:生理学是生命科学的一个分支,是研究生物体的各种生命现象,特别是机体各组成部分的功能及实现其功能的内在机制的科学。
2.运动生理学答:运动生理学是人体生理学的分支,是专门研究人体的运动能力和对运动的反应与适应过程的科学,是体育科学中一门重要的应用基础理论学科。
3.新陈代谢:答:指机体与外界不断进行物质交换与能量转换的过程。
4.同化过程:答:生物体不断地从体外环境中摄取有用的物质[食物/水/O2],使其合成、转化为机体自身物质[机体组织]和能量的过程。
5.异化过程:答:生物体不断地将体内的自身物质[糖脂蛋]进行分解,并把所分解的产物[尿素/CO2]排出体外,同时释放出能量供应机体生命活动需要的过程。
6.兴奋性:答:在生物体内可兴奋组织具有感受刺激、产生兴奋的特性。
7.兴奋:答:在生理学中将这些可兴奋组织接受刺激后所产生的生物电反应过程及表现。
8.应激性:答:机体或一切活体组织对周围环境变化具有发生反应的能力或特性。
9.适应性:答:生物体长期生存在某一特定的生活环境中,在客观环境的影响下可以逐渐形成一种与环境相适应的、适合自身生存的反应模式。
10.内环境:答:细胞外液[血液/淋巴/组织液]被称为机体的内环境,以别于整个机体所生存的外环境。
第二章骨骼肌机能11.肌小节:答:两条Z线之间的结构是肌纤维最基本的结构和功能单位。
12.肌管三联管结构:答:每一个横小管和来自两侧的终末池构成复合体。
13.静息电位:答:细胞处于相对安静状态时,细胞膜内外存在的电位差,外正内负。
因电位差存在于膜的两侧所以又称膜电位。
14.动作电位:答:可兴奋细胞兴奋时,细胞内产生的可扩布的电位变化。
15.请简述静息电位的产生原理?答:①细胞内外各种离子的浓度分布是不均匀的。
②静息状态下细胞膜对各种离子通透具有选择性。
③静息时,K+的通透性大,Na+的通透性较小。
K+外流→细胞内负外正电位差④随着K+外流,细胞膜两侧形成的外正内负的电场力会阻止细胞内K+的继续外流,当促使K+外流的由浓度差形成的向外扩散力与阻止K+外流的电场力相等时,K+的净移动量就会等于零。
运动员机能评定
2.1磷酸原供能系统供能能力的评定
磷酸原供能能力的生化评定主要是测定全身肌肉 中ATP和CP的含量以及ATP酶、CK等的活性。直 接测定肌肉中的ATP、CP的方法虽多,如肌肉活 检法、核磁共振法等。但由于或是方法复杂、或 是经费昂贵、或是运动员难接受,故较少用。目 前,评定磷酸原供能系统的常见方法是尿肌酐系 数测定、定量负荷法、30m冲刺法等间接方法。
1.6血清睾酮
睾酮为雄性激素中的一种。由于它具有增强合成代 谢的功能,故与运动能力的关系十分密切。
睾酮在耐力性运动项目评价运动员的训练量。对于 负荷量的反应非常敏感和准确。
雄激素是含有19个碳原子的类固醇激素的总称,人 体中发挥作用的主要有三种分泌型雌激素:睾酮、 雄烯睾酮和去氢二雄酮,睾酮活性最高。男子由睾 丸间质细胞分泌,女子由肾上腺皮质网状带、卵巢 的基质细胞分泌。
• 尿蛋白测定时间选择:
1、一次激烈运动后,尿蛋白排泄量在训练课后15min 后达到最高。应在运动后15min取尿测试。
2、训练后4h或次日晨可以再测一次蛋白尿。评价恢复 情况。
3、测试时应结合尿液比重进行分析。
4、寒冷天气、精神集中、情绪激动都会影响结果。
1.4血红蛋白
• 血红蛋白也称血色素,其主要功能是作为红 细胞运输氧气和部分二氧化碳的载体,又有 维持体液酸碱平衡的作用,故能直接影响体 内物质代谢与能量代谢,从而影响人体的身 体机能及运动能力。血红蛋白与运动负荷关 系密切,大运动负荷,血红蛋白下降。因此, 血红蛋白也可作为评定运动负荷的一个生化 指标。
• 应用血尿素评定运动量,除看运动前后血尿素变化值 外,还应结合血尿素的疲劳阈值。金特曼研究报道, 清晨空腹安静时血尿素达50mg% (8.83mmol/L)时为过 度训练,林文弢等研究发现,当运动员安静血尿素值 为7.5-8mmol/L已达过度疲劳。所以,当运动后血尿 素达到或超过8mmol/L时,又比运动前升高约 2mmol/L左右,则可认为运动量大。
王瑞元《运动生理学》考研复习资料(人教版)
王瑞元《运动生理学》考研复习资料(人教版)注:第一部分:小题(名词解释、判断等)第二部分:大题(简答论述)适用于考人教版的考生运动性免疫抑制:指在大负荷运动后,由于过度负荷导致机体免疫机能下降的现象。
林加尔德现象:反射性地呼吸加深,加快,由于深吸气,肺内压骤减,此时被挤压的静脉内压力也下降,但回心血还来不及马上使心脏充盈,因此收缩压运动后即刻下降。
运动效果:指经常从事运动练习的人在重复运动的影响下各器官、系统的形态、结构和机能所产生的适应性变化和良好的反应。
绪论运动生理学:是人体生理学的分支,是专门研究人体运动能力和对运动的反应与适应过程的科学,是体育科学中一门重要的应用基础理论学科。
新陈代谢:是生物体自我更新的最基本的生命活动过程。
应激性:机体或一切活体组织对周围环境变化具有发生反应的能力和特性。
兴奋性:在生物体内可兴奋组织具有感受刺激、产生兴奋的特性。
适应性:生物体长期生活在某一特定的生活环境中,在客观环境的影响下可以逐渐形成一种与环境相适应的、适应自身生存的反应模式。
神经调节:是指在神经活动的直接参与下所实现的生理机能调节过程,是人体最主要的调节方式。
体液调节:人体血液和其他体液中的某些化学物质,以及某些组织细胞所产生的某些化学物质或代谢产物,可借助于血液循环的运输,达到全身或某一器官和组织,从而引起某些特殊的生理反应。
负反馈:在人体生理功能调节的自动控制系统中,如果受控部分的反馈信息能减弱控制部分活动。
正反馈:在人体生理功能调节的自动控制系统中,如果受控部分的反馈信息能促进和加强控制部分活动。
刺激:能引起可兴奋部分产生兴奋的各种环境第一章骨骼肌机能阈刺激:引起肌肉兴奋的最小刺激。
三联管结构:每个横小官和来自两侧的终末池构成复合体。
静息电位:细胞处于安全状态时,细胞膜内外所存在的电位差。
极化:细胞膜所处静息电位时,内外膜存在的电位差。
动作电位:可兴奋细胞兴奋时,细胞内产生的可分布的电位变化。
运动生理学习题与答案
运动生理学习题与答案运动生理学习题与答案运动生理学是研究身体在运动过程中的生理变化和适应机制的学科。
它涉及到多个方面的知识,包括运动生理学的基本原理、运动中的能量代谢、运动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等等。
下面将提供一些运动生理学的学习题目,并附上相应的答案,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一领域的知识。
题目一:什么是运动生理学?答案:运动生理学是研究身体在运动过程中的生理变化和适应机制的学科。
它探讨了运动对身体各个系统的影响,包括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肌肉系统等。
运动生理学的研究有助于我们了解运动对身体的益处,以及如何通过科学的训练方法来提高运动表现和健康水平。
题目二:运动中的能量代谢有哪些途径?答案:运动中的能量代谢主要通过三个途径:磷酸肌酸系统、无氧代谢和有氧代谢。
磷酸肌酸系统是最快速的能量供应途径,适用于高强度、短时间的运动。
无氧代谢主要通过糖原的分解产生能量,适用于中等强度、中等时间的运动。
有氧代谢则主要依赖氧气供应,适用于低强度、长时间的运动。
题目三:运动对心血管系统有哪些影响?答案:运动对心血管系统有多种益处。
首先,运动可以增强心脏的收缩力和心肌的耐力,提高心脏的泵血能力。
其次,运动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增加血液中的氧气供应和营养物质的输送。
此外,运动还可以降低血压、改善血脂水平,减少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题目四:长期运动训练对肌肉有哪些影响?答案:长期运动训练可以增加肌肉的力量和耐力。
通过运动训练,肌肉中的肌纤维会增加数量和直径,并且更好地协调运动。
此外,运动还可以促进肌肉的代谢活动,提高肌肉对营养物质的利用效率。
长期运动训练还可以增加肌肉中的线粒体数量,提高能量代谢的效率。
题目五:为什么运动会引起肌肉酸痛?答案:运动引起的肌肉酸痛主要是由于乳酸的积累和肌肉微损伤所致。
在高强度的运动中,肌肉中的糖原会被分解为乳酸,乳酸的积累会导致肌肉酸痛。
此外,运动还会引起肌肉的微小损伤,这些损伤会刺激炎症反应,导致肌肉酸痛。
持续有氧运动训练对骨骼肌能量代谢的影响
持续有氧运动训练对骨骼肌能量代谢的影响摘要:从有氧运动过程中主要的供能系统与能源物质的动员、对骨骼肌能量代谢关键酶的影响和对骨骼肌线粒体的影响这三个方面来讨论骨骼肌对能量供应做出的适应性改变。
适当的有氧运动训练能提高氧代谢关键酶的活性,可以影响线粒体的合成和凋亡,以及对相关基因的表达都产生选择性的适应。
从不同的层面来探讨运动训练对机体的影响特点和机制,为科学的体育锻炼提供理论基础。
关键词:有氧运动;骨骼肌;能量代谢人体的能量代谢和物质代谢是生命活动的最基本特征,体内能量的供应主要通过两个基本过程来完成,即无氧代谢和有氧代谢。
糖、脂肪和蛋白质等能源物质的动员以及三种能源供应系统在不同类型和强度的运动中所占的比例也将有所不同。
有研究表明,长期有规律的有氧运动训练能够使骨骼肌产生适应性反应,改变骨骼肌肌纤维类型的分布,使线粒体的含量与有氧代谢关键酶的活性产生不同程度的上升。
探讨规律的有氧运动对机体骨骼肌能量代谢方面的特征的影响,从微观研究人体对有氧运动做出的适应性变化,从而更科学的指导运动训练。
1 有氧运动中主要供能系统与能源物质动员人体运动中能量输出的基本过程为无氧代谢和有氧代谢两个过程,在运动过程中骨骼肌的能源供应系统是相互联系的,都是由三个能源系统以不同的比例提供的,而供能的时间、比例的大小和顺序则由运动的性质和特点决定。
在运动开始时,磷酸原系统中ATP首先开始分解提供能量,然后根据运动的类型和对能量需求的特点,其他能源系统以一定的比例加入供能的行列[1]。
糖、蛋白质和脂肪分解产生大量能量供机体运动,是人体内重要的能源物质,当运动时骨骼肌收缩,ATP分解产生的能量是最直接的能源,但是储存在肌肉中的ATP数量是有限的,还需要其他能源物质分解提供动力来源。
运动开始时骨骼肌首先分解肌糖原,持续运动5-10分钟后,血糖开始参与供能[2],在小强度长时间的运动中脂肪也进行有氧分解。
通常,运动中脂肪分解为机体提供能量随运动强度的减小而增加,并随运动持续时间的延长而增加[3]。
运动生理学课后思考题-王瑞元、苏全生
运动生理学课后思考题-王瑞元、苏全生思考题运动生理学第一章绪论1、运动生理学的研究任务是什么?2、运动生理学的研究方法有哪些?3、目前运动生理学研究的主要热点有哪些?4、生命活动的基本特征是什么?5、人体生理机能是如何调节的?6、人体生理机能调节的控制是如何实现的?第二章骨骼肌肌能1、试述骨骼肌肌纤维的收缩原理。
2、试述静息电位和动作电位的产生原理。
3、试述在神经纤维上动作电位是如何传导的。
4、试述神经-肌肉接头处动作电位是如何进行传递的。
5、骨骼肌有几种收缩形式?它们各自有什么生理学特点?6、为什么在最大用力收缩时离心收缩产生的张力比向心收缩大?7、试述绝对力量、相对力量、绝对爆发力和相对爆发力在运动实践中的应用及其意义。
8、骨骼肌肌纤维类型是如何划分的?不同类型肌纤维的形态学、生理学、和生物化学特征是什么?9、从事不同项目运动员的肌纤维类型的组成有什么特点?10、运动时不同类型肌纤维是如何被动员的?11、运动训练对肌纤维类型组成有什么影响?12、试述肌电图在体育科研中有何意义。
第三章血液1、试述血液的组成与功能。
2、何为内环境?试述血液对维持内环境相对稳定的作用意义。
3、试述血液在维持酸碱平衡中的作用。
4、何谓红细胞流变性?影响因素有哪些?试述运动对红细胞流变性的影响。
5、试述长期运动对红细胞的影响。
6、如何应用红血蛋白指标指导科学训练?第四章循环机能1、比较心肌和骨骼肌兴奋性、传导性和收缩性的异同。
2、分析从身体立体到卧位后心输出量和动脉血压的变化及其调节过程。
3、试述心动周期过程中,左心室内压力、容积改变和瓣膜开闭情况。
4、试述动力性运动和静力性运动时心输出量和动脉血压的变化情况。
5、如何评价运动心脏的结构、功能改变?6、反应心血管机能状态的指标有哪些?第五章呼吸机能1、呼吸是由那三个环节组成?各个环节的主要作用是什么?2、呼吸形式有几种?运动过程中如何随技术动作的变化而改变呼吸形式?3、胸内压是如何形成的?有何生理意义?4、为什么在一定范围内深漫的呼吸(尤其注重深呼吸)比浅快的呼吸效果要好?5、试述肺通气的技能指标测定意义和评定方法。
运动生理学复习思考题(1~8章)(完整版)
第一章复习思考题一、名词解释1. 血糖2. 血脂3.食物的热价4.消化5. 吸收6. 氧热价7.呼吸商答:1.血糖:存在于血液中的葡萄糖,称为血糖。
2.血脂:血液中的脂肪成分,称为血脂。
包括与血液中的蛋白质结合在一起的各种脂蛋白,游离脂肪酸,甘油三酯,和胆固醇等。
3.食物的热价:每克食物的能源成分(糖、脂和蛋白质)在体内氧化后所能产生的热量的千卡数或千焦数称为食物成分的热价。
4、消化:是指食物在消化道中被分解的过程,它包括机械性消化和化学性消化。
5、吸收:是指食物中的某些成分或消化后的食物成分通过小肠上皮细胞进入血液或淋巴的过程。
吸收主要发生在小肠部位。
6、食物的能源成分在体内氧化时,每消耗1L的氧气所能产生的热量的千卡数或千焦数称为食物成分的氧热价。
7、在一段代谢时间内,体内产生的二氧化碳的容积与所消耗的氧气的容积的比,称为呼吸商。
(三大能量物质在体内代谢中的热价、氧热价和呼吸商见教科书p.20上的表1—1。
)二、问答题1. 简要说明三大物质在体内的主要作用。
2. 简述运动过程中血糖浓度的变化。
3. 糖、脂肪和蛋白质代谢的相互关系如何?4. 肌肉活动时A TP再合成的途径有哪些?5. 如何用运动强度与时间的变量因素对运动中能量代谢进行动态分析?6. 举例说明如何根据能量连续统一体理论来指导体育教学和训练。
答1.答:糖是是构成人体组织细胞的重要成分之一,是生命活动中能量的主要提供者,人体生命活动所需要的能量70%以上是由糖提供的,多余的糖在体内还可以转变为脂肪和蛋白质。
脂肪是构成细胞的组成成分之一,是人体的能源物质,在运动时间比较长时参与供能,脂肪在体内氧化放能约为同量糖或蛋白质的2倍;脂肪还可以保护器官减少摩擦和防止体温的散失等作用,脂肪有利于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
蛋白质是生命物质的基础,也是建造、修补和再生组织的主要材料。
人体活动中的肌肉收缩,氧的运输、素调节等都需要蛋白质,蛋白质也是体内的能源之一。
运动生理学课后思考题
思考题运动生理学第一章绪论1、运动生理学得研究任务就是什么?2、运动生理学得研究方法有哪些?3、目前运动生理学研究得主要热点有哪些?4、生命活动得基本特征就是什么?5、人体生理机能就是如何调节得?6、人体生理机能调节得控制就是如何实现得?第二章骨骼肌肌能1、试述骨骼肌肌纤维得收缩原理。
2、试述静息电位与动作电位得产生原理。
3、试述在神经纤维上动作电位就是如何传导得。
4、试述神经—肌肉接头处动作电位就是如何进行传递得。
5、骨骼肌有几种收缩形式?它们各自有什么生理学特点?6、为什么在最大用力收缩时离心收缩产生得张力比向心收缩大?7、试述绝对力量、相对力量、绝对爆发力与相对爆发力在运动实践中得应用及其意义。
8、骨骼肌肌纤维类型就是如何划分得?不同类型肌纤维得形态学、生理学、与生物化学特征就是什么?9、从事不同项目运动员得肌纤维类型得组成有什么特点?10、运动时不同类型肌纤维就是如何被动员得?11、运动训练对肌纤维类型组成有什么影响?12、试述肌电图在体育科研中有何意义。
第三章血液1、试述血液得组成与功能.2、何为内环境?试述血液对维持内环境相对稳定得作用意义。
3、试述血液在维持酸碱平衡中得作用。
4、何谓红细胞流变性?影响因素有哪些?试述运动对红细胞流变性得影响.5、试述长期运动对红细胞得影响。
6、如何应用红血蛋白指标指导科学训练?第四章循环机能1、比较心肌与骨骼肌兴奋性、传导性与收缩性得异同.2、分析从身体立体到卧位后心输出量与动脉血压得变化及其调节过程。
3、试述心动周期过程中,左心室内压力、容积改变与瓣膜开闭情况。
4、试述动力性运动与静力性运动时心输出量与动脉血压得变化情况。
5、如何评价运动心脏得结构、功能改变?6、反应心血管机能状态得指标有哪些?第五章呼吸机能1、呼吸就是由那三个环节组成?各个环节得主要作用就是什么?2、呼吸形式有几种?运动过程中如何随技术动作得变化而改变呼吸形式?3、胸内压就是如何形成得?有何生理意义?4、为什么在一定范围内深漫得呼吸(尤其注重深呼吸)比浅快得呼吸效果要好?5、试述肺通气得技能指标测定意义与评定方法.6、试述影响唤起得因素。
运动生理学课后思考题
运动生理学肌肉活动的能量供应2.不同运动中,ATP供能与间接能源的动用关系?1.ATP是人体内一切生命活动能量的直接来源,而能量的间接来源是指糖、脂肪和蛋白质。
2.糖是机体最主要,来源最经济,供能又快速的能源物质,一克糖在体内彻底氧化可产生4.1千卡的热量,机体正常情况下有60%的热量由糖来提供。
3.在进行剧烈运动时,糖进行无氧分解供能,1分子的糖原或葡萄糖可产生3-2分子的ATP,可利用的热量不到糖分子结构中重热量的5%,能量利用率很低,但产能速率很高。
4.在进行强度不是太大的运动时,糖进行有氧分解供能,此时1分子的糖原或葡萄糖可生成39-38分子的ATP,糖分子结构中的热量几乎全部可以被利用,但产能速率较低。
5.脂肪是一种含热量最多的营养物质,1克脂肪在体内彻底氧化可产生9.3千卡的热量,他是长时间肌肉运动的重要能源。
6.体内脂肪首先通过脂肪动员,分解为甘油和脂肪酸。
甘油经系列反应步骤,可循糖代谢途径氧化,由于肌肉内缺乏磷酸甘油激酶,故甘油直接为肌肉供能的意义不大。
脂肪酸进入细胞后,在线粒体外膜活化,经肉碱转运至内膜,再经ß氧化逐步生成乙酰辅酶,之后经三羧酸循环逐步释放出大量能量供ADP再合成ATP,此过程是脂肪氧化分解供能的主要途径。
蛋白质分解供能是由氨基酸代谢实现的,但蛋白质分解供能很不经济,故一般情况不作为主要供能物质。
3.三种能源系统为什么能满足不同强度的运动需要?这是由他们各自的供能特点所决定的。
1.磷酸原系统的供能特点:供能总量少,持续时间短,功率输出最快,不需要氧,不产生乳酸类等中间产物。
所以磷酸原系统是一切高功率输出运动项目的物质基础,数秒钟内要发挥最大能量输出,只能依靠ATP-CP系统。
如短跑、投掷、跳跃、举重等运动项目。
此外,测定磷酸原系统的功率输出还是评定高功率运动项目训练效果和训练方法的一个重要指标。
2.乳酸能系统的供能特点:供能总量较磷酸原系统多,持续时间短,功率输出次之,不需要氧,终产物是导致疲劳的物质乳酸。
运动生理学课后题
第一章肌肉活动的能量供应1.能量与生命的关系如何,是怎样实现的?人体生命活动是一个消耗能量的过程,而肌肉活动又是消耗能量最多的一种活动形式。
运动时,人体不能直接利用太阳能、电能等各种物理形式的能量,只能直接利用储存在高能化合物三磷酸腺苷分子中蕴藏的化学能,与此同时糖、脂肪、蛋白质则可通过各自的分解代谢,将储存在分子内部的化学能逐渐释放出来,并使部分能量转移和储存到ATP分子之中,以保证ATP供能的持续性。
2.不同运动中,ATP供能与间接能源的动用关系?1.ATP是人体内一切生命活动能量的直接来源,而能量的间接来源是指糖、脂肪和蛋白质。
2.糖是机体最主要,来源最经济,供能又快速的能源物质,一克糖在体内彻底氧化可产生千卡的热量,机体正常情况下有60%的热量由糖来提供。
3.在进行剧烈运动时,糖进行无氧分解供能,1分子的糖原或葡萄糖可产生3-2分子的ATP,可利用的热量不到糖分子结构中重热量的5%,能量利用率很低,但产能速率很高。
4.在进行强度不是太大的运动时,糖进行有氧分解供能,此时1分子的糖原或葡萄糖可生成39-38分子的ATP,糖分子结构中的热量几乎全部可以被利用,但产能速率较低。
5.脂肪是一种含热量最多的营养物质,1克脂肪在体内彻底氧化可产生千卡的热量,他是长时间肌肉运动的重要能源。
6.体内脂肪首先通过脂肪动员,分解为甘油和脂肪酸。
甘油经系列反应步骤,可循糖代谢途径氧化,由于肌肉内缺乏磷酸甘油激酶,故甘油直接为肌肉供能的意义不大。
脂肪酸进入细胞后,在线粒体外膜活化,经肉碱转运至内膜,再经ß氧化逐步生成乙酰辅酶,之后经三羧酸循环逐步释放出大量能量供ADP再合成ATP,此过程是脂肪氧化分解供能的主要途径。
蛋白质分解供能是由氨基酸代谢实现的,但蛋白质分解供能很不经济,故一般情况不作为主要供能物质。
3.三种能源系统为什么能满足不同强度的运动需要?这是由他们各自的供能特点所决定的。
1.磷酸原系统的供能特点:供能总量少,持续时间短,功率输出最快,不需要氧,不产生乳酸类等中间产物。
《运动生理学》习题与答案
《运动生理学》习题与答案(解答仅供参考)一、名词解释:1. 心率储备:是指个体在静息心率和最大心率之间的差异,反映了心脏对运动负荷的适应能力。
2. 疲劳:是指机体在持续或重复的生理或心理负荷下,工作能力和效率逐渐降低的一种生理现象。
3. 有氧耐力:是指人体在进行长时间、中低强度运动时,通过有氧代谢系统提供能量的能力。
4. 运动性贫血:是指由于长期剧烈运动导致血液中红细胞数量和(或)血红蛋白浓度低于正常水平的现象。
5. 肌肉收缩的全过程中:包括肌肉的缩短(向心收缩)、长度保持(等长收缩)和拉长(离心收缩)三个阶段。
二、填空题:1. 运动引起的心率变化主要受______和______两个因素的影响。
(答案:运动强度、运动持续时间)2. 血液中的______是氧气的主要运输形式。
(答案:血红蛋白)3. ATP-CP系统是供能速度快、但能量储备______的能源系统。
(答案:少)4. 肺泡气与动脉血之间的气体分压差是驱动______的动力。
(答案:肺换气)5. 运动训练可以使心肌细胞的______增加,提高心脏的工作效率。
(答案:线粒体数量)三、单项选择题:1. 下列哪种运动主要依靠糖酵解系统供能?(D)A. 长跑B. 游泳C. 自行车D. 举重2. 运动中,当心率达到最大心率的60%-75%时,主要发展的是哪种耐力?(A)A. 有氧耐力B. 无氧耐力C. 力量耐力D. 速度耐力3. 下列哪种情况可能导致运动性贫血?(B)A. 运动量适中B. 长期剧烈运动C. 合理饮食D. 充足休息4. 在肌肉收缩过程中,产生力量最大的是哪种收缩方式?(C)A. 向心收缩B. 等长收缩C. 离心收缩D. 三种方式产生的力量相同5. 下列哪种激素可以促进蛋白质合成,对肌肉生长有重要作用?(B)A. 胰岛素B. 生长激素C. 肾上腺素D. 甲状腺激素四、多项选择题:1. 下列哪些因素可以影响运动中能量供应的方式?(ABCD)A. 运动强度B. 运动持续时间C. 运动项目D. 训练水平2. 下列哪些是运动性疲劳的可能机制?(ABCD)A. 能量物质耗竭B. 代谢产物积累C. 神经系统功能下降D. 免疫功能下降3. 下列哪些是运动训练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ABCD)A. 心脏泵血功能增强B. 心肌肥大C. 血管舒缩功能改善D. 血液流变性改善4. 下列哪些是运动训练对呼吸系统的影响?(ABC)A. 增加肺通气量B. 提高肺泡通气/血流比值C. 增强呼吸肌力量D. 减少肺部疾病的发生5. 下列哪些是运动训练对骨骼肌的影响?(ABCD)A. 增加肌肉力量B. 提高肌肉耐力C. 改善肌肉灵活性D. 增加肌肉体积五、判断题:1. 长期进行有氧运动可以提高人体的最大摄氧量。
对准备活动中膝关节环绕运动的利弊思考
DOI:10.16655/ki.2095-2813.2004-5599-9156对准备活动中膝关节环绕运动的利弊思考①邓元凯(华南理工大学体育学院 广东广州 510641)摘要:准备活动在体育运动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有效的热身可以提高人体肌肉温度,克服生理惰性,缩短进入工作状态的时间。
而膝关节环绕运动作为体育活动的准备部分之一,被人们广为使用,但该动作是否符合人体运动轨迹,还需更进一步研究。
该文通过对准备活动中的膝关节环绕运动进行分析,发现其存在的意义与不足,故提出相应的整改建议,为体育运动的准备活动提供参考。
关键词:膝关节 膝关节环绕运动 准备活动 体育运动中图分类号:G8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813(2021)02(b)-0243-03 Thinking about the Pros and Cons of Knee Joint Encircle Motionin Preparatory ActivitiesDENG Yuankai(School of Physical Education, South China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Guangzhou, Guangdong Province,510641 China)Abstract: Preparatory activities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sports. An effective warm-up can improve the body's muscle temperature, overcome physiological inertia, and shorten the time to enter the working state.As one of the preparation parts for physical activities, knee joint encircle motion is widely used by people.However, whether this motion conforms to the trajectory of human body movement still needs further study.Through the analysis of the knee joint encircle motion in the preparation activities, this paper finds out the significance and shortage of its existence, so it puts forward the corresponding rectification suggestions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the preparation activities of sports.Key Words: Knee; Knee joint encircle motion; Preparatory activities; Physical exercise准备活动可分为一般准备活动和专项准备活动,是人们从事体育运动的一道重要程序,是在基本部分之前进行的旨在预先动员机体生理机能的活动。
《运动生理学》考题及答案
《运动生理学》考题及答案第一部分: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人体能量代谢的主要来源是什么?A. 糖类B. 脂肪C. 蛋白质D. 维生素2. 哪个肌肉群负责人体下肢的主要力量?A. 股四头肌B. 股二头肌C. 半腱肌D. 腰大肌3. 人体在运动过程中,哪种物质负责恢复肌肉糖原储备?A. 乳酸B. 磷酸C. 葡萄糖D. 胰岛素4. 运动对心血管系统的主要影响是什么?A. 降低心率B. 提高心输出量C. 降低血压D. 增加心脏容积5. 运动时,人体呼吸系统的主要作用是什么?A. 增加氧气摄入量B. 增加二氧化碳排出量C. 降低呼吸频率D. 提高肺活量第二部分: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人体最主要的能量代谢方式是________代谢。
2. 运动生理学是研究________在运动过程中的生理功能和调节机制的科学。
3. 人体在运动过程中,能量主要来源于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三种营养素。
4. 运动对肌肉的主要作用是促进________的生长和修复。
5. 运动生理学实验研究中,常用的实验方法有________实验、________实验和________实验。
第三部分: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请简述运动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
2. 请简述运动对呼吸系统的影响。
3. 请简述运动对血糖水平的影响。
第四部分:案例分析(共30分)请阅读以下案例,回答相关问题。
案例:小明,25岁,身高175cm,体重70kg。
平时喜欢运动,每周进行3-4次跑步和力量训练。
最近在一次长跑后,出现肌肉酸痛现象。
1. 请分析小明出现肌肉酸痛的原因。
(10分)2. 针对小明的运动情况,请给出合理的运动建议。
(10分)3. 小明在运动过程中,如何正确处理肌肉酸痛?(10分)第五部分:论述题(共20分)请论述运动对人体的综合影响。
答案提示:第一部分:选择题答案1. A2. A3. C4. B5. B第二部分:填空题答案1. 有氧2. 运动与生理学3. 糖类、脂肪、蛋白质4. 肌肉5. 实验、观察、调查第三部分:简答题答案1. 运动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主要表现在提高心脏功能、增加心输出量、改善血管弹性等方面。
(王瑞元版本)运动生理学--课件-4-第四章-循环机能
心电图创始人爱因托芬(Willem Einthoven) :荷兰生理学家,由于研究心电图 机理﹑发明心电图描记器,获1924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心电图的测试导联方式有: 三个标准导联(Ⅰ、Ⅱ、Ⅲ),三个加压单极肢体导联(aVR、 aVL和aVF)和六个单极心前导联(V1~V6)。
不同导联导出图形(上图) 不同胸导联位置(下图)
正常典型心电图波形及生理意义
P波和PR段:代表左右心房去 极的电位变化
QRS波:代表左右心室去极电 位变化
ST段和T波代表左右心室复极 过程
动态心电图
动态心电图仪
放置方式
心电图运动负荷试验
多采用跑台运动、功率自行车、台阶运动试验
第二节 血管生理
第一节 心脏生理
目录
CONTENTS
01 心脏的一般结构 02 心脏的生理特征 03 心动周期 04 心尖搏动和心音 05 心电图 06 心输出量
心脏的一般结构
一、心肌的生理特性
• 心肌细胞分类: 工作细胞 心房肌、心室肌
• (一)兴奋性
√
• (二)自动节律性
×
• (三)传导性
√
• (四)收缩性
• 相对不应期(RRP):
• 超常期(SNP):
A:动作电位曲线 B: 机械收缩曲线
• 问题:为什么骨骼肌会“抽筋”,而心肌无?
(二)自动节律性
• 概念:心肌在不受外来刺激的情况下,能自动发生节律性兴奋的特性。 • 心脏特殊传导系统具有节律性,各部节律不同。 • 窦性心率:以窦房结为起搏点的心脏活动。(正常起搏点) • 异位心率:以窦房结以外部位为起搏点的心脏活动。(异位起搏点)
运动生理学课后思考题2005版
运动生理学第一章肌肉活动的能量供应1.能量与生命的关系如何,是怎样实现的?人体生命活动是一个消耗能量的过程,而肌肉活动又是消耗能量最多的一种活动形式。
运动时,人体不能直接利用太阳能、电能等各种物理形式的能量,只能直接利用储存在高能化合物三磷酸腺苷分子中蕴藏的化学能,与此同时糖、脂肪、蛋白质则可通过各自的分解代谢,将储存在分子内部的化学能逐渐释放出来,并使部分能量转移和储存到ATP分子之中,以保证ATP供能的持续性。
2.不同运动中,ATP供能与间接能源的动用关系?1.ATP是人体内一切生命活动能量的直接来源,而能量的间接来源是指糖、脂肪和蛋白质。
2.糖是机体最主要,来源最经济,供能又快速的能源物质,一克糖在体内彻底氧化可产生4.1千卡的热量,机体正常情况下有60%的热量由糖来提供。
3.在进行剧烈运动时,糖进行无氧分解供能,1分子的糖原或葡萄糖可产生3-2分子的ATP,可利用的热量不到糖分子结构中重热量的5%,能量利用率很低,但产能速率很高。
4.在进行强度不是太大的运动时,糖进行有氧分解供能,此时1分子的糖原或葡萄糖可生成39-38分子的ATP,糖分子结构中的热量几乎全部可以被利用,但产能速率较低。
5.脂肪是一种含热量最多的营养物质,1克脂肪在体内彻底氧化可产生9.3千卡的热量,他是长时间肌肉运动的重要能源。
6.体内脂肪首先通过脂肪动员,分解为甘油和脂肪酸。
甘油经系列反应步骤,可循糖代谢途径氧化,由于肌肉内缺乏磷酸甘油激酶,故甘油直接为肌肉供能的意义不大。
脂肪酸进入细胞后,在线粒体外膜活化,经肉碱转运至内膜,再经ß氧化逐步生成乙酰辅酶,之后经三羧酸循环逐步释放出大量能量供ADP再合成ATP,此过程是脂肪氧化分解供能的主要途径。
蛋白质分解供能是由氨基酸代谢实现的,但蛋白质分解供能很不经济,故一般情况不作为主要供能物质。
3.三种能源系统为什么能满足不同强度的运动需要?这是由他们各自的供能特点所决定的。
《运动生理学》 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文字版)
运动生理学--论述题
运动生理学可出论述题的章节(王瑞元2002年)重要章节9、12次重要3、11、13(3详见问答题章节)第九章运动技能1运动技能形成阶段的特点,如何进行教学泛化阶段 1 泛化阶段,学生对动作只有感性认识,对其内在规律不完全理解;大脑皮质由于内抑制,特别是分化抑制未建立,所以兴奋和抑制过程扩散,学生做动作表现为:动作僵硬、不协调,多余与错误动作出现,动作费力2教师应抓动作的主要环节,解决主要问题;不宜过多强调细节,教师应用正确的示范和简练的讲解帮助学生掌握动作分化阶段 1 通过不断学习,对动作技能内在规律有初步理解,大脑皮质运动中枢兴奋和抑制逐渐集中,分化抑制得到发展,不协调和多余动作逐渐消除,大部分错误动作得到纠正,能较顺利地,连贯的完成动作动力定型初步建立,但遇到新异刺激,仍会出现多余和错误动作2教师在泛化阶段应注意错误动作的纠正,强调动作细节,进一步发展分化抑制,使动作更加准确巩固阶段 1 该阶段已建立巩固的动力定型,大脑皮质的兴奋和抑制在时间和空间上更加集中和准确,学生做动作时,准确、优美,某些动作环节出现自动化,环境变化时,动作技术不易破坏,完成动作时感到省力2 为避免消退抑制出现,教师提出进一步要求,指导学生进行技术理论学习,有利于动力定型的巩固和动作质量的提高2如何促进分化抑制的发展1 学习运动技能初期,用明确的语言和正误对比法来发展分化抑制2 运动实践中,采用增加动作难度提高分化能力,达到精细的分化5影响运动技能形成与发展的因素:A充分利用各感觉机能间的相互作用。
B充分利用两个信号系统的相互作用c促进分化抑制的发展。
D消除防御反射。
E充分利用运动技能间的相互作用。
6运动条件反射是怎样形成的a是在非条件反射的基础上形成的,通过视觉、触觉听觉和本体感觉与条件刺激物多次结合,在大脑皮质,各感官接受刺激引起相应的中枢兴奋,它与运动中枢建立起暂时的神经联系,形成-----b其中本体感觉的传入冲动有重要作用,既对前一个刺激的起强化作用又对后一个反射活动起始动作用7 运动技能与运动条件反射的不同运动技能是复杂的、连锁的、本体感受性的运动条件反射1 运动技能是一串复杂动作的综合,参与活动的中枢很多2 所有的运动技能是成套动作,环环相扣,前一个动作是后一个的刺激信号,后一个又是前一个刺激信号的反应3运动技能形成过程中,对动作的每一环节进行监控和完善,而反映信息来自本体感受器,没有它,条件刺激不能强化,反射不能形成,不能掌握技能8运动成绩与运动技能形成关系运动成绩提高与运动技能的熟练程度有密切关系1学习新技术初期:已掌握的与新技术有关的相似动作和动作经验有迁移作用,有利于新技术的掌握 2 后期:技术水平提高,要求条件反射的精确性提高,与初期的条件反射差别很大,相当于要重新建立新的条件反射。
运动生理学 课后答案 (王瑞元 苏全生)
运动生理学课后答案第一章:运动与身体机能1.运动生理学是研究人体运动过程中涉及的身体机能变化的学科。
它探究了运动对身体各系统的影响以及身体适应运动的能力。
2.运动生理学研究了运动对以下身体机能的影响:–心血管系统:运动可以提高心脏的收缩力和扩张力,增加心脏的血液排出量,改善心肺功能。
–呼吸系统:运动可以加大呼吸肌肉的运动量,提高肺活量和呼吸效率。
–骨骼肌系统:运动可以增加骨骼肌的力量、耐力和灵活性。
–内分泌系统:运动可以促进内分泌系统的调节功能,增加能量代谢和体内激素的分泌。
–神经系统:运动可以改善神经系统的功能,提高反应速度和协调能力。
3.身体在运动过程中的主要能源是葡萄糖。
当葡萄糖供应不足时,身体会转而利用储存的肝糖原和肌肉糖原进行能量供应。
长时间运动时,身体还会消耗体内的脂肪储备来提供能量。
4.运动引起的心率增加、呼吸加深和出汗等生理反应是为了满足运动中肌肉对氧气和能量的需求。
这些生理反应可以通过计算和测量来评估运动负荷的大小和个体的运动适应能力。
第二章:运动与心肺功能1.心血管系统对运动的适应能力有以下一些特点:–心脏肌肉的大小和收缩力会增加,增加心脏血液泵出量。
–冠状动脉的血流量会增加,为心肌提供更多的氧气和营养物质。
–血液中的血红蛋白和红细胞数量会增加,增加携氧能力。
–血液中的血浆容量会增加,以保证足够的血液供应到肌肉。
2.运动对呼吸系统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呼吸肌肉的代谢和功能会增加,提高呼吸效率。
–肺通气量和肺活量会增加,增加肺部气体交换的能力。
–通气驱动和呼吸频率会增加,提高肺部气体交换的速度。
3.运动时身体消耗的能量主要来自氧化代谢。
没有足够的氧气供应时,身体会转而利用无氧代谢来产生能量。
无氧代谢过程中产生的乳酸会积累在肌肉中,导致肌肉疲劳和不适感。
4.最大摄氧量(VO2max)是评估人体心肺功能的重要指标,也被认为是身体最大的氧气消耗能力。
VO2max的提高可以通过有氧训练来达到,如有氧运动和持续性的心血管训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运动生理学课后思考题-王瑞元、苏全生
思考题
运动生理学
第一章绪论
1、运动生理学的研究任务是什么?
2、运动生理学的研究方法有哪些?
3、目前运动生理学研究的主要热点有哪些?
4、生命活动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5、人体生理机能是如何调节的?
6、人体生理机能调节的控制是如何实现的?
第二章骨骼肌肌能
1、试述骨骼肌肌纤维的收缩原理。
2、试述静息电位和动作电位的产生原理。
3、试述在神经纤维上动作电位是如何传导的。
4、试述神经-肌肉接头处动作电位是如何进行
传递的。
5、骨骼肌有几种收缩形式?它们各自有什么生理学特点?
6、为什么在最大用力收缩时离心收缩产生的张力比向心收缩大?
7、试述绝对力量、相对力量、绝对爆发力和相对爆发力在运动实践中的应用及其意义。
8、骨骼肌肌纤维类型是如何划分的?不同类型肌纤维的形态学、生理学、和生物化学特征是什么?
9、从事不同项目运动员的肌纤维类型的组成有什么特点?
10、运动时不同类型肌纤维是如何被动员的?
11、运动训练对肌纤维类型组成有什么影响?
12、试述肌电图在体育科研中有何意义。
第三章血液
1、试述血液的组成与功能。
2、何为内环境?试述血液对维持内环境相对稳定的作用意义。
3、试述血液在维持酸碱平衡中的作用。
4、何谓红细胞流变性?影响因素有哪些?试述运动对红细胞流变性的影响。
5、试述长期运动对红细胞的影响。
6、如何应用红血蛋白指标指导科学训练?
第四章循环机能
1、比较心肌和骨骼肌兴奋性、传导性和收缩性的异同。
2、分析从身体立体到卧位后心输出量和动脉血压的变化及其调节过程。
3、试述心动周期过程中,左心室内压力、容积改变和瓣膜开闭情况。
4、试述动力性运动和静力性运动时心输出量和动脉血压的变化情况。
5、如何评价运动心脏的结构、功能改变?
6、反应心血管机能状态的指标有哪些?
第五章呼吸机能
1、呼吸是由那三个环节组成?各个环节的主要作用是什么?
2、呼吸形式有几种?运动过程中如何随技术动作的变化而改变呼吸形式?
3、胸内压是如何形成的?有何生理意义?
4、为什么在一定范围内深漫的呼吸(尤其注重深呼吸)比浅快的呼吸效果要好?
5、试述肺通气的技能指标测定意义和评定方法。
6、试述影响唤起的因素。
7、试述O
2和CO
2
在血液中的运输过程。
8、氧离曲线的生理意义是什么?哪些因素影响氧离曲线的变化?
9、试述神经和化学因素对呼吸运动的反射性调节。
10、试述运动时肺通气的变化及调节机制。
11、运动时应如何进行与技术动作相适应的呼吸?如何合理地使用憋气?
第六章物质与能量代谢
1、进食混合性食物后,机体如何获取利用其中蕴含的各种能量?
2、从物质和能量代谢的角度,是分析马拉松运动员运动中机体机能状态的变化及其可能机制。
3、为什么说各种项目运动中机体不存在绝对单一的某个能源系统的供能?
4、结合运动实例说明运动中机体的三个能源系统是如何供能的。
5、长时间耐力运动中人体体温有何变化?如何调节?
6、游泳运动员在28℃水温环境下训练时,机体的体温有何变化?
第七章肾脏功能
1、体内代谢产物和各种异物通过哪四个途径向体外排放的?
2、试述肾脏血液循环的特点。
3、试述影响肾小球滤过的主要因素。
4、试述肾脏保持酸碱平衡的机制。
5、试述影响运动性蛋白尿的因素。
6、运动性血尿产生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如何防止?
第八章内分泌功能
1、内分泌、内分泌腺、激素的概念以及激素的分类。
2、激素的一般生理作用、作用特征以及作用机制。
3、试述功能器官的内分泌功能。
4、主要应激激素对运动应答和适应的基本规律是什么?
5、运动过程中,激素是如何进行能量代谢调控的?
第九章感觉机能
1、试述感受器的一般生理特性。
2、试述前庭器官的适宜刺激及位觉产生机理。
3、试述本体感受器的结构与功能。
4、试述各感觉功能及其相互协调作用在运动教学训练中的应用。
第十章神经系统机能
1、牵张反射有哪些特点?举例说明它在运动中的意义。
2、状态反射的规律是什么?举例说明它在完成一些运动技能时所起的重要作用。
3、举例说明交互抑制及其在动作协调中的作用。
4、试述人体运动时神经系统对躯体运动和植物性功能的整合效应。
应用篇
第十一章运动机能
1、在运动技能形成的三个阶段过程中各有什么生理特点?教学时各应注意什么?
2、动机和神经系统的机能状态对形成运动技能有哪些影响?
3、反馈对形成运动技能有哪些作用?
4、身体素质与运动技能的发展相辅相成,谈谈运动技能的学习是如何提高身体素质的?
5、如何利用感觉间相互关系加速运动技能的形成?
6、谈谈各种教学方法影响运动技能学习与发展的生理学原理。
第十二章有氧、无氧工作能力
1、试从理论上分析氧亏和运动后过量氧耗的氧量是否相同。
2、对于乒乓球和篮球,相同运动等级的专项运动员在进行正式比赛时,哪一项目的摄氧量水平更高,为什么?
3、试述运动成绩与有氧、无氧工作能力的关系。
4、有氧训练和无氧训练通过哪些生理因素提高有氧、无氧工作能力?
5、如何因地制宜地选择评价有氧、无氧工作能力的方法?
第十三章身体素质
1、决定肌肉力量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2、简述力量训练应遵循的原则。
3、发展最大肌力与发展肌肉耐力所采用的的训练有什么不同?
4、试述影响速度素质的生理因素,并结合实际谈谈速度训练问题?
5、平衡、灵敏、柔韧及协调性的评定与训练?
第十四章运动性疲劳
1、论述运动性疲劳产生的机理。
2、试述不同类型运动的疲劳特征。
3、试述判断运动性疲劳的方法。
第十五章运动过程中人体机能变化规律
1、试述赛前状态产生的机制和主要表现,如何克服不良的赛前状态?
2、准备活动有何生理意义?
3、试述“极点”和二次呼吸产生的机制,在运动实践中如何对待“极点”?
4、在运动实践中“第二拐点”和最大摄氧量平
台持续时间VO
max PD有何意义?
2
第十六章特殊环境与运动
1、高原应激对人体生理功能及运动能力有哪些影响?
2、热应激、热服习时会出现哪些反应?
3、冷应激时机体是通过哪些机制防止体温下降的?冷服习时,这些调节反应又会发生哪些变化?
4、在冷水环境中,体温调节功能会发生哪些变化?
5、试述微重力环境对机体运动系统的影响。
6、什么是减压病?如何预防潜水减压病?
第十七章运动机能的生理学评定
1、运动员身体机能评定的功能有哪些?
2、运动员身体机能的生理学评定包括哪些测试指标?
3、长期运动训练对运动员身体机能有何影响?
4、如何对运动员进行综合机能评定?
5、如何对适宜运动量进行生理学评定?
第十八章儿童少年生长发育与体育运动
1、正确解释生长、发育、成熟、青春发育期和青春性高血压的概念。
2、如何划分儿童少年的年龄阶段?
3、儿童少年生长发育的一般规律是什么?
4、体育锻炼对儿童少年有什么影响?
5、如何根据儿童少年生理特点指导体育教学和训练?
6、如何根据儿童少年身体素质发展规律安排体育教学和训练?
第十九章女性的生理特点与体育运动
1、结合女性生理特点分析健身运动及运动训练中应注意的问题。
2、从运动能力与月经周期的关系考虑,应如何安排运动负荷。
3、结合相关生理学知识,分析“三联征”给女性可能造成的远期危害有哪些?
第二十章衰老与运动
1、如何认识人体衰老产生的机制?
2、衰老过程中人体机能能力下降的主要表现是什么?
3、健康运动对延缓衰老过程有哪些影响?
4、老年人最适宜的运动项目有哪些?体育锻炼时应注意哪些生理原则?
第二十一章运动健身与运动处方
1、试述健身运动对健康的影响及生理学作用。
2、试述不同种类运动处方的作用及针对的人群。
3、试述运动处方的基本要素,以及各要素在运动处方中的作用。
4、试述制定运动处方的基本程序。
5、试述心血管运动负荷实验的基本过程,运动负荷实验在制定运动处方中的意义和作用。
第二十二章运动项目的生理学特点
1、如何提高短跑、跳跃运动员的专项运动成绩?
2、体操运动员在专项练习时心血管和呼吸机能有何特殊反应?
3、不同球类运动能量供能有什么特点?
4、影响游泳运动员能量消耗的主要因素有哪
些?
5、人体对冰雪运动有何反应与适应?
6、重竞技项目所需要的力量素质有何特点?应如何训练?
7、太极拳练习对人体机能有何重要影响?
第二十三章体能
1、简述体能的概念、内涵和分类及其体能“三要素”的相互关系。
2、运用“运动性神经经营营养作用”理论,阐述体能素质“用进废退”的生理学原理。
3、以自己熟悉的运动项目为例,论述该项运动员应具备的专项体能素质及其专项体能训练的生理学基础和特点。
4、简述“数字化体能训练”的基本概念和主要特点及其应用范围。
5、结合重要比赛活动,阐述临赛体能“三层次预适应”训练理论和关键点。
6、以在校大学生为对象,尝试模拟构建《中国大学生体能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