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两晋、南北朝社会概况和文化
国、两晋、南北朝社会概况和文化58页PPT
21、没有人陪你走一辈子,所以你要 适应22、当眼泪流尽的时候,留下的应该 是坚强 。 23、要改变命运,首先改变自己。
24、勇气很有理由被当作人类德性之 首,因 为这种 德性保 证了所 有其余 的德性 。--温 斯顿. 丘吉尔 。 25、梯子的梯阶从来不是用来搁脚的 ,它只 是让人 们的脚 放上一 段时间 ,以便 让别一 只脚能 够再往 上登。
谢谢!
51、 天 下 之 事 常成 于困约 ,而败 于奢靡 。——陆 游 52、 生 命 不 等 于是呼 吸,生 命是活 动。——卢 梭
53、 伟 大 的 事 业,需 要决心 ,能力 ,组织 和责任 感。 ——易 卜 生 54、 唯 书 籍 不 朽。——乔 特
55、 为 中 华 之 崛起而 读书。 ——周 恩来
三国、两晋、南北朝社会概况与文化
参 观 学 习 是化 工厂行 业学习 的一种 比较重 要的学 习方式 。你知 道化工 厂参观 实 习 心 得 是 什么吗 ?接下 来就是 美文阅 读网小 编为大 家整理 的关于 化工厂 参观实 习 心 得 , 供 大家阅 读! 化 工 厂 参观 实习心 得篇1 在 实 习 的过程中,自己学 到 了 许 多 原 先在课 本上学 不到的 东西, 而且可 以使自 己更进 一步接 近社会 ,体会 到 市 场 跳 动 的脉搏 ,如果 说在象 牙塔是 看市场 ,还是 比较感 性的话 ,那么 当你身 临 企 业 , 直 接接触 到企业 的生产 与销售 的话, 就理性 得多。 因为, 在市场 的竞争 受 市 场 竞 争 规则的 约束, 从采购 、生产 到销售 都与市 场有着 千丝万 缕的联 系,如 何 规 避 风 险 ,如何 开拓市 场,如 何保证 企业的 生存发 展,这 一切的 一切都 是那么 的 现 实 。 于 是理性 的判断 就显得 重要了 。在企 业的实 习过程 中,我 发现了 自己看 问 题 的 角 度 ,思考 问题的 方式也 逐渐开 拓,这 与实践 密不可 分,在 实践过 程中, 我 又 一 次 感 受充实 ,感受 成长。 下 面 是 本 人对工 作过程 的一些 总结及 心得体 会 : 在 这 一 个 多月的 时间里 ,下到 生产车 间后, 先了解 整个xxx生产的流程, 从 采 购 入 库 ,到领 料生产 ,到最 后的成 品入罐 ,对整 个车间 的生产 活动有 了基本 认 识 , 这 对 我们熟 悉企业 ,进行 实务操 作打下 良好基 础。 其 中 , 先前 我们对
魏晋南北朝时期,由于佛教得到统治者的扶持,日益兴盛。 他们除到处兴建佛寺外,还支持人们开山凿窟,建起大型石窟寺。 石窟艺术也就随之而兴盛起来。主要开凿于魏晋南北朝时期时的 是位于山西大同的云冈石窟和河南洛阳的龙门石窟。
第三讲 三国两晋南北朝概述
思考:
• 是什么力量使中国能够摆脱近四百年 分裂的困境,重新走向统一?
• 为什么中国文化在分裂、混乱的年代 中,在历经外来文化的冲击之后能够 继续延续下来,不断地自我更新和发 展?
三国两晋南北朝史 的研究概况
• 吕思勉 • 陈寅恪 • 王仲荦 • 唐长孺 • 汤用彤 • 田余庆
吕思勉(1884~ 1957),字诚之,江 苏武进(今常州市) 人。吕思勉先生是我 国现代著名的史学家, 知识渊博,学术造诣 高。他的史学研究遍 及各时代、各领域, 在中国通史、断代史 和各种专史领域都做 出了独到的贡献。
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 ——佛教的急剧发展期
• 般若学盛行 • 士大夫阶层积极参与佛学探讨
• 儒释道论争
魏晋南北朝思想文化上发展的原因
• 魏晋南北朝时期 ,人口的大流动和民 族关系的大变动,带来了文化的大交 流。 • 儒学独尊地位的丧失,给其它思想文 化留下了发展的空间。 • 汉文化同域外文化的碰撞、冲突、交 流和融合,给这一时期的思想界吹进 强劲的新风。
注重中外历史比较研究的特点:
• 在《两晋南北朝史》一书中,吕思勉 先生时有将该时期历史与罗马史的对 比研究。如在该书“总论”中,吕先 生就指出:“东洋之有秦、汉,西洋 之有罗马,其事盖颇相类;中国见扰 乱于五胡,罗马受破毁于蛮族,其事 亦未尝不相类也。然蛮族侵陵以后, 欧洲遂非复罗马人之欧洲,而五胡扰 乱之余,中国为中国人之中国如故 也。”
《曹全碑》 全称《汉合 阳令曹全碑》,汉中平二 年(185年)刻,1956年藏 入西安碑林博物馆。该碑 书法清秀娟雅,字体结构 扁平匀齐,为汉隶奇葩。
王羲之《兰亭序》局部
王羲之的《丧乱、二谢、得示贴》
什么叫玄学?
魏晋玄学是魏晋时期出现的一种 崇尚老庄的思潮。“玄学”的字面意 思是研究幽深玄远问题的学说。魏晋 人注重《老子》 、《庄子》和《易 经》,称之为“三玄”。魏晋玄学以 “三玄”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对 “有无”问题的辩证思考,解决名教 与自然的关系问题。
6第三章 第一节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治经济概况
失败的原因
1
一、三国的鼎立
4、三国鼎立的局面是怎样形成的? 1 220 2 221 222 0
第三章 三国、两晋、南北朝社会概况和文化
第一节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治经济概况
P38-43
日照市农业学校机电一系 冯贵涛
引言
1、魏晋南北朝起于何时,止于何时?有何特点?
220 589
一、三国的鼎立
3、简析曹操发动赤壁之战的目的、影响及失败的原因。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目的
影响 8 0
二、西晋的短期统一和东晋十六国
5、简述西晋建立与全国统一的过程。
1 2
2 2 280
1 6、东晋十六国时期是怎么回事?
三、南北朝
8、简述南北朝的由来。 1 555 581 0 2 20 589
171050 00
三、南北朝
7、简述孝文帝改革的措施及影响。
措施
1 01 0 0 2 8 5 9 9 0 影响 5 0
一、三国的鼎立
2、官渡之战后曹操采取了怎样的措施?有何影响?P38-39
措施
1 10
2 00 0 影响 0
魏晋南北朝的政治经济文化
魏晋南北朝的政治经济文化魏晋南北朝,又称三国两晋南北朝,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段只有37年大一统,而余下朝代替换很快并有多国并存的时代。
下面是有魏晋南北朝的政治,欢迎参阅。
魏晋南北朝的政治各国「魏晋南北朝」,它是几个朝代统称的复合词,虽然只有五个字,但其中所包括的朝代或国家,可以多达几十个。
我们不妨就先从「魏晋南北朝」一词开始,「魏」指的是三国里的曹魏。
由于曹魏受汉室禅让,在三国时代及后世被肯定为中原王朝,而「蜀」、「吴」两国为该时代的附属割据王国,所以「魏」为正统,可以称为「魏朝」。
而「晋」主要指的是三国灭亡后,由司马氏所建上的西晋王朝与后来割据在南方的半壁江山东晋王朝(此时北方是「五胡十六国」时代),「南北朝」则指晋朝正式灭亡后,南北对峙形成的几个朝代,南方包括宋、齐、梁、陈四朝,北方则有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北周,直到隋朝建立,统一中国南北方后,自东汉灭亡后,长达近四百年的「魏晋南北朝」才算正式结束。
除了魏晋南北朝一词外,也有以「六朝」来指称这个时期的用法,六朝指的是孙吴、东晋、宋、齐、梁、陈,这几个朝代的时间基本上与魏晋南北朝相当,它的特点是这六个朝代都立国于江东地区,而且国都都在建康(或称建业、建邺,即今日之南京)。
五胡十六国匈奴人刘渊建立汉政权(后改国号曰赵,史称前赵),公元316年,刘渊族子刘曜攻占长安,俘晋愍帝,西晋亡国,共历四帝、52年,北方从此进入所谓的「五胡十六国」时代。
五胡十六国,自公元304年刘渊称王起,北方各民族纷纷建立起各霸一方的王国,直到公元386年被鲜卑拓跋氏所建立的北魏统一北方为止,共历135年。
在此期间,共有六个民族各自建立王国,包括.运、匈奴、鲜卑、氐、羌、羯;这些王国的统治区域分布在北方和四川一带,共计有成汉(巴氐人李氏)、夏(匈奴赫连氏)、前赵(匈奴刘氏)、后赵(羯族石氏)、前秦(氐族苻氏)、后秦(羌族姚氏)、西秦(鲜卑族乞伏氏)、前燕(鲜卑族慕容氏)、后燕(鲜卑族慕容氏)、南燕(鲜卑族慕容氏)、北燕(汉族冯氏)、前凉(汉族张氏)、后凉(氐族吕氏)、西凉(汉族李氏)、南凉(鲜卑族秃发氏)、北凉(匈奴族沮渠氏)等十六国。
三国、两晋、南北朝社会概况和文化
宗教信仰
道教发展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道教得到了进一步发展,出现了张道陵、葛洪等著 名道教人物,他们的道教思想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
佛教传播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佛教在中国得到了广泛传播,出现了鸠摩罗什、慧 远等著名佛教人物,他们翻译佛经、弘扬佛法,对中国佛教的发展产生了重要 影响。
03
科技教育
04
历史影响
对后世的影响
政治制度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治制度逐渐由封建制向中央集权制 转变,为隋唐时期的政治制度奠定了基础。
文化传承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儒、释、道三教并行,文化繁荣,为唐 宋文化的发展提供了重要基础。
经济发展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经济逐渐由农耕经济向工商业经济转变, 为唐宋经济的繁荣奠定了基础。
三国、两晋、南北朝社会概 况和文化
目 录
• 社会概况 • 文化概况 • 科技教育 • 历史影响1社会概况政治格局
政治分裂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中国 政治处于分裂状态,各地割据政 权频繁更替,导致社会动荡不安。
士族门阀政治
这一时期,士族门阀势力崛起, 他们掌握着大量土地和人口,对 政治产生重要影响。
科技发展
01
农业技术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农业技术取得了显著进步,如改进犁耕技术、
推广牛耕、发展水利灌溉等,这些措施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和产量。
02
数学与天文学
这一时期的数学和天文学也有所发展,如《九章算术》和《周髀算经》
的整理和注释,以及南北朝时期对天文仪器的改进和天文观测的记录。
03
医学与化学
学术氛围浓厚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学术氛围浓厚,涌现出了许多 杰出的学者和教育家,如王羲之、顾恺之、谢安等。
三国两晋南北朝社会概况和文化
③一定程度上减轻了自耕农旳承担,有利于社 会经济旳恢复和发展。
④增进了少数民族旳封建化和各族人民旳融合。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 科技文化
一、魏晋南北朝时期文化发展旳原因:
1、民族融合,南北经济文化交流进一步加强 2、北方经济旳恢复和南方经济旳发展 3、对前代文化旳继承 4、人民群众旳长久积累和发明
3、北方经济特点: (1)农耕缩小,畜牧业扩展,环境破坏缓解。 (2)反复破坏和恢复,边疆地域得到开发。
三、手工业旳发展
1、丝织业
魏:设有专门旳织造机构 吴: 哺育出八辈之蚕 蜀: 蜀锦行销吴、魏
2、冶铁:相州军刀,百炼钢工艺相
当成熟,发明了灌钢法
南方:青瓷
3、制瓷 北方:白瓷
技术进步,成为主要书写材料
C、寺院经济畸形发展,破坏社会经济发展。 D、绘画、建筑、石窟艺术深受影响
E、引起反佛教旳斗争
北魏太武帝灭佛 北周武帝灭佛
范缜《神灭论》
3、哲学:范缜与《神灭论》 (1)原因:佛教盛行,加重人民旳承担。
形神相即(物质和意识是统一旳) (2)内容
形亡神灭(物质第一,意识第二)
(3)意义:
中国古代唯物主义思想家
四、文学和艺术:
1、文学:承上启下 (1)建安文学 (2)南方田园诗:陶潜与其代表作 (3)南北方民歌
2、艺术:受宗教影响较深 (1)书法: (2)绘画: (3)石窟艺术:
(4)音乐、舞蹈
一、领先世界旳科学技术
二、异彩纷呈旳艺术成就
(1)祖冲之
5428 3259
60837924
祖冲之造千里船
卢舍那大佛
龙门石窟宾阳洞“礼佛图”浮雕
五:三国两晋南北朝文化旳特点
魏晋南北朝时期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古代中华文明的曲折发展时期(是我国封建国家的大分裂和民族融合时期)(220~589年)【总特征】:政治:政权更替频繁,封建国家大分裂,局部统一出现和民族大融合,士族制度形成;北方各族封建化,初步形成三省体制,选官:九品中正制;经济:精耕细作农业技术成熟;南北经济发展的差距缩小,江南经济有了较大发展并赶上北方;以北方黄河流域为中心农业经济格局开始改变;思想:儒学面临严峻挑战同时取得新发展,科技文化取得辉煌成就,不少领域继续在世界上居领先地位【具体史实】1、政治:政权更替频繁,封建国家大分裂,局部统一出现和民族大融合,士族制度形成;北方各族封建化,初步形成三省体制,北魏孝文帝改革推动了北方民族大融合;选官:九品中正制;2、经济:农业:《齐民要术》是世界现存最早的杰出农书;出现间作、套作的复种技术,绿肥种植是耕作技术一大成就;三国时马均发明翻车(灌溉工具),北魏均田制、三国屯田制推行;耕耙耱技术形成,直到今天人们基本上都沿用。
江南得到开发,开始赶上北方。
手工业:发明灌钢法,达到当时世界最高水平;并烧制出成熟白瓷;商业:社会动荡,北方商业波动性大;南方商业小幅发展,商税及其相关税种成为东晋南朝政府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南方商业有所发展,出现草市和草市尉。
3、文化:(1)佛教盛行、道教广为传播,儒学面临严峻挑战但吸收佛、道精华取得新发展——“三教合一”;士人群体的形成(2)科技文艺:祖冲之和圆周率、贾思勰和《齐民要术》;书法和绘画:进入自觉发展阶段,楷书完善、草书成熟、晋代盛行行书,书法家王羲之和《兰亭序》;绘画理论精辟,顾恺之“以形写神”,士大夫画家活跃,文人画注意以形写神,画家顾恺之和《女史箴图》;出现了《搜神记》等志怪小说。
伴随着佛教的兴起,云冈石窟、龙门石窟也显示了辉煌的雕刻艺术成就。
敦煌莫高窟开始出现。
【知识详解】第一课时魏晋南北朝的政治一、政权更替(一)基本史实东汉(25—220)│┌————————————————————┐│↓│蜀(221—263)———→魏(220—265)吴(222—280)↓│西晋(265—316)←—————┘│┌————————————————————————————————┐│││││十六国(304—439)│││┌———————————————─———————————————┐││↓│││┌——————【成汉】(氐)【汉(前赵)】(匈奴)代(鲜卑)│││(304—347)(304—329)(338—376)│││↓││││后赵实现了北方地区的部分统一←—【后赵】(羯)→冉魏(汉)→【前燕】(鲜卑)│【前凉】(汉)││与前燕、前凉并存(319—351)(350—352)(337—370)│(320—376)││↓↓↓││———————│↓↓东晋(317—420)————→前秦于382年进驻西域实现了北方地区的统一←—————【前秦】(氐)│↑383年淝水之战与东晋形成南北对峙局面(351—394)│││││┌—————————————————————————————————┤│││││││└—西蜀(汉)【西凉】(汉)【后凉】(氐)西燕(鲜卑)│(405—413)(400—421)(386—403)(384—394)││││││┌—————————————┐││↓││↓↓│【北凉】(匈奴)【南凉】(鲜卑)【后秦】(羌)→东晋【后燕】(鲜卑)│(401—439)(397—414)(384—417)↑(384—409)│││││││││││┌—————┐││↓│││↓↓│【西秦】(鲜卑)【夏】(匈奴)【南燕】(鲜卑)【北燕】(鲜卑)├————┐│(385—431)(407—431)(389—410)(409—436)││↓↓↓↓││┌———————————————————————————————↓││↓宋(420—479)南(420—589)北(439—581)北魏(386—534)—→北魏于439年重新统一北方地区│││││││┌————————————┐↓││││齐(479—502)朝朝西魏(534—557)东魏(534—550)↓││↓↓梁(502—557)│└——北周(557—581)←—————北齐(550—557)↓││陈(557—589)→┴——————————┐│↓↓隋(581—618)注:①“↓、↑、←、→”表示该政权被谁所灭,“│”表示该政权由前一政权分裂而来。
中国历史三国魏晋南北朝
中国历史三国魏晋南北朝魏晋南北朝魏晋南北朝是中国历史上政权更迭最频繁的时期,主要分为魏朝(曹魏)、西晋、东晋和南北朝时期,由于长期的封建割据和连绵不断的战争,使这一时期中国文化的发展受到特别的影响。
其突出表现则是玄学的兴起、佛教的输入、道教的勃兴及波斯、希腊文化的羼入。
在从魏至隋的三百六十余年间,以及在三十余个大小王朝交替兴灭过程中,上述诸多新的文化因素互相影响,交相渗透的结果,使这一时期儒学的发展及孔子的形象和历史地位等问题也趋于复杂化。
中文名魏晋南北朝外文名Wei ,Jin and the Southern and Northern Dynasties起止时间公元220—589年又称三国两晋南北朝简介三国(220年-280年)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段时期,主要有曹魏、蜀汉及孙吴三个政权。
汉末三国战争不断,使得中国人口急剧下降,经济严重受到损害,因此三国皆重视经济发展,加上战争带来的需求,各种技术都有许多进步。
魏文帝曹丕184年汉灵帝时期爆发黄巾之乱,为了安定地方,州牧拥有地方控制权。
而后朝廷因内乱被军阀董卓控制,各地势力派州牧举兵反抗董卓。
190年董卓挟持朝廷迁都,地方州牧纷纷划地一方,群雄割据。
董卓最后被吕布和王允设计刺杀,长安最后被李傕占领。
汉献帝趁机东逃,于196年被曹操迎到许昌,改元建安。
曹操采纳“奉天子以令不臣”(俗称“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政策,击败多股势力,于200年的官渡之战击败袁绍,至208年时大致掌控了中国北方。
然而于该年冬季的赤壁之战中被孙刘联军击败,形成了三国鼎立的雏型。
220年曹操病逝,其子曹丕迫汉献帝禅让,立国号为魏,史称曹魏,至此东汉灭亡,正式进入三国时期。
隔年以益州为主的刘备亦称帝,国号续为汉,史称蜀汉。
刘备与孙权在赤壁之战后拓展势力,为了荆州问题双方多次发生纠纷与战争,最后刘备在222年的夷陵之战失败,孙权获得荆州绝大部分。
刘备于隔年病死,辅佐其子刘禅的诸葛亮于同年再与孙权恢复同盟。
三国两晋南北朝社会概况和文化ppt课件
科学技术
二
三
哲Hale Waihona Puke 和宗教史学和文学四
五
艺术和体育
第一节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 治经济概况
三国:(229年——265年) (曹)魏:220年,曹丕称帝; 蜀(汉):221年,刘备称帝;(263年) (东)吴:229年,孙权称帝。(280年)
• 两晋: • 西晋:265年——
316年; • 东晋:317年——
西 晋 : 短 暂 统 一
280
族会
元
融生
•
• • •
的十东朝百民该
东
催六晋代姓族时
晋
化国政更流加期 剂是治替离剧的 。民之之失融特
十 六
族特过所合点
国
从点程、、:
分:。战社王
裂门
争会朝
: 群
走阀 向制 融度
接经更 连济替 不疲频
雄 逐
合。
断敝繁
鹿
。、、
• •
派婚与主历封于于成大
生姻任要史建南东于体
汉致
侨北;刘
化力
置齐北宋
北 朝
运于
郡、朝、
:
动收 。复 (中
县北:南 ;周北齐 北五魏、
并 立
孝原 文; 帝北
朝朝、南
:。东梁
胡
魏、
政 权
改朝
汉
、南
:
• • • • •
明北北战春
朝宋魏国秋
中
张王孝时时 居安文期期 正石帝秦齐
国 古
改变改国国
代
革法革商管 鞅仲 变改
社 会
法革
改
革
社会概况
• 三世纪至六世纪,是中国的魏晋南北朝时 期。该时期有两大特点:国家大分裂大动 荡,民族大迁徙大融合。
中国政治思想史-第五章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政治思想
阮籍(210—263),字嗣宗,陈 留尉氏人。其父曾任魏丞相掾。 他“博览群籍”,少年成名,与 嵇康同为“竹林七贤” 的核心人 物。曾在司马氏政权里做过散骑 常侍、步兵校尉等官,后世亦称 “阮步兵”。阮籍放荡不羁,不 拘礼法,鄙视名教,终日纵酒以 自保。著述今存《阮籍集》。
(一)嵇康的“越名教而任自然”说
诸葛亮的法治思想主要体现在治军方面。他吸纳了先秦 法家的赏罚思想,尤其强调奖惩务须公平。
诸葛亮重视德刑并用,与刘备集团面临的形势密切相关 。
二、尚贤、任贤的人才思想
诸葛亮将人才选用提高到“治国之道”的高度。 诸葛亮选拔录用人才,以尚贤、任贤为标准,真正做到
了不拘一格,“尽时人之器用” 。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
➢ 其次,赋役繁重,小民不 堪负载。
➢ 再次,滥用刑罚,百姓困 苦不堪。
(二)“强凌弱”、“弱服强” 的君主起源论
鲍敬言通过对君主源起的“考察”,断定儒家所说的“ 天生蒸民,而树之君” 纯属欺人之谈。所谓上天立君 , 是那些想做君主的人编造出来的, 君主的产生与“ 皇天” 无关。
鲍敬言明确指出,君主的产生,无非是强者压服弱者、 智者欺诈愚者的结果。
(二)阮籍抨击礼法的思想
阮籍向往的是一种无君无臣、不受礼法名教束缚的“自 然”社会。
阮籍抨击礼法,鄙弃名教,也并非真要废弃礼制法度。 他向往的是代表庶族地主利益的礼制法度。
阮籍提出了循道崇德、保教守法 以治理天下的主张, 其要点有二 。
➢ 一是“刑教一体,礼乐外 内”。
➢ 二是法与德并施,“固法 以威民。”
人物简介
鲍敬言,两晋之际思想家,其生平事迹和著作篇目等均 无可考,其言论主要保存在《抱朴子·诘鲍》中。据载 ,他曾经与葛洪辩论,葛洪称其“好老庄之书,治剧辩 之言,以为古者无君,胜于今世”。由此可知,鲍敬言 为道家人物,是“无君”论者。
第二单元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与隋唐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高一历史(中外历史纲要上)__1
(2)开创了三省六部制和科举制,使我国 政治 (3)九品中正制成为主要选官制度。
古代政治制度逐渐走向成熟,对后世产 (4)门阀士族政治特色鲜明,初步形
生深远影响。 成三省体制。
(3)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边疆地区进一 (5)北方各族逐渐封建化,民族交融
_东__晋__顾_恺__之__提__出__“__以__形_写__神__”__;__隋__唐__题_材__广__泛__,__风__格__多_样__,__“__画__圣__”_ 绘画 _吴__道__子______
雕塑
佛教石窟
类别 数学 农学 医学 地理学 天文学 印刷 火药
代表 时期
祖冲之 南朝 贾思勰 北朝 孙思邈 唐朝
以庸代役保证农民有较充足的 生产时间,政府的赋税收入也 有了保障
唐
朝
每户按人丁和资产缴纳户税,
后 两税法 按田亩缴纳地租,取消租调和
期 (780年) 一切杂税;一年分夏季和秋季
两次纳税。
两税法简化税收名目,扩大税收对象, 保障国家的财政收入。它“唯以资产 为宗,不以丁身为本”,改变了自战 国以来以人丁为主的赋税制度,减轻 了政府对农民的人身控制。
3、从汉至唐的制度创新
时期
中枢政务 制度
两汉 中外朝
魏晋 三省制
隋唐
三省六部 制
发展趋 君主专制 势 不断强化
选官制度
边疆治理
赋税制度
察举制
河西四郡、西域都护府、乌 桓校尉、屯戍政策
九品中正 制
—
科举制
隋朝推行郡县制。唐朝设立 大都护府,羁縻州刺史,安 西、北庭都护府,安北、单 于都护府,安东都护府,安 南都护府
中职历史 第三章 三国两晋南北朝
(一)西晋的建立
(二)西晋完成统一,三国尽归司马氏
晋武帝
(三)西晋的短暂而亡
西晋社会的统治阶层昏庸腐朽、奢靡浮夸。
“钱之为物,无德而尊,无势而热,排金门而入紫闼,危可使安, 死可使活;贵可使贱,生可使杀……凡今之人,惟钱而已!”还 说钱“为世神宝,亲之如兄,字曰‘孔方’”。——《钱神论》
这则材料体现出当时怎样的社会风气呢? 唯钱是图
西晋初年,陕西 地区百余万人口 中,少数民族已 占一半。
1.经济交融
学 习 农 耕
北方少数民族墓室壁画《采桑图》
内迁的少数民 族逐渐适应农 耕生活,与汉 族人民的经济 和生活联系民族建立政权,尊儒重教,招纳和吸收大批 汉族知识分子参与治理。
3.饮食交融
东晋政治的特点:皇帝大权旁落,世家大族控制朝政。
公元420年,东晋大将刘裕废晋帝自立,国号宋,史称刘宋。
(三)南北朝对峙
439年~581年
420年~589年
四、人口南迁
(一)人口南迁
为何魏晋时期北方人口会 大量南移呢?
(1)北方少数民族内迁 (2)北方长期战乱,南 方相对稳定
(二)民族交融
晋武帝为巩固统治,大封皇族为王,又陆续派遣诸王据守州郡重镇。 这些宗室诸王,既手握重兵,又掌管民事,势力日益强大。
八个封王为了争夺中央 政权,先后起兵,相互 混战15年,史称“八王 之乱”。
八王之乱造成社会动荡,西晋从此衰落,此时出现我国古代历史上第一 次大规模的人口迁徒高潮——北方民族迁往中原、中原汉族迁往江南。
本课小结
感 谢 聆 听!
P 41
曹丕死后,曹氏 大权旁落,司马 懿祖孙三代相继 当权。
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
蜀汉政权在刘备驾崩后, 太子刘禅继位,由托孤 大臣诸葛亮辅助朝政。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
魏晋南北朝(220年—589年),全称三国两晋南北朝,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段基本分裂的时期。
这个时期由220年曹丕强迫东汉汉献帝禅让,建立曹魏开始,到589年隋朝灭南朝而重新统一但隋朝被南朝结束,共369年。
可分为三国时期、西晋时期(与东晋合称晋朝)、东晋与十六国时期、南北朝时期。
东汉末期的混乱诞生了曹魏、蜀汉、吴三国。
到后期曹魏逐渐被司马氏取代,265年被西晋取代。
263年蜀汉于魏灭蜀之战亡于魏国,280年吴于晋灭吴之战亡于西晋,三国最后由晋朝统一。
西晋皇朝短暂的统一,于八王之乱与五乱华后分裂瓦解,政局再度混乱。
在304年因为成汉与渊的立国,使北方进入五十六国时期。
316年西晋亡于匈奴的曜后,司马氏建立东晋,南北再度分立。
东晋最后于420年被裕篡夺,建立南朝宋,南朝开始,中国进入南北朝时期。
然而北朝直到439年北魏统一北方后才开始,正式与南朝宋形成南北两朝对峙。
南朝历经南朝宋、南朝齐、南朝梁与南朝。
初期经济与军事强盛,但因为南朝战略运用错误与北朝军事强盛,以及皇室与宗室斗淫乱,使国力由盛变衰。
南朝梁国力复盛,但在侯景之乱后分裂成西梁与南朝,南朝只能依长江抵御北朝。
北朝历经北魏、东魏、西魏、北齐与北周。
北魏统一北方屡次击败南朝,意图南并。
但被北方柔然牵制,直到柔然被突厥取代后才有余力对付南朝。
北魏经汉化运动后经济持续发展,但造成六镇鲜卑贵族与鲜卑贵族的文化冲突,后期政治混乱发生六镇民变。
分裂成高欢拥护的东魏与宇文泰拥护的西魏,并分别成为北齐与北周。
北周主汉融合,于577年攻灭北齐,政权也逐渐掌握在坚手上。
581年坚篡北周,建立隋朝,并于589年灭南朝,统一中国,魏晋南北朝时期结束,隋朝时期开始。
另外位于江南,全部建都在建康(吴时为建业,即今天的)的吴、东晋、南朝的宋、齐、梁、等六个国家又统称为六朝。
三国(220—280年)、两晋(265—420年)、南北朝(420—589年)是中国历史上大分裂、各民族大融合的时期。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
第三单元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一、高考考点:1.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社会经济;江南经济的发展;均田制。
2.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文化;科学技术;道教与佛教;唯物论思想家;文学和艺术。
二、阶段特征: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从公元220年曹丕建魏到公元589年隋朝统一全国),是中国历史上封建国家分裂,民族大融合,江南经济得到迅速开发、发展的时期。
政治方面:封建国家长期分裂,南北长期对峙,政权并立且更替频繁,地主阶级内部分化,形成了士族制度。
经济方面:江南经济大开发,北方经济在破坏与恢复中交替发展,南北经济趋向平衡,士族庄园经济和寺院经济占重要地位。
民族关系方面:民族融合出现高潮,少数民族封建化进程加快。
对外关系方面:中国与周边国家仍保持着密切联系。
文化方面:承上启下,成就辉煌,一些领域在世界上居领先地位,体现出鲜明的时代特征。
三、重点难点问题:1.魏晋南北朝时期社会经济的变化、主要特点、经济地位及启示变化:(1)魏晋南北朝时期经济特点:①江南经济迅速开发,中原相对停滞。
②士族庄园经济和寺院经济占有重要地位。
③商品经济水平较低。
④各民族经济交流加强。
其中,江南经济赶上北方是最重要的特点。
(2)魏晋南北朝时期南北经济趋向平衡,为我国经济重心南移打下基础。
一方面是江南经济的开发;另一方面是北方农业虽屡遭破坏,但总体还是在恢复和发展。
江南经济开发从江东扩展到长江流域,进而波及岭南和闽江流域。
(3)魏晋南北朝手工业门类与秦汉基本一致,但品种更丰富,产量增加,技术有所进步,突出的手工业部门有纺织业、冶矿业、制瓷业和造纸业。
发明灌钢法,开始利用石油和天然气,白瓷产生。
(4)魏晋南北朝时期商业畸形发展,钱币衰落,布帛、谷物等食物货币盛行。
但北魏以后,北方商品经济有所恢复,南方商品经济相对比较活跃。
这一时期对外贸易不逊于前代。
主要特点:金太阳考案P21地位及启示:这一时期的经济从宏观上看,在纵的方面表现为艰难曲折、波浪式的前进。
历史概论论文总结范文
但同时也是民族融合、思想交融、佛教发展的重要阶段。
本文从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对这一时期的历史特征进行总结。
一、政治特征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更迭频繁,战乱不断。
从220年曹丕称帝到589年隋朝灭南朝陈而统一中国,共369年。
这一时期可分为三国时期、西晋时期、东晋与十六国时期、南北朝时期。
其中,三国时期以曹魏正统,蜀汉与孙吴并立;西晋时期与东晋合称晋朝;南北朝时期南朝与北朝对立,共150年。
这一时期的政权更替,反映了当时社会动荡不安的特点。
二、经济特征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经济发展相对缓慢,但农业、手工业、商业等方面仍有所发展。
这一时期,农业生产技术有所提高,如《兆人本业记》的编纂、均田制的推行等。
手工业方面,采矿业、铸造业、纺织业等都有所发展。
商业方面,城市贸易发达,市增加,经济逐渐繁荣。
三、文化特征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文化特征鲜明,表现为民族融合、思想交融、佛教发展、道儒佛合流等。
1. 民族融合:这一时期,各民族相互交流、融合,形成了多元一体的文化格局。
如孙吴、东晋、南朝的宋、齐、梁、陈等六个国家又统称为六朝,体现了江南地区民族融合的特点。
2. 思想交融:这一时期,道教系统化,佛教和反佛斗争激烈,佛儒道三教开始出现合流的迹象。
如祖冲之的圆周率计算、郦道元的《水经注》等,都是这一时期科学技术成就的体现。
3. 佛教发展:佛教在这一时期迅速传播,石窟艺术、文学、绘画等领域都打上了佛教的烙印。
4. 道儒佛合流:道教、儒家、佛教三教在这一时期开始出现合流的迹象,如道教与佛教的结合,形成了一种新的宗教文化。
四、总结但同时也是民族融合、思想交融、佛教发展的重要阶段。
这一时期的历史特征,为我们研究中国古代社会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和宝贵的经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贾思勰
--精品--
--精品--
(3)郦道元
--精品--
--精品--
(4)书圣:王羲之
--精品--
--精品--
5、顾恺之
《女史箴图》 《洛神赋图》
--精品--
--精品--
2、佛教的盛行: (1)原因:
A、灵魂不灭、生死轮回、因果报应的 说教为百姓找到精神解脱,
B、也适合统治者需要。
(2)表现:
①庙宇增多,②寺院经济发展,③石窟艺术发达
--精品--
(3)影响
A、利于统治者麻痹人民 B、浪费钱财,加重人民负担
C、寺院经济畸形发展,破坏社会经济发展。 D、绘画、建筑、石窟艺术深受影响
--精品--
--精品--
--精品--
--精品--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 科技文化
--精品--
一、魏晋南北朝时期文化发展的原因:
1、民族融合,南北经济文化交流进一步加强 2、北方经济的恢复和南方经济的发展 3、对前代文化的继承 4、人民群众的长期积累和创造
--精品--
二、科技:较秦汉有进一步的发展
E、引起反佛教的斗争
北魏太武帝灭佛 北周武帝灭佛 范缜《神灭论》
--精品--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3、哲学:范缜与《神灭论》 (1)原因:佛教盛行,加重人民的负担。
形神相即(物质和意识是统一的) (2)内容
形亡神灭(物质第一,意识第二) (3)意义:
--精品--
中国古代唯物主义思想家
--精品--
四、文学和艺术:
1、文学:承上启下 (1)建安文学 (2)南方田园诗:陶潜与其代表作 (3)南北方民歌
奴婢、耕牛也相应受田。 ②土地不得买卖。 ④受田农民承担定额租调。 ⑤丁男还要服摇役和兵役。
--精品--
3、评价:
①我国历史上较完备的土地制度。 ②以法律形式确认受田者的土地占
有权和使用权,改变了赋税征收的混乱状况。 ③一定程度上减轻了自耕农的负担,有利于社
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④促进了少数民族的封建化和各族人民的融合。
--精品--
三、手工业的发展
1、丝织业
魏:设有专门的织造机构 吴: 培育出八辈之蚕 蜀: 蜀锦行销吴、魏
--精品--
2、冶铁:相州军刀,百炼钢工艺相
当成熟,发明了灌钢法
南方:青瓷
3、制瓷 北方:白瓷
技术进步,成为主要书写材料
4、造纸术
重要造纸中心
--精品--
四、商业的发展: 特点:1、商品经济发展缓慢;
2、南方商品经济相对活跃。
五、社会生活的变化: 1、原因
2、表现:饮食、服饰
--精品--
六、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社会经济的特点:
1、江南经济发展较快,中原发展相对缓慢, 南北经济趋向平衡。
2、士族庄园经济和寺院经济占有重要地位。
3、商品经济发展水平较低。
主要 特点
4、各民族经济交流加强。
--精品--
七、均田制:485年,北魏孝文帝实行 1、前提:不触动官僚地主的土地占有利益。 2、内容: ①分配国家掌握的土地,给农民一定数量土地,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政权更替图
--精品--
三国鼎立
魏国 蜀国 吴国
公元220年 曹丕 洛阳 公元221年 刘备 成都 公元222年 孙权 建业
--精品--
总特征4点
三
经
江南的开发(原因、表现、影响、启示)
济
北方农业的恢复和发展
国
两
手工业(丝织、冶炼、制瓷、造纸)
晋
商业(北方缓慢、南方活跃)
南
北
发展的原因(4点)
朝
文
化
表现:科技、宗教、哲学、文学、艺术
--精品--
在古代,江南往往代表着繁荣发达的文化教育和美丽富庶 的水乡景象,区域大致为长江中下游南岸的地区; 以南京至苏州一带为核心,包括长江以南安徽、江西、 浙江的部分地区,即江苏南部和浙江北部、安徽南部、 江西北部地区。
--精品--
安徽芜湖以下的长江下游南岸地区,即今苏南、浙江 北部及皖南部分地区以及今江西赣东北(东部)称作江东
--精品--
会魏 经晋 济南
北 朝 时 期 的 社
江南农业 的发展
北方农业 的恢复与 发展
手工业 的发展
商业的 发展
社会生活 的变化
原因、表现、特点、影响 原因、表现 纺织、冶炼、制瓷、造纸 原因、表现 原因、表现 --精品--
一、江南农业的开发
1、发展的主要原因:
(1)大量北方人口南迁带来了劳动力
和先进的生产技术。
最主要的原因
(2)南方一些少数民族与汉族融合,他们共 同开发南方,加速了当地经济的发展。
(3)一些统治者实行有利于农业发展的政策。
(4)自然条件优越
(5)政治局面相对稳定
(6)人民的辛勤劳动
--精品--
2、江南农业发展的表现
(1)开发地域扩大: A:江东 整个长江流域、岭南、闽江流域 B:三吴、洞庭湖、鄱阳湖、成都平原发达
(2)生产技术进步: 耕作技术、水利兴修、作物品种、产量提高
3、特点: 各地发展不平衡
--精品--
5、江南经济开展的启示:
(1)政治稳定是经济发展的必备条件。 (2)充分合理地利用外来劳动力、先进生产工
具和生产技术可以促进经济的发展。 (3)经济的发展必须得到领导者的重视。
--精品--
二、北方的恢复与发展:
1、发展原因: 从社会环境、统治政策、
民族关系、技术进步等角度入手
2、恢复发展的主要表现(技术、水利、边疆)
3、北方经济特点:
(1)农耕缩小,畜牧业扩展,环境破坏缓解。
(2)反复破坏和恢复,边疆地区得到开发。
2、艺术:受宗教影响较深 (1)书法: (2)绘画: (3)石窟艺术:
(4)音乐、舞蹈 --精品--
一、领先世界的科学技术
--精品--
二、异彩纷呈的艺术成就
--精品--
(1)祖冲之
--精品--
5428 3259
60837924
--精品--
--精品--
祖冲之造千里船
为了纪念祖冲之这位伟大的科学家, 外国科学家把月球上的一座环形山命名 为“祖冲之山”,莫斯科大学陈列着祖 冲之的雕像,我国紫金山天文台将自己 发现的一颗小行星命名为“祖冲之星”。
三国:刘徽 (一)数学 南朝:祖冲之
——圆周率、《缀术》 (二)农学:《齐民要术》(内容、意义)
(三)地理学
西晋:裴秀提出绘制地图的原则 北魏:郦道远《水经注》
--精品--
三、宗教、哲学: 1、道教的发展变化
(1)东晋:葛洪结合儒家思想,宣扬采药炼丹、 长生不老,道教成为地主阶级宗教。
(2)萧梁时期(属南朝): A、经典增多, B、陶弘景吸取佛教教义和封建等级观念, 建起道教的神仙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