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面向21世纪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计划

合集下载

“高等理科教育面向21世纪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计划”项目研究取行进展

“高等理科教育面向21世纪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计划”项目研究取行进展

“高等理科教育面向21世纪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计划”
项目研究取行进展
佚名
【期刊名称】《中国大学教学》
【年(卷),期】1996(000)005
【摘要】“高等理科教育面向21世纪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计划”项目研究
取行进展“高等理科教育面向21世纪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计划”第一批共有27个研究项目经国家教委批准立项。

经过一年多的研究,均取得不同程度的进展。

许多项目对国内外相关学科的现状和发展趋势进...
【总页数】1页(P16-16)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642.0
【相关文献】
1.我国高等教育面向21世纪教学改革的优秀成果--"面向21世纪教学内容和课程
体系改革计划系列研究报告"简介 [J], 林文
2."高等教育面向21世纪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计划"述评 [J], 黎琳
3.“高等师范教育面向21世纪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计划”数学组项目开题会
议 [J],
4.教育部《面向21世纪高等教育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计划》简介 [J],
5.创新求实初见成效──高等理科教育面向21世纪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计划1996年度进展 [J],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文学批评导引教学大纲

文学批评导引教学大纲

文学批评导引教学大纲一、课程定位《文学批评导引》作为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是应教育部“高等教育面向21世纪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计划”与“高等师范教育面向21世纪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计划”而编写的。

为新世纪的课程教材改革提出了新的和更高的要求。

除要求符合体系合理、内容翔实、概念准确、适合教学、便于操作的标准之外,根据学科状况,教材从体系到内容,从教学法到操作性都应该有不同程度的创新。

在众多关于文学批评的教材中,有的教材侧重点在于文学批评的书写上,强调文学批评家的素养和文学批评文章本身的一些外在特点;有的教材重视史的梳理,对以往的文学批评文本和影响较大的文学批评流派进行分析和研究。

本书则不仅重视古今中外有启发性的理论视角的引介,同时在具体的操作上也提出了很多建设性意见,使两者很好地结合为一个完整的体系。

在保持教材的稳定性的同时,还力图做到教学与科研的结合,体现出前沿性和稳定性的特点。

《文学批评导引》的内容共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编主要是探讨文学批评的性质和历史,明确了文学批评的研究对象和性质,并对其发展历史和功能做了系统的说明。

第二编主要是围绕文学批评方法论展开的。

按照批评思路和批评方法的不同,编者将文学批评分为社会历史批评、印象批评、心理批评、文体学批评、文本批评、性别批评和文化批评七种类型,对古今中外的各种文学批评视角进行了较为细致的归纳和梳理。

这也是本书突出的特色之一。

第三编主要谈的是文学批评的写作,涉及内容有批评主体、批评文章的写作技巧及批评文本样式。

从概念界定到以视角分类的文学批评流派理论的介绍,最后回到具体的操作层面。

二、教学目的1.系统学习和掌握当今文学批评的基本理论和主要方法,改善和更新学生的理论知识结构。

2.培养学生参与文学评论实践活动的自觉意识,训练并提高学生评论文学现象的实际能力。

3.引导学生树立马克思主义的文学批评观,正确分析和评价古今中外各种文学现象。

三、教学建议1.在本大纲规定的范围内,教学时应着重讲清文学批评的几种主要批评方法,特别要注意培养学生运用基本理论和方法进行文学评论的能力;2.教学时应注意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的文学和评论状况,组织学生参与有关文学评论的实践活动。

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

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
姜安丽
本科,医药学
33.00
已出
7694
药物化学
仉文升
本科,医药学
35.00
已出
7746
药物设计学
仇缀百
本科,医药学
22.00
已出
7317
生物技术制药
熊宗贵
本科,医药学
22.00
已出
8371
医学神经生物学
吕国蔚
本科,医药学
30.00
9.15
7745
临床医学导论
孙宝志
本科,医药学
22.00
经络腧穴学
徐平
教材目录
书号
书名(版次)
作者
适用范围
估价
出版日
工科微积分(上册)
施光燕
本科,工科,各专业
28.00
已出
7722
数学分析(上)
陈纪修
本科,数学
25.60
已出
6959
数学分析简明教程(上)
邓东皋
本科,数学
21.40
已出
6960
数学分析简明教程(下)
邓东皋
本科,数学
27.40
已出
6982
数学实验
姜启源
本科,理工科各专业
广义函数与数学物理方程(第二版)
齐民友
本科,数学
12.10
9.15
7705
概率极限理论基础
林正炎
本科,数学
17.10
9.15
7605
线性统计模型
王松珪
本科,概率统计
16.40
9.15
流体力学(上)(第二版)
周光炯
本科,力学
16.40

高等教育面向21世纪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经验汇编

高等教育面向21世纪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经验汇编

高等教育面向21世纪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经验汇编
一、改革教学的指导思想
(一)更新教育观念,深化教育改革
教育观念的更新是教学改革的先导,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前提。

更新教育观念的实质就是突出素质教育的整体性,着眼个性的发展,立足能力的提高。

通过对国内外高等教育现状的分析,在高校形成全面提高人才素质、发展学生个性和实现全面育人的氛围和环境。

具体应更新以下教育观念:
1. 知识素质观
2. 能力素质观
3. 身心素质观
4. 整体素质观
(二)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积极发展高等职业教育
二、面向21世纪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的基本思路
(一)构建整体优化的人才培养方案
在新的历史时期,教学是高校的办学主体,科研、产业是高校教学的支撑,是保证高质量人才得以持续培养的基础。

应建立高校与社会紧密联系的机制,及时了解和掌握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求,根据需求调整学科专业设置,更新教学内容,形成以教学为主体、教学与科研密切结合的办学模式。

在人才培养模式上,注重素质教育,强
化能力培养。

从学生实际出发,因材施教,尊重个性,充分考虑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及今后的发展方向。

(二)改革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
1. 精选内容,突出基础,拓宽知识面。

2. 跟踪科技前沿,更新教材内容。

3. 优化课程结构,拓宽知识领域,促进学科交融。

4. 加强外语教学,提高学生外语应用能力。

教学资源: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精选多篇)

教学资源: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精选多篇)

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精选多篇) 第一篇: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教育部一九九八年十二月二十四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提出了跨世纪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宏伟目标与任务,对落实科教兴国战略做出了全面部署。

为了实现党的十五大所确定的目标与任务,落实科教兴国战略,全面推进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提高全民族的素质和创新能力,特制定本行动计划。

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新时期,邓小平同志反复强调,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科技是关键,教育是基础。

在世纪之交的重要时刻,江泽民同志又深刻指出,“当今世界,以信息技术为主要标志的科技进步日新月异,高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越来越快,初见端倪的知识经济预示人类的经济社会生活将发生新的巨大变化。

”在即将到来的21世纪,以高新技术为核心的知识经济将占主导地位,国家的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能力将越来越取决于教育发展、科学技术和知识创新的水平,教育将始终处于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现代信息技术在教育中广泛应用并导致教育系统发生深刻的变化,终身教育将是教育发展与社会进步的共同要求。

当前,许多国家政府都把振兴教育作为面向新世纪的基本国策,这些动向预示未来教育将发生深刻的变革,我们应当及早准备,迎接新的挑战。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的教育事业取得了显著成就,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扫除青壮年文盲的工作取得历史性进展;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迅速发展;高等教育规模稳步扩大;教育体制和教学改革逐步深化,办学条件和教育质量有了提高;教育法规体系基本框架已初步形成,所有这些为21世纪教育事业的振兴奠定了坚实基础。

但是,我国教育发展水平仍然偏低,教育结构和体制、教育观念和方法以及人才培养模式尚不能适应现代化建设的需要。

在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缺少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创造性人才,已经成为制约我国创新能力和竞争能力的主要因素之一。

因此,顺应时代要求,振兴我国教育事业,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客观需要。

财政学课程财政学课程简介

财政学课程财政学课程简介

财政学课程简介财政学是高等院校财经类11门核心课程之一,是教育部高等教育面向“21世纪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计划”研究确定的经济学类4个专业的8门共同核心课程之一,是经济类、管理类14门核心课程之一。

财政学一是门经济应用学科,以理论经济学为基础,为财政实践提供理论支持与指导。

同时,由于财政处于生产关系中分配环节的主导地位,是众多课程的基础课程或关联课程。

财政学上承基础理论经济学,中连各部门经济学,下接各个管理学科。

理论经济学拓展研究范围要涉及财政学的内容,如公共部门经济学(公共经济学);各部门经济学的对政府经济分析必需了解财政学,如运输经济学、金融学、国际贸易学等等;工商管理与公共管理研究必然要与政府打交道,不掌握财政学的内容,如何称得上了解政府,特别是会计学专业,其行业主管部门是财政部门,不学财政学,连主管部门能干些什么都不知道,如何知道为什么要交税,如何为企业争取财政补贴或“税收支出”。

最早比较完整的财政理论出现于亚当·斯密的《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之中,其后经历了以《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为代表,推出有效需求理论而著称的凯恩斯主义。

20世纪的六、七十年代,货币主义与供给学派等对凯恩斯主义又进行了激烈的批判。

从20世纪80年代起,以公共财政学说为体系的财政理论盛行于世界各国。

目前财政学课程的内容就是建立在公共财政思想的基础之上。

财政学的研究对象是政府的经济行为,直接表现为政府的财政收支,具体包括财政收入的形成、财政支出的实现、国有资产的管理、财政体制与财政政策等等。

进而扩展到公共部门经济领域,研究怎样通过财政体制和政策来消除通货膨胀、失业和衰退,实现经济稳定、宏观平衡等宏观经济政策目标。

从财政学研究政府具体的财政收入和财政支出的效率与公平来看,通过公共选择与成本收益分析来决定每一笔的收入与支出。

财政学是一门地地道道的微观经济学。

从财政学研究政府对国民经济的整体调节与控制来看,财政政策是政府干预经济的重要经济手段之一。

代数学引论-第2版

代数学引论-第2版

《代数学引论(第2版)》是教育部“高等教育面向21世纪教学
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计划”的研究成果,是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

《代数学引论(第2版)》是作者根据多年教学经验,在原有讲义基础上经过修改、补充而成的。

书中介绍了代数学的基本知识:第一至第七章给出群、环、模、域四个基本的代数结构及其性质;第八章介绍伽罗瓦理论;第九章是多重线性代数初步。

各章后配有相当数量的习题。

全书相当于一学年课程的教材。

《代数学引论(第2版)》取材恰当,论证严谨,文字简洁、流畅。

第二版除进行少量文字修改外,对习题作了一些调整,较难的习题用星号标出,并给以适当的提示。

《代数学引论(第2版)》可用作高等学校数学系抽象代数课的教材,也可供其他相关专业的师生参考。

教育部大学数学教学大纲(最新)

教育部大学数学教学大纲(最新)

教育部大学数学教学大纲(最新)教育部大学数学教学大纲《大学数学基础课程(第二版)》是2014年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图书。

该书是教育部“高等教育面向21世纪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计划”的研究成果,是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

该书分上、下两册,上册内容包括函数、极限、连续,一元函数微积分,常微分方程,几何向量的代数运算和空间解析几何简介;下册内容包括多元函数微积分,级数,积分变换简介,线性代数初步。

教学大纲高等数学怎么写教学大纲是指导教师进行教学的重要文件,高等数学是大学数学教育中的基础课程之一。

下面是一些编写高等数学教学大纲的步骤:1.确定教学目标:明确高等数学课程的目标,包括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情感目标。

知识目标包括掌握高等数学的基本概念、定理、方法和应用。

能力目标包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数学建模和创新能力。

情感目标包括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逻辑思维和严谨性。

2.确定教学内容:根据教学目标,确定高等数学的教学内容,包括微积分、线性代数、概率论和数理统计等。

教学内容应该按照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的原则进行组织,注重知识之间的联系。

3.确定教学方法: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如讲授、讨论、案例分析、实验等。

教学方法应该注重学生的参与和互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4.确定教学进度: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制定合理的教学进度,包括每节课的教学内容、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时间分配等。

教学进度应该注重学生的接受能力和学习效果,合理安排教学时间。

5.确定教学评估: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制定合理的教学评估标准和方法,包括作业、测验、考试等。

教学评估应该注重学生的实际掌握情况,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6.修订和完善:根据实际教学情况和学生反馈,对教学大纲进行修订和完善,不断优化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总之,高等数学教学大纲的编写需要注重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进度、教学评估等方面,同时需要注重学生的实际需求和反馈,不断优化和完善教学大纲,提高教学质量。

劳动法》教学大纲

劳动法》教学大纲

劳动法》教学大纲一、使用说明一)课程性质劳动法》是教育部高等教育面向21世纪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计划的必修课程之一,它不仅被列为高等学校经济类8门核心课程之中,而且是工商管理类各专业9门核心课程之一,由此可见其地位在经济类院校中的重要性;《劳动法》作为财经类学校各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直接影响学生对其他经济学课程的理解和掌握。

要求学生先修课程为经济法。

二)教学目的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劳动法的基本框架,掌握劳动法的基本知识及主要的研究方法,弄清劳动法的基本的劳动标准和劳动制度,并学会理论联系实际,正确理解我国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劳动法政策,不断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时数:46学时四)教学方法1、正确认识课程的性质、任务及其研究对象,全面了解课程的体系、结构,对劳动法学有一个整体的认识。

2、掌握学科的基本观点、基本原理和基本办法,讲清劳动法的基本制度和基本标准,适当介绍最新知识。

3、紧密联系实际,学会分析案例,解决实际问题,把学科理论的研究融入对劳动活动实践的研究和认识之中,切实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4、讲讲课程的重点与难点,指点、启发研究者自学。

5、适当布置作业和案例思考题,深化研究者对课程基本内容的理解。

五)面向专业:人力资本管理类各专业二、考核方式:本课程采用考查方式进行考核。

具体方式为:平时成绩占30%,凄迷成绩占70%。

三、教材选用:《劳动法》关怀,XXX出书社,2010年4月。

四、教学内容劳动法的核心问题就是研究劳动关系中的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的双方的权利与义务,特别是劳动者在劳动过程中的权利的维护。

本教材是从我国社会主义实际出发,正确的阐述了我国的劳动政策和法律,坚持党中央所确定的基本路线;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准绳,坚持改革开放的方针,对我国的劳动法进行系统的研究;同时吸收一些本国劳动法律制度的经验。

本教学包孕三编,第一编劳动法总论,第二编劳动制度和劳动标准,第三编劳动争议的处理与违反劳动法的法律责任。

《正常人体功能》课程标准

《正常人体功能》课程标准

《人体解剖学》课程标准为了全面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文件精神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刚要》,以《国家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规划》为指导,遵循《兰州科技职业学院课程标准制定原则性意见》,制定《人体解剖学》课程标准,课程标准是执行人才培养方案,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纲领性文件,是编选教材、教学组织实施、教学评价和教学考核的基本依据。

一、课程标识第一部分课程定位一、课程地位、性质正常人体功能是研究生命的化学,它在分子水平探讨生命的本质,即研究生物体的分子结构与功能、物质代谢与调节及其在生命中的地位,着重生理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训练。

因此,要求学生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认真学习生物化学的基础理论、基本技能,并能利用理论解释某些疾病的发病机理。

注意科学思维能力和科学态度的培养,为进一步学习其他医学基础课与临床课奠定坚实的基础,可以适当联系临床内容和护理学专业内容。

二、课程理念坚持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

教师的主导作用具有客观性和必要性,教师预先决定和设计教学方案、教学内容、教学进程、教学结果和教育质量评估方法等。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在教师适时必要的引导下,充分调动学生主观能动性,发挥其较强的知识基础和自学能力的优势,确保教学活动顺利高效的完成,使学生获得知识、能力,并使智力和素养得到发展,完成教学目标。

此外,在教学实践中应全程渗透素质教育、个性化教育等现代教育思想和观念。

教学内容设置上,除了理解本门课程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外,要突出课程的前沿内容,着重培养学生的科学研究能力和创新精神。

三、课程设计思路《正常人体功能》课程要符合涉外护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体现“创新思维”、“以学生为主体”“素质教育”的现代教育新观念,力求构建我校新的生理学课程体系,更新、拓展课程内容。

不再局限于课堂基本理论,而是把实验教学、前沿专题讲座、网络课程教学、课外科研活动等内容纳入课程中,反映医学科学发展的新水平,丰富了生理学课程的内涵,拓宽学生知识面。

新世纪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

新世纪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

新世纪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摘自教高[2000]1号)为了实现新世纪高等教育的新发展,促进高等学校进一步增强质量意识,重视素质教育,深化教学改革,加强教学建设,全面适应新世纪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对各级各类高层次人才的需要,教育部决定在"高等教育面向21世纪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计划"取得阶段性成果的基础上,实施"新世纪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以下简称"新世纪教改工程")。

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新世纪教改工程"是深化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系统工程。

该工程与"高等教育面向21世纪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计划"既有联系又有区别,是上一计划的扩展与延伸。

该工程以培养适应新世纪我国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具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创业精神的高素质人才为宗旨,对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教学内容、课程体系、教学方法等,进行综合的改革研究与实践,推动教学改革向纵深发展。

该工程突出教学改革的整体性、综合化和实践运用。

二、"新世纪教改工程"的总目标是,通过对已有教学改革成果的整合、集成和深化研究,使之更加系统化、科学化,同时开展更大范围、更深层次的教学改革实践,经过五年左右的努力,在我国初步形成:具有中国特色和时代特征的现代教育思想;能够主动适应新世纪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培养体系;能充分调动学校和师生积极性的教学运行机制;有利于推进素质教育的高水平、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有利于培养大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教学条件保障体系。

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对一批经过整合优化的专业(群)进行综合改革试点,建设一批富有时代特色的系列课程、教材和教学软件,建立一批具有良好示范辐射作用的教学基地,建设一批基础课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培训一大批中青年骨干教师,建成若干个高职教师培训基地,初步建成现代远程教育资源和服务体系,形成若干套经过实践并各具特色的多样化教学管理与运行机制,建立、健全高等教育教学工作评价体系。

OBE教育理念在《经济学原理》课程改革中的应用

OBE教育理念在《经济学原理》课程改革中的应用

OBE 教育理念在《经济学原理》课程改革中的应用在“学生为本,成果导向,持续改进” OBE 教育理念的指引下,《经济学原理》课程的教学内容从理论转变为实践,从传授知识转变为实践指导,从结果转变为过程,这一转变为《经济学原理》课堂教学的质量提升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关键词:经济学原理; OBE 教育理念; 课程改革一、引言《经济学原理》是教育部高等教育面向 21 世纪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计划的必修课程之一,是财经类各专业非常重要的专业基础课。

《经济学原理》传统教学中,一般采用数理模型分析方法讲授复杂的经济理论,教学过程充斥着大量的数学公式、数据推导和图形解析。

而《经济学原理》作为一门专业基础课,一般开设在大一上学期或下学期,学生处在高中向大学过渡的阶段,思辨能力不强,对经济学理论、研究方法和思维方式缺乏足够的理解,对经济学原理知识的学习往往只停留在书本层面,欠缺使用经济学分析方法解决现实经济问题的能力。

上述问题的产生,主要是由传统教学的弊端导致的,传统教学模式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缺乏主动探索精神,缺乏知识内化,养成经济学创新思维的动力。

OBE 教育理论首先由美国学者 Spady 提出,是成果导向教育理念(Outcome-Based Education)的英文缩写[1]。

OBE 教育理念更关注的是学生学到了什么,学习成果是什么。

强调围绕学习成果合理设定教学目标,安排教学时间和教学资源[2]。

需要注意的是,OBE 理论中的“学习成果”是学生经过学习后能够达到的最大能力,是所学内容的真实应用,是经过努力能够达成的、可测量的成果。

二、传统经济学原理课程教学面临的主要问题随着科技的发展,传统的经济学原理课程已不再局限于教师的指导,而是采用多种多样的方法,让学生能够更好地掌握经济学原理的基本概念,更好地理解其中的数理推导,从而更好地满足他们的考试需求。

这导致了三个重大挑战:( 一) 教学内容重理论轻实践《经济学原理》的编撰理念和内容受到了西方社会文化的强烈影响,它们的灵感来源于西方的实践,然而,中国的经济环境和文化环境的不同,使得它们的内容有时候无法完全反映出中国的现状。

建设精品课程提高教学质量

建设精品课程提高教学质量

建设精品课程提高教学质量为全面提高我国高等教育教学质量,教育部在全国高等学校中启动了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

在多年教学改革的基础上,实施精品课程建设项目是一个重要创举,是面向21世纪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计划在新世纪的深化和升华,对于提高高校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一、精品课程的概念教育部在《关于启动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精品课程建设工作的通知》中指出,精品课程是具有一流教师队伍、一流教学内容、一流教学方法、一流教材、一流教学管理等特点的示范性课程。

由此可见,精品课程是一个体系,其内涵应包括(1)课程选定:对学生的知识结构、素质和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的作用,在21世纪专业教学体系中具有重要地位的课程。

(2)教材配备:系列化、立体化。

(3)教师水准:教学水平与学术水平兼备。

(4)教学方法:新的教学模式和特色教学方法,形成讲授、质疑、讨论、作业有机联系的教学模式。

针对传统教学中的弊病,要特别重视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参与,增加课堂演示实验或开设培养实际能力的综合性探索性实验,利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多媒体和网络(远程)教学,是络中学习到与课程相关的知识,增加学习的渠道。

要有后续课程建设规划,形成完整的教学体系。

(5)教学成效:学生学习兴趣日增,教学效果好,并具有辐射效应。

二、建设精品课程的必要性1、是更新教育观念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需要精品课程建设对于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各高等学校进一步更新教育观念,提高对人才培养质量重要性的认识,紧紧抓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这条生命线,确保高等学校教学工作的中心地位,以培养满足国家和地方发展需要的高素质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2、是全面提高我国高校教学质量的需要精品课程建设是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将整合各类教学改革成果,加大教学过程中使用信息技术的力度,加强教学、科研与生产实践的紧密结合,促进学生主动、自主学习,促进高等学校对教学工作的投入,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教育部关于组织实施“高等师范教育面向21世纪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计划”的通知

教育部关于组织实施“高等师范教育面向21世纪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计划”的通知

教育部关于组织实施“高等师范教育面向21世纪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计划”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教育部•【公布日期】1997.10.29•【文号】•【施行日期】1997.10.29•【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教育综合规定正文教育部关于组织实施“高等师范教育面向21世纪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计划”的通知为了贯彻落实党的十五大和《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精神,适应社会、经济和教育事业改革发展的需要,开创我国21世纪高等师范教育的新局面,经研究决定,从今年起开始组织实施“高等师范教育面向21世纪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计划”。

党的十五大提出,要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全面推向21世纪。

世纪之交,我国师范教育面临着来自国际、国内的诸多挑战,实施这一改革计划是我委组织的一项跨世纪工程,起点高、立意新,针对性强,对师范教育全面适应社会主义建设对各类人才培养的需要、全面提高办学质量和效益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重大战略意义。

现将《关于组织实施“高等师范教育面向21世纪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计划”的若干意见》、《“高等师范教育面向21世纪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计划”项目立项办法》、《“高等师范教育面向21世纪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计划”项目指南》、《“高等师范教育面向21世纪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计划”项目申请书》和《高等师范教育面向21世纪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指导委员会名单》印发给你们。

望各有关单位根据要求,认真组织好项目申请工作,并将填写好的项目申请书一式五份于1997年11月30日前报送国家教委师范教育司。

附:1、关于组织实施“高等师范教育面向21世纪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计划”的若干意见2、“高等师范教育面向21世纪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计划”项目立项办法3、“高等师范教育面向21世纪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计划”项目指南4、“高等师范教育面向21世纪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计划”项目申请书(略)5、高等师范教育面向21世纪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指导委员会名单附1:关于组织实施“高等师范教育面向21世纪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计划”的若干意见为了贯彻落实党的十五大精神,切实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根据《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和全国师范教育工作会议的要求,以教学改革为核心,全面促进其他各项改革,把高等师范教育事业推向21世纪,国家教委决定,在高等师范本科院校(以下简称高师本科院校)采用科研立项办法组织实施“高等师范教育面向21世纪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计划”(以下简称“高师教学改革计划”)。

高等数学课程的教学改革和实践论文

高等数学课程的教学改革和实践论文

高等数学课程的教学改革和实践论文高等数学是高等院校的一门十分重要的基础课程,也是专业中的一门主干课程。

自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国内引进苏联教育的教材体系,高等数学课程逐渐形成了现有的、较为完善的教学体系。

虽然经过1958年和1978年的两次高等院校教学改革运动,高等数学课程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改进,但课程的总的教学思想和教学体系没有发生根本性的改变。

而在20世纪80年代,世界范围内出现了大学数学改革浪潮,西方发达国家,也都争先恐后地对大学数学的教育体系进行了不同程度的改革。

国家 __于1996年启动了“高等教育面向21世纪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计划”, 1998年10月 __又在北京香山召集了部分大学数学教育的专家、学者,以及教学第一线的数学教师,举办了“数学教育在大学教育中的作用”的研讨会。

此后,大学数学教育的改革受到各方面更加广泛的关注和重视[1,2]。

自1999年国家开始实行的高校招生扩招政策以来,全国的高等教育形势发生了很大变化,出现了许多新的情况和问题。

特别需要指出的是,各个高等院校的在校学生人数不断大幅增加,而教师数量并没有相应地得到同步增加,因此就造成高等院校的教学设施和教学人员的普遍短缺,数学教师尤为严重。

为了保证学生有课上、课程有人讲,像高等数学这样的专业基础课,不得不采用大班来组织课堂教学,学生人数一般都在150人左右,有时多达200人。

面对这样的困境,如何来保证高等数学课程的教学质量并有效地提高学生的数学素质?就成为一个值得高校有关各方认真考虑和研究的课题。

本文将借助当代教育心理学的一些理论和思想,从数学的教育作用、高等数学课程教学的现状和问题、以及多媒体技术在高等数学课程教学中的应用几个方面,来研究高等数学课程的教学改革问题,并结合我校的具体实际情况,提出一些能有效提高高等数学课程的教学质量的新建议。

数学的发展历史是非常悠久的,大约在1万年前,人类就从社会生产实践中逐渐认识并形成了“数”和“形”的概念,但是真正产生数学理论还是从古希腊人欧几里得(Euclid,公元前300年)开始的。

工程电磁场导论

工程电磁场导论

《工程电磁场导论》是教育部“面向21世纪高等教育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计划项目”的研究成果,是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

本书由西安交通大学电工原理教研室在多年教学研究和实践的基础上编写而成。

全书较好地处理了与物理学中电磁学相衔接的内容。

与冯慈璋主编《电磁场》(第二版)相比,删去了狭义相对论和各向异性媒质中电磁场的内容,增加了准静态电磁场和波导与谐振腔的相应内容,不仅保证了强电专业对电磁场理论课程的基本要求,也适当拓展了强电专业的电磁场知识范围。

书中突出了电磁场理论在工程实际中的应用,并配有丰富的例题、思考题和习题。

《工程电磁场导论》适用于电气工程与自动化类学科专业,也可作为选修课教材或供社会读者参考。

电磁场理论是高等学校工科电类专业的一门技术基础课。

它所涉及的内容是电类专业学生应具备的知识结构的必要组成部分,同时又是一些交叉领域的学科生长点和新兴边缘学科发展的基础。

学好这门课程将增强学生的适应能力与创造能力。

本书是为高等学校工科电类专业本科生学习电磁场理论课程而编写的教学用书,并于1998年经教育部批准为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

编写《工程电磁场导论》教材的主要目标是:为了适应当前高等教育改革中注重素质培养和能力培养、加强基础、拓宽专业的需要。

在编写中,编者主要作了如下的考虑:(1)到下个世纪初,目前电磁场理论作为一门主干(核心)课程的框架仍将基本保持不变。

它仍然是以经典内容为主,也仍然是电类专业技术的基础。

但是,应该重新审视、选择和组织教学内容,处理好基础部分与深入内容、传统方法与现代观点之间的关系,不宜片面强调电磁场理论学科本身的系统性和完整性。

应该明确本门课程是作为专业学习的基本支撑,是为学科方向服务的。

(2)突出电磁场的普遍规律,注重教材的基础性,使学生对基础知识牢固掌握、灵活运用。

注重基本概念、基本规律和基本的分析计算方法。

(3)注意应用性和实践性(即工科特色)的体现。

重视工程问题的电磁模型的建立和定性分析,有意识地培养学生从定性的方法入手提出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教育教学改革计划项目管理办法

教育教学改革计划项目管理办法

教育教学改革计划项目管理办法为贯彻《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和《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进一步落实“高等教育面向21世纪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计划”,有效地调动五附院广大教师和管理人员参与教学改革实践的积极性与创造性,进一步深化教学改革,特制定本管理办法。

一、科教科负责临床教学部协助对教改计划项目组织立项评审、实施、中间检查、验收和经费监督使用等综合管理。

二、可申报教改计划项目立项的主要研究内容包括:1、现代教育思想、教育理论的研究;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战略研究;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体系研究;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和模式研究;结合培养人才机制的研究。

2、大学生创新教育的研究与实践。

3、教学内容、课程体系、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软件的研究与改革,包括实验实习改革与研究。

4、教育教学管理改革的研究与实践。

5、专业建设、课程建设、教材建设及试题库建设。

6、有关临床实践教学的研究。

三、项目立项审批程序1、科教科下发组织申报教改计划研究项目的文件;2、临床教师、教学管理和教学辅助人员自愿申报,并按要求填写教育教学改革计划项目申请书。

3、“项目申请书”经教研室及有关部门主要领导审查签字后,如期报科教科。

4、科教科组织专家组进行评审。

评审工作在集体评议的基础上,采取无记名投票的方式,确定是否立项,并形成书面意见。

参加评审工作的评委、领导和工作人员,凡涉及与自己有关的项目,一律采取回避制度。

5、报主管院长批准后,正式立项,并行文公布。

四、一般情况下,每1—2年进行一次教改计划项目立项。

五、所有已立项的教改计划项目实行项目负责人制。

项目的研究、管理工作都由项目负责人负责,项目所在部门应加强对项目研究工作的指导和经费开支的监督,帮助项目负责人制定好研究实施计划,并提供研究所需的必要条件。

六、教改计划项目实施期间实行中期检查制度。

按照各课题进度确定其中定期检查时间。

中期检查时,项目负责人须提供相关材料,填写“遵义医学院第五附属医院教育教学改革计划项目中期检查表”。

简评袁行霈的高教版《中国文学史》

简评袁行霈的高教版《中国文学史》

简评袁行霈的高教版《中国文学史》朱翠翠1010060401 古典文献学袁行霈高教版《中国文学史》是教育部“高等教育面向21世纪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计划”的研究成果,同时也是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

既是高校教材,也是学术研究著作。

他倡导文学本位,将中国古代文学置于广阔的中国文化背景中进行研究与探讨,翔实描述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历程,做了一些具有创新性的考证和论述,具有开放性和前瞻性。

但它出版之后,在广受赞誉的同时,也听到了使用者反馈的不同声音。

有高校老师说,这套书刻意求新对一些学术词语根本无法理解,可能是自己和学生的水平太次吧。

这其中充满正话反说的调侃和不满的意味。

黄钧先生也在2010年2月27日发表的《试评袁行霈主编<中国文学史>》(二版)一文中就指出诸多问题。

如袁著却刻意求新求深,程度不同地背离了作为专业基础课的中国文学史教材所必须强调的诸如基础性、知识性、共同性、实用性和可读性等这样一些基本原则。

同时他还指出袁著忽略了对古代各类文体及其渊源的叙述和介绍;忽视对古代作家生平的叙述;介绍用个人观点取代共识;文风不符合教材要求;犯有知识性、常识性和原则性错误且错误改正不及时,从一版延续到二版,有误人子弟之嫌。

虽然黄钧先生说的这些问题确实存在,它的实例举证也铁证一样的摆在那里,很有说服力。

黄先生从袁著仅仅作为教材的角度,有理有据的提出了批评和意见。

但我认为虽然这部书作为普遍推广的高校教材有很多不足和欠缺之处,(我在本科的时候就是学的这套教材)但是不能因此而彻底否定这四卷本《中国文学史的》价值。

从整体框架看,袁行需主编四卷本《中国文学史》没有引人注目的新奇的构制,编、章、节的构成都是是严守传统规范的:每一编的设定按时代分割,如“先秦文学”、“秦汉文学”、“魏晋南北朝文学”、“隋唐五代文学”、“宋代文学”等等;每一编的内容,不外“绪论”加分期、分体和作家作品的排列。

以此类推,编成本书。

袁著沿袭着这种文学史写作的模式或程式,成为一种把握文学历史的相当稳定的思维惯性和心理定势—历史似乎原本就应该是、或者干脆原本就是这么一种框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等教育面向21世纪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计划
(摘自教高[1997]2号)
为了进一步贯彻落实《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的精神,适应现代社会、经济、科技、文化及教育的发展趋势,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培养适应21世纪需要的高级专门人才,国家教委于1994年初制定并实施"高等教育面向21世纪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计划"(简称"教学内容改革计划")。

一、这项改革的总目标是,转变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观念,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实现教学内容、课程体系、教学方法和手段的现代化,形成和建立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等教育的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落实《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提出的"质量上一个台阶"的目标,培养适应21世纪需要的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其近期目标是,用5年左右的时间,集中优势力量,开展集体攻关,努力形成一批优秀的研究和改革成果,使我国高等教育的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相对落后于科技、经济、社会发展的状况有较大的改观,为21世纪初叶大范围提高我国高等教育的教学水平和教育质量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实施"教学内容改革计划"是有组织、较系统、起点高、立意新的改革计划,有着丰富的内涵。

其主要内容包含:研究未来社会对人才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的要求,转变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观念,改革人才培养模式;研究和调整专业结构、专业目录和专业设置;研究和改革各专业或专业群的培养目标和人才培养规格;研究和改革主要专业或专业群的教学计划和课程结构;研究和改革基础课程、主干课程的教学内容和体系,编写出版一批高水平高质量?quot;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研究和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等。

三、面向21世纪改革高等教育的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要有正确的指导思想。

要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指导下,坚持"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十四届五中、六中全会精神,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要贯彻落实江泽民同志提出的"教育要全面适应现代化建设对各类人才培养的要求"和"要全面提高办学的质量和效益";要遵循高等教育的规律和适应现代高等教育的发展趋势,更加注重素质教育,重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注意学生的个性发展,全面因材施教;要十分注意改革的科学性,正确处理好知识、能力和素质的关系,传统教学内容和现代教学内容的关系,继承与创新的关系,统一性和多样性的关系等;既要大力弘扬我国优秀的民族文化,又要大胆借鉴和积极吸收世界各国高等教育改革的一切先进的、有益的经验和成果,努力促进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与世界先进的科学技术和文化的有机结合,勇于开拓创新。

四、转变教育思想和更新教育观念是进行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的先导。

一个世纪以来,人类社会有了巨大的发展和进步,科学技术迅猛发展。

特别是近半个世纪以来,以微电子科学、信息科学、生命科学、材料科学为重要标志的新的科学技术革命飞速发展,正在改
变着世界的面貌和人类的生活方式、生产和工作方式,也在改变着人们的学习方式。

社会、经济、科技、文化的发展促进着教育思想的变革和教育观念的更新。

进行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的改革,必须首先研究教育思想、观念的发展和变化,摒弃陈旧、落后的教育思想和观念,探索适应现代社会、经济、科技、文化发展的教育观念和人才培养模式,形成培养适应21世纪需要的基础扎实、知识面宽、能力强、素质高的人才的改革思路。

五、在实施"教学内容改革计划"中,要着重抓好那些影响面大、有实质性成果的改革项目。

鼓励对主要专业或专业群进行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的整体优化改革,制定新的教学计划或教学方案,并在少数学校或专业中进行试验。

鼓励对主要基础课程和主干课程进行系统的改革,并编写新的教材。

凡是在内容和体系上有较大革新并经过试用效果较好,符合培养21世纪需要人才要求的教材,经过有关教学指导委员会或相当的专家组织审定,经国家教委高教司核定后,均可冠?quot;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称号、使用统一出版标记正式出版。

国家教委立项项目的教材成果主要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

出版社应在编辑加工、封面和版式设计、用纸、印刷、装订、配制CAI软盘或光盘、宣传、销售等方面给予优质、优先安排,努力争取在跨进新世纪的时候出版一批高质量的"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

六、"教学内容改革计划"实行分级立项和分级管理。

经国家教委批准立项的改革项目,由国家教委高等教育司进行综合管理,负责提供部分经费资助、组织经验交流和成果鉴定等;承担项目的学校和学校主管部门要积极配合,做好具体的领导管理工作,并提供必要的条件和经费。

目前,国家教委批准立项的项目比较多,要经过研究,分期分批确定一批基础较好、影响面大、研究力量较强、将有实质性成果的项目作为重点项目,适当增加资助经费,促其早出成果。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行政部门和国务院有关部委教育部门以及各高等学校组织立项的项目和计划,由批准立项部门和各校自行管理、提供经费和鉴定成果,如需要可报国家教委备案。

项目管理实行滚动制。

各项目负责人和项目承担单位每年年终要向项目管理部门汇报研究和改革的进展情况;项目管理部门对工作进展比较好、意义重大的项目可加大经费支持;对于进展不好的项目,必要时可暂行中止项目的拨款资助、或经专家审议撤消该项目的立项资格。

七、国家教委设立"国家教委直属高等学校教学建设和改革专项基金",基金的一部分用于资助"教学内容改革计划"的立项项目,同时,还从高教出版社上交利税返还款中、境外有关赠款中等多种渠道多方集资,想方设法支持这项改革计划。

也希望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行政部门和国务院有关部委教育部门以及各有关学校积极筹集经费,对"教学内容改革计划"的立项项目给予必要的经费和条件支持。

项目主管部门的资助经费,按正式立项的大项目上年度进展情况和下年度的任务轻重进行分配,拨至大项目总负责人(或第一负责人)所在学校,专款专用,校、系均不得扣留或提成。

项目总负责人应会同项目组的各位负责人根据大项目的总体目标和计划、各子项目的进展情
况和贡献大小安排经费的使用方向。

八、各项目的研究和改革成果应具有可操作性,要在少数学校或专业中经过两年以上试验,并就试验结果作出报告。

项目完成后,由项目负责人和项目承担单位填报《"高等教育面向21世纪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计划"项目成果鉴定申请表》,由立项和项目管理部门组织专家进行鉴定,或委托有关部门组织鉴定。

九、广大教师是搞好面向21世纪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的主力。

充分发挥广大教师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是胜利完成这项改革计划的关键。

各校要积极引导广大教师提高对这项改革迫切性和重要意义的认识,使积极投身改革成为广大教师的自觉行动。

要采取适当的政策和措施,鼓励和支持广大教师积极参与这项改革。

对承担和参与这项改革计划的教师、教学管理和教育研究人员,要与参加同级科学研究工作一样同等对待,并按各校的规定计算教学工作量。

对于要进行教学改革试验的,要给予必要的条件和环境的支持。

要充分发挥学术水平高、有丰富教学经验的老教师在这项改革中的重要作用;同时,也要引导青年教师积极参加这项改革的研究和实践。

现在的青年教师,将是21世纪初叶大学讲台上的骨干,他们的参与不仅对当前的改革,而且对改革成果在下世纪初的继承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十、为了加强对这项改革工作的指导,国家教委特聘请有关专家、教授成立高等教育面向21世纪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顾问组,负责对这项改革工作进行咨询、指导,对改革中重要的政策和学术方向等问题提供咨询,提出指导性意见和建议,指导面上的工作;受国家教委的委托,对有关项目或有关专题进行调查研究和指导。

为了加强各级、各科类所立项目研究和改革工作的经验交流,积极推动这项改革工作的顺利进展,国家教委高教司将编印《高等教育面向21世纪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进展情况简报》,各级项目管理部门、项目主持学校、项目负责人均可积极提供稿件。

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各高等学校领导要加强对这项改革工作的领导。

这项改革是思想性、政策性和学术性都很强的改革,要加强调查研究,注意倾听广大教师以及学生的意见,从本校的实际出发,形成各具特色的改革思路,扎扎实实地推进改革,争取把一个具有科学的现代化的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的高等教育带进21世纪。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