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全国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课题立项指南
全国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课题立项名单
全国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课题立项名单1.引言全国高等教育教学改革一直是教育界和社会关注的焦点。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科技的不断进步,高等教育的教学理念和方法也需要不断创新和改革。
为了推动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深入发展,各地教育部门和高校积极开展教学改革研究,并组织立项课题进行深入探讨。
2.全国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课题立项名单2.1 《基于互联网+视觉技术的高校动画专业教学改革研究》这个课题旨在探讨互联网+视觉技术在高校动画专业教学中的应用,通过引入虚拟现实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作水平,推动动画专业教学模式的创新和改革。
2.2 《跨学科融合视角下的高校设计类专业教学改革研究》该课题旨在从跨学科融合的视角出发,探讨高校设计类专业的教学改革,促进设计教育与工程、艺术等学科的有机融合,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和创新能力,推动设计类专业教学内容和方法的更新和优化。
2.3 《人工智能背景下的高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教学改革研究》这个课题旨在针对人工智能时代的背景,对高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教学进行深入研究和改革,探索人工智能技术在计算机专业教学中的应用,培养学生适应未来科技发展的能力和素养,推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教学模式和内容的创新。
3.总结和回顾通过以上列举的全国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课题立项名单,我们可以看到,高校教育在适应社会发展和需求的过程中,不断进行教学改革的探索和实践。
每个课题都针对不同专业领域和学科背景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探讨,为高等教育教学改革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成果。
对于我个人来说,我认为高等教育教学改革是十分必要和迫切的。
随着社会的发展,我们需要具备更加全面的能力和素养,而传统的教学方法和内容已经不能满足这一需求。
我对这些课题的研究和改革充满期待,相信未来高等教育必将迎来更加多元化和创新化的发展。
4.结语通过深入探讨全国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课题立项名单,我们可以看到高校教育的不断进步和创新。
2018年教学研究项目立项指南
2018年教学研究项目立项指南2018年教学研究项目立项指南一、重点项目立项15项,面向教学单位负责人、专业建设负责人、相关教学管理人员、长期从事本科教学的教师。
负责人应具有正高级职称。
1.1 本科专业人才国际化培养和新工科专业改革创新研究(3~5项)研究内容:针对我校矿业特色专业,探索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和实施方案,研究本科生国际化教育提升途径,并构建相关的课程体系;探索研究矿业特色工科专业与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深度融合,智能采矿、新能源材料与器件、机器人工程等新工科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创新研究,成果形式:研究报告,人才培养方案,教学核心刊物发表论文等。
1.2 全面学分制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研究(2~3项)研究内容:探索试点学院开展全面学分制下专业培养方案的制定、自主选课制度、学业与毕业专业识别确认等方面的教学管理体系设计,构建自主选择专业的完全学分制人才培养模式。
成果形式:研究报告,教学核心刊物发表论文等。
1.3 一流人才培养视域下的实践教学改革与研究(2~3项)研究内容:根据我校培养世界一流人才的发展规划与目标,全方位研究与探索实践教学需要为此做出的改革与实施路径,构建新形势下的实践教学体系。
成果形式:研究报告、构建相关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教学核心刊物发表论文等。
1.4 本科专业评估认证的研究与实践(2~3项)研究内容:本科专业参与评估认证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本科高校专业认证的支持举措,评估认证专业在育人理念、培养方案、课程体系、培养过程、教学条件、持续改进等方面的不足和原因分析,加强评估认证相关专业建设的策略和相关建议。
成果形式:研究报告,教学核心刊物发表论文等。
1.5 本科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构建与应用研究(3~5项)研究内容:根据学院和专业的教学实际,构建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对教学质量评价体系进行调研分析并进行改进,科学构建教学学生评教指标体系,研究并探索本科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的实施方案。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高等教育科学研究十三五规划课题2018
附件:中国高等教育学会高等教育科学研究“十三五”规划课题2018年度实验室管理专项课题拟立项名单序号课题名称申报人申报单位拟立项类别1新形势下高校实验室工作规程的研究与制订刘克新北京大学重大课题2提高高校大型仪器设备共享效率的研究黄开胜清华大学重大课题3高校实验室安全形势研究”暨《实验室建设与发展报告2018》冯建跃浙江大学重大课题4双一流建设背景下实验技术队伍规模和结构设计方案研究杨树国清华大学重点课题5新形势下高校冶金工程实验室安全与环保现状及对策研究尤静林上海大学重点课题6高校化学试剂库标准化建设与信息化管理研究姜周曙杭州电子科技大学重点课题7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信息化系统研究与建设赵建新江南大学重点课题8长三角区域高校大型仪器资源开放共享及实践研究金承钰上海交通大学重点课题9高校大型仪器设备实体化平台改革探索与实践朱臻西安交通大学重点课题10地方院校实验室安全风险防范和应急控制机制研究王益民天津中医药大学重点课题11双创人才培养机制下文科类本科院校实验教学的探索与研究章牧暨南大学重点课题12高等院校实验技术人员绩效考核与激励机制的实证研究——以江西高校为例张继河江西农业大学一般课题13高校实验室安全教育路径及保障机制研究陈浪城广东工业大学一般课题14实验室安全管理评价及决策支持信息化体系构建李印川西南交通大学一般课题15面向本科实验实践教学综合信息化管理系统周积壮烟台大学一般课题16医学院校实验室试剂耗材管理信息化的构建与实践曹蓓南方医科大学一般课题17基于网络荐购和情景感知的经管实验资源建设策略与机制研究刘琴西南石油大学一般课题18基于信息共享的高等院校仪器设备全生命周期管理研究朱霞桂林电子科技大学一般课题19高校大型仪器设备社会化服务创新模式研究金仁东北京科技大学一般课题20大数据计算支持下的大型仪器设备开放共享的机制研究与实践张龙钊暨南大学一般课题21新工科模式下高校实验室建设管理研究施金鸿广东技术师范学院一般课题22新工科人才培养模式下高校实验室管理模式调研与探索焦敏中国人民大学一般课题23基于PDCA模式的地方高校实验室建设项目质量监控体系的研究赵宏伟大连大学一般课题24高校实验室规范化管理及运行评价研究李霞上海交通大学一般课题25基于虚拟仿真实验平台的课程在线开放与管理毛兴宇集美大学一般课题26应用型高等院校实验教学发展现状调查与改革研究孟凡欣吉林大学珠海学院一般课题27地方、行业特色高校一流建设转型期实验教学改革路径与实证那威北京建筑大学一般课题28海军战现场急救模拟教学的信息化条件建设研究李莉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军医大学一般课题29高职院校经管类专业“四仿真”实验实训基地建设研究李凌寒宣城职业技术学院一般课题30高职院校化工类实训基地安全与环保体系的研究与实践-以KPI关键绩效指标法为例申奕天津渤海职业技术学院一般课题31高等职业院校实验实训基地现状调查与研究杜文意江苏师范大学一般课题。
2018年江西省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研究课题(高职高专)拟立项项目名单
重点
54
江西工业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互联网+”移动学习平台的混合式教学模式改革与实践—以《UI设计》为例
余毅
重点
55
江西工业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高职美育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研究—以《美术欣赏》课程构建为视角
康啸
一般
56
江西工业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产教融合视角下高职电子商务专业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聂炬
一般
3
抚州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高职思想政治教育的课程化研究
伍小玲
一般
4
抚州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将傩舞元素融入广播体操套路创编的研究
徐辉龙
一般
5
抚州职业技术学院
探究性与实践性相融合的会计专业建设研究——以创新
戴建
重点
6
抚州职业技术学院
《服务礼仪》“礼步七修”教学模式的构建与实践研究
范丽娟
一般
7
抚州职业技术学院
吕亨龙
一般
39
江西财经职业学院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高职会计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赖萌超
一般
40
江西财经职业学院
基于POA理论解构的高职英语混合式教学模式研究与实践——以《商务英语翻译》为例
廖国臣
一般
41
江西财经职业学院
基于SPOC的高职英语口语混合式教学模式研究与实践
姜平
一般
42
江西财经职业学院
新时代高职商务英语专业“五位一体”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体系的研究与实践
67
江西工业贸易职业技术学院
市场需求导向下校企合作电子商务专业实践路径创新研究
余云晖
南京邮电大学2018年教学改革研究项目申请下
南京邮电大学2018年教学改革研究项目申请指南(下)南京邮电大学本科教学改革研究项目的设立,旨在推进学校教学改革和建设,切实提高教学质量。
教改研究项目应以先进的教育思想、教学观念为指导,从学校的专业结构、人才培养模式、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等各方面的研究出发,全面系统深入地进行高素质人才培养、教学内容、课程体系(包括理论教学体系、实践教学体系)、教学方法和手段、教材建设、教学管理等各方面的研究探索。
2018年下半年拟设立的教改项目分为如下几类。
一、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研究类1-1 人才培养模式综合改革的研究与探索1-2 高等学校研究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研究与实践1-3 高等学校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研究与实践1-4 高等学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研究与实践1-5 学与研(政、产)合作协同育人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1-6 中外合作办学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1-7 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的研究与实践1-8 基于卓越人才培养计划的研究与探索1-9 个性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研究与实践1-10 模块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研究与实践1-11 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二、专业教学改革类2-12 南京邮电大学优化学科专业结构布局的研究2-13 南京邮电大学巩固优势学科、发展新兴/交叉专业的研究2-14 南京邮电大学本科专业的品牌化、特色化建设研究2-15 专业培养方案的专业属性与学校属性的研究与探索2-16 专业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关系的研究2-17 专业认证、评估评价的研究与实践2-18 专业动态调控机制的研究与探索2-19 专业的可持续性发展的研究2-20 地方高校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研究与实践2-21 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深度融合的专业内涵建设研究与实践三、课程建设类3-22 课程体系结构优化的研究与实践3-23 各学科大类课程平台的整合优化研究3-24 “互联网+”时代的课程创新研究3-25 混合式教学的实践与效果研究3-26 课程教学内容及方法的改革与研究─1─3-27 双语教学示范课程的建设与教学实践研究3-28 综合素质课程的教学改革与核心课程建设研究3-29 基于卓越计划的校企共建课程的研究与实践3-30 学分制条件下课程模块的构建及相关问题研究3-31 课程模块化教学的研究与实践3-32 OBE课程体系的构建与实践3-33 创新创业课程体系建设研究与实践四、研究性教学类4-34 研究性教学示范课程的建设与教学实践研究4-35 推进研究性教学的课堂教学模式的探索和研究4-36 专业课程案例化、专题化课堂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4-37 改进实验教学、加强课外实践创新活动、培养学生研究能力的改革与探索4-38 改进教学评价方式,建立研究性教学考核体系的探索与研究4-39 利用网络资源开展研究性教学的研究与实践4-40 研究性学习教学模式主客观要素及制约因素的研究4-41 课内外一体、学研并重的教学模式探索五、实践教学研究类5-42 专业实验实践教学体系改革研究与实践5-43 校企合作,共建校内实验室及创新平台的改革与实践5-44 加强校企结合,巩固和扩大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的研究5-45 实践教学管理制度创新研究与实践5-46 改革实习、实训内容、方式和考核办法,提高实习、实训教学质量的研究与实践5-47 实验教学模式及其运行机制创新探索与实践5-48 实验室管理与运行模式的改革与实践5-49 加强实验室开放,培养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研究与实践5-50 毕业设计(论文)环节改革研究与实践5-51 大学生综合实践技能竞赛的改革与创新5-52 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研究与实践5-53 大学生竞赛活动与常规教学相结合的研究与实践5-54 学生校外实习、实践质量管理与保障的研究与实践5-55 大学生课外科技活动、创新训练计划的探索与实践5-56 校外工程教育实践中心建设的研究与实践5-57 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创业能力培养的研究六、创新型教学6-58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习创新意识的方式方法6-59 在毕业设计环节中如何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意识与能力6-60 在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及教学方法改革等方面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2─6-61 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新载体研究6-62 大学生学习行为研究6-63 科研反哺教学的创新实践研究七、考试的改革与实践7-64 综合性全程考试的模式改革与实践7-65 高等学校课程教学中创建知识、能力、素质综合测定的考试模式探索与实践7-66 学生自主式、小组式或项目式考试改革研究与实践7-67 实验、实践教学考试方法的改革与实践7-68 考教分离制度的研究与实践7-69 试题库、试卷库建设的研究与实践7-70 加强学生学习过程性评价科学规范评定成绩的改革与实践八、多媒体教学及网络教学建设类8-71 信息化条件下高等学校网络多媒体教学资源的建设、开发与共享机制研究与实践8-72 基于网络信息技术新型教学模式研究和实践;8-73 实验实习仿真软件开发与建设8-74 基于学校网络辅助教学平台的网络课程建设8-75 合理有效运用多媒体开展教学的研究8-76 教学信息化水平评价系统研究8-77 网络环境下大学生学习模式的改革与探索。
2018年教改项目立项选题指引
2018年教改项目立项选题指引1. 前言随着教育的不断发展,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也在不断创新和变革。
在这个背景下,各级政府和教育部门开始重视教改项目的立项。
2018年教改项目立项工作也已启动,各学校、部门和单位都在积极策划和申报教改项目。
选题是教改项目立项的核心,好的选题可以提高教改项目的质量和水平,增加项目的可行性和实用性。
因此,本文将给出2018年教改项目立项选题指引,希望能对各位申报者有所帮助。
2. 教改项目选题指南2.1 突出专业特色教改项目应该结合学校和部门的特色,突出教学、科研和人才培养方面的专业特点。
例如,对于一所理工科院校来说,可以从科技创新、实验室建设和教学设备更新等方面入手;对于一所师范学院来说,可以从课程设置、教学质量评估和教师培养等方面入手。
在选题时需要突出学校和部门的专业特色和创新方向,保证项目更加实用和有针对性。
2.2 紧跟教育发展趋势教育发展是不断变化和进步的,教育体制和教育理念也在不断升级和改革。
因此,教改项目的选题需要紧跟教育发展趋势,关注教育前沿技术、教育理论研究和教育改革实践等方面的动态。
例如,随着MOOC课程和在线教育的发展,可以关注教育新技术在教改项目中的应用;随着教育国际化的趋势,可以关注国际教育交流和合作。
2.3 针对教学难点和问题教育教学是一个相对复杂和综合的系统,每个教学领域都存在着一些难点和问题。
因此,教改项目的选题可以针对教育教学中的难点和问题进行研究和探索。
例如,针对中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口语训练难点可以开展课堂互动技巧的研究。
2.4 关注学生发展和需求教育教学的目的是服务学生,因此,教改项目的选题需要关注学生发展和需求。
例如,针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可以开展STEM教育研究;针对学生职业发展的需求可以开展实践性道德教育研究。
在选题时需要双向考虑,既要解决教学中的难点和问题,同时也要满足学生的发展和需求。
2.5 切实可行和实用教改项目是以实践为基础的,因此,选题需要具有可行性和实用性。
【精品】全国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课题立项指南
全国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课题立项指南附件22018年全国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课题立项指南一、高等教育发展战略研究、本科教育综合改革研究1. 优化人才培养模式,服务“中国制造2025”“互联网+”“一带一路”“健康中国”等国家重大发展战略的理论与实践研究2.不同类型高校办学定位和办学特色研究3.“双一流”建设的理论与实践研究4.大众化高等教育背景下的应用技能型本科教育综合改革5.本科院校与高职院校发展定位与结构优化研究6.构建高等学校全方位育人体系的研究与实践7.校企、校院(所)协同育人机制研究8.基于自主学习的本科教育综合改革的研究9.跨校、跨学科(专业)培养人才的试验研究二、高校分类管理和分类指导10.高校管理中的分类指导实践体系建构11.本科高校分类管理与分类指导的比较研究12.高校分类体系和分类标准设置研究13.应用技术型高校教师分类管理与评价研究14. 地方高校教务管理流程化、标准化和规范化建设研究三、高校创新创业教育15.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培养方案的研究16.创新创业教育政策保障体系建设研究17.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整合研究18.创新创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研究19.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实践体系研究20.创新创业指导服务体系建设研究21.大学生创业实训平台建设与实践22.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质量内涵及评价指标体系研究23.大学生创新创业孵化园建设与评价机制研究24.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校企合作模式研究25.政府、社会、企业、高校共同促进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协同机制研究26.基于大学生成长规律的创业教育模式探索研究27.创新创业案例教学改革与建设28.提升教师创新创业教育教学能力建设研究29.大学生科技竞赛活动组织管理模式研究与实践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创新研究30.以“三农”建设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31.为新型城镇化服务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32.服务“一带一路”的创新型、复合型人才培养研究33.基于大学生个性化发展的本科教学模式改革研究34.地方高校“教师.辅导员.家长”协同育人机制建设研究35.高校关于复合型、创新型、应用型、技能型人才培养体系研究36.校企合作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体制机制研究37.校企合作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机制研究38.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可持续发展及效果评价研究39.人才培养创新实验区建设研究与实践40.基于产学研用协同创新的本科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研究41.创业教育与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42.特殊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43.中外合作办学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五、学科、专业、课程、教材建设研究44.有利于多学科融合发展的学科基地建设模式改革与实践45.特殊人才专业教育标准建设与实践46.高等学校品牌、特色专业建设47.适应经济与社会发展需要的专业设置与调整48.高校本科专业综合改革与实践49.高等学校专业建设评估体系研究50.本科专业质量标准建设与综合改革实践51.专业核心课程建设与实践52.高等学校精品课程建设理论研究与实践六、教学信息化改革研究与实践53.通识课资源共享网络平台的开发与应用54.面向数字化学习方式的电子教材设计55.基于数据挖掘的网络学习行为分析及其教学策略研究56.教育信息化背景下的课程资源的建设与研究57.高等学校优质教育资源共建共享平台建设与运行机制58.跨校在线共享课程运行与学分认证机制改革七、实践教学改革和能力培养59.应用型本科院校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与改革实践60.基于资源共享的实践教学体系运行机制的研究61.基础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与运行机制62.专业实验教学内容改革与实验室建设的研究与实践63.卓越计划培养的实践教学体系建构64.产学研结合实践育人基地建设与运行机制研究65.高校学生实践能力评测标准研究66.应用型本科院校强化大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67.高等学校学科竞赛、大创计划为导向的实践教学体系建设与实践68.以大学生科技竞赛为驱动的实践教学案例库建设与应用69.高等学校"校内一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协同建设与实践70.教学科研优质资源平台的开放与共享机制构建八、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建设71.高校教学质量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的研究与实践72.高校教学质量评价体系、方式和方法的研究与实践73.高校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建设的研究与实践74.高校教学质量标准体系建设的研究与实践75.高校本科教学基本状态数据库建设与利用的研究与实践76.高校教学督导工作的研究与实践77.高校院系教学绩效评估体系研究78.教师教学考核评价与激励机制的研究与实践79.教学质量管理数字化、信息化建设研究与实践80.高校本科教学审核评估与实施方案研究九、教师队伍建设与教师教学能力提升81.高校教师教学能力提升方式与途径研究82.高校高素质专业教师队伍建设的研究与实践83.高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研究与实践84.高校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机制研究85.高校青年教师教学能力培养、培训模式的研究与实践86.提高青年教师实践能力体制、机制的研究与实践87.加强教师师德师风建设的研究与实践88.高校优秀教学团队建设与管理的研究与实践89.高校教学名师培养与管理机制的研究与实践十、教育教学管理改革90.大众化教育背景下本科教育教学管理改革研究91.高校教学管理与运行机制的研究与实践92.高校教学管理队伍建设研究93.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研究94.高校合作联盟建设的研究与实践95.高校现代大学制度建设的研究与实践96.高校学分制改革研究97.专业评估、认证的标准、方法、程序及反馈机制研究十一、研究生教育98.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的研究与实践99.学科建设与研究生培养及其质量保证的研究与实践100.重点学科及学位授权点建设绩效评估研究101.研究生分类、分层培养模式改革的研究与实践102.高校联合培养研究生管理模式研究103.研究生教育校外实践基地建设的研究与实践104.研究生教学质量保障、监控与评价体系的研究与实践105.研究生课程体系建设与课程教学改革的研究十二、民办高等教育(含独立学院)106.民办高校办学定位与转型发展的研究107.民办高校治理结构和运行机制的研究108.民办高校营利性与非营利性分类管理的研究109.非营利性民办高校办学模式的研究与构建110.民办高校坚持走以质量提升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道路的研究与实践111.民办高校教师队伍建设的研究与实践112.民办高校创办应用技术型大学的探索与实践十三、高校转型发展(只限于全省参与整体转型和部分转型试点的高校申报)113.高校转型发展的政策保障与激励机制研究114.多元化办学模式下高校转型机制研究与实践115.地方区域经济发展与地方高校转型发展的融合研究116.高校转型后教师教学发展策略的研究与实践117.校企合作办学与高校转型发展问题研究与实践118.普通高校转型发展思路及人才培养模式研究119.应用转型背景下高校分类管理实践运行模式的构建120.高校转型学科专业布局和定位的研究121.转型背景下课程教学改革研究122.地方高校转型中的学科专业调整改革研究与实践123.转型背景下的专业课程体系建设(改革)124.高校转型发展各类职业教育衔接课程改革与建设125.适应高校转型发展的核心课程改革。
2018年高等教育质量研究课题立项项目汇总表-国家高等教育质量...
尤娜
刘宇
G1805
许粤
G1806 G1807 G1808 G1809
李歆瑶 刘晋 王雨吟
葛彬超
G1810
大学生学习质量反馈调查研究——大 学生积极心理资本、学习性投入对学 业表现的影响
岳珍珠
A1801
“5+3”背景下医学生病理科轮转 新 模式及考核体系的构建与实践 学生升学及深造数据分析 文博类本科课程教学质量评估研究
衣杨
M1802 本科毕业生质量研究 M1803 M1804 G1801 结合教育目标分类与效度理论的高等 教育评价体系 普通高等学校课程评估体系研究 中山大学第二课堂体系研究——体系 建立、管理与评估 廖茂忠
陈劲松 金檀
李桦
G1802 学生学习质量调查研究 G1803 G1804 王馥君
高等教育教学质量的因素分析 高等教育教学质量指标体系应用研究基于“五个度“的校情可视化分析 地理学本科生源及培养模式国际对比 量化研究——以中山大学地理学院为 例 高等教育质量过程性指标应用研究 师范专业认证的研究与探索 学生学术生涯规划与深造质量关系研 究 学生学习质量反馈调查研究
唐琼兰
A1802 A1803
万安华 熊寰
中山大学孙 逸仙纪念医 院 中山大学数 学学院 中山大学历 史学系
入库 预研 入库 预研 入教育质量研究课题立项项目汇总表
立项 编号 L1801 M1801 项目名称 高等教育专业质量评估分析体系 本科生课堂教学扫码签到平台建设及 学生行为分析 主持人 王学钦 所在单位 中山大学数 学学院 中山大学数 据科学与计 算机学院 中山大学马 克思主义学 院 中山大学心 理学系 中山大学外 国语学院 中山大学心 理健康资讯 与教育中心 中山大学高 等教育研究 院 中山大学数 学学院 中山大学网 络与信息技 术中心 中山大学地 理学院 中山大学心 理学系 华南师范大 学 中山大学心 理学系 中山大学马 克思主义学 院 中山大学心 理学系 立项 类别 长期 项目 重点 项目 重点 项目 重点 项目 重点 项目 一般 项目 一般 项目 一般 项目 一般 项目 一般 项目 一般 项目 一般 项目 一般 项目 一般 项目 一般 项目
2018年度黑龙江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重点委托项目指南
附件12018年度黑龙江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重点委托项目指南为做好2018年度黑龙江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重点委托项目推荐工作,特制定本指南。
重点委托项目以提高高等教育质量为主题,紧密结合高等教育发展领域中的热点、难点和重点问题,坚持立德树人,遵循高等教育规律,大力推进高等教育综合改革,着力培养学生的责任感、法制意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指南列出的内容供各高校参考,其研究内容涉及高等教育教学改革与发展的方向,非具体的项目名称。
申请高校根据本指南,结合我省高等教育发展实际,确定项目名称和研究内容。
一、实施“双一流”建设路径研究1.加快黑龙江省高水平大学和优势特色学科建设引领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研究2.黑龙江省高水平大学和优势特色学科建设绩效考核研究3.“一流大学、一流学科”建设的研究与实践4.“一流本科教育”建设的研究与实践5.“一流专业、一流课堂”建设的研究与实践6.新时期全面落实研究生导师立德树人职责研究7.深化产学研联合培养研究生改革研究8.加强黑龙江省人文社会科学学科创新体系建设研究9.高等教育内涵发展、特色发展影响因素研究10.大学内部治理结构优化研究与实践11.大学精神的研究与实践12.大学核心文化价值体系研究二、学分认定与转换根据《关于印发黑龙江省推进高等教育学分认定和转换试点工作方案的通知》(黑教高函〔2018〕6号)精神,鼓励高校从以下九个方面联合开展试点研究。
1.普通本科高校间、高职院校间学分认定与转换2.普通本科高校与高职院校之间学分认定与转换3.普通本科高校、高职院校与成人高校之间学分认定与转换4.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学分认定与转换5.非学历学习成果认定和转换6.开展面向社会成员获得学历学位7.按学分收费、按课程注册学习终身教育8.高等教育学分认定与转换省级公共服务平台建设9.在线开放课程、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学分认定与转换三、高校创新创业教育1.深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体制机制研究2.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方案的研究3.高校创新创业试点学院(系)建设的探索与实践4.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实践体系研究5.提升教师创新创业教育教学能力建设研究6.基于创新创业教育下的教学和学籍管理制度改革研究7.“互联网+”与高校教育改革的理论与实践探索8.高校实践教学模式及运行机制创新研究9.实践教学基地建设模式的研究与实践10.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虚拟仿真实验中心、工程训练中心、实习实训基地的建设、管理与运行机制研究11.大学生实践能力培养、毕业实习、毕业设计(论文)等各实践教学环节的建设与管理研究12.大学生科技竞赛活动组织管理模式研究与实践四、应用型大学转型研究与实践1.应用型高校(专业)评价标准研究与实践2.转型发展示范性高校(专业)建设研究与实践3.紧密对接产业链、创新链的专业体系构建研究与实践4.转型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研究与实践5.转型高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研究与实践6.转型高校教学模式改革和课程体系优化研究与实践7.应用型大学课堂教学改革与研究8.应用型大学课程设置目标、体系改革研究9.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对接行业企业新需求的研究与实践五、高等教育发展研究1.结合高等教育发展趋势和我省实际的黑龙江省高等教育发展和竞争力研究2.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服务黑龙江省“五头五尾”推进建设和对接国家“一带一路”建设的探索与实践3.适应黑龙江省区域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等学校办学思想、办学体制、办学模式、人才培养模式研究4.高等教育规模、结构、质量、效益协调发展及可持续发展机制研究5.深化教育教学综合改革研究与实践6.高校办学定位和办学特色研究7.黑龙江省本科专业设置与优化研究六、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创新研究1.高校关于复合型、创新型、应用型、技能型人才培养体系研究2.各类拔尖创新型、卓越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创新研究3.校企、校院(所)协同育人机制研究及产学研合作培养人才研究与实践4.跨校、跨学科(专业)培养人才的探索研究5.“一带一路”非通用语种人才培养的研究与实践6.专业认证背景下的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研究与实践七、高校学生管理1.高校学生学籍管理工作信息化研究2.高校学生管理制度研究3.高校学生纪律处分的法律研究4.促进高校毕业生留省就业对策研究5.以经济社会发展新需要为导向,构建就业和人才培养体系联动机制研究6.构建高校毕业生智慧化的就业指导和服务平台研究7.大学生征兵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8.新高考改革背景下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研究9.“三全”育人实现路径和保障机制研究10.高校专业课程育人机制研究与实践11.新时代大学生思想特点及行为规律研究12.辅导员管理中的相关法律问题研究13.高校青年教师理想信念教育研究与实践14.高校网络文化工作队伍建设研究与实践15.大学生心理危机防范和反应机制研究与实践八、教师队伍素质与教学能力提升1.教学团队建设与优秀教学团队形成机制研究2.高校教师教学能力、实践能力提升方式与途径研究3.高校教师教学发展中心的相关研究与实践4.发挥教学名师引领作用的研究与实践5.高校教师教学能力评价办法探索与实践6.教师教学考核评价与激励机制的研究与实践九、高校优质教学资源建设和共享机制研究1.高校优质教学资源共建共享体制与机制的研究2.区域教学联合体建设的研究与实践3.教学资源平台建设与管理的研究与实践十、高校教学质量管理及保障、监控机制和体系研究1.高等学校教学质量监测系统研究2.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结果应用研究3.高等学校本科专业评估研究4.高等学校基于学生学习成效的质量保障体系研究5.应用型本科高校转型成效评估研究6.高等学校内部督导体系构建研究7.高水平大学与学科建设绩效评估研究8.研究生培养质量与水平评估研究十一、高等教育信息化研究1.教学管理数字化和信息化建设研究与实践2.教学资源平台建设与管理研究与实践3.现代信息网络技术在教学中的运用研究与实践4.高等教育质量大数据共享服务平台的建设研究与实践。
《2018年度黄淮学院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立项指南(征求意
《2018年度黄淮学院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立项指南(征求意见稿)》一、综合研究1.基于学生成长、内部控制和产出导向三维度的地方高校综合改革研究与实践2.基于大学教育回归的精品本科工程建设3.基于地方本科高校产教融合体制机制建设实践研究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4.基于新工科教育的地方本科院校××专业建设规范5.基于产教融合的地方本科院校××专业建设规范6.基于EIP-CDIO理念的××专业建设规范7.基于专业认证的××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与实践8.基于新工科教育的地方本科院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研究与实践9.基于EIP-CDIO理念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研究与实践10.基于目标导向的××专业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和实施【EIP-CDIO人才培养模式:即注重职业道德、诚信和职业素质,并与构思-设计-实现-运作进行有机结合的工程教育新模式。
】三、课程改革与资源建设11.基于项目导向与任务驱动的应用型本科××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研究与实践12.基于在线开放背景下××课程教学模式改革的研究与实践13.基于提升自主学习能力的精品在线开放课程的建设与实践14.基于核心素养的应用型本科高校通识教育课程改革研究15.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情景式××课程教材的研究与实践16.基于专业认证的××专业课程内容构成的探索与实践17.基于产教融合的××专业课程体系探索与实践18.黄淮学院应用型课程建设及其标准的研究与实践19.黄淮学院××应用型课程课程改革与资源建设的研究与实践四、实践教学改革20.基于新工科教育地方本科院校实践教学体系研究21.基于专业认证的××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和实施22.基于新工科教育的××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和实施23.基于EIP-CDIO理念的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和实施24.转型发展背景下××专业实践教学模式改革及教学评价体系构建研究25.黄淮学院开放实验室建设及运行研究五、教学手段与教学方法改革26.慕课背景下的教学重构---以××课程为例27.基于案例教学的教学重构--以××课程为例28.基于项目化教学的教学重构--以×课程为例六、教育教学管理29.大数据背景下示范性应用技术大学构建多元化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估体系研究30.基于EIP-CDIO与信息化背景的本科教学质量监控保障体系研究与实践31.应用型地方本科院校“大学生学习投入”调查研究---以黄淮学院为例32.基于学生“双创”能力培养的探究式教学考核体系的研究与实践33.转型发展背景下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深度融合的研究与实践34.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基层教学组织及教学资源库建设35.应用型地方本科院校新工科教育协同育人模式研究与实践36.新建本科院校校企合作模式困境及原因研究37.校企合作的继续教育模式研究38.校地科研合作及强化科学研究实效机制研究39.黄淮学院关于二级学院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建设及教学工作绩效评价研究40.黄淮学院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有机融合对策研究。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高等教育科学研究十三五规划课题2018
附件:中国高等教育学会高等教育科学研究“十三五”规划课题2018年度体育专项课题拟立项名单序号课题名称申报人申报单位拟立项类别1民国学校体育史研究李凤梅郑州大学重大2我国大学生运动伤害及风险防控现状研究闫振龙西安交通大学重点3有氧体能影响大学生认知神经功能的脑机制研究蒋长好首都体育学院重点4“一带一路”战略下西南地区高校传承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机制研究刁国炎西南林业大学重点5粤港澳大湾区学生体质测试分析报告与对策研究钮力书暨南大学体育学院重点6“健康中国”视域下高校体育课程教学改革理论与实践戴俊盐城师范学院重点7体育礼仪文化透析与教育对策的研究吴东方武汉体育学院重点8大学生“体育素养”评价体系的构建与实践赫忠慧北京大学重点9高校退休教师骨骼肌脂肪含量增龄性变化与体力活动调查李婷华南师范大学重点10供给侧改革目标下高校体育场馆信息化管理研究张育存山西大同大学重点11校园足球精准扶贫的帮扶路径研究冯爱民大连大学一般12体育解说中的伦理失范与治理研究王东林武汉体育学院一般13体育锻炼对少数民族预科生拖延行为的干预——多重中介效应的实验研究杜少武南昌工学院一般14普通高校体育专业《体育教学论》改革与创新研究张庭华海南师范大学一般15新时代我国高校体育发展方式改革研究马德浩华东师范大学一般16健康中国视域下高校教师健康生活方式驱动机制研究李洪波临沂大学一般17《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下高校体能健康训练风险管理研究闫炳才青岛理工大学一般18以职业需求为导向高职体育教学改革实践研究曹娟辽宁城市建设职业技术学院一般19基于大数据的高校体育管理云信息系统研究左海春广州南洋理工职业学院一般20健康中国战略背景下,“体医融合”健康促进模式研究冯春梅潍坊科技学院一般21我国高校在校本科生身体活动影响因素的研究周强河海大学一般22精准化运动处方促进高校教师体质健康模式探究陈建明集美大学一般23体育供给侧改革背景下大学生体质健康干预研究高恒贵州师范学院一般24“大健康”战略下体医融合新业态模式构建及实证的研究陈强南昌工学院一般25体育科学素养与终身体育的价值对接及实现路径研究李海鹏浙江工业大学一般26美国大学体育文化对中国大学生品格教育的启示研究金喜添哈尔滨理工大学一般27新时代中国学生体育协会改革发展研究殷俊海内蒙古体育职业学院一般28全纳教育理念下高校弱病残学生体育教学模式的探索研究王守力中山大学一般29基础教育阶段我国学校体育课程技能内容体系研究王淑英河北师范大学一般30“幼儿体育教育”课程设置及教学实践李杉成都大学一般31新时代体育精神研究张晟西安交通大学一般32健康中国视域下静坐少动高校教师剂量化运动干预的时效性研究马良中华女子学院一般33大数据背景下的地方高校体育教学管理信息系统应用研究吴珠才韶关学院一般。
2018年校级高等教育教改研究课题立项指引
附件1:2018年校级高等教育教改研究课题立项指南一、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研究与实践1-1 高校复合型人才培养体系研究1-2 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1-3 地校、校企、校院(所)协同育人机制研究1-4 “卓越人才教育培养计划”的研究与实践1-5 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二、高校学科专业建设与课程体系改革研究2-1 高校品牌、特色专业建设研究与实践2-2 专业认证与评估体系的研究2-3 与职业(行业)标准相衔接的课程与教学内容体系探索2-4 高校课程体系整体优化与教学内容改革的研究与实践2-5 高校通识课程与公共基础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三、高校教学内容更新与教学方法改革研究3-1 高水平教材建设研究3-2 高校案例式、启发式、探究式等教学方法的研究与应用3-3 高校教学资源库和试题库建设与应用3-4 “互联网+”下教学模式改革的研究与实践3-5 慕课、微课建设与应用研究3-6 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教师教学素质研究四、高校实践教学改革与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研究4-1 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创业能力培养的研究4-2 校企协同的企业实习生制度的探索与实践4-3 大学生校外实习基地建设模式和运行机制的研究与实践4-4 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与学生能力培养的关系研究五、高校教学管理制度与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研究5-1 高校教学质量管理体制、监控体系和保障体系的研究5-2 高校专业认证(评估)、课程质量评估的研究5-3 高校考核制度改革与创新研究5-4 大学生学习与发展评价研究5-5 高校教学激励与评价保障机制的研究与实践六、高等教育信息化研究6-1 高等学校信息化标准、规范及共享合作模式研究6-2 高等学校管理数字化平台的建设与应用研究6-3 数字化自主学习平台的研究6-4 实践教学管理平台的构建与应用研究七、高校教师教学素质提升研究与实践7-1 高校教师教学能力、实践能力提升方式与途径研究7-2 教学团队与高水平教师队伍建设的研究与实践7-3 高校实践教学、“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的研究与实践7-4 教学名师成长机制与管理研究7-5 教师发展及服务支持体系研究八、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系列课题8-1 完善提高职业教育质量体制机制研究8-2 高职院校专业建设与课程改革研究8-3 高职院校产教深度融合实训平台建设研究8-4 高职院校教师专业化建设研究8-5 高职院校现代学徒制研究8-6 高职教育国际交流合作研究8-7 高职院校办学体制机制改革与创新研究8-8 高职院校投入机制研究8-9 高职院校学分制改革研究与实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附件2
2018年全国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课题
立项指南
一、高等教育发展战略研究、本科教育综合改革研究
1. 优化人才培养模式,服务“中国制造2025”“互联网+”“一带一路”“健康中国”等国家重大发展战略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2.不同类型高校办学定位和办学特色研究
3.“双一流”建设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4.大众化高等教育背景下的应用技能型本科教育综合改革
5.本科院校与高职院校发展定位与结构优化研究
6.构建高等学校全方位育人体系的研究与实践
7.校企、校院(所)协同育人机制研究
8.基于自主学习的本科教育综合改革的研究
9.跨校、跨学科(专业)培养人才的试验研究
二、高校分类管理和分类指导
10.高校管理中的分类指导实践体系建构
11.本科高校分类管理与分类指导的比较研究
12.高校分类体系和分类标准设置研究
13.应用技术型高校教师分类管理与评价研究
14. 地方高校教务管理流程化、标准化和规范化建设研究
三、高校创新创业教育
15.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培养方案的研究
16.创新创业教育政策保障体系建设研究
17.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整合研究
18.创新创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研究
19.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实践体系研究
20.创新创业指导服务体系建设研究
21.大学生创业实训平台建设与实践
22.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质量内涵及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23.大学生创新创业孵化园建设与评价机制研究
24.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校企合作模式研究
25.政府、社会、企业、高校共同促进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协同机制研究
26.基于大学生成长规律的创业教育模式探索研究
27.创新创业案例教学改革与建设
28.提升教师创新创业教育教学能力建设研究
29.大学生科技竞赛活动组织管理模式研究与实践
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创新研究
30.以“三农”建设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31.为新型城镇化服务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32.服务“一带一路”的创新型、复合型人才培养研究
33.基于大学生个性化发展的本科教学模式改革研究
34.地方高校“教师.辅导员.家长”协同育人机制建设研究
35.高校关于复合型、创新型、应用型、技能型人才培养体系研究
36.校企合作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体制机制研究
37.校企合作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机制研究
38.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可持续发展及效果评价研究
39.人才培养创新实验区建设研究与实践
40.基于产学研用协同创新的本科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41.创业教育与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42.特殊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
43.中外合作办学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五、学科、专业、课程、教材建设研究
44.有利于多学科融合发展的学科基地建设模式改革与实践
45.特殊人才专业教育标准建设与实践
46.高等学校品牌、特色专业建设
47.适应经济与社会发展需要的专业设置与调整
48.高校本科专业综合改革与实践
49.高等学校专业建设评估体系研究
50.本科专业质量标准建设与综合改革实践
51.专业核心课程建设与实践
52.高等学校精品课程建设理论研究与实践
六、教学信息化改革研究与实践
53.通识课资源共享网络平台的开发与应用
54.面向数字化学习方式的电子教材设计
55.基于数据挖掘的网络学习行为分析及其教学策略研究
56.教育信息化背景下的课程资源的建设与研究
57.高等学校优质教育资源共建共享平台建设与运行机制
58.跨校在线共享课程运行与学分认证机制改革
七、实践教学改革和能力培养
59.应用型本科院校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与改革实践
60.基于资源共享的实践教学体系运行机制的研究
61.基础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与运行机制
62.专业实验教学内容改革与实验室建设的研究与实践
63.卓越计划培养的实践教学体系建构
64.产学研结合实践育人基地建设与运行机制研究
65.高校学生实践能力评测标准研究
66.应用型本科院校强化大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
67.高等学校学科竞赛、大创计划为导向的实践教学体系建设与实践
68.以大学生科技竞赛为驱动的实践教学案例库建设与应用
69.高等学校"校内一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协同建设与实践
70.教学科研优质资源平台的开放与共享机制构建
八、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建设
71.高校教学质量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的研究与实践
72.高校教学质量评价体系、方式和方法的研究与实践
73.高校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建设的研究与实践
74.高校教学质量标准体系建设的研究与实践
75.高校本科教学基本状态数据库建设与利用的研究与实践
76.高校教学督导工作的研究与实践
77.高校院系教学绩效评估体系研究
78.教师教学考核评价与激励机制的研究与实践
79.教学质量管理数字化、信息化建设研究与实践
80.高校本科教学审核评估与实施方案研究
九、教师队伍建设与教师教学能力提升
81.高校教师教学能力提升方式与途径研究
82.高校高素质专业教师队伍建设的研究与实践
83.高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研究与实践
84.高校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机制研究
85.高校青年教师教学能力培养、培训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86.提高青年教师实践能力体制、机制的研究与实践
87.加强教师师德师风建设的研究与实践
88.高校优秀教学团队建设与管理的研究与实践
89.高校教学名师培养与管理机制的研究与实践
十、教育教学管理改革
90.大众化教育背景下本科教育教学管理改革研究
91.高校教学管理与运行机制的研究与实践
92.高校教学管理队伍建设研究
93.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研究
94.高校合作联盟建设的研究与实践
95.高校现代大学制度建设的研究与实践
96.高校学分制改革研究
97.专业评估、认证的标准、方法、程序及反馈机制研究
十一、研究生教育
98.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的研究与实践
99.学科建设与研究生培养及其质量保证的研究与实践
100.重点学科及学位授权点建设绩效评估研究
101.研究生分类、分层培养模式改革的研究与实践
102.高校联合培养研究生管理模式研究
103.研究生教育校外实践基地建设的研究与实践
104.研究生教学质量保障、监控与评价体系的研究与实践
105.研究生课程体系建设与课程教学改革的研究
十二、民办高等教育(含独立学院)
106.民办高校办学定位与转型发展的研究
107.民办高校治理结构和运行机制的研究
108.民办高校营利性与非营利性分类管理的研究
109.非营利性民办高校办学模式的研究与构建
110.民办高校坚持走以质量提升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道路的研究与实践
111.民办高校教师队伍建设的研究与实践
112.民办高校创办应用技术型大学的探索与实践
十三、高校转型发展(只限于全省参与整体转型和部分转型试点的高校申报)
113.高校转型发展的政策保障与激励机制研究
114.多元化办学模式下高校转型机制研究与实践
115.地方区域经济发展与地方高校转型发展的融合研究
116.高校转型后教师教学发展策略的研究与实践
117.校企合作办学与高校转型发展问题研究与实践118.普通高校转型发展思路及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119.应用转型背景下高校分类管理实践运行模式的构建120.高校转型学科专业布局和定位的研究
121.转型背景下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122.地方高校转型中的学科专业调整改革研究与实践123.转型背景下的专业课程体系建设(改革)
124.高校转型发展各类职业教育衔接课程改革与建设125.适应高校转型发展的核心课程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