壶腹部癌的临床病理特征及诊断与治疗
Vater壶腹部腺癌的病理分型及临床特征分析 冯永恒
( ) free survival rate than the pancreaticobiliary - type group all P > 0. 05 . Conclusion Different pathological subtypes of Vater ampullary , , , , , adenocarcinoma have different features of the expression of MUC1 MUC2 CK7 CK20 and CDX2 and combined measurement of these
Pathological typing and clinical features of Vater ampullary adenocarcinoma
, , , ( , , FENG Yongheng ZHENG Zequn LIU Shuangyue et al. Department of General Surgery Nanjing First Hospital Nanjing Hospital Affilia , , ) ted to Nanjing Medical University Nanjing 210006 China
ly. The results of comparison between groups showed that the intestinal - type group had significantly higher 5 - year survival rate and 5 -
探讨MRI和MRCP在壶腹周围癌诊断及其分型中的价值
140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19年7月 第3卷第14期避免影响到患者的生命安全。
伴随着医疗水平的提升以及医疗器械的不断更新,对于慢性肾病的诊断方法越来越多,超声诊断、生化检验是最常用的两种检测方法。
而近期,超声诊断由于无创、安全性高得到了人们更广泛的青睐,所以本次研究针对超声诊断的准确性、灵敏度进行了研究,希望为慢性肾病的临床诊断提供依据。
结果表明:观察组患者的各项指标超出了正常范围,而空白组患者的指标正常,这就说明超声诊断能准确测定患者肾脏的大小、血流量等指标,对于鉴定患者肾脏是否存在问题具有重要作用。
另外,超声检查、生化检验的特异性分别为96.00%、86.00%,灵敏度分别为92.5%、62.00%,约登指数分别为0.841、0.623,差异显著。
这就表明超声检查的灵敏度、准确度高于生化检验,但是其准确度还不能达到100%,所以可以适当配合生化检验同时进行。
超声诊断除了无创、对患者伤害较小以外,还有检查方法简便,对医生的综合素质要求不是很高,所以检查失误几率很低。
4 结束语综上所述,慢性肾病的及时诊断,能为后期治疗赢得更多时间。
超声检查虽然不能直接诊断出患者肾脏疾病的主要根源,但是通过对肾脏大小、血流量等指标的检查,能提供肾实质损害的信息,这对患者的确诊、治疗也具有重要意义,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1]乔静静,石岩.超声检查在评估慢性肾病患者肾功能受损程度中的应用价值[J].当代医药论丛,2018,16(22):150-151. [2]王猛,王立新,张一诺,李宪.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评估早期糖尿病肾病的意义[J].中国社区医师,2016,32(25):144+146.作者简介:孔铭(1983-),女,汉族,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人,大学本科学历,初级医师,北京市石景山医院超声科医师,主要从事研究方向:超声医学.壶腹周围癌是长于十二指肠乳头、胆总管下端、乏特壶腹、十二指肠内侧壁、胰管开口处癌的总称。
壶腹部癌的诊断和治疗
肝 胆 胰 外 科 杂 志
第3期
· 专家笔谈 ·
壶腹部癌的诊断和治疗
韦荣强,邵成浩
(解放军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征医院 胰腺胆道外科, 上海 200003)
[关键词] 壶腹部癌;诊断;治疗;多学科诊疗 [中图分类号] R735 [文献标识码] A doi:10.11952/j.issn.1007-1954.2017.03.003
[3, 6-10] [6] [5]
。在
壶腹部癌不同组织学亚型的化疗方案选择上,临床 实践中也倾向于这种相似性。一些学者希望能找到 与预后相关的免疫组化标志物 (如MUC1、MUC2、p53、 CK7、CK20、CDX2 等) ,但未得到一致的结论。Asano
[收稿日期] 2017-05-09 [第一作者简介] 韦荣强 (1987-) ,男,广西来宾人,在读硕士。 [通讯作者简介] 邵成浩,主任医师,教授,硕士生导师,E-mail: 13801938229@。
—184—
第 29 卷第 3 期 2017 年 5 月
肝 胆 胰 外 科 杂 志 Journal of Hepatopancreatobiliary Surgery
Vol.29 No.3 May. 2017
2.2 影像学检查 B超可发现壶腹部周围占位,显示扩张的胰管、 胆管, 多用于初步筛查或随访。CT可显示壶腹部肿物 的大小范围、与胰腺的位置关系、胰胆管扩张程度 以及周围淋巴结、组织是否有转移等情况, 可提高术 前肿瘤可切除性的预测率。MRI检查效果与CT相当, 但肿瘤合并胰腺炎时,MRI显示效果要优于CT;需要 指出的是,为了达到最佳显示效果,CT和MRI均应使 用薄层动态增强技术。另外,MRCP利用水成像技术 能很好地显示扩张的胆、胰管以及梗阻部位,但其 缺点是空间分辨率不高, 易发生漏诊。 在临床实践中, 多采用MRCP联合MRI薄层动态增强的检查方法,具有 无创、多维成像、定位准确等特点,对壶腹部肿瘤 的诊断更加准确。 逆行性胰胆管造影术 (ERCP) 是诊断壶腹部癌的 主要手段,其优势在于可直视十二指肠乳头,对于怀 疑十二指肠乳头病变者可切取活组织检查,并能提 供直接清晰的胰胆管影像。Dacha等
初级护师(相关专业知识)模拟试卷60 (1)
初级护师(相关专业知识)模拟试卷60(总分:200.00,做题时间:90分钟)一、 A1/A2型题(总题数:77,分数:154.00)1.预防婴儿佝偻病,护士指导家长每天给婴儿口服维生素D的剂量是(分数:2.00)A.400~800IU √B.5000~8000IUC.10000~20000IUD.10万~20万IUE.30万~40万IU解析:解析:佝偻病预防的关键是行日光浴与补充适量维生素D,指导家长尽早带婴儿户外活动。
足月儿出生2周后补充维生素D400U/d。
早产儿、低出生体重儿、双胎儿出生1周后补充维生素D800U/d,3个月后改预防量400U/d,补充至2岁。
2.浅昏迷的表现是(分数:2.00)A.可唤醒,随机即昏睡B.可唤醒定向障碍C.可唤醒,反射迟钝D.不能唤醒但有浅反射√E.不能唤醒无任何反射解析:解析:浅昏迷的患者意识大部分丧失,无自主运动,对声、光刺激无反应,对压迫眶上缘等疼痛刺激可有痛苦表情及躲避反应,瞳孔对光反射、角膜反射、眼球运动、吞咽反射、咳嗽反射等可存在。
3.开放性气胸的患者首要的处理措施是(分数:2.00)A.抽气减压B.清创C.封闭伤口√D.剖胸探查E.纠正休克解析:解析:开放性气胸急救时,应立即将开放性气胸转变为闭合性气胸,可用无菌敷料或清洁器材等在患者呼气末封盖伤口。
4.壶腹部癌的辅助检查,可直接窥视并可活检的方法是(分数:2.00)A.胃肠钡餐造影检查B.放射性核素扫描C.十二指肠引流D.ERCP √E.PTC解析:解析:ERCP检查可直接观察十二指肠乳头部病变,且可作活检,同时作胆胰管造影和减压,对明确诊断有十分重要的价值。
5.下列休克的治疗原则,首要的是(分数:2.00)A.扩容√B.纠正酸中毒C.维护心功能D.控制感染E.维护肾功能解析:解析:休克是机体受到强烈的致病因素侵袭后,引起有效循环血容量锐减、组织灌注不足、细胞代谢紊乱和功能受损为特征的病理性综合征。
壶腹部癌和胰头癌临床治疗体会
壶腹 部癌 和胰 头 癌 临床 治 疗 体 会
李 飞
【 要】 目的 摘 探 索新 的壶腹癌 和胰头癌治疗方 法。方法 胰 十二指肠切除术采 用经典 的 Whp i—
破 裂 8例 , 破 裂 6例 , 腺 损 伤 2例 , 肠 破 裂 2 例 , 肠 脾 胰 小 1 结
破裂 2例 , 左胸及膈 肌损伤 6例 , 心脏破裂 1 。 例
15 并 发 症 . 疗仍有症状 。 16 手 术 方 法 . 2例 行 胃大 部 切 除 术 , 行 脾 切 除 术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4例 心 2例 既 往 有 胃十 二 指 肠 病 史 , 且 曾经 内科 治 而
脏破裂修补术 1例 , 小肠部分切 除 , 结肠 造 口各 1 , 例 余均行
破 口修 补 术 , 必要 时 行 引 流 术 。
2 结果
治愈 8 , 亡 2例 , 8例 死 病死率 2 3 , 中 1 因心脏破 .% 其 例
裂致心包填塞 而成 为脑死 亡放 弃 治疗 , 合 并多 发损 伤 , 1例
14 合并伤 .
2 2例 ( 5 ) 共 4 2 % , 6处脏 器损 伤 。其 中左 肝
于缺乏特异性临床 表现 的 胃破 裂 , 术前 难 以做 出正 确诊 断 , 绝大多数病例依靠 术 中所见 确诊 。我们 认 为对上 腹部外 伤
者, 只要 有 手 术 适 应 证 , 及 早 剖 腹 探 查 , 防 延 误 病 情 。 应 以
容 易检 出 , 法 简 单 有 效 。大 部 分 胃破 裂 可 经 缝 合 修 补 方
治 愈。
死于创伤出血性休克 。并发症 1 例 , 1 发生率 1. % , 中切 26 其 口感染 7例 , 腹腔脓肿 1 , 例 胃出血 1 , 例 胃瘘 2例 , 均经保守
壶腹周围癌的MRI诊断价值
壶腹周围癌的MRI诊断价值发表时间:2016-12-28T14:10:40.953Z 来源:《健康世界》2016年第24期作者:孙海林[导读] 壶腹周围癌通常起源于十二指肠大乳头2cm内(即法特氏壶腹),其中包括4不同类型的恶性肿瘤。
射阳县人民医院影像科江苏盐城 224300 壶腹周围癌通常起源于十二指肠大乳头2cm内(即法特氏壶腹),临床上包括壶腹癌、胆总管远端癌、胰腺癌和十二指肠乳头癌【1】。
因临床表现相同,解剖部位邻近,其治疗方法相似,但预后有所不同【2】。
对89例经病理证实的壶腹部周围癌的MRI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包括 29例壶腹癌、27例胆总管远端癌、21例胰腺癌、6例十二指肠癌及6例混合型壶腹周围癌。
壶腹癌典型表现为壶腹部区乳头状肿块、管壁不规则增厚,或十二指肠乳头部膨出。
典型胰腺癌呈实质性乏血供的肿块;有时病灶邻近胆管、胰管近端及远端显示为4个独立的管道(即四段征);胰腺分支导管的扩张具有特征性。
胆总管远端癌表现为胆总管远端截断,管壁增厚或管腔内出现息肉状肿块。
扩张的近端胆管,不扩张的远端胆管及可扩张或不扩张胰管可形成特征性的三段征。
MRI胰胆管造影和MRI断面对壶腹周围癌定位诊断有价值。
研究背景壶腹周围癌通常起源于十二指肠大乳头2cm内(即法特氏壶腹),其中包括4不同类型的恶性肿瘤,根据发生部位不同分别为(a)乏特氏壶腹区壶腹癌;(b)胰腺段胆总管癌;(c)胰头及钩突部胰腺癌;(d)十二指肠癌。
由于临床表现及术前影像相似,手术标本相近,准确定位困难【3,4】。
但肿瘤的预后与部位密切相关,其中以壶腹癌及十二指肠乳头癌的整体存活率最高、以胰腺癌的存活率最低,因此术前准确诊断十分重要。
本文就各类壶腹周围癌的MRCP和MR断面图像予以回顾性分析和探讨。
法特氏壶腹解剖结构通常,胆总管与主胰管以3种形式汇合:(1)汇合形成总胆管(即乏特氏壶腹管),占60%;(2)“双管齐下”汇合于十二指肠乳头顶点,占38%;(3)双管独立开口于十二指肠,占2%。
一例壶腹部癌术后合并严重并发症的护理
一例壶腹部癌术后合并严重并发症的护理壶腹部癌是外科较为常见的疾病,术后胰瘘、胆瘘的早期发生率较高,有的高达45%。
[1]但后期出现胆瘘较少见。
我科于2008年5月~8月成功地救治了一例行壶腹部癌切除术,拔“T”管后出现感染性休克,胆汁性腹膜炎、胸膜腔多发性脓肿。
该例患者表现为休克、高热不退、腹痛厉害。
经70d的综合治疗及精心护理,患者痊愈出院,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1 病例介绍患者女,49岁,因上腹部胀痛40余天,皮肤、巩膜黄染,皮肤瘙痒18d,于2008年5月24日以“黄疸原因待查”收入院,入院后经CT、B超,结合临床特征诊断为:①阻塞性黄疸,肝内外胆管结石。
②中度贫血。
于2008年5月1日在气管插管全麻下行剖腹探查,术中发现黄疸为壶腹部肿瘤所致,施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术后病例诊断为“壶腹部腺癌Ⅱ级”,术后患者有贫血、低蛋白血症、电解质紊乱,给予心电、血压监护,抗感染、补液、输血等积极治疗,得到纠正,切口感染,经处理后痊愈。
患者全身共留置各种引流管6根。
7月2日拔“T”管后,自觉右上腹剧烈疼痛,伴呕吐胃内容物及胆汁。
7月3日,突然出现四肢冰冷、呼吸急促、血压降低60/45mmHg,脉搏不能扪及等休克表现,经积极抗休克、抗感染治疗后病情好转稳定,经B超检查提示腹部盆腔内大量积液,并行阴道后穹隆穿刺抽出积液100ml,给予联合应用大量广谱抗菌素保守治疗,但体温反复波动在37.9℃~39.6℃之间。
7月13日,患者腹胀痛厉害,畏寒,再次B超,结果提示胸腹腔内多发性积液,行胸腔穿刺抽出脓黄色液体约500ml,为进一步清除体内积液,急诊行腹腔脓肿切开引流术,术后经禁食、吸氧、输血、抗炎等治疗,于2008年8月3日治愈出院。
2 护理体会2.1 术前护理2.1.1 心理护理:患者顾虑较大,担心发生意外,存在矛盾心理。
我们一方面安慰她,讲解手术的重要性和该手术成功的经验;另一方面,全科医护人员高度重视,多次进行术前讨论,制订周密的医疗护理计划,消除了患者的矛盾、恐惧心理,使其在最佳心理状态下接受治疗,同时做好术前宣教,术后的注意事项、术后放置T管治疗的意义。
第四节胰腺癌及壶腹部癌
4.其他检查
(1)胰管镜检查:随着内镜技术的不断发展,近年来胰管镜已进入临床使用,它可直接进入胰管内腔进行观察,并可收集胰液、脱落细胞进行分析,检测K-ras基因等。有报道可早期发现胰腺癌及壶腹部癌。
3.血行转移 可经门静脉转移到肝脏,自肝脏又可经上、下腔静脉转移到肺、脑、骨等处。
4.沿神经鞘蔓延 常因腹膜后神经丛被侵犯而致持续性腰背痛。 5.腹膜种植 肿瘤细胞脱落直接种植转移到大小网膜、盆底腹膜。
胰腺腺泡癌可分泌大量脂肪酶,使皮下或骨髓内的脂肪组织发生广泛坏死。有时胰腺癌还可伴有体内广泛的血栓性静脉炎,可能是肿瘤组织阻塞了胰管,致胰蛋白酶进入血液循环,使凝血酶原转变为凝血酶,促进了血液凝固。
(2)CA242:是一种肿瘤相关性糖链抗原,其升高主要见于胰腺癌,敏感性与CAl9-9相似或略低。
(3)CA50:为糖类抗原,多见于胰腺和大肠癌细胞内,检测敏感性与CA242相似并与之呈高度正相关,CA50和CA242联合检测并不能提高敏感性。
(4)CA72-4:是一种肿瘤相关性糖蛋白抗原,在胰腺癌中,其检测敏感性为45%,阳性者多为低分化胰腺癌。测定胰腺囊性肿块液体中CA72-4水平对鉴别粘液囊腺癌与假性囊肿、浆液性囊腺瘤有一定价值。
(2)CT扫描:可发现胰腺内大于1cm的肿瘤,其符合率可达89%,是诊断胰腺癌的主要方法,且对判断血管受侵程度以及手术切除率有一定帮助。近年来,螺旋CT应用于胰腺癌的诊断和术前分期,准确性高,在评价血管受累方面甚至优于血管造影。华山医院对32例胰腺癌行动静脉双期电子束CT(EBCT)扫描,能清晰地显示肿瘤边界与周围血管间关系,判断肿瘤不能切除的准确性达93.3%,通过三维成像重建方法,可以获取三维立体和旋转360‘的清晰图像,从而提高术前分期诊断的可靠性。
壶腹癌的多层螺旋CT表现
虽然憩室炎与急性阑尾炎术前均有恶心、呕吐、转移性右下腹痛等症状,也有不同程度的白细胞升高,但憩室炎右下腹压痛及反跳痛较偏向脐部周围,且可于术前行B -US 或CT 检查了解阑尾情况。
因此在考虑阑尾炎时如不能除外M D 的情况下,应进一步行B -US 或CT 检查,避免误诊。
如情况不允许行进一步检查,且术中探查阑尾未见明显异常时,应仔细探查小肠,避免漏诊,延误治疗。
报道指出,M D 肿瘤发生率为3.2%,其中33%为类癌,其他还包括肉瘤、腺癌、良性间质细胞瘤、黑色素瘤、淋巴瘤及脂肪瘤等。
如术后病理回报为恶性应根据病理结果行二次扩大手术治疗。
M D 的治疗以手术切除为主,有并发症的应采取手术治疗。
对于术中探查意外发现的无并发症的M D 是否采取手术治疗存在争议。
Park 等人分析1476份病例后发现:年龄<50岁,男性,憩室长度>2cm ,含有异位组织或异常,均与憩室并发症有关,如意外发现无并发症的M D ,但病人有以上四点中其中一点,应行手术[2]。
本组仅2例出血患者术前确诊,其余8例均表现为急腹症或消化病急症,需急诊手术探查。
术中发现部分憩室表现为炎症,部分不除外组织学异常的可能,全部行受累区域的肠管切除,手术治疗效果良好。
本组结果显示成人M D 多表现为消化道出血、肠梗阻或急性回肠炎,发病年龄相对较轻,作为鉴别诊断需慎重考虑肠道畸形的可能性。
由于本病手术治疗效果良好,故在治疗上应采取积极的态度,对原因不明的急腹症尽快实施探查,以免延误诊断,造成不可挽回的后果。
参考文献:[1]Dum per J ,M ackenzie S ,M itchell P ,et al.C om plications of M eckel ’s diverticula in adults [J ].Can J Surg ,2006,49(5):353.[2]Park JJ ,W olff BG,T ollefs on MK,et al.M eckel diverticulum :the M ay o Clinic experience with 1476patients (1950-2002)[J ].Ann Surg ,2005,241(3):529.[3]付 强.成人梅克尔憩室并发症6例诊治体会[J ].天津医药,2004,32(4):222.[4]张维康,蒋春舫,张寿熙.成人小肠胃黏膜异位致消化道出血11例[J ].中华胃肠外科杂志,2006,9(4):314.[5]何显力,包国强,高德明.成人梅克尔憩室致肠梗阻的诊治[J ].中国现代手术学杂志,2006,10(2):99.[6]吴阶平,裘法祖.黄家驷外科[M].第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79:1176-1177.(收稿:2008-08-02 修回:2008-10-25)(责任编辑 周振理)壶腹癌的多层螺旋CT 表现张晓曦,许相丰天津市南开医院放射科(天津300100)摘要 目的:探讨壶腹癌的多层螺旋CT 表现。
壶腹癌晚期能活多久
壶腹癌壶腹癌乏特氏壶腹癌是一种恶性肿瘤,在胆总管,在那里通过十二指肠壶腹乳头墙而通过最后厘米。
胰管的Wirsung〔〕和胆总管合并,由单程壶腹进入十二指肠。
在这些领域的导管上皮细胞和柱状相似,下胆总管。
对壶腹部腺癌是比拟少见,约占0.2%,消化道恶性肿瘤的会计和大约7%的壶腹周围癌。
病理生理学在壶腹周围地区在解剖学上是复杂的,代表3种不同的上皮细胞,胰腺管,胆管交界处,和十二指肠粘膜。
眼观,源自癌的壶腹部可引起上皮细胞的4种:〔1〕终端胆总管,〔2〕十二指肠粘膜,〔3〕胰管,或〔4〕壶腹部。
壶腹癌之间的真实和壶腹周围肿瘤的鉴别是至关重要的理解这些病变生物学。
每个类型的粘膜产生的粘液分泌不同的模式。
在一个完整的化学研究,道森和康诺利分为sulphomucins和唾液酸粘蛋白酸粘蛋白,一般,壶腹癌生产唾液酸粘蛋白,而壶腹周围肿瘤分泌硫酸粘液。
这些研究说明,壶腹肿瘤分泌唾液酸粘蛋白有一个更好的预后〔100%比27%5辎生存率〕。
其他调查证实,粘液分泌的模式预后的权力。
卡特等人建议,组织学,壶腹肿瘤可以被看作是胰或肠道,并分类,这些肿瘤的临床行为反映了这种分类,对肠壶腹部腺癌当然是类似于他们同行的十二指肠,而胰肿瘤跟进更积极的过程中,类似胰腺癌的。
对癌胚抗原〔CEA〕,糖链抗原〔CA〕的19-9,中Ki - 67和p53表达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进展了研究,对预后的权力。
在45名病人,表达的CA 19-9系列标签的强度和根尖定位两人预后不良的显着性的预测。
5年生存率显着差异表达的核证机关的肿瘤19-9和那些没有〔36%和100%〕。
CEA的表达也可能是一个预后指标,但要弱得多。
Ki - 67和p53的表达有没有表现出对结果的影响。
沿着这些途径的研究,最终可能提供的辅助治疗歧视性的管理理念。
在美国,壶腹部腺癌是一种较为罕见肿瘤,约占0.2%,消化道恶性肿瘤的和大约7%的壶腹周围癌。
一份由美国国家癌症研究所的监测,流行病学和最终结果〔季节能效比〕工程的资料审查发现,1973年至2005年5625壶腹癌病例,该疾病的频率1973年以来增加。
Vater壶腹癌及壶腹部癌的诊治进展
Vater壶腹癌及壶腹部癌的诊治进展方三高;肖华亮【摘要】近年来,壶腹部肿瘤成为临床及病理研究的难点及热点.2000年WHO消化系统肿瘤分类中,仅在胆囊与肝外胆管肿瘤栏目下列举了Vater壶腹癌的TNM 分期.2010年WHO将壶腹部肿瘤作为一个整体章节单独列举并叙述,由此表明该独特区域的肿瘤已受重视.区域癌化、上皮-间质转化、肿瘤出芽及肿瘤干细胞等新的理论和研究成果逐步被采纳.尽管壶腹部肿瘤的临床表现及组织起源相似,但发病率、生物学特性、生存率等方面均存在较大差异,需进行鉴别诊断及个体化处理.现将Vater壶腹癌及壶腹部癌的诊断及治疗进展等作一综述.【期刊名称】《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年(卷),期】2013(029)009【总页数】3页(P1001-1003)【关键词】壶腹部肿瘤;Vater壶腹癌;病理学;文献综述【作者】方三高;肖华亮【作者单位】第三军医大学大坪医院野战外科研究所病理科,重庆,400042;第三军医大学大坪医院野战外科研究所病理科,重庆,40004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35.91 命名1720 年Vater 描述十二指肠乳头内的膨大区,即胆胰壶腹,1742 年Santorini描述副胰管的结构;1887 年Ruggero Oddi 提出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sphincterof oddi,SO)的概念;1951 年Mirizzi 描述“Mirizzi 综合征”,后人发现伴该综合征患者易患胆囊癌,尤其胆囊腺鳞癌。
壶腹部癌与Vater 壶腹癌的概念不同,前者是指Vater 壶腹周围2 cm 范围内的恶性肿瘤[1-4],包括Vater 壶腹癌本身、胆总管末端癌、十二指肠乳头癌。
国内壶腹部癌又称壶腹周围癌,国外[2,5]多将其描述为胰头及壶腹周围区癌。
胰腺癌发病率较高且肿瘤多位于胰头部,容易侵犯胆胰壶腹,导致黄疸而误诊,故广义的壶腹部癌包括胰头癌[3,6]。
尽管笼统称呼其不同来源的肿瘤仍有争议,但在临床实践中正如著名的奥卡姆剃刀定律[7]表述的那样:“如无必要,勿增实体”。
多层螺旋CT在壶腹部周围癌的诊断与临床价值
2 . 2 C T表现 : 本组病例胰头 、 钩突不规则 扩大 1 5例 , 3例外
形无明显改变 ,胰头低 密度 l 7 例 ,其中 9例中央可见液化
床上包括胰头癌 、 壶腹癌 、 胆 总管下端癌。壶腹癌病理上又分 为十二指肠乳头型和壶腹 内型 。 本研究采用 l 6排螺旋 C T对 3 5例临床怀疑壶腹周 围占位患者行三期动态增强扫描 , 并对 病 例源 图像进行 后处理 , 常 用多平面 重建( MP R) 、 曲面重建
的增 长 , 血 液 由左心房 自缺损处 流人右心房 , 右室舒 张期 负
荷加 重 , 最 后发展为 右心衰竭 , 严重 影响患者 的生活质 量和 寿命 , 故早期诊断具有重要 意义 。
继发孔型房间隔缺损心电图特征为不完 全性或完全性右
束支传导阻滞( 以不完全性 多见 ) , 电轴右偏达+ 9 0 。 , 右心房扩
・
8 4 8・
堕堇盘查 ! 生 旦筮 2 Q 鲞筮 8
』 Q 垡 0 f P r a 【 i c a l M e d i c a l h n i q u e s , A u g u s t 2 0 1 3 , v 0 1 . 加, N o8
.
患者在成年前可无 明显症状 , 平均寿命 3 6 ~ 4 9岁[ 2 1 。随着年龄
2 1 例, 胆总管下端截 断 l 7 例, 双管征 1 9例。 增强扫描胰头病 变呈低密度 或不均匀轻度强化 ,十二指肠壁结节强化 明显 ,
1 . 1 一般 资料 : 2 0 1 2年 4月至 2 0 1 3年 1 月 在收 集我 院 3 5 例壶腹部周 围癌患者 ,男性 1 9例 ,女性 1 6 例 ,年龄 4 1 — 7 5 岁, 平均 ( 5 2  ̄ 5 ) 岁。患者 均有不 同程度 的食 欲不振 、 上腹痛 、 腹胀、 黄疸 、 腰背部不适 等临床症状 , 部分患者伴有发热 。 1 . 2 方法 : 采用 P h i l i p s 1 6排全身螺旋 C T , 检查前 患者尽量 多饮水 , 使肠管充盈 , 扫描范 围从膈顶至十二指肠水平部 。均
壶腹部癌的诊断与外科治疗进展
综述壶腹部癌的诊断与外科治疗进展赵戊辰苏继荣张兴胜 【摘要】壶腹部癌是胆道系统常见肿瘤之一,因其解剖位置特殊,患者往往早期出现症状时即可就诊,故手术切除率较高。
近年来随着辅助检查技术的发展和手术观念的改变,其诊断率和手术切除率较前有所提高,但检查及手术方式的选择、术后病死率及并发症发生率较高仍是临床亟待解决的问题。
本文对壶腹部癌的临床表现、诊断、治疗等作一综述。
【关键词】壶腹部癌;诊断;外科治疗 壶腹部癌是指Vater壶腹周围2cm范围内的恶性肿瘤,它通常生长于十二指肠乳头、乳头附近的黏膜、壶腹内的黏膜、胰腺大导管口及胆总管十二指肠壁间部黏膜上皮的肿瘤,主要包括壶腹癌、胆总管下端癌和十二指肠乳头癌[1-2]。
它们和胰头癌一起称为壶腹周围癌,其中胰头癌占大多数。
壶腹部癌是一种比较少见的肿瘤,Henso n等[1]对美国国立癌症研究院于1973~2005年收集的101043例壶腹部癌患者统计得出:Vater壶腹癌、肝外胆管癌、胰腺癌的发病率约为0.49/10万、0.88/10万、11.71/10万。
壶腹部癌患者主要见于男性,好发年龄为40~60岁。
其根治性切除后5年生存率约为37%[3-4]。
一、病因 壶腹部癌的确切发病原因尚不明确,流行病学提示其危险因素主要包括:胆囊炎、胆结石、病毒性肝炎、肝功能损害和高胆红素血症等。
此外长期与有毒物质和放射性物质接触可能增加其发病率。
二、病理分型、分期及转移途径 1.病理分型:壶腹部肿瘤主要包括腺瘤和腺癌,腺瘤目前大多认为是壶腹部癌的癌前病变。
在组织学类型上,肉眼观一般可将其分为4型[5]:(1)肿瘤型(1A非露出型,1B露出型);(2)混合型(2A肿瘤溃疡型,2B溃疡肿瘤型);(3)溃疡型;(4)息肉型(4A非露出型,4B露出型)。
肿瘤的肉眼形态与组织学类型有一定的关系:肿瘤型胰乳头腺癌和高分化腺癌多见,而溃疡型则以中、低分化管状腺癌多见。
2.病理分期:目前尚无被大家共同接受的分期方法。
胰腺癌和壶腹周围癌概述
一、胰腺癌
(三)病理 1.组织类型 ➢ 导管细胞腺癌多见,约占90%。 ➢ 腺泡细胞癌和黏液性囊腺癌等少见。 2.转移和扩散途径 ➢ 局部浸润。 ➢ 沿神经丛扩散是胰腺癌特有的转移方式。 ➢ 淋巴转移为主。 ➢ 晚期经血行转移至肝、肺、骨等处。
一、胰腺癌
(四)临床表现 1.症状 ➢ 上腹痛:首发症状。 ➢ 黄疸:主要症状。 ➢ 消化道症状。 ➢ 消瘦和乏力。 ➢ 其他:发热、急性胰腺炎发作、糖尿病等。 2.体征 肝大,胆囊肿大,腹部肿块,左上腹或脐周闻及血管杂音;晚期可出现腹水或扪及 左锁骨上淋巴结肿大。
一、胰腺癌
(七)护理措施 1.术前护理 心理护理、疼痛护理、营养支持、改善肝功能、皮肤护理、肠道准备、其他等。 2.术后护理 ➢ 病情观察 ➢ 营养支持 ➢ 血糖监测 ➢ 并发症的护理:出血、胰瘘、胆瘘、感染、胃排空延迟。 ➢ 健康教育:自我监测、合理饮食、复诊指导。
二、壶腹周围癌
(一)概念 壶腹周围癌指发生于距十二指肠乳头2cm以内的肿瘤,包括壶腹癌、胆总管下端癌 和十二指肠腺癌。恶性程度明显低于胰头癌,手术切除率和5年生存率均明显高于 胰头癌。
二、壶腹周围癌
(二)临床表现 常见症状为黄疸、腹痛和消瘦。
胰头癌与壶腹周围癌鉴别
项目 恶性程度 手术切除率 5年生存率 黄疸出现 黄疸特征
胰头癌 高 低 低 较晚 进行性
壶腹周围癌 低 高 高 较早 波动性
三、胰岛素瘤
(一)概念 胰腺内分泌肿瘤是胰岛内具有分泌不同激素功能的多种细胞发展形成的肿瘤,根据 血清激素水平是否正常和有无临床症状分为功能性和无功能性胰腺内分泌肿瘤。胰 岛素瘤是来源于胰岛β细胞的一种少见肿瘤,占功能性胰腺内分泌肿瘤的70%~80%。
胰腺肿瘤和壶 腹周围癌
2022年临床执业助理医师资格考试第3章 消化系统(9)题库
2022年临床执业助理医师资格考试第3章消化系统(9)题库一、B1型题(以下提供若干组考题,每组考题共用在考题前列出的A、B、C、D、E五个备选答案,请从中选择一个与问题关系最密切的答案,并在答题卡上将相应题号的相应字母所属的方框涂黑。
某一个备选答案可能被选择一次,多次或不被选择。
)(共用备选答案)A.缺乏B.正常或减少C.少量增加D.明显增加E.没有变化1. 自身免疫性胃炎的胃酸分泌()。
【答案】 A【解析】分泌胃酸的胃壁细胞主要分布在胃体部,自身免疫性胃炎的萎缩改变主要发生在胃体,当胃体黏膜出现明显萎缩时,胃液分析显示胃酸分泌缺乏。
2. 多灶萎缩性胃炎的胃酸分泌()。
【答案】 B【解析】多灶萎缩性胃炎常表现为胃内多灶性萎缩,以胃窦萎缩为主,由于分泌胃泌素的G细胞受损,而分泌胃酸的壁细胞末受累,因此该类患者胃酸分泌正常或减少。
(共用备选答案)A.丙谷胺B.前列腺素E2的衍生物C.奥美拉唑D.哌吡氮平E.吗丁啉3. 酸泵抑制剂()。
【答案】 C【解析】奥美拉唑能抑制H+-K+-ATP酶的活力,因而为酸泵抑制剂。
4. 黏膜细胞保护剂()。
【答案】 B【解析】前列腺素E2的衍生物可加强黏膜对损伤的抵抗力,因而是黏膜细胞保护剂。
(共用备选答案)A.血性腹水B.腹水为渗出液C.腹水为漏出液D.腹水为脓性E.腹水介于漏出液与渗出液之间5. 首先考虑为门脉性肝硬化的是()。
【答案】 C【解析】门脉性肝硬化腹水的形成原因主要是门静脉压力升高使门静脉系统的毛细血管流体静压升高,管壁通透性增大,液体漏入腹腔,故门脉性肝硬化的腹水为淡黄色透明的漏出液。
6. 首先考虑为肝癌的是()。
【答案】 A【解析】肝癌结节破裂出血破入腹腔引起血性腹水。
(共用备选答案)A.肝性脑病前驱期B.肝性脑病昏迷前期C.肝性脑病昏睡期D.肝性脑病昏迷期E.隐性肝性脑病7. 有扑翼样震颤而脑电图多正常的肝性脑病属于()。
【答案】 A8. 扑翼样震颤无法引出而脑电图明显异常的肝性脑病属于()。
壶腹癌影像学诊断
引言概述:壶腹癌是一种罕见但具有较高致死率的胆道系统肿瘤,其准确的影像学诊断对于确定病变的性质、确定治疗方案以及预后评估等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本文将以壶腹癌影像学诊断为主题,通过综合分析现有文献,概述壶腹癌的影像学特征及其诊断的准确性。
正文内容:一、影像学特征及表现1.壶腹癌的影像学特征主要包括壶腹部的结构改变、壶腹管扩张和狭窄等。
2.在CT图像上,壶腹癌呈现为壶腹区的软组织肿块,边界清晰,且常伴有壶腹扩张。
3.MR图像显示的壶腹癌呈现为高信号肿块,壶腹壁增厚,周围结构受压。
4.超声检查可观察到壶腹管和邻近结构的变化,如壶腹管扩张、壶腹管壁增厚等。
5.PET-CT在壶腹癌的定位和评估肿瘤的代谢活性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
二、影像学诊断准确性1.壶腹癌的影像学诊断可以通过不同影像学方法的综合应用来提高准确性。
2.CT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在壶腹癌的诊断中是常用的影像学检查方法。
3.MR与CT相比,在壶腹癌的诊断中具有更高的分辨率和对组织学结构的显示能力。
4.超声检查可以无创、快速地对壶腹癌进行初步筛查,但其准确性受到操作者经验的影响。
5.PET-CT结合FDG代谢活性的定量分析可以提高壶腹癌的诊断准确性。
三、影像学评估的临床应用1.影像学评估对壶腹癌的早期诊断、病理定位以及术前评估等具有重要意义。
2.通过影像学评估,可以帮助确定合适的治疗方案,并评估手术的可行性和风险。
3.影像学评估对于术后复发和治疗效果的评估也具有重要作用。
4.影像学评估在壶腹癌的放射治疗和化疗方案的制定中也具有指导意义。
5.同时,影像学评估还可以评估壶腹癌的预后,对患者的生存期进行预测。
四、影像学诊断中存在的挑战与进展1.壶腹癌的影像学诊断中存在诸多挑战,如分辨率的限制、与其他肿瘤的鉴别等。
2.随着影像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各种新的影像学方法在壶腹癌的诊断中逐渐得到应用。
3.包括MRI、CECT、CTA、MRCP等在内的多种影像学技术的综合应用可以提高壶腹癌的诊断准确性。
壶腹周围癌
壶腹部解剖及壶腹周围癌壶腹部:肝胰壶腹又称Vater壶腹,是胆总管在十二指肠后内侧壁与胰管汇合,形成一略膨大的共同通道,外覆括约肌,开口于十二指肠大乳头胰胆管于十二指肠壁内汇合构成壶腹共同开口于大乳头(60%)胰胆管于大乳头处汇合,无壶腹结构(38%)胰胆管独立开口(2%)偶尔胰胆管提前汇合,有较长汇合管开口于大乳头十二指肠大乳头形态分为类圆形、半圆形、圆锥形和扁平形,最大径5 ~10 mm。
当最大径>10 mm 时,应警惕有病变存在的可能。
✓壶腹周围癌:是指起源于Vater壶腹周围2cm以内的恶性肿瘤,包括Vater 壶腹、胆总管下端、胰管近端、十二指肠乳头及其附近的十二指肠粘膜等处的癌肿。
✓壶腹癌:肿瘤中心位于胆总管或胰管的近端(及壶腹内部分)腔内或管壁上,或位于壶腹乳头(十二指肠粘膜与壶腹粘膜的交界处),或乳头的十二指肠面(被覆十二指肠粘膜的壶腹凸起)。
这些来源不同的肿瘤,由于其解剖部位特殊,有相同的临床表现,手术时也难以将其截然分开,故常作为一个类型,统称为壶腹周围癌6✓占所有胃肠道肿瘤的0.5%✓好发于中老年人✓临床表现:腹痛:常见的首发症状黄疸:进行性加重性梗阻性黄疸消化道症状:食欲不振、腹胀、消化不良、消瘦✓血清CA199、CA153、CA125为相对特异的标志物影像表现✓直接征象:十二指肠乳头区/壶腹部肿块、局部粘膜破坏、胆总管末段管壁不规则增厚、胰头区肿块及肿块不同程度强化✓间接征象:肝内外胆管扩张(软藤样)、胆总管末端截断/狭窄、胆囊病理性增大、胰管扩张✓大部分壶腹癌病理上分为肠型、胰胆管型✓肠型:乳头膨大、壶腹部肿块;增强扫描明显强化✓胰胆管型:浸润样管壁增厚、延迟强化✓间接征象:双管征9平扫CT值43HU动脉期77HU门静脉期112HU静脉期145HU女,53岁,右上腹闷痛不适伴尿黄、皮肤黄1月余壶腹部中分化管状腺癌女,65岁,右上腹痛伴发热、眼黄、尿黄、皮肤黄1月余壶腹部中-低分化腺癌女,57岁,纳差、消瘦1月余十二指肠乳头溃疡型中分化腺癌男,66岁,乏力、纳差1月,尿黄2周壶腹部中分化腺癌(胰胆管型)✓形态学腔内软组织肿块、肠壁偏侧不规则增厚;轻-中度强化✓间接征象:双管征平扫CT值42HU动脉期77HU门静脉期88HU静脉期66HU男,43岁,上腹部胀痛10余天十二指肠差分化腺癌门静脉期106HU 静脉期108HU 男,82岁,中上腹痛2周余十二指肠粘膜腺癌✓胆总管下端癌表现为局部不规则增厚的管壁,或腔内外软组织影,T1WI 等或稍低信号,T2WI 为等或稍高信号,增强扫描在门脉期和延迟期出现轻度延迟强化。
壶腹癌的MRI诊断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2007年 5月第 15卷第 3期 Chinese J M ed Imaging, M ay 2007, Vol 15, No. 3
壶腹癌的 MR I诊断
刘运财 郭献日
【摘要 】 目的 : 探讨 MR I诊断壶腹癌的价值 。材料和方法 : 回顾性分析 20例壶腹癌的 MRCP及 MR I影像资料 ,并与病 理学诊断进行对照 。结果 : 20例壶腹癌中显示局部软组织肿块 13例 、胆总管腔“截断征 ”17例 、肝内胆管软滕样扩张 19 例 、胆囊增大 17例和“双管征 ”14例 。结论 : MR I,特别是 MRCP能显示典型的“双管征 ”、“软藤征 ”和较清晰的癌肿范 围 ,对壶腹癌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
图 4 ERCP显示“软藤征 ”和“双管征 ”。 图 5 ERCP较清晰地显示癌肿大小 。
的优势 。MRCP可以十分清晰地显示胆管和胰 管 ,准确地判断梗阻的部位 。本组病例 MR I、B 型超声 、CT均能显示病变位于壶腹部 ,即定位 诊断均正确 。在显示 局 部 软 组 织 肿 块 方 面 , MR I检查占 13 /20例 ,其所占比率低于文献报 道 [2, 8 ] ,可能与例数较少及经验不足有关 。B 型超声占 6 /16例 , CT检查占 3 /7例 , B 型超声 及 CT对局部软组织的显示都低于 MR I,但本 组行 CT检查较少 ,而且随着螺旋 CT特别是 CT薄层扫描及重建技术发展 , CT在壶腹癌诊 断中 ,对癌瘤 (特别是小的肿瘤 )的直接征象即 肿块影显示率方面可能会接近或略优于 MR I。
影像学 方法
B 型超声 CT MR I
表 1 20例影像学检查结果
例数
壶腹癌 胰头癌 结石 不定性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TLR4在壶腹部周围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2021,40(2)河南大学学报(医学版)㊃105㊀㊃文章编号:1672-7606(2021)02-0105-04TLR4在壶腹部周围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汪洋,郑立,秦长江河南大学淮河医院普通外科,河南开封475000摘㊀要: 目的 探讨壶腹部周围癌中Toll样受体4(TLR4)的表达水平及其临床意义㊂ 方法 选取某医院43例壶腹部周围癌手术患者,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TLR4mRNA表达水平,采用免疫组化染色技术检测TLR4的蛋白表达水平情况,同时收集患者年龄㊁性别㊁术前总胆红素水平㊁肿瘤大小㊁淋巴结转移㊁临床分期㊁分化程度等临床资料㊂ 结果 43例配对的壶腹部周围癌患者肿瘤组织中TLR4mRNA水平明显高于癌旁组织,且二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㊂43例癌组织中TLR4蛋白表达的阳性率为58.1%,TLR4的表达在年龄㊁性别㊁术前胆红素水平㊁肿瘤大小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不同临床分期㊁肿瘤分化程度以及淋巴结是否转移㊁患者的TLR4蛋白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㊂ 结论 壶腹部周围癌患者TLR4高表达,对于判断预后和指导治疗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㊂关键词:壶腹部周围癌;TLR4;模式识别受体中图分类号:R735㊀㊀㊀㊀㊀㊀文献标志码:A㊀收稿日期:2021⁃01⁃10㊀基金项目:河南省高等学校重点科研(18A320022);河南省卫生科技攻关计划(201702139)㊀作者简介:汪洋(1987⁃),男,硕士,主治医师㊂研究方向:消化道疾病的基础与临床研究㊂ClinicalsignificanceandexpressionsofTLR4inpatientswithperiampullarycarcinomaWANGYang ZHENGLi QINChangjiangDepartmentofGeneralSurgery HuaiheHospitalofHenanUninersity Kaifeng475000 ChinaAbstract Objective ThepurposeofthisstudywastoinvestigatetheexpressionandclinicalsignificanceofToll⁃likereceptor4 TLR4 inpatientswithperiampullarycancer. Methods Inthisstudy 43patientswithperiampullarycancerinahospitalwereselected.RT⁃PCRwasusedtodetectthelevelsofTLR4mRNA andimmunohistochemicalSPmethodwasusedtodetecttheexpressionsofTLR4protein andwhoseage gender preoperativeserumbilirubinlevels tumorsize lymphnodemetastasis TNMstageanddifferentiationwerealsocollected. Results TheTLR4mRNArelativeexpressioninperiampullarycancertissuewassignificantlyhigherthanthatinparacarcinomoustissue P<0.05 ThepositiveexpressionratesofTLR4proteininperiampullarycancerlesionwere58.1% TheexpressionofTLR4proteinwasnosignificantdifferenceamonggender age preoperativeserumbilirubinlevels tumorsize P>0.05 histologyexceptlymphnodemetastasis TNMstageanddifferentiation P<0.05 . Conclusion ThehigherexpressionofTLR4playanimportantroleintheprogressionofperiampullarycancer.whichhadcertainclinicalvalueinevaluatingprognosisinpatientswithperiampullarycancer.Keywords periampullarycarcinoma TLR4 patternrecognitionreceptor㊀㊀壶腹部周围癌是指源于Vater壶腹内的黏膜㊁十二指肠乳头附近黏膜㊁胰大导管黏膜及胆总管十二指肠壁间部黏膜上皮发生恶性病变的统称㊂壶腹部周围癌实施胰十二指肠根治切除的患者术后5a生存率较低,大部分患者死于肿瘤局部复发和远处转移[1⁃3],有些患者发现时已经失去手术时机㊂壶腹部周围癌具体发生㊁发展的机制仍不明确,没有明确的预后标志物㊂Toll样受体4(TLR4)是一种模式识㊃106㊀㊃JournalofHenanUniversity(MedicalScience)2021,40(2)别受体[4],可特异性地识别多种病原相关分子模式,偶联信号转导途径并激活细胞内信号通路,参与免疫应答㊁炎症调节㊁肿瘤发展等㊂TLR4表达水平上调可能与部分恶性肿瘤的发生㊁发展有关,如胃癌㊁肠癌㊁肝癌㊁乳腺癌㊁前列腺癌㊁卵巢癌[5⁃6]㊂在壶腹部周围癌中是否存在TLR4的表达及其作用研究较少㊂本研究探讨了TLR4在壶腹部周围癌的表达情况,有助于为壶腹部癌的综合治疗提供新的证据和研究方向㊂1㊀资料与方法1.1㊀一般资料筛选本院普通外科2016年1月至2019年6月壶腹部肿瘤患者43例㊂所有病例均行胰十二指肠根治性切除且临床资料完整,标本经病理组织学切片证实为壶腹部周围癌且所有病例术前均未接受化学治疗㊁放射治疗及免疫抑制治疗㊂通过查阅病案等方法收集性别㊁年龄㊁肿瘤大小㊁术前总胆红素水平㊁肿瘤分化程度㊁临床分期及淋巴结状态等临床病理参数㊂该研究得到河南大学淮河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同意㊂1.2㊀实验方法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检测43例肿瘤组织及配对癌旁组织中TLR4mRNA表达水平㊂采用免疫组化检测SP法染色,按照SP试剂盒所附说明书进行操作㊂常规光镜观察TLR4蛋白阳性表达,肿瘤细胞染色呈现棕黄色或棕褐色,表达部位以细胞膜为主,部分在细胞质㊂每张切片随机选取10个高倍镜下(ˑ400)阳性染色丰富的视野㊂1.3㊀统计学方法临床资料数据采用SPSS22.0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 xʃs)表示,两组以上计量资料的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组间的两两比较采用t检验(LSD法);计数资料及TLR4表达水平与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采用χ2检验,各指标间表达强度的相关关系采用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㊂2㊀结果2.1㊀壶腹部周围癌患者肿瘤组织及癌旁组织TLR4mRNA表达水平TLR4mRNA在壶腹部周围癌患者肿瘤组织及癌旁组织中均有表达,肿瘤组织中的TLR4mRNA表达量高于癌旁组织,且二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图1㊂图1㊀壶腹部周围癌患者肿瘤组织及癌旁组织中TLR4mRNA表达水平比较(∗∗P<0.05)2.2㊀壶腹部周围癌患者肿瘤组织中TLR4蛋白表达及其与临床特征的相关性43例壶腹部周围癌患者中,TLR4蛋白表达阳性患者25例,阳性率58.1%㊂不同肿瘤的分化程度㊁淋巴结是否转移㊁临床病理分期的患者肿瘤组织中TLR4蛋白的表达水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㊂不同年龄㊁性别㊁术前总胆红素水平及不同肿瘤大小的患者肿瘤组织中TLR4蛋白表达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㊂2021,40(2)河南大学学报(医学版)㊃107㊀㊃表1㊀壶腹部周围癌患者肿瘤组织中TLR4蛋白表达及临床病理特征情况项目TRL4蛋白表达总人数/例阳性/例P年龄ɤ603219>60116>0.05性别男2617女178>0.05术前总胆红素/(μmol㊃L-1)ɤ65.42214>65.42111>0.05肿瘤大小/cmɤ23116>2129>0.05肿瘤分化程度高/中279低1616<0.05淋巴结转移有1515无2810<0.05肿瘤分期Ⅰ+Ⅱ2810Ⅲ1515<0.053㊀讨论壶腹周围肿瘤是指发生在Vater壶腹周围区域的肿瘤,其解剖部位特殊,很难对其定位及定性,甚至在手术前后也难以将其截然分开,临床表现主要为梗阻性黄疸㊁腹痛㊁消化道症状,过去三十年的发病率已有升高[7]㊂壶腹周围癌患者的生存变异度很大,有研究[8]显示,淋巴结阴性且组织病理分型为非胰胆管型的患者,5a生存率为88%,相反淋巴结阳性且组织病理分型为胰胆管型患者,5a生存率仅为20%㊂目前,针对壶腹周围癌患者的治疗仍以胰十二指肠切除术为主,辅助治疗肠型壶腹癌,胰胆管型壶腹癌并无显著改善[9⁃10],尚不清楚能否以及如何应用该信息制定个体化治疗决策,尤其是辅助治疗㊂深入研究壶腹部癌的发病机制㊁寻找肿瘤诊断和预后的特异性分子标记物以及可用于治疗的基因靶点,有助于为壶腹部癌的综合治疗提供新的治疗和监控策略㊂随着精准医学和免疫治疗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研究关注肿瘤与炎症㊁免疫的关系㊂Toll蛋白样受体(TLR)是新发现的细胞表面的一种介导机体天然免疫受体蛋白,参与许多疾病的发病过程,与心血管疾病㊁肿瘤㊁自身免疫性疾病等都有着密切关系[11⁃12]㊂研究[13]证实,TLR家族中最重要的成员是TLR4,TLR4在多种肿瘤组织均有表达,而TLR4在壶腹部周围癌患者中的实际表达情况,目前鲜有报道㊂本研究通过RT⁃PCR及免疫组化检测壶腹部周围癌病灶组织中TLR4mRNA水平及蛋白表达水平高于癌旁组织,提示TLR4的高表达可能与其增殖有关㊂还有研究[14]表明,激活后的TLR4能以不同方式促进肿瘤的增殖㊁抗凋亡㊁侵袭㊁转移能力,如TLR4可抑制凋亡参与肿瘤免疫逃逸㊁活化肿瘤微环境中的内源性配体等㊂本研究通过分析临床病理特征与TLR4的蛋白表达显示,患者在年龄㊁性别㊁术前总胆红素水平㊁肿瘤大小方面,TLR4在组织中的表达无明显差异(P>0.05),但肿瘤分化程度㊁淋巴结转移情况㊁临床分期等方面TLR4蛋白的表达有明显差异(P<0.05),提示TLR4可能参与促进了壶腹部周围癌组织的恶性分化及远处转移过程㊂综上所述,TLR4在壶腹部周围癌组织中高表达,其蛋白表达与肿瘤分化程度㊁淋巴结转移和临床分期情况有关,提示TLR4可能参与壶腹部周围癌的增殖㊁转移过程㊂目前,关于壶腹部周围癌研究的病例数量少,对于预后随访的研究观察数量不足,大样本的研究有待于进一步开展㊂参考文献:[1]SAKATAJ,SHIRAIY,WAKAIT,etal.Assessmentof㊃108㊀㊃JournalofHenanUniversity(MedicalScience)2021,40(2)thenodalstatusinampullarycarcinoma:thenumberofpositivelymphnodesversusthelymphnoderatio[J].WorldJSurg,2011,35(9):2118⁃2124.[2]ADSAYV,OHIKEN,TAJIRIT,etal.Ampullaryregioncarcinomas:definitionandsitespecificclassificationwithdelineationoffourclinicopalhologicallyandprognoslicallydistinctsubsetsinananalysisof249cases[J].AmJSurgPathol,2012,36(11):1592⁃1608.[3]JUNRUNGSEES,KITTIVARAKULE,KO⁃IAMW,etal.Prognosticfactorsandsurvivalofpatientswithcarcinomaoftheampullaofvaterafterpancreaticoduodenectomy[J].A⁃sianPacJCancerPrev,2017,18(1):225⁃229.[4]KIRILLVK,KAMARSN,MARINASD,etal.TLR⁃sig⁃nalingandproinflammatorycytokinesasdriversoftumori⁃genesis[J].Cytokine,2017,89(7):127⁃135.[5]SATOY,GOTOY,NARITAN,etal.Cancercellsex⁃pressingtoll⁃likereceptorsandthetumormicroenvironment[J].CancerMicroenviron,2009,2(1):205⁃214.[6]ZHUL,YUANH,JIANGT,etal.AssociationofTLR2andTLR4polymorphismswithriskofcancer:ameta⁃anal⁃ysis[J].PLoSOne,2013,8(12):82⁃85.[7]ALBORESSJ,SCHWARTZAM,BATICHK,etal.Cancersoftheampullaofvater:demographics,morpholo⁃gy,andsurvivalbasedon5,625casesfromtheSEERpro⁃gram[J].JSurgOncol,2009,100(7):598⁃605.[8]CHANGDK,JAMIESONNB,JOHNSAL,etal.Histo⁃molecularphenotypesandoutcomeinadenocarcinomaoftheampullaofvater[J].JClinOncol,2013,31(10):1348⁃1356.[9]NEOPTOLEMOSJP,MOOREMJ,COXTF,etal.Effectofadjuvantchemotherapywithfluorouracilplusfoli⁃nicacidorgemcitabinevsobservationonsurvivalinpa⁃tientswithresectedperiampullaryadenocarcinoma:theES⁃PAC⁃3periampullarycancerrandomizedtrial[J].JAMA,2012,308(2):147⁃156.[10]ACHARYAA,MARKARSR,SODERGRENMH,etal.Meta⁃analysisofadjuvanttherapyfollowingcurativesur⁃geryforperiampullaryadenocarcinoma[J].BrJSurg,2017,104(7):814⁃822.[11]TSANMF.Toll⁃likereceptors,inflammationandcancer[J].SeminCancerBiol,2006,16(1):32⁃37.[12]YONGCL,WENCY,PAMELASO,etal.LPS/TLR4signaltransductionpathway[J].Cytokine,2008,42(2):145⁃151.[13]NILESHP,ALEXC,NEERAJJ,etal.TLR4polymor⁃phismsandexpressioninsolidcancers[J].MolDiagnT⁃her,2018,22(6):683⁃702.[14]HAKIMF,WANGY,ZHANGSX,etal.Fragmentedsleepacceleratestumorgrowthandprogressionthroughre⁃cruitmentoftumor⁃associatedmacrophagesandTLR4sig⁃naling[J].CancerResearch,2014,74(5):1329⁃1337.[责任编辑㊀时㊀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壶腹部癌的临床病理特征及诊断与治疗武峤何小东刘卫于岚 [摘要] 目的 总结壶腹部癌的临床病理特征,探讨该病的诊断及治疗方法。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至2010年12月北京协和医院收治的187例壶腹部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式将患者分为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组(162例)和局部切除术组(25例),观察壶腹部癌的临床病理特征,探讨该病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
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Kaplan-Meier法绘制生存曲线,生存率比较采用Log-rank检验。
结果 本组患者行B超、CT、MRI、ERCP检查阳性率分别为9.3%(15/161)、43.9% (65/148)、21.3% (19/89)、83.9%( 135/161)。
高分化腺癌87例,中分化腺癌64例,低分化腺癌27例,腺管癌变9例。
T1、T2期壶腹部癌患者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与局部切除术的生存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 =3. 163,P>0.05);T3、T4期壶腹部癌患者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的预后优于行局部切除术者(X2=6. 309,P<0.05)。
结论 壶腹部癌以高分化腺癌为主。
影像学检查中ERCP确诊率最高。
T1、T2期壶腹部癌患者行局部切除术已达到根治目的,而T3、T4期患者应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
壶腹部肿瘤;病理特征;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局部切除术Clinicopathological features of ampullary cancer and its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WU QiaoHE XiaodongLIU WeiDepartment of General Surgery, Peking Union Hospital, Chinese Academy of Medical Science, Beijing 100730, China [ Abstract] Objective To summarize the clinicopathological features of ampullary cancer, and investigate the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strategy for ampullary cancer. Methods The clinical data of 187 patients with ampullary cancer who were admitted to the Peking Union Hospital from January 2000 to December 2010 were retrospectively analyzed. According to different surgical procedures applied, patients were divided into pancreaticeduodenectomy (PD) group (162 patients) and local resection group (25 patients). Survival curve was drawn by using Kaplan-Meier method, and the difference in survival rate between the 2 groups was compared by using Log-rank test. All data were analyzed by using t test or chi-square test. Results The positive diagnostic rates of B-ultrasound, computed tomography (CT),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MRI) and endoscopic retrograd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 (ERCP) were 9.3% ( 15/161 ), 43.9% (65/148), 21.3% (19/89) and 83.9% ( 135/161 ), respectively. There were 87 patients with well differentiated adenocarcinoma, 64 with moderate differentiated adenocarcinoma, 27 with low differentiated adenocarcinoma and 9 with tubular canceration. There were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survival rate between patients with ampullary cancer in T1 or T2 stage who received PD or local resection ( X2 = 3. 163, P >0.05). The prognosis of patients with ampullary cancer in T3 or T4 stage who received PD were superior to those who received local resection ( X2 = 6.309, P < 0.05 ). Conclusions Most of the ampullary cancer is well differentiated adenocarcinoma, and ERCP has a higher diagnostic rate than B-ultrasound, CT and MRI. Local resection is an ideal treatment for patients with ampullary cancer in T1 or T2 stage, while for patients with ampullary cancer in T3 or T4 stage, PD is the first choice of treatment. Ampullary neoplasms; Pathological feature; Pancreaticoduodenectomy; Local resection 10. 3760/cma. j. issn. 1673-9752. 2011.05. 013北京市重点学科建设项目( HK100230446) 作者单位:100730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北京协和医院基本外科万方数据万方数据@@[1] 郭克建,马刚.壶腹部癌的诊断和治疗.中华消化外科杂志, 2008,7(6):404-405.@@[2] Kennedy EP, Yeo CJ. Pancreaticoduodenectomy with entended retroperitoneal lymphadenectomy for periampullary adenocarcino ma. Surg Oncol Clin North Am,2007,16 ( 1 ) : 157-176.@@[ 3 ] Zhou H, Schaefer N, Wolff M, et al. Carcinoma of the ampulla of Vater: comparative histologic/immunohistochemical classification and follow-up. Am J Surg Patho1.2004.28 (7) :875-882.@@[4] 田艳涛,赵平,王成锋,等.胰头癌与壶腹部癌可切除性及临床 行为特点差异的比较研究.中华肝胆外科杂志,2007,13(3): 161-164.@@[5]王一澎,崔修铮,李智宇,等.早期壶腹部癌的局部切除治疗. 中华普通外科杂志,2010,25(3):161-164.@@[6] Demetriades H, Zacharakis E, Kirou I, et al. Local excision as a treatment for tumors of ampulla of Vater. World J Surg Oncol, 2006,4 : 14.@@[7]赵向前,董家鸿.局部切除术治疗壶腹部肿瘤的进展.中华外 科杂志,2009,47(5):389-390.2011-04-21万方数据壶腹部癌的临床病理特征及诊断与治疗作者:武峤, 何小东, 刘卫, 于岚, WU Qiao, HE Xiaodong, LIU Wei, YU Lan作者单位:100730,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北京协和医院基本外科刊名:中华消化外科杂志英文刊名:Chinese Journal of Digestive Surgery年,卷(期):2011,10(5)被引用次数:2次1.郭克建;马刚壶腹部癌的诊断和治疗[期刊论文]-中华消化外科杂志 2008(06)2.Kennedy EP;Yeo CJ Pancreaticoduodenectomy with entended retroperitoneal lymphadenectomy for periampullary adenocarcinoma[外文期刊] 2007(01)3.Zhou H;Schaefer N;Wolff M Carcinoma of the ampulla of Vater:comparative histologic/immunohistochemical classification and follow-up[外文期刊] 2004(07)4.田艳涛;赵平;王成锋胰头癌与壶腹部癌可切除性及临床行为特点差异的比较研究[期刊论文]-中华肝胆外科杂志 2007(03)5.王一澎;崔修铮;李智宇早期壶腹部癌的局部切除治疗 2010(03)6.Demetriades H;Zacharakis E;Kirou I Local excision as a treatment for tumors of ampulla of Vater 20067.赵向前;董家鸿局部切除术治疗壶腹部肿瘤的进展[期刊论文]-中华外科杂志 2009(05)1.史家蓉.阎闽彩超对壶腹部、胰头占位性病变的诊断价值[期刊论文]-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3(3)2.崔云甫.王志东.钟翔宇.康鹏程经肠系膜入路的胰十二指肠根治性切除术[期刊论文]-中华消化外科杂志 2013(8)引用本文格式:武峤.何小东.刘卫.于岚.WU Qiao.HE Xiaodong.LIU Wei.YU Lan壶腹部癌的临床病理特征及诊断与治疗[期刊论文]-中华消化外科杂志 20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