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易养生采气桩功
【收藏】简单实用的太极养生桩

【收藏】简单实用的太极养生桩太极养生桩太极养生桩简单实用(只一个动作)、最省时间(仅十分钟)、不占地、效果明显。
站养生桩,不用费神寻经找穴,无需敲经打穴,不讲意守丹田,静静地一站、微晃,健康就随之而来。
不但筋骨、气血、脏腑功能得到增强,连人的神意都能得到调养。
不少练过养生桩的人,性格和气质都发生了很大的改变,遇事更加豁达从容,意志变得坚强而富有魄力。
不仅能固护元气、祛除邪气,也能及时的排解郁闷之气,对运动性疾病,如外伤和劳损有很好的效果。
1关于选场地、朝向、意念场地:选个充足阳光,流通空气的场地,有水有树之处更相宜(最忌讳的是迎风站立);朝向:早上起来站养生桩朝东最好(可升发人的阳气),晚上则朝西最好(收敛,藏精气、养阴);意念:自然呼吸,内外放松,松肩下垂,身躯挺拔,腰脊骨垂线成直;不思考,不费力,想天空虚阔,洗涤情缘和尘俗万虑。
2两腿两脚平铺于地,与肩同宽,全身很随意地放松:腿稍弯曲:膝盖不超过足尖,可使膝盖不受太大的力,把体重放在前脚掌的三分之二处;腰略后突,胯微下坐,臀部慢慢地往后靠,如同坐一个高凳,似坐非坐,以保证小腹松园。
3两脚脚心虚含:脚后跟始终要有点虚悬的意思,但不是真正离开地面(可想象足跟下各踩着一只蚂蚁,既不能把蚂蚁踩死,也不能让蚂蚁跑掉,体会那种细微的劲儿),虚悬的目的是为了把足阳明胃经、足太阳膀胱经、足少阳胆经三条阳经的经气调动起来。
一个简单的足跟踩蚂蚁,可启动三条阳经上的养生大穴:足少阳胆经的阳陵泉,主一身之筋,该穴有强筋壮骨之功;足太阳膀胱经的承山穴,可以祛湿升阳,对排除体内湿邪有奇效,足阳明胃经的足三里(长寿穴),是全身性的强壮要穴。
十脚趾微抓地:站养生桩过程中,脚趾要有节奏地抓地,足心的涌泉穴也会随之一松一紧,气血在体内微微鼓荡,传导到掌心,连劳宫穴也调动了,既养心又养肾。
同时活动脚趾可帮助脾胃减轻负担。
可对经络产生松紧有致的刺激,随时随地有效健脾。
坚持一段时间,脾胃功能会得到显著增强。
采气方法:方法简单,不用意念,自动采气!

采气方法:方法简单,不用意念,自动采气!最高效的采气方法:方法简单,不用意念,自动采气!中国道医研究院创办,道医课堂秉承太上仙道贵生,济世度人之教义,以传承道医精髓、弘扬道医文化及道家养生文化为己任,古之道医者,援医入道,以医传教,借医弘道,又援道入医,以道治心,以术治身,行道施医。
01采气、行气、养气、发气这几个名词练功者都很熟悉,也都懂得运用。
但是,据我所知,许多练功者只是懂得单项运用:采气的时候主要是采气,行气的时候主要是行气,养气的时候主要是养气,发气的时候主要是发气……纵然彼此之间有一点联系,但大多未能做到四项一体,所以练功效果差,发气损伤自己。
本人自幼修持,谦虚好学,得诸明师教导,深悟其中奥妙,今于此处,谈谈我的心得,供大家参考:事实上,练功的过程就是不断向外界吸收能量的过程;发放外气的时候,虽然从你身体的某个部位不断的向外界传递能量。
但是,周围空间也有许多能量会被你吸收到体内或是吸附在你身体的周围,这也叫做外气内收或者叫做采气。
万事万物皆有“场”,人也一样。
所有的“场”都是由一种非常微小的东西所构成的,这种东西古人叫做“精”,密宗叫它做“明点”。
一般练功者采气的方法是:面对着树木花草或日月星等,意想它们的气源源不断地从我们的某个部位流归下丹田。
这种方法的采气,对内气的增长,有一定的帮助。
02但是,对修炼境界的提高和功力的增长效果不大。
因为境界和功力的真正上升,是自身气场和内气的同步增长才能实现。
即使,你采了许多的气,内气很充足了,它也会向体外辐射,形成气场。
总之,外场和内气都是相对平衡的:内气增强外场就增强,外场增强内气就增强。
所以,我不用一般人的那种方法采气,我是用融通万事万物的气场的方法采气的。
具体方法如下:时时处处对父母、对长辈、对上司要有真诚恭敬的心;对同辈要有真诚友爱、谦虚的心;对晚辈要有关怀爱护之心;做什么事情都要认真负责,尽心尽力,不要斤斤计较,患得患失;对自己的东西和公共财物,都要珍惜爱护……只要这样认真做好,你就能够融通周围的一切人、事、物的气场,使你的气场和内气不断增强,每时每刻你都在采气,每见到一个人,你的气场和内气都会增强,每办一件正当的事情、每到一个处所、每看到一件东西……都能使你的气场和内气增强;就是回想往事、展望未来……都能使你功夫进展!当然,你一定要有真诚恭敬的心,千万不能骄傲自大、是非人我。
站桩!最简单的提升阳气养生法!附示范图(推荐收藏)

站桩!最简单的提升阳气养生法!附示范图(推荐收藏)站桩,疏通经络,畅通气血,温养肌肉,锻炼精神。
不正常的胖,可以练瘦,不正常瘦可以练胖,有病调病,无病强身。
站桩拉筋能够治病,原理也在于整脊,把脊柱的位置和状态调整好之后,内脏的病自动就好了。
一般人无论行住坐卧,很多重量都是压在脊柱上的,所以脊柱(特别是腰椎和颈椎)容易出问题。
通过站桩,周身松透,将脊柱不正确的压力卸掉,把脊柱充分的舒展,并且让它松沉下来,身体完全松下来,内脏的运动就活跃了,内气就开始恢复。
不信的话,我们可以看小孩,小孩的脊柱是直的,肌肉都是很松,肚子是圆鼓鼓的,很饱满,整个身体都是圆呼呼的,这是人体处于健康状态的表现。
我们通过站桩,练先天,返本能。
人在12岁之前,阳气没有泄之前,是先天纯阳的状态,站桩的目的就是把身体内在的先天状态给它练出来。
很多人对呼吸有些茫然,其实站桩时不用特别去管呼吸,练久了,练到位了,呼吸自然会变得长久而轻柔。
很多人的呼吸是粗重的,呼吸粗重说明人的烦恼习气比较重。
站桩将呼吸练得轻柔了,心也会变得清净。
一般来讲,站桩从短时间开始站,站到长时间,就是一开始先站可以根据自己的身体状态站,站累就可以收了,慢慢的循序渐进,后来可以站半小时到40分钟,初学者一般在站到40分钟会进入桩态,再后来站到一小时。
越站身体会越放松,身体越放松你会感觉越舒服,到后来就会感觉到每天都要站一站,全身轻松。
站桩要成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多站多得,少站少得,不站不得。
●●示范图站桩百病疗,生活更美好浑圆桩正、侧面标准示范图(收藏版)●●站桩冲病灶的过程所谓气冲病灶就是人体经络打通过程中,气机(血)运行到有明显病变或不正常的经络时,气行受到病变经络的阻碍,形成两个相反的力,冲击力和阻滞力,气要通过病变部位经络的淤滞或堵塞状态(气滞、血淤、痰凝、湿聚等)而出现的如:疼痛、发热、酸、麻及其他类似于病情加重的反应。
《黄帝内经·灵枢·九针十二原》提出了“气至而有效”这句名言,针刺、站桩、拍打导引等均可到达气冲病灶。
几分钟就可以得气、采气、发气——醒脑明目功

几分钟就可以得气、采气、发气——醒脑明目功醒脑明目功具有速效性,几分钟可以得气、采气、发气,练完一遍便大都可以见效,便可验功。
醒脑明目功按整体调控和局部调控并重的原则创编。
它通过站桩采气、开合运气、金光浴身、聚气收功进行整体调控,采集宇宙三元能量,开发人体运气能力,强化意守部位生物电磁场,排除病气,疏通经络,调和气血,强壮身体,积聚能量,有动功易练之便,有静功聚气之效。
它通过五指点气、神掌熨目、双龙戏珠、双龙运珠,调用宇宙能量及五脏六腑能量,对眼部进行局部调控,疏通眼部经络,改善眼部血液循环,恢复眼球弹性——眼部自控能力。
它通过按揉耳垂进行全息胚治疗,进一步调动整体全息调控对局部信息调控的作用。
整套功法意气结合,既发挥气的物质作用,也发挥意的物质作用,把心理作用转化为生理作用,并开发意念信息场的直接物质作用,因而不仅可以明目,而且可以开慧。
具体方法如下:站桩采气:两脚分开,足尖内扣,舌舔上腭,双日微闭,双手如抱球状放于胸腹前,打开天地人三门,吸气时宇宙能量进腹(鼓腹),呼气时运气上手.9次。
体弱者增加次数。
开合运气:吸气时鼓腹,两手缓缓拉开,呼气时收腹,两手缓缓合拢而不要碰上。
双手开合切割人体纵向磁力线而加强手部生物电磁场。
手部有发麻、排斥、吸引感,便是得气了,凡手变“神掌”了。
9次(第一回36次)。
以上两式训练采气、运气能力。
五指点气:五指罩在眼眶上,无名指点于睛明穴(眼鼻之间偏上凹窝),中指点于鱼腰(眉毛正中),食指点眼梢,拇指、小指点下眼框。
吸气时能量进腹,呼气时五指点气入眼,手指稍用力点按,气点与力点相结合,用五脏六腑能量疏通眼部经铬,刺激视神经。
9次。
神掌熨目:掌心贴着眼皮,吸气时能量进愎,呼气时掌心以气熨目,并稍加力压迫眼球,给予物理调控。
9次。
以掌心是否发热作为以上四式验功标志。
以上两式以宇宙能量和五脏六腑之气改善眼部血液循环,疏通经络。
双龙戏珠:吸气时手向外拉尺把远.意念把眼球拉长,呼气时掌合到眼上,意念把眼球压扁,以拉为次,以压为主,气、意结合,恢复眼球弹性,要始终手心对眼。
采气的正确方法

采气的正确方法采气是一种古老的中医健身功法,可以促进血液循环、调整身体机能、增强体质。
正确的采气方法可以有效提升健身效果。
下面,我们就来一起了解正确的采气方法。
一、准备阶段1.选择合适的场地和时段,避免在人多嘈杂、空气污浊的环境中进行采气。
2.穿宽松、透气、舒适的运动服,以利于活动身体。
3.找一个合适的姿势:站立、坐姿或者仰卧等。
二、呼吸方法正确的呼吸方法是进行采气的关键。
首先要学会深呼吸,将空气充分吸入肺部。
具体方法如下:1.花4秒钟将气吸入肺部,然后暂停2秒。
2.接着花6秒钟将气吐出,然后暂停2秒。
3.重复以上步骤。
注意:1.先不要着急追求时间和深度,慢慢来,逐渐提高吸气和呼气的时间和深度。
2.呼吸要慢而自然,不要用力,否则会影响效果。
三、采气动作采气的动作主要分为“吸气”和“呼气”两个阶段。
1. 吸气阶段:(1)直立站立或坐在椅子上,身体放松。
(2)接着,双手置于体侧,手掌面向外面,感受空气的流动。
(3)缓慢吸气,同时双手从体侧平缓向上抬起,过肩部时手心朝向下面,手臂伸直。
(4)吸气到最大程度,保持3秒钟。
(5)缓慢呼气,同时放下双手,手掌面向外,过肩部时手心朝向下面。
呼气时也要保持3秒钟。
2. 呼气阶段:(1)直立站立或坐在椅子上,身体放松。
(2)双手置于体侧,手掌面向外面,感受空气的流动。
(3)缓慢吸气,同时双手从体侧平缓向上抬起,过肩部时手心朝向下面,手臂伸直。
(4)吸气到最大程度,保持3秒钟。
(5)缓慢呼气,同时放下双手,手掌面向外,过肩部时手心朝向下面。
呼气时也要保持3秒钟。
小提示:尽量做到每次采气时间在20分钟左右,每天两次。
但是如果身体不适,或者感受到呼吸不畅等情况,要及时停止。
四、注意事项1.采气不宜过度:采气不是越久越好,也不要采气过于频繁。
过度采气会导致体力不足,反而适得其反。
2.呼吸要舒适自然:采气要放松,呼吸要舒适,不要用力,否则会影响效果。
3.定时进行采气:最好在两餐之间或者身体状态较好的时候进行采气。
养生气功之采气 通过哪些方法怎样来采气呢

养生气功之采气通过哪些方法怎样来采气呢
*导读:养生气功是我国几千年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气功之采气就是从天地宇宙空间、日月星辰及万物之中,将各种不同能量流、信息采集体内。
……
采气的机理是要通过练功者意念作用,使自己全身毛窍穴位自动打开,使自身封闭场向外开放。
这时人体吸收体外各类能量流及信息的本领加强,使体内的能量流、信息进行交换,纯化体内能量流,并获得高能能量流,激发人体潜在能力,从而产生各种特异功能。
采气的方法有很多,练功者可以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选择一、二种方法长期修炼,采气之法如下:
采太阳之气
——形体采气法。
1)功者采取站、坐、卧中的任一种形体,放松入静,意想天上太阳慧光能量流从上而下进入人体。
太阳能量流罩住自己整个形体。
意想全身毛窍打开,参予呼吸。
随吸气能量流入体内,呼气时什么都不想,只内视体察体内的变化。
2)时全身有一种冲胀感觉均为正常。
待脑际一片空虚后,意想自己整个形体送入太阳之中,太阳和形体不分彼此,使身体进行熔炼。
——关窍采气法。
1)功者采取站立姿势,两脚分开与肩同宽,两手臂从身体斜方展开成 120度,臂微曲,掌心与肚脐同高或高于头顶,或平于会阴穴,主要由太阳的位置决定。
2)心内含朝着太阳,意想上方太阳能量流随吸气吸入劳宫穴和百会穴,或吸入天目穴,或两穴同时吸入,呼气时内视直达下丹田。
站养生桩十要领(简单实用、省时、不占地、显效的养生

站养生桩十要领——简单实用(只一个动作)、最省时间(仅十分钟)、不占地、效果明显站养生桩,不用费神寻经找穴,无需敲经打穴,不讲意守丹田,静静地一站、微晃,健康就随之而来。
不但筋骨、气血、脏腑功能得到增强,连人的神意都能得到调养。
不少练过养生桩的人,性格和气质都发生了很大的改变,遇事更加豁达从容,意志变得坚强而富有魄力。
不仅能固护元气、祛除邪气,也能及时的排解郁闷之气,让癌细胞进攻无门,还对运动性疾病,如外伤和劳损有效。
以腰肌劳损为例,腰肌劳损的病人腰部肌肉没有一个是松软的,站养生桩的放松作用、肌肉的张力性运动和使血液循环旺盛的机制都是治疗腰肌劳损的好方法。
练站养生桩一周左右就能够体会到其中的好处,感到轻松愉快,而且这种感觉是随着进程逐日增长的。
1、选场地、朝向、意念:场地:选个充足阳光,流通空气的场地,有水有树之处更相宜(最忌讳的是迎风站立);朝向:早上起来站养生桩朝东最好(可升发人的阳气),晚上则朝西最好(收敛,藏精气、养阴);意念:自然呼吸,内外放松,松肩下垂,身躯挺拔,腰脊骨垂线成直;不思考,不费力,想天空虚阔,洗涤情缘和尘俗万虑。
2、两腿:两脚平铺于地,与肩同宽,全身很随意地放松;腿稍弯曲:膝盖不超过足尖,可使膝盖不受太大的力,把体重放在前脚掌的三分之二处;腰略后突,胯微下坐,臀部慢慢地往后靠,如同坐一个高凳,似坐非坐,以保证小腹松园;3、两脚:脚心虚含:脚后跟始终要有点虚悬的意思,但不是真正离开地面(可想象足跟下各踩着一只蚂蚁,既不能把蚂蚁踩死,也不能让蚂蚁跑掉,体会那种细微的劲儿),虚悬的目的是为了把足阳明胃经、足太阳膀胱经、足少阳胆经三条阳经的经气调动起来。
一个简单的足跟踩蚂蚁,可启动三条阳经上的养生大穴:足少阳胆经的阳陵泉,主一身之筋,该穴有强筋壮骨之功;足太阳膀胱经的承山穴,可以祛湿升阳,对排除体内湿邪有奇效,足阳明胃经的足三里(长寿穴),是全身性的强壮要穴。
十脚趾微抓地:站养生桩过程中,脚趾要有节奏地抓地,足心的涌泉穴也会随之一松一紧,气血在体内微微鼓荡,传导到掌心,连劳宫穴也调动了,既养心又养肾。
武当三丰自然派嫡传桩功(谷风资料)

武当三丰自然派嫡传桩功武当三丰自然派嫡传桩功,主要以修炼内丹真元为要意。
有固本培元,驱病除疾,强身健体之功效。
操之简便行之有效,不受时间地域之限制,久久行之自然气满神溢,只要转换意念,即行推打擒拿之实。
功诀日:逍遥功法三丰传,鲲鹏化神度人间。
五龙三才入玄要,三乘九转炼真丹。
安神潜心修大道,水火既济成真元。
第一式:筑基采气法两脚开立,脚尖前指,脚与肩井穴在一条竖线上。
两臂自然放松,轻轻前举,手指尖下垂朝外,掌心朝里照住丹田。
全身松静,呼吸细匀绵长。
一呼一吸为一息,共十八息。
此桩乃虚气桩,须认真体会。
《无极入真歌>云:两脚站立求自然,肩井下垂滴涌泉。
百会会阴两相照,上下相关一线牵。
两手提物头顶悬。
调息理气法自然。
掌心朝里虎口圆,劳宫内照映丹田。
站到真空虚无界,膨如球体气自圆。
第二式:三环行气法在虚无桩基础上,恢复预备式,将照丹田的双手,由下向内、向上转,环状上升至额前,两手不相合,无名指似触非触,劳宫穴双照印堂,同时缓缓吸气人丹田。
然后双手内转环形向下,自然弯屈小臂,指尖相对,掌心朝下,至脐轮附近,双手向下转环,掌心再照丹田,指尖下垂,恢复预备式。
同时呼气。
如此往复十八息、54环形,捧气行气。
<三环通神歌>云:手捧红日照印堂.沐浴贯顶入丹田。
双手下旋怀里收.转肘旋腕绕指柔。
十八行气意虚气,三环套月自悠悠。
第三式:摩羽产气法从虚无桩开始,左脚向前迈一小步,前后变高弓步,重心前七后三,双手前伸交叉,右手在上轻擦左掌手背,向前弧形向外划圆,手心向下,吸气。
向怀里划圆,还原成虚无式,呼气,再换右式。
方法一样,唯方向相反,共十八次。
动作由松入静。
<摩羽通灵歌诀>云:取象大鹏摩两翼,八面来风胸中空。
手划平圆又双离,开合如意是真意。
凝神静听羽翼声,毛孔通透翔天地。
第四式:振翅通骸法从虚无桩起,两手如上式摩翼法,手划平圆后,分开至身体两侧,两膝微蹲,两掌心向下,以腕带手,带臂,至肩,上下振动,不象一般功法以肩带动手臂,而是从稍节到根节逆向振动,使两腋下发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简易养生采气桩功
作者:苏堂田
来源:《现代养生·上半月》2015年第11期
简易养生采气桩功,是由著名中医养生专家、中医师、气功师、《中国宇环气功》创始人苏堂田先生所创。
集释、道、医、儒、武等百家之长和名家之精华及多年临床经验而创编。
经众多患者临床验证,均取得显著功效。
几十年来,从国内到国外有众多热爱简易养生功的习练者。
练习本功法,有病治病、无病强身健体。
长期习练,真气充盈,并能开发人体潜能。
简易养生采气桩功的特点是:安全可靠,不易出偏,对患有颈椎病、肩周炎、腰椎间盘突出、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胆囊炎、胃炎、失眠、痛风、糖尿病、高血压、肺病、乳腺病、近视、神经衰弱、性功能低下等疗效显著。
第一式预备式
双脚面南并拢站立,双手自然垂于体侧,下颏微收,百会虚领,唇齿合拢,舌头很自然地平贴上腭,目视前方。
(图1)
要点:头颈正直,下颏微向内收,精神要集中,上体自然,呼吸平顺,不要故意挺胸,两肩松沉,两肘微屈。
功理:全身与肌肉放松,毛孔渐开,便于奇经八脉、十二经络气血运行。
第二式松静站立
左脚向左侧开半步,使双脚间距约与肩同宽,双膝微屈,呈开立姿势。
(图2)
要点:一要圆,二要柔,圆则气通,柔则不僵,精神内守,排除杂念,呼吸自然。
功理:通过自身放松,人体手三阴、手三阳、足三阴、足三阳、任督两脉毛孔渐开,与天地之气相接。
第三式采地气
双臂自体侧向前平举,掌心朝下,指尖向前,约1分钟。
(图3)
要点:两手与大地平行,不要僵硬,不要翘掌,掌略弯曲,与地相对,便于接通地气。
功理:打开劳宫穴,使手太阴肺经上经脉穴与自然之气相通。
振发肺气,增加肺活量。
第四式采天气
双掌外翻转成掌心向上,约1分钟。
(图4)
要点:双手阳掌十指略向内自然弯曲,合谷穴半闭状态。
功理:阳掌向上,将天空的纯气沿劳宫穴、合谷穴、少商穴、手厥阴心包经、手少阴心经、手阳明大肠经上经穴注入真气。
第五式抱球养气(抱球静养)
双手相对抱球5~10分钟。
(图5)
要点:身体下沉,臀后坐,两劳宫穴自然相对,松中求松,气下沉,手心发热,有内外气交接之感。
功理:加强带脉运行,进一步推动任脉、督脉和十二经络,使全身气血量增大,扩大外气内收和混元物质的能量。
既提高人体免疫力,又防病治病,对脾区、肝区和消化系统疾病有更明显的疗效。
第六式三关进气
双手上下相对,右掌心向上,左掌心朝下,相距约20~25厘米,约30秒钟(图6)。
然后交替翻掌,右掌在上,掌心朝下,左掌心向上,相距约20~25厘米,约30秒钟(图7)。
紧接着,右手掌沿胸向下慢慢移动与左掌合拢。
(图8)
要点:手不要晃动,不要缩肩,要含胸拔背。
功理:拉动内气运行,畅通任督两脉引入外混元之气源源不断地步入体内,增加人体的阳离子,促进肠胃蠕动,提高肠胃代谢功能。
第七式阴阳双采(阴阳平衡)
双手慢慢向前推出形成阴阳掌,左掌心向上,右掌心朝下,约1分钟。
(图9)
要点:两手平行,高度一致,合谷不要闭合,大于半闭状态,处于自然状态。
功理:外气内收,内气互补,平衡阴阳,真气从之。
第八式握拳纳气
接上式,左手翻掌成掌心向下,两掌握拳,拳眼相对,慢慢拉回体侧(图10)。
随动作深吸一口气,双手慢慢下放两侧的同时徐徐呼气(图11)。
要点:握拳切勿用力,随吸气均匀地拉回体侧,随呼气慢慢放下。
功理:通过握拳使劳宫穴、合谷穴之气及功中的物质能量和天地之混元物质一起慢慢纳入丹田。
第九式气归丹田
双手重叠,放置于小腹处(肚脐下约1.5寸处),约一分钟,(图12)将口中玉液分3次下咽,气归丹田,收功。
要点:两手重叠,男左手在里,右手在外;女右手在里,左手在外。
意念丹田,气归丹田时可以适当延长。
功理:丹田是人体之气库,是人的生命之源泉。
气不沉入丹田,会引起人体气机紊乱,使人体气血不能正常运行。
不仅练功者讲究气沉丹田,非练功者也应做到心平气和,神闲气静,大怒者都因气在上丹田,一触即发。
因此说气归丹田,是人的养生之道。
习练要领:一要圆,二要柔。
圆则气通,柔则不僵。
全身放松则是总的要点。
第二式中的松静站立至关重要,它是贯穿整套功法的核心,有18项要求。
1.两脚平站,与肩同宽。
2.两膝微屈,膝盖不要超过脚尖。
3.圆裆、两膝外开,再向内略合。
4.松腰。
腰带以下的骶骨放松。
5.落胯。
臀后坐,气下沉,胯放松。
6.收腹。
小腹下部内收。
7.提肛。
意念略回提,切勿用力。
8.悬顶。
头顶的百会穴与天垂直,意念中似有垂丝牵引。
9.勾腮。
下颏内收,鼻腔呼吸通畅。
10.合唇。
两唇微拢。
11.舌舐上腭,舌舐上牙龈。
12.闭目垂帘,两眼留有一线之光。
13.含胸。
两肘外翻,心口窝下陷。
14.拔背。
脊骨直立。
15.垂肩。
肩部松弛,有大臂下坠之感。
16.坠肘。
肘尖似有重物下坠。
17.虚腋。
腋虚似可容卵。
18.松腕。
十指微屈,指掌下垂,腕离而松,指间似夹豆,手心朝向身体。
身体的重心放在双脚与胫骨垂直的部位,约在脚内2寸处。
简易养生采气桩功的18项要求,尤以悬顶、虚腋、松腰、圆裆四项为关键,而松腰最为重要,腰不松,气不能归沉下丹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