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估算解决问题

合集下载

三年级用估算的方法解决问题说课稿

三年级用估算的方法解决问题说课稿

三年级用估算的方法解决问题说课稿一、引言估算是数学中非常重要的一种技能,它可以帮助我们在没有准确数据的情况下,通过对问题的推测和估计,找到近似的答案。

在三年级的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学生运用估算的方法,培养他们对数据的敏感性和灵活的思维方式,提高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初步认识估算在三年级的数学教学中,估算的意义尤为重要。

我们都知道,数学是一门需要逻辑思维和创造性思维相结合的学科。

而估算正是这两种思维的结合体现。

通过估算,可以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让他们在没有具体数据的情况下,也能够做出合理的推测和估计。

三、估算的方法和技巧在三年级的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一些简单的问题引导学生练习估算,来培养他们的估算能力。

可以通过日常生活中的问题,让学生尝试用估算的方法得出近似的答案,比如:我们班有40个学生,每人平均吃2个苹果,那么我们班共要吃多少个苹果呢?这个题目就需要学生运用估算的方法来得出答案。

四、估算与实际问题结合估算并不是一种孤立的技能,它与实际问题解决能力息息相关。

在三年级的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结合实际问题,引导学生运用估算的方法来解决问题。

通过一些生活情境,让学生在做加减法时,能够灵活运用估算的方法,尤其是在没有具体数据的情况下,依然可以得出近似的答案。

五、总结与展望估算作为一种重要的数学技能,在三年级的数学教学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通过估算的练习,可以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灵活思维,提高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未来的教学中,我们可以通过更多的实际例子,来引导学生理解和运用估算的方法,让他们在数学学习中能够更加得心应手。

六、引导学生学习估算的重要性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学生思考,举一些实际生活中的例子,如购物时的估算、交通工具行驶的时间估算等,让学生认识到估算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当我们购物时,可以通过估算计算出是否够钱,而不需要每次都进行准确计算,这样可以提高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的效率。

通过这些实际例子,可以激发学生对估算的兴趣,从而更愿意学习和掌握估算的方法。

小学三年级数学教案运用估算解决问题六

小学三年级数学教案运用估算解决问题六

小学三年级数学教案运用估算解决问题六估算小学三年级数学教案 1“加强估算”是课程标准对小学数学教学提出来的一项明确要求。

在实际教学中,估算教学教什么?怎么样教?在一次数学教学经验交流会上,我有幸听了一节特级教师吴正宪执教的《估算》。

课堂教学实录如下:师:你们二年级经历过估算吗?师:这节课,咱们一起学习估算知识。

(板书:估算)师:在学习估算时,你有什么问题要问?生1:怎么去估算?生2:估算注意些什么?生3:估算有什么好的方法?生4:估算有什么用?生5:估算用在哪里?师:你们遇到过什么地方用估算,什么地方精确计算?课件:生:选a。

课件:师:你能估计出这头大象多重吗?一生到黑板上板演,其他生在本子上算汇报并板书:生1:300×6=1800小估生2:400×6=2400大估生3:350×6=2100中估生4:300×7=2100大小估生5:300×6+300=2100凑、调估生6:330+350+300+380+400+350=2130四舍五入估问:生1你是怎么想的?生1:这六个数都是三百多,就都看成整三百乘六。

师:你都是往小里估的,你把这种方法起个名字吧!生:小估。

生哈哈乐。

师:小估就小估吧,小估你请坐。

同时在算式的后面板书:小估。

问:生2你是怎么想的?生2:我都看成了四百。

师:你是往大里估的,对不对,你也给这种方法起个名字吧!生2:大估。

师:大估你请坐,同时在算式的后面板书:大估。

问:生3你是怎么想的?生3:都是三百多,就都看成了三百五十。

估算小学三年级数学教案 2教学目标1、使学生掌握运用估算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

2、使学生学会从多角度思考来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灵活运用各种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教具准备课件教学过程教学设计个性化设计及反思一、学前准备1、口算。

3分钟计时,学生在口算卡上完成20道口算题。

2、计算。

教师板书下列各题,学生在练习本上完成。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说课稿-一小数乘法《用估算解决问题》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说课稿-一小数乘法《用估算解决问题》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说课稿-一小数乘法《用估算解决问题》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中的小数乘法《用估算解决问题》这一节,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小数乘法运算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

教材通过生动的实例,引导学生利用估算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从而培养学生的估算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小数乘法的运算方法,对估算也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往往会忽略估算的方法,直接进行精确计算。

此外,学生在进行估算时,往往缺乏方法和策略,需要教师的引导和启发。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运用估算方法解决实际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体会估算的方法和策略,提高估算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数学活动,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运用估算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2.教学难点: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时,能够灵活运用估算的方法和策略。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在本节课中,我将采用启发式教学法、小组合作学习法和情境教学法。

通过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感受估算的方法和策略。

同时,利用多媒体课件和实物模型,帮助学生形象地理解估算的过程。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一个简单的实际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利用估算方法解决问题。

2.自主探究:学生独立思考,尝试解决实际问题,并总结估算的方法和策略。

3.合作交流: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各自的估算方法和策略,互相学习和借鉴。

4.教师讲解:教师针对学生的讨论,进行讲解和引导,让学生体会估算的方法和策略。

5.巩固练习:学生进行课堂练习,运用估算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6.总结反思: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收获,教师进行点评和鼓励。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小数乘法《用估算解决问题》1.导入问题2.自主探究3.合作交流4.教师讲解5.巩固练习6.总结反思八. 说教学评价本节课的评价主要从学生的知识掌握、能力提高和情感态度三个方面进行。

用估算解决实际问题

用估算解决实际问题
莘县实验小学 李文玲
王叔叔养鸡场的饲料没有了,他开车 去市场买饲料。
他一次能运完吗?
某农场收获203吨土豆,每辆车限运10吨,估一 估,20辆车够吗?
203÷10≈20(辆) 20=20
答:20辆车不够。
思考: 用估算解决实际问题时要注意什么?
用估算解决“能不能”、“行不行”、 “够不够”这一类问题时,不需要精确计 算,我们要根据实际情况把数据同时往大 估或同时往小估;
儿童剧院有24排座位,每排能坐36人。 实验小学有600名学生,能坐下吗?
24×36≈ 600 (名)
20 30
600=600
答:实验小学600名学生能坐下。
买196袋大米,带6000元钱够吗? 29×196≈6000(元) 6000元=6000元
答:带6000元钱够了。
观察情境 提出问题 解决问题
பைடு நூலகம்大估法、小估法
选择合适方法

《利用估算来解决问题》教学反思7篇

《利用估算来解决问题》教学反思7篇

《利用估算来解决问题》教学反思7篇《利用估算来解决问题》教学反思7篇《利用估算解决问题》教学反思《用估算解决问题》教学反思估算在实际生活中也有着广泛应用,是重要数学学习内容。

它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数感,为今后学习多位数加减法的计算有重要的作用。

用估算解决问题是学生第一次接触到的估算内容,因此,本节课的目标旨在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和选用估算策略解决问题,体会估算的意义,初步掌握用近似数进行估算的方法,体会多样化的估算,并学会在不同问题情境中,选择合适的估算方法来解决问题。

从学生的已有生活和学习经验入手,通过去商场买东西这一熟悉的情境中现数学问题,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为后面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通过口算和找数最接近的整十数,丰富的估算的感性认识,也渗透了迁移的思想来解决问题。

引导学生联系自己身边具体、有趣的事物,通过观察、操作、解决问题等丰富的活动,感受数的意义,体会数用来表示和交流的作用,初步建立数感。

在探究500元钱买两种商品够不够这一环节,学生提出了很多方法,有的是往大估的方法,有的是往小估的方法,有估整十的,有的估百的,不同的估算方法都能解决这个问题,说出各自对估算结果的合理性解释,逐步发展学生的估算意识和估算策略,充分体现了人人学有用的数学,不同的人用不同的学法理解数学、运用数学。

运用估算解决数学问题,由于学生生活背景和思考角度不同,所使用的估计方法必然是多样的。

对于学生中出现的各种策略与方法,只要合理,我都及时给予肯定,并鼓励学生。

通过解决“500元够吗和700元够吗”问题,学生体会到要保证数量足够,我们应当将每个数量往大估,从而优化了估算方法。

本课教学中我始终将对数的估计与数的认识结合起来。

本课学习是学生对万以内数的认识的一个延续,对于千、万这两个较大的计数单位,学生们主要是借助情境进行推理、想象来认识的,本课所学的“估计"是发展学生对较大数的数感的一个重要手段,我充分利用教材资源,让学生体验估计的必要性,引导学生估计较大物品的数量,帮助学生逐步形成良好的数感。

2.4利用估算解决问题(教案)-三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

2.4利用估算解决问题(教案)-三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

2.4 利用估算解决问题(教案)三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作为一名经验丰富的教师,我始终坚持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本节课中,我将带领学生学习2.4利用估算解决问题,让他们掌握利用估算的方法来解决实际问题,提高他们的数学应用能力。

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为教材第三章第二节“利用估算解决问题”。

具体内容包括:了解估算的概念,学会利用估算解决实际问题,如购物、做饭等。

通过实例让学生感受估算在生活中的应用,培养他们的估算意识和能力。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估算的基本方法,能够运用估算解决实际问题。

2. 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和能力,提高他们的数学应用水平。

3.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积极思考的良好学习习惯。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难点:如何让学生理解并掌握估算的方法,能够灵活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2. 重点:培养学生利用估算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黑板、粉笔、课件。

2. 学具:练习本、笔、学习资料。

五、教学过程1. 情景引入:通过一个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如“小明去超市买苹果,每千克3元,他买了2千克,共花费多少钱?”引发学生思考,引入估算的概念。

2. 讲解估算方法:讲解估算的基本方法,如“四舍五入法”、“近似数法”等,并通过例题进行演示。

3. 练习估算:让学生进行随堂练习,运用所学估算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如“计算123×456≈多少?”4.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各自的估算方法和心得,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

6. 拓展延伸:让学生举例说明估算在生活中的应用,如购物、做饭等,提高他们的数学应用能力。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估算方法:1. 四舍五入法2. 近似数法估算应用:1. 购物问题2. 做饭问题七、作业设计1. 题目:计算下列式子的估算值。

(1)123×456(2)789÷3212. 答案:(1)123×456≈5000(2)789÷321≈2.45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1. 学生对估算的理解和掌握程度如何?2. 学生在实际问题中能否灵活运用估算方法?3. 如何进一步提高学生的估算能力和数学应用水平?拓展延伸:1. 让学生收集生活中的估算实例,进行交流分享。

第五课时 利用估算解决问题

第五课时 利用估算解决问题

237≈240,126≈130 240-130=110(页)
答:大约还有110页没看.
课堂检测
1、妈妈到商场购物,正好碰到商品大降价。
原价368元 现价259元
原价405元
现价386元 大约便宜 20 元
大约便宜 110 元
368≈370, 259≈260
405≈410, 386≈390 410-390=20(元)
370-260=110(元)
2、
这本书一共有 237页,大约还 有多少页没看?
你会读吗?
解决问题
1、一年级有318人,二年级有294人。两个年 级一共大约有多少人?
318≈320,294≈290 320+290=610(页) 答:两个年级一共大约有610人。
举一反三
北京到大连,飞机票620元,火车票147元乘 火车比乘飞机大约便宜多少元?
147≈150
620-150=470(元) 答:乘火车比乘飞机大约便宜470元.
求408的近似数。
约等号
408的近似数是410。
408≈410
读作:408约等于410。 表示:408的近似数是410。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408的近似数是400。
408≈400
读作:408约等于400。 表示:408的近似数是400。
把下面的数字估成几百几十的数。
143 ≈140
287 ≈290
399 ≈400 562 ≈560

三年级下数学教案-运用估算解决问题-人教版

三年级下数学教案-运用估算解决问题-人教版

标题:三年级下数学教案-运用估算解决问题-人教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估算的意义,知道估算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2. 培养学生运用估算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他们的数学思维能力。

3. 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

二、教学内容1. 估算的意义和作用2. 估算的方法和步骤3. 估算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估算的意义和作用,估算的方法和步骤。

2. 教学难点:估算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回顾以前学过的数学知识,引出估算的概念。

2. 讲解估算的意义和作用解释估算的含义,让学生明白估算是在不知道准确数值的情况下,通过一定的方法,对数值进行大致的估计。

讲解估算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让学生知道估算的重要性。

3. 讲解估算的方法和步骤以具体的例子,讲解估算的方法和步骤,让学生学会如何进行估算。

4. 操练估算的方法出示一些估算的题目,让学生进行练习,提高他们的估算能力。

5. 总结估算的意义和作用通过提问的方式,让学生回顾估算的意义和作用,加深他们的理解。

6. 布置作业出一些估算的题目,让学生回家后进行练习。

五、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看他们是否能够理解估算的意义和作用,是否能够掌握估算的方法和步骤。

2. 检查学生的作业,看他们是否能够正确地进行估算。

六、教学反思1. 通过这次教学,我发现学生对估算的概念有了更深的理解,他们能够掌握估算的方法和步骤,能够正确地进行估算。

2. 在教学过程中,我注重了学生的参与,让他们通过提问和练习,加深对估算的理解。

3.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继续注重学生的参与,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估算能力。

以上就是我对“三年级下数学教案-运用估算解决问题-人教版”的教学设计,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重点关注的细节:估算的方法和步骤补充和说明:估算的方法和步骤是本节课的核心内容,也是学生掌握估算技能的关键。

利用估算解决问题

利用估算解决问题

1、一年级和二年级的学生要去礼堂听报告,一年级有388人,二年级有391人,一共有800个座位,能全部坐下吗?2、东凤镇礼堂有3000个座位.东凤镇三所小学各有九百多名学生。

如果这三所小学的学生同时来参加活动,能坐下吗?3、城关镇礼堂有2800个座位.东凤镇三所小学各有八百多名学生.如果这三所小学的学生同时来参加活动,能坐下吗?4、我们学校学前部有312人,小学部有894人,初中部有913人。

文化中心有2000个座位,所用人同时去参加活动,能坐下吗?5、广场举办消夏音乐会,需要租1500把椅子,九百多把椅子,七百多把椅子,够了吗?6、一个电饭煲284元,一个高压锅179元,买一个电饭煲和一个高压锅,带500元够吗?7、一辆电动车1275元,一辆自行车886元,妈妈用2000元买这两种商品,够吗?8、一辆电视机4390元,一台洗衣机2850元,一台电冰箱3150元.(1)妈妈想买一台洗衣机和一台电冰箱,带5000元够吗?(2)爸爸带了5000元,想买一台电视机,中途买了一双388元的鞋,省下的钱够买电视机吗?9、有500米长的彩带,要包装3盒礼物,已经用掉了300米,还需要240米做蝴蝶结,剩下的彩带够吗?10、有400张彩纸,要做一些灯笼和彩旗,做3种形状的灯笼已经用掉了300张,还需要200张做彩旗。

剩下的彩纸够吗?11、利民超市开业庆典,需要准备2000个彩色气球。

红色气球有800多个,橙色和紫色气球各有600多个。

这些气球够吗?12、造一个彩虹桥需要1300个气球,已经用去了800多个,还剩500多个气球。

准备的气球够吗?13、一年级和二年级一共领了800棵树苗,一年级种了260棵,二年级种了240棵,剩下多少棵没种?14、实验小学有男生800人,男生比女生少200人,男生和女生一共有多少人?15、扎一束鲜花需要7枝玫瑰、3枝百合,2枝郁金香,花店有22枝玫瑰,16枝百合,10枝郁金香,花店最多可以扎成几束这样的花束?16、小明有14个棒棒糖,平均分给他的4个好朋友,余下的留给自己,他的4个好朋友每人多少个?小明分了几个?。

用估算的方法解决问题(精选干货)

用估算的方法解决问题(精选干货)

用估算的方法解决问题1。

解决问题(1)课题解决问题(1)用估算的方法解决问题课型新授课设计说明本节课是学生学习估算的开始,让学生知道什么是估算时首先要解决的问题。

所以在本节课的开始,首先创设一个情境,让学生体会到估算与实际生活息息相关,从而积极地投入到新知的学习中去。

在学习新课时,让学生以各种方式讨论探究,营造自主学习的氛围,让学生体会到估算的必要性和灵活性,对估算产生浓厚的兴趣,从而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学习目标1.使学生掌握多位数乘一位数的估算方法,能够正确地进行估算,掌握乘法运算的计算方法.2。

使学生认识到估算的价值.提高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估算的意识和能力,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学习重点掌握估算的方法,能正确进行乘法运算。

学习准备教具准备:PPT课件.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环导案学案达标检测节一、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1.小明的妈妈要买3本价格为48元的书.你认为她带多少钱合适?2。

导入新课。

在生活中经常遇到类似的问题,只需要估算出大概值不需要准确值。

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乘法的估算.1.同桌讨论:约带多少钱合适,得出:一本书大约50元,3本书大约150元,小明的妈妈大约带150元就行。

2.明确本节课的内容。

二、学习新知.课件出示教材第70页例7。

1。

读题,明确题意.(1)从题中你了解哪些信息?(2)讨论:怎么列式子?2.根据题意估算这道题的得数。

你打算怎样估算呢?思考:能把29×8转化学过的口算乘法吗?1.读题交流信息,明确要解决的问题,并列出算式:29×8。

2.集体交流:用估算解决较好.方法一:因为29接近30这个整十数,所以我们把29看成30,用30×8=240,所以29×8大约等于240。

通过估算得出了29×8的结果,和250比较后发现250元钱购买门票1.找邻居.39422最接近20的数:( )最接近40的数:()最接近50的数:( )最接近60的数:( )答案:17、22 39、4152、48方法一:29×8大约等于240,“大约等于”写成数学符号就是“≈”,这是约等号,读作“约等于”,所以29×8≈30×8=240(元)方法二:29×8≈29×10=290,板书:29×8≈30×8=240(元)29×8≈29×10=2903.比较上面两种方法,哪种方法算出的得数最接近准确值,解决问题最合适呢?4。

巧用估算策略解决问题

巧用估算策略解决问题

◎叶杰平我是这样算的:要判断18个这样的盒子够不够装,先计算出18个这样的盒子最多能装144块小蛋糕,18个这样的盒子肯定不够装175块小蛋糕。

18×8=144(块)144<175答:18个这样的盒子不够装。

我是这样算的:要判断18个盒子够不够装,先把18看成20进行估算,20个盒子最多能装160块小蛋糕,18比20少,所以18个这样的盒子肯定不够装175块小蛋糕。

18≈208×20=160(块)160<175答:18个这样的盒子不够装。

今天,飘香蛋糕店的李师傅一共做了175块小蛋糕,准备用盒子装起来,每个盒子最多能装8块小蛋糕,18个这样的盒子够装吗?他请来了小小、智智和叨叨帮忙算一算。

蛋糕店的李师傅来了,请他帮忙看一看大家算对了没有。

我们经常会遇到用精确计算的方法来解决问题,但有时候巧用估算策略就可以迅速地把问题解决。

因此,我们要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应用估算策略迅速解决问题。

小朋友,你们也来试一试吧。

练一练赵刚冲洗了148张相片,他要把这些相片用相册装起来,一个相册最多能装32张相片,5本这样的相册够装吗?我是这样算的:要判断18个这样的盒子够不够装,先把175看成160进行估算,160块小蛋糕需要20个盒子去装,18个这样的盒子肯定不够装175块小蛋糕。

175>160160÷8=20(个)175÷8>20答:18个这样的盒子不够装。

你们的算法都是正确的。

小小的方法应用了两位数乘一位数计算的知识,先算出18个盒子最多能装多少块小蛋糕,再比一比来判断够不够,是用精确计算的方法来判断的。

智智的方法应用了口算乘法的知识,把18个盒子看成20个进行估算,再比一比来判断够不够。

叨叨的方法应用了除数是一位数的口算除法知识,把175看成160进行估算,再比一比来判断够不够。

智智和叨叨都是用估算的方法来解决问题的,计算比较简单。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教案-一小数乘法《用估算解决问题》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教案-一小数乘法《用估算解决问题》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教案-一小数乘法《用估算解决问题》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的《用估算解决问题》一课,主要让学生掌握小数乘法的估算方法,并能够运用估算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这一课内容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小数乘法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通过估算的方法,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小数乘法。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对于小数乘法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和掌握。

但是,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往往会忽略估算的方法,直接进行精确计算,这样不仅计算量大,而且容易出错。

因此,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就是让学生掌握小数乘法的估算方法,并能够灵活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让学生掌握小数乘法的估算方法,能够运用估算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小组合作、讨论交流的方式,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小数乘法的估算方法,能够运用估算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理解并运用估算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采用小组合作、讨论交流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方式,掌握小数乘法的估算方法,并能够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准备好相关的小数乘法估算的实际问题,制作好PPT。

2.学生准备:学生提前复习小数乘法的基础知识,准备好笔记本。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一个实际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进行小数乘法的估算。

例如:一瓶饮料有500毫升,每瓶饮料的价格是3元,那么5瓶饮料的总价格是多少?让学生尝试用估算的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PPT呈现一些小数乘法的实际问题,让学生进行估算。

例如:2.5乘以3.2等于多少?让学生先进行估算,然后再进行精确计算。

3.操练(10分钟)教师让学生进行一些小数乘法的估算练习,让学生运用所学的估算方法进行计算。

利用估算解决问题5

利用估算解决问题5

二、探究新知
我知50想道0元把了买电35了话8和3机020和1多8电加元吹的起风电来的话, 看价机看格,超,剩没问下超不50过到0元520够0, 不 元可 够 ,买是 肯定 3这不5两够8+件买2商电18品吹还。风不。会算。
解检知要怎答查道解样正一了决解确下什的决吗。么问??题 是什么?
不用准确算出得数,可以这 样想:电话即机使超电过话了机330000元元,, 电吹风超过50了0-20300元0=。200, 300+200也=不50够0,买带电5吹00风元。 肯定不够。
三、知识运用
3.
知道了什么?要解决 什么问题?
一套《经典故事书》 258元
一套《连环画》 137元
一套《科学世界》 304元
(2)如果按原价买这三套书,带600元够吗?
《经典故事书》超过了200元,《连环画》 超过了100元,《科学世界》超过了300元。 200+100+300=600,带600元肯定不够。
一、复习导入,揭示课题
1. 口算。
300+200= 500 800-500= 300 100+900= 1000
700-300= 400 600+300= 900 700+900= 1600
900+1000=1900 1500-700=800 6600-600=6000
2. 填一填。
(1)妈妈买了一台电脑花了4995元,约是( 5000)元。 (2)欣欣小学有608人,约是( 600 )人。 (3)果园里有1298棵果树,约是( 1300)棵。
三、知识运用
想一想: 带700元够吗?
怎样解决?
可以这样想:电话机不到 400元,电吹风不到300元。 400+300=700,带700元 肯定够。

五上用估算解决问题专项练习

五上用估算解决问题专项练习

练习一一、计算下面各题,能简算的要简算。

1.2×8.4-7.4 5.6×12.53.2×0.25×12.52.78×99+2.78 0.34×0.4×50 2.73×99+0.273×10二、解决问题1. 每支钢笔5.8元,钟老师用50元买了7支这样的钢笔,剩下的钱够买一个8元的文具盒吗?(用估算解决)2. 某服装店有120米布料,现在要做38套合唱服和24套舞蹈服,平均每套服装用布料2.1米,这些布料够吗?(用估算解决)3. 汪阿姨带100元去买水果。

她买了3千克苹果和7千克橙子,剩下的钱够买4.冯老师要买下面的《故事大王》和《作文大全》,付给售货员100元购吗?5.同学们去春游,往返的交通费1600元够吗?请你估算一下。

6.学校体育室准备购买下面这些物品,200元够吗?请你估算一下。

7. 小明的卧室是一个边长4.8米的正方形,现在要铺上长0.9米、宽0.4米的长方形地砖,70块够吗?(不考虑损耗)8. 王叔叔给一个房间铺地砖,这个房间长3.8米、宽3.2米。

现在要铺边长是0.6米的正方形地砖,50块够吗?(不考虑损耗)9. 王老师带领全班49名同学去看电影。

个人票每张8元,40人以上可以够买团体票,每张便宜1.1元。

刘老师带了350元钱够吗?练习二一、计算下面各题,怎样简便就怎样算。

1.25×0.6×0.8 27×3.7+3.7×73 8.4×101.3-8.4×1.34.9×1.025.6×12.5 9.6-7.6×1.1二、解决问题。

1.王老师用30元买下面的东西,够吗?请你估算一下。

2.秋游时,小明和同学们带了100元买饮品,A饮品买了2份,B饮品买了6份。

(1)剩下的钱还够买1份C饮品吗?请你估算一下。

(2)剩下的钱还够买2份C饮品吗?请你估算一下。

二年级下用估算的策略解决问题

二年级下用估算的策略解决问题

二年级下用估算的策略解决问题在二年级的数学学习中,估算作为一项重要的策略,能够帮助孩子们更快速、灵活地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它不仅是一种计算方法,更是一种思维方式,能培养孩子们的数感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估算是什么呢?简单来说,估算就是大概地算一算,不需要得出精确的结果,而是对计算结果有一个大致的估计。

比如说,我们要知道28 加上 43 大约是多少,不用精确计算出 71,而是能估计出结果大概在 70 左右。

那为什么要学习估算呢?其实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很多时候并不需要知道非常精确的数字,只需要一个大概的范围就可以了。

比如,妈妈去买菜,想知道带 50 元够不够,她不需要精确算出每种菜的价格总和,而是可以通过估算来判断。

对于二年级的小朋友来说,掌握估算的策略可以让他们在解决问题时更加轻松和高效。

我们先来看一个例子:学校组织二年级的同学去参观科技馆,男生有 27 人,女生有 38 人,一辆能坐 70 人的大巴车,够坐吗?这时候,我们就可以用估算来解决。

把 27 看成 30,38 看成 40,30 + 40 = 70(人),但实际上 27 不到 30,38 不到 40,所以总人数一定不到 70 人,大巴车够坐。

再比如,妈妈买了一箱苹果,里面大约有20 个,爸爸又买了一箱,里面大约有 30 个,两箱苹果一共大约有多少个?我们可以把 20 看成20,30 看成 30,20 + 30 = 50(个),所以两箱苹果一共大约有 50 个。

在进行估算时,孩子们需要掌握一些方法和技巧。

首先,要学会找近似数。

也就是把给出的数字看成和它接近的整十数或整百数。

比如47 可以看成 50,82 可以看成 80。

其次,要能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估算方法。

如果是要判断够不够的问题,一般要往大了估;如果是要知道大概的数量,就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灵活选择。

然而,孩子们在学习估算的过程中可能会遇到一些困难。

比如,有些孩子可能会分不清什么时候需要估算,什么时候需要精确计算。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下册数学《利用估算解决问题》精品课件ppt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下册数学《利用估算解决问题》精品课件ppt

解检知要怎答查道解样正一了决解确下什的决吗。么问??题 是什么?
不用准确算出得数,可以这 样想:电话即机使超电过话了机330000元元,, 电吹风超过50了0-20300元0=。200, 300+200也=不50够0,买带电5吹00风元。 肯定不够。
三、知识运用
想一想: 带700元够吗?
怎样解决?
怎样解决?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三、知识运用
2. 连一连。
请把纪念品放到相应的 购物车里,并说一说你 是怎么想的。
262+263
536-324
156+178
小于400元
大于500元
245+137
950-280
320+246
三、知识运用
3.
知道了什么?要解决 什么问题?
一套《经典故事书》 258元
一套《连环画》 137元
万以内数的认识
利用估算解决问题
一、复习导入,揭示课题
1. 口算。
300+200= 500 800-500= 300 100+900= 1000
700-300= 400 600+300= 900 700+900= 1600
900+1000=1900 1500-700=800 6600-600=6000
一套《科学世界》 304元
(1)现在《科学世界》打折,现价是212元。打折后 《科学世界》大约便宜了( 100)元钱。
304元约是300元,212元约是200元, 300-200=100,打折后《科学世界》 大约便宜了100元。
三、知识运用
3.
知道了什么?要解决 什么问题?
一套《经典故事书》 258元
2. 填一填。
(1)妈妈买了一台电脑花了4995元,约是( 5000)元。 (2)欣欣小学有608人,约是( 600 )人。 (3)果园里有1298棵果树,约是( 1300)棵。

三年级数学上1.4 估算和解决问题全面版

三年级数学上1.4 估算和解决问题全面版

如果买9800元的, 需要5个月。
2080+1830-1500≈2400(元)
2400+2400+2400+2400=9600(元)
典题精讲
1.学校礼堂有500个座位。一年级有 248人,二年级有247人,如果一、二 年级同时观看演出,先估计一下座位 是否够坐,再计算。如果够坐,空几个 座位?如果不够,差几个座位?
只要我们坚持了,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或许,为了将来,为了自己的发展,我们会把一件事情想得非常透彻,对自己越来越严,要求越来越高,对任何机会都不曾错过,其 目的也只不过是不让自己随时陷入逆境与失去那种面对困难不曾屈服的精神。但有时,“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我们更需要用时间持久的用心去做一件事情,让自己其中那小 小的浅浅的进步,来击破打破突破自己那本以为可以高枕无忧十分舒适的区域,强迫逼迫自己一刻不停的马不停蹄的一直向前走,向前看,向前进。所有的未来,都是靠脚步去 丈量。没有走,怎么知道,不可能;没有去努力,又怎么知道不能实现?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那不如,生活中、工作中,就让这“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完完全全彻彻底底的 渗入我们的心灵,着心、心平气和的去体验、去察觉这一种灵魂深处的安详,侧耳聆听这仅属于我们自己生命最原始最动人的节奏。但,这种聆听,它绝不是仅限于、执着于 “我”,而是观察一种生命状态能够扩展和超脱到什么程度,也就是那“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深处又会是如何?生命不止,奋斗不息!又或者,对于很多优秀的人来说,我们 奋斗了一辈子,拼搏了一辈子,也只是人家的起点。可是,这微不足道的进步,对于我们来说,却是幸福的,也是知足的,因为我们清清楚楚的知道自己需要的是什么,隐隐约 约的感觉到自己的人生正把握在自己手中,并且这一切还是通过我们自己勤勤恳恳努力,去积极争取的!“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当我们坦然接受这人生的终局, 或许,这无所皈依的心灵就有了归宿,这生命中觅寻处那真正的幸福、真正的清香也就从此真正的灿烂了我们的人生。一生有多少属于我们的时光?陌上的花,落了又开了,开 了又落了。无数个岁月就这样在悄无声息的时光里静静的流逝。童年的玩伴,曾经的天真,只能在梦里回味,每回梦醒时分,总是多了很多伤感。不知不觉中,走过了青春年少, 走过了人世间风风雨雨。爱过了,恨过了,哭过了,笑过了,才渐渐明白,酸甜苦辣咸才是人生的真味!生老病死是自然规律。所以,面对生活中经历的一切顺境和逆境都学会 了坦然承受,面对突然而至的灾难多了一份从容和冷静。这世上没有什么不能承受的,只要你有足够的坚强!这世上没有什么不能放下的,只要你有足够的胸襟! 一生有多少 属于我们的时光?当你为今天的落日而感伤流泪的时候,你也将错过了明日的旭日东升;当你为过去的遗憾郁郁寡欢,患得患失的时候,你也将忽略了沿途美丽的风景,淡漠了 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憧憬。没有十全十美的生活,没有一帆风顺的旅途。波平浪静的人生太乏味,抑郁忧伤的人生少欢乐,风雨过后的彩虹最绚丽,历经磨砺的生命才丰盈而深刻。 见过了各样的人生:有的轻浮,有的踏实;有的喧哗,有的落寞;有的激扬,有的低回。肉体凡胎的我们之所以苦恼或喜悦,大都是缘于生活里的际遇沉浮,走不出个人心里的 藩篱。也许我们能挺得过物质生活的匮乏,却不能抵挡住内心的种种纠结。其实幸福和欢乐大多时候是对人对事对生活的一种态度,一花一世界,一树一菩提,就是一粒小小的 沙子,也有自己精彩的乾坤。如果想到我们终有一天会灰飞烟灭,一切象风一样无影亦无踪,还去争个什么?还去抱怨什么?还要烦恼什么?未曾生我谁是我?生我之时我是谁? 长大成人方是我,合眼朦胧又是谁?一生真的没有多少时光,何必要和生活过不去,和自己过不去呢。你在与不在,太阳每天都会照常升起;你愁与不愁,生活都将要继续。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知识运用
想一想: 带700元够吗?
怎样解决?

可以这样想:电话机不到 400元,电吹风不到300元。 400+300=700,带700元 肯定够。
三、知识运用
知道了什么?要解决 什么问题?
1. 城关镇礼堂有3000个座位,城关镇的三所小学 各有八百多名学生。如果这三所小学的学生同 时来参加活动,能坐下吗?

三、知识运用
3.
知道了什么?要解决 什么问题?
一套《经典故事书》 258元
一套《连环画》 137元
一套《科学世界》 304元
(2)如果按原价买这三套书,带600元够吗? 《经典故事书》超过了200元,《连环画》 超过了100元,《科学世界》超过了300元。 200+100+300=600,带600元肯定不够。 (3)你还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你会解决吗?
可以这样想:城关镇的三所小学各有 八百多名学生,也就是都不到900人, 如果 900+900+900=2700 ,3000 个座位都够坐,那么这三所学校实际 人数也够坐。 怎样解决?
三、知识运用
2. 连一连。
请把纪念品放到相应的 购物车里,并说一说你 是怎么想的。
262+263
536-324
156+178
2. 填一填。
(1)妈妈买了一台电脑花了4995元,约是(5000)元。

(2)欣欣小学有608人,约是( 600 )人。
(3)果园里有1298棵果树,约是(1300)棵。
二、探究新知
500 知道了电话机和电吹风的 元买了 多元的电话 我想把 358300 和218 加起来, 价格,问 机,剩下不到 500元够不够买 200 看看超没超过 500元,肯定 ,可是 这两件商品。 不够买电吹风。 358+218还不会算。 知道了什么? 解答正确吗? 怎样解决? 要解决的问题 检查一下。 是什么? 不用准确算出得数,可以这 即使电话机300 300元, 元, 样想:电话机超过了 500- 300 =200, 电吹风超过了 200 元。 也不够买电吹风。 300+200 =500,带500元 肯定不够。
万以内数的认识
利用估算解决问题

一、复习导入,揭示课题
1. 口算。
300+200= 500 800-500= 300 100+900= 1000 700-300= 400 600+300= 900 700+900= 1600 900+1000=1900 1500-700=800 6600-600=6000
小于400元
大于500元
245+137
950-280
320+246
三、知识运用
3.
知道了什么?要解决 什么问题?
一套《经典故事书》 258元
一套《连环画》 137元
一套《科学世界》 304元
(1)现在《科学世界》打折,现价是212元。打折后 《科学世界》大约便宜了( 100 )元钱。 304元约是300元,212元约是200元, 300-200=100,打折后《科学世界》 大约便宜了100元。


四、课堂作业
作业:第98页练习十九,第5题。
第99页练习十九,第7题、第8题。

2014年新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全册课件下载页面: /thread-370992-1-1.html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