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章程如何避免股权纠纷

公司章程如何避免股权纠纷
公司章程如何避免股权纠纷

公司章程如何避免

股权纠纷

公司章程如何避免股权纠纷

公司章程是股东共同一致的意思表示,载明了公司组织和活动的基本准则,是公司的宪章。公司章程对于是公司治理中不可或缺的法定文件,公司章程中关于股权的设置又是公司章程设计的重中之重。本文列举一些常见的问题,若有不尽之处,欢迎补充。

公司章程如何避免股权纠纷一般问题

1.股权比例问题

对于企业股权比例设置的问题,为了避免公司在运营中陷入僵局,在设立公司时应设计较为合理的股权比例。创业之初,如果只有一个股东,即可成立一人有限责任公司,100%拥有股权。如果是2个或以上股东一起成立有限责任公司,2人持股比例尽量避免50%:50%,3人尽量避免33%:33%:34%。2名以上股东的公司,要对公司具有绝正确控制权,那么持股比例需要超过

2/3。

2.同股同权或同股不同权问题

《公司法》第43条规定:股东会会议由股东按照出资比例行使表决权;可是,公司章程另有规定的除外。第44条规定:股东会的议事方式和表决程序,除本法有规定的外,由公司章程规定。股东会会议作出修改公司章程、增加或者减少注册资本的决议,以及公司合并、分立、解散或者变更公司形式的决议,必须经代表

三分之二以上表决权的股东经过。

能够明显看出公司法将实施“同股同权”还是“同股不同权”的权利交由公司章程来约定,因此企业在设立或者增资时,应考虑公司的实际经营情况合理的设计公司章程。

3.红利分配、增资认缴问题

实践中,是否参与公司的实际运营会影响到股东的分红比例,同时,公司法赋予企业对于分红权的自治权利。公司法第34条规定:有限责任公司股东按照实缴的出资比例分取红利;公司新增资本时,股东有权优先按照实缴的出资比例认缴出资。可是,全体股东约定不按照出资比例分取红利或者不按照出资比例优先认缴出资的除外。

对红利分配、增资认缴的约定,公司法并未要求必须在公司章程中体现。实务中,能够在公司章程中约定,也能够由全体股东以其它方式约定。可是,考虑到工商、税务、审计等部门执法水准以及对法律理解的差异,稳妥起见,建议一并在公司章程中约定清楚,能够节省众多不必要的解释、沟通工作。

特殊性问题

1.股权转让设计的问题

《公司法》第71条第4款关于“公司章程对股权转让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的规定,有限责任公司章程能够自由约定对股份转让的限制。

禁止股权转让的问题

案例:常州百货大楼股份有限公司与常州市信和信息咨询有限公司、常州市希慎企业管理策划有限公司、常州太古商贸有限公司、常州惠泽商贸有限公司股权转让纠纷案[案号:( )苏民二终字第198号]

法院认为:在立法未明确允许公司章程可就股份转让作出限制且未提供救济渠道的情况下,百货公司章程仅对股份转让作了限制,且无正当理由,更无相应的救济措施,这使得百货公司能够不需任何理由地拒绝股东的股份转让请求,构成对股份转让的变相禁止,不符合股份有限公司的资合性特征及相关立法精神。综上,是否允许股份有限公司以章程限制股份转让属于立法政策问题,除非立法有明文规定,否则司法不宜肯定。现行公司立法未明文许可股份有限公司能够章程限制股份转让,相反却规定“股份能够依法转让”,在此情形下,除非公司章程本身提供了相应的救济手段,否则认可其效力将使得拟转让股份的股东丧失救济渠道,与股份有限公司的特性及立法精神相违。

共有股权分割的问题中国公司法在规定有限责任公司股权转让的一般规则时,充分尊重当事人意思自治,因此,在对夫妻共有股权进行分割时,法官首先要对有限公司的章程进行审查和对其它股东进行调查。如果公司章程另有约定,则应按约定处理。例如公司章程规定不得向股东以外的人转让股权,则该约定直接对抗未持股一方当事人。未持股一方当事人不得对此条款提出抗辩,而只能就股权的价值进行分割。在公司章程对股权转让未作特别

约定的情况下,应遵循公司法关于股权对外转让的一般规定。首先由当事人进行协商,内容应包括转让的份额和价格等。在双方能够协商一致的情况下,按照规定和约定进行处理;在双方不能协商一致的情况下,法院能够根据股权的数量,将其按一定比例在夫妻之间进行分配。

强制股权转让问题,即“股随岗变”案例:南京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与彭琛盈余分配纠纷上诉案[案号:( )宁商终字第1337号]

法院认为:股权自由转让是《公司法》赋予股东的法定权利,股权的管理,特别是对于股权的处分,并非公司自治的范畴,除非股东自己作出同意转让的意思表示。虽然规划公司的股东均应受公司章程中“股随岗变”规定的约束,但股东对其所有的股权仍享有议价权和股权转让方式的决定权。公司章程中对于股权转让价格和股权转让方式并未详细规定,因此双方就股权转让价格和股权转让方式并未达成意思表示一致。在该两项内容双方未能协商一致或经过诉讼以公允方式予以明确的情况下,该股权的强制转让无法实际履行,即不当然产生权利变动的法律后果,其对应的权利仍应属于原权利人即彭琛。

2.股权继承设计的问题

《公司法》第75条自然人股东死亡后,其合法继承人能够继承股东资格;可是,公司章程另有规定的除外。

案例:童丽芳等诉上海康达化工有限公司股东权纠纷案[案号:上

海市浦东新区人民法院( )]

法院认为:公司章程是调整一个公司所有股东之间、股东与公司之间法律关系的必备性文件,它是股东意思自治的体现,但章程的自治性是相正确,它以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强制性规定为前提。

《公司法》第七十六条规定:“自然人股东死亡后,其合法继承人能够继承股东资格;可是,公司章程另有规定的除外。”法院认为,基于公司所具有的人合性,法律允许公司章程对已故股东的继承人成为公司股东设置一定的限制条件。然而一旦章程规定继承人能够继承死亡股东的股东资格,则该继受取得资格的股东就应当依法享有法律所赋予的股东权利,而不应当对其股东权利加以随意限制。

公司与股东的法律关系

公司是否能成为股权转让的主体

公司持有本公司股份的行为会使得公司股权失去最终的归属,与公司运作的基本法理产生冲突,同时也违反了公司的资本充实的原则,因此,公司是不应当成为本公司股东的。可是,公司是否绝对不可能持有本公司的股权或者成为本公司股权的转让方呢?并非如此,中国《公司法》中的股权回购制度使得公司在特定情况下能够也应当持有本公司的股份。

1.公司出售自身股权的转让协议是否有效

案例:A技术有限公司与上海B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股权转让纠纷

上诉案[案号:( )一中民终字第19190号]

法院认为:B公司不持有自身股权并不成为协议无效的事由。B公司是否持有自身股权对合同的履行确有影响,虽然在签订合同时B公司不持有其股权,但并不意味着B公司在履行期限届满前不能弥补履约的不足。且即使B公司因不持有股权而无法实际履行合同,也只是构成嗣后客观不能履行的违约行为,并不发生合同无效的法律后果。因此,A技术有限公司主张收购协议无效的理由,缺乏事实及法律依据。

2.合同约定用公司资产支付股东个人应付股权转让款的协议效力如何

案例:北京A微系统有限公司与甲某股权转让合同纠纷上诉案[案号:( )一中民终字第14183号]

法院认为:用公司资产支付个人债务,该约定违反了相关法律规定,故该支付条款应属无效。但该条款无效,并不能免除甲某根据双方签订的股权转让协议支付相应股权转让款的义务。

3.公司是否不能对外出售公司股权

案例:甲某与A传媒广告中心股权转让纠纷上诉案

法院认为:根据《公司法》第71条第2款规定:股东向股东以外的人转让股权,应当经其它股东过半数同意。因此只有A传媒广告中心的股东能够向甲某转让股权,且转让股权应经其它股东过半数同意。

公司章程约定处罚股东效力如何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