冒从虎《欧洲哲学通史(上卷)》笔记和典型题(含考研真题)详解-第2章 中世纪的经院哲学【圣才出品】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2章中世纪的经院哲学
2.1 复习笔记
一、经院哲学的先声
(一)波爱修的理性神学哲学
1.人在理智上类似上帝
(1)人在理智上类似上帝
①波爱修宣称:“万物的根源是上帝。

”他认为上帝以神圣的理性统治着宇宙,使宇宙有其常型,使一切变化有条不紊,因而上帝是最高的善。

②波爱修认为,人能成为神,因为人有理性,人“以理性为本质”。

由于人有理性,使得人类超乎万物之上,使得人在理智上类似上帝。

③波爱修从人在理智上类似上帝的观点出发,进一步指出人不应当在自己身外寻找上帝的存在、全善和全美,而应当从人的本性中,从人的内心中去寻求。

(2)推论上帝的存在
①内容
a.按照波爱修的观点,不完全与完全、不完善与完善、不完美与完美都是相比较而存在的,既然人们承认有不完全的东西的存在,那就必须承认有绝对完全的东西的存在,这种存在就是上帝,它是最高的最完全的善。

b.波爱修认为,一切完全都比不完全在先,因此上帝先于一切,是最本源的存在。

②评价
这里表现了波爱修的神学的、客观唯心主义立场。

他把上帝说成观念中的存在,是人们
在理智中寻求的绝对的东西,这就为中世纪神学利用理性来证明上帝存在开了先河。

(3)必然与偶然、必然与自由
①必然
波爱修承认必然性的存在,他把神支配一切的智慧称做天命,认为天命就是必然性。

②偶然
波爱修说:若是一个人为了一个目的而做成一桩事,而所发生的不是由于目的,却是由于其他某种原因,这就称做“偶然”。

③必然与偶然的关系
波爱修把必然性理解为上帝的意志,这反映了他的神学唯心论立场。

但是他肯定人的活动的存在和意义,把它称做偶然性,认为偶然性和必然性是共存的,两者在现实中是相互联系的,这就通过理性思辨进一步论证了他的人本主义的基本原则。

④自由
波爱修肯定人的自主性和思想自由,然而他把个人的自由和神联系起来,认为:“人的心灵若与上帝的心灵相感应,就必更加自由。


2.知识是人心固有的形式与外部印象的结合
(1)波爱修强调人们凭借自己的自然的能力可以得到正确的认识。

(2)波爱修把认识分为感觉、想象、理性和智慧四种形式。

(3)波爱修认为知识有两个来源,一是外在的,一是内部的,二者结合起来形成知识
①在波爱修看来,感觉印象是外来的,而整理这些感觉印象的形式则是内在的,心中固有的,它是知识的一个来源。

②波爱修强调内心的认识形式在认识形成中的作用,认为:凡被认识的,其领悟不是按照外物自身的性质,而是按照认识者主观的性质。

(4)评价
波爱修看到了人的主观认识能力在认识过程中的能动作用,但是他把理性认识的创造性片面夸大了,从而导致了唯心主义的结论。

3.共相是个别事物之间的相似点的抽象
(1)区分本体论和认识论意义的“一般”
波爱修否认本体论意义上的,即作为独立于具体事物的实体的“种”或“属”,也即“一般”的存在。

但是他把本体论意义上的“一般”与认识论意义上的“一般”区别开来,认为在认识论意义上的“种”“属”“普遍性”并不是人凭空虚构出来的,它就不仅存在于理智中,而且也存在于感性事物之中。

(2)“一般”是借助思维分析和抽象得到的
①波爱修认为,“普遍性”“一般”作为思想或观念,不是某种实体的反映,而是同一类事物共有的相似性的反映,是借助思维分析和抽象所获得的。

②波爱修认为,建立在事物的相似性基础上的“种”和“属”的观念不是虚假的,而是真实的。

只有那些凭借个人想象、用组合方法连接起来的东西,才是虚假的。

③波爱修区分了假观念和真观念,认为“用区分、抽象、假设从存在的事物所得出的观念,不仅不是虚假的,而且只有这种观念才能发现事物的真正特征”。

(3)“一般”和个别
①波爱修还认为,观念上的“种”或“一般”,与实际存在的相似性,在存在的形式上是不同的。

“一般”作为观念,它似乎在个别之外,但就其所反映的相似性,却不在个别之外。

②波爱修指出,“一般”要从两个方面去看,即:
a.这种相似性,当它是在个别事物中时,它是可感觉的,当它是在共相中时,它是可
以认知的。

b.当它被感知时,它是留在个体中,当它被理解时,它就成为共相。

(二)爱留根纳的泛神论哲学
1.泛神论:神在一切之中
(1)上帝与自然的关系
①自然的含义
a.波爱修说:“神就是全体,全体就是神。

”一切都包括在神之中,神创造一切,又最终都回到神那里去。

这种以神为中心的统一的整体就是“自然”。

b.谈到自然,爱留根纳说:“自然乃是指示包括存在与不存在的全体的一般名称”,是“心灵所能了解的或者超越心灵力量所能及的全部事物”。

②“自然”区分为四种不同的形式:
a.自身非被创造但却创造他物的存在,指作为一切存在的源泉的创造者的神;
b.自身被创造又能创造他物的存在,指神的理念,万物的形式或本质;
c.自身被创造却不能创造他物的存在,指按理念而实在化的自然界的万物;
d.自身非被创造也绝不能创造他物的存在,指作为一切事物的归宿和包含一切整体的神。

③依据爱留根纳的观点,神是从来就有的绝对存在,一切都是神创造的,神创造的一切,本来就包含在神之中,最终又都复归于神,形成一个永恒的、超时间的由神到神的过程。

(2)泛神论
①神和创造物的同一,是爱留根纳坚持的一个基本原理。

他认为,不应该把神和它的创造物当作不同的事物,而应该把它们当作一个唯一的和同一的事物。

②神是万物的本质和共同原则,万物必然是“神的显现”;普遍先于个别而存在,也存
在于个别之中,并通过个别显现出来。

③爱留根纳在肯定上帝的同时,也肯定的了人的意义和地位。

a.爱留根纳从创造万物的本质的观点出发,认为人也是一种“永远在神意中存在着的观念”。

b.爱留根纳认为人是一种特殊的存在物。

因为上帝特别器重人,上帝不但把它自己的形象寄托给人,而且把一切事物的观点也安放在人的心中。

c.按照爱留根纳的这种观点,除上帝外,人就是最神圣的了。

他突出人的作用,在于他认为上帝之所以把万物的观念统统放在人里面,目的是“要在人里面创造一切”。

(3)自由意志论
①爱留根纳认为,罪恶的根源不在神之中,人最初并没有罪,罪恶的原因在于自由意志,在于人们只是转向自己而不是转向神,人由于犯了罪,就丧失了自己的存在。

②但罪恶又是可以改的,人们可以恢复其先前的存在状态,由不存在变成存在。

因此惩罚也不是永恒的。

既然一切都吸收到神之中去,一切事物都要被神化,那么魔鬼最后也将得救,只不过比别的东西较晚而已。

③所以爱留根纳反对基督教所倡导的无休止的乞求赎救的消极的祷告。

2.理性主义:理性高于权威
(1)人的灵魂是神本身
①爱留根纳充分肯定人的现实的认识能力,认为人自身就是一个小世界,人的灵魂就是神本身。

②灵魂的生命和运动包括三种:感觉、智慧和理性,这是三位一体在人里面的反射。

③人是神圣的,人的认识也是神圣的,只要感觉、智慧和理性三者协调地活动起来,就体现了神的本质。

(2)信仰与理性的统一、神学和哲学的统一、思维与存在的统一
①爱留根纳认为,神不是哲学的禁区,它不只是宗教信仰的对象,也是哲学研究的对象,宗教崇拜和理论思维具有同等的权利。

②爱留根纳不但认为启示和理性都是真理的来源,宗教和哲学具有同等的权利,甚至还认为在理性和启示权威发生矛盾时,应采取理性,这实际上就是主张理性高于信仰,高于权威。

③爱留根纳崇尚真理,贬斥迷信,崇尚知识,贬斥盲从权威的观点,是他的理性主义体现,从中表现了一种积极的进取精神。

这种精神无疑同中世纪早期的封建主阶级谋求社会进步的要求,是相一致的。

(3)上帝是虚无
①人对神的认识只是推论性的认识,而关于神自身、神的认识中的观念、神创造一切的活动,人是无法理解的。

②脱离了宇宙万物的纯粹的神,是不能加以限定的,说它是善、真理、永久、生命、光明等都不对,脱离具体事物的神无语言能够形容,神没有自己的对立物,从人到天使都无法理解神的存在。

从这个意义上说,神是“绝对的虚无”“永久的奥秘”。

③评价
爱留根纳的这个原理,强调脱离个别的一般是不可理解的,实质上否定了神的具体存在的性质。

这个思想对后来的唯名论发生了很大的影响。

二、经院哲学的形成;唯名论与实在论的斗争
(一)经院哲学的形成
1.经院哲学的含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