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陶瓷(七)

合集下载

智慧树知到《中国陶瓷欣赏》章节测试[完整答案]

智慧树知到《中国陶瓷欣赏》章节测试[完整答案]

智慧树知到《中国陶瓷欣赏》章节测试[完整答案]智慧树知到《中国陶瓷欣赏》章节测试[完整答案]智慧树知到《中国陶瓷欣赏》章节测试答案第⼀章1、唐三彩在唐代是作为陈设器⽤的A:对B:错正确答案:错2、在距今9000到10000年以前,古陶器最早出现在中国,这是中国的独创。

A:对B:错正确答案:错3、景德镇⾃唐代以来就是皇家御⽤官窑A:对B:错正确答案:错4、当官窑制度出现后,中国陶瓷的审美情趣往往反映上层建筑的喜好A:对B:错正确答案:对5、中国陶瓷南青北⽩的格局发⽣于宋朝A:对B:错正确答案:错第⼆章1、陶瓷包含哪些A:陶器B:炻器C:瓷器D:⽯器正确答案:陶器,炻器,瓷器2、我国⽬前发现最早的陶器是即今多少千多年以前的 A:9D:6正确答案:93、下列哪些陶瓷属于彩绘类陶瓷A:唐三彩B:彩陶C:元青花D:紫砂器正确答案:彩陶,元青花4、新⽯器时代的陶器品种有哪些A:彩陶B:红陶C:灰陶D:⿊陶和⽩陶正确答案:彩陶,红陶,灰陶,⿊陶和⽩陶 5、彩陶的诞⽣到今天已有⼏千年的历史 A:5 B:6C:7D:8正确答案:8第三章1、“始作俑者,其⽆后乎”出⾃谁之⼝ A:⽼⼦B:孙⼦C:孔⼦D:孟⼦正确答案:C2、秦始皇陵位于哪⾥A:骊⼭B:邙⼭C:岐⼭D:磨⼭正确答案:A3、秦陵三个兵马俑坑呈什么字形排列 A:⼀B:凹C:品4、第⼀个发现秦始皇陵兵马俑的⼈ A:杨培彦B:杨培宁C:杨培定D:杨培安正确答案:A5、秦始皇兵马俑发现于A:1974年春B:1974年夏C:1974年秋D:1974年冬正确答案:A第四章1、瓷器的烧成温度须在多少摄⽒度以上A:1000B:1100C:1200D:1300正确答案:C2、越窑瓷器创烧于何时A:东汉B:三国C:两晋D:南北朝正确答案:A3、我国成功烧制出成熟瓷器于何时A:东汉B:三国C:两晋D:南北朝正确答案:A4、氧化⽓氛下,瓷器中铁形成的硅酸铁的发⾊是 A:灰⿊⾊B:青绿⾊C:红⾊5、还原⽓氛下,瓷器中铁形成的硅酸亚铁的发⾊是A:灰⿊⾊B:青绿⾊C:红⾊D:褐⾊正确答案:B第五章1、唐三彩品⽤得最多的⾊彩是哪三种A:黄B:绿C:⽩D:红正确答案:ABC2、唐三彩⼆次烧成时的烧结温度⼤概是多少A:700℃B:800℃C:900℃D:1000℃正确答案:B3、唐代秘⾊瓷的胎呈什么颜⾊A:⽩⾊B:蓝⾊C:灰⾊D:绿⾊正确答案:C4、唐代秘⾊瓷的釉呈什么颜⾊A:⽩⾊B:蓝⾊C:淡青⾊D:黄⾊正确答案:C5、唐三彩的釉科以何种⾦属氧化物作助熔剂A:KD:Ca正确答案:D第六章1、钧窑瓷器也是⼀种厚釉器物,典型的作品其釉⾊常常出现⼀种与⾊地不同的、成不同规则流动状的() B:细线C:花纹D:裂纹正确答案:B2、徽宗皇帝为⾃⼰打造的⼈间仙境--⾉岳,⾃建成之⽇到被夷为平地,不过()年时间。

中国陶瓷发展历史(最全版)

中国陶瓷发展历史(最全版)

中国陶瓷发展史中国就是瓷器的故乡,中国瓷器的发明就是中华民族对世界文明的伟大贡献,在英文中"瓷器"(china)一词也有"中国"的意思。

大约在公元前16世纪的商代中期,中国就出现了早期的瓷器。

因为其无论在胎体上,还就是在釉层的烧制工艺上都尚显粗糙,烧制温度也较低,表现出原始性与过渡性,所以一般称其为"原始瓷"。

瓷器脱胎于陶器,它的发明就是中国古代先民在烧制白陶器与印纹硬陶器的经验中,逐步探索出来的。

烧制瓷器必须同时具备三个条件:一就是制瓷原料必须就是富含石英与绢云母等矿物质的瓷石、瓷土或高岭土。

二就是烧成温度须在1200℃以上。

三就是在器表施有高温下烧成的釉面。

原始瓷作为陶器向瓷器过渡时期的产物,与各种陶器相比,具有胎质致密、经久耐用、便于清洗、外观华美等特点,因此发展前景广阔。

原始瓷烧造工艺水平与产量的不断提高,为后来瓷器逐渐取代陶器,成为中国人日常生活的主要用器奠定了基础。

中国瓷器就是从陶器发展演变而成的,原始瓷器起源于3000多年前。

至宋代时,名瓷名窑已遍及大半个中国,就是瓷业最为繁荣的时期。

当时的钧窑、哥窑、官窑、汝窑与定窑并称为五大名窑。

被称为瓷都的江西景德镇在元代出产的青花瓷已成为瓷器的代表。

青花瓷釉质透明如水,胎体质薄轻巧,洁白的瓷体上敷以蓝色纹饰,素雅清新,充满生机。

青花瓷一经出现便风靡一时,成为景德镇的传统名瓷之冠。

与青花瓷共同并称四大名瓷的还有青花玲珑瓷、粉彩瓷与颜色釉瓷。

另外,还有雕塑瓷、薄胎瓷、五彩胎瓷等,均精美非常,各有特色。

多姿多彩的瓷器就是中国古代的伟大发明之一,"瓷器"与"中国"在英文中同为一词,充分说明中国瓷器的精美绝伦完全可以作为中国的代表。

而各个时期的陶瓷文化展现着不同的风采。

夏、商、周朝时期的陶瓷文化商朝殷虚的遗址中挖出的陶片、陶罐包括很多种款式,有灰陶、黑陶、红陶、彩陶、白陶,以及带釉的硬陶,这些陶器上的纹饰、符号、文字与殷商时代的甲骨文与青器有密切的关系。

中国陶瓷艺术试题、答案、注释

中国陶瓷艺术试题、答案、注释

中国陶瓷艺术基本知识学号:姓名:单选题:1.在商代和西周遗址中发现的()已明显具有瓷器的基本特征。

它们质地较陶器细腻坚硬,胎色以灰白居多,烧结温度高达1100-1200℃,胎质基本烧结,吸水性较弱,器表面施有一层石灰釉。

A、青釉器B、白釉器C、黑釉器D、灰釉器2. ()是汉代陶艺的一种创新,有黄、褐、绿等色,绿釉较为流行,熔点低只烧摄氏七百到八百度,必且可以薄薄的匀挂在胎上。

A、青釉陶B、铅釉陶C、彩釉陶D、黄釉陶3. 我国白釉瓷器萌发于南北朝,到了(),已经发展到成熟阶段。

A、隋朝B、唐朝C、五代D、宋朝4. 到了唐代,瓷器制作可为以蜕变到成熟的境界,而跨入真正的瓷器时代。

唐代最著名的窑为()和()。

A、钧窑和越窑B、汝窑和定窑C、越窑和邢窑D、哥窑和邢窑5. 唐代最重要的产品是驰名中外的(),一直到文明的今天还受到广泛的喜好与收藏。

A、青瓷B、白瓷C、青花瓷D、唐三彩6. 下列关于白瓷的说法,错误的是()。

A、唐代的白瓷制作讲究,胎土淘洗洁净,杂质少,个胎很细B、魏晋时时出现了最早的白瓷C、唐代时陶瓷形成“南青北白”的分布局面D、成熟的白瓷要到隋代才出现普及7. 越州窑,在越州烧造,故以为名。

以()为最佳,其质明纫如水、晶莹如玉。

A、青花瓷B、白瓷C、黑瓷D、青瓷8. 唐三彩是唐代的一种陶器,以()三色为基本釉色,后来人们习惯地把这类陶器称为“唐三彩”。

A、黄、绿、红B、黄、青、红C、黄、青、白D、白、青、红9. 杜甫诗《又于韦处乞大邑瓷碗》:“大邑烧瓷轻且坚,叩如哀玉锦城传。

君家瓷碗胜霜雪,急送茅斋也可怜。

”这首诗所咏的是()。

A、青花瓷B、白瓷C、黑瓷D、青瓷10. 南宋官窑青瓷,有粉青、灰青和米黄三种基本色调,其中以()釉代表其精品正色。

A、粉青B、灰青C、米黄D、秘色11. 宋代斗茶,推崇建阳窑所出的()茶盏。

因为这种茶盏釉色易凸显茶色,其器形的开合及其容量有利于察看斗试的胜负。

A、青花瓷B、白瓷C、黑瓷D、青瓷12. 贡窑所烧的贡瓷称为(),代表了青瓷的最高水平。

中国陶瓷-全

中国陶瓷-全
宋龙泉窑 双鱼耳瓶
元朝时期的陶瓷文化
元代入主中原九十一年,瓷业较宋代为衰落,然而这 时期也有新的发展,如青花和釉里红的兴起,彩瓷大 量的流行,白瓷成为瓷器的主流,釉色白里泛青,带 动以后明清两代的瓷器发展,得到很高的成就。
元景德镇窑枢府釉印龙纹盘
枢府窑 元代在景德镇设计官窑, 制作精美,装饰花纹中 常有“枢府”二字,因 而又称枢府窑,景德镇 渐形成全国瓷器制造中 心也是从元代开始。
五代柴窑
葵口八瓣三足洗
五代十国时期的陶瓷文化
秘色窑 越窑到了五代,一度成为吴越王钱氏的御用器皿,臣庶 不得享用,因此当时又称为“秘色窑”,皆属於青瓷的 制造。 1987年,在陕西法门寺塔唐代 地宫中出土了一批精美供器, 同时出土了记录这些器物名称 的石刻“物帐”。据此物帐, 专家们断定该地宫出土的16件 青瓷就是传说中的所谓的“秘 色”瓷,从而揭开了“秘色瓷” 的谜底。
通过对瓷胎上釉顺序的不同,瓷器分为“釉下彩”和“釉上 彩”两种不同的种类。 釉上彩:将未上色的瓷胎途釉后放入窑内烧结为素瓷,待 冷却后再进行上色,并放入相对低温(约700℃—900℃)的 窑炉中进行二次烧结。这样的做法能够保证釉彩的花纹和颜 色丰富多彩,但长期暴晒或使用会导致表面磨损,导致颜色 脱落。 釉下彩:一般家用瓷器和中国元代青花瓷器均属此类: 将 颜料直接涂在未上釉的瓷胎上,再进行上釉。由于颜料被包 裹在釉之下,使得色彩能够长期保存,并不易被磨损。但由 于施加釉下彩将使颜料经过约1天的高温灼烧,会导致部分 瓷器颜色变化,因而釉下彩的瓷器颜色变化较多。
制坯:将调质的瓷泥经过模具等制成所须要的瓷器的外形, 将坯胎凉至半干后至于车盘,用刀旋削表面,保证瓷器外表 的光洁。最后在依照需要使用材质不同(铁、骨、木等材料) 的雕花刀在外表刻出花纹。

中国陶瓷发展历史(最全版)

中国陶瓷发展历史(最全版)

中国陶瓷发展史中国是瓷器的故乡,中国瓷器的发明是中华民族对世界文明的伟大贡献,在英文中"瓷器"(china)一词也有"中国"的意思。

大约在公元前16世纪的商代中期,中国就出现了早期的瓷器。

因为其无论在胎体上,还是在釉层的烧制工艺上都尚显粗糙,烧制温度也较低,表现出原始性和过渡性,所以一般称其为"原始瓷"。

瓷器脱胎于陶器,它的发明是中国古代先民在烧制白陶器和印纹硬陶器的经验中,逐步探索出来的。

烧制瓷器必须同时具备三个条件:一是制瓷原料必须是富含石英和绢云母等矿物质的瓷石、瓷土或高岭土。

二是烧成温度须在1200℃以上。

三是在器表施有高温下烧成的釉面。

原始瓷作为陶器向瓷器过渡时期的产物,与各种陶器相比,具有胎质致密、经久耐用、便于清洗、外观华美等特点,因此发展前景广阔。

原始瓷烧造工艺水平和产量的不断提高,为后来瓷器逐渐取代陶器,成为中国人日常生活的主要用器奠定了基础。

中国瓷器是从陶器发展演变而成的,原始瓷器起源于3000多年前。

至宋代时,名瓷名窑已遍及大半个中国,是瓷业最为繁荣的时期。

当时的钧窑、哥窑、官窑、汝窑和定窑并称为五大名窑。

被称为瓷都的江西景德镇在元代出产的青花瓷已成为瓷器的代表。

青花瓷釉质透明如水,胎体质薄轻巧,洁白的瓷体上敷以蓝色纹饰,素雅清新,充满生机。

青花瓷一经出现便风靡一时,成为景德镇的传统名瓷之冠。

与青花瓷共同并称四大名瓷的还有青花玲珑瓷、粉彩瓷和颜色釉瓷。

另外,还有雕塑瓷、薄胎瓷、五彩胎瓷等,均精美非常,各有特色。

多姿多彩的瓷器是中国古代的伟大发明之一,"瓷器"与"中国"在英文中同为一词,充分说明中国瓷器的精美绝伦完全可以作为中国的代表。

而各个时期的陶瓷文化展现着不同的风采。

夏、商、周朝时期的陶瓷文化商朝殷虚的遗址中挖出的陶片、陶罐包括很多种款式,有灰陶、黑陶、红陶、彩陶、白陶,以及带釉的硬陶,这些陶器上的纹饰、符号、文字与殷商时代的甲骨文和青器有密切的关系。

中国陶瓷企业全国产区的分布

中国陶瓷企业全国产区的分布

中国陶瓷企业全国产区的分布中国的陶瓷产业具有悠久的历史,但陶瓷的现代化进程却不足30年的历史。

尤其是中国的建筑陶瓷产业,只是在近10年的时间内才得到快速发展的。

中国的国土面积差不多相当于欧洲的面积,所以陶瓷产业分布的跨度比较大。

目前,中国的建筑陶瓷企业主要分布在华南的广东佛山、福建晋江、华东上海周边、山东中部,以及近几年才兴起的东北沈阳、华南的江西中西部、华西的四川夹江地区、河北等几大陶瓷产区。

这些产区的年产量已达25亿平方米,占了全球总产量的一半左右。

以广东佛山最为有代表性,产量占到中国建筑陶瓷产量的60%以上。

中国的建筑陶瓷产业的兴起是从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开始的,当时的特点是由台资企业在华东的上海、苏州一代设厂生产,而佛山依托当地的资源以及当时政府的政策扶持,发展了一大批民营陶瓷企业。

这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有华东地区的诺贝尔、冠军、亚细亚等,广东的代表有东鹏、鹰牌、新中源、新明珠等。

在这些企业的带动下,大批的陶瓷厂开始兴建,据统计,仅在佛山石湾一带陶瓷厂就超过400家。

这些企业除了一部分企业依靠中国大陆快速兴起的房地产行业把主要精力集中在国内市场外,有相当多的企业靠为国外客户做OEM为主要业务模式。

(一)广东产区广东是中国陶瓷墙地砖的发源地,目前年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50%以上,主要生产基地在佛山。

佛山陶瓷无论在生产规模、技术水平、企业管理还是产品配套等方面来说,在各大产区中都属一流,引领了中国建陶的潮流。

总的来说,佛山产区主要有以下优势:1、产品创新的优势佛山陶瓷除了质量好、花色品种丰富、配套齐全之外,产品创新也是佛山陶瓷的强项。

综观中国几大陶瓷产区,其新产品、新花色、新工艺、新装备基本上都来自佛山,可以说,佛山陶瓷引领潮流,代表中国建陶业的发展方向。

2、人才优势佛山聚集和培养了中国陶瓷业最庞大的科技人才和经营管理人才,形成了佛山陶瓷强大的人才优势,从而确保了佛山陶瓷在各产区继续领先的地位。

中国陶瓷——宋代五大名窑与八大窑系

中国陶瓷——宋代五大名窑与八大窑系

中国陶瓷-宋代五大名窑和八大窑系宋代是我国瓷业发展史上的一个繁荣时期,瓷窑遍布全国各地。

宋代五大名窑——是指官窑、哥窑、汝窑、定窑、和钧窑。

八大窑系——是指定窑系、磁州窑系、耀州窑系、钧窑系、龙泉窑系、景德镇窑系、建窑系和越窑系。

宋代瓷器集前代之大成,创出丰富多采的造型,有唐八百、宋三千之说,并不夸张。

有碗、盘、碟、洗、砚滴、盏、托、瓶、壶、罐、钵、尊、盆、奁、唾壶、渣斗、炉、腰鼓、瓷塑等,大都施纯色或驳色单彩釉,表面平滑或有碎纹。

釉色有多种深浅不一的白、蓝灰、紫灰、鲜红、暗紫、青绿、褐、黑等色,更有因酸化作用而产生的光怪奇丽、变化如行云流水的窑变色,绚烂如霞,美不胜收。

装饰方面有划花、绣花、印花、锥花、堆花、暗花、珐花等。

纹饰题材极其丰富,常见的有花卉、龙凤、鹤、麒麟、鹿、兔、游鱼、鸳鸯、鸭、山水纹、回纹、卷枝、卷叶、曲带、云头、莲瓣、钱纹等。

北宋的瓷器,胎质较厚,釉上有蜡泪痕。

至大观政和之时,所烧瓷器胎薄如蛋壳,釉薄如纸,胎釉结合紧密,尤如相溶,轻敲可闻声如玉磬,可谓美不胜收。

宋代瓷窑众多,各具特色,其中以五大名窑,八大窑系为代表,最能突显沉静素雅的美学风格。

宋代在中国陶瓷史上是一个名窑蜂起、名瓷迭出的承上启下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历史时期,在我国陶瓷史上作出了杰出贡献。

1定窑名瓷定窑在今河北省曲阳县涧磁村及东西燕山村。

古属定州,故名。

始烧于唐代,宋代时发明覆烧工艺,规模扩大,宋、金时期繁盛时期,至元代时衰没。

定窑在唐代时就已是著名瓷场,专烧白釉、黄釉瓷,到宋代发展迅速,比之前更大更有名,大量烧制白瓷,其次有黑釉、酱釉、绿釉、白地褐花等品种。

白瓷胎土细腻,胎质薄而有光,釉色纯白滋润,上有泪痕,釉为白玻璃质釉,略带粉质,因此称为粉定,亦称白定。

其它瓷器胎质粗而釉色偏黄俗称土定;紫色者为紫定;黑色如漆的为黑定,传世极少。

装饰方法有划花、刻花、印花等类,早期较流行刻花,后兴起刻花与篦划纹结合,中期盛行印花装饰,至晚期更为成熟。

中国的陶瓷

中国的陶瓷

中国的陶瓷中国是瓷器的故乡,是陶瓷文化的发源地,素有“瓷器之国”之称。

英语中的“china”一词有两个意义,一个是中国,一个是瓷器。

西方人很早就把中国与瓷器联系在一起,这是因为制瓷技术是中国人发明的。

陶瓷是陶器和瓷器的合称。

在中国的陶瓷发展史上,先有陶而后有瓷,瓷器由陶器脱胎而来,二者所用的原材料也有所不同。

通常把胎体没有致密烧结的粘土和瓷石制品,不论是有色还是白色,统称为陶器。

其中把烧造温度较高,烧结程度较好的那一部分分称为“硬陶”,把施釉的一种称为“釉陶”。

相对来说,经过高温烧成、胎体烧结程度较为致密、釉色品质优良的粘土或瓷石制品称为“瓷器”。

一、陶器陶瓷工艺是烧制陶土的工艺,中国陶瓷工艺有悠久历史,始于距今1万多年前的新石器时代。

可以说,中华民族发展史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陶瓷发展史,中国人在科学技术上的成果以及对美的追求与塑造,在许多方面都是通过陶瓷制作来体现的,并形成各时代非常典型的技术与艺术特征。

远古时期的陶瓷烧造技术资料,迄今尚无从找寻,但从现有资料推测,可能在新石器时代初期是用柴草在平地上用篝火直接烧制,这种方法至今在许多偏远落后地区被使用,统称为“无窑烧陶”。

最早的彩陶发源地在黄河流域。

6000年前仰韶文化时期,生活在黄河流域的人们制造了很多红色陶器。

他们用泥土做成各种形状的陶坯,用火烧成盆、碗、罐、瓶登各种生活用具。

由于当时陶器上多画着黑、白、红的文饰和图案,所以人们把这种陶器叫做“彩陶”。

距今约4000年左右的时候,人们又烧制出表面经过打磨处理,表面光滑匀称,以黑色单彩加以装饰的黑陶。

装饰图案以满见长,在钵、盘、碗一类的敞口器物内侧,也都绘有图案。

中国古代帝王和贵族常把陶器作为死后的陪葬品。

秦始皇陵兵马俑就是一种陪葬用的彩陶。

在西安、洛阳的古墓中发现的大量的“唐三彩”,也是作陪葬用的物品。

中国陶器的品种很多,较为知名的包括江苏宜兴的紫砂陶器、广东石湾的陈设陶器、安徽界首的三彩釉陶、山东淄博的绛色陶、湖南铜官的绿釉陶、四川崇了的雕镂釉陶、河南洛阳的唐三彩等。

中国陶瓷综述

中国陶瓷综述

印纹陶罍
商 高31cm 河南博物院 郑州出 土 泥质灰陶,颈、肩和圈外壁均有弦纹,腹部中 段印有二方连续饕餮图案,纹饰精致,造型端庄。
4、原始瓷
瓷器和陶器相比,胎具有致密不吸水,颜 色色白净、较高的机械强度等特点。外 面施有结和紧密的釉,具有更高的使用 价值。 原始瓷在商代中期出现,这时的原始瓷胎 呈灰白色或灰褐色,个别的白中含黄。 釉色以青绿色为主。另有少量的豆绿色、 深绿色和黄绿色。胎上大多印有方格纹、 蓝纹、叶脉纹、弦纹、席纹、S型纹, 圆圈纹和绳纹。 西周时期的原始瓷与商代大体相似,在纹 饰上增加了乳钉纹曲折纹等。 春秋时原始瓷的胎质已经很细腻,器物成 型由泥条盘筑法改为轮制法,因而器型 规整,胎壁薄而均匀。胎质以灰白为主, 有一些黄色和紫褐色。釉有青绿、黄绿 和灰绿几种。胎上印纹主要是大方格纹 和编织物纹。 春秋晚期开始,原始瓷进入全盛时期。
八、明代的陶瓷(上) 1、甜白瓷 2、祭红 3、祭蓝 4、德化白瓷 5、龙泉青瓷 6、秞上红彩 7、色釉釉上彩 8、釉里红 9、斗彩 10、万历五彩 11、珐华器 12、宜钧 13、紫砂 14、明瓷铭文
目录
九、明代的陶瓷(下) 1、洪武青花 2、永乐青花 3、宣德青花 4、空白期青花 5、成化青花 6、弘治青花 7、正德青花 8、正德青花 9、隆庆青花 10、万历青花 11、天启青花 12、崇祯青花 十、清代的陶瓷 1、三彩 2、五彩 3、珐琅彩 4、粉彩 5、广彩 6、康熙青花 7、雍正青花 8、乾隆和清后期青花 9、釉里红 10、郎窑红和豇豆红 11、色釉瓷 12、仿宋名窑 13、紫砂 14、炉钧和广钧
红陶小口双耳壶:裴李岗文化 中国国家博物馆藏 1987 年新郑裴李岗文化遗址出土。 泥质红陶,手制,球腹、小口。器表光滑,因水蚀,表皮 脱落。此为当时的生活用具。

中国瓷器的文化介绍

中国瓷器的文化介绍

中国瓷器的文化介绍中国古代的瓷器是最古老的瓷器,在各个朝代有着不同的瓷器文化。

以下是为你精心整理的中国瓷器的文化介绍,希望你喜欢。

在中国,“瓷器”一词最早见诸于许慎的《说文解字》中。

“瓷”这个字在汉以前指“瓦器”,许慎《说文解字》中解释“瓷”为:“瓦器,从瓦次。

”。

《隋书》何稠传》记载的“匠人无取清意,稠以绿瓷为之”。

当时的绿瓷应该包括我们今天称呼为青瓷中的某些釉色玻璃质感很好的制品。

磁县博物馆已有收藏,但当时不称“青瓷”而称“绿瓷”。

“磁器”一词早见于唐代文献记载内。

当时磁、瓷的使用也分别得比较清楚。

如《新唐书。

地理志》记载:“邢州巨鹿郡土贡磁器;越州会稽郡土贡瓷器。

”。

当时磁州的一些窑场都会生产到唐代。

那么磁器的最初出现很可能同越器、邢器等名称涵义一样,指的是磁州所产陶磁器。

当然“磁器”也可能泛指整个河北南部一带的产品。

这种磁器与瓷器在外观上肯定有区别。

因此《新唐书》才以不同称谓加以记载。

《唐书》《地理志》中记载“土贡延埴盎缶”当时磁州属于河北管辖,似可旁证“磁器”也包括盎缶类产品。

在实物资料方面,磁州的临水曾经发现唐代窑址,墓葬出土过许多唐风陶瓷,其中有青瓷,又有化妆白瓷、酱褐釉瓷。

这些都可以纳入“磁器”范围。

由于磁器产量巨大,不仅行销范围扩展止整个中国北方,官民具获其益,还有许多输出国外。

导致文献记载中出现以“磁”代“瓷”现象,建构出内涵丰富的“磁器文化”。

自宋代后“磁”“瓷”开始出现混用现象。

元时陶瓷文献广泛使用“磁器”的称谓来指胎体坚固的陶磁制品,而不大再使用“瓷”字。

元学者耶律楚材在《佩文韵府》卷96。

〈七蜀钵脱。

磁钵条》中咏道:“累累山果映磁钵,薄薄浊缪半瓦壶”。

《元史》记载景德镇设立“浮梁磁局”亦用“磁”字。

(然,近年来,景德镇部分学者在文章中把《元史》中设立的“浮梁磁局”,恣意改写史料为“浮梁瓷局”。

真可一晒)在彭城出土的一件元末明初的《西江月》词文枕上,彭城磁州窑仍然保留了“礠窑”之称谓。

专题07瓷器-【热点筛选】备战2023年中考语文十大传统文化考点解析(原卷版+解析)2

专题07瓷器-【热点筛选】备战2023年中考语文十大传统文化考点解析(原卷版+解析)2
③这,就是闻名的鲁山花瓷。
④买家只许看,选准了,他才拿出瓷器让对方细看。在他这买瓷的,尤其是鲁山花瓷一般都信任他。因为,他是鲁山花瓷的权威。一尊鲁山花瓷拿来,不要放大镜,他用手一摸,鼻子一嗅,嗯,宋代的,绝对宋代的,瞧这质地,这手感。一查,果然是宋代的也因此,他的那家店,人来人往,生意很好。
③瓷釉覆盖在瓷胎上,实际上就形成了一种复合材料。宋代以后,景德镇成为瓷业的主要生产地之一,就是因为这一带开始以“白云石”加入釉中,使瓷釉洁白又易于施加彩饰。
④烧结火候,主要指瓷器烧成的温度。陶器、砖瓦的烧制都在1000℃以下,瓷器则不然。据推测,早期瓷器的烧成温度就已经达到1200℃了。日本大阪大学美术史教授木村重信先生曾撰文:“尽管要通过1300℃高温煅烧,釉料仍不变色,纹样依然如故,这就是中国瓷器烧制技术的关键秘密所在。”
(1)以上材料中,最能体现“中国瓷文化”特点的两则是________和________。
(2)请概括【材料三】的内容。
4.阅读下面的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央视纪录片《我在故宫修文物》热播,其宣传海报也引发人们的热烈探讨。下图是以一幅故宫破损古画为背景的海报细节图,其卓越的设计让人惊叹。
材料二:圆明园文物修复室中,修复师把所有的瓷器碎片按照形状、图案进行分类。一片片地比对,一点点地复原。往往拼出两三片相邻的瓷器碎片,需要好几天的时间。修复文物完成拼接补配之后,修复师还要完成打磨、调色、绘纹饰、上釉等步骤,再形成文物修复档案,经过专家评审等步骤最终将破碎的文物修复完好。
⑥中国瓷器还承载着丰厚的文化积淀。它的彩绘内容有的来自民间传说、历史故事,也有“犀牛望月”“龙凤吉祥”“岁寒三友”等寓意丰富的图案。康熙年间,景德镇窑曾经烧制了一组花卉瓷盅,薄胎青花,加彩题句,一盅一花一词。其中梅花盅题为“素艳雪凝树,清香风满枝”;杏花盅题为“青香和宿雨,佳色出睛烟”;桃花盅则题为“风花新社燕,时节归春浓”……瓷精图美,词句优雅,在有限的空间中令人感受到无限的韵味。

中国陶瓷作文500字5篇

中国陶瓷作文500字5篇

中国陶瓷作文500字5篇中国陶瓷在几千年的发展历程中,装饰和器物紧密联系,形成了独特的陶瓷文化风格。

小编为大家精心准备了《中国陶瓷作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中国陶瓷作文【一】中国陶瓷,一个很熟悉的词,相信大家都不陌生吧?但是,如果你认为陶瓷只是将粘土放入火中的一个用具的话,那你就大错特错了。

今天,我将让大家真正地了解陶瓷。

陶瓷,陶器和瓷器的总称。

中国人早在约公元前8000-2000年陶瓷年(新石器时代)就发明了瓷器。

陶瓷的主要成分是氧化硅、氧化铝、氧化钾、氧化钠、氧化钙、氧化镁、氧化铁、氧化钛等。

常见的陶瓷原料有粘土、石英、钾钠长石等。

陶瓷的传统概念是指所有以粘土等无机非金属矿物为原料的人工工业产品。

它包括由粘土或含有粘土的混合物经混炼,成形,锻炼而制成的各种制品。

由最粗糙的土器到最精细的精陶和瓷器都属于它的范围。

对于它的主要原料是取之于自然界的硅酸盐矿物(如粘土、石英等),因此与玻璃、水泥、搪瓷、耐火材料等工业,同属于“硅酸盐基业”的范围。

中国陶瓷也有分类,分为日用陶瓷、建筑陶瓷,生活陶瓷以及陶瓷首饰。

陶瓷的出现,意味着人类对水、火和泥土的征服,是在具备了一定技术条件下有能力创造物质环境下的结果。

陶瓷不但是我们重要的文化遗产,而且至今仍然用鲜活的形态和浓厚的文化意味装点着现代人的生活。

一件性质美、趣味高的陶瓷作品,不仅凝聚着时代科技与工艺的成果,记录着历史生活的点点滴滴,而且往往以方寸之地集绘画、诗文、书画、雕塑于一体,甚至还承载过社会教化的信息和功能,将古与今,中与外的整体与部分、科学与美学融为一体,产生了超乎器巧美釉美的审美价值和文化价值,正所谓“形上之气启示形上之道”。

听了我的介绍以后,大家有没没有对陶瓷了解的更深呢?中国陶瓷作文【二】中华传统文化种类繁多,有剪纸、国画、陶瓷等,其中陶瓷在生活中处处可见。

古人大约在公元前八千至两千年新石器时代就发明了陶瓷。

陶瓷大多数是用氧化物、氮化物、硼化物和碳化物等材料制成的。

中国传统民间工艺陶瓷ppt(75张)

中国传统民间工艺陶瓷ppt(75张)

• 灰陶
白陶
• 印纹陶
红陶
• 在战国时期,陶器上已经出现了各种优雅的纹饰 和花鸟。这时的陶器也开始应用铅釉,使得陶器 的表面更为光滑,也有了一定的色泽。
• 到了西汉时期,上釉陶器工艺开始广泛流传起来 。多种色彩的釉料也在汉代开始出现。
• 盛行于唐代的陶器,以黄、 褐、绿为基本釉色,后来人 们习惯地把这类陶器称为" 唐三彩"。唐三彩是一种低 温釉陶器,在色釉中加入不 同的金属氧化物,经过焙烧 ,便形成浅黄、赭黄、浅绿 、深绿、天蓝、褐红、茄紫 等多种色彩,但多以黄、褐 、绿三色为主。唐三彩的出 现标志着陶器的种类和色彩 已经开始更加丰富多彩
中国传统民间工艺
小组成员: 本三:zhangmiaomiao liqin 本一:leijuan jinhanci zhanglu
主讲内容
陶瓷
1.概念
2.陶器的发 展
3.工艺流程
微雕
1.微雕历史的 发展
2.制作工艺
刺绣
1.刺绣的概况 2.历代刺绣 3.刺绣流派
陶 瓷
陶瓷是以粘土为主要原料以及各种天然矿物 经过粉碎混炼、成型和煅烧制得的材料以及 各种制品。陶器和瓷器的总称。陶瓷的传统 概念是指所有以粘土等无机非金属矿物为原 料的人工工业产品。它包括由粘土或含有粘 土的混合物经混炼,成形,煅烧而制成的各 种制品。由最粗糙的土器到最精细的精陶和 瓷器都属于它的范围。对于它的主要原料是 取之于自然界的硅酸盐矿物(如粘土、石英 等),因此与玻璃、水泥、搪瓷、耐火材料等
• 夏、商、周三代的陶器品种,大致可分为灰陶 、白陶、印纹陶、红陶、原始陶等。其中在日常 生活中使用最多的是灰陶,有素面,也人施以简 单的绳纹或篮纹,或者彩绘各种复杂图案的;还 有在制作胎体过程中用拍、印、刻、堆、划等手 法留取肌理效果。这一时期的器体造型功能依然 以饮食器皿为主,有豆、鼎、釜、鬲、觚、 等等 。白陶在新石器晚期就已出现,这一时期又有了 进一步发展。白陶所使用的原材料为瓷土,质地 较细密,烧成温度也比其他陶器品种要高。其造 型与装饰直接受到同时期青铜礼器的影响,艺术 价值不在青铜器之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汝窑址出的标本,也不 是严格意义上的汝窑器,与 传世的汝窑器有明显差异。 在当时,它们是不合格产品, 打碎下埋的。同样宋临汝、 民汝窑出的瓷片更不能作为 汝窑器来看。
宋汝官窑器是亚光的,是仿玉的效 果。宋官窑器与汝窑器亚光的是一脉相 承的。龙泉仿官有玻化程度高的,也有 少部分是亚光的。汝窑窑址也出过玻化 程度高的标本,我们不能因为有这种玻 化程度高的汝窑址标本,就说它是汝窑 器(传世器中没有)。宋汝官窑器乳浊釉 是亚光还是玻璃质,主要与窑温高低有 关,这也是宋汝官窑器传世品绝大部分 呈亚光状态的原因。
官窑亦属宋代五大 名窑之一,北宋徽宗政 和年间设窑于汴京,称 汴京官窑。南宋设官窑 于修内司及郊坛下,称 修内司及郊坛下官窑。
南 宋 郊

下 官

窑 址
备注 对于传世官窑,
因为窑址尚未发现,难以 区别,最近有人证明,所 谓北宋官窑就是河南汝窑, 北宋官窑器就是河南汝窑 器中的精品,即官汝窑。
汝窑器中的精品,均通 体施釉,所谓的“裹足支 烧”,足、底部用顶点极小 的支钉支烧,支钉痕小如芝 麻点针鼻孔,支痕最少的为 三个,最多的为五个,支痕 处均露出香灰色的胎。
汝窑还烧制民用的 生活用品,胎质不如精 品细密,釉色除天青外, 还有白釉珍珠地划花、 黑釉褐花、豆青釉、三 彩等。






2004年 英 嘉 士 德 拍 出 的 宋官
葵花洗
大维基金会藏品 官窑 鱼耳炉
南宋官窑只发现了郊坛下窑址, 其器物特征是:
胎:呈灰黑色、深灰 色(紫灰),故称黑胎,较 薄、细密,但是火候不高。
釉: 南宋前期较薄, 滋润,乳浊状有玉质感。 釉色以粉青为主,间有 青灰、青黄、蜜蜡等色, 通体满釉,用支钉支烧, 钉痕小圆形。
新仿品的釉色青中闪黄绿色, 施釉厚而不匀,乳浊而不透明, 由于也加入了玛瑙石的粉末,所 以釉表光泽很润,但不够清爽, 有一种油腻的感觉。借助放大镜 观察釉中的气泡相互叠压,联成 一片,象是密集堆积起来的肥皂 泡。
支钉:宋代宫廷用汝窑器物一般 均采用满釉支烧,为了避免窑炉内 杂质的污染,需用匣钵装好,并将 器物用垫圈和支钉垫起,防止与匣 钵粘连。在器物底部可见细如芝麻 状的支钉痕三、五、七个,六个支 钉的很少,痕迹很浅,大小如粟米, 有的器物呈圆形支钉。有的汝窑器 无支钉痕,个别碗、套盒、凹足钵、 洗、器盖等用垫饼支烧工艺。
南宋 官窑 粉青釉 花 觚(gu)
簋(gui)式炉 杭州南宋官窑博物馆藏
清 凉 寺 汝
窑Hale Waihona Puke 遗 址河南汝窑为宋代 著名瓷窑之一,汝窑 和定窑、耀州窑、钧 窑一样,都曾为北宋 宫廷烧制过宫廷用瓷。
胎釉:汝窑器物的胎呈 香灰色,极细腻坚致, 胎体 比较薄,釉比较厚,多为天 青色(又称粉青),色泽深 浅不同,釉中有少量的气 泡,古人称之为:“寥若 晨星”,开细小片纹。
杭州老虎洞修内司官窑址出 的标本,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 官窑器成品,与传世的官窑器 有明显差异。因为在当时,它 们就因不合格才打碎下埋的。 当然也有好的标本,但很少。 故这些老虎洞修内司官窑址出 的标本,只能作个参照。
龙泉仿官不能作为官窑 器来看。做得再好,也只是 “仿官”。至少目前学术界没 将它作为官窑器。浙江金村窑、 大窑等,有的就是黑胎,为龙 泉仿官。目前有不少龙泉仿官 片被作为老虎洞修内司官窑址 出的标本。
新仿品的胎骨是白色 的,较旧器份量沉重,器 体厚,胎沉,足略小,口 部不是采用真品平切的修 坯方法,棱角分明,薄而 爽利,而是修成一个流圆 的唇口。
清宣统仿汝窑方瓶
汝 窑 近 代 仿 品
由于新仿品的胎体 和釉层都很厚,所以腹 壁凸起的三组弦纹也显 得模模糊糊,粗软无力, 显现出一种肉粉的色调。
釉色:以玛瑙入釉, 釉色呈天青、粉青、天蓝 色较多,也有豆绿、青绿、 月白、桔皮纹等釉色,釉 面滋润柔和,纯净如玉, 有明显酥油感觉,多呈乳 浊或结晶状。
汝窑天青釉荷叶式碗
用放大镜观察,可见到釉 下寥若晨星的稀疏气泡、色泽 滋润纯正、纹片晶莹多变为主 要特征。釉中多布红晕,有的 如晨日出海,有的似夕阳晚霞, 有的似雨过天晴,有的如长虹 悬空,世称“天青为贵,粉青 为尚,天蓝弥足珍贵。”
新仿品纹片大 小不一,很淡、很 浅,基本上是无色 透明的,毫无规律 可循。
备注:曾为宋宫廷烧制过宫廷 用瓷的瓷窑顺序如下: (A)浙江越窑 (B)陕西耀州窑 (C)河北定窑 (D)河南汝窑 (E)官窑 (F)钧窑
宋汝官窑瓷片的识别要领 目前市场上不少宋汝窑、官 窑瓷片鱼龙混杂,有的是杭州老 虎洞修内司官窑址出的,有的是 宋龙泉仿官的,有宋临汝、民汝 窑出的,也有是新仿打残的假瓷 片。怎样看待这些标本,它与传 世器有何区别?
器型:主要是碗、 盘、另有洗、瓶、 尊等,均为小型器 物,比较大的器型 有枕、炉、罐等。




汝窑天青釉三足盘
汝 窑

汝 窑 三 足 尊
河南的鲁山、 郏县及宝丰、临 汝均有汝窑的瓷 器生产。
临 汝 窑
宋临汝窑青釉小钵
临 汝 窑 豆 青 釉 罐
汝瓷的基本鉴别方法
从传世品看,主要有以下几点特征: 胎色:汝瓷胎质细腻,胎土中含有 微量铜,迎光照看,微见红色,胎色灰 中略带着黄色,俗称“香灰胎”,多见 汝州蟒川严和店、大峪东沟,汝州文庙、 清凉寺等窑址;汝州张公巷汝窑器,胎 呈灰白色,比其他窑口的胎色稍白,是 北宋官窑的主要特征。凡宋汝窑器的釉 表出筋或起弦线棱角的地方常见有浅赭 的色调,俗称为“羊肝色”。
新仿品也是七 个支钉,痕迹大如 绿豆,四周的釉被 掀起,形成一个个 的小槽坑。
民 国 仿
汝 窑
器型:汝窑器有瓶、尊、盏托、 碗、盘、洗、奁、水仙盆等日用器, 少数还有堆花、印花等装饰,另外, 在传世品的个别器物上还出现有文字。 如:“奉华”二字多见于尊、瓶、碟 之上。“蔡丙”、“宁”则是见于小 碟与洗上。文字虽不是装饰,但仍提 高了对器物的鉴赏意趣,其中“奉华” 应是宋奉华宫的专用物。
南宋后期,釉色与 前期相同。釉层加厚(多 次上釉),有的器物釉厚 度超过胎,多用垫饼垫 烧,足端无釉处呈深灰 或灰褐色,即铁足。
足端 无釉处 呈深灰 或灰褐 色,即 铁足。
器型:以碗、 盘、碟、洗比较 多,次为仿秦汉 古铜器玉器的造 型,为陈设器 。
南宋 官窑 琮 式 瓶
器形又分裹足、平底、三足、 凹足、葵口、窄板沿和宽板沿诸 种。盘分有裹足、凹足、平底、 直口和荷花口数种。还有三足洗、 弦纹尊(奁)、套盒、尊、方壶、 圆壶等,还有为数不多的莲花器 座、荷叶器座、镂孔器、鸟、龙 等瓷塑工艺品。
开片纹:汝瓷开片堪称一绝, 釉面开片较细密,多呈斜裂开片, 深浅相互交织叠错,象是银光闪闪 的片片鱼鳞,或呈蝉翼纹状,给人 以排列有序的层次感。釉中细小沙 眼呈鱼子纹、芝麻花和蟹爪纹。并 有典型的桔皮釉、冰片釉、茶叶沫, 部分柳条纹状的开片是因手拉坯辘 轳旋转时,使泥料分子排列结构朝 一定方向而形成的现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