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制图(含习题集)(第三版)第10章

合集下载

机械制图习题集答案第10章

机械制图习题集答案第10章

轮中间有上下两个小通孔,起 通气
作用。
( )尺寸 ∕8中的G表示 非螺纹密封管螺纹 , ∕ 表示 尺寸代号 ∕ 英寸 。
( )件 泵盖与件 泵体属于 螺钉 联结,件 泵体与件 压紧螺母属于 螺纹 联接。
( )拆画件9的零件图。
116
共二十二页
工作原理:尾座是
仪表车床上加工轴类零件时 作顶紧用的装置,是借助于 螺旋机构推动顶尖运动。部 件中顶尖6装在轴套2内,螺 母9用两个螺钉10与轴套固 定,螺钉23限制轴套做轴向 移动。当手轮14转动时,通 过键13使螺杆17转动,再通 过螺母的作用,是轴套2带 着顶尖6做轴向移动。当顶 尖6移动到需要位置时,再 旋转夹紧手柄7与螺杆17, 使夹紧套15、18将轴套锁紧 。 尾座靠导向定位键23嵌入床 身T形槽内,通过纵向滑动 来调整顶尖与主轴箱的距离 ,以适应不同长度的零件。 调整好后,用螺栓锁紧在床 身上。
油标
吊环螺钉
螺钉
通气塞
螺母
小盖
垫片
压制板

螺栓 螺栓
螺母
=2
弹簧垫圈
锥筒
¦ µ5
壳体
序号 名 称
数量 材 料
备注
=2
齿轮减速箱
重量 比例
1:1
制图
审核
机械制图(jī xiè zhì tú)
内容(nèiróng)总结
共二十二页
(4)图中标注 的零件是指件 1 ,标注 的零件是指件 6 ,标注
的零
件是指件 1 ,标注 的零件是指件 2 。
(5)图中所注
,如果注在孔的零件图上,则写成 φ25H11 ,如果注在轴的零件图
上,则写成 φ25c11 。该配合为 基孔 制的 间隙 配合。

机械制图习题集项目10 绘制装配图——答案

机械制图习题集项目10 绘制装配图——答案

项目10 绘制装配图1.千斤顶的工作原理千斤顶是利用螺旋运动来顶举起重物的一种起重或顶压工具,常用于汽车修理及机械安装中(见装配示意图)。

工作时,重物压于顶垫5之上,将绞杠3穿入螺旋杆2上部的孔中,旋动绞杠,因底座1不动,则螺旋杆在作圆周运动的同时,靠螺纹的配合作上、下移动,从而顶起或放下重物。

螺旋杆2的顶端安装有顶垫5,并用螺钉4加以固定。

2.明细栏3.能力目标(1)能根据装配示意图理解部件的工作原理。

(2)能根据部件的总体尺寸选择合适的图幅。

(3)在装配图中能正确处理零件间的位置关系。

(4)能根据部件特点选择合理的表达方案。

(5)能为装配图标注合理的尺寸及技术要求。

4.任务要求(1)恰当地确定部件的表达方案,清晰地表达部件的工作原理、装配关系及零件的主要结构形状。

(2)正确地标注装配图上的尺寸和技术要求。

(3)应先画装配草图,然后再画装配工作图。

班级:姓名:学号5.任务指导(1)仔细阅读每张零件图,想出零件的结构形状;参阅部件装配示意图,弄清部件工作原理、各零件间的装配关系和零件的作用。

(2)选定部件表达方案后,可先画主体零件,然后按装配顺序拼画出装配图。

注意正确运用装配图的规定画法、特殊表达方法和简化画法等。

(3)注意装配结构的合理性以及相关零件间尺寸的协调关系。

(4)标注必要的尺寸,编写零(部)件序号,填写明细栏、标题栏和技术要求。

(5)明细栏衔接在标题栏上方,当上方位置不够时可续接在标题栏左方,明细栏中的序号应按自下而上顺序排列,并应与图上的序号一致。

6.装配示意图读懂柱塞泵装配图,拆画泵体1和阀体6的零件图。

1.工作原理柱塞泵是用来提高油压的部件。

阀体6下部连接进油管,与油箱接通,油箱内油压为常压;前部连接出油管,与用油设备接通。

柱塞11与曲柄(图上未画出)用Φ8销子连接,曲柄带动柱塞11作左右往复运动。

当柱塞11向右移动时,泵体1的内部压力降低,在大气压力的作用下,油就从油箱压入进油管,并推开下阀瓣2,进入泵体内腔;当柱塞11向左移动时,下阀瓣2受压关闭,内腔油压急剧升高,顶开上阀瓣3,进入阀体6的上部,油从前面出口流出,经过出油管通向用油设备。

现代工程图学习题集第三版第10章答案

现代工程图学习题集第三版第10章答案
证管路的安全。弹簧压力的大小靠螺杆9采调节。为防止螺
杆松动,在螺杆上部用螺母8并紧。罩子7用来保护螺杆,阀
门两侧有小圆孔,其作用是使进入阀门内腔的油流出来,阀
门的内腔底都有螺孔,是供拆卸时用的,阀体1与阀盖11用4
个螺柱联接,中间有垫片12以防漏油。
回油阀装配示意图
10-3 读装配图,并回答问题(一)
150,000
3答:
添加标题
170,000
4答:
3答:
2答:总体尺寸为166、37.5、漏标了总宽。
1答:Φ10H8/f7、Φ14H8/F7、24H8/f7、16H8/f7、18H8/F7 全部为间隙配合。
1答:安装尺寸为Rp3/8。
添加标题
125,000
2答:主要反映8号零件阀体、4号零件轴和2号零件手把 之间的装配关系。
添加标题
第10章 装配图
10-1 由零件图画装配图(一)
千斤顶示意图说明
10-2 由零件图画装配图(二)
回油阀说明
回油阀是供油管路上的装置。在正常工作时,阀门2靠
弹簧13的压力处在关闭位置,此时油从阀体右孔流入,经阀
体下部的孔进入导管。当导管中油压增高超过弹簧压力时,
阀门被顶开,油就顺阀体左端孔经另一导管流回油箱,以保
10-4 读装配图,并回答问题(二)
10-5 读装配图,并回答问题(三)
10-6 读装配图,并回答问题(四)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单击此处添加大标题内容
拆除4号零件
答:
1答:固定顶尖的装配尺寸是14h6。
1答:镜头架部件的作用是调整镜头焦距。锁紧螺母4迫使内 衬圈收缩而固定镜头。旋转调节齿轮5,通过与内衬圈上齿条的啮合传动,带动内衬圈前后移动,从而达到调节焦距使银幕图象清晰。

清华大学出版社机械制图习题集参考答案(第三版)最全整理

清华大学出版社机械制图习题集参考答案(第三版)最全整理

3-4 求点A到直线BC的距离。
3-5 求位于直线AB上,且到C、D两点等距离的 点K的投影。
3-6 已知直线AB、CD 垂直相交,求作AB的水平 投影。
3-7 已知点A距△BCD10毫米,求点A的正面投影。
3-8 过点A作直线AB与两已知平面平C 的正面投影。
避免丝杠转动时造成固定钳体左右两端面的磨损155读懂平口钳装配图回答问题平口钳由11种零件组成其中序号是2和11的零件是标准件
2-1 求各点的未知投影。
2-2 已知点B距点A15;点C与点A是对V面的重影点;点D
在点A的正下方15。求各点的三面投影。
2-3 已知点A(25,15,20);点B距W、V、H面分别为20、10、15; 点C在点A之左10、之前15、之上12;点D在点A之上5、与H、
*4-27 求作左视图。
5-1 求作左视图并用彩色笔勾画出平面P的投影。
5-2 求作俯视图并用彩色笔勾画出平面Q的投影。
5-3 求作俯视图并标出平面P的其余两投影。
5-4 求作俯视图并标出平面P的其余两投影。
5-5 求作俯视图。
5-6 求作主视图。
5-7 补全四棱锥被截切后的俯视图并求左视图。
*4-20 在三视图上标出平面ABCD的投影。
C D
B A
*4-21 在三视图上标出平面ABC的投影。
B A
C
*4-22 在三视图上标出平面ABCD的投影。
A
B
D
C
*4-23 在三视图上标出平面ABCDEF的投影。
AB
F
E
C
D
*4-24 求作主视图。
*4-25 求作左视图。
*4-26 求作左视图。
2-41 求两平面的交线MN并判别可见性。

机械制图及计算机绘图第三版习题册参考答案

机械制图及计算机绘图第三版习题册参考答案

模块一制图的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1-1 抄画平面图形(略)1-2 字体练习(略)1-3 字体练习(略)1-4 在右侧按照1∶1比例绘制左侧图形(略)1-5 标注平面图形的尺寸(略)121-6 标注尺寸(数值从图中度量,取整数)31-7 指出图中尺寸标注的错误,并在下面中正确地标注尺寸41-8 标注平面图形的尺寸(尺寸从图中量取,取整数)1-9 正多边形和椭圆练习(略)1-10 按照1∶1的比例抄绘平面图形,并标注尺寸(略)1-11 按照1∶2的比例抄绘平面图形,并标注尺寸(略)561-12 按照样图上所注尺寸完成下面图形的线段连接(比例1∶1)71-13 按照样图上所注尺寸完成下面图形的线段连接(比例1∶1)1-14 选择合适的比例,绘制拉楔平面图,并标注斜度、锥度和尺寸(略)891-15 斜度和锥度练习1-16 按照样图上所注尺寸,选择合适的比,在下方绘制图形,并标注尺寸(略)10111-17 按照样图上所注尺寸,在下方绘制图形(比例1∶1)121-18 按照样图上所注尺寸,在下方绘制图形(比例1:1)1-19 按照样图上所注尺寸,在下方绘制图形(比例1:1)模块二绘制物体的三视图2-1 绘制三视图(略)14152-2 参照立体图,根据两视图补画第三视图162-3 参照立体图,补画三视图中漏画的图线172-4 根据两视图补画第三视图182-5 根据两视图补画第三视图192-6 根据两视图补画第三视图202-7 根据两视图补画第三视图212-8 根据两视图补画第三视图222-9 点的投影232-10 参照立体图补画第三视图,并求其表面上点的未知投影242-11 直线的投影252-12 在三视图上找出标注字母的棱线的未知投影并描粗,填空说明直线的种类262-13 平面的投影272-14 在三视图上标出平面的投影,并填空2-15 绘制基本几何体的三视图,并标注尺寸(略)28292-16 基本几何体的三视图及尺寸标注302-17 根据两视图补画第三视图,并标注尺寸(尺寸从图中量取,取整数)312-18 根据两视图补画第三视图,并标注尺寸(尺寸从图中量取,取整数)32 2-19 根据两视图补画第三视图,并标注尺寸(尺寸从图中量取,取整数)332-20 根据两视图补画第三视图,并标注尺寸(尺寸从图中量取,取整数)342-21 根据两视图补画第三视图,并标注尺寸(尺寸从图中量取,取整数)352-22 根据两视图补画第三视图,并标注尺寸(尺寸从图中量取,取整数)模块三轴测图3-1 看懂两视图,绘制正等轴测图(略)36373-2 看懂两视图,绘制正等轴测图(尺寸从图中量取,取整数)3-3 看懂两视图,绘制正等轴测图(略)38393-4 看懂两视图,补画第三视图,并绘制正等轴测图(尺寸从图中量取,取整数)403-5 看懂两视图,补画第三视图,并绘制正等轴测图(尺寸从图中量取,取整数)3-6 看懂两视图,绘制斜二等轴测图(略)41423-7 看懂两视图,绘制斜等轴测图(尺寸从图中量取,取整数)3-8 看懂两视图,绘制斜等轴测图(尺寸从图中量取,取整数)模块四截交线与相贯线4-1 求作立体表面上点的投影(略)44454-2 求作立体表面上点的投影464-3 求作平面立体上的截交线474-4 求作平面立体上的截交线4-5 求作曲面立体上的截交线(略)48494-6 根据两视图补画第三视图504-7 根据两视图补画第三视图。

机械制图第十章习题集答案

机械制图第十章习题集答案

机械制图第十章习题集答案机械制图是一门重要的工程学科,它是工程设计的基础,对于工程师而言至关重要。

其中,机械制图的第十章是一个关键的章节,它涵盖了许多重要的习题。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探讨机械制图第十章习题集的答案,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一章节的内容。

第一题:画出一个标准的螺旋线。

答案:标准的螺旋线是由一系列等距离的点组成的曲线。

它可以通过以下步骤来绘制:首先,在纸上选择一个起始点,然后确定螺旋线的半径和螺距。

接下来,从起始点开始,按照设定的半径和螺距,依次绘制每个点,直到螺旋线完成。

第二题:绘制一个齿轮传动装置的剖视图。

答案:齿轮传动装置是一种常见的机械传动装置,它由两个或多个齿轮组成。

要绘制齿轮传动装置的剖视图,首先需要确定装置的主要部件和其相对位置。

然后,根据齿轮的外形和尺寸,绘制每个齿轮的剖视图。

最后,使用剖视线将各个齿轮连接起来,形成一个完整的剖视图。

第三题:画出一个三维图形的等轴测投影。

答案:等轴测投影是一种用于表示三维物体的投影方法。

要画出一个三维图形的等轴测投影,首先需要确定图形的主要轴线和其相对位置。

然后,按照等轴测投影的规则,将图形的各个面绘制出来。

最后,使用直线将各个面连接起来,形成一个完整的等轴测投影。

第四题:绘制一个平行轴齿轮的齿廓。

答案:平行轴齿轮是一种常见的齿轮类型,它由两个平行轴上的齿轮组成。

要绘制平行轴齿轮的齿廓,首先需要确定齿轮的模数、齿数和压力角。

然后,根据这些参数,使用齿廓线的方程计算出每个齿的坐标点。

最后,将这些点连接起来,形成一个完整的齿廓。

通过以上几个习题的解答,我们可以看到,机械制图第十章涉及了许多重要的概念和技巧。

掌握这些概念和技巧对于工程师来说至关重要,它们是实际工程设计的基础。

因此,我们应该认真学习和理解这些内容,并通过实践来提高我们的机械制图技能。

总结起来,机械制图第十章习题集的答案涵盖了螺旋线、齿轮传动装置、三维图形等轴测投影和平行轴齿轮齿廓等重要内容。

机械制图习题集_附带答案

机械制图习题集_附带答案

30 – 3(2)
a
返回
答案179
30 – 4
返回
a
答案180
31 – 5
返回
a
答案181
31 – 6
返回
a
答案182
31 – 7
a返回
答案183
32 – 8
a返回
答案184
32 – 9
a返回
答案185
32 – 10
a返回
答案186
32 – 11
返回
a
答案187
33 – 12
返回
a
。。
(b)
(c )
(d)
16 – 9(2)
a返回
答案88
9.已知物体的正面、水平投影,请选择正确的侧面投影.
(3)
16 – 9(3)
a返回
答案89
9.已知物体的正面、水平投影,请选择正确的侧面投影.
(4)
16 – 9(4)
a返回
答案90
第五章 组合体及三维造型
17-1(1)
17-1(2)
17-1(3)
10-3
10-4
a
返回
10-5
10-6
21
11-1
11-2
11-3
11-4
11-5
a
返回
11-6
22
6 – 1(1)
返回 a
答案23
6 – 1(2)
返回 a
答案24
6 – 1(3)
返回 a
答案25
6 – 1(4)
返回 a
答案26
6 – 2(1)
返回 a
答案27
6 – 2(2)

清华大学出版社机械制图习题集参考答案(第三版)最全整理_图文

清华大学出版社机械制图习题集参考答案(第三版)最全整理_图文

7-5 求作左视图,并比较它们的形状有何不同。
7-6 求作主视图。
7-7 求作俯视图。
7-8 求作左视图。
7-9 分析形状的变化,补齐主视图上所缺的线。




7-10 求作左视图。
7-11 求作左视图。
7-12 求作俯视图。
7-13 求作左视图。
7-14 求作俯视图。
7-15 求作主视图。
清华大学出版社机械制图习题集参考答案(第 三版)最全整理_图文.ppt
2-2 已知点B距点A15;点C与点A是对V面的重影点;点D
在点A的正下方15。求各点的三面投影。
2-3 已知点A(25,15,20);点B距W、V、H面分别为20、10、15; 点C在点A之左10、之前15、之上12;点D在点A之上5、与H、
*6-26 求作俯视图。
*6-27 求作主视图。
*6-28 求作左视图。
7-1 参照立体图画出三视图(未定尺寸从立体 图上量取)。
7-2 参照立体图画出三视图(未定尺寸从立 体图上量取)。
7-3 参照立体图画出三视图(未定尺寸从立 体图上量取)。
7-4 参照立体图画出三视图(未定尺寸从立 体图上量取)。
3-15 求平行四边形ABCD的实形。
3-16 求作∠ABC的角平分线。
3-17 求两相交直线AB、CD之间夹角的实际大小。
3-18 过点A作直线AD与直线BC相交于D并使 ∠ADC=60°。
4-1 求作体的第三视图并补全体表面上点的其 余两投影。
4-2 求作体的第三视图,标出棱线AB的投影并 求体表面上点C的未知投影。
4-8 求作左视图,在主视图和左视图上标出平面 ABCD的投影并回答问题。

《机械制图习题集》参考答案

《机械制图习题集》参考答案

模型 答案 目录 上页 下页 退出
15
模型
模型 答案 目录 上页 下页 退出
16
模型 答案 目录 上页 下页 退出
17
模型 答案 目录 上页 下页 退出
18
模型 答案 目录 上页 下页 退出
19
模型 答案 目录 上页 下页 退出
20
模型 答案 目录 上页 下页 退出
21
模型 答案 目录 上页 下页 退出
第七章 标准件和常用件……………………………… 55
第八章 零件图………………………………………… 62
第九章 装配图………………………………………… 76
第一章
12345
目录
第二章
6 7 8 9 10
目录
第三章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目录
第九章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目录
1
答案 目录 上页 下页 退出
2
答案 目录 上页 下页 退出
3
答案 目录 上页 下页 退出
4
答案 目录 上页 下页 退出
5
答案 目录 上页 下页 退出
38
答案 目录 上页 下页 退出
39
答案 目录 上页 下页 退出
40
答案 目录 上页 下页 退出
41
模型
模型
答案 目录 上页 下页 退出
42
模型
模型
答案 目录 上页 下页 退出
43
模型
模型
答案 目录 上页 下页 退出

清华大学出版社机械制图习题集参考答案(第三版)最全整理PPT演示课件

清华大学出版社机械制图习题集参考答案(第三版)最全整理PPT演示课件
52
3-5 求位于直线AB上,且到C、D两点等距离的 点K的投影。
53
3-6 已知直线AB、CD 垂直相交,求作AB的水平 投影。
54
3-7 已知点A距△BCD10毫米,求点A的正面投影。
55
3-8 过点A作直线AB与两已知平面平行。
56
3-9 已知△ABC与△DEF平行且相距10,求△ABC 的正面投影。
24
2-25 求平面上点K与点N的另一投影。
25
2-26 已知直线AB在两平行直线CD、EF所确定的 平面上,求作AB的水平投影。
26
2-27 完成平面图形ABCDE的水平投影。
27
2-28 已知CD为水平线,完成平面ABCD的正面投影。
28
2-29 完成平面图形ABCDEFGH的三投影并回答 下面的问题。
144
6-4 四棱柱与半圆球相交,补全主视图,并求左视图。
145
6-5 求作左视图。
146
6-6 求作主视图。
147
6-7 求作俯视图。
148
6-8 求作主视图。
149
6-9 已知主视图和俯视图,选择正确的左视图。




正确的左视图是 ⑷ 。
150
6-10 已知主视图和俯视图,选择正确的左视图。
6-18 求作俯视图。
159
*6-19 求作主视图。
160
*6-20 求作主视图。
161
*6-21 求作俯视图。
162
*6-22 求作主视图。
163
*6-23 求作主视图。
164
*6-24 求作左视图。
165
*6-25 求作主视图。

机械工程图学习题集答案全集(上海交大第3版)ppt课件

机械工程图学习题集答案全集(上海交大第3版)ppt课件

第6章 组合体的视图 及尺寸标注
精选PPT课件
145
P26-1 答案
第6章 组合体的视图 及尺寸标注
精选PPT课件
146
P26-2
第6章 组合体的视图 及尺寸标注
精选PPT课件
147
P26-2 答案
第6章 组合体的视图 及尺寸标注
精选PPT课件
148
P26-3
第6章 组合体的视图 及尺寸标注
平面
精选PPT课件
82
P14-1
第3章 点、直线、
平面
精选PPT课件
83
P14-1 答案
第3章 点、直线、
平面
精选PPT课件
84
P14-2
第3章 点、直线、
平面
精选PPT课件
85
P14-2 答案
第3章 点、直线、
平面
精选PPT课件
86
P14-3
第3章 点、直线、
平面
精选PPT课件
87
P14-3 答案
平面
精选PPT课件
42
P8-2 答案
第3章 点、直线、
平面
精选PPT课件
43
P8-3
第3章 点、直线、
平面
精选PPT课件
44
P8-3 答案
第3章 点、直线、
平面
精选PPT课件
45
P9-1
第3章 点、直线、
平面
精选PPT课件
46
P9-1 答案
第3章 点、直线、
平面
精选PPT课件
47
P9-2
精选PPT课件
140
P25-3
第6章 组合体的视图 及尺寸标注

机械制图习题集附带答案

机械制图习题集附带答案

返回
答案
21 – 1(10)
返回
答案
21 – 1(11)
返回
答案
21 – 1(12)
返回
答案
22 – 1(13)
返回
答案
22 – 1(14)
返回
答案
22 – 1(15)
返回
答案
22 – 1(16)
返回
答案
23 – 2(1)
返回
答案
23 – 2(2)
返回
答案
23 – 2(3)
返回
答案
(2)
(a)
(b)
(c )
(d)
16 – 9(2)
返回
答案
9.已知物体的正面、水平投影,请选择正确的侧面投影.
(3)
16 – 9(3)
返回
答案
9.已知物体的正面、水平投影,请选择正确的侧面投影.
(4)
16 – 9(4)
返回
答案
第五章 组合体及三维造型
17-1(1)
17-1(2)
17-1(3)
01
02 03 04 05 06 代代号号
气阀杆
密封圈 阀体 螺母 芯杆 手柄球 名名称称
1 Q235
1 1 1 1 1 数数量量
橡胶 Q235 Q235 Q235 酚醛塑料 材材料料
备注
返回
答案
拆画零件3锁紧螺母的零件图。
51锁紧螺母
返回
答案
拆画零件2阀门的零件图。
51阀门
返回
答案
拆画零件1阀体的零件图。
6 – 1(2)
返回
答案
6 – 1(3)
返回
答案

清华大学出版社机械制图习题集参考答案(第三版)最全整理

清华大学出版社机械制图习题集参考答案(第三版)最全整理

*5-18 补全主视图和俯视图上所缺的线。
*5-19 补全主视图和左视图上所缺的线并标 出P、Q面的投影。
*5-20 求作左视图。
*5-21 求作俯视图。
*5-22 求作俯视图。
*5-23 求作俯视图。
5-24 求作俯视图。
5-25 求作俯视图。
5-26 作左视图。
5-27 求作左视图。
2-36 求直线EF与△ABC的交点K并判别可见性。
2-37 求直线EF与△ABC的交点K并判别可见性。
2-38 过点A作直线AB与直线CD平行并与△EFG 相交,求出交点K,并判别可见性。
*2-39 过点A作正平线AM与△BCD平行并与△EFG 相交,求出交点K,并判别可见性。
2-40 求两平面的交线MN并判别可见性。
6-14 补全主视图和俯视图上所缺的线。
6-15 求作主视图。
6-16 求作主视图。
6-17 求作左视图。
6-18 求作俯视图。
*6-19 求作主视图。
*6-20 求作主视图。
*6-21 求作俯视图。
*6-22 求作主视图。
*6-23 求作主视图。
*6-24 求作左视图。
*6-25 求作主视图。
2-41 求两平面的交线MN并判别可见性。
2-42 求两平面的交线MN并判别可见性。
*2-43 求两平面的交线MN并判别可见性。
*2-44 求两平面的交线MN并判别可见性。
2-45 过点M作△ABC的垂线,并求垂足K。
2-46 过点A作平面BCED的垂线AF,求其垂足K, 并判别可见性。
2-18 作一直线MN,使其与已知直线CD、EF相交,同时 与已知直线AB平行(点M、N分别在直线CD、EF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符号类技术要求包括尺寸公差、形位公差、表面粗糙度等。 (2) 文字类技术要求包括: ① 性能要求:如装配体的规格、参数、性能指标等。 ② 装配要求:如装配的顺序、方法及注意事项,装配时应保证的精确度、密封性等要 求。 ③ 使用要求:如装配体的使用操作说明,维护及保养的注意事项等。 编写装配体的技术要求可参阅同类产品的图样,根据具体情况而确定。符号类技术要 求应按照国家标准规范标注。文字类技术要求注写时应准确、简练,一般应写在明细表上 方或图纸下方空白处,也可另外写成技术要求文件作为图样的附件。 4.序号和明细表 为了便于读图和图样管理,也为了便于备料和组织生产,有必要对装配图中各零、部 件一一编注序号并对应填写在明细表中。 1) 零、部件的序号 装配图中的每一个零、部件都必须编注序号。同一张装配图中相同的零、部件只编写 一个序号且一般只标注一次;零、部件的序号应与明细表中的序号一一对应;同一张装配 图中序号的编注方式应一致。
(2) 指引线应尽可能排列整齐均匀,且不宜过长并不能相互交错,应尽量不穿越或少穿 越其它零件的轮廓。当指引线穿越有剖面线的区域时,不应与剖面线平行。必要时指引线 允许画成折线,但只可弯折一次,如图10-3(a)所示。同一组紧固件以及装配关系清楚的零 件组,允许使用公用指引线,如图10-3(c)所示。
通常只标注以下几类尺寸: (1) 性能尺寸(规格尺寸):这类尺寸反映了装配体的性能和规格,在设计装配体时就已 经确定,同时这类尺寸又是了解和选用机器的参考依据。 (2) 装配尺寸:包括保证有关零件之间配合性质的配合尺寸、保证重要零件之间的相对 位置的尺寸等。 (3) 安装尺寸:表示将机器或部件安装在地基或其它部件上时所必需的尺寸。 (4) 外形尺寸(总体尺寸):表示装配体外形的总长、总宽、总高的尺寸。外形尺寸是反 映装配体大小的尺寸,是机器或部件在包装、运输和安装过程中确定其所占空间大小的依 据。 (5) 其它重要尺寸:有些需要在设计中确定,但又不属于上述几类尺寸的重要尺寸,称 之为其它重要尺寸,如运动零件的极限尺寸,主要零件的重要结构尺寸等。 这里需要注意的是:第一,上述所讲五类尺寸在某一张装配图中并不一定同时出现; 第二,装配图中的某一个尺寸可能同时具有多种作用,分属于以上几类尺寸。 3.技术要求 在装配图中用来说明对装配体的性能、装配、检验和使用等方面的要求和条件的文字 或符号,统称为装配图的技术要求。技术要求分为符号类和文字类技术要求。
第一节 装配图的作用和内容
1.1 装配图的作用 装配图是机器或部件在设计和生产中的重要技术文件和技术依据。它可以用来表达部 件或机器的工作原理、零件的主要结构和形状以及它们之间的装配关系,还可以为装配、 检验、安装和调试提供所需的尺寸和技术要求。 另外,在装配体的设计中,装配图是绘制零件图的依据。在装配体的使用、拆装、维 护和保养中,装配图也是重要的操作依据。在进行技术交流和更新改造原有设备时,装配 图也是不可缺少的技术资料。 1.2 装配图的内容 在前面零件图的内容中,我们已经对齿轮油泵有所了解。一张完整的装配图应包括以 剖视、断面图等各种图样表达方法以及装配 图特有的一些画法)正确、完整、清晰和简便地表达装配体的工作原理、零件的主要结构和 形状以及它们之间的装配关系。如图10-2所示,装配图中具体的图样种类及数量要视装配 体的大小及复杂程度而定。 2.必要的尺寸 必要的尺寸是指反映装配体的性能、规格、外形以及装配、检验、安装时所必需的一 些尺寸。
3) 序号的排列形式 (1) 按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在整个一组图形的外围依次整齐排列,不得跳号。 (2) 当在整个装配图上无法连续排列时,可以在某个图形的周围按水平或铅垂方向依次 整齐排列,不得跳号。
4) 明细表 明细表是装配图中对所有零件的详细记录档案,记录有零件的序号、名称、数量、材 料、国标及备注等等。 明细表的位置应画在标题栏的上方,与标题栏等长,零、部件的序号自下而上排列, 以便随时增补零件序号。如果空间不够,允许将明细表分段排列在标题栏的左方。明细表 除左边框为粗实线外,其余线条均为细实线。关于明细表的规格和尺寸,GB 10609.2— 2009做了详细的规定。 5.标题栏 装配图和零件图一样需要有一个标题栏。标题栏中注明装配体的名称、图形比例、图 形编号和单位名称以及绘图和审核人员签名等内容。与零件图的标题栏不同的是,在装配 图的标题栏中是无法注写出零件材料等信息的。
第十章 装 配 图
第一节 装配图的作用和内容 第二节 装配图的视图表达方法品 第三节 装配图的绘制方法与步骤 第四节 装配结构的合理性 第五节 装配体的测绘方法与步骤 第六节 装配图的读图方法与步骤 第七节 由装配图拆画零件图
把若干个零件根据设计要求并按照一定的装配关系和技术要求装 配在一起就组成了一台机器或部件,称之为装配体。表示装配体 的图样称作装配图。装配图分为部件装配图和总装配图。本章主 要介绍装配图的内容、装配图的规定画法、装配图的绘制方法和 装配图的识读等方面的内容。
第二节 装配图的视图表达方法
2.1 装配图的基本表达方法 装配体的表达与零件的表达,目的和方法的共同点是都要反映机件内、外部结构和形 状,因此,前面介绍过的机件的各种表达方法和选用原则,不仅适用于零件,也完全适用 于装配体。但是,零件图和装配图之间还有许多不同点。零件图表达单个零件,重点是要 准确描述零件的大小和结构,为加工生产提供依据;而装配图所要描述的重点是装配体的 工作原理、装配关系、装配体的内、外部结构和零件的主要形状结构,没有必要将每个零 件的形状结构都完全表达清楚。因此,除了遵守投影规则、剖视规则和各种规定画法之外, 装配图还有其特有的规定画法。 10.2.2 装配图的规定画法 1. 接触面(配合面)与非接触面的画法 (1) 两零件的接触面或基本尺寸相同的轴孔配合面,规定只画一条 线表示其公共轮廓。间隙配合即使间隙较大也必须画一条线。如图10-2 中的齿轮轴的轴端与泵体和泵盖上的轴孔的配合处就只画了一条线(轴的 名义尺寸和孔的名义尺寸是一样的)。 (2) 相邻零件的非接触面或非配合面,应画两条线表示各自的轮廓。 即使间隙很小也必须画两条线。必要时允许适当夸大。如图10-2中的压 盖孔孔底与主动轴端面之间应画两条线。
2) 序号的编写方法与规则 (1) 编写形式如图10-3(a)所示,在所指零、部件的可见轮廓内画一圆点,然后向装配图 以外画指引线(细实线),在指引线的另一端画一水平线,在水平线上注写序号,序号的字 高应比装配图的尺寸数字大一号或两号。对于很薄的零件或涂黑的剖面,可在指引线的末 端画出箭头,并指向该部分的轮廓,如图10-3(b)所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