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文学30年-散文

合集下载

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名词解释完整版

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名词解释完整版

延安文艺座谈会:召开于1942年5月,正是抗日战争最艰苦的相持阶段。

当时解放区文学的主流是好的,但作家队伍的思想面貌也存在不少问题。

为了总结经验教训,克服错误观点,让文艺给民族解放战争以更大助力,在延安召开了文艺座谈会。

先由毛泽东作了"引言"的发言,经过作家三次讨论,毛泽东作了"结论"的发言。

"引言"和"结论"合称《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

《讲话》提出了文艺为人民大众服务的方向,强调指出要真正为人民大众服务,作家必须把立足点移到无产阶级方面来。

《讲话》阐明人民生活是文艺的无尽的唯一的源泉,要求文艺工作者深入人民生活,履行思想,获取无限丰富的艺术源泉,并继承和借鉴中外优秀文学遗产,这样才能创造真正为人民大众的文学。

《讲话》还论述了文艺与政治的关系,认为文学为政治服务在当时尖锐的斗争形势和正确的革命政策下,与文艺真实反映时代历史风貌和社会心理基本上是统一的,从主要方面说是起了积极作用。

总之,《讲话》是对五四以来新文学运动经验教训的深刻总结,是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发展,从理论上解决了新文学发展的关键问题,对新文学具有重大深远的指导意义。

民族形式问题论争:发生在抗战中期。

1939年和1940年,毛泽东先后发表《中国共产党在民族战争中的地位》、《新民主主义论》,提出"为中国老百姓喜闻乐见的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和"中国文化应有自已的形式,这就是民族形式"的问题。

国统区文艺界在学习和讨论中发生两种对立的观点。

一种是向林冰的观点。

向林冰的观点是:①"应该在民间形式中发现民族形式的中心源泉",他认为喜闻乐见应以习闻常见为基础,而民间形式是大众习闻常见的;②否定"五四"以来新文艺的形式。

另一种观点以葛一虹为代表:①对旧形式全盘否定;②肯定新文艺在民族形式上的努力和成就时,否认新文艺在形式上存在缺点。

钱理群《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 章节题库 (散文)【圣才出品】

钱理群《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 章节题库 (散文)【圣才出品】

第7章散文(一)一、填空题1.瞿秋白的________以游记的形式报道了赴俄的沿途经历。

(中山大学2012年研)【答案】《赤都心史》【解析】1920年8月,瞿秋白作为《晨报》的记者出访苏俄,并在此加入共产党。

访苏期间,他写下了《赤都心史》这部游记体散文著作,记录了他在莫斯科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真实地反映了那个时代一个先进的中国人在“赤都”的思想演变过程。

2.语丝体包括杂感、短评、小品等文学样式,在思想内容上任意而谈,斥旧促新,在艺术上以________、________为主要形式。

【答案】文艺性短论;随笔【解析】语丝体在艺术上以文艺性短论和随笔为主要形式,泼辣幽默,讽刺强烈,文字中富于俏皮的语言和讽刺的意味,其特色是任意而谈,无所顾忌,要催促新事物的产生,对于有害于新的旧物,则极力加以排击。

二、名词解释1.“随感录”作家群(中国传媒大学2012年研)答:“随感录”作家群是指在“五四”时期,以新文化运动倡导者为主,用随感形式对现实做出敏锐的反应,充分体现“五四”的青春精神并以写杂文为主的文学创作群体。

其杂文现实性强,论战色彩浓厚,其中鲁迅的杂文最具代表性。

主要代表人物有陈独秀、刘半农、钱玄同、周作人等,他们创作都保持着鲜明的个人风格。

1918年4月《新青年》第4卷4号开始设立“随感录”栏目,专门发表杂文。

《新青年》随感录作者大都是新文化运动的先驱者。

2.小品散文(四川大学2011年研)答:小品散文是中国现代散文开创期的散文作品,一般是指散文中短小隽永而偏重于记叙、抒情、述感一类文章,又称小品文。

林语堂、周作人为代表的一大批现代作家,高举“闲适”文学的大旗,对明代小品文推崇备至,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又有新的探索和发展,小品散文开始兴盛。

周作人是一个负有盛名、具有影响的小品散文作家。

至上世纪90年代,随着人们文学审美观念的成熟,小品散文在文学史上的地位越发引人重视,小品散文再掀热潮。

3.语丝文体(中山大学2011年研)答:语丝文体是现代散文的一种文体形式。

中国现代文学史-30年代散文

中国现代文学史-30年代散文
30年代散文
林语堂简介

(1895-1976),福建龙溪 人。1912年入上海圣约 翰大学,,毕业后到清 华教英文,1919年入哈 佛大学获比较文学硕士 学位,后获德国莱比锡 大学获语言学博士学位。
创作:两脚踏东西文化,一心评宇宙 文章



小品文 《生活的艺术》 《京华烟云》 《孔子的智慧》 《庄子的智慧》 《苏东坡传》
林语பைடு நூலகம்故居
林语堂与幽默闲适小品



1、基本概貌 1932年9月,林语堂创办了《论语》, 1932、1934年又创办《人间世》、《宇宙风》 提倡:幽默、闲适、独抒性灵的创作 问题:幽默与讽刺的区别?



2、散文创作主张 《人间世》发刊词 以自我为中心,以闲适为格调 小品“不能兴邦,亦不能亡国” 私房娓语 3、与左翼的争论 鲁迅:《小品文的危机》


4、小品文创作: 两脚踏东西文化,一心评宇宙文章 特色: 智者散文、浓郁的幽默情味、中年式睿智通达、 闲话风、谈话式娓语笔调

钱理群《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修订本)教材精讲-第27章 散文(三)【圣才出品】

钱理群《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修订本)教材精讲-第27章 散文(三)【圣才出品】

第27章散文(三)本章重点:张爱玲、梁实秋的散文本章知识点:1.抗战初期报告文学2.继承鲁迅传统的杂文3.小品散文一、报告文学的勃兴抗战初期(尤其是1938年前后)报告文学一切的文艺刊物都以最大的地位(十分之七八)发表报告文学,读者以最大的热忱期待着每一篇新的报告文学底刊布;既成的作家(不论小说家或诗人或散文家或评论家),十分之八九都写过几篇报告。

新闻性的战地报告丘东平:最早进入对战场人物的刻写骆宾基:《救护车里的血》《我有右胳膊就行》《在夜的交通线上》《东战场别动队》曹白:“八一三”战事中上海难民的惨象和不屈精神职业记者的报道范长江:《台儿庄血战经过》萧乾:《银风筝下的伦敦》《矛盾交响曲》艺术性的叙写人物特写沙汀:《我所见之H将军》周立波:《王震将军记》陈荒煤:《陈赓将军印象记》以纪实性的散文笔法叙写真实的人物二、继承鲁迅传统的杂文1.《野草》杂文作家群聂绀弩:《历史的奥秘》《蛇与塔》《早醒记》与《血书》基本主题:批判旧的伦理道德,力求改变中国人的精神面貌冷嘲风格:反语达到讽刺对背谬之论加以剖析驳难,寓庄于谐,蕴怒于嘲,在平易质朴中见深沉秦似:用广博的生活与历史知识做基础,舒缓有致,文化气息较浓重《感觉的音响》《时恋集》《在岗位上》《随谈两则》冯雪峰:《乡风与市风》《有进无退》《跨的日子》文笔曲折、深透,亲切绵密地说理夏衍:《此时此地集》《长途》《劫后随笔》《蜗楼随笔》孟超:《长夜集》《未偃草》宋云彬:《破戒草》《骨鲠集》2.上海“孤岛”的杂文创作《鲁迅风》《文汇报》副刊《世纪风》唐弢、巴人、周木斋唐弢:《劳薪集》《识小录》《长短书》尖锐泼辣富于批判性侧重从历史角度发掘社会病的渊源《从奴隶到奴隶》《略论吃饭与打屁股》《氓》《丑》《逃与趋》善于勾画世相,注重形象性巴人:对于敌伪汉奸的挞伐以简约之笔勾画各种社会脸谱周木斋:《消长集》思辨性的杂文发微知著,深入浅出3.沦陷区杂文周作人《秉烛谈》《药堂语录》《药味集》《药堂杂文》《书房一角》《秉烛后谈》《苦口甘口》《立春以前》补白式读书札记与回忆文字“闲聊”中关注“思想革命”命题“亡国之音哀以思”文风更平易通脱杂文的小品化文载道:《文载道文抄》《风土小记》纪果庵:《两都集》注重博识和情趣学者的言志的散文平民化的知识者的心态去读书、写作“文抄”中新意迭出,发人深思4.解放区杂文创作较少,多集中发表在1942年延安整风前内容:多针砭当时革命队伍内的不正之风,包括官僚主义、封建思想丁玲:《三八节有感》萧军:《论同志之¡°爱¡±与¡°耐¡±》艾青:《了解作家与尊重作家》王实味:《野百合花》三、小品散文的多样风致1.萧红:逆境中的心情,抗战中的社会见闻《回忆鲁迅先生》以敏锐的女性感觉捕捉日常的生活化细节鲁迅先生的笑声是明朗的,是从心里的喜欢。

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框架整理)

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框架整理)

研究架构图第一编第一个十年(一九一七~一九二七年)文学思潮与运动(一)表1:文学革命进程表来源:笔者整理于<〈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表2:文学革命的成果来源:笔者整理于<〈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表3:第一个十年的文学创作潮流来源:笔者整理于<<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 表4:第一个十年的文学创作趋向来源:笔者整理于<〈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各类文学创作(一)表5:第一个十年各类文学创作发展及其代表作来源:笔者整理于〈〈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名家及其作品和影响(一)表6:第一个十年文学名家及其影响来源:笔者整理于〈<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第二编第二个十年(一九二八~一九三七年六月) 文学思潮与运动(二)表7:三零年代文艺发展的基本线索来源:笔者整理于〈<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表8:自由主义对左翼文学的批评声浪来源:笔者整理于<〈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各类文学创作(二)表9:第二个十年各类文学创作发展及其代表作来源:笔者整理于〈<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名家及其作品和影响(二)表10:第二个十年文学名家及其影响来源:笔者整理于〈〈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第三编第三个十年(一九三七年七月~一九四九年九月)文学思潮与运动(三)表11:战争下的文学发展概况来源:笔者整理于〈<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表11:四零年代几次重要的文学论争来源:笔者整理于<〈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各类文学创作(三)表12:第三个十年各类文学创作发展及其代表作来源:笔者整理于<<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名家及其作品和影响(三)表13:第三个十年文学名家及其影响来源:笔者整理于〈<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台湾文学表14:台湾文学概况来源:笔者整理于〈〈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表15:台湾现代文学的代表性作家来源:笔者整理于〈<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表16:台湾文学和香港文学比较来源:笔者整理于<〈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伍、书评所谓「现代文学」,即是「用现代文学语言与文学形式」,表达现代中国人的思想、情感、心理的文学.这样的「文学现代化」,是与本世纪中国所发生的「政治、经济、科技、军事、教育、思想、文化的全面现代化」历史进程相适应,并且是其不可或缺的有机组成部分。

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 冰心散文重点~

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 冰心散文重点~

冰心(1900.10.05-1999.02.28)
原名谢婉莹,笔名冰心。取“一片冰心在 玉壶”为意。原籍福建福州长乐横岭村人。
著名诗人、作家、翻译家、儿童文学家。 曾任中国民主促进会中央名誉主席,中国文联 副主席,中国作家协会名誉主席、顾问,中国 翻译工作者协会名誉理事等职。
1900年10月5日冰心出生于福州三坊七巷谢 家大宅(今鼓楼区杨桥东路17号)
人生价值的探索
《“无限之生”的界限》直面死亡而提 问:
“死啊,你是一个大权威者!世界既 然有了生物,为何又有你来摧残他们, 限制他们?无论是帝王,是英雄, 是……,一遇见你,便立刻撇下他一切 所有的,屈服在你的权威之下。无论是 惊才、绝艳、丰功、伟业,与你接触之 后,不过只留下一掊黄土!”
《问答词》中,她又直面人生价值:
她崇敬母爱的广大:
“她的爱不但包围我,而且普遍地包 围着一切爱我的人;而且因着爱我,她 也爱了天下的儿女,她更爱了天下的母 亲。……世界便是这样建造起来的!”
“母亲啊,你是荷叶,我是红莲。心 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 拦天空下的荫蔽?”
“‘母亲的爱’,打千百转身,在世 上幻出人和人,人和万物种种,一切的 互助和同情。这如火如荼的爱力,使这 疲缓的人世,一步一步的移向光明!”
“人类在母亲的爱光之下,个个自 由,个个平等!”
“母亲!我童心已完全来复了。在 这里最适意的,就是静悄悄的过个性的 生活。……一切思想,也都照着极小的 孩子的径路奔放发展……”
“要参与那造化的妙功啊,只有你 那纯洁高尚的人格”
“人类啊,相爱罢”,因为“我们 都是长行的旅客,向着同一归宿”
“这情爱之杯,我要满满地斟,满 满的饮”。
1949年—1951年曾在东京大学新中国文 学系执教,讲授中国新文学史。

中国现当代文学三十年

中国现当代文学三十年

戏剧
一广场戏剧 1 国统区的无产阶级戏 剧 2解放区的红色戏剧 3九一八后的国防戏剧 4田汉洪深的戏剧创作 5熊佛西的农民戏剧实 验二剧场戏剧曹禺夏衍 李健吾袁牧之宋之的陈 白尘
第三编 第三个十年
一.论争 1 关于“民族形式”问题的论争 2 关于文艺与政治、文艺与生活关系问题的论争 3 关于现实主义和“主观”问题的论争 二.文艺理论 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 三.文学创作(一) 小说、诗歌、散文、戏剧。 三.文学创作(二) 国统区文学、解放区文学、孤岛文学、沦陷区文 学。
巴金
巴金的中、长篇小说带有强烈的主观性、抒情性, 与茅盾、老舍的客观性、写实性的中、长篇一起, 构成了现代文学第二个十年中、长篇小说的艺术高 峰。 第二个十年: 小说:内容:“青年世界” 艺术:主观性、抒情性,情感汪洋恣肆,语 言行云流水。 第三个十年: 小说:内容:1旧家庭的没落 2抗战时期现实生活 艺术:单纯、朴素、流畅中表现鲜明的感情,以 情动人是其一贯的风格。
老舍
小说:内容:市民世界 艺术:“京味”与幽默是其独 特的风格
曹禺
戏剧:《雷雨》《日出》《原野》《北京人》 《家》五部经典 内容:追索现实背后深处的人生、人性、 人的生命存在的奥秘。 艺术:“大融合”的戏剧境界。
沈从文
小说:内容:湘西世界 艺术:发展了一种特殊的小说 体式:文化小说、诗小说或抒情小 说,被称为“文体作家”。 2追求纯、真的美文效果。
中国现当代文学三十年
第一编 第一个十年(1917-1927年)
第二编 第二个十年(1928-1937年6月) 第三编 第三个十年(1937年7月-1949年9月)
现当代文学重要作家
第一编 第一个十年 (1917年——1927年)

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 (期末考试重点复习资料)

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    (期末考试重点复习资料)

名词解释1.文学研究会:1921年1月在北京成立,由周作人、郑振铎、沈雁冰、王统照、许地山、朱希祖、蒋百里、耿济之、瞿世英、郭绍虞、孙伏园、叶绍钧等十二人发起。

会刊为《小说月报》、《文学旬刊》等,文学宗旨:“研究介绍世界文学,整理中国旧文学,创造新文学”,理论主张:积极提倡“为人生”的文学主张和现实主义文学思想,注重文学的社会功利性。

创作多以人生和社会问题为题材,特别注重对社会黑暗的揭示和灰色人生的诅咒,表现新旧冲突。

写法上倾向于现实主义,重视并强调实地观察和如实描写。

它承接了“五四”文学革命的现实主义传统,使之发展成为在中国现代文学史占主流地位的文学思潮。

2.创造社:1921年7月成立于日本东京,最初成员有郭沫若、张资平、郁达夫、成仿吾、田汉、穆木天、张凤举、徐祖正、陶晶孙、何畏等。

先后办有《创造》季刊、《创造周报》、《创造日》、《创作月刊》、《洪水》等十余种刊物。

他们初期主张“为艺术而艺术”,强调文学必须忠实的表现作者自己“内心的要求”,讲求文学的“全”与“美”,推崇文学创作的“直觉”与“灵感”,追求文学的美感,同时注重文学表现时代的使命,对旧社会不惜加以猛烈的炮火,后期转向提倡“表同情无产阶级的”革命文学。

创作方法上倾向浪漫主义,侧重自我表现,有浓重的抒情色彩。

3.新月社:1923年成立于北京,主要成员有胡适、陈源、徐志摩、闻一多、梁实秋、等,多为英美留学生。

最初开展戏剧活动,1925年以徐志摩为核心逐渐形成新月诗派。

重要刊物有《晨报》副刊、《诗镌》、《新月》(后期),前期新月派提倡新格律诗,因此又被称为“新格律诗派”。

他们致力于新诗艺术形式的探索,促使新诗艺术上走向成熟,创作上倡导新格律诗,对中国新诗发展有较大贡献。

4.语丝社:成立于1924年,办有《语丝》周刊。

主要成员有周作人、钱玄同、林语堂、刘半农、孙伏园、冯文炳、俞平伯等。

语丝社的文学主张是提倡自由思想、独立判断和美的生活。

多发表针砭时弊的杂感小品,以倡导这种文体而获“语丝派”的称号,创造的着重社会批评与文化批评、任意而谈的随笔文体,又称为“语丝体”,对中国现代散文发展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钱理群《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修订本)配套题库【章节题库】-第18~29章【圣才出品】

钱理群《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修订本)配套题库【章节题库】-第18~29章【圣才出品】

第18章散文(二)一、填空题1.1930年代的散文流派________的影响一直波及到1980年代后的散文。

(中山大学2012年研)【答案】“论语派”【解析】“论语派”是30年代出现的一个散文流派,代表人物是林语堂,成员有陶亢德、潘光旦等。

提倡幽默文字,主张“性灵论”——“以自我为中心,以闲适为格调”。

80年代以后,在各种散文选本中,20年代至30年代写日常生活、提倡闲适情调的散文小品被重新发掘。

周作人、林语堂、梁实秋以及40年代的张爱玲、钱钟书等的散文集,不仅有极大的销量,而且也引导了1980年代后的散文,尤其是90年代散文的重要写作方向。

2.论语派的散文创作,提倡幽默、闲适、性灵,主张“________”。

【答案】以自我为中心,以闲适为笔调”【解析】论语派的散文创作主张“以自我为中心,以闲适为笔调”,前期文章尚能触及时弊、幽默中含讽刺,1934年后,讽刺锋芒日益减弱,采取与政治保持距离的自由主义立场。

他们的小品文或抒发见解,切磋学问,或记述绘感,描灵人情,皆出于自我真诚的性灵,娓语式笔调是林语堂小品文的主要范式,散文题材庞杂,无所不包。

如林语堂将避暑、早饭、戒烟等这样的生活小事写的津津有味,意味深远。

二、名词解释1.白马湖作家群(北京大学2010年研)答:白马湖作家群是我国20世纪20年代初期的一个重要的文学创作群体,又称现代散文“白马湖派”。

白马湖作家群得名于杨牧的《中国近代散文选》的前言,在这篇文章中杨牧提出中国现代散文的“白马湖风格”,白马湖作家群只是聚集于白马湖,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文学社团。

他们没有响亮的口号和鲜明的旗帜,但是他们的作品有着相近的文学风貌,即冲淡平和、清醇隽永。

白马湖作家群的主要成员多半是文学研究会的成员,代表作家有有夏丏尊、叶圣陶、丰子恺、朱光潜等人。

除了文学活动以外,他们还涉及到教育、出版等诸多领域。

2.论语派答:论语派是30年代的一个散文流派,主要人物是林语堂。

钱理群《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修订本)教材精讲-第7章 散文(一)【圣才出品】

钱理群《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修订本)教材精讲-第7章 散文(一)【圣才出品】

第7章散文(一)本章重点:1.周作人的散文2.冰心、朱自清的散文其他知识点:1.《新青年》“随感录”2.美文3.“语丝”派和“现代评论”派现代散文的成就及原因:1.到“五四”运动的时候,才又来了一个展开,散文小品的成功,几乎在小说戏曲和诗歌之上。

这之中,自然含着挣扎和战斗,但因为常取法于英国的随笔(Essay),所以也带一点幽默和雍容;写法也有漂亮和缜密的,这是为了对于旧文学的示威,在表示旧文学之自以为特长者,白话文学也并非做不到。

2.“五四”阶段散文创作的派别林立,“有种种的样式,种种的流派,表现着,批评着,解释着人生的各面。

迁流曼延,日新月异:有中国名士风,有外国绅士风,有隐士,有叛徒,在思想上是如此。

或描写,或讽刺,或委曲,或缜密,或劲健,或绮丽,或洗练,或流动,或含蓄,在表现上是如此”3.文体比较自由4.古代文学中散文较发达,新文学务必打破用白话不能作美文的迷信,向传统文学示威“化传统”化得较好一、《新青年》“随感录”作家群杂文:议论时政的杂感短论。

最早显示白话文艺术特质的文体,社会影响非常大。

以随感形式对现实做敏锐的反应,未必缜密漂亮,却充分体现“五四”的青春精神,而每位作者又都保持着鲜明的个人风格。

1.李大钊:《今》《新的!旧的!》《新纪元》《政客》《太上政府》《宰猪场式的政治》宣传鼓动性与散文诗的艺术相结合2.陈独秀:《偶像破坏论》《下品的无政府党》《青年底误会》和《反抗舆论的勇气》“独秀随感究竟爽快”3.钱玄同:《随感录四十四》《随感录四十五》“颇汪洋,而少含蓄”4.刘半农:《奉答王敬轩先生》《作揖主义》善夸张,富想象,好用反语,讽喻性强,读起来畅快轻松,对论敌能加以不容置疑的驳难。

5.鲁迅:《新青年》作家的主将,《语丝》派的坛主之一现代散文诗的鼻祖二、周作人与“言志派”散文1.周作人的散文理论(1)美文:“记述的”、“艺术的”叙事抒情散文(2)“言志”的小品文:“言志”即抒我之情,文学是自我的园地,小品文是个人的文学的尖端;集合叙事说理抒情的分子,都浸在自己的性情里,用了适宜的手法调理起来,是近代文学的一个潮头。

(完整word版)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复习资料

(完整word版)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复习资料

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一)第一个十年(1917-1927年)第一章第一个十年的文学运动和文学思潮第一节文学革命的兴起一、文学革命的起因①是适应当时以民主和科学为旗帜的思想启蒙运动的要求而兴起的,是“五四”新文化运动发展的必然结果。

②是适应中国文学前进发展的要求而兴起的,是晚清文学改良运动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发展.③外国文学的启蒙和影响.二、文学革命的兴起及胡适、陈独秀文学革命主张的评价1、文学革命的兴起1917年1月1日,胡适发表了《文学改良刍议》一文。

同年2月1日,陈独秀发表了《文学革命论》一文,正式举起了文学革命大旗。

在胡、陈旗帜下,钱玄同、刘半农等也纷纷撰文表示支持和赞同,并不断补充和丰富文学革命的内容,一场破旧立新的文学革命,在中国文坛上逐步兴起。

2、胡适、陈独秀文学革命主张的评价①胡适的文学主张对中国现代文学的诞生有着开创性的作用。

关于文学内容、社会作用的重视与提倡,所持的“历史进化的文学观”,对控制当时文坛的陈腐的封建旧文学,形成了很大冲击。

特别是白话文学的主张,有力地促进了语言的现代化变迁。

但主张多为形式上的点滴改良,且有较大的妥协性.②陈独秀的文学主张从彻底的反封建的民主主义立场出发,不仅反对旧文学的语言形式,更反对旧文学的反动思想内容,从而鲜明地举起了文学革命大旗。

主张文学革命的态度较之胡适,也要坚决和激进的多。

但在否定了封建旧文学后,建立什么样的新文学,回答却欠具体。

从西方汲取来的文学观念,本身也存在着某些矛盾和混乱。

三、文学革命的意义1、宣告了有几千年历史的中国古典文学的终结与新文学的诞生.2、为当时正在进行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立下了不朽功劳,以从理论主张到创作,从文学内容到形式的全面革新,揭开了人民大众反帝反封建文学的光辉的第一页.3、使中国文学打破封闭走向世界,世界文学也开始走向中国,开启了中国文学现代化的新进程。

第二节新文学社团的涌现和多元的文学思潮一、文学研究会的文学主张及其对中国现代文学史的贡献1、文学主张认为文学是与人生有密切关系的一种工作。

钱理群《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修订本)教材精讲-第18章 散文(二)【圣才出品】

钱理群《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修订本)教材精讲-第18章 散文(二)【圣才出品】

第18章散文(二)本章重点:林语堂和何其芳的散文。

其他知识点:1.“鲁迅风”杂文和风格多样的散文。

2.“京派”与开明同人的散文。

3.报告文学与游记一、林语堂与幽默闲适小品1.小品文的风行《论语》《人间世》与《宇宙风》提倡幽默、闲适和独抒性灵一批杂志溯源晚明小品2.写作立场和人生姿态“看这偌大国家扮春香闹学的把戏”“带一点我佛慈悲的念头”“火气不太盛”“淡然之味”冷静超远的旁观“以自我为中心,以闲适为格调”“宇宙之大,苍蝇之微,皆可取材”针对当时主流文艺家强调意识形态,强调文艺的社会使命的观点认读者为“亲爱的”故交,作文时略如良朋话旧,私房娓语。

此种笔调,笔墨上极轻松,真情易于吐露,或者谈得畅快忘形,出辞乖戾,达到如西文所谓“衣不纽扣之心境”。

3.左翼对闲适笔调的批评《太白》《芒种》专讲闲适、性灵导致与时代脱节《<论语>一年》《小品文的危机》“将屠户的凶残.使大家化为一笑,收场大吉”“小摆设”4.林语堂的散文创作《大荒集》《我的话》(1)题材“宇宙之大,苍蝇之微”(2)国民性改造以及传统文化转型《谈中西文化》(3)幽默的情味(4)娓语式笔调二、左翼作家的“鲁迅风”杂文和风格多样的散文1.左翼作家的“鲁迅风”杂文现实批判性与论战效果瞿秋白、茅盾、唐弢、徐懋庸、聂绀弩(1)瞿秋白社会批评和文艺杂感尖锐的政论色彩善于抓住本质,勾勒典型创造新的杂文形式《乱弹及其他》(2)唐弢《谈礼教》、《看到想到》、《东南琐谈》、《(周报)休刊词》文笔锋利,击中要害(3)徐懋庸针砭旧物贴切、泼辣,能移人情文风拙直质朴2.风格多样的散文(1)茅盾的小品文:精短的小品篇幅中全景式地反映广阔的社会生活思想性和时代性“唯其阅世深了,所以行文每不忘社会。

他的观察的周到,分析的清楚,是现代散文中最实用的一种写法,然而抒情炼旬,妙语谈玄,不是他的所长。

”(2)艾芜《漂泊杂记》、《山中牧歌》西南边陲的浪漫风情朴素清新(3)叶紫善于刻镂人物,烘托气氛(4)萧红漂泊生活,童年回忆明丽、亲切、哀婉不讲章法絮语笔调诗化(5)吴组缃小说化笔法冷静、精致(6)郁达夫山水游记《屐痕处处》、《达夫游记》清新秀美,才情纵横,极富神韵(6)巴金时代色彩、爱与恨朴素酣畅三、“京派”与开明同人的散文1.“京派”散文(1)何其芳《画梦录》“我愿意以微薄的努力来证明每篇散文应该是一种独立的创作,不是一段未完篇的小说,也不是一首短诗的散文。

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第七章散文(一)

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第七章散文(一)

第三节冰心、朱自清和“文学研究会”作家散文缜密漂亮风格的美文:人数众多,囊括文学研究会、创造社主要作家一、冰心“小诗” 味的充满爱的哲学的散文《笑》、《寄小读者》(一)思想内容以行云流水似的文字,说心中要说的话心中要说的话=“爱的哲学” :自然爱、母爱、儿童爱具体:下层人民的同情,探索人生的惆怅,对祖国、故乡、家人、大海的眷恋,基督教义和泰戈尔思想(二)艺术特点‘白话文言化’、‘中文西文化’语言仍浸有旧文学的汁水,已经完全没有陈腐气息,别具清新韵味二、朱自清精妙、精致的散文《背影》、《荷塘月色》、《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艺术特点:1、散文结构缜密,脉络清晰,婉转曲折的思绪中保持一种温柔敦厚的气氛2、白话文字的典范,清秀朴素又精到《背影》朴素动人,《荷塘月色》明净淡雅三、丰子恺充满佛理性的散文《缘缘堂随笔》艺术特点:散文佛理的渗入观察生活,萧疏淡远,带有哲理深味,染有清淡的悲悯之色四、梁遇春随意、坦诚、充满智慧与文采的散文《春醪集》、《泪与笑》艺术特点:绅士风的散文耽于思索,喜用絮语笔调,随意坦诚的谈吐,有睿智的思辨《春醪集》谈论知识探索人生或旁征博引,触景生情,浮想联翩,语言机智有文采潇洒自如玲珑剔透。

五、文学研究会其他作家(一)许地山《空山灵雨》宗教气氛,对现实不满,对人生哲理探求;《落花生》质朴短小,有寓意。

(二)叶圣陶、郑振铎、茅盾写实风格最强散文有充实的人生派内容,社会性浓。

(三)翟秋白《新俄国游记》,《赤都心史》,回荡着俄罗斯式的悲壮雄浑的格调,中国报告文学的先声;杂文针砭时弊。

第四节郁达夫和“创造社”作家散文一、郁达夫直率自然、才情动人、直抒情怀《归航》、《还乡记》、《还乡后记》艺术特点:1、率真、坦诚、热情呼号的自剖式文字,无所隐饰地暴露赤裸裸自己;2、倾诉自己的生活遭遇,直接抒发感伤情怀,发出对龌龊的现代文明和官僚社会的切齿诅咒;3、自哀自怜过甚,消极的一面4、色情描写发泄悲抑、郁闷的特殊方式5、有时支离散漫,缺少节制,不讲究章法二、郭沫若诗情味的散文作品无一不具诗情。

中国现代文学30年名词解释

中国现代文学30年名词解释

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名词解释)第一个十年“八事”:胡适《文学改良刍议》,从不同角度针砭旧文坛的复古主义和形式主义,阐述文言文作为一种文学工具已经丧失活力,从内容到形式都提出了革新的要求,文学革命的发难之作。

“三大主义”陈独秀《文学革命论》,从启蒙角度抨击了旧文学之“阿谀夸张、虚伪迂阔”,认为文学与国民性是互为因果的。

学衡派以1922年1月南京创刊的《学衡》杂志而得名,文学革命时期的守旧派,梅光迪、胡先骕、吴宓等人,相信靠传统伦理道德来凝聚中国,反感新文化运动的激进性质,主张昌明国粹,融化新知。

甲寅派文学革命时期的守旧派,章士钊复刊甲寅周刊,发表《评新文化运动》,试图从逻辑学、语言学、文化史等角度论证白话文不能取代文言文,甚至断定白话文已成强弩之末,遭到新文学阵营一致反对,纷纷从不同角度批驳甲寅。

双簧戏文学革命长岛过程中,钱玄同化名“王敬轩”给《新青年》写信,汇集种种旧文人对文学革命的言论,刘半农福新辩驳,在《新青年》刊登,扩大文学革命影响。

鲁迅字豫才,原名周樟寿,周树人,弃医从文,《新青年》编辑,发表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小说集《彷徨》《呐喊》等,1930年发起成立做脸,伟大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

《呐喊》鲁迅第一本小说集,名字意指他受新文化运动鼓舞,“有时候仍不免呐喊几声……”,明显保留着“五四”高潮期奋起呼唤的特色。

《狂人日记》鲁迅在《新青年》第4卷第5号发表,中国现代文学史第一篇用现代体式创作的百花短片小说,以“表现的深切和格式的特别”成为中国现代小说开端。

《阿Q正传》鲁迅《呐喊》,展现辛亥革命前后畸形的中国社会和中国人,有特定政治经济文化背景,章回体,典型人物阿Q、赵太爷、吴妈、王胡、假洋鬼子……《野草》散文集,以诗的意向呈现作家这时期内心的紧张,与对绝望的反抗。

《朝花夕拾》10篇回忆性散文集,原名“旧事重提”,是作家步入中年后,对自己家乡和早年生活往事与道路的“反顾”(《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文学研究会(人生派)五四时期,由叶绍钧、许地山、周作人等12人在北京成立的反帝反封建进步文学社团,主张“文学为人生”,引领现实主义思潮,新文化运动中成立最早、影响贡献最大的文学社团之一。

《现代文学三十年》复习笔记——散文

《现代文学三十年》复习笔记——散文

第一个十年一、《新青年》“随感录”作家群1918.4《新青年》设立“随感录”栏目。

1、杂文的盛行短小精悍的社会文明批评。

最早显示白话文艺术特质的文体之一。

“化传统”。

2、《新青年》“随感录”作家群新文化运动的先驱者。

论战批判色彩浓厚的急就章。

对现实作敏锐的反应,体现“五四”的青春精神,又有鲜明的个人风格。

《新青年》《莽原》《语丝》(后分化出“言志派”)二、周作人与“言志派”散文1、周作人于抗争的小品文之外分出闲适、知识性的一脉。

①“美文”和“言志”引入“美文”的概念。

提倡抒发个人性情的“言志”小品文。

②闲谈体借鉴明人小品和外国随笔,形成自然隽永、平和冲淡的风格。

《北京的茶食》《故乡的野菜》《苦雨》《喝茶》《乌蓬船》涩味和简单味,选材平凡而别有情趣,也有“中年心态”的落寞颓废。

③“文抄公体” 30、40年代常兼两种文体之美,古雅遒劲。

《游山日记》《关于傅青主》《无生老母的信息》2、其他作家①俞平伯《杂拌儿》《燕知草》《陶然亭的雪》《清河坊》《西湖的六月十八夜》朦胧空灵的意境,远离现实的玄理和感伤。

以旧格调自享。

②钟敬文《荔枝小品》平远清隽的美学追求。

《荔枝》《茶》《黄叶小谈》咏物小品。

《钱塘江的夜潮》《太湖游记》情思清朗。

③冯文炳专写农村乡镇的宁静生活和对小人物的同情。

初以冲淡为衣,小说和散文融合,注重意境。

后追求朦胧,陷入“废名气”。

二、冰心、朱自清和文研会作家散文1、冰心“小诗”味散文,青年的共鸣和模仿。

①空灵清丽的风致行云流水的文字,倾诉真情的温柔和忧愁,“爱的哲学”。

《往事(一)·七》雨中荷花和母爱主题。

《山中杂记之七——说几句爱海的孩子气的话》山与海的对比。

②文体的自觉追求“白话文言化”、“中文西文化”。

《往事》其二(八)文言的典雅凝练加适当“欧化”,婉转流动。

2、朱自清娴熟使用白话文创作的典范。

缜密婉转中温柔敦厚的气质。

匠气。

《背影》《荷塘月色》《儿女》执著地表现人生。

《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温州的踪迹·绿》《荷塘月色》写景抒情。

北大出版社《现代文学三十年》整理的现代文学考点

北大出版社《现代文学三十年》整理的现代文学考点

第一个十年(1917——1927年)第一章文学思潮与运动(一)一、文学革命的发生与发展1、1917年初发生的文学革命,在中国文学史上竖起一个鲜明的界碑,标志着古典文学的结束,现代文学的开始。

------背景:在十九世纪末维新运动的影响下,出现了突破传统的观念与形式,以适应社会改良与变革要求。

黄遵宪:“我手写我口,古岂能拘牵”的新诗派;梁启超:诗界革命、小说界革命(目的:将小说的政治宣传与思想教化功能极大提高)2、新文化运动本质上是企求中国现代化的思想启蒙运动。

1915年9月《青年杂志》在上海创刊(第二卷起,易名为《新青年》),新文化运动即以此为肇始。

在《新青年》阵地上集结的急进的知识分子主要从两方面推进思想启蒙运动。

一是重新评判孔子,抨击文化专制主义,倡导思想自由。

二是广泛引进和吸收运用西方文化。

陈独秀:“以欧化为是”;胡适:“输入学理”;蔡元培:“兼容并包”3、1917年1月,胡适在《新青年》上发表《文学改良刍议》,在文中提出要确认白话文在中国文学史上的正宗地位,宣称以白话文取替文言文以建设新文学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1917年2月,陈独秀在二月号《新青年》上发表了措辞强烈的《文学革命论》,表明了更坚定的文学革命的立场。

文中提出“三大主义”作为“文学革命的征战目标”:“曰推倒雕琢的阿谀的贵族文学,建设平易的抒情的国民文学;曰推倒陈腐的铺张的古典文学,建设新鲜的立诚的写实文学;曰推倒迂晦的艰涩的山林文学,建设明了的通俗的社会文学。

”1918年12月,周作人发表《人的文学》,提出以人道主义为文学之本。

------背景:文学革命者们表现出强烈的历史主动性与批判精神,先集中力量摧毁当时在社会上较有影响的旧文学阵地,把批判“黑幕派”和“鸳鸯蝴蝶派”以及旧戏曲作为一场硬仗来打。

沈雁冰在《自然主义与中国现代小说》等文章中指出,鸳鸯蝴蝶派“思想上的最大的一个错误就是游戏的消遣的金钱主义的文学观念”。

4、文学革命遭到旧文学势力的一些抵抗,但相对而言,文化保守主义的声音是比较微弱的,最初有林纾(琴南)出来正面迎击文学革命。

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下半学期精华资料

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下半学期精华资料

填空1、沈从文的散文提出了两种历史:统治阶级的书面历史和人民的无言历史。

2、张资平的作品《最后的幸福》、《长途》、《上帝的儿女们》,他被鲁迅冠以“三角多角恋爱小说家。

”3、李健吾的《终条山的传说》被鲁迅收入《中国新文学大系*小说二集》。

4、穆时英:人称“新感觉派的圣手”,“鬼才”他的作品有《南北集》、《公墓》、《上海的独步舞》、《黑牡丹》等。

5、新感觉派小说是中国最完整的一支现代派小说。

6、中国诗歌会是现代史是上第一个有组织、有明确理论纲领的革命诗歌团体。

7、被称为“苦吟诗人”的是臧克家。

8、后期新月派主要以徐志摩为主要旗帜。

9、后期新月派的诗人从事诗的形式试验———“商籁体”。

10、汉园三诗人是:何其芳、李广田、卞之琳。

11、鲁迅杂文被称之为“杂感”或“短评”。

12、林语堂:代表“论语派”,提倡幽默、闲适和独抒灵性的创作;娓语式笔调是其小品文的主要范式。

13、“开明”同人以叙事散文为主。

14、夏衍的《包身工》是30年代报告文学的代表作。

15、《雷雨》是中国现代话剧成熟的标志。

《日出》实现了对“损不足以奉有余”的社会揭露。

16、田汉的话剧代表作是《回春之曲》。

17、真正把象征体小说写成杰作的是冯至的诗体小说《伍子胥》,历史题材的诗化叙事体。

18、五大剧社是:南国社、复旦剧社、上海戏剧协社、辛酉剧社、摩登剧社。

19、最好的讽刺长篇小说是师陀的《结婚》短篇小说集《果园城记》。

20、张爱玲成名作《倾城之恋》,代表作《金锁记》。

21、路翎的代表作《饥饿的郭素娥》和《财主底儿女们》。

22、苏青:并无通俗小说的笔法,只是用平实的写实体,以一个女性的大胆笔触描写男女情事,仿佛使有了“言情”内质。

在雅俗共赏这一点上与张爱玲有些共性,自传体小说《结婚十年》。

23、徐訏:孤岛作家,1943年是“徐訏年”,因中篇小说《鬼恋》成名,长篇《风萧萧》。

24、孤岛时期的秦瘦鸥的《秋海棠》在这一时期的言情小说中创下畅销书最新记录。

钱理群 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 名词解释

钱理群 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 名词解释

1 《新青年》:中国现代文学史、文化思想上最重要的刊物。

1915年创刊于上海,原名《青年杂志》,陈独秀主编。

五四前后以《新青年》为主要阵地,同时进行了新文化运动和文学改革运动。

创刊号发表的《敬告青年》提出了民主、科学的反封建思想的革命主张,1917年初发表了胡适的《文学改良刍议》、陈独秀的《文学革命论》,正式掀起文学革命。

1918年5月,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发表于其上。

该刊还广泛译介外国文学。

1920年9月,它成为上海共产主义小组机关刊物,1926年终刊。

2文学改良刍议:1917年发表于《新青年》,是倡导文学革命的第一篇理论文章,对文学革命在理论上作出了重要贡献。

提出文学改良应从"八事"入手:须言之有物、不摹仿古人、须讲求文法、不作无病呻吟、务去滥调套语、不用典、不讲对仗、不避俗字俗语。

文章宣扬的是一种反拟古主义的现实主义文学思想,从不同角度针贬了旧文坛的复古主义和形式主义流弊,粗浅的触及了文学内容与形式的关系、文学的时代性与社会性以及语言变革等问题,初步阐明了新文学的要求和推行白话文的立场。

3文学革命论:1917年2月发表于《新青年》,表明了更坚定的文学革命的立场,明确提出"三大主义"作为新文学的征战目标。

推倒雕琢的阿谀的贵族文学,建设平易的抒情的平民文学;推倒陈腐的铺张的古典文学,建设新鲜的立诚的写实文学;推倒迂晦的艰涩的山林文学,建设明了的通俗的社会文学。

从内容到形式对封建旧文学持批判否定态度,主张以革新文学作为革新政治、改造社会之途。

4 人的文学:1918年12月,《新青年》刊登了周作人的《人的文学》,对当时的文学革命影响很大。

周作人从个性解放的要求出发,充分肯定人道主义,强调一种"利己而利他,利他即是利己"的"理想生活",提出以"人道主义为本,对于人生诸问题,加以记录研究的文字,便谓之人的文学",认为新文学即人的文学,应充分表现"灵肉一致"的人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散文第一个十年一、《新青年》“随感录”作家群1918.4《新青年》设立“随感录”栏目。

1、杂文的盛行短小精悍的社会文明批评。

最早显示白话文艺术特质的文体之一。

“化传统”。

2、《新青年》“随感录”作家群新文化运动的先驱者。

论战批判色彩浓厚的急就章。

对现实作敏锐的反应,体现“五四”的青春精神,又有鲜明的个人风格。

《新青年》《莽原》《语丝》(后分化出“言志派”)李大钊宣传鼓动性与散文诗的艺术结合。

《青春》《新纪元》陈独秀充满战斗意气,激烈畅达。

《偶像破坏论》《反抗舆论底勇气》钱玄同批评儒家思想,痛快淋漓的文字。

《随感录四十四、四十五》刘半农寓庄于谐,更有艺术性。

《奉答王敬轩先生》《作揖主义》鲁迅《新青年》主将,《语丝》派坛主,散文诗鼻祖二、周作人与“言志派”散文1、周作人:于抗争的小品文之外分出闲适、知识性的一脉。

①“美文”和“言志”:引入“美文”的概念。

提倡抒发个人性情的“言志”小品文。

②闲谈体:借鉴明人小品和外国随笔,形成自然隽永、平和冲淡的风格。

《北京的茶食》《故乡的野菜》《苦雨》《喝茶》《乌蓬船》涩味和简单味,选材平凡而别有情趣,也有“中年心态”的落寞颓废。

③“文抄公体” 30、40年代常兼两种文体之美,古雅遒劲。

《游山日记》《关于傅青主》《无生老母的信息》2、其他作家①俞平伯:《杂拌儿》《燕知草》《陶然亭的雪》《清河坊》《西湖的六月十八夜》朦胧空灵的意境,远离现实的玄理和感伤。

以旧格调自享。

②钟敬文《荔枝小品》平远清隽的美学追求。

《荔枝》《茶》《黄叶小谈》咏物小品。

《钱塘江的夜潮》《太湖游记》情思清朗。

③冯文炳:专写农村乡镇的宁静生活和对小人物的同情。

初以冲淡为衣,小说和散文融合,注重意境。

后追求朦胧,陷入“废名气”。

二、冰心、朱自清和文研会作家散文1、冰心:“小诗”味散文,青年的共鸣和模仿。

①空灵清丽的风致:行云流水的文字,倾诉真情的温柔和忧愁,“爱的哲学”。

《往事(一)·七》雨中荷花和母爱主题。

《山中杂记之七——说几句爱海的孩子气的话》山与海的对比。

②文体的自觉追求:“白话文言化”、“中文西文化”。

《往事》其二(八)文言的典雅凝练加适当“欧化”,婉转流动。

2、朱自清:娴熟使用白话文创作的典范。

缜密婉转中温柔敦厚的气质。

匠气。

《背影》《荷塘月色》《儿女》执著地表现人生。

《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温州的踪迹·绿》《荷塘月色》写景抒情。

对声音、色彩的敏锐感觉,细密幽远浑圆的意境。

3、其他作家丰子恺《缘缘堂随笔》赤子之心,佛理的渗入,平易淡远和悲悯之色。

梁遇春《春醪集》《泪与笑》英国随笔的影响。

懒散的绅士风度,标新立异。

许地山《空山灵雨》《落花生》宗教气氛的渗入,对人生哲理的探求。

叶圣陶、郑振铎、茅盾写实的“人生派”,“五卅”时的愤怒呼喊瞿秋白《饿乡纪程》《赤》中国报告文学的先声。

叶圣陶《五月卅一日急雨中》炽热的反帝激愤,急雨般节奏。

《藕与莼菜》对故乡的情思,平淡从容。

郑振铎《街血洗去后》《六月一日》沉痛的感情和质朴的语言。

《山中杂记》真率、俊逸。

茅盾《五月三十日的下午》《暴风雨》《宿莽》集旅日散文,低沉格调。

《叩门》《雾》《卖豆腐的哨子》时代的苦闷和期望,回荡起伏的怅惘。

四、郁达夫和创造社作家散文1、郁达夫率真、坦诚的自剖式文字,“自叙传”特点。

倾诉自身遭遇,以恣肆的文字喷发激愤,带有时代病的感伤。

《归航》离日返国时的复杂心情,无所顾忌的文字。

《还乡》《还乡记》对社会贫富不均的强烈不平,渗透着遁世思想。

《给一个文学青年的公开状》鼓动青年反叛,惊世骇俗的冲击力。

《一个人在途上》感人肺腑的至情。

2、郭沫若《月蚀》《卖书》个人贫困的遭际,向社会的悲愤呼叫。

《路畔的蔷薇》青春的欢悦与离乡的孤寂。

五、“语丝”派和“现代评论”派的散文1、“语丝”派①“语丝文体”文明批评社会批评,杂感。

“富于俏皮的语言和讽刺的意味”,“任意而谈,无所顾忌”。

也有抒情小品的佳作。

孙伏园《伏园游记》川岛《月夜》②林语堂最热心提倡幽默小品的散文家之一。

后创办《论语》而分化。

《剪拂集》讥刺的盔甲中每每包含幽默。

2、“现代评论”派①徐志摩自由而华丽的散文文体,多冥想型小品。

《翡冷翠山居闲话》《我所知道的康桥》《“浓得化不开”》快如闪电的感兴,刹那灵感的流动。

繁复华丽。

②陈西滢《西滢闲话》贵族化立场,但行文流畅,富幽默感。

第二个十年一、林语堂与幽默闲适小品1、刊物《论语》半月刊1932.9 《人间世》1932 《宇宙风》1934提倡幽默闲适和独抒性灵的小品文。

2、写作立场追求对现实冷静超远的旁观。

除去讽刺的酸腐辛辣而得淡然之味。

自由主义立场,“热心人冷眼看人生”。

“以自我为中心,以闲适为格调。

”针对强调文艺的社会使命的观点,创造解脱性灵,广达自喜,潇洒自在的散文笔调。

3、左翼文坛与林派刊物的论争《太白》《芒种》4、林语堂的散文创作《大荒集》《我的话》“两脚踏东西文化,一心评宇宙文章”惯用中西比较的眼光看问题,多国民性改造及传统文化转型的思考。

《谈中西文化》拓展了现代散文的审美领域。

从容睿智的幽默,轻松自然的行文结构,娓语式笔调。

提高了随笔体散文的文体地位。

二、左翼作家的散文1、“鲁迅风”杂文①瞿秋白《乱弹及其他》集《民族的灵魂》《流氓尼德》《财神的神通》《美国的真正悲剧》尖锐的政论色彩,善于抓住本质勾勒典型,善于创造新的杂文形式。

《〈鲁迅杂感选集〉序言》运用马阶级观点研究鲁迅的经典文献。

②唐弢《推背集》《海天集》《谈礼教》《看到想到》《东南琐谈》《〈周报〉休刊词》简明有文采,政论与艺术散文笔调结合。

从历史和现实生发,笔锋锐利。

《乡音》叙事抒情散文。

《落帆集》散文诗。

③徐懋庸《打杂集》《不惊人集》针砭旧物,触及时事,摘取生活片断中外掌故,拙直质朴。

《揣》《“泼臭料”》《过年》《赏月》《上帝的心》《神奇的四川》《秋风偶感》《苍蝇之灭亡》《街头文谈》通俗性文艺从话。

2、风格多样的小品散文茅盾力图在小品篇幅中全景式反映社会生活。

艾芜《漂泊杂记》《山中牧歌》西南边陲的浪漫风情,朴素清新。

叶紫《古渡头》《夜雨漂流的回忆》善于镂刻人物,烘托气氛。

萧红《商市街》《桥》明丽亲切哀婉,絮语笔调,诗化。

吴组缃《黄昏》《泰山风光》小说化倾向,人物、环境刻画。

郁达夫《屐痕处处》《达夫游记》清新秀美,才情纵横。

巴金《旅途随笔》《短简》《控诉》揭露黑暗憧憬光明,朴素酣畅。

三、京派与开明同人的散文1、京派散文①何其芳《画梦录》雕琢的精致,力矫散漫浅露的流弊。

诗情洋溢。

艺术的独创性。

《梦后》《岩》《黄昏》《雨前》“独语”的调式和感觉结构,意象迷离,想象奇特。

《还乡杂记》思想与艺术的巨变。

②李广田《画廊集》《银狐集》《雀蓑集》追求朴野无奇的境界。

《桃园杂记》《山水》《山之子》故乡风物人情,素淡中见情思。

③吴伯箫《羽书》内容充实,文字沉着,笔力壮阔。

讲究炼句。

④师陀《黄花苔》《江湖集》哀叹北方山野的凋零,哀婉的田园诗风味。

对小人物的同情。

⑤沈从文《湘行散记》集湘西特异的山水景致和风土人情。

《箱子岩》《桃园与沅州》乡村中国的眼光,质朴的生命形式。

《记胡也频》《记丁玲》《从文自传》2、其他抒情小品①缪崇群《唏露集》《寄健康人》《废墟集》《夏虫集》《石屏随笔》《眷眷草》平实婉曲叙述中咀嚼人生真味,以情动人。

还有写景即物、纪实随笔②丽尼《黄昏之献》散文诗集。

青春梦幻消逝后的空虚和怅惘,忧郁美丽的黄昏气息。

《鹰之歌》仍多展示自我的心理历程。

讲究文体之美。

③陆蠡《海星》《竹刀》青春回忆题材,感情厚实,文字浓重。

3、“开明”派散文积极的人生派,讲操守重理念,平淡中高远严谨有韵致。

①丰子恺《车厢社会》《缘缘堂再笔》写灾难性现实,体物入微,疏淡隽逸,朴讷而明亮。

《肉腿》《半篇莫干山游记》②夏丏尊《平屋杂文》素淡的文笔,遐想和情思,结构缜密完整。

《白马湖之冬》《钢铁假山》《猫》③叶圣陶《未厌居习作》状物写人针缕绵密。

④“科学小品文”《中学生》杂志和刘薰宇数学小品、贾祖璋生物小品。

曹聚仁历史小品。

四、报告文学与游记1、报告文学的产生和发展①早期报告文学明生《旅中杂感》《每周评论》欧游通讯。

亿万《一周中北京的公民大活动》《每周评论》报道“五四”。

《唐山煤矿葬送工人大惨剧》《劳动者》周刊周恩来《旅欧通信》天津《益世报》瞿秋白《饿乡纪程》《赤都心史》《晨报》报告文学先声。

阿英《上海事变与报告文学》集较早的报告文学结集。

②1936报告文学热潮夏衍《包身工》早期报告文学代表作。

宋之的《一九三六年春在太原》茅盾《中国的一日》集编选1936.5.21全国的事件③报告文学的盛行邹韬奋《萍踪寄语》《萍踪忆语》集欧苏见闻,政治性社会性。

萧乾《流民图》《平绥琐记》(《人生采访》集)北方难民和塞外风光。

范长江《中国的西北角》《塞上行》《西线风云》(合)西安事变、长征、陕北2、国际题材的游记朱自清《欧游杂记》《伦敦杂记》纪实,语言洗练。

李健吾《意大利书简》历史文物的描述,博学机智。

郑振铎《欧行日记》研究资料的搜集和记录。

小默《欧游漫忆》政论色彩。

胡愈之《莫斯科印象记》政论色彩。

第三个十年一、报告文学的勃兴1、新闻性的战地报告丘东平《第七连》《我们在那里打了败仗》《我认识了这样的敌人》反映淞沪战役。

骆宾基《救护车里的血》《我有右胳膊就行》《东战场别动队》上海军民抗日热情。

曹白《呼吸》集《这里,生命也在呼吸》《在敌后穿行》感情色彩浓烈丁玲《孩子们》姚雪垠《战地书简》徐迟《大场之夜》宋之的《从仇恨生长出来》以群《台儿庄战场散记》蹇先艾《塘沽的三天》碧野《北方的原野》《太行山边》二集老舍《“五四”之夜》2、职业记者的通讯范长江《台儿庄血战经过》萧乾《血肉筑成的滇缅路》《一个爆破大队长的独白》《岭东的黑暗面》《银风筝下的伦敦》《矛盾交响曲》3、人物纪实性散文①沙汀《我所见之H将军》(《随军散记》)素描勾画人物性格特征和精神品貌,小说手法,言谈细节。

②人物特写的流行卞之琳《第七十二团在太行山一带》周立波《王震将军记》刘白羽、王余杞《八路军七将领》陈荒煤《陈赓将军印象记》4、介绍解放区的通讯赵树理《孟祥英翻身》二、继承鲁迅传统的杂文1、国统区杂文《野草》(1940桂林创刊)作家群。

《新华日报·新华副刊》《新蜀报·蜀道》①聂绀弩《历史的奥秘》《蛇与塔》《早醒记》《血书》集抨击腐朽事物和黑暗现实,批判旧的伦理道德,力求改变中国人的精神面貌。

多用反语讽刺,平易质朴中见深沉。

《我若为王》构思奇特,批判封建制度,反映专制统治的现实,并揭示封建奴性。

②秦似《感觉的音响》《时恋集》《在岗位上》集广博的生活和历史知识基础,舒缓有致,文化气息浓重。

多揭露抗战中官僚统治的积弊。

《随谈两则》批评“浮生若梦的人生哲学”,并讨论国民性普遍的弱点,如话家常又诙谐精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