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是灰色的,唯生命之树常青
理论是灰色的,生命之树常青
![理论是灰色的,生命之树常青](https://img.taocdn.com/s3/m/a4230efb9f3143323968011ca300a6c30c22f10e.png)
理论是灰色的,生命之树常青人们在巨变的时代洪流之中被裹挟着缓慢前进,时刻面临着生存困境与精神危机。
在工具理性和功利主义价值观的驱使下,对物质财富、名利地位以及感性欲望的追求与满足成为了当时主流人群的生活需求和基本目标。
对于“迷惘的一代”来说,“发财梦”与“爱情梦”的双重理想散发着耀眼的光芒,吸引、鼓舞着他们不断前行。
然而现实与理想的差距,与他人的关系变得不再单纯美好,甚至自己也在不知不觉之间成为了他人达成目的的“手段”。
与现实社会之间存在着巨大的鸿沟,自我被异化乃至物化,三观被颠覆,直至陷入沉沦的境地。
感性与理性、现实与理想不再是古代时期的素朴和谐状态。
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社会形态的演变以及自然科学、技术理性等人类知识体系的不断推演,随着“知识之树”的青葱繁茂,“生命之树”似乎失去了它本身的生长力,呈现出衰败凋零的态势。
正如同亚当夏娃偷吃了“知善恶树”上的果实,有了羞耻之心,开始区分善恶、明辨是非,象征着人类智慧的开启、萌芽。
被上帝放逐的下场使得他们开始过上了普通人的生活。
由古代希腊罗马时期到现代资本主义社会发展迅速的时期,西方文明演进的基本脉络就是“知识之树”(理论之树)生长繁茂,“生命之树”日益凋零的过程。
理性使人自由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沉重的焦虑与痛苦。
现实主义作家用客观冷峻的笔法描绘着社会现实,在进行深刻批判的同时,寄托了他们对社会历史、时代发展趋势的认真思索与预测以及对未来世界的展望。
德语国家的作家们普遍具有的思辨理性和批判精神,强烈的反法西斯意识和反战精神,对劳苦大众的深切同情等风格特色烙印在他们的著作中,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日益珍贵。
美国作家们对战后青年心理现实的描写也堪称一流,在阅读作品的过程中,我能够真切体会到“迷惘的一代”悲苦交加的心灵状态和精神危机,面对沉重的命运、难堪的现实与未知的将来,如何正常地生存、追求自身幸福与自由发展的权利成了摆在他们面前的难题。
海明威笔下的“硬汉”形象也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人保持对生活的热情,心怀坚定的生命意志。
理论是灰色的,生活之树常青
![理论是灰色的,生活之树常青](https://img.taocdn.com/s3/m/28a9c641f7ec4afe04a1df7e.png)
理论是灰色的,生活之树常青通过这次的社会实践活动,我们逐步了解了社会,开阔了视野,增长了才干,并在社会实践活动中认清了自己的位置,发现自己的不足,对自身价值能够进行客观评价。
这在无形中使我们对自己的未来有了一个正确的定位,增强了自身努力学习知识并将之与社会相结合的信心和毅力。
在信息时代,学习是不断的汲取新信息,获得事业进步的动力。
作为一名年轻人更应该把学习作为保持工作积极性的重要途径。
“理论是灰色的,生活之树常青”,只有将理论付诸实践才能实现理论自身的价值,也只有将理论付诸实践才能使理论得以检验。
同样一个人的价值也是通过实践活动来实现的,也只有通过实践才能锻炼人的品质,彰显人的意志。
在这天的实践活动中,跟随老师领导们的过程中,受益颇多,如社交礼仪,为人处事,虚心学习等。
通过这次实践,把自己在学校学到的理论知道运用到社会实践中去,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
另外为毕业后顺利与社会接轨做好准备。
实践为我们从学校到社会的过渡,式我们顺利走出校园,走向社会,为国家、人民更好的服务做好了准备。
浮士德描写青春的句子
![浮士德描写青春的句子](https://img.taocdn.com/s3/m/69db5b7826d3240c844769eae009581b6bd9bd9d.png)
《浮士德》关于青春的句子1、理论是灰色的,生命之树常青!2、一切消逝的不过是象征;那不美满的在这里完成;不可言喻的在这里实行;永恒的女性引我们上升。
3、我要纵身跳入时代的奔走,我要纵身跳入时代的年轮:苦痛,欢乐,失败,成功,我都不问,男儿的事业原本要昼夜不停。
4、自由与命运只垂青每天努力的人。
5、园丁也知道,小树只要发青,就会有花果点缀未来的岁月。
6、男人的尊严并不屈服于神的权威。
7、不管安逸和苦痛,不管厌烦和成功,怎样相互循环交替。
大丈夫唯有活动不息。
8、勇于进取者永远长生。
9、不要迟疑,要敢于冒险,众生往往犹豫不定;大丈夫事事都能实现,因为他们能知而即行。
10、金玉其外者只能擅美于一时,真品才能永垂不朽于后世。
11、请容我也回到青年的时代,那时节我自己同样在成长,那时节我的诗泉日夜涌溢,一首接一首地把新歌吟唱,那时节我看世界轻雾弥漫,每颗花蕾都给我美好希望,那时节我采摘万千的花卉,铺撒在所有山谷的幽径上。
那时节我一无所有却富足:既渴求真理,又耽于幻想。
请再给我狂放不羁的激情,再让我把幸福的苦酒品尝,赐予我恨的力量爱的权利,还给我啊宝贵的青春时光!12、啊,请把我那少年时代还来,在那时有诗的涌泉奔涌新酷,在那时有雾霭一层为我遮笼世界。
未放的蓓蕾依含着奇胎,在那时我摘遍群花,群花开满山谷。
我是一无所有又万事俱足。
13、凡自强不息者,到头我辈均能救。
14、年轻快乐的君主常会虚度日子,岁月消逝教会他把时间珍视。
15、今天做不成的,明天也不会做好,一天也不能够虚度,要下决心把可能的事情,一把抓住而紧紧抱住。
理论是灰色的,生命之树常青
![理论是灰色的,生命之树常青](https://img.taocdn.com/s3/m/14c0e9ce846a561252d380eb6294dd88d1d23d5f.png)
理论是灰色的,生命之树常青
“理论是灰色的,而生命之树常青。
”要表达的意是,任何理论都千篇一律地只能指出最基本的和最一般的东西,只能粗略和大体上概括现实生活中的复杂情况。
通俗点讲,就是理论都是源于生活,不能脱离现实而存在。
这句话出自德国伟大的诗人歌德的诗剧《浮士德》。
在这个剧中,靡菲斯特斐勒司自信能把浮士德引入歧途,他发誓并向天帝打赌后,摇身一变成为一条狗来到了浮士德面前订立契约:叫魔鬼做浮士德的奴仆,带浮士德到天地间追求他自己的各种需要,为他解除内心的苦闷;而一旦浮士德感到了满足,魔鬼就赢了,那么,浮士德的灵魂便隶属于魔鬼。
一天,有个青年学生前来向浮士德求教,还想拜他为师;浮士德本不想见他,魔鬼获悉后便装扮成浮士德出现在学生面前,回答他提出的各种问题;最后说道:“亲爱的朋友,一切理论都是灰色的,唯生命之树常青。
”。
海东市选调考试试卷及答案
![海东市选调考试试卷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227f0e7515791711cc7931b765ce050876327581.png)
海东市选调考试试卷及答案(满分100分时间120分钟)第一部分常识判断1.2024年1月3日,从南方电网储能股份有限公司了解到,我国首个多技术路线锂电池储能站——()电网侧独立电池储能站在广东佛山正式投运。
A.宝塘B.高明C.惠阳D.禅城【答案】:A2.2024年1月10日,由中铁十一局和铁建重工联合打造的超大直径盾构机"()"在长沙顺利下线,其最大开挖直径14.57米,总重量达4350吨,将投用于世界最长的海底高铁隧道——甬舟铁路金塘海底隧道建设。
A.深海号B.飞扬号C.前进号D.定海号【答案】:D3.2024年2月29日21时03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使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将()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
A.卫星互联网低轨卫星02星B.卫星互联网高轨卫星01星C.卫星互联网高轨卫星01星D.卫星互联网低轨卫星02星【答案】:B4.2024年春运出行总量创历史同期新高。
春运前33天,全社会跨区域人员流动量达到72.04亿人次,同比()。
A.增长10.3%1/ 14B.增长9.6%C.增长10.28%D.增长10.6%【答案】:D5.2024年3月18日市场监管总局等18部门联合印发《贯彻实施〈国家标准化发展纲要〉行动计划(2024—2025年)》,提出在()等关键领域集中攻关,加快研制一批重要技术标准,加大智能产品、功能性产品等新兴消费品标准供给。
A.人工智能、智能网联汽车、北斗规模应用B.人工智能、信息融合技术、现代传感应用C.人工智能、自动控制汽车、现代传感应用D.人工智能、信息融合技术、北斗规模应用【答案】:A6.“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出自于杜牧的:()A.伤别诗B.纪行诗C.咏史诗D.写景诗【答案】:C7.协调工作既要吃透上级精神,又要了解基层情况;既要反对官僚主义,又要反对经验主义,因此,做好协调工作一定要处理好:A.妥协与原则的关系B.事后与事前的关系C.一般与个别的关系D.平衡与创新的关系【答案】:C8.企业制度主要是指以()为基础和核心的企业组织制度与管理制度。
理论是灰色的,实践之树常青
![理论是灰色的,实践之树常青](https://img.taocdn.com/s3/m/86e8be297375a417866f8fe7.png)
列宁在《论策略书》一文中写道:“现在必须弄清一个不容置辨的真理,就是马克思主义者必须考虑生动的实际生活,必须考虑现实的确切事实,而不应当抱住昨天的理论不放,因为这种理论和任何理论一样,至多只能指出基本的和一般的东西,只能大体上概括实际生活中的复杂情况。
‘我的朋友,理论是灰色的,而生活之树是常青的。
’”列宁的理解是非常全面和正确的。
理论是灰色的,而实践之树常青。
英国当代哲学家欧克肖特将知识区分为两种,即“书本的知识”和“实践的知识”,并且明确指出,仅凭“书本的知识”,必然会误入歧途。
欧克肖特断言,仅靠熟读一本烹调大全,是无法培养出优秀厨师的。
以此比喻证券市场,亦极为精当。
所幸,J-Chart不仅在理论上人所共鸣,在实践中也具有极好的操作性和指导意义。
在书稿编辑过程中,为验证J-Chart,笔者曾经在“按图索骥”,根据完美均衡法则,测得南山铝业某日的最低价格应为14.58元,果然得以应验,是为有据。
虽说理论是灰色的,实践之树常青,但是在人类思想发展的长河中,灰色的理论是普罩的天空,常青之树只是大地上的一点点缀!弄清楚实践与理论的关系对我们的工作与学习都是很有好处的。
实践与理论的关系可以概述为以下几个方面:1.1一、实践是理论的源泉。
理论是从实践中来的,人们是通过思维对实践活动的系统总结与概括获得理论,因而实践就是理论的源泉。
由此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其一是实践越丰富,所得到的理论就可能越丰富;其二是实践越充分,所获得到的理论也就越充分;其三是实践越“精细”所得到的理论也就可能越“精细”。
反过来也是如此。
1.2二、实践是检验理论的尺度。
这可以从这两个方面来说,一方面,理论是否正确需要理论来检验,另一方面,理论适用范围需要实践来检验。
1.3实践是检验理论的标杆。
从一个方面来说,理论的发展程度取决于实践的发展程度,从另一个方面来说,理论的实用程度取决于实践活动的深度和宽度。
2.1四、理论是实践的方向。
人的活动一方面受人的活动器官[包括肢体、躯体、感觉器官等]自身的支配和制约,另一方面则受人的思维和思想的支配和制约,其中,思维和思想的作用是起决定作用的,而理论是思维和思想所获得的结果,因此,人的实践活动需要理论指明方向。
关于实训的名言
![关于实训的名言](https://img.taocdn.com/s3/m/b7ac134dba68a98271fe910ef12d2af90242a8c9.png)
关于实训的名言
1."理论是灰色的,而生命之树常青。
" ——歌德
(尽管这句名言并非直接关于实训,但寓意着实践的重要性远超于理论知识)
2."学至于行之而止矣,行之,明也;明之为知之本也。
”——朱熹
(强调了知行合一,即实训在学习过程中的决定性作用)
3."真正的知识,来自亲手实践和亲身体验。
" ——马克·吐温
4."通过实践检验真理,通过实训提升能力。
" ——(现代教育观念)
5."经验是最佳教师,实训是最好的课堂。
" ——(非著名出处,反映实训重要
性的现代观点)
6."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
" ——(中国古谚语,虽然不是专门针
对实训,但体现了只有经过艰苦实践才能收获成功和成长的道理)
这些名言都从不同角度强调了实训、实践在获取真知、锻炼技能方面的重要性和不可替代性。
浮士德最精辟的十句话
![浮士德最精辟的十句话](https://img.taocdn.com/s3/m/37e4d1ea64ce0508763231126edb6f1aff0071aa.png)
浮士德最精辟的十句话1. “理论是灰色的,生命之树常青!”例子:就像你说再多漂亮话有啥用呀,不还是得去实实在在做事,这不就跟“理论是灰色的,生命之树常青!”说的一样嘛!2. “人只要努力,犯错误总归难免。
”例子:哎呀,你看我这次搞砸了,不过也没啥,“人只要努力,犯错误总归难免。
”下次加油呗!3. “我要纵身跳入时代的奔走,我要纵身跳入事变的车轮!”例子:你看那些勇敢的创业者,不就像浮士德说的“我要纵身跳入时代的奔走,我要纵身跳入事变的车轮!”一样,勇往直前!4. “有的时候,有一些话告诉一个世故的人,实在是枉费精神!”例子:跟有些人讲那些道理,真是白费口舌,真是“有的时候,有一些话告诉一个世故的人,实在是枉费精神!”5. “今天做不成的,明天也不会做好。
一天也不能虚度,要下决心把可能的事情,一把抓住而紧紧抱住,有决心就不会任其逃去,而且必然要贯彻实行。
”例子:咱要是决定做一件事,就得赶紧行动啊,别拖拖拉拉的,就像浮士德说的“今天做不成的,明天也不会做好。
一天也不能虚度,要下决心把可能的事情,一把抓住而紧紧抱住,有决心就不会任其逃去,而且必然要贯彻实行。
”6. “善良人在追求中纵然迷惘,却终将意识到有一条正途。
”例子:你看那些迷茫过但最终找到方向的人,不就是“善良人在追求中纵然迷惘,却终将意识到有一条正途。
”嘛!7. “正因为不可能,才值得我们去相信。
”例子:很多看似不可能的事,最后不也做到了,这不就是“正因为不可能,才值得我们去相信。
”8. “黑暗孕育了光明,而光明却背离黑暗。
诅咒黑暗。
”例子:生活中不也是这样,困难中往往孕育着希望,这多像“黑暗孕育了光明,而光明却背离黑暗。
诅咒黑暗。
”说的呀!9. “有两个灵魂住在我的胸中,它们总想互相分道扬镳。
”例子:咱有时候不也很矛盾嘛,就像浮士德说的“有两个灵魂住在我的胸中,它们总想互相分道扬镳。
”10. “即使是出卖灵魂,也要找一个付得起价码的人。
”例子:你说人做事是不是得权衡好呀,不能随便乱来,这和“即使是出卖灵魂,也要找一个付得起价码的人。
湖南省岳阳市岳阳楼区职业能力测试真题汇编【2011年-2021年网友回忆版】(二)
![湖南省岳阳市岳阳楼区职业能力测试真题汇编【2011年-2021年网友回忆版】(二)](https://img.taocdn.com/s3/m/847b8222f02d2af90242a8956bec0975f465a4e3.png)
湖南省岳阳市岳阳楼区职业能力测试真题汇编【2011年-2021 年网友回忆版】(二)1、单选题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中国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组织形式,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下列关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说法,错误的是_____。
A :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每届任期五年,每年举行一次会议B : 修改宪法属于全国人大代表行使的职权C :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常设机关D :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行使的职权包括解释宪法和监督宪法的实施参考答案: B本题解释:参考答案:B【解析】宪法的修改,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或者五分之一以上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提议,并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以全体代表的三分之二以上的多数通过。
因此修改宪法属于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故 B 项错误,本题选 B。
第 1 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2、单选题犯罪的主观要件中的间接故意是指_____。
A : 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必然或者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发生的心理态度B : 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放任这种结果发生的心理态度C : 行为人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因为疏忽大意没有预见,以致发生这种结果时的心理态度D : 行为人已经预见到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但轻信能够避免,以致发生这种结果时的心理态度参考答案: B本题解释:参考答案:B 【解析】B[解析]所谓间接故意,是指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放任这种结果发生的心理态度。
所以应选 B。
第 2 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3、单选题 _____是指在必要劳动时间不变的前提下,通过延长工作时间所获得的剩余价值。
A : 绝对剩余价值B : 相对剩余价值C : 消费者剩余D : 剩余量参考答案: A本题解释:【答案】A。
解析:绝对剩余价值是指在必要劳动时间不变的前提下,通过延长工作时间所获得的剩余价值。
理论是灰色的,实践之树常青
![理论是灰色的,实践之树常青](https://img.taocdn.com/s3/m/86e8be297375a417866f8fe7.png)
列宁在《论策略书》一文中写道:“现在必须弄清一个不容置辨的真理,就是马克思主义者必须考虑生动的实际生活,必须考虑现实的确切事实,而不应当抱住昨天的理论不放,因为这种理论和任何理论一样,至多只能指出基本的和一般的东西,只能大体上概括实际生活中的复杂情况。
‘我的朋友,理论是灰色的,而生活之树是常青的。
’”列宁的理解是非常全面和正确的。
理论是灰色的,而实践之树常青。
英国当代哲学家欧克肖特将知识区分为两种,即“书本的知识”和“实践的知识”,并且明确指出,仅凭“书本的知识”,必然会误入歧途。
欧克肖特断言,仅靠熟读一本烹调大全,是无法培养出优秀厨师的。
以此比喻证券市场,亦极为精当。
所幸,J-Chart不仅在理论上人所共鸣,在实践中也具有极好的操作性和指导意义。
在书稿编辑过程中,为验证J-Chart,笔者曾经在“按图索骥”,根据完美均衡法则,测得南山铝业某日的最低价格应为14.58元,果然得以应验,是为有据。
虽说理论是灰色的,实践之树常青,但是在人类思想发展的长河中,灰色的理论是普罩的天空,常青之树只是大地上的一点点缀!弄清楚实践与理论的关系对我们的工作与学习都是很有好处的。
实践与理论的关系可以概述为以下几个方面:1.1一、实践是理论的源泉。
理论是从实践中来的,人们是通过思维对实践活动的系统总结与概括获得理论,因而实践就是理论的源泉。
由此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其一是实践越丰富,所得到的理论就可能越丰富;其二是实践越充分,所获得到的理论也就越充分;其三是实践越“精细”所得到的理论也就可能越“精细”。
反过来也是如此。
1.2二、实践是检验理论的尺度。
这可以从这两个方面来说,一方面,理论是否正确需要理论来检验,另一方面,理论适用范围需要实践来检验。
1.3实践是检验理论的标杆。
从一个方面来说,理论的发展程度取决于实践的发展程度,从另一个方面来说,理论的实用程度取决于实践活动的深度和宽度。
2.1四、理论是实践的方向。
人的活动一方面受人的活动器官[包括肢体、躯体、感觉器官等]自身的支配和制约,另一方面则受人的思维和思想的支配和制约,其中,思维和思想的作用是起决定作用的,而理论是思维和思想所获得的结果,因此,人的实践活动需要理论指明方向。
理论是灰色的,而生活之树是长青的
![理论是灰色的,而生活之树是长青的](https://img.taocdn.com/s3/m/afbd9a81b9d528ea81c779fe.png)
理论是灰色的,而生活之树是长青的《浮士德》是歌德献出毕生精力和才华的代表作,是诗人不朽的传世之作。
老博士浮士德在书斋中几十年如一日地孜孜不倦潜心苦读,探求知识。
但他后来终于发现自己求得的都是僵死的知识,因而感到痛苦绝望。
这时魔鬼靡非斯特菲勒司来到浮士德的书斋,和浮士德订了约,他愿充当浮士德的仆人,为浮士德解除烦闷。
他劝浮士德走出书斋,投入世俗生活,他要带浮士德云游世界,享受人生。
他们正在准备出发的时候,浮士德的弟子瓦格纳博士来找老师求教,浮士德不想接见瓦格纳,靡非斯特菲勒司就自告奋勇假扮浮士德接待瓦格纳,瓦格纳向“老师”询问如何才能求得高深的学问。
靡非斯特菲勒司回答了瓦格纳的种种提问,最后他对瓦格纳说:“亲爱的朋友,一切理论是灰色的,唯生活之金树长青。
”诗人通过“魔鬼”的嘴,对当时知识界空谈理论、脱离现实的现象、,对德国十八世纪脱离生活的僵死的学术进行了批判。
《浮士德》第一部《书斋》这两句诗实际上反映了歌德自己热爱人生、不断探索和追求真理的思想。
以后这两句诗成了经常被引用的名言。
列宁在《怎样组织竞赛?》中写道:工人和农民“应当懂得,现在一切都在于实践,现在已经到了这样一个历史关头:理论在变为实践,理论由实践赋予活力,由实践来修正,由实践来检验。
马克思说过:‘一步实际运动比一打纲领更重要。
’这句话现在特别使人信服。
在对富人和骗子切实进行管制、限制,对他们充分实行计算和监督的每一步,都胜过一打冠冕堂皇的关于社会主义的议论。
要知道,‘我的朋友,理论是灰色的,而生活之树是常青的’。
”《浮士德》是列宁最喜爱的文学作品之一。
他曾多次引用“生活之树常青”这一名言,说明只有革命的实践才能对各种理论和原则进行严格的检验;马克思主义者必须考虑不断发展的现实生活,而不应当抱住昨天的理论不放。
点评:共产主义社会是人类全新的,也是最高级的社会形态,,对于共产主义社会具有哪些特点这样的问题,马克思主义虽然可以用发展论对资本主义进行考察来做一些粗线条的描绘,但解决这一问题的根本途径还是人们的实践探索,共产主义社会的实现是一个不断探索的实践过程.关于未来共产主义社会将要面临的各种问题,需要未来的人们在未来的实践中去探索.作为共产主义社会低级阶段的社会主义社会的建设面临的各种问题,也是人们在实践中探索解决的.这当然不是轻视理论的重要性,理论和实践是不能分割的,我们在这个问题上对实践的强调,原因在于对未知问题的解决,总是要以实践先行.并在实践中形成理论,检验理论,发展理论。
理论是灰色的,生命之树长青:论唯物史观与唯物史观的历史命运(下)
![理论是灰色的,生命之树长青:论唯物史观与唯物史观的历史命运(下)](https://img.taocdn.com/s3/m/fa41fdd33186bceb19e8bb8f.png)
理论是灰色的,生命之树长青:论唯物史观与唯物史观的历史命运(下)郭小凌[世界历史]社会历史的演进不像化学反应,工具得到了改进,生产关系就立即跟进。
二者之间始终存在着信息传递、调整、适应或不适应的时间差,这种时间差在史前时代要以万年、10万年以上来计算。
在农耕时代,变化的速率加快,那也要有成百上千年。
在近现代加速到几十年。
但即使是在当代,我们仍到处都能看到明显的不平衡现象。
所以文明社会的扩散是一个渐进的过程。
按照旧大陆的历史经验,一旦文明社会在某个地点出现,便会逐步向周边非文明地区扩散。
处于史前状态的人们要么被卷入文明,要么日趋衰落,活动空间逐渐萎缩至文明社会的边缘地带,成为活化石,甚至彻底毁灭。
美洲大陆幅员广大,印第安人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应该说是题中应有之义,若平衡到反常了。
相对而言,北美社会经济要滞后于中南美印第安文明的中心地带,但北美沿海许多印第安渔猎部落也发展到文明社会的门槛,出现家内奴隶和依附人。
在北美以农业为主的部落,也能看到明显的财产分化或社会分化趋向,其中也包括以锄耕和渔猎为生的易洛魁人。
当欧洲人发现易洛魁人时,他们在制作新石器、骨器、木器、陶器时已有初步的分工,在农业和狩猎生产方面则有严格的新分工和协作,并且与周边部落进行剩余产品(玉米、皮革制品、贝珠、桦树皮船)的交换,个人也有少量的财产,可以依母系继承和转让。
此外,对偶家庭之间已出现贫富差别,虽然仍受公有制的制约。
部落械斗出现本身说明社会关系的变迁。
俘虏并非都被收养,部分落选的俘虏要被处死,处决方法是将男俘或女俘绑在木桩上,先咬掉他们的手指,然后剐他们的皮肉吃,一直吃到心脏,以获得敌人的勇气和其他美德。
而选定收养的俘虏则需经受“夹笞刑”考验,被各家族收养后,“同实际上的奴隶一样”在田野或其他地方从事最艰苦的劳动。
只有经受住考验的俘虏,才能成为部落的正式成员。
[20] 这样的人与人的关系难道不是新的生产关系或新生产关系的雏形吗?蒋先生还举例说“绝大多数史学家都承认古希腊原始社会解体后出现的是奴隶制社会”。
歌德关于实践的名言
![歌德关于实践的名言](https://img.taocdn.com/s3/m/744e5e44a9114431b90d6c85ec3a87c240288af0.png)
歌德关于实践的名言1. “光有知识是不够的,还应当应用;光有愿望是不够的,还应当行动。
”就像你知道怎么游泳,但不下水永远也学不会。
比如你一直想学会做一道美味的菜肴,光看菜谱可不行,得动手去做啊!2. “理论是灰色的,生命之树常青。
”想想看,空有一堆理论不实践,那不就像纸上谈兵吗?就如同你计划了很久要去爬山,不真正踏上山路,怎么能领略到山顶的美景呢!3. “经验丰富的人读书用两只眼睛,一只眼睛看到纸面上的话,另一只眼睛看到纸的背面。
”这不是在说我们得把知识用到实际中去检验吗?好比你学习了怎么和人沟通的技巧,只有在和别人交流时运用起来,才知道是不是真的有用呀!4. “一个有真正大才能的人会在工作过程中感到最高度的快乐。
”难道不是这样吗?当你通过实践完成了一项艰难的任务,那种快乐和成就感是无与伦比的。
就像你努力搭建好一个模型,那种满足感简直太棒了!5. “我们虽可以靠父母和亲戚的庇护而成长,倚赖兄弟和好友,借交游的扶助,因爱人而得到幸福,但是无论怎样,归根结底人类还是依赖自己。
”实践不也是得靠自己去行动吗?就像你想要学会骑自行车,别人再怎么帮忙,最终还是要自己去踩动踏板呀!6. “凡是自强不息者,最终都会成功。
”实践中遇到困难不放弃,坚持下去不就可能成功吗?就像你练习书法,不断地写,总有一天会写出漂亮的字!7. “意志坚强的人能把世界放在手中像泥块一样任意揉捏。
”这不就是说有决心去实践就能改变很多吗?比如你决心减肥,通过努力实践各种方法,真的就能做到啊!8. “人不光是靠他生来就拥有一切,而是靠他从学习中所得到的一切来造就自己。
”学习后不实践怎么能真正拥有呢?好比你学习了摄影知识,不去实际拍摄,怎么能成为一个好摄影师呢?9. “如果你要喜爱你自己的价值,你就得给世界创造价值。
”不通过实践去创造,怎么体现自己的价值呢?就像你通过自己的努力做出了有意义的事情,不就是给世界带来了价值吗?10. “谁若游戏人生,他就一事无成;谁不主宰自己,永远是一个奴隶。
理想是灰色的,生命之树常青感悟
![理想是灰色的,生命之树常青感悟](https://img.taocdn.com/s3/m/664e97ba77a20029bd64783e0912a21615797f66.png)
理想是灰色的,生命之树常青感悟理想,这东西,有时就像那灰蒙蒙的天空,看似高远,却让人摸不清方向。
可生命呢,就像那四季常青的树,无论经历多少风雨,总是坚韧地生长。
你想想,咱们每个人小时候,心里都揣着个大大的理想,什么科学家、宇航员、大明星。
可随着日子一天天过,咱们才发现,理想这玩意儿,可不是那么容易实现的。
它不会乖乖地等着你去抓住,而是跟你玩捉迷藏,一会儿藏在这困难后面,一会儿躲在那挫折里头。
就说我认识的一个朋友吧,他从小就立志要当画家,画出这世界上最美的画。
那时候,他天天画,墙上、本子上,到处都是他的涂鸦。
可后来呢,家里条件不允许,没法供他去专门学画画,他只能把画笔放下,去干了一份跟画画毫无关系的工作。
你说这理想,是不是就像那灰色的雾,有时候让你看不清前路?但生命可不一样!哪怕理想暂时变得灰暗了,生命也不会停下脚步。
就像那棵常青树,不管是烈日暴晒,还是寒风刺骨,它都照样生长。
咱们在生活里,不也经常遇到各种坎儿吗?工作不顺利,感情出问题,身体还闹毛病。
可咱们不也都咬着牙挺过来了?这就是生命的力量啊!再比如说,那些在疫情期间奋战在一线的医护人员,他们也许曾经有着各种各样的理想,有的想多陪陪家人,有的想出去旅游看看世界。
可当疫情来了,他们的理想暂时被搁置了,他们心里只有一个念头,那就是救人!他们不顾自己的安危,日夜操劳,这不就是生命的坚韧和伟大吗?理想可能会因为现实的种种而变得灰暗,但生命却始终充满着希望和活力。
咱们不能因为理想暂时没实现,就垂头丧气,觉得人生没了奔头。
咱们得像那常青树一样,不管外界环境怎么变,都要坚定地扎根,努力地生长。
也许有一天,那曾经灰暗的理想,会在生命的滋养下,重新焕发出绚丽的色彩。
所以啊,别被暂时灰暗的理想打倒,要相信生命的力量,相信咱们都能像那常青的树,在岁月的长河中,绽放出属于自己的光芒!。
理论是灰色的_生活之树常青_张五常经济思想研究_易宪容
![理论是灰色的_生活之树常青_张五常经济思想研究_易宪容](https://img.taocdn.com/s3/m/13a273d06137ee06eff918c6.png)
215理论是灰色的,生活之树常青 ———张五常经济思想研究易 宪 容 正如科斯所言,传统的经济理论是“黑板经济”,它对现实生活中的许多经济现象不是无法合理的解释,就是置之不理(科斯,1994)。
例如,企业为什么存在?或者更准确地说企业为什么是那种结构形式?企业的规模有多大,它的边界在哪里?为什么有经纪人和金融中间机构的存在?除企业之外,为什么还有许多其他的组织形式与制度安排,从最简单的日常用品采购到关于就业、保险、产品定货通知、特许证、企业合约等等?在具体的情况下人们是如何作出自己合约选择,为什么某些合约形式比其他合约形式更为常见?在既定的制度安排中,权利规则又如何设定,其设定对经济运行有怎么样的影响?对于这些问题,在新制度经济学的理论创立以前,传统经济理论不能给出合理的答案。
然而新制度经济的理论对上面提出的问题给予自己解释,因他们的研究完全建立在生活中案例的实证分析上。
张五常与科斯一样对案例的实证分析好之成癖。
要了解玉石市场的运作,张五常曾在广东道卖玉;在美国研究原油市场价格时,张五常曾到油田及炼油厂调查了好几个月;在华盛顿州研究蜜蜂采蜜及替果树传授花粉的交易时,果园及养蜂厂也是张五常常去的地方,后来发表了《蜜蜂的寓言》一文,使张五常无意间成了半个蜜蜂及果树专家;为了证实价格分歧理论,张五常也曾在年宵夜香港街头卖桔等等。
张五常的理论基本上都是从一个个具体的案例中引伸出的结论。
正如他自己所言,理论如经不起实践的考验,是很难站得住的。
(张五常,1984)可以说,张五常的文章和著作基本上是一个个的案例实证分析,无论是分成租佃制、公海渔业、香港租务管制、婚姻合约,还是座位定价、商业秘密、发明专利等都是如此(张五常, 2001B)。
因此张五常的经济研究基本上从实证出发而引申出独创性的理论。
以下仅是荦荦大端对张五常的经济理论独创性的方面作一点概括。
一、创立新佃农理论① 张五常《佃农理论》的价值随着时间推移其重要性越来越大,②它不仅成了现代合约经济学的开山之作(Allen,D.W.and Lueck,D,1995),而且《经济解释》中在期刊上发表的两篇文章也成了现代新制度经济学的经典(Medema,1995)。
西方文论—— 理论是灰色的,唯生命之树常青
![西方文论—— 理论是灰色的,唯生命之树常青](https://img.taocdn.com/s3/m/13419fcfd5bbfd0a79567396.png)
理论是灰色的,唯生命之树常青——《20世纪西方文论新编》课程感想歌德在《浮士德》中有句名言:理论是灰色的,唯生命之树常青。
文学作为一门人学,是一门关注人类生命存在的艺术。
西方的文学理论多是以人性来建构文本,文本之所以成为一部经典,所依靠的就其蕴含的人格生命。
提及文学理论本身,则可以分为文本建构的理论和文本批评的理论。
文本的建构需要文本的批评来健全,而文本的批评则是通过不断健全的文本来完善批评理论。
中国古代诗文或言志,或抒情。
所以中国的文学理论对于作者本身究竟是言何志,抒何情更加注重。
对于文本的批评更多的也局限于文章本身的技艺,而忽略了艺术作品的“生命”和“人格”。
而纵观二十世纪的西方文论,不论是侧重人性角度的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批评和荣格、弗莱的神话——原型批评,还是侧重文本分析语言结构主义和打破现有单元化秩序然后再创造更为合理的秩序的解构主义,亦或是其他的女权主义、新历史主义、后殖民主义。
都存在着人性与文本的双重建构以及文化人格的创造。
美国当代文论家艾布拉姆斯在其代表作《镜与灯》中曾提出一个勾勒西方文学理论发展历程的模型,在这个模型中,每一件艺术品总会涉及四个要素,即“世界、作品、艺术家和欣赏者”——从柏拉图开始的整个西方世界的文学理论,几乎全部都是围绕着这“四要素”及彼此之间的相互关系,而展开各有侧重的讨论。
结构主义者认为文本背后隐藏有对文本形成起决定作用的“语法结构”,是这种“语法结构”作为语言言说出了文本,在文本产生的过程中,作者不起决定作用——也正是在此意义之上,结构主义的代表人物之一罗兰·巴特喊出了他那惊世骇俗之语“作者已死”。
但这绝不是正确的。
作者们受到了外界的诸多如声音、画面,又如情感、思维的刺激,产生接受或者不接受。
经过其语境的同化和认知做出反应,将意识中的认知对象、面貌认识加以展开,辅以文字形成作品。
可以说作者给与了作品生命,而作品当中同样蕴含了作者自身的生命元素、感应能力、价值意向和形式意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理论是灰色的,唯生命之树常青
——《20世纪西方文论新编》课程感想歌德在《浮士德》中有句名言:理论是灰色的,唯生命之树常青。
文学作为一门人学,是一门关注人类生命存在的艺术。
西方的文学理论多是以人性来建构文本,文本之所以成为一部经典,所依靠的就其蕴含的人格生命。
提及文学理论本身,则可以分为文本建构的理论和文本批评的理论。
文本的建构需要文本的批评来健全,而文本的批评则是通过不断健全的文本来完善批评理论。
中国古代诗文或言志,或抒情。
所以中国的文学理论对于作者本身究竟是言何志,抒何情更加注重。
对于文本的批评更多的也局限于文章本身的技艺,而忽略了艺术作品的“生命”和“人格”。
而纵观二十世纪的西方文论,不论是侧重人性角度的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批评和荣格、弗莱的神话——原型批评,还是侧重文本分析语言结构主义和打破现有单元化秩序然后再创造更为合理的秩序的解构主义,亦或是其他的女权主义、新历史主义、后殖民主义。
都存在着人性与文本的双重建构以及文化人格的创造。
美国当代文论家艾布拉姆斯在其代表作《镜与灯》中曾提出一个勾勒西方文学理论发展历程的模型,在这个模型中,每一件艺术品总会涉及四个要素,即“世界、作品、艺术家和欣赏者”——从柏拉图开始的整个西方世界的文学理论,几乎全部都是围绕着这“四要素”及彼此之间的相互关系,而展开各有侧重的讨论。
结构主义者认为文本背后隐藏有对文本形成起决定作用的“语法结构”,是这种“语法结构”作为语言言说出了文本,在文本产生的过程中,作者不起决定作用——也正是在此意义之上,结构主义的代表人物之一罗兰·巴特喊出了他那惊世骇俗之语“作者已死”。
但这绝不是正确的。
作者们受到了外界的诸多如声音、画面,又如情感、思维的刺激,产生接受或者不接受。
经过其语境的同化和认知做出反应,将意识中的认知对象、面貌认识加以展开,辅以文字形成作品。
可以说作者给与了作品生命,而作品当中同样蕴含了作者自身的生命元素、感应能力、价值意向和形式意向。
若作者已死,作品的生命何往?
当然,我们必须要认同“语法结构”和话语的重要性,文本的建构绝不仅仅局限于作者的同化语境和认知反映上。
构成作品的话语先于作者所在,从主体的潜在动机,叙述策略以及符号体系的建构到读者的接受期待、知识结构和价值理念,话语的赋意到释义蕴含着不同的思维方式和文化内涵,正是如此,也使得文本的更富生命力。
文本本身的人物或事件,虽或有神仙鬼怪,偏于离奇,或有脱离现实,颇富传奇,但究其根源则是蕴含着人性,蕴含着原始的思维模式。
荣格说:“一个用原始意象说话的人,是同时用千万个人的声音说话。
”而弗莱受荣格的集体无意识理论的启发创建了原型批评理论,他从神话着手从宏观上探寻人类文学整体的模式、程式的共性和演变规律。
他认为文学讲述的许多是同一故事,尽管人名事迹不同,但表现的却是原始神话的基本结构与精神。
这种既恒定又易变,古老又常新的内在力量通过不断的阐释产生了模式,而这正是作品生命的“灵魂”。
而文本的接受和解读必定要通过读者去阅读,每个读者的接受期待、知识结构和价值理念是不同的,所以对于文本必然会有不同的解读。
即使是作者本人也不例外,作者赋予了作品生命,给与了作品形式和内涵,但永远不可能全面的了解他的作品。
“一千个读者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也就意味着文学的研究具备着无数条入思的路径,而任何一种研究都只能在某一个层面或某一个角度上阐发文本的意义对于其他层面必有所忽略,只可能是一种“片面的深刻”。
20世纪的西方文论无疑是丰富而深刻的。
没有人可以一定说哪一个理论是绝对错误的,也没有人敢说哪一个理论是绝对错误的。
不管到哪朝哪代,只要不再强制下,所有的文学批评、文学理论领域,都会有那些笃爱它情深的人,去奋不顾身的投身进去,即使在他人的反对下。
不管是喜欢这个理论,还是对这种理论感兴趣,总的归结起来就是“认同”二字,“认
同”在其中起到的作用无远弗届,无与伦比。
有了“认同”,有了“爱”,就不会让单调的理论失去生命的色彩,正所谓:理论是灰色的,唯生命之树常青。
——张益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