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稀药用植物(血竭)资源利用与开发
树脂类药材
树脂类药材咱今儿个就来唠唠这“树脂类药材”,这玩意儿听起来高大上,其实就是从树上流出来的精华,啥是精华?就是树木的精血,提炼出来的宝贝。
你瞧,这树脂类药材,就像是树木的泪水,凝聚了它们几十年的养分和精华。
打个比方,就像是人到了中年,经历了风吹雨打,流出的眼泪都是精华,树也一样,它们的泪水也是宝贝。
咱先说说这“没药”,这名字听着就高冷,其实它可是个老朋友。
没药树长得像个大伞,顶着个大脑袋,树皮一划拉,就有黄色的树脂流出来。
这玩意儿在古时候可是抢手货,埃及人拿它当香料,古罗马人更是把它当成治病的灵丹妙药。
想想看,那时候的人们一闻到这香味,就觉得自己像是被神明庇护了一样。
再来说说“乳香”,这名字一听就让人觉得温柔。
这乳香树长得也不赖,树皮一划拉,出来的树脂就像是奶油一样,香气扑鼻。
在古代中东地区,这可是祭祀用的圣品。
人们把乳香点燃,香气四溢,感觉整个世界都变得神圣起来。
就像是现在你去庙里烧香,那感觉差不多。
这两样树脂类药材在中医里也是大有用处。
没药和乳香都是活血化瘀的好手,治跌打损伤、消肿止痛那是一把好手。
记得小时候,家里要是有人不小心磕着碰着了,奶奶就拿出她的“秘方”——没药酒,抹上之后,疼痛立马减轻,简直像是神仙下凡。
不过,这些树脂可不是随便就能弄到的。
采集树脂是个技术活儿,得选对季节,选对树,还得有经验。
那些采集树脂的人,个个都是行家里手。
他们像是在树上雕刻艺术品一样,小心翼翼地划开树皮,等着树脂慢慢流出来。
这过程就像是等待一颗宝石从矿石中显露出来,耐心和细心缺一不可。
说起树脂类药材,还有一个故事。
有一回,咱村里有个老中医,姓李,年纪大了,腿脚不便。
他有个秘方,用的是一种叫“血竭”的树脂。
这玩意儿红得像血,止血效果奇佳。
李老中医每次用这药材,都会讲起他年轻时在山里采集血竭的经历。
那时候,他和几个伙伴,背着行囊,深入深山老林,寻找那棵棵血竭树。
采集血竭就像是探险,每次回来都像打了胜仗一样,脸上洋溢着喜悦。
珍稀濒危龙血竭基源植物龙血树的资源现状
园艺博 览
《 代农 业科 技 )0 7 第 2 期 现 )0年 2 2
珍稀濒危龙血竭基源植物龙血树 的资源现 状
罗文 扬 罗 萍 雷新 涛
( 国热带农业科学院南亚热带作物研究所 . 中 广东 湛 江 5 4 9 ) 2 0 1
摘要 介 绍 了龙 血 竭基 源植 物龙 血树 的 资源状 况和 濒 危的 原 因, 建议 兼 顾龙 血 树 的开 发和 保 护 、 育 和利 用 . 利 于珍稀 龙 血树 资 源 培 有 的保 护和 可持 续 利用 。 关键 词 龙血树 ; 资源现 状 ; 殖 方 法 ; 繁 栽培 ; 护 保
在 加 那 利 群 岛 , 岛 中 5个 岛 上 可 找 到 龙 血 树 ( 7个 D.
d c ., a r oL) 共计 有 几百棵 。 马德拉 岛和在 亚 速尔 群 岛 , 血 在 龙
树 ( daoL ) 常 长 在海 拔 2 0r D. rc .通 0 n以下 的 沿海 峭 壁里 。 由 外地 引 入 当地 的 会 吃 龙 血 树 种 子 的 一 种 鼠食 用 龙 血 树 幼 苗 的山 羊和 兔 子 , 会影 响龙 血 树 的生长 。 都 由于农 业 生产 造
“ 活血 之 圣药 ” 的美 誉 ( ・ 时 珍《 草纲 目》 [ 因而 , 血 明 李 本 )1 1 。 龙
树 又是 珍贵 的药用 植物 。随着 市场 对 龙血 竭 需 求的 不断 扩 大 和对 龙血 树 野 生资源 的掠夺 性 采伐 和环 境 的破 坏 ,龙 血
树 野 生资 源 日趋枯 竭 , 危 灭绝 , 国际 上很 多 国家 列 为珍 濒 被
树 型 。 据分 枝 的数 量 , 定龙 血 树 的年龄 。 开在 枝顶 , 根 可 花 绿
血竭的功效与作用血竭的药用价值
血竭的功效与作用_血竭的药用价值*导读:中药血竭的功效与作用专区,为您详细介绍血竭的功效与作用、血竭图片、血竭的药用价值、血竭的副作用等,要想知道更多血竭的功效与作用相关知识,不妨来关注一下。
血竭简介血竭图片血竭的功效与作用血竭的药用价值血竭的用法与用量血竭的副作用血竭的配伍应用血竭简介血竭,药用部分为棕榈科植物麒麟竭的果实及树干中的树脂。
干燥树脂呈不定形的块状物,大小不等,表面有沟纹及因布包而遗留的布纹,赤褐色或紫褐色,质硬而脆,断面紫褐色至黑褐色,有玻璃样光泽,有时有小孔,用火燃之,冒烟呛鼻,研成粉末则呈鲜艳的深红色,无香气,味甘咸,嚼之砂样。
血竭图片血竭的功效与作用散瘀定痛,止血生肌。
治跌打折损,内伤瘀痛;外伤出血不止,瘰疬,臁疮溃久不合。
1、《唐本草》:主五脏邪气,带下,止痛,破积血,金创生肉。
2、《海药本草》:主打伤折损,一切疼痛,补虚及血气搅刺,内伤血聚,并宜酒服。
3、《日华子本草》:治一切恶疮疥癣久不合者,敷。
此药性急,亦不可多使,却引脓。
4、王好古:补心包络,肝血不足。
5、《纲目》:散滞血诸痛,妇人血气,小儿瘈疭。
血竭的药用价值1、治伤损筋骨,疼痛不可忍:麒麟血一两,没药一两,当归一两(锉,微炒),白芷二两,赤芍药一两,桂心一两。
捣细罗为散,每服,以温酒调下二钱,日三、四服。
(《圣惠方》麒麟血散)2、治腹中血块:血竭、没药、滑石、牡丹皮(同煮过)各一两。
为末,醋糊丸,梧桐子大,服之。
(《摘元方》)3、治产后败血冲心,胸满气喘:真血竭,研为细末,温酒调服。
(《朱氏集验医方》血竭散)4、治鼻衄:血竭、蒲黄等分。
为末,吹之。
(《医林集要》)5、治瘰疬已破,脓水不止者:血竭(炒)二钱半,大枣二十个(烧为灰),干地黄半两(别为末)。
上三味,都细研如粉,以津唾调贴疮上。
(《博济方》血竭散)6、治一切不测恶疮,年深不愈:血竭一两,铅丹半两(炒紫色)。
上二味,捣研为散,先用盐畅洗疮后贴之。
(《圣济总录》血竭散)7、治臁疮不合:血竭末敷之,以干为度。
中药“活血疗伤药”——血竭
中药“活血疗伤药”——血竭本品为棕榈科植物麒麟竭果实渗出的树脂经加工制成。
主产于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我国广东、台湾亦产。
秋季采集果实,置蒸笼内蒸煮,使树脂渗出,凝固而成。
本品气微,味淡。
以表面黑红色,研末血红色,火烧呛鼻者为佳。
打成碎粒或研成细末用。
一、药性和功效本品性味甘、咸,平。
归心、肝经。
具有活血定痛,化瘀止血,生肌敛疮之功效。
用法用量:研末服,1~2克,或入丸剂。
外用研末撒或入药用用法用量。
使用注意:孕妇慎用。
月经期不宜服用。
二、歌括《药性歌括四百味》歌诀:血竭味咸,跌扑损伤,恶毒疮痈,破血有谁。
三、临床应用1.跌打损伤,心腹瘀痛本品味咸入血分,主归心肝经,能活血散瘀,消肿止痛,为伤科及其他瘀滞痛证要药。
治跌打损伤,筋骨疼痛,常配伍乳香、没药、儿茶等,如七厘散(《良方集腋》);治产后瘀滞腹痛,痛经经闭,及瘀血心腹刺痛,常配伍当归、莪术、三棱等。
2.外伤出血本品既能散瘀,又能止血,有止血不留瘀的特点,适用于瘀血阻滞,血不归经的出血,尤宜外伤出血。
既可单用研末外敷患处,亦可配伍儿茶、乳香、没药等,如七厘散良方集腋》)。
3.疮疡不敛本品外用,能活血消肿,祛瘀化腐,敛疮生肌,可治疮疡久溃不敛。
单用本品研末外敷,亦可配伍乳香、没药等。
四、现代药理研究1.化学成分本品主要含血竭素、血竭红素、去甲基血竭素、去甲基血竭红素及黄烷醇、查耳酮、树脂酸等成分。
2.药理作用血竭水煎醇沉液能明显降低红细胞压积,缩短血浆再钙化时间,抑制血小板聚集,防止血栓形成。
血竭水提液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白色葡萄球菌及多种致病真菌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
此外,血竭还有一定的抗炎镇痛、降血脂、降血糖、改善机体免疫功能等作用。
血竭价格策略运营方案
血竭价格策略运营方案一、市场分析1. 血竭产品血竭是一种常见的中草药,被广泛用于治疗外伤出血、瘀血、跌打损伤等症状。
血竭作为一种传统中草药,具有止血、散瘀、活血等功效,广受消费者青睐。
2. 血竭市场随着人们对中医传统草药的重视,血竭市场需求逐渐增加。
特别是在亚洲地区,对于中草药的需求一直很大,而血竭作为一种重要的中草药,市场潜力巨大。
此外,随着健康意识的不断提升,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传统草药的保健作用,这也为血竭市场带来了增长的机会。
3. 血竭价格策略在市场上,血竭产品的价格因品牌、质量、包装、服务等方面有所不同。
一些知名品牌的血竭产品价格较高,而一些小品牌或者未知品牌的血竭价格相对较低。
此外,一些商家还提供不同档次的血竭产品,价格也有所不同。
基于以上市场情况,我们需要制定一套血竭价格策略,在满足消费者需求的同时,提高产品竞争力,实现可持续发展。
二、价格策略制定1. 定价目标我们的定价目标是实现市场份额的增长,提高品牌知名度。
同时,我们也要确保产品价格能够覆盖成本,并保持一定的利润空间。
我们将采用差异化定价策略,针对不同的产品类别、不同的市场细分,采用不同的价格策略,以实现最大化的利润。
a) 高档产品对于高端市场,我们会采用高价策略,以提高产品的品牌形象和知名度。
高档产品将注重产品质量、包装、服务等方面的提升,差异化的产品经验将是我们的吸引消费者的一大卖点。
b) 中档产品中档产品将是我们的主力产品,价格相对较低,但相对来说性价比更高,以满足大多数消费者的需求。
我们将注重产品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在价格设置上也将更加亲民。
c) 低档产品低档产品将是我们开拓新市场的一大策略。
价格将定位为市场最低价,以吸引更多的消费者,同时也将注重产品的品质和服务,以确保消费者的满意度。
3. 定价策略细化除了以上的差异化定价策略,我们还将细化定价策略,以适应市场需求。
a) 促销策略我们将定期进行促销活动,如优惠券、满减活动、赠品活动等,以吸引更多的消费者,提高产品的知名度和销量。
血竭
商品規格,通常分原裝血竭和加工血竭。原裝血竭為原產地印度尼西嚴經初加工所得的團塊,一般不含外加輔粒,質量較優,目前進口已不多見。加工血竭為原裝血竭在新加坡摻入輔料經加工而成,并多用布袋扎成類圓四方形,底部貼有手牌、竽冠牌等金色商標。時口血竭主要為加工血竭,過去按商標分規格,現改用按質量分兩個等級。
各家論述
1.《唐本草》主五臟邪氣,帶下,心痛,破積血,金創生肉。
2.《海藥本草》:主打傷折損,一切疼痛,補虛及血氣攪刺,內傷血聚,并宜酒服。
3.《日華子本草》:治一切惡瘡疥癬久不合者,敷。此藥性急,亦不可多使,卻引膿。
4. 王好古:補心包絡,肝血不足。
5.《綱目》:散滯血諸痛,婦人血氣,小兒瘛瘲。
摘錄
《中國藥典》
[返回]《中華本草》:血竭
出處
出自《雷公炮炙論》:凡使,勿用海母血,真似騏驎竭,只是味咸并腥氣。騏驎竭味微咸甘,似梔子氣是也。
1.《唐本草》:騏驎竭,樹名渴留,喻如蜂造蜜,斫取用之,《吳錄》謂之赤膠者。
2.《開寶本草》:別本注云,紫礦、騏驎竭,二物同條,功效全別。紫礦色赤而黑,其葉大如盤,礦從葉上出。騏驎竭,色黃而赤,葉如櫻桃,三角,竭從木中出。
6.《綱目》:騏驎竭,木之脂液,如人之膏血,其味甘咸而走血,蓋手足厥陰藥也。肝與心包皆主血故爾。河間劉氏云,血竭除血痛,為和血之圣藥是矣。乳香、沒藥,雖主血病,而兼入氣分,此則專于血分者也。
7.《本草經疏》:騏驎竭,甘主補,咸主消,散瘀血、生新血之要藥。故主破積血金瘡,止痛生肉,主五臟邪氣者,即邪熱氣也。帶下者,濕熱傷血分所致也。甘咸能涼血除熱,故悉主之。蘇恭主心腹卒痛,李珣以之治傷折打損,一切疼痛,血氣攪刺,內傷血聚者,誠為此耳。
備注
真伪圣药——血竭
真伪圣药——血竭
血竭作为和血圣药,已经在我国有上千年的应用历史。
但应其主要产地在印度尼西亚的热带雨林,且采集工艺比较传统,所以产量有限且价格较高。
所以目前市面上常见用一种低价“龙血竭”来代替血竭入药,那么血竭和龙血竭到底有何区别,有是否可以通用呢?
首先我们来看两种不同药材的来源,2010版的中国药典第一部对于血竭的描述是:本品为棕榈科植物麒麟竭果实渗出的树脂经加工制成。
而龙血竭是为百合科剑叶龙血树的树脂,其资源为蔡希陶教授于1972年在云南发现,但中国药典至今并未将其收录。
显而易见,二者来自于两种截然不同的植物。
麒麟竭果实
剑叶龙血树
其次,我们来看一下有效成分,中国药典明文规定血竭的有效成分为血竭素,故在国家标准中血竭中血竭素的含量不得低于1%,方能保证疗效。
而龙血竭中所含的有效成分称为:龙血素A、龙血素B,虽然名字相近,但化学结构迥异,是完全不同的化学物质。
血竭素
龙血素A
龙血素B
既然植物来源、化学成分均不相同,那就说明龙血竭和血竭没有关系,亦不能直接替代血竭入药使用。
但实际情况是,由于血竭和龙血竭两者均为树脂类成分,且颜色相近,非专业人士从外观上根本无法辨别真伪,且价格差距巨大(通常龙血竭仅为血竭的十分之一),所以有不少商家刻意混淆血竭和龙血竭的定义,甚至以龙血竭冒充血竭使用。
建议患者和消费者对部分价格明显较低,或者表述成分含糊不清的产品提高警惕,选择可信的商家购买,必要的时候可咨询专业人士或者通过正规药品检测机构求证,以免耽误病情。
血竭
龙血竭。
血竭的功效与作用
血竭的功效与作用
血竭,科学名称为斑毯草,是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
血竭富含黄酮类、生物碱和蛋白质等多种有益物质,具有多种功效和作用。
首先,血竭具有活血化瘀的功效。
血竭中的黄酮类物质可以增强微循环,促进血液循环,改善血液流动性,从而起到活血化瘀的作用。
对于血液循环不畅、淤血引起的身体不适症状有较好的缓解效果,如肩颈疼痛、月经不调、腰腿酸痛等。
其次,血竭具有止血的作用。
血竭中的生物碱成分可以促进血小板聚集,增加血管壁的凝血能力,同时能够抑制纤溶酶原的活化,减少溶血酶的释放,从而起到止血的作用。
常用于外伤出血、盘桓性出血、咯血等症状的治疗。
此外,血竭还具有消肿作用。
血竭中的黄酮类物质能够调节细胞内外的渗透压,促使体内多余的液体排出,减少组织水肿。
可用于肿胀水肿、湿疹瘙痒等症状的缓解。
血竭还有镇痛、解痉作用。
血竭中的黄酮类物质具有镇痛作用,可以通过抑制炎性介质的释放,减少炎症反应,达到镇痛的效果。
同时,血竭中的生物碱成分对于平滑肌有一定的抑制作用,能够缓解平滑肌痉挛,起到解痉的作用。
常用于月经痛、胃肠痉挛等疾病的治疗。
此外,血竭还具有养肝明目的作用。
血竭中的黄酮类物质能够清除自由基,抗氧化,具有保护肝细胞、改善肝脏功能的作用,
对于肝脏病变有一定的防治作用。
同时,血竭中的黄酮类物质还可以促进眼内青光素的代谢,改善眼睛的血液循环,起到保护视力的作用。
总之,血竭具有活血化瘀、止血、消肿、镇痛、解痉和养肝明目的多种功效和作用。
然而,具体使用时还需根据个人情况和症状进行调整,建议在医生指导下合理使用。
一种血竭的制备方法
一种血竭的制备方法血竭是一种常见的中药制剂,具有活血化瘀、止血、消肿和止痛等功效,被广泛用于治疗各种出血性疾病。
下面我将介绍一种常见的血竭制备方法。
材料准备:1. 血竭草(学名:Rumex acetosa L.):根据需要选择新鲜、无虫食的血竭草,稍稍洗净,晾干备用。
制备方法:1. 将新鲜的血竭草连根拔起,去除杂质,用清水洗净。
然后用纱布包裹,晾干整株植物。
也可以将整株血竭草晾晒或者阴干。
2. 晾干的血竭草放入研钵中,用石锤或者石磨磨成粗粉。
也可以使用电动细研机进行研磨,直至细粉状态。
3. 将血竭草粉末放入干净的玻璃容器中,严密封闭保存。
温馨提示:1. 制备血竭时应选用新鲜的血竭草,这样可以保证其活性成分含量较高。
2. 在晾干血竭草时,可以选择通风良好、干燥阴凉的地方。
3. 制备和保存血竭草粉末的容器应保持干净,以免污染。
使用方法:1. 血竭草粉末可用于外敷治疗伤口出血。
将适量的血竭草粉末撒在伤口表面,并用纱布或绷带包扎固定。
2. 血竭草粉末还可用于制作酊剂。
将适量的血竭草粉末加入适量的酒精中,放置15-30分钟,摇匀。
然后利用滤纸过滤,得到血竭草酊剂。
可以饮用或外敷使用。
注意事项:1. 对于过敏体质或孕妇,请在使用前咨询医生或中医师。
2. 在使用血竭草粉末时,如出现皮肤过敏或其他不适症状,应停止使用并及时就医。
总结:血竭是一种常见的中药制剂,制备方法相对简单。
通过采集、洗净、晾干、研磨等步骤,制得血竭草粉末,可用于外敷治疗伤口出血或制作酊剂。
但在使用血竭草粉末时,应注意合理用药和个人体质,必要时咨询专业医生或中医师的建议。
血竭的功效与作用
血竭的功效与作用血竭(学名:Sanguisorba officinalis L.)是蔷薇科血竭属植物的通称,是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在我国广泛分布。
血竭在中医中被广泛应用,并且具有多种功效与作用,包括止血、抗炎、抗菌、消肿、通便、美容养颜等。
以下将详细探讨血竭的功效与作用。
一、止血功效止血是血竭最主要的功效之一,也是其名字的由来。
中医认为,血竭具有活血化瘀的作用,可以促进伤口的愈合,并且改善微循环,增强血管壁的弹力,从而减轻或停止出血。
血竭内含的一些成分,如鞣质和花青素等,可以促进血小板聚集、收缩血管,以及增加凝血因子的活性,从而帮助止血。
二、抗炎作用血竭中含有一系列抗炎活性成分,可以抑制炎症反应的发生和发展,减轻炎症症状。
其中的黄酮类化合物可以通过抑制炎症介质的合成和释放,抑制炎症细胞的活性,从而起到抗炎作用。
血竭的抗炎作用可以用于治疗多种炎症性疾病,如肝炎、肾炎、胃炎等。
三、抗菌作用血竭具有广谱抗菌活性,可以抑制多种致病菌的生长和繁殖,有助于预防和治疗感染性疾病。
研究发现,血竭中的黄酮类化合物和多酚类化合物具有较强的抗菌能力,可以抑制革兰阳性菌和革兰阴性菌的生长。
此外,血竭还可以增强机体的免疫力,提高抵抗力,促进伤口的愈合。
四、消肿作用血竭具有一定的消肿作用,可以减轻局部组织的水肿和炎症反应,改善组织的营养供应和代谢。
血竭中的黄酮类化合物可以抑制炎症介质的合成和释放,减轻毛细血管通透性,从而减少组织液的渗出,改善局部的水肿状况。
此外,血竭还可以促进淋巴液的循环和排泄,加快水肿的消退。
五、通便作用血竭具有一定的润肠通便作用,可以增加肠道的粪便湿润度,减少粪便在肠道中的停留时间,促进排便。
血竭中的纤维素可以增加粪便的质量和体积,增加肠蠕动,减少便秘的发生。
此外,血竭还可以增加肠道的菌群平衡,促进有益菌的生长,有助于维护肠道健康。
六、美容养颜作用血竭中富含的黄酮类化合物和多酚类化合物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活性,可以清除体内的自由基,减少氧化应激的损伤,延缓衰老过程。
我国珍稀濒危药用植物(1)
我国珍稀濒危药用植物(1)
随着人类的经济和科技发展,许多药用植物的生态环境得到了破坏和污染,导致许多植物种类濒临灭绝。
我国是一个植物资源非常丰富的国家,同时也有许多珍稀濒危药用植物。
一、何首乌:又称黑木香,多生于山区沟壑处,由于采取不当或过度采摘,导致野生何首乌资源越来越匮乏。
何首乌有舒肝榜润筋骨、强筋健骨、益肝明目等功效,在中医药中应用广泛。
二、丹参:主要分布于我国中南、东南部及四川、贵州等地区。
丹参具有活血化瘀、散结消肿的作用,尤其对于心脑血管疾病有明显的辅助治疗作用。
三、秦艽:是我国珍稀中药材之一,分布于陕西、甘肃、四川等地。
秦艽具有降血压、镇痛、抗炎抗病毒、抗衰老等多种作用。
四、石斛兰:为我国极为珍贵的中草药之一,主要分布于中国南方的亚热带地区。
石斛兰能够保肝护肾、抗癌等,广泛应用于中药、保健品等领域。
五、西藏三七:是我国的特产中草药,主要分布于我国西藏等地区,三七草具有补血、活血止血等作用,在传统医学中被广泛运用。
珍稀濒危药用植物的生态保护问题引起了我们的高度关注,在采摘的时候要遵守有关法律法规,禁止采摘未成熟、罕见植物和植物种子,以保护这些珍稀濒危药用植物的生存环境和品种。
同时,加强药用植物的科学种植和繁育,为保障我国丰富的中草药文化积淀做出积极的贡献。
血竭的功效作用和药用附方
血竭的功效作用和药用附方血竭通常缠绕在其他树木上,叶子为羽毛状,一般都是作为香料或者是染料。
今天店铺给大家整理了血竭的功效作用知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血竭的功效作用抗真菌作用血竭水浸剂(1:2)在试营内对堇色毛癣菌、石膏样毛癣菌、许兰氏黄癣菌等多种致病真菌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
止血作用动物实验证明,血竭能显著缩短家兔血浆再钙化时间,从而增加其凝血作用。
对血液流变性的影响:血竭水煎醇沉液(1:1)0.5ml/kg肌内注射连续3周,使兔血红细胞压积减少,红细胞及血小板电泳时间缩短,但对全血粘度比值及血浆粘度比值无明显影响。
对血小板聚集功能的影响:血竭水煎醇沉液(1:1)0.1ml体外试验,加于0.5ml富血小板血浆内,对ADP诱导的血小板聚集有抑制作用。
抗炎其能拮抗二甲苯引起的小鼠耳廓炎症,对烫伤所致的炎症能加速结痴,促进伤口愈合。
抗栓血竭具有非常明显的抗血栓作用。
能促进纤维蛋白酶溶解活性。
但对家兔的凝血时间、凝血酶原时间和血液黏度无影响。
增加冠脉流量血竭能兴奋β-受体,增加家兔冠脉流量。
血竭能增加cAMP的含量和降低cGMP的水平。
这种作用与兴奋β-受体有关,而非M-受体的作用。
血竭的药用附方治伤损筋骨,疼痛不可忍:麒麟血一两,没药一两,当归一两(锉,微炒),白芷二两,赤芍药一两,桂心一两。
捣细罗为散,每服,以温酒调下二钱,日三、四服。
(《圣惠方》麒麟血散)治腹中血块:血竭、没药、滑石、牡丹皮(同煮过)各一两。
为末,醋糊丸,梧桐子大,服之。
(《摘元方》)治产后败血冲心,胸满气喘:真血竭,研为细末,温酒调服。
(《朱氏集验医方》血竭散)治鼻衄:血竭、蒲黄等分。
为末,吹之。
(《医林集要》)治瘰疬已破,脓水不止者:血竭(炒)二钱半,大枣二十个(烧为灰),干地黄半两(别为末)。
上三味,都细研如粉,以津唾调贴疮上。
(《博济方》血竭散)治一切不测恶疮,年深不愈:血竭一两,铅丹半两(炒紫色)。
上二味,捣研为散,先用盐畅洗疮后贴之。
珍稀草药资源的保护与利用研究
珍稀草药资源的保护与利用研究近年来,随着社会发展和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强,珍稀植物资源的保护越来越受到重视。
其中,珍稀草药资源是我们国家独有的特色资源之一。
保护和利用这些珍稀草药资源不仅涉及到文化遗产的保护,还与国家经济的发展密不可分。
因此,深入研究珍稀草药资源的保护与利用是十分必要的。
第一、什么是珍稀草药资源珍稀草药资源是指具有特别价值和较弱保存能力的草本植物资源。
它们的产地数量较少,生长地环境特殊,如海拔高山、盘丝洞壑、珊瑚礁等。
并且,这些珍稀草药资源具有医学、营养、工业、生态等多用途价值,其种类繁多,品种独特,种植、采摘和加工过程也十分繁琐。
第二、珍稀草药资源的重要性珍稀草药资源不仅是国家特色资源之一,也是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绿色食品。
例如,三七、山茱萸、何首乌等常用的保健品原材料,都属于珍稀草药资源。
珍稀草药资源还有天然植物色素、芳香物质、树脂和精油等多功能成分,具有抗氧化、抗疾病、美容等功能,被广泛应用于健康食品、药品、化妆品等领域。
而且,珍稀草药资源也是我国文化遗产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医药学已经成为我国的重要传统文化,珍稀草药资源就是中医药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对珍稀草药资源的研究和应用,不仅有助于促进中华文化的传承和发展,还能为世界健康事业作出贡献。
第三、珍稀草药资源的保护措施1、制定合理的保护政策一些珍稀草药资源已经因为人类活动而濒临消失,特别是一些生长在海拔较高的地区的草本植物,比如玛咖、雪胆等。
因此,政府应该制定更加完善的珍稀草药资源保护政策,确保珍稀草药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2、建立珍稀草药资源数据库保护珍稀草药资源需要进行科学监测、管理和科学研究,同时也需要进行数据统计和分析,建立、完善和发布珍稀草药资源的数据库。
这样有助于对珍稀草药资源的分布、数量及变化情况进行及时分析统计,以更好地实施保护措施。
3、合理利用珍稀草药资源可以通过非洲南草药和稻草土建筑、粮食口感改良、纺织等领域进行珍稀草药的开发利用,不仅促进了珍稀草药资源的保护,还能带动文化、旅游、休闲等产业的发展。
珍稀濒危龙血竭基源植物龙血树的资源现状
加强国际合作,共同保护龙血树资源
参与国际合作项目
积极加入国际合作项目,与国际组织、研究机构等开展合作交流,共享资源和技术支持,为全球龙血 树保护事业做出贡献。
学习借鉴先进经验
学习借鉴其他国家和地区在龙血树保护方面的先进经验和做法,引进适合我国实际情况的保护措施和 方法,不断提高我国龙血树保护水平。
开展龙血竭的药理作用、药效学等方面的深入研 究,为新药研发提供理论依据。
探索替代品的研究,寻找与龙血竭药效相同或相 似的其他药物,以缓解资源短缺的压力。
对策建议
01
建立龙血树自然保护区,保护 其自然生境和种质资源,促进 种群恢复和生态平衡。
02
开展人工繁殖技术研究,通过 组织培养、扦插繁殖等技术手 段,增加龙血树种群数量。
地方林业部门建立了龙血 树监测体系,定期对其生 长状况、种群数量等进行 监测和评估。
开展科学研究
地方科研机构针对龙血树 的生态习性、繁殖培育等 方面开展科学研究,为保 护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民间保护活动
成立保护组织
民间自发成立了保护龙血树的志愿者组织或协会,积 极参与龙血树的保护工作。
宣传教育
民间组织通过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公众对龙血树保护 的认识和意识。
逐渐减少
由于过度开采和环境破坏,龙血树的资源量正在逐渐减少。特别是在一些主要的分布地区,如非洲和东南亚,龙 血树的野生种群数量正在急剧下降。在中国,虽然人工栽培的龙血树较多,但野生资源仍然面临严重的威胁。
03
龙血树保护现状
国家保护政策
列入国家重点保护植物名录
龙血树已被列入国家重点保护植物名录,具有国家层面的保护地 位。
捐款筹资
民间组织积极筹措资金,支持龙血树保护工作的开展 ,为种质资源保存和繁殖培育提供了资金保障。
中药现代化二十年资源篇珍稀濒危中药资源保护与利用
中药现代化二十年资源篇珍稀濒危中药资源保护与利用展开全文中药资源是中医药事业传承和发展的物质基础,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战略性资源。
保护和发展中药材,对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提高人民健康水平,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农民收入、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我国是世界上中药资源最丰富的国家之一,但长期以来认识不足和无序开发利用,大量资源濒危,直接威胁到中医药发展的基础。
由于生态系统中物种间的相互依赖关系,一个物种的破坏和消失将影响十多个物种的生存,中药资源物种破坏带来的生物多样性方面的影响难以估量。
另外,中药资源的过度开发利用,直接或间接导致了一些物种的消失和灭绝,受到了国际物种保护及相关组织的指责,传统医学受到冲击。
国际自然和自然保护联盟发起的《濒危野生动植物物种国际贸易公约》(CITES)第十届缔约国大会上,专门通过了有关传统医药的决议,要求普遍使用传统医药的国家,必须密切关注受威胁的物种,并对过度利用物种采取有力的保护措施。
近20年来,中药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取得显著进步。
在合理的采集强度下有计划采挖利用野生药用资源,实施有效的保护措施。
中药材野生变家种、家养及替代品等研究取得了显著成效。
针对已经濒危或即将趋于濒危的药材采取有针对性的繁育措施,积极实现人工生产。
我国已形成了全世界规模最大、体系最完整的的中药材生产体系,人工种植(养殖)的品种不断增加。
在600多种常用药材中,近300种已开展人工种植或养殖。
近20年来,近百种野生药材人工种植取得了成功。
国家大力扶持濒危药材繁育生产,科技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立项支持了一批濒危药材繁育生产关键技术攻关,并取得重大突破。
关键技术一、物种和种质资源保护关键技术(一)迁地保护技术迁地保护技术是物种异地引种成功的关键,药用植物的研究基础非常薄弱。
国医学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等全国从事药用植物迁地保护研究的单位,在几十年药用植物种质引种过程中,针对迁地引种药用物种的生物学特性、生长特点,攻克了一个个物种生态适应、生长发育和繁殖的技术难题,形成了一整套在温带、亚热带、热带地区迁地引种药用物种的技术体系并将这些技术应用到了数千个药用物种的迁地引种和药用植物园或专类园的建设。
血竭
血竭(《新修本草》)血竭为棕榈科植物麒麟竭果实中的树脂或龙舌兰科植物剑叶龙血树、长花龙血树木材中的树脂。
主产于马来西尼、印度尼西亚、伊朗等地;我国广东、台湾亦有种植。
原植物分布于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伊朗;剑叶龙血树生于海拔950~1700米的石灰岩上,喜高温湿润气候,不耐寒,耐旱;长花龙血树生于林中或灌丛中。
味甘、咸,性平。
归心、肝经。
功效化瘀止痛、止血、生肌敛疮。
临床用名有血竭、血竭粉。
【本草汇言】《本草纲目》:骐驎竭,木之脂液,如人之膏血,其味甘咸而走血,盖手、足厥阴经药也。
肝与心包皆主血故尔。
河间云:血竭除血痛,为和血之圣药,乳香,没药虽主血病,而兼入气分,此则专于血分也。
散滞血诸痛,妇人血气,小儿瘈疭。
《本草经疏》:血竭禀土气而兼水化,故味甘咸,气平无毒。
《丹房鉴源》云:禀于荧感之气,生于汤石之阴,其色赤象火而味咸,则得阴气也。
气薄味厚,阴也,降也。
入足厥阴,手少阴经。
甘主补,咸主消,散瘀血,生新血之要药。
故主破积血,金疮止痛生肉。
主五脏邪气者,即邪热气也。
带下者,湿热伤血分所致也。
甘咸能凉血除热,故悉主之。
苏恭:主心腹座痛;李珣之治伤折打损,一切疼痛,血气搅刺,内伤血聚者,诚为此耳(此药产外国,极难得。
真者,理伤折有夺命之功)。
《本草蒙筌》:味辛、咸,气平。
有小毒。
治跌仆伤损,疗恶毒疮痈。
专破积血引脓,竟驱邪气止痛。
凭作膏贴,任调酒吞。
《药性解》:血竭,味甘微咸,性平,有小毒,入诸阴经。
主五脏邪气、心腹卒痛,除带下,破积血,疗疥癣恶疮及金疮,生肌止痛,得密陀僧良。
敲断有光彩、磨指甲红透者佳。
若与别药同捣,化作飞尘。
按:血竭专主血分,故入诸阴之经。
《日华子》云:诸疮久不合者,宜敷此药。
然不可多使,却能引脓。
《景岳全书》:味甘咸微涩,性平。
善破积血,止痛生肌。
疗金疮折伤打损,血瘀疼痛,内伤血逆,妇人血气凝滞,亦能生血补虚,俱可为末酒服,并治一切恶疮癣疥久不合口。
然性能引脓,不宜多用。
《本草备要》:补,和血敛疮。
血竭功效与作用
血竭功效与作用血竭是一种常见的药用植物,主要生长于西南地区的高海拔地带,广泛分布于云南、四川、贵州等地。
血竭的药用部分为根茎,其功效与作用广泛而丰富。
本文将从血竭的性味归经,药理活性成分,药理作用,临床应用等方面综述血竭的功效与作用。
一、血竭的性味归经及药理活性成分血竭的性味呈苦、寒,归肝、胃、大肠经。
其主要活性成分主要包括黄酮类、生物碱、黄酮二苷等。
其中,黄酮类化合物是血竭中最重要的活性成分之一,包括黄酮、异黄酮、黄酮醇等多种成分。
二、血竭的药理作用1. 抗菌作用:血竭具有一定的抗菌作用,对多种细菌、真菌、病毒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研究发现,血竭提取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酵母菌等常见致病菌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
2. 抗炎作用:血竭具有明显的抗炎作用。
实验证明,血竭能够降低炎症的程度,减轻组织炎症反应,通过抑制炎症介质的释放,减缓炎性细胞的浸润等机制发挥其抗炎作用。
3. 抗氧化作用:血竭具有显著的抗氧化作用。
研究表明,血竭中的活性成分能够清除自由基,提高抗氧化酶活性,保护细胞免受氧化损伤。
4. 利胆作用:血竭具有明显的利胆作用,能够促使胆固醇代谢,增加胆汁分泌,提高胆固醇的排泄,从而降低胆固醇在体内的积累,起到降脂作用。
5. 抗肿瘤作用:血竭能够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和转移,促使肿瘤细胞凋亡,抑制肿瘤的生长。
研究发现,血竭中的活性成分能够阻断肿瘤细胞的信号传导途径,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和分化。
三、血竭的临床应用1. 治疗皮肤病:血竭具有清热解毒、消炎止痒的功效,常用于外用治疗湿疹、牛皮癣、丹毒等皮肤炎症性疾病。
研究表明,血竭中的活性成分能够减轻皮肤炎症反应,促进伤口愈合。
2. 治疗消化系统疾病:血竭具有促进胃肠蠕动,增加胆汁分泌的功效,常用于治疗胃肠蠕动不良、胃炎、肠炎等消化系统疾病。
研究发现,血竭能够改善胃肠蠕动功能,促进食物消化吸收。
3. 增强人体免疫力:血竭具有调节免疫功能的作用,能够增强人体免疫力,提高机体抵抗力。
珍稀濒危龙血竭基源植物龙血树的资源现状
珍稀濒危龙血竭基源植物龙血树的资源现状摘要介绍了龙血竭基源植物龙血树的资源状况和濒危的原因,建议兼顾龙血树的开发和保护、培育和利用,有利于珍稀龙血树资源的保护和可持续利用。
关键词龙血树;资源现状;繁殖方法;栽培;保护据《中国植物志》第十四卷记载,龙血树是龙血兰科(Agave)龙血树属(Dracaena)植物。
龙血树虽属于单子叶植物,但它茎中的薄壁细胞却能不断分裂,使茎逐年加粗并木质化,形成乔木。
龙血树原产于大西洋的加那利群岛。
全世界共有150种,我国只有5种,生长在云南、海南、台湾等地。
龙血树叶长似剑,密生于枝顶;花期时,枝顶长出硕大的花序,每个花序上开放数百朵绿白色的花朵,十分美丽;浆果成熟时为橙红色,与绿叶相映,也招人喜爱。
若经矮化盆栽,置于厅堂馆所或者客厅、卧室,高雅有趣极富异国情调,可作为观赏树种。
龙血树的树脂为红色,用其加工生产的龙血竭,是名贵中药之一,被称为“活血之圣药”,又名麒麟竭、竭留、海蜡等,是中医常用的活血散淤和止血药,其性平,味甘、温、咸,具有良好的活血散淤、定痛止血、生肌敛疮等功效,主要用于外伤出血、溃疡不敛、跌打损伤、淤滞等症,有“活血之圣药”的美誉(明·李时珍《本草纲目》)[1]。
因而,龙血树又是珍贵的药用植物。
随着市场对龙血竭需求的不断扩大和对龙血树野生资源的掠夺性采伐和环境的破坏,龙血树野生资源日趋枯竭,濒危灭绝,被国际上很多国家列为珍稀濒危保护植物。
1龙血竭植物资源状况我国自1971年以来开展了进口南药的资源和代用品的研究工作,于1972年在滇南勐连、沧源、勐腊等县找到了龙血竭资源植物——柬埔寨龙血树(Dracaena cambodiana pierre et Gagnep),为我国的南药生产增添了一个新的本国原料品种。
据统计,世界各地产龙血竭(Dragon’s blood)的基源分属于4科5属约20余种植物。
属于龙舌兰科龙血树属植物龙血竭植物约4~5种,如索科特拉龙血树(D. cinnabari Balf. f.)(产自东非索科特拉岛)、龙血树(D. draco L.)(产自西北非卡那里岛),以及阿拉伯龙血树(D. schizantha)均为龙血竭最早的基源植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珍稀药用植物资源利用与开发1 血竭的概述2血竭的资源分布3血竭的利用价值4血竭的观赏价值5血竭的研究利用与开发6解决血竭原材料紧缺之道7血竭的国内外市场前景1血竭的概述血竭为一种传统名贵中药,它是龙血树属植物的木质部在受外力损伤或遭真菌侵入后分泌的红色树脂,被称为“龙血”,内服具有活血化淤、止痛等作用,外用具有生肌、止血、敛疮的功效,有“活血之圣药”的美誉。
别名:骐驎竭、海蜡、麒麟血、木血竭。
药材基源:棕榈科植物麒麟竭果实和藤茎中的树脂。
目前国产血竭多为百合科剑叶龙血树或柬埔寨龙血树树脂,进口血竭较为少见。
2血竭的资源分布《中国植物志》(14卷)记载,龙血树属植物全世界约40种,主要分布于亚洲和非洲的热带与亚热带地区。
这些植物的木质部在受外力损伤或遭真菌侵入后分泌的红色树脂,被称为“龙血”,内服具有活血化淤、止痛等作用,外用具有生肌、止血、敛疮的功效,是传统中药“血竭”的来源之一。
分布与生态学特性龙血树属植物在我国有5种,主要分布于华南地区、海南岛及台湾地区。
目前公认的国产龙血竭的资源植物为剑叶龙血树和海南龙血树。
剑叶龙血树分布于北纬21.5~23.6°地区,以东南亚的柬埔寨、老挝、越南等国为主要产地。
国内以云南思茅、西双版纳等地为主产区,广西、海南等地也有部分资源,主要分布在云南南部和广西南部海拔250~1700 m的热带、亚热带石灰岩山地。
在云南省,剑叶龙血树分布的生态环境多为悬崖绝壁的石灰岩地区的阳坡和坡脊上,它与油朴(Celtis giganticarpa)、清香木(Pistacia weinmanifolia)、岩棕(Pleomele cochinchinensis)及榆树(Ulmus lanceifolia)等成为石灰岩季雨林的特有树种[9]。
在广西大新县,龙血树的覆盖度可达25%~35%,但以成年和老年的个体多、幼株少。
海南龙血树(又称小花龙血树)多分布在沿海地区以及南部岛屿,在昌江、东方、乐东、三亚、陵水、万宁及文昌一带沿海的低海拔花岗岩、低丘陵地热带常绿季雨林至沿海的一些岛屿均有生长。
3血竭的药用价值3.1.跌打损伤、瘀滞心腹疼痛。
本品入血分而散瘀止痛,为伤科及其他瘀滞痛证要药。
治跌打损伤,筋骨疼痛,常配乳香、没药、儿茶等药用,如七厘散(《良方集腋》);治产后瘀滞腹痛、痛经、经闭及其他瘀血心腹刺痛,配伍当归、莪术、三棱等。
3.2.外伤出血。
本品既能散瘀,又能止血,止血不留瘀,适用于瘀血阻滞,血不归经的出血病证,如外伤出血,血痔肠风等。
既可单用研末外敷患处,亦可配伍儿茶、乳香、没药等,如七厘散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良方集腋》)。
3.3.疮疡不敛。
本品外用,有敛疮生肌之功,可用治疮疡久溃不敛之证,可单用本品研末外敷,亦可配伍乳香、没药等,如血竭散(《圣济总录》)。
4血竭的观赏价值龙血树,株形极为健美,叶片色彩斑斓,鲜艳美丽。
龙血树叶长似剑,密生于枝顶;花期时,枝顶长出硕大的花序,每个花序上开放数百朵绿白色的花朵,十分美丽;浆果成熟时为橙红色,与绿叶相映,也招人喜爱。
若经矮化盆栽,置于厅堂或者客厅或者卧室,高雅有趣极富异国情调,可作为观赏树种。
龙血树叶片肥厚,形如宝剑,他斑斓的色彩,在阳光或的灯光的照射下,金光熠熠,灿然夺目,是目前中国各地没极受人们喜爱的室内观叶植物。
5血竭的研究与开发关于血竭的研究直到20世纪80年代初期都比较少,在国外主要有美国、日本、德国及泰国的一些学者对血竭化学成分的提取进行了研究[2~8]。
而我国现代国产血竭的生产和应用,是1972年著名植物学家蔡希陶先生等[9],在云南孟连县首次发现能够提制血竭的植物资源剑叶龙血树Dracaena cochinchinensis Lour.S.C.Chen后才真正起步的,近年来,一批学者对龙血竭的化学成分、药理活性,临床应用等方面进行了大量研究[24~27],使血竭的临床应用范围愈来愈广泛,随着市场对血竭需求的不断扩大和对龙血树野生资源的掠夺性采伐破坏,龙血树野生资源日趋枯竭,濒临灭绝,2001年被国家列入二级珍稀濒危保护植物。
现将血竭植物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研究综述如下,以期能引起重视,对野生资源进行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从而实现药材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血竭为棕榈科植物麒麟血竭(daemonorps dracoblume)及同属他种植物果实中渗出的树脂或百合科植物柬埔寨龙血树(dracaenacambodiana pierre)从含脂木质部中提取而得的树脂。
祖国医学认为血竭性甘、咸、平,入心包、肝经,有敛疮生肌、行瘀止痛之功效[1,2]。
而现代国内外研究资料证明血竭成分复杂,生理活性强,现将近年来化学成分及临床应用发展综述如下:1血竭化学成分麒麟血竭含红色树脂约57.5%,从中分离出血竭素、血竭红素,两者均为结晶性的血红素,为黄酮类的衍生物。
黄树莲等[3]研究表明它可降低其全血粘度、血浆粘度和红细胞压积,缩短红细胞电泳时间,抑制血栓形成,尚须树脂酯为苯甲酸与苯甲酰乙酸和血竭树脂鞣醇的混合物。
此外尚有黄色血竭树脂烃、去甲基血竭红素、去甲基血竭素等。
龙血树含血红树脂达80%以上。
王锦亮[4]从剑叶龙血树中分离得到5个芳香化合物:对羟基苯甲酸乙酯、7,4-二羟基黄酮、Loureirin以及一个甾体皂甙。
此外唐人群等[5]从血竭的石油醚和醋酸乙酯部分中分离得6个化合物,经理化常数和光谱性质鉴定其中的1,2,4,5-四氯甲氧基苯为新的化合物。
随着研究的深入,其化学结构与性质有待于进一步明确。
2血竭的临床应用2.1血竭用于治疗心血管疾病方面有新进展。
它可降低氧耗,增加血供,对缺氧心肌有保护作用及抗心律失常。
如郑培黎等[6]将血竭注射液1∶3000注入豚鼠心脏,能明显减慢豚鼠的心律,减弱收缩力,增加冠脉流量,并使缺氧心肌细胞的乳酸脱氢酶的释放减少,降低心律失常率。
血竭治疗冠心病[7]进行多方的研究,特别在冠心病心绞痛疗效显著[8],与硝酸甘油对照,其起效时间,心绞痛轻、中、重改善情况,心电图改善情况均无明显差异。
血竭同样用于冠心病血瘀症的治疗,蔡辉等[9]以微循环、血液流变学、血栓素Β2(TXΒ2)和6-酮前列腺素FIΑ(6-Keto-PGFIΑ)等为指标观察了复方血竭注射液与生理盐水对家兔的血瘀模型、正常大鼠左室等容收缩性能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本方具有改善微循环,降低全血和血浆粘度、降低血浆TXΒ2和升高6-Keto-PGFIΑ水平,优于丹参对照组,对患者超声心功能和每分钟输出(CO)及射血分数(EF)无明显影响。
2.2血竭单剂、合剂为治疗肛肠科疾病的首选药物,治疗肛门炎性疾病等[10]有明显疗效。
李石[11]用血竭内服和外敷相结合治疗各型急性期外痔119例,临床观察结果具有消肿、止痛、止血明显、疗程短、疗效显著,有效率100%,使用方便,无副作用。
也广泛用于内痔的治疗[12]。
战胜家等[13]将地榆、三七、大黄、血竭组成的消炎止痛栓治疗肛肠疾病467例临床观察均具有明显效果。
2.3血竭治疗糖尿病[14]特别攻克Ⅱ型糖尿病获突破[15]。
如梁立经[16]在中医辩证下,治疗Ⅱ型糖尿病高脂血症,加服血竭粉于饭前30 min空腹开水送服,30 d为一疗程,治疗3个疗程,结果总胆固醇下降平均值1.33~2.45 mmol.L-1,甘油三脂平均下降0.42~1.30 mmol.L-1,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提高平均值0.15~0.20 mmol.L-1,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平均下降0.25~0.67 mmol.L-1,取得良好的疗效。
2.4血竭在妇科疾病中得到广泛的应用,刘冬岩等[17]内外合治子宫肌瘤42例,运用自拟汤内服,穿山甲、五灵脂和血竭等组成的祛瘀止痛膏外敷,总有效率达95.2%,提示本法有活血祛瘀、消症止痛之功效。
常暖等[18]应用鳖甲、穿山甲、丹参和血竭组成的妇痛宁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54例,临床观察治疗后痛经、月经不调、卵巢囊肿、骨盆包块等症状和体征均得到显著改善,痊愈显效率53.7%,总有效率90.7%,它能抑制异位内膜细胞的代谢活动而使异位内膜萎缩,且作用具有一定的选择性。
血竭对治疗宫颈糜烂[19]及加减血竭辅助药物流产有显著疗效[20]。
2.5血竭的止血功能在消化系统中的应用得到进一步的发展[21],农兴旭[22]实验证实血竭能缩短小鼠凝血时间,家兔血复钙时间及优球蛋白溶血时间ELT,对家兔凝血酶原、时间无明显影响。
黄海坤[23]将23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口服大小剂量血竭,总治愈率两组均为100%。
李育章[24]用白芨、乌贼骨、三七、血竭等组成的乌芨止血散治疗消化道大出血疗效显著。
冯五金等[25]用黄芪、乌贼骨、血竭组成方剂胃舒灵治疗消化道溃疡143例,疗程8周,结果治愈率88.1%,远期疗效观察1年内复发率5%,2年累积复发率为16%,3年累积复发率为28%,认为本品具有综合的治疗作用,有利于提高溃疡的愈合质量。
2.6血竭在治疗颈椎病上的应用刘玉梅等[26]用当归、土鳖虫与血竭组成的蛇灵丸治疗颈椎病40例,总有效率95%,对照组服用颈复康冲剂,总有效率75%,具有显著性差异。
本方具有温经散寒、活血化瘀、解肌通络之效,故对气滞血瘀型、风寒湿痹型、营卫不和型的颈椎病疗效较好。
2.7另外,吴诗娅[27]治疗褥疮用血竭粉涂在经75%乙醇浸湿的纱布后外敷在褥疮皮面,每4~6 h用20%乙醇再浸湿纱布,每天换药1次直至创面愈合,该法与传统方法比较,治愈时间可提前10~15 d。
张小玲等[28]采用当归、白芷、紫草、轻粉与血竭组成的生肌玉红膏外敷治疗带状疱疹156例,总有效率达98%。
令人欣喜的是近年来血竭制剂在颅脑损伤[29,30]、脑血管意外后遗症[31]方面的应用常有报道,对治疗某些疑难杂症如癌症[32]也得到广泛的应用。
血竭的毒副作用小,偶见接触性致敏[33]。
其临床药理作用也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6解决血竭的原材料紧缺途径为改变血竭依靠进口的状况,自20世纪70年代起,我国著名植物学家蔡希陶先生等在云南和广西进行了血竭药源的勘察,在云南孟连、沧源、勐腊等县首次发现了能够提供血竭的植物资源剑叶龙血树(D. cochinchinensis Lour.S.C.Chen),并经过临床证实,其疗效与进口血竭基本一致,于1974年载入《云南省药品标准》后才真正开始了国产血竭的生产和应用。
之后,在广西也发现了丰富的剑叶龙血树资源,并经广西药材公司等单位联合开发为中药一类新药,1990年以“广西血竭”之药材名称获卫生部批准生产,品名定为“龙血竭”并载入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标准[WS3-082(Z-016)-99(Z)],云南血竭与广西血竭的植物基原是一致的,都是剑叶龙血树。
近年来,经植物和药物工作者的共同努力,发现产于我国海南岛的与剑叶龙血树亲缘关系较近的同属植物海南龙血树(又名小花龙血树)(D.cambodiana Pierre ex Gagnep)所产的树脂与进口血竭在药理和临床疗效上基本一致,海南省卫生厅也将地产血竭收载入地方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