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湿地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研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College of Tourism, Jiangxi Science &Technology Normal University, Nanchang 330038)
Abstract: With the increased development of eco-tourism, the wetland tourism has become a hot tour item in China. The tourism resources of wetland in Jiangxi is very rich and has got some development in recent years. But the developing degree is lower focusing on few tourism products, for example watching birds in Poyang Lake in winter. It was paid inadequate attention to the culture of wetland, so the tourism market has not formed corresponding culture tourism products. This paper analyzed the types and specialty of tourism resources of wetland culture in Jiangxi. Aiming at the market of wetland tourism in Jiangxi, the author done some investigate to design the products about wetland culture tourism, in order to raise the level of tourism market of wetland in Jiangxi. Key words: wetland tourism; wetland culture; tourism resources; Jiangxi
许多湿地文化都是通过民居建筑得以保留和传 承。2001 年以来陆续在江西省抚州市的广昌、黎川、 南城等 3 县发现了 4 处大型的船式建筑[11]。这些建筑 由数座规模宏大、结构复杂的清代船形房屋所组成的 一支“小型舰队”,无论从远处遥望还是从邻近的山上 俯视,都极似一艘古代的官船。湿地建筑中最具代表 性的高台干栏式民居,它离地 2 m,具有避洪水、野兽、 干燥、通风、防潮等功能,是在炎热多雨、潮湿、瘴气、猛 兽并存恶劣环境中创建的建筑文化。
湿地一词源自于英文“wetland”。关于湿地的定 义,在不同的时间,不同的国家根据对湿地的不同认知 和理解,从不同的角度对湿地进行了定义。大体上可 以分为广义和狭义 2 种,狭义定义一般是认为湿地是 陆地与水域之间的过渡地带。广义定义则把地球上除 海洋(水深 6 m 以上)外的所有水体都当作湿地。1971 年《国际湿地公约》对湿地的定义就是广义的定义,具 体文字表述是:“湿地系指不问其为天然或人工、长久 或暂时之沼泽地、泥炭地或水域地带,带有或静止或流 动、或为淡水、半咸水或咸水水体者,包括低潮时水深 不超过 6 m 的水域。”同时又规定:“可包括邻接湿地的 河湖沿岸、沿海区域以及湿地范围的岛屿或低潮时水 深超过 6 m 的区域”。目前一般都以国际公约的定义 为权威。湿地基本分为 5 类:海域、河口、河流、湖泊 和人工水面,其中人工水面包括:水稻田、水库、池塘 等[6]。 1.2 湿地文化的内涵与特点
源非常丰富,近年来也得到了一定的发展,但开发程度较低,只局限于漂流、冬季的鄱阳湖观鸟等少数旅
游产品,长期以来对湿地文化的关注不够,并未形成相应的文化旅游产品。着重探讨江西湿地文化旅游
资源的类型及特点,通过对江西湿地旅游市场进行详细调查分析,设计出三大类江西湿地文化旅游产
品:人文精品旅游产品、渔家乐旅游产品、湿地民俗旅游产品,并设计相关的旅游产品线路,以期为江西
江南田园风光最重要的欣赏对象为水稻田,它不 仅满足了人们粮食需求,也孕育了南方民族文化。江 西水稻田湿地面积高达 199.47 万 hm2,在江西各类湿 地中比重最大。江西地处中亚热带,土地肥沃,是优良 的水稻种植区。江西万年县仙人洞和吊桶环遗址发现 了距今一万多年前水稻的植硅石,是现今发现的世界 上年代最早的水稻植硅石,从而江西省万年县被考古 界公认为世界稻作文化的起源地。由此可见,世界稻 作农业的起源是在中国的长江流域,然后逐渐的传入 日本、朝鲜、印度等东南亚国家。中国杂交水稻的研 究创始人——袁隆平祖籍也是江西,他被誉为“杂交 水稻之父”。在农耕习俗方面,有天子元旦祈谷、躬耕 帝籍、祭神农、王后与六宫夫人献稻种予王等宫中稻作 礼仪[12]。 2.4 湿地饮食文化
湿地是地球上生产力最高的生态系统,而早期先 民的渔耕文化也起源于湿地。湿地文化孕育出许多独 特的食品,其主要有:(1)粽子。南北朝以来,粽子就被 用来悼念屈原,人们把粽子仍到水中来祭水神,祈祷水 神保佑屈原。在中国的传统饮食文化中,只有粽子与 历 史 相 结 合 ,更 兼 有 中 华 民 族 纪 念 意 义 。(2)鱼 米 风 味。江西特色的菜肴有黎蒿炒腊肉、荷包鲤鱼、清蒸甲 鱼、香稣小河鱼、卤水白鱼、军山湖大闸蟹、广昌白莲、 鄱阳湖三宝(银鱼、鳜鱼、凤尾鱼)、糟鱼、石鱼、莲藕等。 2.5 候鸟文化
在古时,江西文化鼎盛,留下众多的与湿地有关的 历史建筑景观及历史遗迹。代表性的如:南昌赣江边 的滕王阁,鄱阳湖的紫阳堤、落星墩、老爷庙、周瑜点将 台,九江长江岸边的浔阳楼、锁江楼、琵琶亭,赣州赣江
李良杰等:江西湿地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研究
· 283 ·
边宋代古城墙、八境台、郁孤台等等。元末朱元璋大败 陈友谅于鄱阳湖,湖口县鞋山风景区至今留有鄱阳湖 古战场遗迹。 2.3 稻耕文化
鄱阳湖是中国最大的淡水湖和国际重要的湿地, 其位于长江中下游交界处南岸,主要纳赣、抚、信、饶、 修等五河,再一并汇入长江,对江西五河及长江洪水起 着削峰的作用。由于鄱阳湖洪枯水位的季节交替变 化,枯季退水,出现了浅水、草滩、泥滩组成的湿地生态 环境,为越冬候鸟适宜的栖息场所。现已查明鄱阳湖 有鸟类 310 种,冬季鸟 155 种,其中属国家级重点保护 的珍稀鸟类有 10 种[13]。每年秋冬,数以万计的候鸟都 会飞来以鄱阳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中心的鄱阳湖湿 地越冬。目前发达国家观鸟活动十分普及,已成立了 一些观鸟组织和基地,如美国的国家观鸟协会,成立于 1905 年,现已拥有会员 55 万名。与国外相比,中国观 鸟活动近年来也有所发展,在北京、上海一些大城市也 出现了观鸟协会等类似组织。随着公众崇尚自然的理 念不断深入,国内观鸟旅游市场将不断扩大,观鸟也成
湿地文化有其自身的特点:(1)具有鲜明的地域特 色。在不同的地域由于不同的自然、历史、社会环境,
形成了各自不同的生产生活方式和习俗,如饮食习俗、 生活习惯、建筑特色和婚嫁习俗等[9]。(2)具有鲜明的 时代特点。湿地文化是人类与自然协调发展的必然结 果,随着当代公众生态低碳意识的觉醒,湿地文化赋予 了人类生态文明的时代烙印。(3)具有可创新性。文化 不会是一成不变的,它会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湿 地文化也会随着湿地旅游的进一步开发、游客的大量 涌入,而随之变化。吸收优良的文化,使其融入当地的 湿地文化当中,为湿地文化注入新的生命力。(4)具有 脆弱性。湿地文化是脆弱的,现代文明带来流行、多 元、快捷、开放的文化,对湿地旅游活动和湿地旅游产 品的冲击是巨大的。因此在湿地文化开展的过程中一 定要强调其生态容量[10],保护湿地文化,避免其受到外 来文化的侵袭。 2 江西湿地文化旅游资源类型及特点
· 282 ·
中国农学通报 http://www.casb.org.cn
数湿地生态系统保存完好的区域之一。目前江西开发 的湿地旅游项目主要集中在自然观光方面,且开发层 次较低,特别是缺乏特色的湿地文化旅游产品 。 [5] 为 了促进江西湿地旅游的发展,提升湿地旅游的层次,研 究并开发江西湿地文化旅游产品势在必行。 1 湿地及湿地文化 1.1 湿地概述
中国农学通报 2011,27(11):281-287 Chinese Agricultural Science Bulletin
江西湿地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研究
李良杰,彭 燕,刘 渊,张 欣
(江西科技师范学院旅游学院,南昌 330038)
摘 要:随着生态旅游的不断推进,湿地旅游在中国一些地区已成为旅游开发热点。江西的湿地旅游资
人类因水而生,文化因水而起。湿地不仅是生命 的载体,同时也是人类心灵和情感的依托。湿地在漫 长的自然变迁中孕育出灿烂的湿地文明,中华五千年 文明史同时也是一部湿地文化史。从高山之巅到大海 之滨,无所不在的河流、沼泽与湖泊不仅为无数生命提 供了生存的栖息之地和家园,同时也孕育了源远流长 的华夏文明[7]。长江流域河姆渡遗址是中国新石器时 代的稻文化遗存;黄河流域的仰韶文化遗址是中国新 石器时代农耕文化的典型代表。中国各民族历经数千 年的繁衍生息,形成了不同的文化、习俗,而湿地也保 留了一些具有历史价值的文化遗址。与湿地有关的诗 文也非常的多,从“关关雎鸠,在河之洲”到“子在川上 曰:逝者如斯夫”,从“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 情”到“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等都表现了 人们与湿地间的密切关联。湿地文化旅游有其特定的 文化内涵,它是一种生态价值观,是一种新的旅游方 式,同时也是人与自然、社会的和谐统一,是文化的一 种特殊的表现形式[8]。
湿地旅游提供借鉴与参考。
关键词:湿地旅游;湿地文化;旅游资源;江西
中图分类号:F592.7
文献标志码:A
论文编号:2010-3656
A Study on the Wetland Culture Tourism Development in Jiangxi Li Liangjie, Peng Yan, Liu Yuan, Zhang Xin
江西有着非常丰富的湿地旅游资源,截至 2004 年,全省各类湿地总面积达到 365.17 万 hm2,占全省面 积的 21.87%,居全国前列,同时也是全球同纬度极少
基金项目:江西省教育厅科技项目(青年科学基金项目)“江西湿地旅游资源开发研究”(GJJ10248)。 第一作者简介:李良杰,男,1978 年出生,江西人,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旅游资源开发。通信地址:330038 南昌市红角洲学府大道 589 号江西科技师 范学院旅游学院,Tel:0791-7560224,Email:llj_1978@163.com。 收稿日期:2010-12-17,修回日期:2011-02-05。
0 引言 湿地是全球最有价值和生产力的生态系统之一,
也是世界上面积最大、分布地域最广泛的景观类型之 一。湿地有着自然界最富生物多样性的生态景观,有 着巨大的环境功能和环境效益,被誉为“地球之肾”。 湿地丰富的生物物种多样性和湿地景观的多样性,已 经使湿地成为许多娱乐活动和旅游活动的场所。
20 世纪中叶以来,由于中国人口的不断增加和经 济的迅速增长,人口与环境、资源、发展等方面的矛盾 日益尖锐。中国湿地的盲目开发破坏了湿地的生态平 衡,导致了一些地区的环境恶化 。 [1-2] 20 世纪 80 年代
Fra Baidu bibliotek江西自古就是鱼米之乡,城市村庄依水而建,水 让赣鄱大地处处充满灵气。湿地造就了江西灿烂的文 化,同时也形成了其自身独特的湿地文化。 2.1 舟楫文化
船文化是人类古文明中最有活力的水文化之一。 长江流域是中华民族的第 2 条母亲河,古代的吴越民 族 在 长 江 流 域 休 养 生 息 ,成 为 中 国 舟 楫 文 化 的 发 源 地。长江不同水域环境导致了其流域木帆船形态的各 异,充分反映了各地的民俗风情。江西景德镇罗笼子、 鄱阳湖府凋子货船(红绣鞋)等充分体现了江西水域的 文化特色。江西水系发达,有大小河流 2400 多条,古 时就由于江西的水系发达,造就了江西当时的极其繁 盛的场面。鄱阳湖的水上人家也是一种江西所特有的 湿地旅游文化资源,至今在江西一些地区的人们,他们 的生活、生产都还在船上。 2.2 湿地建筑景观及历史遗迹
后,人们逐渐意识到保护湿地资源对可持续发展的重 要 性 ,湿 地 的 合 理 开 发 利 用 成 为 湿 地 研 究 的 重 要 课 题。湿地旅游正是在这种背景下兴起的[3]。目前旅行 社开展的“海滨游”、“湖泊游”、“水乡游”、“温泉游”[4] 和“漂流”等旅游项目,其路线或展开的活动都有与湿 地有关的核心内容,属于“湿地旅游”的范畴,为湿地旅 游的重要组成部分。湿地旅游通过自身的行动、自身 的宣传教育作用促进了湿地的保护。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