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之以礼 德行天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之以礼德行天下

内容摘要:礼仪教育自古以来就是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强化礼仪教育是当下学校德育教育的题中之义。研究“三礼”和礼仪教育对于青少年的行为习惯的培养非常重要,只有筑牢礼仪基础,才能礼行天下,德载万物。

关键词:《礼记》学礼仪行天下

“礼,天之经也,民之行也。”礼仪自古以来就是人们生活的基本准则。圣人有言:“不知礼,无以立也”,礼仪受到文人士大夫的广泛推崇,崇礼尚礼之风盛行。礼仪教育在古代社会也受到高度重视,且形成体系进行教授,“六艺”之教便是例证,古有“六艺之教,诸学之宗”之说。这些都恰当其分的表明了礼仪教育在人生成长过程中的重要作用。自大学开始,对礼有所了解;研究生时,专攻“三礼”,经名师指点,略有所通;但“三礼”博大精深,亦无法通其全貌。今从教数年,更觉礼仪教育在学校教育中的重要性,古人重视礼仪教育是非常高明和正确的。当下斗转星移,道德观念变迁愈剧,真可谓“礼崩乐坏”,因此礼仪教育更彰显其重要性。礼仪已成为现代人的处世艺术,成功者的潜在资本,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和有力支撑。和睦家庭、和美生活、和谐社会需要礼仪,呼唤着礼仪。

古有“礼仪三百,威仪三千”之说,可见礼仪之多,想要完全知晓和精通,可以说是不可能的,而我却独钟《礼记》。《礼记》一书,是战国至秦汉年间儒家学者解释说明经书《仪礼》的文章选集,是一部儒家思想的资料汇编。其作者不止一人,写作时间也有先有后,其

中多数篇章可能是孔子的七十二弟子及其学生们的作品,还兼收先秦的其它典籍。《礼记》的主要内容是记载和论述先秦的礼制、礼意,解释仪礼。实际上,这部九万字左右的著作内容广博,门类杂多,涉及到政治、法律、道德、哲学、历史、祭祀、文艺、日常生活、历法、地理等诸多方面,几乎包罗万象,集中体现了先秦儒家的政治、哲学和伦理思想,是研究先秦社会的重要资料。而礼仪、礼义的教育确是其中重要的内容。“三礼”记录、保存了许多周代的礼仪,也成为后世所有礼仪的基础和范本。其中,《周礼》偏重政治制度;《仪礼》偏重行为规范;而《礼记》则偏重对具体礼仪的解释,论述。由这“三礼”所涉及的各种礼制的总和,也就是“礼”的全部内容。“三礼”是我国古代政治制度的三部儒家经典,是中国古代礼仪制度的蓝本和百科全书。“有礼走遍天下,无礼寸步难行”,只有掌握了基本的礼仪规范和礼仪标准,才能在社会中以礼立身、以礼立德、以礼待人。

中华民族素有"礼仪之邦"的美誉,而作为民族希望、国家未来的的青少年学生,如何做到知礼、守礼、学礼、践礼?如何让中华民族崇礼、尚礼的优良传统代代相传、生生不息?在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的今天,强化青少年学生的礼仪教育实乃学校教育的当务之急!荀子言:“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无礼则不安。”可见礼仪是做人的根本,是事业成功的基础,是治国安邦的良药。“治国平天下,先从修身起。”莘莘学子将来无论是从政、经商、还是治学、创作,都得先从学会做人开始。所以我认为一方面应从学校德育教育上加强礼仪教育,强化礼仪课程,寓德教于礼仪教育中,开展丰富多彩

的礼仪活动,促进校园的崇礼、尚礼之风;在这方面,我校有成功的经验,我校一直以来开设有校本课程《文明礼仪行为习惯》,强化对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效果非常明显。另一方面青少年学生应该作到:内强素质,外树形象。“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要严格要求自己,给自己制定礼制,从外在形象的塑造到内心境界的追求,自觉调整道德观念、价值观念、行为方式,不断拓展自我知识领域,全面完善自我形象。

著名的经济学家张则行先生,一直从事凯恩斯经济理论研究,一生著述颇丰,其学术成果享誉国内外。如今已经是老人,这位老人每每遇见朋友,都以将近90度的鞠躬文礼,对方不知所措。通过这件事情,可以看出不礼貌的行为直接影响到个人的素质问题。礼貌是一种坚韧的智慧,这种平和与内敛表达着对别人的尊重,也是对自己的尊重,自然给自己扩宽了更大的回旋空间,聪明人在生活中都遵守这种规则。

礼仪是阳光雨露,是心灵的鲜花,我们的教育就应该注重学生的礼仪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素质,提升人文修养,为我们中华文明的传承和延续贡献自己的力量。我们相信:少年兴则国兴,少年立则国立,少年强则国强。让我们共同携手礼仪教育,共创和美生活;礼行天下,德载万物,共同铸就中华礼文明的辉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