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涟水中学12-13学年高二下5月学分认定模块检测-语文汇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试卷总分:16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
2. 在下面一段话空缺处依次填入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季羡林先生在《八十述怀》中说:“我从来没有想到,我能活到八十岁,如今竟然活到了八十岁,然而又一点也没有八十岁的感觉。
岂非▲!我服从任何人的调遣与指挥。
只敢规规矩矩,不敢乱说乱动。
然而我的脑筋还在,我的思想还在,我的感情还在,我的理智还在。
我不甘心成为▲,我必须干点事情。
二百多万字的印度大史诗《罗摩衍那》,就是在这时候译完的。
”
季老的话让读者感觉到他文章的语言没有八十岁的▲,反而多了一些活泼与生动。
A.出人意料行尸走肉老气横秋
B.咄咄怪事酒囊饭袋老态龙钟
C.咄咄怪事行尸走肉老气横秋
D.出人意料酒囊饭袋老态龙钟
3.请概括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场被称为“天然发射场”的四点原因,每点不超过6个字。
(4分)
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纬度低,海拔高,发射倾角好,地空距离短,在这里发射卫星,既可以利用地球自转的离心力,又可以缩短地面到卫星轨道的距离。
同时坚实的地质结构,对地面发射设施设备、跟踪测量、通讯布网有利。
这里,晴好天气多,几乎没有雾天,试验周期和允许发射的时间较多;交通通讯方便,为运输火箭、卫星和燃料提供保障。
因此,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场被称为“天然发射场”。
▲▲▲▲
4. 语言交际时应该认真倾听,机智应对。
下面是大学生求职时考官的话,请说出他的言外之意,并用简明得体的语言应对。
(5分)
你成绩优秀,直率单纯,将会很有前途,可我们的工作需要与形形色色的人打交道。
答:言外之意▲
应对:▲
二、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8题。
宇文弼字公辅,河南洛阳人也。
弼慷慨有大节,博学多通。
仕周,奉诏修定五礼,书成奏之,赐田二顷、粟百石。
累迁小吏部,擢八人为县令,皆有异绩,世以为知人。
武帝将谋出兵河阳以伐齐,弼进策日:“齐氏建国,于今累世,虽曰无道,尚有其人。
今若用兵,须择其地。
河阳要冲,精兵所聚,尽力攻围,恐难得志。
彼汾之曲,戍小山平,攻之易拔,用武之地也。
”帝不纳,师竟无功。
建德五年,大举伐齐,卒用弼策。
从帝攻拔晋州,身被三疮,苦战不息,帝奇而壮之。
宣帝嗣位,为守庙大夫。
时突厥寇甘州,帝令侯莫陈昶击之。
弼为监军,谓昶曰:“宜选精骑,直趋祈连之西。
贼若收军,必自蓼泉之北,此地险隘,兼下湿,度其人马,三日方度。
彼劳我逸,破之必矣。
若邀此路,真上策也。
”昶不能用,西取合黎,大军行迟,虏已出塞。
开皇初,以前功封平昌县公。
时西羌内附,诏弼持节安集,置盐泽、蒲昌二郡而还。
迁左丞,当官正色,为百僚所惮。
三年,突厥寇甘州,以行军司马从元帅窦荣定击破之。
还除太仆少卿。
刘仁恩之破陈将吕仲肃也,弼有谋焉。
时朝廷以晋阳为重镇,并州总管必属亲王,其长史、司马亦一时高选。
前长史王韶卒,以弼有文武干用,出为并州长史。
炀帝即位,拜刑部尚书,仍持节巡省河北。
弼既以才能著称,历职显要,声望甚重,物议多见推许。
帝颇忌之。
时帝渐好声色,尤勤远略,弼谓高颎曰:“昔周天元①好声色亡国,以今方之,不亦甚乎!”有人奏之,坐诛,天下冤之。
所著辞赋二十余万言。
(选自《北史·列传第六十三》,有删改)【注】①周天元:即北周宣帝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宣帝嗣.位嗣:继承 B.直趋.祈连之西趋:奔赴
C.突厥寇.甘州寇:侵犯 D.仍持节巡省.河北省:探望
6.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宇文弼作战有谋略的一组是(3分) (▲)
①弼慷慨有大节,博学多通②今若用兵,须择其地③身被三疮,苦战不息④当官正色,为百僚所惮⑤彼劳我逸,破之必矣⑥刘仁恩之破陈将吕仲肃也,弼有谋焉
A.②⑤⑥ B.①②④ C.①②⑥ D.①③⑥
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
A.宇文弼博学多才,见识广博。
在周朝做官时曾奉皇帝诏令修订五礼,写成之后上奏给皇帝,得到皇帝的赏赐;也曾因才能突出担任并州长史。
B.宇文弼历职显要,知人善用。
宇文弼在周朝和隋朝时,都因功任要职。
他任职小吏部时,提拔了八个人做县令,这八个县令都有政绩。
C.宇文弼为官正直,声望很高。
不但百官害怕他,而且皇帝也敬畏他。
后来,宇文弼因为正直被人诬陷而为隋炀帝所杀,天下人都认为他死得冤。
D.宇文弼屡立大功,多次升迁。
曾持节安抚归附的西羌族人,被升为左丞;后又随元帅窦荣定击败了突厥,回来后被授予太仆少卿的官职。
8.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1)弼慷慨有大节,博学多通。
(3分)
▲▲
(2)彼劳我逸,破之必矣。
若邀此路,真上策也(3分)。
▲▲
(3)弼既以才能著称,历职显要,声望甚重,物议多见推许。
(4分)
▲▲
三、古诗词鉴赏(10分)
9.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霜天晓角梅范成大
晚晴风歇,一夜春威①折。
脉脉②花疏天淡,云来去,数枝雪。
胜绝③,愁亦绝,此情谁共说。
惟有两行低雁,知人倚、画楼月。
注释:①春威:初春的寒威。
俗谓“倒春寒”。
②脉脉:深含感情的样子。
③胜绝:美景超绝。
(1)这是一首咏梅词,词的上阕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表现了梅花怎样的特点?(4分)
▲
(2)本词的下阕中“胜绝,愁亦绝”的“愁”指的是什么?(2分)
▲
(3)这首词的下阕在抒情方面有何特点?请结合诗句简要赏析。
(4分)
▲
四、名句名篇默写(8 分)
10.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水击三千里,▲。
(庄子《逍遥游》)
(2)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
(苏轼《赤壁赋》)
(3)地崩山摧壮士死,▲。
(李白《蜀道难》)
(4)元嘉草草,▲,赢得仓皇北顾。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5) ▲,衣冠简朴古风存。
(陆游《游山西村》)
(6) ▲,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诸葛亮《出师表》)
(7)失之东隅,▲。
(范晔《后汉书》)
(8)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无欲则刚。
(林则徐题联)
五、文学类文本阅读(20分)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1-14题。
蝴蝶泉边蝶如雪
⑴千年古雪像白色的篝火,晶亮地在大理苍山云弄峰的皱褶里燃烧。
虽然雪花难得飘下苍山,但山脚的那潭泉水却满带着雪花的香味。
⑵这是一个用大理石栏杆围砌的潭。
潭底铺满鹅卵石,一尾尾红色的、黑色的鱼在里面游来游去。
潭水深处有一个泉眼汩汩冒水,好像一朵朵雪花旋浮而出。
⑶潭边一棵古老的合欢树把树枝横过水面。
这棵树有好几百年的历史了,每年农历四月开花,花色金黄,状如蝴蝶。
花开时,花蕊间释放出的奇异花蜜,会招来成群结队的彩蝶雪花般飞舞,累了就首尾相衔,一串串从树梢下坠到泉面小憩,成为奇观。
明代学者徐霞客曾在其游记中记述:“泉上大树,当四月初即发花如蛱蝶,须翅栩然,与生蝶无异,又有真蝶千万,连须钩足,自树巅倒悬而下,及于泉面,缤纷络绎,五色焕然。
”
⑷第一只蝴蝶是什么时候飞到泉边来的?谁也说不清楚。
也许,它们真的是从一个传说里启程的。
⑸我听到过一个白族的化蝶传说:苍山脚下有一对青年男女——雯姑和霞郎,他们深深相爱。
不料榆王看上了雯姑的美貌,强抢她为自己的第八个老婆。
霞郎闻讯后冒死将她救出,却又被榆王的爪牙追逼得走投无路,他们只好双双跳入潭中。
此后就有一对彩蝶从潭中翩翩飞出……
⑹蝴蝶最多的,莫过于农历四月十五这一天,它也是传说中雯姑霞郎殉情的日子,白族人民便把这一天定为“蝴蝶会”。
每年的这天,周围村寨的白族青年群众都要穿上盛装到蝴蝶泉边来野炊。
他们唱白族情歌、唱电影《五朵金花》的插曲,抒发自己对生活的热爱。
⑺我来到蝴蝶泉时却是初冬,所见到的只是一池澄澈舔着苍山清浅的雪影,几片落叶轻悄地走过幽寒的小径。
没有蝴蝶的翩翩,金灿灿的合欢花没有开。
而且据说前几年由于周围环境的改变,即使是蝴蝶会期间,蝴蝶也来得很少了。
为什么美好的东西总是那么容易消失?我不禁黯然神伤。
⑻这时候,我看见绿树掩映中有一排白色的玻璃房。
偏西的阳光暖暖地照在那里,竟如春天般明媚。
我不由自主走过去,只见里面树丛中有许多蝴蝶在飞舞。
这时候,一位身穿红得耀眼的白族服装的姑娘从封闭的玻璃房里拿出两筐蝴蝶来放飞。
我问她,这些蝴蝶从哪儿来?她说:“是刚刚孵出来的。
”我忙追着她隔着玻璃墙往里看,可见铁架一排一排,每排又分几层,上面绷着纱布,纱布上缀满了色彩斑斓的圆球。
我问女孩那是什么。
“蝴蝶蛹!”姑娘响亮地回答。
⑼姑娘用手背抹一把沁出细密汗珠的额头,告诉我:这是一个蝴蝶养殖基地,养殖着上百种的蝴蝶,近年来每到蝴蝶会期间,基地都会放出几万只蝴蝶,让它们雪花般漫天飘飞。
而且,随着周围环境的改善,自行飞到蝴蝶泉边的蝴蝶也越来越多……
⑽也许该下班了,姑娘轻快地走出玻璃房。
她沿着一条石板小径向浓密的树丛走去,在那里等她的是一个英俊的小伙子。
“大理三月好风光,蝴蝶泉边好梳妆,蝴蝶飞来采花蜜,阿妹梳头为哪桩?”当年伴着杨丽坤的俏丽传遍全中国的歌,从那姑娘口中悠然飘来了。
绿荫中,我隐约看见了一对相依相偎的身影,他们相视而笑的眼睛明亮如太阳的光斑。
⑾一切都在恍惚中变为蝴蝶了……
11.请结合全文内容回答“我”经历了怎样的情感变化。
(4分)
▲▲
12.第⑤段引述白族的化蝶传说有何作用?(6分)
▲▲
13.第③段在修辞手法运用上很有特色,请具体赏析。
(4分)
▲▲
14.作者以“一切都在恍惚中变为蝴蝶了……”结束全文,韵味十足。
请结合全文探究这样结尾的妙处。
(6分)
▲▲
六、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18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5~17题。
科尔文:她用一只眼睛寻找真相李斐然
英国《星期日泰晤士报》战地女记者玛丽·科尔文终其一生都在寻找真相。
殉职前一天,科尔文分别向BBC、CNN以及英国第四频道讲述了叙利亚霍姆斯城内的情形。
一个临时改建的小诊所里,她亲眼目睹一个被弹片击中左胸的两岁男孩死去。
第二天,56岁的玛丽·科尔文在临时新闻中心躲避炮弹袭击时不幸遇难。
就在科尔文遇难前一天,编辑打电话要求她离开霍姆斯,因为“那里实在太危险了”。
科尔文没有走,虽然她做了近30年记者,并非不知道战地报道的危险。
2001年,她在采访斯里兰卡内战时遭到攻击,子弹打进她的肩膀和胸部,夺走了她的左眼。
从此,她不得不用黑色眼罩遮住失明的左眼,一次又一次奔赴战地,留在最危险的地方采访。
在她母亲看来,劝说科尔文从前线撤离是徒劳的。
“如果你认识我的女儿,你就会明白,她一定会选择留下,她会说,她还要再写一篇新闻稿。
”
作为资深战地记者,科尔文长年在中东和南亚等地采访,曾获得英国最佳驻外记者的殊荣。
她的同行们说,不管环境多危险,哪里有新闻,哪里就有科尔文。
“如果你没法阻止战争,那你就把战争的真相告诉世界。
”这是科尔文的信念,“报道战争就要去被混乱、破坏和死亡毁掉的地方。
这意味着冒险。
”
据曾经在场的人说,2011年利比亚局势动荡之时,很多世界各地的记者到达后迅速把自己关在宾馆里,靠收看半岛电视台的直播撰写新闻。
只有一只眼睛的科尔文总能精准地描写战地。
现在,那只眼睛随着火箭弹的爆炸闭上了。
科尔文的生活原本可以很安逸。
1984年,她升任合众社驻法国记者站主任,只要坐在办公室里在稿件上圈圈点点,就算完成了工作。
但科尔文不喜欢这样的生活,她跑到《星期日泰晤士报》做驻外记者。
20年里,科尔文到过世界上最危险的战区:贝鲁特、车臣、科索沃、加沙、伊拉克……其他记者不能或不愿去的险境,她都义无反顾地设法潜入——然后如实向世界传达那里发生的一切。
新华社记者刘跃骅在利比亚采访时,曾在午餐桌上见到这位“海盗记者”。
那时,他们所在的的黎波里相对平静。
多位西方记者谈笑风生,科尔文却抱怨“这里没有新闻”,她要去最危险的地方。
科尔文在2010年的一场演讲中说:“如果你不亲临那个人们被子弹射中的地方,那个有人向你射击的地方,你是不可能得到消息的。
”
生活中的科尔文穿着再普通不过的套装,粗糙的皮肤让她显得比实际年龄更老。
科尔文不苟言笑,记者们嘻嘻哈哈地讨论着利比亚局势,她却会对每个问题都思考一会儿才作答。
刘跃骅记得,跟她闲聊时,她的每句话几乎都是书面语,逻辑上滴水不漏,“没有迹象证明,卡扎菲下一步会采取这样的行动”之类的话,每一句都可以直接写进新闻稿。
科尔文说,她在战地报道中“最注重的是战争中的人性”。
在她的报道中,关注最多的是“暴力的受害者”。
“在经历了战争、炮火和逃亡以后,我真的很难跟别人谈论住房抵押或内衣的流行款式。
”这个身上从没有香水味的女记者说,“得奖也让我焦躁不安,我始终有一种负罪感,感觉自己是从战争中受益的人。
我们把那些人身上发生过的可怕故事榨取出来,然后就从他们的生活中消失。
”
科尔文曾说,她的职责是“做一名战争证人”,在交战双方都不肯公开真相的时候,记录事实。
“抬起一只脚,迈出去,每一步都可能踩到地雷。
很多人问我,我们能不能带来变化?到底值不值得付出这么大的代价?”科尔文屡次在演讲中说,“我的回答是,‘值得’。
我们的使命是准确客观地报道战争和灾难,我们的任务就是说出真相。
”
她的Facebook个人页面上的状态永远定格在最后一句:“我感觉无助,而且出奇地冷!但我还会继续报道,把最新消息发出去。
”(选自2012年2月29日《青年参考》)15.本文为什么从科尔文殉职前一天的情况写起?(6分)
▲▲
16.科尔文作为一名优秀的战地记者,她身上有哪些优秀的品质?请结合文章概括分析。
(6分)
▲▲
17.本文的标题很有特色,试探究运用这一标题的好处。
(6分)
▲▲
七、作文(70分)
众所周知,很多射击运动员在比赛时都会佩戴挡眼板来提高注意力,两届奥运冠军得主郭文珺却从来不戴。
郭文珺在伦敦奥运会前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其实你真正要管住的是自己的心,把心管住了,你就真的该看不见都看不见了。
要是管不住心,就算戴着那个东西,想看还是能看见的。
"
请以"管住自己的心"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①立意自定;②角度自选;③除诗歌外文体自选。
高二年级学分认定模块检测
语文试题(附加题)
一、阅读材料,完成19~21题。
(10分)
士君子立身事主既名知己则当竭尽智谋忠告善道销患于未形保治于未然俾身全而主安。
生为名臣,死为上鬼,垂光百世,照耀简策,斯为美也。
苟遇知己,不能扶危为未乱之先,而乃捐躯殒命于既败之后;钓名沽誉,眩世炫俗,由君子观之,皆所不取也。
(选自方孝孺《豫让论》,有删改)
19.用斜线“/”给下面文言文中的画线部分断句。
(限6处)(6分)
士君子立身事主既名知己则当竭尽智谋忠告善道销患于未形保
治于未然俾身全而主安。
20.豫让是司马迁写的《刺客列传》中的一个刺客,请你再列举出其中另外两个刺客的名字。
(2分)
21.节选的文字表明了方孝孺的什么观点?(2分)
二、名著阅读题(15分)
22.下列有关名著的说明,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A.《红楼梦》中贾宝玉梦游太虚幻境所见判词:“勘破三春景不长,缁衣顿改昔年妆。
可怜绮户侯门女,独卧青灯古佛旁。
”其中暗示了贾惜春悲剧性的命运归宿。
B.刘姥姥一进荣国府,左右逢源,装疯卖傻;二进荣国府,小心谨慎,打通关节;三进荣国府,挺身而出,侠肝义胆。
C.赵云能够在长坂坡单骑救主,杀出曹军重围,一靠武艺超群,二靠刚缴获的能削铁如泥的青釭宝剑,三靠赵云对刘备的耿耿忠心。
D.《三国演义》中,吕布追赶曹操时,曹操以手遮脸,轻松逃脱;马超紧追曹操时,曹操“割须弃袍”,狼狈不堪。
两处描写显示了吕布与马超的不同个性。
E.《三国演义》中,鲁肃“巧设连环计”,表面上是为解决曹军不习水战晕船的难题,实际上是为孙刘联军火烧曹军战船作准备。
23.简答题(10分)
(1)下面是《红楼梦》中人物的“别号”,请分别写出是哪些人物。
(6分)
①枕霞旧友②蕉下客③潇湘妃子④蘅芜君⑤怡红公子⑥稻香老农
(2)“河北醉归,怒斩曹瞒六将;江南赴宴,笑倾鲁肃三杯。
”这副对联包含了《三国演义》中哪两个故事?(4分)
三、材料概括分析题(15分)
建设创新型国家,建立强大的自主创新体系,最关键的环节和最核心的内容
就是要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创新型人才队伍。
当前,我国创新型人才数量稳步增长,就人才总量来看,我国人才总量已达1.14亿,居世界第一。
但人才质量亟待提升,离建成创新型人才队伍的目标还有很大距离。
从中国当前的现实来看,培养创新型人才,需要系统化的制度体系,并将这些制度体系用于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实践中,逐渐形成一种培养创新型人才并使之实现价值、发挥才能的长效机制。
综观国内外培养优秀创新型人才的经验可以发现,一个创新型人才的成长,需要以理想为动力,知识做基础,制度成保障。
创新型人才培养需要挣脱传统观念束缚,创新工作思路。
正确认识创新型人才,摒弃创新型人才“应该怎么样”的假定,对于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尤为重要。
创新,不是少部分人的独有权利,而是人人可为的事业。
每个人皆有创新潜能,只有科学认识并尊重创新型人才的特点,并建立合理的管理制度,才能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真正实现“激活”创新型人才的目的。
营造宽容错误、尊重个性的良好社会氛围,提供制度保障,让一切创新充分涌动。
建立并实践甄选实绩化、职责岗位化、发展业绩化、管理制度化、利益共同化、薪酬市场化、保障社会化、组织目标与个人价值协同化等“拴心留人”的制度体系。
为创新型人才提供展示才能的事业舞台,寻求创新型人才与国家、组织之间“价值共鸣、远景共建、事业共干、发展共求、利益共享”的发展纽带和利益共同体,建立良好的心理、情感和价值契约。
24.请概括说明我国创新型人才培养的现状。
(3分)
答:
25.请简要说明如何培养创新型人才。
(6分)
答:
26.怎样的人才属于创新型人才?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6分)
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