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小学美术:浅谈本土资源在美术课中的应用策略精品版
浅谈挖掘本土资源提高小学美术教学质量

浅谈挖掘本土资源提高小学美术教学质量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进步,艺术教育在我国的小学教育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作为小学美术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挖掘本土资源能够提高美术教学的质量,使学生更好
地了解自己的文化传统,并且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思维能力。
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我们常常会借助本土资源来让学生了解自己的文化传统。
本土资
源包括地域文化、民俗传统、历史人物、风景资源等。
通过挖掘和利用本土资源,可以让
学生在美术教学中感受到自己的身份认同感,增强对自己文化传统的认知和理解。
通过绘
画山水画的时候,可以让学生观察和体验自己身边的自然风光,学习到丰富的自然界的美。
也可以在教学中介绍一些本地的民间传统手工艺,让学生学习到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
挖掘本土资源还可以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思维能力。
在美术教学中,让学生直接参与
到本土资源的挖掘和利用中,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思考能力和创造力。
在学习造型的
时候,可以让学生观察和分析身边的自然物体,比如花朵、果实等,然后利用他们的观察
和感受,进行创作。
这样的教学方式可以让学生发展自己独特的艺术语言和表达方式。
挖掘本土资源能够提高小学美术教学的质量,让学生更好地了解自己的文化传统,并
且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和思维能力。
通过利用本土资源,可以培养学生的艺术情趣和审美能力,提高他们的艺术鉴赏和艺术创作水平。
也能够激发学生对美术教学的兴趣,提高学生
的学习积极性和参与度。
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我们应该充分挖掘和利用本土资源,让学生
在美术教学中感受到自己的身份认同感,享受艺术的乐趣。
小学美术教学中乡土资源运用策略探究

小学美术教学中乡土资源运用策略探究一、前言乡土资源是指一个地区的自然环境、人文环境以及民俗文化等丰富的资源。
在小学美术教学中,乡土资源的运用是非常重要的。
通过乡土资源的运用,可以让学生更好地了解和感受自己的家乡、民族文化,培养学生的美的情感和审美能力。
本文将探讨小学美术教学中乡土资源的运用策略。
二、乡土资源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重要性乡土资源是小学美术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承载着学生对家乡的情感和对民族文化的认知。
通过乡土资源的运用,可以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让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和感受自己的家乡和文化,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和文化自信。
乡土资源也可以丰富课堂内容,让学生更加有趣地学习美术知识,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兴趣。
1. 让学生亲身感受乡土资源在教学中,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到乡村、农田、河流等地方进行写生或实地采风活动。
通过亲身感受,学生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自己的家乡风土人情,感受到自然风光的美丽和民俗文化的内涵。
学生也可以通过这样的活动进行写生练习,提高他们的绘画能力。
2. 利用乡土资源进行主题创作在美术课上,教师可以设计一些与乡土资源相关的主题创作,让学生利用所学的美术知识进行创作。
比如让学生画自己家乡的风景、民间传统的节日、乡村的建筑等,让学生将自己对家乡的情感和认知通过绘画作品表现出来。
3. 借助乡土资源进行教学展示教师可以在课堂上通过图片、实物等方式展示乡土资源,让学生更加直观地了解所学习的内容。
教师也可以邀请当地的艺术家或者手工艺人到学校进行示范,让学生近距离地观摩和学习。
4. 结合乡土资源进行美术作品欣赏在美术课上,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欣赏和分析一些与乡土资源相关的美术作品,让学生从中感受其中所蕴含的民族风情和文化内涵,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文化素养。
1. 尊重乡土资源,注重情感体验在教学中,教师应该尊重每个学生对家乡的情感体验,鼓励学生通过绘画作品表达出对家乡的热爱和感悟。
教师也应该注重引导学生去感受乡土资源,让学生通过亲身体验更加深入地了解和感受乡土文化的魅力。
浅谈挖掘本土资源提高小学美术教学质量

浅谈挖掘本土资源提高小学美术教学质量随着国家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小学美术教学的重要性逐渐显现。
然而,目前国内小学美术教学中存在着一些问题,如传统的教学方式单一、教师缺乏创新精神、学生创造力不足等。
面对这些问题,我们需要挖掘本土资源,加强小学美术教学质量的提高。
首先,我们需要挖掘生活中的美。
生活中的美是小学美术教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资源,可以激发学生的艺术鉴赏能力和创造力。
教师可以通过鼓励学生观察、记录和表达生活中的美的方式来挖掘这一资源。
例如,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走进社区、公园、博物馆等地方进行观察与记录,或在学校内进行小区环境、校园景观的写生、创作等活动,使学生更加深入地感受自己身处的环境中的美。
其次,我们需要挖掘民间艺术的美。
中国是一个拥有悠久文化历史的国家,具有丰富多彩的民间艺术瑰宝。
这些民间艺术形式包括了书法、绘画、剪纸、染色、刺绣、彩塑等。
将这些民间艺术与小学美术教学结合起来,可以使学生深入体验传统文化的美妙。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模仿、剖析民间艺术品的形式、色彩、构图等方面来感受民间艺术的独特魅力。
同时,学生也可以通过练习这些民间艺术形式来提高绘画技能和创造力。
最后,我们需要挖掘数字资源的美。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数字资源在小学美术教学中也得到了广泛应用。
教师可以利用数字资源进行教学辅助,使学生在数字环境下创作、体验艺术。
例如,教师可以使用数字艺术制作软件,引导学生不断尝试探索不同的创作方式和风格。
同时,数字图像也成为了一个随处可见的艺术资源,它可以为学生提供参考和创意支持,帮助学生构思和设计自己的作品。
总的来说,挖掘本土资源是提高小学美术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灵活运用各种资源,通过多种方式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艺术鉴赏能力,达到提高小学美术教学质量的目的。
浅谈挖掘本土资源提高小学美术教学质量

浅谈挖掘本土资源提高小学美术教学质量近年来,国内教育出现了一股挖掘本土资源,提高教学质量的热潮。
小学美术教学也不例外,挖掘本土资源已成为提升小学美术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
首先,挖掘本土资源有助于小学生增强民族意识和文化自信。
美术是一门表现文化的艺术,其中包括许多民族文化元素。
通过开展本土文化研究,开展民间艺术和民间工艺品的制作和欣赏等活动,可以让小学生更好地了解和感受自己的文化。
这样可以提升小学生的民族认同感和文化自信心,有利于树立国家意识和民族精神。
其次,挖掘本土资源还可以提高小学生的审美素养。
本土美术作品往往具有独特的魅力和价值,通过让学生欣赏和学习本土美术作品,培养他们的审美情趣和审美眼光。
同时,挖掘本土资源也有助于提高小学生的艺术创造能力,因为本土美术作品往往融合了当地的风土人情、历史传承等因素,这些因素可以为学生提供灵感和创作素材。
再次,挖掘本土资源还有助于发掘和培养小学生的美术天赋。
挖掘本土美术作品并不仅仅是欣赏和学习,还可以让学生参与其中,尝试创作自己的作品,并通过比赛和评选等形式展示自己的才华。
这样可以让学生更好地发掘和培养自己的美术天赋,对个人的美术兴趣和未来的发展方向有着显著的促进作用。
最后,挖掘本土资源还可以促进小学美术课程的全面发展。
美术课程不仅仅是画画,还包括素描、色彩、造型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
通过挖掘本土资源,可以为小学美术课程注入新的活力和元素,丰富其内容和形式,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综上所述,挖掘本土资源是提高小学美术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
通过挖掘本土文化元素和美术作品,可以增强学生的民族意识和文化自信,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和艺术创造能力,促进学生美术天赋的发掘和培养,并丰富小学美术课程的内容和形式。
因此,应该加强本土文化研究,挖掘本土美术资源,在小学美术教学中充分利用。
浅谈挖掘本土资源提高小学美术教学质量

浅谈挖掘本土资源提高小学美术教学质量随着社会的发展,小学美术教学已经成为了教育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美术教学不仅仅能够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更可以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的向往。
在美术教学中,往往存在着一些问题,比如教学资源的匮乏和教学质量的不稳定等。
为了提高小学美术教学质量,我们必须充分挖掘本土资源,让其成为美术教学的重要支撑。
我们应该充分挖掘本土的艺术资源。
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独特的艺术传统和文化底蕴,这些都是我们美术教学的宝贵资源。
我们可以邀请当地的艺术家或手工艺人到学校进行讲解和示范,让学生亲身体验和感受传统艺术的魅力。
也可以利用当地的文化史书籍和文献资料进行教学,让学生了解本土文化的渊源和发展历程。
这样不仅可以增加教学的趣味性和生动性,更可以让学生对本土文化有更深的理解和认同。
我们应该充分挖掘本土的自然资源。
自然界是最伟大的艺术家,无论是山水、树木还是花草,都蕴含着丰富的美学价值。
我们可以组织学生到户外进行写生和采风,让他们感受大自然的魅力,同时也可以通过观察和描绘自然景物来培养他们的审美能力和表现能力。
我们还可以利用当地的天然材料进行手工制作,比如利用竹子、稻草等来进行编织或剪纸,这样不仅可以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更可以让他们了解和珍惜自然资源的重要性。
我们应该充分挖掘学生的个人资源。
每个学生都是独特的艺术个体,他们都有自己独特的审美观和创作能力。
我们应该从学生的兴趣爱好出发,鼓励他们进行自主创作和表现,让他们在美术教学中能够找到自己的价值和存在感。
也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艺术实践活动,比如进行绘画比赛、手工制作比赛等,让学生在活动中得到锻炼和提升,同时也可以增强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
我们应该充分挖掘社会资源。
社会是最丰富的教材库,我们可以组织学生参观当地的美术馆、画廊、工艺品店等,让他们接触到更广阔的艺术世界,同时也可以开拓学生的审美视野和艺术情怀。
我们还可以邀请社会上的艺术爱好者或专业人士到学校进行讲座和指导,让学生从专业的角度认识美术,提高他们的艺术修养和素养。
小学美术教学中乡土资源运用策略探究

小学美术教学中乡土资源运用策略探究一、引言美术是小学教育中的一门重要学科,它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和艺术创造力,还可以帮助学生了解和认识本土文化。
在美术教学中,如何运用乡土资源,促进学生对本土文化的了解,是一个值得探究的问题。
本文将从小学美术教学角度出发,探讨乡土资源在美术教学中的运用策略,以期为教师提供一些参考和借鉴。
二、乡土资源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重要性乡土资源是指某一地区的自然环境、历史文化、民俗风情等与该地区特有的资源。
在小学美术教学中,充分利用乡土资源,可以帮助学生了解和认识本地文化,培养爱国情怀,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和创造能力。
乡土资源也可以为学生提供丰富的素材和灵感,激发学生对美术创作的兴趣。
1. 寻找乡土资源的途径为了充分利用乡土资源,教师可以通过多种途径寻找和收集乡土资源。
可以在当地文化馆、博物馆等地方进行实地考察,了解当地的历史文化和民俗风情。
可以邀请当地的艺术家、手工艺人等进行讲座和示范,让学生亲身体验当地的艺术文化。
还可以邀请学生的家长和亲友参与,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本土资源。
2. 运用乡土资源进行教学设计在教学设计中,教师可以充分运用乡土资源,结合当地的历史文化和民俗风情,设计具有地方特色的美术教学内容。
可以利用当地的传统节日、民间故事等为学生提供绘画、手工制作的题材和灵感,让学生通过美术作品来表达对当地文化的理解和情感。
3. 引导学生对乡土资源的认识和理解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乡土资源进行认识和理解,激发学生对本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
可以通过教学课件、图片、模型等教学辅助材料,为学生展示当地的自然风光、建筑特色、传统手工艺品等,让学生通过视觉、听觉等多种感官对乡土资源进行深入了解。
4. 开展乡土资源的创作活动除了帮助学生了解和认识乡土资源,教师还可以通过创作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和感受当地文化,激发学生对美术创作的兴趣。
可以组织学生进行户外写生、实地采风等活动,让学生将自己所见所感用绘画、手工制作等形式进行表达,进而增强学生对本土文化的认同和情感体验。
浅谈挖掘本土资源提高小学美术教学质量

浅谈挖掘本土资源提高小学美术教学质量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小学美术教学质量逐渐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
美术教学是培养学生审美情感、丰富想象力、培养创造力和艺术修养的重要课程之一。
而提高小学美术教学质量,需要不断挖掘本土资源,为学生提供更加丰富的美术教学内容和更具特色的教学方法。
挖掘本土资源,是指将当地的风土人情、民俗文化、艺术传统等融入到美术教学中,使学生在学习美术的过程中能够深入了解和体验当地的文化底蕴。
这不仅可以丰富学生的美术知识和文化内涵,还可以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探索欲望,提高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心。
挖掘本土资源可以丰富美术教学内容,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资源。
在绘画教学中,可以以当地的风景、建筑、人物、动植物等为题材,让学生在创作中直接感受和表现当地的自然和人文景观。
在手工制作教学中,可以选择具有当地特色的工艺品或手工艺品作为教学内容,让学生在动手实践中了解并传承本土工艺。
在美术史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了解当地的艺术历史和传统,让学生对自己的文化传统有更深的认识和理解。
挖掘本土资源可以促进美术教学与社会实践的结合,为学生提供更加具体化的美术教学实践。
在美术教学中可以邀请当地的艺术家、手工艺人等来学校进行讲座、展示和辅导,让学生通过亲身接触和交流了解并学习当地的艺术技艺。
在美术实践中,可以组织学生参与当地的艺术创作、社区美化等活动,让学生通过参与实践来感受和传承本土的艺术文化。
在美术表现中,可以组织学生参与当地的美术比赛、展览等活动,让学生通过参与表现来展示和分享自己对本土文化的理解和表达。
挖掘本土资源可以为小学美术教学提供更加丰富的内容、更具特色的方法和更加具体的实践,从而提高美术教学的吸引力和实效性。
教师在教学中应该注重挖掘和利用当地的美术资源,让学生在学习美术的过程中能够体验和感受当地的文化氛围和艺术气息,从而提高学生的兴趣和热情,促进学生成长和发展。
而学校应该积极支持教师开展有关本土资源的教学活动,为教师提供必要的支持和帮助,从而使美术教学更加具有特色和个性。
浅谈挖掘本土资源提高小学美术教学质量

浅谈挖掘本土资源提高小学美术教学质量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文化交流的日益频繁,小学美术教学在其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美术教学不仅可以丰富学生的文化知识,培养艺术修养,更重要的是可以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和创造力的提升。
如何提高小学美术教学质量,挖掘本土资源成为关键。
本文将围绕这一主题,浅谈挖掘本土资源提高小学美术教学质量的重要性及具体做法。
一、挖掘本土资源的重要性1.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心本土资源是指校园、社区以及当地的文化、历史、风俗等方面的资源。
通过挖掘本土资源,可以让学生更加了解和熟悉自己的家乡,培养学生对自己家乡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心,从而更好地传承和弘扬本土文化。
2.激发学生的创作潜能本土资源丰富多样,具有独特的文化韵味和美学特色。
挖掘本土资源可以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创作题材和无限的灵感,激发学生的创作潜能。
学生可以从身边的风景、民俗、建筑等方面汲取创作灵感,进行艺术创作,表达自己对家乡的热爱和情感。
3.促进学生的审美情感挖掘本土资源可以让学生接触到更多地道的美术作品和文化艺术,提升学生的审美情感。
学生在参与本土资源的创作和欣赏过程中,会潜移默化地接受本土文化的熏陶,形成良好的审美情感,培养对美的热爱和追求。
1.利用校园资源校园是学生学习和生活的重要场所,也是丰富的本土资源库。
学校可以通过美化校园环境、丰富美术作品展示等方式,提升学生对校园美术资源的感知和欣赏。
学校还可以组织学生利用校园景物进行素描、摄影等综合创作,使学生对校园中的美术资源有更深入的了解和感悟。
2.挖掘社区资源学校所在的社区也是丰富的本土资源宝库。
学校可以组织学生走进社区,参观当地的文化古迹、民俗风情等,让学生近距离接触和感受本土文化,激发学生对社区的归属感和认同感。
学校还可以通过社区美术作品征集、展览等方式,让学生了解和参与到社区文化建设中去。
3.利用当地特色开展活动学校可以根据当地的文化特色,开展一些具有本土特色的美术活动。
浅谈挖掘本土资源提高小学美术教学质量

浅谈挖掘本土资源提高小学美术教学质量随着教育发展的进步,小学美术教学在培养学生审美情趣、培养创造力、提高文化素养等方面都有着重要的作用。
在实际教学中,我们也面临一些问题,如教学资源匮乏、教材内容单一、评价标准不明确等,提高小学美术教学质量,就需要挖掘本土资源,使之更贴近学生的实际情况和生活经验,下面就从三个方面谈谈如何挖掘本土资源提高小学美术教学质量。
我们可以挖掘本土传统文化资源。
中国是一个拥有着深厚文化底蕴的国家,各个地区都有着独特的传统文化元素。
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我们可以通过学习和研究本土传统文化,将其融入到教学中去。
可以选取具有代表性的本土艺术作品,通过教师的讲解和学生的欣赏,让学生了解和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还可以结合地方特色,组织学生参观本地的博物馆、美术馆等,体验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
通过这种方式,不仅可以增加学生的文化素养,还能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
我们可以挖掘学生生活中的本土资源。
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独特的生活背景和生活体验,这些资源可以作为教学材料的来源。
可以要求学生以自己的家乡为题材进行创作,通过绘画、雕塑等形式,表达出对家乡的热爱和情感。
这样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创造力,还能够增加学生对本土文化的理解和认同感。
还可以组织学生进行户外写生或者摄影,让他们通过观察、记录,发现身边的美,提高对美的感知和表现能力。
我们可以挖掘当地师资资源。
每个地区都有着独特的美术教育资源,我们可以重视当地有经验的美术教师,通过他们的讲解和示范,让学生受益良多。
还可以利用当地特色的美术教育培训机构,邀请专业的美术教师来进行讲座和培训,提高学生的美术素养和创作能力。
通过这种方式,不仅可以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还能够培养出更多优秀的美术教师。
挖掘本土资源可以丰富小学美术教学内容,提高教学质量。
教师们可以积极探索本土传统文化和学生生活中的本土资源,将其融入到教学中去。
也要重视当地的美术教育师资资源,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
浅谈挖掘本土资源提高小学美术教学质量

浅谈挖掘本土资源提高小学美术教学质量现如今,随着现代化教育的发展,小学美术教学已经成为了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一项重要任务。
当前小学美术教学中普遍存在着教材单一、教学方法简单、创新能力不足等问题,导致学生的美术素养提升不明显。
为了提高小学美术教学的质量,我们需要挖掘本土资源和文化因素,让学生在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和艺术表现力。
挖掘本土资源可以使学生更加亲近自己的文化。
中国是一个拥有悠久历史和丰富文化传统的国家,这些传统文化元素包含着丰富的艺术内涵。
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我们可以借助国画、剪纸、民间木雕等传统艺术形式,让学生了解这些艺术形式的历史渊源,并通过实践体验,掌握其基本技法。
这样一来,学生不仅能够学习到传统的绘画技巧,更能够感受到自己文化的独特魅力,增强对本土文化的自豪感。
挖掘本土资源可以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
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我们可以通过选择与学生生活和身边环境相关的主题进行创作,引导他们将所学到的艺术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去。
可以通过体验自然景观、品味传统美食、欣赏当地的民俗表演等活动,让学生感受到身边的美好事物,并通过绘画、设计等形式进行表达。
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艺术表现力,更能够培养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挖掘本土资源还可以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通过引导学生欣赏本土经典名著、名画、传统建筑等艺术作品,让他们对美感有更深入的认识和理解。
我们可以组织学生参观当地的艺术馆、美术展览等活动,让他们接触到更多不同风格和流派的艺术作品,拓宽学生的艺术视野。
这样一来,学生在实践中培养了欣赏艺术作品的能力,也能更好地理解和表达自己的审美情感。
挖掘本土资源是提高小学美术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
通过引入本土文化元素和艺术形式,让学生在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和艺术表现力。
只有充分利用本土资源,才能让小学美术教育更加贴近学生的生活,更加符合他们的实际需求,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素质教育。
浅谈挖掘本土资源提高小学美术教学质量

浅谈挖掘本土资源提高小学美术教学质量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教育的改革,小学美术教学越来越受到重视。
美术教学在小学阶段不仅能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审美能力,还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由于受条件和环境的限制,小学美术教学质量提高仍面临一定的困难。
而挖掘本土资源成为了提高小学美术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之一。
挖掘本土资源能够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每个地区都有独特的自然风光、人文景观和建筑风格。
通过发现和挖掘本土资源,引导学生用美术的眼光去观察、欣赏和表现自己所感受到的美。
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到当地的公园、山水画廊等地进行实地考察,让学生亲自感受和观察大自然中的美,从中获取创作的灵感。
学校还可以组织学生参观当地的民间艺术家工作室,让学生了解传统民间艺术的特点和技巧,培养学生对本土艺术的鉴赏能力。
挖掘本土资源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创造力。
每个地方都有其独特的文化底蕴和民间传统,这些都是小学美术教学中宝贵的创作素材。
学校可以引导学生通过绘画、手工制作等形式,表现自己对本土文化的理解和感受,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和动手能力。
学校可以邀请当地的传统工艺师傅来校进行传统手工艺品制作的示范和指导,让学生亲身参与制作过程,体验传统手工艺的魅力,将传统文化与学生自身的创作结合起来,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和创造力。
挖掘本土资源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
文化自信是人民文化发展中的重要内容,也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目标。
通过挖掘本土资源,让学生了解并认同自己所在地区的文化,增强对本土文化的自豪感和认同感。
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参加本土文化传承和创新的活动,比如学生可以参加当地的非遗项目的展览和演出,将自己在美术课上的创作展示出来,展示自己对本土文化的理解和表达。
这样不仅能够增强学生对本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还能够培养学生对自身文化的自信心和自豪感。
挖掘本土资源对于提高小学美术教学质量非常重要。
通过挖掘本土资源,可以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激发学生的创造力,还可以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
浅谈挖掘本土资源提高小学美术教学质量

浅谈挖掘本土资源提高小学美术教学质量1. 引言1.1 背景介绍小学美术教学在提高学生审美能力、创造力和表现力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目前许多小学美术教学仍存在着一些问题,如缺乏足够的本土文化元素、缺乏活动性和创造性等。
针对这些问题,挖掘本土资源提高小学美术教学质量成为了一种重要的方向。
本土文化资源丰富多样,具有浓厚的民族特色和地域特征,能够为学生提供更加丰富的学习内容和体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造力。
如何有效地挖掘和应用本土文化资源,提高小学美术教学的质量和效果,成为了当前美术教育的热点问题之一。
本文将结合实际案例和理论分析,探讨如何通过挖掘本土资源提高小学美术教学质量的策略和方法,旨在为美术教育工作者提供一些有益的启示和参考。
1.2 研究意义研究本土资源提高小学美术教学质量的意义在于充分挖掘和利用我们身边的文化资源,使学生在学习美术的过程中更加贴近生活,增强对自身文化传统的认同感。
通过引导学生对本土文化进行深入了解和体验,可以促进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的发展,培养他们对美术的兴趣和热爱。
将本土资源融入美术教学可以提高教学的趣味性和互动性,让学生更加乐于参与和学习。
研究本土资源对提高小学美术教学质量还可以丰富课堂教学内容,拓宽学生的视野,促进跨学科的学习和思维能力的培养。
深入挖掘本土资源,将其巧妙地应用于小学美术教学中,对于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激发创造潜能,提升教学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2. 正文2.1 本土文化资源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应用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本土文化资源的应用是非常重要的。
通过挖掘和利用本土文化元素,可以使学生更好地了解和感受自己的文化传统,激发他们对美术的兴趣和热情。
本土文化资源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表达自己的情感和观点。
通过学习本土文化元素,学生可以在创作中融入自己的情感和体验,使作品更加富有个性和独特性。
本土文化资源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和尊重他人的文化。
通过接触和学习本土文化元素,学生可以拓宽自己的视野,增强对多元文化的认识和理解,培养跨文化交流和合作的能力。
浅谈挖掘本土资源提高小学美术教学质量

浅谈挖掘本土资源提高小学美术教学质量美术教学作为学校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对学生的审美情感和艺术素养的培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而如何提高小学美术教学的质量,让学生在学习和欣赏艺术的过程中获得更多的成长,是每一位美术教师都在思考和探索的问题。
在这个过程中,挖掘本土资源成为了一个关键的环节,下面就来浅谈一下如何通过挖掘本土资源提高小学美术教学质量。
一、理解本土资源的概念和特点本土资源指的是特定地域内独特的、具有一定特色和文化内涵的资源,主要包括物质资源和非物质资源。
在美术教学中,本土资源主要体现在地域特色的传统文化、风俗习惯、民间艺术等方面。
理解本土资源的概念和特点,是进行有效挖掘的前提。
对于小学生来说,他们身处的地方即为本土资源的所在地,如何将身边的资源转化为教学资源,提高学生的地方意识和文化认同,是美术教师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
本土资源具有浓厚的文化底蕴和历史积淀,通过挖掘和利用本土资源,不仅可以丰富学生的课外知识,还可以激发学生对于美术的热情和兴趣,提高美术教学的吸引力和趣味性。
二、挖掘本土资源的方式和方法1. 走出教室,走进社区教师可以带领学生走出教室,深入社区,了解当地的建筑风格、街道景观、民间习俗、手工艺品等,让学生亲身体验和感受本土文化的魅力。
在这个过程中,可以让学生进行素描、摄影或者手工制作等活动,让他们通过实践的方式去感悟和表现当地的特色文化。
2. 收集当地艺术作品在当地博物馆、美术馆或者民间工艺品市场等地方,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收集当地的艺术作品,如传统绘画作品、陶瓷、刺绣、剪纸等,让学生了解本土艺术的风格和特点,通过欣赏与对比,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和鉴赏能力。
3. 利用本土资源进行艺术创作教师可以根据当地的传统民间艺术和手工艺品,设计相关的美术创作活动,让学生在绘画、雕塑、手工等方面加以运用,培养他们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
可以引导学生以当地传统建筑为题材进行绘画创作,或者以民间手工艺品为参照进行手工制作,让学生在学习中体验到文化的传承和创新。
浅谈挖掘本土资源提高小学美术教学质量

浅谈挖掘本土资源提高小学美术教学质量小学美术教学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教学质量直接关系到孩子们的综合素质培养。
然而,一直以来,小学美术教学存在着很多问题,如老师的教育水平不高、教材过时陈旧、教学方法单一等等。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提高小学美术教学质量,我们需要挖掘本土资源,让孩子们更好地了解自己的文化,从而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首先,我们可以通过挖掘本土文化资源来改善小学美术教学。
中国文化历史源远流长,各个时期的文化艺术都各具特色。
我们可以通过教授中国古代的绘画、雕塑、陶瓷等传统艺术,让学生们在学习美术知识的同时,更好地了解自己的文化传承。
例如,我们可以介绍中国古代绘画中的“写意”技法,让学生们了解中国画表现形式的独特美感。
此外,我们还可以着重介绍本土文化符号和传统的图案、花纹等,让学生们对中国文化的专有符号有更深刻的认识,从而加深对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其次,我们需要利用教学手段和环境中蕴含的本土元素来促进小学美术教学。
教学手段和环境中都有着很多与本土文化相关的元素,例如,我们可以在教室中放置一些有中国特色的布置,如毛笔、宣纸、古代文物等,以营造出一种与中国文化相关的教育氛围。
在美术课上,我们也可以通过教学手段,如展示本土美术题材的影视影片、美术作品的展览等,让学生们感受到本土美术文化的魅力。
最后,我们需要加强教师的专业素养,提高教学质量。
教师是小学美术教学的重要推动者,只有教师具有了足够的专业素养和教学智慧,才能够更好地推动小学美术教学的发展。
为此,我们需要注重教师本土文化素养的提高,让教师更加深刻地认识自己所教授的本土文化和历史。
同时,我们也需要加强教师的教学能力培养,如注重教学方法的创新、了解教学新理念和新技术等,让教师更加灵活地运用各种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果。
总之,小学美术教学的提高需要我们充分挖掘本土资源,并充分利用这些资源来促进小学美术教学的发展。
只有加强文化自信,让学生们更好地了解熟悉本民族的文化,才能拥有更高的眼光去欣赏和创建更好的艺术。
小学美术教学中乡土资源运用策略探究

小学美术教学中乡土资源运用策略探究【摘要】本文主要探讨了在小学美术教学中如何有效运用乡土资源。
在介绍了乡土资源在美术教学中的重要性和意义。
在分析了乡土资源如何融入教学内容、激发学生创造力、促进情感体验、培养地方文化认同,并提出了具体的运用方法。
在总结了乡土资源对学生综合素质发展的促进作用,并提出了加强乡土资源运用的建议。
通过本文的研究,可以更好地指导小学美术教师在实践中运用乡土资源,促进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
【关键词】小学美术教学、乡土资源、创造力、情感体验、地方文化认同、具体运用方法、综合素质发展、运用策略、建议、加强。
1. 引言1.1 小学美术教学中乡土资源的重要性乡土资源是指与当地土地、人文环境紧密相关的自然和文化资源。
在小学美术教学中,乡土资源具有重要意义。
乡土资源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和认识自己的家乡,增强他们的地域意识和文化认同。
通过描绘家乡的风景、建筑等元素,学生可以深入感受到家乡的独特魅力和个性特征,从而培养对家乡的热爱和珍惜。
乡土资源可以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家乡的美丽景色、特色建筑等元素都可以成为学生创作的灵感源泉,激发他们的艺术创作潜能,培养他们的审美能力和艺术表现能力。
乡土资源的运用还可以促进学生的情感体验。
在美术教学中,学生可以通过观察、体验、表达家乡的文化和场景,进而激发他们的情感共鸣,增强对家乡的情感联系,培养他们的情感体验和表达能力。
乡土资源在小学美术教学中具有重要意义,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自己的家乡,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和情感体验,在美术学习中起到重要的辅助作用。
1.2 乡土资源在美术教学中的运用意义乡土资源在美术教学中的运用意义是多方面的。
乡土资源是小学生身边最为熟悉的事物,能够帮助他们建立起对于美术创作的直观感受和情感连接。
通过运用乡土资源,可以让学生在创作中体验到家乡的美好,增强对家乡的热爱和认同感。
乡土资源具有独特的地域特色和文化底蕴,能够激发学生对于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有助于传承和弘扬地方文化。
浅谈挖掘本土资源提高小学美术教学质量

浅谈挖掘本土资源提高小学美术教学质量随着我国经济和文化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意识到本土文化的重要性和珍贵性。
而在小学美术教学中,学生对于本土文化的了解往往缺乏深度和广度,在此情况下,挖掘本土资源成为提高小学美术教学质量的必要手段。
首先,本土文化资源可以为小学美术教学提供丰富的内容和素材。
以中国的传统文化为例,我们可以利用细腻的工笔画技法,让学生参与到绘制传统花鸟、山水等元素的作品中。
在小学美术教学中,一些经典的中国传统艺术表现形式,如民间手工艺品、戏剧、音乐和舞蹈等也可以作为创作素材,引导学生善于从本土文化中汲取创作灵感,从而推进他们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其次,本土文化资源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文化自信心和身份认同感。
在小学生的眼中,国外文化常常被誉为“洋气”、“高大上”,而本土文化则显得有些较老土,缺乏吸引力。
与此同时,小学生在学习中易出现低自信、失去自信等情况。
通过挖掘本土文化,能够让学生对自己的文化背景更有认同感,增强自己的文化自信心,这将有助于增强其学习热情和学习效果,让他们更有激情地投身到美术创作中。
最后,挖掘本土文化有助于打破单一文化的局限性,促进文化多元化的发展。
在全球化、多元化的今天,培养学生的国际化视野和全球文化交流是十分重要的。
而本土文化即与当地文化相连的文化,可以让学生在接触和了解外来文化的时候更加自信,从而为他们在全球文化交流中占有更优势的地位奠定基础。
综上所述,挖掘本土资源对于提高小学美术教学质量至关重要。
引导学生深入了解本土文化,不仅可以提供更多的素材和创作灵感,更可以打破单一文化的局限,促进文化多元化的发展。
因此,我们可以针对小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兴趣爱好,多渠道地挖掘地方文化和传统文化,让本土文化融入到小学美术教学中,同时也能够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心和身份认同感。
浅谈挖掘本土资源提高小学美术教学质量

浅谈挖掘本土资源提高小学美术教学质量随着教育的不断发展,美术教育在小学阶段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而要提高小学美术教学的质量,我们应该充分挖掘本土资源,让学生高质量地感知、欣赏、创作艺术作品。
挖掘本土艺术资源是提高小学美术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之一。
每个地区都有自己独特的艺术文化,这是学生们了解和感知艺术的重要素材。
我们可以组织学生参观当地博物馆、画廊等文化场所,让他们近距离接触各种艺术作品。
可以邀请当地的艺术家、工艺师等专业人士来校分享自己的经验,教授学生们不同的艺术技法和表达方式。
通过这样的活动,可以让学生们感受到本地区的艺术瑰宝,激发他们对美术的兴趣和热爱。
挖掘本土文化元素是提高小学美术教学质量的另一重要途径。
每个地方都有其独特的民俗文化、传统工艺等,我们应该将这些本土文化元素融入到美术教学中。
可以通过给学生开展民俗文化节,让他们了解和体验当地的传统文化,通过学习绘制传统工艺品,让学生们感受到自己的文化传承责任和认同感。
还可以让学生在绘画作品中体现本土文化元素,例如绘制当地的风景、民俗活动等,以增强学生的创作力和文化自信心。
挖掘本土自然资源也是提高小学美术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途径。
每个地方都有其独特的自然景观,可以将这些景观融入到美术教学中。
可以带领学生们到户外进行写生活动,让他们亲身感受大自然的美丽与魅力,通过观察、描绘自然景物,培养学生们的观察力、想象力和绘画技巧。
可以利用当地的植物、动物等自然资源进行创作,让学生们通过描绘和创作表达自己对自然的情感和观点。
挖掘本土资源是提高小学美术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之一。
通过了解和欣赏本土艺术、文化和自然资源,学生们可以更好地感知美丽,创造美丽。
这也能促使学生们对自己的文化和环境有更深入的认识和理解,提高他们的艺术素养和文化自信心。
教师们应该积极引导学生挖掘本土资源,实施多样化的教学活动,提升小学美术教育的质量。
浅谈挖掘本土资源提高小学美术教学质量

浅谈挖掘本土资源提高小学美术教学质量近年来,随着人们对艺术教育的重视和对小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需求,小学美术教学逐渐受到广大教育者和家长的关注。
目前小学美术教学中仍存在一些问题,比如教学方法过于单一、教材内容不够丰富、学生创意能力不足等。
要提高小学美术教学质量,就需要挖掘本土资源,使其与传统的美术教学相结合,以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创造力。
要挖掘本土资源,就需要教师和学生从身边生活中寻找美的元素。
可以让学生观察自然风光,描绘身边的花草树木;可以让学生体验民间艺术活动,学习传统手工艺;可以让学生参观当地美术馆、画廊,了解本土艺术作品。
通过这些活动,学生可以更加直观地感受到美术的魅力,激发对美的热爱。
本土资源还包括传统文化和民族传统艺术。
我们可以通过教授传统绘画、书法、剪纸等技艺,引导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和理解,培养他们的审美观念和审美能力。
还可以让学生了解本土的民族传统艺术,绘制戏曲脸谱、制作剪纸等。
通过这些活动,学生可以更好地体验到传统文化的魅力,增强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本土故事和民俗活动也是挖掘本土资源的重要途径。
可以让学生通过绘画、手工等方式,再现本土故事中的场景和角色,从而加深对故事的理解和记忆。
还可以组织学生参加民俗活动,比如传统节日的庆祝活动、民间祭祀的插花等。
通过这些活动,学生不仅可以增加对本土文化的认知,还可以提高他们的观察力、想象力和表现力。
挖掘本土资源还需要教师和学生共同努力,形成合作学习的氛围。
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进行创作;可以提供一定的指导和支持,帮助学生克服困难。
学生则可以相互借鉴、互相学习,形成艺术创作的共同体。
挖掘本土资源是提高小学美术教学质量的一种重要途径。
通过引导学生观察本土环境、学习本土文化、参与本土活动等方式,可以增强他们的审美情趣和创造力,提高美术教学的实效性和感染力。
也需要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形成合作学习的氛围。
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小学美术教学的提质增效。
小学美术教学中乡土资源运用策略探究

小学美术教学中乡土资源运用策略探究随着美术教育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教育工作者开始重视乡土资源在美术教学中的运用。
乡土资源是指地理位置、历史文化、人文传统等方面的资源,它们是我们身边的人文环境和物质环境。
运用乡土资源进行美术教学能够激发学生对本地文化的热爱,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和创造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下面就小学美术教学中乡土资源的运用策略进行探究。
一、策略一:充分挖掘乡土资源的丰富内容乡土资源丰富多彩,涵盖了地理、历史、人文等各个方面,因此在美术教学中,我们可以充分挖掘乡土资源的内容,让学生了解自己的家乡文化历史,了解家乡的风土人情。
可以让学生通过参观当地的古建筑、名胜古迹,感受家乡的历史文化;可以通过画家的作品,了解当地的风景名胜;可以通过当地的手工艺品,了解当地的民俗文化。
通过这些活动,可以丰富学生的知识,拓展学生的眼界,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心。
二、策略二:结合当地特色进行美术创作在美术教学中,我们可以结合当地的特色进行美术创作。
在色彩运用上可以使用当地特有的色彩;在造型构图上可以运用当地特有的图案和形式;在材料选择上可以采用当地特有的材料等。
通过这些方式,可以让学生在美术创作中深入体验当地的文化,增强对当地文化的认同感,并且能够锻炼学生的艺术表现能力。
三、策略三:组织走进社区的美术活动组织学生走进社区,参与乡土资源的保护和传承,也是一种有效的策略。
可以利用社区文化节庆、纪念活动等进行美术创作,比如在当地的传统节日中,让学生使用美术语言来表现这些传统活动,让学生亲身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可以在社区中开展美术创作活动,以纪念当地的英雄人物、描绘当地的社会风貌等;可以设计一些社区环境美化的美术活动,让学生通过美术作品来美化自己的家乡。
通过这些活动,可以让学生深入了解社区文化,促进学生的社会交往,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四、策略四:结合乡土资源进行美术教学资源的设计在美术教学中,我们也可以结合乡土资源进行教学资源的设计。
小学美术教学中乡土资源运用策略探究

小学美术教学中乡土资源运用策略探究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育理念的更新,小学美术教学也在不断地改革和创新。
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们开始注意到乡土资源在美术教学中的重要性,以及如何更好地运用乡土资源来提升教学效果。
乡土资源是指与地域风情、地方特色、自然环境和乡土文化密切相关的资源。
在小学美术教学中,合理运用乡土资源可以丰富学生的艺术经验,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
如何在小学美术教学中运用乡土资源成为了一个值得探讨的话题。
一、乡土资源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价值1. 丰富的素材乡土资源是丰富多彩的,包括自然风光、民俗风情、民间艺术等,给学生提供了丰富的艺术素材。
在乡土资源中,学生可以观察到不同的植物、动物、建筑、工艺品等,这些都可以成为他们创作的灵感和素材。
通过观察和体验乡土资源,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艺术作品的来源,从而激发他们的创作欲望和兴趣。
2. 培养情感与态度乡土资源是与学生生活经验密切相关的,它承载着学生对家乡的情感和回忆。
通过接触和体验乡土资源,学生可以对自己的家乡有更深刻的认识和了解,培养对家乡的热爱和敬畏之情。
乡土资源还能够激发学生对美的情感,让他们学会用心去感受、用眼去观察,从而培养出一种积极的审美态度。
3. 培养地方特色每个地方都有其独特的地域文化和艺术特色,这些文化和特色正是乡土资源所体现的。
通过运用乡土资源进行美术教学,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和传承家乡的文化传统,弘扬地方特色和民族文化。
这有利于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和认同感,同时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民族精神和爱国情怀。
1. 注重实地体验实地体验是指让学生走进自然和社会环境,亲身感受和体验乡土资源。
在美术教学中,可以组织学生到田野、湖边、山区等地方进行写生、采风或素描创作,让他们亲眼看见、亲手触摸、亲自感受乡土资源的美丽和魅力。
通过实地体验,学生可以更直观地感受到乡土资源的魅力,并将这些感受融入到自己的创作中去,使作品更加生动和有吸引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年小学美术:浅谈本土资源在美术课中的应用策略精品版
利用本土资源激发学习兴趣
——浅谈本土资源在美术课中的应用策略
[摘要]《美术课程标准》中就明确指出:“在保证基本规定性的同时,给予教师更大的教学空间。
”其目的也是提倡教师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发挥其积极性和主动性,充分挖掘本土文化资源,开发校本美术课程,使教学活动更具有地方性,更能与学生生活实际相结合,更能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展现学生的个性特长。
渔区学校美术教学应该结合地方实际情况,利用一切具有渔区本土特色的资源和文化为切入点,开展各种不同内容、形式的美术教学,探索适合提高学生审美素质的方法与途径,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并促进和提高渔区的美术教学质量。
[关键词] 本土资源兴趣美术
小学美术,是一门开拓青少年思维能力、想象力和创造力的艺术。
尤其是今天,将美术教育纳入青少年“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一个不可缺少的部分,已受到社会的普遍关注,得到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共识。
可是长期以来,小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并不太高,有人曾对各年龄段的学生对美术的学习兴趣作了一个调查,非常喜欢美术的儿童在五岁左右的约占96%,九岁左右约占65%,十二岁左右约占10%……这个结果表明当前学生随着年龄的增长,学习美术的兴趣呈不断下降的趋势。
产生这种现象,主要原因是学生不知道画什么,没有题材。
使得学生对着课本临摹,除了临摹还是临摹。
长期以往,学生就会对美术产生厌倦。
罗丹曾说“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
”
一.挖掘本土资源,调动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
我们学校在古朴宁静的小渔村——石塘,虽然没有城里学校先进的设施设备,但这里有丰富的海洋资源ˎ人文环境和美丽的海岛风光,为我们提供了许多素材,这也是城里学生望尘莫及的。
于是,我首先带领学生参观海岛自然景观——沙滩、海洋、狮子山等,使学生为家乡有美丽的自然景观而感到自豪,引导他们热爱家乡、珍惜美好的环境,提高审美能力;包括海岛人文景观——曙光园、石屋群、古炮台、石塘渔港、跨海大桥、渔船渔具、天文台等,通过这类人文景观,体会劳动人民辛勤的劳动和智慧,启发学生珍惜宝贵的文化遗产。
在此基础上,我引导学生欣赏家乡海岛独特的美景,在自然和生活中寻找美,发现美。
通过观察、录像、图片、写生等方式,进行欣赏、介绍、交流、创作和展示,让学生领略家乡独特的美,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的
审美能力和创造能力。
然后引导学生调查了解家乡特有的风土人情、节庆习俗、传统文化艺术及渊源,引导学生广泛阅读有关海洋文化、石塘文化书籍,并初步了解家乡的传统工艺、服饰、美术等传统文化形式,引导学生访问家乡民间美术艺人,进一步了解海洋文化。
二.利用本土资源,调动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
1.利用海洋人文景观资源
渔船是我们石塘最常见的事物,不仅是渔民生活生产的工具,也是我们石塘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特别是渔船归航或休渔期时,石塘渔港就成为渔船的博览会。
很多学生的家长亲戚都是以捕鱼为生的,学生对渔船都是有一种独特的感情。
我就引导学生平时收集渔船的相关图片和资料,如从网上、报纸上、书上,以及实物模型等,后进行展示收集的图片、照片、船模、相关文字资料,让学生相互介绍、交流;欣赏各种渔船的绘画等艺术作品后,探索艺术表现方式,感受艺术作品的美。
然后根据自己收集的资料图片,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渔船作品的创造,如剪纸、线描、手工作品等。
(五年级学生的造型作品)
石塘的石屋也是我们渔区的一道独特的风景,吸引了全国各地方的画家们。
在城市现代化建设步伐加快的今天,这种传统的海边老房子将越来越少,现在的石塘的房子已经不在用石屋砌成了,但是那种用石头一块一块垒起来的房子也可以看到。
带学生实地参观比较难,因此我主要让学生通过自己看到的,讨论老房子的造型、材质、肌理、以及美术作品中的创作表现方式,增强学生直观形象感受。
让学生根据自己和老师收集的资料,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自主创作,选择自己喜欢的表现方法。
(学生作品)
2.利用海洋自然资源
渔区有丰富独特的自然材料。
如:卵石ˎ贝壳ˎ海螺等都是很好的资源。
通过组合ˎ重叠ˎ粘贴在学生灵巧的手中变成可爱的摆设或渔船和玩具等,让学生在美术活动中亲自动手,熟悉各种材料,掌握制作的方法,体验经过动手动脑把普通的渔区自然材料变成一种艺术品的自豪感和喜悦感,调动了学生学习美术的积极性,并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的同时让学生更亲近大自然。
卵石是我们渔区最常见的自然材料,运用身边最常见的本土资源进行美术创作,是学生最喜欢的形式之一。
在上《灵璧奇石》一课时,我就引导学生挖掘卵石的造型ˎ色彩和肌理的美,指导学生去寻找ˎ收集石头。
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同学们认真观察,仔细地寻找。
我也收集各种卵石的造型的工艺品和绘画的作品供学生参考,引导学生通过立体造型和平面设计两方面进行创作,活动中学生的兴趣非常高涨。
这时学生的主体性和能动性也得到了充分的展示。
在上《废弃物利用》一课时,我就组织学生收集和挖掘身边的各种贝壳,在饭桌上吃了的贝壳类食物,把壳留下清洗保存起来。
如花螺ˎ沙蛤ˎ扇贝等,在美术课中欣赏贝壳工艺品的独特设计和造型,通过寻找ˎ发现ˎ收集ˎ观察ˎ想象ˎ组合ˎ创造等一系列美术活动,于是把贝壳变成了造型新颖的玩具ˎ小摆件和生活用品等。
在我的引导下,同学们认真观察想象,将各种大小形状不同的普通贝壳,通过组合ˎ制作ˎ拼接出一件件独特的作品。
在制作的过程中,学生们相互讨论着ˎ畅谈着,学生的情绪高涨,并且制作的灵感ˎ动
机也在这时顿时萌发,许多优秀的作品就在这种灵感的促动下制作出来,学生们也体会到创造的成功和快乐,学习积极性也高了,这些原本是废弃了的东西,经过学生们的制作,顿时变废为宝,成了一件件精美别致的艺术品。
(六年级学生作品)
3.利用海洋生物资源
我们石塘有丰富的海洋生物资源,在我们的身边随处可见,菜场ˎ饭店中各种活蹦乱跳的鱼ˎ虾,这些海洋生物不但给我们带来享受,并且也深受学生
的喜爱。
各种各样的虾ˎ鱼ˎ螃蟹ˎ海星ˎ海豚ˎ海螺等壳,都带给学生无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也是学生最喜欢表现的事物之一,也是学生创造的最为丰富的素材。
在画《海底世界》的时候,学生们已经对海底的生物印象非常深刻了,就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生物进行创作,而不会没有题材画。
4.利用海洋文化资源
石塘也有很多民间艺人。
如:海洋画家郭修琳ˎ剪纸艺术家郭献忠ˎ船模艺术家陈祥来等,我们利用兴趣小组活动课,带领学生去老艺人家学习,通过老艺人们的介绍ˎ交流ˎ展示,引导学生们认识本地的民间艺术,在自己喜欢的活动中潜移默化地得到海岛文化的晕染,启发学生传承优秀的民间艺术,同时更激发了学生对家乡的热爱之情,培养了主人翁意识。
三.应用本土资源,拓展学生学习兴趣
我们学校还把本土美术教育活动与校园文化建设结合起来,开展形式丰富的校园文化活动。
《全国学校艺术教育总体规划》的艺术教育指导思想指出:要变“应试教育”为素质教育,面向全体学生。
去年,我们学校举办了渔娃节,让更多的老师和学生参与进来,并且学校还专门的设立了红领巾海洋生物小博物馆。
并且,学生们利用本土资源一起创作了一幅很大的画在学校的宣传橱窗上展览,让家长ˎ老师ˎ同学以及校外人士都能欣赏到学生的作品。
这样既增强了小作家的信心,又让学生的成就感获得了满足,极大地提高了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并使作品得到了交流,营造了良好的艺术氛围,提高了学生的欣赏水平。
利用本土资源进行美术教学,我深刻地认识到,我们周围还蕴藏着无限开发潜力的美术课程资源,等着我们去开发、挖掘。
目前,我们学校启动了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活动,当地的习俗“七夕小人节”参加台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的申报,现已评审通过。
这既是荣誉,也是一项艰巨的任务。
但我想借些为契机,在美术教学中,充分利用本土美术资源,开展多种教学形式,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激发学生学习美术、创造美术的兴趣,开发具有本土特色的美术课程资源,提高渔区的美术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全日制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解读(实验稿),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利用农村本土资源,开展主题性美术课外活动》罗雪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