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管前级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和田茂氏电子管前置放大器

由于电子管(俗称“胆”)在音质、音色上有着优异和独特的特色,另外也因为其电路较简单稳定,制作与调试都比晶体管机更方便,因此电子管在音响方面的应用近十年来又再兴起,特别是在业余土炮发烧圈里更是热度高涨。

电子管的Hi—Fi功放应用电路早在五六十年代就达到设计的高峰了,经过三四十年后,现在常见的应用电路和电子管基本上还没有什么改变,与当时的面貌相差无几,土炮发烧友如能自己选读自修一些有关于电子管理论常识,定能事半功倍。

电子管在音响应用方面,最简单而又最实用的地方莫过于用它作前级信号放大,因为前级无需要复杂和昂贵的输出变压器,这点比用作后级功放简单得多。同时也由于它需要的工作电源电压高,放大倍数较大,即使放大到几十伏电压也不会因为电源电压限制而造成削波失真,在这方面就算是Hi-End级的晶体管前级也无法提供如此高的输出信号!

笔者十年前因购买的CD音源是较早期的16bit机种,出于电子管能给尖利干硬的数码声增添音乐韵味、改善听感,也因电子管前级较易制作及回报率高,多年来也尝试制作过不同线路音效的多款电子管前级,当然也不是指望能研制出什么伟大经典线路,但最少也能享受制作的乐趣。

在电子管前级中,在50年代末推出的Marantz 7的地位可以称得上至高无上,现在玩电子管的发烧友中没有听过Marantz 7的大名者,相信已经没有多少人。Marantz 7的主线路如图1所示,(本刊在1999年第2期有详细仿制文章。)电路中,VRl、VR2用作电压放大,VR3

接成阴极跟随器作为信号缓冲,VR3的作用相当于用NPN管连接的射随器。Marantz 7电路最大特色就是整体环路反馈设计,这也是Marantz 7赖以成名的一个主要因素。但由于Marantz 7输出端是接上一个三级阴——阴型负反馈网络,此网络高频高端阻抗约在20kf~以下,这显然太小了,这种设计无疑对VR3造成相当大负担。另外,为了防止高频自激,Marantz 7在VRl和VR2之间接上一个22PF电容,构成高频局部负反馈,这种设计也降低高频放大倍数。Marantz 7这个传统线路在高频端造成高频开环增益不够,负反馈对高频失真的改善并不是十分理想,但令人感到困惑的是电子管发烧界对它的主观音效感受相当高。不少见多识广的资深发烧友认为:与当代最出色的电子管前级例如Audio Research SP—11,Convergent SL —1,Matisse Reference、c-j Premier 7(Seven)等前级相比,Marantz 7并非无敌,至少它的分析力与高低频伸延度就不见得特别出色,而分析力和频域延伸度却是Matisse和Audio Research的强项。尽管Marantz 7的声底异常通透,瞬变表现令人满意,但它最吸引人之处还是那种难以言传的中频音色美。笔者相信不少人都认为它的音色属于阴柔型,但实际上,Marantz 7的音色还是偏向阳刚一派,它能将音乐中的光辉、力感发挥无遗,重播铜管乐时,乐器的“亮度”也有十分的耀人光辉,播放弦乐时,琴声柔韧而有实质感,人声感情更是丰富。这与法国名牌Jadis胆机将音乐中的阴柔美感淋漓尽致表现可以称为异曲同工之妙,如果Marantz 7不作任何修改,音色平衡度会偏高,但只要最后一级的耦合电容值为0.33~0.47μF时,其音效之佳已足以令人满意。

也有人将图1的线路作如图2那般修改,将反馈网络由VR3输出处改到VR2的屏极输出处,这对高频开环增益有一定的改善,图2的线路也形成今天仿制Marantz 7的主要线路之一。在这个线路的仿制中,VR1、VR2、VR3笔者均采用北京生产的出口管12AX7A。12AX7A 的放大倍数很大(μ=100),属于高μ管。但12AX7的内阻也较大,VR3也采用12AX7时并非是最好选择,在那部搭棚的Marantz7中,笔者曾用12AU7、6SN7代换过,此时高频有所改善。在这里12AU7可用6N10或ECC82代替,它们的管脚是一样的,灯丝可采用6.3V 和12.6V供电,用直流12.6V供电时正负电加在4、5脚上,而9脚悬空,如用6.3V供电时,可将4、5脚短接作为一端,9脚作为

另一端即可。

如图2的这部改进型的Marantz7声音质感浓烈,音色鲜美顺滑,其音效受发烧友的评价颇高,它的高低频重放的表现尚可称得上乘,有一定的延伸度和力度感,但中频更佳,与两级6SN7负反馈放大线路相比,Marantz 7线路更胜一筹。这部马兰士7及下面介绍的和田茂氏前级是笔者目前使用最频繁的电子管前级。

60年代,日本人和田茂针对Marantz 7的上述问题,开发出一款如图3所示的线路,发烧界取名为“和田茂氏前级”,这个线路是以12AX7两级放大加一级用12AU7作SRPP阴极输出的线路。对于图1的Marantz 7线路来说,负载除了下一级的输入阻抗外,也有反馈网络,这就造成VR3的交流负载相当重,特别是对于高频。和田茂氏的前置放大器的前两级和Marantz 7的电路结构有些相似,而且都是在60年代后期推出的,两者的差别就在于前者用VR3、VR4接成SRPP阴极跟随器代替Marantz 7中的VR3,作用依然是缓冲器。但由于在最后一级使用了与SRPP相似的SRPP阴极输出跟随电路,这

种SRPP阴极输出跟随线路在这里与普通的电压放大级不同,它没有电压增益,作用只是减少输出阻抗和扩流,使其负载能力远比共屏极接法的跟随器大得多,不论在高频响应还是在信噪比上都比共屏极接法要好。与Marantz 7比,它大大改善了低高频响应,信噪比也有不同程度提高,在音效方面显得更均衡及全面一些。

在和田茂氏线路中,VR3、VR4用的是ECC 82(6N10,12AU7)作为一个缓冲器,内阻更低的ECC82显然比ECC83(12AX7,6N4)要好些。

由于和田茂氏的前级电路把放大功能独立出来,由ECC83负责放大,同时又用一款SRPP型缓冲跟随电路与后级分开,这比起前一段时间流行的SRPP放大电路结构先进不少,与现在常见而且大家也乐于采用的SRPP电路相比,和田茂氏放大电路无论音质或音效都是稍胜一筹。

它的线路实际和Marantz 7、McIntosh的C—22甚至Audio Research 的SP—10、JadisJP-80等都是同一个系列的变型产品,但由于它出现时已经是电子管时代走向没落之时,因此和田茂氏前级没有Marantz 7那么出名,即使音效表现再好也难逃厄运。进入80年代后,当初数码音源存在的一些问题使电子管得到复兴,同时也使高水平的电子管前级如Marantz 7、和田茂氏等前级再次受到追求高品质人士的注目,据国内的斯巴克公司称他们目前最新的旗舰前级SC—6LS也采用这种线路。

现在笔者谈谈这款和田茂氏的前置放大器的制作。

现在制作电子管放大器,不少人采用搭焊法,采用搭焊法总要在机箱上开一个直径与电子管座相当的孔用以安装管座,而对许多人来讲,要打一些直径为16mm(小七脚管)以上的孔是很难的事,而用电路板法做起来虽有些麻烦,但将管座直接焊在线路板上,不但很美观,而且制作也方便,将来更换不同的胆管时只要管脚相同的情况下就没有太多的麻烦。而这款前级的印刷板设计者想得较为周到,在线路印刷板的灯丝脚座的焊点均是分开,两脚通过用简单的跳线来解决换用不同胆管(如ECC88、6DJ8、6N6T等)的接点差异。

该线路在原基础上作进一步改进,前级电源设计如图3所示,电源变压器的功率容量应不低于80W,高压次级可选择在235V×2~280V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