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种鸡配种的知识

合集下载

种鸡配种制度

种鸡配种制度

种鸡配种制度优化:提高蛋鸡生产效率的关键种鸡配种制度是蛋鸡生产过程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合理的配种制度不仅能够提高蛋鸡的生产效率,还能够减少资源的浪费和动物的舒适度。

然而,在实践中,许多蛋鸡养殖场对于种鸡配种制度的设计和管理不够重视,导致生产效率不高。

本文将介绍种鸡配种制度的优化方法,以期提高蛋鸡生产效率。

一、种鸡配种制度的设计1. 种鸡的选择种鸡的选择是配种制度设计的第一步。

优秀的种鸡应该具有健康的体魄、良好的繁殖性能、稳定的遗传基因等特点。

在选择种鸡时,需要考虑到蛋鸡的品种、年龄、体重、健康状况等因素。

2. 配种时间的选择配种时间的选择是配种制度设计的重要环节。

在蛋鸡生产过程中,一般采用自然交配和人工授精两种方式。

自然交配是指在母鸡成熟期内,让公鸡和母鸡自行交配的方式。

人工授精则是通过人工操作,将公鸡的精液输入到母鸡体内的方式。

配种时间的选择应该根据母鸡的生殖生理特点和公鸡的繁殖性能来决定。

一般来说,在母鸡成熟期后的第 11 天至第 14 天是最佳的配种时间。

3. 配种比例的设计配种比例的设计也是配种制度设计中的重要环节。

配种比例是指公鸡和母鸡的交配比例。

一般来说,配种比例应该根据公鸡和母鸡的数量、饲养条件、生产效率等因素来决定。

在实践中,一般建议将配种比例控制在 1:8 至 1:12 之间,以确保交配的成功率和蛋鸡的生产效率。

二、种鸡配种制度的管理1. 配种记录的保存配种记录的保存是配种制度管理的重要环节。

配种记录应该包括公鸡和母鸡的基本信息、交配时间、交配成功率等信息。

这些信息对于配种制度的优化和管理至关重要。

2. 定期检查配种效果定期检查配种效果也是配种制度管理的重要环节。

通过定期检查配种效果,可以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调整配种比例和配种时间,以确保蛋鸡的生产效率。

种鸡配种制度是蛋鸡生产过程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通过优化种鸡配种制度,可以提高蛋鸡生产效率,减少资源的浪费和动物的舒适度。

在实践中,我们需要根据蛋鸡的实际情况,结合科学的饲养管理和配种技术,制定合理的配种制度,以期取得更好的生产效益。

旧院黑鸡的繁殖技术

旧院黑鸡的繁殖技术

旧院黑鸡的繁殖技术配种鸡公母比例公母鸡配偶比例应适当,以保证有高的受精率。

如果配偶比例不适当,母鸡过多,不能得到公鸡配种;公鸡过多,产生争配现象,都会降低种蛋的受精率。

万源旧院黑鸡最适当的配比为1:8—10。

种鸡利用年限,一般鸡于性成熟后,第一个产蛋年产蛋量最高,第二个产蛋年较第一个产蛋年下降15—25%,第三个产蛋年再下降15—25%。

因此,一般繁殖种鸡场,利用时间都较短,常采用全进全出制,利用年限为2—4年。

配种方法1、自然配种(1)大群配种:一定数量母鸡按比例配以一定数量公鸡,使每一只公鸡和每一只母鸡都有机会组合交配,这种配种方法受精率常较高,但不能确知雏鸡的父母,一般只用于繁殖种鸡场,即扩繁场。

可用一只公鸡配8—10只母鸡。

三年以上种公鸡,竟配能力差,不宜用于大群配种。

(2)小间配种:一个配种小间,一般容纳母鸡8—10只配一只公鸡。

母鸡公鸡均编脚号或肩号,配置自闭产蛋箱,种蛋要记上配种间号数和母鸡脚号或肩号,以期能够清楚知道由这种配种所得雏鸡的父母。

小间配种常因配种行为和僻性,种蛋受精率不如大群配种高。

(3)个体控制配种:此法为将一只公鸡单独养在配种笼和配种间内,将母鸡放入,待公鸡交配后,即行取出。

为了保证优良受精率,每周每只母鸡至少必须放入一次。

这种配种方法,可以充分利用特别优秀的公鸡,与配时因要靠人工控制,需花较多人力。

2、人工授精:此法为将符合品种特征、特性的优秀公鸡个体单独饲养,进行人工采精,稀释后制成颗粒冻精或细管冻精,或者用鲜精,一周给每只母鸡人工输精一次,每只公鸡可供1000—2000只母鸡。

产蛋规律产蛋量的多少,依赖于产蛋期间的长短和产蛋期中的产蛋率。

鸡在其产蛋年中,产蛋期间可以分做三个时期,即始产期,主产期和终产期。

1、始产期:从开始产第一个蛋到正常产蛋开始,约经1或2周,谓之产蛋始产期。

在此期中,产蛋无规律性,产蛋不正常。

一般有下列几种情况:(1)产蛋之间间隔长。

(2)产双黄蛋。

土鸡的繁育与配种方法

土鸡的繁育与配种方法

土鸡的繁育与配种方法一、土鸡的繁育方法鸡的繁育方法可分为纯种繁育和杂交繁育两种。

(一)纯种繁育纯种繁育是指用同一品种内的公、母鸡进行配种繁殖。

这种方式能保持一个品种的优良性状,有目的地进行系统选育,能不断提高该品种的生产能力和育种价值,所以,无论是在种鸡场还是商品场都被广泛应用。

但要注意,采用本品种繁育,容易出现近亲繁殖的缺点,尤其是规模小的养鸡场,鸡群数量小,很难避免近亲繁殖,而引起后代的生活力和生产性能降低,体质变弱,发病率、死亡率增多,种蛋受精率、孵化率、产蛋率、蛋重和体重都会下降。

为了避免近亲繁殖,必须进行血缘更新,即每隔几年应从外地引进体质强健、生产性能优良的同品种种公鸡进行配种。

(二)杂交繁育不同品种间的公、母鸡进行交配称为杂交。

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品种杂交所获得的后代,具有亲代品种的某些特征和性能,丰富和扩大了遗传物质基础和变异性,因此,杂交是改良现有品种和培育新品种的重要方法。

由于杂交一代常常表现出生命力强、成活率高、生长发育快、产蛋产肉多,饲料报酬高、适应性和抗病力强的特点,所以在生产中利用杂交产出的具有杂种优势的后代,作为商品鸡是经济有效的。

根据杂交目的不同可分为育种性杂交(级进杂交、导入杂交和育成杂交)和经济性杂交(简单经济杂交、三元杂交和生产性双杂交)。

1.杂交亲本的选择土鸡的杂交以有特殊性状的品系选育为基础,确定父系和母系两个选育方向,再用父系公鸡和母系母鸡杂交生产F1代土鸡。

土鸡亲本的选择应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

(1)具有特殊性状的品系选育。

特殊性状是指土鸡的标志性状,例如,胫色、羽色、冠型和肤色等性状。

芦花羽系:选择芦花羽的公鸡和母鸡建立核心群,淘汰杂种芦花公鸡,选育出纯种芦花羽公鸡和母鸡建立芦花羽系。

青胫品系:青胫属隐性基因控制,选择青胫的公鸡和母鸡建立核心群,选育出纯种青胫系。

土鸡的标志性状多为质量性状。

(2)父系选择。

父系要求体型大,肌肉丰满,生长速度快,有一定的早期生长速度,肉质滑嫩、味道鲜美。

雉鸡配种技术要点及技术要求

雉鸡配种技术要点及技术要求

雉鸡配种技术要点及技术要求1种雉鸡的选择种雉鸡品质的好坏,将给后代带来直接的影响,必须认真挑选,具体要求是:(1)外貌特征及生理特征较好。

雄雉鸡应外貌漂亮,羽毛整齐,色泽闪亮,脸颊红大,头部宽平,角突挺直.白色环颈清晴,体格健壮,雄性特征明显,活泼威武、不翻羽者;雌雉鸡应体态匀称,羽毛完整,羽毛发亮,呈麻粟色,头形圆小,腹部柔软,体格健壮、不翻或少翻羽者。

(2)记录成绩甚佳。

根据建群以来生产性状的记录资料,筛选出生产性状良好的优秀雉鸡留为种用。

2配种方法(1)大群自由配种。

在较大数量的雉群中,按雄雌比为1:5放人100只左右的雄雌雉鸡,任其自由交配。

此法虽简便易行,但不能保证优生。

(2)小群配种。

以1只雄雉鸡与6-7只雌雉鸡组成“婚配群”,放养在单独的小间或饲养笼内,进行小范围的交配。

这种方法常用于家系繁殖制种,操作较麻烦,但能较好的观察雄鸡的生产性能。

(3)人工受精。

通过人工的方法,将精子输入雌雉鸡腹中。

这种方法比较繁琐费事,但可提高品种质量。

3.配种要点(1)把握配种时机。

根据观察,地产雌雉鸡一般9月龄性成熟,雄雉性成熟要晚1个月左右;美国七彩山鸡5-6月龄性即成熟。

配种合群时间,对成年雉为4月中旬、初产雉4月末较合适。

(2)及时淘汰超龄种雉鸡。

种雉鸡一般只利用1个繁殖期,繁殖期一过即淘汰。

特别优秀的个体或群体,可再留用一个繁殖期,最多不超过三个繁殖期。

美国七彩山鸡一般利用两个产蛋期。

再延长饲养期,由于产蛋量逐年减少反而很不合算,应及时淘汰处理。

(3)雌雄配种比例要合适。

雌雄雉鸡配种比例为6-8:1比较合适,但开始应低于此比例,因在配种期内,雄雉间常发生争斗,会有一部分因受伤而淘汰出局,叉不宜再补充。

所以,初期以5-6:1为宜,这样经争斗淘汰后,逐步达到上述较理想的配种比例。

(4)合理利用“王子雉”。

雉鸡合群后,雄雉鸡间会发生激烈的争偶斗架.经反复争斗,最会产生1-2只称霸群中的“王子雉”。

种鸡配种制度

种鸡配种制度

种鸡配种制度优化:提高生产效率的关键
一、种鸡选择
种鸡的选择是种鸡配种制度中非常重要的一环。

选择的种鸡应该具有良好的品种特性,体质健康,性欲旺盛,配种能力强。

同时,选择的种鸡应该来自不同的母鸡群体,以保证后代的遗传多样性。

二、配种时机
配种时机的把握是种鸡配种制度中非常重要的一环。

应该在母鸡性欲冲动、肛门突出、粘液增多等症状出现后进行配种。

同时,应该注意掌握母鸡的发情期,避免配种时机不当造成浪费。

三、配种方式
配种方式也是种鸡配种制度中非常重要的一环。

传统的配种方式为人工配种,但是这种方法不仅效率低下,而且容易出现配种错误。

现在,随着科技的发展,越来越多的配种设备被开发出来,例如电子配种器、自动配种机等,这些设备可以大大提高配种效率,减少人工误差。

四、精液保存与发放
精液的保存与发放也是种鸡配种制度中非常重要的一环。

精液的保存应该采用正确的保存方法,以保证精液的质量和活性。

发放精液时应该根据不同母鸡的发情期进行合理的发放,避免浪费精液和提高生产效率。

五、管理维护
种鸡配种制度的管理维护也是非常重要一环。

应该对种鸡配种制
度进行合理的维护和管理,保证配种制度的正常运行。

同时,应该加强对种鸡场的卫生管理和营养管理,以保证种鸡的健康和生产能力。

总结:种鸡配种制度是蛋鸡生产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环。

合理的配种制度可以提高蛋鸡的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但是不合理的配种制度则会对生产效率造成严重影响。

本文从种鸡选择、配种时机、配种方式、精液保存与发放以及管理维护等多个方面介绍了如何优化种鸡配种制度,以提高生产效率。

鸡如何受精繁殖后代,鸡繁殖后代的方式是什么

鸡如何受精繁殖后代,鸡繁殖后代的方式是什么

鸡如何受精繁殖后代,鸡繁殖后代的方式是什么鸡通过交尾配种然后受精从而繁殖后代,公鸡的精子可以在母鸡的输卵管中存活24个小时,母鸡每隔25个小时排卵一次,从而受精,然后再通过孵化受精的鸡蛋繁殖后代。

母鸡不需要和公鸡交尾也能生下鸡蛋,但生下的鸡蛋是无精蛋,只能拿来食用。

一、鸡如何受精繁殖后代1、怎么繁殖后代(1)鸡通过交尾配种然后受精从而繁殖后代。

(2)在交配后,公鸡的精子可以在母鸡的输卵管中存活24个小时,母鸡每隔25个小时排卵一次,从而达到受精。

(3)母鸡不需要和公鸡交尾也是能下蛋的,只不过下的蛋是无精蛋,不能孵化出小鸡。

2、小鸡在养殖过程要注意什么(1)随着小鸡的长大,呼吸量也越来越多,要及时通风,在冬季通风要注意做好保温措施。

(2)培养小鸡的时候要保证周围的温度适合小鸡生长,小鸡舍的湿度不能超过60%。

(3)喂食选择在早上和晚上比较合适,用适量的凉水拌料可以有效的促进小鸡进食。

二、鸡繁殖后代的方式是什么1、鸡繁殖后代的方式是卵生,通过孵化受精的鸡蛋繁殖后代。

2、孵化鸡蛋的时候要注意什么:(1)选择形状正常、大小适中、蛋壳厚度均匀、颜色鲜艳的鸡蛋进行孵化,鸡蛋保留的时间越短孵化率越高。

孵化前要注意进行消毒处理。

(2)孵化鸡蛋的时候温度应该根据胚胎发育情况适当升温,在孵化1-7天的时候,保持温度在38.5摄氏度左右。

在8-17天的时候,保持温度在38摄氏度左右。

18-21天的时候,保持温度在37.5摄氏度左右。

(3)孵化过程中湿度也要注意适当,湿度不足会导致胚胎粘在壳上,湿度太高会导致蛋黄吸收不良,小鸡体重就会变差。

在孵化1-7天的时候,相对湿度保持在60%-70%。

在8-17天的时候,相对湿度保持在50%-55%。

18-21天的时候,相对湿度保持在65%70%。

(4)孵化的时候还可以喷水来提高孵化率。

养殖火鸡的繁殖方法

养殖火鸡的繁殖方法

养殖火鸡的繁殖方法一种火鸡的个体选择作种用公火鸡应选择具有健壮无病、体型高大、雄性较强、活泼、羽毛发亮、腿粗而直的;种用母火鸡选择健康无病、性情温顺、背平尾直、胸宽体大、羽毛和肉髯颤色鲜艳的。

种鸡用一段时期要更换,提纯复壮,及时淘汰劣种,选留良种。

种用母火鸡利用年限为2年,公火鸡则可利用3;;4年。

二配种与产蛋母火鸡从34周龄开始进入第一个产蛋周期,产蛋期在每年的3;;9月,每产10;;15枚左右即自行孵化。

每年产蛋4;;6个周期,每个周期产蛋14;;20枚,最多28枚。

火鸡多为自然交配,应防近亲交配,种火鸡在自然交配时,由于雌雄在体重上差别大,常使母火鸡受到损伤,因而导致母火鸡的繁殖率低,降低经济效益。

因此,可采用人工授精方法来解决这一矛盾,同时种公鸡的饲养比例,可由自然交配的1:4;;5提高到1:30,而且可使饲养费用大幅度降低。

1采精:火鸡一般采用按摩法采精,先要经过2周时间训练种火鸡,使它形成性反射,而后即可采精,采精时助手坐在板凳上,两手分别捉住种公鸡的一条腿,采精者沿火鸡两翅背部至尾根及向泄殖腔下两侧部位多次有节奏地按摩,并将左手拇指与其它四指分撑住泄殖腔两侧,并以掌紧贴尾羽;同时用右拇指与其它四指分撑住在泄殖腔两侧腹部位置有节奏地按摩,待种公火鸡性兴奋,见到退化的交接器勃起自泄殖腔翻出来时,再用左手拇指和食指稍用力挤压种火鸡泄殖腔周围使精液(稍带黄白色浓稠液体)捧出,流装到事先备好的贮精器内(常用消毒清洁的小玻璃试管或集精杯)。

种公火鸡每次捧出精液0.2;;0.3毫升,精子浓度每毫升约80亿,3;;4天采集1次,精液采集后,不论稀释与否,都应放置到35;;40℃温水中暂存。

采精操作时,动作忌粗暴,要避免粪便污染,对已污染的精液不能用于输精,采集的精液必须在30分钟内输用,以免降低精液品质,影响受精率。

2输精:为保证较高的受精率,输精应选择在种母火鸡产完蛋,下午2时,且在安静、清洁场地进行,以得到最高的受精率。

公鸡和母鸡是怎样受精的,公鸡多大会打鸣

公鸡和母鸡是怎样受精的,公鸡多大会打鸣

公鸡和母鸡是怎样受精的,公鸡多大会打鸣当公母鸡在交配时,母鸡会呈半蹲或全蹲的姿势,翅膀向左右撑起,接着公鸡便会绕到母鸡的背后,用双脚踩上母鸡的背并用嘴巴咬住母鸡的鸡冠或头上的羽毛,公鸡的翅膀会左右扑扇以此来保持平衡,然后公母鸡的臀部会相互靠近,完成受精任务。

一只母鸡每年能产300枚鸡蛋,平均孵出小鸡的成功率在70%以上,小鸡的抵抗力很弱,在雏鸡孵化出来后,禁止外人进出鸡舍。

一、公鸡和母鸡是怎样受精的1、当公母鸡在交配时,首先母鸡会呈半蹲或全蹲的姿势,翅膀向左右撑起,然后公鸡就会绕到母鸡背后,用双脚踩到母鸡背上并用嘴巴咬住母鸡的鸡冠或头上的羽毛。

这时公鸡的翅膀会左右扑扇保持平衡,然后公母鸡的臀部会相互靠近完成受精。

2、一只母鸡每年可产大约300枚左右的鸡蛋,平均孵出小鸡的成功率为70%以上,小鸡的抵抗力比较弱,所以在雏鸡孵化出来后,一定要禁止外人进出鸡舍。

鸡笼跟鸡舍环境都需要进行消毒,这样可以最大程度保持雏鸡的存活率。

产蛋鸡从16周龄时就会进入预产期,25周龄可达到产蛋高峰,这段时间母鸡的体重会增长,生理上也会发生很大变化。

3、鸡的产蛋周期一般是1年左右,从小鸡出壳养到120天左右开始产蛋,140天时会有50%以上的鸡下蛋。

从140天算起,再加上365天,差不多就是500天左右。

外界环境对鸡的产蛋周期有一定影响,在人工条件下外界环境会比较稳定,因而周期比较规律,连产长,问歇时间短,所以产蛋多。

在自然环境下,一般春季是产蛋旺期,连产性长,所以产蛋也比较多。

二、公鸡多大会打鸣1、公鸡不是一出生就会打鸣,一般需要生长到3-4个月才能打鸣。

当公鸡出现打鸣时就说明它们长大了,公鸡之间可以为母鸡进行争斗。

公鸡打鸣是自身的生物钟造成的,当有光线照射时就会对它们产生刺激。

2、养殖公鸡时一定要不能与鸭、鹅混养,有些养殖者为了节省饲养场地,把鸡、鸭、鹅关在一起混养,这是不科学的。

鸡舍不能使用红光灯,红光灯会抑制雏鸡和青年鸡生长,推迟其性成熟,导致开产晚,而且红光灯还会使种公鸡的功能受抑,降低种蛋受精率。

鸡的自然交配繁殖

鸡的自然交配繁殖

1.公母比例为了保证种蛋的受精率,公母比例必须适宜。

配种鸡群中,公鸡过多,因争先交配,而发生啄斗、踩伤母鸡,干扰交配,受精率反而降低。

反之,若公鸡过少,每只公鸡配种任务过大,影响精液品质,甚至有些母鸡不能得到配种,同样会影响种蛋的受精率。

适宜的公母比例是:轻型鸡1:12-1:15,中型鸡1:10-1:12,重型鸡1:8-1:10。

当然以上比例并不是绝对的,要依公鸡的年龄、健康、气候以及饲养条件而定。

如果公鸡年轻健壮或运动场宽阔时,就可多配一些,反之,则少配—些。

在一天当中,若母鸡子宫内有硬壳蛋时,通常不接受交配。

公鸡交配活动最频繁的时间足当天大部分母鸡产蛋以后,也就是下午16-18列。

配种季节开始时,公鸡放入母鸡群的第二天(当天不算在内)便可获受精蛋,而全群获得最高受精率则在5-7天后,所以,应提前7-10天把公鸡放人母鸡群中。

2.利用年龄及年限公鸡和母鸡的年龄对繁殖力都有影响,一般来说鸡18月龄之前受精率最高。

母鸡的产蛋量随年龄的增长而下降。

第一年产蛋量最高、第二年比第一年下降15%-25%,第三年下降25%-35%。

从产品和收益两方面考虑,种鸡场的优秀公母鸡可利用2-3年。

3.自然交配的繁殖方法由于养鸡场的性质个同,有种目的不同,因而可采用个向的配种方法。

(1)大群配种。

此法一般只用于繁殖种鸡场(父母代鸡场)。

方法是在一大群母悠按一定比例放入一定数量的公鸡,使每只公鸡和每只母鸡都有机会白内交配。

这种配种方法受精率高,但不能确切知道雏鸡的父母。

鸡群的大小。

根据具体情况可为100-1000只。

3年以上的种公鸡,不安用于大群配种。

(2)小群配种。

此法适宜于育种场。

方法是在一小群母鸡中放入1只公鸡进行配种。

小群配种方法必须有单独的鸡舍或个体产蛋笼、自闭广;蛋箱。

公鸡和母鸡均需配戴脚号,以期知道雏鸡的父母。

群的大小依品种而异。

—般1只公鸡配10-15只母鸡。

小群配种受精率低于大群,管理也麻烦。

许多育种场已改为人工捞精。

鸡的育种与选种技术

鸡的育种与选种技术

鸡的育种与选种技术一、引言鸡是人类最早驯化的家禽之一,对人类的农业生产和食物供应起到了重要作用。

为了提高鸡的产蛋率、肉质品质以及抗病能力,人们通过育种和选种技术对鸡进行改良。

本文将探讨鸡的育种与选种技术。

二、育种方法1.自然交配法自然交配法是最基本也是最传统的育种方法之一。

通过让公鸡和母鸡在鸡舍内自由交配,使得各种遗传特征通过后代传递,实现优良品种的选育。

2.人工授精法人工授精法是一种较为先进的育种方法。

通过人为干预的方式,将优良公鸡的精液采集并注入母鸡体内,实现精确选育。

这种方法可以避免公鸡与母鸡间的随意交配,有利于提高选育效果。

3.胚胎移植法胚胎移植法是一种近年来兴起的育种方法。

通过将已受精的胚胎移植到优良母鸡体内孵化,可以提高繁殖效果、增加遗传多样性,以及克服不良繁殖因素的影响。

三、选种技术1.外在性状选种外在性状选种是通过对鸡的外观特征进行评估,选择与理想标准最接近的个体进行繁殖。

例如,对毛色、体型、骨架结构等进行辨别,选取具有良好外观特征的鸡进行繁殖,以提高鸡的外貌品质。

2.抗病性选种抗病性选种是为了提高鸡对疾病的抵抗力。

通过评估个体鸡的抗病能力、感染病原微生物的能力以及忍受疫苗接种等,选取抵抗力强的个体进行繁殖,以提高整个群体的抗病能力。

3.产蛋量和肉质品质选种产蛋量和肉质品质选种是为了提高鸡的经济效益。

通过评估个体鸡的产蛋量、蛋质质量以及肉质品质等指标,选取优良品种进行繁殖,以实现高产高效的养殖。

四、育种与选种技术的应用与发展1.应用领域育种和选种技术广泛应用于农业生产中的肉鸡养殖、蛋鸡养殖以及观赏鸡的繁殖中。

通过选育出产蛋量高、肉质优良、抗病性强的优良品种,可以提高农业产出、保障食品安全,满足人们对鸡肉和鸡蛋的需求。

2.技术发展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育种和选种技术也在不断创新与进步。

例如,在基因编辑和基因改造技术的应用下,人们可以精确调控鸡的遗传信息,以实现更精准的选育。

同时,借助大数据分析和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可以更准确地评估鸡的性状和遗传特征,提高选育效果。

肉种鸡繁殖技术措施

肉种鸡繁殖技术措施

仍用 于水 禽和特种禽外其他方法 很少使用 。按摩采精分 瞧部
按摩 、背部按摩 、背腹结合按摩 3种 。目前 ,普遍采用 背腹 式 或背式 按摩 法 。开始训练 时采 用背腹式按摩法 ,即同时按 摩 背部和腹部才能采到精液 ,经 过一段时间 的训练 ,待性 条
根据种 公鸡 的健康状 况及 时调整 公母 比例 ,淘汰体 弱 、
人采精法和双人采精法两种。下面介绍 双人采精法。
由一人保定 ,一人采精 。保定员 双手将公鸡双腿和翅膀 握住 ,置 于腋 下固定 ,鸡头朝后 ,尾 部朝前 ,采精员左手拇
指 和其他 四指 自然分开 ,贴在公鸡背 部两翅内侧 ,向尾部 区
( 1 )所 产种蛋 蛋壳 的污染 程度 较高 ; ( 2 )每天定 时捡 蛋和保持 种蛋卫 生 ,劳 动强度 比较 大 ; ( 3 )公母鸡 容易交
叉 感染疫 病 ; ( 4 )容易发 生啄斗 ; ( 5 )饲 养公鸡 数量 大 ,
域轻快按摩并 往返数次 .待引起公鸡性 反应时 ,立 即翻转左 手 ,并 以左手 掌将 尾羽 向背部拨 ,使 其上翻 ,拇指和食指放
在 勃起 的交 配沟两侧 .向交 配器挤 压 ,同时右手 紧握 集精 杯 。手背 紧贴公鸡腹 部柔软处触动按摩几 次 ,待有精液排 出
资源育繁 I
病残 、无种用价 值的公鸡 ;公鸡 数量少不 能获得最佳受精 率 时 .必 须更换 补充新公鸡 。替换公鸡最好选用预 留的备用公 鸡 ;替换公鸡一般在傍晚将淘汰公鸡拿 出,并 立刻将替换公鸡 放入鸡群。为防止啄斗 ,同群公鸡要一起换走 ,不能互掺 。
1 . 4 自然 交 配 的缺 点
件 反射建立后 ,单独按摩背部就 可采到精液 。采精一般 有单

鸡的繁殖及养殖技术

鸡的繁殖及养殖技术

健康养殖·管理畜牧业环境 2021.0532摘 要:本文通过写鸡的繁殖和配种以及鸡的养殖技术,供大家参考。

关键词:鸡;繁殖;养殖技术1 前言鸡的配种方法有两种,即自然交配繁殖和人工授精配种繁殖。

1.1 自然配对自然交配公母性比,自然交配时,一般鸡的公母比例为10~15只,自然交配的优点是省事省力,缺点是公母比例小,饲养公鸡多,耗料多,占地饲养面积大,种蛋受精率低,特别是肉种鸡在产蛋后期体重偏大,交配困难,种蛋受精率仅70%左右。

此方法为大多数鸡场采用的方法。

一般100~150只为一群,任其自由交配,群与群之间设置遮挡视线的屏障以免影响交配。

也通过试配方法确定适时放对配种时间,试放1~2只公鸡入母鸡群,观察公母鸡是否进入繁殖期,如果反应比较强烈则可放配。

实践证明,自成鸡的光照时间宜短不宜长。

过长的光照会使其它系统未发育成熟的情况下,生殖系统过早地发育,使性成熟提前,母鸡出现早产早衰。

1.2 人工授精肉种鸡饲养方式的重大改革,改革了过去自然交配的繁殖方法,促进了我国肉鸡业的发展。

鸡养殖中也可采取人工授精技术进行配种鸡的人工授精可以减少种公鸡的饲养量,采用人工授精时,如按每周授精一次,则1只公鸡可配100只甚至更多的母鸡。

生产实践中为保证种蛋的高受精率,一般多采用3~5d输精一次。

按此计算,人工授精时鸡的公母比例多为1:50左右。

比采用自然交配法,可减少80%的公鸡饲养量,降低了种蛋成本。

采用人工授精时,公母鸡是分笼饲养。

2 产蛋公母鸡配对交配成功后,母鸡开始产蛋,一般在4月末开始产蛋,5-6月份交配次数频繁为产蛋高峰,此时可达到全年产蛋量的90%以上。

母鸡在繁殖期每窝产蛋6~14枚。

人工孵化饲养的鸡,在产蛋季节可产蛋20~30枚。

产蛋时间多集中在上午10时至下午3时。

一般连产两天休一天,个别连产3天休一天,初产母鸡隔一天产一个蛋。

3 孵化3.1 种蛋的选择种蛋的质量直接影响孵化效果应慎重选择。

母鸡交配一次下多少受精蛋?合理搭配公鸡,软蛋和双黄蛋咋回事?

母鸡交配一次下多少受精蛋?合理搭配公鸡,软蛋和双黄蛋咋回事?

母鸡交配一次下多少受精蛋?合理搭配公鸡,软蛋和双黄蛋咋回事?#三农高热选题创作营#散养鸡、笼养鸡和大型养殖场见得多了,大部分人都知道一些基本常识,但并不知道其中一些技巧。

今天去买土鸡蛋,就和养鸡专业户闲聊了半天,得知了一些原本并不知道的秘密。

问:母鸡需要每天交配才能产生受精蛋吗?答:需要提醒的是,并不是每天都需要交配母鸡才能产生受精卵。

母鸡交配一次可以持续产受精卵30~32天,从24小时开始,12天以后受精卵比例开始下降。

经过人工授精研究发现,3~5天受精一次,就可以保证受精卵比例最高。

问:为什么农户养鸡都会搭配一定比例的公鸡呢?养殖场生产鸡蛋,为什么不养殖公鸡。

答:农户养鸡,是几千年一脉相传的养鸡方法,不但需要收获鸡蛋,也需要有鸡肉,更需要每年繁殖大量的鸡仔,每家每户都会养殖大量的母鸡,也会搭配一定数量的公鸡。

农户养殖公鸡的第一种作用就是公鸡会叫鸣,每天三更以后就会叫第一次,四更天也会叫一次,五更天也会叫鸣,勤劳的农民经常就会在三更天起床,女的准备做饭,男的开始磨刀、喂牛,准备当天所需要的农具,有时候也需要对农具进行修理和浸泡等,吃过饭以后,天还没有亮,走到地里就能看到光亮,就可以开始一天的耕耘了。

我小时候每天都会在这个时间点起来,拿着一个干馒头去10里开外的地方割柴。

公鸡的第二个作用就是保护母鸡和小鸡,如果遇到黄鼠狼和老鹰的时候,公鸡就会义无反顾的走在最前面,展示雄性特有的护群能力。

公鸡觅食能力强,它的爪子刨食速度快,力度大,可以将深层的昆虫等挖出来,然后叫嚷着让母鸡取食,挺仁慈的。

公鸡具有很强的交配能力,一天到晚不停地挑逗母鸡,有些母鸡见到公鸡,都会自行趴下,寻求欢爱。

所以说,公鸡总是走在团体的最前面,深得母鸡喜爱。

如果没有公鸡,母鸡就不可能孵化出下一代,这可能就是所有生物的本能吧。

农民养鸡,可不知道哪一个鸡蛋孵化出公鸡,哪一个是母鸡,也只有性成熟以后才能从鸡冠子分辨出雌雄,所以,在初期的公母比例一般都是相等的。

公鸡母鸡是怎么受孕

公鸡母鸡是怎么受孕

公鸡母鸡是怎么受孕
母鸡受精时,公鸡会站在母鸡的背部上咬住母鸡的鸡冠,然后公鸡和母鸡进行靠拢,公鸡将精子排入母鸡的泄殖腔里面,慢慢的精子就会进入到母鸡的卵里面进行受精,这样就能繁殖下一代。

鸡的生殖系统和胎生哺乳动物不同,公鸡的睾丸、附睾在腹腔内,交配器官是退化了的生殖突起,精子头部是长锥形。

精子可以在母鸡输卵管里的精子腺窝中生存24天,而且具有受精能力。

母鸡可以每隔25小时左右排卵一次,由于母鸡只有左侧卵巢和输卵管发育,所以当受精卵排出母鸡体外后未达到孵化临界程度就会暂停发育。

公鸡和母鸡的受精常识
1、公鸡和母鸡交配后,它的精子可以存活2-3天,所以踩1次管2-3天是没问题的。

母鸡和公鸡交配48小时后可产受精蛋,一般以4-5天受精率最高,母鸡一次交配可持续产受精卵长达30天,但12天以后受精蛋的比例就会降低。

2、母鸡在产蛋后不要马上去捡蛋,如果立即捡蛋,不但会使体力消耗过大的母鸡造成应激反应,还可能导致母鸡受到惊吓后把鸡蛋弄破。

捡蛋时也一定要轻拿轻放,按照次序在托盘或者其他容器上摆好,避免摆放过高,导致滑落或者压破。

鸡的育种方案

鸡的育种方案

鸡的育种方案鸡是人类非常重要的家禽之一,不仅能提供美味的肉类和营养丰富的蛋类,还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

在鸡的育种过程中,科学合理的育种方案是至关重要的。

通过合理的选择配种对象,可以提高鸡的生产性能和抗病能力,实现鸡的良性生长和繁殖。

第一,选择优良的种鸡。

种鸡是育种工作的基础,只有选择具有良好遗传背景和优秀性状的种鸡作为育种对象,才能获得优质的后代。

优良的种鸡应该具有良好的生长速度、肉质和产蛋性能,同时还要具有良好的抗病能力和适应环境的能力。

通过对种鸡进行科学的选配和交配,可以获得更加优质的后代,提高鸡的生产性能。

第二,进行合理的交配。

在进行育种工作时,要根据鸡的遗传特点和生长发育规律,制定科学的交配方案。

常用的交配方法包括近交、远交和杂交等。

近交可以保持种鸡的遗传纯度,但容易导致遗传缺陷的积累;远交可以引入新的遗传变异,提高种鸡的遗传多样性,但也容易出现不良基因的组合。

杂交是目前广泛应用的一种育种方法,通过对不同种系的鸡进行交配,可以获得具有优良性状的杂种鸡,提高鸡的生产性能。

第三,加强对鸡的管理和饲养。

在育种过程中,要加强对鸡的管理和饲养,提供良好的生长环境和饲料,保证鸡的健康和生长发育。

合理的饲料配方和科学的饲养管理可以提高鸡的生长速度和产蛋率,减少饲料浪费,提高经济效益。

同时,要定期对鸡进行健康检查,及时发现和治疗疾病,保证鸡群的健康状况。

第四,注重对鸡的遗传改良。

随着科技的发展,现代生物技术在鸡的育种中也得到了广泛应用。

通过基因工程技术和分子标记技术,可以对鸡的遗传背景进行精准改良,筛选出具有优良性状的基因,为育种工作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同时,还可以通过人工授精和胚胎移植等技术手段,提高育种效率,加快遗传改良的进程。

种用土鸡的选配技法

种用土鸡的选配技法
43 科 学放 牧 -
潦 黑
1 选 配的 类型
早 晨放 牧 前 应检 查 鹅群 。 发 现个 别母 鹅 鸣 如
优 质种 用 土鸡 的选配 , 是把 选 出的优 秀种 就 鸡 , 目的 、 计 划 地 进 行 公 、 配 对 , 优 秀 的 有 有 母 使
叫不 安 , 部 饱 满 , 羽 平 伸 , 殖 腔 膨 大 , 动 腹 尾 泄 行 迟 缓 , 觅窝 的表 现 。此 时 , 有 可将 母 鹅 捉住 , 手 用 指 伸 入母 鹅 的泄 殖 腔 内 。触摸 腹 中是否 有 蛋 。 如 有蛋 , 应将 母 鹅 送 到产 蛋 窝 内 , 而不 要 随群 放 牧 。
法 , 配 1次 , 轮 一个 配 种 间 在 一 个 多 月 内就 能 得
5  ̄可 。 于采用 自然配 种 的鸡场 应保 持适 当的 %1 1 对 1
配偶 比例 , 以保 持较 高 的 受精 率 。如果 配 偶 比例
不 当 , 鸡 过 多 , 得 不 到 公 鸡 配 种 ; 公 鸡 过 母 则 若
谱 系 、家 系 等资 料来 判 断 配种 双 方无 亲缘 关 系 , 且具 有 不 同 生产 性 能特 点 和其 他 性状 的交 配 。 其 目的是 使 后代 获 得具 有 亲 代 双方 的优 点 , 有 意 或
根 据 品 种 和 类 型 的不 同 .把 一 定 数 量 的母
鸡 ,以适 宜 的性 别 比例 配 入一 定 数 量 的公 鸡 . 每
有 急欲 找 窝 的表 现 。 向草 丛 或 向较 为 掩蔽 的地 或
方 走去 时 , 将 该鹅 捉住 检 查 , 果 腹 中有 蛋 , 应 如 可
将 生 产 性 能 等 性 状 相 似 或 特 点 相 同 的个 体 组 成 一群 , 为 同质 选 配 。这 种选 配方 式 , 以增 称 可 加 亲 代 与后 代 和后 代 全 同胞 之 间 的相 似性 。 加 增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种鸡配种的知识
公鸡每天可交配20—80次,交配次数的多少取决于公鸡间的竞争、与配母鸡数量、温度和光照等因素的影响。

公鸡在一天内可与同一只母鸡交配数次。

公鸡每次射精量不同,低至o.1毫升,高达1毫升,精子数量在4亿个以上。

公鸡与在鸡群中居中等的母鸡交配较为频繁,而与成熟过早或胆小的母鸡交配较少。

公母鸡早晨交配较多。

将公鸡从母鸡群中拿走后,还可在7—10天内获得受精蛋。

如果在公鸡拿走的当天放入新公鸡,则在3天后母鸡产的蛋才是新公鸡的受精蛋。

公母鸡交配时公鸡踩在母鸡背上,母鸡阴道自泄殖腔翻出接受公鸡交配器射出的精液。

交配后精子沿输卵管前行至喇叭部精窝内,排卵后卵子进入输卵管喇叭部,精子与卵子结合而受精。

自然交配,公母鸡自然交配的员适合温是19摄式度左右。

自然交配发生在一天的什么时间并不影响受精率,只要公母鸡健康,生殖机能正常,一般都能获得良好的受精率。

人工授精,人工授精即是利用人工方法采集公鸡的精液,再输给母鸡。

具体作法是对公鸡肛门下方的腹部或上方的背部或背阴部进行按摩,使公鸡射精,用集招管采集射出的精液,然后用输精注射器将o.025—0.035毫升精液注入母鸡阴道内约2.5厘米处。

人工授精用的精液必须新鲜,并每5—7天输精一次,以维持最高受精率。

而且人工受精最好是在下午4点以后,才会是受精率最高的时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