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丘古城调研

合集下载

河南省商丘市古城区旅游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

河南省商丘市古城区旅游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

河南省商丘市古城区旅游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商丘古城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有四千多年的建城史和五百余年的重建史,本文从总体上对商丘市古城区的旅游资源进行了概括,在深入实地考察的基础上,探究该区域旅游发展存在的问题,如基础设施不完善,管理不规范、古城历史风貌破坏严重等,针对这些问题,提出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优化旅游整体环境;深挖文化内涵,打造精品旅游线路等五大对策,以期对商丘古城区旅游发展提供借鉴。

标签:商丘古城区;旅游;对策一、商丘市古城区旅游资源概况商丘市古城区有1500多年的历史、4000余年建城史,是国家公布的4A级旅游景区,也是国务院公布的历史文化名城。

它是以商丘古城为中心,包括环绕古城的八关斋、侯方域故居、应天书院等景点共同构成的旅游区。

1.商丘古城又称归德府城,始建于1503年,整个城由城郭、城湖、砖城三部分组成,其中城湖为圆形,内城为方形,形状如古代的钱币。

城内有90多条街道交错分布,有东南西北四个门,城内地势犹如龟背。

城郭之间是护城河,水下叠压着汉唐的睢阳古城、宋的南京城、元朝的归德府城旧址,现存的商丘古城已有480多年的历史,其格局被专家誉为古代城池的典范之作,虽几经破坏,但基本保存完好,属国内罕见。

2.八关斋八关斋为一栋宋代建筑,“八关斋”是佛教用语,含义是指僧侣要做到不杀生、不喝酒等八条戒律。

八关斋里面存放着一个八棱的石幢,上刻有唐代书法名家颜真卿亲手书写的《唐宋州八关斋会报德记》,共计983个字,被誉为颜书中的精品和神品。

3.侯方域故居坐落于商丘古城北门,为明末四大才子之一侯方域壮年著书之地,是一座明三间暗五间、前出后包、两层小楼结构的硬山式建筑。

青砖砌墙,垄瓦覆顶,屋内有木屏相隔,门窗镂花雕空,庄重典雅,古色古香。

4.应天书院位于商丘古城之东,北宋时期与白鹿洞书院、岳麓书院、嵩阳书院并称为四大书院,也是唯一一个被皇帝亲封为“国子监”的书院,后由于洪灾、战火等自然及人为原因,应天书院破坏严重,现有的应天书院为2001年重建。

商丘古城发展前景调研报告

商丘古城发展前景调研报告

商丘古城发展前景调研报告商丘古城位于河南省商丘市,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古城,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和独特的建筑风格。

古城的发展前景对于商丘市来说具有重要的意义,可以促进旅游业的发展,提升城市的知名度和形象,还可以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

首先,商丘古城的历史文化资源非常丰富。

商丘作为一个古老的文化名城,在历史上曾经是中原文化的发源地之一,孕育了众多的历史名人和文化遗产。

商丘古城保存着许多历史建筑,如宋代的普庆寺、清代的华山庙等,这些建筑不仅代表了古城的历史,也展示了古代建筑的特点和风格。

通过挖掘和保护这些历史文化资源,商丘古城可以成为一个重要的文化旅游景点,吸引大量游客前来参观和学习历史文化知识。

其次,商丘古城的发展可以提升城市的知名度和形象。

作为一个历史悠久的古城,商丘拥有丰富的历史和文化底蕴,如能将商丘古城打造成一个有特色的旅游景点,将吸引更多的游客前来旅游,从而提升商丘市的知名度和形象。

当游客来到商丘古城旅游,也会间接地了解到商丘的其他特色和魅力,促进商丘市其他产业的发展。

此外,商丘古城的发展还可以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

作为一个旅游景点,商丘古城需要提供各种服务和设施,如餐饮、住宿、交通等,这将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提高周边企业和商家的收入。

同时,商丘古城还可以举办各种文化活动和展览,吸引更多的游客来参与,促进当地文化产业的发展。

这将为商丘古城周边地区带来更多就业机会,推动经济的发展。

然而,商丘古城的发展也面临一些挑战。

首先,商丘古城的保护工作需要加强。

在进行开发和建设时,必须注意保护古城的历史和文化价值,不能破坏原有的建筑和景观。

其次,商丘古城需要完善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以满足游客的需求。

此外,商丘古城还需要积极开展宣传和推广工作,增加公众对古城的认知和兴趣。

综上所述,商丘古城的发展前景非常广阔。

通过挖掘和保护历史文化资源,提升城市的知名度和形象,以及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商丘古城可以成为一个重要的文化旅游景点,为商丘市的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商丘古城调研报告

商丘古城调研报告

商丘古城调研报告商丘古城调研报告摘要:通过对商丘古城的调研分析,了解商丘古城的街道空间布局、建筑传统风貌、道路标识系统、停车设施、道路布局、市政设施等现状,结合我国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相关知识与保护现状,找出商丘古城保护与利用存在的问题,并对商丘古城的功能进行准确定位,而后借鉴其他优秀古城保护案例,针对其存在的问题寻求解决方案,提出修改方针与建议。

关键字:商丘古城历史文化名城保护1.古城简介商丘古城又称归德府城,即明清时期的河南省商丘县。

现存地上的古城始建于明朝正德六年(公元1511年),距今已有500年的历史,是中国保存最为完好的古城,1986年,被国务院命名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

古城地处豫、鲁、苏皖四声结合部,是河南省的东部门户,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优势得天独厚,通讯联系便达,自古就有“中原锁论”之称。

史书上曾记载“备御东南,则九州之奥区;广衍沃壤,则天下之膏腴,襟带河齐,屏蔽淮徐,自古争在中原,未有不以商丘为腰膂之地者。

”1.1古城历史沿革古城历史悠久,在长达四千年的文明史中,做过古帝王都、王国都、郡国都、陪都和附治、州治,也曾做过省府的临时驻地与县府驻地,历史上曾是黄淮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1.2.1城墙商丘古城的城墙有砖城、城郭、城湖部分构成,建于1151年,其走势构成商丘古城外圆内方的内方。

城墙全长9000多米,其中内层砖城周长4347.5米,城楼高6.67米,顶宽6.33米,基阔10米,外包1米宽的砖墙,内为夯土。

城上有角楼四座,炮台13座,警辅32初,垛口3600个,城墙虽然经历战争和风雨水患,但保存基本完整。

城门为拱券式,有东西南北四门,至今保存完好,其中东门名曰宾阳,南门名曰垤泽,西门名曰拱阳,北门名曰拱辰。

四门外原有四个瓮城(即城门外的小城,侧面开门,旨在加固城防),瓮城有各有一扭头城门,北门向西,东门和西门向南,南门向东,所以商丘古城又有“四门八开”之说。

其中南北城门为歇山重檐式建筑,分上下两层,坐落在古城中轴线上,雄伟壮观。

商丘古城调研报告

商丘古城调研报告

商丘古城调研报告商丘古城调研报告(上)商丘古城位于河南省南部,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和丰富文化的地方。

本次调研旨在深入了解商丘古城的历史、文化和旅游资源,发掘其独特的魅力。

通过实地考察和访谈,我们对商丘古城进行了详细的调查和研究。

一、商丘古城的历史与文化商丘历史悠久,可追溯至公元前1600年商朝晚期。

商丘古城作为商代文化遗址的代表,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

据考古发掘结果显示,商丘古城的规模庞大且布局合理,代表了中国古代城市的典型特征。

商丘古城内的建筑风格独具特色,以古代宫殿和庙宇为主要建筑形态。

其中,商丘圣庙是商丘古城的代表性建筑之一,供奉着中国历史上最崇高的儒家思想代表之一孔子。

圣庙以其庄重肃穆的氛围和精致的建筑风格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参观。

二、商丘古城的旅游资源与发展商丘古城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包括历史遗址、文化景点和民俗风情等。

其中,商丘古城遗址是商丘古城最具代表性的景点之一。

遗址内保存了丰富的商代文物,对于研究商代历史和文化有着重要价值。

此外,商丘古城还有许多古老的庙宇、纪念馆和艺术馆等景点,展示了商丘丰富的文化底蕴。

商丘古城的旅游业发展潜力巨大。

当前,商丘古城已成为一个备受欢迎的旅游目的地,吸引了大量的游客。

然而,古城旅游开发还存在一些问题,如交通不便利、设施不完善等。

因此,商丘古城的旅游发展需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和服务水平提升,以提高游客的满意度和旅游体验。

三、商丘古城的保护与传承商丘古城的保护与传承是一个重要的课题。

古城作为历史的见证,承载着丰富的文化遗产,需要得到有效保护。

在调研中,我们了解到商丘古城的保护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如保护意识不强、保护措施不到位等。

为了更好地保护和传承商丘古城的文化遗产,我们建议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公众对古城保护的认知和重视。

同时,需要加强制度建设,制定相关法规和规定,加强对商丘古城的保护力度。

此外,还应加强研究和合作,吸引专业人才参与古城的保护和研究工作。

关于商丘古城调研报告 doc

关于商丘古城调研报告 doc

关于商丘古城调研报告 doc本调研报告是对河南省商丘市古城区进行的一个实地调研。

商丘古城区是商丘市的核心地区之一,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也是商丘市重要的经济、文化中心之一。

通过实地调研,我们了解到商丘古城区的文化遗产、景点、社区建设等情况,并提出发展建议。

一、商丘古城的文化遗产商丘古城区拥有悠久的历史文化,是一个具有重要文化遗产意义的区域。

在其范围内,存在着多处历史古迹和文化遗址,如商丘城墙、大禹陵、太康城、轨道文化遗址等等。

商丘古城区的历史文化遗产丰富而独特,是商丘市重要的文化旅游资源之一。

在这些文化遗产保护和利用方面,我们发现商丘古城区还存在着以下问题:1、保护意识薄弱。

在商丘古城区内,我们发现存在着大量的文物和历史遗迹,并没有充分保护和利用。

有些古建筑物已经残破不堪,非常破旧,有些文化遗址则被农村居民用作堆放废弃物的场地。

2、文化遗产利用不充分。

商丘古城区内的文化遗产应该被充分利用,开发成为旅游景点或者博物馆等文化场所,但现实情况是大部分遗产处于废弃状态。

综上所述,商丘古城区文化遗产保护需要加强,文化遗产利用需要开发。

在保护和利用文化遗产的同时,需要重视文化遗产教育,让更多人了解和认识这些文化遗产,形成社会共识和保护意识。

二、商丘古城区的景点介绍商丘古城区具有丰富的自然风景和人文景观,是一个值得游览的旅游区域。

以下是商丘古城区的旅游景点介绍:(1)大禹陵大禹陵是一座规模宏大的古代墓葬,位于商丘市古城区东北部的舒庄乡。

大禹是中国五帝之一,是中国古代传说中的一位伟大的统治者,他被人们誉为“治水圣人”。

大禹陵的规模非常宏大,建筑造型古朴雅致,是一处值得一游的景点。

(2)商丘城墙商丘城墙是中国现存最完整的古城墙之一,位于商丘市古城区内。

商丘城墙始建于春秋时期,历经多次修缮,现存周长4.85千米,高18米,厚10米。

商丘城墙作为商丘古城区的标志性景点,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观赏游览。

(3)太康城太康城是商丘市古城区内的又一个历史遗迹。

关于商丘古城的调查报告

关于商丘古城的调查报告

商丘古城调查报告姓名:***学号:*******班级:都市规划***班实习地点:商丘古城中山大街和大隅首街实习时刻:2010年5月5号8:00——12: 002010年5月23日一,商丘古城概况又称归德府城,即明、清时期商丘县城。

建于正德六年,距今已有近500年的历史。

古城由砖城、城湖、城廓三部分构成。

建于明正德六年( 1511 年)。

城墙、城廓、城湖三位一体,使古城外圆内方,成一巨大的古钞票币造型,建筑十分独特。

有作为华夏之邦商品、商业、商文化发祥地之隐喻。

城墙周长 3.6 公里,有东西南北四门。

城内地势为龟背形。

城内建筑多为四合院建筑。

由于年代久远,兵祸天灾,古城曾多次被毁,又多次重建,但范围都在南北十里之内。

城门为拱券式,至今保存完好。

东门曰宾阳,西门曰垤泽,南门曰拱阳,北门曰拱辰。

四门外原有四个瓮城(即在城门外再建一小城,侧面开门,旨在加固城防),瓮城又各有一个扭头城门,北门向西,东门和西门向南,南门向东,因此,商丘古城古有“四门八开”之讲。

依照相生相克之讲,为防金木相克,古城东西两门相错一条街,成为中国古城中的唯一。

今商丘古城内街道仍保持着古代的建筑风貌。

坐落在古城内明末清初闻名文学家侯方域的“ 壮悔堂” 招引着八方的游客。

还有名声在外的商丘三杰:职森、屠东、张珂。

在城南古宋河边有名扬中外的、镌刻着唐朝大书法家颜真卿手迹《八关斋会报德记》的八关斋。

明嘉靖以后至清初,商丘古城内出过两位大学士(宰相)、五位尚书以及十多位侍郎、巡抚、御史、总兵等。

由于几千年来黄河决口所致,在目前商丘古城以下还叠压着西周宋国和汉唐朝时的睢阳古城、宋朝的南京城、元朝的归德府城等几朝古城。

空中俯视,整座古城内方外圆,形成古代的方孔圆钞票,寓天圆地点,天地相生,招财进宝之意。

砖城内面积1.13平方公里,93条街道形如棋盘,古四合院鳞次栉比,内有大成殿、明伦堂、壮悔堂等名胜古迹。

1986年,商丘古城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第二批历史文化名城,1996年,归德府城墙被国务院公布为。

商丘古城环境调研(精选5篇)

商丘古城环境调研(精选5篇)

商丘古城环境调研(精选5篇)第一篇:商丘古城环境调研商丘古城环境调研分析及解决措施一、主要论点研究分析 1.1、交通要素分析:商丘位于亚欧大陆桥东段的陇海铁路与全国最长的南北大动脉京九铁路交汇处,以及拥有连霍高速公路,是客货集散,内外客流换乘、集散地。

以及城市内部城市公共交通非常便利。

1.2、市场距离要素对客源影响要素分析:旅游区景色特点、文化影响力及市场距离是对客源意向影响的三大重要因素。

尤其是市场距离对客源的影响力最大,即一个旅游区对周围地区居民吸引力,这个距离范围小于等于1000km。

1.3、旅游景点的集群要素:1.3.1、建于明正德六年(1511 年)的商丘古城又称归德府城,即明、清时期商丘县城,距今已有近500年的历史。

商丘为华夏之邦商品、商业、商文化发祥地;1.3.2、古城南门外东侧,便是著名的河南应天书院,它与江西庐山白鹿洞书院,湖南长沙岳麓书院,河南登封嵩阳书院并称北宋四大书院;1.3.3、火神台庙会是商丘最为古老和盛大的庙会,是由人们对祖先阏伯(火神)的祭祀演变成盛大的庙会,距今已延续四千多年的时间。

商丘还有“ 白云寺庙会”、“芒砀山庙会”、“ 玉皇庙会”、“ 伊尹墓庙会”、“ 木兰庙会”、壮悔堂、侯氏故居、穆氏四合院、永乐园、张巡祠、八关斋、商祖祠、燧皇陵和文庙等著名旅游景点。

1.4、文化影响力、知名度、名人典故等要素:1.4.1、商丘作为中华文化的发祥地之一,亦是中华古老饮食文化的荟萃之地。

此外,商丘还是是中华烹饪鼻祖伊尹的诞生地;1.4.2、因古有宋国、宋州、宋城之称,故商丘手绣亦称“ 宋绣”。

尤其是织工细致、技术精湛、图案美观、色彩素雅的抽纱刺绣,北宋时曾风靡汴梁;1.4.3、北宋宰相、改革家范仲淹年轻时曾在应天书院求学,家境贫寒的范仲淹“昼夜苦学,五年未尝解衣就枕”。

改革失败后,范仲淹定居商丘,当时的应天府知府晏殊请他到书院任教,一时间,“从学者不远千里而至”,应天书院由此名声更盛;1.4.4、“清初文章第一家”的侯方域,今人对这位侯先生未免感到陌生,但提起清代著名戏剧《桃花扇》,这部孔尚任所著的传世名作,知道的人应该很多,但对其内容,能说出来的人又屈指可数了。

略谈商丘古城的特色和保护

略谈商丘古城的特色和保护

略谈商丘古城的特色和保护摘要:本文采用实地考察、查阅资料、与相关古城进行比较的方法对已有近五百年历史的商丘古城进行解读和分析,阐述了商丘古城的特色以及在新形势下如何对历史文化名城进行开发和保护。

关键词:商丘古城;历史文化名城;古城的保护一、商丘的区位条件商丘地区位于河南省最东部,地理位置优越,地处豫、鲁、苏、皖四省结合部,商丘自古就有“豫东门户”之称。

交通优势得天独厚,105国道与310国道、连霍高速和济广高速、陇海铁路和京九铁路均在此交汇,是名符其实的“黄金十字架”。

独特的区位,便利的交通,使商丘成为东西南北人流和物流的纽带、重要的物资集散地和区域性商贸中心。

商丘历史悠久,作过古帝王都、王国都、郡国都、陪都和府治、州治,也曾作过省府的临时驻地与县府驻地,历史上曾是黄淮地区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

1986年,商丘古城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第二批历史文化名城。

商丘地区很早以前,就有以游牧为生的商族开始以商丘为中心进行活动,据专家学者考察论证和史料记载,在商丘地区已发现有100多处仰韶文化、龙山文化、殷商文化等遗存,燧人氏钻木取火源于商丘;商丘是”商品”、“商业”、“商人”的发源地;商丘是至圣先师孔子的祖籍,文哲大师庄子的故里,巾帼英雄花木兰的故乡。

历史上的大家英才,如司马相如、李白、杜甫、范仲淹等,都与商丘有着不解之缘;永城芒砀山汉墓群、西汉“金缕玉衣”、汉墓壁画(特别是于1986年在芒砀山西汉梁国王陵区柿园墓中发现的《四神云气图》,比敦煌壁画还要早上600多年,是中国目前所见年代最久、保存最为完整的壁画,被称为“敦煌前的敦煌”,现在是河南博物院的镇院之宝之一)、黄河故道自然生态保护区等,无不彰显着商丘的厚重文化。

二、商丘古城的特色商丘古城包括两个部分:一是历史上的商丘古城遗址,已探明深埋于地下;二是明清归德府城,即我们现在能看到的、地面上的商丘古城。

由于商丘地区地处黄淮平原,是著名的黄泛区。

境内黄沙淤积很厚,地表所见遗物甚少。

关于商丘古城的实习报告

关于商丘古城的实习报告

实习报告:商丘古城考察与文化传承探究一、实习背景与目的作为一名热爱历史文化的学生,我一直对古城保护与传承充满兴趣。

此次商丘古城实习,旨在通过实地考察、资料搜集和交流学习,了解商丘古城的历史沿革、文化价值和保护现状,探讨如何在现代社会中传承和弘扬古城文化。

二、实习内容与过程1. 实地考察在商丘古城,我参观了古城墙、护城河、八卦城、城中湖等历史遗迹,以及古城内的博物馆、历史建筑和传统手工艺品店。

通过实地考察,我对商丘古城的历史底蕴、建筑特色和文化内涵有了更加深刻的了解。

2. 资料搜集在实习过程中,我搜集了大量关于商丘古城的历史文献、新闻报道和学术研究资料。

通过整理和分析这些资料,我对商丘古城的保护现状、面临的问题和挑战有了更为全面的了解。

3. 交流学习在商丘古城,我采访了当地居民、导游和历史学者,了解了他们对古城保护与传承的看法和建议。

此外,我还参加了古城保护与发展研讨会,与专家和同行共同探讨如何在新时代背景下保护和传承古城文化。

三、实习成果与反思1. 实习成果通过实习,我深刻认识到商丘古城作为历史文化名城的重要价值,其独特的建筑风格、丰富的文化底蕴和悠久的历史传承值得传承和弘扬。

同时,我也意识到在现代社会中,古城保护与传承需要创新思路和方法,充分发挥古城的文化价值和经济效益。

2. 实习反思在实习过程中,我意识到古城保护与传承工作任重道远。

一方面,要加强古城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古城居民生活条件,为古城保护提供坚实基础。

另一方面,要注重文化传承,通过教育、宣传和旅游等方式,让更多人了解和热爱古城文化。

同时,还要创新古城保护与传承模式,结合地方经济发展,打造特色文化产业,为古城注入新的活力。

四、实习总结通过此次商丘古城实习,我对古城保护与传承工作有了更为全面的认识。

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我将关注古城保护与传承问题,积极参与相关实践,为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贡献自己的力量。

同时,我也将不断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为古城保护与传承工作提供有力支持。

商丘古城文庙调研报告

商丘古城文庙调研报告

商丘古城文庙调研报告商丘古城文庙位于商丘市文昌路南端,始建于北魏,历经多次修复,已有千余年的历史。

文庙作为中国古代教育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价值。

本次调研考察了商丘古城文庙的历史沿革、建筑特色、文化底蕴以及现状等方面内容,现将调研结果报告如下:商丘古城文庙的历史沿革:商丘古城文庙始建于北魏,初名太学,后唐太宗改名为文庙。

历经宋、金、元、明、清等多个朝代的修复,成为了中国现存最完整、规模最大的古代文庙之一。

商丘古城文庙的建筑特色:文庙建筑群占地面积约400亩,包括牌坊、配殿、神道等建筑,并按照中国传统建筑的特点布局。

其中,明代重修的大成殿是文庙的主要建筑,采用了典型的中国古代建筑风格,建筑结构严谨,并保持了原始风貌。

文庙内的石碑和砖雕等装饰精美,展示了历代文人墨客的才华风采。

商丘古城文庙的文化底蕴:文庙作为中国古代教育重要场所,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

文庙内的石碑记录了历代进士的姓名和功绩,展示了中国古代科举制度的发展历程。

此外,文庙还收藏了大量的古籍书目,包括儒家经典等,丰富了文庙的文化内涵。

商丘古城文庙的现状:商丘古城文庙目前作为文化遗产保护单位,对外开放,成为了重要的旅游景点。

文庙保持了其原始风貌,游客可欣赏到各种建筑和文化的魅力。

同时,文庙所在的商丘古城也具有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已成为商丘市文化旅游发展的重要推动力。

结论:商丘古城文庙作为中国古代教育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价值。

通过本次调研,我们认识到商丘古城文庙作为中国古代教育的重要场所,在保护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而商丘市也充分利用文庙资源,推动了文化旅游的发展,为商丘市经济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希望商丘市能够继续加大对文庙保护的力度,加强文化旅游的开发,进一步提升商丘市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商丘古城调研报告PPT课件

商丘古城调研报告PPT课件

2021
14
商丘古城简介
商丘古城又称归德府城,即明、清时期河南省商丘县 城。建于明正德六年,距今已有近500年的历史。古城由 砖城、城湖、城廓三部分构成。建于明正德六年( 1511 年 )。城墙、城廓、城湖三位一体,使古城外圆内方, 成一巨大的古钱币造型,建筑十分独特。
2021
15
商丘古城
2021
16
选址顺天应地,追求取法自然的功利与宗教意境 俯瞰商丘古城,外圆内方,犹如一巨大的古铜钱 币,镶嵌在黄河故道与济水之间。外为土筑的城 郭,呈圆形;内为砖砌的城墙,呈方形。商丘古 城外圆内方的格局是对所处环境地形地貌的精确 把握,折射出古城设计与建造者对特定环境条件 下人地关系的智慧创造,饱含了古人积极应对天 地关系的生存经验(实为顺天应地和谐共存的一 种表现)总结及其理论提升
南门和北门位置相对, 西墙中门恰好位于西墙中间, 西墙南门和北门位置亦 对称。刘园园指出: 这倒很符合5周礼# 考工记6所载"匠人营国, 方九里, 旁 三门"中旁三门之说
北门
2 属砀郡睢阳县辖地, 城曰睢阳城, 因其位于睢 水北岸为名。
2021
10
汉代梁国都城(梁国都)
北门为蒙门、南门为卢门、 东南门为垤泽门、西北门为 曹门、北门为桐门。外城或 称郭城, 目前仅知有一门名称 为桑林门。
宋国都 城
2021
7
内城空间形态
宫殿区
东城 西城
内城又可 分为东城 和西城, 东 城为宫殿 区, 有宫殿 建筑物沃 宫。西城 可能为作 坊区和居 民区。
作坊区和居民区。
2021
8
约公元前16世纪,契的14世孙成汤,灭夏称商,都南 亳(今商丘)。
约公元前11世纪,周成王三年,周公平定武庚叛乱后, 成王封殷商后裔微子启于商丘,称宋国。

商丘古城实习报告

商丘古城实习报告

实习报告:商丘古城探索之旅一、实习背景与目的作为一名热爱历史与文化的高校学生,我有幸参与了商丘古城的实习项目。

商丘古城,又称归德府城,始建于明正德六年,拥有近500年的历史。

此次实习旨在深入了解商丘古城的历史文化底蕴、建筑特色以及社会经济现状,为我国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与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二、实习内容与过程在实习期间,我参观了商丘古城的历史街区、城墙、城湖、城廓等部分,并对古城内的建筑、街道、古迹进行了实地考察。

此外,我还采访了当地居民和游客,了解他们对古城保护与发展的看法。

1. 历史街区调研商丘古城的历史街区保留了明清时期的建筑风貌,行走其中,仿佛穿越时空,回到了古代。

历史街区内的建筑多为四合院式布局,体现出古代居民的生活习惯和审美观念。

此外,我还发现了一些保存完好的古街道,如宾阳街、垤泽街、拱阳街、拱辰街等,这些街道名称源于古城的四个城门,具有很高的历史文化价值。

2. 城墙与城湖考察商丘古城的城墙周长3.6公里,城墙上设有东西南北四门,城内地势为龟背形。

城墙由砖石砌成,结构严谨,气势雄伟。

城墙外环绕着城湖,城湖与城墙相映成趣,为古城增添了无限风光。

在城墙与城湖的考察过程中,我深刻体会到了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勤劳精神。

3. 古迹探访商丘古城内有许多名胜古迹,如明末清初著名文学家侯方域的“壮悔堂”、商丘三杰(职森、屠东、张珂)的故居以及唐朝大书法家颜真卿手迹《八关斋会报德记》的八关斋等。

这些古迹见证了商丘古城的历史变迁,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

4. 社会经济现状调研在了解商丘古城的历史文化底蕴的基础上,我还关注了古城的社会经济现状。

商丘古城已成为我国历史文化名城,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参观游览。

旅游业的发展带动了当地经济增长,同时也促进了古城的保护与修复。

然而,在旅游业发展的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如商业化程度过高、古迹保护不力等。

三、实习心得与感悟通过实习,我深刻感受到了商丘古城的历史文化价值,认识到保护与发展历史文化名城的重要性。

[精选]关于商丘古城的调查报告

[精选]关于商丘古城的调查报告

[精选]关于商丘古城的调查报告商丘古城是河南省商丘市的历史名城,是中原文化的发源地之一,距今已有约2500年的历史。

经过多次战乱、兴衰,商丘古城至今仍保存了许多历史文化遗迹和建筑风格,是我国重要的历史人文城市之一。

一、商丘古城的历史背景商丘古城地处豫东平原,北临黄河,南接淮河,历经商代、周、秦、汉、魏晋、唐、宋、元、明清等不同的历史时期。

商丘作为古代战争的主要战场之一,多次受到战争的摧残和蹂躏,但也因此保存下了众多历史文化遗迹。

商丘庄周故里、孟子故里、颍川荀家庄园、苏轼题诗处、祖庙、洛阳桥、小吕王城等历史遗迹,见证着商丘古城的辉煌历史。

二、商丘古城的文化底蕴商丘古城的文化底蕴深厚,是中原文化的发源地之一。

商丘最古老的文化遗存可以追溯到商初时期,商初遗址是商丘古城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商丘庄周故里位于古城东北,是中国古代哲学家庄周的故乡,庄周的著名寓言故事《庄子》在这里创作而成。

此外,商丘孟子故里也是商丘古城的一大亮点,孟子被誉为“中国思想家之东方哲学之父”,他的思想在中国古代哲学史上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

商丘古城还保存着大量的古建筑和文物。

商丘祖庙是商丘最早的祭祀场所,规模宏大,为河南省内保存最为完整的祖庙之一。

洛阳桥是商丘市区内唯一的古代桥梁,建于南北朝时期,现仍在使用中。

小吕王城是南北朝时期吕布的军营,现保存的是小吕王城城墙和城门,是河南重要的历史文化遗址之一。

此外,商丘市内还有许多文物古迹,值得一游。

三、商丘古城的未来发展随着社会经济和文化的发展,商丘古城面临着许多挑战和机遇。

为了实现历史遗迹的保护和旅游资源的开发,商丘市政府制定了一系列的规划,如“文化商丘”,“黄帝故里”等计划,力争将商丘古城建设成为国内知名的文化旅游城市。

商丘古城的未来发展需要政府、企业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

政府需要加大文化旅游投资力度,提高古城保护和文物修缮的工作。

企业需要积极投资,推动文化旅游业的发展。

社会各界也要加强对文化遗产和资源的保护和传承,为商丘古城的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商丘古城文化旅游战略研究

商丘古城文化旅游战略研究

商丘古城文化旅游战略研究陈雪花摘要:文化遗产是一个地区历史和文化的见证,是对历史的记录,对现代人而言是具有重要价值的历史文化资源。

历史文化名城商丘,在国家相关政策引导下,积极进行有机更新。

通过调研的方法,依托文化资源与旅游业相融合发展的政策背景,结合商£的文化遗产状况分析商丘古城文化旅游建设过程的自身优势以及在发展文化旅游时存在的问题,提出发展文化旅游建设需要管理者积极转变思路,以游客需求为中心提供相关服务;进行部门合作,规范管理;政府给与产北政策倾斜,多产业融合的措施和建议,以期为商丘古城旅游建设添砖加瓦。

关键词:商丘;古城;文化旅游Abstract:Cultural heritage is the witness of a region's histo ry and culture,a record of h istory,and an important historical and cu ltural resource for modem people.Shangqiu,a fimous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city,has been actively renovated under the guidance of r elev ant national policies.Tliroiigh the method of investigation and resear ch,based on the policy of t he integration of c ultural resources and to urism,combined with the cultural heritage status of Shangqiu,this p aper analyzes the advantages of t he cultural tourism construction of t he ancient city of S hangqiu and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develop ment of c ultural tourism,and finally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tourism construction of Shangqiu ancient city,changing managers'thinking actively centered on the needs of t ourist to provide relevant services, carrying out department cooperation and standardized manage ment,giving some policies by the government,and integrating multiple industries are put forwarded to the development of c ultural t ourism construction.Key words:Shangqiu;ancient city;cultural tourism中图分类号:C91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4144(2020)-03-63(6)作者简介陈雪花,河南商丘学院讲师。

商丘古城调研报告

商丘古城调研报告

商丘古城调研报告1.引言商丘古城位于中国河南省商丘市,是一个保存完好的中国古代城市遗址。

作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之一,商丘古城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和学者前来考察和研究。

本报告旨在对商丘古城进行调研,深入了解其历史和文化价值,并对其旅游发展和保护提出建议。

2.历史背景商丘古城可以追溯到西周时期,约有3000年的历史。

在商、周、汉、魏、晋、唐等朝代,商丘都是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

商丘古城建筑风格独特,城墙、宫殿、寺庙和街道等各具特色,展现了中国古代城市建筑的优秀传统。

3.景点介绍商丘古城的主要景点包括城墙、皇城、孟庙、大观楼等。

城墙是商丘古城的标志性建筑,围绕整个城市,体现了古代城市的防御功能。

皇城是商丘古城的核心,是古代皇宫的遗址,保存了大量的石碑和雕刻艺术。

孟庙是中国古代最重要的祭祀孔子的场所之一,也是商丘古城最重要的宗教建筑。

大观楼是商丘古城的最高点,可以俯瞰整个古城的美景。

4.文化价值商丘古城作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具有重要的文化价值。

它是研究中国古代城市规划和建筑艺术的重要遗址,也是了解中国古代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资源。

商丘古城保存了大量的历史文物和古代文献,对于研究中国历史和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5.旅游发展商丘古城作为一个重要的旅游景点,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

目前,商丘古城已经成为中外游客的热门目的地,但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解决。

首先,交通状况需要改善,方便游客的进出。

其次,景点设施需要完善,提供更好的导览服务和休息设施。

最后,宣传和推广工作应进一步加强,吸引更多的游客。

6.保护建议商丘古城的保护工作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仍需要一些改进。

首先,要提高人们对古城保护的意识,增加对古代建筑的保护和修复。

其次,要制定更严格的保护措施,禁止一切破坏古城的行为。

最后,要加强管理和监督,确保保护工作的顺利进行。

7.结论商丘古城作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具有重要的历史和文化价值。

通过加强旅游发展和加强保护工作,商丘古城可以成为河南省的旅游品牌和文化名片。

商丘古城的调查报告

商丘古城的调查报告

商丘古城的调查报告商丘古城是河南省商丘市的一个古城遗址,位于商丘市的市区内。

商丘古城历史悠久,有着丰富的文化遗产和历史建筑,对于了解中国古代历史和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本篇调查报告将对商丘古城的历史沿革、文化遗产和旅游资源进行调查分析。

一、历史沿革商丘古城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2000多年的商代。

商丘作为一个古代国家的首都,拥有丰富的历史和文化积淀。

商周时期商丘属于鲁邑,秦汉时期为郡县治所。

唐代初期,商丘被指定为郡治。

宋代时,商丘成为大名府府治。

明清时期,商丘是典型的商贾之乡。

在中国历史上,商丘有着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二、文化遗产1.范仲淹祠:范仲淹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文化名人,他的思想和作品对中国古代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范仲淹祠建于明代,是对这位伟人的纪念和敬意。

2.文公祠:商丘市是文庙所在地,文庙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商丘文庙的规模雄伟,建筑风格独特,是对中国文化和儒家思想的纪念。

3.史家墓群:位于商丘市郊区的史家墓群是对中国古代历史研究的重要地方。

墓群中埋葬了许多历史学家和史料学家,他们的研究对于我们了解中国古代历史具有重要意义。

4.宋城遗址:宋城遗址是商丘古城的主要遗址之一,遗址内保存了大量的宋代文化遗存,包括建筑、雕塑和书画等。

三、旅游资源1.古城墙:商丘古城墙是商丘历史最悠久的建筑之一,具有重要的历史和文化价值。

古城墙周围有悠久的历史文化街区,游客可以在这里感受到古代商丘的繁荣与辉煌。

2.丹江口生态旅游区:丹江口是商丘古城旁边的一个生态旅游区,这里山清水秀,风景宜人。

游客可以在这里欣赏到郊野风光和休闲旅游活动。

3.宋城乐园:宋城乐园是商丘古城内的一个主题公园,以宋代文化为背景,游客可以在这里体验到宋朝的生活方式和文化氛围,更好地了解中国古代历史和文化。

四、建议1.加强保护:商丘古城具有重要的历史和文化价值,应加强对古城遗址和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维护其原貌和历史文化价值。

建筑初步——古城调研

建筑初步——古城调研

建筑初步——商丘古城调研
一、调研时间:2011-11-29下午
二、调研地点:商丘古城
三、参加调研班级:城规11
四、调研内容:
·古城建筑:了解古城建筑的平面布局形式、屋顶形式、特色以及镂窗装饰风格。

·古城街道:通过古城街道的调研,了解古城道路布局与建筑及周围环境之间的联系。

·南湖景观:通过古城调研,了解古城街区保护对城市布局的影响。

五、调研目的意义:
通过商丘古城实地调研,让学生学习和了解中国古代建筑的屋顶形式和建筑装饰风格,掌握古城街区的建筑与周围环境的联系,加深对中国古典建筑风格的了解。

同时,激发学生自主式和探究式学习的欲望。

六、调研报告要求:
(一)分组调研商丘古城的街区建筑风格以及道路周边的景观特色:
(二) Word文档要求图文并茂
(三)字数要求2000字左右。

七、调研报告格式:
(一)先综述商丘古城的地理位置、现状
(二)再写商丘古城的平面布局形式(方圆格局,水中城)
(三)接着从以下几方面写内容:
①建筑造型和风格
②屋顶形式
③装饰特色
侯方域故居、穆氏四合院:
八、带队老师:姜书纳、魏理。

商丘古城的保护与发展研究

商丘古城的保护与发展研究

六、结论
商丘古城是中国著名的文化遗址之一,具有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和独特的建筑 风格。在旅游开发方面,商丘市政府已经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但还需要进一步 加强文物保护、提升旅游服务质量、加强文化交流与合作等方面的工作。未来, 我们应该继续和研究商丘古城的历史文化价值及其在当代社会中的意义和作用, 为保护和传承这一重要的文化遗产做出更大的贡献。
5、推动区பைடு நூலகம்经济协同发展
商丘古城的保护与发展应与周边地区的经济发展相结合。通过加强区域合作, 整合周边的自然、人文资源,形成特色产业集群。例如,发展文化创意产业、 旅游产业、农业等,实现区域经济的协同发展,为古城的保护提供更多的支持。
总结:
商丘古城作为中原地区重要的历史文化名城,其保护与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 通过加强法律法规的制定和执行、引入社会资本、提升公众意识、挖掘文化旅 游资源和推动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等措施的实施,可以有效地保护和发展商丘古 城。这将使商丘古城在现代化进程中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成为地方经济发 展的重要引擎和吸引全球游客的文化景点。
谢谢观看
商丘古城的保护与发展研究
目录
01 一、商丘古城的历史 文化价值
03
三、商丘古城的发展 策略
02
二、商丘古城的保护 现状与挑战
04 参考内容
商丘古城,位于中国河南省商丘市,是中原地区的一座历史文化名城。这座城 市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独特的建筑风格,以及深厚的文化底蕴。然而, 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快速推进,商丘古城的保护与发展面临着诸多挑战。本次演 示旨在探讨如何有效地保护和发展商丘古城,使其成为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引 擎,以及吸引全球游客的文化景点。
3、加强文化交流与合作。积极开展与世界各地的文化交流与合作活动,进一 步提高商丘古城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同时,要加强与周边地区的文化交流与合 作,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

商丘旅游调研报告

商丘旅游调研报告

关于如何做好商丘古文化旅游区宣传营销工作的调查报告路通赵向群商丘古文化旅游区是国家4A级景区,其核心景点归德府古城是国内少有的城湖、城墙、内城三位一体古城池的典范之作,在1984年就被国务院定为国家文物保护单位。

其历史人文价值和历史景观的稀缺性都赋予了其有很高的旅游开发价值和潜力。

然而,由于古城历史上作为行政区的原因,旅游资源的保护和开发一直没有大规模展开,当前,在商丘市和睢阳区两级政府的努力下,古城大规模的修复和利用已拉开序幕并快节奏的进行中。

但是如何提高古城的知名度和认知度,扩大古城的外来游客量,已经是摆在古城旅游管理者面前的一个绕不开的问题。

就这个问题,商丘市旅游局按照景区宣传的一般理念,结合商丘古城的实际,并广泛征求了旅游界各方面意见,做了以下的分析和调研。

一、要强化政府主导目前,商丘古文化旅游区营销工作尚处在起步阶段,政府要发挥主导作用,必须采取“政府主导,全民参与”的战略,带动全区树立旅游意识,形成各单位广泛参与、广大市民积极配合的旅游发展良好氛围。

一是要建立领导机构。

成立由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区旅游主管部门、企业负责人等参与的领导机构,各负其责,推动旅游区的营销推广工作。

二是要组建营销团队。

一方面聘请知名营销公司对景区进行包装打造,策划新闻事件、制定营销推广方案。

借鉴丽江古城、台儿庄古城、云台山等成功景区在旅游营销方面的做法,在景区营销的不同时期,聘请专业营销推广公司帮助提升景区知名度,同时进行市场调研,为领导科学决策,了解市场,制定营销推广方案提供依据。

另一方面要抓紧组建商丘古城旅游营销团队,为营销方案的实施,建立有效的营销网络,开拓商丘古城的旅游市场,引客入睢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三是要出台奖励政策。

目前面对竞争激烈的旅游市场,包括山东、河南、山西等周边省市重点景区所在地政府或旅游景区都相继出台了吸客返利和优惠政策,牢牢抓住了组团社的心理,大大提高了组团社的积极性。

随着商丘古文化旅游区建设的不断完善、形象推广的不断加大,要拿出专项资金,借鉴枣庄、开封等周边地市的成功经验及早着手制定有吸引力的招徕游客奖励政策,注重调动旅行社的积极性,为下一步培育客源市场,拉动景区人气起到较好促进作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各种铺装地坪。 各种铺装地坪。 景观道路的规划布置, 景观道路的规划布置,往往反映不同的景 观面貌和风格。例如,我国苏州古典园林, 观面貌和风格。例如,我国苏州古典园林,讲 究峰回路转,迂回曲折, 究峰回路转,迂回曲折,而西欧古典园林凡尔 赛宫,讲究平面几何形状。 赛宫,讲究平面几何形状。
绿化——绿化的基本形式有:草坪、 绿化 绿篱、树丛、花坛、藤架等。
宏观景观 规划设计
中观景观 规划设计
微观景观 规划设计
30
2、园林 、
一、园林设计的研究对象及相关概念
园林的定义: 园林的定义 园林的内容: 园林的内容:公园、花园、动物园、森林公园、风 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和休息疗养胜地等。 园林设计:使园林的空间造型满足游人对其功能和 园林设计 审美要求的相关活动。 景观:园林学科中是指具有审美特征的自然和人工 景观 的地表景色,意义同风光、景色、风景;
⑴园林生成期——商、周、秦、汉
最早的园林形式“囿”, 功能以狩猎为主,兼有游的功能。 台可以观天象,赏风景。 历史上第一座具有完整三仙山的仙苑皇家园林——西汉 “建章宫”,开创“一池三山”的皇家园林模式。 殷商时期(起源):园林的最初的形式是囿。 囿是利用天然山水林木,挖池筑台而成的一种游憩生 活境域,供天子、诸侯狩猎游乐。周文王“灵囿”
2012 02 17~~2012 06 30
景观规划设计
Landscape planning and design
1.什么是景观? 2.景观规划设计是怎么形成的? 3.现代景观规划设计的创始人是谁?我国现 代景观设计的leader? 4.景观规划设计涵盖哪些领域? 5.景观设计要素包括哪些?
2
第一章 导论
7
现代景观设计的创始人——奥姆斯特德 Olmsted 1822年出生于美国 • 美国景观设计之父(1822-1903 )

奥姆斯特德和他的公司在他 一生中承接了大约 500个项 目。它们包括100个公园和 娱乐场、200个私人庄园、 50个居住社区和小区,还有 为40所学院完成的校园设计。
8
第一章
秦汉时期:出现了以宫室建筑为主的宫苑,“一池三山”的布局初 步形成。 特点(利用自然):
①面积大,周围数百里,保留囿的狩猎游乐的内容; ②有了散布在广大自然环境中的建筑组群。苑中有宫,宫中有苑,
离宫别馆相望,周阁复道相连。 秦始皇的阿房宫、汉武帝的上林苑 (2)园林转折期——魏、晋、南北朝(园林开始崇尚自然,私家园林 出现)。 园林规模由小入大,由神异色彩转为自然气氛,创作方法由写实趋向 于写实与写意相结合。 私园、寺庙园林开始兴起。 (3)园林的全盛期——隋、唐 奠定于风景式园林艺术的基础上,皇家气派已经形成。园林规模宏大, 反映在园林总体布局上,形成了大内御苑、行宫御苑、离宫御苑三个 类别及其类别特征。 ①皇家宫苑继续扩大发展 隋:西苑;唐:长安城;宋:寿山艮岳——将模写山水推向顶峰 ②风景游览地开始形成:杭州西湖 ③私家园林兴盛:写意山水得到发展。 (4) 唐朝白居易的庐山草堂;宋代的网师园。
二、园林规划设计的目的、任务及内容 园林规划设计的目的、
(一)目的:创造优美自然、清洁卫生、安全舒适、科学文明的现代 城市的最佳环境系统。
(二)任务:规划出切实可行的适应现代城市发展的最佳绿地系统。
(三)内容:城市概况与现状分析

中、外园林发展状况
(一)、中国园林几个历史阶段的园林艺术特色 )、中国园林几个历史阶段的园林艺术特色 发展阶段:生成期——转折期——成熟期——成熟后 期——新兴期
(一)意大利园林
(二)法国——几何对称式布局 总体布局平面开展,,利用宽阔笔直的园路构成贯通的透视景,重视 花坛的设计,用花卉构成多样的图形,各要素呈几何对称。
15
第一章 导论
5滨水景规划设计 河川堤防、河滨公园、海岸景观、 滨水景规划设计– 滨水景规划设计 亲水空间等。 6绿化美化工程、城市绿地系统规划– 开放空间、公共 绿化美化工程、城市绿地系统规划 绿化美化工程 建设、环境艺术等。 7生态环境与资源保护与发展 景观保育、复育、修景、 生态环境与资源保护与发展– 生态环境与资源保护与发展 视觉景观评估等。 8城乡风貌 社区总体营造、地区环境改造、社区规划 城乡风貌– 城乡风貌 设计等。
1963年出生于浙江 金华 北京土人 1998年创办国家甲级规划设计单位——北京土人
景观与建筑规划设计研究院。 景观与建筑规划设计研究院。
《景观设计学》
13
第一章 导论
3景观规划实践的三元论 景观规划实践的三元论
景观环境形象~ 景观环境形象 景观环境空间形态层面,也即是景观感受层面 景观感受层面,基于 景观感受层面 视觉的所有自然与人工形态及其感受的设计。 环境生态绿化~ 环境生态绿化 景观环境、生态、资源层面。包括土地利用、地形、 水体、动植物、气候、光照等自然资源在内的调查、 分析、评估、规划、保护,即大地景观规划 大地景观规划; 大地景观规划 大众行为心理~ 大众行为心理 人类行为以及与之相关的文化历史与艺术层面gram
表达某种理想或是境界 •Add your title in here
• Add your title in here 历史 生活
5
第一章 导论
景观源自于对自然的尊重;对生态的了解及对土地伦 景观 理的坚持。 景观专有名词代表了人与自然合而为一所呈现的美好 景观 环境。
16
5 景观设计要素
生态要素 地形 自然要素 植被、 植被、生物 水、气候
景观设 计要素
其他要素
地面铺装、景观设施 历史性人文景观 历史
人文要素
人工与自然 以建筑为主
文化性人文景观 文化 多种表现形式的 多种表现形式 人文景观
17
第三节 景观设计要素
景观设计以人为主体,以建筑为载体, 景观设计以人为主体,以建筑为载体,以水体 和道路为脉络,以绿化为表征,以小品为装饰, 和道路为脉络,以绿化为表征,以小品为装饰,这 些就是城市环境设计的景观要素. 些就是城市环境设计的景观要素.
(四)园林的成熟期——宋、元、明、清初 文人园林兴盛,成为中国古典园林达到成熟境界的一个重要标志。某 些私家园林和皇家园林定期向公众开放,具有公共园林的功能。 叠石、置石均显示高超的技艺,理水也能缩移自然界全部的水体形象。 (五)园林成熟后期——清中叶、清末 形成江南、北方、岭南三大风格。 (六)新兴期——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 普遍绿化,重点美化的方针 二、国外园林造园特点 世界园林三大体系: 东方——中国园林为代表;西亚——古埃及,古阿拉伯园林为代表; 欧洲——古意大利、法国、英国园林为代表 (一)意大利——台地园 以别墅为主体,利用意大利的丘陵地形,开辟成整齐的台地。园林 中轴线突出,采用几何对称式平面布局,靠近建筑处绿化较规则,远 离处较自然,较少使用鲜艳的花卉,利用地势形成动态水形。
水体——景观设计中通常以水体作为展开 水体
景观中的溪、 点,景观中的溪、泉、塘、潭等小水面也不容忽 水的曲线和动态变化,活跃、 视,水的曲线和动态变化,活跃、映射和点缀空 间的特色。 间的特色。 水体不同形式变化增加了景观的动感和魅力。 水体不同形式变化增加了景观的动感和魅力。
道路——指景观绿地中的道路、广场等 指景观绿地中的道路、 道路
按照景观规划设计学科的专业概念, 按照景观规划设计学科的专业概念,景观就是 映入眼帘的景象。 映入眼帘的景象。
6
第一章 导论
2 景观规划设计的产生
产生背景:工业革命 The Industrial Revolution 工业化带来了社会进步与环境污染,与工业化相随的城市 化带来的城市拥挤,聚居环境质量恶化。基于工业化带 来的种种问题,一些有识之士开始对城市、对工业化进 行质疑和反思,寻求解决的办法。 解决办法:在城市中布置一定面积和形式的绿地。如城 市总体规划中,城市绿地是城市用地的十大类之一。 由此景观规划设计拉开了序幕。
道 路 广 场
植 物 景 观
水体景观
景 观 小 品
多种表现形式的人文景观
革命活动地 少数民族的节日
29
第四节 景观规划设计分类
自然保护区规划 国土规划 国家风景名胜区保护开发 城市建设 城市再开发 河岸、港口、 河岸、港口、水域利用 场地规划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 度假村 城市风貌规划 游乐场 休憩与旅游地规划 公园 城市街景广场 城市设计 城市公园 科技工业园 特殊景观 居住区 规划 校园规划 建筑环境 园林小品 场地详细设计 屋顶绿化
3
第一章 导论
1景观的概念 景观的概念
景观 landscape 景观——指具有审美特色的自然和人工的地表景色。 风景:视觉审美过程的对象; 风景 栖居地:人类生活其中的空间和环境; 栖居地 生态系统:一个具有结构和功能、具有内在和外在 生态系统 联系的有机系统; 符号:记载人类过去、表达希望和理想,赖以认同 符号 和寄托的语言和精神空间。
11
国际景观设计师联盟 IFLA (International Federation of Landscape Architects)
中国景观师协会 CSLA (Chinese Society Of Landscape Architects )
12
景观规划设计在国内是近年来刚刚兴起,逐渐形 成的一门学科和技术。 俞孔坚1995年获哈佛大学设计学 俞孔坚 博士,1997年回国创办北京大学 北京大学 景观设计学研究院,并在北京大 景观设计学研究院 学创办两个硕士学位点:景观设 景观设 计学硕士和风景园林职业硕士 风景园林职业硕士。 计学硕士 风景园林职业硕士
纽约中央公园
9
耶鲁大学
10
第一章 导论
现代景观设计学科的发展和其职业化进程,美国 美国是走 美国 在最前列的。 景观规划设计专业教育由哈佛大学 哈佛大学首创。 哈佛大学 国外的景观设计专业教育,非常重视多学科的结合, 除了必须学习空间设计 空间设计的基本知识,还要学习生态学 生态学、 空间设计 生态学 土壤学等自然科学 自然科学, 人类文化学、行为心理学 土壤学 自然科学,也包括人类文化学 行为心理学 人类文化学 等人文科学。 人文科学。 人文科学 美国景观设计师协会ASLA (American Society Of 美国景观设计师协会 Landscape Architects )成立于1899年,已有100多年 历史,是一个世界性的专业协会,代表全美50个州和 全世界42个国家的景观设计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