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译文20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文译文20篇
1、张用良不杀蜂
原文:太仓张用良,幼时揭蜂窝,尝为蜂螫,故恶之。
后见蜂则百计千方扑杀之。
一日薄暮,见一飞虫,投于蛛网。
竭力而不能脱。
蛛遽束缚之,甚急。
忽一蜂来螫蛛,蛛避。
蜂数含水湿虫,久之得脱去,因感蜂义,自是不复杀蜂。
译文:太仓人张用良,小时候揭开蜂窝,而曾经被蜂刺伤,所以十分憎恨蜂。
后来只要看到蜂就千方百计地扑杀。
一天傍晚,(张用良)见一飞虫被蛛网粘住,拼命挣扎却难以脱身。
蜘蛛急忙缠住虫子。
忽见一蜂飞来刺蜘蛛,蜘蛛逃跑了。
蜂儿又多次含水润湿那只飞虫,很长时间飞虫才逃脱。
张用良被这蜂的义气所感动,从这以后不再去扑杀蜂了。
2、孙权劝学
原文: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
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蒙乃始就学。
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译文:起初,孙权对大将吕蒙说道:“你现在身当要职掌握重权,不可不进一步去学习!”吕蒙以军营中事务繁多为理由加以推辞。
孙权说:“我难道是想要你钻研经史典籍而成为学问渊博的学者吗?只是应当广泛地学习知识,了解以往的事情罢了你说要处理许多事务,谁比得上我事务多呢?我常常读书,自己感到获得了很大的收益。
”吕蒙于是开始学习。
等到鲁肃路过寻阳,与吕蒙研讨论说天下大事,鲁肃非常惊奇地说:“你如今的才干谋略,已不再是过去的东吴吕蒙可相比的了!”吕蒙说:“与人分别了数日后,就应当擦亮眼睛重新看待他的才能,老兄你为什么看到事物的变化这么晚呢!”鲁肃于是拜见吕蒙的母亲,与吕蒙结为好友,然后告别而去。
3、李绩为姊煮粥
原文:英公李绩虽贵为仆射,其姊病,必亲为粥,釜燃辄焚其须。
姊曰:“仆妾
多矣,何为自苦如此。
?”绩曰:“岂为无人耶!顾今姊年老,绩亦年老。
虽欲久为姊煮粥,复可得乎?”
译文:李绩虽然是宰相,但他的姊姊生病,李绩必定亲自替他姐姐煮粥,火把李绩的胡须烧着了。
他的姐姐说:“我们家里男的女的用人多得很,为什么你要自己如此辛苦呢?”李绩回答说:“我难道是为了没有人的缘故吗,是因为现在姐姐的年纪老了,我的年纪也老了,即使想一直替姐姐煮粥,又怎么可能呢?”
4、陶侃惜谷
原文:陶侃尝出游,见人持一把未熟稻,侃问:“用此何为?”人云:“行道所见,聊取之耳。
”侃大怒曰:“汝既不田,而戏贼人稻!”执而鞭之。
是以百姓勤于农植,家给人足。
译文:陶侃曾经到郊外去游览,看到一个人拿着一把未熟的稻穗,陶侃问:“拿这些东西干什么?”那人说:“走在路上我看见它,随便拿了一点罢了。
”陶侃大怒说:“你既然不种田,竟然还糟蹋人家的稻子!”就把那人抓起来,抽了一顿鞭子。
因此老百姓都勤恳耕种,家家生活宽裕,人人丰衣足食。
5、反裘负刍
原文:魏文侯出游,见路人反裘而负刍,文侯曰:“胡为反裘而负刍?”对曰:“臣爱其毛。
”文侯曰:“若不知其里尽而毛无所恃耶?”
译文:魏文侯出游,看见路上有个人反穿这皮衣背柴草,魏文侯说:“为什么反穿皮衣背柴草?”那人回答说:“我爱惜我皮衣的毛。
”魏文侯说:“你不知道如果皮被磨光毛也就没地方依附了吗?”
6、七录
原文:溥幼好学,所读书必手钞,钞毕朗读一遍,即焚之,又钞,如是者六七始已。
右手握管处,指掌成茧。
冬日手皲日沃汤数次。
后名读书之斋曰“七录”。
译文:张溥小的时候就很好学,所读的书必然要手抄下来,抄完了要朗诵一遍,就焚烧掉,然后又抄,像这样六、七次才算完。
右手拿笔的地方,手指和手掌都
磨出了老茧。
冬天手都冻裂了,每天把手放在热水里浸好几次。
后来把他读书的房间称为“七录”。
7、原文:欧阳公四岁而孤,家贫无资。
太夫人以荻画地,教以书字。
多诵古人篇章。
及其稍长,而家无书读,就闾里士人家借而读之,或抄录。
以至昼夜忘寝食,惟读书是务。
自幼所作诗赋文字,下笔已如成人。
译文:欧阳修先生四岁时父亲就去世了,家境贫寒,没有钱供他读书。
母亲就用芦苇秆在地上写字,教给他书法。
让他诵读许多古人的篇章。
到他年龄大些了,家里没有书可读,便就近到读书人家去借书来读,有时就把文章抄下来。
就这样夜以继日、废寝忘食,只是致力读书。
从小写的诗、赋文字,下笔就有成人的水平了。
8、张无垢勤学
原文:张无垢谪横浦,寓城西宝界寺。
其寝室有短窗,每日昧爽执书立窗下,就明而读。
如是者十四年。
洎北归,窗下石上,双趺之迹隐然,至今犹存。
译文:张九成被贬官到横浦,住在城西宝界寺。
他住的房间一扇短窗,每天天将亮时,他总是拿着书本站在窗下,就用微弱的晨光读书。
向这样一直坚持了十四年。
等到他回到北方了,在窗下的石头上,双脚踏出的痕迹还隐约可见。
9、穿井得人
原文:宋之丁氏,家无井,而出溉汲,常一人居外。
及其家穿井,告人曰:“吾穿井得一人。
”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
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丁氏对曰:“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
译文:宋国的丁氏,因家里无井而出去打水,时常一个人在外面。
等到他家凿了一口井,告诉别人说:“我凿井(相当于)得了一个人(劳力)。
”有听到的就又告诉其他人说“丁家凿井得到了一个人。
”宋国的人谈论此事,被宋国的国君听到了。
国君就派人问丁氏。
丁氏回答说:“相当于得到一个人的劳力,并不是在井中得到了一个人。
”
10、文征明习字
原文:文征明临写《千字文》,日以十本为率,书遂大进。
平生于书,未尝苟且,或答人简札,少不当意,必再三易之不厌,故愈老而愈益精妙。
译文:文征明临摹《千字文》,每天以写十本作为标准,书法就迅速进步起来。
他平生对于写字,从来也不马虎草率。
有时给人回信,稍微有一点不符合心意,一定再三改写它,不怕麻烦。
因此,他的书法越到老年,越发精致巧妙。
11、原文:昔吴起出遇故人,而止之食。
故人曰:“诺。
”起曰:“待公而食。
”故人至暮不来,起不食待之。
明日早,令人求故人,故人来,方与之食。
起之不食以俟者,恐其自食其言也。
其为信若此,宜其能服三军欤?欲服三军,非信不可也。
译文:从前吴起外出遇到了老友,就留他吃饭。
老友说:“好啊。
”吴起说:“(我在家里)等待您一起进餐。
”老友到了傍晚还没有来,吴起不吃饭而等候他。
第二天早晨,(吴起)派人去找老友,老友来了,才同他一起进餐。
吴起不吃饭而等候老友,是怕自己说了话不算数啊。
他坚守信用到如此程度,这是能使军队信服的缘由吧!要使军队信服,(作为将领)不守信用是不行的。
12、薛谭学讴
原文:薛潭学讴于秦青,未穷青之技,自谓尽之,遂辞归。
秦青弗止,饯行于郊衢,抚节悲歌,声振林木,响遏行云。
薛谭乃躬求反,终身不敢言归。
译文:薛谭向秦青学习唱歌,还没有学完秦青的技艺,就自己认为学完了,于是就告辞回家。
秦青没有劝阻他,在城外大道旁给他送行,(秦青)打着拍节,唱着悲伤的歌曲,声音振动林中的树木,响声止住了飘动的云彩。
薛谭于是自己向要求返回继续学习。
从此以后,他一辈子也不敢再说要回家。
13、范仲淹有志于天下
原文:范仲淹三岁而孤,母贫无依,再适长山朱氏。
既长,知其世家,感泣辞母,去之南都入学舍。
昼夜苦学,五年未尝解衣就寝。
或夜昏怠,辄以水沃面。
往往稠粥不继,日再食,遂大通儒家经典之旨,慨然有志于天下。
译文:范仲淹三岁的时候死了父亲。
母亲很穷,没有依靠。
就改嫁到了长山的朱家。
(范仲淹)长大以后,知道了自己的生世,含着眼泪告别母亲,离开去南都学舍读书。
(他)白天、深夜都认真读书。
五年中曾经没有脱去衣服上床睡觉。
有时夜里感到昏昏欲睡,就用水洗脸。
吃饭上顿不接下顿,每天只吃两顿饭。
于是他领悟了儒家经典的意思,后来又立下了造福天下的志向。
14、原文:王充孤,乡里称孝。
后到京师,受业太学,师事班彪。
好博览而不守章句。
家贫无书,常游洛阳市肆,阅所卖书,一见辄能诵忆,遂博通众流百家之言。
译文:王充死了父亲,乡里的人称赞他很孝顺。
后来(王充)到了京城,在太学里学习,拜班彪为师。
他喜欢广泛阅读却不死守他人的观点或语句。
他家里贫困没有书,经常到洛阳的街市店铺游逛,阅读(别人)所卖的书,看一遍就能背诵记住。
时间长了,就通晓了各家各派的言论。
15、原文:古人有学书于人者,自以为艺成,辞而去。
师曰:“吾有一箧物,不欲付他人,愿托置于某山下。
”其人受之,因其封题不甚密,乃启而视之,皆磨穴之砚也,数十枚,方知师夙用者。
顿觉惭愧,乃反而学,至精其艺。
译文:古时候有个学习书法的人,自己以为学成了,告别师父离去。
师父说:“我有一箱东西,不想送给其他人,希望安放在某山下面。
”那个人接受了,由于东西封条封得不是很牢,于是就打开来看,箱子中都是些磨出洞的砚台,几十枚,才知道是师父从前用过的。
顿时觉得十分惭愧,于是返回继续学习,直到学得十分精通。
16、原文:陶公少时,作鱼梁吏,尝以坩鲊饷母。
母封鲊付使,反书责侃曰:“汝为吏,以官物见饷,非唯不益,乃增吾忧也。
”
译文:陶侃青年时期,作过掌管渔业的小官,曾(派人)把一陶罐腌鱼送给母亲,他母亲把原罐封好交给送来的人,同时附了一封信责备陶侃,说:“你作小官,用公家的东西来送给我,不但对我毫无好处,反倒使我担心。
”
17、原文:永之氓咸善游。
一日水暴甚,有五六氓乘小船,绝湘水。
中济船破,皆游。
其一氓尽力而不能寻常。
其侣曰:“汝善游最也,今何后为?”曰:“吾腰千钱,重,是以后。
”曰:“何不去之?”不应,摇其首。
有顷,益怠。
已济者立岸上呼且号,曰:“汝愚之甚,蔽之甚,身且死,何以货为?”又摇其首。
遂溺死。
译文:永州的百姓都善于游泳。
一天,河水突然上涨,有五、六个人乘着小船渡湘江。
渡到江中时船破了,都游泳(过江)。
其中一个人尽力游泳,但仍然游不了好远。
他的同伴们说:“你最善于游泳,现在为什么落在后面?”他说:“我腰上缠着一千文钱,很重,这就落后了。
”同伴们说:“为什么不丢掉它呢?”他不回答,摇摇他的头。
一会儿,他更加疲困了。
已经游过河的人站在岸上,又呼又叫:“你愚蠢到了极点,糊涂到了极点,自己快淹死了,还要钱财干什么呢?”他又摇摇他的头,于是淹死了。
18、原文:王安石退居金陵。
一日,头幅巾手拄杖,独游山寺。
遇数客盛谈文史,辩说纷纭。
公坐其下,人莫之顾。
良久,有一客徐问公,曰:“亦知书否?”公颔之而已,复问公何姓。
公拱手答曰:“安石姓王。
”众人惶恐,俯而去。
译文:王安石退居到金陵。
一天,他头裹一块布,拄着手杖,独自游览山寺,遇见几个人在那里高谈文史,议论纷纷。
王安石坐在他们旁边,没人注意到他。
好久,有一个客人慢慢问他说:“你也懂得文书?”王安石只是点头,人家再问他姓名,王安石拱拱手回答说:“我姓王,叫安石。
”那群人惶恐,惭愧的低着头离开。
19、蛙与牛斗
原文:蛙于草中,视牛渐进,庞然大物也,嫉之。
遂吸气鼓腹,欲逾于牛,谓伙曰:“吾腹稍大,似牛乎?”伙曰:“去远矣!”蛙怒,复吸气鼓腹,曰:“今如何?”曰:“与前无异。
”蛙暴起,又吸气鼓腹,须臾,腹裂而死。
牛历其旁,践蛙尸于泥上。
此谓不自量力者也。
译文:一只青蛙在草中,看见牛慢慢过来,认为是很大的东西,十分嫉妒它。
于是吸入空气鼓起肚子,想要超过牛,问同伙:“我的肚子稍微大点,像牛吗?”
同伙说:“距离远着呢!”青蛙十分气愤,又吸入空气鼓起肚子,说:“现在怎么样?”(同伙)说:“和前面没有异处。
”青蛙猛地跳起来,再次吸入空气鼓起肚子,片刻,肚子裂开而死了。
牛经过青蛙的旁边,把它的尸体践踏在泥土上。
这就是自不量力的人。
20、顾况戏白居易
原文:乐天初举,名未振,以歌诗投顾况,况戏之曰:“长安物贵,居不大易。
”及读至《原上草》云:“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曰:“有句如此,居亦何难?老夫前言戏之耳!”
译文:白居易初次参加科举考试,名声没有振兴,用歌和诗投送顾况。
顾况戏弄他说:“长安物价很高的,居住在这里很不容易。
”到读完《赋得古原草送别》一诗后说:“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顾况说:“能写出这样的句子。
居住在这里又有什么难的。
我前面的话只是戏弄你罢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