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好自己的“故事”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讲好自己的“故事”

作者:柳菲絮古宏亮

来源:《党的生活·党员电教与远程教育》2016年第02期

由于工作原因,笔者经常拜读各地远教干部写作的各种体裁的稿件。我们的远教干部能吃苦也能战斗,不少人写的文章都文采斐然,令人惊艳。不过,也有不少文稿显得差强人意,有的套话连篇、语言空泛,有的词汇贫乏、亮点不彰。也有不少文稿在文理、言辞上无可挑剔,但通篇都是总结汇报味道,不适合新闻媒体的宣传口吻。还有不少文稿追求大而全,不符合新闻媒体的表现要求。而且在来稿中,总结经验式的机关材料多,形式灵活的通讯文稿少;写给领导看的内部汇报稿子多,写给读者看的对外宣传稿件少。这都是笔者在工作中发现的现象和问题。这些现象和问题说明,我们的远教干部中还有相当一部分人不太擅长写文章,或不太重视对外宣传。

习近平主席出访欧洲时曾在讲话中强调,要帮助青年“讲好中国故事”。在“酒香也怕巷子深”的年代,“讲好故事”已经成为让外界了解自己的必需宣传手段,是一种责任、一种使命。领导人想讲好中国故事,媒体人要讲好中国人的故事,人人都应有表达自我的紧迫感,讲好自己的故事。而对于我们远教干部来说,也要讲好自己的“故事”,讲我们的工作,讲我们工作中出现的人和事,并且要善于讲、经常讲,让外界知道我们都在做什么、有什么意义,从而促使更多的人理解我们的工作,直接推动我们的工作更好更快向前发展。所以,对于远教干部来说,一味埋头苦干固然值得提倡,但也不能忽略了对外宣传,不能闭口不言,把我们的“故事”埋没于时代洪流。这就需要我们从思想意识到综合能力全面武装,强化“讲故事”的意识,锻炼“讲故事”的能力。

首先,要重视外宣工作,加强与新闻媒体尤其是党建媒体的沟通合作。仅仅在单位内部传播我们的经验是不够的,我们必须依赖于更广泛的大众传播媒介或党建宣传媒介来进行自我宣传,让媒体成为我们对外的喉舌,将我们的工作经验在更大范围内进行展示。这既有利于我们自身的形象宣传,也有利于系统内的经验交流和共享。因此,我们就要常与媒体沟通合作。具体的方法,一是要广外联、常投稿,不断向新闻媒体尤其是党建媒体推介自身工作经验,增加上稿机会;二是要勤宣传、多邀请,一旦本地有了好的经验,要积极邀请媒体记者来采风。为此,要在内部建立专门的通讯员队伍,落实外宣任务;对外部强化广泛协作,争取媒体认同。

其次,要强化自身动手写作能力,适应多种体裁文稿写作。在工作中出了亮点、有了创新,往往需要配合强大宣传攻势来推广这些做法。而要把我们的“故事”写得精彩耐读,就需要一定的写作能力和素材积累。所以,我们的远教干部要强化自身素质,多写作、常练笔。一方面,我们要多学习组工前辈的稿件,锻炼公文写作能力,以适应我们日常工作的需要;另一方面,我们要多向媒体文章学习,练习多种体裁文章的写作,以适应对外宣传工作的需要。同时,我们也要注意积累素材,在站点发现了新鲜事,在农村发现了典型故事,都要随手记下来,以后在写作中将其顺手拈来、灵活使用。

最后,要争取建立相应的外宣奖励机制,以鼓励各级远教干部养成写作习惯、强化宣传意识。对积极创作、善于思考的远教干部,应适当给予奖励,奖励形式可以根据本地实际情况定。还应开展一系列活动,比如推广一篇好文章,或者举办“好故事”评比,或者开展远教征文,用形式丰富灵活的各类活动推动远教干部尝试更多体裁作品的写作,从而推动远教干部养成勤动笔的好习惯,培养出一大批远教“段子手”。

“宝剑锋从磨砺出”,生花妙笔都不是天生的,而要经过后天的锻炼熏陶。不擅长写作的远教干部无需灰心,一时写不出令多数人满意的稿子也不用着急,只要我们勤学习、多动笔,有朝一日必然会找到属于自己的那支生花妙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