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治疗艾滋病临床免疫研究的价值

合集下载

中医药治疗艾滋病临床疗效评价标准的初步研究

中医药治疗艾滋病临床疗效评价标准的初步研究

特应性皮炎的病因和发病机制主要包括遗传、免疫、环境和皮肤屏障功能异 常等多个方面。中医药治疗特应性皮炎的基础在于调理机体内在环境,改善皮肤 屏障功能,从而达到缓解症状、减少复发的目的。
中医药治疗特应性皮炎的方法包括中药、针灸、推拿等。中药治疗主要采用 清热解毒、养血润燥、活血化瘀等方剂,如消风散、四物汤等。针灸和推拿等非 药物治疗方法则着重于调整机体内在环境,提高皮肤屏障功能,缓解瘙痒等症状。
总之,中医药治疗艾滋病患者的临床观察表明,中医药在改善患者症状、提 高生存质量、延缓病情发展等方面具有积极作用。虽然仍存在一些不足,但随着 研究的深入开展,相信中医药在艾滋病治疗中的应用将得到更广泛的认可和推广。 这不仅有助于提高艾滋病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也为中医药事业发展和疫 情防控工作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中医药治疗艾滋病的方法多种多样,包括中药内服、外敷、针灸等。内服药 物如复方鳖甲软肝片、六神丸等,这些药物有助于调节机体免疫功能,抑制HIV 病毒复制。外敷药物如雷公藤等,具有抗炎、抗菌、抗病毒等多重作用,能够改 善患者的免疫状况。针灸治疗通过刺激特定的穴位,调节经络气血,增强机体免 疫力。
通过对8946例艾滋病患者的临床观察,我们发现中医药治疗艾滋病具有一定 的疗效。在服药期间,大多数患者的不良反应较小,仅部分患者出现胃肠道不适、 皮疹等轻微反应。治疗过程中,患者的症状如发热、咳嗽、乏力等均有明显改善。 同时,中医药治疗还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对患者的心肝肾功能无明显影响。
四、初步研究结果与讨论
经过初步研究,我们提出了一套针对中医药治疗艾滋病的临床疗效评价标准。 该标准包括以下指标:
1、症状改善率:通过对患者进行症状评分和症状改善情况的观察,计算症 状改善率。
2、生活质量提高率:通过采用生活质量量表等方法,对患者的生活质量进 行评估和比较。

中医药防治艾滋病的研究进展

中医药防治艾滋病的研究进展
1 5 3 4
G u a n g x i Me d i c a f J o u r n a Z , No v . 2 0 1 3, V o 1 . 3 5, No . 1 1
●文 献 综述
中医药防治艾滋病的研究进 展▲
陈子 瑶 邓 鑫 梁
( 1广西 中 医药 大学 , 南 宁市
汤或归 脾 汤加 减、 柴 胡疏 肝散 、 温胆 汤 加减 为主。 ( 3 ) 发病期 : 治疗原则是治标 与 固本并行 , 以达 到减 轻 机会性 感染 症 状 , 提 高艾 滋 病 患 者 的生存 质 量 , 降 低其死亡率的 目的。此期患者常因免疫力低下而并
发 机会 性 感 染 , 多 见痰 热 壅 肺 、 肺 肾不 足 、 气虚血淤、 肝 经 湿蕴 、 气郁痰阻、 脾 肾 亏虚 、 肾 阴亏涸 等 症 候 , 方
研专 项( J D Z X 2 0 1 2 0 2 2 ) 。 通信作者 : 邓鑫 , E — ma i l : 2 6 0 4 4 6 3 9 1 @q q . c o n r
用补 中益气 汤 、 香砂 六 君 汤 加 减 ; 晚 期 患 者 多 以脾 肾
学的“ 疫病” 、 “ 伏气 温病” 、 “ 虚劳” 等范 畴… 。病 因
不外乎 “ 邪实” 和“ 正虚 ” 两端 , 正 虚 为后 天 正 气 亏 虚
或先天禀赋不足, 邪实多为湿热、 秽浊、 疫毒等。病机 为机体正气亏虚, 湿热疫毒之邪通过精 窍、 皮肤伏于 血络、 营分而致病 …。艾滋病初期多 以邪实为主, 中
【 关键词 】 艾滋病 ; 中医治疗; 中西医治疗; 针灸治疗
【 中图分类号 】 R 5 1 2 . 9 1
【 文献标识码】 A
【 文章编号】 0 2 5 3 . 4 3 0 4 ( 2 0 1 3 ) 1 1

中医能够治好艾滋病.doc

中医能够治好艾滋病.doc

中医能够治好艾滋病艾滋病即后天免疫缺陷综合征,又称“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病名为英文缩写为“AIDS”的音译艾。

滋病 (AIDS) 在全球流行日趋广泛 ,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和世界卫生组织2005 年 11 月 21 日称全球艾滋病病毒感染人数将达到4030 万。

2005 年新增感染人数为 490 万,有 310 万人因艾滋病死亡。

目前全球每天产生 15000 例新的 HIV 感染者,有 8000 人因AIDS 而死亡。

每年全世界约有500 万人感染上 HIV 。

该病于1981 年 6 月在美国首先报告,迄今已蔓延到世界近百个国家,我国也不例外, 1985 年 6 月底在北京协和医院发现首例AIDS 病例。

我国自 1994 年以来 AIDS 病例数和 HIV感染者数迅速增加,全国各省区无一幸免,但以云南、新疆、四川等地最为严重。

截至 2005 年 8 月底,全国累计报告艾滋病病毒感染者 132545 例,其中艾滋病病人 30158 例,累计死亡 7643 例。

到今尚无理想的治疗 AIDS 的方法。

该病临床症状呈多样化,有的患者只有感冒症状,但并不发病,而成为无症状带毒者。

有的患者有发热、头痛、咽炎、咳嗽、皮疹、肌痛、关节痛、乏力、恶心、食欲不振、腹痛、腹泻、便血、体重减轻、抽搐、肿瘤、严重的二次感染以及颈部、腋下或腹股沟淋巴结肿大,还有白细胞及血小板减少等表现。

最后因病人的免疫系统崩溃而迅速死亡。

该病的特点是:播、蔓延快,且大多数是由无症状的病毒携者所播,不易察。

潜伏期,一般 6 个月至 2 年,不易早、早治。

病情凶,死亡率高,患者大多在确后 1 年内死亡。

据目前研究所知,病是T 胞白血病毒Ⅲ型(HTLV -Ⅲ)感染的染病,主要通性接触播,其次是血液染,以及期母播,其他如眼泪、唾液等也有播作用。

防措施主要包括防止性播,血血及血制品供血者行病原体病毒。

病的病因、病机尚未研究清楚,目前没有理想的治方法,是医学界普遍关注的一个,我国已中医家在国内外参加防治病的研究。

艾滋病中医药治疗的研究进展

艾滋病中医药治疗的研究进展
2 艾滋 病 的 中 医理 论 认 识
制 H V活 性作 用 , 桑 白皮 、 I 如 巴豆 、 芦 等 J 徐 宏 喜 等 人 对 抗 HV 酶 漏 。 I

5 4・ 3
光 明 中医 2 1 0 0年 3月 第 2 5卷 第 3期
CG M Ma h2 1. o 2 . J MC r 0 0 V l 5 3 c
【 研 进展 】 科
艾 滋病 中医药治 疗 的研究 进 展
郭 晓 辉 谢 世 平 彭 勃 许 前 磊 任 聪 颖 左 刚
病 之 源 。从 病机 上分 析 , 它潜 伏 期 长 , 发病 急 骤 , 且 症状 多 样 , 本 虚 为
艾 滋病 全 称 为 获 得 性 免 疫 缺 陷 综 合 征 ( curdimuo ec ny aq i m ndfi c e ie snrm , I S , 由 人 类 免 疫 缺 陷 病 毒 ( u n i u 0eiec y do e A D ) 是 hma mm ndf i y cn vrsH V) i , I 引起 的慢 性 的致 死 性 的 传 染 病 。 18 u 9 1年 在 美 国 首 次 发 现 艾 滋 病 患 者后 , 滋病 在 全 球 迅速 蔓 延 , 人类 的 健 康 和 生 命 带来 了严 重 艾 给
人 群 和 局 部地 区 高 流行 的态 势 。 随 着艾 滋 病 迅速 蔓 延 , 滋 病 已经 成 为 全 球 高 度 重 视 的 卫 生 问 题 艾 和社 会 问题 , 滋 病 防治 日益 严 峻 。 在 过 去 的 2 艾 O多 年 里 , 国家 投 入 了 大量 的 物力 及 人 力 , 制 出 多种 抗 病 毒 药 物 , 及 后 来 的 高 效 联 合 疗 法 研 以 即鸡 尾酒 疗 法 的应 用 曾 给 艾 滋 病 的抗 病 毒 治 疗 带 来 了 曙 光 , 病 毒 量 使 大 幅度 下 降 , 但病 毒 不 能 完 全 清 除 , 药 后 易 反 弹 , 物 的不 良反 应 较 停 药 多且 易 产 生 耐药 性 , 以致 于 限制 了 它们 的临 床 应 用 ; 于艾 滋 病 病 毒 的 由

中医药抗艾滋病的临床研究

中医药抗艾滋病的临床研究

中医药抗艾滋病的临床研究
王宝祥;石昌德;董雪梅
【期刊名称】《吉林医药学院学报》
【年(卷),期】1998(000)001
【摘要】艾滋病(AIDS)是由艾滋病病毒感染所致的一种疾病,迄今尚无有效的疫苗及治愈药物。

采用组织增减法从中草药中筛选出抗AIDS病毒药物,可以改善AIDS症状,延长生存及降低发病率。

【总页数】3页(P54-56)
【作者】王宝祥;石昌德;董雪梅
【作者单位】解放军第456医院!济南市250031;山东中医大学附属医院!济南市25001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259.1
【相关文献】
1.肠道天然免疫抗艾滋病病毒作用及中医药干预研究概述 [J], 张清仲;符林春;张苗苗;陈静;周红燕;徐培平
2.田圣勋:以中医药对抗艾滋病 [J],
3.中医药对抗艾滋病高效逆转录病毒疗法毒副作用的研究进展 [J], 李辉;张琳
4.广州中医药大学实验证实:白藜芦醇有抗艾滋病病毒作用 [J], 无
5.四项中医药研究成果获国家奖,天然虎骨、牛黄找到替身,抗艾滋病中药制剂“复方SH”研制成功 [J],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中医药治疗“艾滋病”探讨

中医药治疗“艾滋病”探讨
严 重 的细 胞 免 疫 缺 陷 , 故把 这 种 疾 病 称 为
“ 艾滋 病 ” 治 疗 的
症状延长 生命 为主。③气 虚血 瘀 是 H V I 感染后贯穿始终的病理现象 , 以益气活血 作为基本治疗法则 , 对艾 滋病病 毒感染者 和患者有保护 免疫 , 减轻症状 , 延长生命 , 提高生存质量 的作 用。以益 气活血 、 阴 养 解毒为主的艾灵 颗粒I 号在 临床上经过观 察取得满意效果。④针对 H V感染 , I 某些 中药复方具有 一定 的稳定患 者免疫 功能
痴呆 。另外瘟疫邪毒蕴于血 脉之中 , 日久
10 2 30 2长 春 市 中 医 院
上焦 ( 心肺 ) :咳嗽 、气短 、喘促 、心悸

中焦 ( 胃 ) 脾 :恋心 、纳呆 、腹泻 、 痢】 消瘦
“ 滋 病 ” 中 称 后 天 性 获 得 性 免疫 艾 又 缺 陷 综 合 症 。 18 9 1年 , 国疾 病 控 制 中 美 心 发 现 , 过 去 2年 半 时 问 内美 国 共 有 在
液 等 体 液 之 中 。传 染 的 途 径 主 要 是 密 切 接触 , 这种病 因和传播 方式 , 既不 是外感 六 淫 , 不 是 内 伤 七 情 , 病 原 因 以 一 种 也 致 特 殊 的方 式 , 性 交 、 吻 等 密 切 接 触 相 如 接
气渐盛 , 治疗 以清热解毒为 主。根据 临床 表现 , 上、 、 按 中 下三焦辨证论治 。①上焦 辨证 。症 状 : 嗽、 痰、 短、 促 、 咳 血 气 喘 心 悸、 发热 , 治以清热宣肺 止咳 , 解毒养血宁 心 。处 方 : 腥 草 2 g 桔 梗 2 g 党 参 鱼 0, 0, 2 g 黄芩 1 , 0, 5g 柏子 仁 1g 酸 枣仁 2 g 5, 0, 黄 连 1g 双 花 2 g 水 煎 服 。② 中 焦 辨 5, 0。 证 。症 状 : 心 、 呆 、 泻 、 痢 、 瘦 、 恶 纳 腹 下 消 发 热 。治 以健 脾 和 胃 , 热 解 毒 。处 方 : 清 生 地 1 g 丹 皮 1g 生 石 膏 3 g 石 斛 5, 5, 0, 2 g公 英 1 , 壳 2 g 白 术 2 g 茯 苓 0, 5g米 0, 0, 2 g甘 草 1 g 水 煎 服 。③ 下焦 辨 证 。症 0, 0。

益气养阴、解毒清热法治疗艾滋病的临床研究

益气养阴、解毒清热法治疗艾滋病的临床研究

益气养阴、解毒清热法治疗艾滋病的临床研究作者/梁杰王婷王从亮方路王莉段呈玉目的:探讨积极有效的中医药参与防治艾滋病的方法。

方法:从益气养阴和解毒清热论治97例HIV抗体阳性患者,分别观察他们的症状体征积分、CD4细胞指标的变化。

结果:在此辨证思想的指导下,治疗HIV抗体阳性患者,可以有效地改善症状,延缓CD4细胞的下降。

结论:益气养阴、解毒清热法治疗艾滋病能取得一定疗效。

标签:益气养阴;解毒清热;艾滋病红河州是云南省的艾滋病重灾区之一,艾滋病流行形势十分严峻。

积极有效地发挥中医药辨证施治的优势,参与防治艾滋病,已经成为目前医学界重要的研究课题。

对于现代医学定义的艾滋病而言,中医理论历代著述中,并无与之相应的病名。

但《素问·刺法论》指出:“五疫之至,皆相染易,无问大小,病状相似”。

根据艾滋病具有发病广、病情重、症状相似、传染性强的特点,应归属“疫病”范畴。

笔者自2005年9月~2006年8月采用益气养阴、解毒清热法治疗艾滋病97例,取得一定疗效,现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1.1西医诊断标准参照卫生部制订的《艾滋病诊疗指南》[1]。

1.2中医症状计分标准选取符合中医辨证为气阴两虚、脾肾不足证候之HIV 抗体阳性患者,并对其临床症状按以下积分标准计分,以发热、咳嗽、乏力、纳呆、腹泻、呕吐为主要症状,以皮疹、黏膜溃疡、口糜、疱疹、淋巴结肿大为主要体征,无症状者计0分,症状轻微者计2分,症状明显,但不影响日常生活、工作者计4分,症状严重,且影响日常生活、工作者计6分;以气短(胸闷)、自汗、盗汗、恶心、脱发、头痛、胸痛、腹痛、腹胀、肌肉痛、关节痛、腰痛、皮肤瘙痒、月经失常为次要症状,无症状者计0分,症状轻微者计1分,症状明显,但不影响日常生活、工作者计2分,症状严重,且影响日常生活、工作者计3分;合计最高分为114分。

1.3病例入选标准入选患者HIV抗体均为阳性,并经省CDC确认。

1.3.1第1组CD4细胞计数在200~500个/mm3之间,有或无临床症状者。

中医药对艾滋病治疗的研究进展

中医药对艾滋病治疗的研究进展

中医药对艾滋病治疗的研究进展艾滋病是一种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引起的免疫系统衰竭的疾病。

随着全球艾滋病疫情的严重性日益凸显,寻找有效的治疗方法成为全球医学界的关注焦点。

中医药作为中国传统医学的瑰宝,其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临床经验也为探索艾滋病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本文将对中医药对艾滋病治疗的研究进展进行探讨。

一、中医药对艾滋病毒的影响中医药对艾滋病的治疗主要通过调整患者的免疫功能,阻断病毒复制,减轻症状等方面产生疗效。

中医药提倡以整体观念看待疾病,认为艾滋病是由多种因素引起的,而非单一病因。

因此,中医药治疗艾滋病往往是综合运用多种中药组合而成的方剂,通过不同的作用机理协同作用,以期达到治疗的效果。

二、中医药对艾滋病的免疫调节作用中医药对艾滋病的免疫调节作用是一种重要的治疗途径。

中药中的多种活性成分可以调节人体免疫系统的功能,增强机体的抵抗力。

例如,人参、黄芪等中药被广泛应用于艾滋病患者的免疫调理中,具有促进免疫细胞生长、增加白细胞数量的作用,从而提高机体的免疫力,抑制病毒的复制。

三、中医药对艾滋病症状的缓解艾滋病患者常常面临着疲乏、食欲不振、消瘦等症状,而中医药在缓解这些症状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中药中的多种药材具有滋养身体、增加食欲、调理脾胃的功效,如枸杞子、当归等,被广泛用于艾滋病患者的调养中。

这些中药能够改善患者的身体状况,增加机体对疾病的抵抗力。

四、中医药与抗逆转录病毒治疗的结合目前,常规的抗逆转录病毒治疗已成为控制艾滋病的标准方法。

而中医药与抗逆转录病毒治疗的结合,被认为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治疗策略。

中医药可以减轻抗逆转录病毒治疗的副作用,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另外,中药中的一些化合物还具有直接抑制病毒复制的作用,有望成为抗逆转录病毒治疗的有力补充。

总结起来,中医药在艾滋病治疗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但是,由于目前相关研究的不足以及中医药本身的复杂性,我们仍然需要进一步加强对中医药治疗艾滋病的研究,提高其临床应用水平,并与现代医学相结合,发挥中西医结合的优势,为艾滋病患者提供更好的治疗方案。

中医药治疗艾滋病的研究进展

中医药治疗艾滋病的研究进展

中医药治疗艾滋病的研究进展艾滋病是一种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引起的慢性传染病,世界各国都在积极寻找有效的治疗方法。

除了西药治疗外,中医药也被一些专家作为辅助治疗的选择。

本文将介绍中医药治疗艾滋病的研究进展。

一、中医药对艾滋病治疗的理论基础1. 养阴清热:中医认为艾滋病是由于人体阳气亢盛导致阴虚火旺,因此应以养阴清热为主要治疗原则。

2. 调理脾胃:艾滋病患者常伴有胃肠道炎症和消化系统功能障碍,因此中医药治疗也注重调理脾胃功能。

二、中医药治疗艾滋病的疗效研究1. 中药治疗艾滋病进入临床研究阶段:一些中药复方通过抑制病毒复制和提高免疫功能,被应用于艾滋病患者的治疗,并取得一定的疗效。

2. 中药联合西药治疗艾滋病:在现代医学的理论指导下,一些医生也尝试将中药与西药联合治疗艾滋病,取得了一定的成功。

三、中医药在艾滋病防治中的作用1. 改善免疫功能:中医药可以通过调节人体的免疫功能,增强机体抵抗艾滋病毒的能力,减少病毒复制。

2. 缓解症状:中医药在缓解艾滋病患者症状方面也有一定的作用,例如对于乏力、食欲不振、恶心呕吐等症状的改善有积极的效果。

3. 提高生活质量:中医药协助治疗艾滋病不仅仅关注疾病的治疗,也注重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提升整体健康水平。

四、中医药治疗艾滋病的挑战与展望1. 临床研究的不足:目前中医药治疗艾滋病的临床研究还相对不足,且存在研究方法不规范、样本量不够大等问题,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

2. 缺乏统一的标准和规范:由于中医药治疗艾滋病的方法较多且缺乏统一的标准和规范,治疗效果的评估和监测也较为困难。

3. 多学科合作:中医药作为辅助治疗的一种选择,需要与西医、心理学等多个学科进行合作,形成多学科综合治疗的模式。

综上所述,中医药治疗艾滋病的研究进展虽然还面临一些挑战,但已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未来需要进一步加强对中医药治疗艾滋病的临床研究,完善治疗评估标准和规范,促进中医药在艾滋病防治中的应用,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中西医结合治疗艾滋病对免疫功能的影响

中西医结合治疗艾滋病对免疫功能的影响

中西医结合治疗艾滋病对免疫功能的影响【摘要】目的:探究分析中西医结合治疗艾滋病对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以期为提高艾滋病的临床治疗提供有效依据。

方法:选取自2010年4月至2012年8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艾滋病患者60例,事先征得其同意后,采取随机数字表的方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患者,其中对照组采取西医治疗,观察组采取中西医结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接受治疗后cd4+细胞的计数情况以及患者的治疗效果,做好相关资料的记录工作。

结果:采取对照治疗后,详细记录各组患者cd4+细胞在各时间点的计数变化,发现在治疗12月后,观察组患者的cd4+细胞计数显著增加,与对照组比较,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由此可见中西医结合治疗可以提高患者免疫功能。

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艾滋病可以显著提高患者免疫功能,对临床治疗意义重大,值得推广。

【关键词】中医治疗;西医治疗;艾滋病;免疫功能;临床探析艾滋病又称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是由于患者感染hiv病毒所致,该病毒能够攻击人体的免疫系统,并将具有免疫功能的cd4+细胞作为攻击点,进而损坏人体的免疫机能,使得患者成为各类疾病的攻击对象,而且在患病后会由于无法进行免疫抵抗而引发多种感染致死[1]。

目前学界并无有效的根治方法,主要采取haart高效抗逆转录病毒疗法,即鸡尾酒疗法,但是临床远期效果不佳。

本组探究通过选取自2010年4月至2012年8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艾滋病患者,对其采取中西医结合疗法,以此评价中药治疗对提高患者免疫功能的临床价值。

回顾相关资料,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60例艾滋病患者,男性34例,女性26例,年龄21-55岁,病程4个月-4年。

比较患者致病原因,其中33例性传播,27例吸毒传播。

排除严重心肺疾病和全身性疾病急性期的患者,排除严重精神疾病患者、妊娠以及哺乳期的妇女患者。

事先告知所有患者本次探究的方法与目的,征得其同意后采取随机数字表的方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无显著差异,具有可比性。

中医药如何对治艾滋病

中医药如何对治艾滋病

中医药如何对治艾滋病发布时间:2022-01-13T06:40:37.223Z 来源:《世界复合医学》2021年11期作者:幸继红[导读] 艾滋病(AIDS)作为近年来临床上一种较为常见的传染病,人体在感染病毒后可能出现不同程度的免疫功能缺陷问题。

幸继红凉山州西昌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四川凉山 615000艾滋病(AIDS)作为近年来临床上一种较为常见的传染病,人体在感染病毒后可能出现不同程度的免疫功能缺陷问题。

导致AIDS的病因在于HIV的感染,HIV感染的途径相对较广,主要可以概括为不良性行为、毒品使用和STI群体性接触等。

AIDS作为一个新病种,尚没有一种能够彻底治愈AIDS的药物,但是随着研究的深入,人们对于该疾病的认识也在不断提升。

理论上来说,只要人们远离可能对导致HIV感染的情况,患者积极接受相关治疗,AIDS也是可防可控的。

长期以来临床上针对AIDS的治疗主要集中在西医层面,而随着传统中医的发展,临床方面逐渐开展了针对AIDS的中医研究,并在近年来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一、中医药治疗AIDS的探索对于传统中医药来说,AIDS作为一个新病种,以往的中医药典籍和研究论著中均无相关记载,对传统中医药治疗疾病的理论体系来说也是一次考验。

自我国发现首例AIDS患者距今已有30多年时间,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有关AIDS的中医研究都是一片空白。

经过中医界同仁不懈地努力目前针对AIDS中医对治的研究已取得一定的进展,目前中医药在AIDS的研究进展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一是目前已经有不少的单位中药被证实能够抑制逆转录酶的作用,包括复方三黄散颗粒在内的中药制剂在针对AIDS患者的辅助治疗中能够发挥积极的作用。

二是在AIDS患者的治疗中联合应用中医药在某些症状中的疗效相对确切,并且能够减少单纯西药治疗的不良反应。

三是在AIDS部分机会性感染方面的治疗具有确切的疗效。

但是由于研究的时间相对较短,中医药在AIDS患者治疗的临床应用中依然存在较多的局限性,因此临床上一般会将其与西药联用,以下就将对中医药如何对治艾滋疾病做进一步说明。

浅析中医药治疗艾滋病临床免疫研究的意义

浅析中医药治疗艾滋病临床免疫研究的意义
生 多种 不 可 治 愈 的 感 染 和 肿 瘤 , 后 导 致 被 感 染 者 死 亡 的 一 最
B淋 巴细胞 功能失调 。一方面 , B细胞被非 特异性 地激活 , 表 现为血清 中 IG、 g A和 IE的大量产 生, g 另一方 面这些 B细 胞在受到抗原刺激后 , 又不能产 生特异性 的抗体 , 同时这些 B 细胞对刀 豆蛋 白刺激的增生反应也降低 在体液免疫方面 , HⅣ 进入人体 3 2周后 , ~1 机体就产生 HⅣ 各种结构蛋 白的特异性抗体 , GP 2 、 P 1 P 4 P 8 有 1OG 4 、2、 1、 R T等 。其 中除抗 GP 2 10的 中和性抗 体有抗 病 毒作用 外 , 其
多环 节 、 多靶 点 。但 目前 中 医 药 免 疫 调 节 的 艾 滋 病 临床 研 究 多数 以 T 淋 巴细 胞 的 免 疫 应 答 为 主 , 别 是 针 对 C 4 细 特 D T 胞数 量 和 功 能 , 不能 全 面 反 应 出 中 医 药 的免 疫 调 节作 用 , 这 今 后 应 在 中 医 药 治疗 艾 滋 病 的 天 然免 疫 应 答 和 体 液 免 疫 等 方 面 进 行探 索研 究 , 多 角度 为 中 医 药 治 疗 艾 滋病 , 高免 疫 功 能 从 提
中图 分 类 号 : 5 2 9 R 1. 1
文献 标 识 码 : A
文章编号 :o 7 3 9 2 1 )0 04 3 l 0 —24 (0 1 1 一O 7 ~o
病进展 , 细胞激活水平也不断升高。
除了与 T淋巴细胞 的免疫应 答失调外 , V感染可 引起 HI
艾滋病 , 即获 得性免 疫缺 陷综合 征 ( DS , 由人类 免 AI ) 是 疫缺 陷病毒 ( V) HI 侵入人 体后破 坏人体 免疫功 能, 使人 体发

中医治疗艾滋病的研究进展及前景

中医治疗艾滋病的研究进展及前景

其他中医治疗方法
中医治疗艾滋病的实验研究
03
总结词
研究发现中药对HIV病毒具有抑制作用,能够减轻病毒对人体的损伤。
详细描述
近年来,中药抗艾病毒实验研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研究发现,一些中药材如黄酮类化合物、茶多酚、甘草甜素等具有抑制HIV病毒的作用。这些中药材中的有效成分能够干扰病毒的复制过程,从而降低病毒的数量和活性。
详细描述
总结词
针灸治疗艾滋病具有缓解症状、改善生活质量的作用。
详细描述
针灸治疗艾滋病实验研究表明,针灸可以缓解艾滋病患者的症状,如发热、咳嗽、乏力等,并且可以提高患者的免疫功能。针灸通过刺激特定的穴位,可以调节机体的内分泌和神经系统,从而改善患者的症状和生活质量。
针灸治疗艾滋病实验研究
其他中医治疗方法实验研究
减毒增效
中西医结合理论还强调通过减毒增效的方法,即在中医治疗基础上,选用具有减毒增效作用的中药,提高治疗效果和减轻副作用。
中西医结合理论
中医治疗艾滋病的临床研究
02
VS
近年来,中药治疗艾滋病已经越来越受到关注,临床实践和研究表明中药可以缓解艾滋病症状,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并有一定的抑制病毒作用。
详细描述
中药对免疫系统的调节作用
中药通过调节人体免疫系统,增强机体免疫力,提高抵抗力,对于艾滋病的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中药调节免疫治疗的潜力
中药调节免疫治疗具有广阔的前景,一些中药能够刺激免疫细胞增殖、调节免疫应答、抗炎、抗氧化等方面的作用,为中药治疗艾滋病提供了新的思路。
中药调节免疫治疗前景
针灸治疗艾滋病是在中医理论指导下进行的,针灸可以调节人体阴阳平衡、扶正祛邪,对于艾滋病的治疗具有一定作用。
总结词

中医药抗艾滋病优势的科学分析与前景展望

中医药抗艾滋病优势的科学分析与前景展望

谢谢观看前景展望源自前景展望中医药在抗艾滋病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和潜力,未来的发展前景值得期待。 以下是关于中医药抗艾滋病发展的几点建议:
前景展望
1、加强科研力度:鼓励开展更多的中医药抗艾滋病研究,加大对相关科研项 目的支持力度,提高研究的质量和水平。同时,加强跨学科、跨领域的合作,促 进中西医结合,为中医药抗艾滋病提供更加科学的理论基础。
结论
结论
中医药抗艾滋病具有独特的优势和潜力,通过调节免疫、抑制病毒复制等多 种途径发挥治疗作用。然而,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和临床试验来验证其疗效。未 来发展中,应加强科研力度、开展大规模临床试验、创新药物研发、推广中西医 结合治疗以及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以推动中医药在抗艾滋病领域的发展和应用。 中医药抗艾滋病的科学价值和实践意义将为全球艾滋病防治工作带来新的希望和 突破。
中医药抗艾滋病优势的原理分析
2、优越的配伍组合:中医药方剂的配伍讲究君臣佐使,针对不同病症进行个 体化治疗。对于艾滋病患者,根据其不同的临床表现和体质状况,采取不同的中 药配伍,能够更好地缓解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中医药抗艾滋病优势的原理分析
3、严谨的逻辑思考和科学实证方法的应用:中医药在抗艾滋病过程中重视临 床实践和科学实证。中医药治疗艾滋病的疗效需要通过严格的临床试验和数据分 析进行验证。在实验研究中,中医药通过细胞模型和动物模型等方法,观察其抑 制病毒复制、调节免疫等方面的作用,为临床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前景展望
4、推广中西医结合治疗:将中医药与西医治疗相结合,充分发挥两者的优势, 提高治疗效果。针对艾滋病患者的具体情况,采取个性化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 使患者获得更好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
前景展望
5、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积极参与国际艾滋病防治交流与合作,分享中医药 抗艾滋病的经验和技术成果,推动中医药在全球艾滋病防治领域的应用和发展。

艾滋病医案民间中草药简便高效根治艾滋病

艾滋病医案民间中草药简便高效根治艾滋病

【艾滋病医案】民间中草药简便高效根治艾滋病德文韦德民间中医中草药简便高效根治艾滋病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国家中医发展基础研究”课题组组长贾谦教授在中医战略书中为民间中医鸣锣开道,申报不平,讲了公道话,为民间中医出了一口气。

百年来对民间中医的打击、压制、排挤,甚至采取消灭的态度,给中华民族医带来了极大的抹杀。

不然的话,世界关注的艾滋病,在中国民间中医早就得到解决了。

看了中医战略书,知道了天下还有敢想敢干的七路民间中医,冒着非法行医的罪名和被感染的风险,进入艾滋病高发区,无偿的给患者治病。

有600名患者获得了显着疗效,他们的行动给我树立了榜样和鼓励,增强了我对治疗艾滋病的信心。

我在用民间中医中草药简便高效根治艾滋病的问题上,就有人取笑过我,说世界上还没有谁能研究发明根治艾滋病的特效药,凭你民间中医的几味草药能根治艾滋病,简直是异想天开,想必是癞**想吃天鹅肉罢了,谈何容易。

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我抱着不服气的心态,十几年来刻苦学习勤奋钻研,要为中华民族争口气,弘扬祖国五千年的中医学优良传统,为民间中医生辉,有了这种精神支配,参阅古今中草药典籍,寻找能杀灭艾滋病毒的中草药,终于在临床实践研究中,找到了几味能有显着杀灭艾滋病毒的主要药物。

中草药在历来的温病和慢性病的治疗中,有着不可磨灭的贡献。

随着中医学的发展,中草药临床于艾滋病的治疗中,也有着不可思议的神奇疗效,抗艾滋病活性较强的中草药,能消炎杀菌,益气活血,又能提高和调节免疫功能,达到治愈艾滋病的目的。

艾滋病毒在机体内蔓延速度快,死亡率高,至今无满意治疗措施,引起全人类的重大关注,现在不得不把治疗艾滋病的希望寄托在民间的中草药上。

一、艾滋病的传播途径和自然过程1、血液传播输入带有艾滋病毒的血液和血制品,骨髓和器官移植,以及共有带有艾滋病毒的注射器和针头。

2、性传播以异性性交为主要的传播途径,或西方国家同性恋的传播方式。

3、母婴垂直传播婴儿在母体内是血脉相连的直接感染和遗传。

中医治疗艾滋病的研究进展及前景

中医治疗艾滋病的研究进展及前景
总结词
中医治疗艾滋病的方法包括中药汤剂、针灸、艾灸等,实施过程包括望闻问切四诊合参,辨证施治。
详细描述
中医治疗艾滋病通常采用个体化的治疗方案,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和体质特点,制定不同的中药汤剂、针灸、 艾灸等治疗方案。在实施过程中,医生会通过望闻问切四诊合参,全面了解患者的病情,进行辨证施治,以达 到最佳治疗效果。
利用减毒或灭活的病毒刺激人体免 疫反应。
中医药在艾滋病疫苗研究中的应用
1
中医药作为辅助治疗手段,有助于提高患者免 疫功能,缓解症状。
2
中医药对调节免疫功能、改善生活质量等方面 具有显著优势。
3
中医药在防治艾滋病方面具有一定的疗效,但 仍需进一步研究和探索。
04
中医治疗艾滋病的临床实践 与效果
中医治疗艾滋病的临床方案及其实施情况
中医治疗艾滋病的安全性及不良反应情况
总结词
中医治疗艾滋病的安全性较高,不良反应主要包括胃肠道反应、过敏反应等,多 数情况下可控可处理。
详细描述
中医治疗艾滋病的安全性较高,不良反应主要包括胃肠道反应、过敏反应等,但 多数情况下可控可处理。在临床实践中,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个体化 的治疗方案调整,以确保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推动中西医结合的发展
中医和西医是两种不同的医学体系,相互补充、 协调发展是未来的趋势。中医治疗艾滋病的研究 可以促进中西医结合的发展,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
弥补西医治疗的不足
中医治疗艾滋病可以弥补西医治疗的不足,减轻 抗病毒药物的副作用,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促进中医药的国际化发展
中医治疗艾滋病的研究成果可以促进中医药的国 际化发展,提高中医药在国际上的认可度和影响 力。
VS
临床观察

中医草本抗病毒方法治疗皮艾探索

中医草本抗病毒方法治疗皮艾探索

中医草本抗病毒方法治疗皮艾探索皮肤艾滋病是一种常见的皮肤疾病,一旦患上会给患者带来诸多不适。

传统药物治疗存在一定的副作用和局限性,因此人们对中医草本抗病毒方法治疗皮艾的探索也在不断进行。

皮肤艾滋病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即HIV)感染引起的一种慢性皮肤疾病。

中医认为,皮肤艾滋病多由脾胃虚弱、体质亏损、湿热痰浊等因素引起。

因此,通过草本抗病毒方法调理脾胃、提高免疫力、清除湿热痰浊,可以有效治疗皮肤艾滋病。

一种常用的中医草本抗病毒方法是采用茵陈蒿、马兰头、青黛、侧柏叶等草本植物制成的中药煎剂。

这些草本植物具有抗病毒、消炎、清热解毒的功效,能够调节体内的湿热痰浊,减少病毒的繁殖和传播。

研究发现,这种中药煎剂能够显著减轻皮肤艾滋病患者的症状,促进病情的好转。

除了中药煎剂的应用,中医草本抗病毒方法还包括外用草药膏剂。

例如,采用板蓝根、连翘、金银花等草本植物制成的外用草药膏剂可以直接涂抹在受感染的皮肤上,具有消炎、杀菌的作用。

这些草药膏剂能够有效抑制病毒的繁殖,加速皮肤的愈合,缓解皮肤艾滋病引起的瘙痒、疼痛等不适症状。

此外,中医还注重调理患者的内外平衡。

通过中医草本抗病毒方法治疗皮肤艾滋病时,同时也会搭配饮食调理和中药浴疗法。

例如,适当调整饮食结构,以养阴清热、益气健脾的食物为主,帮助患者恢复体质、增强免疫力;另外,利用中药配方制成的浸泡膏剂进行中药浴疗法,可以通过皮肤吸收中药成分,加速病毒的排出和康复。

中医草本抗病毒方法治疗皮肤艾滋病在实践中取得了一定的疗效。

通过多项临床观察和研究,发现草本植物中含有丰富的活性成分,这些成分具有明显的抗病毒作用,可以有效抑制HIV病毒的复制和传播。

同时,这些草本植物还具有调节免疫功能、促进组织修复的作用,能够减轻患者的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然而,需要指出的是,中医草本抗病毒方法治疗皮肤艾滋病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首先,由于皮肤艾滋病的病理机制复杂,治疗过程可能会较长,需要患者坚持长期治疗。

中医药治疗82例HIV/AIDS患者HIV病毒载量变化的临床疗效观察

中医药治疗82例HIV/AIDS患者HIV病毒载量变化的临床疗效观察

般、 轻微 、 阴性分别记 6 4 2 0 3 2 1 0分 , 征记 9 6 、 、、 或 、、、 体 、、
3 0分 , 后 根 据 症 状 体 征 积 分 法 , 效 等 级 分 为 有 效 、 定 、 、 最 疗 稳 无 效 3 等 级 。有 效 : 床症 状 体 征 改 善 较 明显 , 积 分 下 降 ≥ 个 临 总
3 8

云 南 中 医 中 药 杂 志
2 1 年第3 卷第 1 期 01 2 0
临 证 报道 ・
中 医药 治 疗 8 2例 HV AIS患 者 HV病毒 载 量 变 化 的 临床 疗 效 观 察 I/ D I
段呈 玉 ,赵 竞 ,李艳 萍 ,杨 绍春 ,蔡 怡 ,孙 俊 ,贺铮铮 ,李 钦 ,宋娜 丽
气 郁 痰 阻 , 血 内停 型 瘀
成分对人体 进行多环节 、 多层 次、 多靶 点的整合调节 , 作用 持
久, 副作 用小 , 目前在调节免 疫方面显 现出一定 的作 用 , 其 但
抗 病 毒 作用 不 明显 , 作用 机 制亦 不 明 了。 本 文 拟 通 过 对 8 2例
脾肾亏虚 , 邪阻滞型 湿
况( 以数 据 完 整 的 5 例 为统 计 ) 表 4 O 见 。
表 4 治 疗前 后患者 C 4 O T淋 巴细 胞计数 变化情况 ( ±s n% ) ) ( 增加 稳定 减 少 治疗 前 治疗后 t 值 P
病毒复制 大于清 除, V病毒载量将逐年增加 。而 8 例 患者 HI 2 经单纯 中医药 治疗后 , V病 毒载量 在 2年 的治疗过 程 中基 HI
升 9 0 5l / . g mL。 o 4 4 治 疗 结 果 .
3 2 1 0
4 5 3 5 2 5 1

中医药防治HIV/AIDS研究现状与展望

中医药防治HIV/AIDS研究现状与展望
1 . 1 . 3 “ 状 态 学模 式 ” 论 治。
可将艾 滋病 病毒感染机体后 的状态 分态 、 艾 滋 病 肿
艾 滋病病名 在 中医古籍 中并无 记载 , 但 根据 其
2 01 3 一 O 4 — 2 2 收 稿 日期 :
其 他一 些 非药 物治 疗 , 如 针刺 、 艾灸、 心理疗 法 等 。 从研 究 内容来说 , 中 医对 艾 滋 病 的 研 究 目前 主要 侧 重 于 中 医药 防治 及 证 候 学 研 究 两 方 面 。现 就 近 年 来 我 国 中医药对 H I V / A I D S治 疗 及 证 候 的相 关 性 研 究 进行 概述 。 1 中 医 药 对 艾 滋 病 的 防 治 及 证 候 研 究
世 界科学技术一中医药现代化 ★新疆基地 / 艾滋病 ・ 慢性阻塞性肺病
中 医药防 治 H I V / AI D S研 究现状 与展 望六
张 颖 ,马建 萍 , 马秀兰, 艾合 买提 ・ 阿不都 热依 木 ,李静 茹 ,曾 琳
( 新疆 ・ 国家 中医临床研究基地/ 新疆维吾尔 自治 区中医医院 乌鲁木齐 8 3 0 0 0 0 )
2 0 1 3 第十五卷
第五期
 ̄ r V o 1 . 1 5 N o . 5
实现有机 结合 , 避 免 了西 医 的 “ 病” 与 中医的“ 证” 机 械结合 的问题 , 对 艾 滋 病 的 治 疗 形 成 纵 横 交 叉 的 诊
性传 染病 , 是人类最严 重 的传染病之一 。 近3 O年 来 , 通过 持续 的医疗 实践 , 祖 国医学对 A I D S的认识和研究 不断加深 , 相关科研 和临床水平 有 了 长 足 的发 展 。目前 对 于 本 病 的研 究 主 要 分 为 理 论性 研究和 临床研究 两大类 。理论性研究 多是 根据 艾 滋病 中医临床 特点 以及 中医药辨证论 治法则 , 进 行 理论 性 探讨 ; 临床 研究 包 括治 法研 究 、 自拟方 研 究、 成 药研究 等方面 , 对A I D S的治疗相 对集 中在辨 证分 型治疗 、 分期 分型治 疗 、 单病 单方 治疗等 , 还 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医药治疗艾滋病临床免疫研究的价值
发表时间:2018-07-04T16:04:40.097Z 来源:《医师在线》2018年4月上第7期作者:柳牡丹
[导读] 从多个角度为中医药治疗艾滋病,提升免疫功能的治疗效果提供相应的依据。

苍南妇幼保健院检验科
摘要艾滋病临床免疫研究运用中医药治疗会设计到多个层次、多靶点、多环节。

但是现今中医药免疫调节的艾滋病临床研究主要以T淋巴细胞的免疫应答,尤其是针对CD4+T细胞功能和数量,这无法将中医药的免疫调节作用全面反映出来,之后运用在中医药治疗艾滋病的体液免疫和天然免疫应答等方面进行分析,从多个角度为中医药治疗艾滋病,提升免疫功能的治疗效果提供相应的依据。

关键词:中医药治疗;艾滋病;临床免疫;价值分析
在1981年美国同性恋中发现首例艾滋病。

1982年,美国疾病控制中心正式提出了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的概念,提出艾滋病是指原因不明的细胞免疫缺陷引起的卡氏肺囊虫肺炎、卡波肉瘤以及其他相应的机会性感染[1]。

1986年,国际病毒分类学会和微生物学会将LAV/HTLV-III/ARV统一命名为人类免疫缺陷病毒,也称为艾滋病病毒。

这种病毒对人体侵袭之后对人体的破坏人体免疫功能产生影响,导致人体出现多种无法治愈的肿瘤和感染,进而引起引起感染者死亡。

1 HIV感染后机体的免疫改变
HIV进入人体之后对人体的免疫系统进行破坏,不但关系到T淋巴细胞的免疫反应,同时也累及到体液免疫和天然免疫应答。

艾滋病的发病与机体免疫系统的状态息息相关,AIDS患者的免疫病理表现为:CD4+T淋巴细胞功能障碍、CD4+T淋巴细胞数量减少、免疫重建以及异常免疫激活[2]。

CD4+T淋巴细胞数量将降低受到多种因素影响,会因CD4+T淋巴细胞的破坏而增多;CD4+T淋巴细胞的产生而减少;淋巴组织被阻隔在外周血的CD4+T淋巴细胞等。

CD4+T淋巴细胞功能障碍主要表现为T辅助细胞1被T辅助细胞2所替代,抗原呈现为细胞功能受损,白细胞介素-2降低和对抗原反应活化能力,导致HIV/AIDS患者容易出现感染。

HIV感染后肌体免疫系统被异常激活,主要为CD4+、CD8+淋巴细胞表达为CD69、CD38和HLA-DR等免疫激活标志物水平异常升高,同时与HIV血浆病毒载量具有良好的相关性,同时随着疾病的进展,细胞激活水平也在不断提升[3]。

2中医药治疗艾滋病临床免疫研究现状
艾滋病运用中医药治疗的优势在于能够通过辨证论治及整体调节,发挥补肾固本、益气扶正、清热解毒及活血化瘀的效果,提升机体免疫功能。

现今,我国在临床上应用的中药有几十种之多,大部分具有机体免疫调节功能,例如中研一号方(艾克冲剂)、克艾可、爱康胶囊、益爱康胶囊、复方三黄散、三归片、唐草片、爱可扶正片、扶正袋泡冲剂、艾滋宁、艾滋可宁、艾乃吉I号、艾滋康、扶正排毒I、II 号等[4]。

相关研究指出,这些药物可以从多个方面对机体进行免疫调节,提升中性粒细胞吞噬功能,促进单核巨噬细胞吞噬功能,诱导干扰素生成。

现今,临床研究上对于中医药治疗艾滋病的免疫调节重点在于对T淋巴细胞功能和数量方面的研究,无法充分展现中医药免疫调节的多环节、多层次、多靶点的特点。

3临床方面应多角度探索中医药调节HIV/AIDS患者免疫功能的研究
人体的免疫系统能够对机体进行保护,抵抗外界病原微生物感染,发挥免疫检测功能及维持自身稳定。

人体的免疫系统不仅包括免疫细胞,免疫细胞只是其中一小部分,最根本的免疫系统是自我修复系统和自我净化系统,充分调动其自我修复能力和升降出入机能,这是中医祛邪致病的最根本的方法。

艾滋病通过中医药治疗,目的是提升机体免疫功能,不但能够杀灭和抑制病原微生物,还能够降低病原微生物对人体产生的危害,恢复人体自身免疫平衡。

人体的免疫系统相对复杂,每个环节都是密切相关的,在感染HIV后,无法估计存在的复杂性,也正是由于这种复杂情况,为中医药抗HIV/AIDS的研究提供了希望[5]。

HIV感染导致CD4+T淋巴细胞水平降低,增加了条件感染的易感性,一些病毒在人体内以停止复制的形式长期存在,当机体免疫力降低时,机体的免疫应答能够控制,但无法消除HIV,补体部分的缺陷导致体液免疫功能障碍,吞噬细胞缺陷引起大面积的细菌感染。

在任何一个环节加入中药都能够改变免疫系统网络结构,打破不平衡的病理状态,促进机体良性循环发展。

中医药治疗艾滋病时,对机体的免疫调节涉及到多个靶点、多个环节,在临床应用中应不断的找寻中医药自身的特点和规律,能客观的对免疫调节功能进行评价,
4小结
研究表明中医药治疗艾滋病能够提升患者的免疫功能,单纯运用T淋巴细胞亚群来对中医药治疗的特点进行评价,无法全面表达,应该不断的探索中医药临床研究价值,从多个角度来评价和研究HIV/AIDS患者免疫功能情况,尽最大努力改变患者免疫功能,建立多个客观评价指标,对我国中医药治疗艾滋病的临床实践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和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邱廷山,李学芝.益艾康胶囊治疗艾滋病的临床观察[J].中医学报.2011,24(01):154-155
[2]苏美銮.中医药治疗艾滋病腹泻的研究概况[J].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杂志.2011,36(04):975-976
[3]施晓玲,倪晋宝.中医药治疗艾滋病皮肤黏膜病变34例[J].云南中医中药杂志.2011,20(10):485-486
[4]安娇,任体莲,王春玉,等.康爱保生丸治疗艾滋病27例[J].云南中医中药杂志.2011,14(10):348-349
[5]柳克述,王红梅,钟丽明,等.中医药治疗艾滋病111例临床分析[J].云南中医中药杂志.2011,10(10):248-249。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