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静电安全管理规范
防静电管理制度(5篇)
防静电管理制度(一)、油库一切储油设施、设备管线等防静电接地装置必须符合电业部门和《石油库设计规范》的规定。
(二)、油库计量作业,油罐车、船舶装卸油等防静电必须按《石油库管理制度》第二十三条款实施。
(三)、静电接地的要求、范围、电阻值、码头接地系统,其它防静电等必须按《易燃可燃液体静电安全规定》执行。
(四)、加强对接地装置连接系统的维护工作,接地连接的各导体之间,接触应牢固可靠,无锈污,及时更换,腐蚀了的势片,以确保电气通路的完好性。
(五)、如接地连接系统有断裂点,在从事恢复性工作前,应确保断裂点周围的环境内没有易燃、易爆物质。
(六)、如对设备、管道等进行局部检查会造成有关物体静电连接回路断路时,应事先做好临时性接地,检修后应及时复原,并重新测定。
使接起电阻值全部达到规定值之内。
(七)、在能产生静电的场合,移动设备的接地线装拆工作必须做到:1、在操作或移动之前进行;2、已经过规定的静置时间方可进行;3、应离开易燃易爆危险部位或在连接点的上风向进行。
(八)、每年定期分别对各固定设备的接地电阻进行测量,并建立测量数据档案,被测接地电阻值不符规定,应立即检修。
防静电管理制度(2)是指企业或组织为避免静电对人员、设备和环境造成损害,制定的一系列规章制度和管理措施。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防静电管理制度的内容:1. 培训和教育:企业应向员工提供有关静电的基本知识和防范措施的培训和教育,确保他们能够正确理解和应对静电问题。
2. 静电监测和测试:企业应建立静电监测和测试系统,定期检测和测试静电问题,确保设备和环境的静电水平符合标准,并及时发现和解决存在的问题。
3. 接地和防护措施:企业应建立有效的接地系统,确保设备和人员能够及时导出积累的静电电荷,并采取适当的防护措施,如穿防静电服装和鞋子,使用防静电地板和工作台等。
4. 静电安全规范:企业应制定相关的静电安全规范,明确静电产生和积聚的场所和方式,禁止或限制一些可能造成静电危害的行为和操作,如禁止在易燃气体环境中使用易产生静电的工具和设备。
防静电安全管理制度规则
一、总则为了保障公司生产安全,预防静电事故的发生,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及相关法律法规,结合公司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公司所有从事生产、科研、试验、管理等活动的人员,以及公司所有涉及静电产生和处理的设备、设施。
三、防静电原则1. 静电防护应以预防为主,综合治理为辅。
2. 防静电工作应遵循“人防、物防、技防”相结合的原则。
3. 防静电工作应遵循“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
四、防静电措施1. 设备设施(1)静电敏感设备应采取接地措施,接地电阻不大于1欧姆。
(2)易产生静电的设备,应定期进行除油、除锈、除污等处理。
(3)静电敏感材料应存放在防静电柜或防静电容器中。
2. 操作人员(1)静电敏感操作人员应穿着防静电服装、防静电鞋。
(2)操作人员应掌握防静电知识,熟悉防静电操作规程。
(3)操作人员应定期进行防静电知识培训。
3. 环境控制(1)静电敏感区域应保持相对湿度在45%以上。
(2)静电敏感区域应避免使用易产生静电的物品。
(3)静电敏感区域应定期进行静电检测。
五、防静电管理制度1. 防静电设施的管理(1)防静电设施应定期进行检查、维护,确保其完好、有效。
(2)防静电设施发生故障时,应及时进行修复。
2. 防静电知识的宣传与培训(1)公司应定期开展防静电知识宣传活动。
(2)公司应定期对操作人员进行防静电知识培训。
3. 静电事故的处理(1)发生静电事故时,应立即采取措施进行处置。
(2)静电事故发生后,应立即上报公司安全管理部门。
(3)公司安全管理部门应组织调查静电事故原因,并采取相应措施防止类似事故再次发生。
六、监督检查1. 公司安全管理部门应定期对防静电工作进行检查、监督。
2. 操作人员应积极配合监督检查工作。
七、奖惩1. 对在防静电工作中表现突出的个人和集体给予表彰和奖励。
2. 对违反防静电管理制度,造成静电事故的个人和单位,给予通报批评、经济处罚等处理。
八、附则1. 本制度由公司安全管理部门负责解释。
防静电安全管理办法(三篇)
防静电安全管理办法1 范围1.1本办法规范了公司生产操作中及常用工具设备防静电的安全技术要求。
1.2本办法适用于公司可燃、易燃液体、粉体防静电工作。
2 职责2.1机动设备处负责机械、动力设备等的管理,使其符合安全技术规范。
2.2安全处负责组织、制定防静电安全技术管理办法,并监督检查执行情况。
2.3各基层单位负责严格执行各项安全管理办法。
2.4电器检修安装队负责防静电管理和维护工作,并按公司有关规定、办法执行。
3 工作程序及要求3.1静电引起燃爆灾害的条件3.1.1有静电电荷的产生。
3.1.2有足以产生引燃性放电的静电电荷的积聚。
3.1.3有合适的火花间隙,使积聚的电荷以引燃的火花形式放电。
3.1.4在火花间隙中必须有可燃气体与空气形成的爆炸性混合气体。
3.2酿成静电燃爆灾害必须同时满足以上四个条件,因此,防止其灾害形成,必须破坏其中的某一条件。
3.3安全要求3.3.1粉体的防静电3.3.1.1抽送P2S5操作防静电a)生产添加剂所用的P2S5,在抽送整个过程中必须在足够破坏燃烧三要素的N2或其它惰性气体保护下进行。
b)盛装P2S5的桶和输送管线必须接地合格。
3.3.1.2聚丙烯下料包装防静电a)聚丙烯包装前,台秤要置于导地金属板上,同时要求金属板的接地及开关球阀垫片导电状况必须处于良好状态。
b)成品包装前闪蒸釜经N2置换和通空气失活后,可燃气浓度经采样分析必须达到小于或等于0.2%,并符合安全规定。
c)成品包装前必须将聚合釜的出口阀、闪蒸釜的入口阀关死,并将排空阀打开,同时在包装口抽负压,直至包装完结。
d)以上各点实现后,方可进行放料包装操作。
3.3.2传输皮带防静电3.3.2.1在有可燃性瓦斯、油蒸气或尘埃与空气混合有爆炸危险的地方,一般禁止使用传送皮带,即使用高阻材料制成的传送皮带时,也要采取措施把静电引走。
3.3.3易燃、可燃液体的防静电3.3.3.1易燃、可燃液体的火灾危险根据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范为甲、乙、丙三类。
防雷、防静电安全管理制度(4篇)
防雷、防静电安全管理制度一、总则为加强防雷、防静电安全管理,保护人员生命财产安全,提高工作效率,制定本《防雷、防静电安全管理制度》(以下简称《制度》)。
二、任务和原则(一)任务防雷、防静电安全管理是企业的重要任务。
防雷、防静电安全管理应当针对不同的设备、工作环境、工作任务,科学合理地设置防雷、防静电措施,确保工作的平稳进行。
(二)原则1.安全第一:防雷、防静电工作要坚持安全第一的原则,充分认识防雷、防静电安全管理的重要性,以人的生命安全和工作环境的安全为首要目标,坚决消除安全隐患。
2.科学合理:防雷、防静电工作要遵循科学合理的原则,根据现场实际情况进行针对性设置,确保有效防范雷电和静电危害。
3.全员参与:防雷、防静电工作要实行全员参与的原则,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共同维护防雷、防静电安全。
4.持续改进:防雷、防静电工作要持续改进的原则,不断总结经验,改进措施,提高管理水平和工作效率。
三、组织(一)设立防雷、防静电安全管理机构,负责制定、执行和监督防雷、防静电安全管理制度。
(二)指定专人负责防雷、防静电安全的组织、协调和实施工作。
四、安全管理措施(一)工作地点周边的防雷、防静电工作1.设立合适的避雷装置,包括避雷针、避雷网等,确保设备和人员的安全。
2.建立完善的接地系统,加强对设备和建筑物的接地保护,防止雷电危害。
3.定期进行避雷装置和接地系统的检查和维护,确保其正常运行。
(二)设备的防雷、防静电工作1.设备安装应满足防雷、防静电要求,合理设计设备布局,减少静电的产生和积聚。
2.设备应采取绝缘材料进行包装和保护,减少静电产生的可能性。
3.设备周围应保持干燥,避免静电的产生和积聚。
4.设备操作人员应穿防静电服装,避免静电的传递和积聚。
(三)人员的防雷、防静电工作1.加强对人员的培训,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防护意识,确保工作安全。
2.人员应定期进行体检,确保身体健康,减少经静电产生的可能性。
3.不在雷暴天气下进行室外活动,必要时进行疏散,确保人员的生命安全。
防静电安全管理制度(四篇)
防静电安全管理制度一、总则静电是常见的物质电荷产生的现象,具有累积、放电的特点。
在工业、办公、家庭等场所,静电带来的危害和损失是不可忽视的。
为确保工作场所的安全,保护工作人员的身体和财产安全,制定本防静电安全管理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公司或单位的各个工作场所,包括生产车间、实验室、办公室、仓库等。
三、责任与义务1. 公司或单位应设立防静电管理部门或委员会,负责制定、实施和监督本制度的执行。
2. 所有员工要认真学习和遵守本制度,做到防静电安全管理工作的知行合一。
四、防静电设施1. 工作场所应配备符合国家标准的消防设施,并定期检查和测试,确保其正常工作。
2. 电子设备的接地线必须与大地有良好的接触,接地线的电阻应符合国家标准。
3. 工作场所应配备防静电地板,地板的电阻应符合国家标准。
4. 工作场所应配备静电放电装置,对静电进行可控的放电处理。
五、防静电装备1. 工作场所应配备防静电服和防静电鞋,保证员工在工作时不会产生静电。
2. 所有员工必须穿着防静电服和防静电鞋进行工作,严禁穿着尼龙衣物和塑料鞋。
3. 防静电服和防静电鞋的颜色应为浅色,方便观察静电情况。
六、静电防护措施1. 在工作场所内禁止使用易产生静电的材料,如塑料袋、塑料垫、尼龙绳等。
2. 工作台面应覆盖防静电材料,防止静电累积。
3. 售货车间和仓库内的货物必须包装完好,避免静电产生和累积。
4. 需要进行静电放电处理的设备和产品,必须经过专业人员指导和操作。
七、静电监测与检测1. 工作场所应设立静电监测点,定期检测静电的存在和发展趋势。
2. 检测静电的方法和仪器应符合国家标准,由专业人员进行操作。
3. 发现静电超标的情况,应立即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处理,确保员工的安全。
八、培训与宣传1. 公司或单位应定期组织静电防护知识培训,提高员工对静电危害的认知。
2. 在工作场所内张贴静电防护安全宣传标语和标志,提醒员工注意静电的存在。
3. 员工在入职时应接受静电防护培训,并签订承诺书,保证遵守本制度。
防雷、防静电设施安全管理规定(四篇)
防雷、防静电设施安全管理规定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对防雷、防静电设施的管理,保障人身和财产安全,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所有具有防雷、防静电设施的单位,包括但不限于工厂、科研机构、公共建筑等。
第三条防雷、防静电设施的管理应遵循科学合理、安全可靠、效果良好的原则。
第四条防雷、防静电设施的建设、改造、维护应符合国家有关标准及技术要求。
单位在建设、改造或维护防雷、防静电设施时,应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专业单位进行设计或施工,并按照相关规定进行验收。
第五条管理部门应加强对防雷、防静电设施的监管,定期进行检查和评估,确保其安全有效运行。
第二章防雷设施安全管理第六条防雷设施的建设应按照国家相关标准和规范进行,包括但不限于建筑物避雷系统、防雷接地网、防雷装置等。
第七条防雷设施的建设应满足以下要求:(一)合理布局:根据危险区域、建筑物结构和设备特点,合理布设防雷设施;(二)系统完整:建设完整的防雷体系,包括接闪器、避雷带、引下线、接地体等;(三)安全可靠:确保电流不会对设备和人员造成危害;(四)防雷材料:采用符合国家标准的防雷材料,如耐腐蚀的钢材、避雷针等;(五)排水系统:保证排水系统不会影响防雷设施的功能;(六)设施维护:定期检查和维护防雷设施,确保其正常运行。
第三章防静电设施安全管理第八条防静电设施的建设应按照国家相关标准和规范进行,包括但不限于静电接地、静电消除、防静电设备等。
第九条防静电设施的建设应满足以下要求:(一)合理布局:根据危险区域和设备特点,合理布设防静电设施;(二)静电接地:对设备和设施进行静电接地,确保静电能够安全排除;(三)静电消除:采用合适的静电消除设备,如静电消除器、静电消除剂等;(四)防静电材料:采用符合国家标准的防静电材料,如防静电地板、防静电衣等;(五)设施维护:定期检查和维护防静电设施,确保其正常运行。
第四章安全管理措施第十条单位应建立健全防雷、防静电安全管理制度,明确责任分工,确保安全管理措施的有效实施。
防静电的管理规章制度范文
防静电的管理规章制度范文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有效管理和预防静电对人员和设备的危害,保障生产安全和生产设备的正常运转,制定本规章制度。
第二条本规章制度适用于所有从事静电防护工作的人员,在工作中必须严格遵守。
第三条所有相关岗位的工作人员应当接受静电防护培训,了解静电的危害及防护措施。
第四条工作人员应当按照本规章制度执行静电防护工作,对于违反规定的行为将追究责任。
第五条本规章制度由公司安全管理部门负责执行和监督,各部门负责人对工作人员的遵守情况进行检查和监督。
第二章静电的危害与防护第六条静电是在两种不同材料之间接触或分离时,因电子的转移而产生的电荷。
静电的积聚会对人员和设备造成危害,如造成火灾、爆炸等事故。
第七条静电主要的危害有火灾、爆炸、设备损坏等,因此在相关工作中必须采取相应的静电防护措施。
第八条静电的防护措施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防止静电的产生:尽量避免两种不同材质之间的直接接触或摩擦,减少静电的产生。
2. 排除静电:采取接地装置或静电消除装置,将静电排除,减少其对人员和设备的危害。
3. 防止静电的积聚:在工作中定期清除积聚静电的地方,避免静电的积聚。
4. 防止静电的传导:尽量减少静电的传导路径,减少对人员和设备的影响。
第三章静电防护管理第九条公司应当建立静电防护管理制度,明确静电防护的责任、权限和程序,确保静电防护措施的执行。
第十条各部门应当制定静电防护专项方案,明确工作计划、工作内容和工作要求,以及静电防护措施的落实方法。
第十一条工作人员在工作中应当佩戴符合要求的防静电服装,注意防静电装备的清洁和维护。
第十二条工作人员应当定期接受静电防护培训,掌握静电的危害及防护措施,提高防护意识。
第十三条工作人员在工作中如发现静电问题或危险,应当及时报告,第一时间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
第十四条静电防护管理部门应当定期对工作人员的防护情况进行检查和评估,及时纠正不良行为。
第十五条对于发生静电事故或危险的工作人员,应当追究责任,做出相应处理,并进行事故的汇总和分析。
现场防静电安全管理规定
现场防静电安全管理规定静电的存在可能会带来很多麻烦和安全隐患,尤其是在一些特定的场合,如化学工厂、石油气田等。
静电不仅可能引发火灾和爆炸,还可能对人身安全造成威胁。
为了确保工作场所的安全,各个行业都制定了相应的现场防静电安全管理规定。
1. 携带防静电工具在需要防静电的工作环境中,工作人员应当携带防静电工具。
这些工具通常包括防静电手套、防静电鞋、防静电地垫等。
这些工具能够有效地降低静电产生和积聚的风险,确保工作人员的安全。
2. 防静电衣物的穿着在易产生静电的环境中,工作人员应当穿戴符合防静电要求的衣物。
这些衣物通常由防静电材料制成,能够有效减少或消除静电的积聚。
同时,工作人员还应确保衣物干燥,以避免静电导体材料受潮而影响其效果。
3. 安全接地措施为了有效地防止静电的产生和积聚,现场应当建立良好的接地系统。
工作人员应当定期检查接地设施的运行情况,确保良好的接地效果。
在接地系统上,还应当标注接地点的位置,并确保连接可靠。
4. 静电设备的规范使用在现场使用静电设备时,应当严格遵守相关规定,确保安全使用。
工作人员在操作前应了解设备的使用方法,并按照说明书进行操作。
同时,应当定期检查设备的状况,确保设备正常工作。
5. 定期检查和维护为了确保静电防护系统的有效性,现场应当定期进行检查和维护。
检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防静电工具的状况、防静电衣物的损耗、接地系统的连接状态等。
对于发现的问题,应当及时予以修复或更换。
6. 人员培训和意识教育为了增强工作人员对防静电的认识和风险意识,在工作场所中应当进行相应的培训和意识教育。
工作人员应当清楚了解静电带来的危害,并学习正确、安全地使用防静电工具和设备。
7. 其他措施根据不同行业和具体现场的情况,还可以采取一些其他的防静电措施。
例如,在易积聚静电的区域设置静电消除器,定期清理潮湿环境下的导电物质,增加通风设备等。
总结现场防静电安全管理规定是保障工作场所安全的重要措施。
通过严格执行防静电规定,可以有效地减少静电产生和积聚的风险,确保工作人员的安全。
防静电管理制度三篇
防静电管理制度三篇第一篇:防静电设备管理规定一、目的和范围为保证企业正常运营过程中对静电的有效防护,提高工作环境的安全性和稳定性,订立本规定。
本规定适用于企业范围内全部与涉及静电的部门、员工以及设备。
二、防静电设备的分类和管理标准1.依据工作场合及设备需要,防静电设备分为三级,实在标准如下:–一级:需要接触静电敏感元器件、易燃易爆等具有高防静电要求的操作区域,包含防静电服、防静电鞋、防静电手套等。
操作人员必需穿着完整的一级防静电设备,严禁穿梭带有静电的非防静电设备。
–二级:需要进行肯定程度的防静电操作,但要求程度不及一级,包含防静电表面处理工具、防静电垫等。
操作人员在进行相关操作时,应使用对应的二级防静电设备,并保持设备的清洁和完整。
–三级:需要进行细小的防静电处理,包含防静电地板、防静电工作台等。
操作人员在使用相关设备时,应保持设备的清洁和正常工作状态。
2.防静电设备的管理责任划分:–部门负责人对本部门的防静电设备管理负全面责任,包含设备的选购、维护保养、更新更换等工作。
–设备管理员负责设备的实在管理,包含设备的验收、存储、发布、领取、归还等工作。
3.防静电设备管理的实在要求:–防静电设备的选购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同时要与实际生产经营需求相适应。
–设备管理员需订立认真的设备管理制度,包含验收流程、存储与仓库管理、设备分发与归还流程等,并做好备案。
–防静电设备在存储和使用过程中,应保持干燥、无灰尘、低不冷不热无腐蚀性气体等环境条件。
定期清理设备,保持其完整性和有效性。
–防静电设备的使用人员,应进行相关培训并签署相关承诺书,保证设备的正确使用和保管。
三、考核标准1.防静电设备管理责任划分的达标情况将作为年度绩效考核的一项紧要指标,由企业职能部门进行评估。
2.设备管理员的工作绩效将依据设备的验收合格率、设备的正常使用率、设备报废的合理率等指标进行评价。
3.防静电设备的使用人员,应按要求进行培训并实现合格标准方可上岗,培训合格证书将作为年度绩效考核的参考依据之一、4.防静电设备的存放和归还情况将作为月度考核指标,设备管理员需及时清点设备的存储情形,并准确记录设备的领取和归还情况。
静电防护管理规范
静电防护管理规范引言概述:静电防护管理规范是为了保护人员和设备免受静电带来的危害而制定的一系列措施和规定。
本文将从五个方面详细阐述静电防护管理规范,包括地面防护、静电耗散、防静电设备、人员培训和定期检测。
一、地面防护:1.1 使用导电性地板材料:选择具有良好导电性的地板材料,如铜箔地板或导电性橡胶地板,以便将静电导入地下。
1.2 地板接地:确保地板与接地系统良好连接,使用导电铜带或导电胶水将地板与接地系统连接起来。
1.3 定期检查维护:定期检查地板的导电性能,修复和更换损坏的地板,保持地面防护的有效性。
二、静电耗散:2.1 使用导电性工具和设备:使用导电性的工具和设备,如导电性扳手和导电性容器,以便将静电导入地下。
2.2 静电耗散材料:在易产生静电的设备和工作区域中使用静电耗散材料,如静电耗散垫和静电耗散手套,以有效地消散静电。
2.3 控制湿度:保持工作环境的湿度在适当范围内,湿度过低时会增加静电的产生和积累。
三、防静电设备:3.1 防静电衣物:使用防静电衣物,如防静电服和防静电鞋,以减少静电的产生和积累。
3.2 防静电包装:使用防静电包装材料,如防静电泡沫和防静电袋,保护静电敏感元件免受静电损害。
3.3 静电消除器:在静电敏感的设备和工作区域中使用静电消除器,如静电消除枪和静电消除器,以消除静电。
四、人员培训:4.1 静电知识培训:对从事静电敏感工作的人员进行静电知识培训,包括静电的产生机理、防护措施和紧急处理方法等。
4.2 操作规程培训:制定静电防护操作规程,并对相关人员进行培训,确保他们能正确操作和使用防静电设备和材料。
4.3 定期复习和考核:定期复习静电知识和操作规程,并进行相关考核,以确保人员对静电防护管理规范的理解和掌握。
五、定期检测:5.1 静电测量仪器:使用静电测量仪器对工作区域的静电情况进行定期检测,如静电电位计和静电电荷仪。
5.2 检测频率:根据工作环境的需求,制定定期检测的频率,确保静电防护措施的有效性。
防静电安全管理制度
防静电安全管理制度一、目的和适用范围为了规范防静电工作,保障员工生命财产安全,制定本安全管理制度。
适用范围:适用于公司内部的静电敏感区域及操作过程,以及相关设备、材料和人员。
二、管理责任1. 公司管理层应制定并落实防静电安全管理制度,明确责任分工和工作职责。
2. 监督部门应定期进行防静电工作的检查和评估,并及时提交上级管理部门。
三、防静电设施1. 防静电区域应设立明显的标识,标明静电危险及相应的防护措施。
2. 防静电设施(如防静电地板、防静电工作台、防静电衣物等)应定期维护,确保正常使用。
3. 防静电设备(如防静电器、接地线等)应经过合格检测,并定期进行校准。
四、人员培训1. 新员工入职前应接受防静电安全培训,并明确相关操作规范。
2. 定期组织员工进行防静电安全培训和知识考核,以提高员工的防静电意识和技能。
五、操作规范1. 在静电敏感区域内禁止使用易产生静电的材料和设备。
2. 操作过程中应尽量减少身体运动、防止摩擦和振动,避免产生静电。
3. 在操作过程中应佩戴防静电衣物和鞋子,并正确使用防静电器和接地线。
六、事故应急处理1. 发生防静电事故时,应立即报告相关人员,并采取紧急措施控制事故扩大。
2. 组织事故调查,查明事故原因,并及时采取措施防止类似事故再次发生。
七、监督检查1. 监督部门应定期对防静电工作进行检查和评估,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2. 监督部门应编制防静电工作统计报表,报送公司管理层。
八、处罚措施对违反防静电安全管理制度的人员,可以采取口头警告、扣发奖金、停职、辞退等相应的处罚措施,情节严重的可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九、附则本安全管理制度的解释权归公司管理层所有,相关修订和解释由公司管理层负责。
防静电安全操作规程有哪些
防静电安全操作规程有哪些防静电安全操作规程主要适用于那些需要接触和操作易产生静电的工作环境,包括电子制造、化工、石油、印刷、航空、医药等行业。
以下是一份大致的防静电安全操作规程,供参考:一、防静电室的管理:1. 防静电室应设立静电警告标志,明确禁止吸烟和操作不符合防静电要求的设备。
2. 防静电室内部环境温度和湿度控制在合适的范围内,一般要求温度在20°C~25°C,湿度在30%~60%之间。
3. 进入防静电室的人员应穿着防静电鞋、防静电服,并佩戴符合防静电要求的手套、帽子等器具。
4. 防静电室内禁止携带易积聚静电的物品进入,如尼龙、陶瓷、塑料袋等。
5. 防静电室内应配备足够的抽风设备,保持适当的空气流通,减少静电的积聚。
二、工作区域的管理:1. 工作区域表面应保持清洁,防止积尘,尘埃是产生静电的重要原因之一。
2. 工作台面、地面和墙壁需铺设符合防静电要求的地胶或地毯,并定期检查是否存在破损。
3. 设备和工具应经常进行静电测试,确保符合防静电要求,并定期维护、保养。
4. 工作区域的地面应通过接地装置与地面连接,确保静电能够顺利释放。
三、防静电设备的使用:1. 在连接活动设备之前,应确保设备的接地装置正常工作。
2. 防静电设备的使用人员应进行相关防静电知识的培训,掌握正确的使用方法。
3. 使用防静电工具时,应将靠近防静电板的部分与工件接触,防止通过人体产生静电。
4. 防静电设备的使用人员应经常检查设备的接地情况,确保正常工作。
5. 防静电设备和工具的存放位置应符合安全要求,严禁随意堆放和存放易积聚静电的物品。
四、防静电操作的注意事项:1. 静电容易在干燥的环境下产生,因此要尽量保持操作区域的湿度在30%~60%之间。
2. 操作结束后,应将操作区域和设备表面清洁干净,防止积尘、静电积聚。
3. 操作过程中,禁止用手直接接触电子元器件,应使用适当的工具进行操作。
4. 操作过程中,禁止在有害气体和易燃易爆物品附近进行操作,以免发生安全事故。
厂房防静电管理规定(3篇)
第1篇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保障本厂区生产、科研及办公等场所的安全,防止静电危害,确保人员和设备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及国家有关防静电的法律法规,结合本厂实际情况,特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本厂区所有生产、科研及办公等场所,包括但不限于厂房、实验室、办公室、仓库等。
第三条防静电管理工作应遵循“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原则,确保防静电设施的有效性和人员的防静电意识。
第二章组织机构及职责第四条厂长对本厂区的防静电工作全面负责,分管生产的副厂长具体负责防静电工作的组织实施。
第五条设立防静电管理小组,负责本厂区防静电工作的具体实施,其主要职责如下:1. 制定和修订防静电管理制度及操作规程;2. 组织开展防静电培训及宣传教育;3. 检查和监督防静电设施的使用和维护;4. 调查处理防静电事故,提出整改措施;5. 定期向上级汇报防静电工作情况。
第六条各部门负责人对本部门防静电工作负责,具体职责如下:1. 组织实施本部门的防静电管理制度及操作规程;2. 负责本部门的防静电设施配置及维护;3. 对本部门人员进行防静电培训及宣传教育;4. 定期检查本部门的防静电工作,确保防静电设施的有效性。
第三章防静电设施第七条防静电设施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类:1. 防静电地面:如防静电地板、防静电胶垫等;2. 防静电工作台:如防静电工作桌、防静电椅等;3. 防静电设备:如防静电手腕带、防静电鞋等;4. 防静电接地装置:如接地线、接地棒等。
第八条防静电设施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由专业厂家生产,并经过检测合格后方可使用。
第九条防静电设施应定期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其有效性和安全性。
第四章防静电操作规程第十条进入防静电区域的人员必须穿戴防静电服装、鞋、帽等,并使用防静电手腕带等防静电设备。
第十一条防静电区域内的设备、工具、容器等应定期进行静电测试,确保其防静电性能。
第十二条防静电区域内严禁使用产生静电的设备,如手机、电脑等。
防雷、防静电管理规定(5篇)
防雷、防静电管理规定1目的为了加强防雷、防静电等安全设施的管理,规避因雷电、静电引起的事故风险,保障本公司的安全生产,保证人员及财产安全,制定本规定。
2适用范围适用于本公司的防雷、防静电设施的安全管理。
3职责与分工主管部门:安全环保部。
负责监督本制度的执行。
相关部门:各部门、车间。
负责本部门防雷、防静电设施的管理。
4内容与要求4.1盛装易燃易爆物料的设备,必须加设防静电装置,并经常检查,保障无损、好用。
4.2输送易燃易爆物料的管道,必须做好防静电连接,并保证可靠。
4.3输送易燃易爆物料时,要严格控制流速,管道内流体的流速不准超过____米/秒,伸入贮罐的进料管道应加伸长管,从底部进料,以防发生事故。
4.4在装卸可燃液体过程中,禁止从槽车或其他容器中取易燃易爆液体样品,如需取样,应在停止取样____分钟后进行。
4.5凡电气设备的保护接地电阻不得大于4欧姆。
4.6导除静电的接地装置不得与避雷和电器保护的接地装置连接在一起,应单独设置,并离开避雷的接地装置至少____米以上。
4.7生产装置、设备、建筑物、构筑物的防雷、防静电设施和电气设备的防爆等级应符合设计规范和技术标准。
4.8为防止雷电可能造成的破坏,独立避雷针、避雷器的接地电阻不得大于10欧姆,接地电阻的测定必须在每年的雷季前进行一次。
4.9每个避雷针应设单独的接地极板,避雷针装置必须与其所保护的所有金属物体绝缘。
防雷、防静电管理规定(2)防雷、防静电是一项重要的安全管理工作,对于保障人员和设备的安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为了规范和落实防雷、防静电管理工作,制定相关规定十分必要。
以下是一份关于防雷、防静电管理的规定,共计____字。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防雷、防静电管理,预防雷击、静电引起的事故和损失,确保人员和设备安全,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所有单位和个人,包括生产、经营、研发等各类场所和行业。
第三条防雷、防静电管理应该贯穿于工程建设的全过程,涉及设备选型、安装调试、运行维护等各个环节。
防雷防静电安全管理规定(四篇)
防雷防静电安全管理规定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保障人身和财产安全,规范防雷防静电工作,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各类建筑物、设备设施、作业场所等需要进行防雷防静电工作的场所。
第三条防雷防静电工作应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要求,并结合具体场所和设施特点进行合理的防护措施。
第四条防雷防静电工作应由专业的防雷防静电管理人员负责组织实施,相关人员要接受必要的培训并取得相应的资格证书。
第二章防雷安全管理规定第五条建筑物和设备设施的防雷设施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包括:雷电防护标准、建筑物防雷设施技术规程等。
第六条建筑物和设备设施的防雷设施应定期进行检测和维护,确保其正常运行。
第七条在雷雨天气条件下,建筑物和设备设施的防雷设施应及时投入使用,且相关人员应按规定进行操作。
第八条雷击事故发生后,应立即报警并采取紧急救援措施,保障人员的生命安全并进行事故调查。
第三章防静电安全管理规定第九条各类作业场所应根据静电危险程度进行静电防护区划分,并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
第十条静电防护措施包括:防静电设备的使用、地面无缝导电铺设、有关车辆和设备的静电接地、防静电衣物和静电鞋等。
第十一条对于易燃易爆物品或爆炸危险区域,应设置防静电安全管理制度,包括严格控制火源、防止静电火花产生、定期检测设备设施等。
第十二条若发生静电火花引发的火灾、爆炸等事故,应立即报警并采取紧急救援措施,同时进行事故调查和分析。
第四章管理与培训第十三条防雷防静电工作应由专人负责,并定期组织防雷防静电安全管理会议,对工作情况进行评估和审核。
第十四条防雷防静电管理人员应接受系统培训,学习防雷防静电的相关知识和技能,并定期更新知识。
第十五条所有从事防雷防静电工作的人员,应定期进行安全专项培训,并取得相应的培训合格证书。
第十六条防雷防静电工作应建立完善的资料档案,包括防雷防静电设施的验收记录、检测和维护记录、培训记录等。
第五章法律责任第十七条违反本规定的,根据情况轻重,将依法给予相应的行政处罚,并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
静电防护管理规范
静电防护管理规范一、引言静电是指物体表面带电状态的现象,当静电积聚到一定程度时,可能引起火灾、爆炸等危(wei)险。
为了确保工作场所的安全,保护员工的身体健康,制定静电防护管理规范是至关重要的。
二、适合范围本规范适合于所有需要进行静电防护的工作场所,包括但不限于化工厂、油库、仓库等。
三、静电防护措施1. 静电接地静电接地是确保静电安全的基本措施。
在工作场所中,应建立完善的静电接地系统,包括接地装置、接地导线等。
接地装置应定期检查和维护,确保其良好接地状态。
2. 静电导电装置在易积聚静电的设备、管道、容器等上,应安装静电导电装置,以防止静电积聚。
静电导电装置应选用合适的材料,确保其导电性能。
3. 静电耗散装置在易产生静电的工作场所,应设置静电耗散装置,以消除静电积聚。
静电耗散装置可以是静电导线、静电消除器等,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合适的装置。
4. 防静电涂料对易产生静电的设备、容器等表面,可以采用防静电涂料进行涂覆,以减少静电积聚的可能性。
防静电涂料应具有良好的导电性能和耐久性。
5. 静电防护设备在易产生静电的工作场所,应配备静电防护设备,包括防静电鞋、防静电手套等。
员工在进行相关工作时,应佩戴静电防护设备,以减少静电的产生和积聚。
四、静电防护管理1. 培训和教育对从事易产生静电的工作的员工,应进行静电防护培训和教育。
培训内容包括静电的危害、静电防护措施、应急处理等。
培训应定期进行,确保员工掌握相关知识和技能。
2. 定期检查对静电防护设备、静电接地系统等进行定期检查,确保其正常工作。
检查内容包括接地装置的接地电阻、静电导电装置的导电性能等。
如发现问题,应及时修复或者更换。
3. 风险评估针对易产生静电的工作,应进行风险评估,确定相关的静电防护措施。
风险评估应综合考虑工作场所的环境、设备的特性等因素,确保防护措施的有效性。
4. 应急处理在发生静电相关事故时,应即将采取应急处理措施。
应急处理包括切断电源、使用灭火器材等。
esd静电防护管理规范及测量标准
esd静电防护管理规范及测量标准一、引言静电是指物体表面或体内的电荷失去平衡而产生的现象。
静电的积累和释放对电子设备和工业生产过程可能造成严重的损坏。
为了保护设备和确保工作环境的安全,制定静电防护管理规范及测量标准是必要且紧迫的。
二、静电防护管理规范1. 设立静电防护区域在生产过程中,应设立静电防护区域,以限制静电的产生和扩散。
静电防护区域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划分,包括静电敏感区域、防静电区域和地区。
2. 防静电设备的使用在静电防护区域内,应使用防静电设备,包括防静电工作台、防静电衣物、防静电手套等。
所有人员都应正确穿着防静电衣物,并使用相应的防静电工具和器材。
3. 防静电设备的维护所有防静电设备都应定期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其正常工作。
如发现设备损坏或失效,应立即修理或更换,并确保设备符合相关的国家标准和规定。
4. 员工培训和意识教育所有员工都应接受静电防护培训,并加强静电防护的意识教育。
培训内容包括静电的基本知识、防静电设备的使用方法以及遵循相关操作规程等。
员工应时刻保持警觉,严格遵守静电防护管理规范。
三、静电测量标准1. 静电电位测量静电电位是评估静电危险程度的重要指标。
测量静电电位的方法包括接触法和非接触法。
接触法是通过将测量仪器电极接触到被测物体表面来测量电位,非接触法则是使用无线电波或红外线等技术来测量。
2. 静电电荷测量静电电荷是指物体表面的电荷量。
静电电荷测量常采用电场力法或电感耦合静电测量仪等方法。
测量时需注意保持环境温度和湿度的稳定,以确保测量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3. 静电放电时间测量静电放电时间是指物体从带电状态恢复到电荷平衡所需的时间。
常用的测量方法有放电时间测量仪和粒子计数器等。
测量时需确保环境无干扰,并进行多次测量取平均值。
4. 静电场强度测量静电场强度是指单位电荷所受到的静电力的大小。
静电场强度测量常使用场强计进行,测量时需避免外界电场的干扰,并进行校正和标定。
四、总结ESD静电防护管理规范及测量标准对于维护设备安全、保障工作环境的稳定和提高生产效率至关重要。
静电防护管理规范
静电防护管理规范一、引言静电是指物体表面带有静电荷,当两个带有静电荷的物体接触时,会发生静电放电现象。
静电放电不仅会对人体和设备造成伤害,还可能引起火灾和爆炸等安全事故。
为了保障人员和设备的安全,制定静电防护管理规范是必要的。
二、适合范围本规范适合于所有涉及静电防护的场所和工作环境,包括但不限于化工厂、石油化工装置、危(wei)险品仓库等。
三、静电防护管理责任1. 企业应设立静电防护管理部门,并明确静电防护管理的责任人。
2. 静电防护管理部门负责制定、实施和监督静电防护措施,并对员工进行相关培训。
3. 静电防护管理部门应定期进行静电防护设备和装置的检查和维护,并记录相关数据。
四、静电防护设备和装置1. 静电防护设备和装置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和规定,并定期进行检测和维护。
2. 静电防护设备和装置的选用应根据具体工作环境和需求进行合理配置。
3. 静电防护设备和装置的操作人员应经过专门培训,熟悉设备和装置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五、静电防护操作规程1. 所有从事静电防护工作的人员应穿戴防静电服装和防静电鞋,避免静电的积聚和放电。
2. 静电防护区域应设置明显的标识,禁止未经许可的人员进入。
3. 静电防护区域内禁止使用不符合防静电要求的工具和设备。
4. 静电防护区域内禁止吸烟、使用明火和易燃物品。
5. 静电防护区域内应定期清洁地面和设备,确保无积尘和杂物。
六、静电防护培训1. 企业应定期组织静电防护培训,确保员工了解静电的危害和防护措施。
2. 培训内容应包括静电的基本知识、防护设备和装置的正确使用方法、静电防护操作规程等。
3. 培训应由具备相关资质和经验的人员进行,培训记录应妥善保存。
七、静电防护检查和评估1. 企业应定期进行静电防护设备和装置的检查和评估,确保其正常运行和有效防护。
2. 检查和评估内容应包括设备和装置的完好情况、接地系统的有效性、防护区域的标识和清洁等。
3. 检查和评估结果应及时记录,并进行必要的整改和改进措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防静电安全管理规
范
1
电梯的安全状况与安全管理制度
(一)概述
伴随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社会城市化水平和百姓生活水平的提高,电梯作为住宅楼、写字楼等楼宇内的垂直运输工具,已经像其它交通工具一样,成为我们日常生活中一个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据1999年<电梯世界>杂志统计资料显示,发达国家电梯保有量一般在30台以上/万人,瑞典等国家电梯保有量甚至达到120台以上/万人,全球电梯保有量估计也已达到10台以上/万人。
而截止到底的统计数据显示,中国经使用登记的在用电梯数量为527,329台(不含港澳台地区),电梯保有量仅约有4台/万人。
在当今中国经济飞速发展,人民群众物质追求不断提高的背景下,中国电梯保有量与世界平均水平的巨大差距,导致中国电梯数量每年的增长速度都超过了20%。
中国新投用电梯为81,332台,增长速度约为23.50%; 中国新投用电梯为99,930台,增长速度约为23.38%;而就当前掌握的信息看,近年这一增长态势仍将延续。
受这一潜力巨大的市场吸引,世界所有知名电梯品牌纷纷涉足中国市场,当前占世界电梯市场份额较大的电梯品牌企业,均已在中国独资或合资建立了制造工厂,并纷纷将各自诸如无机房电梯、永磁同步无齿轮曳引机、智能电梯控制系统和电梯远程监控系统等最新技术投入中国市场,以增强其市场竞争力。
巨大的市场也造就了巨大的工厂生产量,年产量上万台的电梯企业数量逐年增加。
中国既营造了全球最大的电梯市场,也已经成为世界最大的
电梯制造基地。
与此同时,价格的优势,也使中国制造的电梯走出国门,从中国电梯对外贸易首次出现设备数量的”顺差”,到去年中国电梯出现对外贸易额上的顺差,体现当今中国电梯制造业及其产品已经走向成熟。
(二)近年电梯事故情况
在令人振奋的市场发展氛围下,时有发生造成人身伤害的电梯事故,偶有见诸媒体的电梯质量纠纷有关报导,显示中国电梯行业依然存在不尽和谐之音。
请看以下近年的电梯事故数据:
近年电梯事故数据表
注: 数据为 1月1日至10月28日的数据,下表同。
各类电梯事故数据表
尽管就近年电梯事故发生几率而言,上述事故并无普遍意义,而且经过有效的安全监察,在电梯保有量增幅连年居高不下的形势下,万台电梯事故率稳步下降,已由的1.56起/万台,下降到的1.25起/万台, 甚至下降到0.42起/万台。
固然从事故发生一定程度上的必然性与多年电梯事故的规律来看, 电梯事故的下降幅度有一定偶然性, 电梯事故也确实有所反弹,但按统计学的回归理论公式计算,今年的电梯事故率应不会超过0.65起/万台,电梯事故率总体仍呈下降趋势。
当然,这种分析及其数学结果,绝不能让我们的思想和工作产生丝毫的麻痹与懈怠,因为确保电梯的安全运行,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媒体和百姓的关注,既说明人们伴随生活水平提高自我保护意识的普遍增强,也充分说明我们工作职责之重要。
这恰恰是在敦促和激励我们,要经过制度化的有效工作和长期不懈的努力,不断提高中国电梯的安全水平,保证电梯运行的长治久安。
二、中国电梯的安全管理制度
前面张纲局长的报告中已经介绍,中国政府对特种设备实施安全监察,是以5个层级的法规文件构架的法规标准体系,经过落实行政许可和监督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