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机会不均等的两个社会因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育机会不均等的两个社会因素
摘要
当前我国的教育发展,是在地区之间、城乡之间和阶层之间的巨大差异上展开的。
城乡之间、地区之间的发展不平衡导致的教育机会不均等,是中国最重要的教育国情之一。
随着社会的贫富差距加大,不同阶层子女的教育权利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哪些人才能够享受好的教育重新成为值得认识的重要问题。
通过深入的理论研究、正确的制度和政策设计,为高速发展的教育奠定一个稳定的价值和制度基础,防止它的失衡和异化,是十分重要的。
关键词:教育公平,阶层,社会因素
教育公平是一种古已有之的美好理想。
它之所以成为现代教育的基本价值,是由于教育特殊的社会功能。
现代社会的教育,不仅具有很强的功利价值,被称为是经济发展的加速器、科学技术的孵化器;同时,还具有十分重要的非功利的价值,具有促进社会平等、保持社会稳定的平衡器、稳定器的功能。
它是社会公平价值在教育领域的延伸和体现,包括教育权利平等与教育机会均等两个基本方面。
由于事实上存在的社会政治经济地位、个体才能、禀赋的差异和不平等,因而,教育机会均等作为现代教育的基本理念,具有鲜明的价值指向,主要是改变处于不利地位的社会阶层的教育状况,机会均等的原则意味着任何自然的、经济的、社会的或文化方面的低下状况,都应尽可能从教育制度本身得到补偿。
在存在各种不平等的社会现实中,教育由于能够给人提供公平竞争、向上流动的机会,帮助弱势者改善其生存状态,减少社会性的不公平,而被视为是实现社会平等"最伟大的工具"。
一、我国社会阶层差异导致教育机会不均等
根据社会分层理论:社会分层就是根据一定的社会标准将社会成员划分成高低有序的等级层次。
社会阶层是一个综合的、整体的阶层概念,它应是对社会成员所属的经济、文化、职业乃至政治等各种“次阶层”状况组合而成的“总体阶层”状况的统称。
从与教育机会的关系来看,至关重要的“次层次”有两类,一类是经济阶层,一类是文化阶层:1.教育机会的社会经济阶层差异
各经济阶层之间的贫富差距是显著的也是具体的,无论是城市居民还是农村居民,也无论是在不同省市区之间,各经济阶层之间在经济收入上都存在着巨大的差异,存在着贫富分化逐渐悬殊的两极,表现为:贫富差距仍在攀升,财富集中化层度高,城乡分化和区域分化更为严重,城市内部和农村内部的分化问题突出。
据资料统计当前我国千分之四的人口拥有社会总财富的百分之七十。
我国现阶段社会成员经济分层的现状,是教育机会享有现状的首要社会背景,其存在差异导致教育机会不均等。
(1)贫富分化影响入学机会。
教育费用的越来越昂贵使得不少贫困阶层子女望学兴叹,即使能让这些贫困家庭的孩子享受免费教育或只交纳部分学费,也不能消除教育机会不均等的社会根源。
因为对于这些孩子来说,他们可能是家庭的主要劳动力,社会是根本不可能提供这些孩子因上学而不能劳动所丧失的隐性机会成本的。
(2)贫富分化影响专业选择。
由于不同学校不同专业所需教育的直接成本、机会各不相同,所以在专业选择方面,贫富不同家庭体现着不同的倾向性—对于邮电、国际贸易、金融等费用相对较高且各种补贴少的热门专业,不少贫困家庭的孩子即使喜欢也不去报考,他们多考虑的是有学上,少让家庭负担甚至能为家庭提供经济资助才好。
相反,新富阶层子女在专业的选择上享尽了机会。
(3)贫富分化现象对教育机会均等目标的实现产生了反向强化作用;在享受均等教育机会问题上,一方面,低收入阶层常常存在一种心理失衡和扭曲,对教育均等的远大目标产生
失望情绪,甚至把它当成一种不可实现的梦想;另一方面,无论是高收入阶层还是贫困阶层,由于贫富差距,实际使双方都不可能享有均等的受教育机会;这无疑也使人们对教育机会均等目标失去信心。
此问题在下面还将队家长的文化素养方面加以详细论述。
2.教育机会的社会文化阶层差异
家庭成员的文化阶层,指家庭成员的文化素养.及与之相关的教育观念、教育方法、对子女的期望等等.将直接对其子女的教育机会产生高强度的影响,父母的受教育程度与其子女获取教育机会及学业成功的可能性呈较高的正相关。
而且父母的文化阶层属性的影响力强而稳固,有时会冲淡其所属的经济阶层的影响力。
市场经济环境下,有一部分人先富了起来,然而这其中有些人并非靠勤劳致富,因此在其自身价值观中存有一种投机取巧、惟利是图、金钱至上的成分,因为有钱,所以为了钱他们也可以不惜损害一切。
有这样观念的家长和孩子们相处,必然在很大程度上有意无意地影响孩子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的健康发育,很多孩子在上大学的问题上也就自然而然地采取了放任的态度:再者,这些新富阶层中不少人文化素养较低,在孩子的教育态度、教养方式上没有多少耐心和细致的科学教育方式,有的家长由于过分地迷恋赚钱,自己搞得疲惫不堪,根本没有精力来教育孩子;有的家长有了钱以后忙于自己的吃喝玩乐;有的则因为自己工作的不顺利而动不动就对孩子吆三喝四。
试想,这又怎么可能使孩子享有平等的入学机会?此外,部分贫困家长则表现出信心不是,满足感太强,认为孩子上几天学、识几个字就够了,虽然并不绝对限制子女上学,但这种意识却使不少孩子产生了不求上进的念头,这些消极的观念或文化的负面影响是造成教育机会不均的重要社会根源。
二、影响教育机会不均等的主要制度性因素
值得重视的是导致教育机会不均等的制度性原因。
政府公共政策的不同取向或偏差,往往会加剧现实中的教育不公;同时,通过制度安排和政策调整来增进社会公平,缩小发展差距,是更为直接有效的。
1.教育资源配置上的不公
我国的优质教育资源大多集中在东部经济较发达的地区,以及直辖市和省会等大城市,呈现出东西部之间、城乡之间、中心城市和地方之间的实际差距。
对于历史形成的巨大发展差距,公正的教育资源配置应当体现出通过恰当的配置不再人为地继续扩大这一差距,并且在可能的情况下尽量向弱势地区倾斜,主动缩小差距。
应当说,近年来在教育的发展布局和资源配置上,这一问题已经得到应有的重视;在西部开发的过程中优先发展教育,加大西部人力资源开发的思路和政策也已确定。
但城乡之间接受高等教育机会的不均等,很重要的一部分是由于基础教育的差距造成的。
在资源配置的不平衡上,基础教育领域的情况要更为严重,而且要扭转这种局面更为艰难。
例如,以2007年我国城乡普通中学的状况看,约占总数70%左右的农村人口,农村学生占初中在校生的比例为56.85%,在高中阶段农村在校生仅占14.55%。
近年来,我国初中生辍学率上升,农村辍学率偏高。
2008年全国初中在校生辍学率3.23%,达167万人,比2007年上升0.09个百分点占农村辍学率为4.2%,高于全国平均水平0.97个百分点,有的地方高达10%以上。
2.教育政策和规则取向上的不公
农村学生在接受普通高中教育上已经处于相对不利的地位,如果在接收高等教育的权利和机会上也存在制度性的偏差,就会更为不利。
当前,关于高等教育政策和规则的不公,主要体现在高考和高校招生制度,以及高校收费和贫困生救助等问题上。
其中,不同省市学生、城乡学生高等学校入学机会不均等,是存在某种制度性缺陷的突出例证。
我国现行的统一高考制度,具备了形式上的公平----分数面前人人平等;但实际录取学生采取的是分省定额、划线录取的办法,各地录取定额并非按考生数量平均分配,而是按各地高教资源的状况。
因
此出现各地之间录取率、录取分数线的极大差异,加剧了地区和城乡之间原本已经存在的教育不平等。
例如2009年高校重点文科院校北京录取分数线为466分,湖南为556分,相差90分;重点理科院校北京录取分数线为460分,湖北为566分,相差106分;一般文科院校和一般理科院校,北京的录取分数线也比湖北低77分和114分。
贵州省2008年人均gdp 为2323元(北京为1.8万元,为贵州的7.75倍),理工科本科重点线480分,文史类(含外语)重点线为514分,也高于北京市。
地区之间录取分数的极大差异,反映的其实是不同地区高考录取率的差异。
造成这一现实既有历史形成的高等教育资源集中在少数地区和大城市的原因,也有在计划经济时代形成的优先照顾城市考生的取向,而后者是特别值得讨论的。
长期以来,在高度集中的计划体制下,公共政策是以"中央"、"国家"的利益和价值为中心的,较少考虑城乡、地区和阶层之间的利益平衡,并在城乡二元结构的现实中逐渐形成了一种以城市社会和居民为出发点的"城市中心"的价值取向,国家的公共政策优先满足甚至只反映和体现城市人的利益,例如过去的粮油供应政策、就业、医疗、住房、劳保等各项社会福利等等。
教育作为一种公益事业,也具有一种社会福利的性质,尤其是过去免费的高等教育,因而也长期暗含着一种"城市优先"的价值。
优先吸纳城市应届毕业生的一个具体原因,是在传统的就业格局中,通常认为农村不存在失业问题,升不了学可以参加农业劳动,而城市青年的大量失业则会造成社会问题。
由于市场经济主要是以地理空间为单位和以地方经济发展为主构建的,随着城乡青年就业的市场化,农村劳动力的广泛流动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在计划体制下形成的这一政策显然已经失去了现实合理性。
这种城市取向同时存在于考试内容和考试科目上。
目前的全国统一大纲、统一教材和统一标准,主要是以城市学生的学力为依据制定的,这对于教育资源极为匾乏的农村和边远地区的学生又是一种不公平。
多项调查表明,教学难度过高、难以胜任是导致农村学生流失辍学居第二位的重要原因,仅次于经济负担。
这也可以视为由于"规则的不公"导致城乡青少年在受教育机会上"起点的不公"的显例。
近年来,一直有在高考科目中增加英语口语和计算机水平测试的呼声。
这一设想如若实行,无疑将进一步加剧城乡学生之间的不平衡,使更多的农村和边远地区学生失去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
3.受社会腐败行为侵扰导致的不公
近年来,影响教育公正的一个新因素是腐败现象。
由于优质教育(所谓的重点学校)在我国仍然属于十分短缺的资源,远远不能满足社会的实际需要,致使一些心术不正的人想方设法破坏制度和规则谋取私利。
同时,在教育领域部分引人市场经济机制、扩大学校自主权的过程中,由于缺乏相应的制约和规范,也导致一些教育部门和学校极少数人的行为扭曲,产生腐败行为。
由于腐败是一种公然侵犯、践踏公理和规则的行为,其对教育公平的伤害远远大于任何一种制度或政策性的偏差,必需特别重视和防范。
比较典型的是保送生制度。
这一制度原本是体现因材施教、为优秀学生和有特长的学生提供的"直通道",实行以来收到了较好的实效。
但近年来,由于社会腐败行为的侵扰,它已经成为一些权势者营私舞弊的温床。
去年揭露的湖南省隆回一中,十四名保送生中十三名弄虚作假,相信并不是个别和孤立的事件。
许多高校对近年的保送生质量之低下(明显低于高考录取生的平均水平)是有共识的。
考生、家长和社会各界对此反应强烈,要求取消这一制度,让每一个学生平等竞争的呼声很高,黑龙江省已率先取消了保送生制度。
审时度势,权衡利弊,根据变化了的情况调整和改变这一制度应当提到议事日程。
例如,可以收缩保送生的范围和提高标准,只保送有明确定量标准的文体、科技类特长生,而不再保送极易作假、标准模糊的三好生、优秀学生干部等。
三、最大限度实现我国教育机会均等的设想
无论是基础教育还是高等教育,我国发达地区与不发达地区之间,虽然“机会均等只能是一种接近,永远也不可能完全实现”,但我们应该努力缩小这种差距,达到最大限度的接近。
因此我们应该通过认识,意识到教育机会不均等存在的客观现实,分析其形成原因,并采取有效的措施改善这种状况。
社会必须给教育创造良好的外部条件,保障其朝着均等的方向发展。
因为社会是教育赖以存在的大环境,缺乏它的支持,教育将举步维艰。
1、教育决策有待民主化
教育民主化就是按照民主的要求改造教育或学校工作的所有方面——对象、制度、方法、师生关系、管理、内容、组织形式等等,使之处处体现民主精神,成为民主实践的典范,培养民主公民的摇篮。
简言之,就是以民主的精神去改造教育,重建学校。
同样,教育的公平公正也需要民主化、科学化的教育,为了促进我国教育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应建立完善的国家教育决策程序与机制,具体建议设立国家教育政策咨询委员会。
2、增加政府投入,保证基础教育质量
应使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确保“三个增长”,即中央和地方政府财政预算内教育拨款的增长要高于同级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在校学生人均教育费用有逐步增长;保证教师工资和学生人均公用经费逐步有所增长。
基础教育是人们接受教育的起点,如果基础教育就不能保证,以后的教育根本无从谈论机会均等了。
我国已经实行了九年义务教育制,因此基础教育也应该是每个公民有权利享受的,应该加大贫困地区基础教育的质量建设。
政策上应对落后地区有所照顾,而不是放任不管,任其差距拉大。
各地区的教育质量不应悬殊太大,应进一步强化政府在义务教育经费负担方面的责任与行为,必须逐步改变目前存在的把义务教育经费责任层层下放的不利作法。
3、实行教育专项基金
20世纪90年代,我国实行了两项比较大的教育专项基金,即“211工程”和“贫困地区义务教育工程”,后者投入总量超过100亿,取得了较大进展,要有所为,有所不为,按轻重缓急,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有步骤地调整政策,扩大财源,大幅度提高教育经费总量,进一步研究规范农村地区特别是欠发达地区义务教育的投入机制,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扶持力度。
4、加强不发达地区的人才引进
一方面可以缓解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安置问题,另一方面也为欠发达地区提供了人才,两全其美,何乐不为,所缺的就是国家政府的有力政策导向。
这几年就业形势不太乐观,一方面许多大学生分配不出去,另一方面许多贫困地区又人才欠缺。
这种结构性失业形成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方面许多大学生都愿选择大城市,另一方面不发达地区的某些领导不重视人才,拒绝接受人才,或者引进了又将其闲置。
因此,应该采取一些措施吸引优秀人才进入不发达地区。
如实行奖励办法,提高不发达地区的工资待遇;定向生制度也是改变落后地区的一项有效办法。
另外,应该努力发挥人才的能动性,不嫉贤妒能。
5、保证接受高等教育机会的均等的基本措施
高考制度要尽可能地兼顾教育公平,以利于农村学生和贫困学生进入高等教育,应当根据变化了的现实予以改变和调整。
由于各地教育水平的实际差异,以及各地在高考评分上事实上存在的差异,按照高考分数大排队的做法不仅缺乏操作性,而且也不一定更为公正。
比较合理的改变办法,是根据各地的考生人数确定大致相同的录取比例,这意味着减少大城市而增加人口大省的录取比例。
同时也意味着高等教育欠发达的人口大省加快高等教育发展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