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9.古诗三首 课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诗人抓住了景物的特点,连用 了两个比喻描写了江边夜晚迷人的 景色,诗中还用哪个词来形容?
想象“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的景象,
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秋天的黄昏,红日西沉,残阳已经接近地平线,几乎是贴
着地面照射过来。夕阳是那样的柔和,给人以亲切、安闲的
感觉。天气晴朗无风,江水缓缓流动,江面皱起细小的波纹。
因为太阳接近地平线,江面有 一半已经照不到阳光所以半江是 绿色,半江是红色,“铺”既写 出了夕阳的柔和,又写出了照得 面积广大而均匀。
这两句描写了江边的露水、月亮。
可怜九月初三夜, 露似珍珠月似弓。
诗人用了什么方法来描写露水和月亮? 珍珠晶莹闪亮,使人一见就生爱慕之心,用珍珠来比 喻露珠就照应了“可怜”,诗人写的是初三夜的月亮,因 为初四是娥眉月,所以把月亮比作弯弓。
横看
横看 成岭
侧看
侧看 成 峰
远看
近看
抬 头 仰 望
低 头 俯 视
不识庐山真面目,
只缘身在此山中。
这两句话是因果倒装句,先写出诗人没有看清庐山的真正 面目,然后笔锋一转说明原因:因为“我”身处庐山之中 视野太狭窄所以只能看到局部,而看不到庐山的全貌, 只有身在庐山之外,从高处鸟瞰才能看清庐山的真面目。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诗意:一道余辉铺在江面上,阳光照射下,波光粼粼。江水 一半呈现出深深的碧绿,一半呈现出红色。更让人怜爱的是 九月凉露下降的初月夜,滴滴清露就像一粒粒真的珠子一样, 一弯新月仿佛是一张精巧的弓。
诗人描写了傍晚的残阳和江水,江水的特点是半江瑟瑟半江红。
诗意:从正面看庐山是连绵起伏的山岭,从侧面看就成了耸立 的山峰,从远处、近处、高处、低处看庐山,庐山呈现各种不 同的样子。我之所以认不清庐山真正的面目,是因为我自身处 在庐山之中。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你知道为什么庐山在苏轼的眼中,会有怎么 多种变化吗?
苏轼站在不同的地方,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庐山。
主要作品:《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学习目标
1.认识本课生字,会写本课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古诗《暮江吟》
的自然美和语言美。(重点) 3.背诵古诗,体会诗人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难点)
听范读,边听边画出诗中的生字,注意生字的读音。
朗读视频
自读提示
请同学们自由朗读古诗,注意读准字音, 读通句子,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9 古诗三首
第 一 课时
助读资料 初读感知 品读释疑 结构主旨
今天,我们来学习一首写景的唐诗——《暮江吟》。
走近作者
白居易(772—846),字乐天,晚年号香山居士, 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 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 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 因此,他有“诗魔”和“诗王”之称。
夕阳照射到的地方,江水呈现出一片红色;夕阳没有照射到
的地方,江水呈现出青绿色。
这是课后第2题哦!
课文结构
《暮江吟》
白居易
露水 月亮 景色美丽
课文主旨
《暮江吟》通过描写红日西沉到新月东升时, 江边的美丽景色,表达了诗人热爱自然美景, 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同时从侧面表 达了诗人离开朝廷后的轻松愉快的心情。
检查自读情况
指名读课文,同学互评:字音是否正确, 句子是否通顺。
我会认
提示:点击生字进入详细讲解。
yuán

理解词语 【题】 【西林】 【缘】
试着把词语和意思连起来!
西林寺,在江西省庐山脚下。 书写,题写。 因为。
我会写
提示:点击生字进入详细讲解。
ຫໍສະໝຸດ Baidu
题西林壁
【宋】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作者为什么要描写庐山?
作者喜爱庐山。作者从多个角度,细致地观 察了庐山,简洁而生动地描绘了庐山的奇特景象, 可见他对庐山的奇丽景色流连忘返。
作者为什么说自己“不识庐山真面目”呢?他不是 已经说庐山“横看成岭侧成峰”了吗?
因为他所站的位置不同,横看成岭侧成峰是站在远 处看的,而不识庐山真面目则是身在庐山时看的。也就 是人们常说的“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所以我们要想 对事情有一个全面地了解,就要多听一听其他人的意见。
主要作品:《念奴娇·赤壁怀古》《江城子·密 州出猎》《前赤壁赋》《后赤壁赋》等。
学习目标
1.会认本课1个生字,会写2个生字。 2.背诵课文,默写《题西林壁》。(重点) 3.背诵古诗,体会诗人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重点)
听范读,边听边画出诗中的生字,注意生字的读音。
朗读视频
自读提示
请同学们自由朗读古诗,注意读准字音, 读通句子,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课文结构
《题西林壁》
【宋】苏轼
横 侧
岭 峰
变幻莫测
远 高
近 低
千姿百态
从不同角度观察
只缘身在此山中
明理
课文主旨
《题西林壁》描写了庐山变化多姿的美丽景色, 同时阐述了一个道理,那就是看事物必须要站在客观 的立场上,从各个角度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检查自读情况
指名读课文,同学互评:字音是否正确, 句子是否通顺。
我会写


提示:点击生字进入详细讲解。


理解词语
试着把词语和意思连起来!
【吟】
形容未受到残阳照射的江水所呈现的青绿色。
【瑟瑟】
古代诗歌体裁的一种。
【可怜】
珍珠
【真珠】
可爱。
我会写
提示:点击生字进入详细讲解。
暮江吟
【唐】白居易
课堂小结 这首诗向我们勾画了夕阳西下的傍晚江上
美景,同时也描述了深秋夜晚月光下的江边迷 人的景色,把我们带到了一个美好迷人的景色, 让我们再一次闭上眼睛回味诗中美丽的意境。
9 古诗三首
第 二 课时
助读资料 初读感知 品读释疑 结构主旨
《题西林壁》 作者:苏轼
走近作者
苏轼(1037—1101), 字子瞻, 号东坡居士,北 宋眉山人,是著名的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他 学识渊博,多才多艺。他的词气势磅礴,风格豪放, 一改词的婉约之风,与南宋辛弃疾并称“苏辛”, 同为豪放派词人。
一道残阳铺水中,
半江瑟瑟半江红。
把“铺”换成“照”、“射”好不好? 不好,因为“残阳”已经接近地平线,几乎是贴着地 面照射过来,确实像“铺”在江上,很形象;这个“铺” 字也显得平缓,写出了秋天夕阳的柔和,给人以亲切、安 闲的感觉。“照”和“射”都不及“铺”字形象、灵动。
江水为什么一半是绿色,一半 是红色,你看见过这种景象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