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音乐欣赏课“探究法”的实践
高中音乐鉴赏课教学研究和研讨
高中音乐鉴赏课教学研究和研讨【摘要】本文主要研究高中音乐鉴赏课教学,首先介绍了研究背景和目的。
在探讨了高中音乐课程的重要性和鉴赏课教学的意义,分析了现行课程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提升教学的方法和策略。
结合案例分析,探讨了实际操作中的问题和挑战。
在结论部分强调了高中音乐鉴赏课教学的重要性,并展望了未来的发展趋势,提出了深入研讨的方向。
通过本文的研究和分析,可以为高中音乐鉴赏课教学提供有效的指导和借鉴,推动课程的优化和发展。
【关键词】高中音乐鉴赏课、教学研究、研讨、课程重要性、教学意义、存在问题、提升方法、案例分析、未来发展趋势、研讨方向。
1. 引言1.1 研究背景高中音乐鉴赏课教学是音乐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帮助学生提高音乐素养,培养审美情趣和音乐欣赏能力。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音乐文化的多元化,现行的高中音乐鉴赏课程在教学内容和方法上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许多学校的高中音乐鉴赏课程更注重理论知识的灌输,缺乏音乐实践和体验性教学,导致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和理解能力不足。
教材的选择和更新不及时,无法跟上音乐发展的脚步,导致学生接触到的音乐作品和风格过时,影响了他们的审美水平和发展。
有必要对高中音乐鉴赏课程进行深入研究和探讨,以探讨如何提升音乐鉴赏课教学的质量和效果,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通过本研究,我们希望能够找到改善现行高中音乐鉴赏课程的方法和策略,为提升音乐教育质量和水平提供参考和借鉴。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为了深入探讨高中音乐鉴赏课教学的重要性和意义,分析现行课程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提升教学质量的方法和策略。
通过对案例的分析和研究,我们希望为高中音乐鉴赏课程的改进提供可行的建议和方向。
在研究中,我们还将探讨该课程的未来发展趋势,深入研究课程内容的丰富性和实践性,以及如何引导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欣赏音乐作品。
通过本次研究和研讨,我们希望能够为高中音乐鉴赏课教学的提升与改进贡献我们的力量,为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和审美能力做出积极的贡献。
湘版高中《音乐鉴赏》教材分析与教学实践探究
湘版高中《音乐鉴赏》教材分析与教学实践探究摘要:音乐与艺术一直是人们为之追求一生的目标,可以说很多人从一出生开始就在为美而奋斗。
当然,每个人的审美维度也是不一样的,但无论维度如何,都应该有一个正确的美学观,这样才能够为社会尽自己的一份力,做出自己的一份贡献。
所以审美乐感的培养和语数外的培养一样重要。
虽然看起来审美乐感和音乐能力的培养在学生阶段没有办法获得分数和升学上如此直观的收益,但正确的审美乐感将会影响孩子们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树立,可以说,这是一生受益的事情。
一方面音乐可以传递人的喜怒哀乐,让人轻易获得共鸣;另一方面音乐可以获得快乐,鼓励学生积极向上;还有就是音乐也是陶冶情操的好方法,对于高中生而言,这些都是十分有必要的。
关键词:湘版;高中;音乐鉴赏;实践探究引言:在音乐教育和发展中,音乐教材建设可以说是经历过了一段曲折的发展历程。
从1994年开始,为全面贯彻教育方针,我国在普通高中开设“艺术欣赏”课;1997年音乐课程开始在高中从选修课成为必修课;2000年,教育部调整教学计划,为进一步开拓高中生艺术视野,将音乐必修课在全国范围内的高中进行普及。
而湘版的《音乐鉴赏》教材可以说是高中音乐鉴赏教材中具有代表性的,它内容丰富、坚持以音乐审美构建教学核心,坚持音乐教育的初心,培养了一代又一代音乐人。
1.我国高中音乐课程改革背景(一)音乐课程发展在经济高速发展的背景之下,人们越来越注重文化和艺术的培养。
对各个阶段的的学生来说,专业学科不再是唯一要重视的课程,美术、音乐等都需要学生进行了解。
对此,我国政府教育部门充分认识到艺术的重要性,早早制定了有关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
并且教育部门在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明确指出在高中开设音乐教学,来完善我国基础音乐教学,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全面提高高中学生的音乐素养。
高中音乐课堂作为提高高中学生音乐素养的主要途径,高中音乐教学中最为重要的教学之一就是音乐鉴赏,这是提升学生音乐审美和音乐感知的教学。
浅谈中学音乐欣赏课的探索与实践
乐世界 。
即使是 同一首作 品 , 同一听众在不 同的场合 , 同 不 的心境之下对作 品的感受都会有所不 同。 以语言是不 所
可能代替音乐的。在教学中, 教师不能离开音乐的艺术
形象而作繁琐冗长 的讲述 , 阻碍了学生 的独立思考。面
对众多 的审美个体 , 教师应做好审美教 育的“ 导游 ”集 , 中学生 的审美意识 , 唤起学生 的审美情趣 , 在审美教 育 中让学生进行性情 的 自我陶冶 。同时必要 的作 品分 析 和知识介绍应该主动 、 精炼 、 富有启发性 , 目的在于把学 生的注意力 吸引到音乐上来 , 通过师生 间的讨论 、 听赏、 感受 、 体验等共 同活 动 , 使学生深入体会作 品 的思想 内 容。 四、 充分调动学生的想象、 联想等能力
高中《音乐鉴赏》融入“课程思政”的实践探究
高中《音乐鉴赏》融入“课程思政”的实践探究高中《音乐鉴赏》融入“课程思政”的实践探究引言:课程思政是当前高中教育改革中的一个重要方向,它旨在通过课程内容的选择、教学过程的设计以及学习活动的安排等方面,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提高他们的综合素养。
而作为一门艺术学科,音乐鉴赏则是培养学生审美情趣和艺术修养的重要途径。
本文将通过实践探究的方式,探讨高中《音乐鉴赏》如何融入“课程思政”,引导学生思考人生意义、明辨是非、追求美好。
一、以情感教育引领思想品德培养音乐艺术作为表达情感的媒介,可以通过让学生主动参与其中,感受音乐魅力的方式,激发他们的情感体验和审美情趣。
例如,在进行音乐鉴赏时,可以引导学生通过欣赏音乐作品中所流露的情绪,理解作曲家的创作背景、意图以及作品所想传达的情感信息。
通过对作品情感氛围的分析与理解,使学生产生共鸣与情感交流,提高自身情感素质。
此外,音乐鉴赏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教师可以通过音乐作品的选取和解读,激发学生对美好事物的感知和追求。
例如,引导学生欣赏某个时期的音乐作品,了解当时社会背景和艺术风格,从而培养学生对于不同音乐形式的喜好和欣赏能力。
通过对不同音乐形式的比较和分析,培养学生对美的判断力和审美眼光,使其能够主动追求高尚的艺术品味。
二、以价值观教育引领学生人生意义追求音乐鉴赏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还可以引导学生思考人生意义。
教师可以通过介绍不同音乐作品背后所表达的人生思考,启发学生反思自身的人生观与价值观。
例如,通过欣赏古典音乐中充满朝气和豪情的作品,让学生明白年轻时的激情和追求是人生的一部分;通过欣赏抒发内心痛苦和矛盾的音乐作品,让学生深入思考人生的困惑与选择。
通过音乐鉴赏的方式,引导学生认识到音乐中蕴含的人生智慧和价值取向,培养他们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例如,教师可以介绍曲作者的人生经历与作品创作背景,让学生从中感悟到坚持追求梦想、克服困难的勇气与毅力。
通过对音乐作品中蕴含的人文关怀、社会责任等价值的解读,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取向,培养他们积极进取、乐于助人的品质。
高中音乐欣赏课“探究法”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高中音乐欣赏课“探究法”教学的实践与思考发表时间:2011-05-27T08:56:06.997Z 来源:《教育学文摘》2011年7月下供稿作者:孟繁云霄雷[导读] 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进程的迅速推进,越来越多的音乐教师将面对新的音乐课程。
◆孟繁云霄雷山东省淄博市淄川第一中学255100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进程的迅速推进,越来越多的音乐教师将面对新的音乐课程。
音乐新课程的实施不仅对传统教育形成了巨大的冲击,而且给学校的音乐课程带来了全新的变化。
在音乐新课程的实施过程中,如何将新的音乐课程理念渗透和运用到音乐教学之中,怎样设计新的音乐教学目标和音乐教学过程,是广大中小学音乐教师迫切关心的问题。
“探究法”在众多教学领域中的实践,证明它是一种科学而有成效的教学法;“探究”为发展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供了广阔的时间和空间。
笔者认为,“探究”在高中音乐欣赏教学中的运用,既转变了学生学习的方式,又转变了教师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方式。
一、用“探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古人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著名音乐家卡巴列夫斯基也说:“激发孩子对音乐的兴趣,是把音乐美的魅力传递给他们的先决条件,培养和激发孩子对音乐的兴趣,必然成为他们热爱生活、陶冶情操的助长剂。
”可见,兴趣是学习音乐的基本动力,是学生与音乐保持密切联系、享受音乐、用音乐美化人生的前提。
音乐课应充分发挥音乐艺术特有的魅力,在不同的教学阶段,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审美心理特征,以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和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用“探究”树立学生的自信心每个学生都有希望获得成功的心理需求。
在教学中教师应鼓励学生自己学习、自己思考,鼓励学生敢于假设、敢于表现、敢于与众不同。
例如在秘鲁民间乐曲《飞驰的鹰》的欣赏教学中,我要求学生感受音乐情绪的变化。
按传统的教学方法,可以先告诉学生曲名,接着介绍作品的背景,再让学生聆听与感受,这样也可以达到教学目的。
高中“音乐鉴赏”素养课堂的实践探究——以“威尔第”一课为例
高中“音乐鉴赏”素养课堂的实践探究——以“威尔第”一课为例摘要: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关注学生核心发展的素养课堂越来越受到重视。
本文以养成学科核心素养为目标,以鉴赏歌剧音乐为切入点,对“威尔第”一课进行了课堂的设计与实践探究。
关键词:新课改;音乐鉴赏;素养课堂;歌剧音乐;1素养课堂的探究背景新课标对于“学科核心素养”的突出,促使更多的一线教师从培养素养能力的角度审度课堂。
结合自身教学经历,笔者发现高中生音乐核心素养确待提高,甚至有个别学生对音乐及该学科兴趣低迷、存在偏见。
如此,亟待一线教师们将研讨成果带入课堂之中,形成行之有效的素养课堂。
以“音乐鉴赏”教材中歌剧题材的“威尔第”为切入点,作出素养课堂的尝试和探讨。
歌剧是一门涵盖了音乐、文学、美术、舞蹈等多种形式的综合性艺术,视听元素更易吸引学生注意力;且歌剧中的故事性有助于学生理解作品,也适合开展集体性的音乐实践活动,激发了学生的表现欲望和能力。
2素养课堂的目标设定2.1目标设计思路2.1.1紧扣核心素养培养审美感知素养需引导学生利用音乐要素读懂音乐语言、体会音乐情感。
“威尔第”中的教学曲目是歌剧《Aida》的《凯旋进行曲》(下简称《凯旋》),可以通过聆听感受音乐情绪或联想音乐场景,而后继续深入掌握音乐要素的特点,学会将这些要素与音响效果联系到一起,从而领悟音乐的表现意图。
培养艺术表现素养,需引导学生成为表现音乐的主角,并通过实践活动增进学生对音乐要素的把握、音乐情绪的理解。
在课堂中把音乐唱或奏出来,适当融入人物的情绪和场景氛围;培养文化理解素养,可关注“新课标”中提到的“音乐中的文化和文化中的音乐”。
挖掘并灵活运用背景文化,如威尔第及其代表作、《Aida》故事梗概、意大利歌剧特征等,与感知音乐相得益彰。
2.1.2巧用教学建议教学建议中强调了聆听和感受音乐情感的重要性,也提出以模唱、哼唱熟悉主题旋律,因此当我们在设计课堂时,任何实践活动与实现音乐情感的感知都应围绕“听”与“唱”。
浅谈高中音乐鉴赏教学方法的探究
们 的情感共 鸣 ,从 而积极 主动地进入 到音乐 印象 ,我让学 生 以小组 为单位 , 自由设计 一 种 表现 主旋 律意境 的方式数来 自农 村 ,基本未 受过 正 学 习之 中;其 次 ,从历史 的角度挖 掘作 品 ,
过 程 更 应 是 一 个 需 要 投 入 情 感 的 、丰 富 而 细 这就对 我们教 师提 出了选择 和挖掘作 品的要 异 ,尝 试 成 功 。在 教学 中 大 胆 的 让 学 生 说 不 ,
腻 的感 知过程 ,竹筒倒 豆般的说教 只会 扼杀 求 。我 在教学 中作 了以下尝试 :首先 ,在备 不 断锻炼学 生的求异 思维。教学 中应 创设 多 学生对 音乐 的兴 趣。在教 学中 ,教师应重 视 课 的过 程 中尽力选 择思想性 和艺术性 较强 , 种 多样 的音乐 实践活 动 ,让学生 亲身参与 、
化 的效 率 ,我 在 教学 实 践 中作 了 以下一 些 经 验和感受通 过语 言行 为或非语 言行 为表现
探索。
一
三 、培 养 学 生 综 合 能 力 的 探 究
音 乐 鉴 赏是 学 生 在 听 觉 感 知 ,情 感 体 验 ,想象和联想 ,创造性 思维等心 理活动 融
出来 。用有趣 的活动激发 学生主 动去探究 ,
规 的音乐教育 ,埘于音乐知识的了解非常少。 如在 欣赏老约 翰 ・ 施特 劳斯的 《 拉德 茨基进 个小组都开 始商量 、探讨 ,对旋律进行分析 、 如果第 一堂课 就要求 学生记这个 背那个地一 行 曲 》时 ,学生初听时都认为作品曲调动听 , 研 究 、设计 ,在这个 过程 中,学 生之 间的思 味传授 ,只会让 学生从 此讨厌音乐课 。音乐 热 情 奔 放 , 引人 向上 , 细 听 后 觉 得 这 是 一 个 维 相 互 碰 撞 ,摩 擦 出 了 创 造 的火 花 ,他 们 的 鉴赏是人们 感知 、体验 和理解音乐 艺术的一 歌颂 性的作 品 ,带 有装饰音 的八分音 符和八 创 新思维始 终处于活 跃状态 。他们 的表演 都 项 实践 活动 ,是 以音 乐作品为媒 介开展 的 ,
高中音乐欣赏教学的实践体会
四、 可 采取 对 比鉴 赏方 法 我 们 所 讲 的音 乐欣 赏 , 主 要人们 对音 乐进行仔 细聆 听, 让 乐 曲 的 旋 律
了解 其 来 源 , 并剖 析 其艺 术 感 受 , 就 此展开教学 , 使 得 学 生 的音 乐 理 解 能 力 《 沂蒙山》 的民歌 , 《 十五的月亮》 , 让学生试 着去尝一下, 并探讨一下他们之
和欣赏能 力得到 有效 的提升 。那么, 怎样 才能使高 中音乐欣 赏教 学得到 更 间的不同点 , 之后 老师讲 解, 《 十 五的 月亮》 主要是 在 山东 民歌的基础 发展
代背景 、 作者状况进行 了解 , 此外还 有一 些没有 标题 的音 乐。对没有 标题 和节奏 美传递给人们 , 让人可 以透过 歌曲 听到作 曲家的 内心 变化 , 体会 其 的音乐作 品的赏析 , 对于 时代背景 的掌 握是一 方面 。此 外 , 要 结合 乐曲 的 创作 乐曲的实质 。在欣赏课 中实施对 比欣 赏法是最常见 的方法 , 对 比欣 赏 说 明去进行深入地理 解 、 赏析 作品。 比如 , 小 提琴 协 奏 曲《梁 山伯与 祝英 的原 理 是 学 生 对 音 乐 进 行 聆 听 、 感悟 , 通 过 老 师 在 课 堂 上 的 讲 解 去 理 解 歌 台》。 此 作品是根据中国民间传说梁祝的凄美爱情故事 进行改编 的, 经过使 曲的意思。对 比演奏较创作相比有很大 的不 同点 , 对比演奏可 以让学生 切 用民间器乐的表现手法 , 形 成中 国人 民 的特 有 的欣赏 习惯 , 结合 情 节的发 实体会到音 乐的美感 。将 一首乐 曲中 的各个部分 实施 对 比。一 段 曲子 之 展顺序 , 对作 品实施概括。在赏析 的时候 , 要引导学生严 格遵照情 节顺序 : 中, 乐段 的不 同其赋予 的情感也不同。情感 的得来是 由作 曲家心 灵受到 震 “ 草桥 结拜—— 同窗三年—— 一同读书——长 亭分别——遭遇 逼婚—— 楼 撼 所 激 发 的 。 尤 其 乐 曲 中能 够 凸 显 作 曲家 情 感 的 重 音 和 节 奏 的使 用 。 欣 赏 台相遇——抗婚——纵身投 坟—— 化为蝴 蝶”, 结合 这个 顺序对 乐 曲内容 者都可 以通过这些体会其真实的情感变化。比如 , 对于《 少女 的祈祷》 这首
高中音乐欣赏课教学研究与实践
浅谈高中音乐欣赏课教学研究与实践音乐欣赏是音乐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音乐兴趣,扩大音乐视野,提高音乐感受、理解、鉴赏能力以及发展想象力,丰富感情、陶冶情操的重要途径与手段。
音乐欣赏的能力不仅是一个人审美修养的重要标志之一,也是文化素质水平的标志之一。
在高中音乐欣赏课教学中要不断提高学生对音乐的理解和鉴赏能力、审美能力。
一、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要关注和重视学生音乐兴趣的培养,发展学生的兴趣与爱好。
学生对音乐的兴趣,一方面是音乐学习的重要基础和基本动力;另一方面,是学生在音乐上持续发展,终生热爱和学习音乐的根本保证,是学生从学会音乐到会学音乐,再到为音乐文化的终身学习服务的根本改变。
“兴趣是学习音乐的基本动力,是学生与音乐保持密切联系、享受音乐、用音乐美化人生的前提。
”如果有了对音乐相对稳定而持久的兴趣,就可以激起对各种音乐实践活动的积极参与,进而获得良好的音乐学习效果。
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是推动学生学习音乐的巨大动力。
反之,对音乐不感兴趣,只是被迫地、被动地进行音乐学习,那就不会产生有效的学习效果,甚至会形成一种对音乐学习的厌倦心理。
因此,如何让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学习,是音乐教学成功与否的关键因素之一。
而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和途径有多种,比如:采取多媒体电教手段,利用现代视听音像设备,让学生置身于各种情境之中,更直观地获得生动具体的感性知识。
所以,教师在音乐审美教育过程中,激活和培养学生的音乐兴趣和爱好是十分重要的。
二、精心传授音乐作品的欣赏方法音乐欣赏仅仅停留在兴趣阶段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进一步深刻理解音乐作品的内涵,充分体验作品所反映的情感,才能达到欣赏的目的。
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还要注意将音乐知识讲解与乐曲欣赏相结合。
没有一定的音乐知识,就不能很好地理解音乐所表现的内涵,而孤立地讲授音乐知识,学生会觉得枯燥无味,不容易记。
因此,在通过多媒体教学手段欣赏乐曲的同时,应结合音乐知识的讲解,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浅议高中音乐欣赏教学中的探究性学习
越来越多 的教师将 目光 投向探究性 学 做 成 P 课 件 ,上 讲 台 给 同学 们讲 赛 , 更 是让学生 从实践 中感 觉到音乐 习之 中 ,摒弃传统 的教学方式 ,以丰 解 。最后 ,同学们相互 交流 ,做一个 带来 的真正 愉悦 。约翰 - 施 特劳 斯 的
富多彩 的教学内容和生 动活泼 的教 学 初步 的评 价 ,再通过 老师的总结 ,打 《 蓝色 多瑙 河》 圆舞 曲 ,旋 律优 美华 形 式 ,培 养 学 生 的探 究 性学 习 。那 出分 ,学期 结束各组排 名 比较 。这 样 丽 ,让人百 听不厌 。在一 次学校合 唱
么 ,究竟应 该如何结合 学生 的认 知能 比试一番 ,就 可 以充分 调动学生 的积 比赛中 ,有一个 班级竟然 唱了用这首 力 ,在音乐 欣赏课 中让 学生进行探 究 极性 ,学 生就会努力做 好 自己的探 究 音乐 改编 的合 唱 曲 《 春天 来 了》 ,学 性 的学 习 呢 ? 性学习 。 生很成功地演绎 了这首难 度较大 的歌 三 欲 声中奇罘 欣赏数 中 的 探宪恒 可
◇ 聂庆 梁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一
激发学 生探究性学 习的欲 望 1 . 以情境 激发学 生探究性 学 习的
、
“核心素养”在高中音乐教学中的实践路径探究
“核心素养”在高中音乐教学中的实践路径探究导言一、核心素养在音乐教学中的意义1.1 音乐教育与核心素养的关系音乐教育与核心素养的互动作用体现在音乐教学过程中。
音乐教学可以通过多种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造能力的培养。
音乐教学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人文素养,提高学生的文化修养和文明素养。
核心素养对于音乐教学也起到了促进作用,它要求音乐教学要充分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培养学生的学科素养和学习素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音乐教学对学生的核心素养有着多方面的要求。
音乐教学要求学生具备基本的音乐素养,包括音乐表演技能、音乐鉴赏能力等。
音乐教学要求学生具备丰富的音乐情感和审美情趣,培养学生对音乐的热爱和感悟。
音乐教学要求学生具备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培养学生在音乐创作和表演中的才艺和创意。
音乐教学要求学生具备综合素质,包括自信心、沟通能力、团队合作精神、责任意识等。
2.1 借鉴国外音乐教学模式借鉴国外音乐教学模式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实践核心素养在音乐教学中的意义。
芬兰的音乐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创新能力,学生在音乐课堂上不仅仅是接受知识,更是通过音乐活动来培养自身的综合素质。
美国的音乐教育注重学生的自主学习和自主表达,学生在音乐教学中可以选择自己感兴趣的音乐作品来进行表演和创作,培养自己的音乐特长和兴趣爱好。
2.2 引入艺术素养教育艺术素养教育是一种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为目标的教育理念,其中包括音乐、舞蹈、戏剧等。
在音乐教学中引入艺术素养教育,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感悟音乐的艺术魅力,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艺术修养。
通过音乐作品的赏析和表演,学生可以提高自身的艺术修养,培养自己的音乐审美情感。
2.3 鼓励多样化的音乐表达在音乐教学中,应该鼓励学生主动参与音乐表达,包括歌唱、乐器演奏、舞蹈等形式。
学生可以通过自己的喜好和特长选择自己擅长的音乐表达形式,例如学生可以结合自己喜欢的音乐作品进行歌唱表演,或通过乐器演奏来展现自己的音乐才华。
高中音乐鉴赏课程的体验教学模式探究-2019年教育文档
高中音乐鉴赏课程的体验教学模式探究教学模式,目前在国内外始终没有统一的概念,这是由于在不同的角度的、不同的层面存在差异。
当然,即使是同一个学科教学模式其种类也是纷繁复杂的。
美国的著名教育学者乔伊斯和韦尔在他们的著作《教学模式》一书中有如下定义:“教学模式是构成课程(长时间学习的课程)、选择教材、指导在教室和其他环境中教学活动的一种计划或范型。
”在我国,对音乐教育模式也有各种各样的理解。
审视这些观点,我们把教学模式归纳为:“教学模式是建立在一定教学理论或思想基础之上,为实现特定的教学目的,将教学的诸要素,以特定的方式组合成具有相对稳定且简明的教学结构框架,并具有可操作性程序的一种教学范型”。
不管是何种定义,一种优秀的教学模式的运用总能给课堂带来一个优化的组合,能够通过比较直观且简明的具体框架,把一个抽象复杂的理论知识传递给学生,便于学生理解、交流、拓展并运用。
教学模式有着各种不同的分类方法,音乐教学模式结合音乐本身的特点,根据教育目标分类学的理论,可以分为情感模式、行为模式和认知模式三类。
另外,依据音乐美学理论观点分为审美哲学模式、审美心理学模式和审美发生模式。
在审美哲学模式中又分为操作体验模式、主体经验模式和文化体验模式。
文化体验教学模式属于审美哲学模式范畴,此模式的教学思想核心是通过教师的中介作用促使主体(学生)和客体(音乐)之间的沟通。
这种教学模式的正确实施要根据特定客体(音乐)的感性特征和潜在教育因素,联系特定主体(学生)现在和发展的需要,设计审美活动的具体目标、程序、方法,并以此展开审美活动。
笔者认为,目前很多教师大部分是“以本为本”,围绕教材上的具体内容采用知识性灌输的方式开展教学。
他们常在课堂上花大量时间介绍作曲家生平、作品创作背景等内容,让学生整堂课处于不知教师所云的状况。
笔者认为,这些教师们忽视了“音乐其实也是一种文化”这个问题。
根据中小学新课标对音乐教育价值的分析,中小学音乐教育就是提高学生音乐文化素养的教育,中小学音乐教学的目的就是培养具有基本音乐文化素养的人,而不是音乐专业人士。
让实践走进高中音乐鉴赏课堂
让 实 践 走 进 - 同 _ ‘ _ _ = I = I 中 音 乐 鉴 赏 课 堂
周 红 霞
( 河北 省 故 城 县 高 级 中学 音 美 组 , 河北 故城
摘 要 :中小 学 音 f t . 课 按 照新 课 标 的 理 念 . 应 以人 为 本 . 凸显 音 乐 学科 特 点 , 强 调 创 新 精 神 和 实践 能 力 的 培 养 。 以及 重 视 合 作 共 处 意识 的培 养 , 让 实践 走 进 高 中音 乐鉴 赏课 中 . 培 养 学 生 的创 新精 神 、 实践 能 力 和合 作 精 神 。 音 乐课 堂 是 师 生 共 同 的课 堂 , 现 阶 段 的 高 中生 已不 满 足 于 被 动 接 受 知 识 . 渴 望 通过 实践 与探 索 获取 知 识 与技 能 。 高 中音 乐鉴 赏课 中 的 经典 音 乐 作 品 蕴含 的 专 业知 识 与 技 能 , 非 专 业 学生 不 能 理 解 应 让 实践 走进 音 乐课 堂 ,让 学 生 亲 自体 会 音 乐 带 来 的快 乐和 他 们 最 美
的 音 乐人 生 。 关键 词 :实践 高 中音 乐 鉴 赏课 堂
一
2 5 3 8 0 0 )
能地弹足每个音的音质 , 制 造 保 持 音 之 间 的连 贯 , 弹 出 富 有 表 情、 优 美 如 歌 的旋 律 , 深 刻理 解 音 乐 三、 拓 宽音 乐 知 识 面 。 有效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1 . 我 国2 0 0 1 年 颁 布 的《 普 通 高 中音 乐 新 课 程 标 准 》 中提 出
学习兴趣。
创 新 精神
、
善于引导 。 让 音 乐 课 堂 充满 遐 想
音 乐 鉴 赏 课 中教 师 起 引 导 作 用 ,不 能 不 顾 学 生 实 际 心 理 和活 动 “ 满堂灌” , 使学 生一 直处 于被 动地 位 . 影 响 学 生 学 习的 主动 性 和 积 极 性 。教 师 要 善 于 运 用 启 发 法 和 引 导 法 丰 富 课 堂 内容 , 提 出 问 题 引 起 学 生 的注 意 和 兴 趣 , 主动感知 、 思 考 和 想 象 , 引 导 学 生 遵 循 一 个 规 律 和 原 则 :感 知 体 验 — — 理 性 分 析— — 再 次 深 人 体 验 , 并 帮 助学 生建 立一 个 音 乐形 象 “ 想 象 你 的手 就 是 这 条 河 流 ” , 再 让 学 生 带 着 这 个 形 象 律 动 参 与 到 音 乐 活动 中 。有 了音 乐 形 象 的 依 托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学生 再 自由表 现 奔 涌 的河 流 . 随着 音 乐 寻 找 奔 涌 向 前 , 表 现 河 流起 伏 变 化 等 。 他 们 会 借 助 手 的律 动 感 觉 体 验 音 乐 的 表 现 力 , 这 种表现是 积极的 、 主动 的 、 探究 的, 很 自然地 融 人 并 沉 浸 到 音 乐 之 中 。 并且 积 极 讨 论 和 回 答 问题 , 提 高 学 习兴 趣 , 体会音乐的丰富之美 、 变化之美 . 投 入 到音 乐 创 造 实 践 活 动 中 , 从 而 提 高 实 践能 力 二、 学 会聆 听 , 用 耳 朵 感 受 音乐 作 品 的 风 格 音 乐 是 听 觉 的 艺 术 ,音 乐 艺 术 的 一 切 实 践 都 必 须 依 赖 于 听觉 , 听 是音 乐 艺 术 最 基 本 的特 征 。音 乐 欣 赏 更 注 重 聆 听 . 聆 听是 音 乐 欣 赏 手 段 。 1 9 9 5 年 美 国音 乐 教 育 家 大 卫 ・ 艾 略 特 提 出: 只有 实践 才 是 音 乐 教 育 的本 质 , 音 乐只有在实 践中存在 , 实践包括审美 、 聆 听 等 。类 似 的 如 德 国 音 乐 家 奥 尔 夫 ( 1 8 9 5 — 1 9 8 2 ) , 匈牙利音乐家柯达伊 ( 1 8 8 2 -1 9 6 7 ) 等 都 在 自己 探 索 和 实 践 的 基 础上 提 出“ 音 乐 教 育 应该 以乐 器 演奏 配 合 舞 蹈 和演 唱 作为其核心本质” 的思 想 1 . 在音 乐欣赏教 学 中, 教 会 学 生 倾 听 是 感 受 音 乐 作 品 风 格 的最 佳 途 径 。 首 先 , 教 师 要 经 常提 醒学 生 注 意 倾 听音 乐 . 努 力 分 辨 自 己的 演 奏 音 乐 是 否 优 美 。 仔 细感 受 声 音 的层 次 变 化 。 其 次 ,教 师 引 导 学 生 倾 听 不 同 风 格 的 音 乐 作 品 和 不 同 演 奏 家 的精 彩 演 奏 , 使 学 生 在 听 的过 程 中感 受 音 乐 的美 妙 . 感 受 音 乐 作 品 的风 格 。 例如 , 肖邦 的优 雅 、 华丽 , 柴 可 夫斯 基 的淡 淡 的 俄 罗斯 忧 郁 情 怀 , 莫扎特 的明朗、 纯净 , 李 斯 特 的热 情 、 奔 放 等 不 同音 乐 风 格 。 学 生 在 音 乐 作 品 的 把 握 上 .有 初 步 的 了解 与 感 觉, 为其 在演 奏 时 更 准 确 、 细致 地 表 现 音 乐 做 好 准备 2 . 引 导 学 生 回忆 已 知 故 事 内 容 的 欣 赏 音 乐 。 让 学 生 通 过 聆听思考 , 用语 言将音乐变成一个有 趣的故事 。 比如 : 在 讲 述 贝多芬的奏呜曲时 , 让学生通过聆听演奏技巧 , 扩 大 钢 琴 键 盘 的使用范 围 , 并 大量采用华彩句 、 颤音 和震音 , 高 低 声 部 有 了 变 化 明显 的音 响 效 果 , 高 声 部 明亮 , 低声 部浓厚饱满 . 同 时 他 在 踏 板 方 面 也有 新 的 突 破 。 了 解 贝 多 芬 对 手 指 的 要 求 是 尽 可
高中生音乐欣赏实践课程15分钟试讲
高中生音乐欣赏实践课程15分钟试讲音乐欣赏是音乐教育中至关重要的一部分,它帮助学生培养对音乐的理解、欣赏和表达能力。
在本次课程中,我们将通过采用互动、尝试和演练的方式,让学生真正感受音乐的魅力,提高他们的音乐欣赏能力。
本课程将分为三个阶段进行:观察阶段、体验阶段和交流阶段。
第一阶段:观察阶段(5分钟)在观察阶段,我们将向学生展示一段音乐表演的视频,让他们集中注意力,观察音乐家们的演奏技巧、姿态和表情。
通过观察,学生们将获得一些关于音乐表演的信息和感受,并做一个简要的记录。
第二阶段:体验阶段(5分钟)在体验阶段,我们将为学生提供一系列听觉和触觉的体验活动,让他们更深入地感受音乐。
首先,我们会播放一段激动人心的音乐,要求学生尝试用自己的声音或身体动作来表达对这段音乐的感受。
接着,我们会让学生们用手触摸一些乐器的材料,感受不同乐器带来的触感和声音。
最后,我们会准备一些简单的乐器,让学生们亲自体验演奏乐器的乐趣。
第三阶段:交流阶段(5分钟)在交流阶段,学生们将有机会与其他同学分享他们对音乐的观察和体验,并互相倾听对方的观点。
我们会组织学生们分成小组,让他们进行互动讨论,分享彼此的感受和体验。
每个小组会派出一名代表,向全班汇报小组的讨论结果,并提出一个共同的见解。
通过本次试讲,我们奉行了一种学生中心的教学方法,注重学生的体验和互动,从而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
通过观察、体验和交流三个阶段的学习,学生将能够从不同的角度理解和欣赏音乐。
我们相信,这种实践课程能够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审美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在音乐欣赏的道路上开启他们的心灵之窗。
结语:音乐欣赏是培养学生音乐素养的重要途径之一。
通过本次试讲,我们帮助学生们通过观察、体验和交流的方式,提高他们的音乐欣赏能力,并激发他们对音乐的热爱和创造力。
在以后的课程中,我们将继续注重学生的参与和互动,不断拓展他们的音乐欣赏视野,培养他们的审美能力。
让我们一起享受音乐的美妙,感受音乐的魅力吧!。
简析高中《音乐鉴赏》课程创新实践
简析高中《音乐鉴赏》课程创新实践摘要:对高中音乐新课程的实验研究在三年的时间里已经完成了一轮,这三年的时间内,山东省的全体高中音乐教育工作者通过不断地实践创新,秉持实事求是的态度,深入研究高中音乐新课程并获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和疑惑。
关键词:音乐课程;创新;实践对音乐鉴赏课程的教学主要采用的是学习的方式,只有“研”才体现“鉴”字。
传统的音乐鉴赏教学中学生都是在被动地欣赏,而音乐新课程的教学则采用的是学生主动参与,主动实践。
这种教学方式已经形成了山东省高中音乐教学的一种教学特色和模式。
一、培养良好的教师团队对于音乐新课程的实施,教师则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因此高中音乐新课程的实施它最基本、最关键的保证就是拥有一支能够充分了解高中音乐新课程意义的教师队伍。
所以,不管是在实验之前、实验之后还是整个实验过程中,教师培训是整个环节的重点,通过培训让教师充分了解高中音乐新课程的意义,从而形成一支优秀的新教师队伍。
教研人员结合本地实际开办讲座,尤其是开展实践性、互动性的培训,让教师充分了解高中音乐新课程的各个模块的内容、形式以及教学方法、途径,使教师形成高中音乐新课程的头脑风暴,更新理念,从而接受新课程、熟悉新课程、喜欢新课程,进而达到实践新课程,探索新课程,创造、共建新课程。
二、学生方面学生对音乐新课程中最感兴趣的是自己熟悉的,富有生活气息的,时代感比较强的音乐作品,如花城版第一单元“音乐与生活”中《梁祝》《永恒的水》《打字机》等,第四单元“音乐与社会”的“新年音乐会”“通俗音乐”“爵士音乐”等;人音版的“亚非音乐神韵——大自然、和谐、和平”“人民音乐家——聂耳、冼星海”“经典流行音乐——爵士乐精粹”等;由于高中学生觉得民间民族音乐和古典音乐历史年代久远,而且又老土,很难理解它们的内容,所以这类音乐则是他们最不喜欢的。
如花城版的第二单元“音乐与民族”中“民歌篇”“戏曲篇”等,第三单元“音乐与时代”的“乡土的情怀”“多元的时代”“红旗颂”等;人音版的“腔调情韵——多彩的民歌”“宗教复调音乐的顶峰——巴赫”“音响塑成的民族意识”“走向新世纪”等。
结合实践分析如何上好高中音乐鉴赏课
- 98 -【摘要】普通高中音乐鉴赏课,是面向全体高中学生的基础性模块,是保证学生获得参与现代化生活应具备的音乐文化修养。
在音乐鉴赏模块中,要坚持以聆听音乐、感受音乐为主的原则,整合各种教学手段,解放学生,让他们在平等、轻松、愉快的气氛中体验美,从而达到上好音乐鉴赏课的目的。
【关键词】高中音乐 鉴赏 视野音乐欣赏在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造性思维,促进学生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个性形成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尤其是古今中外优秀的音乐作品为我们实施审美教育,全面提升学生的整体素质提供了大量而丰富的内容。
下面就谈谈我的教学体会。
一、丰富鉴赏内容,扩展学生视野在实际教学中,老师一定要通过不同的途径,加强教学资源的整合,增加欣赏曲目与知识,不断丰富学生的音乐体会,进而实现学生音乐鉴赏能力的提高。
比如,在学习《独特的民族风》时,老师可以引导学生对《嘎达梅林》《小黄马》等课内外的曲目进行欣赏,让学生充分感受到蒙古民歌的形式以及长调短调的基本特征,并且对蒙古人的质朴、热情、爽朗等民族性格予以了解,在曲目中充分体会草原的辽阔、空旷,提高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
通过这些曲目的欣赏,让学生好像可以看到草原上驰骋的牧民,感受到牧民对家乡、对生活的热爱。
二、巧用媒体技术,音乐形象呈现在音乐课堂上学生能否用心去倾听音乐,能否积极地合作交流,能否在合作交流中发表自己的意见,直接影响到合作交流的质量和效果。
1.充分运用多媒体教学,创设直观的教学情景。
现在是信息与网络的时代,使得计算机成了音乐教学与音乐学习的重要资源。
音乐与计算机的结合,是艺术与科学融合的结晶,是感性与理性的互补,是精神文化与物质文化的对接。
它不仅拓宽了音乐教学的思维方式,更重要的意义是带来了音乐学习中思维方式的转变。
教师通过图文声像有机结合的多媒体教学手段来辅助教学能激发学生的激情、调动学生的主观性,同时也大大提高了教学效果。
2.营造活动、表演、对话等互动教学模式情景。
高中音乐教案-高中音乐课创造性欣赏教学的理论与实践
高中音乐教案-高中音乐课创造性欣赏教学的理论与实践高中音乐课欣赏教学为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供了较为理想的凭借和空间,高中学生的心理特点、知识积累及生活经验也为欣赏教学培养创新能力提供了较为良好的条件和基础。
通过理论学习和实践探索,我在高中音乐课的欣赏教学中尝试运用“听”、“想”、“动”的教学方法,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一、创造性“听”的教学方法“听”是音乐欣赏的首要途径和基础。
在以往的教学中,教师往往先把音乐作品的背景内容、特点等抽象知识讲给学生,然后再听、再欣赏。
而创造性的“听”通过多层次、多角度地挖掘音乐作品的内涵,使学生不仅能听、会听,而且可以创造性地听具体的做法是1、“听”出音乐作品的情感。
同学们在欣赏莫扎特的“第四十交响曲”第一乐章后,一致感觉作品的旋律优美、感情丰富、活泼乐观。
再经过启发引导和反复欣赏,同学们又听出音乐中包括的不仅是欢乐,而且还有痛苦和困惑。
在此基础上,我又从音乐的内涵和表现手法上进行深入的分析,通过指出在作品中半音节下行音调表现了悲哀的情感,进而指出在莫扎特的音乐中,人们听不到命运的叩门,也看不到人生苦难的烙印,是因为他把生活的辛酸置之度外,而以乐观的态度使自己的作品永保安详和温柔的面貌,不让眼泪把它打湿。
通过教学,同学们既体会了音乐的美妙,又认识到莫扎特的“含着眼泪的欢笑”的艺术魅力;既开阔了思路,又提高了审美情趣。
2 、“听”出音乐作品的民族性。
音乐作品的个性根植于民族文化之中,民族文化是个性发展的源泉,是创作的基础。
人民音乐家冼星海创作的“黄河大合唱”是五四以来中华民族大型声乐作品的经典之作,是民族性和时代性结合的典范。
对于黄河与中华文明的关系,近代史上悲壮的抗日战争,同学们了解较多。
因此,在欣赏这部作品时,我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让他们用心用情去感受这部体现民族精神的作品中渗透的音乐要素,让他们边听、边领会这部作品的历史价值和民族特征。
他们听出了黄河的苦难,听出了黄河的咆哮,更听出了中华民族的英雄气概。
高中音乐鉴赏课初探
高中音乐鉴赏课初探作者:刘阳来源:《吉林画报·教育百家》2014年第04期摘要:新课改的要求是要让学生去实践获得真知。
所以,我们老师应该让学生自己多实践发挥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能够自己欣赏作品并能够评价作品。
老师在其中只不过起着引导作用。
记得前些年,社会上流行的低浅音乐,低级趣味较浓的流行音乐,甚至是庸俗不堪的音乐或是些“狂歌”等一些格调不高的、艺术性差的音乐,使正在成长发育的学生误以为这是“音乐艺术的时代性”,而那些优美的,艺术性高的抒情歌曲在学生看来总是平淡无味,深入不下去。
关键词:高中音乐鉴赏课方法初探音乐是情感的艺术,由于音乐自身具有娱乐性、趣味性和审美价值,它可以把深刻的思想内容和政治内容以通俗易懂的形式表达出来,其生动的表现方式符合高中生的心理特征,最易被接受。
我们教师要抓住素质教育给艺术教育带来的机遇,上好音乐鉴赏课,全面提高学生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高中音乐鉴赏课与其他文理学科有着本质的区别,那就是音乐鉴赏课不是单纯的传授音乐知识,而是以音乐审美为核心的人文科学综合课。
多年来,我在高中音乐鉴赏教学实践中积累了一定的经验,这里就如何上好高中音乐鉴赏课谈点个人的粗浅体会。
一、音乐教师要不断积累广博的人文科学知识。
音乐本身就属于人文科学,音乐所表达的内容非常广泛,因此要上好音乐鉴赏课,教师就必须有广博的人文科学知识积累。
现代的音乐鉴赏不同于以前以欧洲音乐为核心的音乐欣赏,其本质上已成为以音乐文化为核心的人文科学综合课。
这对教师的知识结构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其实每一个民族的音乐文化离不开其自然环境及文化生态的影响,其音乐文化与本民族、地区的哲学、宗教、历史、文学、绘画、建筑、雕塑以及科学是融为一体的立体文化生态系统。
二、教师应该根据上课内容有效地设计教学活动。
大家知道,高中音乐课是没有预习环节和课后作业的,这样就导致同学们自主学习、收集资料的过程被淡化了,一切知识都得来源于老师的授课。
在高中音乐教学中开展探究学习的实践与思考
新 的课程标 准所倡 导的 “ 自主 、 合作、
探 究” 的 学 习 方式 , 既 是 时 代 发 展 的要 求 , 又 符 合 学校 教 育教 学 和 学 生 身 心 发 展 的 规
种 自 由性 、 模 糊 性 和 不 确 定 性 特 征 给 学 生 说 , 掌 握 学 习 方 法 比掌 握 学 习 内容 更 为 关 对音 乐的感受 、 理 解 与探 索 提 供 了 无 边 际 键 。 记得 有 一 次 上 课 , 在 介 绍 唢 呐 这 一 民 族 的想 象 、 创想的空间。 爱 因斯 坦 说过 : “ 美 的 乐 器 时 , 笔者 说 : “ 唢呐 最早 流 行 于 波 斯 、 阿 想象 比知 识 更 重 要 , 因 为知 识 是 有 限 的 , 而 拉 伯 、 中亚、 东 南 亚一 带 。 ” 突 然 有 个 男 生接
感触 音乐之美 。
( 须注 明 网 址) 等; ( 2 ) 查找介 绍 作 曲者 生 平的 资料 ; ( 3 ) 查 找关 于 民 族乐 器二 胡 的 资 料 和
2让学生主动探究 , 自学激励 , 培养 自 图片 ; ( 4 ) 寻 找 其他 的二 胡名 曲及 作 曲 家 。 学 感人 、 以美育人” 的 目的 。 在音 乐教 学 中 , 教 主探索 学 习 的能 力 生在信息的汪 洋大海中遨游 , 不但 收 集 了
2 0 1 3 NO . 1 2 Oh l na Ed uca t i O n—  ̄ nn o vat l o — n He r a l d 开展探 究学 习的实践 与思考
吴 淑 霞 ( 河北乐 亭第一 中学 河北 乐亭
0 6 3 6 9 9 )
字说 明, 收集磁 带、 光盘 等 音 像 资 料 , 然 后
高中音乐教研课题及课件(3篇)
第1篇一、课题背景随着我国音乐教育的不断发展,音乐课程改革已经取得了显著成果。
然而,在高中音乐教育中,学生的音乐鉴赏与审美能力培养仍存在一些问题。
为了提高高中音乐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音乐鉴赏与审美能力,本课题旨在探讨如何通过音乐教研活动,提升高中音乐教师的教学水平和学生的音乐素养。
二、课题研究目标1. 分析高中音乐教育中音乐鉴赏与审美能力培养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2. 探讨音乐教研活动在提高高中音乐教师教学水平和学生音乐素养方面的作用。
3. 构建一套适用于高中音乐教学的音乐鉴赏与审美能力培养方案。
4. 通过实践检验,验证音乐鉴赏与审美能力培养方案的有效性。
三、课题研究内容1. 高中音乐教育中音乐鉴赏与审美能力培养的现状及问题分析(1)现状:目前,我国高中音乐教育在音乐鉴赏与审美能力培养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还存在以下问题:1)教师教学观念落后,缺乏创新意识;2)教学内容单一,缺乏深度和广度;3)教学方法陈旧,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4)评价体系不完善,难以全面评估学生的音乐素养。
(2)问题分析:以上问题主要源于以下几个方面:1)音乐教师自身素质不高,缺乏音乐鉴赏与审美能力;2)音乐教育体制不完善,对音乐鉴赏与审美能力培养重视程度不够;3)学校、家庭、社会对音乐教育的关注度不足。
2. 音乐教研活动在提高高中音乐教师教学水平和学生音乐素养方面的作用(1)提高教师专业素养:通过音乐教研活动,教师可以学习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方法,提高自身的音乐鉴赏与审美能力。
(2)丰富教学内容:教研活动有助于教师发现和挖掘更多的音乐资源,丰富教学内容,提高教学质量。
(3)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通过教研活动,教师可以设计出更具趣味性和启发性的音乐课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4)完善评价体系:教研活动有助于教师探讨和制定科学、合理的评价标准,全面评估学生的音乐素养。
3. 构建适用于高中音乐教学的音乐鉴赏与审美能力培养方案(1)课程设置: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和音乐素养,设置不同层次的音乐鉴赏课程,如:古典音乐鉴赏、民族音乐鉴赏、流行音乐鉴赏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音乐欣赏课“探究法”的实践惠阳一中实验学校张秀芳[论文摘要]: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进程的迅速推进,越来越多的音乐教师将面对新的音乐课程。
音乐新课程的实施不仅对传统教育形成了巨大的冲击,而且给学校的音乐课程带来了全新的变化。
在音乐新课程的实施过程中,如何将新的音乐课程理念渗透和运用到音乐教学之中,怎样设计新的音乐教学目标和音乐教学过程,是广大中小学音乐教师迫切关心的问题。
“探究法”在众多教学领域中的实践,证明它是一种科学而有成效的教学法。
“探究”为发展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供了广阔的时间和空间。
笔者认为,“探究”在高中音乐欣赏教学中的运用,既转变了学生学习的方式,又转变了教师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方式。
[关键词]:探究法、实践、兴趣、想象力、创造力、自主性一、探究法的理论依据普通高中音乐教育是初中和小学音乐教育的继续,高中音乐教育同样是向学生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
高中音乐教育的目的是:以审美教育为核心,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和感受、体验、鉴赏音乐美的能力,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突出艺术学科特点,寓思想品德教育于音乐教育之中,陶冶情操,提高修养;在九年义务教育的基础上进一步增强学生对音乐的兴趣与爱好,掌握必要的音乐知识与欣赏方法,开阔视野,启迪智慧,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健康发展。
已有不少的科学论断证明美的音乐能开发人的智力,促进人的思维发展,思维是对反映事物外部现象和特性的感知觉材料进行加工,以揭露事物的本质特征和规律性联系的心理过程。
音乐思维,指对大脑储存的音乐信息进行分析加工,以领悟音乐真谛的心理过程,是经过分析、综合、比较、抽象、概括等一系列具体过程实现的,著名科学家李政道教授认为:“科学是认知领域的顶峰,而艺术是情感领域的顶峰,二十一世纪是科学与艺术的聚焦点。
”美国认知主义心理学家布鲁纳在《教育过程》中提出:”学生在教师的认识指导下,能象科学家发现真理那样,通过自己的探索和学习,发现事物变化的因果关系及其内在联系,形成概念获得真理。
”在这种被称为“发现法”的概念中还指出:“为了使学习富有成效,在形成概念以及使用语言符号前必须要有一个探索的阶段。
”在语文、数学等教学领域,已有许多专家学者及教育第一线的工作者,展开了有关探索研究和应用,富有成效。
在音乐教学中,能否也为学生创设条件,让学生按照自己的观察和思考事物的特殊方式去认知音乐、理解音乐,通过自身去探索、获得、掌握知识呢?笔者对此,在音乐教学中进行了尝试,证明在音乐课堂上引导学生尝试探究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与传统教学相比教,具有明显优势。
二、探究法的实践1.用“探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古人云:“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
”著名音乐家卡巴列夫斯基也说:“激发孩子对音乐的兴趣,是把音乐美的魅力传递给他们的先决条件,培养和激发孩子对音乐的兴趣,必然成为他们热爱生活、陶冶情操的助长剂。
”可见,兴趣是学习音乐的基本动力,是学生与音乐保持密切联系、享受音乐、用音乐美化人生的前提。
音乐课应充分发挥音乐艺术特有的魅力,在不同的教学阶段,根据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审美心理特征,以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和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传统的音乐教学模式中,教师是“传授者”,学生是“接受者”。
音乐与其它学科的知识传授相比,它的接受过程更应是一个需要投入情感的、丰富而细腻的感知过程,竹筒倒豆般的说教只会扼杀学生对音乐的兴趣。
在教学中,教师应重视学生的心理需求,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引导学生进行“探究”,为学生提供一个探索的空间,在探究中发现音乐、感知音乐、创造音乐、表现音乐。
我校是一所普通高中,学生来自城镇和农村,基本未受过正规的音乐教育,对于音乐知识的了解非常少。
如果第一堂课就要求他们记这个背那个地一味传授,只会让他们从此讨厌音乐课。
我是这样做的:导入时我播放学生熟悉的流行歌曲《芭啦芭啦樱之花》,当学生听到充满动感的旋律时便互相议论开了:“这不是‘浪漫樱花’吗?”有的学生还跟着唱了起来。
这时我问学生:“这是郭富城演唱的《芭啦芭啦樱之花》,有谁会跳‘芭啦芭啦’舞?”学生都互相推让地害怕表现。
于是,我便走到讲台前跳起了“芭啦芭啦”,一刹那,学生的目光都被我的动作吸引住了,有个别还有些跃跃欲试,这时我又边做动作边喊着“12345678、22345678……”煽动他们和我一起舞动,终于一个接一个的舞动起来了……,课堂气氛达到了顶峰,但是,这时我突然把音乐关掉了,学生的动作也停了下来,而我却仍然在1234的做动作,学生看得笑了,我问他们为什么笑,他们说我就像在做广播体操,看起来好别扭。
我很高兴他们这么认为,于是又问:“为什么我前面跳舞的时候同学们都觉得好看,但刚才跳的是同样的动作,却让你们觉得像做广播操,看起来很别扭?”“因为你前面配了音乐,后面的没有音乐了。
有音乐动作就有动感、有艺术性,而且也很协调,没了音乐就显得有些机械了。
”学生说。
其实,这时我并没有多说什么,但学生已经感受到了音乐的作用。
我用这样的导入法,为后面讲解什么是音乐艺术等理论性内容,作了很好的铺垫,这比起单调的说教就有效多了。
用有趣的活动激发学生主动去探究,在探究的过程中体验探究的乐趣,在探究的过程中学习知识,从而对学习音乐产生浓厚的兴趣。
2.用“探究”树立学生的自信心每个学生都有希望获得成功的心理需求。
在教学中教师应鼓励学生自己学习、自思考,鼓励学生敢于假设、敢于表现、敢于与众不同。
例如在人音版高中教材全一册第3单元中,秘鲁民间乐曲《飞驰的鹰》的欣赏教学中,我要求学生感受音乐情绪的变化。
按传统的教学方法,可以先告诉学生曲名,接着介绍作品的背景,再让学生聆听与感受,这样也可以达到教学目的。
但如果这样的教法必然会束缚学生的思维,局限了他们的想象力,使得整堂课处于枯燥的说教状态,没有学生自身的体验。
所以我先让学生聆听音乐,再用语言描绘乐曲的形象。
我让他们聆听音乐时感觉自己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并且给这段音乐起个名字,再说说为什么。
结果这首《飞驰的鹰》有了各种不同的、充满诗意的名字,虽然他们的回答都没有“《飞驰的鹰》”,但我并没有否定他们如此有新意的回答,反而对学生说:“你们的名字取得都很美,印第安秘鲁人民知道了肯定很高兴,这首曲子是赞美秘鲁印第安人的民间乐曲,他们叫它《飞驰的鹰》,并且还用了一种非常传统的乐器,同学们听听它的音色有何特点?你能感受到雄鹰在蓝天飞翔的样子吗?乐曲用了哪些音乐手段来表现飞驰的鹰的?”接着我就让学生边听音乐边联想、边思考。
学生告诉我的结果是让我高兴的,特别是在描绘雄鹰飞翔时,描绘的栩栩如生,一个个美丽的故事出自他们的想象中。
这时我用激动的语气说:“你们真了不起!你们不仅为这首秘鲁民间乐曲起了好多美丽的名字,还为它创编了一个个美丽的故事,使这一优美的旋律有了生命。
”接着我又让学生和我一起跟着音乐,用手做雄鹰飞翔的动作,学生的激情又被再次点燃,当音乐停止,学生们依然沉浸于音乐中,每个人的脸上都露出了成功的喜悦。
假如我们教师在教学中能多注重给学生“探究”的机会,学生的依赖心理会逐渐被“我能探究成功”的心理所克服,取而代之的是自主和自信。
这和传统的教学模式相比,学生在课堂上有一种“自由感”,思维不必只跟着老师走,在学习过程中,学生自己去发现应得的结果,去体验发现音乐美的兴奋感和完成任务的成就感。
3.用“探究”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从体验入手,从感性出发是音乐探究的科学而行之有效的做法。
要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能力,就必须给学生提供创造的机会。
目标要明确,要尽量让学生动脑思考,尽量让学生标新立异,尝试成功。
在教学中大胆的让学生说不,不断锻炼学生的求异思维。
教学中应创设多种多样的音乐实践活动,让学生亲身参与、亲身体验,丰富学生的表象储备,为学生的想象、创造提供广阔的空间。
如在《春江花月夜》一课中,有一个主旋律背唱的环节。
在教唱主旋律中,为了让他们对主旋律有深刻的印象,我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自由设计一种表现主旋律意境的方式,并进行表演。
每个小组都开始商量、探讨,对旋律进行分析、研究、设计,在这过程中,学生间的思维相互碰撞,磨擦出了创造的火花,他们的创新思维处于活跃状态。
在表演时都非常投入,每一种形式都很有创意:有的为旋律配了诗歌进行朗诵;有的为旋律填了词进行演唱;还有的为旋律配了打击乐器(书本、笔、手等作乐器)进行演奏……枯燥的背唱内容变成了有趣的音乐活动,学生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中尽情创造,不知不觉地完成了课堂任务,在创作的过程中学到了课本以外的知识,在活动中培养了合作的精神。
4.用“探究”引导学生自主的学习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尝试探究,能够充分体现学生主体作用。
通过尝试探究,学生能更多地接触音乐、参与音乐,自主的获取音乐知识。
在学习内容之前,教师应为学生提供一个探究的空间,在教学的一开始就把学生摆到学习的主体地位上,把学习的主动权切实还给学生,让学生感到自己行。
如在感受乐曲《二泉映月》的主旋律,让他们分别用不同的速度、力度来唱一唱,也可以让他们对乐曲的节奏作一些小改编后再唱,通过这些手段让学生比一比,哪种最能体现乐曲的意境。
在这对比的探究中,学生通过分析、比较,主动获取了知识。
总之,“探究”在高中音乐欣赏教学中的渗透,从很大程度上来讲,既转变了学生学习的方式,又转变了教师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方式。
这种探究式的教学法,注重向学生提供更多的获取知识的方式和渠道,为发展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供了广阔的时间和空间。
我们音乐教育工作者,应始终遵循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不断更新自己的教育方式,转变教学观念。
相信通过我们的努力,未来的音乐教育事业一定会更加辉煌。
[参考文献]:1、《音乐课程标准教师读本》.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朱则平、廖应文主编2、《音乐新课程与示范教学案例》.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金亚文编著3、《音乐课程标准解读》.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王安国、吴斌主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