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国际视野教育探究

合集下载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国际化视野研究的开拓性力作——《国际化视野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国际化视野研究的开拓性力作——《国际化视野

野 与 大学 生 思想 政 治教 育 的 内在 关联 起 步 , 分 章 展开 国际 化 视 野下 大 学生 思 想政 治 教育 内容 的主 导 与拓 展 、 方 法 的
教授 、 博 士生 导 师谢 守 成等 合 著 的人 民 出版 社 2 0 1 4年 5 月
出版的《 国 际 化 视 野 下 大 学 生 思 想 政 治 教 育 创 新 发 展 研 究》 一书 , 就 是 这 样 一 部 旨 在 回应 时 代 呼 唤 、 从 国 际 化 视 野
学生 思想 政 治 教育 的 一把 “ 双 刃剑 ” , 既 为大 学生 思 想政 治 教育 的创 新 发 展提 供 了机 遇 , 也带 来 了全 方位 的挑 战 。但 国 内 的理 论 研 究 还 处 于起 步 阶 段 , 参 与研 究 的人 员 不 多 ,
研 究 的力度 不 大 , 研 究 不 系统 , 成果 较少 , 严 重 滞 后 于 对 实 践探 索 的指 导 。谢 守 成教 授 带领 的研究 团队 , 敏 锐 地 把 握
借鉴与创新 、 体 制机 制 的审 视 与 变革 、 学 生 事 务 管 理 与 服
务 的发 展 与借 鉴 、 校 园文 化 建 设 的 坚持 与 融 合 、 队 伍 建 设 的专 业 化 职 业 化 、 评 价 的发 展 与 完 善 、 中 外 学 生 丁 作 的 比
探 究 大 学 生思 想政 治 教育 创 新发 展 的力 作 。统 揽 全 书 , 深
感 新 著有 以下 四个 方面 的特 色 。 第一 , 注 重 研 究 选 题 的 前 沿 性 。 随 着 中 国 改 革 开 放 不 断深 入 , 高 等 教 育 融 入 国 际化 进 程 日益 加快 , 国 际 化 已 成 为 当代 大学 生 思想 政 治教 育 面 临 的鲜 明时 代特 征 , 更 是 大

论新形势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论新形势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论新形势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新形势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既有挑战,也有机遇。

只有不断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和方法,才能开拓新形势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局面。

标签:新形势;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党的十六大以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同志站在确保党的事业后继有人和社会主义事业兴旺发达的战略高度,站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全局高度,站在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时代高度,科学提出了一系列关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同志思想政治工作理论,为切实加强和改进新世纪新阶段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了根本指针。

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全面贯彻胡锦涛同志关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论述,对于准确把握和认清当代我国人才培养的战略任务和重大目标,科学认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规律切实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促进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办好让人民群众满意的教育,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提供合格人才,具有十分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我国高校是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摇篮。

当代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如何,将直接关系到整个21世纪中国的面貌。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国际竞争的日趋激烈,特别是随着国内改革的深化和社会转型步伐的加快,我国社会的经济成分、社会组织形式、社会利益关系、就业方式和分配方式等日趋多样化。

高校是社会信息传播的汇聚地,是社会生活的晴雨表,是社会文化的窗口。

我国社会正在发生的深刻而复杂的变化必然对大学生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举止发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这无疑加大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难度。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方式和途径都不是一成不变的。

大学生爱国主题教育与国际交流如何增强学生的国际视野和爱国意识

大学生爱国主题教育与国际交流如何增强学生的国际视野和爱国意识

大学生爱国主题教育与国际交流如何增强学生的国际视野和爱国意识随着经济全球化和文化多元化的加剧,大学生在面对日益复杂的国际形势时,需要具备更加广阔的国际视野和更加坚定的爱国意识。

为了培养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国际竞争力,大学生爱国主题教育与国际交流成为必不可少的途径。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探讨大学生爱国主题教育与国际交流如何增强学生的国际视野和爱国意识。

1. 爱国主题教育增强国际视野爱国主题教育是培养大学生国际视野的重要途径。

在教育过程中,我们可以通过多种形式来加强大学生对国家的认同感,增强他们对国家发展的关注与理解。

比如,开设相关的专题课程,组织参观考察活动,举办主题讲座等。

这些教育形式能够使学生更好地了解国内外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情况,增加对国际事务的关注,并建立起正确的国家意识。

2. 国际交流拓宽国际视野国际交流是增强大学生国际视野的有效途径。

通过与不同国家的学生交流,大学生可以亲身体验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教育、生活和社会环境,从而拓宽自己的国际视野。

例如,学校可以积极发展学生的交流项目,鼓励学生参加海外交换生项目、参加国际学术会议、参与国际志愿者活动等。

这些经历将帮助学生认识到世界的多样性和复杂性,促使他们摒弃片面的观念,形成开放的心态和宽广的胸怀。

3. 国际交流促进爱国意识国际交流也可以促进大学生的爱国意识的形成和发展。

在与外国学生的交流中,大学生不仅能够学习到外国文化的优秀之处,也能够更加深刻地认识到自己国家的独特价值和文化传统。

这种对比和反思可以激发大学生对自己国家的自豪感和责任感,进一步强化他们的爱国情感和使命感。

4. 教育与交流的有机结合为了更好地增强学生的国际视野和爱国意识,大学应当将爱国主题教育与国际交流有机地结合起来。

教育部门可以联合外事处、学生社团等,共同组织开展具有国际特色的主题教育活动。

同时,学校也应加强对海外学生的接待和服务,为学生提供一个更好的交流平台。

只有通过教育与交流的有机结合,才能真正实现培养大学生国际视野和爱国意识的目标。

论国际形势多变背景下的思想政治教育

论国际形势多变背景下的思想政治教育

论国际形势多变背景下的思想政治教育【摘要】在当前国际形势多变的背景下,思想政治教育愈发显得重要。

国际形势的变化不仅影响着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和方式,还对其发展趋势产生深远影响。

全球化背景下,思想政治教育需适应跨文化交流的挑战,注重专业化和多元化发展。

而面对多元化社会的拓展,思想政治教育需要从中得到启示并不断调整与完善。

如何在国际形势多变的背景下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将成为重要课题,未来发展趋势也需要做出深入探讨和预测。

思想政治教育的质量与完善将对国际社会和国家发展产生重要影响,需要引起高度重视和持续关注。

【关键词】关键词:国际形势、多变性、思想政治教育、全球化、跨文化交流、专业化、多元化社会、发展趋势、挑战、重要性、需求、启示、未来、背景、影响。

1. 引言1.1 国际形势的多变性国际形势的多变性,是指世界各国之间的政治、经济、社会等方面的情势在不断变化和发展。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和各种全球性挑战的出现,国际形势愈发错综复杂。

从政治角度来看,各国之间的关系日益紧张,一些国际矛盾和冲突不断出现。

经济方面,国际贸易、投资等活动也受到了种种影响和挑战。

社会方面,文化冲突、种族问题等也时有发生,给各国社会稳定和安全带来了不小的挑战。

在这样多变的国际形势下,各国需要更加注重思想政治教育,加强人民的思想道德建设,提高国民的政治素养和文化水平,以更好地适应和应对国际形势的变化。

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在这种情况下愈发显现,只有通过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才能更好地引导广大人民群众正确看待国际形势,增强民族凝聚力和社会向心力,为国家的发展和繁荣提供坚实的思想保障。

1.2 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思想政治教育是培养青年一代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途径,是国家长治久安的基础。

在当今国际形势多变的背景下,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愈发凸显。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速推进,世界各国之间的相互联系日益紧密,思想政治教育不仅需要传承本国优秀传统文化,更需要拓展国际视野,加强合作交流。

新时代高校国际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规律研究

新时代高校国际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规律研究

新时代高校国际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规律研究1. 引言1.1 国际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国际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在新时代高校教育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国际学生是我国高校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的思想政治教育直接关系到国际间的文化交流和国家形象的宣传。

国际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对传统教育体系的一种有益补充,能够拓宽学生们的视野,提升他们的综合素质和国际竞争力。

国际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也是一种文化输出的重要手段,通过教育引导国际学生正确理解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制度,促进他们更好地融入中国社会,成为友好的文化使者。

国际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还能够加强国际学生对中国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促进国际学生与中国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构建和谐的国际化教育环境。

国际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需要高校在新时代加强相关工作,引导国际学生正确思想政治观念,促进多元文化交流,推动国际化教育的深入发展。

1.2 新时代高校国际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背景随着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和我国对外开放的逐步扩大,我国高校国际学生数量不断增加,国际学生来华留学已成为一种常见现象。

国际学生群体的特点也在发生变化,从过去以东南亚、非洲国家学生为主到如今涵盖了来自世界各地的学生。

这种多元化的国际学生群体在我国高校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2. 正文2.1 我国高校国际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我国高校国际学生数量逐年增加,国际学生在中国的规模和比例不断扩大。

随着国家对外开放政策的不断推进,越来越多的国际学生选择来中国留学,这也给高校国际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了挑战和机遇。

我国高校国际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一方面,由于国际学生的背景、文化、价值观等与中国学生存在差异,因此如何有效开展对国际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成为一个难题。

由于我国高校对国际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缺乏系统性和长期性,导致教育效果不佳。

我国高校国际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也存在一些成功的经验和做法。

新时代培养大学生家国情怀与国际视野的研究

新时代培养大学生家国情怀与国际视野的研究

———以美国华裔文学课程的“课程思政”实践为例潘梦妮,朱敏思*,普璇华,鲁丹,饶丽波(昆明医科大学外语部,云南昆明650500)摘要:在新时代,如何通过课程体系建设和教学模式创新来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拓展学生的国际视野,成为高校英语教师需重点研究的内容。

文章以昆明医科大学的美国华裔文学课程为例,探讨课程思政融入美国华裔文学课程的必要性,对美国华裔文学课程的课程思政教学实践进行探索及反思,以提高美国华裔文学课程的课程思政教学效果,培养大学生的家国情怀与国际视野。

关键词:美国华裔文学;课程思政;外语教学;家国情怀;国际视野中图分类号:G641;G64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8-3561(2022)11-0043-03基金项目:本文系2021年昆明医科大学校级课题“中美对峙背景下如何利用美国华裔文学作品强化学生的家国情怀和拓展国际视野”(课题编号:2021-JY-Y-029)的研究成果作者简介:潘梦妮(1985-),女,四川自贡人,讲师,从事美国华裔文学、医学英语研究;朱敏思(1982-),女,云南昆明人,讲师,从事人文及大学英语教学、医学英语研究;普璇华(1982-),女,云南易门人,讲师,从事大学英语教学、医学英语与翻译研究;鲁丹(1981-),女,云南通海人,讲师,从事大学英语教学、医学英语研究;饶丽波(1980-),女,云南墨江人,讲师,从事大学英语教学、翻译研究。

*朱敏思系本文通讯作者在新时代,如何通过课程体系建设和教学模式创新来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拓展学生的国际视野,成为高校英语教师需重点研究的内容。

本文以昆明医科大学的美国华裔文学课程为例,探讨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策略与实践,旨在引导学生坚定文化自信,厚植爱国主义情怀,培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一、课程思政融入美国华裔文学课程的必要性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高校立身之本在于立德树人。

国际化视野下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着力点

国际化视野下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着力点

国际化视野下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着力点作者:史昊泽张雷来源:《南北桥》2021年第24期【摘要】国际化视野下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机遇和挑战并存。

准确把握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国际背景新变化,深刻认识国际背景的新变化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带来的新机遇与新挑战,明确国际化视野下开展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要求,是国际化视野下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着力点。

要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论述,结合高校思政课和“当代国际政治经济热点问题”通识课进行有效探索,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的主导地位,主动借鉴国外教育的有效方法,积极建设具有国际化视野的教师队伍,不断探索适应时代要求的教学方法。

【关键词】国际化;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着力点;“当代国际政治经济热点问题”中图分类号:G4文献标识码:ADOI:10.3969/j.issn.1672-0407.2021.24.023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推进教育公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这是新时代赋予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使命。

国际化既是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时代背景,又是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内容。

本文结合高校思政课教学和“当代国际政治经济热点问题”通识课教学的相关经验,对国际化视野下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着力点作出了相关分析与思考。

一、准确把握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国际背景新变化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具有时代特色。

准确把握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国际背景的新变化,是认识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新特点的前提。

(一)国际化潮流不可逆转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真正融入了全球化进程,这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机遇和挑战。

当今世界,经济、社会、文化、科技的不断发展使各国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更加密切,全世界已经变成“地球村”。

全球化发展的时代背景对我国人才培养提出了新要求,即“要适应国家经济社会对外开放的要求,培养大批具有国际视野、通晓国际规则、能够参与国际事务和国际竞争的国际化人才”。

新形势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国际视野教育探究

新形势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国际视野教育探究
特点 , 能站在 国家和 民族整体利益 的高度
题 和 国家的外交 政策广泛 对青 年大学 生
进行 引导 , 尤其是要有针对性地 对大学生 普遍关 注的国际问题进行客观 、 科 学和令
识, 提高民族文化 自觉和文化 自信。
( 三) 有利 于推动大学生思想政 治教育
改 革创 新
思考 问题 , 加 强 自我 文化修养 , 主动提 高
锋和 融合更加 广泛 、 深入 , 文化的多样 性
【 关键词 】新形 势 大学生思想政治
教育 国 际视 野 教 育
【 中图分类号 】 G【 文献标识码 】A 【 文章编号 】 0 4 5 0 — 9 8 8 9 ( 2 0 1 3 ) 0 2 C 一
00 2 7-0 2

国际视野教 育在大 学生思想政治
面均发生巨大的变化。在工作环境上 , 不 再是相对封闭的教育空间 ,而是各领域 、
多方面与国际交流的开放环境 ; 在教 育对
当前 ,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在理
论 和实践 的不 同层 面上都 面 临着 不少新 课题 , 特别是经济全球化趋势和信息 化浪 潮致 使大学 生认识 问题 的方式 和角度 发
舅 矗
新形 势下大学 生思想政治教 育中的 国际视 野教 育探 究
口广西机 电职业技术 学院 黄振宣 唐 爱琼
【 摘
要】 分析 国际视 野教 育在 大学
生 了许 多新 的变化 , 对 国际形势及 问题的 认 知越 来越成为大学生世界观 、 人 生观和 价 值观形成的重要基础 。因此 , 如何 培养 大学生的国际视野 , 在 中国和世 界的互动 中牢固掌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动权 , 日益 成为 了新 形势 下大学 生思想政 治教 育 的

大学教育方法:培养国际视野

大学教育方法:培养国际视野

大学教育方法:培养国际视野随着全球化的加速,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人才已成为大学教育的重要任务。

国际视野是指对全球范围内的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方面的认识和理解,以及对不同文化背景的个体和群体的尊重和包容。

本文将探讨如何在大学教育中培养国际视野,并提出一些具体的方法和策略。

一、课程设置课程是大学教育的基础,也是培养学生国际视野的重要途径。

首先,大学应该设置一些跨学科的课程,如全球政治、全球经济、全球文化等,以帮助学生从不同角度认识和理解世界。

这些课程可以邀请来自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专家学者授课,使学生能够接触到多元文化背景下的观点和经验。

此外,大学还可以设置一些选修课程,如国际关系、国际商务、国际文化交流等,以鼓励学生选修感兴趣的课程,进一步拓宽他们的国际视野。

二、国际交流项目国际交流项目是培养学生国际视野的重要方式之一。

通过参加国际交流项目,学生可以亲身感受不同国家和地区的生活和文化,了解不同国家的政治、经济、教育等方面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同时,学生还可以与来自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同学建立联系,增强他们的跨文化沟通能力。

大学可以与国外大学合作开展交换生项目、暑期学校项目、合作研究项目等,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国际交流机会。

三、文化活动大学可以组织各种文化活动,如文化节、艺术展览、音乐会等,以展示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文化特色,增强学生对不同文化的认识和理解。

这些活动可以邀请来自不同国家和地区的留学生、文化使者等参与,使学生能够与不同文化背景的个体和群体进行交流和互动。

此外,大学还可以鼓励学生自发组织各种文化活动,如跨文化讲座、文化沙龙等,以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和能力。

四、社会实践社会实践是培养学生国际视野的重要途径之一。

学生可以通过参加国际组织、跨国公司实习、海外志愿者等活动,了解不同国家的政治、经济、社会等方面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这些活动可以增强学生的跨文化沟通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同时也可以培养学生的国际责任和使命感。

全球化视野下的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问题

全球化视野下的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问题
什 么是 爱 国主 义 ? 爱 国主 义 是 千百 年 来 世 代 相 传 的对 于 自 己 的 祖 国 、
寥 无几 。 ( 4) 在针对当代大学生 进行的思 想政治教 育中 , 也存 在一定程度 的单
忽视世界公 民意识教育 的问题。为了培养大 学生 自己的人 民、 自己的语言 、 文 化、 历史 等方面 的深厚 感情 。 并 由此 形成 的对 方面强调爱 国主义教育 , 祖 国忠诚 、 热爱 的坚定信念。
我们认为 , 这两种 观点都有 失偏颇 。一方面 , 全球化 确实 对 民族 国家
传统思维和行为模 式带来了一定 的冲击 , 但在 总体上 , 这个世 界依然 是 由 的教 育较少 , 而健康 的忧患意识 是爱 国主义教 育的一 个重要 基础 , 它能激 增 强人们 谋 求国 家民主 富强 的 自觉性和 积极 以疆域为依 据划分 的民族 国家组 成, 国家 与国 家、 民族 与 民族 之 间存 在 的 发人们 的责任感 和使命 感 , 他们 在家是 “ 小太 阳” , 过 着衣 利益 差异和界 限并没 有因全球化而消 失 , 民族国家 的观 念和意识依 然支配 性 。当代大学生生在改革开放的大好 时代 , 着人们 的行 为方式 , 因此 爱国主 义仍然 具有非 常重 要的价值 。另一 方面 , 食无忧 的舒适生活 , 在学校是“ 天之骄子 ” , 享受着现代化的教学设 备 , 他们 在全球 化时代 , 民族 国家要想获得发 展 , 必 需参与 双赢 性或共赢 性 的国际 接 受的爱 国主义教育大多是历史教育和成就教 育, 而忧 患意识 的教 育却寥 合作 。
建设带来机遇的同时 , 也带来 了挑战 。 因 为 全 球 化 是 以 西 方 制 定 游 戏 规 则 全 , 我们更应加 强民族精 神 的培养。 民族精 神的培 养 主要包 括 民族 自尊

国际视阈下的思想政治教育探究

国际视阈下的思想政治教育探究

国际视阈下的思想政治教育探究作者:舍娜莉来源:《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3年第16期舍娜莉(北京信息科技大学政治理论教育学院,北京 100192)摘要:国际视野是指能够跨越国界和地理空间,以世界维度作为观察问题、认识问题的一种思维方式.纵观世界各国,思想政治教育的整合度、力度和精准度都值得我们学习借鉴:集中社会资源,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整合度;增设《国防教育》和《军事理论》等相关课程,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力度;准确把握思想政治教育方向,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精准度.关键词:国际视阈;思想政治教育;宗教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60X(2013)08-0184-03《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强调:“要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深入进行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提及“思想政治教育”,大多数人都会有一种本能反应,认为这是社会主义制度国家独有的一种社会现象,甚至认为世界范围内,仅在中国、朝鲜、古巴等少数国家还保留有思想政治教育.但事实果真如此吗?资本主义国家有没有思想政治教育?他们如何运作?效果如何?意义何在?1 国际视阈下的思想政治教育思想政治教育是各个国家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深入人心,卓有成效.让我们深入到世界其他国家内部,探寻思想政治教育的踪迹和规律,了解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和途径,对中国加强思想政治教育亦有启发和借鉴.1.1 思想政治教育的整合度——美国2011年美国所做的民意调查显示,一万名被随机选中的美国人中有27%认为中国是美国最危险的潜在敌人.但任何一个中国人对此都不能苟同,因为我们非常清楚中国既没有威胁美国国家安全的军事硬实力,同时,作为一个长期受儒家文化影响的传统农耕民族,也不具备侵略的主观动机和欲望,那么究竟是谁给美国民众植入这样一种错觉呢?首先是美国媒体.那么媒体的思想又从何而来呢?众所周知,美国CNN、ABC和NBC均操控在少数财团手中,美国有1/3的企业在从事军用产品生产.作为美国第一代假想敌的苏联被成功肢解后,美国军火商急需树立另一个敌人,以便继续成功说服美国纳税人为国家添置武器买单.中国作为新崛起的社会主义国家,自然而然成为他们的不二选择.通过公共媒体的宣传渲染,或明或暗地告知美国民众,中国是美国最危险的威胁者之一,必须添置武器,严加防范.其次是宗教.据调查结果显示,95%的美国人信仰宗教,其中70%的美国成年男子固定从属于一个教堂,基督教渗透给美国教民这样的观点:美国是自由民主的化身,是拯救世界的唯一正义力量,所以美国人做任何事情都是替天行道.这就不难解释,作为旁观者,我们都很清楚美国发动伊拉克战争是为了控制石油资源,继而称霸世界.相关的资料表明:北约投到伊拉克的TNT相当于美国轰炸日本广岛原子弹的2.5倍,在战争中北约使用了生化武器.海湾战争以后,伊拉克白血病的发病率提高了4倍,儿童畸形率提高了6倍.但美国民众则普遍认为发动伊拉克战争是为了解放伊拉克民众,是为伊拉克人民带去民主、自由和人权.换个角度说,宗教就是一种隐性的思想政治教育,无时无刻不以上帝的名义向民众灌输符合现代资本主义需要的宗教信条.这种“思想政治教育”持续周期长,从生到死;发挥作用大,至死不渝;影响程度深,深信不疑.再次是学校教育.美国的学校教育和中国相比,无论是教育理念、方法、手段和结果都有很大的差别.中国注重理论、动口、务虚,而美国的教育更强调实证、动手和务实.美国学校的课程设置、校园环境和学生活动看似随意松散,其实形散而神不散,万变不离其宗.从幼儿到小学,直至中学大学,一直贯穿这样的理念:没有美国的独立战争,就没有美国,就没有美国的宪政制度,就没有美国的民主.如果说媒体和宗教在思想政治教育方面还有遗漏的话,那么学校教育把美国所有的新生代都囊括其中,完成全民“洗脑”工程.美国的思想政治教育形神具备,是“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式的教育,它的文化制品《阿凡达》、《拯救大兵瑞恩》等影片把美国主流社会所称颂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英雄主义和民族精神都发挥到极致,并辐射到全世界各个地方,对内成功教化美国民众,对外树立美国的国际形象.和美国媒体、宗教和学校系统、整合、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体系相比,中国的思想政治教育还存在哪些不足?根据形势我们又应当做出哪些改变?这都是思想理论工作者急需思考和解决的问题.1.2 思想政治教育的力度——日本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除了整合度以外,还需要加强力度.谈到邻国日本,每一个中国人的情感都是复杂的,因为日本是和中国交往时间最长,受中国影响最深,同时也是伤害中国最重的民族之一,至今95%的日本人对日本侵华历史的认识是模糊甚至是错乱的,原因是什么?根源就在于日本的思想政治教育,日本官方一直宣称日本侵略中国的战争是一场自卫战争,战争的起因源于中国的挑衅,因此在日本这场战争一直被称为“中日战争”.日本无论从政治到军事、从民间到官方,从没有对其军国主义、强权政治予以深刻的反思和自省,和二战前相比,也没有发生任何实质性的改变.据统计数字表明,2009年共计500万日本人参拜过日本靖国神社,其中绝大多数是日本中青年,他们一直认为靖国神社是日本国民心中至高无上的殿堂,是日本天皇的战争祭坛,是日本“大和魂”的精神堡垒,供奉的二战甲级战犯是日本民众心目中的民族英雄.今天中国的高中历史教育还滞留在知识记忆阶段,日本则更注重启发学生的现实应对能力,例如在课堂上直接向日本学生提出一连串的问题:中国和日本何时再战?为何再战?日本胜算的把握有多大?面对如狼似虎的日本芳邻,难道我们不应该反思中国今天的思想政治教育力度吗?如果我们还沿袭儒家文化中“温驯”和“顺从”的传统,继续“一将功成万笔秃,千军万马写八股”的闹剧,那么日本再次悍然发动侵略战争,中国是否又将重蹈伤亡3500万人的悲剧覆辙?1.3 思想政治教育的精准度——苏联思想政治教育最重要的是精准度,苏联亡党亡国给我们的教训是深刻的,给我们的警示是发人深省的.为什么苏联共产党在拥有20万多名党员的时候,领导二月革命推翻了沙皇统治;在拥有35万多名党员的时候,取得了十月社会主义革命胜利并执掌全国政权;在拥有554万多名党员的时候,领导人民打败了不可一世的德国法西斯,为结束二次世界大战立下了不朽功勋.而在拥有近2000万名共产党员的时候,却丧失了执政地位,亡党亡国?①归根到底还是思想政治教育出现了问题.苏联解体的内因是领导层思想出现了明显的错误,戈尔巴乔夫公然违背马列主义的核心“阶级斗争理论”和“国家学说”,否定阶级斗争,抹杀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的阶级界限,最终导致政党性质发生蜕变,生活腐化,脱离群众,失去民心,最终被民众抛弃.而戈尔巴乔夫世界观形成的青年时期,正是赫鲁晓夫否定斯大林、否定党的历史,提出“全民党”和“全民国家”的时期,这给正处在思想成长中的戈尔巴乔夫乃至他所领导的整个一代人留下深刻的烙印,动摇乃至瓦解了对共产主义理想和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苏联解体的外因是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利用和平演变成功地肢解苏联,前美国中央情报局局长杜勒斯曾说:“如果我们教会苏联的年轻人唱我们的歌曲并随之舞蹈,那么我们迟早将会教会他们按照我们所需要的方法思考问题.”据民意测验结果表明,1990年前后,苏联社会中抛弃社会主义思潮达到高潮,一项全国性的民意调查结果显示,居民在回答“苏联选择什么样的前进之路”时,有32%的被调查者认为要效仿美国;17%选择了德国;11%的人看好瑞典.②由此可见,过去帝国主义国家企图用坚船利炮改变社会主义国家红旗的颜色,现在他们只需要发动宣传攻势,改变国家领导人和民众的思想,轻而易举就可以实现分化瓦解的战略目标.如果现在中国就“选择何种道路问题”做全国性的民意调查,结果会是什么?2 中国思想政治教育经验借鉴任何国家要想实施国家管理,思想政治教育都是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其他各国的思想政治教育从理念到方法,从内容到形式都给我们提供了宝贵经验,需要我们不断完善思想政治教育系统工程,实现思想政治教育意识形态性和科学性的双重使命.2.1 集中社会资源,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整合度学校不仅应该有成功教育,而且需要情感教育、规则教育和信仰教育的整合.苏霍姆林斯基说:“在学校走廊的墙壁上、在教室里、在活动室里——经常看到的一切,对于精神面貌的形成具有重大意义.”③思想政治教育是全社会教育资源相互融合、优势互补的整合过程,需要集中全社会的力量,把学校和非学校、显性和隐性、现实和虚拟、静态和动态的各种教育资源融会贯通,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合力.如果学生在课堂看“红色经典”,电视看“穿越古剧”;新闻联播形势大好,网络世界危机四伏;思想领域提倡“公”德,经济领域追求“私”利,各种信息资源彼此矛盾对立,极易使学校思想政治教育成果化为乌有,甚至使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本身产生质疑、逆反和否定倾向,屏蔽所有思想政治教育形式和内容.把思想政治教育效果不佳单纯归咎于学校和教师,就如同苛求污水中的鱼有旺盛生命力一样困难.只有全社会同心合力,成为一潭清水、活水,思想政治教育才能生机盎然,硕果累累.2.2 增设《国防教育》和《军事理论》等相关课程,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力度江泽民总书记曾指出:“越是在和平建设时期,越要宣传国防建役的意义,克服和平麻痹思想,增强人民的国防观念.”④当代世界范围内兴起的是综合国力竞争,遵从的是弱肉强食、优胜劣汰的“丛林法则”,每个国家都在加强自己的思想政治教育,中国也不应置身世外,一个没有尚武精神的民族是注定要挨打甚至消亡的,我们应当秉承毛泽东“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的方针反制外侵挑衅,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学校普设《国防教育》和《军事理论》等相关课程,非军事院校把军训作为培养国防后备力量的途径,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力度.2.3 准确把握思想政治教育方向,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精准度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对苏联有“和平演变”战略,对中国有没有类似图谋?反观国内,首先丑化毛泽东进而否定中国共产党;其次利用部分高层官员的贪腐行为妖魔化中国共产党,使其成为专制和黑暗的代名词;再次利用媒体和学术活动对共产党和中国政府的合法性和权威性大肆抨击,这些手法和对付斯大林和苏联共产党的手段是惊人形似、如出一辙的.美国哈佛大学亚洲研究中心主任、著名中国问题专家托尼·赛奇曾提醒世人:“中国人对毛泽东的肆意丑化已经超越了一个民族应有的理智界限”.越是混乱的思想语境,越需要我们进一步准确把握思想政治教育方向,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精准度,居安思危,防患未然.3 结语纵观世界其它国家,可以看到诸多思维方式、立场观点迥然不同的各国人民,让人惊讶、使人警醒,也发人深思.思想政治教育不是一些国家独有的社会现象,而是任何一个国家要想实施国家管理所必需的措施和手段,也是达成社会共识、形成精神纽带、增强国家软实力的基础和条件.国与国的竞争最终都落实在人与人的竞争,在当今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中,中国应当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整合度、力度和精准度.美国不怕中国军队现代化,就怕中国军队毛泽东思想化.由此可见,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我们富国强兵、抵御外敌的法宝,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是中国长治久安的有力保障,也是时代的必然要求.注释:①《居安思危》解说词第1集苏共兴衰的历史轨迹.②《居安思危》解说词第8集苏共对西方世界西化、分化路线的应对.③苏霍姆林斯基.帕夫雷什中学[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9.453.④江泽民.《论国防和军队建设》.解放军出版社,2003:159.参考文献:〔1〕陈立思.当代世界的思想政治教育.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2〕罗洪铁,董娅.思想政治教育原理与方法.人民出版社,2005.〔3〕(美)拉塞尔.F.韦格利.美国军事战略与政策史.解放军出版社,1986.〔4〕李俊勤.西欧宗教教育对我们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J].韶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07):95-100.〔5〕孔燕.国际视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时代要求[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7(05):72-74.。

国际化视野中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国际化视野中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国际化视野中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作者:黄誉婷来源:《青年时代》2016年第26期摘要:随着世界一体化及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与深入,培养国际化人才越来越成为各高校的目标,这也给各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

本文试图通过分析国际化背景下大学生思想呈现出的不同特点和变化趋势,探索与创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方法与对策。

关键词:国际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对策随着信息全球化、文化多元化、教育体制多样化等时代特征的不断发展,培养国际化人才成为当今世界教育发展的主流和趋势之一。

高校作为培养国际化人才的主阵地,除了在专业课程设置等方面与国际接轨之外,分析当代学生特点,通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引导学生也必不可少。

一、国际化背景下大学生的思想特点及变化规律国际化趋势的发展,对当代大学生的思想带来了深刻的影响与变化。

其影响与变化表现在积极与消极两个方面。

(一)积极影响1.思想更加开放,思维更加活跃。

全球信息的一体化使得当代大学生可以多渠道了解讯息,快速获取各类前沿的文化动态,他们知识更加丰富,思维更加活跃,视野更加开阔,思想更加解放。

2.竞争与合作意识增强,规则与效率意识强化。

当今时代各行业竞争加剧,相互依存度相应增加,这使得当代大学生竟争观念和合作意识得到强化。

他们更加能够以积极主动的姿态投入到竞争与合作中去,并在竞争中注重规则与效率。

3.自我意识与民主意识进一步增强。

受西方文化与思潮的影响,当代大学生在自我意识的觉醒与民主意识的增强方面有显著的改变。

他们强调民主,强调自我价值的实现,崇尚自由、公平。

(二)消极影响1、过分崇尚西方思想,传统价值观弱化。

大学校园是思想交汇的地方,学生在接受外来文化的同时,容易片面否定甚至忽视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学习,甚至出现盲目效仿、盲目崇拜的现象,表现出了功利主义、拜金主义等倾向,淡忘了艰苦奋斗、诚实守信等优秀传统价值观。

2、过分强调自我,功利心过重。

由于对外来文化的盲目崇拜,部分大学生表现出以自身利益为重、只顾眼前利益等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背道而驰的思想倾向。

中国思想政治教育在比较视野中创新发展的路径探析

中国思想政治教育在比较视野中创新发展的路径探析

中国思想政治教育在比较视野中创新发展的路径探析
中国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发展路径主要围绕以下几点:
一、适应时代发展,立足中国国情
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变革带来了新形势、新课题和新挑战,中国思想政治教育需要适应这些变化。

针对当前形势下的新课题和新问题,思想政治教育需要紧扣中国国情,具体到实践中,就是要深入分析我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实际,针对实际情况对思政教育进行适切的调整。

二、聚焦育人本质,注重培养人类核心素养
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是育人,而学生的人类核心素养是关键的育人目标。

因此,中国思想政治教育要聚焦培养学生的人类核心素养,包括思维能力、情感能力、价值观、文化素养等各个方面。

同时,要注重人文关怀,注重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

三、深化改革创新,提高教育教学效果
要深化改革创新,加强教育教学改革,进一步优化教学模式,提高教学质量。

特别是在思想政治课的开设和教学内容的设计方面,要贴近学生生活、喜好和成长需求,创新教学方式和手段,提高思政课的吸引力和实效性。

四、推动跨学科融合,促进学科交叉
要促进各学科间的交叉融合,推动思想政治教育与其他学科的融合,充分发挥思政课在跨学科教学中的主导作用。

实现跨学科融合,不仅可以加强知识的整合和交流,还可以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总的来说,中国思想政治教育在创新发展中应当适应时代发展、聚焦育人本质、深化改革创新和推动跨学科融合这几个方面。

论国际形势多变背景下的思想政治教育

论国际形势多变背景下的思想政治教育

论国际形势多变背景下的思想政治教育【摘要】在当今世界,国际形势多变,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全球化背景下的思想政治教育需要不断适应和发展,国际关系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日益凸显,多元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之间相互影响。

信息化时代下的思想政治教育也需要注重新媒体技术的运用。

面对全球挑战,思想政治教育需要灵活应对,提高国际竞争力。

论国际形势多变背景下的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不容忽视,发展方向应注重综合实践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国际视野。

应对国际形势变化的策略需要加强国际交流合作,促进思想政治教育的国际化发展,提升国家软实力和文化影响力。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国际形势、多变、全球化、国际关系、多元文化、信息化时代、全球挑战、重要性、发展方向、策略。

1. 引言1.1 论国际形势多变背景下的思想政治教育在一个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下,思想政治教育显得尤为重要。

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各国之间的联系日益紧密,国际关系越发密切。

在这样的背景下,思想政治教育不再只是国内的一项教育任务,更需要考虑到国际因素的影响。

国际形势的多变性为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新的挑战和机遇。

各国之间的政治、经济、文化联系日益频繁,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已经无法满足当今社会的需求。

思想政治教育需要更加开放、包容,注重多元文化的融合和交流。

信息化时代的来临也给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与挑战。

信息的传播速度极快,各种观点和价值观在网络上得以广泛传播,思想政治教育需要更加注重学生的信息素养,引导他们正确对待网络信息。

在全球挑战不断涌现的今天,思想政治教育更需要面对现实,教育出具有国际视野和全球胸怀的人才。

只有在多元文化融合、信息化时代发展的背景下,思想政治教育才能真正起到引导和塑造未来人才的重要作用。

2. 正文2.1 全球化背景下的思想政治教育全球化是当今世界发展的主题,各国之间的联系日益紧密,信息、资本、人才等资源跨国流动,这为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新的挑战和机遇。

国际视野下辅导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特征与新规律探析

国际视野下辅导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特征与新规律探析

国际视野下辅导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特征与新规律探析【摘要】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的进程大大加快,教育领域的国际化交流也日益增多。

这对辅导员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产生了重大影响,机遇与挑战并存。

辅导员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须融入国际视野因素,准确把握在国际视野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特征,遵循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规律。

【关键词】国际视野;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新特征与新规律高等教育的国际化发展趋势,对于推动高等教育的改革,促进对外学术交流,推动教育、科研与世界先进水平接轨,增强我国高校的综合实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但毋庸置疑的是,高等教育的国际化发展,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很多影响。

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坚力量的辅导员,要做好新世纪新阶段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就必须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融入国际视野,准确把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特征,遵循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规律。

一、国际视野下辅导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特征当前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着与以往完全不同的社会环境,即国与国之间在经济、政治、文化等各方面的交流、联系和合作逐渐增多,也日益密切,高等教育国际化已不可逆转。

在国际视野下,辅导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具有了区别于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特征,主要有:(一)教育开放性持续增强唯物辩证法中联系的观点认为任何事物都不是孤立存在的,其构成要素之间以及其与周围的事物都存在着某种联系。

这个原理同样适用于辅导员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当前,在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影响下,我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开放性持续增强。

这种开放性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首先,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大环境的开放性持续增强。

在国际化的影响下,世界各国的教育组织、学校和教育机构开始打破过去联系较少的局面,国际间的校际交往成为趋势,在教育服务基础上的经验交流、学术交流日益增多,双方之间互派学者、学生越来越频繁。

国外大学良好的科研条件、一流的名师,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前去就读,“留学热”在大学生中迅速兴起,且势头高涨。

如何在大学教育中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

如何在大学教育中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

如何在大学教育中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在当今全球化的时代,国际视野的培养对于大学生来说至关重要。

如何在大学教育中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成为了教育界和学生关注的焦点。

本文将分享几个方法和策略,帮助大学教育者在培养学生国际视野方面取得更好的效果。

1. 提供多元化的学习机会大学教育应该努力提供多元化的学习机会,来扩展学生的国际视野。

例如,可以组织学生参加交流项目,与国外的学生交流学习,感受不同文化的碰撞。

同时,鼓励学生参加国际会议或夏令营,提升他们的跨文化交流能力。

此外,教授可以邀请国际专家来讲座或举办研讨会,让学生接触国际前沿知识,开拓眼界。

2. 强化语言能力培养语言是学生拓展国际视野的重要工具。

大学应该提供充足的语言学习资源和机会,包括开设语言课程、组织语言角、组织交流活动等。

此外,可以与国内外的合作伙伴建立语言交流项目,为学生提供实践机会。

语言培训中心可以提供个性化的学习计划,帮助学生提高语言能力。

3. 鼓励学生参与海外实习或交换计划海外实习或交换计划是培养学生国际视野的重要途径。

学生可以通过实习或交换计划,亲身经历不同国家的工作环境或学习氛围,与当地人交流、合作。

这种经历可以帮助学生了解不同国家的文化、社会制度和经济发展情况,提高他们的国际视野。

大学可以与海外高校建立合作项目,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习或交换机会。

4. 引入全球化课程教育机构应该引入全球化课程,让学生学习全球问题和国际关系。

课程内容可以包括国际法、国际经济、全球环境等方面,帮助学生了解世界各地的局势和发展。

同时,鼓励学生参与国际课题研究,提高他们的学术能力和国际意识。

5. 提供国际化社团与活动大学可以组建各类国际化的社团和活动,例如国际文化交流团队、海外志愿服务项目等。

这样的社团和活动可以提供一个平台,让学生与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交流、合作,增加他们的国际视野。

同时,可以定期举办国际文化节或国际论坛,吸引学生参与和关注。

总结起来,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需要全方位的努力和支持。

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提高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增强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内涵
随着社会的发展,学生思想观念日益多元化,对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方式产生反感,需要创新教育方法。
新形势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影响
社会环境的变化
互联网、社交媒体等新技术的普及,使得学生获取信息的渠道更加广泛,需要对网络舆情进行引导和控制。
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增加国际视野教育内容,引导学生关注全球发展,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人才。
丰富教育内容
01
强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教育
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融入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帮助学生深入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和实践。
02
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通过校园文化活动、社会实践等方式,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分析存在问题的原因及解决方法
教师队伍素质参差不齐,缺乏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深入理解和有效教学方法。
学生个人因素的影响,如思想观念的变化、学习态度和兴趣等。
解决方法
分析存在问题的原因及解决方法
学校应加大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投入,提高重视程度,完善相关政策和制度。
加强社会协同,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良好氛围。
缺乏针对性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单一,缺乏针对性和时代性,不能满足学生的实际需求,无法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共鸣。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法陈旧,缺乏互动性和参与性,不能很好地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缺乏互动性
缺乏实践性
缺乏多样性
教育方法过于理论化,缺乏实践性和可操作性,不能很好地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实践内容

论国际形势多变背景下的思想政治教育

论国际形势多变背景下的思想政治教育

论国际形势多变背景下的思想政治教育国际形势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外部环境之一。

随着当今国际形势的变化,思想政治教育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

认真分析多变的国际形势给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的重大影响,并有针对性地积极应对,对于提高新时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效性,使思想政教育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保驾护航,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标签:国际形势;影响;思想政治教育人类进入新世纪,国际形势复杂多变,呈现出许多新的特点: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趋势在曲折中发展;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矛盾的加剧;科技进步的日新月异,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

这些特点为思想政治教育带来机遇和挑战,需要我们在多变的国际形势背景下,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以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一、国际形势复杂多变(一)国际政治的变化和特点1.冷战后两种社会制度斗争呈现出新特点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种不同制度国家的斗争,经历了二战前和二战期间的“热战”、二战结束至80年代末的“冷战”,90年代初冷战结束后又出现了新的形式。

一是斗争的主要形式由对抗转化为竞争、遏制与反遏制,战略重点转向以经济、科技为核心的综合国力,军事战略在整个国家战略中的地位相对下降。

二是政治、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仍然存在,且更加隐蔽、间接和复杂。

三是资本主义国家通过“接触”和“交往”,对社会主义国家实施和平演变。

2.世界向多极化方向发展的趋势日渐明晰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随着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世界由两极向多极发展的趋势日益明显国际战略力量对比呈现“一超多强”的态势。

由于世界上多种战略力量的存在,世界多极化的趋势不可阻挡。

欧盟正在走向经济、政治一体化,独立于美国的倾向日益突出;日本尽管近年来出现了经济不景气的现象,但仍是一个世界级的经济强国,它还在不断谋求政治、军事大国的地位;俄罗斯虽然在经济转轨过程中出现挫折和困难,但它仍是一个具有资源、科技和经济巨大潜力的核大国;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持续高速增长,综合国力大大增强,国际地位日益提高;其他发展中国家中的大国如巴西和印度,经济实力也在持续增强,一些地区性的集团如东盟、非统组织等在地区乃至世界事务中也日益显示出它们的地位、作用和力量。

浅谈新形势下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措施

浅谈新形势下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措施

浅谈新形势下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措施当前,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变革,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也需要跟随时代的步伐不断创新。

这不仅是推动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也是应对新形势下不同风险挑战的必要措施。

针对新形势下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措施,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加强理论宣讲和思想引领当前,大学生的思想已经日趋复杂和多元化,需要有更深入、更系统的理论知识来感化引领。

因此,加强理论宣讲、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理论引领工作,也是大学生思想教育中的一项重要任务。

具体来说,可在课堂教学、政治讲座等方式中,引入更加深刻、生动的案例和典型,将深厚的理论知识贯穿于具体的实践案例之中,增强大学生的思想教育感染力和实践性。

二、建立全方位的思想教育体系当前,大学生的学科专业和年龄群体多样化,形成了各异的教育背景和思想基础。

针对这种背景,我们需要建立起覆盖各个方面的、全方位的思想教育体系,包括正规教育、在线教育、社交媒体等各个教育平台,将此体系打造成一个全方位、全方位的阵地,让学生在不同场景下都能感受到思想教育的影响力。

三、注重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大学生需要具备更加丰富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

因此,应注重在课堂和日常生活中,对大学生进行相关教育。

例如,可以在课程中引入一些社会实践案例,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实践性;同时,通过更多形式的课堂讨论和主题班会等活动,锻炼学生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提高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

四、积极引进名师及理论大师授课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必须要有优秀的师资力量。

因此,可以积极引进国内外理论大师及名师,让学生受益于他们的思想当中,增强师资专业素养,提升思想教育水平,打造一支理论精通、经验丰富、具有国际视野和领导力的师资团队。

总之,当前大学生思想教育要加强,需要从多个方面入手,建构一支高素质的师资队伍,注重深化学生对核心理论的理解,注重提高学生思想教育的感染性和实践性,不断开拓新的教育模式、新的实践应用,为大学生未来发展打下更为坚实的思想基础。

国际化视野下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的原则与策略

国际化视野下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的原则与策略
化 和 意识 形 态 成 为 全 社 会普 遍 接 受 的公 共 文 化 和 主流 意 识形态 , 即都 要 强 化 其 主 流意 识 形 态 的 宣 传教 育 功 能 , 使
其 为 社 会 发 展 、 家 制 度 、 权 巩 固 服 务 。 在 国 际 化 视 野 国 政
下 的社 会 主义 中 国的 思想 政 治教 育 工 作 无 疑 必须 以马 克
* 算 201 5 2・
坚 强信 心 和坚 定 意志 , 只有 这样 才 能应 对 国际化 视 野 下 的
堂 堕里垦 壑查 堡
总 第 4 0期 2
种种 挑 战 。 2 .在 当代 中 国 主 流 意 识 形 态 的 本 质 体 现 就 是 社 会 主
三 、 分 利 用 新 媒 体 技 术 、 升 思 想 政 治 教 育 的 传 播 力 充 提
用 中国特 色社 会 主 义理 论 体 系武 装广 大 人 民 : 强坚 持 和 增
懂 得 国际 规则 , 有 国际交 往 能力 和 竞 争能 力 的高 素质 人 具
才 , 分 担 负使 命 与 责 任 , 充 在发 展 中创 新 、 在创 新 中发 展 ,
成 为 当前 思 想 政 治 教 育 必 须 面 对 的 时 代 课 题 。
媒体 技 术 已经 成 为思想 文 化 信息 的集 散 地 , 会舆 论 的放 社 大 器 和意识 形 态较 量 的重 要 战场 , 高校 意识 形 态教 育 带 给
来新 难度 , 大学 生思 想政治 教育 的方式 带来新 挑 战” 给 ;
思 主义 为 指导 , 以马克 思 主义 的世 界 观 和方 法论 来 作 为批
发 展 之 中 , 为 中 国特 色社 会 主 义事 业 的合 格 建设 者 和 可 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形势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国际视野教育探究
【摘要】分析国际视野教育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价值,并从观念维度、知识维度和能力维度等三个方面分析了大学生国际视野教育的内容构成要素。

【关键词】新形势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国际视野教育
所谓国际视野,是指能从世界的高度去了解世界历史和当今国际社会,正确评价本国地位和作用,认识自己的权利和义务,并在国际交往中有恰当的行为与态度。

国际视野是个人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所应具有的观念、知识和能力的综合体现。

大学生国际视野教育一方面要教育学生有国际化的胸怀,即意识到参与国际合作时既要维护本国的核心利益也要充分考虑到合作国的核心利益,积极寻找双方的共同利益点开展合作。

另一方面,要教育引导学生熟悉国际化规则和惯例,即清醒地认识国际形势,明白现代国际关系的特点,能站在国家和民族整体利益的高度思考问题,加强自我文化修养,主动提高文化素质和养成文明生活习惯,提升我国形象,理性面对国际纠纷和矛盾,维护好国家的根本利益、核心利益,从而真正做到爱国。

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理论和实践的不同层面上都面临着不少新课题,特别是经济全球化趋势和信息化浪潮致使大学生认识问题的方式和角度发生了许多新的变化,对国际形势及问题的认知越来越成为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的重要基础。

因此,如何
培养大学生的国际视野,在中国和世界的互动中牢固掌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动权,日益成为了新形势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课题。

一、国际视野教育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价值
(一)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的信息辨析能力
当前,随着国际交流的深入,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融合,不同价值观念碰撞更加猛烈;网络普及,深入生活,面对海量信息,真伪难辨,让人无所适从。

对于当代大学生而言,他们的思想更加活跃,接受新事物更加迅速,信息来源更加丰富,但社会阅历浅,缺乏理性的思考和判断能力,容易在纷繁复杂的信息面前迷失方向,甚至会被一些错误的信息误导而走上歧途。

因此,在实践中应根据新形势和学生展现出来的新特点改进工作方法,利用网络的开放性优势,就国际形势、热点问题和国家的外交政策广泛对青年大学生进行引导,尤其是要有针对性地对大学生普遍关注的国际问题进行客观、科学和令人信服的分析和说明,培养大学生的战略眼光和国际思维。

这样不仅可以引导学生自觉抵御西方意识形态和西方腐朽文化的渗透,而且可以提高他们对复杂的世界政治、经济和社会现象的认识、辨别能力,从而建立和培养全面、辩证、理性的思考和判断能力,成为具有世界眼光和战略思维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有利于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历来重视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而,在全球化的浪潮下,民族文化包括民族精神不可能在一个封闭的环境下得到良好的传承和发展。

这是因为,在经济全球化浪潮的带动下,不同文化之间的碰撞、交流、交锋和融合更加广泛、深入,文化的多样性和独特性在交流中不断得到强化。

民族文化只有在交流中才能得以发展,封闭只可能导致两种文化极端:夜郎自大和崇洋媚外。

因此,只有通过加强与外来文化的对话,广泛借鉴和吸收优秀的外来文化的营养,在交流中寻找自身的特色和优势,发现自身的弱点和不足,才能形成富有个性和生命力的民族文化。

因此,应强调对大学生的国际视野培养,充分发挥大学生在文化建设中的主体作用,使大学生能够正确对待和处理不同文化差异,取其精华,弃其糟粕,既不会使青年大学生丧失民族独立性,又能激励他们增强文化安全意识,提高民族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三)有利于推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改革创新
综观当前和今后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在工作环境、对象及教学内容等方面均发生巨大的变化。

在工作环境上,不再是相对封闭的教育空间,而是各领域、多方面与国际交流的开放环境;在教育对象上,不再是信息单一,容易教育灌输的大学生,而是个性多样,思想活跃复杂的群体;在教育内容上,既要抵御西方意识形态渗透,更要培养学生参与国际竞争与国际合作意识和能力;在工作方式方法上,必须要化“堵”为“疏”,变被动防御为积极应对。

高校应重视对大学生国际视野的培养,不仅要在课程设置、教学内容体系和教学方式方法等方
面与世界交流,而且还要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方面拓宽视野,充实内容,提升国际化水平。

这是人才培养上的国际竞争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出的新要求,也是我们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改革,提高教育教学实效性的一个契机。

二、大学生国际视野教育的内容构成要素分析
(一)观念维度要素
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重要的是观念的改变。

当前,经济全球化进程正不断加速,在此过程中,国内经济社会生活中的任何方面都不是孤立的。

这要求个人在看待问题时必须要有更加开放的眼光,站在世界角度认识问题,而不能紧紧局限于本国、本地区以及本部门。

因此,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应该教育引导更多的学生转变观念,树立规则意识和开放心态,用一种宽阔的国际视野准确定位自我,主动发展自我,自觉关注全球性问题以及全人类的共同命运,了解不同国家和地区文化的历史与价值,认识不同文明共生共存的时代发展趋势。

(二)知识维度要素
知识教育是培养国际视野的基础,大学生国际视野的知识储备应该包括:
1.基本国情。

立足国情看世界,国际视野才不会显得空洞。

近年来,在对外交流的过程中,中国在政治、经济、文化、历史等领域有很多
被外界所误解的问题。

青年大学生能否正确认识这些问题至关重要。

如果学生自身对这些问题的认识尚且存在偏差,那么在国际交流中就只能增加外国对中国的误解。

因此,要加强学生对“这是个什么样的世界”、“我们处在什么方位”等基本状态的认知。

一方面,让学生全面认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取得的巨大成就和国际地位不断提高这一客观事实,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另一方面,让学生正确理解当前国家基于国际形势与时代特征发展变化而采取的方针政策,增强他们维护国家利益、维护稳定大局的主动性和自觉性。

2.国际规则及惯例。

加入世贸组织以来,我国履行承诺,按世贸规则办事,大大推动了自身的市场化进程。

在此过程中,中国信守规则,也受益于规则。

中国要在世界上继续有所作为,就必须让本国国民树立起遵守国际规则的意识,而不能事事以本国的特色来回避国际规范和惯例。

应通过加强国际规则和惯例教育,让大学生了解熟悉非歧视、透明度、国民待遇、公平竞争等国际经济贸易原则以及政治、科技、文化等领域国际规则和惯例。

只有国民的规则意识、法制意识和市场意识教育得到明显增强,才能使“入世效应”从经济贸易领域向更宽广的领域拓展。

3.国际礼仪。

国际礼仪是在各国相互交往中,各个国家的道德标准和价值判断相互交流、相互碰撞、相互妥协的产物,包含了世界上大多数国家所共同认同的基本的国与国之间、人与人之间交往的准则。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和中国改革开放的深入,经济社会生活越来
越具有外向型的特点,我们不仅要在经济领域树立规则意识,与国际接轨,而且还要在交际往来中树立规则意识,与国际礼仪接轨。

如果青年大学生了解国际礼仪并能应用得体,就能维护国家形象和自身形象,拉近彼此距离,增进相互了解,对国际交流和交往产生积极意义。

(三)能力维度要素
国际视野不应仅是一种观念和知识,更是一种行为能力,主要包括:1.交流能力。

在国际交往中,交流能力是表达本国诉求和价值观,保证正确理解他人观点的同时又被他人理解的基础。

只有让青年大学生们在对本国文化和价值观以及异域文化有深入了解的基础上,培养扎实的语言功底与交流技巧,才能够以一种国际社会所能接受的方式来传播国家的外交政策和博大精深的民族文化,消除别国对我国的误解。

2.信息运用和处理能力。

当今世界信息量呈几何级别的增长,并以海浪式四面八方涌入人类的生活。

在此形势下,能否具有正确甄别、主动获取、有效处理信息资料的能力至关重要。

这是因为,信息处理能力也是人们立足于社会、面向世界的重要能力和先决条件。

如果不对海量信息的选择和分析方向加以引导,那么将无法与世界保持同步,甚至会引起思想的混乱与行为的失当。

3.专业能力。

具有国际视野的国际化人才,首先应该具备扎实的与专业相关的工作能力。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国与国之间的联系
越来越紧密,竞争与合作的领域不断拓宽。

未来国家的发展越来越依赖各行各业的国际化专业人才。

因此,专业能力尤其是国际化的专业能力培养对青年学生来说至关重要。

4.创新能力。

由于国际环境千变万化,各国都在深度融入竞争的同时探索适合本国的发展道路,这就要求我们培养的青年学生要具有高度的灵活性,视野开阔,认识新颖,学习积极主动,对新情况、新事物的刺激反映敏感,实践能力强,敢于面对挑战,能够把握时机,打破常规,创造性地开展工作。

【参考文献】
[1]孔燕.国际视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时代要求[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7(5)
[2]文静.浅议高校学生国际视野培养[J].北京教育,2012(3)[3]姚福生,王磊,张志伟,谢峰.新时期大学生国际视野教育初探[J].学术论坛,2008(1)
【基金项目】广西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项目(2012JGZ330)
【作者简介】黄振宣(1979-),男,广西钦州人,广西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唐爱琼(1959-),女,广西马山人,广西机电职业技术学院社科部主任,副教授,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