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应商选择方法综述
2024年物资采购部门年度工作计划(四篇)

2024年物资采购部门年度工作计划本人自接手采购部工作以来,一直以服务生产需要,控制采购成本,提供高性价比物资材料为已任。
经过不断的学习和实践,针对本部门所负责采购工作目前的状态,现对____年的工作做出如下计划:一、供应商的选择。
首先我们采购部做到多多开发物料资源,调查价格,做到货比三家,控制价格审核流程,让采购部的工作透明化,并且建立完整的采购部供应商档案及物料申购档案。
做为公司合格供应商必需要能做到准时,保质,乐于沟通等几个方面。
本人计划完成现有原材料供应商的评定工作,为公司后期的大批量生产做好准备。
同时进一步发展新的供应商网络,用以获得最理想的采购价格和品质。
二、账务的清理。
采购是一份繁琐,复杂的工作。
同时因为其工作性质关系,对公司产品的成本有直接影响。
另外因为相关物资在采购工作的运作过程中不可避免的有退,换,修,废等情况发生,因此必须对每一批物资的采购以及合同执行情况进行台账记录,并且做好跟踪检查,定期盘点。
这是本部门的日常工作,目前也一直都在执行着,____本部门将进一步对本项工作进行完善。
努力做到每笔定单的进行情况都可追溯,可查核。
三、品质保证。
本部门相关人员将经常前往车间了解相关物资的使用状况。
对所采物资的使用状态进行跟踪,了解相关参数指标性能,收集数据进行同类产品的对比。
每批物资至少做一次使用跟踪并做好相应的评估计录四、成本控制。
____年,本部门将在日常工作中进一步提高工作效率。
除采购价格等方面的控制外,还将其它方面的成本控制纳入管理优化的范围内,具体方面如办公物品的使用,电脑的使用管理,物资运输费的控制等方面。
五、采购效率。
____年,我部将进一步完善的供应商网络的建设以及采购模式的优化,尽可能的减少采购周期,提高采购的效率和及时性。
并且对各种物资的采购周期进行统计计录,提供各请购单位制定请购计划时的参考。
六、异常情况的处理。
因供应商生产能力的不足,或其它原因引发采购异常时,我部将第一时间知会相关领导并积极应对。
基于BSC—TOPSIS法的供应商选择与评价研究

基于BSC—TOPSIS法的供应商选择与评价研究张燕【摘要】Supplier management is a kind of mechanism of management under the new logistics and procurement economic situ⁃ation at present. And the customer relationship is a kind of strategic cooperative relation under supply chain management envi⁃ronment. The supplier selection and evaluation is the most important factor in supplier management. On the basis of studying on the theory of BSC and TOPSIS method, this paper builds the first-class and the second-class evaluating indexes of supplier. Then, this paper builds the model of the selection and evaluation of supplier based on the BSC—TOPSIS theory. Finally, the model is applied to the selection and evaluation of enterprise’supplier.%供应商管理是在新的物流与采购经济形势下提出的一种管理机制,供应链管理环境下的客户关系是一种战略性合作关系。
而在供应商管理中,最重要的是对供应商的选择和评价。
文章通过对BSC理论和TOPSIS方法的研究,确定供应商评价的具体一级指标和二级指标,建立基于BSC—TOPSIS的供应商选择与评价模型,并具体应用该模型对企业的供应商进行选择和评价。
《供应商评价研究文献综述》2200字

供应商评价研究文献综述目录(1)广泛意义上的供应商评价指标研究 (1)(2)特殊产业的供应商评价指标研究 (1)(3)基于地域文化或者绿色环保等背景的供应商评价指标研究 (2)参考文献 (3)Dickson G.W(1966)作为较早提出了供应商绩效管理这一概念的学者。
早在1966年,该学者通过问卷及访谈的方法对采购员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不同的采购商、不同的行业等可以总结出超过55项指标来对供应商进行评价,进一步分析后他认为其中23项指标可以作为基础标准。
后续的研究中不断有学者对供应商评价进行了深入的研究,让整个理论越来越丰富。
R Kant(2017)在其研究中针对前人的研究进行了补充,在其大量的研究资料中都不断丰富Dickson的相关研究,对其提出的23项评价标准进行了侧面探讨,经过他的研究后发现供应商评价和选择的核心准则可以分别概括为货品质量、交货速度和价格三个方面。
后续其他学者的研究可以总结为如下几个层面的供应商评价指标体系:(1)广泛意义上的供应商评价指标研究MN Mohd Nawi(2016)在其研究中在前人研究基础上,发现价格、质量、服务、技术等10个指标相对较为重要,尤其是针对一些制造产业来说,价格对小企业的影响权重更大。
Ferhan Çebi(2016)在其研究中从政府供应商的角度入手,他发现政府等公办机构选择供应商的过程中更倾向于将质量和供应商实力作为重要评价指标。
张敏(2017)在其研究中引入了精益供应链这一概念,后续通过调查问卷、访谈等研究,确定了一套质量、交货速度、价格、供应商发展潜力、合作效率、供应商财务健康状况、供应商外部环境评价等指标为一体的评价指标体系,并且定义为精益供应链供应商。
黄虹(2017)在其研究中引入了战略供应商这一概念,战略合作伙伴不同于一般意义的供应商合作伙伴,更是要将供应商与生产商之间形成严格合规的体系,所以他认为应当从合作兼容性、成本、交货速度、产品质量、发展能力等方面对供应商进行评价,后续的研究中他认为生产商组织能力和战略合作能力也是重要的评价因素。
供应链管理下供应商的评价选择研究现状综述

供应链管理下供应商的评价选择研究现状综述2023-10-27contents •引言•供应链管理下供应商评价选择理论基础•供应链管理下供应商评价选择研究现状分析•供应链管理下供应商评价选择研究展望与发展趋势•结论与建议目录01引言研究背景与意义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深入发展,供应链管理逐渐成为企业获取竞争优势的关键因素之一。
在供应链中,供应商作为重要合作伙伴,其评价与选择直接影响到企业的运营绩效和战略目标的实现。
因此,对供应商的评价选择进行研究,有助于企业优化供应链结构、降低运营风险并提高整体竞争力。
研究目的与方法研究目的通过对供应链管理下供应商评价选择相关文献的梳理和评价,总结研究现状及成果,为企业制定供应商评价选择策略提供参考。
研究方法采用文献综述法,搜集与筛选相关文献,对研究问题进行深入剖析,并归纳整理出主要研究内容和结论。
02供应链管理下供应商评价选择理论基础供应商评价选择指标体系交货能力供应商的交货能力反映了其按时交付产品的能力,包括交货准时率、交货周期等。
服务供应商提供的服务对企业的生产运营和客户满意度都有影响,包括售后服务、技术支持等。
价格价格是选择供应商的重要考虑因素之一,包括产品单价、折扣等。
产品质量供应商提供的产品质量是评价其能力的重要指标,包括产品合格率、产品缺陷率等。
供应商评价选择方法概述定量方法定量方法主要基于数学模型和数据分析,包括线性规划、多目标优化等。
定性方法定性方法主要基于专家判断和经验,包括德尔菲法、SWOT分析等。
综合评价方法综合评价方法结合定量和定性方法,包括模糊综合评价、灰色关联分析等。
010302现有研究在评价指标选择上存在差异,导致评价结果难以比较和借鉴。
缺乏系统性的评价指标体系现有研究大多基于静态条件下的评价,未考虑市场变化和供应商动态能力的评价。
缺乏动态性的评价方法现有研究大多停留在理论层面,实际应用较少,需要加强实践应用方面的研究。
缺乏实践应用现有研究存在的问题与挑战03供应链管理下供应商评价选择研究现状分析1基于供应链整体绩效的评价选择研究23包括采购价格、交货周期、质量、服务等方面的考量,以及供应商的创新能力、业务灵活性等。
供应商选择方法

供应商选择方法供应商选择方法供应链管理是近年来快速发展的一种新型管理思想,已得到了广泛的引用。
供应商选择是供应链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
那么供应商应该怎么选择,我们一起来看看!一、供应链管理下的供应商管理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经济的不断发展对企业提出了高产品质量、高水平服务、短交货期以及低成本的要求。
所有这些要求企业能对市场做出快速反应,满足顾客的个性化必需求。
供应链管理是迎接这种挑战,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途径之一。
与传统的供应商与企业的关系不同,供应链管理下的企业更强调与供应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主张通过双方共同的努力来实现目标。
他们之间追求信息共享、风险共担,互相依存,其供应商选择也不单单合计价格因素,供应商优质服务,技术革新以及产品制定等方面也是供应商选择的重要依据。
二、供应商选择的方法定性选择主要通过招标、直观推断及协商选择来进行。
招标法是指各招标人依据企业提出的招标条件进行竞标,从而由企业比较各招标条件并选择供应商的一种方法。
招标法有公开招标与指定竞级招标两种形式。
直观推断法是通过对采购人员的询问,结合对供应商的调查来评价、选择供应商的一种方法。
协商选择法则是先确定几个供应条件比较好的供应商,然后分别同他们进行协商,找出并确定最正确供应商的一种方法。
定量选择发主要包括采购成本法与作业成本法。
采购成本法主要是通过分析和比较各供应商的售价、采购费用及运输费用等各项成本支出,从而选择成本低的供应商的方法。
作业成本法又称ABC法,是先将采购流程分解成作业,通过对各项作业的分析,找出各个作业活动的成本,从而确定最优的供应商的一种方法。
常见的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选择法主要有神经网络算法,层次分析法与数据包络分析法。
网络神经算法是利用人工神经网络建立接近于人类思维模式的综合选择评价模型,从而选择供应商的一种方法,这种方法算法复杂,不易掌握,且必需要大量的数据支撑。
层次分析法是将思维过程层次化,然后将各层两两比较比较并检验,从而选择供应商的一种方法。
供应商选择模型与方法综述

供应商选择模型与方法综述一、本文概述随着全球化市场的快速发展和竞争的日益激烈,供应商选择已成为企业运营管理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供应商选择不仅关系到企业的成本控制、产品质量、交货期等关键要素,还直接影响到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和长期发展。
因此,建立科学、合理的供应商选择模型和方法,对于现代企业来说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本文旨在综述供应商选择模型与方法的最新研究进展,梳理和分析现有的供应商选择理论框架和实践应用。
文章首先回顾了供应商选择的发展历程和背景,阐述了供应商选择的重要性和复杂性。
接着,文章从多个维度对供应商选择模型进行了分类和比较,包括基于成本的模型、基于质量的模型、基于交付的模型以及综合考虑多个因素的模型等。
文章还介绍了常见的供应商选择方法,如线性规划、多目标决策分析、和机器学习等,并分析了它们在不同场景下的适用性和优缺点。
通过本文的综述,读者可以全面了解供应商选择模型与方法的最新动态和发展趋势,为企业制定科学、合理的供应商选择策略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本文也希望能为供应商选择领域的研究者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启示,推动供应商选择理论和方法的不断创新和完善。
二、供应商选择模型供应商选择是供应链管理中至关重要的环节,它直接影响企业的采购成本、产品质量、交货期以及整体竞争力。
因此,构建科学、合理的供应商选择模型对企业来说具有重要意义。
供应商选择模型主要可以分为定性选择模型、定量选择模型和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选择模型。
定性选择模型主要基于经验和主观判断。
这类模型通常通过问卷调查、专家打分等方式,对供应商的信誉、技术实力、服务质量、地理位置等因素进行评估。
虽然定性选择模型简单易行,但其主观性和不透明性可能导致选择结果的不公正和不稳定。
定量选择模型则更注重数据的分析和处理。
这类模型通常通过构建数学模型,如线性规划、多目标规划、数据包络分析等,对供应商的成本、质量、交货期等客观指标进行量化分析。
定量选择模型能够提供更为准确和客观的供应商评价结果,但需要大量的数据和复杂的计算过程。
供应商评价与选择研究综述

供应商评价与选择研究综述中图分类号:f713.3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4202(2010)09-079-01摘要供应商评价与选择问题是学术界十分关注的优化决策问题,许多学者对此进行了相关研究工作。
本文将对已有的供应商评价与选择方法进行总结,并对各种方法的优缺点进行深入评析,为更加准确地选择供应商提供决策参考。
关键词供应商选择综合评价一、引言供应商作为一条供应链的物流实体的提供者,是保证生产物流正常运行和客户订单交货期实现的关键环节。
因此选择合适的供应商不仅直接影响企业的成本,而且还决定该企业对订单的响应速度、企业的柔性、交货期等等,它对企业竞争力有着重要的影响。
关于供应商评价与选择的研究一直都是供应链管理研究当中的一个重要的课题。
本文将对供应商选择方法进行一个全面的总结与评述。
二、供应商选择方法1.数学规划模型junyan.w就将供应商各项指标作为模糊变量,建立了模糊期望价值模型以及模糊机会约束规划模型,并且通过仿真技术以及遗传算法对模型进行求解。
前面提到的方法都没有考虑到投入与产出之间是否有效的问题,weber提出使用数据包络分析法(dea)来评价供应商,在进行供应商选择时,需要把确定的选择标准转化为输入变量和输出变量,使用dea模型计算各供应商的相对效率,从而选择合适的供应商。
2.线性权重法田宇将ahp法与线性规划法相结合,首先使用ahp法求出每个供应商的得分,将结果作为第二步线性规划模型中满意度目标函数中的权重。
韩瑞珠等在文中针对判断矩阵构建受主观影响较大这一问题,运用三角模糊数来代替实数值构建判断矩阵,并在三角模糊数重心排序和圴方差排序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具有决策者风险偏好的排序方法。
3.统计方法朱强等采用topsis法对供应商进行选择,首先用ahp法求出每个方案在各个指标上的得分,然后针对同一个指标选择方案中最大值和最小值,将各个指标综合起来得到最后方案的最大值和最小值,最后计算每个方案到两个极值的距离,得到评价对象与最优方案的相对接近程度,以此作为评价优劣的依据。
物流配送中心选址方法研究综述

物流配送中心选址方法研究综述物流配送中心的选址决策在物流运作中有着重要的地位。
本文对近年来国内外有关配送中心选址方法的文献进行梳理和研究。
研究结果发现:各种选址方法有着各自的优缺点和一定的适用范围,各种方法的组合是未来该领域研究的趋势。
关键词:物流配送中心选址文献综述在物流系统的运作中,配送中心的选址决策发挥着重要的影响。
配送中心是连接工厂与客户的中间桥梁,其选址方式往往决定着物流的配送距离和配送模式,进而影响着物流系统的运作效率。
因此,研究物流配送中心的选址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应用意义。
本文对近年来国内外有关物流配送中心选址方法的文献进行了梳理和研究,并对各种方法进行了比较。
选址方法主要有定性和定量的两种方法。
定性方法有专家打分法、Delphi法等,定量方法有重心法、P中值法、数学规划方法、多准则决策方法、解决NP hard问题(多项式复杂程度的非确定性问题)的各种启发式算法、仿真法以及这几种方法相结合的方法等。
由于定性研究方法及重心法、P中值法相对比较成熟,因此,本文将主要分析定量方法中的数学规划、多准则决策、解决NP hard问题的各种启发式算法、仿真在配送中心选址中应用的研究状况。
数学规划方法数学规划算法包括线性规划、非线性规划、整数规划、混合整数规划和动态规划、网络规划算法等。
在近年来的研究中,规划论中常常引入了不确定性的概念,由此进一步产生了模糊规划、随机规划、模糊随机规划、随机模糊规划等等。
不确定性规划主要是在规划中的C(价值向量)、A(资源消耗向量)、b(资源约束向量)和决策变量中引入不确定性,从而使得不确定规划更加贴近于实际情况,得到广泛地实际应用。
国内外学者对于数学规划方法应用于配送中心的选址问题进行了比较深入的研究。
姜大元(2005)应用Baumol-wolf模型,对多物流节点的选址问题进行研究,并通过举例对模型的应用进行了说明,该模型属于整数规划和非参数规划结合的模型。
各种规划的方法在具体的现实使用中,常常出现NP hard问题。
供应链中的供应商选择标准

供应链中的供应商选择标准在现代复杂的供应链环境中,供应商的选择是一个至关重要且具有挑战性的任务。
供应商的选择直接关系到企业的运作效率、产品质量以及客户满意度。
本文将探讨供应链中的供应商选择标准,并提供一些指导原则,帮助企业在选择供应商时能够做出明智的决策。
1. 供应商的稳定性和可靠性供应商的稳定性和可靠性是选择供应商时最重要的考虑因素之一。
稳定的供应商不仅能够按时交付产品,还能够在突发事件发生时保持生产的连续性。
可靠的供应商具有良好的供货记录,并能提供高质量的产品,满足企业和客户的需求。
为了评估供应商的稳定性和可靠性,企业可以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供应商的历史记录和经验:选择那些在行业中具有良好声誉和丰富经验的供应商,能够更好地保证供应链的稳定性。
- 供应商的财务状况:评估供应商的财务状况可以帮助企业确定供应商是否有足够的能力履行合同并持续提供产品和服务。
- 供应商的生产能力:了解供应商的生产能力和设备状况,确保其能够满足企业的需求并保持生产的连续性。
- 供应商的质量管理体系:评估供应商的质量管理体系,包括其质量保证措施、认证证书等,以确保供应商能够提供符合要求的产品。
2. 成本效益和可持续性除了供应商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外,成本效益和可持续性也是供应商选择的关键因素。
企业需要选择那些能够提供高质量产品的供应商,同时以合理的价格提供竞争力。
在评估供应商的成本效益和可持续性时,以下几个方面需要考虑:- 供应商的价格和交易条件:评估供应商提供的价格是否合理,并考虑供应商的付款条件和交货条件。
- 供应商的成本结构:了解供应商的成本结构,包括原材料成本、劳动力成本以及制造和运输成本等,以确定供应商是否具有成本竞争力。
- 供应商的可持续性和社会责任:考虑供应商在可持续性和社会责任方面的表现,包括其环境保护措施、员工福利和品牌声誉等。
3. 响应能力和合作性供应商的响应能力和合作性对于供应链的顺畅运作至关重要。
企业需要选择那些能够及时响应需求变化,并具有合作精神的供应商。
供应商选择方法范文

供应商选择方法范文供应商如何选择?如何选择合适的供应商?选择合格的供应商有哪些方法?下面是分享的供应商选择九大方法,一起来看看。
线性加权法是一种最简单也是最基本的评价函数法。
这个方法的指导思想是:根据各个目标在问题中的重要程度,分别赋予它们一个数,并把这个数对应地作为各个目标的系数,然后把这些带系数的目标相加起来构造评价函数。
极小化由该评价函数所构成的数值函数,其最优解即作为原多目标极小化问题的解。
综合评分法是综合评估法中常用的一种评标方法,所谓综合评分法就是专家先分别按不同指标的评价标准对各评价指标进行评分,然后采用加权相加,求得总分,按照得分的高低择优录取。
在供应商评价选择过程中涉及到专家的知识、经验以及对评分标准的把握等主观随意性和招标人对评分方法的设定,其复杂性,使评价的公正性、公平性受到影响。
AHP (Analytical hierarchy process)法是美国运筹学家、匹兹堡大学教授萨蒂(.ahsrst)于20世纪70年代初提出的,是按系统的复杂程度、因果关系、从属关系等分成等级(层次),然后进行两两比较,再进行综合评价,排出方案对目标的优劣次序,最后以此作为决策的依据,选取满意的方案。
此法是一种定性与定量评价相结合的系统分析方法,特别适用于评价因素难以量化且结构复杂的评价问题。
其基本特点是运用数学方法来规范思维,把其它方法难以量化的评价因素通过两两比较加以量化,把复杂的评价因素构成化解为一目了然的层次结构,使评价过程程序化,易于使用。
数据包络分析(Data Envelopment Analysis,简称DEA)是著名运筹学家.ahsrst和W. W. Cooper等学者在“相对效率评价”概念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系统分析新方法。
它把单输入单输出工程效率概念推广到多输入多输出同类决策单元(Decision Making Unit,简称DMU)有效性评价中去,成为一个分析数据特征有效的方法。
《企业供应商管理研究国内外文献综述》

企业供应商管理研究国内外文献综述1.国外文献综述现阶段国外学者对供应商管理及供应商等领域的概念、方式和实践活动进行了大批量研究。
许多文献资料都涵盖到了战略性集中采购、供应商选择、供应商运转速率及其供应商制度建设等。
Metcalf强调比较稳定的市场需求关联是构建在交易双方以共赢为相同目标的合同以上的。
彼此的合作关系从短期性或长期性来说都有助于双方的切身利益。
Iacovonel对供应商的风险管控进行了研究,致力于防范、开拓、解析和管理环境中的风险性。
依据买卖双方的依靠层次,他将供需关联分成战略性关联、非战略性关联和不对称性关联三大类,并确定供给风险性主要是取决买卖双方的整体实力对比。
Prasanta和他的管理团队对2010-2014年供应商评价选取的有关参考文献进行了科学研究和梳理,得知买家最在意的三个基本要素是品质、发货准点和价位。
但这个时候,供应商已不单单只重视这三个因素,还逐渐重视R&D产量、产能、劳动关系等软因素的制度环境。
Shaw(2016)等。
将根据主成分分析法的多元分析方式与多目标线性规划模型方式相互结合,使供应商选择的广泛性分析更加的贴近科学有效。
RodrigoCamilo(2020)研究了全球采购经理行业协会的170份调查统计数据,并采集了32家供应商选择因素。
据RodrigoCamilo所讲,供货商引入的最重要因素主要是供应商的品质、成本费用和交货周期。
Schniederjans(2020)和多名权威专家进行了大批量而多方面的研究,研究供应商的选取因素。
当DiVaio(2020)强调供应商选择进程中,供应商应特别注意是不是仅有品质、价位和交货周期等量化因素,经营管理总体水平和客观性因素的兼容问题是不是满足企业的要求。
Effendyf强调,汽车生产厂家高估了根据与供应商相互合作可以为公司带来的机遇,但并没有充分注意构建关联所涵盖的不确定性风险。
这就是为什么他提议对现阶段的供需合作伙伴关系进行更深层次的研究。
国内外供应商评价与选择研究综述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1、关于供应商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国内最早的研究是华中理工大学(现名华中科技大学)管理学院CIMS—供应链课题组1997年的一次调查,得出目前我国企业在选择供应商时,主要的标准是产品质量;其次价格、交货提前期,批量柔性和品种多样性也是企业考虑的因素之一[]1。
之后在1988年,湛述勇和陈荣秋对神龙汽车有限公司和其他多家汽车零部件供应商进行调查,揭示了中国汽车制造业中制造商和供应商之间的关系和现状,并对其供应商评价指标体系作出分析[]2。
在2000年,马新安在众多的供应商评价准则的基础上,提出了一套定量化的综合评价方法,把供应商的选择分为四个阶段:粗筛选、细筛选、精炼和确认、跟踪评价[]3。
徐晋和纂振法在2003年通过对影响供应商信息等级的因素进行系统分析与整合,设计出一个由包括供应商的企业素质、管理创新能力、财务质量、R&D能力、发展前景5个一级指标以及与之相关的14个二级指标和38个三级指标所构[]4。
随着互联网的迅速发展,电子商务对我们生活的影响越来越大。
2004年,王旭平和陈傲专门针对电子商务环境,分析了影响企业与供应商稳定合作的因素,其中两个比较重要的因素是信息技术和供应商信誉,在此基础上构建了电子商务环境下的供应商评价指标体系[]5。
近几年,不少学者提出了新理念、新视角的评价指标体系。
在2010年,钱碧波等人提出了适用于敏捷虚拟企业合作伙伴评价选择的指标体系[]6。
而现在供应链的研究成为了许多公司的重点,在2011年,曹秀英等提出了供应链合作伙伴选择的评价指标体系:企业业绩、业务结构、生产能力、质量系统和企业环境[]7。
众所周知国外最早的研究是在1966年,Dickson通过对采购经理和采购代理的调查整理出23条供应商选择准则,并进行了重要性排序。
Dickson将各种因素根据重要程度,划分为不同的等级:非常重要、相当重要、一般重要、稍微重要等,他认为质量是非常重要的一个供应商评价准则[]8。
企业合作伙伴的选择综述

竞合时代:企业合作伙伴的选择The times of Co-competition:Enterprise partner selection刘强LIU Qiang(山东理工大学商学院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1111148013 ) 摘要:在当今拉动式的生产模式下,消费者的需求显得尤为重要,要想满足消费者变化的需求,越来越多的企业实现了JIT方法进行生产管理,企业与企业之间的竞争也转变成了供应链与供应链之间的竞争。
那么构建适合本企业的供应链,选择适合本企业的合作伙伴已成为企业不得不思考的问题。
本文主要通过AHP分析合作伙伴的选择。
关键字:合作伙伴供应链 AHPAbstract:In today's pull production model, consumer demand is particularly important, in order to meet the changing needs of consumers, more and more companies realize the JIT methods of production management, the competition between enterprises is also converted into competition in the supply chain and supply chain. Well constructed for the enterprise supply chain, choose the enterprise has become a business partner had to think about. This paper analyzes by AHP select partners. Keywords: supply chain partners AHP1引言20世纪 31 年代以来,供应链管理【1】作为一种新的适应全球制造、顾客需求多样化的管理模式,在企业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供应商选择模型与方法综述

供应商选择模型与方法综述在当今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下,供应商选择对企业的成功至关重要。
无论是选择原材料供应商、合作伙伴还是服务提供商,选择一个合适的供应商可以确保企业生产和业务的正常运行。
因此,供应商选择模型和方法成为了研究者和企业关注的焦点。
本文将对供应商选择模型和方法进行综述,旨在帮助读者了解不同的选择方法和模型,为企业的供应商选择提供决策依据。
一、供应商选择的重要性选择合适的供应商对企业的成功至关重要。
一个好的供应商不仅能够提供高质量的产品或服务,还能够稳定地供应并具备良好的售后服务能力。
而一个不合适的供应商可能会导致质量问题、交货延迟和不可靠的供应链,进而影响企业的生产和运营。
因此,制定科学合理的供应商选择模型和方法,成为了一个重要的课题。
二、供应商选择模型在供应商选择过程中,运用合适的模型可以帮助企业从多个候选供应商中做出最佳选择。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供应商选择模型:1. 成本效益模型成本效益模型是一种常用的供应商选择模型。
它通过衡量供应商提供的产品或服务的质量和价格之间的关系,来评估不同供应商的成本效益。
这种模型通常根据企业的需求制定指标权重,并通过衡量各个供应商在这些指标上的表现来选择最优供应商。
2. 层次分析模型层次分析模型是一种基于专家判断和主观比较的供应商选择模型。
它通过将选择决策拆分成多个层次和准则,并使用专家评分来计算每个供应商的综合得分。
层次分析模型能够综合考虑多个因素和准则,帮助企业进行全面的供应商选择。
3. 模糊综合评价模型模糊综合评价模型是一种基于模糊数学理论的供应商选择模型。
它适用于存在不确定性和模糊性的供应商选择情况。
该模型通过建立模糊综合评价矩阵,将供应商在不同指标上的表现进行模糊化处理,最后根据权重计算每个供应商的综合得分。
三、供应商选择方法除了模型外,还有一些具体的方法可供企业在供应商选择过程中使用。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供应商选择方法:1. 问卷调查法问卷调查法是一种常用的供应商选择方法。
供应链供应商选择如何找到合适的供应商

供应链供应商选择如何找到合适的供应商在当今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中,供应链管理对企业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而供应链的核心就是供应商选择,选择合适的供应商可以帮助企业降低成本、提高效率、确保产品质量,从而在市场中获得竞争优势。
那么,如何找到合适的供应商成为了每个企业都需要认真思考和努力解决的问题。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为您介绍如何找到合适的供应商。
首先,企业在选择供应商时需要考虑供应商的信誉度和资质。
供应商的信誉度直接关系到其是否能够按时交付产品或服务,是否能够保证产品质量。
企业可以通过查阅供应商的历史业绩、客户评价、行业口碑等方式来评估供应商的信誉度。
此外,供应商的资质也是一个重要考量因素,企业可以查阅供应商的资质证书、生产许可证等来确认供应商是否符合相关标准和法规要求。
其次,企业在选择供应商时需要考虑供应商的生产能力和技术水平。
供应商的生产能力直接关系到其是否能够满足企业的订单需求,是否能够按时交付产品。
企业可以通过实地考察供应商的生产车间、设备情况、生产线效率等来评估供应商的生产能力。
同时,供应商的技术水平也是一个重要考量因素,企业可以要求供应商提供相关的技术资质证书、研发能力等来评估供应商的技术实力。
再次,企业在选择供应商时需要考虑供应商的价格和付款条件。
价格是企业选择供应商时一个非常重要的考量因素,企业需要在保证产品质量的前提下选择价格合理的供应商。
此外,企业还需要考虑供应商的付款条件,包括付款方式、账期等,以确保双方在合作过程中能够达成共识,避免因为付款问题而影响供应链的正常运转。
最后,企业在选择供应商时还需要考虑供应商的服务水平和售后支持。
供应商的服务水平直接关系到企业在合作过程中能否得到及时的支持和帮助,企业可以通过与供应商的沟通交流、合作试单等方式来评估供应商的服务水平。
同时,供应商的售后支持也是一个重要考量因素,企业需要确保供应商能够在产品出现问题时及时提供解决方案,保障企业的利益不受损失。
评审方法和评分标准

评审方法和评分标准(一)综合评分综述本次比选采购采用综合评分法,总分100分,价格分占比10%,商务分占比40%,技术分占比50%o比选小组将对提交最后报价的合格供应商从报价、商务、技术部分分别进行评分,并汇总出综合得分。
综合得分最高的供应商将被推荐为第一成交候选供应商,综合得分第二高的供应商将被推荐为第二成交候选供应商,综合得分第三高的供应商将被推荐为第三成交候选供应商,其他候选供应商以此类推。
如果出现相同的综合得分,则最后技术分高的供应商排序在前优先推荐;如果最后技术分仍相同,则商务部分得分高的供应商优先排序在前推荐。
(二)具体评审标准供应商资质要求(一)供应商应当具备政府采购法第二十二条第一款规定的条件,并提供下列材料:1.具有独立承担民事责任的能力。
需提供以下证明材料:有效的营业执照副本复印件(或三证合一复印件);税务登记证副本复印件(或三证合一复印件);法定代表人身份证正反面复印件;投标代表身份证正反面复印件;法定代表人授权书原件(投标代表是法定代表无需提供,授权书由供应商自拟);基本情况及业务资质证明文件等。
2.具有良好的商业信誉和健全的财务会计制度。
需提供会计师事务所出具的近两年任意一年审计报告,至少包括“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或者提供开户许可证和响应截止时间前六个月内基本开户银行出具的资信证明;或者提供财政部门认可的政府采购专业担保机构出具的担保函。
3.具有履行合同所必需的设备和专业技术能力。
需提供可供本项目使用的办公场所和设备,负责本项目的主要人员的专业情况汇总表。
4.有依法缴纳税收和社会保障资金的良好记录。
需提供响应截止时间前六个月任一个月的依法缴纳税收的凭据或者提供依法免税的相应证明文件;提供响应截止时间前六个月任一个月的依法缴纳社会保障资金的凭据或者提供依法不需要缴纳社会保障资金的相应证明文件。
5.参加本采购活动前三年内,在经营活动中没有重大违法记录。
需提供参加本项目比选前三年内在经营活动中没有重大违法记录的书面声明(书面声明由供应商自拟),以及无行贿犯罪承诺函(承诺函由供应商自拟)。
供应商选择模型与方法综述

文章编号:1003-207(2004)01-0139-10供应商选择模型与方法综述刘 晓1,2,3,李海越1,2,王成恩1,储诚斌3(11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沈阳 110016;21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北京 100086;31特鲁瓦科技大学,法国 10009)摘 要:供应商选择问题是学术界和工业界十分关注的优化决策问题,许多研究者进行了并且还在继续进行相关的研究工作。
本文采用分类的方法归纳了供应商选择问题的研究进展,深入分析了在不同采购策略下供应商评价准则、供应商选择模型和优化方法。
本文指出了各种研究方法的优缺点、适用范围、存在的问题,并且进一步指出未来研究的方向。
关键词:采购;供应商选择;采购策略;综述中图分类号:F830 文献标识码:A收稿日期:2002-10-30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79931000);国家/8630高技术计划资助项目(2001AA413410)作者简介:刘晓(1967-),女(汉族),吉林人,中科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供应链管理11 引言供应商选择是采购决策的一项重要内容。
对大多数企业来说,采购成本占产品总成本的70%以上,合理的选择供应商将直接影响到企业降低成本、增加企业柔性、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随着市场竞争的全球化和剧烈化,产品的生命周期越来越短,强调质量、交货可靠性、价格、提前期增加了供应商选择的复杂性和选择范围。
因此,供应商选择的战略作用比以前更加重要了[1]。
供应商选择方法的研究大致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定性方法、定量方法、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
早期的供应商选择方法采用定性方法,它主要是根据以往的经验和与供应商的关系进行主观判断。
由于单一的定性的方法缺少科学依据而较少被后来的采购管理者所采纳。
自1915年美国的电气工程师Harris 首先提出经济批量(Econom ic Order Quant-i ty,EOQ)模型后,Wilson 提出了同样的公式分析了企业库存控制方面各种可能的应用,由此而演变为各种扩展的模型。
供应商选择与评估概述PPT154页课件

可以对产品做一些改变而后改变价格
成本分析
• 供应商确定价格的方法: ➢成本法:完全补偿直接成本和间接费用 ➢市场法: 按供需上下而浮动
成本分析 vs 价格分析
• 成本分析是解剖货物或服务的生产成本的构 成,包括原料,劳动力,管理人员等等.
部门内合作
.
相互学习, 讨论 项目小组合作
定期转换工作面 一荣俱荣, 一损俱损
修百世才能同舟
和管理层沟通
老板有梦 主管有心 员工有劲
大家有利 天天快乐
• 了解老板的目标是什么 • 让老板了解你的控制点 • 定期和老板访问重要供应商 • 及时报告行业状况及价格变化对成本 的影响
• 定期召开供应商大会
• 价格分析是将供应商的价格和其他的比较, 如以前的价格, 招标价格或报价.
采购部门为寻求更好的, 更能迅速作 出反应的供应商所做出的努力-Michiel R. Leenders(采购与供应管理)
传统采购vs 现代供应管理
采购基本职责
更好的内部支持
低成本
帮助公司快速发展 并保持竞争力更多供应商选择传统采购: 守门员 压价者
现代供应管理:
发展供应商联盟 总成本控制 供应商管理及发展的领导者
选择新供应商
➢公司 • 什么时候我们的需发要展选择新供应商:
目标
➢现有 供应商 无法满 足需要
➢加强 竞争机 制
选择新供应商
业务/公司需要 采购的目标
改进质量及产品/服务表 1.同意的质量标准 2.承诺持续的改进
现
3. 质量行动小组
要求最新的, 改革的, 1. 供应商的革新方案 2. 特别达成产品
供方阶段工作综述怎么写

供方阶段工作综述怎么写【引言】供方阶段工作是指在项目实施过程中,与供应商或厂商合作的阶段。
这一阶段的工作对于项目的成功实施至关重要,因此值得对其进行综述,以便在实际工作中能够更好地应对挑战和利用机遇。
【供方选择】在供方阶段工作中,最关键的一环便是供方的选择。
供应商的选择直接关系到项目的质量、进度和成本。
在进行供方选择时,需要考虑的因素包括供方的信誉度、技术实力、交货能力、合作意愿以及成本和风险等因素。
还需要进行积极的沟通,充分了解供方的生产能力、质量控制手段以及售后服务等方面的情况。
只有通过科学严谨的供方选择,才能够为后续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
【合同谈判】一旦确定了合作的供应商,就需要进行合同谈判和签订。
在合同谈判阶段,要确保合同条款的合理性和清晰明确性。
重点包括交货期的约定、产品质量标准、付款方式、违约责任等内容。
对于风险管控,也需要在合同中进行详细规定,确保项目实施过程中的风险有所控制并能够及时应对。
【交货管理】在供方阶段工作中,交货管理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通过建立健全的供货管理机制,及时了解供方的生产进度和交货情况,确保产品能够按时到达项目现场。
也要重视质量管理,对供方提供的产品进行严格的检验和测试,确保产品符合合同约定的质量标准。
【技术支持】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技术支持也是非常关键的一环。
供方需要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持和配合,保证产品的安装、调试和运行能够顺利进行。
在供方阶段工作中,需要与供方建立良好的沟通和协作机制,积极开展技术交流,确保项目能够按时按质完成。
【供方评估】在供方阶段工作的末尾,需要对供方的表现进行评估。
这包括供方在交货期、产品质量、技术支持和合作态度等方面的表现。
通过评估,可以及时发现问题和改进空间,同时也能够及时肯定供方的优秀表现,为未来的合作关系打下基础。
【结语】供方阶段工作是项目实施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只有通过严格管理和合理安排,才能够保证供方阶段工作的顺利进行,最终实现项目的成功实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供应商选择方法综述摘要:供应商的选择越来越受到学术界和企业界的关注,许多研究者进行了并且还在继续进行相关的研究工作。
本文采用分类的方法归纳了供应商选择问题的研究进展,并指出了各种研究方法的优缺点、适用范围、存在的问题,最后进一步指出未来研究的方向。
关键词:供应商选择方法任何一个企业都要面临着供应商的选择,供应商选择的好坏,关系到企业的生存发展。
很多的学者对此问题进行了研究,主要分为定性和定量指标,本文主要是用对定性的指标进行研究和分析的。
一、定性指标(一)直观判断法直观判断法直观判断法[1] 是根据征询和调查所得的资料并结合人的分析判断,对供应商进行分析、评价的一种方法。
这种方法主要是倾听和采纳有经验的采购人员的意见,或者直接由采购人员凭经验做出判断。
这种方法比较直观,简单易行,但是主观性太强,选择的结果科学性较差,不适于选择企业的战略性合作伙伴,常用于产品的非主要原材料供应商的选择。
(二)招标法当原材料订购数量大、供应商竞争激烈时,可采用招标法来选择适当的供应商。
方法是先由企业提出招标条件,各供应商进行竞标,然后由企业判断,与提出最有利条件的供应商签订合作协议。
通过招标的方法,企业可以更大范围地得到既满足条件又便宜适用的原材料,但招标的方法持续时间长,对时间要求紧的原材料供应商的选择并不适用,更重要的是,现代的供应链管理思想强调企业之间的长期合作与双方“共赢”,原材料成本的降低往往以破坏企业合作关系、影响产品质量为代价。
因此,这种方法不适宜进行供应链上合作伙伴的选择。
(三)协商法企业首先从多个供应方中选择出供应条件较为有利的几个,然后同他们分别进行协商,再确定合适的供应商,这就是协商选择法。
协商法[1]由于供需双方能够充分协商,与招标法相比,在物资的质量、交货时间和售后服务上更有保证,但企业的代价是可能使自己得不到更合理、有利的原材料价格和更有利的供应来源。
这种方法适用于采购时间紧迫、投标单位少、竞争程度小、订购物资规格和技术条件复杂时的情况。
二、定量法(一)基于成本的选择1.采购成本法对质量和交货期都能满足要求的供应商,则需要通过计算采购成本来进行比较分析。
采购成本一般包括售价、采购费用、运输费用等各项支出的总和。
采购成本比较法是通过计算分析针对各个不同供应商的采购成本,选择采购成本较低的供应商的一种方法。
这种方法单纯从采购成本的角度来进行选择,有很大的局限性,往往与企业的战略目标相违背。
2.ABC成本法ABC 成本法(Activity Based Costing Approach) 由鲁德霍夫(Roodhooft)和科林斯(Jozef Konings)提出,是目前在物流界广泛使用的一种新的成本计算方法。
供应链中的物资活动是价值增值与成本增加相结合的过程,完成一项活动或作业可以使产品或中间产品的价值有所增加,同时,产品的成本也增加。
该方法通过计算供应商的总成本来选择供应商。
3.成本比率法Timmerman 提出用成本比率法(The Cost Ratio)计算与成本有关的质量、运输、服务等项目的总成本来进行供应商选择。
这种方法的思想是通过计算出每一个项准则的成本占总成本的百分比来确定最终要选择的供应商。
(二)层次分析法20 世纪70年代初美国运筹学家Saaty 教授提出层次分析法(Analytic Hierar2chyProcess ,AHP) ,它是一种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多目标决策分析方法。
该方法简单、实用、有效,得到了广泛的运用。
这种方法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在不确定的环境下,依据人的经验、直觉和洞察力作出判断,把一些定性的因素以定量的形式表示出来[2] 。
该方法可以考虑许多无法直接量化的因素,尤其是一些对未来合作发展有长远意义的因素。
因而,AHP 法被广泛应用于质量控制系统、优先级评价、企业发展规划的选择方面[3 ,4 ,5 ] ,它适用于长期合作伙伴的评价、选择。
(三)权重分析法线性权重法(Linear weighting models) 是一种广泛应用于解决单资源问题的方法。
它的基本原理是给每个准则分配一个权重,权重越大表明其越重要。
供应商的积分为该供应商各项准则的得分与其权重乘积之和,积分最高者为最佳供应商。
例如Gregory和Timmerman 用一种分类法(Categorical method)来评价供应商,给供应商的每个准则简单的判断为“满意( + ) ”“可以(0) ”、“不满意( - ) ”然后计算供应商的总积分。
这种方法人为判断因素过大且不同的准则权重相同,因在实际中很少发生而缺少实际的应用价值。
(四)数学规划法数学规划方法是解决单资源和多资源优化问题的一种非常重要的方法,包括多目标规划、线性规划、混合整数规划等。
对于数学规划方法在供应商选择应用中的研究,刘晓、李海越等人对前人的研究作了综述,详细而全面。
他们将数学规划方法分为单目规划和多目标规划,在此基础上又分成线性和非线性两种[6]。
(五)数据包络分析法数据包络分析(Data Envelopment Analysis,DEA)是在相当效率概念评价的基础上家里起来的,一种新的系统分析方法,它是1978年由著名的系统学家查思斯、库伯以及罗兹首先提出来的。
采用数学规划的方法,利用观察到的数据,对决策单元投入与产出的合理性、有效性,特别是多个样本间“相对优劣性”进行评价。
它适合用于具有多输入,多输出相同类型单位的有效性的评价。
(六)模糊评价法模糊评价法选择供应商具有一定的优点,它充分考虑到现实世界中亦此亦彼的中介过渡现象,便于把定性指标转化为定量指标,弥补了其他方法这方面的不足。
但是供应商的选择本来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模糊评价没有考虑到待评供应商的指标值变动的可能性,也没有考虑到样本选取的科学性,只是在待选供应商己经确定、评价指标己经给定的情况下的一种评价方法,有待于进一步完善。
另外,还有一些学者围绕模糊理论,提出了模糊聚类、模糊优选技术、模糊决策法等理论应用于供应商的选择中。
(七)遗传算法遗传算法(GA-Genetic Algorithm)是建立在自然选择和自然遗传学机理基础上的迭代自适应概率性搜索算法。
它模仿生物的基因重组、基因突变以及自然选择的优胜劣汰的过程,吸收了进化论中蕴含的搜索和优化的先进思想,为工程领域和一些其他领域提供了一条崭新的优化途径。
主要的步骤是构造问题,染色体编码,适应度计算,在遗传算子作用下染色体变异形成新代染色体的迭代过程。
(八)灰色关联分析灰色关联分析是系统态势的量化比较分析,其实质就是比较若干数列所构成的曲线与理想(标准)数列所构成的曲线几何形状的接近程度,几何形状越接近,其关联度越大,根据关联度大小顺序就可反映出评价对象的优劣次序。
运用灰色关联分析来评价选择供应商的基本思路是:以被评价供应商企业的各项指标作为比较数列,以各项指标对应的最佳值作为参考数列,求关联度,关联度越大,说明被评价供应商的竞争力越强,反之,则竞争力越弱。
因此,关联度的大小顺序,就是被评价供应商竞争力强弱的次序。
灰关联分析法对数据要求苛刻,可以用来解决数据量少、信急不全情形下的测度问题。
围绕着灰色理论,不断地有学者提出灰色综合评价法、改进灰色关联度分析、多维灰色评估方法等应用于供应商的选择中。
(九)模糊集合论采用理论分析的方法, 将模糊技术同经典的综合评判理论相结合,有利于定性指标的定量化。
研究结论初步形成了有效的量化方法。
孙亚辉、卢郭斌等认为这种方法有利于定性指标的定量化,有利于煤炭企业对供应商的选择[7].三、小结企业要取得好的发展,需要选择好的供应商,这样能够节约好多的成本。
供应商的选择方法有多种,各有优缺点。
方法的确定需要根据企业所处行业、供应商的多少、对供应商的了解情况以及对时间的要求来确定。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和广泛应用,智能化和模型化已成为供应商选择的趋势,因此如何开发出高效率的、适用的供应商选择的软件或系统越来越受到学者和企业的关注。
参考文献[1] 马士华,林勇,陈志祥. 供应链管理[M] .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0.[2] T1L1Saaty , J1M1Alexander. Thinking With Models :MathematicalModels in the physical ,Biological and So2cial Sciences [M] ,Chapter 8 , Pergamon Press ,London .19811[3] Masood A1Badri. A combined AHP - GP model for qualitycontrol systems [J ] . Int1J1Production Economics ,2001 ,72 :27 – 401.[4] De Boer ,L1 ,Van der Wegen ,L1 , Telgen ,J11Outrankingmethods in support of supplier selection [J ] . Journal of Purchasing and Supply Management , 1998 , 4 : 109 -1181.[5]Salleh Yahya ,Brian Kingsman. Modelling a multi –object-tive allocation problem in a government sponsored en-trepreneur development programme. [J ] European Journal of Operational Research ,2002 ,136 :430 – 448.[6] 刘晓,李海越,王成恩等.供应商选择模型与方法综述.中国管理科学.2004 年2 月.[7]孙亚军, 卢国斌, 李宝旭.煤炭企业供应商选择方法.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