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经济形势基本指标分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宏观经济形势基本指标分析报告
一、中国国民生产总值
改革开放使中国经济挣脱发展束缚,多种所有制经济、各种新生事物和机制的引入,使中国经济生机盎然。继1986年GDP首次突破1万亿元之后,1991年突破了2万亿元。邓小平南巡讲话和党的十四大确立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目标之后,中国经济骤然升温。从1993年开始,GDP每年上一个万亿元台阶。到1997年,中国GDP已达74462.6亿元。
亚洲金融危机爆发后,GDP已初具规模的中国,凭借多年的经济积累,实施积极财政政策和稳健货币政策,仍然保持了7%至8%的经济增长。2002年GDP首次突破10万亿元大关。2003年,中国经济迎来新一轮增长周期,GDP达到116694亿元,人均GDP首次突破1000美元。
“中国居民消费率不仅低于发达国家,也低于发展中国家。”2008年中国居民消费率为35.3%,美国为70.1%,印度为54.7%。他介绍,我国消费主要包括居民消费和政府消费两大类。1978年至2008年,我国居民消费扣除价格变动影响后年平均增长8.8%,相对同期 GDP9.8%的增速仍然滞后。从需求角度看,我国的三大需求发展不平衡,投资和出口增长快,消费增长相对较慢,使得消费占GDP的比重不断下降。2000年-2008年,投资和净出口同比增速分别比消费快7.2和24个百分点。
年份 GDP(亿元) GDP指数 GDP增长率人均GDP(元/人)
1991 21781.5 307.6 9.2% 1893
1992 26923.5 351.4 14.2% 2311
1993 35333.9 400.4 14.0% 2998
1994 48197.9 452.8 13.1% 4044
1995 60793.7 502.3 10.9% 5046
1996 71176.6 552.6 10.0% 5846
1997 78973.0 603.9 9.3% 6420
1998 84402.3 651.2 7.8% 6796
1999 89677.1 700.9 7.6% 7159
2000 99214.6 759.9 8.4% 7858
2001 109655.2 823.0 8.3% 8622
2002 120332.7 897.8 9.1% 9398
2003 135822.8 987.8 10.0% 10542
2004 159878.3 1087.4 10.1% 12336
2005 183867.9 1200.8 10.4% 14103
2006 210871.0 1334.0 11.1% 16084
2007 257306 13.0%
2008 300670 9.0%
二、上证综合指数
上证综合指数又称上证综指或沪综指,全称是“上海证券综合指数”。该指数是上海证券交易所编制的,以上海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的全部股票为计算范围,以发行量为权数的综合指数,反映了上海证券交易市场的总体走势。
上证综合指数是最早发布的指数,是以上证所挂牌上市的全部股票为计算范围,以发行量为权数的加权综合股价指数。这一指数自1991年7月15日起开始实时发布,基日定为1990年12月19日,基日指数定为100点。
新上证综指发布以2005年12月30日为基日,以当日所有样本股票的市价总值为基期,基点为1000点。新上证综指简称“新综指”,指数代码为000017。“新综指”当前由沪市所有G股组成。此后,实施股权分置改革的股票在方案实施后的第二个交易日纳入指数。指数以总股本加权计算。
从上图可以看出,从1991年开始到2001年,上证综合指数呈现上升的趋势,而在2002年到2011年,总体的上证综合指数呈现一种过山车的状态,在2008年时达到最高指数,为6124.04,在2011年之后,上证综合指数又趋于平稳。
三、CPI 指数和通货膨胀率
年份通货膨胀率CPI指数
1991 3.4 3.4
1992 6.4 6.4
1993 14.7 14.7
近十年来看当局对于CPI的容忍度是在4.5%到0%之间,由于长时间的通货紧缩是没有一个国家能够忍受的。短暂的通货紧缩是由于外部经济冲击的结果,如上图所示,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的冲击,2000年美国互联网泡沫破灭的,以及最近一次2007
年美国次债危机,都会导致为再来一两年之内出现短暂的通货紧缩。但是政策得当,这种通缩仅仅是短暂的。如果经济政策如果不能短时间内把经济拉出通缩,经济就会陷入长期衰退的泥沼,这个代价是惨重的。由于失业率是与通胀反向关系的,通缩是比通胀可怕的事情,适度的通胀伴随着低失业率,从消费角度看,虽然通胀使得货币工资所购买的产品减少,但是至少大家还有工作。有钱消费,只是所购买的商品由于通胀的原因变少了;从生产角度看,由于市场的预期并非是理性,合同所签订的货币工资不可能随时调整,厂商终端产品价格上涨,而由于通胀所付的真实货币工资是减少,这回增加企业的利润刺激投资。如果在通缩情况,厂商终端产品价格在下降,所付工人真实货币工资在上升,利润减少,同时货币工资具有刚性,降低货币工资可能性比较小,只能裁员。相比通胀,通缩在打击投资信心的同时,并使大量的工人失业。相比通胀有工作,但是所购买物品少了,长时间的通缩就是失业,使得没有钱买商品。
四、PMI指数
通常机构投资者习惯把PMI作为股市的“风向标”。所谓PMI,即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是一个反映经济情况好坏的先行指标。通常认为,若该数据高于50%,即说明经济复苏呈加速之势,反之则经济呈现衰退.
PMI计算出来之后,可以与上月进行比较。如果PMI大于50%,表示经济上升,反之则趋向下降。一般来说,汇总后的制造业综合指数高于50%,表示整个制造业经济在增长,低于50%表示制造业经济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