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理财产品口头承诺不能信 四种产品最好别碰
银行理财的那些“坑”
购 买的理 财产品不是银行 自营的
自从 部分 银行 理财 违约 后 ,许 多人 发现 购 买 的理财 产 品不 是银 行 自营 ,而 是
和第 三方 机构 合作 的 。银 行 只是在 为他 们提 供 理财 渠道 。 为 了销 售 理财 产 品 ,许
多银 行工 作人 员 向外推 销时 说是 自己银 行 的产 品 。
募集期过长拉低 理财实际收益
银 行理 财产 品期 限总 共 四个 阶段 :募集 期 、投 资期 、储 蓄期 、清算 期 。而这 四 个 阶段 只有 储 蓄期 才算收 益 ,储 蓄期 前 只算活 期利 息 。募集 期 ,时 间少 的两三 天 ,
长 的半 个 月 ,如 果 中 途再 遇上 节 假 日就 更长 了 。因此 如 果募 集 期太 长 ,投 资期 又 短 的话 ,实 际收 益 会减 少 很 多 。 比如 ,一款 理 财产 品 ,投资 金额 为 50000元 ,投资 期限 为 180天 ,年 化收 益 率为 5%,到 期 后利 息所 得 为 1233元 。 而另 一种 情况 是 一款理 财 产 品 ,投 资 金额 为 50000元 , 投 资期 限 为 180天 ,募集 期为 15天 ,到 期 后利 息所 得 同 样 为 1233元 ,那 么它 的实际 年化 收益率 只有 4.61%。因 为 这款 产 品从 募集 到最 终 结 束 ,所用 的 时 间为 195天 , 那 15天 的募 集期 已经 把收 益率 给拉 低 了很 多 。
2018—04—19星期 四 三月初四 戊戌年【狗年 】丙辰月 辛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巳 日 过去的靠现在 忘记 ,将来的靠现在 努力 ,现在才最重要。
47
乐活老 年 ·20]8年4月
银 行理 财 的那 些“坑 "
银行理财产品口头承诺不能信 四种产品最好别碰
老客硬件呼死你银行理财产品口头承诺不能信四种产品最好别碰在银行里卖的理财产品未必都能货真价实,投资前一定要做到“三勤”,即腿勤、嘴勤和眼勤。
不要盲目轻信某些理财经理的口头承诺,要以合同协议中的约定为准;对一些另类理财产品更要谨慎虽然银行理财产品确是“借新还旧”,但据此认为这是“庞氏骗局”并不准确每逢岁末年初,各大银行就像约定好似的掀起一轮轮揽储大战。
而最近几年,通过发售理财产品已成为银行揽储的重要手段。
目前,各大银行又进入到集中发行理财产品的高峰期。
数据显示,仅2012年12月22日至12月28日的一周时间里,国内42家银行就已经发行了411款理财产品。
毫无疑问,在股市行情低迷、房地产市场受到宏观调控的背景下,银行理财市场日益成为普通百姓投资理财、实现财富保值升值的主要渠道。
买理财产品,特别是在银行购买,往往被认为保赚不亏,最多是赚多赚少的区别。
然而,日前国内某银行曝出的“飞单事件”给这种观点画上了大大的问号——在银行里购买理财产品真的零风险吗?在银行里买就一定能获得预期收益率吗?如何防止掉进理财陷阱呢?日前,本报记者采访了多位业内人士,希望能够解答投资者的疑问。
■疑问1 在银行里卖的理财产品都“可信”吗?第一步:仔细阅读理财产品说明书上的标注;第二步:看协议上金融机构的公章违规代销的理财产品在业内称之为“飞单”,这是被银行所禁止的。
日前,国内某行就曝出“飞单事件”,让投资者损失惨重。
这让银行理财产品的安全性问题备受关注。
“我这样年纪的人对理财方面的知识了解有限,主要是听银行理财经理的介绍。
他们说哪款产品好、收益高、风险低,我就买哪款。
”家住长春经开区福临家园的张阿姨对本报记者说,“至于是不是‘飞单’,无从判断。
”农行吉林省分行个金部财富管理中心主任刘建华介绍,银行销售的理财产品,除了本行发行的,还有代理发售的基金、信托和保险产品。
“投资者想要了解自己所购买的理财产品究竟是不是银行自己发行的,方法比较简单。
一些不靠谱的银行理财产品
一些不靠谱银行理财产品猪肉贵了,CPI涨了,钱不值钱了……为了让钱袋子少缩水,对银行理财产品感兴趣的人越来越多。
央行日前发布的《二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显示,截至今年6月末,理财产品资金余额为3.57万亿元,比上年末增加8000多亿元。
然而,不少投资者的感受却是,号称保值、稳健的理财产品未必靠谱儿。
银保理财产品、银信理财产品、FOF理财产品、QDII理财产品……成百上千种“银行理财产品”摆在投资者面前,究竟该如何选择?复杂而专业的说明书背后,隐藏着怎样的风险?投资者的权益又如何得到保障?“凑钱买彩票”风光不再中欧国际工商学院金融学与会计学教授赵欣舸告诉记者,对于投资者来说,理财产品主要有3种:保本保收益,保本不保收益,不保本也不保收益。
搞清楚这一属性,是购买理财产品最关键的窍门。
以“打新股”产品为例。
赵欣舸介绍,“打新股”的专业说法叫申购新股的产品。
说白了就是大家把钱给银行,银行把钱给信托公司去申请新股,如果有幸中签,可以在新股上市时卖出,获取差价收益。
如果没中签,申购款退回。
2009年10月创业板刚上市时,堪称“打新者”的黄金岁月。
当时新股开盘价翻倍,有的盘中最高涨幅达到200%。
中签者志得意满,未中者跃跃欲试。
尽管在海外,新股上市后跌破发行价的情形很多,但国内很长一段时间,新股上市几乎将意味着“中彩票”。
除了仅有的一两次新股上市当天破发,其他新股上市后当天升值一倍或涨40%的情形很常见。
盯着高中签率的新股申购,曾是许多打新“专业户”的挣钱利器。
在打新股类产品的说明书上,多数标明了预期年收益率,如3.6%~9.8%,还有相应的限制条款,比如年收益率若大于3.6%,超过3,平安陆金所.6%的部分有48%给银行。
大多数投资者看到这些,对其印象是:这是一款保本不保收益的产品,认为买这种产品像“买彩票”一样,而且钱还能退回,收益率最低是3.6%,最高达到9.8%。
赵欣舸解释说,“这其实根本不是一个稳赚不赔的产品。
银行理财产品的风险和陷阱
银行理财产品的风险和陷阱【摘要】银行理财产品在投资时存在着多种风险和陷阱,投资者需谨慎选择。
市场风险指市场波动可能导致投资损失,流动性风险则是指资金无法及时变现。
信用风险表示银行或发行机构违约的风险。
投资者还需注意产品陷阱和不良销售行为可能带来的损失。
为了保护自身合法权益,投资者应加强风险意识,竭力避免陷阱,只选择信誉良好的银行理财产品。
最终,谨慎选择银行理财产品,加强风险意识与保护自身合法权益成为投资者必须重视的问题。
【关键词】银行理财产品、风险、陷阱、市场风险、流动性风险、信用风险、产品陷阱、不良销售行为、谨慎选择、加强风险意识、保护合法权益。
1. 引言1.1 银行理财产品的风险和陷阱银行理财产品是一种受到广泛关注的投资工具,其安全性和稳定性一直受到投资者的青睐。
虽然银行理财产品相对于其他投资方式来说风险较低,但也并非完全没有风险。
投资者在购买银行理财产品时,需要注意其中存在的风险和陷阱,以保护自身的财产安全。
市场风险是投资银行理财产品时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
市场波动可能会导致理财产品的价值波动,从而影响投资者的收益。
投资者应该密切关注市场动态,做好风险控制。
流动性风险也是银行理财产品投资中需要警惕的问题。
一些理财产品可能存在赎回期限较长或者无法提前赎回的情况,如果投资者突然需要资金而无法及时赎回理财产品,就会面临流动性风险。
信用风险也是银行理财产品投资中的重要考虑因素。
投资者需要选择信誉较高的银行或金融机构发行的理财产品,避免不必要的信用风险。
投资者还需要警惕一些可能存在的产品陷阱和不良销售行为。
一些银行可能会通过夸大收益、隐瞒风险等方式来吸引投资者购买理财产品,投资者需要保持警惕,理性分析,切勿盲目跟风。
投资者在购买银行理财产品时需要谨慎选择,加强风险意识,保护自身合法权益。
只有在充分了解产品风险和避免陷阱的前提下,才能在投资中获得稳健的收益。
2. 正文2.1 市场风险市场风险是银行理财产品中的一种重要风险因素。
银行理财话术陷阱
【理财知识】小心!银行理财产品营销的话术陷阱银行间理财产品的收益率比拼,往好处说,可以促进商业银行努力研发产品,从而提升客户服务质量。
可是,看似简单的银行理财产品背后却也暗藏玄机。
消费者在选择银行理财产品时,除了预期收益率,还有不少需要警惕的地方。
首当其冲的,是收益率本身的不确定性。
目前大多数银行理财产品都能以大概率实现预期收益,但仍有部分产品类型的预期收益难以兑现,比较典型的就是挂钩类结构性理财产品。
这类产品通常承诺保本,收益率则存在两至三种情况。
最终实现哪一种收益率,取决于其挂钩的股票、外汇或黄金的价格走势。
以某银行一款产品为例,该产品收益率有0.3%、3%和8%三种,实行哪一种收益率取决于挂钩的四只股票的走势,这导致难以判断实现高收益的概率。
招商银行“多款结构性产品没有实现预期收益”便印证了这一点。
对于不了解股票、外汇等相关市场走势的消费者,建议谨慎选择这一类产品。
其次,要关注起息时间。
通常情况下,银行的理财产品会有一个募集期,以3至10天最为常见,募集期内一般按照活期利息计算收益。
所以,如果购买理财产品的起息日离购买日较长,即使产品收益率较高,也可能得不偿失。
举个例子:A产品年化收益率5.6%、期限41天,当天募集期结束且马上起息;B产品年化收益率5.8%、期限41天,3天后开始起息。
假如投资10万元,按照A产品年化5.6%的收益率,每天收益15元。
按照41天计算,与年化收益率高0.2%的B产品相比少赚了22元。
但B产品却在投资期限上浪费了45元,因此选择A款产品更合适。
因此,建议消费者在同等条件下优先选择起息日较早的理财产品。
第三,留意到期时间点。
银行在设计理财产品期限时,以月底、节假日来临前到期较为常见,好处是可以帮助银行月末冲时点金额,但容易和消费者利益产生冲突。
以2014年节假日为例,消费者要注意1月31日至2月6日是春节假期,现在买临近节日前几天(比如1月28日至31日)到期的产品会存在一些不确定因素。
银监会再立监管新规 整改银行理财“四大害”
银监会再立监管新规整改银行理财“四大害”作者:薛田田来源:《投资与理财》2008年第08期今年以来,本刊重点关注了银行理财产品零收益、负收益的问题,分别报道了《10款零收益产品逐个评》、《收益为零浦发是否设置了理财陷阱》、《民生理财产品巨亏50%被迫清盘》、《打新产品也可能零收益》等文章。
社会各界对银行理财产品的质疑声也越来越大。
4月8日,银监会也对部分银行理财产品进行了抽样调查,发现部分银行在开展理财业务的过程中存在较为严重的违规行为,核心是未严格且有效执行相关法律法规和监管规章。
针对上述种种问题,银监会于4月11日发布了《关于进一步规范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有关问题的通知》,对于商业银行推出理财产品的设计、管理、销售等环节进行了严格的规范。
重拳整顿《通知》要求,商业银行要从七个方面进行整改。
从细化政策和部署检查两方面进一步加强对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的监管。
第一,要健全产品设计管理机制。
在为理财产品命名时,不得使用带有诱惑性、误导性和承诺性的称谓和蕴含潜在风险或易引发争议的模糊性语言。
例如,某商业银行命名理财产品为“招银进宝”、“陆陆发”、“安心回报”、“聚财宝”等。
第二,商业银行应根据理财产品的风险状况和潜在投资者群的风险偏好和风险承受能力,设置适当的销售起点金额,理财产品的销售起点金额不得低于5万元人民币(或等值外币)。
第三,要求建立投资者评估机制,规范理财产品的宣传材料。
针对不同的理财产品,设计专门的产品适合度评估书。
对于与股票相关或者结构复杂的产品,商业银行应该注意合理,科学及全方位的评估方法。
理财产品的宣传材料中应该全面反应产品的特点及与产品有关的重要事实。
第四,加强产品宣传与营销活动的合规性管理。
银监会要求,理财产品的宣传和介绍材料中,在首页最醒目位置揭示风险,说明最不利的投资情形和投资结果,对于无法在宣传和介绍材料中提供科学、准确的测算依据和测算方式的理财产品,不得在宣传和介绍材料中出现“预期收益率”或“最高收益率”字样。
英航理财哪些话不能信
英航理财哪些话不能信“理财”往往与“投资理财”并用,因为“理财”中有“投资”,“投资”中有“理财”。
所谓的理财也不仅仅是把财务往外投,被投资也是一种理财,不懂得被投资也就不懂得怎么更好投资。
在现今社会,理财不仅仅局限于上班族,通过一种或多种途径达成其经济目标的计划、规划或解决方案。
在具体实施该规划方案的过程,也称理财。
接下来我们就按到银行购买理财产品的步骤来看看,哪些话是工作人员不能说的,并请市内金融业内人士逐一进行了点评。
做风险评估时这些话是在干扰你1、这款产品只面向风险承受能力高的客户,你的资产、收入、风险偏好都要填最高的选项。
2、这种评估只是形式要求的,可以随便填写。
3、你刚才填写的答案不好,应该这样改。
买理财产品之前,银行先要对你做风险评估,以此判断你适合买哪类产品。
重庆银监局称,银行应细致全面地了解客户的投资期限、流动性需求、理财经历、风险偏好与风险承受能力。
在客户进行风险承受能力评估时,工作人员不应出现上述用语。
点评:此举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银行工作人员诱导或干扰评估,影响评估的科学性。
咨询理财产品时这些话是在敷衍你1、这些问题应该在销售文件中有,自己看。
2、具体投资我也不是很清楚。
3、各种投资资产都有,每种资产比例都在0-100%之间。
买理财产品之前,一般都会先向工作人员咨询。
重庆银监局称,银行应详细说明投资范围、投资资产类别和各类别的投资比例,不应出现上述用语。
点评:应该让投资者明明白白地投资,清楚自己的资金到底投到了什么地方。
谈收益和风险时这些话是在误导你1、产品说明虽然是非保本浮动收益型理财产品,但实际上基本都可以做到保本的。
2、之前几款产品都能达到测算收益,这款也肯定能达到。
3、我们银行得到过××奖,管理能力很强,都能实现测算收益。
4、产品说明书上的测算收益就是实际收益。
5、收益算您的,亏损算我行的。
6、无论如何,收益肯定比您存定期强多了。
银行理财有些陷阱
银行理财有些陷阱大家知道银行有哪些陷阱呢?要如何防范呢?下面是提供的银行的四大陷阱,欢送大家参考!银行理财产品如果简单分类的话,可以分为保本类和非保本类。
保本类理财产品亏损本金的风险是由银行承当,非保本类理财产品的风险那么是由客户承当。
非保本类理财产品也分风险等级。
就拿某“四大行”为例,它对自己的产品风险分为五盏灯,其中一盏灯二盏灯都是低风险的理财产品,这些低风险的理财产品在这家银行多年销售过程中,没有出现过一次未到达预期收益的情况。
在实践中,大多数银行工作人员宣称的平安产品其实都是非保本类的,虽然非保本类理财并非意味着风险,但是如果你要追求本金绝对平安的话,那还是保本类更好。
当然你这也意味着你可能需要牺牲一定的收益。
确认保本类理财又一个要点就是产品说明书上明确注明“保本”二字。
案例一据新浪财经报道,招商银行(600036,股吧)曾过一款理财产品“金葵花8126”,这款理财的是基金和国债。
者杨先生在xx年年底,在招商银行办理业务时,用30万元的积蓄购置了该理财产品,在询问银行工作人员有无风险时,银行工作人员表示不用担忧。
没想到两年之后没有赢利反而亏损百分之三十多,银行当时承诺采取措施补偿,建议延期一年,可延期一年后,仍然亏了8万多元。
杨先生所买的招商银行理财就是非保本类的理财。
因为在购置所有银行理财的时候都会誊抄“本人已经阅读上述风险提示,充分了解并清楚知晓本产品的风险,愿意承当相关风险”类似的风险条款,所以在出现风险时,往往是客户自己埋单,虽然这种可能性极小。
银行中大多数理财产品几乎都承诺的是预期收益,预期收益就像是水中月镜中花,只是一个美丽的梦想,至于真正到期后的收益怎样那就不得而知了。
小伙伴们可以仔细看看购置理财的产品说明书,预期收益率是不会写上去的,这样银行是不保证完全到达预期收益的。
实践中,一般情况下结构性理财产品(投资产品涉及固定收益类与金融衍生品)达不到最高预期收益的情况较多,非结构性的理财产品(投资产品一般为固定收益类产品)那么出现情况较少。
八个必须小心的理财产品_上_
免费转让鸡蛋提酶技术 鸡蛋提取的酶主要用于医药、食品、化工等行业,近年来货源紧缺。首大创研研究中心为 了溶菌酶的市场需求,研究开发了适合于家庭生产鸡蛋提酶技术,现诚征加工户,免费转让技术。技术简单易学,无 需机电,每公斤鸡蛋提取价值 48 元的酶,提取一公斤溶菌酶成本 800 元左右,产品 3800 元/ 公斤,长期签订合同, 赠送资料和光盘,有意者请来本中心学习,节假日不休。北京首大创研技术研究院 电话:010- 63972814 63972914 手机:13391786689 www.bjsdcy.cn 地址(100055)北京市丰台区广莲路 9 号豪森大厦西 208 厅 联系人:崔宪山
身的不确定性。 3、信用卡 听说过“信用卡理财”这个流行词
汇吗?这其实是一种刺激消费的广告 宣传。作为一种短期消费信贷产品,信 用卡除了享受短期的免息优惠之外, 实在是找不到任何有关理财的功能。 相反,它还具有刺激超限消费的作用, 能够使你在不知不觉中增加生活费用 支出,削减用以投资理财的资金。
4、古代书画 为什么现当代油画作品的行情会 如此火爆,屡屡创下拍卖高价,而年代 久远的古代书画艺术品却始终在低价 徘徊不温不火呢?答案就是对于古代 书画,连专家都没有足够的把握鉴定 真伪。 书画造假几乎已经存在了几千 年,现在安徽、河南某些地区,还有成 熟的书画造假地下工厂,发展到了流 水线作业的程度,市面上有人会拿批 量印刷出的假画来蒙人。张大千早年 都是靠画假画才出道的,他模仿石涛 的作品难分真伪,笔墨技法甚至更胜 一筹。如果你对书画的鉴赏能力没有 达到一定的水平(这水平一般要求是炉 火纯青),最好不要轻易投资于书画。
………… 48
低 收 入 家 庭 的 ﹃ 奢 侈 ﹄ 理■ 文 张 财春
/
[家庭状况] 去年,原来均为机械工人
银行的理财产品可靠吗?有哪些坑?
让知识带有温度。
银行的理财产品可靠吗?有哪些坑?银行的理财产品牢靠吗?有哪些坑?银行理财产品牢靠吗?银行理财就肯定平安,没有坑么?这不,前几天,就有报道说有投资者亏了,没错,就是在银行。
下面是我整理的关于银行理财产品的相关资料,欢迎阅读。
一、看清是哪家发行的头一个,去银行买理财,肯定要看清晰理财产品是哪家发行的,是不是你要买的这家银行发行的理财产品。
由于绝大多数伴侣确定是冲着当时所去的这家银行的信用才打算购买的嘛。
但是,还有两种另外的状况,第一种是:银行可以合理合法合规的代销其他的理财产品。
比如说一些保险,或者一些基金,等等等等吧。
当然啦,由于这些产品有可能返佣会,所以有的时候这些银行的理财经理睬稀里糊涂推举给你。
当然这种状况还不是最坏的,最坏的状况是银行的理财经理有可能做了飞单,这其中就夹带一些私活。
这样保障性可能就更差了,也消失过,记得那客户直接有几万块钱就被卷走了。
所以头一个大家要去留意的,去银行买理财产品肯定要看清晰理财产品究竟是哪发行的,不要稀里糊涂买错了。
那样的话,风险就可能会发生本质的变化了。
二、看清是不是保本其次点呢买银行的理财产品,就要看清晰究竟是不是保本,由于保本跟不保本的区分还是比较大的。
一般状况下,保本的产品收益会低一些,但会更平安;不保本的呢,当然收益会高,风险也大。
所以这两个我们要区分对待。
当然啦,是要依据大家的风险承受力量打第1页/共2页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算,但是买的时候肯定要看清晰。
三、看清募集期最终这一点,是一个大家都比较简单忽视的一个问题,那就是银行理财产品的募集期,由于募集期中是没有收益的。
比如说,我们看上一款两个月的银行理财产品,觉得它的收益挺高还不错,但是他的募集期有15天,也就是说你要买进去等15天之后才开头计息。
这样一算下来,其实那个收益就没有很高了。
文档内容到此结束,欢迎大家下载、修改、丰富并分享给更多有需要的人。
第2页/共2页。
银行理财产品的风险有哪些
银行理财产品的风险有哪些银行理财产品的风险有哪些(一)政策风险本产品在实际运作过程中,如遇到国家宏观政策和相关法律法规发生变化,影响本产品的发行、投资和兑付等,可能影响本产品的投资运作和到期收益,甚至本金损失。
(二)信用风险客户面临所投资的资产或资产组合涉及的融资人和债券发行人的信用违约。
若出现上述情况,客户将面临本金和收益遭受损失的风险。
(三)市场风险本产品在实际运作过程中,由于市场的变化会造成本产品投资的资产价格发生波动,从而影响本产品的收益,客户面临本金和收益遭受损失的风险。
(四)流动性风险除本说明书第七条约定的客户可提前赎回的情形外,客户不得在产品存续期内提前终止本产品,面临需要资金而不能变现的风险或丧失其它投资机会。
(五)产品不成立风险如果因募集规模低于说明书约定的最低规模或其他因素导致本产品不能成立的情形,客户将面临再投资风险。
(六)提前终止风险为保护客户利益,在本产品存续期间__银行可根据市场变化情况提前终止本产品。
客户可能面临不能按预期期限取得预期收益的风险以及再投资风险。
(七)交易对手管理风险由于交易对手受经验、技能、执行力等综合因素的限制,可能会影响本产品的投资管理,从而影响本产品的到期收益,甚至本金损失。
(八)兑付延期风险如因本产品投资的资产无法及时变现等原因造成不能按时支付本金和收益,则客户面临产品期限延期、调整等风险。
(九)不可抗力及意外事件风险自然灾害、战争等不能预见、不能避免、不能克服的.不可抗力事件或系统故障、通讯故障、投资市场停止交易等意外事件的出现,可能对本产品的成立、投资、兑付、信息披露、公告通知等造成影响,客户将面临本金和收益遭受损失的风险。
对于由不可抗力及意外事件风险导致的任何损失,客户须自行承担,银行对此不承担任何责任。
(十)信息传递风险__银行将按照本说明书的约定进行产品信息披露,客户应充分关注并及时主动查询__银行披露的本产品相关信息。
客户预留的有效联系方式发生变更的,亦应及时通知__银行。
如何识别并规避常见理财陷阱
如何识别并规避常见理财陷阱在当今社会,理财已经成为了许多人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然而,在追求财富增值的道路上,却隐藏着各种各样的陷阱,一不小心就可能让我们的血汗钱付诸东流。
为了保护自己的财产安全,我们需要学会识别并规避这些常见的理财陷阱。
一、高收益承诺陷阱“高收益,零风险”,这是许多理财陷阱最常用的诱惑手段。
当我们看到那些声称年化收益率高达 20%、30%甚至更高,且几乎没有风险的理财产品时,一定要保持警惕。
在正常的金融市场中,风险和收益往往是成正比的。
如果一个投资产品的收益过高,而风险又被描述得微乎其微,那么这很可能是一个骗局。
例如,一些非法集资项目会以虚假的高收益吸引投资者,初期可能会按时支付利息或回报,让投资者误以为真的找到了发财的捷径。
但随着投入的资金越来越多,这些不法分子往往会卷款潜逃,给投资者带来巨大的损失。
要规避这种陷阱,我们需要树立正确的投资观念,了解基本的金融知识。
不要被过高的收益冲昏头脑,对于那些看似天上掉馅饼的投资机会,要多问几个为什么,进行深入的调查和分析。
二、虚假理财产品陷阱有些不法分子会伪造正规金融机构的理财产品,或者打着知名金融机构的旗号进行诈骗。
他们制作精美的宣传资料,甚至租用豪华的办公场所来增加可信度。
投资者在购买理财产品时,如果没有通过正规的渠道,或者没有仔细核实产品的真实性,就很容易上当受骗。
为了避免落入这种陷阱,我们要选择正规的金融机构进行理财投资。
在购买理财产品前,要仔细查看产品的相关文件和合同,确认产品的发行方、投资方向、风险等级等重要信息。
同时,可以通过金融机构的官方网站、客服电话等渠道核实产品的真实性。
三、P2P 网贷陷阱P2P 网贷曾经是一种热门的理财方式,但也存在着不少风险。
一些不良P2P 平台会通过虚构借款人、自融资金等手段骗取投资者的资金。
还有些平台在运营过程中出现资金链断裂,导致无法按时兑付投资者的本金和利息。
在选择 P2P 网贷平台时,要查看平台的资质和背景,选择合规经营、信誉良好的平台。
理财产品的风险
理财产品的风险工商银行理财产品有风险吗工商银行理财产品有风险。
理财产品都有一定风险,银行理财只是相对安全很多,但并不是完全没有风险。
投资者在购买理财产品前,应确保自己完全理解该项投资的性质和所涉及的风险,详细了解和审慎评估该理财产品的资金投资方向、风险类型及预期收益等基本情况,在慎重考虑后自行决定购买与自身风险承受能力和资产管理需求匹配的理财产品。
在购买理财产品后,投资者应随时关注该理财产品的信息披露情况,及时获取相关信息。
银行的理财产品的分类1、根据投资币种不同,一般银行理财产品分为人民币理财产品、外币理财产品和双币理财产品,如外币理财产品只能用美元、港币等外币购买,人民币理财产品只能用人民币购买,而双币理财产品则同时涉及人民币和外币。
2、按照客户获取收益方式的不同,银行理财产品可以分为保证收益理财产品和非保证收益理财产品。
保证收益理财产品的收益是固定的,到期后就可以获得协议上规定的收益,反之为非保证型。
非保证型又分为保本浮动收益理财产品和非保本浮动收益理财产品,保本浮动收益理财产品是指银行按照约定向客户保证本金支付,本金以外的投资风险由客户承担,并依据实际投资收益情况确定客户实际收益的理财产品,反之就是非保本型。
一般银行的非保本浮动收益型的风险仅次于储蓄风险,是追求稳定收益的稳健型客户的最佳选择。
银行理财产品的风险1、政策风险:银行各期理财产品是针对当前相关法律、法规和规定设计而成,如遇到国家宏观政策和市场相关法律法规发生变化,可能影响到各期理财产品的发行、投资和兑付等工作正常进行,若出现上述情况可能会导致客户收益受损的风险。
2、收益风险:银行理财产品保本但不保证收益,由于产品投资组合包括及企业债、信托项目、货币市场基金等,客户可能面临企业债发债企业不能如期兑付的风险,信托项目借款人信用违约风险等情况。
若出现上述情况,客户将面临投资收益遭受损失的风险。
3、市场风险:银行理财产品存续期间若银行存款和其他投资市场资产投资收益发生波动,则客户面临承担理财资金配置存款和其他投资市场资产配置的机会成本风险。
银行理财产品六大陷阱
银行理财产品六大陷阱作者:暂无来源:《投资与理财》 2014年第17期银行提供的理财产品也是存在缺陷的,甚至有些是挖好的陷阱,就等着你来跳。
理财专家表示,对银行理财产品,并非每个投资者都了解,购买时仍需擦亮眼睛。
本刊记者孙晓宇从去年开始,由各类“宝宝”发起的互联网金融大战进行得如火如荼,一般以年化收益率超过6%,获得广大投资人青睐。
“宝宝”们在顺利获得市场的同时,分流了一般银行存款,使得商业银行不得不抬高理财产品收益率,以揽储。
然而,春节过后,互联网金融理财产品的收益率下降,而一些银行的理财产品却呈“逆袭”姿态。
据报道,不少投资者又从互联网金融转战到银行理财,使得最近银行高收益理财产品往往有“秒杀”现象。
但是,购买银行理财产品往往就可靠吗?投哪王调查报告显示,72%的受访者表示,在银行购买理财产品时,受到不同程度的销售误导。
百姓信赖的银行卖的理财产品也有很多陷阱,投资者在购买时也要小心提防。
1陷阱宣传语上的预期收益率不是真实收益率银行在销售理财产品时,习惯随意标示预期收益率,而我们就会误认为真的能拿到这么多的收益。
事实上,没达到宣传所说收益,银行是不会负责任的,那只是宣传语,并不是承诺。
如果理财产品主要投资于上市公司股票、开放式基金及可分离债券中所含有的权证等高风险市场的产品,收益率根本无法预测,更无法做出收益承诺,不明真相的投资者盲目购买后,很有可能面临亏损。
而且,银行理财产品到期后,超出预期的收益部分会全额被产品管理人收取,作为产品费率。
虽然银行与银行之间的费率存在差异,但除了极少数收益上不封顶的理财产品之外,一般理财产品的收益决不会超过银行给出的参考收益。
2陷阱收益率≠年化收益率很多理财产品在说明书中会故意模糊收益率和年化收益率的区别,虽然看起来差不多,但是钱数真的差很多。
理财经理为了完成任务,不会把这个问题给你讲清楚的,你糊里糊涂买完了,他好交差。
收益率指合同到期后,本金的收益水平。
例如10万元本金,5%收益率,理财期限是30天,则30天后的收益为100000*5%=5000(元)。
银行的理财产品可靠吗_银行的理财产品有风险吗
银行的理财产品可靠吗_银行的理财产品有风险吗银行的理财产品可靠吗理财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通任何投资都有风险,银行也有倒闭的可能,因此投资不可掉以轻心。
盘点银行理财的六大“潜规则”,了解一下。
1、银行理财产品也会亏损不少人认为银行值得信赖,收益率高于定期存款的银行理财产品的风险也自然会低。
事实上,关于银行理财产品“零收益”“有意隐瞒风险”“负收益”等事件经常出现。
2、小心募集期,会摊薄实际收益募集期就是产品募集资金的时间。
在此时间内,资金是按活期存款利息计算。
倘若时间过长,就会摊薄实际收益,所以嘉丰瑞德理财师提醒投资者,尽量选择募集期较短的理财产品为宜。
3、预期收益并非实际收益现今,各银行间的竞争加剧,为此很多银行推出各种高收益的理财产品来吸引投资者。
甚至有银行的理财产品的预期收益率达到15%左右,但是嘉丰瑞德理财师提醒预期收益并非实际收益,投资者要理性看待。
4、产品风险提示少不少银行对理财产品的风险提示少,甚至故意隐瞒产品的风险,吹大产品的预期收益。
5、银行自发还是代销需看清一些银行理财产品说明书中明确声明“银行作为投资者的代理人……”,那么投资者就要小心,一旦投资失败,银行不负责,这样的产品风险比较大。
6、关注产品资金投向产品的资金投向与风险是挂钩的,如果投向是国债、存款、央行票据、金融债等,风险就比较低;如果投向股票、外汇、期货等二级市场的,风险相对来说较高。
嘉丰瑞德理财师建议投资者对投资方向不明,或者对投资领域不懂的银行理财产品最好不要碰7、不去触碰“霸王条款”的理财产品在银行理财产品说明书里,某些设计条款明显偏向银行,把投资者的收益“榨干吸尽”,投资者要当心这样的理财产品,尽量不去触碰。
比如,在某些结构性理财产品的说明书中,一概规定“超过预期年化收益率的最高部分,将作为银行投资管理费用”。
8、看清产品是银行自发还是代销在银行渠道里,大部分银行理财产品都是银行自发的,但也不排除银行作为代理销售其他的理财产品。
银行理财产品的陷阱.doc
银行理财产品的陷阱银行产品的陷阱有哪些?银行产品购置时,并不比自己在P2P等互联网上购置理财产品时省力,同样的也都需要保持冷静克制,理性分析产品属性、风险及收益等。
下面jy135为大家收集了银行理财产品的陷阱,希望能为大家提供帮助!购置银行理财产品时,我们经常被“预期年化收益率”所吸引,银行工作人员在讲解产品时,也会有意无意的夸大收益,而且会说,以前的类似产品都到达或者超过预期年化收益率,这样就给投资人造成一种错觉:这是一种能够“保证收益”的银行理财产品。
实际上,银行理财产品收益率也是不能保证的,尤其是一些风险较高的产品,到期实际收益率可能远低于预期,甚至可能本金都要受损失,因此,投资人不要被宣传所忽悠,要保持冷静克制的心态。
出于自身利益考量,不少保险公司的销售人员会在银行内推销保险产品,而且银行的工作人员也会给用户推销其代售的保险产品,用户在银行内很容易被“忽悠”,稀里糊涂的就买了保险。
一般的套路是,业务员会告诉你,你要买的这款产品已经售罄,现在给你推荐另一款更好的产品,这时候拿给你的,一般都是保险。
购置的产品是保险还是银行理财产品,在认购书上有明确的注明,因此要在签字前了解清楚产品属性。
很多人被忽悠购置产品,出于另一个心理误区:在银行里效劳的一定就是银行工作人员。
实际上,银行大堂里可以坐基金证券开户的机构人员、也可能有保险公司的人员等。
这是因为银行与这些机构合作紧密,有时候会允许自己的网点里有其他金融机构营销人员驻点,最常见的就是证券开户。
银行理财产品的本质是金融投资产品,在流动性、风险、收益、交易方式等方面与银行传统的储蓄业务有着较大的区别,收益具有不确定性,需谨慎购置。
银行理财产品以商业银行为发行主体,商业银行承当产品设计、投资、销售等职能;银行代销的金融产品由其他金融机构进行产品设计、投资及,商业银行仅承当销售职能。
1、按币种不同:分为人民币和外币理财产品。
2、按收益类型不同:分为保证收益和非保证收益理财产品。
别被银行理财产品“忽悠”了
别被银行理财产品“忽悠”了随着金融市场的发展,银行理财产品已经成为了很多人获取收益的重要手段。
不过也正因为如此,越来越多的银行开始推出各种各样的理财产品,各种营销手法也催生了一些不良现象。
一些不法分子或者不负责任的银行员工往往会通过夸大产品优势,掩盖风险等手段来“忽悠”不明真相的消费者,骗取巨额资金。
因此,在购买银行理财产品时,我们要注意避免被“忽悠”。
首先,要明确理财产品的风险性质。
理财本身是一种投资行为,与其他金融投资一样,必然存在着一定的风险性。
任何一种金融产品都没有绝对的安全,市场行情波动或其他不可控的因素都可能对投资本金带来影响。
因此,在选择理财产品时,我们不能仅仅看重产品收益率的高低,而忽略产品风险的分析和评估。
通过了解自己的风险承受能力,选择合适的理财产品才是最重要的。
其次,要仔细阅读理财产品的合同和相关说明。
不少消费者在购买理财产品时往往采用“听朋友说”或者“银行职员说”的方式购买,但这种购买方式是非常不靠谱的。
理财产品是一种金融产品,其合同和相关说明是消费者和银行之间的法律文件,对消费者的投资安全至关重要。
因此,在购买理财产品之前,我们必须仔细阅读产品合同和相关说明,了解产品的风险评估、收益及相关手续费等方面的信息,以免因为关键信息的缺失而导致投资损失。
此外,我们还应注意理财产品的投资期限。
银行理财产品一般分为短期和中长期两类。
在选择理财产品时,我们要了解不同类别的产品的投资期限和本息兑付时间,合理规划自己的资金。
如果我们缺乏相应的资金规划和账户管理技能,很容易因为期限不匹配而导致投资收益小于预期,甚至出现本金损失的情况。
最重要的一点是,我们要选择有资质的银行或基金公司投资理财产品。
在购买理财产品时,我们要优先选择那些有信誉而且有良好的经营背景的银行或基金公司产品。
这些机构通常都有完善的投资体系和风险控制,不仅能保障投资人的资金安全,而且产品的收益性和流动性也更具有保障性。
此外,我们还可以通过专业机构的理财产品评估和排名来选择更高品质的银行理财产品,以获得更好的投资回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老客硬件呼死你银行理财产品口头承诺不能信四种产品最好别碰在银行里卖的理财产品未必都能货真价实,投资前一定要做到“三勤”,即腿勤、嘴勤和眼勤。
不要盲目轻信某些理财经理的口头承诺,要以合同协议中的约定为准;对一些另类理财产品更要谨慎虽然银行理财产品确是“借新还旧”,但据此认为这是“庞氏骗局”并不准确每逢岁末年初,各大银行就像约定好似的掀起一轮轮揽储大战。
而最近几年,通过发售理财产品已成为银行揽储的重要手段。
目前,各大银行又进入到集中发行理财产品的高峰期。
数据显示,仅2012年12月22日至12月28日的一周时间里,国内42家银行就已经发行了411款理财产品。
毫无疑问,在股市行情低迷、房地产市场受到宏观调控的背景下,银行理财市场日益成为普通百姓投资理财、实现财富保值升值的主要渠道。
买理财产品,特别是在银行购买,往往被认为保赚不亏,最多是赚多赚少的区别。
然而,日前国内某银行曝出的“飞单事件”给这种观点画上了大大的问号——在银行里购买理财产品真的零风险吗?在银行里买就一定能获得预期收益率吗?如何防止掉进理财陷阱呢?日前,本报记者采访了多位业内人士,希望能够解答投资者的疑问。
■疑问1 在银行里卖的理财产品都“可信”吗?第一步:仔细阅读理财产品说明书上的标注;第二步:看协议上金融机构的公章违规代销的理财产品在业内称之为“飞单”,这是被银行所禁止的。
日前,国内某行就曝出“飞单事件”,让投资者损失惨重。
这让银行理财产品的安全性问题备受关注。
“我这样年纪的人对理财方面的知识了解有限,主要是听银行理财经理的介绍。
他们说哪款产品好、收益高、风险低,我就买哪款。
”家住长春经开区福临家园的张阿姨对本报记者说,“至于是不是‘飞单’,无从判断。
”农行吉林省分行个金部财富管理中心主任刘建华介绍,银行销售的理财产品,除了本行发行的,还有代理发售的基金、信托和保险产品。
“投资者想要了解自己所购买的理财产品究竟是不是银行自己发行的,方法比较简单。
”他说,首先,可详细阅读理财产品说明书,说明书上会明确理财产品的基本要素,究竟是不是“亲生的”,一目了然。
如果看过说明书之后还不确定,最简单的方法是——看投资者与金融机构所签订的协议上所盖的公章。
银行发行的理财产品,协议上会加盖银行的公章;信托和保险产品,协议上对应的是信托公司和保险公司的公章。
“如果销售人员称理财产品是银行代理的,而协议上又没有正式的公章,或是代销协议,那么投资者就要警惕了。
”提醒:这些收益“难说”的纠纷更多如投连险、万能险、信托类等理财产品的收益往往具有不确定性某国有股份制银行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理财师告诉记者,在目前产生争议的理财产品中,“飞单”属于小概率事件,经常引发争议的是银行代理的保险和信托等理财产品。
在保险类理财产品中,分红险的基本收益在合同中会有承诺,因此最终肯定能让投资者取得一部分收益,至于收益多少,则要看具体运作情况。
投连险和万能险没有保本的说法,能够取得怎样的成绩完全根据运作情况,也是最有可能出现本金亏损的品种,被客户投诉最多的保险产品也均出于此。
信托类理财产品既有将债券、票据等作为投资标的的,也有投资艺术品、房地产的,产品构架涉及各类抵押、关联责任、担保公司等,设计十分灵活,因此每个信托产品的内容都不相同,所以在购买时一定要详细查阅产品说明书,明确其发行主体。
2 理财经理口头承诺的收益率可信吗?类似的话别全信:“这款理财产品我们已经发售好几年了……通过这么多年的经验看,××年后肯定会取得预期的收益率……”去年11月中旬,林女士来到长春市一国有股份制银行办理业务,该行正在发售的一款投资期限364天、年化收益率4.7%的理财产品吸引了她的注意。
“一年期银行存款利率只有3%,如果存入五万元,一年的收益率就相差850元。
”林女士算了一笔账。
不过,让林女士不放心的是,这是一款非保本浮动收益产品。
“从字面的意思就可以看出,是不能保证本金安全和收益率的,所以我有些担忧。
”银行理财经理劝告说:“这款产品已经发售了好几年,每次不但能保证本金的安全,还能取得预期收益率,所以根本不用有啥顾虑,放心购买就是了。
”禁不住劝说,林女士最终购买了五万元的该款产品。
“人家银行的人都说了,通过这么多年的经验,肯定会取得预期的收益率,相信到咱这也不会有啥意外,应该没事的。
”林女士自我安慰说。
据了解,很多人在购买理财产品时都会遇到与林女士相同的情况。
即理财经理或销售人员先是提醒客户这是一款非保本浮动收益的产品,然后又会在口头上承诺这类产品到期之后一定会取得预期收益率。
提醒:要以合同协议中的约定为准如果投资者与金融机构因本金损失或是没有达到收益率而对簿公堂,法院会以产品说明书及双方签订的合同协议为准,而不会以口头承诺为依据。
东北证券长春解放大路营业部理财师迟伟欣告诉记者,其实银行的理财经理也是金融机构的营销人员,那么他们向客户推销产品的过程就是一种营销的过程,当然要讲究营销的方式,难免会有夸张的成分,这点并不难理解。
“虽然口头承诺说理财产品肯定安全可靠,一定能达到预期收益率,但是投资者并不能将此当成购买的依据。
说得直白些,口头承诺的收益率并不一定靠谱。
”迟伟欣说,如果投资者与金融机构因为本金损失或是没有达到收益率而对簿公堂,法院会以产品说明书及双方签订的合同协议为准,而不是以口头承诺为依据。
如果投资者只是一味听从理财经理的意见,而忽略了合同协议中明确写明的“非保本浮动收益”条款,那么即便打官司也不会赢。
“银行理财产品之所以分为保本保收益、保本浮动收益和非保本浮动收益,完全是依据不同产品间的风险系数决定的。
”迟伟欣说,既然银行对各种理财产品进行了不同的设计,就说明这种产品存在本金亏损或者达不到预期收益率的可能。
所以投资者在购买非保本浮动收益产品时要抱有可能出现亏损的心理准备,不能一心只想着赚钱。
■当心“另类”风险或更高以火腿、普洱茶、葡萄酒等为标的的另类理财产品越来越常见。
“同传统的金融理财产品相比,另类理财产品的投资风险更大。
”中国CFP理财师李泽文称,金融类理财产品通常有自己的估值体系,可以判断其投资价值和投资风险。
而另类理财产品则不同,不论是红酒类还是普洱茶类理财产品都没有完整的估值体系,其业绩表现完全取决于投资标的的市场运行情况。
以普洱茶类理财产品为例,如果遇到类似2007年那种价格暴跌,那么这类理财产品肯定会出现较大的亏损。
最近一段时间,国内的红酒价格也开始下滑,此时投资红酒类理财产品就要格外小心。
李泽文认为,另类理财产品并不适合普通投资者,从目前的情况看,较适合两类客户:●那些对另类产品较了解的人士,他们能及时掌握相关行业的价格变化及走势。
●高净值客户,他们具有较高的抗风险能力,另类理财产品可以满足猎奇心理。
对于那些有意向购买另类理财产品的投资者,首先要仔细阅读产品说明书,知道收益是如何实现的,例如以“中国好声音”为标的的理财产品,究竟需要通过怎样的运作才能实现半年10%的回报率;另外,对产品的保障情况要有所了解,要知道是否有个人和单位进行担保,是否可以提前赎回,如果产生亏损是否有稳妥的善后事宜等。
“挂钩类”会放大风险据了解,除另类理财产品外,一些外资银行还面向国内的高端客户发售一种与黄金、外汇、股票等投资标的相挂钩的理财产品,通常由一个基础产品嵌入金融衍生工具构成,标的物走势的不确定性和衍生品运作是该类产品的两大主要风险。
“这类产品通常以事先测算的概率为盈利依据,根据最好预期值向客户进行宣传。
一旦市场出现意外波动,那么也容易发生一些小概率事件,导致投资者亏损。
很多投资者只是看重了理财产品的高收益率,并没有搞清楚挂钩项目的风险,以至于日后出现了很大亏损并闹上公堂。
”刘建华说,外资银行与客户出现纠纷,大多都是因为这类产品引起的。
由于这类理财产品设计复杂,而且在操作时采用杠杆模式,会放大风险系数,这也是该类产品面向高端客户的重要原因。
投资者在购买这类理财产品时,一定不能盲从,只有自身对挂钩标的以及收益设计条款有一定程度的了解和判断,才能获得较为理想的收益。
■本质银行理财不是“庞氏骗局”在经历了最近几年的极度繁荣之后,银行理财产品所隐含的风险已开始引起了各界的注意。
中行董事长肖钢近日指出,目前银行发行的“资金池”运作的理财产品,由于期限错配,要用“发新偿旧”来满足到期兑付,本质上是“庞氏骗局”。
银行理财产品在中国是“影子银行”的一种。
众所周知,“庞氏骗局”的实质就是拆东墙补西墙、空手套白狼的一套骗人把戏。
那么,将银行理财产品看成一场骗局是否冤枉了银行呢?真相一:银行理财产品确是“借新还旧”国内知名金融专家宏皓表示,现在的银行理财产品,名为理财,本质上仍是信贷的变种,很大程度上是信贷额度严厉管制的产物,资金最终用途很大一部分是流向中长期贷款。
这类理财产品到期后,其还本资金来源于后续募集的资金。
其实,现在的银行理财产品就是发新债,还旧债。
这样的资金结构很可能会出现所谓的理财产品期限与中长期贷款期限错配的问题,容易使产品陷入连环式陷阱。
真相二:资金循环正常,就不会出现兑付问题“实际情况来看,银行的理财产品还算稳健。
”宏皓说,特别最近几年,除了少数与股票等挂钩的高风险理财产品出现过零收益或负收益,其他基本都能实现预期收益。
只要经济环境不发生重大变化,银行能维持正常的理财产品销售,资金循环正常,银行就不会出现兑付的问题。
“庞氏骗局”是“空手套白狼”,而理财产品是有对应的资产的。
另外,短期理财产品其实就是变相的银行“活期存款”。
在银行的日常运营中,活期存款一般占比在30%以上,超过1年的定期存款占比也较低,而中长期贷款比例整体在50%以上。
所以理财产品的“庞氏骗局”说法不准确,此前也确实极少发生违约现象。
真相三:风险来自资产池的资产是否真实、优质吉林大学商学院金融系教授丁志国告诉本报记者,目前的银行理财产品主要是采取持续从投资者手中募集资金,然后再用这些资金投资于债券、票据等领域,将投资收益返还给投资者的方式。
银行理财是否属于“庞氏骗局”,主要看银行的资产池是否有真实的优质资产,产品预期收益率是否明显高估。
从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银行理财并不具有“庞氏骗局”的特征。
“实际上,任何投资理财都是有风险的,银行理财也不例外。
”丁志国说。
宏皓表示,对于银行所募集的资金,投资者并不知道去向,这些资金池成为一个巨大的“黑箱”。
银行在向百姓销售理财产品时,不应误导销售,应让客户享有知情权,履行揭示风险的义务,告诉投资的用途,把可能遇到的风险向百姓讲明白。
而普通人在购买时不仅要首先考虑风险,还要弄清楚到底投向哪里。
这和“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是一个道理。
■技巧选择理财产品的小窍门记者了解到,人们之所以选择在银行购买理财产品,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认为银行的信誉好、投资回报有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