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出渤海黄海东海南海之间的大致界线

合集下载

中国地理界线

中国地理界线

我国重要地理分界线1、大海的分界线渤海与黄海的分界线——以老铁山角、庙岛群岛与蓬莱角连线为界。

黄海与东海的分界线——以长江口北岸(启东角)与济州岛的西南角的连线为界。

东海与南海的分界线——南澳岛经台湾浅滩至台湾岛南端鹅銮鼻的连线为界。

如果不需要这么精确的话,也可以记个大致的位置:渤海与黄海的分界线——辽东半岛和山东半岛顶端连线为界。

黄海与东海的分界线——长江口北岸为界。

东海与南海的分界线——台湾岛南端和闽粤两省交界处的连线为界。

2、地势阶梯界线(1)第一级阶梯和第二级阶梯的界线:西起昆仑山脉,经祁连山脉向东南到横断山脉东缘。

(2)第二级阶梯和第三级阶梯的界线:由东北向西南依次是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云贵高原东坡)在第二级阶梯上,大部分为1000到2000米之间的高原和盆地,主要高原有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云贵高原,主要盆地有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和四川盆地。

在第三级阶梯上,主要是丘陵和平原交错的地区,海拔多在500米以下,平原主要有东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和华北平原;丘陵主要有辽东丘陵、山东丘陵、江南丘陵、两广丘陵、闽浙丘陵和台湾丘陵。

3、地形区界线(1)内蒙古高原和东北平原界线:大兴安岭(2)黄土高原和华北平原界线:太行山脉。

(3)四川盆地和长江中下游平原界线:巫山。

(4)云贵高原和青藏高原界线:横断山脉。

(5)青藏高原与四川盆地的界限:横断山脉。

(5)准格尔盆地和塔里木盆地界线:天山山脉。

(6)青藏高原和塔里木盆地界线:昆仑山脉。

(7)黄土高原和汉水谷地的界线:秦岭。

(8)河西走廊和柴达木盆地界线:祁连山脉。

(9)四川盆地和汉水谷地界线:大巴山脉。

(10)内蒙古高原和黄土高原界线:古长城。

(11)长江中下游平原和华北平原界线:淮河。

5、河流界线(1)外流区和内流区的界线:北段大体沿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祁连山(东端)一线,南段比较接近200毫米等降水量线。

(2)长江水系与黄河水系分水岭:巴颜喀拉山脉~秦岭。

世界地理分界线

世界地理分界线

世界地理分界线1.各洲的界线:(1)亚欧分界线: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里海—黑海—大高加索山脉—土耳其海峡(2)亚非分界线:苏伊士运河——红海——曼德海峡(3)南、北美洲的分界线:巴拿马运河——自然界线[北美地区与拉美地区界线:美国与墨西哥的国界线]——人文界线(4)欧洲与非洲的分界线:直布罗陀海峡、地中海(5)亚洲与北美洲的分界线:白令海峡(6)南美洲与南极洲的分界线:德雷克海峡。

(7)欧洲与北美洲的分界线:丹麦海峡【冰岛和格林兰岛之间】(8)亚洲与大洋洲的分界线:阿拉弗拉海—新几内亚岛西侧2.世界大洋界线:(1)太平洋与北冰洋的界线:白令海峡即楚科奇半岛的克利古贡角与苏厄德半岛的约克角连线。

(2)太平洋与大西洋的界线:通过合恩角的经线即从火地岛沿德雷克海峡西端到查理斯角连线。

(3)太平洋与印度洋的界线:沿马六甲海峡北端、苏门答腊岛西岸、爪哇岛南岸、新几内亚岛(伊里安岛)南岸,澳大利业大陆、巴斯海峡、塔斯马尼亚岛,再大致沿146°52'E到南极一线为界。

(4)大西洋与印度洋的界线:通过非洲南端——厄加勒斯角的经线(20o E)。

中国地理分界线1.我国人口分布的地理界线:大体以黑龙江的黑河市和云南省腾冲市划一条直线为界,该线东南部人口多,该线西北部人口少。

2.地势阶梯界线(1)第一、二阶梯的界线:昆仑山——祁连山——横断山(2)第二、三阶梯的界线: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

3.地形区界线(1)内蒙古高原和东北平原界线:大兴安岭(2)黄土高原和华北平原界线:太行山脉(3)四川盆地和长江中下游平原界线:巫山(4)云贵高原和青藏高原界线:横断山脉(5)准噶尔盆地和塔里木盆地界线:天山山脉(6)青藏高原和塔里木盆地界线:昆仑山脉(7)黄土高原和汉水谷地界线:秦岭(8)河西走廊和柴达木盆地界线:祁连山脉(9)四川盆地和汉水谷地界线:大巴山脉【汉江与嘉陵江分水岭】(10)内蒙古高原和黄土高原界线:古长城(l1)长江中下游平原和华北平原界线:淮河(12)云贵高原与江南丘陵界线:雪峰山(13)江南丘陵与浙闽丘陵界线:武夷山(14)东北与华北分界线:山海关(河北秦皇岛)(15)江南丘陵与两广丘陵界线:南岭4.气候界线(1)l月0℃等温线(也是亚热带与暖温带及高原气候区分界线):大体沿着青藏高原东南边缘,向东经过秦岭一淮河一线。

中学地理--重要分界线汇总归纳

中学地理--重要分界线汇总归纳

中学地理--重要分界线汇总归纳一.地理界线单项归纳:(一).地势三级阶梯的界线:1.第一、二级阶梯的分界线:昆仑山一一阿尔金山一一祁连山一一横断山一线.2.第二、三级阶梯的分界线:大兴安岭一一太行山一一巫山一一雪峰山一线.(二).气候界线:1.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界线:大兴安岭一一阴山一一贺兰山一一巴颜喀拉山一一冈底斯山一线.2.热量与温度带界线:(1).1月0喀等温线:秦岭一一淮河一线.(2).亚热带与暖温带的分界线:秦岭一一淮河一线.(3).热带与亚热带的分界线:北回归线.(4).暖温带与中温带的分界线:鸭绿江口一一长城(山西境内稍偏南) 祁连山-------- 天山一线.(5).青藏高寒气候区与暖温带、亚热带的分界线:昆仑山一一阿尔金山一一祁连山一一横断山一线.3.降水量与干湿地区的分界线:(1).800mm年等降水量线:青藏高原东南边缘秦岭淮河一线.(2).400mm年等降水量线:大兴安岭西侧——张家口——兰州——拉萨一一喜马拉雅山东部一线.(3).200mm年等降水量线:阴山一一贺兰山一一巴颜喀拉山一一冈底斯山一线.(4).湿润地区与半湿润地区的分界线:秦岭一一淮河一线.(5).半湿润地区与半干旱地区的分界线:大兴安岭西侧一张家口一兰州一拉萨一喜马拉雅山东部一线.(6).半干旱地区与干旱地区的分界线:阴山一一贺兰山一一巴颜喀大山一一冈底斯山一线.4.气候类型的分界线:(1).亚热带季风气候与温带季风气候的分界线:秦岭一一淮河一线.(2).温带季风气候与温带大陆性气候的分界线:大兴安岭一一阴山一一贺兰山一祁连山一巴颜喀拉山一线.(3).青藏高原、高山气候区与温带大陆性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的分界线:昆仑山一一阿尔金山一一祁连山一一横断山一线.(三).水文界线:1.内、外流区域的分界线:北段为大兴安岭一一阴山一一贺兰山一一祁连山东端一线, 南端接近200 mm年等降水量线.2.分水岭:①.太平洋水系与印度洋水系分水岭:冈底斯山怒山②.长江水系与黄河水系分水岭:巴颜喀拉山一一秦岭.③.长江水系与珠江水系分水岭:南岭.④.澜沧江与怒江分水岭:怒山.⑤.黄河水系与海河水系分水岭:太行山.(四).四大海域的分界线:1.渤海与黄海的分界线:辽东半岛老铁山角一一山东半岛蓬莱角.2.黄海与东海的分界线:长江口北岸启东角一一韩国济州岛西南角.3.东海与南海的分界线:广东南澳岛一一台湾岛南端鹅銮鼻.(五).三大自然区的分界线:1.三大自然区的分界线:①.西北干旱半干旱区与东部季风区的分界线:大致是400mm年等降水量线.②.东北干旱半干旱区与青藏高寒区的分界线:昆仑山一一阿尔金山祁连山.③.东部季风区与青藏高寒区的分界线:3000米等高线.2.东部季风区内四个自然地区的分界线:①.东北温带湿润、半湿润地区与华北暖温带湿润、半湿润地区的分界线:日平均气温A 10c积温3200c等值线.②.华北暖温带湿润、半湿润地区与华中亚热带湿润地区的分界线:秦岭一一淮河一线〔相当于日平均气温A 10c积温4500c等值线.〕, ③.华中亚热带湿润地区与华南热带湿润地区的分界线:日平均气温A 10c积温7500c等值线.二.地理界线综合归纳:1.秦岭一一淮河一线:(1).气温:大致与一月0c等温线重合.(2).降水:大致与800mm等降水量线吻合.(3).河流结冰期:界线以北地区河流有结冰期,以南地区河流无结冰期.(4).温度带:大致是亚热带〔南〕和暖温带〔北〕的分界线.(5).干湿地区:大致是湿润地区〔南〕和半湿润地区〔北〕的分界线.(6).植被:大致是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南〕和温带落叶阔叶林〔北〕的分界线.(7).土地利用:大致是水田〔南〕与旱田〔北〕的分界线.(8).粮食作物:大致是水稻〔南〕与小麦〔北〕集中分布地区的分界线.(9).水果:大致是柑橘〔南〕与苹果〔北〕的分界线.(10).气候类型:大致是亚热带季风气候〔南〕与温带季风气候〔北〕的分界线.(11).区域划分:大致是南方与北方的分界线.(12).河流流域:大致是长江流域〔南〕与黄河流域〔北〕的分界线.(13).秦岭大地形区:大致是四川盆地〔南〕与黄土高原〔北〕的分界线.小地形区:大致是汉中谷地〔南〕与渭河谷地〔北〕的分界线.淮河:大致是长江中下游平原〔南〕与华北平原〔北〕的分界线.2.长城:①.降水:400mm等降水量线;②.温度带:暖温带〔南〕与中温带〔北〕.③.地形:黄土高原〔南〕与内蒙古高原〔北〕.④.粮食作物:冬小麦〔南〕与春小麦〔北〕.⑤.农业:农业〔南〕与畜牧业〔北〕.⑥.民族:汉族〔南〕与游牧民族〔北〕.3.大兴安岭:①.地势:地势二〔西〕、三〔东〕阶梯分界线.②.地形:内蒙古高原〔西〕与东北平原〔东〕的分界线.③.非季风区〔西〕与季风区〔东〕的分界线.④.降水:400mm等降水量线.⑤.气候类型:温带大陆性气候〔西〕与温带季风气候〔东〕的分界线.⑥.干湿地区:半干旱〔西〕与半湿润〔东〕地区的分界线.⑦.植被:温带草原〔草原〕〔西〕与温带落叶阔叶林〔森林〕〔东〕的分界线.⑧.农业:畜牧区〔西〕与耕作区〔东〕的分界线⑨.河流流域:内河流域〔西〕与外河流域〔东〕的分界线4.太行山:①.地势:地势二〔西〕、三〔东〕级阶梯的分界线.②.地形区:黄土高原〔西〕与华北平原〔东〕的分界线.③.河流流域:黄河流域〔西〕与海河流域〔东〕的分界线.④.省区:山西省〔西〕与河北省〔东〕的分界线.5.巫山:①.地势:地势二〔西〕、三〔东〕级阶梯的分界线.②.地形区:四川盆地〔西〕与长江中下游平原〔东〕的分界线.③.省区:四川省〔西〕与湖北省〔东〕的分界线.6.横断山:①.地势:地势一〔西〕、二〔东〕级阶梯的分界线.②.地形区:青藏高原〔西〕与四川盆地〔东〕的分界线.③.气候类型:青藏高原、高山气候区〔西〕与亚热带季风气候〔东〕的分界线.④.温度带:青藏高寒气候区〔西〕与亚热带〔东〕的分界线.7.武夷山:①.地形区:江南丘陵〔西〕与浙闽丘陵〔东〕的分界线.②.省区:江西省〔西〕与福建省〔东〕的分界线.8.天山:①.地形区:塔里木盆地〔南〕与准嚼尔盆地〔北〕的分界线.②.温度带:暖温带〔南〕与中温带〔北〕的分界线.③.区域划分:南疆〔南〕与北疆〔北〕的分界线.9.昆仑山:①.地势:地势一〔南〕、二〔北〕级阶梯的分界线.②.地形区:青藏高原〔南〕与塔里木盆地〔北〕的分界线.③.温度带:青藏高寒气候区〔南〕与暖温带〔北〕的分界线.④.气候类型:青藏高原、高山气候区〔南〕与温带大陆性气候〔北〕的分界线.⑤.自然分区:青藏高寒区〔南〕与西北干旱半干旱区〔北〕的分界线.10.阴山:①.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②.温带季风气候与温带大陆性气候的分界线③.内、外流区域的分界线.11.南岭:①.地形区:珠江三角洲〔两广丘陵〕〔南〕与江南丘陵〔北〕的分界线.②.河流流域:珠江流域〔南〕与长江流域〔北〕的分界线.12.祁连山:①.地势:地势一〔南〕、二〔北〕级阶梯的分界线.②.地形区:青藏高原〔南〕与内蒙古高原〔北〕的分界线.③.温度带:青藏高寒气候区〔南〕与暖温带〔北〕的分界线.④.气候类型:青藏高原、高山气候区〔南〕与温带大陆性气候〔北〕的分界线⑤.自然分区:青藏高寒区〔南〕与西北干旱半干旱区〔北〕的分界线:13.大娄山:①.地形:云贵高原〔南〕与四川盆地〔北〕的分界线.14.雪峰山:①.地势:地势二三〔东〕级阶梯的分界线.②.地形区:云贵高原〔西〕与东南丘陵〔东〕的分界线.15.巴颜喀拉山:①.河流流域:长江水系〔南〕与黄河水系〔北〕的分界线.16.贺兰山:①.降水量:200mm年等降水量线.②.干湿地区:半干旱地区〔东〕与干旱地区〔西〕的分界线.③.植被:草原〔东〕与荒漠〔西〕的分界线.④.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界线.⑤.气候类型:温带季风气候与温带大陆性气候的分界线.⑥.内、外流区域的分界线.17.冈底斯山:①.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界线.②.200mm年等降水量线.③.干湿地区:半干旱地区与干旱地区的分界线.④.分水岭:太平洋水系与印度洋水系分水岭.。

世界奇观,黄渤海自然分界线

世界奇观,黄渤海自然分界线

世界奇观,黄渤海自然分界线中国有个成语叫做“泾渭分明”,原意是清澈的泾河水和浑浊的渭河水,交汇时界限分明,河水泾渭分明不算太稀奇,海水泾渭分明可就谓之奇观。

在大连旅顺老铁山,就有这么一处泾渭分明的海域自然分界线,潮汐涌来时,清澈的黄海与浑浊的渤海泾渭分明,站在地处辽东半岛最南端的老铁山上,一览黄渤海自然分界的世界奇观,确实大开眼界。

观赏这处世界奇观,除了知道路线、交通等之外,碰运气的成分还很大,因为受潮汐、风向、天气等原因影响,不是任何时候都能看的清晰的黄渤海分界线,一般是天气晴朗、无风、大潮日涨潮时的分界线最清晰。

这就是被誉为世界奇观的旅顺老铁山黄渤海自然分界线,左边清澈而平静的海面是黄海,右边浑浊而有波浪的海面则是渤海。

老铁山是大连旅顺口区的一个镇,除了黄渤海自然分界线,这里还有老铁山温泉,同时还是著名的候鸟迁徙停歇地,也是世界生物圈保护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国家级森林公园。

如果坐公交车的话,只能到陈家村路口,还得走大概10分钟上山路去到黄渤海自然分界线景区门口。

不过途中一路都是樱桃园,樱桃成熟时节格外诱人,也可以去果园摘樱桃,路上还可以俯瞰陈家村渔港。

黄渤海自然分界线景区面积不大,一个小时看完足矣,除了观看黄渤海自然分界线外,亮点还有辽东半岛最南端,张建横渡渤海海峡入水点、十二运圣火采集地等。

这地方除了自然分界线外,还有一座著名的灯塔,不过灯塔只能外观。

路上的《唐王过老铁山岬》,内容是李世民东征时经过此地,还留下了一堆传说故事,不知是史实还是传说。

从景区大门前往黄渤海分界线的路上也有很多野樱桃,个头小很多,不好吃。

老铁山还有一座很牛的灯塔,老铁山灯塔与上海泖塔、温州江心屿双塔、舟山花鸟山灯塔、海南临高灯塔,通过国际航标协会审定,入选世界历史文物灯塔之列,国家邮政局还特地为这5座灯塔发行过特种纪念邮票。

老铁山灯塔是一座百年历史的灯塔,但同时也是现在仍在使用的当今世界最先进灯塔之一。

这就是老铁山灯塔,建于1893年,建成时就拥有当时世界最先进的装备,后来不断更新,2004年又建设了船舶自动鉴别导航系统,所以现在既是世界上最先进的灯塔,又是辽宁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中国海域介绍_

中国海域介绍_

中国海域介绍_一、海域的划分我国近海划分为五大海区,即渤海、黄海、东海、南海和台湾东侧的太平洋海区。

渤海、黄海、东海面积为123万平方千米,南海为350万平方千米,它们南北相连,属北太平洋西部的陆缘海。

辽东半岛南端老铁山角经庙岛群岛至山东半岛北端蓬莱角连线是渤海与黄海的分界线;长江口北侧启东角与朝鲜半岛西南侧济州岛之间连线是黄海与东海的分界线;广东南澳岛沿台湾浅滩南侧至台湾南端鹅銮鼻之间连线为东海和南海的分界线;台湾以东海区则是指琉球群岛以南,巴士海峡以北的太平洋水域。

二、各海区基本情况(一)、渤海渤海位于北纬37°07′—41°、东经117°35′—121°10′之间,面积约7.7万平方千米。

渤海的轮廓好象北黄海伸入内陆的一个大海湾,故过去亦称为渤海湾或称为内黄海,在古代又名沧海。

渤海是我国的内海。

渤海分为五个部分,即北部的辽东湾,西部的渤海湾,南部的莱州湾,中部的中央盆地以及东部的渤海海峡。

海底地势从三个海湾向中央盆地及渤海海峡方向倾斜,坡度平缓,平均坡度为0°0′28"。

平均水深18米,深度小于30米的海域占总面积的95%左右。

渤海海峡宽约57海里,庙岛列岛把海峡分成六个主要水道,北面的老铁山水道较宽,局部可出现水深达80米左右的冲刷潮沟,是黄海海水进入渤海的重要通道。

渤海三面均为陆地所围,为一近封闭的浅海。

其水文性质深受大陆影响,水温较低,盐度较小,含沙量较大。

(二)、黄海黄海位于北纬31°40′—39°50′,东经119°20′—126°50′之间,面积约38万平方千米,平均水深44米。

中国地理分界线整理

中国地理分界线整理

中国地理分界线整理一、我国人口分布的地理界线以黑龙江的黑河市和云南省腾冲县划一条直线为界,该线东南部人口多,该线西北部人口少。

随着进城务工人员的增多和西北部的人口逐渐减少,两地区的经济发展程度和人口密度逐渐拉开距离,随着国家近几年实行“西部大开发”政策,使西部地区人口逐年增加。

在沿海地区人口密度一般比内陆更稠密些,尤其是三角洲、河口等如:海河、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等人口密度会更大,这些地方商业比较发达,人流量大,气候适宜。

西部高原地区人口稀疏,大体有塔克拉玛干沙漠中部、昆仑山脉、青藏高原北部,这些地方有的是常年干旱,有些是终年积雪,环境相对比较恶劣。

二、地势阶梯界线1.第一级阶梯和第二级阶梯的界线:西起昆仑山脉,阿尔金山脉,经祁连山脉向东南到横断山脉东缘。

2.第二级阶梯和第三级阶梯的界线:由东北向西南依次是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

三、地形区界线1.内蒙古高原和东北平原界线:大兴安岭。

2.黄土高原和华北平原界线:太行山脉。

3.四川盆地和长江中下游平原界线:巫山。

4.云贵高原和青藏高原界线、四川盆地与青藏高原界线:横断山脉。

5.准噶尔盆地和塔里木盆地界线:天山山脉。

6.青藏高原和塔里木盆地界线:昆仑山脉。

7.黄土高原和汉水谷地界线:秦岭。

8.河西走廊和柴达木盆地界线:祁连山脉。

9.四川盆地和汉水谷地界线:大巴山脉、米仓山脉。

10.内蒙古高原和黄土高原界线:古长城。

11.长江中下游平原和华北平原界线:淮河。

12.云贵高原与东南丘陵界线:雪峰山四、气候界线1.1月0℃等温线(也是亚热带与暖温带及高原气候区分界线):大体沿着青藏高原东南边缘,向东经过秦岭一淮河一线。

2.800毫米等降水量线(湿润区和半湿润区界线):沿着青藏高原东南边缘,向东经过秦岭一淮河一线。

3.400毫米等降水量线(半湿润区和半干旱区界线):从大兴安岭西坡经过张家口、兰州、拉萨附近,到喜马拉雅山脉东部。

4.200毫米等降水量线(半干旱区与干旱区界线):大致通过阴山、贺兰山、祁连山、巴颜喀拉山到冈底斯山一线。

我国的几条重要地理分界线

我国的几条重要地理分界线

我国的几条重要地理分界线1、牧区与农区分界线从东北松嫩平原西部-辽河中上游-阴山山脉-鄂尔多斯高原东缘(除河套平原)-祁连山山脉(除河西走廊)-青藏高原东缘连线。

此分界线以东为农区,种植水稻、小麦、玉米、大豆、高粱等作物;此分界线以西为牧区,放养牛、羊、马等牲畜。

2、地势的第二级阶梯与第三级阶梯从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云贵高原东坡连线。

在第二级阶梯上,大部分为1000到2000米之间的高原和盆地,主要高原有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云贵高原,主要盆地有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和四川盆地。

在第三级阶梯上,主要是丘陵和平原交错的地区,海拔多在500米以下,平原主要有东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和华北平原;丘陵主要有辽东丘陵、山东丘陵、江南丘陵、两广丘陵、闽浙丘陵和台湾丘陵。

3、湿润区与干旱区的分界线,即年平均降水量400毫米的分界线大兴安岭西麓-燕山-大青山-六盘山-巴颜喀拉山-唐古拉山-念青唐古拉山。

此分界线以东降水丰富,为湿润区;此分界线以西,除天山、祁连山、阿尔泰山等山地降水量稍多外,其它地区都比较干旱。

4、季风气候区与非季风气候区的分界线大兴安岭-阴山山脉-贺兰山-乌鞘岭-巴颜喀拉山-唐古拉山-冈底斯山。

此分界线以东为季风区,在季风区中,冬季近地面受高压系统控制,盛行偏北风,气候干冷,夏季受低压系统控制,盛行偏南风,气候湿润。

此分界线以西为非季风区,气候干旱5、南、北方分界线,湿润区与半湿润区分界线,年平均降水量800㎜等降水量线,一月均温0°等温线秦岭-淮河一线到青藏高原东南边缘。

以北为北方、半湿润区年降水量小于800㎜,一月均温小于0度暖温带、旱地耕作区;以南为南方、湿润区、年降水量大于800㎜、一月均温大于0°,亚热带、水田耕作区。

6、大海的分界线渤海与黄海的分界线——以老铁山角、庙岛群岛与蓬莱角连线为界。

黄海与东海的分界线——以长江口北岸(启东角)与济州岛的西南角的连线为界。

中国地理分界线汇总

中国地理分界线汇总

中国地理分界线汇总知识⼀次涨到底,除了今天头条讲到的重要分界线,我们再来看⼀下中国的其他⼏条重要地理分界线:01:中国南北⽅地理分界线:秦岭—淮河线秦岭—淮河线是中国(特别是东部)南⽅和北⽅的地理分界线,此线的南⾯和北⾯,⽆论是⾃然条件、农业⽣产⽅式,还是地理风貌或是⼈民的⽣活习俗,都有明显的不同。

作为中国地理中的⼀个重要地理概念,⽬前已知的最早论述是著名地理学家张相⽂提出的。

在中国中部横亘着⼀条东西⾛向的⼭脉——秦岭。

它就像⼀堵“挡风墙”阻⽌冬季冷空⽓南下,拦截夏季东南季风的北上。

⾃古以来,因秦岭所处的特殊地理环境,以及因此⽽带来的秦岭南北⽓候变化,⼈⽂景观、⽣活习俗等⽅⾯的不同,被称为我国南北的分界线。

习惯上称秦岭以南为我国南⽅,秦岭以北为我国北⽅。

⼴义的秦岭是横亘于中国中部的东西⾛向的巨⼤⼭脉,西起⽢肃省临潭县北部的⽩⽯⼭,以迭⼭与昆仑⼭脉分界。

向东经天⽔南部的麦积⼭进⼊陕西。

在陕西与河南交界处分为三⽀,北⽀为崤⼭,余脉沿黄河南岸向东延伸,通称邙⼭;中⽀为熊⽿⼭;南⽀为伏⽜⼭。

⼭脉南部⼀⼩部分由陕西延伸⾄湖北省郧县。

秦岭⼭脉全长1600公⾥,南北宽数⼗公⾥⾄⼆三百公⾥,⾯积⼴⼤,⽓势磅礴,蔚为壮观。

狭义的秦岭是秦岭⼭脉中段,位于陕西省中部的⼀部分。

在汉代即有“秦岭”之名,⼜因位于关中以南,故名“南⼭”。

秦岭东边的淮河是中国的⼀条⼤河,全长1252公⾥,发源于河南省桐柏县境内的桐柏⼭。

值得⼀提的是,淮河两岸的地形、河流及⽔⽂特征的差异不如秦岭南北的差异明显,在很⼤程度上淮河作为南北分界线提出主要是依据其地理分区的意义。

在由张相⽂发表于1908年的《新撰地⽂学》中的185页记载:“北带:南界北岭淮⽔,北抵阴⼭长城。

动物多驯驴良马、⼭⽺;西部多麝⿅犀⽜。

植物多枳、榆、檀、梨、栗、柿、葡萄。

”这就是张先⽣对我国北⽅的描绘。

所谓“南界”,就是南北分界线。

这是⽬前已知的最早关于“秦岭—淮河⼀线”的论述。

了解中国从我国四大领海分界线开始(附其他重要地理分界线)

了解中国从我国四大领海分界线开始(附其他重要地理分界线)

了解中国从我国四大领海分界线开始(附其他重要地理分界线)我国四大领海分界线1、渤海与黄海的分界线:以老铁山角、庙岛群岛与蓬莱角连线为界。

2、黄海与东海的分界线:以长江口北岸(启东角)与济州岛的西南角的连线为界。

3、东海与南海的分界线:南澳岛经台湾浅滩至台湾岛南端鹅銮鼻的连线为界。

如果不需要这么精确的话,也可以记个大致的位置:1、渤海与黄海的分界线:辽东半岛和山东半岛顶端连线为界。

2、黄海与东海的分界线:长江口北岸为界。

3、东海与南海的分界线:台湾岛南端和闽粤两省交界处的连线为界。

其他重要地理分界线:01:中国人口划分线:黑河—腾冲线黑河—腾冲线,即瑷珲—腾冲线,或胡焕庸线,是一条贯穿中国版图的假想直线段。

是我国著名地理学家胡焕庸(1901-1998)在1935年提出的划分我国人口密度的对比线。

该线从中国东北边境的黑龙江省黑河市(原名“瑷珲”)一直延伸到中国西南边境的云南省腾冲县,大致地划分出了中国人口在区域上的分布,体现了中国人口东南和西北的分布区域之悬殊差异。

瑷珲—腾冲一线,在中国人口地理上起着画龙点睛的作用,在地理学(特别是人口地理学与人文地理学)以及人口学上,具有重大意义。

它是一条奇特的线,也是中国历史与地理发展的一个分水岭。

瑷珲—腾冲线的概念,于1935年由地理学家胡焕庸首次提出的。

他根据1933年的人口分布图与人口密度图,提出了此概念。

在该年《地理学报》第二期发表的《中国人口之分布》一文中写到:“自黑龙江之瑷珲向西南作一直线,至云南之腾冲为止,分全国为东南与西北两部:则此东南部之面积,计400万平方千米,约占全国总面积36%;西北部之面积,计700百万方公里,约占全国总面积64%。

惟人口之分布,则东南部计4.4亿,约占总人口之百分96%;西北部之人口,仅1800万,约占全国总人口4%。

”这条线从黑龙江省爱辉(1983年改称黑河市,今黑河市爱辉区)到云南省腾冲,大致为倾斜45度基本直线。

我国四大领海分界线图

我国四大领海分界线图

我国四大领海分界线
我国我国的四大领海从北到南:渤海,黄海,东海,南海。

下面是一张四大海域地图。

渤海与黄海分界线:辽东半岛南端老铁山角与山东半岛北岸蓬莱角的连线;黄海与东海分界线:长江口北岸的启东角与韩国济州岛西南角的连线;东海与南海分界线:广东南澳岛与台湾岛南端的鹅銮鼻连线。

其中,南海最大,渤海最小,具体如下...渤海面积约为7.7万平方公里;黄海面积约为38万平方公里;东海面积约为77万多平方公里:南海面积约为350万平方千米。

渤海位于:辽宁、河北、山东、天津三省一市之间。

黄海位于:中国与朝鲜半岛之间,北面和西面濒中国,东邻朝鲜半岛。

东海位于:中国大陆与九州岛、琉球群岛和台湾岛之间的西太平洋边缘海。

南海位于:中国大陆南部与菲律宾群岛、加里曼丹岛、苏门答腊岛、马来半岛和中南半岛之间的太平洋边缘海。

1/ 1。

地理分界线

地理分界线

世界地理分界线1.各洲的界线:(1)亚欧分界线: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里海—黑海—大高加索山脉—土耳其海峡(2)亚非分界线:苏伊士运河——红海——曼德海峡(3)南、北美洲的分界线:巴拿马运河——自然界线[北美地区与拉美地区界线:美国与墨西哥的国界线]——人文界线(4)欧洲与非洲的分界线:直布罗陀海峡、地中海(5)亚洲与北美洲的分界线:白令海峡(6)南美洲与南极洲的分界线:德雷克海峡。

(7)欧洲与北美洲的分界线:丹麦海峡【冰岛和格林兰岛之间】(8)亚洲与大洋洲的分界线:阿拉弗拉海—新几内亚岛西侧2.世界大洋界线:(1)太平洋与北冰洋的界线:白令海峡即楚科奇半岛的克利古贡角与苏厄德半岛的约克角连线。

(2)太平洋与大西洋的界线:通过合恩角的经线即从火地岛沿德雷克海峡西端到查理斯角连线。

(3)太平洋与印度洋的界线:沿马六甲海峡北端、苏门答腊岛西岸、爪哇岛南岸、新几内亚岛(伊里安岛)南岸,澳大利业大陆、巴斯海峡、塔斯马尼亚岛,再大致沿146°52'E到南极一线为界。

(4)大西洋与印度洋的界线:通过非洲南端——厄加勒斯角的经线(20o E)。

中国地理分界线1.我国人口分布的地理界线:大体以黑龙江的黑河市和云南省腾冲市划一条直线为界,该线东南部人口多,该线西北部人口少。

2.地势阶梯界线(1)第一、二阶梯的界线:昆仑山——祁连山——横断山(2)第二、三阶梯的界线: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

3.地形区界线(1)内蒙古高原和东北平原界线:大兴安岭(2)黄土高原和华北平原界线:太行山脉(3)四川盆地和长江中下游平原界线:巫山(4)云贵高原和青藏高原界线:横断山脉(5)准噶尔盆地和塔里木盆地界线:天山山脉(6)青藏高原和塔里木盆地界线:昆仑山脉(7)黄土高原和汉水谷地界线:秦岭(8)河西走廊和柴达木盆地界线:祁连山脉(9)四川盆地和汉水谷地界线:大巴山脉【汉江与嘉陵江分水岭】(10)内蒙古高原和黄土高原界线:古长城(11)长江中下游平原和华北平原界线:淮河(12)云贵高原与江南丘陵界线:雪峰山(13)江南丘陵与浙闽丘陵界线:武夷山(14)东北与华北分界线:山海关(河北秦皇岛)(15)江南丘陵与两广丘陵界线:南岭4.气候界线(1)l月0℃等温线(也是亚热带与暖温带及高原气候区分界线):大体沿着青藏高原东南边缘,向东经过秦岭一淮河一线。

我国的几条重要地理分界线

我国的几条重要地理分界线

我国的几条重要地理分界线1、牧区与农区分界线从东北松嫩平原西部-辽河中上游-阴山山脉-鄂尔多斯高原东缘(除河套平原)-祁连山山脉(除河西走廊)-青藏高原东缘连线。

此分界线以东为农区,种植水稻、小麦、玉米、大豆、高粱等作物;此分界线以西为牧区,放养牛、羊、马等牲畜。

2、地势的第二级阶梯与第三级阶梯从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云贵高原东坡连线。

在第二级阶梯上,大部分为1000到2000米之间的高原和盆地,主要高原有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云贵高原,主要盆地有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和四川盆地。

在第三级阶梯上,主要是丘陵和平原交错的地区,海拔多在500米以下,平原主要有东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和华北平原;丘陵主要有辽东丘陵、山东丘陵、江南丘陵、两广丘陵、闽浙丘陵和台湾丘陵。

3、湿润区与干旱区的分界线,即年平均降水量400毫米的分界线从大兴安岭西麓-燕山-大青山-六盘山-巴颜喀拉山-唐古拉山-念青唐古拉山连线。

此分界线以东降水丰富,为湿润区;此分界线以西,除天山、祁连山、阿尔泰山等山地降水量稍多外,其它地区都比较干旱。

4、季风气候区与非季风气候区的分界线从大兴安岭-阴山山脉-贺兰山-乌鞘岭-巴颜喀拉山-唐古拉山-冈底斯山连线。

此分界线以东为季风区,在季风区中,冬季近地面受高压系统控制,盛行偏北风,气候干冷,夏季受低压系统控制,盛行偏南风,气候湿润。

此分界线以西为非季风区,气候干旱5、南方、北方分界线,湿润区与半湿润区分界线,年平均降水量800㎜等降水量线,一月均温0摄氏度等温线秦岭-淮河一线到青藏高原东南边缘。

此线以北为北方、半湿润区年降水量小于800㎜,一月均温小于0摄氏度暖温带、旱地耕作区,此线以南为南方、湿润区、年降水量大于800㎜、一月均温大于0摄氏度,亚热带、水田耕作区。

6、大海的分界线渤海与黄海的分界线——以老铁山角、庙岛群岛与蓬莱角连线为界。

黄海与东海的分界线——以长江口北岸(启东角)与济州岛的西南角的连线为界。

各大洲和中国主要分界线

各大洲和中国主要分界线

各大洲分界线和中国中要的分界线一:各洲的界线(1)亚欧分界线: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大高加索山脉、土耳其海峡。

(2)亚非分界线:苏伊士运河、红海、曼德海峡。

苏伊士运河(3)南、北美洲的分界线:巴拿马运河。

巴拿马运河(4)欧洲与非洲的分界线:直布罗陀海峡、地中海(5)亚洲与北美洲的分界线:白令海峡。

(6)南美洲与南极洲的分界线:德雷克海峡。

(7)欧洲与北美洲的分界线:丹麦海峡。

直布罗陀海二:中国界线1、人口密度界线大致以黑龙江的黑河——云南腾冲一线。

该线东南人口稠密,西北人口稀疏。

2、我国地势阶梯界线一、二级阶梯界线:昆仑山、阿尔金山、祁连山、横断山脉。

二、三级阶梯界线: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

记忆口诀:三级阶梯似楼梯,从西到东,连一连;昆仑--祁连--横断,断一二;二三长,大兴安点太行,巫山过后看雪峰。

3、我国气候界线(1)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界线: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与400毫米降水量等值线大约重合。

该线西北为非季风区,东南为季风区。

附中国五种气候类型分布图。

口诀:五大气候类型区,复杂多样,农业丰。

温带大陆居西北,夏热冬寒,温差大;高原山地恋屋脊,山有四季,海拔差。

东部季风冬夏转,南亚北温,秦淮牵。

滇、粤、琼台南,四季常绿,是热带4、我国四大海域的界线s渤海与黄海的界线:辽东半岛老铁山角——山东半岛蓬莱角;黄海与东海的界线:长江口北岸启东角——济州岛西南角;东海与南海的界线:广东南澳岛——台湾岛南端鹅銮鼻。

5、我国水文界线(1)黄河和长江的分水岭:秦岭6、我国四大地理分区的界线口诀“秦岭-淮河分南北;昆仑-祁连-横断,断青藏;四百毫米外,西北羊成群。

”西北地区和北方地区的分界线:四百毫米等降水线南方和北方的分界线:秦岭--淮河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的分界线:昆仑山脉-祁连山脉-横断山脉黄河流域长江流域7、我国综合地理界线(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1)亚热带季风气候和温带季风气候的分界线(2)一月份月均温0°C等温线 (3)结冰河流和不结冰河流的分界线(4)(1) (2)(3) (4)(6)水田和旱地的分界线(7)水稻和小麦的分界线800mm 等降水线线 (8)南米北面秦岭—淮河一线(5)湿润区和半湿润的分界线(5) (6)、(7)、(8)小麦区水稻区。

高中地理 我国重要的十大地理分界线

高中地理 我国重要的十大地理分界线

高中地理我国重要的十大地理分界线一、我国人口分布的地理界线以黑龙江的黑河市和云南省腾冲县划一条直线为界,该线东南部人口多,该线西北部人口少。

随着进城务工人员的增多和西北部的人口逐渐减少,两地区的经济发展程度和人口密度逐渐拉开距离,随着国家近几年实行“西部大开发”政策,使西部地区人口逐年增加。

在沿海地区人口密度一般比内陆更稠密些,尤其是三角洲、河口等如:海河、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等人口密度会更大,这些地方商业比较发达,人流量大,气候适宜。

西部高原地区人口稀疏,大体有塔克拉玛干沙漠中部、昆仑山脉、青藏高原北部,这些地方有的是常年干旱,有些是终年积雪,环境相对比较恶劣。

二、地势阶梯界线1.第一级阶梯和第二级阶梯的界线:西起昆仑山脉,阿尔金山脉,经祁连山脉向东南到横断山脉东缘。

2.第二级阶梯和第三级阶梯的界线:由东北向西南依次是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

三、地形区界线1.内蒙古高原和东北平原界线:大兴安岭。

2.黄土高原和华北平原界线:太行山脉。

3.四川盆地和长江中下游平原界线:巫山。

4.云贵高原和青藏高原界线、四川盆地与青藏高原界线:横断山脉。

5.准噶尔盆地和塔里木盆地界线:天山山脉。

6.青藏高原和塔里木盆地界线:昆仑山脉。

7.黄土高原和汉水谷地界线:秦岭。

8.河西走廊和柴达木盆地界线:祁连山脉。

9.四川盆地和汉水谷地界线:大巴山脉、米仓山脉。

10.内蒙古高原和黄土高原界线:古长城。

11.长江中下游平原和华北平原界线:淮河。

12.云贵高原与东南丘陵界线:雪峰山四、气候界线1.1月0℃等温线(也是亚热带与暖温带及高原气候区分界线):大体沿着青藏高原东南边缘,向东经过秦岭一淮河一线。

2.800毫米等降水量线(湿润区和半湿润区界线):沿着青藏高原东南边缘,向东经过秦岭一淮河一线。

3.400毫米等降水量线(半湿润区和半干旱区界线):从大兴安岭西坡经过张家口、兰州、拉萨附近,到喜马拉雅山脉东部。

4.200毫米等降水量线(半干旱区与干旱区界线):大致通过阴山、贺兰山、祁连山、巴颜喀拉山到冈底斯山一线。

我国四大领海分界线图

我国四大领海分界线图

我国四大领海分界线
我国我国的四大领海从北到南:渤海,黄海,东海,南海。

下面是一张四大海域地图。

渤海与黄海分界线:辽东半岛南端老铁山角与山东半岛北岸蓬莱角的连线;
黄海与东海分界线:长江口北岸的启东角与韩国济州岛西南角的连线;
东海与南海分界线:广东南澳岛与台湾岛南端的鹅銮鼻连线。

其中,南海最大,渤海最小,具体如下... 渤海面积约为7.7万平方公里;黄海面积约为38万平方公里;东海面积约为77万多平方公里:南海面积约为350万平方千米。

渤海位于:辽宁、河北、山东、天津三省一市之间。

黄海位于:中国与朝鲜半岛之间,北面和西面濒中国,东邻朝鲜半岛。

东海位于:中国大陆与九州岛、琉球群岛和台湾岛之间的西太平洋边缘海。

南海位于:中国大陆南部与菲律宾群岛、加里曼丹岛、苏门答腊岛、马来半岛和中南半岛之间的太平洋边缘海。

中国地理常考分界线及地理知识点背诵记忆口诀

中国地理常考分界线及地理知识点背诵记忆口诀

中国地理常考分界线及地理知识点背诵记忆口诀一、我国人口分布的地理界线以黑龙江的黑河市和云南省腾冲县划一条直线为界,该线东南部人口多,该线西北部人口少。

随着进城务工人员的增多和西北部的人口逐渐减少,两地区的经济发展程度和人口密度逐渐拉开距离,随着国家近几年实行“西部大开发”政策,使西部地区人口逐年增加。

在沿海地区人口密度一般比内陆更稠密些,尤其是三角洲、河口等如:海河、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等人口密度会更大,这些地方商业比较发达,人流量大,气候适宜。

西部高原地区人口稀疏,大体有塔克拉玛干沙漠中部、昆仑山脉、青藏高原北部,这些地方有的是常年干旱,有些是终年积雪,环境相对比较恶劣。

二、地势阶梯界线1.第一级阶梯和第二级阶梯的界线:西起昆仑山脉,阿尔金山脉,经祁连山脉向东南到横断山脉东缘。

2.第二级阶梯和第三级阶梯的界线:由东北向西南依次是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

三、地形区界线1.内蒙古高原和东北平原界线:大兴安岭。

2.黄土高原和华北平原界线:太行山脉。

3.四川盆地和长江中下游平原界线:巫山。

4.云贵高原和青藏高原界线、四川盆地与青藏高原界线:横断山脉。

5.准噶尔盆地和塔里木盆地界线:天山山脉。

6.青藏高原和塔里木盆地界线:昆仑山脉。

7.黄土高原和汉水谷地界线:秦岭。

8.河西走廊和柴达木盆地界线:祁连山脉。

9.四川盆地和汉水谷地界线:大巴山脉、米仓山脉。

10.内蒙古高原和黄土高原界线:古长城。

11.长江中下游平原和华北平原界线:淮河。

12.云贵高原与东南丘陵界线:雪峰山四、气候界线1.1月0℃等温线(也是亚热带与暖温带及高原气候区分界线):大体沿着青藏高原东南边缘,向东经过秦岭一淮河一线。

2.800毫米等降水量线(湿润区和半湿润区界线):沿着青藏高原东南边缘,向东经过秦岭一淮河一线。

3.400毫米等降水量线(半湿润区和半干旱区界线):从大兴安岭西坡经过张家口、兰州、拉萨附近,到喜马拉雅山脉东部。

我国的几条重要地理分界线

我国的几条重要地理分界线

1、牧区与农区分界线从东北松嫩平原西部-辽河中上游-阴山山脉-鄂尔多斯高原东缘(除河套平原)-祁连山山脉(除河西走廊)-青藏高原东缘连线。

此分界线以东为农区,种植水稻、小麦、玉米、大豆、高粱等作物;此分界线以西为牧区,放养牛、羊、马等牲畜。

2、地势的第二级阶梯与第三级阶梯从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云贵高原东坡连线。

在第二级阶梯上,大部分为1000到2000米之间的高原和盆地,主要高原有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云贵高原,主要盆地有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和四川盆地。

在第三级阶梯上,主要是丘陵和平原交错的地区,海拔多在500米以下,平原主要有东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和华北平原;丘陵主要有辽东丘陵、山东丘陵、江南丘陵、两广丘陵、闽浙丘陵和台湾丘陵。

3、湿润区与干旱区的分界线,即年平均降水量400毫米的分界线大兴安岭西麓-燕山-大青山-六盘山-巴颜喀拉山-唐古拉山-念青唐古拉山。

此分界线以东降水丰富,为湿润区;此分界线以西,除天山、祁连山、阿尔泰山等山地降水量稍多外,其它地区都比较干旱。

4、季风气候区与非季风气候区的分界线大兴安岭-阴山山脉-贺兰山-乌鞘岭-巴颜喀拉山-唐古拉山-冈底斯山。

此分界线以东为季风区,在季风区中,冬季近地面受高压系统控制,盛行偏北风,气候干冷,夏季受低压系统控制,盛行偏南风,气候湿润。

此分界线以西为非季风区,气候干旱5、南、北方分界线,湿润区与半湿润区分界线,年平均降水量800㎜等降水量线,一月均温0°等温线秦岭-淮河一线到青藏高原东南边缘。

以北为北方、半湿润区年降水量小于800㎜,一月均温小于0度暖温带、旱地耕作区;以南为南方、湿润区、年降水量大于800㎜、一月均温大于0°,亚热带、水田耕作区。

6、xx的分界线渤海与黄海的分界线——以老铁山角、庙岛群岛与蓬莱角连线为界。

黄海与东海的分界线——以长江口北岸(启东角)与济州岛的西南角的连线为界。

东海与南海的分界线——南澳岛经台湾浅滩至台湾岛南端鹅銮鼻的连线为界。

我国的五大海区

我国的五大海区

我国的五大海区根据海底地形及其水文特征,我国的近海大致可划分为渤海、黄海、东海、南海和台湾岛东侧的太平洋海等五大海区。

1.渤海渤海,古名沧海,介于北纬37°11′~41°,东经117°30′~122°20′之间,是我国的内海。

它的南、北、西三面分别与山东、辽宁及河北、天津三省一市相接,东有渤海海峡与黄海相通,庙岛群岛呈东北—西南方向绵亘峡口,以辽东半岛的老铁山角至山东半岛的蓬莱角一线与黄海为界。

面积约8万平方千米,平均水深约20米,最深处达70米,是我国面积最小,也是最浅的一个海区。

渤海通常分为四部分,即北部的辽东湾,西部的渤海湾,南部的莱州湾和中部的中央盆地,其中中央盆地是渤海的主体。

海底地势同边缘的三个海湾向中央盆地缓缓倾斜,平均坡度为0°0′28″。

渤海海峡位于渤海东部的出口,介于老铁山角和蓬莱角之间,南北宽约100多千米。

散布其间的庙岛群岛将海峡分割成若干水道,北部的老铁山水道深度最大,是黄海海水进入渤海的主要通道。

渤海三面为陆地包围,水文性质深受大陆影响,水温较低,盐度较小,含沙量较大,大量泥沙在海底沉积,使海盆逐渐淤浅、缩小。

2.黄海黄海介于我国大陆与朝鲜半岛之间,是一个半封闭的大陆架浅海。

海域约在北纬31°41′~39°50′,东经119°20′~126°50′。

面积约40万平方千米,是渤海面积的五倍,平均深度约40米,最深处达140米。

北部和西部与我国大陆相连,东临朝鲜半岛,南接东海。

长江口北岸到朝鲜半岛西南侧的济州岛之间的连线是与东海的分界线。

黄海海底地势由西、北、东三面向中央和南部倾斜,平均坡度为0°0′21″。

海区西部,即我国江苏北部沿海,有与黄河水下三角洲及长江浅滩分布。

黄海深受黄河、淮河和长江等大陆河流的影响,有低温、低盐和高含沙量的特色,海水常呈浅黄色,“黄海”的名称即由此而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底土 拥有主权。
漫长的海岸
我国大陆海岸漫长曲折,北起辽宁省的鸭绿江 口,南到广西壮族自治区的北仑河口,全长1.8万 多千米。我国大陆海岸主要有平原海岸和山地海岸 两大类,大致以杭州湾为界,以北两类海岸交错分 布,以南则基本上是山地海岸。
在我国热带、亚热带部分大陆和岛屿,还分布有独特 的珊瑚礁和红树林海岸。台湾东部的太平洋沿岸是我国海 岸地形最丰富、奇特的地区。我国海岸自然资源丰富,仅 潮间滩涂面积就有380万公顷,水深0~15米的浅海面积 12.4万平方千米。

东海与南海之间的大致界线: 南澳岛与鹅銮鼻之间的海域

3、南海是 南中国海 的简称,分布有众多的 岛屿 、 岩礁 、 沙洲 和

统称浅为滩
南;海诸岛
4、台湾以东的太平洋海域 地震
、 火山活动 和 灾害性海浪
频繁。
5、我国管辖的海域主要包括 内水 、 领海 、毗连区 、 专属经济区 、 大陆架 等
其中, 内水 与 领海 同为我国领土的组成部分,我国对其水域及其 上空、海床
小结 :
1、我国大陆海岸线曲折,北起 鸭绿江口,南到 北仑河口 ,全长 1.8万多 千米。 2、我国大陆海岸主要分为 平原海岸 和 山地海岸 两大类,大致以 杭州湾
为界,以北 两类海岸 交错分布,以南则基本上是 山地海岸 。
众多的岛屿
◎读长江三角洲地区主要港口图P101 1.找出长江三角洲地区的海湾及入海的河流,说 说我国海湾和河口众多的原因。 2.找出长江三角洲地区主要的港口城市,并说出 它们所濒临的海。
中国地势西高东低,而西部的海拔高度较高,容易 孕育河流,因此中国的河流自西向东流的 再加上中 国地域辽阔,也有利于河流的形成。河流多,河口 为河流终点,即河流注入海洋或湖泊的地方,河口 处断面扩大,水流速度骤减常有大量泥沙沉积而形 成三角形沙洲,称为三角洲。河口蕴藏着丰富的潮 汐能源,又便于内地和外海的交通,故普遍在河口 建港。海湾是人类从事海洋经济活动及发展旅游业 的重要基地。
2012年9月18日,中国政策科学研究会国家安全政策委员会发表 “九·一八”宣言,宣言中再次对日本统治琉球合法性提出了质疑: “钓鱼岛不属于琉球,琉球也从来不属于日本。日本窃取琉球没有 任何法律依据,完全是非法的。日本必须无条件执行《开罗宣言》、 《波茨坦公告》等国际法,立即结束对琉球的武装占领和殖民统治。 我们坚决支持琉球人民谋求独立自主,摆脱日本殖民统治的正义斗 争。”
蓝色国土 中国海 领海及毗连区 漫长的海岸 南海诸岛 ……
关于我国的海洋国土, 你还知道些什么?
圄10- 1-1 中国海域分布
◎读中国海域分布图 1.指出渤海、黄海、东海、南海之间的大致界线。 2.说出我国14个沿海省级行政区域。
1.指出渤海、黄海、东海、南海之间的大致界线。
渤海和黄海的分界线是辽东半岛南端老铁山角与山东半岛北岸蓬 莱角的连线
世界海洋大国
我国是世界海洋大国,近海海域包括渤海、黄海、 东海、台湾岛以东的太平洋海域、南海,它们自北向 南呈弧状分布。其中,渤海是我国的内海,为山东半 岛和辽东半岛环抱,面积最小;黄海因黄河泥沙导致 海水呈黄色调而得名;东海是东中国海的简称,其南 部为祖国大陆与台湾省之间的台湾海峡;南海是南中 国海的简称,分布有众多岛屿、岩礁、沙洲和浅滩, 统称为南海诸岛;台湾以东太平洋海域位于琉球群岛 以南、巴士海峡以东,地震、火山活动和灾害性海浪 频繁。
黄岩岛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神圣不可分割领土的一部分!
琉球群岛是太平洋的一系列岛屿,位于台湾与日本之间。钓鱼群岛 (钓鱼台列屿)不属于琉球群岛范围之内。到目前为止,琉球群岛 中南部一直处于日本托管之下,但主权不属于日本,根据《波茨坦 公告》第8条的补充规定:“开罗宣言之条件必将实施,而日本之 主权必将限于本州,北海道,九州,四国及吾人所决定其他小岛之 内。”琉球群岛1871年以前有琉球国,最初琉球国的疆域北起奄美 大岛,东到喜界岛,南止波照间岛,西界与那国岛。当前全世界各 地,均有大量支持“琉球国复国的运动”。
第十章 我国的海洋国土
第一节 辽阔的海域
■导入 ■世界海洋大国 ■漫长的海岸 ■众多的岛屿
活动
“我爱这蓝色的海洋, 祖国的海疆壮丽宽广,我爱 海岸耸立的山峰,俯瞰着海面像哨兵一样……我爱这 蓝色的海洋,祖国的海疆有丰富的宝藏,我爱晴朗辽 阔的海空,英雄的战鹰在展翅飞翔……”歌曲《我爱 蓝色的海洋》,表达了人民子弟兵热爱海洋国土与守 卫祖国海防的情感与信念。我国海域辽阔,资源丰富, 维护国家安全和海洋权益,是历史赋予我们的神圣责任。
南沙群岛珊瑚礁
海南东岗寨红树林
我国的海湾与河口
视频
◎读长江三角洲地区主要港口图 1.找出长江三角洲地区的海湾及入海的河流,说说我国海湾和
河口众多的原因。 2.找出长江三角洲地区主要的港口城市,并说出它们所濒临的海。
我国的海湾与河口
我国的海岸曲折蜿蜒,既有许多平直岸 段,也有许多海湾、河口。我国面积大于10 平方千米的海湾有160多个,较大的河口有 30多个。海湾和河口地区自然条件优越,成 为我国人口、城市密集和港口众多的地区。 这些地区生态环境敏感、脆弱,大规模的开 发、利用已经引发了许多严重的环境问题, 影响到沿海地区的可持续发展。
我国管辖的海域范围视频来自 “领海基线”的划法小结:
1、我国近海海域包括: 渤海 、 黄海 、 东海 、台湾以东的太平洋海域 、 南海 。
其中属于内海的是 渤海 ,为 山东半岛 和 辽东半岛 环抱,面积 最小 ;
2、渤海与黄海之间的大致界线: 老铁山角和蓬莱角之间海;域
黄海与东海之间的大致界线: 济州岛与启东角之间海域
黄海和东海的分界线是长江口北岸的启东角与韩国济州岛西南角的 连线
东海和南海的分界线是广东南澳岛与台湾岛南端的鹅銮鼻连线
2.说出我国14个沿海省级行政区域。
14个沿海省级行政区域(9省2直辖市2特别行政区1自治区) 辽宁省,河北省,天津市,山东省,江苏省,上海市,浙江省, 福建省,台湾省,广东省,广西壮族自治区,海南省, 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