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部编版八下语文第三、六单元理解性默写(含答案)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诗文默写

一、填空

1.浮云游子意,。(李白《送友人》)

2. ,只有香如故。(陆游《卜算子·咏梅》)

3.气蒸云梦泽,。(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4. ,天涯若比邻。(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5.青青子衿,。(《诗经·郑风·子衿》)

6. ,胡为乎中露?(《诗经·邶风·式微》)

7.挥手自兹去,。(李白《送友人》)

8. ,儿女共沾巾。(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9.曲径通幽处,。(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10. ,白水绕东城。(李白《送友人》)

11.谁见幽人独往来,。(苏轼《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

12. ,徒有羡鱼情。(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13.万籁此都寂,。(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14. ,风烟望五津。(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15.拣尽寒枝不肯栖,。(苏轼《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

16. ,秋天漠漠向昏黑。(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17.八月秋高风怒号,。(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18. ,!风雨不动安如山。(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19.自经丧乱少睡眠,。(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20. ,心忧炭贱愿天寒。(白居易《卖炭翁》)

21.满面灰尘烟火色,。(白居易《卖炭翁》)

22.是马也,,,,,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韩愈《马说》)

23.大道之行也,。,。(《礼记·大道之行也》)

24. ,,;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礼记·虽

有嘉肴》)

25.是故学然后知不足,。(《礼记·虽有嘉肴》)

26.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礼记·虽有嘉肴》)

27.鹏之徙于南冥也,,,去以六月息者也。(《庄子·北冥有鱼》)

28.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诗经·秦风·蒹葭》)

29.蒹葭萋萋,。,。(《诗经·秦风·蒹葭》)

30.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诗经·秦风·蒹葭》)

31.关关雎鸠,在河之洲。,。(《诗经·周南·关雎》)

32. ,。窈窕淑女,钟鼓乐之。(《诗经·周南·关雎》)

33.闭之,则右刻“,”,左刻“,”。(魏学洢《核舟记》)

34.潭西南而望,,。(柳宗元《小石潭记》)

35. ,蒙络摇缀,。(柳宗元《小石潭记》)

36.芳草鲜美,。(陶渊明《桃花源记》)

37. ,,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陶渊明《桃花源记》)

38.是故谋闭而不兴,,。是谓大同。(《礼记·大道之行也》)

39.天之苍苍,??(《庄子·北冥有鱼》)

40.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曰:“,?”(《庄子·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

二、理解性默写

《回延安》贺敬之

(1)革命圣地延安曾培养了一代又一代的青年,贺敬之的《回延安》一诗抒发了对延安的感激和热爱之情,树梢树枝树根跟,亲山亲水有亲人用比兴手法写出了自己与延安的密不可分的关系;东山的糜子西山的谷肩膀上的红旗手中的书写出了当年在延安时的生活情景;夸张句千万条腿来千万只眼也不够我走来也不够我看写出了延安新城的巨大变化排比句是一条条街道宽又平,一盏盏电灯亮又明,一排排绿树迎春风描绘了延安新貌。

《桃花源记》陶渊明

(1)陶渊明在《桃花源记》中描写老人小孩都高高兴兴,自得其乐(或桃花源中人们精神状态)的句子是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2)作者描写桃花源内自然景象(或环境的角度写桃花源美)的句子是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描写桃花林草美花繁的句子: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描写桃花源内生活情景(社会风尚)的句子是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写出描写桃花源人们和平劳动与幸福生活的语句:自然景象加生活情景

(4)桃花源的人见到渔人的第一反应是见渔人,乃大惊。说明桃花渔人与世隔绝已久的句子是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5)课文第二段作者从那几个方面对桃花源人们进行描写的①(心情角度)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②(穿着角度)男女衣着,悉如外人③(活动角度)其

中往来种作

(6)渔人“欲穷其林”的原因是忽逢挑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

(7)桃花源中人的祖先定居桃花源的原因是自云先是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8)文中体现桃花源人热情好客的句子是①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②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③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9)文中哪些话表明桃花源人听了渔人的话之后,仍想继续在桃花源生活?

不足为外人道也。他们不愿离开的原因有:①桃花源中生活安宁

②能安居乐业③和睦相处。

(10)“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渔人说了什么:说了秦末以来的历史。皆叹惋的原因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11)本文线索是渔人的行踪。围绕这一线索,作者谢了哪几件事①逢桃林②访桃源③寻桃源。

(12)表明渔人进入桃花源后总体感受的句子:豁然开朗

写出桃花源不易发现的句子:山有小口;初极狭

(14)桃花源人满足于桃花源生活,厌恶外界生活的体现是: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也

(15)作者在本文寄托了怎样社会理想?(或描写世外桃源的用意)当时条件下能否实现?试作评价。

没有阶级,没有剥削,没有战乱,自给自足,和平恬静的社会。

作者这一社会理想,在客观上反映了广大人们的要求,具一定积极意义,但在阶级社会中只是一种幻想,是不可能实现的。

《小石潭记》柳宗元

(1)文中写水声清脆悦耳的语句:如鸣佩环。

(2)文中侧面描写水清澈透明的语句:皆如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

(3)写潭中游鱼动静相宜、灵活有趣的语句:佁然不动,俶尔远逝。

(4)描写溪流曲折悠远(或作者抓住景物特点,运用形象比喻,描写溪身、溪水)的语句: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5)小石潭流水淙淙,树蔓青翠,鱼儿在清澈的潭水中畅游,面对如此美景,遭贬而游历于此处的柳宗元却感到: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6)课文中“皆如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的句子跟《与朱元思书》一文中的“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有着异曲同工之妙,都写出了水的清澈见底,透明可爱,鱼儿自由游弋,似与人们相乐情趣。

(7)本文是按照什么顺序写的:游览顺序,发现小石潭—潭中景物—小潭源流—潭周围气氛。

(8) 本文第一段描写了哪些景物:空竹,水声,小潭,潭边青树、翠蔓。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