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稼先的故事(一)

邓稼先的故事(一)
邓稼先的故事(一)

邓稼先的故事(一)

邓稼先小时候的故事

邓稼先从小就有爱国情怀。13岁时,震惊中外的“七七”事变爆发了,日本侵略者遍布京城。当时,日本侵略者有个规定:凡是中国百姓从日本哨兵面前走过,都要向其行鞠躬礼。邓稼先虽然还不能完全明白这是怎么回事,但他知道这是一种侮辱,于是,他宁愿绕道走,也不去向侵略者行礼,以免自己的人格受到玷污。

这种对侵略者的痛恨,源自他有一个爱国父亲。一天,父亲的一位老朋友夹着伪政府的公文包到邓家来拜访。没想到,那位朋友刚一进门,平时一向很和气的父亲突然勃然大怒,很严厉地质问他:“你来干什么?这里不欢迎你这样的人。”朋友一下子明白了:邓先生是嫌自己给日本人办事。朋友羞愧难当,正想辩解什么,父亲一声怒吼:“你出去!”这件事,给童年的邓稼先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使他产生了最朴素的爱国意识。那时,日本侵略者每占领一座中国城市,就强迫中国人去参加所谓游行集会,庆贺他们的胜利;如果不去,就会被杀头。

有一次,侵略者又逼市民和学生开会游行。邓稼先虽然很气愤,但又不能不去。当游行刚刚要开始的时候,他就扯碎了发给他们的小纸旗,还不觉得解气,又把破碎的旗子扔在地上,猛踩一脚,感到很扬眉吐气。但这一幕校一个穿便衣的特务看见了。特务找到校长,要校长交出这名学生。

校长知道这事是邓稼先干的,但出于对学生的爱护,把这件事搪塞过去了。后来,校长找到邓稼先的父亲,告诉他:“邓稼先已放人盯上,迟早会出危险的。万一被密报上去,就会落到日本人手中。为了他的安全,应该想办法让他离开这里。”

眼见事情已到了这个地步,父亲只得同意把儿子送到外地。临行前,家里准备了一顿丰盛的晚饭,但谁也吃不下去。父亲坐在一把老式木椅上,以从没有过的眼光看着这个儿子,很久才坚定地说:“稼儿,你还年轻,正是学知识的时候。你出去之后,不要学文,像我一样,学文对国家有多大用处呢?你一定要学科学。我们国家落后、贫穷,受人侵略,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国家的科学技术不如人。只有掌握了科学,才能对国家有用啊。”

邓稼先把父亲的话深深印在脑海里。就这样,16岁的他离开了北京,开始了新的求学历程。他始终牢记父亲的嘱托,决心掌握更多的科技文化知识,将来好报效祖国。

邓稼先的故事(一)由语文网小编整理并分享,欢迎老师同学们阅读。如果对你有帮助,请继续支持语文网,并提出您的宝贵建议,小编会尽最大的努力给大家收集最好最实用的文章!

>>>更多内容请点击:

课外知识、综合知识

文言知识、文学知识

邓稼先的故事四篇汇总

两弹之父邓稼先的故事

两弹之父邓稼先的故事 “两弹之父”一邓一稼先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向日本的广岛和长崎投放了两颗原一子一弹。至今,投放原一子一弹的地方,寸草不生,可见原一子一弹的威力。 虽然美国最先应用原一子一弹,并在抗美援朝期间恐吓中国,要在中朝边境建立一条核辐射带,但美国却没料到,仅仅十几年后,中国就自主研制出了原一子一弹。 这不得不让人想起有着“两弹元勋”称号的一邓一稼先的功劳。一邓一稼先既有传统的一爱一国主义情怀,又有从美国学来的先进的科技文化知识理论,将中西方的优点集于一身。 一邓一稼先出身于安徽省怀宁县的一个书香门第,这个家族有着优良的传统。一邓一稼先的六世祖是被誉为“四体皆一精一,国朝第一”的书法家与篆刻家一邓一石如,祖父和父亲也从事着与艺术有关

的职业。总之,这是一个门庭兴旺的家族。 1925年,母亲带着一邓一稼先来到北京,与父亲生活在一起。他五岁开始读小学,在父亲的指导下打下了很好的中西文化基础。1936年,他由志成中学转到崇德中学,与杨振宁结为最好的朋友。1941年,一邓一稼先考入西南联合大学物理系。1945年,毕业后的一邓一稼先回到北京,担任北京大学物理系助教。三年后,一邓一稼先进入美国印第安纳州的普渡大学研究生学院留学。仅仅用了两年时间一邓一稼先便修满学分,并取得了物理学博士学位,这时的他只有26岁。 一邓一稼先所取得的学业上的优异成绩,是让人欣羡的。他拒绝了导师的挽留和优越的生活、工作条件,回到了还比较落后的中国。 1958年,第二机械工业部副部长钱三强找到一邓一稼先,说“国家要放一个‘大炮仗’”,征求他的意见,愿不愿意参加这项严格的保密工作。因为这是一项对于国家和中华民族都非常重要的事,一邓一稼先欣然同意了。从此以后,一邓一稼先便发挥着他对国家最大的作

关于邓稼先的颁奖词

邓稼先颁奖词 1、当大漠的苍茫点缀了蘑菇云的硝烟,当五星红旗升起在联合国的上空。是他,长空铸剑,吼出雄师的愤怒;是他,以身许国,写下山河的颂歌。殷红热血,精忠报国,他是共和国忠诚的奠基人;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他是中华民族不倒的脊梁 2、(邓稼先)他,一个忠厚朴实的人,却毅然决然地参与了我国核研究工作;他,一个默默无闻的人,戈壁的风沙吹散了他的姓与名;他,一个满腔热血的人,为祖国隐姓埋名几十年。当岁月的车轮碾过那片戈壁时,他的脸上也留下了车辙;当戈壁风沙在天空狂舞时,那个不知道是谁的灰色身影与风沙融合在一起。他是党最忠心的儿子,他是中华民族的骄傲 3、(邓稼先)国难当前,方显英雄本色!为了一个坚定的信念,他面对重重困难,无所畏惧,勇往直前。站在选择面前,他毫不犹豫,愿以身许国,因为他心中怀有梅风傲骨,是龙的传人,这是不可动摇的内心、血液。为国家奉献出自己的一切,却又在众人面前不动声色,默默无闻。他,是忠义之大者! 4、为了祖国,他默默无闻,隐姓埋名31年,壮大的蘑菇云见证了他的伟大,他使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就算在临死前,他也面不改色,始终想着祖国,他是真正的中国男儿。大哉邓稼先 5、(邓稼先)他是黑暗里的一支火把,将中国引向繁荣;他让一朵蘑菇云升腾而起,如一把利剑,吼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他把生命放在危险之间,把国家领向安全地带 7、、在他心中,事事都轻,人民最重。他清楚,人民是一切。为人民,他奋战28年;为人民,他奉献自己的一生。 8、辐射的尖刀往肉里扣,他横竖不说一句话!“科学巨人”,两弹功臣,他一笑而过;忠厚平实,至死不懈,他坚持一生。开创祖国核武器,他是先头人;研制中国核导弹,他是探路者。他是一个“大写的人”! 9、他,一位具有中国农民朴实气质的人,一位鲜为人知的科学家,一位身为先卒,不怕牺牲的英雄;他开拓了中华民族核武器事业,让中华民族摆脱了任人宰割的危机。升腾在空中的蘑菇云,是他奉献一生的回报,是他多少个不眠之夜的成果。他,邓稼先,我国国防事业上一座不朽的丰碑! 10、默默无闻是他的性格,忠厚平实、真诚坦白是他的品质。一个坚强的开拓者,不会在蓬断草枯的沙漠中退缩;一个无私的奠基人,不会起一点私心;一个坚定的工作者,不会在工作、生活中彷徨。在核武器事业上,他是一个领跑者,是一个大写的人!他便是邓稼先。 11、在他的心里,国为重,家为轻,科学最重,名利最轻。开创祖国的未来,他是先行人,披荆斩棘,把智慧锻造成阶梯,留给后来的攀登者。他是知识的宝藏,是科学的红旗,是中华民族知识分子的典范!篇二:有关邓稼先的颁奖词习作 有关邓稼先的颁奖词习作 1.你微笑的脸庞,让中国这个名字响亮世界;你不屈的精神,带给了国人无限的希望。一望无际的戈壁上,始终站立着一个笔直的身影,核试验的成功也总会有一个人在默默的微笑。你代表的是整个国家。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两弹”有着一个共同的名字——邓稼先。 2.他是我国的两弹元勋,他把中华民族国防自卫武器引导到了世界先进水平,他对国防武器作出了许多新的巨大贡献!他,就是邓稼先。无数个日日夜夜,无数次艰难困苦,无数个成功失败都阻止不了他坚定的信念。他严谨求实,鞠躬尽瘁,死而后已!邓稼先是中华民族核武器事业的奠基人和开拓者,面对病魔的挑战,他从未言弃,向着信念勇往直前!他勇敢,他坚定,他严谨,他无私,他是新中国的引领者,是戈壁滩上的那一抹翠色,是沙漠中的那一泓甘泉! 3.他坚定、他勇敢、他无私、他朴实。他几十年来一直坚守着中国核武器事业,他无私的精神和巨大的贡献是中华民族永恒的骄傲!他是中国几千年传统文化所孕育出来的有最高

邓稼先同志先进事迹学习心得

邓稼先同志先进事迹学习心得 生产二区党支部刘恒 “老邓,这是我的底线,你听听这盖革计数器,辐射不小了,你不能再靠近了。”二机部副部长赵敬璞几近哽咽,“让年轻人们都撤出来吧,我得进去。”邓稼先坚定地走向前方……观众们噙着泪水观看。话剧《国魂》主要以钱学森、邓稼先、郭永怀、任新民、于敏、孙家栋等一大批优秀科学家们投身“两弹一星”伟大事业为主线,再现他们以浓厚的爱国主义精神和科技创新精神创造出“两弹一星”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人间奇迹,用巨大的努力和牺牲、惊人的毅力和速度实现了国防科研事业的战略性突破的艰难过程,再现他们数十年如一日,无私奉献、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勇于登攀的精神,激励广大干部群众弘扬爱国奋斗精神,建功立业新时代。 邓稼先的行动,已将生死置之度外,这正是他无私奉献的真实写照。“无私奉献”是共产党人理想信念与行动的集中体现,是共产党人战胜一切艰难险阻取得胜利的力量源泉,是共产党人永恒不变的政治本色。邓稼先坚守奉献,践行了入党誓言……他带领科学家们在艰苦复杂条件下为铸国之重器不懈奋斗。这样一群平凡而伟大的科学家们,对无私奉献、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崇高品质和家国情怀作出了深刻诠释。

邓稼先有一颗爱国之心。1948年,邓稼先怀着科学救国的理想,远渡重洋去美国留学。一转眼,一年多过去了,邓稼先取得了别人用四年才能取得的博士学位。有人劝他留在美国,但邓稼先婉言谢绝了。1950年10月,他怀着报效祖国的赤子之心,放弃了优越的工作条件和生活环境,带着满脑子的原子知识和给父亲的两双中国还不能生产的尼龙袜,回到了他朝思暮想的祖国。更为伟大的是:邓稼先还将他的爱国之情,转化为他的报国之行。 邓稼先爱岗敬业,有“咬定青山不放松”的追求精神。1959年6月,刚刚开始研究工作的邓稼先和他的团队们,遇到了苏联公开违约,撤走专家的大麻烦。中央决定自己动手,邓稼先担任了原子弹设计的负责人。在遇到了一个苏联专家留下的核爆大气压的数学时,邓稼先在数学家周光召的帮助下,推翻了原有结论,从而解决了关系中国原子弹成败的关键性难题。他一肩扛下中国核武器研究的重担,告别了城市的璀璨灯火,隐姓埋名在荒僻的大西北干着最粗最苦的重活,浑然忘记自己曾有过家喻户晓的辉煌。也是他,带领堪称中国最优秀的团队,硬是在最短的时间内创造了“两弹一星”的奇迹。正因为他有这种执着精神,才会有“两弹一星”的成功研制。 邓稼先舍小家,为大家。为了研究两弹,他竟然放弃和妻儿团聚的美好日子,毅然坚守在大漠戈壁,忍受寂寞。3000多个日日夜夜没有和妻子相聚一次,他是常人,却又是伟人,他做出了

为邓稼先写一段颁奖词50

为邓稼先写一段颁奖词50 为邓稼先写一段颁奖词50 1、当大漠的苍茫点缀了蘑菇云的硝烟,当五星红旗升起在联合国的上空。是他,长空铸剑,吼出雄师的愤怒;是他,以身许国,写下山河的颂歌。殷红热血,精忠报国,他是共和国忠诚的奠基人;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他是中华民族不倒的脊梁 2、(邓稼先)他,一个忠厚朴实的人,却毅然决然地参与了我国核研究工作;他,一个默默无闻的人,戈壁的风沙吹散了他的姓与名;他,一个满腔热血的人,为祖国隐姓埋名几十年。当岁月的车轮碾过那片戈壁时,他的脸上也留下了车辙;当戈壁风沙在天空狂舞时,那个不知道是谁的灰色身影与风沙融合在一起。他是党最忠心的儿子,他是中华民族的骄傲 3、(邓稼先)国难当前,方显英雄本色,为了一个坚定的信念,他面对重重困难,无所畏惧,勇往直前。站在选择面前,他毫不犹豫,愿以身许国,因为他心中怀有梅风傲骨,是龙的传人,这是不可动摇的内心、血液。为国家奉献出自己的一切,却又在众人面前不动声色,默默无闻。他,是忠义之大者。 4、为了祖国,他默默无闻,隐姓埋名31年,壮大的蘑菇云见证了他的伟大,他使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就算在临死前,他也面不改色,始终想着祖国,他是真正的中国男儿。大哉邓稼先。 5、(邓稼先)他是黑暗里的一支火把,将中国引向繁荣;他让一朵

蘑菇云升腾而起,如一把利剑,吼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他把生命放在危险之间,把国家领向安全地带。 7、在他心中,事事都轻,人民最重。他清楚,人民是一切。为人民,他奋战28年;为人民,他奉献自己的一生。 8、辐射的尖刀往肉里扣,他横竖不说一句话,“科学巨人”,两弹功臣,他一笑而过;忠厚平实,至死不懈,他坚持一生。开创祖国核武器,他是先头人;研制中国核导弹,他是探路者。他是一个“大写的人”。 9、他,一位具有中国农民朴实气质的人,一位鲜为人知的科学家,一位身为先卒,不怕牺牲的英雄;他开拓了中华民族核武器事业,让中华民族摆脱了任人宰割的危机。升腾在空中的蘑菇云,是他奉献一生的回报,是他多少个不眠之夜的成果。他,邓稼先,我国国防事业上一座不朽的丰碑。 10、默默无闻是他的性格,忠厚平实、真诚坦白是他的品质。一个坚强的开拓者,不会在蓬断草枯的沙漠中退缩;一个无私的奠基人,不会起一点私心;一个坚定的工作者,不会在工作、生活中彷徨。在核武器事业上,他是一个领跑者,是一个大写的人,他便是邓稼先。 11、在他的心里,国为重,家为轻,科学最重,名利最轻。开创祖国的未来,他是先行人,披荆斩棘,把智慧锻造成阶梯,留给后来的攀登者。他是知识的宝藏,是科学的红旗,是中华民族知识分子的典范。 12、(邓稼先)他,一个在几十年前鲜为人知的名字。作为一个中

邓稼先感人事迹的作文700字

邓稼先感人事迹的作文700字 我看到邓稼先舍小家顾大家,与妻儿告别;我看到一群群科研人员不知疲倦地演算数据;我看到杨振宁在饯行宴会上失态离席、喜极而泣……如此种种,飞速地闪过,最终连成斑斓的一片绚丽。接下来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邓稼先的感人事迹范文,方便大家阅读与鉴赏! 邓稼先的感人事迹范文一 丝尽蚕亡,毕生奉献;烛泪成灰,不言回报;忤视冷风,初心依旧;视死如归,心系祖国……——致邓稼先 一个人的价值体现并不在于他有多少财、权、势。而在于他对于国家,对于人民做出了多少牺牲和贡献。而邓稼先正如其言所说…… 邓稼先1924年6月24日出生于安徽,1948年10月考上了研究生,之后去美国留学,1950年8月回国,回国后1956年加入共产党,1980年当上了中国科学院的院士,专修物理系,逝于1986年7月29日。 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韧不拔之志。邓稼先一迈入核弹所,那就成了他单身二十几年的,绝对保密的生活之地,二十几年的风霜雨雪,二十几年的苦苦追寻,二十几年的不卑不亢,在他们眼里,仿若一夜幻梦;而在常人眼里,确实难以想象的遥不可及。也许这就是科学家们那种令人敬畏的坚韧不拔之志向吧! 志小则易足,易足则无由进。志向小,见识短浅的人很容易得到满足,而满足后容易死人产生一种惰性,有了这种惰性就失去了继续

努力前进的理由,而邓稼先不着眼于现在,更放手于未来,远行于世界,没有最好,只有更好,不忘初心,砥砺前行,才有了今日的丰功伟绩,才有了今日的永垂不朽,才有了今日的流芳千古。 是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邓稼先深知他肩上的责任很大,要走的路还有很长,一心怀有远大的抱负和坚定的意志,时刻紧绷着心弦,不放松,一次又一次超越自己,愈加成为更美好的自己。 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当时的社会,中国因闭关锁国而落后于其它的国度,他始终告诫自己,不能落后人家太远,始终在奋斗,始终在努力,一次核弹试验,因许久未见有反应,邓稼先不顾万人阻挡,只身一人去检查,因为发生了核泄漏,邓稼先的身体状况受到了很大的影响,身体越来越差,1986年7月29日,邓稼先与世长辞。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邓稼先是为了人民,为了国家而死的,他毕生为国家做出了数不尽的贡献,他的死比泰山还要重,其人虽已没,千载有余情。 邓稼先的感人事迹范文二 中国的近代史是一部血的历史,那时的人们遭嘲笑受歧视,而国家犹如大海里的一叶孤舟,让暴雨拷打让狂风肆虐,两弹元勋邓稼先就在这样的环境里长大。新中国成立后,国家一穷二白一无所有,他担任制造原子弹的重任,七年来他克服重重困难,终于造出来第一颗原子弹,它的`威力是美国在日本广岛扔下原子弹威力的2倍。从此中国人任人宰割的时代成为历史,中国人终于有了铁的脊梁站直了腰板。

邓稼先的故事

邓稼先的故事 篇一:邓稼先的那些事迹 邓稼先(1924—1986),安徽省怀宁县人,中国杰出的科学家、中国“两弹”元勋,先后毕业于西南联合大学和美国普渡大学,获物理学博士学位,1950年回到祖国;他参加组织和领导我国核武器的研究、设计工作,是我国核武器理论研究工作的奠基者之一;从原子弹、氢弹原理的突破和试验成功及其武器化,到新的核武器的重大原理突破和研制试验,均做出了重大贡献;作为主要参加者,其成果曾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和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邓稼先被称为“中国原子弹之父”。 求学报国 欢乐的少年时光并不长久,邓稼先生活在国难深重的年代,七·七事变以后,端着长枪和刺刀的日本侵略军进入了北平城。不久北大和清华都撤向南方,校园里空荡荡的。邓稼先的父亲身患肺病,喀血不止,全家滞留下来。七·七事变以后的十个月间,日寇铁蹄踩踏了从北到南的大片国土。亡国恨,民族仇,都结在邓稼先心头。 1941年,邓稼先进入了国立西南联合大学——西南联大成立于抗战极端困难时期,由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南开大学三校合并而成,条件简陋,生活清苦。尽管如此,联大却有非常良好的学术空气,先后培养出了不少优秀人才,邓稼先受业于王竹溪、郑华炽等著名教授,以良好的成绩圆满完成了大学四年的学业。 抗日战争胜利时,他拿到了毕业证书,在昆明参加了中国共产党的外围组织“民青”,投身于争取民主、反对国民党独裁统治的斗争。翌年,他回到北平,受聘担任了北京大学物理系助教,并在学生运动中担任了北京大学教职工联合会主席。 抱着学更多的本领以建设新中国之志,他于1947年通过了赴美研究生考试,于翌年秋进入美国印第安那州的普渡大学研究生院——由于他学习成绩突出,不足两年便读满学分,并通过博士论文答辩。此时他只有26岁,人称“娃娃博士”。 毅然回国 这位取得学位刚9天的“娃娃博士”毅然放弃了在美国优越的生活和工作条件,回到了一穷二白的祖国, 回国后,邓稼先在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任助理研究员,1958年8月奉命带领几个大学毕业生从事原子核理论研究。 1958年8月调到新筹建的核武器研究所任理论部主任,负责领导核武器的理论设计,随后任研究所副所长、所长,核工业部第九研究设计院副院长、院长,核工业部科技委副主任,国防科工委科技委副主任。 在北京外事部门的招待会上,有人问他带了什么回来。他说:“带了几双眼下中国还不能生产的尼龙袜子送给父亲,还带了一脑袋关于原子核的知识。” 此后的八年间,他进行了中国原子核理论的研究。 1953年,他与许鹿希结婚(许鹿希是五·四运动重要学生领袖、是后来担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是许德珩的长女),1956年,邓稼先加入中国共产党。 奇迹诞生 1958年秋,二机部副部长刘杰找到邓稼先,说“国家要放一个‘大炮仗’”,征询他是否愿意参加这项必须严格保密的工作。邓稼先义无反顾地同意,回家对妻子只说自己“要调动工作”,不能再照顾家和孩子,通信也困难。从小受爱国思想熏陶的妻子明白,丈夫肯定是从事对国家有重大意义的工作,表示坚决支持。从此,邓稼先的名字便在刊物和对外联络中消失,他的身影只出现在严格警卫的深院和大漠戈壁。 邓稼先就任二机部第九研究所理论部主任后,先挑选了一批大学生,准备有关俄文资料和原子弹模型。1959年6月,苏联政府终止了原有协议,中共中央下决心自己动手,搞

邓稼先爱国事迹五篇800字

邓稼先爱国事迹五篇800字 邓稼先爱国事迹范文一 60年代,我国的原子弹、氢弹爆炸成功,使全国人民为之振奋,使敌视中国的人震惊,极大地提高了我国的国力和国际地位。为研制两弹立下不朽功勋的科学家邓稼先是一位为国舍己的人。 1958年,国家下达了研制原子弹的命令。这是一项绝对保密的工作。年轻的邓稼先被选为主要研制者之一。他深感自己责任重大,说:“为了完成这项任务,死了也值得。” 从此,他开始了秘密的研制工作,人们再也看不到他的身影,一切出头露面的事都没有他参加,连他的妻子和亲人也不知道他在哪里工作,在做什么。他也只能把对亲人的感情埋在心里,过着长期的独身生活。和他同时代的同学,有许多成了有成就有名气的科学家、活动家,他的名字却没多少人知道。 后来,原子弹、氢弹爆炸成功,人们仍然不知道邓稼先就是两弹的元勋。有一次,他的好友、美籍华人科学家杨振宁回国探亲,点名要见他。两个人会面后,杨振宁问他在哪里工作,又问起爆炸原子弹的事。他只能回答是在京外单位工作,丝毫没讲自己正是造原子弹的。 长期艰苦工作损害了邓稼先的身体。1986年,他患癌症病逝。一直到报上发布了他去世的消息,全国人民才知道邓稼先这个名字。他不图个人的名和利,舍弃了个人的幸福,几十年默默无闻地为国家大业奋斗,却从不后悔。临终前,他欣慰地说:“我可以瞑目了。”

邓稼先爱国事迹范文二 我并不喜欢看人物传记,然而《邓稼先》这本书是个例外。 当柔煦的阳光轻盈地洒在略微泛黄的书页上,渐渐升腾为心中越来越浓的温暖时;当书中每一个跳动的字眼准确无误地命中我内心深处柔软天地,缓缓弥漫成灵魂里越来越厚的感动时,我知道,我彻底被这本书征服了,或者更确切地说,我完全被邓稼先这个人物所折服。 抛下唾手可得的名利、令人垂涎的前途,只为一腔爱国热情便回到一穷二白的祖国,真的很难———然而,他做到了。 告别妻子与一双年幼的儿女,隐姓埋名地进入戈壁滩,在恶劣的物质与精神环境下,仍能义无反顾地奋斗终生,这更难———然而,他也做到了。 面对家人遭受苦难与折磨,在内心的挣扎与煎熬中选择了舍小家为大家,即使生命即将走向尽头,心中念念不忘、时时牵挂的仍是祖国,这是难上加难———然而,他都做到了。 邓稼先,这位我国核武器理论研究工作的开拓者和奠基人,将自己的智慧,个人的幸福乃至生命,都毫无保留地献给了祖国的国防事业,就这样兢兢业业、呕心沥血、孜孜不倦地奋斗了整整28年。 鲁迅先生说过:“惟有民魂是值得宝贵的,惟有他发扬起来,中国才有真进步。”我们是祖国母亲的儿女,在党的关心和呵护下,

两弹元勋邓稼先

《“两弹”元勋邓稼先》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整体把握课文,理解文章内容,学习邓稼先的思想品格和奉献精神。 2、理清作者的写作思路,把握文章在行文顺序、材料安排方面的特点。 【过程与方法】 通过让学生自学课文,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锻炼学生无拘无束地表达思想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了解邓稼先在研制原子弹的过程中所遇到的各种困难和他付出的巨大代价,以及他的伟大功绩,体会他而爱祖国、忘我工作,无私奉献的伟大精神。对两弹元勋邓稼先产生敬佩之情。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体会文中洋溢的对中华民族,对挚友的一片深情及文中所表现出的邓稼先的思想品格和奉献精神。 【教学难点】 文中环境描写及其作用。 【课时安排】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在解放前,由于我国科技落后,一直保守帝国主义的欺凌,新中国成立后,大批的有学之士怀着一颗报国心,在各行各业为祖国早日富强而努力奋斗,今天我们向大家介绍一位为我国的国防作出巨大贡献的科学家。 二、自研自探 1.了解文体知识及邓稼先。 2.查阅工具书,积累生字词。 3.整体感知:这篇文章主要介绍了邓稼先怎样的经历? 三、互助释疑 四、成果展示

展示一: 1.本文是一篇通讯。通讯是运用叙述、描写、抒情、议论等多种手法,具体生动形象地反映新闻事件或典型人物的一种新闻报道形式。它是记叙文的一种,是报纸、广播电台、通讯社常用的文体。 2.通讯的特点:一般来说,通讯有四大特点:(1)严格的真实性。(2)报道的客观性。(3)较强的时间性。(4)描写的形象性。 3.通讯的种类(1)按内容分,通讯一般分为人物通讯、事件通讯、概貌通讯、工作通讯。(2)按形式分,通讯分为一般记事通讯、访问记(专访、人物专访)、小故事、集纳、巡礼、纪实、见闻、特写、速写、侧记、散记、采访札记。 邓稼先(1924—1986),安徽省怀宁县人,中国研制和发展核武器的重要技术领导人,为我国成功研制原子弹、氢弹和新型核武器做出了重大贡献。1999年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给他追授了“两弹一星”功勋奖章。 展示二:查阅工具书,积累生字词 生字: 露(lù) 机械(xiè) 淦(gàn) 胆怯(qiè) 震撼 (hàn) 轮廓(kuò) 蓦地(mò) 词义: 崭露头角:比喻突出地显露出才能和本领。 国破家亡:国家覆亡,家庭毁灭。 水落石出:比喻到了一定的时候事情就会真相大白. 风餐露宿:在风中吃饭,在露天睡觉,形容旅途或野外生活的艰辛。 风尘仆仆:形容路途辛苦劳累 展示三:整体感知:这篇文章主要介绍了邓稼先怎样的经历? 文章介绍了邓稼先从接受研制原子弹的任务后销声匿迹,到研究制造原子弹、氢弹的一段经历。 五、总结提升 1、我学会了什么? 2、我懂得了什么? 六、巩固反馈 选词填定 (1)邓稼先是中华民族核武器事业的奠基人和________者。 ( C )A.开始 B.开辟

邓稼先的感人事迹五篇800字

邓稼先的感人事迹五篇800字 邓稼先,他是一位卓越的科学家、爱国者。是中国几千年的优秀品质传统孕育了邓稼先,又是邓稼先这类人物使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今天在这给大家整理了邓稼先的感人事迹,接下来随着一起来看看吧! 邓稼先的感人事迹1 知从何时开始,似乎我的生命中,少了些感动。 我猜,那是因为我的眼睛,不再是总角之年的黑白分明了。无论看什么光辉的事物,总像是隔着层浅淡的云烟。轮廓未变,却再难以察觉它的光亮夺目,而为那明媚受到触动。 不曾想过,当我看到了那在漫漫沧漠之中,宛若铸剑于九天的硝烟之时——即便那仅是银幕中不甚真实的特效——即便隔着荏苒的岁月,那明晰不再。——那一刹,确是受到了久未曾谋面的震动。 然而那惊世一幕稍纵即逝,影片一刻不停地播放下去。 我看到邓稼先舍小家顾大家,与妻儿告别;我看到一群群科研人员不知疲倦地演算数据;我看到杨振宁在饯行宴会上失态离

席、喜极而泣……如此种种,飞速地闪过,最终连成斑斓的一片绚丽。 过程虽然坎坷,但仍算是平安顺利,似乎也会一直如此,直至终结。 然而,事与愿违。 影片播放到中间部分,一片大好的形式出现了转折——空投的核弹没有爆炸。 看到邓稼先阻止其他人前去观察,执意要亲自上阵的一幕,我心中充满了不解与困惑,还有隐约的忿忿——当时,在我看来,邓稼先如此作为,完全是无意义的牺牲。不同于他人,他背负着国家委以的沉重使命啊!作为核武器主要的研发者、研究院的院长,他有着无数未完成的重任。他理应让助手上前察看,不必这般身先士卒。若他为此献身,亦绝不仅仅是他自身的损失。这种做法,不甚负责。 而当我看见他跌跌撞撞地下车,在荒漠之上狂奔,踉踉跄跄地冲向那片死神驻足的地方之时——倏地,一股难以名状的明悟与惊异从心中急速蔓延开来。 那是一种多么大的对于事业的热爱,与奋不顾身、全身心投入国家事业的心意啊!

邓稼先最感人事迹材料五篇900字

邓稼先最感人事迹材料五篇900字 “轰”,随着一声爆炸声响起,罗布泊上空一团蘑菇云正冉冉升起,此时的中国正为了一件事举国欢庆——中国的第一颗原子弹爆炸了!而这令人振奋的原子弹的每一个部件都造于一个人之手——两弹元勋邓稼先!接下来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邓稼先的感人事迹范文,方便大家阅读与鉴赏! 写邓稼先的感人事迹优秀范文一 看完影片《邓稼先》,我端坐良久。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杨振宁是他的同学,但我觉得邓稼先身上有比诺贝尔奖更沉重的东西在里面。邓稼先先生走的太早了,他只有62岁,这正是一个科学家,尤其是对他这样一位既有扎实理论功底,又有长期领导集体攻关经历的科学家来讲这正是一个黄金年龄段,但是他却走了。他虽然走了,但他们给我们留下了无穷的精神财富。 片中有这样一段镜头:邓稼先对工作无疑是全身心地投入的。在一次航投试验的事故中,邓稼先独自一人前去爆炸区检查,到达投弹落点时,他发现原来是降落伞没有打开,原子弹坠地被摔裂了。他抢上前去把摔破的原子弹碎片拿到手里仔细检验,随后又惊恐万分地扔掉了碎片。作为核专家,他当然知道手捧原子弹碎片的危险性,那么强烈的核辐射,对身体会造成多大的危害。他敢于手捧原子弹碎片,解释只有一种,那就是太投入了,他完全忘了这些基本常识。他又惊恐万分,他知道,他的生命不长久矣。……

邓稼先是中国核武器研制与发展的主要组织者、领导者,邓稼先始终在中国武器制造的第一线,领导了许多学者和技术人员,成功地设计了中国原子弹和氢弹,把中国国防自卫武器引领到了世界先进水平。 邓稼先先生的成就,使他本可在美国享受优越的工作条件和生活环境,但1950年10月,他毅然决然放弃这些,怀揣报国之志,回到了百度待兴的新中国,呕心沥血,殚精竭虑,距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整整20年,邓稼先指挥他一生中最后的一次核试验。他从1950年冲破重重阻力回到祖国的邓稼先,至1958年已成为崭露头角的优秀青年物理学家,但为了研制原子弹这一艰巨、光荣、伟大的工作,他无比激动而又喜悦地走到了原子弹设计研制的第一线,从事鲜为人知的工作,并从此在公开场合销声匿迹……。 从两弹元勋邓稼先的故事感受民族精神,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无私奉献,工作身先士卒、不怕牺牲、不求名利,甘当无名英雄,为人真诚谦虚、朴实坦诚,坚定的意志和坚强的信念等等。特别值得一提的是邓稼先对祖国、对民族鞠躬尽瘁,无私奉献。邓稼先先生20多年来为发展中国核武器做出的重大贡献,他甘当无名英雄,默默无闻地奋斗了数十年。他常常在关键时刻,不顾个人安危,出现在最危险的岗位上,充分体现了他崇高无私的奉献精神。 作为一名普通基层工作者和普通党员,我们充分享受着革命先辈抛头颅洒热血打下来的新中国,充分享受着科学家们具有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无私奉献、淡泊名利带给我们的巨大科学成就,充分享受

邓稼先课文中的感人事迹五篇

丝尽蚕亡,毕生奉献;烛泪成灰,不言回报;忤视冷风,初心依旧;视死如归,心系祖国……——致邓稼先 一个人的价值体现并不在于他有多少财、权、势。而在于他对于国家,对于人民做出了多少牺牲和贡献。而邓稼先正如其言所说…… 邓稼先1924年6月24日出生于安徽,1948年10月考上了研究生,之后去美国留学,1950年8月回国,回国后1956年加入共产党,1980年当上了中国科学院的院士,专修物理系,逝于1986年7月29日。 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韧不拔之志。邓稼先一迈入核弹所,那就成了他单身二十几年的,绝对保密的生活之地,二十几年的风霜雨雪,二十几年的苦苦追寻,二十几年的不卑不亢,在他们眼里,仿若一夜幻梦;而在常人眼里,确实难以想象的遥不可及。也许这就是科学家们那种令人敬畏的坚韧不拔之志向吧! 志小则易足,易足则无由进。志向小,见识短浅的人很容易得到满足,而满足后容易死人产生一种惰性,有了这种惰性就失去了继续努力前进的理由,而邓稼先不着眼于现在,更放手于未来,远行于世界,没有最好,只有更好,不忘初心,砥砺前行,才有了今日的丰功伟绩,才有了今日的永垂不朽,才有了今日的流芳千古。 是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邓稼先深知他肩上的责任很大,要走的路还有很长,一心怀有远大的抱负和坚定的意志,时刻紧绷着心弦,不放松,一次又一次超越自己,愈加成为更美好的自己。 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当时的社会,中国因闭关锁国而落后于其它的国度,他始终告诫自己,不能落后人家太远,始终在奋斗,始终在努力,一次核弹试验,因许久未见有反应,邓稼先不顾万人阻挡,只身一人去检查,因为发生了核泄漏,邓稼先的身体状况受到了很大的影响,身体越来越差,1986年7月29日,邓稼先与世长辞。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邓稼先是为了人民,为了国家而死的,他毕生为国家做出了数不尽的贡献,他的死比泰山还要重,其人虽已没,千载有余情。

邓稼先的感人事迹800字汇总

邓稼先的感人事迹800字汇总邓稼先的感人事迹篇1 我并不喜欢看人物传记,然而《邓稼先》这本书是个例外。 当柔煦的阳光轻盈地洒在略微泛黄的书页上,渐渐升腾为心中越来越浓的温暖时;当书中每一个跳动的字眼准确无误地命中我内心深处柔软天地,缓缓弥漫成灵魂里越来越厚的感动时,我知道,我彻底被这本书征服了,或者更确切地说,我完全被邓稼先这个人物所折服。 抛下唾手可得的名利、令人垂涎的前途,只为一腔爱国热情便回到一穷二白的祖国,真的很难——然而,他做到了。 告别妻子与一双年幼的儿女,隐姓埋名地进入戈壁滩,在恶劣的物质与精神环境下,仍能义无反顾地奋斗终生,这更难——然而,他也做到了。 面对家人遭受苦难与折磨,在内心的挣扎与煎熬中选择了舍小家为大家,即使生命即将走向尽头,心中念念不忘、时时牵挂的仍是祖国,这是难上加难——然而,他都做到了。 邓稼先,这位我国核武器理论研究工作的开拓者和奠基人,将自己的智慧,个人的幸福乃至生命,都毫无保留地献给了祖国的国防事业,就这样兢兢业业、呕心沥血、孜孜不倦地奋斗了整整28年。 鲁迅先生说过:“惟有民魂是值得宝贵的,惟有他发扬起来,中国才有真进步。”我们是祖国母亲的儿女,在党的关心和呵护下,我们正茁壮成长。社会在发展,时代在进步,但是邓稼先身上那股浓

厚而强烈的爱国热忱,那种为祖国奉献一切,矢志不渝的坚定信念,却不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逐渐褪色。这是我们应该具备的优良品质与高尚情操。 其实,如今我们推进改革开放的伟大事业,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更需要弘扬爱国主义精神,我们要牢记党的教诲,提高自身素质,学好科学文化知识,把自己培养成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接班人,用热血来复苏母亲的生机,用生命来焕发母亲青春的光彩,就像舒婷诗中写的那样——祖国啊!我是你十亿分之一是你九百六十万平方的总和,你以伤痕累累的乳房喂养了迷惘的我,深思的我,沸腾的我那就从我的血肉之躯上去取得你的富饶,你的荣光,你的自由东方的那轮旭日冉冉升起,朝阳的红晕渲染了那片沉寂灰暗的天空,天幕渐渐拉开,万物复苏,万象更新,前进的脚步仍在继续…… 邓稼先的感人事迹篇2 当大漠的苍茫点缀了蘑菇云的硝烟,当五星红旗升起在联合国的上空。是他,长空铸剑,吼出雄师的愤怒;是他,以身许国,写下山河的颂歌。殷红热血,精忠报国,他是共和国忠诚的奠基人;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他是中华民族不倒的脊梁。——题记 邓稼先出生于中国一个书香门第,虽然家庭条件不错,但他并没有因此荒废学业,而是始终坚持不懈地奋斗着。经过自己的努力,

邓稼先与一次核试验事故图

邓稼先与一次核试验事故 有很多关于邓稼先的传记有很多关于邓稼先的传记、 、纪念文章和影视作品都提到了他的英年早逝与一次核试验事故有关,也就是的英年早逝与一次核试验事故有关,也就是197919791979年年9月1313日 日的那次空投核试验,降落伞未打开,核弹落地未爆炸。 然而前不久,网上有一篇博文提出了然而前不久,网上有一篇博文提出了““异议异议””,作者是当年 2121基地参试人员。 基地参试人员。20012001年第年第年第7 7期《读者》上转载了一篇关于核试验的文章《段子《段子··房东房东··不被消化掉的人不被消化掉的人》》。作者在。作者在““段子段子” ”里写的是两弹元勋邓稼先在是两弹元勋邓稼先在197919791979年秋季进行的那 年秋季进行的那次失败的氢弹试验的验的““英雄事迹英雄事迹””。那一次试验任务,核弹头折戟沉砂,没有炸响。当时我们火箭取样组在一个工号里等着打火箭有炸响。当时我们火箭取样组在一个工号里等着打火箭, ,听到了到了““脱钩脱钩””信号之后信号之后,,却一直没有下文却一直没有下文,,心急惶惶心急惶惶, ,又不敢动。过了半个小时之后,方接到指挥部敢动。过了半个小时之后,方接到指挥部““撤退撤退””的命令的命令。 。当晚我们才知道了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情。在这篇文章中当晚我们才知道了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情。在这篇文章中,,作者是这样写的: 在一次原子弹爆炸失败后在一次原子弹爆炸失败后,,几个单位在推卸责任几个单位在推卸责任。 。为了找到真正的原因,必须有人到那颗原子弹摔碎的地方去找到真正的原因,必须有人到那颗原子弹摔碎的地方去, ,找回一些重要部件。邓稼先说回一些重要部件。邓稼先说::“谁也别去,我进去吧。你们 去了也找不到,白受污染。我做的,我知道去了也找不到,白受污染。我做的,我知道。。”他一个人走 进那片地区,那片意味着死亡之地。他很快找到了核弹头进那片地区,那片意味着死亡之地。他很快找到了核弹头, ,用手把它捧着,走了出来。最后证明是降落伞的问题。

邓稼先的那些事迹

邓稼先(1924—1986),安徽省怀宁县人,中国杰出的科学家、中国“两弹”元勋,先后毕业于西南联合大学和美国普渡大学,获物理学博士学位,1950年回到祖国;他参加组织和领导我国核武器的研究、设计工作,是我国核武器理论研究工作的奠基者之一;从原子弹、氢弹原理的突破和试验成功及其武器化,到新的核武器的重大原理突破和研制试验,均做出了重大贡献;作为主要参加者,其成果曾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和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邓稼先被称为“中国原子弹之父”。 求学报国 欢乐的少年时光并不长久,邓稼先生活在国难深重的年代,七·七事变以后,端着长枪和刺刀的日本侵略军进入了北平城。不久北大和清华都撤向南方,校园里空荡荡的。邓稼先的父亲身患肺病,喀血不止,全家滞留下来。七·七事变以后的十个月间,日寇铁蹄踩踏了从北到南的大片国土。亡国恨,民族仇,都结在邓稼先心头。 1941年,邓稼先进入了国立西南联合大学——西南联大成立于抗战极端困难时期,由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南开大学三校合并而成,条件简陋,生活清苦。尽管如此,联大却有非常良好的学术空气,先后培养出了不少优秀人才,邓稼先受业于王竹溪、郑华炽等著名教授,以良好的成绩圆满完成了大学四年的学业。 抗日战争胜利时,他拿到了毕业证书,在昆明参加了中国共产党的外围组织“民青”,投身于争取民主、反对国民党独裁统治的斗争。翌年,他回到北平,受聘担任了北京大学物理系助教,并在学生运动中担任了北京大学教职工联合会主席。 抱着学更多的本领以建设新中国之志,他于1947年通过了赴美研究生考试,于翌年秋进入美国印第安那州的普渡大学研究生院——由于他学习成绩突出,不足两年便读满学分,并通过博士论文答辩。此时他只有26岁,人称“娃娃博士”。 毅然回国

“两弹元勋”#邓稼先夫妇的故事看哭无数人

“两弹元勋”#邓稼先夫妇的故事看哭无数人 >>>成都申友留学编辑<<< 前几天刷微博,看头条的时候 一条令人汹涌澎湃又忍不住潸然泪下的视频 让我肃然起敬 谁没儿女情长?走进大漠荒烟,毅然决然不是无情,而是把对一家的深情升华到对一国的责任中。奉献到倾尽所有,奋斗到至死方休,用生命烘托使命,所有的付出都值得,所有的贡献都被铭记。 邓稼先从1958年接受研制原子弹任务开始,与妻子许鹿希便聚少离多了整整28年……王洛勇、刘琳跨时空演绎《等待》,全场观众被感动得热泪盈眶!这一段剧本改了16次,节目时间较长,但导演组坚持1秒都不愿意剪。 相信大家对邓稼先先生并不陌生,从小就在课本上学过,但其实,“两弹元勋”这个称号只是诸多之一,更多的是你不知道的事。 今天成都申友留学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邓稼先的事迹和生平,虽然五一青年节已过,但是向老先生学习的心态永不会过。 邓稼先(1924年6月25日—1986年7月29日),著名核物理学家,九三学社社员,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核武器研制开拓者和奠基者,两弹元勋。 爱情是“敬你” 邓稼先先生的一生都献给了伟大的祖国,和妻子许鹿希结婚后度过了五年宁静、幸福的生活,便扎身保卫国家和人民的伟大事业中。 邓稼先去世后,许鹿希回忆:“那是1958年的8月份,那天晚上他回来比较晚,他说他要调动工作了,我问他调哪儿去,他说不能说,做什么工作,也不能说,

你给我一个信箱地址我们通信,他说可能也不太行。”结婚五年的一对夫妇,开始了他们聚少离多的人生。 从此,邓稼先的名字便在刊物和对外联络中消失,他的身影只出现在严格警卫的深院和大漠戈壁。邓稼先就任二机部第九研究所理论部主任后,先挑选了一批大学生,准备有关俄文资料和原子弹模型。1959年6月,苏联政府终止了原有协议,中共中央下决心自己动手,研制出原子弹和人造卫星。 为了中国的核事业,他默默无闻,隐姓埋名31年,壮大的蘑菇云见证了他的伟大。 邓稼先去世前有一张与杨振宁合影的照片,照片上邓稼先的嘴角还有着血痕。夫人许鹿希说,那时他已是全身大出血,擦也擦不干,止也止不住了。高强射线导 致的不治之症,这是在他手捧核弹头走出放射区时就心里明白的。

邓稼先颁奖词100字左右

邓稼先颁奖词100字左右 1、当大漠的苍茫点缀了蘑菇云的硝烟,当五星红旗 升起在联合国的上空。是他,长空铸剑,吼出雄师的愤怒; 是他,以身许国,写下山河的颂歌。殷红热血,精忠报国, 他是共和国忠诚的奠基人;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他是中华 民族不倒的脊梁。 2、他,一个忠厚朴实的人,却毅然决然地参与了我国核研究工作;他,一个默默无闻的人,戈壁的风 沙吹散了他的姓与名;他,一个满腔热血的人,为祖国隐姓 埋名几十年。当岁月的车轮碾过那片戈壁时,他的脸上也留 下了车辙;当戈壁风沙在天空狂舞时,那个不知道是谁的灰 色身影与风沙融合在一起。他是党最忠心的儿子,他是中华 民族的骄傲 3、国难当前,方显英雄本色!为了一个坚定的信念,他面对重重困难,无所畏惧,勇往直前。站在选择面前,他 毫不犹豫,愿以身许国,因为他心中怀有梅风傲骨,是龙的 传人,这是不可动摇的内心、血液。为国家奉献出自己的一 切,却又在众人面前不动声色,默默无闻。他,是忠义之大 者! 4、为了祖国,他默默无闻,隐姓埋名31 年,壮大的蘑菇云见证了他的伟大,他使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就 算在临死前,他也面不改色,始终想着祖国,他是真正的中 国男儿。大哉邓稼先。 5、他是黑暗里的一支火把,将中国引向繁荣;他让一朵蘑菇云升腾而起,如一把利剑,吼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 他把生命放在危险之间,把国家领向安全地带。 6、在他心中,事事都轻,人民最重。他清楚,人民是一切。为人民,他奋战28 年;为人民,他奉献自己的一 生。 7、辐射的尖刀往肉里扣,他横竖不说一句话!“科学巨人” ,两弹功臣,他一笑而过;忠厚平实,至死不懈, 他坚持一生。开创祖国核武器,他是先头人;研制中国核导 弹,他是探路者。他是一个“大写的人” ! 8、他,一位具有中国农民朴实气质的人,一位鲜为人知的科学家,一位身为先卒,不怕牺牲的英雄;他开拓了 中华民族核武器事业,让中华民族摆脱了任人宰割的危机。 升腾在空中的蘑菇云,是他奉献一生的回报,是他多少个不 眠之夜的成果。他,邓稼先,我国国防事业上一座不朽的丰 碑! 9、默默无闻是他的性格,忠厚平实、真诚坦白是他的品质。一个坚强的开拓者,不会在蓬断草枯的沙漠中退缩; 一个无私的奠基人,不会起一点私心;一个坚定的工作者, 不会在工作、生活中彷徨。在核武器事业上,他是一个领跑

邓稼先的故事(三)

邓稼先的故事(三) 邓稼先两弹一星的故事 1958年秋,二机部副部长钱三强找到邓稼先,说“国家要放一个‘大炮仗’”,征询他是否愿意参加这项必须严格保密的工作。邓稼先义无反顾地同意,回家对妻子只说自己“要调动工作”,不能再照顾家和孩子,通信也困难。从小受爱国思想熏陶的妻子明白,丈夫肯定是从事对国家有重大意义的工作,表示坚决支持。从此,邓稼先的名字便在刊物和对外联络中消失,他的身影只出现在严格警卫的深院和大漠戈壁。 邓稼先就任二机部第九研究所理论部主任后,先挑选了一批大学生,准备有关俄文资料和原子弹模型。1959年6月,苏联政府终止了原有协议,中共中央下决心自己动手,搞出原子弹、和人造卫星。邓稼先担任了原子弹的理论设计负责人后,一面部署同事们分头研究计算,自己也带头攻关。在遇到一个苏联专家留下的核爆大气压的数字时,邓稼先在周光召的帮助下以严谨的计算推翻了原有结论,从而解决了关系中国原子弹试验成败的关键性难题。数学家华罗庚后来称,这是“集世界数学难题之大成”的成果。 中国研制原子弹正值三年困难时期,尖端领域的科研人员虽有较高的粮食定量,却因缺乏油水,仍经常饥肠响如鼓。邓稼先从岳父那里能多少得到一点粮票的支援,却都用来买饼干之类,在工作紧张时与同事们分享。就是在这样艰苦的条件下,他们日夜加班。“粗估”参数的时候,要有物理直觉;昼夜不断地筹划计算时,要有数学见地;决定方案时,要有勇进的胆识和稳健的判断。可是理论是否准确永远是一个问题。不知道他在关键性的方案上签字的时候,手有没有颤抖…… 邓稼先不仅在秘密科研院所里费尽心血,还经常到飞沙走石的戈壁试验场。他冒着酷暑严寒,在试验场度过了整整8年的单身汉生活,有15次在现场领导核试验,从而掌握了大量的第一手材料。 1964年10月,中国成功爆炸的第一颗原子弹,就是由他最后签字确定了设计方案。他还率领研究人员在试验后迅速进入爆炸现场采样,以证实效果。他又同于敏等人投入对氢弹的研究。按照“邓—于方案”,最后终于制成了氢弹,并于原子弹爆炸后的两年零八个月试验成功。这同法国用8年、美国用7年、苏联用10年的时间相比,创造了世界上最快的速度。 1972年,邓稼先担任核武器研究院副院长,1979年又任院长。1984年,他在大漠深处指挥中国第二代新式核武器试验成功。 邓稼先的故事(三)由语文网小编整理并分享,欢迎老师同学们阅读。如果对你有帮助,请继续支持语文网,并提出您的宝贵建议,小编会尽最大的努力给大家收集最好最实用的文章! >>>更多内容请点击: 课外知识、综合知识 文言知识、文学知识 邓稼先的故事四篇汇总

两弹一星邓稼先的故事

两弹一星邓稼先的故事 1958年秋,二机部副部长钱三强找到邓稼先,说“国家要放一个‘大炮仗’”,征询他是否愿意参加这项必须严格保密的工作。邓稼先义无反顾地同意,回家对妻子只说自己“要调动工作”,不能再照顾家和孩子,通信也困难。从小受爱国思想熏陶的妻子明白,丈夫肯定是从事对国家有重大意义的工作,表示坚决支持。从此,邓稼先的名字便在刊物和对外联络中消失,他的身影只出现在严格警卫的深院和大漠戈壁。 邓稼先就任二机部第九研究所理论部主任后,先挑选了一批大学生,准备有关俄文资料和原子弹模型。1959年6月,苏联政府终止了原有协议,中共中央下决心自己动手,搞出原子弹、和人造卫星。邓稼先担任了原子弹的理论设计负责人后,一面部署同事们分头研究计算,自己也带头攻关。在遇到一个苏联专家留下的核爆大气压的数字时,邓稼先在周光召的帮助下以严谨的计算推翻了原有结论,从而解决了关系中国原子弹试验成败的关键性难题。数学家华罗庚后来称,这是“集世界数学难题之大成”的成果。 中国研制原子弹正值三年困难时期,尖端领域的科研人员虽有较高的粮食定量,却因缺乏油水,仍经常饥肠响如鼓。邓稼先从岳父那里能多少得到一点粮票的支援,却都用来买饼干之类,在工作紧张时与同事们分享。就是在这样艰苦的条件下,他们日夜加班。“粗估”参数的时候,要有物理直觉;昼夜不断地筹划计算时,要有数学见地;决定方案时,要有勇进的胆识

和稳健的判断。可是理论是否准确永远是一个问题。不知道他在关键性的方案上签字的时候,手有没有颤抖…… 邓稼先不仅在秘密科研院所里费尽心血,还经常到飞沙走石的戈壁试验场。他冒着酷暑严寒,在试验场度过了整整8年的单身汉生活,有15次在现场领导核试验,从而掌握了大量的第一手材料。1964年10月,中国成功爆炸的第一颗原子弹,就是由他最后签字确定了设计方案。他还率领研究人员在试验后迅速进入爆炸现场采样,以证实效果。他又同于敏等人投入对氢弹的研究。按照“邓—于方案”,最后终于制成了氢弹,并于原子弹爆炸后的两年零八个月试验成功。这同法国用8年、美国用7年、苏联用10年的时间相比,创造了世界上最快的速度。 1972年,邓稼先担任核武器研究院副院长,1979年又任院长。1984年,他在大漠深处指挥中国第二代新式核武器试验成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