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教案连加
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5.4连加连减》2-人教版
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5.4连加连减》2-人教版一、教学目标1.能够理解加法和减法的关系,掌握连加和连减的方法。
2.能够在实际生活中运用连加和连减的方法解决问题。
二、教学重点1.连加的概念和方法2.连减的概念和方法三、教学准备1.课件:包含相关连加和连减的示例和练习题2.黑板或白板、彩色粉笔或马克笔3.教师准备好相关数学练习册,以便课堂练习四、教学过程第一节:连加的引入1.小组讨论:什么是加法?加法和减法有什么关系?2.教师引导学生理解连加的概念,通过实例让学生体会连加的操作。
3.课堂练习:让学生完成一些简单的连加练习,帮助学生掌握连加的方法。
第二节:连减的引入1.小组讨论:什么是减法?减法和加法有什么联系?2.教师介绍连减的概念,通过实例演示连减的操作步骤。
3.课堂练习:组织学生完成连减的练习,巩固学生对连减的理解。
第三节:连加与连减的综合运用1.教师通过综合练习,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运用连加和连减的方法解决问题。
2.学生讨论:连加和连减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场景,并分享解决问题的方法。
五、课堂小结1.教师对连加和连减的概念和方法进行总结,强调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加练习,提高计算能力。
2.学生对本节课学习的内容进行回顾,答疑解惑。
六、作业布置1.布置相关的连加和连减的作业,巩固学生对本节课内容的掌握情况。
2.提醒学生在家庭作业中注意细节,独立完成作业。
七、教学反思1.教学效果评估:通过课后作业和课堂表现评估学生对连加和连减的掌握情况。
2.下节课改进措施:总结本节课教学中的不足,制定下节课的改进措施。
以上就是本节课《5.4连加连减》的教案内容,希望能够对学生的数学学习有所帮助。
如果有任何问题或建议,请随时与我联系,谢谢!。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连加连减人教新课标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连加连减人教新课标教案: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连加连减人教新课标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人教新课标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材,主要涉及第五章“加法和减法(一)”。
具体内容包括:1. 理解连加的概念,能够正确计算简单的连加题目。
2. 理解连减的概念,能够正确计算简单的连减题目。
3. 能够通过实际情境,运用连加和连减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连加和连减的概念及计算方法。
2.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积极思考的学习习惯。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理解连加和连减的概念,能够正确计算复杂的连加和连减题目。
2. 教学重点:通过实际情境,培养学生运用连加和连减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黑板、粉笔、PPT2. 学具:练习本、笔、小卡片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通过出示一幅图片,图片中有3只小猫在吃鱼,然后又进来2只小猫,问学生:“现在一共有几只小猫在吃鱼?”引导学生回答:“现在有5只小猫在吃鱼。
”教师接着问:“如果我们再给每只小猫一条鱼,那么一共需要几条鱼呢?”引导学生回答:“一共需要5条鱼。
”2.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出示例题:“妈妈买了3个苹果,又买了2个苹果,一共买了几个苹果?”引导学生用连加的方法解答,并解释连加的概念。
接着,教师再出示一道连减的题目:“小明有5个糖果,吃掉了2个,还剩下几个糖果?”引导学生用连减的方法解答,并解释连减的概念。
3. 随堂练习(10分钟)教师给出一些简单的连加和连减题目,让学生独立完成,并及时给予反馈和指导。
4. 小组合作(10分钟)教师让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道复杂的连加或连减题目,通过讨论和合作,共同解答题目。
教师巡回指导,帮助学生解决问题。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加法:3 + 2 = 5减法:5 2 = 3连加:3 + 2 + 1 = 6连减:5 2 1 = 2七、作业设计1. 完成练习本上的连加和连减题目。
《连加》(教案)一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
《连加》(教案)一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出自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材,主要涉及第77页的例题以及相应的练习题。
具体内容包括:理解连加的概念,掌握连加的运算方法,能够运用连加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希望学生们能够:1.理解连加的概念,掌握连加的运算方法;2.能够运用连加解决实际问题;3.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理解并掌握连加的概念和运算方法。
教学重点:让学生能够运用连加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黑板、粉笔、课件学具:练习本、笔五、教学过程1.实践情景引入:我会给学生讲述一个关于小兔子摘水果的故事,让学生们了解到连加的实际应用。
3.例题讲解:我会用课件展示教材中的例题,并详细讲解解题思路和步骤。
4.随堂练习:我会布置一些与教材中的练习题类似的题目,让学生们独立完成,并及时给予指导和解答。
5.小组讨论:我会让学生们以小组为单位,讨论如何运用连加解决实际问题,并分享各自的解题方法。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将包括连加的定义、连加的运算方法以及一些典型的连加例子。
七、作业设计作业题目:1.小明有3个苹果,妈妈又给了他2个苹果,小明一共有几个苹果?2.小红有5个糖果,她吃掉了3个糖果,小红还剩下几个糖果?答案:1.小明一共有5个苹果。
2.小红还剩下2个糖果。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在课后,我会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并根据学生的表现调整教学策略。
拓展延伸:我会鼓励学生们在课后运用连加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并期待他们在下一节课上分享自己的心得体会。
重点和难点解析在上述教学设计中,有几个关键的细节是我需要特别关注的。
这些细节不仅是学生学习的关键点,也是我作为教师需要着重讲解和引导的地方。
一、实践情景引入引入新课的方式对于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理解力都有重要影响。
我选择通过小兔子摘水果的故事来让学生们了解到连加的实际应用。
一年级数学上册《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运算》教案、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让学生掌握连加、连减以及加减混合运算的基本概念,能正确书写运算符号,理解其运算顺序。
2.培养学生运用数一数、画一画等方法进行计算,提高其运算速度和准确性。
3.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如购物找零、计数等,培养其应用数学知识的能力。
(三)学生小组讨论,500字
在学生小组讨论环节,我会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4-6人。我会给出几个实际问题,如“小华有5个糖果,他先给了小明2个,然后又给了小芳3个,最后他自己还剩下几个糖果?”要求学生小组内合作,讨论如何用所学的连加连减运算来解决这些问题。
在讨论过程中,我会巡回指导,观察学生的讨论情况,并及时给予提示和鼓励。通过小组讨论,学生不仅能够巩固所学知识,还能够培养合作交流的能力,同时也能够在讨论中互相启发,形成自己的思考。
(4)小刚有一辆玩具车,他每天玩的时候都会弄丢一个轮子,今天是他第五天玩这辆玩具车,请问他的玩具车现在还剩几个轮子?
3.提高拓展题:针对学有余力的学生,设计一些具有一定难度的加减混合运算题,提高他们的运算速度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例如:
(5)一个数加上5,再减去3,再加上2,最后减去1,结果是10,这个数是多少?
(6)小云在计算一道数学题时,不小心将一个加数和被减数的位置写反了,结果得到的差是12,正确的差应该是多少?
4.自主学习任务:鼓励学生利用课后时间,通过查阅资料、观看教学视频等方式,了解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运算在生活中的其他应用,拓展知识视野。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情境创设,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培养其观察、思考、表达的能力。
2.利用操作、实践、合作交流等教学活动,让学生在探索中发现、总结、运用运算规律,提高其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年级数学《连加连减》的教案
一年级数学《连加连减》的教案一年级数学《连加连减》的教案(精选10篇)一年级数学《连加连减》的教案篇1教学目标:1、学生能借助直观图理解连加、连减的含义。
2、能掌握连加、连减的计算方法和顺序,能正确地口算10以内的连加、连减。
3、初步学习用连加、连减解决生活中的简单的实际问题。
重点难点:1、借助直观图理解连减的含义。
(减法动态图能理解,静态图没有划去、虚线这些鲜明的减法标志,部分学生无法理解图的意思)2、计算顺序是从左到右依次计算,学生一般能掌握。
但是计算时先算左边,得到的结果记在心里,再算右边的。
——这个计算方法(过程)部分学生可能难掌握,需要让学生多说一说。
(同桌说、指名说)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1、出示4组口算(1)学生口答结果,根据学生回答出示答案。
(2)点击课件,暗示。
再点击课件,提出问题:每组的两道题有什么关系?(3)让学生回答。
(说的有点道理即可)2、看图列示(1)出示图片,提问:你看到了什么?(小鸡、男孩、树……)(2)继续提问:你能问一个关于图里小鸡的问题吗?预设:①生:有5只小鸡在吃米,又来了2只小鸡,一共有7只小鸡。
(直接说了)如果学生直接说出一共有7只小鸡,追问:哦,7只小鸡,你是怎么列式的?②生:左边有5只小鸡,右边有2只小鸡,一共有几只小鸡呢?(……能提出问题的估计很少……)如果学生能提出问题,再提问:谁能列算式解决这个问题?(3)根据学生回答出示:5 +2 (=7先不出现)过渡:看来同学们都能看图列算式解决问题了,咱们把图变一变。
(点击幻灯片,进入新知学习)二、探究新知1、连加(1)你又看到了什么?(生1:又跑来了1只小鸡!)(生2:右边有3只小鸡了!)(2)向学生提问:谁能提出一个问题呢?预设情况①:原来有5只小鸡吃米,又来了3只小鸡,一共有8只小鸡。
5 3=8情况②:原来有5只小鸡,又来了2只小鸡,就是7只。
5 2=7 后来又来了1只小鸡,现在一共有8只小鸡。
一年级连加法教案
一年级连加法教案【篇一: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连加》教学案】课题:连加(72页、做一做及练习十一第1-4题)主备教师:刘宏凌使用教师:教学目标1、经历从情境中抽象出来的连加数学问题的过程,理解连加的意义。
2、掌握连加的计算顺序,能正确地进行10以内数的连加计算。
3、初步学会用连加计算解决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简单实际问题,体会连加计算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掌握连加的计算顺序,能正确地进行10以内数的连加计算。
教学难点:学会用连加计算解决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简单实际问题,体会连加计算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具准备:实物投影仪、ppt课件以及小棒等。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流程一、复习巩固3、提问:为什么这两题都用加法计算?二、新知教学1、出示72页的小鸡图第1小题。
ppt课件演示:先出现地上有5只寻觅食物的小鸡,从竹林后面跑来2只小鸡,最后再出现1只小鸡。
观察完动画后,问:图上画的是什么意思,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师问:地上的小鸡由哪几部分组成?要求地上一共有几只小鸡,该怎样求?用什么方法计算?你会列算式吗?列式:5+2+1师:以前我们学的都是两个数加起来,而这道题是3个数加起来,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新知识:连加。
师:连加算式怎样算呢?我们可以按照小鸡出现的先后顺序来计算。
原来的5只小鸡和先跑出来的2只小鸡先加起来,并在连线下面写7,再把7只小鸡和最后跑来的1只小鸡连加起来,把7和1用线连起来,就是8只小鸡,最后在算式后面写上“=8”。
师:谁还能说一说三个数连加应该怎样计算?小结:三个数连加,要先把前面的两个数加起来,再把得数和第三个数相加。
2、完成书72页“做一做”左边的一道题。
学生摆小棒。
在自己的课桌上先摆4根小棒、再摆3根小棒。
根据自己摆的图,想一想该怎样列式?先算什么,后算什么?根据学生回答,教师板书:4+3+1=8。
3、小结:(先让学生自由说,然后教师再引导小结)这节课学习的三个数连加,计算的时候,要先把前面两个数加起来,再把得数与第3个数相加。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连加连减教案推荐3篇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连加连减教案推荐3篇〖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连加连减教案第【1】篇〗教材第65页的内容及练习十四。
教学目标1.初步理解连加、连减算式的含义。
2.掌握连加、连减算式的运算顺序和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重点难点理解含义,掌握方法,正确计算。
教具学具主题图,投影,小棒等。
教学过程一学前准备1.口算10以内数的加减法。
2.算一算。
(1)3加2等于几再加1等于几(2)8减2等于几再减2呢二探究新知1.学习连加。
(1)出示小鸡图。
(前半部分)请同学们用三句话说说图意。
(原来有5只小鸡,又跑来了2只,求一共有几只小鸡)提问:求一共有几只小鸡,怎样列式板书:5+2(2)继续出示小鸡图。
提问:又跑来了1只小鸡,现在一共有几只小鸡谁会列式板书:5+2+1=8(3)提问:这个算式和我们以前学的有什么不同老师说明:像这样有2个加号、连续相加的算式叫做“连加”。
板书课题:连加(4)学习读法:5+2+1读作5加2再加1,表示把5、2、1合起来。
同桌读算式,自由读算式。
(5)学习连加的计算方法。
5+2+1怎样计算呢请再看一遍小鸡图的演示过程。
先演示原来有5只小鸡,又跑来2只,这表示把5和2合起来,就是先算5加2,也就是7,接着再出示跑来1只,表示把7和1合起来,就是再算7加1等于8。
读算式,5加2再加1等于8。
同桌说说计算方法,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先算5加2得7,再算7加1得8)2.学习连减。
(1)先出示8只小鸡,演示走了2只。
提问:还剩几只小鸡怎么列式计算板书:8-2=6演示又走了2只。
提问:又走了几只小鸡还剩几只小鸡配合学生说的,老师板书:8-2-2=提问:这个算式表示什么意思(从8里去掉2以后再去掉2)(2)提问:这个算式和我们以前学的有什么不同老师说明:像这样有2个减号,连续相减的算式叫做“连减”。
板书课题:连减如何进行连减计算呢(3)小组里讨论计算方法并算出得数,然后小组汇报计算的结果和过程。
引导学生:8-2-2等于几,先算8减2等于6,再算6减2等于4。
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5.4《连加、连减》教案
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5.4《连加、连减》教案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5.4《连加、连减》》这一章节主要让学生掌握连加和连减的运算方法。
通过实际例子的展示,让学生理解连加和连减的概念,并能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教材通过丰富的图片和生动的例子,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数学。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刚接触数学,对于运算概念的理解还不够深入。
他们在学习连加和连减时,可能会有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通过具体的例子和实际操作,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连加和连减的概念。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连加和连减的概念,并能正确进行计算。
2.培养学生运用数学思维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连加和连减的概念理解。
2.运用连加和连减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实例教学法和小组合作法。
通过生动的情景和具体的例子,让学生理解连加和连减的概念。
同时,通过小组合作,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掌握连加和连减的运算方法。
六. 教学准备1.教学PPT。
2.练习题。
3.教学道具。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故事情境,引入连加和连减的概念。
例如:小猫买鱼,第一次买了2条,第二次又买了3条,一共买了多少条鱼?让学生思考并回答。
2.呈现(10分钟)呈现PPT,展示连加和连减的例子。
如:3 + 4 = 7,4 + 5 = 9。
让学生观察并理解连加的概念。
同样,展示连减的例子:9 - 4 = 5,8 - 3 = 5。
让学生观察并理解连减的概念。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每组有一个老师。
每组老师给出一个连加或连减的实际问题,让学生进行计算。
计算完毕后,每组派代表回答问题,并解释计算过程。
4.巩固(10分钟)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
题目包括连加和连减的实际问题。
完成后,老师选取部分学生的作业进行点评,并解释正确答案的计算过程。
5.拓展(10分钟)学生分组,每组设计一个连加或连减的实际问题,并展示给其他小组。
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5.4《连加、连减》教案
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5.4《连加、连减》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主要讲解数学一年级上册第5章第4节的内容——《连加、连减》。
1. 教学目标•帮助学生掌握连加、连减的基本概念和方法。
•培养学生对算术的兴趣和自信心。
•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掌握相应的计算技能。
2. 教学重点•连加、连减的基本概念和方法。
•实际情境下的应用。
3. 教学难点•理解和运用连加、连减的概念。
•解决实际问题时的运用能力。
二、教学准备•教材: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
•教具:计算器、教学板书、小黑板、数字卡片等。
•课前准备:熟悉教案内容,准备好教学材料。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通过提出问题或展示实物引入连加、连减的概念,引发学生兴趣,并复习相关的基础知识。
2. 概念讲解教师用简单明了的语言解释连加、连减的概念,并通过实例让学生掌握概念。
3. 实例演练教师设计一些实例让学生动手操作,例如让学生用数字卡片进行连加、连减运算,通过互动学习加深对概念的理解。
4. 拓展应用教师设计一些生活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连加、连减的方法解决,激发学生思考和探索。
5. 巩固练习教师布置相关的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内容,确保学生掌握了知识点。
6. 总结反馈教师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总结,引导学生复习,并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和意见。
四、课堂延伸教师可组织学生进行小组活动,让学生自由探究连加、连减的规律,并共享成果。
五、课后作业设计一定数量的练习题,让学生完成,并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应用所学的连加、连减知识。
六、教学反思教师可回顾本节课教学过程,总结教学中的优点和不足,为下节课教学提供参考。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掌握连加、连减的基本概念和方法,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自信心。
希望学生能在日常生活中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加深对数学的理解和兴趣。
小学一年级数学《连加、连减》教学设计(精选3篇)
一年级数学《连加、连减》教学设计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我们应该怎么写教学设计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小学一年级数学《连加、连减》教学设计(精选3篇),欢迎大家分享。
一年级数学《连加、连减》教学设计1教学内容:P72连加连减教学重点:掌握连加、连减的计算方法,正确进行计算。
教学难点:理解图意,正确列出算式。
教学用具:贴图、投影片。
教学过程:一、复习看谁算得又对又快。
4+2=5+2=7+1=2+1=3+5=6+2=8+2=4+4=8+1=7-2=5-3=9-7=2-2=8-53-2=10-3=7-2=6-1=5-2=1+3=一、新知(一)、1、出示玩具图(投影)2、生观察说图意,你发现了什么数学问题?3、一共有几个玩具?你会列式吗?4、指生汇报,列式。
师板书:4+3+2=95、小组讨论,7这个算式怎么计算?6、说说算式表示的意思7、还可以怎样列式计算?师板书:4+2+32+4+33+4+2……8、生说算式怎样计算?9、运算顺序:先用第一个数和第二个数相加,再用得数加上第三个数板书:连加计算(二)、出示买鱼图(投影)1、看图说图意2、根据图意列式10-2-23、读算式4、试着算一算,生尝试练习5、说说你是怎样计算的?板书:10-3-2=56、哪位同学说说这是一道什么题?板书:连减7、请同学们想想连加和连减题再计算方法上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课间休息放音乐做操。
二、练习1、把复习题中每组相关的题合并成一道连加或连减题并计算(投影)1+3+2=5+2+1=2+1+5=6+2+2=4+4+1=7-2-3=9-7-2=8-5-2=10-3-2=6-1-2=3、先把算式补充完整,然后列式计算。
10-3-()=()同学发表自己的意见填上数使横行、竖行的三个数相加都得9。
23919五、说说你是怎样填出口里的数的。
今天学到了什么?六、板书连加、连减计算4+3+2=910-3-2=5773+4+2=92+3+4=92+4+3=9一年级数学《连加、连减》教学设计2教学目标1.知道连加、连减算式的含义和运算顺序。
《连加》(教案) 一年级上册数学 人教版
《连加》(教案)一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一、教学目标1、理解和掌握加法的基本概念和运算规律。
2、发展学生的观察力、分析力、思维能力。
3、引导学生形成数学语言,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方式。
4、初步学会从实际问题中理解、发现和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及过程A. 了解连加的概念1、向学生介绍运算符号:+2、引导学生用小麻球进行加法操作3、让学生说明两个数进行加法运算的过程4、引导学生说出连加的概念,并举例说明B. 进行连加的练习1、单元讲解后,对于这个领域的练习,需要学生形成自己的思路,教师可以指导学生思考连加的具体操作方法例如:①先把要连加的数按照要求排列②列竖式计算每一列的数③从右向左连加得出结果2、可以用彩色的硬纸板制作算板,以便更好地进行实物操作练习。
C. 教育学生以合理的方式运用连加1、协同学生掌握合理顺序,进行加法连加练习2、构思实际问题,向学生提供基本问题的解决方案,并询问其他学生的更有效的解决方案三、教学方法1、教师授课法2、策略教学法3、探究教学法4、课堂研讨法4、组合教学法五、教学实验为了使学生更好地掌握连加的概念,本课的教育实验将安排如下内容:A. 安排学生,按照要求进行彩色硬纸板的制作,以利于更好的学习和练习。
B. 设计一些小游戏和小测验,以帮助学生加强记忆和思考,提高数字计算水平。
C. 协调家长关心孩子的学习进展,多方位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及时反馈教学成果,同时,也可以充分借鉴家长的意见和建议,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
六、教学反思本课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能够掌握加法的基本概念和运算规律,理解并掌握连加的概念,并且能够应用数学语言形成自己的思考方式,从实际问题中理解、发现和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
但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还是存在一些问题。
例如,在连加的练习中,学生容易产生枯燥和乏味的体验,缺乏情趣和生动性,导致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降低。
此外,在教学过程中还需要进一步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在游戏和背景故事的设定上下一些功夫,增加学生的参与度和兴趣,这样才能使学习更加有趣和富有成效。
《连加、连减》(教案)-一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
教案:《连加、连减》年级:一年级学科:数学教材版本:人教版课时:2课时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连加、连减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进行计算。
2. 培养学生运用连加、连减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1. 连加、连减的计算方法。
2. 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1. 理解连加、连减的意义。
2. 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1. 课件或黑板。
2. 练习题。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5分钟)1. 教师出示课件,展示连加、连减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
2. 学生回答观察到的现象,教师总结:今天我们要学习连加、连减的计算方法。
二、探究新知(1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课件,提出问题:怎样计算连加、连减?2. 学生小组讨论,尝试解答。
3. 教师总结:连加的计算方法是,将两个加数相加,得到和,然后再将和与下一个加数相加,以此类推;连减的计算方法是,将被减数减去第一个减数,得到差,然后再将差减去下一个减数,以此类推。
4. 教师出示例题,引导学生运用连加、连减的计算方法进行计算。
5. 学生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三、巩固练习(15分钟)1. 教师出示练习题,学生独立完成。
2. 教师出示答案,学生自评、互评。
3. 教师总结:通过练习,我们要熟练掌握连加、连减的计算方法,提高计算速度和准确性。
四、课堂小结(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
2.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本节课我们学习了连加、连减的计算方法,要熟练掌握,并能解决实际问题。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5分钟)1. 教师出示课件,引导学生回顾连加、连减的计算方法。
2.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连加、连减的计算方法,今天我们要运用这些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二、探究新知(15分钟)1. 教师出示例题,引导学生运用连加、连减解决实际问题。
2. 学生小组讨论,尝试解答。
3. 教师总结:解决实际问题时,首先要弄清楚题目的意思,然后运用连加、连减的计算方法进行计算。
2023年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连加连减公开课教案(推荐3篇)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连加连减公开课教案(推荐3篇)〖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连加连减公开课教案第【1】篇〗教学目标1.使学生理解连加、连减的意义,掌握运算顺序,正确进行计算.2.初步培养学生连续看图的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3.通过教学使学生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教学重点正确计算连加、连减式题.教学难点牢记前两个数计算结果,再和第三个数相加减.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口算:10以内的加减法.全班学生开火车口算.2.看图列式计算.有几只小鸡在吃米?又走来几只小鸡?求一共有几只小鸡?怎样列式计算?出示:为什么用加法?(要求一共有几只小鸡,就要把吃米的3只小鸡和又走来的2只小鸡含并起来,所以用加法计算.)现在一共有几只小鸡在吃米,走了几只?求还剩几只?怎样列式计算?出示:为什么要用减法?(要求还剩几只,就要从整体5只里面去掉走了的2只小鸡,所以用减法计算.)同学们对于加减法的意义掌握得非常好,今天我们就要应用它进一步学习新知识.二、指导探索:1.教学连加.(1)理解连加的意义【出示小鸡图】有几只小鸡在吃虫子?走来几只?一共是几只?你是怎么算的?(3加2等于5)又走来1只,现在一共是几只?你是怎么算的?(5加1等于6)如果把这幅图连起来看,应该怎样叙述它的意思呢?(引导学生叙述题意:有3只小鸡在吃虫子,走来2只小鸡,又走来了一只小鸡,现在一共有几只小鸡?)要求一共有几只小鸡?谁会列式?你是怎么想的?有和他想法不一样的吗?在学生充分讨论的基础上,老师板书:教师范读算式:3加2再加1等于几.学生齐读算式.说明:在一个算式里,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数相加叫连加.(板书:连加)连加的算式怎样计算呢?下面我们就一起研究这个问题.(2)研究算法.能直接算出结果吗?结合这道题的意思想一想: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归纳出:先算再算.板书:学生自己叙述的计算过程.(3)练习:【出示做一做1】学生摆学具并列式计算.订正时问:这幅图是什么意思?你是怎么算的?2.教学连减.(1)理解连减的意义【出示星星图】一共有几颗星星?剪去了几颗?还剩几颗?你是怎么想的?(8减3等于5)又剪去了几颗?现在还剩几颗?你是怎么算的?(5减1等于4)如果把这幅图连起来看,就是有8颗五角星,先剪去了3颗,又剪去了1颗,求还剩几颗?谁能自己再叙述一下这幅图的意思?(在学生*叙述的基础上指名叙述图意.)要求还剩几颗?怎样列式?板书:这个算式表示什么意思?你知道这样的算式叫什么算式吗?(板书:连减)谁会读这个算式?(2)研究算法.结合题意,互相说一说怎样计算在学生讨论的基础理论上归纳出:先算,再算.板书:学生练习说的计算过程.(3)练习.【出示做一做2】学生摆学具并列式计算.订正时问:这幅图是什么意思?你是怎么算的?三、巩固练习.1.看算式摆学具.出示:让学生用学具摆出这两道题,要求边摆边叙述题意.2.看算式直接说结果.四、课堂小结.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连加算式表示什么?连减算式呢?怎样计算连减式题?怎样计算连减式题?(结合例题来总结).〖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连加连减公开课教案第【2】篇〗教学目标(1)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分数连加、连减的计算方法。
2023年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连加连减教案(精选3篇)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连加连减教案(精选3篇)〖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连加连减教案第【1】篇〗教学构想:连加连减是在教学10以内加、减的基础上,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加、减法的意义,进一步熟练加、减法的口算,学习解决稍复杂一些的实际问习题,并渗透加减两步计算的运算顺序,为后面学习20以内的进位加和退位减做好准备。
教学内容:一年级上册,连加连减。
教学目的:⑴使学生在实际情境中,知道连加连减的含义和运算顺序。
学习有关连加连减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的计算。
⑵在观察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训练学生思维的灵敏性,在操作、讨论、交流中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得出多样的算法。
⑶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学习兴趣,使学生想学、乐学、会学。
初步感知连加连减与日常生活的联络。
教学重点:理解并说出连加连减的含义。
教学难点:依照图意,找出规律,培养学生的探索能力。
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师:非常快乐能与孩子们共同学习!孩子们的口算能力是不是很棒呀(是)非常有自信!那教师就来考考你们。
出示口算课件师:孩子们的口算能力真棒!真是个口算小能手!认真观察这四组算式有什么雷同点和不同点?报告:每组标题,两道口算习题都是用前面算得的得数接着加或者减。
今天我们就运用这样的知识来学习新的本领!好吗?二、创设情境,初步领会⑴教学例习题(一)教学连加师:上周末,教师去了一趟农场,在农场里认识了一位新朋友,他的名字叫华华。
你们想认识他吗?展示图1,瞧!他在干什么?生:他在喂小鸡。
师:华华是个热爱劳动的好孩子。
你们想不想像他一样?(想)那么在家里要多帮助爸爸、妈妈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好吗?(1)出示喂小鸡的情景课件,老师分步操作,学生观察操作1: 5只小鸡在吃食,又跑来了2只。
师:看到这里你知道了什么?(一共有7只小鸡)谁会列式?口头操作2:又来了1只。
师:这下你又想告诉大家什么?生:又来了1只……师:谁会用自己的语言来描述方才的画面?生:华华喂5只小鸡,跑来了2只,又跑来1只。
人教版(2024)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2单元《连加、连减》教案及反思
人教版(2024)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2单元《连加、连减》教案及反思一、教材分析本节课内容为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中关于10的认识和加、减法中的《连加、连减》部分。
在学生学习了10以内数的认识和简单加、减法之后,引入连加、连减的概念,旨在帮助学生理解连续计算的过程,并能够在实际问题中运用。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初步掌握连加、连减的计算方法,为后续的复杂计算打下基础。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 掌握连加、连减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进行10以内数的连加、连减运算。
- 能在实际情境中识别并应用连加、连减。
2. 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比较、操作等活动,理解连加、连减的意义。
- 经历从直观到抽象,从具体到一般的学习过程,培养逻辑思维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 培养学生认真细致、严谨求实的学习态度。
三、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 理解连加、连减的意义和计算方法。
- 能正确进行10以内数的连加、连减运算。
2. 教学难点:- 理解连加、连减的连续计算过程。
- 在实际问题中正确应用连加、连减。
四、学情分析一年级学生已经初步掌握了10以内数的认识和简单加、减法,但他们的计算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仍处于发展阶段。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直观演示、动手操作和实际应用,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 情境导入:展示一个小朋友在果园里摘苹果的图片,提出问题:“这个小朋友先摘了3个苹果,然后又摘了2个,接着再摘了1个,他一共摘了多少个苹果?”- 学生观察图片,思考问题,尝试用自己的方式解答。
2. 新知探究- 引导学生将问题转化为数学表达式:3 + 2 + 1 = ?- 教授连加的概念,让学生理解这是连续进行的加法运算。
- 通过小组活动,让学生使用小棒或其他学具模拟摘苹果的过程,并尝试计算。
- 小组内交流计算方法,教师巡视指导。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二:快乐学习连加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二:快乐学习连加在一年级的数学教学中,加法可以说是最基础、最重要的内容之一。
想要让学生们掌握好加法,就需要用心设计教学内容和教学环节,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下掌握加法。
本篇教案将以“快乐学习连加”为主题,介绍一些教学方法和教学环节,帮助教师们更好地指导学生。
一、知识目标1.理解加法的概念与基本操作;2.掌握小学数学中的加法口诀;3.掌握连加运算法则,能按照要求完成简单的连加练习。
二、教学方法1.提纲挈领法:通过考虑问题的全面性,对学生学习连加这一数学内容的综合认识进行引导和培养。
2.竞赛教学法:利用学生天性的竞赛意识,增强学生对数学内容的兴趣,同时也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能动性。
3.游戏教学法:游戏不仅是孩子们最喜欢的形式,也是十分有效的掌握知识的方法之一。
通过设计各种小游戏,让学生在轻松的学习氛围中掌握加法。
4.互动教学法:增加学生参与的机会,让学生在互动中学习。
鼓励学生互相帮助,增强学生的集体观念和合作意识。
三、教学环节1.课前热身:在教学之前,可以利用一些歌曲、故事等形式进行热身。
例如,播放一首《加一乐》,引导学生一起哼唱,更好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和兴趣。
2.口算游戏:比如说,一个学生报一个数字,下一个学生在该数字的基础上加上一个特定的数字,接着下一个同学在上一个的数字上再加上一个特定的数字,让学生一边玩游戏,一边练习口算加法。
3.连加数游戏:设定一个目标数字,让学生分别在同样一组数上操作,在最短的时间内,算出目标数字,可以判断得分,鼓励学生合作参与。
通过小组和个人对抗,帮助学生掌握联加法的操作技巧。
4.演唱歌曲:准备一个与加法相关的歌曲,口感优美,节奏活泼,同时通过歌曲来传授小学数学中的加法口诀,让学生在轻松的环境下学习并练习口算。
5.以字符串的形式让学生来加和:学生们通过输入字符来进行加法操作,更便利于无笔算法的掌握,从而可以更加轻松顺畅地完成口算任务。
四、教学小结本篇教案主要解决了如何帮助一年级学生学习连加的问题。
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5.4连加连减》5-人教版
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5.4连加连减》5-人教版
一、教学目标
1.能够用加法和减法解决简单的数学问题。
2.能够理解连加和连减的概念。
3.能够在日常生活中灵活运用连加和连减的方法。
二、教学重点
1.连加和连减的概念及运算方法。
2.连加和连减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三、教学内容
1. 连加
•让学生理解连加的概念,例如:1+2+3+4 = ?。
•练习连加的基本算术运算。
2. 连减
•让学生理解连减的概念,例如:10-3-2 = ?。
•练习连减的基本算术运算。
四、教学准备
1.教材《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
2.黑板、彩色粉笔或白板标尺
3.教学课件或学生练习册
五、教学过程
1. 导入
•通过简单的数学游戏或问题引入连加和连减的概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 讲解
•依次讲解连加和连减的定义及运算方法,引导学生掌握。
•通过示范题目让学生理解各种情况下的连加和连减方法。
3. 练习
•让学生进行相关练习,巩固连加和连减的运算方法。
4. 拓展
•提出生活中的案例问题,让学生应用连加和连减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六、教学总结
•总结连加和连减的概念及运算方法,强调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价值。
七、作业布置
•布置相关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内容。
以上就是本课程的内容及教学安排,希望通过本次教学,学生能够掌握连加和
连减的基本概念,并能够在实际生活中灵活应用。
人教新课标一年级上册数学《连加 连减》教案
人教新课标一年级上册数学《连加连减》教案一、教学目标1.能够灵活使用加法和减法进行简单的计算。
2.理解加法和减法的概念,能够在日常生活中应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3.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计算能力。
二、教学重点1.加法的运算规则及其应用。
2.减法的运算规则及其应用。
三、教学难点1.连加、连减的理解和运用。
2.连加、连减的灵活应用。
四、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好教材《人教新课标一年级上册数学》。
2.准备足够的教学素材。
3.课前将教案内容及流程做好详细准备。
五、教学过程1. 授课导入在黑板上写出一些简单的加法和减法算式,让学生逐个解答,激发学生对加减法的兴趣和求解欲望。
2. 新知讲解•介绍加法和减法的概念,区分两者的不同之处。
•讲解连加和连减的意义及基本运算规则。
3. 操作练习让学生分组进行加减法的练习,鼓励他们相互合作,共同解决问题。
4. 拓展练习设计一些拓展性的练习题,让学生在灵活运用加减法的同时,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5. 总结回顾对本节课所学知识进行简要总结,并鼓励学生积极思考、提问。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主要围绕加法和减法进行教学,通过连加和连减的讲解和练习,增强学生对加减法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通过更多的实际例子和生活场景,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加减法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七、课后作业布置一些简单的加减法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内容并进行复习。
以上就是本节课的教案内容,希望能够对老师们的教学工作有所帮助,也希望学生们能够在学习中取得更好的成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教案——连加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72页例1及练习十一的第1、2、3、4题。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从实际情景中抽象出连加计算数学问题的过程,直观理解连加计算的意义。
2.掌握连加计算的方法,能正确地计算10以内的连加计算。
3.初步学习用连加计算解决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简单实际问题,体会连加计算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具、学具准备
1.10根小棒
2.实物图形卡片
3.多媒体课件
4.装钱的信封。
教学设计
质疑激情
导语:同学们,小明是一个爱劳动的孩子。
今天,她又在帮妈妈干活了,瞧!小明在干什么?(出示多媒体课件,小明在喂5只小鸡)请问:现在地上有几只小鸡在吃米?
[运用多媒体课件,借助学生喜闻乐见的动画来开始上课,学生比较感兴趣,能很快地投入到学习的状态。
同时也进行品德教育。
]
操作探索,学习新知
1.引导观察。
请同学们看屏幕观察。
(小明在喂5只小鸡,接着出示跑来2只小鸡,停顿一下,最后出示跑来1只小鸡)
[观察动画,突破了本节课的难点,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
2.交流、汇报。
a.问:你从屏幕上看到了什么?
b.小组交流。
c.学生汇报。
(学生可能说:小明在喂5只小鸡,跑来2只小鸡,又跑来1只小鸡,共有几只小鸡?也可能说有5只小鸡在吃米,跑来3只小鸡,共有几只?提醒学生,跑来的学生说出算式,5+2+1,教师问:这个算式和我们以前学过的算式一样吗?不一样。
3只是一起跑来的吗?)
[小组学习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
通过学生的发言锻炼了学生的口语能力,也很自然地引出了课题。
]
d.引导
揭示课题:像这种算式我们叫连加。
板书课题:
3.探究连加计算的顺序方法。
a.提问:5+2+1=8,你是怎样算出数的?
b.小组合作探索方法。
c.小组汇报。
学生可能说◆一个一个地数出来的。
◆5只加上2只是7只,再加上1只是8只。
◆共跑来3只,加上原来的5只,共是8只。
(不管哪种方法,学生只要说出理由,都给予肯定。
)
[教师让学生说,但并不限制学生的说法,体现了现代教学思想的算法多样化,也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
]
d.教师总结计算顺序和方法。
板书5+2+1=8
应用拓展
1.动手操作:
a.教师谈话,拿出小棒,跟老师这样做:先拿出4根,再拿出2根,最后拿出3根。
共拿出了几根?列算式说得数。
b.学生活动。
请照老师的样子,和你的同位,来试一试:拿小棒、说算式、说得数。
[学生并不是简单重复老师的动作,而是通过自己的动手操作,理解了连加的顺序,深化了新知。
]
2.巩固练习。
多媒体课件出示练习十一的第2题,学生先说题意,再填在书上,指名学生说,集体订正。
3.变式练习:游戏:从信封内拿出8分钱。
[运用自己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体验到了数学的价值。
]
a.教师提要求:1.信封内有6个1分、4个2分、1个5分,请你拿出8分钱,看有几种拿法,填在表里。
2.同位合作,一人拿,一人记。
b.学生展示拿法。
[通过变式练习,让学生真正明白了:学习数学是为了解决实际生活中存在的现实问题,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学习数学是生活的需要。
同时也巩固了本节课所学的知识,调动了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
课堂小结
问学生:本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
教学设计说明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上册》特别强调要体现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观察能力,要体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因此我在设计这节课时,努力体现这几方面。
教材提供的是一幅小朋友喂鸡的图,利用这幅图抽像出连加计算类型的题。
连加对于刚上小学的一年级学生来说,是学习的难点。
因为它是由两个计算步骤构成的一个连续的口算过程。
在计算中要先记住前两个数相加的结果,再与第三个数相加,才能完成计算任务。
一年级的学生往往把第一步计算的结果忘记,因此第二步的计算也就不容易了。
因此我设计了连动的多媒体课件,引导学生观察:地上有5只小鸡,跑来了2只,停一下,又跑来了1只,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
观察画面上的动画过程,理解5+2+1的意义和计算顺序。
本节课采用小组合作的教学形式,发挥学生的主体性,通过学生计算顺序。
首先让学生观察连动的多媒体课件,让学生说一说是什么意思。
通过学生的探究得出连加的计算方法:学生可能先加前面两个数,再同第三个数相加;也可能先加后面的两个数,再同第一个数相加,都可以,只要学生能从中体验出连加的意义就行。
多让学生说一说自己的想法。
再通过动手操作,进一步巩固连加的意义和顺序,加深对连加的理解。
最后通过一个拿8分钱的游戏,让学生明白所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从而感知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学数学是生活的需要,并进一步巩固所学的知识,发散了学生的思维,培养了学生的动脑、动手能力。
语文课本中的文章都是精选的比较优秀的文章,还有不少名
家名篇。
如果有选择循序渐进地让学生背诵一些优秀篇目、精彩段落,对提高学生的水平会大有裨益。
现在,不少语文教师在分析课文时,把文章解体的支离破碎,总在文章的技巧方面下功夫。
结果教师费劲,学生头疼。
分析完之后,学生收效甚微,没过几天便忘的一干二净。
造成这种事倍功半的尴尬局面的关键就是对文章读的不熟。
常言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如果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学生反复阅读课文,或细读、默读、
跳读,或听读、范读、轮读、分角色朗读,学生便可以在读中自然领悟文章的思想内容和写作技巧,可以在读中自然加强语感,增强语言的感受力。
久而久之,这种思想内容、写作技巧和语感就会自然渗透到学生的语言意识之中,就会在写作中自觉不自觉地加以运用、创造和发展。
专家评析
教师范读的是阅读教学中不可缺少的部分,我常采用范读,让幼儿学习、模仿。
如领读,我读一句,让幼儿读一句,边读边记;第二通读,我大声读,我大声读,幼儿小声读,边学边仿;第三赏读,我借用录好配朗读磁带,一边放录音,一边幼儿反复倾听,在反复倾听中体验、品味。
家庭是幼儿语言活动的重要环境,为了与家长配合做好幼儿阅读训练工作,孩子一入园就召开家长会,给家长提出早期抓好幼儿阅读的要求。
我把幼儿在园里的阅读活动及阅读情况及时传递给家长,要求孩子回家向家长朗诵儿歌,表演故事。
我和家长共同配合,一道训练,幼儿的阅读能力提高很快。
本节课借助多媒体技术,在学生观看动画的过程中,突破重难点。
也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
一年级的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相对比较弱,因此教师创造了许多动手操作机会,让每个学生都参与到了学习中。
但教师没有仅仅限于知识的教学,更注重知识的运用,让学生学会必要的知识后,及时让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巩固了所学的知识,也让学生体验到了所学知识与
日常生活的紧密联系,为今后学习数学鼓足了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