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讲农业基本经营制度
初级经济师《经济基础》知识点我国农村的基本经济制度
![初级经济师《经济基础》知识点我国农村的基本经济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56fdf857af1ffc4fff47ac07.png)
初级经济师《经济基础》知识点:我国农村的基本经济制度八、我国农村的基本经济制度我国经济体制改革是率先从农村开始的,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又是以实行土地的家庭承包经营责任制为主要标志。
家庭承包经营责任制没有改变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的性质,只是改变了经营方式,由相对集中的统一经营改为以家庭为单位的分户经营。
家庭承包经营责任制是我国农村经济制度的基础,也是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经营方式的基础。
家庭承包经营责任制与以社会化服务为内容的集体统一经营相互依存,构成了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内部的双层经营体制。
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含义:是指以市场为导向,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以本地优势资源为依托,依靠多种形式的龙头企业带动,形成生产—加工—流通一体化的产业体系和利益机制。
【例题1·单选题】(20XX年、20XX年)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并未改变农村土地的集体所有制性质,只是改变了农村土地的()。
A.种植结构B.经营方式C.分配方式D.管理模式【答案】B【解析】家庭承包经营责任制没有改变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的性质,只是改变了经营方式,由相对集中的统一经营改为以家庭为单位的分户经营。
【例题2·多选题】关于在我国农村实行的家庭联产承包经营责任制的说法,正确的有()。
A.它是土地改革以后我国农村生产关系的一次重大调整B.它没有改变农村土地的集体所有制性质C.它没有改变农村土地的经营方式D.它是作为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内部的一个经营层次而存在的E.它独立于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之外【答案】ABD【解析】选项C错误,家庭承包经营责任制改变了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的经营方式,选项E错误,家庭承包经营责任制与以社会化服务为内容的集体统一经营相互依存,构成了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内部的双层经营体制。
第2章 农业企业制度 农业企业经营管理 教学课件_477
![第2章 农业企业制度 农业企业经营管理 教学课件_477](https://img.taocdn.com/s3/m/d68ffc5f4a7302768e9939cf.png)
• 技术基础仍然是手工劳动和手工工具,因而对 劳动生产率提高十分有限。
2020/6/16
工厂制度
• 工厂制作为企业的一个发展阶段和一种具体组织 形式,在制度内涵及其运作方式方面,与工场手 工业主要有以下区别:
2020/6/16
现代企业制度的内容
• 内部管理制度
– 劳动用工制度 – 人事分配制度 – 财务会计制度 – 管理工作制度
2020/6/16
现代企业制度的形式
独资企业
合伙 企业
企
业
的
形
公司
式
企业
2020/6/16
现代企业制度的形式
• 独资企业
– 又称个人业主制企业,是由一个自然人出资自主经营 或雇工经营,资产和盈利归投资人个人所有,投资人 以其个人财产对企业债务承担无限清偿责任的经营实 体。
– 优点:公司法人财产的稳定性;偿债责任的有限性; 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性;资金筹集方式的多样性; 公司生命的永续性。
– 种类:根据股东所负有责任不同,可分为无限责任公 司、有限责任公司、两合公司、股份有限公司、股份 两合公司、一人公司等。在我国主要是有限责任公司 和股份有限公司两类。此外,还有国有独资公司等。
本章内容要点:
• 企业制度的演变过程 • 现代公司企业的发展趋势 • 现代企业制度的特征 • 现代企业制度的内容 • 现代企业制度的形式 • 现代农业企业制度的建立
2020/6/16
工场手工业制度
• 由家庭手工业向工场手工业过渡的过程中,起决 定性作用的是靠原始积累形成的高利贷资本和商 人资本。
– 优点:开办和停业简单,产权转让自由;税负较轻, 利润归业主个人所有;经营灵活,决策迅速;独享企 业的经营管理权;容易保守商业秘密。
农业政策与法规任务二教案:农业生产经营体制政策与法规
![农业政策与法规任务二教案:农业生产经营体制政策与法规](https://img.taocdn.com/s3/m/ec62ad480640be1e650e52ea551810a6f524c8ff.png)
农业生产经营体制的沿革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政策与法规农业产业化经营政策与法规任务二农业生产经营体制政策与法规一、教学分析 1基本信息 授课内容 授课学时任务2农业生产经营体制政策与法规 课程名称授课对象 农业政策与法规 2 21休闲农业经营与管理课程性质 专业课 授课地点2.教学内容本次课2学时教学内容学习,主要介绍农业生产经营体制的历史沿革、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建立与完善、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的政策与法规、农业产业化经营政策与法规等,要求掌握我国农业生产经营体制的基本形式、农村家庭承包经营制度的建立与完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建立与发展、农民社会化服务体系的建立与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政策与法规、农业产业化经营政策与法规等内容。
(I)学校易职教平台:发布课前任务;对学生提交结果进行评价;(2)智慧职教资源库: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学习平台资源,用于课前预习与课后拓展; (3)远程连线:让学生体验现实场景。
学历课程钱小莉胡永盛2023-094)617:21 ©序号课程名称1 农业政策与法规所属专业休闲农业经营与管理•韧溺V・返回课程类型课程负责人亩核人创建时间操作二、教学过程三、考核评价教学评价互动、课后测试、实训等进行评价,学生主要对各环节进行自评及互评,企业专家主要对学习效果评价,占比分别为课前15%,课中70%,课后15%o四、教学效果与反思1教学效果(1)线上体验:加强线上学生的参与度;(2)企业指导:通过企业专家评价方案,深度推进校企融合,实现岗课一体;(3)情景模拟:试错学习、高效学习,提升信息素养。
2.教学反思与改进不足:情景模拟方案编制效率不高。
改进措施:合理分工,使组全员参与,全方位参与,高效高质量完成任务。
第二讲农业基本经营制度
![第二讲农业基本经营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4a1485eddc3383c4bb4cf7ec4afe04a1b071b0eb.png)
第二讲农业基本经营制度农业基本经营制度是指国家对农民实行的一系列农业经营方针和政策。
这一制度的目的是通过国家对农业的引导和支持,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率和质量,保障农民的权益,推动农业现代化建设。
农业基本经营制度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农业生产组织形式。
国家鼓励农民发展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组织形式,提倡农民通过集体经营、规模经营来提高农业效益。
同时,还要保护农民自愿参与合作的权益,防止强制扣押合作资本和剥夺个人劳动收益。
2.土地制度。
国家积极推进农村土地,鼓励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实行“家庭承包、集体领导、土地流转”的农地三权分置。
这样有助于提高农民的土地流转收益和经营效益。
3.农业科技创新和推广。
鼓励农民运用先进的农业科技和设备,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率和质量。
国家还加强农业科技研究和示范,推广适合本地区条件的农业技术和模式,帮助农民提高农业生产技术和管理水平。
4.生产经营政策。
国家对农业生产提供一系列的优惠政策,如减免农业生产税和土地租赁费用、提供农业生产资金支持、建立农业保险制度等。
这些政策有助于减轻农民的负担,激发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益。
5.农产品市场化。
国家鼓励农民发展农产品的生产加工、流通和销售,推动农产品市场化和农业产业化。
同时,还要落实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制度,加强监管力度,保障农产品的品质和安全。
6.农村金融。
国家鼓励金融机构增加对农业的信贷支持,减少贷款利率,提供更加便利的金融服务。
通过金融体系,提高农业的融资能力,促进农业产业的发展。
农业基本经营制度是农业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基础和保障。
通过和创新,国家不断完善农业基本经营制度,促进农业生产的发展和农民权益的保护。
这将有助于提高农业产能和质量,增加农民收入,推动农村经济的提质增效,实现农业现代化和农村振兴的目标。
农业经营制度与经营组织第二章
![农业经营制度与经营组织第二章](https://img.taocdn.com/s3/m/f758d92c58fb770bf78a551b.png)
(二)现阶段我国农业基本经营制度的 特征
1.家庭承包的基础经营 2.集体经济的统一经营 3.统一经营层次与基础 经营层次是农业经济组 织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
1.家庭承包的基础经营
坚持了农业中最重要的生产资料——土地 的公有制,从根本上保证了土地的合理利 用和防止土地私有制下农民的两极分化。 与此同时,寻找到了以家庭承包为土地公 有制的实现形式。这种经营制度,通过承 包把土地的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赋予农 民家庭有土地的使用权和经营权。
(一)市场型农业经营组织(续)
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过程中,农户 分散经营的不适应性日益凸现,已严重阻碍 了农业发展,其不仅表现在农业生产的社会 化、组织化、规模化、产业化程度很低,农 民抵御风险的能力弱等方面; 而且农业技术进步缓慢,农业整体竞争力不 强。
(二)科层型农业经营组织
农业生产者之间通过科层体系结合在一起 的方式称为科层型农业经营组织。在这种 组织中,农业生产者通过科层体系在一个 较大的组织内通过车间式分工完成农业生 产和再生产的全过程,其最典型的代表就 是农业企业组织。
(一)市场型农业经营组织
市场型农业经营组织是一种非常松散的连 接方式,在这种经营组织中,单个农户在 市场的调节下分散独立地从事农业的生产 和交易活动,相互之间不进行稳定而长久 的联合与合作,其典型代表是传统农业中 的农业经营组织方式。
(一)市场型农业经营组织(续)
这种经营组织的主要特点表现为: 第一,农户是农业生产经营的主体,拥有完全的经营自主权和决 策权。 第二,市场价格是农户进行决策的指示器,并通过价格机制来配 置农业生产要素。 第三,农户间的合作性较差,农户单独进入市场进行交易,从农 业生产资料的购买到农产品的销售完全通过市场完成而不依 赖任何组织。 第四,农户数目众多,产业集中度低,生产者之间竞争激烈。 第五,农业生产经营的组织费用和监督费用很低,但生产成本和 交易费用高昂。
农作经营制度
![农作经营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70e3968d804d2b160a4ec098.png)
◆ 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对策
☆ 转变观念,加强领导 ☆ 正确选择主导产业 ☆ 正确选择龙头企业,创建产业协会,培育
主导产业产品的批发市场 ☆ 建立农业产业化运行机制 ☆ 建立农业产业化的支持体系
政策与法律;资金投入;社会化服务;市场体系建立; 农业科研、推广和教育。
◆ 农业经营规模的衡量指标
☆ 农土地面积 农业经营规模的决定性因素 衡量农业经营规模的基本指标
☆ 非土地要素的投入量 ☆ 产出量
◆ 影响农业经营规模的主要因素
农业生产力水平
农业生产工具的类型 农业生产单位采用技术的类型
节省人力型技术 节省土地型技术
农业劳动者的文化技术素质和经营管理水平
市场经济的发展程度
◆ 农业产业化经营的运行机制
组织机制
☆ 松散型:市场随机交易型 ☆ 半紧密型 :合同契约为纽带 ☆ 紧密型:资产关系(股份制、反租倒包等)
利益机制
共同利益最大化及分配合理化是产业化的根本保证。
利益机制包括利益的创造和分配。前者是基础、依据,后 者促进前者,是利益机制的关键。
利益分配: ☆ 贡献大小 ☆ 创新和承担风险能力 ☆ 各经济主体垄断的程度 ☆ 联合体的性质 ☆ 产业化的整体效益 ☆ 外部环境:市场风险、产业风险、政策等
指农业生产方法和形式。 ☆ 生产方法属于生产力的范畴,主要通过生
产工具、动力、水利设施等体现出来。
☆ 生产形式属于生产关系的范畴,即:生 产的组织形式。
家庭(承包制)经营;简单协作;农场经营;产业化经营
◆ 农业经营规模
指农业要素在农业生产经营单位上的量的聚 集程度、配置比例和组合方式。
◆ 组织管理体系
组织管理: 通过建立组织结构,规定职务或职位,明确 责权关系,以使组织中的成员互相协作配合、 共同劳动,有效实现组织目标的过程。
农业基本经营制度
![农业基本经营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9fd690647cd184254a353529.png)
一,农业承包合向的订立
订立承包合同,必须遵守法律、法规和国家政策, 执行村集体经济组织大会或者村民会议决议·兼顾国 家、集体、个人三者利益。
(一)农业承包合同的当事人 农业承包合同的当事人包括发包方当事人和承包方
当事人。
1·发包方。
①属于全村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如果建立有 全村村民都参加的区城性村集体经济组织的, 由村集体经济组织作为发包方,将土地承包 给村民经营。②已经分别属于村内两个以上 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农民集体所有的,由村 内各该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作为发包方·将土地 承包给集体经济组织的成员;没有集体经济组 织的·由相应村民小组作为发包方,将土地承 包给其成员经营。③属于全乡(镇)农民集体 所有的土地·由乡(镇)某体经济组织经营或者 作为发包方发包经营。
二、土地延包政策
(一)稳定和完善土地承包关系 (二)关于延长土地承包期的政策
1·在第一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土地承包期再延长30 年,指的是土地承包经营的期限。集体土地实行家 庭承包制度,是一项长期不变的政策。
2·土地承包期再延长30年,是在第一轮土地承包的 基础上进行的。开展延长土地承包期工作,要使绝 大多数农户原有的承包土地继续保持稳定。不能将 原来的承包地打乱重新发包,更不能随意打破原生 产队土地所有权的界限,在全村范围内平均承包。 已经做了延长土地承包期工作的地方,承包期限不 足30年的;要延长到30年。
具体来说进行土地调整的条件是:
①对承包的土地的调整是在个别承包经营者之间进行 的,而不能进行大范围、全局性的调整。
②对承包的土地进行的调整应当是适当的调整,不得 做不适当的调会议三分之二以上 成员或者三分之二以上村民代表的同意,未经村民会 议三分之二以上成员或者三分之二以上村民代表同意 的,不行进行承包土地的调整。
农村的基本经营制度
![农村的基本经营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6bbb2205bf23482fb4daa58da0116c175f0e1e92.png)
农村的基本经营制度1. 农村的基本经营制度啊,那可是咱农民的根!就像大树的根基一样重要,你说要是根基不稳,这大树能长得好吗?咱农村不就是靠着这基本经营制度才发展起来的嘛!就拿俺们村来说,因为有了这个制度,大家种地积极性可高了,日子过得红红火火。
2. 农村的基本经营制度呀,那真的是农民的宝贝!这不就好比是一艘大船,带着咱农民在发展的海洋中稳稳航行嘛!俺们隔壁村实行了这个制度后,农业产业发展得可棒了,大家收入都增加了不少呢!3. 你可别小瞧农村的基本经营制度,它可是有着大作用呢!就跟那阳光雨露对于庄稼一样重要,不可或缺呀!咱村有户人家,以前日子过得紧巴巴的,后来靠着这个制度,搞起了特色养殖,现在生活可滋润了。
4. 农村的基本经营制度,真的是太关键啦!它就如同夜晚的明灯,照亮咱农民前进的道路呀!你看那远处的村子,就是因为落实好了这个制度,现在成了远近闻名的富裕村。
5. 哎呀呀,农村的基本经营制度真的太了不起了!就好像是给农村发展安上了翅膀一样,能飞起来啦!咱镇上有个村,自从严格执行这个制度,那村里的变化简直让人惊叹!6. 农村的基本经营制度,那可是咱农民的保障啊!这不就是冬天里的那一团火嘛,暖人心窝呀!我们村的老李头,就是因为这个制度,把他的果园经营得有声有色。
7. 农村的基本经营制度哟,真的是威力无穷!就跟那神奇的魔法一样,能让农村大变样呢!附近有个村以前很落后,现在因为这个制度,一下子就发展起来了,多厉害!8. 农村的基本经营制度,这可是咱农村的宝贝疙瘩呀!好比是一把钥匙,能打开农村富裕的大门呢!咱村的小王,借着这个制度的东风,搞起了电商,把农产品卖到了全国各地。
9. 农村的基本经营制度,绝对不能小看呀!它就像一个强大的后盾,让咱农民放心大胆地干!隔壁镇的一个村,就因为这个制度,吸引了好多年轻人回来创业呢。
10. 农村的基本经营制度,真的是太重要啦!这就像是建房的基石呀,没有它可不行!咱县有个村一直发展得很好,问其原因,就是因为这个制度落实得特别到位。
第七章--我国农业经营制度
![第七章--我国农业经营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cf928a35f242336c1fb95e04.png)
*第七章我国农业经营制度第一节我国农业基本经营制度——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查《农业经营制度》、《中国农村经济改革研究》第五章“三个飞跃”)(三)农业经营形式的特点1、农业家庭经营形式适合于农业生产的特点。
2、联产承包的形式适合于农业生产的特点。
3、农业生产在空间上的分散性和农作物单位面积产量的有限性,使得农业经营单位必须拥有一定规模,才能达到规模经济效果。
第二节农村股份合作制(查《农业经营制度》)第三节乡镇企业产权制度与运行机制(查《农业经营制度》)第四节农村私营经济的发展政策(查《农业经营制度》,李燕凌关于“非公有制林业”论文)第一节我国农业基本经营制度——家庭联产承包责任(一)农业基本经营制度包括中国在内的东方后发国家在现代化进程中,利用传统组织资源和制度资源保护农业,避免走西方国家农业先衰落再由工业“反哺”的老路,已经被认为是重要的发展经验。
中国市场取向的农村改革试验区的实证过程也可以说明,利用传统资源,在明晰产权的基础上重建双层经营条件下的农村基本经济制度,解决联产承包责任制推行十几年以来日趋复杂的财产关系问题,进而在市场经济的挑战面前,以组织创新和制度创新保障农业做为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的地位,乃是现阶段切实可行的政策选择。
遗憾的是,这种维系中国传统农业稳态结构的制度特性,使产权完全排他性质的“独立经济主体”、与之对应的市场交换关系和市场化的企业制度等,至少是在现阶段显得似乎并不适用于中国农村社区经济现实。
同时,本项研究认为,假设到下世纪中叶这样的长程式来看,我国的农业资源禀赋仍不能根本必善;那也就总味着小农村社条件下的农业经济,只能做出与西方市场经济不同的基本经营制度选择。
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大包干)”引起的组织制度变化上下五千年的中国农业文明,一向是以氏族村社制度之下的小农经济为基础的。
而在五十年后期从高级社向人民公社跃进的农业集体化运动中,所提出的“一大二公政社合一”,则试图以其“大”来打破氏族村社制度的血、地缘关系制约;以其“公”来打破小农经济的财产关系。
农业政策学 第06章 农村基本经营制度
![农业政策学 第06章 农村基本经营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95af550a6294dd88d1d26b5b.png)
有人无地耕”的现实矛盾 对土地承包经营权的管理和相关法律的修订问题
2021/5/14
14
新形势要求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
农民土地流转需求旺盛引发新情况
上世纪末,土地流转迅速兴起,尤其是在发达地区 ,农民的土地流转参与率不断提高。
2021/5/14
6
第二节 家庭承包经营的优势及成 效
农村改革的过程就是重新发现家庭经营,让家 庭成为微观农业经营主体的过程。
直到实行农业合作化,农村中的家庭,从来就 是一个独立的经济主体,农村的生产、交换、 积累和消费都是以家庭为单位进行的。
1978年以后,包产到户获得快速发展,家庭 作为农村经营微观主体的地位才被重新确立。
小规模农户、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和农民合作 社都可以和农业企业相连接
专业组织继续为小规模专业农户和兼业农户提 供农业社会化服务
2021/5/14
25
第六节 进一步导读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农村经济研究部课题组.稳定 与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研究.北京:中国发展出版 社,2013
农业部软科学委员会.农村基本经营制度与农业法 制建设.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10
题 建设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解决统一经营程度
不足问题
制度建设 主体建设 市场建设
2021/5/14
21
第五节 农村基本经营制度与新型 农业经营体系
四化同步
党的十八大提出了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 现代化同步发展的要求,强调发展多种形式规模经 营,构建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相结合 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
2021/5/14
11
农村基本经营制度讲课稿
![农村基本经营制度讲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3c5dd873326c1eb91a37f111f18583d049640f0e.png)
农村基本经营制度讲课稿建设新农村必须坚持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在新的时代背景下,中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既是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阶段性特征的深刻把握,又是对历史经验的全面总结和升华。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与时俱进,顺应时代潮流,不断融入新的思想内涵,提出新的奋斗目标;同时,也必须尊重历史经验,坚持农村基本经营制度不动摇。
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经营体制是我们实践中取得的一条基本经验。
这作为我国农村的基本经营制度,已写入宪法。
回顾改革的历程,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党在农村的基本政策坚持最好的时期,往往也是农村经济发展最快、农村社会最稳定的时期。
历史表明,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经营体制,作为农村的基本政策,符合生产关系要适应生产力发展要求的规律。
它让农户获得充分的经营自主权,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解放和发展了农村生产力。
它符合农业生产自身的特点和我国国情,可以使农户根据市场、气候、环境和农作物生长情况及时做出决策,保证生产顺利进行,也有利于农户自主安排剩余劳动力和劳动时间,增加收入。
正是由于这些客观规律和本质特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以尊重农民的主体地位为前提,坚持农村基本经营制度不动摇。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尊重农民的主体地位,尊重农民意愿,从解决农民生产生活中最迫切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入手,广泛调动农民积极性。
“十一五”时期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打下坚实基础的关键时期。
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按照中央统一部署,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的指导方针,扎扎实实推进新农村建设的各项工作。
当前,要以农民增收为核心,加快现代农业建设步伐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进程;将国家基础设施建设重点由城市转向农村;推进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逐步提高农民的医疗保障水平;逐步建立适合农村实际的社会救助和保障体系;把更多的实惠带给农民。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然会遇到许多新问题。
农村改革的历史经验告诉我们,要解决好新问题,必须充分发挥广大农民群众的首创精神,鼓励农民以发展生产力为根本出发点探索农村发展的新思路。
农场基本经营制度名词解释
![农场基本经营制度名词解释](https://img.taocdn.com/s3/m/4487f343bf23482fb4daa58da0116c175f0e1e29.png)
农场基本经营制度名词解释
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是指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
划分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实现形式的农地产权制度层面、基本经营组织层面和分散经营上的统一经营层面。
根据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这三个构成要素,则可以将各地不同的实现形式划分为以下四种基本类型,即高度集体型、合作经营型、统一服务型和承包经营型。
我国农村经济的基本制度是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
这不仅是我国农业经济的一项基本制度,也是党在农村的一项基本政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7
§2.1 我国农业生产经营体制的发展过程
§2.1.4 农业产业化经营阶段 农业产业化经营是农业经营方式出现的一次革命性变
革。 以国内外市场为导向,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对当
国土地改革法》,推行土地改革。
▪ 约3亿无地和少地农民无偿分得耕地4700万公顷和其他
生产资料,免除了每年向地主缴纳大约3000万吨以上的 粮食地租。
▪ 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大大解放了农业生产力。
4
§2.1 我国农业生产经营体制的发展过程
§2.1.2 农业生产合作化和农村人民公社阶段 土地改革后,农村变成几乎是清一色的小农经济,土地占有平均分散化,
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符合农业生产特点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这就是以 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制度。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是党 的农村政策的基石,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 ➢ 保持现有土地承包关系稳定并长久不变 ➢ 实现农业经营方式的“两个转变” ➢ 大力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组织
全国人均占有土地0.17公顷,平均每户0.83公顷。 到20世纪50年代中期,我国农村形成农户个体经营、互助组、初级社、
高级社、国营农场多种经济成分、多种经营形式及购销、资金等专业合 作共同发展的格局。 20世纪50年代后期,开始向人民公社过渡。 抑制了农民积极性的发挥,农业生产受到极大破坏。 1962年召开中共八届十中全会通过《农村人民公社工作条例修正草案》, 正式确立了“三级所有,队为基础”的体制,基本核算单位由生产大队 下放至生产队,生产队规模一般20~30户。
1998年10月,《关于农业和农村工作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把以家庭承包经营 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确定为我国农业和农村跨世纪发展的重要方 针之一。
1993年7月通过、2002年12月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法》规定:“国家坚持 和完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振兴农村经 济”、“国家长期稳定农村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 发展社会化服务体系,壮大集体经济实力,引导农民走共同富裕的道路”。国农村的基本经济制度
§2.2.2 家庭承包经营制度存在的问题 土地产权主体削弱 “平均”分配,规模过小,经营分散。 缺乏规范化的土地流转制度
12
辽宁盘锦水稻
13
14
江西省高安市
15
浙江省萧山
16
17
18
19
§ 2.2 家庭承包经营是我国农村的基本经济制度
完善阶段 §2.1.4 农业产业化经营阶段
3
§2.1 我国农业生产经营体制的发展过程
§2.1.1 土地改革阶段
▪ 解放前,土地高度集中,占乡村人口不到10%的地主和
富农,占有约70%-80%的土地;占人口总数一半以上 的无地少地农民不得不租种地主的土地。
▪ 中央人民政府于1950年6月30日颁发了《中华人民共和
10
§ 2.2 家庭承包经营是我国农村的基本经济制度
§2.2.1 家庭承包经营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制度
实现了土地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解放和发展了农村 生产力。
实行真正意义上的按劳分配,更充分地调动农民积极性。 有利于增加对农业的投人,有利于农民发展个体、私营
经济和股份合作制经济。 确立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理顺了农村最基本的生
9
§ 2.2 家庭承包经营是我国农村的基本经济制度
§2.2.1 家庭承包经营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制度 突破了人民公社时期高度集中的劳动方式和经营体制,形
成了集体经营与家庭分散经营相结合的新体制。
➢ 农业是从事有生命的生物生产的经济活动; ➢ 农村社会分工水平还不高,生产力水平比较落后; ➢ 家庭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具有较强的内聚力和向心力; ➢ 发达国家的经验。 ➢ 以家庭承包为基础的双层经营体制较之旧体制有很大的优越性
地农业的支柱产业和主导产品实行区域化布局、专业 化生产、一体化经营、社会化服务、企业化管理,把 产、供、销,农、工、贸紧密结合起来,形成一条龙 的经营体制。 农业经济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8
§ 2.2 家庭承包经营是我国农村的基本经济制度
§2.2.1 家庭承包经营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制度 §2.2.2 家庭承包经营制度存在的问题 §2.2.3 家庭承包经营制度的改革和完善
§2.2.3 家庭承包经营制度的改革和完善 1.进一步完善农村土地制度,赋予农民长期而
有保障的土地使用权 2.农村土地制度的法制化 3.土地使用权流转
20
4、《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 的决定》解读
➢ 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政策新亮点。 ➢ 农村改革30年的一条重要历史经验,就是由亿万农民创造并形成的适应社
5
§2.1 我国农业生产经营体制的发展过程
§2.1.3 农户家庭承包经营制度的建立和不断完善阶段
1978年以后,实行家庭承包经营制度,把土地以家庭承包的形式承包 给农户,分散经营。
极大地刺激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我国农业经济出现了80年代前期高 速增长的时期。
逐步确立并不断稳定和完善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 经营体制。
废除了“一大二公”的人民公社体制,逐步建立和完善社区性合作经 济组织,股份合作组织蓬勃发展,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蓬勃兴 起,成为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新生力量和引导农民走向市场的桥梁 。
6
§2.1 我国农业生产经营体制的发展过程
§2.1.3 农户家庭承包经营制度的建立和不断完善阶段
1993年3月29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规定,“农村中的家庭联产承包 为主的责任制,是社会主义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制经济”,
第二讲 农业基本经营制度
第二讲 农业基本经营制度
§2.1 我国农业生产经营体制的发展过程 §2.2 家庭承包经营是我国农村的基本经济
制度 §2.3 家庭承包经营、农业产业化经营与农
业现代化
2
§2.1 我国农业生产经营体制的发展过程
§2.1.1 土地改革阶段 §2.1.2 农业生产合作化和农村人民公社阶段 §2.1.3 农户家庭承包经营制度的建立和不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