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疾病和全身系统性疾病的关系
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对健康的重要性
![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对健康的重要性](https://img.taocdn.com/s3/m/260f5b600622192e453610661ed9ad51f01d540e.png)
注意饮食温度,避免过冷或过热 的饮食对牙齿和牙龈造成刺激。
04
CATALOGUE
促进口腔卫生的公共卫生策略
口腔健康教育
定期开展口腔健康教育活动
在学校、社区、单位等场所定期开展口腔健康教育活动,提高公众对口腔卫生 的认识和重视程度。
传播正确的口腔保健知识
通过各种媒体渠道传播正确的口腔保健知识,包括刷牙方法、牙线使用、漱口 习惯等,引导公众养成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
口腔疾病与呼吸道感染
牙周炎等口腔感染可引发炎症反应, 增加患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口腔卫生不良易滋生细菌,引发呼吸 道感染。
口腔疾病与糖尿病
牙周炎与糖尿病之间存在双向关系, 两者相互影响,加重病情。
口腔健康对整体健康的影响
01
பைடு நூலகம்
02
03
提高生活质量
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可有 效预防口腔疾病,减轻疼 痛和不适,提高生活质量 。
龋齿预防
保持口腔卫生,定期进行 口腔检查和涂氟治疗,可 以降低患龋齿的风险。
口腔癌预防
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可以 减少口腔细菌和病毒感染 ,降低患口腔癌的风险。
维护牙齿和牙龈的长期健康
牙齿保护
通过正确的刷牙方式和定期口腔 检查,可以减缓牙齿磨损和变色
,保持牙齿的美观和功能。
牙龈健康
保持口腔卫生可以减少牙龈炎和牙 周炎的发生,维护牙龈的健康状态 。
个人应养成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如每天刷牙两次、使用牙线清洁牙缝、定期洗牙等,以维 护口腔健康。
个人应了解自己的口腔状况,定期进行口腔检查,及时发现并处理口腔问题,避免小问题变 成大疾病。
持续研究和创新以改善口腔卫生习惯
科学研究是推动口腔卫生发展的重要力量,通过持续的研究和创新,可 以发现更有效的口腔保健方法和技术。
《口腔保健知识讲座》课件
![《口腔保健知识讲座》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3d7041670166f5335a8102d276a20029bd6463a1.png)
口腔是人体消化系统的入口,良好的口腔健康有助于食物的消化和 营养的吸收,对维持身体健康至关重要。
呼吸道的保护
口腔健康还关系到呼吸道的通畅,口腔感染和炎症可引发呼吸道问 题,如感冒、喉咙痛等。
对生活质量的影响
01
02
03
疼痛与不适
口腔疾病如牙痛、口腔溃 疡等会给患者带来疼痛和 不适,影响日常生活和工 作。
口腔检查的内容
牙齿状况
检查牙齿排列、咬合关 系、龋齿、牙周病等情
况。
口腔黏膜
观察口腔黏膜有无异常 变化,如溃疡、白斑等
。
颞下颌关节
检查颞下颌关节的活动 度和弹响情况,以排除 颞下颌关节紊乱等问题
。
唾液分泌
观察唾液分泌量、质地 和颜色,以评估口腔腺
体的功能。
定期口腔检查的益处
预防口腔疾病
提高生活质量
变。
03
日常口腔保健方法
正确的刷牙方法
总结词
正确的刷牙方法对于保持口腔卫生至关重要,可以有效预防牙菌斑和牙周病。
详细描述
采用巴氏刷牙法,将牙刷倾斜45度,轻轻压在牙齿和牙龈交界处,左右轻轻摇 动牙刷,每次刷牙时间至少2分钟,确保每颗牙齿的外侧面、内侧面和咀嚼面都 得到彻底清洁。
牙线的使用方法
总结词
柔软的婴儿牙刷和无氟牙膏。
均衡饮食
为孩子提供均衡的饮食,包括富 含钙、磷等矿物质和维生素的食 物,以促进牙齿和骨骼的发育。
孕妇口腔保健
定期口腔检查
孕妇在孕期应定期进行口腔检查,以确保母婴健 康。
保持口腔卫生
孕妇应每天刷牙两次,使用软毛牙刷和含氟牙膏 ,并定期洁牙,以预防口腔感染和牙龈炎。
控制孕期饮食
口腔科学课程教学大纲
![口腔科学课程教学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561064b70875f46527d3240c844769eae009a3b0.png)
口腔科学课程教学大纲口腔医学是研究牙体、牙周口腔粘膜及颌面软、硬组织的疾病, 以及这些组织的病变与全身疾病的关系, 并对其进行预防和治疗的一门科学。
《口腔科学》是临床医学的专业课程,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 使临床学生了解口腔科学解剖生理和常见疾病的诊治原则。
本课程的教学的基本要求有: ①熟悉口腔及颌面部解剖生理, 为学习口腔科学奠定基础知识②熟悉口腔科的门诊病历书写及一般的检查方法。
③掌握急性牙髓炎的应急处理、常用口腔局部麻醉方法及一般牙的拔除技术。
④熟悉牙体、牙周组织常见疾病及口腔粘膜常见疾病的防治知识。
⑤了解口腔颌面部感染、损伤, 常见颞下颌关节疾病、涎腺疾病及口腔颌面部肿瘤的初步诊断和急症处理原则。
本大纲供临床医学专业、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本科(五年制)教学用, 精神医学方向、预防医学、护理学专业本科教学可参考使用。
先修课程要求: 细胞生物学、人体解剖学、组织胚胎学等。
本课程计划30学时, 1.5学分, 其中理论26学时, 见习4学时。
安排在第四学年讲授。
选用教材:全国高等医药教材建设研究会、卫生部规划教材《口腔科学》第7版, 张志愿主编, 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
教学手段: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充分使用图片和见习加深对课程内容的理解。
考核方法: 考查第一章口腔颌面部解剖生理一、学习目的(一)了解口腔及颌面部的区域划分。
(二)熟悉口腔前庭, 固有口腔的解剖的结构。
(三)熟悉乳牙及恒牙, 为书写口腔病历奠定基础。
(四)熟悉牙体及牙周组织的结构, 为学习口腔常见疾病提供基础知识。
二、课程内容(一)口腔颌面部区域划分以及主要的生理功能。
(二)口腔颌面部的生理解剖特点。
(三)乳牙及恒牙的数目, 名称, 各类牙齿的书写符号及方法。
(四)口腔前庭, 固有口腔的解剖结构与临床的关系。
(五)牙体, 牙周组织的结构, 咬合与病变的关系。
三、重点、难点提示和教学手段重点、难点(一)口腔前庭、固有口腔的解剖结构与临床的关系。
第十五章 口腔疾病与全身系统性疾病的关系(共10张PPT)
![第十五章 口腔疾病与全身系统性疾病的关系(共10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d2f5a6d69fc3d5bbfd0a79563c1ec5da51e2d651.png)
• 二、营养性疾病
◆(一)维生素A缺乏症 ◆(二)维生素B1缺乏症 ◆(三)维生素B2缺乏症
口角炎 唇炎 舌炎
◆(四)叶酸缺乏症
舌炎
◆(五)维生素C缺乏症
坏血病
◆(六)维生素D缺乏症
佝偻病
• 三、内分泌系统疾病
(一)糖尿病 内分泌系统疾病中,糖尿病与口腔关系最为密切。
糖尿病的口腔表征有:
①牙龈炎、牙周炎,龈色深红,肿胀,易出血,龈缘呈肉芽组织样,易发生 切牙之间有较牙大周空隙脓,称为哈肿钦森,牙牙。 可在短期内松动;
(二)药物过敏性口炎
是药物通过口服、注射或局部涂搽、含漱等不同途径进入机体内,使过敏体质者发生 变态反应而引起的黏膜及皮肤的炎症反应性疾病。
口腔病损:多见于口腔前部,如唇及颊、舌的前2/3部分,上腭亦常发生病变, 黏膜灼热发胀、充血、继之出现红斑、水疱,水疱大小不等,多为大疱。疱破后 局部糜烂,疼痛明显,渗出多,在表面形成灰黄或灰白色假膜。口腔中唾液增多, 唾液中常混有血液。多伴有相应淋巴结肿大压缩。炎症消退后,舌背黏膜可遗留 白色斑块状病损。
第二节 口腔疾病对全身健康的影响
• 口腔疾病不仅影响口腔器官功能的发挥,
而且常常影响全身的健康。
• 口腔最常见的两大疾病——龋病、牙周炎
• 六、艾滋病
• 艾滋病又称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
口腔表征主要有:①口腔黏膜白色念珠菌感染 ②口腔毛状黏膜白斑 ③口腔卡波济肉瘤 ④牙龈炎、牙周炎 ⑤口腔疱疹 ⑥面颈部淋巴结肿大,
⑦唾液腺感染,腮腺、下颌下腺肿大。
• 七、综合征
• (一)克隆病
(二)色素沉着-肠息肉综合征
(三)皮肤软脑膜血管瘤病
(四)多发性基底细胞痣综合征 ③口腔卡波济肉瘤
口腔疾病与全身系统性疾病关系
![口腔疾病与全身系统性疾病关系](https://img.taocdn.com/s3/m/3b00fbcf690203d8ce2f0066f5335a8103d2667c.png)
白细胞: 而白细胞增多的患者,一般情况
下是存在感染,如果我们此时就进行处 置,可能会加重感染。因此我们在处理 本科疾病时,应该先控制感染,待病情 平稳后在进行相关处置,更为稳妥。
•口腔疾病与全身系统性疾病关系
红细胞: 红细胞减少时,我们称之为贫血,
当患者发生贫血,血红蛋白下降时要引 起足够的重视。此时患者出现贫血,抵 抗力下降,在处理本科疾病时,可能会 出现感染、伤口延期愈合或者不愈合等 情况发生。故应适当纠正贫血后在处理 相关疾病较为稳妥。
•口腔疾病与全身系统性疾病关系
(一)白血病
牙龈增生、肿大 牙龈及口腔黏膜出血 牙龈坏死 牙痛、牙松动 颈淋巴结肿大
•口腔疾病与全身系统性疾病关系
对白血病患者进行口腔治疗时需十分谨慎, 有报告在口腔治疗后病情加重,甚至拔牙后 出血不止而致死者。口腔治疗最好在缓解期 进行,并最大限度地维持患者的口腔卫生, 减轻疼痛和创伤,尽量减少对口腔坏死组织 的刺激。拔牙、口腔组织活检和深部牙周刮 治均属禁忌。
•口腔疾病与全身系统性疾病关系
另一方面要考虑到口腔的疾病,将会对 全身产生何种影响。譬如,口腔颌面部的癌 瘤有无发生远处转移。严重的口腔颌面部间 隙感染可以导致败血症、脓毒血症、海绵窦 血栓性静脉炎等。这时,不仅是局部治疗, 而应注重全身治疗。
•口腔疾病与全身系统性疾病关系
在治疗过程中,要特别注意局部与全身 的关系。有时,就局部病变看来,治疗可能 很简单,如口腔较小的肿瘤,切除比较容易。 但是,患者可能有严重的心脑血管疾病,经 不起手术的打击,需要先作相关的内科处理, 为手术创造条件,并在手术过程中或手术以 后,密切观察心脑血管病变的变化。有一些 成为口腔病灶的病变,经过及时适当的处理, 可以使全身病变得以消除或减轻。
口腔健康与全身疾病关联性研究进展
![口腔健康与全身疾病关联性研究进展](https://img.taocdn.com/s3/m/de24b5713069a45177232f60ddccda38376be187.png)
口腔健康与全身疾病关联性研究进展口腔健康与全身疾病的关联性是一个跨学科的研究领域,其重要性日益受到医学界和公众的关注。
本文将探讨口腔健康与全身疾病之间的相互作用及其研究进展。
一、口腔健康与全身疾病关联性概述口腔健康是全身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口腔疾病不仅影响口腔本身的功能和美观,还可能与全身多种疾病存在关联。
研究表明,口腔疾病与心血管疾病、糖尿病、呼吸系统疾病等全身性疾病之间存在复杂的相互作用。
1.1 口腔健康与全身疾病关联性的核心概念口腔健康与全身疾病关联性的核心概念包括口腔微生态平衡、炎症反应、免疫调节等。
口腔微生态平衡的破坏可能导致口腔疾病的发生,同时,口腔炎症可能通过炎症介质影响全身健康。
1.2 口腔健康与全身疾病关联性的研究背景随着人口老龄化和生活方式的改变,口腔疾病和全身慢性疾病的发病率都在上升。
研究口腔健康与全身疾病之间的关联,有助于更好地预防和治疗相关疾病。
二、口腔健康与全身疾病的关联性研究进展近年来,口腔健康与全身疾病的关联性研究取得了显著进展,揭示了两者之间的多种生物学机制。
2.1 口腔健康与心血管疾病的关联心血管疾病是全球主要的死亡原因之一,研究发现,牙周病与心血管疾病之间存在明显的关联。
牙周病的炎症介质,如C反应蛋白和白细胞介素-6,可能通过促进动脉粥样硬化的发展,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2.2 口腔健康与糖尿病的关联糖尿病是一种慢性代谢性疾病,与口腔健康密切相关。
糖尿病患者往往更容易发生牙周病,而牙周病的炎症反应又可能加重胰岛素抵抗,形成恶性循环。
2.3 口腔健康与呼吸系统疾病的关联口腔是呼吸道的门户,口腔疾病可能导致下呼吸道的感染。
例如,牙周病的细菌可通过吸入进入肺部,引起或加重慢性阻塞性肺病等呼吸系统疾病。
2.4 口腔健康与其他全身疾病的关联除了上述疾病外,口腔健康还与风湿性关节炎、妊娠并发症、神经系统疾病等全身疾病存在关联。
研究这些关联有助于深入理解口腔健康对全身健康的影响。
口腔疾病与全身疾病的关联研究
![口腔疾病与全身疾病的关联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5658ceb777eeaeaad1f34693daef5ef7bb0d1258.png)
口腔疾病与全身疾病的关联研究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于口腔健康的关注也越来越多。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口腔健康与全身健康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联。
本文将从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以及免疫系统等方面探讨口腔疾病与全身疾病之间的关系。
一、心血管系统1.牙周炎与心血管疾病牙周炎是一种常见的慢性口腔感染,它可以引发牙龈出血、牙齿松动等问题。
许多学者通过对牙周炎和心血管疾病的相关性进行临床观察和流行病学调查发现,两者之间存在着密切联系。
患有牙周炎可能导致大量细菌进入循环系统,引发全身性感染并影响心血管健康。
2.牙结石与动脉粥样硬化牙结石是由于长期积累的牙菌斑形成的,对口腔健康产生不良影响。
研究发现,牙结石中含有多种微生物和细菌代谢产物,这些微生物可以通过血液循环进入全身系统,进而与动脉粥样硬化发展相关。
二、呼吸系统1.牙周炎与呼吸道感染口腔中可能存在许多有害细菌和病毒,在正常情况下被唾液和免疫系统排出。
然而,当口腔卫生状况不佳时,这些细菌和病毒可以侵入呼吸道并引起感染。
一些研究显示,患有牙周炎的人群更容易患上肺部感染和其他呼吸道感染。
2.龋齿与肺部感染龋齿是一种常见的口腔疾病,其中包括细菌活动。
这些细菌在咀嚼食物时会释放酸性物质,从而导致牙齿脱钙。
同时,在没有及时治疗的情况下,龋齿也可能导致牙髓炎和牙根尖周炎等感染,从而影响全身健康。
一些研究显示,龋齿患者更容易发生呼吸道感染,包括肺部感染。
三、消化系统1.胃食管反流病与口腔健康胃食管反流病是指胃酸回流到食管中引起的一系列不适症状,如胸骨后灼热感。
该疾病在口腔中表现为牙釉质溶解、龋齿形成加速和牙齿敏感等问题。
它还可能导致咽喉部黏膜受损,刺激咳嗽和声音嘶哑。
2.口腔癌与消化道癌口腔癌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可以发生在唇部、舌头、颊黏膜等处。
有多项研究表明,患有口腔癌的人更容易发生消化道癌。
这可能是由于共同的危险因素(如吸烟和喝酒),以及慢性口腔感染对全身免疫系统的长期影响。
全身系统性疾病在口腔的表现PPT
![全身系统性疾病在口腔的表现PPT](https://img.taocdn.com/s3/m/2fc238fec67da26925c52cc58bd63186bceb9216.png)
三叉神经痛
原因
三叉神经痛是由于三叉神经受到压迫或刺激引起的。
症状
面部剧烈疼痛,呈刀割样或电击样,持续时间短,可反复发作。
治疗
以药物治疗为主,如卡马西平等,严重者可考虑手术治疗。
舌咽神经痛
原因
01
舌咽神经痛的原因尚不明确,可能与舌咽神经受压迫或炎症有
关。
症状
02
舌咽神经分布区域的疼痛,如舌后部、扁桃体区、耳道深部等
06
营养缺乏性疾病在口腔的表现
维生素缺乏
维生素A缺乏
可能导致口腔黏膜干燥、粗糙,甚至形成角 化上皮。
维生素C缺乏
可能导致牙龈出血、牙龈萎缩、牙周炎等。
维生素B群缺乏
可能导致口腔黏膜炎性反应,出现溃疡、疼 痛、张口困难等症状。
维生素E缺乏
可能导致口腔黏膜受损,出现溃疡、疼痛等 症状。
矿物质缺乏
01
牙脱落
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的口腔黏膜受损, 可引起疼痛、进食困难等症状。
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的牙齿可能因出血 过多而脱落。
02
呼吸系统疾病在口腔的表现
呼吸道感染
急性咽炎
急性咽炎是上呼吸道感染的一 种,患者通常会出现喉咙痛、
咳嗽、声音嘶哑等症状。
慢性咽炎
慢性咽炎是由于急性咽炎反复发作 或治疗不彻底而导致的,患者会出 现喉咙干燥、异物感、咳嗽等症状 。
氨基酸缺乏
可能导致口腔黏膜变薄,抵抗力下降,容易感染等。
THANKS
感谢观看
消化系统表现
肝炎患者可能出现食欲不 振、恶心、呕吐、腹胀等 症状。
病因
肝炎的病因包括病毒感染 、药物刺激、免疫系统异 常等。
04
神经系统疾病在口腔的表现
口腔疾病对全身健康的影响
![口腔疾病对全身健康的影响](https://img.taocdn.com/s3/m/b594f03c4b73f242336c5ffb.png)
口腔疾病对全身健康的影响口腔是全身器官的一部分,也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器官,口腔疾病可以引起或加重全身其他器官的病变,对全身造成明显的影响。
一、龋病与全身疾病的关系1.龋病与消化系统疾病——胃炎的关系。
H.pylori是一种非常重要的胃肠道致病菌,目前已经证实其与胃炎、消化性溃疡、胃癌等多种消化道疾病相关,胃是H.pylori的重要贮存地。
[1]近年来,不断有人报道从口腔中分离培养到或检测到H.pylori,而且与胃内的H.pylori 具有相同形态、生化特性及免疫学特性。
因此,许多学者认为口腔是幽门螺杆菌除胃以外的一个重要聚集地,在一定条件下导致口腔和胃部疾病的发生。
[2][1]胡伏莲,周殿元,贾博琦主编.幽门螺杆菌的基础与临床[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35-36.[2]张清彬。
口腔油门螺杆菌的致病性研究,现代口腔医学杂志,2004(3):280-281.2.龋病与免疫系统疾病——原发性干燥综合征(PPS)的关系。
PSS是一多见的慢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好发龋齿,龋齿的易患性与唾液量减少、质的改变、口腔自洁能力下降[1 2]诸多因素有关。
患者常在口腔科首诊,多以龋病、口干、腮腺肿大等为主要临床症状,特别是作为口腔科医生,应对此病的口腔临床特点有足够的认识,掌握其临床表现及一些特殊检查方法,并与其它学科加强合作,减少误诊漏诊、及早明确诊断。
造成PSS外分泌腺和系统器官损害的原因主要与自身免疫异常有关。
故治疗上需及时给予患者口腔卫生指导外,还需给予增加唾液量的药物,或用免疫药物治疗[3 4][1]陈香梅.干燥综合征患者的龋病与腮腺流速、免疫球蛋白及PH 值的关系.牙体牙颈牙周病杂志,1992;2(2):68[2]陈香梅,岳松龄,段海燕等.干燥综合征患者的龋病发病率及好发部位的研究.华西医学,1995;10(4):394~5[3]Nusair S,Rubinow A.The use of oral pilocarpine in xerostomia and sj? gren’s syndrome. Semin Arthritis Rheum, 1999;28(6):360~7[4]郭强,顾越英.M3受体抗体与干燥综合征外分泌腺功能损伤及治疗.中华风湿病学杂志,2002;6(3):198~200二、牙周病与全身疾病的关系1.牙周病与心血管系统疾病——冠心病的关系近年来国内外的许多研究提示,牙周病可能是冠心病的一个独立危险因素。
《系统疾病口腔表征》课件
![《系统疾病口腔表征》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64056465e3bd960590c69ec3d5bbfd0a7856d560.png)
化。
预防为主
定期口腔检查可以及时发现潜在的 口腔问题,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 降低患病风险。
监测病情
定期口腔检查可以监测口腔健康状 况,评估治疗效果,为制定个性化 治疗方案提供依据。
口腔疾病的预防措施
01
02
03
04
保持口腔卫生
每天刷牙两次,使用牙线清洁 牙缝,饭后漱口,保持口腔清
经过治疗,病例1的口腔症状得到明 显缓解,病情稳定;病例2的口腔症 状得到控制,病情好转。
针对病例2的治疗方案
治疗风湿性心脏病,控制免疫异常和 凝血功能障碍,进行局部止血和抗感 染治疗。
THANKS
感谢观看
《系统疾病口腔表征 》ppt课件
目录
• 系统疾病与口腔表征概述 • 口腔表征与全身疾病的关系 • 系统疾病口腔表征的预防与控制
目录
• 系统疾病口腔表征的治疗与管理 • 病例分享与讨论
01
系统疾病与口腔表征概述
定义与分类
定义
系统疾病口腔表征是指由于全身 系统性疾病所引起的口腔症状和 体征。
分类
该患者口腔溃疡、出血、牙齿松动等症状可能与风湿性心脏病引起的免
疫异常和凝血功能障碍有关。
03
讨论
口腔是人体的重要组成部分,许多系统性疾病在口腔中表现出特有的表
征。通过分析这些表征,可以及早发现潜在的系统性疾病,为治疗提供
有利时机。
治疗方案与效果评估
针对病例1的治疗方案
效果评估
控制血压和血糖,改善微循环,进行 抗真菌和消炎治疗。
如口干、多涎等,可能 与腺体功能异常有关。
诊断与鉴别诊断
诊断
慢性牙周炎与全身系统性疾病关系的研究进展
![慢性牙周炎与全身系统性疾病关系的研究进展](https://img.taocdn.com/s3/m/9e60055afd4ffe4733687e21af45b307e871f900.png)
123
其是 动 脉 粥 样 硬 化 性 心 血 管 疾 病 (
a
t
he
r
os
c
l
e
r
o
t
i
c
c
a
r
d
i
ova
s
cu
l
a
rd
i
s
e
a
s
e,
ACVD)有 密 不 可 分 的 联 系,
动脉粥样 硬 化 是 CVD 最 主 要 的 病 理 学 改 变,口 腔
炎细胞因子的分泌 增 加,促 进 了 单 核 细 胞 与 内 皮 细
胞的黏附.此外,巨噬细胞的分泌蛋白,如 TNF
G
α,
能够诱导内皮细 胞 的 内 皮G间 质 转 化. 证 明 牙 周 炎
引起的全身炎症可能通过血管内皮细胞功能异常和
巨噬细胞激活的方式加剧动脉粥样硬化.利用斑马
[ ]
鱼幼虫感染 模 型,
r
chPr
og
r
e
s
si
nRe
l
a
t
i
on
s
h
i
e
twe
enChr
on
i
c
pb
Pe
r
i
odon
t
i
t
i
sandSy
s
t
emi
cDi
s
e
a
s
e
s
,
,
,
,
YUANS
i
G
r
a
o1a,
口腔疾病与全身系统性疾病的关系【口腔科】 ppt课件
![口腔疾病与全身系统性疾病的关系【口腔科】 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28e51693a26925c52dc5bf4c.png)
(二)贫血(anaemia) 1.缺铁性贫血 口腔粘膜苍白,丝状、菌状乳头萎缩,
舌面光亮
2.巨幼细胞性贫血 早期表现为疼痛性舌炎和舌的烧灼感
3.再生不良性贫血
(三)出血性疾患 包括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血友病等。主要表征为 明显的出现倾向
二、营养性疾病
hiv感染患者中有口腔表现者高达95口腔医疗过程拔牙洁牙钻牙等通常直接涉及血液接触而艾滋病病毒可通过血液传播从而具有潜在的安全隐患口腔科医生熟悉艾滋病的发病过程特别是在口腔的临床表现对及时发现艾滋病避免漏诊误诊具有重要意义
口腔疾病与全身系 统性疾病的关系
第一节 全身系统性疾病在口腔的表现
一、血液及出血性疾病 (一)白血病(leukaemia) 各型白血病皆可以出现口腔表征,急性白血病
HIV相关性牙周炎
•牙周附着丧失短期内迅速丧失,进展快 •牙周软硬组织同时破坏,牙松动甚至脱落
急性坏死性牙龈炎
•表现为口腔恶臭,以前牙牙龈坏死最严重 •牙龈火红、水肿,龈缘或龈乳头有灰黄色 坏死组织,极易出血
非特异性复发性口腔阿弗他溃疡
好发于软腭,单个或多个反复发作的圆形疼痛性溃疡 ,缺乏明 确的致病因素,以重型和疱疹样损害为主。
(二)药物过敏性口炎
粘膜发胀、充血,出现红斑水疱,渗出多,假膜 形成,唾液增多
重型表现: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症(莱氏综合症) 波及全身体窍粘膜和内脏。
六、艾滋病 1.口腔粘膜白色念珠菌感染 2.毛状白斑 3.卡波济肉瘤 4.牙龈炎,牙周炎
(艾滋病患者牙周病)
HIV与口腔
HIV感染患者中有口腔表现者高达95%
尤为明显。主要有: 1.牙龈增生、肿大 2.牙龈及口腔粘膜出血 3.牙龈坏死 4.牙痛、牙松动 5.淋巴结肿大
牙周病和全身系统性疾病的相关性
![牙周病和全身系统性疾病的相关性](https://img.taocdn.com/s3/m/8591492354270722192e453610661ed9ad515599.png)
牙周病属于口腔三大疾病之一,该病的始动因子为菌斑微生物,会和宿主产生反应,牙周周围组织会出现炎症反应,甚至被破坏,从而引发慢性感染性疾病。
根据统计表示:全世界范围内牙周病的发病率超过80%,也是人们最常发的一种慢性感染性疾病。
随着临床医学研究的逐渐进展,牙周病不但会向口腔局部牙周组织进行累及,还和全身多系统疾病具有密切联系,这一结局也被大量报道。
牙周病和心血管疾病:牙周病和心血管疾病之间存在较多共同点,比如:均具有较高的发病,且属于多因素慢性病。
根据现代流行性病学研究发现:口腔健康条件较差,尤其是严重性严重疾病患者,患其他系统性疾病的风险更高,比如:心血管疾病。
口腔健康不佳患者发生冠心病的概率更高,故保证良好的口腔卫生是十分重要的。
牙周病的严重程度不同,对于全身系统性疾病的影响也各不相同。
急性缺血性心脏病合并重度慢性牙周病患者的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水平更高,而高密度脂蛋白水平更低。
牙周病的发生能够导致患者出现牙齿缺失,剩余的牙齿数量会对冠心病患者的发病率造成影响。
动脉粥样硬化属于炎症性疾病,感染更是引发全身炎症的主要原因,并且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牙龈卟啉单细胞属于动脉粥样硬化进展中的重要因素。
牙龈卟啉单胞菌能够通过宿主细胞的自主吞噬作用,并进入血管内皮细胞,能够避免受到溶菌酶的作用而存活在内皮细胞中。
存活在血管的内皮细胞的致病菌可以在细胞中做自我复制,且会导致细胞的黏附分子、炎症趋化因子、细胞因子受体表达,出现局部炎症反应,这些炎症分子在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以及进展期间具有重要作用。
炎症趋化因子、细胞因子以及急性期介质可通过牙龈卟啉单胞菌等致病菌,聚集到血管中,在血液循环期间,炎症介质会对血管内皮细胞起到激活作用,被激活的血管内皮细胞能够转变为粥样硬化发生点,实现炎症介质的高水平表达,使其转变为促血栓状态。
巨噬细胞趋化蛋白1对于单核巨噬细胞的吸引能力更强,使其增殖、迁徙、聚集并黏附在内皮上,导致平滑肌细胞增生、氧化,低密度脂蛋白也会发生增殖,基质金属蛋白酶可降解细胞外胶原纤维组织,提升粥样硬化速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那么血液系统疾病和口腔系统疾病 有哪些联系呢?作为口腔科医生我 们应该了解、掌握哪些血液系统疾 病的知识,以便我们口腔科医生更 好的开展口腔科的工作呢?
一.血液及出血性疾病
血液病与口腔有重要关系,一因血液病 常早期出现口腔表征,或在病程中出现 顽固的口腔症状,认识这类症状,有助 于早期珍断;二因对血液病患者进行口 腔治疗时要特别注意,处理不当有可能 加重病情,造成严重后果。
因此,掌握更多的血液系统知识以及 身系统疾病的知识才能更好的服务于口腔系 统疾病的诊治,减轻患者的痛苦,减少医疗 纠纷的发生,更好的保护我们医生,更好的 服务于我们的患者。
口腔疾病与血液系 统疾病的关系
牡丹江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 米丰年
口腔疾病与全身系统性疾病的关系
口腔是全身器官的一部分,全身系 统性疾病可累及口腔,在口腔出现 各种表征。口腔疾病可以引起或加 重全身其他器官的病变,对全身造 成明显的影响。
全身系统性疾病常常累及口腔,有 时首先表现在口腔,口腔被称为是 人体的无声警报系统。
如急性牙痛系根尖急性炎症所致,应尽量避 免切开引流,可行扩大牙髓穿孔以利引流。 即使在白血病的缓解期,进行预防性的口腔 治疗包括牙周洁治等,亦应在内科医师共同 会诊下谨慎进行。
任何口腔外科性治疗措施都应持保守态度, 在接受口腔治疗后,应密切观察感染和出血 等并发症的发生。碱性漱口液和抗生素的应 用虽然对整个病程的控制意义不大,但对于 预防和减轻坏死性、溃疡性口腔病变有十分 重要的意义。
3.再生不良性贫血
口腔黏膜苍白 牙龈小量持续出血 瘀点、瘀斑 溃疡和坏死(轻微创伤 常见于牙龈缘、颊黏膜和 硬腭) 伴发扁桃体炎和咽炎
(三)出血性疾患
出血性疾患包括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血友病 等。主要口腔表征为明显的出血倾向,可由 刷牙、咀嚼时唇、舌、口腔黏膜的咬破以及 口腔治疗时器械创伤所引起。
首先,我们先了解一下血常规: 从血常规上我们可以掌握白细胞、 红细胞及血小板的情况。
白细胞: 我们一定要注意白细胞减少的患者, 临床上白细胞减少症的患者比较常见, 白细胞减少的患者,感染的机会就会明 显增多;而我们在处理口腔科疾病的同 时就会引起患者出现感染的可能,因此 我们在处理本科疾病前,可适当的提升 白细胞,以免出现不良后果。
牙周病患者可因结石及慢性炎症引起牙龈自 发性出血,乳牙脱落及恒牙萌出等都可引起 严重出血。创伤如未穿破黏膜,则形成黏膜 下血肿,穿破黏膜后可产生继发性出血。任 何口腔颌面部手术如拔牙、牙髓手术等均可 发生严重出血,口腔创伤愈合延迟。
对出血性疾病患者行口腔治疗时应注意:非 手术性的口腔治疗应避免损伤口腔黏膜,非 作不可的口腔手术治疗,应在血液科医师的 会诊和协助下住院进行。
二.常见血液系统疾病
白血病、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多 发性骨髓瘤,在疾病进展期不宜做口腔 科疾病的处置,但是当疾病稳定时,特 别是完全缓解期间,也就是临床症状消 失,血常规正常的情况下可以进行口腔 科疾病的治疗。
(一)白血病
牙龈增生、肿大 牙龈及口腔黏膜出血 牙龈坏死 牙痛、牙松动 颈淋巴结肿大
对白血病患者进行口腔治疗时需十分谨慎, 有报告在口腔治疗后病情加重,甚至拔牙后 出血不止而致死者。口腔治疗最好在缓解期 进行,并最大限度地维持患 的刺激。拔牙、口腔组织活检和深部牙周刮 治均属禁忌。
三.内科需要注意的疾病
我国已经进入老龄化国家,老年患 者越来越多,而老年患者也是口腔科疾 病的多发人群,所以口腔科医生在诊治 疾病时要高度提高警惕,注意一些老年 病。冠心病、高血压病、糖尿病等一些 常年服用抗凝药物的患者,如阿司匹林、 氯吡格雷、华法林等均会引起凝血异常。
四.口腔科疾病与全身疾病的关系
白细胞: 而白细胞增多的患者,一般情况 下是存在感染,如果我们此时就进行处 置,可能会加重感染。因此我们在处理 本科疾病时,应该先控制感染,待病情 平稳后在进行相关处置,更为稳妥。
红细胞: 红细胞减少时,我们称之为贫血, 当患者发生贫血,血红蛋白下降时要引 起足够的重视。此时患者出现贫血,抵 抗力下降,在处理本科疾病时,可能会 出现感染、伤口延期愈合或者不愈合等 情况发生。故应适当纠正贫血后在处理 相关疾病较为稳妥。
由于口腔疾病和全身健康有密切关系, 因此在诊断时要注意两个方面:一是所见到 的口腔疾病,是单纯的口腔疾病,还是与全 身疾病有关的、或者是全身疾病在口腔的一 种表现,因为两者的处理很不相同。
如果只是单纯的口腔疾病,可能只作 局部处理即可。如果是全身系统病的一种表 现,常常需要结合全身治疗,甚至以全身治 疗为主。譬如,合并糖尿病的牙周炎,必须 配合糖尿病的治疗,牙周炎的治疗才能奏效。 乳腺、肾脏、前列腺的癌瘤可以通过血道转 移至牙龈或颌骨,这时首先要考虑原发灶的 治疗。
血小板: 血小板减少或者血小板增多,在 临床上都会引起出血现象,如果此时我 们进行相关手术或者处置时,就会出现 病人口腔出血、重者甚至会危及生命, 临床上风险较大,故需谨慎。我们遇见 血小板明显减少或者增多的患者,建议 病人暂时不宜进行相关操作,待血小板 平稳再行治疗。
凝血象: 凝血象是反映体内凝血因子量的指 标,凝血象分为外凝和内凝。凝血异常 时要注意,最好纠正后再行口腔科疾病 的治疗,以免发生严重的出血反应。
在拔牙前要了解其凝血因子及血小板缺乏的 程度。如为重型及中型缺乏患者,需进行预 防性处理,术前术后应输注相关血液成分, 或输注新鲜血液,直至伤口愈合为止。术中 尽量减少创伤,麻醉针头应选择较细的针头。
对血友病患者,口内义齿的设计应尽量避免 对牙龈及其他口腔软组织的损伤。对出血性 疾病口腔出血的患者,应加强口腔护理,维 持良好的口腔卫生。
全身系统性疾病在口腔的表现多种 多样,在临床上出现各种各样的体 征和症状。不同的疾病具有相异的 表现,相同的临床体征也可出现于 不同的疾病。即使是相同的疾病, 其临床表现也非完全一致。
因此,对全身系统性疾病在口腔的 多种表现,正确的诊断依赖于仔细 地询问病史,相关的检查(医学影 像学检查、活检、实验室检查、特 殊检查等),以及周密的鉴别诊断。
(二)贫血
不同病因的贫血(anemia)有其独特的口腔 表征。
1.缺铁性贫血
口腔黏膜苍白 舌面光滑发亮(丝状乳头及菌状乳头萎缩、舌尖萎缩 性改变) 烧灼痛(黏膜、舌) 溃疡(唇、颊及舌黏膜受刺激或炎症激惹) 炎症或皲裂(口角)
2.巨幼细胞性贫血
疼痛性舌炎 舌烧灼感(早期) 舌部溃疡 舌乳头萎缩 舌色亮红(火红样斑块 舌缘和舌尖 明显) 严重者舌面光滑(蜡片状) 舌部肌张力丧失(戴义 齿困难)
另一方面要考虑到口腔的疾病,将会 对全身产生何种影响。譬如,口腔颌面部的 癌瘤有无发生远处转移。严重的口腔颌面部 间隙感染可以导致败血症、脓毒血症、海绵 窦血栓性静脉炎等。这时,不仅是局部治疗, 而应注重全身治疗。
在治疗过程中,要特别注意局部与全 身的关系。有时,就局部病变看来,治疗可 能很简单,如口腔较小的肿瘤,切除比较容 易。但是,患者可能有严重的心脑血管疾病, 经不起手术的打击,需要先作相关的内科处 理,为手术创造条件,并在手术过程中或手 术以后,密切观察心脑血管病变的变化。有 一些成为口腔病灶的病变,经过及时适当的 处理,可以使全身病变得以消除或减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