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理论基础押题简答题
教师资格证押题卷
教师资格证押题卷教师资格证是评估一名教师专业能力和教育教学水平的重要标准。
为了帮助准备教师资格证考试的考生更好地备考,本文将提供一份押题卷,帮助考生全面了解考试的内容和要求。
第一部分:教育学基础知识教育学基础知识是教师资格证考试的核心内容,考生需对教育学基本概念、教育学理论、教育规律等有深入的了解和掌握。
以下是一些可能出现在考试中的教育学基础知识题目:1. 请解释教育学的定义和研究对象。
2. 什么是教育规律?列举并解释其中的几条规律。
3. 请简要介绍教育学的主要流派和代表人物。
4. 什么是教育目标和教育任务?请举例说明。
5. 请解释教育评价的概念和作用。
第二部分:教育心理学教育心理学是教师教学工作中的重要支撑,考生需对教育心理学的理论和应用有较为全面的掌握。
以下是一些可能出现在考试中的教育心理学题目:1. 请解释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2. 什么是学习理论?列举并解释其中的几种学习理论。
3. 请简要介绍儿童发展心理学的几个重要理论和阶段。
4. 请解释智力和学习困难的概念,并举例说明。
5. 请解释教育心理学在教学中的应用和作用。
第三部分:教育法律法规和职业道德教育法律法规和职业道德是教师职业行为准则的重要组成部分,考生需对教育法律法规和职业道德有深入的理解和掌握。
以下是一些可能出现在考试中的教育法律法规和职业道德题目:1. 请简要介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律法规的体系和主要内容。
2. 请解释教师职业道德的概念和要求。
3. 请解释教师的职责和权利,并举例说明。
4. 请解释学生权益保护的重要性,并列举几个保护学生权益的具体措施。
5. 请解释教师的职业发展和教育教学能力提升的途径。
第四部分:教育教学知识教育教学知识是教师工作的核心,考生需对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有较为全面的了解和掌握。
以下是一些可能出现在考试中的教育教学知识题目:1. 请解释教学目标的制定和教学内容的设计原则。
2. 请解释教学方法的分类和选择原则。
2024年研究生笔试《311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押题卷(含答案)
2024年研究生笔试《311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押题卷(含答案)学校:________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考号:________一、单选题(35题)1.认知教学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是布鲁纳,以下不属于布鲁纳理论基本主张的是()A.理智发展的教育目标B.动机-结构-序列-强化原则C.学科知识结构D.程序教学方法2.具有强烈的资产阶级民族主义色彩,于20世纪初在我国兴起,其内涵为“教育是国家的工具,教育是国家的任务,其主旨在于以国家为中心,反对社会革命,通过加强国家的观念来实现国家的统一与独立。
”这个教育思潮是()A.国家主义教育思潮B.职业教育思潮C.科学教育思潮D.工读主义教育思潮3.儿童在学习了“平行四边形”这个概念后,再学习“矩形”“菱形”和“正方形”这些特殊的平行四边形,这属于()。
A.下位学习B.上位学习C.组合学习D.派生类属学习4.强调德育的目的不是传授给人们某种道德观,而是教会人们如何选择一种道德观的德育理论流派是()A.道德认知发展模式B.体谅模式C.价值澄清模式D.社会学习模式5.“威势之可以禁暴,而徳厚之不足以止乱也”.这一观点出自()A.《墨子》B.《荀子》C.《庄子》D.《韩非子》6.我国历史上第一次设立专门管理教育的行政机构是()A.国子寺B.国子监C.礼部D.京师大学堂7.17世纪,以爱丁堡大学为代表的苏格兰大学与牛津大学、剑桥大学相比,更重视()A.大学自治B.教授治校C.科学教育D.古典教育8.对于“要求以班为单位进行教学实验研究,而不能打乱原有的教学单位的情况。
” 在教育科学研究中一般常用的取样法是()A.简单随机取样法B.系统随机取样法C.整群随机取样法D.分层随机取样法9.关于教育起源有众多学说,其中一种学说认为“原始教育形式和方法主要是日常生活中儿童对成人的无意识模仿”,这种教育起源的观点是()A.生物起源说B.心理起源说C.劳动起源说D.生活需要起源说10.在学习英语单词的某同学特别注重单词运用情景这种学习策略属于A.复述策略B.组织策略C.精细加工D.资源管理策略11.斯宾塞认为,教育的目的是“为完美生活做准备”,呼吁教育应该从古典主义的传统束缚中解放出来,适应生活、生产的需要,应当教授有价值的知识。
109个教育基础知识简答题
109个教育基础知识简答题一、教育理论基础1. 什么是教育?教育是一种有组织的,有目的性的社会行为,通过教育者有意识地对受教育者进行的指导和影响,以促进其个体和社会发展的过程。
2. 教育的目的是什么?教育的目的是培养个体全面发展和适应社会需要的能力,促进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3. 教育的主要功能有哪些?教育的主要功能包括知识传授、德育、智育、体育和美育等。
4. 什么是教育的过程?教育的过程指的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相互作用的过程,包括教育目标的确定、教学内容的选择、教学方法的运用和教学评价的进行等。
5. 知识与技能的关系是什么?知识是指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认识和了解,而技能是指应用知识进行实际操作的能力。
知识和技能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二、教育心理学基础6. 什么是学习?学习是个体经历的一种积极变化,通过组织和加工信息,使个体能够获取新的知识、技能和经验。
7. 了解学习过程对教学的重要性是什么?了解学习过程有助于教师更好地设计和实施教学活动,以促进学生有效的学习。
8. 什么是认知发展?认知发展是指人类在认识和思维能力方面随着年龄和经验的增长而逐渐发展和成熟的过程。
9. 什么是记忆?记忆是将信息存储和提取出来的一种心理能力,是学习和思维活动的基础。
10. 学习的主要类型有哪些?学习的主要类型包括感性认识、概念形成、解决问题、创造和自我反思等。
三、教育方法基础11. 什么是教学方法?教学方法是教师为达到教育目的而选择和运用的各种教学手段和策略。
12. 个别教学与集体教学有什么不同?个别教学注重满足学生个体差异,教师可以更好地根据不同学生的特点进行教学;而集体教学则适用于学生整体教育,有利于促进学生的集体活动和协作能力的培养。
13. 什么是启发式教学?启发式教学是一种注重培养学生主动思考和解决问题能力的教学方法,通过提供适当的问题和情境,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和发现知识规律。
14. 什么是案例教学?案例教学是一种以真实或虚拟的案例为基础的教学方法,鼓励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教育学押题简答
1,简述世界教育改革的趋势①教育终身化:与人的生命有共同外延、社会各方面、连续性教育。
②教育全民化:人人有受教育的权利,且必须接受一定程度的教育。
③教育民主化:①让所有人有均等的机会,受同样的教育②追求教育的自由化。
④教育多元化:培养目标、办学形式、管理模式、教学内容、评价标准多元化。
⑤教育技术现代化:现代科学技术在教育上的应用。
2,简述教育与生产力的关系教育与生产力是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关系:【①】生产力对教育的决定作用:生产力水平①决定教育的规模和速度;②制约人才规格和教育结构;③制约着教育的内容、方法、手段和组织形式。
【②】教育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①教育再生产劳动力;②教育再生产科学知识;②教育生产新的科学知识。
3,简述人的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及要求。
【①】顺序性。
要求教育工作者要循序渐进的做好教育工作。
【②】阶段性。
要求教育工作必须根据不同年龄阶段的特点分阶段进行。
【③】不平衡性。
要求教育教学工作要抓住发展关键期。
【④】互补性。
要求首先要树立对学生的信心,其次要掌握科学的方法。
【⑤】个别差异性。
要求尊重学生的个别差异,做到因材施教。
4,影响人的身心发展的因素及其作用。
【①】遗传因素。
作用:①遗传是人的发展的生物前提。
②遗传素质的个别差异为人的身心发展提供最初的可能性。
③遗传素质的成熟机制制约着人的身心发展的水平和阶段。
④不宜过分夸大遗传素质的作用(提供物质前提,但不能决定人的身心发展的现实性)。
【②】环境因素(决定作用)。
环境包括物质环境和精神环境两个方面。
作用:①环境使遗传的发展可能性变成现实。
②环境决定人的身心发展方向、水平、速度和个别差异。
③环境的决定作用是通过人的内部因素实现的。
【③】学校教育。
在人的身心发展中起主导作用。
原因:①学校教育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培养人的活动。
②学校教育是通过教师来进行的。
③学校教育能有效控制和协调影响学生发展的各种因素。
表现:①学校教育对个体发展做出社会性规范。
2024年甘肃省教师进城选调考试教育理论综合知识押题题库预测试卷(1—10套)
(押题题库预测试卷1)一、单项选择题1.为适应科学知识的加速增长和人的持续发展要求而逐渐形成的教育思想和教育制度是()。
A.终身教育B.普通教育C.职业教育D.义务教育2.提出“泛智教育思想”、探讨“把一切事物教给一切人类的全部艺术”的教育家是()。
A.培根B.夸美纽斯C.赫尔巴特D.赞科夫3.将课程分为基础型课程、拓展型课程、研究型课程,这是()。
A.从课程制定者或管理制度角度划分的B.从课程的功能角度划分的C.从课程的组织核心角度划分的D.从课程的任务角度划分的4.()是指根据各级各类学校的任务确定的对所培养的人的特殊要求。
A.教育方针B.教育目的C.教学目标D.培养目标5.教育目的一般由两部分组成:一是要规定所需培养的人的身心素质;二是要规定所要培养出的人的()。
A.质量规格B.社会价值C.发展方向D.发展速度6.最早将“教育”两个字作为一词连用的是战国时期的()。
A.孔子B.孟子C.庄子D.老子7.以下关于教育目的的论述,错误的是()。
A.教育目的是社会历史性与时代性的动态综合B.教育目的受制于生产力的发展C.教育目的就是各级各类学校的培养目标D.教育目的体现了人们的教育理想8.“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来会打洞”,这一说法属于()。
A.遗传决定沦B.环境决定论C.辐合论D.主体论9.学生根据教师布置的任务,在课上或课外进行实际操作,将已经学过的知识运用于实践的教学方法是()。
A.练习法B.实习法C.实习作业法D.实验法。
10.社会环境对个体的客观要求所引起的需要与个体的发展水平之间的矛盾运动,是推动个体由自然人向社会人转变的()。
A.动力B.动机C.条件D.基础11.大学英语等级考试是一种()测验。
A.常模参照性B.标准参照性 C.总结性D.发展性12.孔子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这说明教师应该具备()。
A.忠于职守B.团结协作精神C.人际交往能力D.良好的道德修养13.主张从个人的本性和个体发展的需要来确定教育目的的教育家是()。
今日教育理论练习及答案押题密卷(四)
押题密卷(四)(满分:100分)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0分)1.我国倡导启发式教学的第一人是古代教育家()。
A.孔子B.墨翟C.董仲舒D.朱熹2.最早提出教育要适应儿童的年龄阶段,进行德、智、体多方面和谐发展教育的教育思想家是()。
A.柏拉图B.亚里士多德C.昆体良D.苏格拉底3.20世纪60年代初期,在美国发起课程改革运动的著名心理学家是()。
A.桑代克B.斯金纳C.华生D.布鲁纳4.个体身心发展的水平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具有加速个体发展的特殊功能。
A.遗传B.成熟C.环境D.学校教育5.取得教学成功的内因是()。
A.教师的主导作用B.学校的管理作用C.教材的媒体作用D.学生的主体作用6.个体在不同的年龄段表现出的身心发展不同的总体特征及主要矛盾,面临着不同的发展任务,这就是身心发展的()。
A.差异性B.顺序性C.不平衡性D.阶段性7.把两个及两个年级以上的儿童编在一个班级,直接教学与布置、完成作业轮流交替进行,一节课内由一位教师对不同年级学生进行教学的教学组织形式是()。
A.分层教学B.合作教学C.小班教学D.复式教学8.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策略不包括()。
A.发现教学B.情境教学C.合作学习D.程序教学9.班主任工作是从()开始的。
A.评定学生操行B.教育个别学生C.了解和研究学生D.组织班集体10.经常思考“如何教好这节课”这样一些问题的教师处于发展的()阶段。
A.关注生存B.关注情境C.关注学生D.关注自我11.下列属于元认知实例的是()。
A.学生运用精加工策略巩固知识B.学生在学习中能举一反三C.学生能利用复述策略进行记忆D.学生在阅读时,遇到难点立即停12.教师工作对象千差万别,这要求教师不断学习,不断反思。
这说明教师是()。
A.组织者B.管理者C.研究者D.示范者13.根据学习的定义,下列现象属于学习的是()。
A.蜜蜂采蜜B.猴子练习攀爬C.病症导致的行为改变D.儿童模仿别人的行为14.学习者通过观察其他人实施这种行为后所得到的结果来决定自己的行为指向。
2024上半年教资考试押题
选择题
在教育心理学中,认为学习是通过观察、模仿他人行为而获得新知识和技能的理论是?
A. 行为主义
B. 认知主义
C. 建构主义
D. 社会学习理论(正确答案)
下列哪项不属于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内容?
A. 爱国守法
B. 爱岗敬业
C. 追逐名利(正确答案)
D. 为人师表
在教学设计中,确定教学目标的首要步骤是?
A. 分析学生特点
B. 选择教学方法
C. 确定教学内容
D. 阐述教学目标(正确答案)
下列哪种教学方法强调以学生为中心,鼓励学生主动探索和发现知识?
A. 讲授法
B. 讨论法
C. 发现法(正确答案)
D. 演示法
在教育法律关系中,学校与学生的关系主要体现为?
A. 管理与被管理
B. 教育与被教育
C. 监护与被监护
D. 教育、管理与保护(正确答案)
下列哪项不是新课程改革倡导的教学理念?
A. 以学生为本
B. 注重知识传授
C. 强调学以致用
D. 关注学生全面发展(正确答案)
在班级管理中,班主任通过制定班级规章制度、设立班干部等方式来管理班级,这种方法属于?
A. 民主管理
B. 常规管理(正确答案)
C. 目标管理
D. 平行管理
下列哪项不是教育评价的功能?
A. 导向功能
B. 诊断功能
C. 预测功能
D. 娱乐功能(正确答案)
在教育心理学中,将学习分为知识学习、技能学习和态度学习,这种分类依据是?
A. 学习内容(正确答案)
B. 学习方式
C. 学习动机
D. 学习结果。
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绝密押题1
一、单项选择题1.世界上首次运用马克思主义观点探讨社会主义教育原理且有较大影响的教育学家是()。
A.苏霍姆林斯基B.杨贤江C.凯洛夫D.赞可夫答案:C解析:凯洛夫的《教育学》,被公认为世界上第一部马克思主义的教育学著作,对我国建国后乃至现在的教育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分数:22.教育功能是教育活动和教育系统对()。
A.科技发展和社会发展所产生的各种影响和作用B.经济发展和科技发展所产生的各种影响和作用C.个体发展和社会发展所产生的各种影响和作用D.个体发展和群体发展所产生的各种影响和作用答案:C解析:教育功能是教育活动和教育系统对个体发展和社会发展所产生的各种影响和作用。
分数:23.1904年颁布并实施的“癸卯学制”是以()的学制为蓝本的。
A.美国B.德国C.日本D.英国答案:C解析:癸卯学制主要承袭了日本的学制,反映了“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思想。
分数:24.关于校园文化,下列选项表述错误的是()。
A.校园文化是一种亚文化B.校园文化是一种综合性文化C.具有明确教育目的的文化D.不包括学校教师共同拥有的教育价值观答案:D解析:校园文化是人们为了保证学校中教育活动顺利进行而创立和形成的一种特有的文化形态。
按照不同的层次和标准,可以再细分为校园物质文化、校园精神文化、校园制度文化等,也包括学校教师共同拥有的教育价值观。
分数:25.教师提供课题与材料,引导学生进行分析,综合、抽象、概括等一系列活动,最后得出学习结论的方法属于()。
A.发现学习B.研究探讨法C.范例教学法D.暗示教学法答案:A解析:发现学习是通过学习者的独立学习,独立思考,自行发现知识,掌握原理原则。
发现,并不局限于寻求人类尚未知晓的事物;B探究探讨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精心创造条件,激发学生提出问题,并以问题为主线,通过师生共同探讨研究,得出结论,从而使学生获得知识、发展能力的一种教学方法;C是指教师在教学中选择真正基础的、本质的知识作为教学内容,通过“范例”内容的讲授,使学生达到举一反三,掌握同一类知识的规律的方法。
2024年成人高考专升本教育理论密押题
2024年成考专升本教育理论-密押卷教育学部分一、选择题:1~12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是我国古代最早,也是世界最早的、成体系的古代教育专著,有“教育学的雏形”之称。
A.《论语》B.《大学》C.《学记》D.《孟子》2、反对天赋观念,提出“白板说”的是()。
A.杜威B.夸美纽斯C.卢梭D.洛克3、认为动物界也有教育且把教育看做是一个生物学的过程的观点是()。
A.神话起源说B.心理起源说C.生物起源说D.劳动起源说4、影响少年儿童品德形成的因素很多,其中起主导作用的因素是()。
A.环境B.遗传C.学校教育D.家庭教育5、《学记》云:“建国君民,教育为先”、“化民成俗,其必由学”。
这里蕴含的教育功能是()。
A.政治功能B.经济功能C.文化功能D.人口功能6、裴斯泰洛齐认为:“发展个人天赋的内在力量,使其经过锻炼,使人能尽其才,能在社会上达到他应有的地位。
这就是教育的目的。
”这种观点反映的教育目的价值取向是()。
A.生活本位论B.社会本位论C.个人本位论D.文化本位论7、教师借助“微课”“翻转课堂”等新技术、新方法进行教学,体现了教师劳动的()特点。
A.复杂性B.长期性C.创造性D.示范性8、衡量教师是否成熟的重要标志是()。
A.能否关注自己的生存适应性B.能否充分考察教学情境C.能否自觉地关注学生D.能否更多地考虑班集体的建设9、主张把评价的重点从“课程计划预期的结果”转到“课程计划实际的结果”上来的课程目标评价的模式是()。
A.目标评价模式B.目的游离评价模式C.背景评价D.成果评价10、把两个或两个以上年级的学生编在一个班里,由一位教师分别用不同程度的教学材料,在同一节课里对不同年级的学生进行教学的组织形式是()。
A.分层教学B.复式教学C.小班教学D.合作学习11、方雨认为社会法制应符合社会大众权益,当它不符合时就应该修改。
根据科尔伯格理论,他处于道德发展的哪个阶段()。
教育理论基础简答题总结
教育理论基础简答题总结教育学部分1.二十世纪后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的特点:1)教育的终身化。
2)教育的全民化。
3)教育的民主化。
4)教育的多元化。
5)教育技术的现代化。
6)教育全球化。
7)教育信息化。
8)教育具有科学性。
2.教育的相对独立性1)教育自身的历史继承性2)教育与社会发展的不平衡性3)教育与其他社会意识形式的平行性3、影响个体身心发展的主要因素(一)遗传(生物因素)1.遗传素质是人的发展的前提,为个体的身心发展提供可能性,但不能决定人的发展。
2.遗传素质的成熟机制制约着人的身心发展的水平及阶段。
3.遗传素质的个别差异是人的身心发展的个别差异的原因之一。
(二)环境(外部条件)1.社会环境为个体的发展提供了多种可能,使遗传提供的发展可能变成现实。
2.环境是推动人身心发展的动力。
3.环境不决定人的发展。
4.人对环境的反应是能动的。
★(三)(学校)教育1.学校教育对人发展的作用:a..对个体发展做出社会性规范;b.具有加速个体发展的功能;C.对个体发展的影响有即时价值和延时价值;D.具有开发个体才能和发展个性的功能。
2.为什么说学校教育在人的发展中起主导作用?a.学校教育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培养人的活动b学校有专门负责教育工作的教师;C.学校教育能有效的控制和协调影响学生发展的各种因素。
(四)个体主观能动性(内在动力,决定性因素)是指:人的主观意识和活动对于客观世界的积极作用,包括能动地认识客观世界和改造客观世界,并统一于人们的社会实践活动中。
Ps:人的身心发展的源泉&动力在于个体因素。
4.个体身心发展的规律1.顺序性;个体身心发展是一个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由量变到质变的连续不断的发展过程。
启示:人的发展顺序是客观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教育工作要尊重顺序性,循序渐进的促进人的发展,不可陵节而施。
2.阶段性:个体身心发展在不同的年龄阶段表现出不同的总体特征和主要矛盾,面临着不同的发展任务,此为阶段性。
109个教育基础知识简答题
109个教育基础知识简答题1.教育的属性(1)教育的本质属性:教育是一种有目的地培养人的社会活动,这是教育活动区别于其他社会活动的根本特征,是教育的质的规定性。
(2)教育的社会属性:①教育具有永恒性:教育是人类所特有的社会现象,与人类社会共始终。
①教育具有历史性:在不同的社会或同一社会的不同历史阶段,教育的性质、目的、内容等各不相同,每个时期的教育具有自己的特点。
①教育具有相对独立性:教育受一定社会的政治经济等因素的制约,但教育作为一种培养人的社会活动,又具有相对独立性。
教育的相对独立性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a.教育具有历史继承性。
教育的历史继承性是指不同历史时期的教育都前后相继,后一时期教育是对前一时期教育的继承与发展。
b.教育具有质的规定性。
c.教育与社会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
2.原始社会的教育特征。
(1)教育无阶级性,教育目的是为生产和社会生活服务;(2)水平低下,教育手段主要是身教、言传;(3)教育内容与原始社会生活需要相适应,以生活经验为主;(4)教育在生产劳动中进行,由年长一代对年轻一代随时随地进行。
3.古代社会教育的特征。
(1)古代产生了学校,教育成为社会专门职能;(2)古代学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脱离,具有非生产性;(3)古代学校教育具有阶级性,封建社会的学校教育还具有等级性;(4)古代学校教育适应古代思想文化的发展,表现出道统性、专制性、刻板性和象征性;(5)古代学校教育初步发展,尚未形成复杂的结构体系。
4.近代教育的特征。
(1)教育国家化:国家加强了对教育的重视和干预,公立教育崛起。
(2)初等教育义务化:初等义务教育的普遍实施(义务教育最早产生于16 世纪的德国)。
(3)教育的世俗化:教育从宗教教育中分离出来。
(4)教育的法制化:重视教育立法,倡导以法治教。
(5)出现了双轨制。
(6)形成了较系统的近代学校教育制度。
5. 20 世纪以后教育的新特点。
(1)教育的终身化。
(2)教育的全民化。
教师招聘考试题库教育理论综合知识试题预测最新版
教师招聘考试题库教育理论综合知识试题预测最新版随着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教师招聘考试已逐渐成为选拔优秀教育人才的重要环节。
教育理论综合知识是教师招聘考试的核心内容之一,考生需要对教育领域的重要理论和实际问题有全面的了解和掌握。
本文将为大家预测一些可能涉及的教育理论综合知识试题。
一、教育学基本原理1. 请简要介绍教育学的基本概念,并阐述其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2. 什么是教育目标?教育目标的分类和特点有哪些?3. 请简要介绍教育内容的基本形式和分类。
二、教育心理学与学生心理1. 请简要介绍教育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并阐述其与教育教学的关系。
2. 请解释学习理论中的“构建主义”和“行为主义”。
3. 列举并解释学生心理中常见的问题,如逆反心理、自卑心理等,同时给出相应的应对方法。
三、课堂教学与教学设计1. 请简要介绍教学设计的基本原则和步骤。
2. 什么是有效教学?请从教师与学生、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等方面给出你的回答。
3.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如何巧妙运用教学技巧来提高教学效果?四、教育评价与考试制度1. 请简要介绍教育评价的基本概念和目的,并阐述其与教学评价的区别。
2. 请解释评价的基本原则:“全面性”和“相对性”。
3. 当今中小学教育中存在着过多考试的问题,请谈谈你对减负的教育理念和策略。
五、教育研究与教育改革1. 请简要介绍教育研究的意义和方法。
2. 列举并解释近年来国内外较为流行的教育改革理念和实践。
3. 你认为如何提高教育研究的质量和水平?六、教育法律法规与职业道德1. 请列举并解释我国当前的教育法律法规。
2. 教师的职业道德是教育工作的重要保障,请谈谈你对教师职业道德的理解和要求。
3. 教师与家长之间存在沟通不畅、冲突等问题,如何有效化解和处理?通过对以上可能涉及的教育理论综合知识试题的预测,我们可以发现,在教师招聘考试中,除了对教育基本理论的要求外,还注重对实际问题的处理和分析能力。
应考生个人特长和实践经验出发,全面准备,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把握教育发展的新趋势和新要求。
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理论简答题精选
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理论简答题精选1、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教育学就是研究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揭示教育规律的科学。
教育规律就是教育内部诸因素之间、教育与其它事物之间的具有本质性的联系,以及教育发展变化的必然趋势。
2、教育的基本要素有哪些?从宏观角度看,教育活动由教育主体、教育目标、教育内容、教育手段、教育环境、教育途径六个要素构成;从微观角度看,教育活动由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内容和教育手段四个要素构成。
(1)教育者是教育过程中”教”的主体。
主要体现在:教育者是社会文化和价值取向的传播者;是科学知识和社会文明的传播者;是教育活动的设计者、组织者和实施者,对教育活动的展开起领导作用;是学生学习发展的指导者;是一个具有自我提高能力的学习者。
(2)受教育者是教育过程中”学”的主体。
其主体性体现在:受教育者是学校存在的主体;是学校职能部门及其管理的中心;是学校和教师评价的主体;是教育任务完成的主体。
此外,受教育者的主体性还体现在,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特点制约着教师的教,受教育者的独立性、选择性、需要性、创造性和他们个人的兴趣、爱好、主观能动性等这些主体性特征也制约着教师的教学活动。
(3)教育内容是师生共同认识的客体。
教育内容是基于一定社会的生产力和科学文化技术发展水平之上,学校向学生传授的知识和技能,灌输的思想和观点,培养的习惯和行为的总和,教育内容在学校中的具体表现形式是课程标准和教科书。
首先,教育内容是联系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中介。
其次,最佳的教育内容是目的性与对象性的统一。
教育内容内在地包括教育目标。
因为教育目标是教育活动所要达到的预期结果,也是衡量教育活动效果的标准,是教育内容传授的出发点和归宿。
(4)教育手段是教育活动的基本条件教育手段是指教育者将教育内容作用于受教育者所借助的各种形式与条件的总和,它包括物质手段、精神手段等。
物质手段主要是进行教育时所需要的一切物质条件,可分为教育的活动场所与设施、教育媒体及教育辅助手段三大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育理论基础押题简答题一节好课的标准:(1)、要使学生注意力集中;(2)、要使学生的思维活跃;(3)、要使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中来;(4)、要使个别学生得到照顾。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1)以学生发展为本,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与培养个性相结合;(2)稳定并加强基础教育(课程的社会化、生活化和能力化,加强实践性,由“双基”到“四基”)(3)加强道德教育和人文教育,促进课程科学性与人文性融合;(4)加强课程综合化;(5)课程与现代信息技术相结合,加强课程个性化和多样化;(6)课程法制化。
什么是教学?教学的任务是什么?(1)教学是在一定教育目的规范下的,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共同组成的传递和掌握社会经验的双边活动。
(2)a引导学生掌握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b发展学生智力,特别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c发展学生体能,提高学生身心健康水平d培养学生高尚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e培养学生具备良好的道德品质和个性心理特征,形成科学的世界观。
简述义务教育阶段学校不得开除学生的原因。
(1)根据《中华人民义务教育法》第二十七条规定,对违反学校管理制度的学生,学校应当予以批评教育,不得开除。
(2)受教育权是学生最基本的权利。
根据我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十八条规定,学校应当尊重未成年学生的受教育权,关心、爱护学生,对品行有缺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应当耐心教育、帮助,不得歧视,不得违反法律和国家规定开除未成年学生。
处于义务阶段的学生都是未成年人,学校随意开除学生或勒令其退学的行为,就侵犯了未成年学生的受教育权。
教育对生产力发展的促进作用。
(1)教育再生产劳动力。
(2)教育再生产科学知识。
学校美育的任务。
(1)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点,使他们具有感受美、理解美和鉴赏美的知识和能力;(2)培养学生艺术活动的技能,发展他们体现美和创造美的能力;(3)培养学生的心灵美和行为美,使他们在生活中体现内在美和外在美的统一。
德育过程是对学生知情意行的培养提高过程,简要说明这一德育过程的规律。
(1)学生的思想品德是由知情意行四个心理因素构成。
知即道德认知,使学生品德形成的基础;情即情感,使学生产生品德行为的内部动力,是实现转化的催化剂;意即道德意志,是调节学生品德行为的精神力量;行即道德行为,是衡量品德水平的重要标志。
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与发展,即是这四个心理因素的形成与发展过程,学校德育过程也就是对这四个品德心理因素的培养过程。
(2)德育过程一般以知为开端,以行为终结。
但由于社会生活的复杂性,德育影响的多样性等因素,在德育具体实施过程中,又有多种开端,可根据学生发展的具体情况,或从导之以行开始,或从动之以情开始,或从锻炼道德意识开始,最后达到使学生品德在知情意行几方面和谐发展的目的。
怎样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品质。
(1)运用启发式教学,保护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培养创造性动机,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2)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并将发散思维和集中思维相结合。
(3)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想象力;(4)组织创造性活动,正确评价学生的创造性;(5)开设具体创造性课程,教授学生创造性思维策略和创造技法;(6)结合各学科特点进行创造性思维训练。
简述高级神经活动类型与气质类型之间的对应关系。
(1)高级神经活动类型为强、平衡、灵活的活泼型,其对应的气质类型是多血质;(2)高级神经活动类型为强、平衡、不灵活的安静型,其对应的气质类型是粘液质;(3)高级神经活动类型为强、不平衡的遏制型,其对应的气质类型是胆汁质;(4)高级神经活动类型为弱的弱型,其对应的气质类型是抑郁质。
教师如何帮助学生调节自己的情绪。
(1)教会学生形成适宜的情绪状态;(2)丰富学生的情绪体验;(3)引导学生正确看待问题;(4)教会学生情绪调节的方法;(5)通过实际锻炼提高学生的情绪调节能力。
如何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1)在教学中发展学生的再造形象:a要扩大学生头脑中的表象储备;b教师要帮助学生真正弄懂描述中关键性词句和实物标识的含义;c教师要唤起学生对教材的想象,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巩固。
(2)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想象:a要引导学生学会观察,丰富学生的表象储备;b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有利于打开想象力的大门;c引导学生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扩大学生的知识经验以发展学生的空间想象;d注意发展学生的语言能力;e结合学科教学,有目的的训练学生的想象力;f引导学生进行积极的幻想。
学习训练应遵循的原则。
(1)主题性原则;(2)内化性原则;(3)特定性原则;(4)生成性原则;(5)有效监控原则;(6)个人效能感原则。
学校教育在影响个体发展上的特殊功能有哪些。
(1)学校教育对于个体发展做出社会性规范;(2)学校教育具有开发个体特殊才能和发展个性的功能;(3)学校教育对个体发展的影响具有即时和延时的价值;(4)学校教育具有加速个体发展的特殊功能。
学业成绩评定的基本要求。
(1)客观公正,必须严格遵循评定标准;(2)方向明确,要向学生指出学习上的优缺点和努力的方向,这是评定学生学业成绩的主要目的;(3)鼓励学生创新,在评定中,不仅要看答案,而且要看思路,要重视学生思维的创造性。
当前我国班级管理中存在哪些问题,如何解决这些问题。
(1)问题:a班主任对班级管理方式偏重于专断型;b班级管理制度缺乏活力,学生参与班级管理程度较低。
(2)对策:a以满足学生的发展为目的;b确立学生在班级中的主体地位;c有目的的训练学生自我管理班级的能力。
影响识记效果的因素。
(1)识记的目的与任务;(2)识记的态度和情绪状态;(3)活动任务的性质;(4)材料的数量和性质;(5)识记的方法。
教师应该具备的知识素养。
(1)政治理论修养;(2)精深的学科专业知识(本体性知识);(3)广博的科学文化知识;(4)必备的科学教育知识(条件性知识);(5)丰富的实践知识。
维持有意注意的条件。
(1)加深对目的任务的理解;(2)合理组织活动;(3)对兴趣的依从性;(4)排除内外因素的干扰。
如何维护学生的心理健康。
(1)学生个体进行积极的自我调适;(2)学校通过多种方式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维护学生心理健康;(3)与家长合作构建社会支持网络。
目前中小学教学常用的教学方法。
我国中小学常用的教学方法分为五大类:(1)以语言传递为主的教学方法(讲授法;谈话法;讨论法;读书指导法)(2)以直观感知为主的教学方法(演示法;参观法)(3)以实际训练为主的教学方法(练习法;实验法;实习作业法;实践活动)(4)以探究活动为主的教学方法,主要是发现法(5)以情感陶冶(体验)为主的教学方法(欣赏教学法;情景教学法)教师学习心理学的实践意义。
(1)有助于理解和解释学生心理现象和行为,更好地完成教育工作;(2)有助于运用心理学原理,指导和开展当代教育改革;(3)有助于教师判断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有效的开展学生心理异常的调试工作;(4)有助于教师依据心理学知识进行自我教育。
有意义学习的条件。
(1)客观条件,是指受学习材料本身的影响。
有意义学习的材料本身必须合乎这种非人为的和实质性的标准,即具有逻辑意义。
教材一般符合此要求。
(2)主观条件,z是指受学习者自身因素的影响。
主要表现在:a学习者必须具有有意义学习的心向;b 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必须具有适当的知识,以便于新知识进行联系c学习者必须积极主动地是这种具有潜在意义的新知识与认知结构中有关的旧知识发生相互作用。
课程标准的意义。
(1)在国家层面上,它标志着公民素养有了明确的质量标准(2)在学校教育层面上,它标志着素质教育的落实有了根本依托(3)在教材层面上,它标志着教科书走向多元化有了可能(4)在教学层面上,它标志着教学方式的革新有了新标准(5)在教师层面上,它标志着教师专业自主权的确立有了保障(6)在学生层面上,它标志着减轻学生心理负担有了希望。
我国当前学制改革的主要内容。
(1)加强基础教育,落实义务教育(2)调整中等教育结构,发展职业技术教育(3)稳步发展高等教育,以走内涵发展为主的道路(4)重视成人教育,发展终身教育。
为什么学校工作必须以教学为主。
(1)学校是专门培养人的机构,要使学生在德智体等方面都得到发展,就需要通过教学、课外校外活动、生产劳动等方面来实现。
教学在学校工作中所占时间最多,涉及面最广,对学生的发展影响最全面深刻,对学校教育质量的影响也最大。
所以,学校工作必须以教学为主。
(2)学校工作以教学为主,即是有教学本身的性质决定的,也是多年来教育工作经验的总结。
学校工作以教学为主,但不意味着可以轻视甚至忽视其他工作,应当坚持“以教学为主,全面安排”。
学校教育产生的条件。
(1)生产力的发展以及社会生产水平的提高,为学校的产生提供了物质基础。
(2)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相分离,为学校的产生提供了专门从事教的活动的知识分子(3)文字的创造与知识的积累,为学校教育的开展提供了有效的教育手段与充分的教育内容(4)国家机器的产生需要专门的机构培养官吏和知识分子来为统治阶级服务。
现代教育评价的发展趋势。
(1)现代教育评价强调创设适合并促进学生发展的教育环境(2)现代教育评价由关注总结性目的向关注评价的形成性目的发展(3)现代教育评价的评价主体由一元向多元发展,评价对象由被动等待向主动参与发展(4)现代教育评价的评价方法向综合、多层次、全方位方向发展。
怎样帮助学生有效地掌握概念。
教学是引导学生获得科学概念的主要途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帮助学生掌握概念时应注意以下几点:(1)易感性材料作为概念掌握的基础(2)合理利用过去的知识经验(3)提供概念范例,配合运用正例和反例,适当运用比较(4)突出有关特征,控制好无关特征的数量和强度,正确而充分的利用“变式”(5)正确运用语言表达,明确提示概念的本质特征(6)形成正确的概念体系,并运用于实践中。
心理发展的基本特征。
(1)连续性与阶段性(2)定向性与顺序性(3)不平衡性(4)差异性。
新课程改革中教师角色将发生哪些变化。
(1)从教师与学生的关系看,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2)从教学与研究的关系看,教师是教育教学的研究者(3)从教学与课程的关系看,教师是课程的开发者和建设者(4)从学校与社区的关系看,教师是社区型开放的教师。
现代教育制度发展的趋势。
(1)加强学前教育并重视与小学教育的衔接(2)强化普及义务教育,延长义务教育年限(3)中等教育中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朝着相互渗透的方向发展(4)高等教育的大众化(5)中设教育体系的构建(6)教育的国际交流加强(7)教育社会化与社会教育化(8)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的界限逐渐淡化。
如何让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1)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兴趣,维持好奇心(2)设置合适的目标(3)控制作业难度,恰当控制动机水平(4)表达明确的希望(5)提供明确的、及时的、经常性的反馈(6)合理运用外部奖赏(7)有效地运用表扬(8)对学生进行竞争教育,适当开展学习竞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