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基础与实训》—课程标准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审计基础与实训》课程标准

一、前言

(一)课程性质

关键词:课程地位、主要功能、与其他课程关系

本课程是电算化会计及注册会计师(方向)专业的主干课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审计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通过理论学习和实践锻炼,使学生提高职业能力和就业能力。审计课程与《基础会计》、《中级财务会计》等课紧密相连并以此为基础,学好审计课也为学习其他财经类课打下基础。

(二)设计思路

关键词:课程设置依据、课程目标定位、课程内容选择、项目设计思路、学习程度用语说明、课程学时与学分

本课程是电算化会计及注册会计师(方向)专业的必修课,是以《基础会计》、《中级财务会计》等课为基础,为适应电算化要求及掌握审计理论知识和专业判断能力而设置的一门专业课。

本课程是为满足高等职业教育的需要,立足理论够用、重在实践锻炼、掌握技能操作。本课程减少深奥理论知识课时,增加技能操作课时,为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就业能力而打下坚实的基础。

本课程内容的编排和组织是以用人需求、学生层次及教学条件为依据而确立的。立足于对学生实际能力培养,并对课程内容作出大胆改革,打破以章节知识传授为主要特征的传统教学模式,转变为以项目(学习情境)为中心的教学内容,每一项目形成一个独立部分,并设置了若干学习情境,每一学习情境设计了任务训练,让学生在完成任务训练的过程中掌握职业技能。本课程从实际出发,确定了七个项目:项目一审计基本知识概述;项目二审计组织体系;项目三审计依据;项目四审计责任;项目五审计方法与应用;项目六审计程序及实训;项目七计算机审计概述。

本课程设计以学生为本,改变过去传统教学模式,以达到理论与实践的一体化,概念与案例的一体化,有利于学生充分掌握教学内容,提高学习兴趣,并按人才培养层次及专业要求,实现高等职业学生培养的目标。教学效果评价采取学生评价、教师评价和督导组评价相结合的方式,通过教学效果评价,促进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

本课程学时为68,其中理论课学时为34、实训操作学时为34。

本课程学分为3。

二、课程目标

关键词:知识、技能、素质要求

通过审计项目活动,使学生掌握审计知识、审计方法、审计程序并能到被审计单位进行开展审计活动(如填写审计通知书、审计承诺书、审计公告;编写审计方案;能够进行查账

并取得审计证据;拟定审计工作底稿;撰写审计报告等)。通过审计项目活动,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职业习惯和注重素质培养。

(一)知识目标

掌握审计性质、审计职能和审计任务;

掌握审计关系、审计种类;

掌握审计准则、审计标准;

掌握内部控制制度;

掌握计算机审计;

掌握审查书面资料、审查财产物资等方法。

(二)技能目标

能判断不同类型的审计;

能熟悉审计法律法规、对内部控制进行测试;

能应用审计的方法;

能填制审计方案、计算审计重要性和风险水平;

能编写审计日记、工作底稿及对被审计单位进行调查;

能鉴定审计证据、撰写审计报告、作出审计结论;

能掌握审计软件使用。

(三)素质目标

养成诚实守信、吃苦耐劳的品德;

养成勤于思考、用心钻研的习惯;

养成互帮互助、助人为乐的精神;

养成保守秘密、爱护公物的意识。

三、课程的主要内容与要求

关键词:课程内容及要求、学生应获得的知识、技能与态度

四、实施建议

(一)教材编写

1.必须依据本课程标准编写教材,教材应充分体现审计项目、以审计实训为导向的课程设计思想。

2.教材应将本专业职业活动,分解成若干个学习情境并设计训练任务,按完成训练任务、岗位操作及结合职业技能考证需要编写教材。

3.教材应图表、文字兼顾,通俗易懂,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增加学生理解力。

4.教材内容应体现前瞻性、通用性及实用性,要将本专业新理念、新信息、新做法纳人教材,使教材更贴近本专业的发展和实际需要。

(二)教学建议

1.在教学过程中,采用项目教学法、采用多媒体等现代教学手段(图文并茂),提高学生学习兴趣,采用看、听、做相结合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在教学过程中,关键是实训和实践教学环节,应选用有实践经验的老师上实训课,向学生耐心示范,让学生动手练习,形成教学互动的情境。要联系校外实训基地,使学生能够真刀真枪演练。

3.在教学过程中,既要注重职业知识又要注重考证要求,因为本课程专业性很强,上岗就业需要有资格证书。

4.在教学过程中,要重视本专业领域新趋势、新信息,与审计实务界保持紧密联系,为学生就业提供更多的机会。

5.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为人师表,还要教书育人,应积极引导学生提升道德修养和职业素养,培养合格人才。

(三)教学评价

1.改变传统的评价手段和方法,采用多种形式、多种方式的教学评价手段,达到理论与实践统一,采用学生、教师和督导组相结合的评价方式,对教学效果进行评价。其目的是提高教学质量,提高学生动手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2.学生评价可以采用动态和测试(打分)评价方式。动态评价可以举行座谈会、问卷调查等;测试主要是通过对教师教学效果打分。

3.教师评价是由同行的其他教师对教学效果评定。

4.督导组评价是由由校内校外专家对教师教学效果进行质量评估。

5. 关注评价的多元性,将课堂提问、学生作业、学生出勤作为平时成绩,占总成绩的30%,将任务实训作为技能考核,占总成绩的30%,将期末考试作为理论知识检测,占总成绩的40%。

6.应注重学生动手能力和实践中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考核,对在学习和应用上有创新的学生应予特别鼓励,全面综合评价学生能力。

(四)资源利用

1.提供机房和审计教学软件,以便学生学习计算机审计,与审计实务界保持一致,做到与时俱进。

2.提供多媒体教室,以便教师使用多媒体教学,节约上课时间,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3.提供网络资源,以便教师课外辅导及学生自学。

4.提供校内审计实训室,以便学生校内实训练习。

5.提供校外审计实训基地,以便学生实践操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