灾情统计与损失评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附件三

灾情统计与损失评估

二〇〇九年十月

目录

1 灾情统计 (1)

1.1 受影响人口统计 (1)

1.2 受影响行政机关、水利设施的统计 (1)

1.3 受影响交通道路统计 (2)

2 洪灾损失评估 (2)

2.1 工作流程 (2)

2.2 损失率确定 (3)

2.3 直接经济损失估算 (3)

1 灾情统计

灾情统计是在土地利用矢量数据和洪水模拟结果的基础上对受影响的社会经济状况进行分类统计。通常根据洪水风险图区域的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基础数据的完备程度确定具体统计对象。通常灾情统计主要考虑受淹面积、受淹耕地面积、受灾人口总数、受影响交通线路、受影响行政区域以及受影响GDP 等指标。

灾情统计功能主要在GIS 平台上实现,受灾对象以面图层、点图层或线图层形式存储,在分别与淹没范围面图层进行求交计算之后,推求受淹没影响的人口、资产、重要设施情况。 表1 洪水风险区域灾情统计类别及GIS 存储对象 GIS 存储对象

灾情统计类别 面图层

行政区界、围垸边界、淹没范围、居民地 线图层

道路交通 点图层 行政机关、水利设施

1.1 受影响人口统计

人口数据通常是以行政单元为统计单位的,数据表达了统计单元之间的差异,但并没有给出统计单元内部的差异。为了进行准确的受影响人口统计,需要对人口统计数据进行空间分析。

通常采用居民地法对人口统计数据进行空间分析,即认为人口是离散地分布在该行政区域的居民地范围内,每块居民地上又是均匀分布的变量,采用人口密度,i j d 来表征。如各行政单元受淹居民地面积用,i j A 来表示,则受灾人口可如式(1)计算。

,,·e i j i j i j

P A d =∑∑ (1)

式中,e P ,受灾人口;,i j A ,第i 行政单元第j 块居民地受淹面积;,i j d ,第i 行政单元第j 块居民地的人口密度。

某个行政单元的居民地受淹面积通过行政区界、居民地图层以及暴雨积水模拟结果图层叠加统计得到。结合人口密度,对各行政单元受不同淹没水深影响的受灾人口进行统计。在确定了受影响人口的空间分布之后,与其相关的其他指标如GDP 、房屋、家庭财产等指标可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推求。

1.2 受影响行政机关、水利设施的统计

行政机关、水利设施等在GIS 图层上通常呈点状分布。根据需要可以附给点对象如行政区名称、水利设施技术参数等相应的属性值。属性信息数据量较大,

以数据库的形式存储,通过关键字段建立空间位置与其属性信息间的关联。

在得到洪水淹没特征之后,将淹没图层、行政区界图层和行政机关、水利色设施等分布图层进行空间叠加运算,即面图层与点图层的叠加运算得到位于淹没区的受灾行政机关、水利设施的数量、具体分布情况及其相关属性信息。

1.3 受影响交通道路统计

道路遭受冲淹破坏是洪水灾害主要类型之一。在本研究中,重点考虑县乡级以上交通道路受淹情况。交通道路包括湖北省辖区内的国道、省道以及县乡级道路。

道路在GIS矢量图层上呈线状分布,道路名称、长度、宽度、等级等属性均可与道路图层相关联。受淹道路的统计通过道路线图层与洪水模拟面图层叠加运算实现,能够获取不同淹没方案下的受淹道路名称、长度等数据信息。

2 洪灾损失评估

2.1 工作流程

洪灾损失评估的工作流程如下(如图1):

图1 洪灾损失评估步骤

(1)现场实地调查、数学模型模拟计算或遥感分析方法确定洪水淹没范围、淹没水深、淹没历时等致灾特性指标。

(2)搜集社会经济调查资料、社会经济统计资料以及空间地理信息资料,运用面积权重法、回归分析法等对社会经济数据进行空间求解,生成具有空间属性的社会经济数据库,反映社会经济指标的分布差异。

(3)洪水水情特征分布与社会经济特征分布通过空间地理关系进行拓扑叠

加,获取洪水影响范围内不同淹没水深下社会经济不同财产类型的价值及分布。

(4)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典型地区、典型单元、典型部门等分类作洪灾损失调查统计,根据调查资料估算不同淹没水深(历时)条件下,各类财产洪灾损失率,建立淹没水深(历时)与各类财产洪灾损失率关系表或关系曲线。

(5)根据影响区内各类经济类型和洪灾损失率关系,按公式(2)计算洪灾经济损失:

(,)ij i j

D W i j η=∑∑ (2)

式中,Wij 为评估单元在第j 级水深的第i 类财产的价值,η(i,j)为第i 类财产在第j 级水深条件下的损失率。

2.2 损失率确定

洪灾损失率是描述洪灾直接经济损失的一个相对指标,通常指各类财产损失的价值与灾前或正常年份原有各类财产价值之比。影响洪灾损失率的因素很多,如地形、地貌、淹没程度(水深、历时等)、财产类型、成灾季节,抢救措施……。一般可按不同地区、承灾体类别分别建立洪灾损失率与淹没程度(水深、历时、流速、避洪时间)的关系曲线或关系表。

为分析不同区域、各淹没等级、各类财产的洪灾损失率,通常在洪灾区(亦可在相似地区近几年受过洪灾的地方),选择一定数量、一定规模的典型区作调查。并在实地调查的基础上,再结合成灾季节、范围、洪水预见期、抢救时间、抢救措施等,建立洪灾损失率与淹没深度、时间、流速等因素的相关关系,绘制相关曲线或通过多元回归分析建立回归方程。亦可借鉴国外通过征询建筑工程师、企业管理者和经营者的意见来近似确定洪灾损失率的方法。

2.3 直接经济损失估算

在确定了各类承灾体受淹程度、灾前价值之后,根据洪灾损失率关系,即可进行分类洪灾直接经济损失估算,洪灾损失类别常分为:城乡居民住房财产损失;农林牧渔业损失;城乡工矿、商业企业损失;铁路交通、供电、通迅设施等损失;水利水电等面上工程损失和其他方面的损失等六大类。主要直接经济损失类别的计算方法如下:

1)城乡居民家庭财产、住宅洪涝灾损失计算

城乡居民家庭财产直接损失值可采用公式(3)计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