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中外保险文化的差异
中外保险差距
对策
1.加快对内开放保险市场的步伐,提高 加快对内开放保险市场的步伐, 加快对内开放保险市场的步伐 民族保险业的竞争力 2.国家对保险业应实行低税政策,进一 国家对保险业应实行低税政策, 国家对保险业应实行低税政策 步壮大民族保险业实力。 步壮大民族保险业实力。 3.改革我国国内资保险公司的保险经营 改革我国国内资保险公司的保险经营 体制和管理体制, 体制和管理体制,尽快实现与国际惯例 接轨。 接轨。
中外保险业差距
中外保险业差距
1、从保险业发展的规模上看,我国保险公司的 数量、保费总收入和资产总量都相对很少。规模 是行业和企业发展水平的基本标志,从各方面的 统计数据应该看到,我国保险业还处在起步阶段。 2、从保险深度和保险密度上看,我国在这两方 面都处于相当低的水平,与发达国家相距甚远。 保险深度是一个国家和地区年保费收入与同期国 内生产总值之比。目前,发达国家保险市场的保 险深度已达10%左右。而我国2000年的保险深 度为1.8%。保险密度指标是指人均保费。
中外保 班 金融11班 金融
目录
1
2 3 4
中国保险业现状
中外保险业的差距
中国保险业的发展前景
对策
中国保险业现状
中国保险业现状
自1980年恢复国内保险业务以来,中国的保险业 保持了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良好势头。中国保 险业呈现出蓬勃发展的良好局面。中国人民保险 公司、中国人寿保险公司、中国再保险公司等国 有保险公司股份制改革取得了重大进展。部分股 份制保险公司通过吸收外资和民营资本参股,股 权结构得到优化,治理结构逐步完善,经营管理 水平进一步提高。保险资金运用管理体制改革取 得突破。 《保险公司偿付能力额度及监管指标管 理规定》《财产保险公司分支机构监管指标》、 《财产保险公司分险种监管报表》以及《人身保 险新型产品精算规定》等一系列监管规章。加强 了保险业监管的制度建设。
中美保险业的差异.doc
中美保险业的差异摘要:1949年10月20日新中国成立了中国人民保险公司,标志中国保险业正式起步。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保险业发展迅速,由于社会保险能在很大程度上满足人们的需求,这就在客观上促进了国内保险业的发展。
然而,中国的保险业起步较晚,而美国早在1850年以前就已经拥有了保险业务,本文主要从保险体系和监管体系两方面来分析中国保险业的特点,并结合美国经验,提出提高中国保险业竞争力的对策与建议。
关键词:保险业;中美差异;保险体系;监管体系一、研究背景1949年10月20日新中国成立了中国人民保险公司,标志中国保险业正式起步。
虽然中国人民保险公司的保险业务在1958年全面停办,直至1980年才恢复,但是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推进,中国保险业发展迅速,据中国保监会发布的《2015年中国保险市场年报》显示,2014年全国保费收入突破2万亿元,同比增长17.5%,保险业总资产突破10万亿元,较2014年初增长22.3%。
这说明随着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经济发展逐渐从满足人们的基本物质需求向金融投资、寻求未来生活保障等非物质层次转化,由于社会保险能在很大程度上满足人们的非物质需求,这就在客观上促进了国内保险业的发展。
并且《2015年中国保险市场年报》指出,到2020年,中国需要建成现代化的保险服务业以满足经济发展需要,保险深度达到5%,保险密度达到3500元/人。
因此,保险业务将会成为中国未来大力发展的服务业,这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
二、中国保险业的保险体系从保险体系来看,中国在保险市场和产品服务上都取得了较大进步。
1.中国保险市场的特征从整体保险市场上看,中国的保险市场呈现出去垄断化和盈利多元化的特点。
首先,从去垄断化的角度看,中国保险机构的数量逐年上升,由2003年的62家上升到2014年的180家,十年间翻了3倍。
保险机构数量的增加一方面会促进机构之间的相互竞争,这有利于保险机构提高产品创新与服务质量;另一方面,随着保险机构的成立也为创造就业岗位提供了平台,据统计,2003~2014年,中国保险公司职工人数由19.97万人上升到90.43万人,年均增长率为14.72%,不断增加的劳动力数量同样也是创造优质保险产品的关键要素与重要保障。
保险行业的国内外发展比较
保险行业的国内外发展比较保险行业作为金融服务的一部分,承担着为人们的风险提供保障的重要责任。
在全球范围内,保险行业在各国的发展存在着差异。
本文将比较国内外保险行业的发展情况,并分析其中的差异和原因。
一、市场规模比较在国内,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和居民收入的增加,保险行业得到了快速扩展。
据统计,中国的保险市场规模在近几年迅速增长,已经超过了许多发达国家,成为世界第二大保险市场。
这主要得益于中国人口众多、经济快速发展和金融体系的完善。
然而,在国外一些发达国家,保险行业的市场规模相对较小。
这主要与人口规模和经济发展水平有关。
一些西方发达国家人均收入较高,居民普遍拥有较好的社会保障,因此需求相对较低。
此外,一些国外市场饱和度较高,保险市场增长速度较慢。
二、产品种类比较在国内,保险产品种类繁多,包括人寿保险、财产保险、意外保险等。
其中,人寿保险是国内保险市场的主要产品。
这与国内居民对于家庭保障的需求有关。
而在国外,保险产品种类也是多种多样。
根据不同的国情和需求,国外保险市场产品种类更加广泛,包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车险等。
此外,一些国外保险公司还推出了创新型产品,如天气保险、虚拟货币保险等。
三、监管环境比较在国内,保险行业的监管环境逐渐趋于规范化和严格化。
中国保险监管机构加强了市场监管,出台了一系列保险法规和政策,加强了对保险公司的监管,保护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而在国外,不同国家的保险监管机构和政策有所不同。
一些国外国家对于保险行业的监管比较严格,着重保护消费者的权益,加强市场的公平竞争。
而一些国家的监管相对较宽松,容易导致市场的混乱和不健康竞争。
四、技术创新比较近年来,随着科技的发展,保险行业在国内外都涌现出了一系列的技术创新。
在国内,保险科技公司兴起,推出了一些创新的保险产品,如互助保险、在线理赔等。
同时,一些保险公司也通过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来提升运营效率和服务品质。
在国外,技术创新也得到了广泛应用。
保险理财:中外投资类保险产品的区别有哪些?保险索赔时间不可过长?
中外投资类保险产品的区别有哪些?
保险索赔时间不可过长?
中外投资类保险产品的差异
将我国投资类保险产品与国外的同类产品进行比较,不难发现存在以下区别:
1、推出背景上的差别。
国外推出投资类保险产品是为了增强保险产品的竞争力,而我国推出投资类保险产品的直接原因是降低利差损。
在20世纪70年代,受通货膨胀的压力,西方发达国家的金融业纷纷寻求创新,保险公司传统的固定预定利率的长期寿险保单由于缺乏竞争力,导致长期寿险保单持有人纷纷退保,造成保险资金外流,保险公司受到严重冲击,为扭转这种不利局面,各保险公司开始研究开发投资型保险产品。
近20年来,投资型保险产品在各国得到迅速发展,在一些投资型保险发达的国家,其保费收入已经占到寿险保费收入的30-55%,目前投资型寿险产品已成为各国寿险业同其他金融业竞争的工具,并日益成为未来寿险业的发展方向。
在我国,20世纪90年代以来,保险业迅速发展,保费收入以年均超过30%的速度飞速发展,而寿险保费收入在1997年超过财产保险的保费收入后,其增长速度一直超过财产保险的保费收入。
与。
从东西方文化看国人保险消费观念
4
东西方家庭文化的根源及表现
• 东方文化中,特别是中国,受儒教的“孝道”文化影响, 极为重视尊老爱幼。 • 《诗经· 小雅· 蓼我》有“父兮生我,母兮鞠我。拊我畜我, 长我育我。顾我复我,出人腹我。欲报之德,昊天罔极” 的词句,宣扬孝道。儒家还隆重推出《孝经》作为十三经 之一,加以宣扬。 • 中国家庭处于极其重要的核心地位,而相比之下,团体和 个人所扮演的角色则要相差甚远,个人在社会的地位更多 体现在家庭的影响和依赖下,个人发展也讲究光宗耀祖。
11
我国商业保险在人们获取保障中的地位和作用
• 我国由于传统家庭文化的特点,决定了人们在遭遇风险时, 首先向有着血缘关系的家庭甚至家族求助,因此,在家庭 或者家族经济实力较强,一般的小风险,家庭内部都能承 受。只有当风险超过一定程度,如大型天灾人祸,包括地 震、火灾、家庭主要经济支柱的意外等,家庭或家族内部 不能承担时,商业保险才能发挥较大的作用。 • 商业保险在我国是作为家庭保障的重要补充和完善。当然, 随着市场经济在我国的进一步发展,家庭结构发生变化, 家庭关系逐渐淡漠,商业保险在我国将发挥越来越大的作 用。
6
东西方家庭文化差异对家庭功能的影响
• 受基督教的影响,西方文化中,家庭的地位远不如个人和 团体。因此,在西方社会的演进中,历来注重个人权利观 念和公共观念。家庭的功能甚为简单,除夫妻互助外,家 庭的主要功能就仅仅是把子女抚养成人,而子女成年后却 没有赡养父母的义务。除此之外,包括组织生产、法律制 裁、甚至教育子女等功能都由社会来实现 • 东方传统文化往往是强调以家庭为本位,家庭职能不仅面 面俱到,甚至极为发达。许多在西方是由国家、社会或大 团体承担的职能,在东方却是由家庭承担。东方的家庭不 仅囊括了诸如组织生产、教育子女、养老抚幼、法律制裁 等功能,而且就连家庭成员的生、老、病、死、残等社会 风险也一并承担。 。
中西方社会保障制度的对比
中西方社会保障制度的对比社会保障制度是一个国家为了保障公民的基本权益而实行的一系列制度和政策的总称。
中西方社会保障制度存在诸多差异,主要体现在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和失业保险等方面。
以下将分别对两者进行详细的对比。
一、养老保险在养老保险方面,中西方存在一些差异。
在西方国家,养老保险主要采用的是社会化的方式,即国家通过税收和公共财政来提供养老保障。
这种方式的特点是覆盖广泛,由国家提供统一的养老金,不分劳动者个人工作时间和工作内容的差异。
而在中国等地,养老保险则以个人为单位,由个人和用人单位共同缴纳保险费。
不同的是,中国的养老保险制度中养老金的计算方式是根据个人缴费年限和缴费额度来确定的。
二、医疗保险在医疗保险方面,中西方社会保障制度也存在差异。
在西方国家,医疗保险实行普遍覆盖,基本都是由政府提供的全民医疗服务。
这种方式的特点是免费或者低费用的医疗,保障了人民的健康权益。
而在中国等地,医疗保险是基于个人缴费的方式,个人和用人单位共同缴纳医疗保险费。
同时,由于医疗费用高昂,中国的医疗保险还存在个人支付高额额外费用的问题。
三、失业保险在失业保险方面,中西方社会保障制度的差异主要体现在政府提供的福利大小和失业金的领取条件上。
在西方国家,失业保险福利普遍较高,覆盖范围较广,失业人员可以领取失业金直至再就业。
而在中国等地,失业保险的福利相对较低,覆盖范围也较窄,失业金领取期限有一定限制。
综上所述,中西方社会保障制度在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和失业保险等方面存在一些差异。
西方国家的社会保障制度注重社会化的方式,免费或低费用的提供公共服务,覆盖范围广泛;而中国等地的社会保障制度主要依靠个人缴费,对于个人的支付比例较高,福利相对较低,覆盖范围相对较窄。
此外,西方国家的社会保障制度注重保护个人权益,强调公平公正,而中国等地的社会保障制度则更加注重保护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
0730浅析中西保险文化的差异与融合
从中西文化差异看我国保险业文化建设一、保险文化的现实意义保险文化主要指贯穿保险公司经营活动始终而长期形成的较稳定的思维模式、行为准则、道德观念和价值取向的总和。
文化本身具有双重的属性,既有社会的属性,又有产业属性。
反映在文化的功能上,一方面体现文化对经济的反作用,另一方面文化产业本身就是一种重要的经济形态。
保险早已成为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保障。
然而任何事物的产生和发展都必有其生存的土壤,否则就不可能长时间存在,保险,一种在古代就产生雏形,并在现代得到发展完并在逐渐善的事物,事物发展一定有其生存的土壤。
保险文化就是保险生存的土壤。
面对不断进步的今天,究竟什么样的土壤才能让中国保险业茁壮成长,这是一个值得思考和探索的问题。
二、中西文化差异对保险业发展的影响文化的形成需要时间积累和历史沉淀。
保险文化是保险企业在长期发展中逐步形成的稳定的文化观念、历史传统和特有的经营精神和风格,也是民族历史文化在保险业成长和发展过程中的浓缩和凝结。
中国保险业发展的时间并不长,因此文化底蕴不厚特色不明显,优秀保险文化元素缺乏。
因而,在建立自身保险文化之初,对西方保险文化未进行鉴别甄选,而是采取了照搬照抄,在引进西方管理体系和营销制度的同时,连同西方保险文化也一并拿来。
中国人和西方人虽然同生活在一个地球上,但在文化方面却存在很大差异。
这些差异决定了两个民族在思维方式,感情表达,处事原则和行为准则等方面的不同,西方文化只适合西方民族,中国文化只适合华夏民族,如果用西方文化指导中国人的思、言、行,不仅在心灵深处会形成对抗性,而且在市场活动中也不会畅通。
具体可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一)交流方式影响销售效果西方的人际关系是契约关系,他们直接、爽快、现实、就事说事,直接表达,开门见山,把要说的事情提出来。
而在中国,人际关系是血缘和感情关系,是靠感情来维系的,中国人细腻含蓄,找人说事必是嘘寒问暖和一些客套话,最后才说事,与人进行沟通时,喜欢用暗示或喻古论今的方式进行。
浅析中外保险业现状的异同
浅析中外保险业现状的异同作者:王力卉来源:《中国集体经济》2016年第28期摘要:文章从我国居民保险消费观念和保险消费支出的增长趋势两个角度出发,讨论了当前我国保险市场消费端的发展状况。
从保险市场的供给端出发,利用代表性保险公司的各项指标以及我国保险公司的保费占比和增加的情况,对我国保险的业务转变趋势、保险基金的投资结构转变、以及基于互联网经营方式的革新等方面进行了深入探讨。
然后,文章为了寻求解决我国保险业发展的困境并展望保险市场的未来发展。
对美国,瑞士等国保险业发展历程和特点进行了分析。
最后,文章将我国与美国和瑞士等国的保险业发展状况进行了分析,从中更清晰的认清了我国保险业存在的具体问题,并借鉴发达国家相关经验对我国未来保险业的发展状况与方向进行了思考。
关键词:保险消费观念:发达国家保险结构:互联网保险业革新:国内外保险业发展比较一、我国居民保险消费发展趋势自从我国的人民收入的不断增加,人民生活的水平已经从最基本的温饱状态,开始进入到追求投资以获得更多的利润。
所以投资到保险中去,成为了一个很有利的投资方法。
我国保险业发展现状需要具体的数据来体现,并通过数据表现出来的现状和发达国家的保险业近几年的现状进行比较。
同时,依据我国的具体经济目标和我国具体的民生和经济状况进行对未来几年的发展趋势进行推测。
第一点就是,由于近几年我国居民的收入稳定增长,人民的更多关注点放在了自身和家人的健康状况上,所以健康险业务继续保持,成为最大的亮点。
截至2015年5月,行业整体实现原保险保费消费11,666.41亿元,同比增长19.46%;其中产险公司原保险保费消费3,488.31亿元,同比增长12.41%;寿险公司原保险保费消费8,178.04亿元,同比增长22.75%。
如果从总体数据上看,由于2011年到2013年的三年中,保险市场一直处于相对低迷的状态,这使得2014年本身,其全年的保费同比增速已经有了很大的提升。
中英储蓄保险的差异对比
中英储蓄保险的差异对比一、储蓄保险的基本概念和作用分析储蓄保险是指在银行或保险公司购买的一种金融服务。
其基本概念是为储户提供一定的利息及风险承受能力,同时可在某些情况下提供风险保障。
在经济生活中,储蓄保险扮演着储蓄、投资、保险三位一体的角色。
二、中英储蓄保险的法律法规分析针对不同国家的法律法规,储蓄保险中涉及到的问题也存在很大的差异。
我国的储蓄保险法规相对较为严格,储户的权益受到很好的保护。
而英国的储蓄保险则以市场自由为基础,政府干预相对较少。
三、中英储蓄保险的风险分析储蓄保险存在的风险源于经济风险和信用风险。
中英两国的储蓄保险在面对风险时也存在较大的差异。
西方国家普遍采用复杂多样的风险管理方式,而我国则更倾向于政府主导的风险管理体系。
四、中英储蓄保险产品分析中英两国的储蓄保险产品种类区别很大。
在我国,储蓄保险产品款式较多,保障范围广,适合多样化的客户需求。
而英国则是以保险为主,储蓄作为辅助,产品面向更加细分化的人群。
五、中英储蓄保险市场环境分析市场环境是制约储蓄保险发展的重要因素。
中英两国的市场环境也存在差异。
中国是世界最大的储蓄保险市场之一,市场潜力巨大,但整个市场还需要逐步完善。
而英国的储蓄保险市场已经成熟,但受到市场竞争压力影响,近年来收益率下降,市场渐显饱和。
案例一:中国民生银行定期储蓄保险中国民生银行定期储蓄保险是一种以保险合同形式与客户签订,以客户购买储蓄存单为投资对象,提供固定保证收益、灵活存取等服务的储蓄保险。
该产品中提供了一定的风险保险,在存比例较高的情况下,使用自由存储可以获得更高的利息收益。
但是,该产品在适应范围上普遍性不强,更适合中高端客户。
案例二:英国Prudential保险公司定期储蓄保险英国Prudential保险公司定期储蓄保险是一种具有较高流动性的产品形式。
该产品可以适应不同的投资风险需求,适合投资储蓄型产品的个人和企业。
同时,该公司在风险管理方面的经验较为丰富,可以提供全面的风险保障,但也存在一定的信用风险。
中外社会保障比较
中外社会保障比较中外社会保障比较1.背景介绍社会保障是一个国家为其公民提供的基本保障体系,旨在保障人民享有基本的社会保障权益。
不同国家的社会保障制度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包括保障范围、保障水平、制度设计等方面。
本文将对中外社会保障制度进行比较,以便更好地了解中外社会保障制度的异同与发展趋势。
2.中外社会保障制度之比较2.1 保障范围2.1.1 中方社会保障范围在中国,社会保障范围包括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等。
2.1.2 外方社会保障范围在外国A,社会保障范围包括2.2 保障水平2.2.1 中方社会保障水平中方社会保障水平包括基本养老保险的养老金发放标准、基本医疗保险的医疗费用报销比例等。
2.2.2 外方社会保障水平外方社会保障水平包括3.社会保障制度设计比较3.1 中方社会保障制度设计3.1.1 养老保险制度设计中方养老保险制度设计包括缴费比例、退休年龄、养老金计算方法等。
3.1.2 医疗保险制度设计中方医疗保险制度设计包括医疗费用报销比例、基金来源与管理等。
3.1.3 失业保险制度设计中方失业保险制度设计包括失业救济金发放条件、缴费比例等。
3.2 外方社会保障制度设计3.2.1 社会保障制度设计外方社会保障制度设计包括4.中外社会保障制度之发展趋势4.1 中方社会保障制度发展趋势中方社会保障制度发展趋势包括4.2 外方社会保障制度发展趋势外方社会保障制度发展趋势包括附件:1.中方社会保障法案2.外方社会保障法案法律名词及注释:1.养老金:指退休人员获得的生活保障金。
2.缴费比例:指个人或单位需要向社会保障基金缴纳的费率。
3.社会保障制度:指一个国家为其公民提供的基本保障体系。
中外保险机构核心优势之比较
中外保险机构核心优势之比较摘要: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推进,经济资源可以在全球范围内自由流动和配置。
保险业作为金融全球一体化的一个具体表现,必然也受到“双刃剑”影响。
文章分析了中外保险公司各自的比较优势尤其是物流保险优势,指出中国保险公司如何发挥自己的优势,以应对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对接所带来的竞争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中外保险公司;比较优势;对策一个“发展水平相对较低,竞争行为主体相对较少”的中国保险市场,对于世界各国的保险公司来说,无疑产生巨大的“磁力”。
他们正在凭借自身的实力,尤其是保险机构的物流保险实力设法进入这一市场。
这对我国的保险公司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一、中外保险公司竞争力比较分析所谓公司的竞争力,就是本公司相对于其他公司,能够保持持续竞争优势的能力,即不断、有效地向客户提供更好的产品和服务,以获得利润,使自身得到持续发展的能力。
1.外资保险公司竞争力的优势(1)资产实力雄厚论及资产实力的比较,无论从资产规模上还是从资产利润率指标来讲,外资保险公司都具有明显的优势。
从资产规模指标来看,全球最大的25家保险公司均来自于发达国家,其中任何一家所拥有的资产规模都远远大于中国保险行业的资产总量。
从资产利润率指标看,世界上最大的25家保险公司中最低的英国信诚保险集团在2006年度为4% ,而中国人寿保险公司和中国人民保险公司的这一指标分别为0.5%和2%左右。
然而,中国保险市场现有的资产利润是通过高于世界保险市场平均保费水平取得的。
显然,中资保险公司盈利能力与世界各大保险公司相比还存在很大差距。
(2)业务品种全面具体在险种的设计上,外资保险公司不仅涉及贸易、工业、高技术服务,还把保险对象扩展到“责任”和“信用”上,开设了如“忠诚保证险”、“契约保证险”,“职业保证险”等。
在开展业务的范围上,国外保险公司业务经营的范围己经不仅仅局限于保险理赔本身,同时延伸到对风险管理的咨询、协助防范风险,甚至涉及风险事故发生后的紧急处理,以及为客户提供相应的理财服务等等。
中外保险文化比较与中国保险文化发展
中 ( 二+ 世 纪 八 十 年 代 中后期 太 平 此 带来 的 多元保 险 : 。保 险文 的冲 突 和 磨 合 。中 国人 寿 、 国 化
一
批 全 国性 股份 制保 险公 司相 继 标 , 以实 现 双 方 的 良好 合 作 为 目
缺 乏 。中 国保险 文化 发展 已经 走 成 直 , 及美 、 、 l 以 欧 E 的众 多 跨 国 的 。中资保 险 公 司完 善法 人 治理 过 r一 个 历 程 , 优 秀保 险 文 化 保 险公 司 纷 纷 以独 资 、 资 方 式 结 构 的过 程 中 对 外 资 股 权 的 引 但 合 的建设 还需要 付 出艰 辛 的努 力 。 进 入 中 国 , 志 着 中 国保 险 业 开 进 , 标 国外管 理 方 式 、 营 理 念 、 经 公
文 化观 念 、 史 传 统 和特 有 的 经 业独 家 垄 断 局 面 的 结 束 ; 十 世 突 , 历 二 一些 独 资保 险 公 司 只好 聘 户 H 营 精神 和 风 格 , 足 民族 历 史 文 纪 九十 年代初 美 国友邦 保 险公 司 本地 高 级管 理 人 员 。中外 合 资保 也 化 在保 险业 成长 和发 展过 程 中 的 进驻 上海 表 明外 资保 险公 司 开始 险公 司虽 因发 展需 要 而走 到 了 一 浓缩 和 凝结 。 中 保 险业 发展 的 加 入 中 国保 险 市 场 ; 随后 的新 华 起 , 中外 文化 冲 突是 难 免 的 . 但 冲 时 间并 不长 , 因此 文 化底 蕴不 厚 , 人 寿 、 泰康 人寿 、 华泰 产 险等 国 内 突 双方 应 以 中外文 化 的融 合 为 目 特 色不 明 显, 秀保 险 文 化 元 素 优
中外保险公司服务创新差异的比较研究
中外保险公司服务创新差异的比较研究保险作为一种金融服务行业,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正逐渐成为全球商业交流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中外保险公司在服务创新方面存在着巨大的差异,本文将从产品创新、技术创新和客户服务三个方面进行比较研究。
一、产品创新1. 中外保险公司的产品类型差异中外保险公司在产品类型上存在较大的差异。
国外保险公司更加注重综合保险、重疾险、寿险、养老金等与人民群众生活息息相关的产品开发。
而国内保险公司则更加注重车险、家财险等传统保险产品。
2. 保险产品设计理念的差异国外保险公司的产品设计理念更加注重个性化、定制化,以满足个人或企业在不同场景下的风险保障需求。
而国内保险公司则更多地注重价格和销售策略的制定,更偏向群体化的保险产品设计。
二、技术创新1. 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应用国外保险公司积极采用移动互联网技术,通过手机APP、微信公众号等渠道,提供在线保险服务、在线理赔等便捷的操作方式。
而国内保险公司的移动互联网技术应用相对滞后,很多保险公司仍然依赖传统渠道进行保险业务的办理。
2. 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的运用国外保险公司在数据收集和分析方面投入较大,利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进行精准风险评估和个性化定价。
而国内保险公司在这方面的投入相对较少,大部分仍然采用传统的风险评估模型和定价方式。
三、客户服务1. 客户体验的重视程度国外保险公司注重提供良好的客户体验,通过建立完善的客服体系、投诉处理机制和售后服务,增强客户粘性和满意度。
而国内保险公司在客户服务方面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客户投诉处理不及时、服务专业度不够等情况时有发生。
2. 服务创新的方式国外保险公司更加注重服务方式的创新,如通过在线直播、在线咨询等形式提供7*24小时不间断的服务。
而国内保险公司在服务创新方面较为保守,仍然以线下服务为主导。
结论综上所述,中外保险公司在服务创新方面存在较大的差异。
国外保险公司在产品创新、技术创新和客户服务方面更加注重个性化、定制化,并积极采用新兴技术提升服务质量;而国内保险公司在这些方面仍有待提升。
国内外养老保险制度比较分析
国内外养老保险制度比较分析随着全球老龄化加剧,养老保险制度成为各国政府关注的焦点。
为了保障老年人的福利和养老金安全,各国纷纷制定了相应的养老保险制度。
在国内外养老保险制度方面,存在着一定的差异。
本文将对国内外养老保险制度进行比较分析。
首先,就制度设计方面而言,国内外养老保险制度存在着一些差异。
在我国,养老保险制度主要由基本养老保险和职业年金两大部分组成。
基本养老保险主要依靠劳动者的缴费和国家的财政补贴,为退休人员提供基本的养老金。
职业年金则是由雇主和员工共同缴纳,所得的养老金由企业根据员工缴纳的金额和服务年限决定。
而在国外,养老保险制度的设计更加多样化。
有些国家采取了全民养老保险制度,将养老保险纳入到社会保障体系中;有些国家则推行了强制性个人养老金计划;还有些国家则采取了共同缴费方式,由雇主和员工共同缴纳养老金。
这些不同的制度设计主要反映了国内外养老保险制度的差异。
其次,就养老金发放方面而言,国内外养老保险制度也存在着一些差异。
在我国,基本养老保险的养老金主要通过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发放,而职业年金则由企业进行发放。
养老金的计算方式是根据缴费年限、工资水平和个人账户金额等因素进行计算。
而在国外,养老金的发放方式和计算方法因国家而异。
有些国家将养老金直接发放给退休人员,有些国家则将养老金以一次性支付或分期支付的方式给予退休人员。
养老金的计算方法也因国家而异,有些国家根据个人缴纳的金额和服务年限进行计算,有些国家则根据工资水平进行计算。
这些差异主要反映了国内外养老保险制度在养老金发放方面的差异。
再次,就养老金调整方面而言,国内外养老保险制度也存在着一些差异。
在我国,养老金的调整主要由政府制定,通常根据物价水平和经济发展情况进行调整。
养老金的调整幅度相对较小,无法满足老年人的实际需求。
而在国外,养老金的调整方式更加多样化。
有些国家将养老金的调整与工资水平挂钩,有些国家则将养老金的调整与通胀水平挂钩。
这样能够确保养老金的实际购买力不下降,更好地保障老年人的生活需求。
中外保险资金运用有关监管制度比较及其启示
中外保险资金运用有关监管制度比较及其启示关于中外保险资金运用有关监管制度比较及其启示的论文报告一、相似与差异:中外保险资金运用的监管模式比较近年来,中外保险业的发展方向呈现出一定的相似性。
然而,中外保险业在资金运用的监管机制上,存在许多不同之处。
通过比较中外保险资金运用的监管制度,可以发现存在以下不同点:1.监管主体不同。
中国保险监管机构在对于保险资金的运用实行严格管理,而美国等西方国家的监管机构则采用较为自由的市场监管策略。
2.投资手段不同。
中国保险资金仅可以投资于固定收益等较为保守的投资标的;而美国等西方国家则对于保险资金的投资尽可能扩大,可以投资于股票、房地产等多种资产。
3.顾客服务不同。
中国保险保险公司为保险投保者及花费者提供的售前售后服务相对较少,而美国等西方国家保险公司则更关注服务对于顾客的贡献,为其提供更加完善的售前售后服务。
二、取长补短:中外保险资金运用监管制度启示中外保险资金运用监管制度存在较大差异,因此值得我们借鉴相互之间的长处,以吸收最优化的策略,更好地提高我国保险行业监管的水平和能力。
1.借鉴美国市场多元化的投资策略,探索更具风险管理的投资模式;2.在保障资金安全的基础上,希望能够鼓励保险公司为消费者提供更为多元化的投资和金融产品;3.在监管方面,应当加强对于保险行业的法律和道德意识的教育,以及改善行业的监督环境;4.加强保险监管公告的及时性和有效性,以保持保险业的公开透明;5.鼓励保险公司为消费者提供更为专业,更为优质,更为完善的售前售后服务。
三、案例分析1.中国平安——优化产品矩阵,提升产品服务质量中国平安通过整合现有的保险产品矩阵,并增加购买条件上宽松的新产品,帮助消费者更好地了解保险产品,以提高对于消费者的吸引力。
同时,为达到更好的用户体验,优化售前售后服务。
2.太平洋人寿——拓展分业务,提高保费收入太平洋人寿在过去一年转型到以卖保险、中介代理为主要的业务厚度,从转型开始就在探索新的业务模式,其中包括分业务代理,帮助太平洋保险进一步提高保费收入。
论国内外商业保险的异同及对我国发展的启示
论国内外商业保险的异同及对我国发展的启示一、国内外商业保险概述商业保险是指通过投保、缴纳保费等方式,在生产、生活和经济活动中因意外事故、人身伤亡、财产损失等风险所导致的经济损失而给予赔偿的一种保险。
商业保险的作用不仅可以起到风险分担的作用,还可以鼓励和支持企业创新和发展。
在国内外商业保险方面,存在一些异同。
二、国内外商业保险的异同1.市场规模不同。
目前国际市场上商业保险行业发展非常成熟,而中国的商业保险行业相对来说还很年轻。
国际市场上,商业保险行业已经形成了一套完整的体系,如大型集团企业之间的再保险、跨国公司的共保等等。
而目前中国的商业保险行业还处于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市场竞争程度远比国际市场低。
2.经营管理模式的差异。
在经营管理模式方面,国内外商业保险存在一定差异。
国际市场上,保险公司的资本运作和投资市场活动属于核心竞争力之一。
而目前中国的保险公司相对来说还关注于规模的扩大和分散化运营。
3.产品性质不同。
在保险产品的开发和设计方面,国内外商业保险也存在明显的区别。
比如,国内保险主要的产品类型为财产险,而在国际市场上人寿险和健康险是主要产品。
国外商业保险还设计了企业专项险、收益保险等,而在国内市场上这样的产品还比较少见。
三、对我国商业保险发展的启示1.提高市场竞争力。
要想让商业保险行业发展得更加成熟,就需要提高竞争力。
可以通过加强产品的设计和开发,提高服务质量、降低费率水平等多种方式来提高市场竞争力。
2.改善运营管理模式。
在商业保险行业管理方面,应该借鉴国际市场上运作成功的保险公司,推行专业化、分工化经营管理模式,建立更加科学的企业管理体系。
加强境外投资、跨国共保等方面的合作,与国际市场接轨。
3.做好保险产品创新。
要想让商业保险行业加速发展,推进保险行业的创新是至关重要的一步。
保险公司可以发掘更多的商业保险产品类型,扩宽市场范围,促进经济发展。
四、结语商业保险行业是助力社会经济发展,有效分担风险的重要力量之一。
美国与中国的社会保障制度有何不同?
美国与中国的社会保障制度有何不同?社会保障制度是各国政府为保障民生而设立的重要制度,而美国和中国两国社会保障制度的不同,也体现了两国在对待社会福利方面的文化差异。
下面将从几个方面来详细介绍。
一、保险制度不同美国的社会保险制度主要分为联邦政府的社会安全保险和医疗保险,以及各州的失业保险和工伤保险。
而中国的社会保险制度则包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和工伤保险等四个方面。
在保险制度方面,可以看出美国更加注重个人责任和选择自由,而中国更加重视全民共同保障和社会责任。
二、缴费标准不同在美国,社会保险费用主要由个人和雇主分摊缴纳,一般以工资的一定百分比为基础。
而在中国,企业员工和用人单位共同缴纳社会保险费用,而国家也会给予一定的财政支持。
虽然两国缴纳标准不同,但都是基于能力缴费,保障民生的目的是一致的。
三、社保范围与补贴不同在社保范围方面,美国实行渐进式的社会保障制度,一个人有能力购买的保险种类种类也很多。
而中国则把社会保障放在社会全局的高度上,长期致力于对职工的基本保障。
此外,在中国,如果居民生活困难,或者遭遇自然灾害等情况,国家还将提供一定的补贴和资助,以保障基本的生活水平。
四、养老制度不同养老也是两国社会保障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美国,养老基金主要由个人和公司共同投资,更注重个人慈善捐赠和家人的互助。
而中国的养老制度则与国情更加贴合,在广大职工中普遍实行个人账户制和企业年金制度,国家通过税收支持等政策鼓励居民参与养老保障。
总之,美国与中国的社会保障制度虽然目的相同,但是在实施方面具有很大的不同,在未来,两国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应该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和发展需求,加大改革力度,推动社会保障制度更好地为民服务。
国内外保险的区别
ontents
国内保险 海外保险 国内外对比 建议与意见
1
Part One
国内保险
国内保险
责任保险是指以被保险人对第三者依法应付的赔偿责任为保险标的的保险,其产生与发 展壮大,被称为保险业发展的第三阶段,也是保险业直接介入社会发展进步的具体表现 。责任保险具有较强的经济补偿与社会管理功能,不仅能使公民在人身受到伤害或经济 利益受到侵害时获得经济补偿,也是政府运用市场手段管理社会风险的重要途径。 一、我国责任保险的发展现状 责任保险作为一类独立体系的保险业务,开始于19世纪中叶, 发展于20世纪7 0年代。在美国等发达国家,责任保险已渗透到生产和生活的一切领域,占有整个非寿 险业务的一半左右。在发达国家,责任保险一般都占财产保险的20%以上,有的高达40 %,责任保险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促进了社会的进步和发展,起到了维护社会 稳定的作用。 在我国,责任保险始于上世纪50年代的汽车公众安全责任保险,但不久即因“弊多 利少,副作用大”而较其它国内保险业务提前四年停办。1979年恢复国内保险业务 以来,各地先后开办了涉外责任保险业务,近几年,各家保险公司也相继在责任保险方 面作了一些有益的探索,但责任险在经营中仍然存在业务规模小、新险种发展缓慢等问 题,与现实的社会需求相比极不适应。 近几年,虽然社会给予责任险更多的关注, 保险业界在发展责任险方面也做了很多工作,但责任保险尚未深入到社会生活的各个角 落,离社会的要求还很远。 同时,我国责任保险发展不仅仅是占整个财产保险业务的比重过低的问题,地区经 济发展的不平衡也造成了责任保险发展差异较大。越是经济发达的地区,责任保险占整 个财产险业务的比重越大,而在经济欠发达地区,责任保险占比则越小。地区经济发展 的不平衡给保险公司开发责任保险产品和服务带来了很多不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中外保险文化的差异摘要:开发企业文化,把企业文化内在的精神实质变成大众认可的意识,提升员工绩效,特别是提升团队绩效,继而创造企业经济效益,已成为当今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课题。
本文通过对中外保险文化分析研究,找出当前中外保险文化差异和间隔,提出加快中外保险文化的对接、交融与开拓创新的思路,继而抓住经济球化同时也是保险全球化的机遇,迎接全球范围内的经济竞争。
关键词:保险文化保险企业文化文化差异文化创新一、保险起源和早期的保险文化人类社会从开始就面临着自然灾害和意外事故的侵扰,在与大自然抗争的过程中,古代人们就萌生了对付灾害事故的保险思想和原始形态的保险方法。
我国历代王朝都非常重视积谷备荒。
春秋时期孔子的“拼三余一”的思想是颇有代表性的见解。
孔子认为,每年如能将收获粮食的三分之一积储起来,这样连续积储3年,便可存足3年的粮食,即“余一”。
如果不断地积储粮食,经过27年可积存9年的粮食,就可达到太平盛世。
在国外,保险思想和原始的保险雏形在古代已经产生。
据史料记载,公元前 2000 年,在西亚两河 ( 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 ) 流域的古巴比伦王国,国王曾下令僧侣、法官及村长等对他们所辖境内的居民收取赋金,用以救济遭受火灾及其他天灾的人们。
在古埃及石匠中曾有一种互助基金组织,向每一成员收取会费以支付个别成员死亡后的丧葬费。
古罗马军队中的士兵组织,以收取的会费作为士兵阵亡后对其遗属的抚恤费用。
早期的保险文化就是这种基于互助的思想发展而来,当然在那个时候还没有“保险”这个名词,早期的保险就是人们与自然抗争的产物,早期的保险文化核心内涵就是“互助”。
二、保险文化的内涵(一)保险文化的涵义1、保险文化的构成保险文化,一般人都片面理解为那就是保险公司开展文体活动就是精神文明建设,就是企业形象塑造。
这仅是企业文化很小的一部分。
保险文化就其内涵和核心来看,主要指贯穿保险公司经营活动始终而长期形成的较稳定的思维模式、行为准则、道德观念和价值取向的总和。
从广义上讲保险文化包括:保险的历史、保险行业的道德价值理念、保险企业文化、行业文化这个四个部分。
从本义上理解保险不仅是一种商品、一种服务,而且还是一种文化价值观念。
保险商品是一种一人为众,众人为一的商品,体现一种兼爱互助的思想,反映的是一种良好的人际关系,渗透着人本主义的精神。
保险是一种文化,而保险企业则是这种文化的载体。
因而,每一份保单代表的不仅仅是简单的服务,而且还是整合了保险文化的产物。
保险公司不仅可将保单的销售作为服务销售,还可作为整合了企业文化、保险文化的文化产品加以推广。
2、保险文化的现实意义保险文化是一国社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的现实意义在于,优秀的保险文化可以提高行业和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保险文化通过理念文化、制度文化和行为文化的建设可以促进保险业健康有序发展;保险文化的建设,有利于提高国民保险意识,为保险监管创造良好的市场环境和行业环境。
我们知道文化本身具有双重的属性,既有社会的属性,又有产业属性,反映在文化的功能上,一方面体现在文化对经济的反作用,另一方面文化尤其是文化产业本身就是一种重要的经济形态。
保险文化是一家保险公司成功经营的重要因素。
在后WTO时期的竞争环境中,一个企业,特别是保险企业,在机构、人员、产品、技术等单个经营或管理要素方面进行优势积累固然重要,但在经济全球化、知识化、信息化的浪潮中,技术更新日新月异,信息传播方便快捷,市场竞争日趋激烈,技术、产品甚或其他优势,你有,别人也会很快“拥有”,甚至比你更强,能保持持久优势的只有文化。
在今天这样一个物质产品极大丰富、产品同质化速度不断加快的时代,保证企业持久成功的力量,只能是文化。
文化成功了,企业的成功只是早晚的事。
三、现代的中国保险文化的现状文化的形成需要时间积累和历史沉淀。
保险文化是保险企业在长期发展中逐步形成的稳定的文化观念、历史传统和特有的经营精神和风格,也足民族历史文化在保险业成长和发展过程中的浓缩和凝结。
中国保险业发展的时间并不长,因此文化底蕴不厚特色不明显,优秀保险文化元素缺乏。
中国保险文化发展已经走过了一个历程,但优秀保险文化的建设还需要付出艰辛的努力。
但是我国短短20几年的保险史与国外漫长的保险历史相比,是小巫见大巫。
我觉得目前中国的保险文化发展还存在许多不足之处。
1、保险需求不能有效释放,这种有效释放是供给不充分,而且有很多顾客消费观念不成熟,或者是保险产品不能迎合消费者的想法。
2、经营管理理念存在差距,文化建设认识模糊,我们现在谈到的更多是保险公司价值竞争,没有提到文化品牌的竞争,这是粗放竞争的阶段,也是跟中国保险业发展水平相匹配的。
3、诚信问题。
诚信是一种结果,因为保险制度上的不足导致保险代理人的违规经营。
种种的不足导致最后这个行业被人家认为是不诚信的。
4、监管框架有待完善,跟发达市场相比,存在发达的监管体系是有差距的,所以这个也是亦步亦趋不能超越市场,政府监管能够走在市场前面,引导规范市场发展。
5、理论研究,我觉得中国的保险文化理论研究可以说有很大的发展,针对中国的现状发展自己的特色,虽然有很多点突破,但是没有线,没有面,整体上是一盘散沙,应该构建一个符合中国国情的保险文化理论体系。
四、中外保险文化的差异性西方国家的保险市场已经连续运行了一、二百年,形成了一套比较成熟的经营管理模式。
而中国保险业国内业务才恢复20多年时间,无成熟经验可借鉴,且中国受儒家思想的影响较大,凡事主张“履中”、“蹈和”,以致在管理者重人治轻法制,加上长时期的计划经济,市场意识较落后,所以保险、的发展受到了种种制约,也影响了保险文化的发展和导致了与国外保险文化的差异。
l、保险经营上的文化差异经营理念是支撑一个企业经营的基本价值取向、行为规范和根本宗旨的总和,它可以从企业的追求目标和价值观加以考察。
发达国家保险公司能运用先进的经营理念从事保险经营,保险经营真正建立在“大数法则”的基础注重企业的风险管理,形成了系统的经营思想。
如前所述,我国保险业的经营文化理念还处在不成熟的初级阶段,保险公司通常都是将目标定为争取更多的业务,更大的市场份额,缺乏数理依据和风险管理工具对客户服务的“承保易、理赔难”的现象时有发生,甚至还有“人情赔款”,把赔与不赔、赔多赔少的标准定在人情面子上,从而影响了保险业的健康发展,更不利于保险企业文化的建设。
2、保险管理上的文化差异。
西方国家注重思维清楚的文化传统和直接的表达方式,这种社会文化对保险公司的管理决策有深刻的影响;中国传统文化则倡导含蓄,推崇下级对上级“家长式”的崇敬和服从,以致通常出现决策议而不决、决策效率不高的现象。
四方保险企业中的上下级关系是因工作需要而形成,管理制度巾的雇佣制度是合同制,员工的激励不计资历能破格提升,企业保证员工个人权益。
员工可自由流动;中国传统文化重视群体的关系和作用,它虽有利于在保险公司内形成一种合力,共图发展,但也容易形成一些“小帮派”现象,影响企业的公平竞争和人才的稳定。
2、保险创新上的文化差异西方保险企业管理文化中一个突出特征就是个性和激进,他们敢于创新,善于创新,对保险市场有着敏锐的洞察力和超前意识,善于捕捉商机,以产品和服务的创新引导消费,推动着保险业的持续快速发展;中国传统文化较多地宣扬知足常乐、见好就收的价值观念,尽管我国保险业创新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目前保险市场上的保险产品数量有了上千种,但无须讳言,真正为百姓所普遍欢迎且为保险公司产生效益的险种并不多,保险产品大都缺乏差异性。
五、发展中国保险文化的建议要想发展中国的保险文化,就必须进行一项工程:中外保险文化的融合创新。
(一)保险文化创新的涵义保险文化的创新就是指保险业在运行过程中,依据客观规律、市场经济的要求和竞争的新形势,对保险企业文化的涵义、内容、方式方法等进行创造性变革。
它涵盖着思路创新、机制创新、内容创新、手段创新、管理创新等诸多方面,并且要随着形势的变化,赋予其新的内容,并不断充实和发展。
可以说,保险文化的创新,既是保险市场竞争的产物,也是保险业务得以持续发展的推进器,成为势不可挡的历史潮流。
(二)中外保险文化融合创新的方法中国是个发展中国家,在经济起飞的过程中,经济学就有一个理论叫后发理论,也叫后发优势,后发理论的核心就是模仿,快速模仿走捷径。
通过快速模仿来缩短和发达国家的差距从而全面提升你的经济水准。
中国现在是一个发展中国家,要在未来快速地增长,要缩短和发达国家的差距,就要遵循后发理论,大胆地高速度地模仿。
日本当年能够对美国经济带来很大的威胁,核心问题就在于它的模仿能力强,学习能力强,能够很快接近国际先进水准。
但我在这里提倡的模仿绝对不是种机械的模仿,而是有目的、有针对性的模仿。
因为我国保险业的发展水平与国外相比不仅有时间上的差异,还有文化和国情上的差异。
如果硬生生的将国外的经验和技术直接应用到我国保险业,一定会出现水土不服的情况,这时就会有一个扬弃的过程,这个扬弃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一个融合创新的过程。
将融合创新的方法归纳起来就包括以下几点:1、思想创新。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改革创新,首先要思想先行。
企业领导要形成对保险文化创新的共识,不仅要抓好物质载体,还要抓好意识形态,不仅要抓好物质环境建设,还要抓好文化环境建设。
提高对保险文化的重视,不能浮在表面,把行业文化的发展和企业的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提高思想认识,对整个行业文化的认识在思想上要上升到一个新的层面。
2、人才创新。
建立建全公司的内部教育培训机构,努力形成自己的造血机制,为培养高素质人才做出努力和探索。
保险从业人员的专业度很大意义上影响了保险文化的发展,努力提高保险从业人员的专业化水平,对所有进入公司的员工进行专业化培训,提高他们自身的专业度,能够形成很好的文化氛围,带动和推进企业文化的发展,也是为保险行业文化的发展作出贡献。
3、机制创新。
国有保险企业是计划经济时代形成的,其在用人机制上比较呆板。
因此,要将改革用人机制作为企业文化创新的当务之急。
要打破传统的用人框框,敢于在个人代理人队伍中发掘人才,向社会引进高精尖人才,同时要在考核机制、激励机制、淘汰机制上进行创新,真正建立起一个富有行业特色的竞争机制。
4、制度创新。
制度文化是企业文化的一个重要方面。
制度建立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人的积极性、创造性的发挥。
迎接入世,建立现代的保险企业制度已刻不容缓。
加强从业人员的监管制度的建立,提高代理人的职业道德水平,这要向国外保险文化的诚信看齐,西方发达国家保险监管制度如保险法都载明了约束保险人严格履行保险责任的条款。
这是我国保险业文化发展中刻不容缓的事情。
5、服务创新。
市场的竞争从根本上说就是服务的竞争。
诚信的服务也是企业文化建设的核心内容。
当前,保险市场是一个服务不断创新的市场,保险公司更应强化服务意识,进行服务内容的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