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作文素材 郦道元篇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再次,各个部分,各有侧重,互相映衬,互相补充,从不同角度写出了三峡 特色,而下面的三个部分,又都围绕着首段关于山峡总的特点来写。
4
最后,作者运笔富于变化,有正面落笔,有侧面烘托,有粗线勾勒,有工笔 细描,有明言直写,有隐喻暗示,有全景鸟瞰,有特写镜头,有仰观远景,有俯 察近物,有绘形写貌,有摹声录音,有自己立言,有由人代语。
全文虽只有几百字的篇幅,却概括千里,包容四季,收纳山水草木,罗入清 猿怪柏,真可谓“片言敌万语,尺素罗千里”。
选文二:《龙 门》(节选) 【导读】
黄河龙门(即现在的壶口)瀑布离北魏的首都平城、洛阳都不很远,郦道元 很可能去过多次,注文虽只有一百多字,却把那里壮观的景色形象生动地摆在读 者眼前。 【正文】
本文虽属节选,但全文结构严谨,布局巧妙,浑然一体,有人说这篇文章“片 言敌万语,尺素罗千里”,你能谈谈对这篇文章结构和艺术特色的理解吗? 【释疑参考】
本文虽属节选,但全文结构严谨,布局巧妙,浑然一体,尤其作者在描山摹 水上更见功力。由于作者曾“践跻此境”,有具体感受,所以能掌握三峡的特点 和不同季节的风貌。
是谁在记述 1252 条河流的发源地点、流经地区、支渠分布、古河道变迁等 情况的同时,还记载了大量农田水利建设工程资料,以及物产民俗、城邑兴衰、 人物典故、历史古迹以及神话传说等等丰富的内容,为后世留下无穷的财富?
他就是游祖国壮丽之山川,著宇宙未有之奇书的郦道元。 ● 作家档案
郦道元:446 或 472 年——527 年 字号:字善长 籍贯:范阳(今河北涿县)人 时代:北魏 仕途:出生于官宦世家,父亲郦范曾经做过平东将军和青州刺史。郦道元也 先后在平城(北魏首都,今山西省大同市)和洛阳(公元 495 年北魏首都南迁到 这里)担任过御史中尉等中央官史,并且多次出任地方官,做过冀州(今河北省 冀县)镇东文化教育长史、鲁阳郡(今河南省鲁山县)太守、东荆州(今河南省 唐河县)刺史以及河南(今洛阳)尹等职。 作品:主要就是《水经注》;另有《本志》、《七聘》,均已失传。 名望:北魏著名的地理学家、散文家。 二、成名缘由 ▲贡献概述 郦道元一生勤于读书和著述,《魏书》卷八十九说:“道元好学,历览奇书”, 代表作有《水经注》。道元写景优美,遣词精当,“词组只字,妙绝古今”,是山 水游记文学的巨擘。唐代李白、杜甫的诗,都吸收了《水经注》的艺术滋养,柳 宗元的《永州八记》文章实脱胎于《水经注》。宋朝苏轼说:“嗟我乐何深,《水 经》也屡读。” ▲突出成就 郦道元好学博览,遍采文献撰《水经注》一书。《水经》是中国第一部记述 河道水系专著,记录河流水道 137 条,郦道元注中增补至 1252 条,注文计 40 卷,30 万字,为原书 20 倍,阐述各水道源流及沿岸风土景物,并订正《水经》 中谬误。文笔简洁生动,隽永传神,有较高文学价值。《水经注》与南朝宋裴松 之的《三国志注》、唐代李善的《文选注》合称中国典籍的三大名注。 ▲评论资料 郦道元为官“执法清刻”,“素有严猛之称”。 《魏书》说:“道元好学,历览奇书。” 后世称《水经注》为“宇宙未有之奇书”。 宋朝苏轼说:“嗟我乐何深,《水经》也屡读。” 清初学者张岱说:“古人记山水,太上郦道元,其次柳子厚,近则袁中郎。” 原德国柏林大学校长、国际地理学会会长李希霍芬(1833 年-1905 年)称
三峡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
不见曦月。
2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
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
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选文一:《三 峡》
【导读】 万里长江汇集了千流百川,穿过无数高山深谷,浩浩荡荡,从四川盆地向东
奔泻而去,不料遇到巫山山脉的阻挡;长江犹如一把利斧,开山劈岭,横切巫山, 在万山丛中奔腾而过,形成了雄伟、壮丽、险峻、惊人、也是整条长江风光最为 旖旎迷人的三峡。
郦道元在《水经注》中引述前人描写三峡道:“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 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停午夜分,不见羲月”,把三峡的壮丽风 光描写得淋漓尽致。峡内激流翻滚,惊涛拍岸,宽谷地带又有富饶的村庄、翠绿 的梯田,把三峡装点得更加生机盎然,组成了一条绚烂多彩的百里画廊。即使 185 米高的三峡大坝建成以后,主要景点并不被淹没,一些被淹没的景点也将移 建,所以三峡主体风景依旧。让我们沿江而下,饱览一下三峡的风光吧。 【正文】
(龙门)其中水流交冲,素气云浮,往来遥观者,常若雾露沾人,惊魂悸魄,
其水尚奔流万寻,悬流千丈,浑洪怒,鼓若山腾,浚波颓垒,迄于下口。方知慎
子下龙门,浮流竹,非驷马之迫也。
【特色赏析】 读了此文,仿佛黄河水的飞沫已经溅到我们的身上,虽未到其地,龙门瀑布
三峡之美,虽以山高水急为主要特征,但也不仅仅如此。在它七百里的山山 水水中,还回转着无尽的俊姿秀影,恰似一条曲折漫长的彩色画廊,一奇一转之 间,向你展现的,都是令人留连的绝美画境。就说是“春冬之时”吧,三峡深幽 隽逸,别是一种清奇秀脱的模样:你看那碧绿的潭水,浮漾着峰峦花树的倒影; 而那些“吸翠霞而天矫”的怪柏,把根扎在悬崖峭壁上,倾斜着躯干,真是情态 百出。还有那些挂在山崖上的大大小小瀑布,正带着欢畅的笑声,从高处飞冲而 下。面对着这种水清、树荣、山峻、草茂的幽秀景象,你是否也要与作者一起, 发出“良多趣味”的感叹呢?
1
郦道元《水经注》是“世界地理学的先导”。 东南亚学者认为郦道元是“中世纪世界上最伟大的地理学家”。 毛泽东说:“《水经注》作者也是一位了不起的人”。
三、作品在线 ◆作品概述
郦道元所著《水经注》,是我国第一部以记载河道水系为主的综合性地理著 作,但这部书文字优美生动,也可以说是一部文学著作。在我国长期历史发展进 程中有过深远影响,自明清以后不少学者从各方面对它进行了深入细致的专门研 究,形成了一门内容广泛的“郦学”。
至于那些雨后初晴的秋日,或是霜花满天的早晨,三峡却又另有一番风致了: 山野间寒静肃穆,仿佛含着深愁似的。寂寂的山谷之间,又常有“高猿长啸”, 啸声绵长,凄凉怪异,加以“空谷传响”,很久才消失。它所带给你的,该是一 脉何其缠绵的愁思!这种种惆怅和哀愁,又被作者巧妙地绾结到那一曲“猿鸣三 声泪沾裳”的古朴渔歌中去,听来便愈加余音缠绕,令你神思萧散而泪水涔涔了。
首先,作者采取先大而小,先总后分的办法,按季节分层次,写得起迄分明, 各具特色。
其次,善于选取富有特征性的事物,寥寥几笔,使境界全出,叫读者恍如身 临其境。如以“朝发白帝,暮到江陵”表现水流湍急,以“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形容江水澄澈,风光妩媚,以“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渲染猿鸣幽凄、山谷空旷, 都言简意赅,情景交融。
《水经注》不仅是一部具有重大科学价值的地理巨著,而且也是一部颇具特 色的山水游记。郦道元以饱满的热情,浑厚的文笔,精美的语言,形象、生动地 描述了祖国的壮丽山川,表现了他对祖国的热爱和赞美。
郦道元一生著述很多,除《水经注》外,还有《本志》十三篇以及《七聘》 等著作,但是,流传下来只有《水经注》一种。 ◆作品读思
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参考译文】 在三峡七百里当中,两岸都是连绵的高山,几乎没有中断的地方。层层的悬
崖,排排的峭壁,把天空和太阳都遮蔽了。若不是在正午、半夜的时候,连太阳 和月亮都看不见。
在夏天水涨、江水漫上小山包的时候,上行和下行的船只都被阻,不能通航。 有时皇帝的命令要急速传达,这时候只要清早坐船从白帝城出发,傍风,也不如它快。
细细涵咏,这篇短短的文字,竟把三峡之美,表现得何等神奇!它的山旋水 转、四季变幻和奇境迭出,究竟给了作者以多少画之笔意、诗之灵感呵?作者笔 下的三峡,简直就是一位魁伟入云的奇男子:盛夏的奔放和热情,春冬的俊逸和 闲远,秋日的忧伤和啸叹,构成了它多么丰满而多姿多态的性格。这就是绵延大 江七百余里的三峡!它仿佛一直在等待着人们发现它,认识它,以至于天荒地老, 亿万千年。只是到了作者的眼中、笔下,它的雄峻神奇、秀美俊逸和豪放深情, 才第一次得到了欣喜惊人的表现,激起了读者的诧愕高妙的赞叹、遐想。面对着 这位拥有一襟山岚的友人的到来,倘若三峡有知,恐怕也要“惊知己于千古”了。 【读思牵手】
在诗人、画家的眼中,流动的江河,挺峙的山峦,都是有生命的。他们常与 明月对饮,同清风闲谈,故出现在笔下的山水草木,也大多清新可爱,带着许多 灵气。
北魏的郦道元,他以地理学家的目光探寻自然,又以文学家的心灵感受自然, 因此他的《水经注》虽是一部地理学巨著,又同时能带给人们以艺术上的莫大享 受。《三峡》正是其中最具魅力的篇章之一。它仿佛是一轴瑰奇多彩的山水画长 卷,令人于赏观之际不胜惊奇,不胜喜悦!
《水经注》在写作体例上,不同于《禹贡》和《汉书·地理志》。它以水道 为纲,详细记述各地的地理概况,开创了古代综合地理著作的一种新形式。《水 经注》涉及的范围十分广泛。从地域上讲,郦道元虽然生活在南北朝对峙时期, 但是他并没有把眼光仅限于北魏所统治的一隅,而是抓住河流水道这一自然现 象,对全国地理情况作了详细记载。不仅是这样,书中还谈到了一些外国河流, 说明作者对于国外地理也是注意的。从内容上讲,书中不仅详述了每条河流的水 文情况,而且把每条河流流域内的其他自然现象如地质、地貌、地壤、气候、物 产民俗、城邑兴衰、历史古迹以及神话传说等综合起来,做了全面描述。因此《水 经注》是六世纪前我国第一部全面、系统的综合性地理著述。对于研究我国古代 历史和地理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在春、冬两个季节,雪白的急流,碧绿的深潭,回旋着清波,倒映着各种景 物的影子。在极高的山峰上,生长着许多奇形怪状的柏树,在山峰之间,常有悬 泉瀑布飞流冲荡。水清,树荣,山高,草盛,趣味无穷。
在秋天,每到初晴的时候或下霜的早晨,树林和山涧显出一片清凉和寂静。 高处的猿猴拉长声音鸣叫,声音连续不断,非常凄凉怪异。空旷的山谷传来猿啼 的回声,悲哀婉转,很久很久才消失。所以渔歌唱道:“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 三声泪沾裳!” 【整体感悟】
你看它开头几笔,多像是潇洒泼墨的大写意:“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 略无阀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作者的视线,在无限空阔的天地间扫过,而 后从上到下,又从下到上,大笔勾勒磅礴七百里的三峡全景:那耸峙两岸的群峰, 拔地而起的叠嶂,便连绵疾走,瞬息之间占据了天空,遮蔽了云日。它们的涌现, 简直使整个世界都黯然失色了。天地是三峡的,连“曦(日)月”也只有在“亭午 (正午)夜分”,才能进入其中。
郦道元:游祖国壮丽之山川 著宇宙未有之奇书
一、作家简介 ◆人物导语
是谁以饱满的热情,浑厚的文笔,精美的语言,形象、生动地描述了祖国的 壮丽山川,表现了对祖国的热爱和赞美?
是谁历尽艰辛进行实地考察和调查研究,博览大量前人著作,参阅 437 种书 籍,查看无数精细的地图,终于完成了著名的地理学巨著《水经注》?
不过高山总需有流水陪衬,才显得灵气十足。至于伟岸雄峻的三峡;就更需 汹涌飞驰的一江急流了。作者接着选取的,恰正是震荡三峡的浩浩“夏水”:椽 笔方落,夏水即已“襄陵”(水凌于高陵之上)。那是三峡水势最盛的夏日,它滚 滚滔滔,奔腾咆哮,正与两岸沉默的高山相应,为三峡带来了蓬勃的活力。而阻
3
塞水道,漫过高陵的迅猛,又使三峡于雄峻之中,增添了几分惊险壮奇的声色。 令人惊异的是,作者并没有去直接描摹江水的惊涛拍岸,江行的风波险恶;而是 想落天外,在波峰浪尖之上,虚拟了一叶扁舟,让它击波逐浪,与“王命急宣” 的使者骏骑相比,结果是“朝发白帝,暮到江陵”,一千二百里的行程,“虽乘 奔御风,不以(如)疾也”。只八个字,便在路遥、时短、行速的比较中,显示了 三峡之流无可凌逾的湍急!而虚拟中小舟和使者的出现,又赋予了雄奇的自然以 无限的生命力,作者的运笔奇思,真是妙不可言。难怪后世李白,竟也因之触动 灵感,写出了“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早发白帝城》)的名句。
4
最后,作者运笔富于变化,有正面落笔,有侧面烘托,有粗线勾勒,有工笔 细描,有明言直写,有隐喻暗示,有全景鸟瞰,有特写镜头,有仰观远景,有俯 察近物,有绘形写貌,有摹声录音,有自己立言,有由人代语。
全文虽只有几百字的篇幅,却概括千里,包容四季,收纳山水草木,罗入清 猿怪柏,真可谓“片言敌万语,尺素罗千里”。
选文二:《龙 门》(节选) 【导读】
黄河龙门(即现在的壶口)瀑布离北魏的首都平城、洛阳都不很远,郦道元 很可能去过多次,注文虽只有一百多字,却把那里壮观的景色形象生动地摆在读 者眼前。 【正文】
本文虽属节选,但全文结构严谨,布局巧妙,浑然一体,有人说这篇文章“片 言敌万语,尺素罗千里”,你能谈谈对这篇文章结构和艺术特色的理解吗? 【释疑参考】
本文虽属节选,但全文结构严谨,布局巧妙,浑然一体,尤其作者在描山摹 水上更见功力。由于作者曾“践跻此境”,有具体感受,所以能掌握三峡的特点 和不同季节的风貌。
是谁在记述 1252 条河流的发源地点、流经地区、支渠分布、古河道变迁等 情况的同时,还记载了大量农田水利建设工程资料,以及物产民俗、城邑兴衰、 人物典故、历史古迹以及神话传说等等丰富的内容,为后世留下无穷的财富?
他就是游祖国壮丽之山川,著宇宙未有之奇书的郦道元。 ● 作家档案
郦道元:446 或 472 年——527 年 字号:字善长 籍贯:范阳(今河北涿县)人 时代:北魏 仕途:出生于官宦世家,父亲郦范曾经做过平东将军和青州刺史。郦道元也 先后在平城(北魏首都,今山西省大同市)和洛阳(公元 495 年北魏首都南迁到 这里)担任过御史中尉等中央官史,并且多次出任地方官,做过冀州(今河北省 冀县)镇东文化教育长史、鲁阳郡(今河南省鲁山县)太守、东荆州(今河南省 唐河县)刺史以及河南(今洛阳)尹等职。 作品:主要就是《水经注》;另有《本志》、《七聘》,均已失传。 名望:北魏著名的地理学家、散文家。 二、成名缘由 ▲贡献概述 郦道元一生勤于读书和著述,《魏书》卷八十九说:“道元好学,历览奇书”, 代表作有《水经注》。道元写景优美,遣词精当,“词组只字,妙绝古今”,是山 水游记文学的巨擘。唐代李白、杜甫的诗,都吸收了《水经注》的艺术滋养,柳 宗元的《永州八记》文章实脱胎于《水经注》。宋朝苏轼说:“嗟我乐何深,《水 经》也屡读。” ▲突出成就 郦道元好学博览,遍采文献撰《水经注》一书。《水经》是中国第一部记述 河道水系专著,记录河流水道 137 条,郦道元注中增补至 1252 条,注文计 40 卷,30 万字,为原书 20 倍,阐述各水道源流及沿岸风土景物,并订正《水经》 中谬误。文笔简洁生动,隽永传神,有较高文学价值。《水经注》与南朝宋裴松 之的《三国志注》、唐代李善的《文选注》合称中国典籍的三大名注。 ▲评论资料 郦道元为官“执法清刻”,“素有严猛之称”。 《魏书》说:“道元好学,历览奇书。” 后世称《水经注》为“宇宙未有之奇书”。 宋朝苏轼说:“嗟我乐何深,《水经》也屡读。” 清初学者张岱说:“古人记山水,太上郦道元,其次柳子厚,近则袁中郎。” 原德国柏林大学校长、国际地理学会会长李希霍芬(1833 年-1905 年)称
三峡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
不见曦月。
2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
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
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选文一:《三 峡》
【导读】 万里长江汇集了千流百川,穿过无数高山深谷,浩浩荡荡,从四川盆地向东
奔泻而去,不料遇到巫山山脉的阻挡;长江犹如一把利斧,开山劈岭,横切巫山, 在万山丛中奔腾而过,形成了雄伟、壮丽、险峻、惊人、也是整条长江风光最为 旖旎迷人的三峡。
郦道元在《水经注》中引述前人描写三峡道:“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 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停午夜分,不见羲月”,把三峡的壮丽风 光描写得淋漓尽致。峡内激流翻滚,惊涛拍岸,宽谷地带又有富饶的村庄、翠绿 的梯田,把三峡装点得更加生机盎然,组成了一条绚烂多彩的百里画廊。即使 185 米高的三峡大坝建成以后,主要景点并不被淹没,一些被淹没的景点也将移 建,所以三峡主体风景依旧。让我们沿江而下,饱览一下三峡的风光吧。 【正文】
(龙门)其中水流交冲,素气云浮,往来遥观者,常若雾露沾人,惊魂悸魄,
其水尚奔流万寻,悬流千丈,浑洪怒,鼓若山腾,浚波颓垒,迄于下口。方知慎
子下龙门,浮流竹,非驷马之迫也。
【特色赏析】 读了此文,仿佛黄河水的飞沫已经溅到我们的身上,虽未到其地,龙门瀑布
三峡之美,虽以山高水急为主要特征,但也不仅仅如此。在它七百里的山山 水水中,还回转着无尽的俊姿秀影,恰似一条曲折漫长的彩色画廊,一奇一转之 间,向你展现的,都是令人留连的绝美画境。就说是“春冬之时”吧,三峡深幽 隽逸,别是一种清奇秀脱的模样:你看那碧绿的潭水,浮漾着峰峦花树的倒影; 而那些“吸翠霞而天矫”的怪柏,把根扎在悬崖峭壁上,倾斜着躯干,真是情态 百出。还有那些挂在山崖上的大大小小瀑布,正带着欢畅的笑声,从高处飞冲而 下。面对着这种水清、树荣、山峻、草茂的幽秀景象,你是否也要与作者一起, 发出“良多趣味”的感叹呢?
1
郦道元《水经注》是“世界地理学的先导”。 东南亚学者认为郦道元是“中世纪世界上最伟大的地理学家”。 毛泽东说:“《水经注》作者也是一位了不起的人”。
三、作品在线 ◆作品概述
郦道元所著《水经注》,是我国第一部以记载河道水系为主的综合性地理著 作,但这部书文字优美生动,也可以说是一部文学著作。在我国长期历史发展进 程中有过深远影响,自明清以后不少学者从各方面对它进行了深入细致的专门研 究,形成了一门内容广泛的“郦学”。
至于那些雨后初晴的秋日,或是霜花满天的早晨,三峡却又另有一番风致了: 山野间寒静肃穆,仿佛含着深愁似的。寂寂的山谷之间,又常有“高猿长啸”, 啸声绵长,凄凉怪异,加以“空谷传响”,很久才消失。它所带给你的,该是一 脉何其缠绵的愁思!这种种惆怅和哀愁,又被作者巧妙地绾结到那一曲“猿鸣三 声泪沾裳”的古朴渔歌中去,听来便愈加余音缠绕,令你神思萧散而泪水涔涔了。
首先,作者采取先大而小,先总后分的办法,按季节分层次,写得起迄分明, 各具特色。
其次,善于选取富有特征性的事物,寥寥几笔,使境界全出,叫读者恍如身 临其境。如以“朝发白帝,暮到江陵”表现水流湍急,以“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形容江水澄澈,风光妩媚,以“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渲染猿鸣幽凄、山谷空旷, 都言简意赅,情景交融。
《水经注》不仅是一部具有重大科学价值的地理巨著,而且也是一部颇具特 色的山水游记。郦道元以饱满的热情,浑厚的文笔,精美的语言,形象、生动地 描述了祖国的壮丽山川,表现了他对祖国的热爱和赞美。
郦道元一生著述很多,除《水经注》外,还有《本志》十三篇以及《七聘》 等著作,但是,流传下来只有《水经注》一种。 ◆作品读思
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参考译文】 在三峡七百里当中,两岸都是连绵的高山,几乎没有中断的地方。层层的悬
崖,排排的峭壁,把天空和太阳都遮蔽了。若不是在正午、半夜的时候,连太阳 和月亮都看不见。
在夏天水涨、江水漫上小山包的时候,上行和下行的船只都被阻,不能通航。 有时皇帝的命令要急速传达,这时候只要清早坐船从白帝城出发,傍风,也不如它快。
细细涵咏,这篇短短的文字,竟把三峡之美,表现得何等神奇!它的山旋水 转、四季变幻和奇境迭出,究竟给了作者以多少画之笔意、诗之灵感呵?作者笔 下的三峡,简直就是一位魁伟入云的奇男子:盛夏的奔放和热情,春冬的俊逸和 闲远,秋日的忧伤和啸叹,构成了它多么丰满而多姿多态的性格。这就是绵延大 江七百余里的三峡!它仿佛一直在等待着人们发现它,认识它,以至于天荒地老, 亿万千年。只是到了作者的眼中、笔下,它的雄峻神奇、秀美俊逸和豪放深情, 才第一次得到了欣喜惊人的表现,激起了读者的诧愕高妙的赞叹、遐想。面对着 这位拥有一襟山岚的友人的到来,倘若三峡有知,恐怕也要“惊知己于千古”了。 【读思牵手】
在诗人、画家的眼中,流动的江河,挺峙的山峦,都是有生命的。他们常与 明月对饮,同清风闲谈,故出现在笔下的山水草木,也大多清新可爱,带着许多 灵气。
北魏的郦道元,他以地理学家的目光探寻自然,又以文学家的心灵感受自然, 因此他的《水经注》虽是一部地理学巨著,又同时能带给人们以艺术上的莫大享 受。《三峡》正是其中最具魅力的篇章之一。它仿佛是一轴瑰奇多彩的山水画长 卷,令人于赏观之际不胜惊奇,不胜喜悦!
《水经注》在写作体例上,不同于《禹贡》和《汉书·地理志》。它以水道 为纲,详细记述各地的地理概况,开创了古代综合地理著作的一种新形式。《水 经注》涉及的范围十分广泛。从地域上讲,郦道元虽然生活在南北朝对峙时期, 但是他并没有把眼光仅限于北魏所统治的一隅,而是抓住河流水道这一自然现 象,对全国地理情况作了详细记载。不仅是这样,书中还谈到了一些外国河流, 说明作者对于国外地理也是注意的。从内容上讲,书中不仅详述了每条河流的水 文情况,而且把每条河流流域内的其他自然现象如地质、地貌、地壤、气候、物 产民俗、城邑兴衰、历史古迹以及神话传说等综合起来,做了全面描述。因此《水 经注》是六世纪前我国第一部全面、系统的综合性地理著述。对于研究我国古代 历史和地理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在春、冬两个季节,雪白的急流,碧绿的深潭,回旋着清波,倒映着各种景 物的影子。在极高的山峰上,生长着许多奇形怪状的柏树,在山峰之间,常有悬 泉瀑布飞流冲荡。水清,树荣,山高,草盛,趣味无穷。
在秋天,每到初晴的时候或下霜的早晨,树林和山涧显出一片清凉和寂静。 高处的猿猴拉长声音鸣叫,声音连续不断,非常凄凉怪异。空旷的山谷传来猿啼 的回声,悲哀婉转,很久很久才消失。所以渔歌唱道:“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 三声泪沾裳!” 【整体感悟】
你看它开头几笔,多像是潇洒泼墨的大写意:“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 略无阀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作者的视线,在无限空阔的天地间扫过,而 后从上到下,又从下到上,大笔勾勒磅礴七百里的三峡全景:那耸峙两岸的群峰, 拔地而起的叠嶂,便连绵疾走,瞬息之间占据了天空,遮蔽了云日。它们的涌现, 简直使整个世界都黯然失色了。天地是三峡的,连“曦(日)月”也只有在“亭午 (正午)夜分”,才能进入其中。
郦道元:游祖国壮丽之山川 著宇宙未有之奇书
一、作家简介 ◆人物导语
是谁以饱满的热情,浑厚的文笔,精美的语言,形象、生动地描述了祖国的 壮丽山川,表现了对祖国的热爱和赞美?
是谁历尽艰辛进行实地考察和调查研究,博览大量前人著作,参阅 437 种书 籍,查看无数精细的地图,终于完成了著名的地理学巨著《水经注》?
不过高山总需有流水陪衬,才显得灵气十足。至于伟岸雄峻的三峡;就更需 汹涌飞驰的一江急流了。作者接着选取的,恰正是震荡三峡的浩浩“夏水”:椽 笔方落,夏水即已“襄陵”(水凌于高陵之上)。那是三峡水势最盛的夏日,它滚 滚滔滔,奔腾咆哮,正与两岸沉默的高山相应,为三峡带来了蓬勃的活力。而阻
3
塞水道,漫过高陵的迅猛,又使三峡于雄峻之中,增添了几分惊险壮奇的声色。 令人惊异的是,作者并没有去直接描摹江水的惊涛拍岸,江行的风波险恶;而是 想落天外,在波峰浪尖之上,虚拟了一叶扁舟,让它击波逐浪,与“王命急宣” 的使者骏骑相比,结果是“朝发白帝,暮到江陵”,一千二百里的行程,“虽乘 奔御风,不以(如)疾也”。只八个字,便在路遥、时短、行速的比较中,显示了 三峡之流无可凌逾的湍急!而虚拟中小舟和使者的出现,又赋予了雄奇的自然以 无限的生命力,作者的运笔奇思,真是妙不可言。难怪后世李白,竟也因之触动 灵感,写出了“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早发白帝城》)的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