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教师的困惑-李晓琼

合集下载

高中语文教学的困惑与思考

高中语文教学的困惑与思考

高中语文教学的困惑与思考
高中语文教学一向是教育界关注的焦点之一,但也常常存在各种困
惑和问题。

在教学过程中,以下几个方面是需要思考的:
1. 课程内容的设计
高中语文教学的课程内容包括古代文学、现代文学、修辞学、写作技
巧等多个方面。

如何合理安排课程内容,使学生能够全面了解和掌握
中华文化,明确语文学科的学科价值和社会作用,是一个需要认真思
考的问题。

2. 教学方法的选择
传统的讲解式教学模式已经无法满足当今学生的需求。

针对不同类型
的学生,教师需要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包括案例教学、合作学习、探究式学习等,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3. 多媒体技术的应用
现在是信息科技快速发展的时代,多媒体、互联网等技术在教学中的
应用越来越广泛。

如何合理利用多媒体技术,创新具有吸引力和趣味
性的教学方式,成为了高中语文教学中的一大问题。

4. 学生的自主学习
学生的自主学习是当前高中语文教学中一直存在的问题。

很多学生缺乏自主学习的能力,依赖老师提供的所有教学材料。

如何引导学生走向自主学习,成为一个独立的思考者和独立的发现者,也是高中语文教学中急需解决的问题。

总之,高中语文教学是一个以学生为中心的、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学科。

教师需要在教学中不断探索,创新教学方法和方式,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在掌握语文知识的同时,也能够积极探索世界,加强自身能力的提升。

高中语文选修课板块教学中的困惑与思考

高中语文选修课板块教学中的困惑与思考

高中语文选修课板块教学中的困惑与思考在高中语文选修课板块的教学中,教师常常面临各种困惑和挑战,需要不断思考、总结和改进教学方法,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学科素养。

本文将从教学内容的规划与设计、教学方法的选择与应用、学生学习习惯等方面进行深入思考与探讨。

一、教学内容的规划与设计高中语文选修课板块的教学内容丰富多样,如文言文、现代文学作品、修辞格和写作技巧等。

在规划和设计教学内容时,教师面临的困惑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 如何选择适合学生的文学作品?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参差不齐,如何在众多文学作品中选择适合学生的作品,既能满足教学要求,又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热情,是教师一直面临的难题。

针对这一困惑,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和水平选择具有代表性和启发性的文学作品,并通过灵活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帮助学生理解和鉴赏。

2. 如何设计有效的课堂教学活动?有效的课堂教学活动是提高学生学习效果的关键,但是教师在设计教学活动时常常面临难题,如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如何增加教学互动等。

在解决这些困惑时,教师可以尝试多种教学方法,如案例分析、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和主动性。

3. 如何融入时代元素和科技元素?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科技的不断进步,教师如何将时代元素和科技元素融入到教学内容中,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把握文学作品的内涵和时代价值,是教学中的又一难题。

为解决这一困惑,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教学、网络资源利用等手段,引导学生了解作品背后的社会背景和文化内涵,增强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时代意识。

二、教学方法的选择与应用在高中语文选修课板块的教学中,教师在选择和应用教学方法时也会遇到诸多困难和挑战。

面对这些困惑,教师需要审慎思考、灵活运用,使教学方法更加多样化和针对性。

1. 讲授式教学还是探究式教学?在教学方法的选择上,教师常常犯难,不知道是采用传统的讲授式教学,还是开展探究式教学。

传统的讲授式教学能够传授知识,但容易使学生产生厌学情绪;而探究式教学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但也可能带来教学过程的混乱和学习深度的不足。

高中语文有效教学面临的困局与破解对策反思

高中语文有效教学面临的困局与破解对策反思

高中语文有效教学面临的困局与破解对策反思【摘要】高中语文教学面临诸多困难,如课程内容传统化、学生学习兴趣不高、评价体系单一化、教师教学方法局限性等。

为破解这些困境,需要多元化教学方法的应用。

提倡提高课程多样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建立多元化评价体系。

只有通过这些努力,高中语文教学才能更加有效。

破解困境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

在现代教育的背景下,需要不断改进教学模式,与时俱进,才能更好地适应学生和社会的需求。

多元化教学方法的应用,能够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从而提升高中语文教学的质量。

【关键词】高中语文教学困境,破解对策,课程内容传统化,学生学习兴趣,评价体系单一化,教师教学方法,多元化教学方法,课程多样性,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多元化评价体系。

1. 引言1.1 高中语文教学困境现状在当前的高中语文教学中,存在着诸多困境和挑战。

课程内容传统化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

许多高中语文课程内容过分侧重传统文言文的学习,而缺乏对当代文学作品和文化现象的关注,导致学生无法真正理解并感受到语文的魅力。

学生学习兴趣不高也是一个突出的问题。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信息的爆炸,学生对传统文学作品的兴趣逐渐减弱,他们更倾向于接触当下的流行文化和娱乐形式,这给语文教师带来了挑战。

评价体系单一化也成为阻碍高中语文教学发展的障碍。

现行的考试评价体系偏向于死记硬背和机械式应试,导致考试成绩成为唯一衡量学生语文水平的标准,忽视了学生的创造力和思维能力。

教师教学方法的局限性也给高中语文教学带来一定困扰。

传统的讲解式教学模式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教师需要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和手段。

高中语文教学面临诸多困境和挑战,需要教育界和社会各界共同努力寻找有效的破解对策。

1.2 破解困境的重要性破解困境的重要性在于能够提升高中语文教学的效果,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

面对当前的困境,如果不及时采取有效的对策,将导致语文教学水平的下降,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发展。

高中语文教学的现状及面临的困惑反思

高中语文教学的现状及面临的困惑反思

高中语文教学的现状及面临的困惑反思语文作为我们传承我国优秀文化传统的主要工具,在我们的社会生活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而在很大程度上我们的语文教学并没有完成我们因该完成的使命,相反,我们在贯穿终生的教育过程当中将原本该鲜活生动的语文变成了枯燥乏味的应试工具。

的确,长期以来,由于片面强调语文学科的工具性,特别是受应试教育的不良影响,教学模式化,教条化,功利化倾向严重。

许多教师眼睛只盯着分数,一门心思抠“知识点”,让学生整天挣扎于题海之中,不愿花精力引导学生将语文学习与观察社会,思考生活,感悟人生结合起来。

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往往被消磨殆尽,学起来耗时费力,效益低下。

改变语文教育生态被人喊了许多年,但定下身来,我们不得不面临一个我们不愿面对但不得不面对的尴尬现实:被捆绑的语文已经失去了自身微循环的能力,语文被边缘化、被放逐早已是一个不争的现实,但这一切似乎并未引起足够重视。

当前,在高中语文是学生最不重视的学科之一,不要说将语文拔高到人文的高度,就是从应试教育的层面,语文教学的现状也是令人堪忧的。

例如,语文即使和同为语言类课程的英语比。

同年级同班学科成绩,语文平均分常常不如英语高。

语文教师在学生评议中的满意率也常常不如英语老师高。

同为语言类课程教学,学生在中学对英语的学习只有五六年,成绩竟比语文高,母语教师竟然不如英语老师受欢迎,你不觉得这是一件令人匪夷所思的事吗?就学生个人来看,入学时语文成绩低的到毕业时语文成绩仍普遍很低,经过了三年的学习,情况也没有大的改观。

许多学生都有这样的共识:费了很大劲,语文成绩仍大面积的歉收是导致他们对语文不满意,甚至失去信心和兴趣的主要原因。

每个班的尖子生,尤其是理科尖子生,最难提高成绩的恰恰是语文,更不要说中等生、差生了。

一般说来,各校培养尖子生的做法都是重点帮扶被培养对象,别的学科培优的成效都比较明显,但语文教师对这部分人的成绩提高没有把握,甚至会出现越帮越差的现象。

高中语文有效教学面临的困局与破解对策反思

高中语文有效教学面临的困局与破解对策反思

高中语文有效教学面临的困局与破解对策反思【摘要】当前高中语文教学存在学生学习动机不足、内容教学与语言实践脱节、评价体系不合理等困局。

为了破解这些问题,可以采取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整合内容教学与语言实践、完善评价体系等对策。

提升高中语文教学质量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只有通过改革创新,才能让学生对语文学习感兴趣,提高学习效果,使教学更具有吸引力和实效性。

这个过程中,学校和教师要不断地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紧密结合教学实际,使语文教学更符合学生的需求,更贴近社会文化发展的要求,从而达到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目的。

【关键词】高中语文、有效教学、困局、对策、学习动机、内容教学、语言实践、评价体系、学习兴趣、教学质量。

1. 引言1.1 当前高中语文教学现状当前高中语文教学现状并不尽如人意,存在着一些困局和问题。

学生学习动机普遍不足,很多学生对于语文学习缺乏兴趣和动力,导致学习效果不佳。

内容教学与语言实践之间存在脱节现象,学生学习的语文知识与实际运用能力之间存在较大差距。

评价体系也存在不合理之处,以考试分数为导向的评价方式无法全面反映学生的语文能力和水平。

针对这些困局和问题,需要采取一些有效的对策来解决。

要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他们愿意主动参与到语文学习中;要整合内容教学与语言实践,让学生在学习语文知识的同时能够提升语言运用能力;还要完善评价体系,建立更加科学和全面的评价机制。

只有通过这些对策的实施,才能进一步提升高中语文教学的质量,让学生在学习中获得更全面、更有效的提升。

2. 正文2.1 困局一:学生学习动机不足学生学习动机不足是当前高中语文教学面临的重要困境之一。

由于学生学习兴趣不高,很多学生对语文课程缺乏积极性和主动性,导致他们对学习的态度比较消极,丧失了持续学习的动力。

这种情况不仅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效果,也给教师的教学工作带来了极大的挑战。

造成学生学习动机不足的原因有多方面。

学生对于语文学习的意义和价值认识不够,缺乏对语文学科的兴趣和热爱。

课程整合|谢家湾小学:“小梅花课程”是怎么诞生的

课程整合|谢家湾小学:“小梅花课程”是怎么诞生的

课程整合|谢家湾小学:“小梅花课程”是怎么诞生的回归孩子立场——为什么要进行课程整合在重庆谢家湾小学,孩子是校园的灵魂。

孩子的立场、体验、收获是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已经成为谢家湾小学整个干部、教师团队认同并且遵守的共识。

学校的课程整合——“小梅花课程”的诞生正是这一理念的践行和具体操作。

实施课程整合之前,谢家湾小学和其他小学一样,实行的是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体系。

在日常的教育教学的实践活动中,谢家湾小学的教师们逐渐发现了现行课程体系存在的一些弊端和亟须改进的地方。

首先,课程门类过多。

随着国家基础教育改革的深入和课程制定权的下放,各种地方性课程和校本课程如雨后春笋般出现,极大地丰富了课程体系,满足了不同社会群体的学习需求。

然而,在实际操作,家课程要保证、地方课程要落实、校本课程要特色,导致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体系门类繁多、独立僵化。

学生每天要花大量的时间和经历在六七门课程之间来回转换,这对于以形象思维和直观思维为主的6~12岁的孩子来说,显得过于复杂了,影响了学习效率,又加重了学习负担。

其次,学科类别划分太细,过于分化独立,内容却交叉重复。

各门课程的实施固守本领域完整的知识体系,课程内容却交叉重复现象突出。

重庆语文特级教师李晓琼对此深有感触:兼任六年级《品德与社会》学科教师的她精心准备了《再见,我的小学生活》一课,当她自信满满地站在讲台上时,孩子们却告诉她,类似的内容语文教师前几天已经讲过了。

这样的尴尬相信许多教师都曾经历过。

谢家湾小学的教师们深深感到现行的课程体系缺乏对学生终身发展的核心素养的培养。

郭元祥教授曾指出,“禁锢于单一的书本世界和封闭的知识体系中的学生,知识的获得与生活世界中的各种关系相脱节,造成'生活世界’的不完整。

”这种课程体系培养出来的学生不能满足学生家长对优质教育的需求,更不能对接未来社会对学生核心素养和能力的要求。

再次,固定的三级课程结构比例(国家课程占80%,地方和校本课程共占20%)忽视了地区之间、学校之间、学生之间的个性差异,不利于发挥地方和学校优势资源的发挥和课程开发自主权的行使,不利于孩子的个性化发展,更不利于孩子的创新性学习和实践性学习。

心怀阳光,一路向前——高中语文教师的职业困惑及对策

心怀阳光,一路向前——高中语文教师的职业困惑及对策

心怀阳光,一路先前——高中语文教师的职业困惑及对策陕西省石泉县石泉中学涂晓莉语文教师本是个既诗意又重要的身份。

语文老师是政治的关注者,是历史的反思者,是科学的崇尚者,是思想的启蒙者。

新课改以来,新课程改革标准实施8年中,语文是谈论最多的话题,当然也将语文老师推到历史前台,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

在高中语文课堂上,深受社会批判和社会众望的语文老师徘徊在高考和新课标的夹缝之间难以取舍,而这一夹缝中难寻应试教育和素质教育的中庸之道,且这一夹缝也是语文老师难以填平和弥补的,语文学科的特殊性决定了语文老师的艰难处境。

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执鞭教坛十年,才知道理想的丰满和现实的骨感。

有研究表明,语文老师是教师职业倦怠的高发人群,语文老师的职业倦怠不仅影响着学校语文的发展,而且对语文老师和学生的身心造成了极大地负面影响,因此,对语文老师的职业倦怠进行研究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一、语文,想说爱你不容易。

1、语文课程性质本身决定语文学习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很难收到立竿见影的效果。

语文学科的基本特性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语文是人类创造的一种文化,包蕴着丰富的思想文化内涵。

就语文教材而言,其中所选用的各类文章和文学作品无疑是语言文字方面的典范,同时,他们汇集了古今中外的思想及文化精华,对于学生精神情操的陶冶,视野的开阔,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都起着潜移默化的重要作用。

语文学科的这种人文性决定了其人文教育因素的广泛存在,但是人文教育在语文教学中并不具有内容的系统性及结构的完整性。

因此,语文学科不可能完全按照人文教育内容组织完整的教学体系,它是学生在长期学习语言和运用语言过程中潜移默化得出来的。

从高中语文老师的职业特点来看,高中语文在高考中占有举足轻重的位置,谁都知道语文的重要性,但很多同学在语文的学习上却存在不少误区,认为语文学习就那样,无非是读读写写,不管你怎么学成绩不会好到哪去,也不会差到那去。

新课程环境下高中语文教师的困境和出路的开题报告

新课程环境下高中语文教师的困境和出路的开题报告

新课程环境下高中语文教师的困境和出路的开题报告
一、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在新课程改革的推进下,高中语文教师需要面对新的教学环境和教学要求,这使得他们在教学中遇到了许多困境,如如何更好地引导学生学习、如何克服学生对传统文化的陌生感等。

同时,高中语文教师也面临着如何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以及如何适应新的教学方式等挑战。

因此,探究高中语文教师在新课程环境下的困境和出路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

二、研究内容和目标
本研究将聚焦于高中语文教师在新课程环境下的困境和出路,旨在通过深入调查和分析,探究高中语文教师在新课程改革中遭遇的困境和挑战,以及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和应对教学变革,提高教学质量。

具体研究内容包括:高中语文教师在新课程背景下面临的困境和挑战;高中语文教师如何应对新课程带来的教学变革;高中语文教师如何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适应新的教学方式;高中语文教师如何引导学生学习,克服学生对传统文化的陌生感等。

三、研究方法
本研究将采用问卷调查、访谈和文献分析等方法进行研究。

通过问卷调查,了解高中语文教师在新课程环境下的教学困境和对课程改革的看法;通过访谈,深入了解高中语文教师在实际教学中面临的问题以及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通过文献分析,了解国内外关于高中语文教师适应新课程的研究现状和成果,为研究提供理论支持。

四、研究预期结果及意义
本研究预期能够深入探究高中语文教师在新课程环境下的教学困境和出路,为高中语文教师应对新课程改革提供可行的教学策略和实践经验。

同时,本研究还将为进一步推进新课程改革提供参考、提高高中语文教学质量和学生学习效果。

高中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高中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高中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高中语文教学是培养学生综合语言能力的重要阶段,但是在教学实践中,仍然存在着很多问题。

这些问题不仅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效果,也制约了语文教学的质量,因此有必要深入分析这些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高中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之一是教师教学水平不够。

一些语文教师对教学内容掌握不够全面,教学方法不够灵活,不能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导致学生对语文学习产生厌学情绪。

对策之一是加强教师的自身素质提升,培养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教学经验,提升他们对于语文教学的专业素养和实践能力。

也要鼓励教师积极参加培训和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的教育教学水平,以提高语文教学的质量。

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不高是另一个问题。

由于学生对于语文学习缺乏兴趣,导致他们对于语文学习不够用心,课堂效果较差。

教师需要通过各种方式,如生动有趣的教学方式、鲜活的教学内容、引人入胜的教学案例等,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让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积极参与讨论,提高他们对语文学习的投入度。

也可以通过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作文比赛、朗诵比赛等方式,让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语文知识,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由于学生学习负担过重,时间安排紧张,而且对于语文学习的重要性认识不够,导致学生对语文学习不够重视,急功近利,只求应付考试。

教师需要通过合理的教学安排,科学的学习方式,分层次、分目标地进行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

也要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念,不仅仅追求分数和成绩,更要关注语文学习对于学生整体素质的提升和对未来发展的重要意义,鼓励学生主动学习,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还存在着评价方式不合理的问题。

传统的卷面考试评价方式只能考查学生的记忆和应试能力,无法全面评价学生的语文能力,也无法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潜力。

教师需要通过多样化的评价方式,如开展学科综合评价,注重学生的审美情感、文学鉴赏能力、实践能力等,以及通过学生平时的作品展示、口头表达、小组合作等方式,全面评价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特长,减轻学生的考试压力,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困惑及问题引领教学策略

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困惑及问题引领教学策略

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困惑及问题引领教学策略发布时间:2022-10-05T15:17:26.354Z 来源:《基础教育参考》2022年9月作者:陈敏[导读] 语文是一门关乎学生长远发展的重要课程,学好语文不仅可以提升自身文化修养,还可以帮助学生提升对各科知识的理解能力和接受能力,散文阅读作为语文教学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对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起着重要的作用,但传统的散文阅读教学方式存在着一定的弊端,已无法满足社会对人才提出的要求,所以我们要不断改进高中语文散文阅读教学理念和方法,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陈敏湖北省利川市第五中学 445400摘要:语文是一门关乎学生长远发展的重要课程,学好语文不仅可以提升自身文化修养,还可以帮助学生提升对各科知识的理解能力和接受能力,散文阅读作为语文教学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对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起着重要的作用,但传统的散文阅读教学方式存在着一定的弊端,已无法满足社会对人才提出的要求,所以我们要不断改进高中语文散文阅读教学理念和方法,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高中语文阅读教学问题引领培养策略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672-1128 (2022)09-205-02高中阶段是学生心智趋于成熟的重要阶段,在这个阶段,学生要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除了老师及家长的引导,语文课文的育人功能也应得到充分发挥。

语文课文的导向性很明确——学生能够充分理解课文内容,分析文章结构,把握作者情感;能从课文中学会一些为人处世的方法,懂得什么是好的,什么是不好的。

这就要求教师要上好高中语文阅读课,引导学生成为一名合格的新时代青年。

但是,当前语文阅读教学课存在一些问题,没有把语文阅读课的育人功能充分发挥出来。

一、当前高中语文阅读教学面临的困惑分析1.教学方式单一传统的阅读教学只注重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进行机械式的学习,没有形成自身的心得体会。

大多数阅读教学都是学生看一遍课文,老师给出几个问题,或让学生讨论,或让学生自己思考,最后老师给出一个答案就结束。

突破瓶颈,教无止境——高中语文教师专业发展的瓶颈及其突破

突破瓶颈,教无止境——高中语文教师专业发展的瓶颈及其突破

突破瓶颈,教无止境——高中语文教师专业发展的瓶颈及其突破发布时间:2021-03-25T09:37:05.587Z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7月(下)19期作者:覃白妮[导读] 南宁市高中语文青年教师专业发展面临着发展空间受限的问题覃白妮广西南宁沛鸿民族中学摘要:南宁市高中语文青年教师专业发展面临着发展空间受限的问题、老教师专业发展则面临着职业倦怠的关卡,究其共因,便是在其自身有限的水平及对教学固有之内容、章程惯式的沿袭之外、用以支持其发展的新契机和新资源的匮乏。

而对此类发展瓶颈进行突破的方向则亦便为对此类新契机和新资源的找寻。

在新课程背景下,依据教育新思想及青年教师和老教师之间所当有的代际交流、传承和发展,则可将此类新契机、新资源及具体的瓶颈突破方式定位为:区别于全国统一教育内容的对本土特色资源的挖掘、区别于相对独立教研形式的对教育研究团队的建设、区别于为人师表形象塑造的对生命自由精神的解放三者。

关键词:高中语文教师专业发展瓶颈突破广西由于历史的原因在教育的发展上远远落后于其他地区,普遍意义的科学文化教育水平不高,南宁市若干中学高中语文教师专业发展面临突出问题和瓶颈便是表现之一,而相应地,在寻出此具体化问题和瓶颈基础上对此具体化问题的解决和瓶颈的突破,而为南宁市高中语文教育发展提供实践样板、献计献策在“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的地位之下,便为现阶段地区和学校语文学科教育教研的重要工作。

但在此之前,我们首先需要明晰“语文教师专业发展”的具体含义。

一.“语文教师专业发展”的概念界定(一)“教师”与“教学”“教学”是由“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组成的一种人类特有的人才培养活动,也即,“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是一种从事教学专业活动的人。

(二)“专业”与“专长”“专业”是指“专门从事某种学业或职业”,也指“专门的学问”;而“专长”则指“特别擅长的学识、技艺、本领或特殊才能。

”二者间的区别在于一个人所从事的“专业”不一定是他的专长,而一个人的专长也不一定是他所从事的专业。

高中语文教学中最大的困惑及初步的改进办法

高中语文教学中最大的困惑及初步的改进办法

高中语文教学中最大的困惑及初步的改进办法。

1.语文的工具性,是说语文是一门基础工具学科。

要注意大语文和小语文的的区别和联系。

因为语言是交际的工具,是表达思想感情、传递文化的工具。

学习语文就是要使学生牢牢掌握语言工具。

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就是让学生能用口头表达自己的思想,用文字表达自己的思想。

也就是提高“两个头”的能力。

语文是惟一以言语形式为教学内容的特殊学科。

离开了语文的工具性,人文性何以体现?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是缺一不可的。

生活就成了学习的大园地,要注重生活的语文信息,不论阅读教学还是写作教学,只要学会在生活中学习,那么语文的知识性的提高就会很快了。

2、什么是“人文性”?教育教学中,经常有“人才”一说,那么就是说先教会如何做人,然后才是如何成才的问题。

这也是语文“人文性”的体现。

若想更深层地理解“人文性”内涵,首先要了解“人文”的含义。

《现代汉语词典》对“人文”的解释是:“指人类社会的各种文化现象。

”可见,“人文”泛指人类文化。

既然是人类文化,其中必然包含大量具体、形象、带主观色彩、主观情感的内容。

而这些内容必然会引起同属人类的学生的共鸣,从而对其产生影响。

《语文课程标准》在论述“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特点”这一理念时也提出:“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应往往又是多元的。

”这句诗说明了“人”与“文”之间的辩证关系:一是“文”作用于“人”,即人类文化对学生的熏陶、感染;二是“人”作用于“文”,即学生对人类文化的接受是一种多元反应状态,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生活经历。

每个人的生活经历各自不同,就决定了对语文理解的不同。

另外“人文”也特指人类文化中的一种态度、一种精神;一种关注人类命运、“尊重人,尊重具体人的生命价值,尊重具体人的文化及其多样性”的人文态度;一种指向“终极关怀”的自由精神、自觉精神、超越精神,同时也是对“人之所以人”不断探索,昂扬向上、积极进取、自我完善的入世精神,这些就是人文精神。

高中语文教师的困惑-李晓琼精编版

高中语文教师的困惑-李晓琼精编版

高中语文教师的困惑与思考李晓琼实施两三年的新课改没有让高中语文教学鲜活起来,却带来了很多困惑。

我们的语文教学有个怪现象,从小学到高中,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递减,语文教师的成就感也递减。

是高中语文教师功底不够吗?非也。

是高中语文教师不会教学吗?非也。

是高中语文教师不努力吗?非也。

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这一怪现象?我们来看看同是语言文学类的外语学科。

如果学生把外语教科书学烂学透,那么,他必然会得到高分的回报。

而高中语文呢?学烂学透也没用,因为高考不考课本上的东西;更何况我们学生高中语文课本学得走马观花呢?高中语文考试简直让学生无所适从,让教师无所适从。

一种似是而非的怪论叫“考学生的语文能力”,于是,教科书上的内容不考(因为那上面的东西不是能力,是学生死记硬背记下的知识),而教师也实在找不到考试用得上的能力的载体,只好可怜兮兮地用专家编的课本。

高考都不考课本啦,还让我们学课本!学生自然不爱听教师讲课,不爱看教科书了。

他们爱的是高考语文资料——学生比教师聪明。

学生上了三年高中,差不多有一年时间在考试,听老师讲考题,不知道语文究竟应该学什么,很难找到一点关于语文的美好回忆。

中学语文,尤其是高中语文很大程度上是被考试异化了的。

且不说名目繁多重复累赘的考试本身,单是课文教学一般也得服从考试的需要。

语文教学蒙上了考试的阴影,自然很难呈现美景。

至于那五花八门的考试——期中考、期末考、月考、抽考、调考、单元小考、学年统考、各种摹拟考,几乎达到无以复加的地步,压得学生喘不过气来,望而生畏,见而生厌。

这样的语文教学怎有好感可言?这种繁复的考试、讲题,无疑可以帮助学生积累解题经验,最终在标准化的考试中获得高分,但对学生人格的发展、语文综合素养的形成毫无用处,在学生最需要接受新事物的时候,占据大量时间,逼迫他们做大量于其将来生存和发展毫无用处的考试训练,无疑是荒芜学生生命。

语文教学受制于考试,众人怨声载道。

令人困惑的是面对这种僵化的教学模式,师生双方都不敢懈怠。

高中语文选修课板块教学中的困惑与思考

高中语文选修课板块教学中的困惑与思考

高中语文选修课板块教学中的困惑与思考高中语文选修课作为高中阶段学生学习的一部分,对于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文学素养的培养具有重要作用。

在实际的教学中,一些困惑和思考也随之而来。

本文将结合实际教学情况,对高中语文选修课板块教学中的困惑与思考进行探讨。

一、教学困惑1.教学内容难度大高中语文选修课往往涉及到一些文学作品的深度解读和文学理论的学习,这对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文学理解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许多学生由于基础薄弱,难以理解教材内容,导致学习难度加大,甚至出现放弃学习的情况。

2.教学资源匮乏在高中语文选修课的教学中,教师往往面临教学资源匮乏的问题。

相比于其他主干课程,语文选修课的教材和教学资源相对较少,这给教师的教学工作带来了一定的困难,也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教学方法单一在实际的教学中,一些教师往往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囿于课本内容的讲解和学生的填鸭式学习。

这导致学生的学习兴趣不高,教学效果不佳。

二、教学思考及对策1. 激发学生兴趣针对教学内容难度大和教学资源匮乏的问题,可以采取多种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可以结合实际生活,引入相关的案例和故事,让学生在实际中理解抽象的文学概念。

可以利用多媒体等现代化教学手段,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参考资料和学习资源,丰富教学内容。

2. 创新教学方法为了避免教学方法单一的问题,教师可以借鉴一些现代化的教学方法,如问题导向教学、合作学习、课堂互动等。

在教学中,可以引入一些课外阅读、小组讨论、学生主体的讲解等方式,激发学生的思维,培养其自主学习的能力。

3. 引导学习策略针对高中语文选修课的学习难度,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掌握一些学习策略,提高学习效率。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多注重课外阅读,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在课堂上引导学生阅读文学作品,发表个人见解,培养学生的文学理解能力。

高中语文选修课的教学中存在一些困惑和思考,但是只要教师和学生充分认识到这些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教学对策进行改进,相信一定能够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培养学生的文学修养,为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升打下良好的基础。

高中语文选修课板块教学中的困惑与思考

高中语文选修课板块教学中的困惑与思考

高中语文选修课板块教学中的困惑与思考高中语文选修课是高中阶段学生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具有学科特色和学科价值,还对学生的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文学鉴赏能力和人文素养等方面有着深远的影响。

在教学中,教师们往往会面临一些困惑和挑战。

本文将就高中语文选修课板块教学中的困惑与思考进行探讨。

许多高中语文教师在教学中会面临教学内容的选择困难。

高中语文选修课板块的教学内容丰富多样,包括文言文、现代文学、修辞与鉴赏、古代诗词、现代诗歌等多个板块,而且每个板块内又有着诸多的具体内容和题材。

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如何选择适当的教学内容成为了教师们头疼的问题。

教师们需要兼顾学科的系统性和完整性,同时还要关注学生的兴趣和学习需求,这就需要教师有着丰富的教学经验和教学智慧,能够结合学科发展的前沿、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学科发展的需要,有针对性地进行内容选择。

高中语文选修课板块教学中还存在着对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困难。

在现代社会,在当下的高中学生中,对于语文课程的兴趣和热情已经不如以往那般高涨。

传统的文言文学习乏味、修辞与鉴赏理论晦涩难懂、古代诗词文化与现代学生脱节等问题使得许多学生对语文课程失去了兴趣。

教师们如何激发学生对语文的学习兴趣成为了摆在他们面前的严峻问题。

教师需要探索新的教学方法,比如通过生动有趣的案例分析、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引导学生走进课文背后的历史和文化,从而让学生从被动的接受者转变为积极的参与者。

高中语文选修课板块教学中还存在着对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困难。

语文学科是一门综合性学科,学生需要具备较强的语言能力、逻辑思维能力、文字表达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等。

而当前的学生在这些方面都存在着不足,如语言表达不够准确、文字理解不够深入、文学鉴赏能力不够敏锐等问题。

如何通过选修课板块教学来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让学生在课堂上获得思维的训练、对语言的感悟、对文学的鉴赏成为了教师们思考的焦点。

教师们需要通过精心设计的教学活动、多样化的课堂教学方式、形式多样的学习评价手段,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增强他们的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能力,从而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

浅淡新课改中语文教师的困惑及对策

浅淡新课改中语文教师的困惑及对策

浅淡新课改中语文教师的困惑及对策作者:周兰梅来源:《语文周报·高中教研版》2011年第43期面对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压力,教师们所面临的问题不仅在于切实地更新教育理念,更在于理清许多实际存在的困惑。

困惑一:教材体系新、内容多,教学课时少、任务重,对我们老师的教学是个极大的挑战和压力。

困惑二:从这半个多学期的实践情况来看,我们学生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他们阅读面较窄,阅读能力较差,对文字的理解能力不强。

在教学中,如何扩大学生的阅读量,这是个难题,如何在学生有限的学习时间里让阅读占有一席之地,也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困惑三:我们新课改的理念多数是基于西方哲学理潮和教育理论的,即是舶来品。

这就意味着一个“本土化”的问题,然而我们现在的学校大多数仍是大班级,教师不得不考虑一个现实问题:怎样让如此多的学生在短短的四十分钟里既有序又活泼地学会,又能让每位学生都有充分展示自己的机会呢?困惑四:我们所有人都清楚我们进行的教育仍然是基础教育,因为现在社会和家长评价好学校的唯一标准仍是考试的成绩,它并没因课改而改变。

虽然近些年来考试的内容和题型上已经有了很大的调整和改革,课程也一改再改,但这种舍本求末的做法并不能真正使学生从传统的升学考试制度中解脱出来。

我想应对新事物,总是需要一定的磨合期,要顺利地度过这个磨合期,关键取决于个人应对的积极态度和正确方法。

比如关于怎样解决每一科目的教师都面临的课程标准规定的教学内容与教学时数之间矛盾问题,关于我们语文我是这样想的,如果采用“小步快跑”的方法,把新教材每个板快每一个专题的课文一篇不落地教过去,则违背了新课程的基本理念对必修课程目标的理解:“阅读与鉴赏部分中,要发展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个性化的阅读。

”(语文课程标准)。

因此,不敢大胆删掉、或略讲自读一些篇目,平均用力,必然造成文本阅读不深不透,为了赶进度而丧失阅读的深度与精度,同时也剥夺了学生独立阅读能力的发展机会,忽略了学生个性化的阅读。

高中语文有效教学面临的困局与破解对策反思

高中语文有效教学面临的困局与破解对策反思

问题研究新课程NEW CURRICULUM当前阶段,高中语文教师需要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还原语文课堂教学的本色,坚守课堂教学的根本原则,不断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进一步促使高中语文教学的健康发展。

为此,笔者在文中充分结合实际课堂教学情况,对当前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出现的教学问题,提出了与之对应的提升教学有效性的措施。

一、高中语文课堂教学面临的困局1.语文教师的教学水平存在不足,教学模式单一陈旧当前阶段仍然有许多高中语文教师将教学重点放在学生高考的具体分数上,尖子生的人数上,却严重缺乏教学课程的专业教学素质。

大多数语文教师则是以应试为教学目标的设定前提,这一举动必然会造成对于语文教学内容的不科学分割,进一步诱发课堂教学内容与课堂教学时间之间的矛盾。

还有一部分语文教师为了追赶课堂教学的进度、不断缩减学生的思考时间、学生的自主合作学习也随之被不断忽视,语文教材中的许多内容都是由语文教师一带而过。

教师错误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方式,极大挫伤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2.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严重忽视学生的差异性高中阶段的语文学科知识与学生的实际生活具有密切联系。

学生现实生活中的诸多经历同样也可以反映于教学内容中。

但是,现阶段高中生一天中的大多数时间都是在学习中度过,与现实社会的接触机会比较少,严重缺乏语文实践经验,对于语文学科的学习并没有一个完整的系统认知。

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并没有重视学生群体间存在的差异性。

在教学语文学习内容时,不同学生会产生不同的想法,因为学生思考问题的方式不同。

但是,教师并没有重视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教师只是将一部分比较贴近的答案作为衡量标准,使问题不断简化,甚至一笔带过,进一步造成了学生无法彻底理解教学内容,课堂教学质量也必然得不到有效提升。

二、高中语文有效教学的策略1.高中语文教师必须及时优化创新自身的教学方式当前阶段,语文教师如果只是以一种呆板枯燥的教学方式来进行教学,课堂教学的质量必定差强人意。

高中语文教师的困惑

高中语文教师的困惑

高中语文教师的困惑前不久,著名作家余光中、莫言、苏童、马原等齐聚同济大学、复旦大学的“文学与人文关怀”高校论坛,高呼我们的华语已经到了濒临失落与拯救的边缘!文中还说“中文的命运日见逼仄,几乎是不争的事实。

令人深思的是,中文逼仄的场所,倒不是海外,而是内地。

”作者还谈及许多此类现象,表现出了深刻的忧患意识。

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每天都在接触中国文字,眼见着学生对待语文学科的态度,我深有同感,更想对高中语文教学的现状谈谈自己的感受。

首先,学生重理轻文的观念根深蒂固。

“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这是数年前盛行一时的名言,虽然曾被“搞导弹的不如卖茶蛋的”的“读书无用论”冲击过,但事实胜于雄辩,特别是近年来科技飞速发展,人才的作用凸现,尤其那些高级技术人员更是好单位大集团的抢手货,高薪水,高地位,受器重,学生自然心驰神往;学文就不行了,“百无一用是书生”,皓首穷经,多留笑柄。

于是在课堂上当老师正声情并茂地讲“窦娥屈招处斩,临刑前指斥天地鬼神,发下三桩誓愿。

后来誓愿一一应验,作官的父亲为她洗雪冤情”的时候,一个男生接了句“有啥用啊,人都死啦”,老师极力营造起来的课堂氛围荡然无存。

当我把这种现象反映给班主任时,他则说:“你管那个干啥,只要他能上清华北大就行呗。

”我无言以对。

其次,许多大学招生的方式也对学生轻视语文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高中生最大的愿望就是考大学。

一些重点院校有权自主招生,或者可以给某些考生适当加分进而特招,而取得这种资格的条件就是竞赛成绩,包括省级的、国家级的。

然而能够参加知识竞赛并获得有效证书的是数、理、生、化以及外语,甚至体育特长都能为考生加上若干分,独独语文什么都没有。

学生很务实,毕竟上大学才是当务之急,所以怎样做能上大学我就怎样做。

再说学好语文又是个慢功夫,有时候学生铆足劲儿学了好几天,成绩未见提高,这很容易打击他们的积极性。

再就是社会的舆论导向对语文学科本身影响巨大。

数年前社会上曾兴起对语文教学的批判,说语文教学“少、慢、差、费”,甚至说“误尽苍生”。

浅谈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困惑

浅谈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困惑

浅谈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困惑担任高中语文教师也将近二十年了,并没有因为自己的教龄的增加而对语文教学的自信也增加,反而随着自己的教的学生的增加,自己的困惑也随着增加;这里除了语文学科的原因,还有我们的学生的不断变化所带来的一系列问题。

高中语文教学大纲里是写的很清楚:“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语文学科是一门基础学科,对于提高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对于学生学好其他学科、今后工作和继续学习,对于弘扬民族优秀文化和吸收人类的进步文化,提高国民素质,都具有重要意义。

语文教学必须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必须以马克思主义和科学的教育理论为指导,联系现实生活,加强语文实践,注重培养创新精神,积极进行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为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人才服务。

教学目的:高中语文教学,要在初中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水平,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现代文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和口语交际能力,具有初步的文学鉴赏能力和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掌握语文学习的基本方法,养成自学语文的习惯,培养发现、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为继续学习和终身发展打好基础。

在教学过程中,要进一步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热爱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感情,培养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和爱国主义精神,培养高尚的审美情趣和一定的审美能力,发展健康个性,形成健全人格。

”这个大纲里我们语文教师读到很多美好的期待,读到了我们教育者的一种理想的目标。

但是回到我们语文教学的实际,这些美好的目标与期待到底最后变成了什么呢?我们高中三年讲了不少的课文,花了很多时间让学生去理解我们语文教师所讲解的那些散文、古文、小说,我们的学生在我们不厌其烦的讲解中到底收获了什么?这个只有学生才有发言权。

作为语文教师我们得反思:我们的讲解是否真的帮助学生提高了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水平?是否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现代文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是否通过我们的教学使学生具有初步的文学鉴赏能力和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学生在语文教学中是否已经掌握语文学习的方法,养成了自学语文的习惯?如果我真的用这些目标来对照自己所教的学生,就会发现很多美好的要素会在自己的学生身上不知不觉地减弱。

高中语文小组合作学习之我见

高中语文小组合作学习之我见

高中语文小组合作学习之我见
李晓莉
【期刊名称】《东西南北》
【年(卷),期】2016(000)009
【摘要】平常的课堂教学中,学生的情感得不到充分表达,学生不能作为学习的主体参与到教学过程中,学生各方面的能力难以得到全面发展。

传统教学中,许多教师忽视了学生的个性发展,因此,在课堂教学中要强调让学生自主学习。

现代教学环境中大力提倡小组合作学习的学习方式。

学生易于接受老师提出的明确目标,并朝着这个目标努力;学会与同学相处,敢于表现自我,并能虚心向同学请教;学会处理自己与同学之间的利益,学会合理分工,有秩序的学习。

所以,小组合作学习是现今教育环境的必然要求。

那么,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展开小组合作学习呢?【总页数】1页(P293-293)
【作者】李晓莉
【作者单位】[1]陕西省西安市雁塔区育才中学,陕西西安7100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633.3
【相关文献】
1.高中语文课教学实践中打造小组合作学习模式之探索 [J], 高中淮
2.小组合作学习在高中语文写作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J], 林玉蓉
3.合作中探究互助中进步——浅谈高中语文作文教学中的小组合作学习 [J], 钱晓

4.高中语文写作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开展实践分析 [J], 李兰婷
5.论小组合作学习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有效应用 [J], 苏燕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语文教师的困惑与思考李晓琼实施两三年的新课改没有让高中语文教学鲜活起来,却带来了很多困惑。

我们的语文教学有个怪现象,从小学到高中,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递减,语文教师的成就感也递减。

是高中语文教师功底不够吗?非也。

是高中语文教师不会教学吗?非也。

是高中语文教师不努力吗?非也。

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这一怪现象?我们来看看同是语言文学类的外语学科。

如果学生把外语教科书学烂学透,那么,他必然会得到高分的回报。

而高中语文呢?学烂学透也没用,因为高考不考课本上的东西;更何况我们学生高中语文课本学得走马观花呢?高中语文考试简直让学生无所适从,让教师无所适从。

一种似是而非的怪论叫“考学生的语文能力”,于是,教科书上的内容不考(因为那上面的东西不是能力,是学生死记硬背记下的知识),而教师也实在找不到考试用得上的能力的载体,只好可怜兮兮地用专家编的课本。

高考都不考课本啦,还让我们学课本!学生自然不爱听教师讲课,不爱看教科书了。

他们爱的是高考语文资料——学生比教师聪明。

学生上了三年高中,差不多有一年时间在考试,听老师讲考题,不知道语文究竟应该学什么,很难找到一点关于语文的美好回忆。

中学语文,尤其是高中语文很大程度上是被考试异化了的。

且不说名目繁多重复累赘的考试本身,单是课文教学一般也得服从考试的需要。

语文教学蒙上了考试的阴影,自然很难呈现美景。

至于那五花八门的考试——期中考、期末考、月考、抽考、调考、单元小考、学年统考、各种摹拟考,几乎达到无以复加的地步,压得学生喘不过气来,望而生畏,见而生厌。

这样的语文教学怎有好感可言?这种繁复的考试、讲题,无疑可以帮助学生积累解题经验,最终在标准化的考试中获得高分,但对学生人格的发展、语文综合素养的形成毫无用处,在学生最需要接受新事物的时候,占据大量时间,逼迫他们做大量于其将来生存和发展毫无用处的考试训练,无疑是荒芜学生生命。

语文教学受制于考试,众人怨声载道。

令人困惑的是面对这种僵化的教学模式,师生双方都不敢懈怠。

(除非你不怕“身败名裂”,除非你不想升学。

)厌归厌,但你必须日复一日从事或接受这种教育,并且只要高考命题一天不做大幅度的变革,中学语文教学的这种状况就必然要继续维持下去。

学生对文言文学习始终难以产生兴趣,一方面是因为太难,字词意义的变化太复杂,总希望老师讲,另一方面是因为整天听老师讲实词的意义,虚词的用法、句式、翻译……讲白了又没有多大意思,老一个模式,真难熬。

高中作文水平基本上处于停滞状态,老师很少指导,我也懒得练,反正练与不练都一样。

一场考试下来,不及格的少,得高分难。

只要能迎合阅卷老师的口味,不偏题,考试就差不到那里去。

现行教育体制下,语文教师常常遭遇一些意想不到的尴尬。

语文学科存在一种奇怪现象,有时一个老师课讲得好,深受学生欢迎,但学生的考试成绩不一定好。

相反,有的老师,不讲究课堂教学艺术,对着考试标准教,学生的考试成绩却十分突出。

课堂艺术与教学成绩不一定成正比。

语文教学存有是要课堂艺术,还是要考试成绩的问题。

要教学艺术,着眼于学生素质培养,调动一切审美手段,让其置身于美的氛围中,接受人文熏陶,肯定对其未来的发展有好处,但在现行考试面前必然要承担“风险”。

要考试成绩,对着考试教,你考我就教,不考我就不教,各考点反复训练,人人过关,自然万无一失。

但又有悖教育规律,深为学生厌恶。

我们的语文老师置身于这种夹缝之中,倍受煎熬。

在基础教育领域里,语文教育改革最为火热,然而我们必须看到国内很多课题还太理想化,推广起来会受到许多条件的限制。

如果说初中进行的大部分教学改革还能比较彻底地进行下去,那么在高中是万难贯彻到底的。

现在高中语文教学的基本格局是:高一打基础,高二赶进度,高三搞复习。

每年三月前后国家考试研究中心都要颁布《考试说明》,在这之后,各中学四海之内,万众一心地搞针对性练习。

此种情况下,奢谈什么教学改革,只能是欺世之言。

现代语文教学最大的困惑是缺乏相应的知识能力等级标准,小学、初中、高中各级教学目标不够明确。

有时初中当教的内容没教,到了高中还要“补救”;有时大学才教的内容,高中就考。

所以应考复习中,老师们总希望猜到题,押到“宝”,为了增大保险系数无节制地扩充训练内容,反复训练,以备万一。

为了适应这种教学需要,各种名目的复习资料应运而生,市面上打着形形色色旗号的复习资料泛滥成灾。

出题者挖空心思设题,考查点越来越精细,越来越古怪。

很多有经验的老师也不得不根据出题者提供的参考答案,反向寻找答题理由。

讲题中的苦恼可想而知。

近年来,全国轰轰烈烈地进行新课程教学改革,局外的人或许觉得中国高中语文教学要有大动作,从宣传来看,高中语文教学会开创新局面。

两三年下来了,各地的高中语文教学怎样呢?高中语文教师们都心知肚明:教改地道是雷声大雨点小,换汤不换药啊!为什么会这样,因为高中语文考试本质没有变!高考是普通类高中语文教学的终极目标专家、领导们会说,高中语文教学应该是培养学生的语文修养和素质,怎么能提出高考是其终极目标呢?怎么能这样目光短浅呢?你在前文不是指责考试吗,现在怎么又说高考是高中语文教学的终极目标?这不是应试教育观点的直露的反映吗?孔子说,真言不美,美言不真。

说大话说空话说假话且能风行于世,有人竟能以此为专家学者,并借新课改所谓的培训大捞其钱,这真是我们教育的悲哀,国家的悲哀。

比如说德育吧。

一个连自己的父母兄弟都不知爱的学生,我们却对他大谈特谈我们的德育——要为全人类的解放而奋斗,要为人类造福!这不是太滑稽可笑吗!同样,我们为什么要学语文?是为了提高语文素质?是为了当作家、记者、秘书?是为了以后的工作?——以后我们到底要干什么工作,谁又能在一二十年前就给我说清楚呢?一个非常简单的道理是,我们生活在中国,汉族人能连汉语都不会说?有人说“会说不一定会写”,那好,小学毕业掌握两千多个常用字不就会写了吗?——这不是在抬杠!一个不争的事实上是,对大多数学生来说,语文有小学毕业水平足矣!要知道,作家等等绝不是科班培养出来的!想想吧,有小学毕业生语文水平,带着小学学习语文的兴趣,谁也不要阻拦他继续学习语文,学生自己想学语文且也在不断学习,这不是比我们初、高中语文教师、语文课、语文考试扼杀他学习语文兴趣强多了!——这绝不是偏激的观点!试想,如果高考不考语文科目,没有语文学习兴趣的学生能学语文吗?正如高考如果不考外语,学生能拼命学外语吗?既然初、高中还要设语文课,既然语文教师无需下岗,既然高考还要考语文,那么,高中师生不就是冲着高考来的吗?实实在在的动机和目的明摆在那里,我们的专家、领导为什么要掩耳盗铃,说空话唱高调呢?!普通高中不同于职高,高考是普通高中语文教学的终极目标,这是明摆的事实,有什么值得回避的呢?直截了当地指出来,要比唱高调造成高中师生、学生家长及社会上的人郁闷不解要好上千万倍!普通高中语文教学的目标定位准确了,学生清爽了,家长清爽了,教师清爽了,学校清爽了,再也不会像现在这样别扭了!高考语文卷当以指导高中语文教学为最主要目的。

现在我们来谈高考。

当今社会,一时半会还不能取消高考。

而高中语文教学出现的问题,最主要的是高考引起的。

高考是祸根。

但高考又不能取消。

这就是真理。

高考语文卷当以指导高中语文教学为最主要目的,为高校选拔人才等等应是其附带即可达到地目的。

语文高考的目的是什么?答曰:一是为高校选拔人才,二是有利于高中语文教学,三是……而实际操作怎样呢?我们出高考题的人只能顾及第一条,其它条根本没法顾及!这里又存在一个悖谬:语文高考是否非如现在的模式才能达到选拔人才的目的?其它科目我不敢说,就语文科目来说,就是中考语文试卷作为高考试卷必将能达到选拔人才的目的!因为现在的中考语文卷要比解放前北大清华招生的语文卷难多了!解放前高校招生语文卷那么容易,高校就选拔不了人才了吗?就培养不出像毛泽东这样的诗人、作家了吗?事实上,只要语文试卷有一题作文题,语文人才是可以选拔出来的。

高考语文卷到底出现了什么问题?直截了当地说,是无聊的60分搞砸了高考语文卷。

去掉作文和现代诗文(文学类)阅读,剩下的60分彻底搞砸了高考语文卷。

一篇学生高考作文得36分与得42分,看起来差别很大,其实就是语音字形等两道选择题的选对与否的差别。

这必然引导高中师生钻进题海攻小学初中应掌握的语文基础知识。

再来看文言文试题:某中学语文试卷有这样的题目,试指出“鄙*之人,不知将军宽之至此”(廉蔺列传)中后一个“之”作何解释?“日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离骚)中的两个“其”作何解释?作何解释呢?“之”可以作语助词,也可作第一人称代词;“其”可作语助词,也可作复指前边内容的代词。

学生会问,到底怎么解释?高考考到了怎么办?呜呼,中学语文教师无言以对!我真不知解放前到底怎样考文言文的。

那么,高考语文卷该怎么出?先说让哪些人去出高考语文试题。

是大学教授?是中学的特级教师?不管什么人,出题人思想不能僵化,心中要看到高中师生。

高中课本上的文章都是经过筛选的佳作,为什么就一定要回避不考呢?不考,学生当然就不认真学不认真读,这是因果关系。

说用教材培养能力,这纯粹是教育专家关起门来的想当然。

少量地考一下高中课本语段,就选拔不出人才了吗?就犯下大罪了吗?其次,语言基础题、语言运用题等全部删去;(社)科技说明文改成主观题;文言文不考字词解释等客观题,全部改成主观题,一考句子翻译,二考鉴赏;保留现在的诗歌鉴赏题、文学类现代文阅读题和作文题,作文题分值加大。

名言名句默写增大内容,放在附加题内,不计入总分,作高校文科类录取时参考。

出题人要关注两点,一是中学语文课本,二是活生生的现实。

当然,编订课本的人也不能一劳永逸,也要关注学生关注现实,不断修改课本。

语文课还要加大课外阅读量?有兴趣的同学当然可以选课外内容好好阅读阅读,对大多数学生来说,能扎扎实实地研读好课本足矣!而现在的情况的是,课本学得浮光掠影(再也不会像小学初中那样非常熟悉),却花大量时间去找课外的资料去阅读,这真是舍其本而逐其末!总之,高考语文卷当以指导高中语文教学为最主要目的。

我们可以断言,高考卷怎么出,高考怎么考,高校怎么录取,教育主管部门是否不以高考上线人数评价学校的办学质量,决定了新课改是否成功,决定了我们国家的基础教育的成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