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庸之我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摘要“中庸”是儒家的重要伦理思想,其不偏不倚、无过无不及、中正以及中和的思想,主张人的身心和谐,对协调人与
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具有重要的借鉴作用。因此,继承中国传统文化,弘扬“中庸”思想中的积极因素,对我国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关键词儒家中庸和谐社会
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在其漫长的历史发展进程
中,形成了中华民族特有的传统文化,而儒家思想包含着传统文
化的精华,对于现实的社会政治无疑具有重要的借鉴作用。“中
庸”作为儒家文化的核心,是中华民族的灵魂,对后世产生了深远
影响。重新审视“中庸”中所包含的和谐思想,积极发掘这一思想
的当代价值,对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无疑具有十分重要的
理论意蕴和现实价值。
一、“中庸”思想与个人身心的和谐
实现社会和谐,需要促进社会各系统、各要素的和谐,包括个
人的身心和谐。人的身心矛盾起源于人对外部物质的无限过度
追求,对金钱、名誉、权力的过度重视。过度重物质轻精神必然失
掉原本的自我,生命因此失去重心,导致心被身主宰,脱离了生活
正轨。那么如何才能解决身心的矛盾,使人的身心和谐一致呢?
首先,要做到宠辱不惊。《中庸》第一章说:“喜怒哀乐之未
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即喜怒哀乐没有表现出来的
时候,称为“中”;表现出来并且都能符合常理的,称为“和”。就是
在别人赞美你的时候,要做到不大喜,一笑而过之;别人责骂你的
时候,要像平常一样,态度自然,做到不怒。不要让大喜大怒破坏
自己的“中和”境界。有些人做出了一点成绩便骄傲自满,自表其
功,殊不知“满招损,谦受益”,在他盲目自大的同时,也破坏了原
本身心宁静、和顺协调的健康人格,违反了“过犹不及”的道理,必
将为自己带来不必要的麻烦。人生并非是一帆风顺的,有得意也
会有失意。有些人认为自己没有财富,没有地位,在茫茫人海中
只是一介草民,总觉得生不逢时,便开始怨天尤人。《中庸》第十
四章说:“正己而不求于人则无怨。上不怨天,下不尤人。”即端
正自己的品行却不去责求别人,就没有什么怨心。上不抱怨天,
下不忌恨人。其实,命运对于每个人都是公平的,只要不失去志
向,总会有成功的一天。一味地沉溺于怨天尤人,不仅使自己身
心劳累,也会失去很多机会。因此,必须在平时学会运用“中庸”
思想来修身养性,保持清醒的头脑,用平静的心态面对现实生活
中的得与失。
其次,要学会节制欲望。破
坏人身心和谐的“罪魁祸首”是什
么呢?从一定角度可以说是欲望,特别是对于物质生活资料占有
的贪欲。《老子》中说:“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但是,
欲望对于人来说是生命的需要,不仅无法去除,而且适当的欲望
还有益处。荀子认为,欲望是“知所必出也”。恩格斯指出“:人们
首先必须吃、喝、住、穿,然后才能从事政治、科学、艺术、宗教等
等”。人类首先要满足基本的物质性需求,然后才能谈得到满足
精神性需求。因此,必须遵循《中庸》“无过无不及”的原理,既不
能“禁欲”,也不能放纵欲望,随心所欲。应该合理地节制欲望,对
欲望进行理性的引导,从追求物质转向追求精神,从追逐名利转
向完善自我,保持身心的和谐。
二、“中庸”思想与人际关系的和谐
马克思指出:“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
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是社会的主体,是社
会中各种要素相互协调的决定因素。构建内涵丰富的和谐社会,
关键是人,关键在人,人际关系的和谐是最基本的和谐。由于社
会是由有思想、有意识的人组成的,且人们有着不同的意愿、不同
的利益和不同的生活方式,所以要做到彼此和谐相处,就应当弘
扬“中庸”思想体系中诚信与“和而不同”的思想。
首先,在人际交往中要遵循诚信的原则。在改革开放的进程
中,市场经济在带来效率的同时,社会利益的阶层分化也在加剧。
一些人在利益的驱动下,急功近利、言而无信,无止境地追求物质
享受,使得人与人之间缺乏信任、关系冷摸、人情淡薄,破坏了人
际关系的和谐,造成诚信危机。诚信是人际交往的基本要求,“人
无信不立”,人与人之间最初级的交流和沟通是建立在诚信的基
础之上的,很难想像,一个说话从来不算数的人如何能同他周围
的人进行起码的交流和沟通。《中庸》第二十五章说:“诚者,自成
也。而道,自道也。诚者,物之始终。不诚无物。是故君子诚之
为贵。”也就是说,真诚就是自己成全自己,而道则是自己引导自
己。真诚是贯穿万物的开始和终结的。没有真诚,就没有万物。
因此君子把真诚看得很贵重。“诚”是“中庸”思想体系中最重要、
最不可缺失的一环。而真诚待人、恪守信用则是赢得人心、修养
亲和力的道德前提。有诚信,人与人之间将多一份信任和宽容,
少一份戒心和隔阂,社会将充满温暖,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必将
更加和谐。
其次,和谐的人际关系应是“和而不同”的。在中国的传统文
化中,“和”与“同”是一对既相互联系
又相互区别的概念。“和”是
指不同事物、不同方面同时共存,通过相互补充、调适达到整体上
的和谐,而“同”是指绝对的相同、一致,本质上排斥了不同和差异
的存在。在人际交往中,对立和相同是两个极端,应当遵循“中
庸”思想的适度原则,在这两个极端中找到一点,这一点便是“和”,
即和谐。孔子明确地指出:“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也就
是说,真正有德行的君子是善于协调、能够与人和睦相处的,但又
不是一味地、盲目地苟且求同;而无德行的小人则只知苟且求同
而不顾不同主体间的差别,从而难以达到真正和谐。“和而不同”
是一种智慧,是处理人与人关系的重要法则,对于推动和谐社会
建设具有积极意义。和谐社会的前提是承认一(下转第174页)
基金项目:秦皇岛市科研与发展计划项目“中国传统文化与和谐社会构建的研究”(2008-97)。
作者简介:王栋,河北建材职业技术学院基础部社科教研室教师;庞海珍,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图书馆,副研究馆员;侯秀芳,中国环境管理干部学院经济学系教师。2010年5月(下)
的作用却仅仅局限于现行的制度框架内,监督的实现途径单一而
且信息来源狭窄,导致了监督机制与现行发展状况不相符。
因此,如何规范监督途径,实现政府、媒体、社会公众与捐赠
人协同的有效监督机制是亟需解决的问题。
三、对我国慈善组织发展的几点建议
(一)政府需要改变职能,规范市场,完善法规,创造慈善事业
发展的良好环境
中国社会转型期的社会土壤为慈善组织的成长提供了根植
的舞台,慈善组织存在的基础在于部分资源逐步实现从政府控制
到社会流动。然而,目前的相关政策、法规还没有完善或难以具
体操作,由此带来资源动力不足、缺乏可持续发展所需的法制环
境等问题,需要政府改变职能,加强服务,减少控制,规范劝募市
场,引进竞争机制,特别是针对捐赠的减免税政策的改革,释放更
多社会资源空间,为慈善事业的更好发展创造必要的社会环境。
(二)增强慈善组织的自主性,实现政府与慈善组织的彼此独
立、携手合作
慈善组织在推动慈善事业、满足社会需求方面做出了越来越
多的贡献。在中国共公民社会的趋势下,公益事业逐渐转向慈善
组织的积极参与,而不仅仅局限于政府的包揽。政府与慈善组织
的关系,应该更多的转向监督、支持、公开和公平的关系,而业务
主管部门的制度性、干预性的安排应该逐渐消退,实现政府与慈
善组织的彼此独立性。只有独立于政府的慈善组织才能发展为
中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下
的“公民社会”的可能。
(三)拓宽沟通交流途径,推动公众积极参与
公民自发地参与慈善组织等社会团体的公益实践,是相互信
任和创造公益资本的重要基础。从社会发展的角度看,公众作为
社会政策运行的主体,在社会政策运行中的参与具有重要价值。
公众应该参与到公共事务中,从而理解、认同社会价值以及公共
政策。社会福利化,还需要有在公民参与下的政策规划,需要公
民参与的制度性沟通渠道,只有营造社会参与的氛围和途径,才
能使社会关注成为慈善捐赠的基础,更成为中国公民社会框架下
公民权利的实践性彰显。
(四)加强慈善组织自身能力建设,增强服务质量
由于中国的大多数慈善组织长期受到政府部门的过分介入,
来自组织内部的管理层往往习惯将其作为之下政府部门的执行
机构,而不是一个独立的行为主体,完善组织决策机制,建立专业
化的人力资源制度,引入市场环境下非营利性组织的管理模式和
管理理念,充分关注组织的利益相关者,明确组织使命和价值,都
是慈善组织自身建设的重要内容。随着公益事业的发展和业内
行业规则的逐步成熟,应该逐步实现职能化、专业化。
(五)完善慈善组织的绩效评估机制,结合竞争机制整合资源
慈善组织的目标通常与社会福利政策相关联。如果慈善组
织不能评估它们是否“成功”,便难以提出改进或调整政策的方
案。研究者们较为集中的趋向于采用如下分析模式:(1)目标达
致模式;(2)众多支持者满意模式;(3)合法性模式;(4)资源输入
模式。也就是说,慈善组织“成功”往往在达致使命、人力满意、获
得认同和社会声誉、资源获取等四个方面比较突出。政府可以通
过在整合纬度的基础上,对慈善组织的运行给予综合评价结果,
并将结果公开透明化。针对社会上民间慈善组织数量繁多但规
模较小的慈善组织进行归类重组,实现社会资源优化。
参考文献:
[1]中国慈善事业有待腾飞、中华慈善动态.参考消息.2006年6月6日.
[2]陈津利.中国慈善组织个案研究.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08.
[3]吴志成.中国公民社会:现在与未来.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6(3).
[4]俞可平.中国公民社会:概念、分类与制度环境.中国社会科学.2006(1).
[5]庞凤喜,燕洪国.论社会捐赠的制度激励与保护.现代财经.200(89).
(上接第172页)个社会有不同的阶层、不同的价值观存在,有不
同的利益要求需要调整。在这个前提下,只有做到“和而不同”、
求同存异,才能使社会各阶层、各群体、各组织的创造活力都得
到
承认;才能使各类矛盾和问题在不一致中得到化解,从而使全社
会形成合力,使经济与社会得以协调发展。
三、“中庸”思想和人与自然的和谐
自然界万物是一个互相依存不可分割的整体。整体是由各个
不同的部分组成,尽管不同的组成部分均具有杂而多的不同性,但
它们之间具有有序性、共生互利的关系。正如《中庸》所说“:仲尼
祖述尧舜,宪章文武,上律天时,下袭水土。辟如天地之无不持载,
无不覆畴,辟如四时之错行,如日月之代明。万物并育而不相害,
道并行而不相悖。小德川流,大德敦化,此天地之所以为大也。”
因此,人类与其生存的环境具有“唇亡齿寒”息息相关的关系,自然
界是人类生存必不可少的条件,人类必须学会与自然和谐相处。
首先,要做到“天人合一”。中国人历来追求人与自然关系的
和谐,尤其是中庸思想,它在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上,集中表
现为“天人合一”观念。《中庸》第二十二章说:“唯天下至诚,为能
尽其性。能尽其性,则能尽人之性。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
能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
与天地参矣。”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只有天下至诚的圣人,才能充分
发挥他的天性。能充分发挥自己的天性,就能充分发挥众人的天
性。能发挥众人的的天性,就能充分发挥万物的天性。能充分发
挥万物的天性,就可以促进天地间万物的化育。能促使天地间万
物化育,就可以与天地相合。因此,我们必须抛弃人与自然对立
的观念,借鉴和吸取“中庸”中“天人合一”的思想,树立尊重自然、
崇尚自然、顺应自然的观念,通过合理、有节制地开发、利用自然,
保护生态平衡,与自然界建立一种和谐相处、同步发展的关系,达
到人类与自然共生、共存的境界。
其次,要学会适可而止。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我国经济得
到了持续快速增长,但经济的高速增长也带来了经济社会发展不
协调,即人与自然关系不协调的严重问题。2005年1月,评估世
界各国环境质量的“环境可持续指数”在瑞士的达沃斯世界经济
论坛上正式对外公布,在全球144个国家和地区中,中国位居133
位。这是个发人深省的数字。事实告诉我们,如果我们继续对自
然进行无限制的掠夺,不但不能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还
可能引发严重的生态危机,不利于我们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因此,我们应该充分领会“中庸”中“物极必反”的道理,学会适可
而止,停止对大自然无休止的开发和破坏,否则只能是自取灭亡。
综上所述“,中庸”体现了我
国古代为促进社会各个方面发展
所提出的和谐思想,具有丰富的理论内涵。在今天我国全面构建
和谐社会的新形势下“,中庸”的传统和谐思想对我国实现这一宏
伟目标无疑有着积极的意义。我们应当将这些思想继承下来并
予以发扬、研究和创新,为构筑一个美好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
供有益的启示。
注释:
杨国宜等.四书·全文译注.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3,16,25,37,42,35.
陈瑛.欲望与和谐——什么破坏了人的身心和谐?./GB/4
9150/49152/5275028.html.2007-01-12.
白西乔“.和而不同”:古代和谐社会的深层理念.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6(1).39-43.
林世选.人与自然的和谐是社会进步的基础.自然辩证法研究.2005.21(10).65-67.
·社会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