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件研发项目管理制度三篇
软件使用管理制度通用5篇
![软件使用管理制度通用5篇](https://img.taocdn.com/s3/m/c0a4fe8e64ce0508763231126edb6f1afe007147.png)
软件使用管理制度通用5篇在进展不绝提速的社会中,制度对人们来说越来越紧要,制度是指要求大家共同遵守的做事规程或行动准则。
那么制度的格式,你把握了吗?下面是我细心为大家整理的软件使用管理制度通用5篇,希望可以启发、帮助到大家。
计算机软件管理制度篇一(一)总则第一条随着科学技术的进展,对企业经营管理工作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接受计算机对企业进行管理,是提高工作效率和管理水平、实现企业管理现代化的途径。
在企业生产经营中推广应用计算机管理,对加添工厂经济效益将起积极的促进作用。
(二)计算机的管理和使用第二条归口管理单位1、微型以上档次的计算机管理单位为企业管理科。
2、过程掌控的计算机(紧要指单板机)管理为总师办。
(以下内容不包含实时掌控用单板机)第三条管理员职责1、负责计算机运用的长远规划。
2、依据资金的布置,负责机器及外设、备件的计划、采购。
3、负责软件的开发规划订立,组织开发成绩鉴定。
4、与教育部门使用,组织计算机技术培训。
5、对分散使用的计算机进行不定期的检查。
第四条硬件使用1、各单位使用计算机,需提出上机申请,经批准后按规定机型、外设使用。
2、上机申请分为:单次上机、每月定时上机、每日定时上机三类。
3、软件开发,上机时间较多的单位,可以申请配置机器。
第五条软件管理1、各单位需开发的应用软件,应向企管科提出申请。
2、应用软件的开发分为自力开发、协作开发、委托开发三类。
3、企管科负责与外单位在有偿或对等的基础上进行软件交流。
(三)软件开发任务书的编制与审批第六条编制依据1、厂部对软件开发的总体及项目的要求;2、各单位要求开发的项目;3、设备及软件开发人员的本领。
第七条任务书内容1、软件名称;2、软件应能实现的技术性能;3、软件的操作环境;4、更高层次软件对开发软件的要求;5、工作进度计划;6、设计组织机构、人员布置、协作单位情况;7、经费预算。
第八条任务书的审批设计任务书编制完成后,由企管科组织有关科室进行审议,认定可行后,由企管科科长批准。
研发项目管理制度 篇3
![研发项目管理制度 篇3](https://img.taocdn.com/s3/m/e32b19653d1ec5da50e2524de518964bcf84d205.png)
研发项目管理制度篇3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速我公司的新技术的开发及推广应用,促进公司经济效益的提高,结合公司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旨在加强公司科技研发项目的管理,规范项目立项管理程序,提高项目管理效率。
第二条研发项目管理的基本原则是科学管理、规范权限、明确职责、管理公开、精简高效。
第三条为保证研发项目管理的规范性和有效性,建立项目管理公开制度、报告制度、回避制度、监督检查和审计评价制度。
1.公开制度。
在执行有关技术保密规定的原则下,由研发部对项目立项、项目实施、阶段性成果和验收鉴定结果等通过一定程序公开发布。
2.报告制度。
项目承担小组、项目责任人应定期报告项目执行情况,并根据要求按期如实填报有关报表。
3.监督检查与审计评价制度。
项目承担小组和项目责任人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应严格履行项目合同书,在项目合同书规定的范围内,享有充分的自主权。
同时,项目承担小组和项目责任人有义务主动接受研发中心的监督检查、绩效审计等跟踪管理。
第二章项目调研第四条项目调研工作由技术部完成。
第五条项目调研的主要任务:1.论证该领域技术(产品)的技术发展方向和动向。
2.论证该领域技术(产品)的市场动态及发展该领域技术(产品)的技术优势。
3.论证发展该领域技术(产品)的资源条件的可行性。
(含物资、设备、能源及外购外协件配套等)。
第六条项目调研结束,技术部提供项目立项的可行性研究报告。
该报告应包括:1.项目概况,国内外同类研究情况(包括技术水平)2.市场需求、经济、社会、生态效益分析;3.主要研究内容、技术关键;4.预期目标(要达到的主要技术经济指标;知识产权申请情况);5.现有技术的知识产权情况及自主知识产权的拥有设想;6.已有条件分析(包括原有基础、技术力量的投入、科研手段和研究成果的生产或应用去向);7.实施方案(包括进度安排);8.项目预算(包括经费来源及用途);9.预计项目主要参加人员及其简历。
第三章项目审查第七条技术部提交《项目立项可行性研究报告》和《项目立项报告书》由公司研发中心完成审查。
研发项目立项管理制度四篇
![研发项目立项管理制度四篇](https://img.taocdn.com/s3/m/799dc1b458f5f61fb73666ef.png)
研发项目立项管理制度四篇篇一:研发项目立项管理制度为使公司研究开发(以下简称研发)项目的管理工作规范化、程序化、充分调度研发人员的积极性,提高研发成果的产出率和成果转化率,特制定管理办法。
一、研发项目的立项:原则上公司部设立基础研究项目。
研发项目的重点放在符合市场需要。
能很快转化成产品,或对现有生产工艺或技术、产品质量或产量的提高有重要意义的项目。
主要包括根据公司发展资助开发的项目,与公司外相关科研院所合作开发或技术转让的项目,公司享有稀罕的重大技术改造项目。
1.立项程序:1.1研发项目由研发中心向公司提出,项目提出要有立项申请书。
1.2公司组织专业技术委员会的专家对项目建议的可行性进行评估、论证,必要时可聘请公司外专家参与项目的论证。
1.3项目经过初步论证、筛选后,重大研发项目主管部门组织进行市场调研,收集信息,并就项目的前瞻性、市场需求等做出可行性分析,写出可行性报告,可行性报告的内容包括:1)总论;2)技术可行性分析;3)项目成熟程度;4)市场需求情况;5)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6)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7)考核指标及进度计划;8)总论。
2.立项批准:经过可行性论证的项目,列入公司年度研发计划。
提高董事会讨论,董事会根据公司的总体发展、效益的情况、技术储备需求等决定是否开展研发项目并对研发经费投入额度进行批准。
二、研发项目的管理:1.项目管理部门:研发中心是实施研发项目管理的职能部门,负责编制公司研发项目的年度计划及预算,监督、协调研发项目的进展,以及研发项目的考核验收、成果的申报等。
为便于研发项目的管理,充分利用现有的厂房、设备、人员等科研资源,一些研发项目可由相关部门进行主管,或根据需要单独建立项目研究组。
2.研发项目实行项目负责人制项目负责人负责项目的可行性报告,拟定技术路线项目技术进度,撰写研究小结或总结,整理新品申报资料等。
项目负责人负责研发项目的日常管理,保证研究数据的真实性和准备性。
软件开发项目计划书三篇
![软件开发项目计划书三篇](https://img.taocdn.com/s3/m/e5b30909dd3383c4ba4cd27c.png)
软件开发项目计划书三篇篇一:软件开发项目计划文档简介本文档主要是为XX学院人事管理系统项目制定进行软件工程和管理软件项目的合理计划,建立适当的对项目实际进展的可视性,使管理者在项目执行显著偏离软件计划时采取有效措施,从而保证XX学院人事管理系统项目的顺利完成。
目的编写XX学院人事管理系统项目的项目开发计划,主要是为了XX学院人事管理系统项目的开发能按照计划所规定的需求和约束进行,从而避免一些不必要的问题,提高产品开发质量,顺利的完成此项目。
项目简介项目名称项目编号:项目名称: XX学院人事管理系统 (CDGSRS)研发代号:产品标识产品名称: XX学院人事管理系统产品缩称: CDGSRS版本号: 1.0项目背景XX有限公司与XX学院签定软件开发合同,确定由XX有限公司为XX学院开发“XX 学院人事管理系统”。
本产品将通过Internet网络构造一个实用、易用的人事管理系统。
实现XX学院人事信息管理。
实现XX学院工资、各项津贴及福利的管理。
实现XX学院师资管理。
实现XX学院个人相关人事信息查询。
缩略语与首字母缩写参考项目概述项目的目的和目标本产品将通过Internet网络构造一个实用、易用的人事管理系统。
实现XX学院人事信息管理。
实现XX学院工资、各项津贴及福利的管理。
实现XX学院师资管理。
实现XX学院个人相关人事信息查询。
假设与依赖项目的可交付工件V模型项目组织组织结构角色与职责组织接口管理角色与职责管理流程项目估算人力支出表非人力支出表其中人力支出表参见《XX学院人事管理系统成本估算表.wbs》项目计划阶段计划项目时间表《XX学院人事管理系统.mpp》项目资源分配人员配备计划资源获取计划培训计划需求开发阶段阶段目标:获取更详细的用户需求,完成《需求规格说明书》的编制和评审。
阶段WBS:参见文档――《XX学院人事管理系统需求开发阶段WBS.wbs》资源配给:项目经理兼任阶段计划执行进度按排:参见文档――《XX学院人事管理系统需求开发阶段进度计划.MPP》设计阶段阶段目标:完成概要设计和详细设计,完成设计评审。
公司研发项目立项管理制度三篇
![公司研发项目立项管理制度三篇](https://img.taocdn.com/s3/m/8c66761348d7c1c708a1457d.png)
公司研发项目立项管理制度三篇篇一:公司研发项目立项管理制度为使公司研究开发(以下简称研发)项目的管理工作规范化、程序化、充分调动研发人员的积极性,提高研发成果的产出率和成果转化率,特制定本管理办法。
一、研发项目的立项:原则上公司不设立基础研究项目。
研究项目的重点放在符合市场需要。
能很快转化成产品,或对现有生产工艺或技术、产品质量或产量的提高有重要意义的项目。
主要包括根据公司发展需要资助开发的项目,与公司外相关科研院所合作开发或技术转让的项目,公司享有稀罕品的重大技术改造项目。
1.立项程序:1.1研发项目由研发部向公司提出,项目提出要有立项申请书。
1.2公司组织专业技术委员会的专家对项目建议的可行性进行评估、论证,必要时可聘请公司外专家参与项目的论证。
1.3项目经过初步论证、筛选后,重大研发项目由项目主管部门组织尽享市场调研,收集信息,并就项目的前瞻性、市场需求等做出可行性分析,写出可行性报告,可行性报告的内容包括:1)总论;2)技术可行性分析;3)项目成熟程度;4)市场需求情况:5)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6)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7)考核指标及进度计划;8)总论。
2、立项批准:经过可行性论证的项目,列入公司年度研发计划。
提交董事会讨论,董事会根据公司的总体发展、效益情况、技术储备需求等决定是否开展研发项目并对研发经费投入额度进行批准。
二、研发项目的管理:1.项目管理部门:研发部是实施研发项目管理的职能部门,负责编制公司研发项目的年度计划及预算,监督、协调研发项目的进展,以及研发项目的考核验收、成果的申报等。
为便于研发项目的管理,充分利用现有的厂房、设备、人员等科研资源,一些研发项目可由相关部门进行主管,或根据需要单独建立项目研究组。
2.研发项目实行项目负责人制,项目负责人负责项目的可行性报告,拟定技术路线项目技术进度,撰写研究小结或总结,整理新品申报资料等。
3.项目主管部门负责对项目进度,经费使用,人员安排,设备使用等进行监督、协调。
研发中心管理制度三篇
![研发中心管理制度三篇](https://img.taocdn.com/s3/m/8b798b83c77da26925c5b0fe.png)
研发中心管理制度三篇篇一:研发中心管理制度1前言随着我国信息产业的飞速发展,信息产业技术水平迅猛提高,信息产业产品技术含量日益增加。
同时,信息产业的市场竞争日趋残酷激烈。
这就要求我们在今后的产品开发方面必须有全面的、强有力的把握能力。
不断地了解市场需求,积极地提高我们的技术和管理水平,才能把握市场动态,适时地推出市场上急需的、有竞争力的产品。
为此,特指定本细则。
本细则以指导技术研发中心的宏观战略任务、日常工作程序、工作计划、工作核定、项目管理、待遇、招聘、辞退等,本细则经批准后立即执行。
2指导思想建立一支稳定高效的、充满活力的、团结向上的技术开发队伍,开发优质产品,积极参加市场竞争是我们研发中心的指导思想和工作目标。
在此指导思想指导下,制订研发中心的工作重点:制度建设、部门协作、队伍建设、环境建设。
2.1制度建设逐步完善研发中心的各种管理制度,加强研发中心内部管理水平。
在公司相关的规章制度的指导下,在本管理细则的基础上,不断地发现新问题,总结新经验,学习新的管理方法的管理模式,丰富和发展我们的管理制度。
严格执行现有的各种规章制度,加强管理力度,学习先进的管理方法,改进工作作风,在各项规章制度的指导下进行规范化管理,提高管理水平。
2.2部门协作加强部门间的协作,尤其是要加强研发部与工程部和市场部之间的部门协作。
研发部与市场部是公司的重点效益部门,市场部经常向研发部反馈市场信息,研发部经常对市场部人员进行技术培训,解决市场部遇到的技术问题。
两部门协作共同开拓市场。
以市场需求为导向,迅速推出市场上急需的新产品。
2.3队伍建设大力培养和造就公司的技术骨干力量,迅速地建立起一支公司的技术骨干队伍。
积极发现开发人员的工作能力和潜能,放手使用人才,为开发人员发挥才干创造各种有利的条件,大力地支持和帮助他们的工作,积极地培养他们的技术和管理技能,迅速拓宽他们的知识面,提高他们的工作能力。
以技术骨干人才为核心,迅速地建立起一支各类开发人员齐全的、有层次的、充满朝气和活力的产品技术开发队伍。
软件开发项目管理规章制度(8篇范文参考)
![软件开发项目管理规章制度(8篇范文参考)](https://img.taocdn.com/s3/m/6866f8b9f71fb7360b4c2e3f5727a5e9856a27bf.png)
软件开发项目管理规章制度(8篇范文参考)软件开发项目管理规章制度篇11、作为正版软件资产的管理,财务部门应建立健全正版软件资产的明细台账。
2、应增强保护正版软件知识产权意识,必须严格执行软件正版化的规定,全面采购,使用正版软件,从源头上杜绝盗版侵权软件使用的不良行为。
3、更新、购置软件时应从满足实际工作需要出发,坚持勤俭节约,从严控制,合理配置。
应在全面掌握本部门软件自唱情况,工作人员人数,配备种类计算机数以及需要更换和采购的软件数的基础上,区分操作系统软件、办公软件和杀毒软件以及国内企业软件和国外企业软件,细化软件配置需求,科学合理地确定软件配置计划,并将软件采购经费纳入预算管理。
4、单位采购的商业软件应严格按照采购合同的约定,重点加强对软件授权证书或许可协议等核心资料的管理工作,并应在购置合同中约定不得侵犯第三方版权,切实维护采购软件版权的合法性。
5、单位采购软件应当对软件互相兼容、授权方式、信息安全、升级等售后服务提出具体要求,维护软件市场公平竞争秩序。
同时,应注意加强软件采购的.衔接,确保采购的计算机设备符合预装正版操作系统软件要求。
6、资产管理部门去的软件时,需向供应商索取软件授权证书和随附物品等,并予以核实,所有能够证明软件和发行的证书及文件,应由单位资产管理部门集中存放和保管。
7、软件资产处置应当严格履行审批手续,坚持优先整合利用。
对于确实无法整合利用的,应由单位使用部门提出申请,经技术管理部门专业技术鉴定,资产管理部门会同财务部门出具书面意见后,严格按照规定的权限和固定资产,并及时调整台账。
8、以授权形式购置的软件资产到期后,应当停止使用,并及时办理处理手续。
9、主要负责同志作为本单位使用正版软件的第一责任人,应落实监督责任,保证本单位软件使用正版化。
10、应当每年结合单位固定资产盘点,对软件资产情况进行清查,确保使用的全部软件均为合法软件并登记入账。
做到账账相符,账实相符。
11、正版软件执行技术保养规定和维护保养制度,确保设备的完好,清洁、安全使用。
it项目管理制度优秀范本示例
![it项目管理制度优秀范本示例](https://img.taocdn.com/s3/m/cd3329e5aff8941ea76e58fafab069dc50224700.png)
it项目管理制度优秀范本示例企业IT各项工作都需要一个规范,提高IT系统的可靠性也需要一个相关的制度,所以,制定管理制度是不可缺少的。
小编今天为你整理了it项目管理制度范本,希望对大家有帮助!it项目管理制度范本篇一为了规范集团IT各项工作,提高IT系统的可靠性,提高IT 总体服务水平,并使得相关工作具有持续改善性及相互协作性,特制定统一的IT 规范及标准,包括建立统一的设备管理规范,统一的IT网络及安全标准,统一的系统管理及维护流程等。
CIT 在与各厂讨论的基础上,结合各厂的情况,统一制定了以下集团IT管理规章制度,请各公司参照执行。
由于集团各地实际情况较复杂,我们本次编写的规章制度覆盖面有限,存在不当之处请各厂指正,我们将随着集团IT系统不断发展,进一步修改完善集团IT的各项制度。
一、集团电脑设备管理规范1、设备管理工作范围集团相关电脑设备均为集团资产。
所有设备的维护、管理及设备规格的审核由各公司IT部门负责.各公司IT部门需设立电脑设备管理员,负责电脑设备的管理工作。
对于本公司的所有电脑设备必须列管,并由会计部门提供固定资产编号,在显著位置粘贴固定资产编号标签。
如有人员因为在集团内部调动工作,应首先归还原公司的所有IT资产后再向新公司申请。
2、设备采购规格为了保障集团各项系统在硬件平台上的正常运行,便于统一设备维护工作,降低总体费用。
CIT将适时更新《集团电脑设备采购标准》,统一设备使用规格。
各公司需按此标准执行。
(如有其他生产上的特殊规格设备,不在此限制内)《集团电脑设备采购标准》将适时在总部信息网站上公布更新。
3、非公司资产电脑管理办法原则上非公司电脑设备不得接入公司网络a.公司员工之个人私有电脑(非公司资产)如有特殊原因,必须经使用部门提出申请,由公司最高主管(如公司总经理,办事处首席)同意后,由IT部门工程师检查系统安全性后并统一安装集团防毒和补丁升级等系统安全程序方可加入公司网络。
2024年科研项目及经费管理制度(三篇)
![2024年科研项目及经费管理制度(三篇)](https://img.taocdn.com/s3/m/39d79e77ec630b1c59eef8c75fbfc77da26997c6.png)
2024年科研项目及经费管理制度一、科研项目管理(一)目的科研项目管理是指课题从项目申请、立项论证、____实施、检查评估、验收鉴定、成果申报、科技推广、档案入卷的全程管理。
其目的是使科研项目实行制度化和科学化的管理,保证科研计划圆满完成,出成果、出人才、出效益,提高竞争力。
(二)科研项目种类1、国际合作课题;2、国家、省、市、区科技部门立项及中标课题;3、上级下达的科研项目和研究任务;4、学院立项、研究所自选的课题;5、合作课题(有经费支持);6、其他项目或课题(相关学会、机构等)。
(三)立题程序1、申报者撰写项目申报书并经所在部门审核同意;2、所有待申报项目的开题报告,提交研究所办公室初审;3、由研究所办公室____学术委员会召开项目评审会,就该课题的立题意义、社会推广的预期效果、技术路线的可行性、课题组成员及经费预算等进行论证,提出评审意见,并上报有关部门审批;4、研究所提供的课题,经研究所学术委员会评审后,报研究所领导审批;5、得到经费的合作课题,应将课题相关资料及合同复印件报研究所办公室登记、备案;6、上报科研项目应列入研究所年度工作计划。
(四)课题日常管理1、科研项目实行课题项目组长(主持人)负责制。
各课题组成员可以交叉。
跨项目组的科研课题,采取双向选择,自由组合的方式进行。
2、课题负责人对课题全面负责,具有管理权。
全面负责课题的进度、经费、人员调配、物资领取、课题奖金和绩效奖励分配等项工作,按课题进度完成各项任务并接受研究所办公室的检查考核。
结合学院工作开展的课题,课题负责人的工作应取得学院领导同意。
3、研究所办公室每年对课题执行情况进行检查和考核。
课题组应按时将阶段性小结和评价及工作进程等情况上报研究所办公室,每两个月(双月月底)至少有一小结。
4、科研课题的研究内容、课题组成员、进度计划及经费预算一经确定,课题组未经批准不得擅自变更或修改,如遇特殊情况需上报研究所领导审批,并交研究所办公室备案。
软件研发团队规章制度范本
![软件研发团队规章制度范本](https://img.taocdn.com/s3/m/54b18ec46429647d27284b73f242336c1fb93059.png)
软件研发团队规章制度范本第一条为加强软件研发团队的管理,规范团队成员的行为,确保项目的顺利进行,特制定本规章制度。
第二条软件研发团队是由各类专业人员组成的,以完成软件研发项目为主要任务的团队。
团队成员要认真履行各自职责,保持团队的和谐氛围,共同为项目的成功努力。
第三条软件研发团队的成员应当遵守国家法律法规,遵循职业道德准则,严格执行公司规章制度。
第四条软件研发团队应当按照项目计划,合理分配工作任务,密切配合,共同完成项目目标。
第五条软件研发团队中的各职能部门应当相互合作,信息共享,及时沟通,确保项目进展顺利。
第六条软件研发团队的成员应当密切合作,相互尊重,互相帮助,共同提高团队的整体素质。
第七条软件研发团队的成员应当遵守保密规定,保护公司的商业秘密,不得泄露公司机密信息。
第八条软件研发团队的成员应当积极参加团队培训,提升自身技能,为项目的顺利进行贡献力量。
第九条软件研发团队的成员应当保持工作状态,不得私自离岗,不得迟到早退,不得擅自外出。
第十条软件研发团队的成员应当遵守项目管理规定,完成项目任务,不得擅自更改任务计划。
第十一条软件研发团队的成员应当认真执行团队领导的指令,服从公司管理。
第十二条软件研发团队的成员应当勇于承担责任,对工作结果负责,不得推卸责任。
第十三条软件研发团队的成员应当尊重他人的意见,积极沟通,解决工作中遇到的问题。
第十四条软件研发团队的成员应当遵守团队的纪律,不得违反规章制度,不得进行损害团队利益的行为。
第十五条软件研发团队的成员应当保持团队的团结,共同努力,共同成长。
第十六条软件研发团队的成员应当遵守本规章制度,如有违反,将接受相应的处罚。
第十七条本规章制度由团队领导负责解释和执行,团队成员应当遵从。
第十八条本规章制度自发布之日起生效,如有需要修改,将另行通知。
特此规章制度,以兹遵照。
软件研发团队领导签发日期:XXXX年XX月XX日以上规章制度由软件研发团队领导签发,共计6000字。
it项目管理制度范文三篇
![it项目管理制度范文三篇](https://img.taocdn.com/s3/m/921b585e227916888586d70f.png)
it项目管理制度范文三篇篇一:IT部项目管理规定规范IT部按照项目运作模式进行软件开发,保障项目的质量,以及交期的可控性。
本制度是《IT部软件开发管理规定》的组织保障。
在本规定中将详细明确项目经理的权利与责任。
2. 范围与术语范围:适用于联发纺织IT部2009年8月25日时所有未完成的项目术语:整合管理:又叫集成管理。
指识别、确定、结合、统一与协调各项目管理过程组内不同过程与项目管理活动所需进行的各种过程和活动。
项目经理:在IT部过去称之为项目牵头人或项目负责人3. 项目过程3.1. 启动项目经理的产生:在项目的启动过程中,部门经理需要尽早选定项目经理。
项目经理的选拔,通过部门经理指定、自荐、互荐和最终的演示评审产生。
选拔办法主要为:对于无人自荐的项目,由部门经理权衡部门的人力资源情况指定项目经理。
对于候选人多于3个人情况时,部门经理根据本项目的特点,明确项目经理候选人需要具备的基本条件,将不符合资质的候选人淘汰。
然后项部门经理会要求候选人在一周内起早《项目建议书》和《项目整体计划方案》。
根据两份文档和候选人的演讲,部门经理组织部门现有项目经理进行讨论。
然后根据项目经理权重为1,部门经理权重为2的方式进行匿名投票选择。
在明确项目经理后,部门经理需要指导项目经理尽快完成《项目章程》、《初步范围说明书》的起草。
并协调相关领导,协助项目经理落实相关启动文档的签署第 1 页共 12 页部门经理认为项目有必要纳入公司项目管理控制活动的,将协调企管部项目管理负责人派驻项目兼职监理,要求项目经理除了按照部门相关管理活动开展工作,还需要按照公司项目相关管理活动进行部门经理指定质检人员和质检负责人部门经理有义务尽量协调相关资源培训项目经理有关业务的相关知识,并为项目经理创造会议讨论见面机会同关键用户和业务领导相互熟悉。
项目经理根据范围以及业务特点,在考虑现有同事分工和工期的情况下,合 ?3.2. 计划理的向部门经理提出用人需求申请。
研发部门规章制度(三篇)
![研发部门规章制度(三篇)](https://img.taocdn.com/s3/m/2489ad8351e2524de518964bcf84b9d528ea2ca1.png)
研发部门规章制度第一章总则为规范研发部门的工作秩序,提高研发部门的工作效率和创新能力,制定本规章制度。
第二章部门职责研发部门是公司技术创新的主力军,主要负责产品的研发设计、技术改进和创新,为公司的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第三章组织架构研发部门由研发部总监领导,下设若干研发小组,每个小组由一名主管负责。
第四章人员管理1. 研发部门对人员要求高,招聘要求严格,采取竞争上岗的方式,选拔具备创新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的人员。
2. 研发人员定期参加相关技术培训和学习,提升专业知识和技术能力。
3. 研发人员离职前应提前30天提交离职申请,并做好交接工作。
第五章工作制度1. 研发部门每年制定年度工作计划,明确目标和任务。
2. 研发人员按照工作计划和任务安排进行工作,完成任务后及时提交成果报告。
3. 研发人员应保守公司机密,禁止将公司的技术和商业机密外泄。
第六章工作流程1. 研发部门按照产品开发流程进行工作,包括需求分析、技术设计、开发测试和产品发布等环节。
2. 研发人员在开发过程中应保持定期沟通,及时解决遇到的问题。
3. 开发测试环节要进行严格的测试和验收,确保产品质量。
第七章绩效考核1. 研发部门对研发人员的绩效进行定期考核,评估个人的工作质量和创新能力。
2. 绩效考核结果作为晋升、奖惩和薪资调整的依据。
第八章奖惩制度1. 研发部门建立奖励制度,对在技术创新、工作质量和项目进度方面有突出贡献的人员给予表彰和奖励。
2. 研发部门对违反规章制度的人员进行批评教育和相应处罚。
第九章工作环境1. 研发部门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包括工作场所的布局和设备的配置等。
2. 研发人员应保持工作区域的整洁和安全。
3. 研发人员应遵守公司的作息时间和节假日安排。
第十章附则本规章制度自颁布之日起生效,如有需要进行修改,需经过研发部门总监审批。
研发部门规章制度(二)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 组织架构:明确研发部门的组织结构,包括部门各级职位、权责分工等。
公司研发项目立项管理制度三篇.doc
![公司研发项目立项管理制度三篇.doc](https://img.taocdn.com/s3/m/3532638d16fc700abb68fc9d.png)
公司研发项目立项管理制度三篇第1条为规范公司R&D(以下简称R&D)项目、常规化、的管理,充分调动R&D人员的积极性,提高R&D成果的产出率和转化率,特制定本公司的《R&D项目立项管理制度》。
1 、R&D项目设立原则上,公司不设立基础研究项目。
研究项目的重点是满足市场需求。
能迅速转化为产品,或对质量或产量的提高有重大意义的现有生产工艺或技术、。
主要包括根据公司发展需要资助开发的项目、与公司外部相关研究机构合作开发的项目或技术转让项目、公司享有稀有产品的重大技术改造项目。
1.项目启动程序1 .1研发项目由研发部门向公司提出,项目需要项目启动申请。
1.2公司组织专业技术委员会的专家对项目建议书的可行性进行评估、论证,必要时可聘请公司外的专家参与项目论证。
1.3项目、筛选初步论证后,项目主管部门组织重大研发项目进行市场调研、信息收集、项目前瞻性可行性分析、市场需求等。
,并撰写可行性报告,其内容包括1)总论;2)技术可行性分析;3)项目成熟度;4)市场需求5)投资估算和资金筹集;6)经济和社会效益;7)评估指标和进度计划;8)概述。
2、可行性研究纳入公司年度研发计划后批准的项目。
提交董事会讨论后,董事会将根据公司整体发展、效益、技术储备要求等情况,决定是否开展研发项目,批准研发资金额度。
2 、R&D项目管理1.项目管理部R&D部是实施R&D项目管理的职能部门。
负责编制公司R&D项目的年度计划和预算,监督、协调R&D项目的进度,验收R&D项目、成果申报等。
为了便于研发项目的管理,充分利用现有的研究资源,如厂房、设备、人员,一些研发项目可由相关部门牵头或根据需要单独成立项目研究团队。
2 .R&D项目由项目负责人主持,项目负责人负责项目的可行性报告,拟定技术路线项目的技术进展,撰写研究总结或总结,整理新产品的申请材料等。
科研项目管理制度(三篇)
![科研项目管理制度(三篇)](https://img.taocdn.com/s3/m/16645608bf1e650e52ea551810a6f524ccbfcbff.png)
科研项目管理制度是针对科研项目的管理流程、规范和制度的总称。
科研项目管理制度的建立旨在规范科研活动,提高科研效率和质量,保障项目进度和成果的达成。
科研项目管理制度通常包括以下内容:1. 项目申报和立项:规定项目申报的流程、材料和评审标准,明确立项的条件和要求。
2. 项目组织与组织管理:明确项目的组织结构、职责分工和协作方式,确定项目组织的层级关系和决策机制。
3. 项目计划和进度管理:制定项目计划,明确项目的目标、任务和里程碑,合理安排项目进度,定期进行进度评估和调整。
4. 项目预算和经费管理:规定项目预算的编制和执行程序,明确经费使用的条件和限制,确保经费的合理使用和科学管理。
5. 项目团队管理:包括成员招募、绩效评估、培训和激励等方面,保证项目团队的稳定和高效运作。
6. 项目风险管理:评估项目的风险,制定应对措施,及时发现和解决项目中的问题和障碍,保证项目的顺利进行。
7. 项目评审和总结:对项目进行评估和总结,反馈项目成果和经验教训,为后续项目提供参考和借鉴。
科研项目管理制度的建立需要根据具体科研机构的实际情况和需求进行制定和落实,保持灵活性和可操作性,以提高科研项目的管理水平和效果。
科研项目管理制度(二)一、总则科研项目管理制度是为了规范科研项目的组织、管理和实施,保障科研项目的顺利进行和取得预期成果,促进科研能力和水平的不断提高而制定的。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所有科研项目的组织、管理和实施。
三、项目组织1. 科研项目应有明确的负责人和项目组成员。
负责人负责项目的整体组织和管理,项目组成员负责参与项目的具体工作。
2. 项目组织应建立科学合理的分工和协作机制,确保项目任务的顺利完成。
3. 项目组织成员应具备相应的专业技术和管理能力,确保项目能够按时、高质量完成。
四、项目管理1. 项目管理应采用科学的方法和流程,确保项目目标的达成。
2. 项目管理应包括项目计划、进度控制、质量管理、风险管理和资源管理等内容。
研发中心项目管理制度(文档5篇)
![研发中心项目管理制度(文档5篇)](https://img.taocdn.com/s3/m/b5a46d1abb1aa8114431b90d6c85ec3a87c28bd9.png)
研发中心项目管理制度(文档5篇)以下是网友分享的关于研发中心项目管理制度的资料5篇,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就爱阅读感谢您的支持。
研发中心软件项目管理制度第一篇软件项目管理制度山大华天软件公司研发中心软件项目管理制度山东山大华天软件有限公司软件项目管理制度文档历史软件项目管理制度目录1.2.3.4.5.6.目的范围................................................................................................. ...................4 项目计划................................................................................................. ...................4 项目跟踪....................................................................................................................4 项目计划的变更控制....................................................................................... 5 发布控制................................................................................................. . (5)相关处罚及操作流程 (6)软件项目管理制度1. 目的范围为了研发中心各项目组更好的开展项目管理工作、保证公司及时了解项目进展状况特制定本制度。
2. 项目计划2.1. 项目计划制定前必须先进行估算,保留估算记录。
研发项目立项管理制度四篇
![研发项目立项管理制度四篇](https://img.taocdn.com/s3/m/88352806a22d7375a417866fb84ae45c3b35c214.png)
研发项目立项管理制度四篇1000字1. 研发项目立项管理制度一、目的为确保公司研发项目能顺利启动并顺利进行,制定本管理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公司所有研发项目的立项管理。
三、责任人和职责1. 项目经理:负责项目立项的组织、协调和实施工作。
2. 部门经理:审批项目立项申请,并对项目的实施给予支持。
3. 财务部门:审核项目立项申请的财务预算和资金来源。
四、流程1. 提交项目立项申请。
项目经理将项目立项申请书(包括项目名称、目标、范围、进度、成本等)递交给部门经理审核。
2. 部门经理审核。
部门经理对项目立项申请进行审批,并提出修改意见,并将审核结果通知项目经理。
3. 审核资金预算。
如果项目需要资金支持,财务部门将审核项目预算和资金来源。
4. 立项申请通过。
如果立项申请通过,项目经理将向团队成员和利益相关者发送项目启动通知,并开始项目的执行。
5. 立项申请未通过。
如果立项申请未通过,项目经理需要修改项目计划或申请,再次提交申请。
五、文档记录1. 项目立项申请书。
2. 部门经理审批意见。
3. 财务部门审核意见。
4. 项目启动通知。
六、考核和奖惩对于违反本制度的人员,将视情况予以警告、停职或者开除。
2. 科研项目立项管理制度一、目的为规范科研项目的申报、立项和管理,提高科研项目申报、立项和管理的效率和质量,制定本管理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公司所有科研项目的申报、立项和管理。
三、责任人和职责1. 项目经理:负责项目的申报、立项和管理工作。
2. 科研部门主管:审核科研项目立项申请,并给予项目实施的支持。
3. 财务部门:审核科研预算和资金来源。
四、流程1. 申报科研项目。
项目经理将科研项目申报书递交给科研部门主管审批。
2. 科研部门审核。
科研部门主管对科研项目申报书进行审核,并提出修改意见,并将审核结果通知项目经理。
3. 审核资金预算。
如果项目需要资金支持,财务部门将审核科研预算和资金来源。
4. 立项申请通过。
科研项目管理制度范本(三篇)
![科研项目管理制度范本(三篇)](https://img.taocdn.com/s3/m/92363c01ac02de80d4d8d15abe23482fb4da029f.png)
科研项目管理制度范本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科研项目管理,提高科研项目的效率和质量,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本单位内所有科研项目的立项、实施和结题等环节,包括自主科研项目、委托科研项目等。
第三条本制度的实施原则是:严格按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要求,保证科研项目的合法性和规范性;依据项目的特点和实际需求,灵活运用科研管理制度和方法,确保科研项目的科学性和创新性。
第四条本制度的实施机构为科研管理部门,负责科研项目的立项、审核、管理和决策等工作。
第二章科研项目立项第五条科研项目立项审批的程序和要求如下:1.项目负责人或项目组成员提交科研项目申请表,包括项目名称、研究内容、研究方法、研究目标、预期成果等内容;2.科研管理部门进行初审,审核项目的合理性、可行性和科学性;3.初审合格的项目申请材料提交给科研管理部门主管领导审批;4.领导审批通过的项目,科研管理部门颁发立项通知书,并记录在项目立项台账中;5.项目立项后,需要组建项目组,明确项目组成员的职责和任务,并制定具体实施计划。
第三章科研项目实施第六条科研项目实施的要求如下:1.项目组成员按照项目实施计划进行科研工作,确保按时完成各项任务;2.项目组成员需要定期召开团队会议,交流工作进展和遇到的问题,提出解决方案;3.项目组成员需要提交科研进展报告,包括实验数据、研究成果、存在的问题和改进方向等;4.项目组需要按照科研管理部门的要求,进行中期审核,确保项目进展正常;5.项目组完成研究任务后,需要进行结题申请,提交结题报告及相关材料。
第四章科研项目结题第七条科研项目结题的程序和要求如下:1.项目组提交结题申请,包括结题报告、研究成果、实施过程中的问题和解决方案等内容;2.科研管理部门进行结题审核,包括项目的完成情况、研究成果的质量和创新性等;3.审核通过的项目,科研管理部门颁发结题证书,并记录在项目结题台账中;4.项目结题后,需要进行项目总结和经验总结,并提交项目总结报告。
软件研发管理制度4完整篇.doc
![软件研发管理制度4完整篇.doc](https://img.taocdn.com/s3/m/5b7d432d0242a8956aece420.png)
软件研发管理制度4第2页
4.外委技术协作费,在研究开发项目中,某项工作需要委托其他单位协作或向其他单位咨询所支付的费用。
5.运输费,研究项目本身直接发生的运输费。
6.管理费,为进行研究开发项目评定、技术交流等所发生的评审费、会议费等。
第16条不应纳入研发费用的支出。
公司依法取得知识产权后,在境内外发生的知识产权维护费、诉讼费、代理费、“打假”费用及其他相关费用支出,从管理费用中据实列支。
第5章附则
第17条本制度经由软件研发部制定,其解释权归软件研发部所有。
第18条本制度自颁布之日起开始执行。
第三节软件研发管理表格
一、软件项目立项申请表
编号:填表人:
二、软件研发任务计划表
编号:填写日期:年月日
三、软件问题详细记录表
四、软件研发小组成员分工表
五、软件研发项目跟踪与督察表项目名称:项目经理:
六、软件研发成果评审表
项目名称:评审日期:年月日七、软件研发风险评估与控制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软件研发项目管理制度三篇篇一:软件公司研发项目管理制度第一节总则第一条为规范自有软件研发以及外包软件的管理工作,特制定本制度。
本制度适用于公司软件研发与管理。
第二条本制度中软件开发指新系统开发和现有系统维护或改造,此类工作均需要以项目制管理。
第三条本制度中自行开发是指主要依赖公司自身的管理、业务和技术力量进行系统设计、软件开发、集成和相关的技术支持工作,一般仅向外购置有关的硬件设备和支撑软件平台;合作开发是公司与专业IT公司(合作商)共同协作完成IT 应用的项目实施和技术支持工作,一般形式是公司负责提供业务框架,合作商提供技术框架,双方组成开发团队进行项目实施,IT系统的日常支持由技术研发部承担;外包开发是指将IT应用项目的设计、开发、集成、培训等任务承包给某家专业公司(可以是专业的IT公司或咨询公司等),由该公司(承包商)负责应用项目的实施。
第四条软件开发遵循项目管理和软件工程的基本原则。
项目管理涉及立项管理、项目计划和监控、配置管理、合作开发管理和结项管理。
软件工程涉及需求管理、系统设计、系统实现、系统测试、用户接受测试、试运行、系统验收、系统上线和数据迁移。
第五条除特别指定,本制度中项目组包括业务组(或需求提出组)、开发组(可能包括网络管理员和合作开发商)。
第二节立项管理第六条提出项目需求的部门参与公司层面立项,进行立项的技术可行性分析,编写《立项分析报告》,开展前期筹备工作。
《立项分析报告》应明确项目的范围和边界。
第七条需求提出部门将《立项分析报告》交相关部门会签后,上交公司高层进行立项审批,以保证系统项目与公司整体策略相一致。
第八条《立项分析报告》得到批准后,成立项目组(如果是外包开发,则成立外包商项目组;如果是合作开发,则与外包商共同成立合作开发项目组,以下统称“项目组”),项目组应包括业务组(由公司技术研发部需求管理组和相关业务部门组成)和开发组(自行开发为技术研发部开发组、网络管理员;外包开发为技术研发部指定的开发组长、网络管理员和外包商成员;合作开发为技术研发部开发组指定人员、网络管理员和外包商成员)。
公司技术研发部委派一名项目经理负责监督项目的进度,进行项目管理工作,确保开发能及时完成并能满足业务需要。
项目组人员的选择应满足项目对业务及技术要求,项目组人员应有足够的业务和IT技术方面的专业知识来胜任项目各方面的工作。
第三节需求分析第九条立项后业务组对用户需求进行汇总整理,出具《业务需求说明书》,并确保《业务需求说明书》中包含了所有的业务需求。
经系统使用部门审批确认,作为业务需求基线。
第十条业务组在获得《业务需求说明书》后,提出技术需求和解决方案,并对系统进行定义,出具《系统需求规格说明书》。
《系统需求规格说明书》需详细列出业务对系统的要求(界面、输入、输出、管理功能、安全需求、运作模式、关键指标(KPI)等),最好是采用原型方式表达。
《系统需求规格说明书》需要由业务组提交给相关业务部门负责人确认。
第十一条对于合作开发的项目,当业务需求发生变更时,业务组应提交《需求变更申请》,项目经理审批后交给开发组长实施。
第十二条项目组应对需求变更影响到的文档及时更新。
第十三条在项目需求确认后,需建立需求跟踪矩阵,当需求有变更时,需及时的更新跟踪矩第四节项目计划和监控第十三条软件开发采用项目形式进行管理。
项目经理负责整个项目的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
第十四条需求分析过程中,项目经理组织制定详细的《项目计划书》,包括具体任务描述和项目进度表等。
第十五条在项目的各个阶段,业务组组长和开发组组长需配合项目经理制定阶段性项目计划。
业务组组长和开发组组长需配合项目经理对项目计划执行情况进行监控,确保项目按计划完成。
第十六条项目计划需要变更时,项目经理填写《项目计划变更说明》,并提交公司主管领导审批,通过审批后,交给业务组组长和开发组组长执行。
第五节系统设计第十七条系统设计应分为概要设计和详细设计,系统设计要遵循完备性、一致性、扩展性、可靠性、安全性、可维护性等原则。
第十八条在系统设计阶段中,用户应充分参与,确保系统设计能满足系统需求。
第十九条项目组进行设计,出具《设计说明书》和《单元测试用例》。
《设计说明书》中需要定义系统输入输出说明和接口设计说明。
公司主管领导组织相关人员对概要设计进行评审,出具《设计评审报告》。
业务组组长和开发组组长应参加此评审并对评审意见签字确认。
第二十条设计评审均以《业务需求说明书》和《系统需求规格说明书》为依据,确保系统设计满足全部需求。
第二十一条对已确认通过的系统设计进行修改需获得项目经理、业务组组长和开发组组长的审批后方可进行。
第二十二条对系统设计的修改的文档须由文档管理人员进行归档管理。
第六节系统实现第二十三条开发组根据《设计说明书》制定系统实现计划,并提交项目经理对计划可行性进行审批。
第二十四条系统实现包括程序编码、单元测试。
第二十五条开发组保证开发、测试和生产环境独立,为各环境建立访问权限控制机制,并明确项目成员的职责分工。
对开发环境、测试环境与生产环境在物理或逻辑方面应该做到隔离;如果环境的分隔是通过逻辑形式实现的,应定期检查网络设置。
项目组对已授权访问生产环境的人员进行详细记录,并对该记录进行定期检查,确保只有经授权的人员才能访问到生产环境。
第七节系统测试和用户测试第二十六条测试组制定《系统测试计划》,并提交项目经理对计划可行性进行审批。
第二十七条《系统测试计划》必须定义测试标准,并明确各种测试的测试步骤和需要的系统设置要求。
第二十八条开发组向数据拥有部门申请获取测试用业务数据的使用权,对获取的数据进行严格的访问控制,确保只有相关项目人员才能访问及使用。
第二十九条开发组负责测试数据准备,测试用数据要足够模拟生产环境中的实际数据。
对已评定为敏感信息的数据进行敏感性处理和保护。
第三十条开发组或合作开发商协助技术研发部测试组建立测试环境进行系统测试。
在系统测试中对新系统内部各模块之间的接口和与其他系统的接口进行充分测试。
技术研发部测试组出具《系统测试报告》,测试人员签字确认测试结果。
第三十一条系统测试通过后,开发组配合业务组建立用户测试环境,业务组根据用户测试用例进行用户测试,出具《用户测试报告》,业务组组长和开发组组长应在用户测试报告中签字确认。
第三十二条项目组完成系统帮助文档(其中包括《用户操作手册》和《安装维护手册》)。
凡涉及应用系统的变更,应对系统帮助文档及时更新。
第三十三条所有项目的BUG管理均采用QC系统,用户所提交的问题及测试的BUG均需记录在案。
第八节试运行第三十四条系统主要使用部门根据项目规模及影响决定试运行策略。
第三十五条项目组制定《试运行计划》,并制定试运行验收指标,上报公司主管领导审批。
《试运行计划》中应包含问题应对机制,明确问题沟通渠道和职责分工。
第三十六条项目组联合试运行单位进行相关系统部署工作,准备培训资料,对相关用户和信息技术人员进行培训。
用户培训的完成度应为实施后评估的指标之一。
第三十七条项目组根据《试运行计划》进行系统转换和数据迁移。
系统转换前,检查系统环境,确保运行环境能满足新应用系统的需要。
系统转换时必须详细记录原系统中的重要参数、设置等系统信息,并填写试运行报告相关内容。
系统参数、设置的转换工作作为系统上线的验收的评估指标之一。
第三十八条数据迁移前,应制定详细的《数据迁移计划》,《数据迁移计划》中应包含迁移方案、测试方案、数据定义,新旧数据对照表、迁移时间、回退计划等信息。
数据迁移计划需经项目经理和主管领导签字审批。
第三十九条数据迁移后,项目组对数据迁移的完整性和准确性作出检查,出具《数据迁移报告》,其中包括数据来源、转换前状态、转换后状态,数据迁移负责人、对完整性检查情况、对准确性检查情况等内容。
各相关部门验收转换结果后在该报告上签字确认。
第四十条系统转换和数据迁移由试运行单位业务部门和公司主管领导共同监督并进行验收。
第四十一条系统转换和数据迁移验收通过后,正式启动试运行。
在试运行过程中,试运行单位办公室把系统运行情况(系统资源使用,反应速度等)记录到试运行报告中。
必要时,项目组应根据系统运行情况对应用系统进行优化。
第四十二条试运行达到试运行计划规定的终止条件时,项目组编写《试运行报告》。
此报告应由项目组和试运行单位签字确认,并提交公司主管领导审阅。
公司主管领导审阅试运行结果,决定试运行结束或延期。
第九节系统验收第四十三条系统主要使用部门及技术研发部联合组成独立系统验收小组,也可授权原项目组作为验收小组。
验收小组从功能需求及技术需求层面对系统进行综合评估。
第四十四条验收小组应根据验收情况整理形成《系统验收报告》提交系统主要使用部门和技术研发部审阅。
第四十五条系统主要使用部门和信息技术部门负责人根据系统测试、试运行情况签署验收意见。
第十节系统上线第四十六条系统上线应遵循稳妥、可控、安全的原则。
第四十七条通常情况下,系统上线包含数据迁移工作。
第四十八条项目组制定《系统上线计划》,上报公司主管领导审批。
在上线计划得到批准后才能开始部署上线工作。
第四十九条《系统上线计划》内容应包括但不限于:1、部署方式和资源分配(包括人力资源及服务器资源);2、上线工作时间表;3、上线操作步骤以及问题处理步骤;4、项目阶段性里程碑和成果汇报(项目执行状态的审阅、进度安排等)5、数据迁移的需求和实施计划;6、完整可行的应急预案和“回退”计划;7、用户培训计划(包括:培训计划、培训手册、培训考核等);8、公司下发的系统标准参数配置。
第五十条上线单位在上线初期需加强日常运行状态监控,出现问题时应及时处理,对重大问题应启动紧急预案。
第五十一条在完成上线后要填写《系统验收评估报告》。
《系统验收评估报告》内容包括:数据准确性、系统性能及稳定性、接口问题、权限问题、业务操作影响度、问题处理情况、备份、批处理等。
第五十二条上线单位管理层要对《系统验收评估报告》进行审批签字。
第五十三条公司主管领导批准结项后,业务组和开发组将整理的文档提交各自部门统一管理。
第十一节合作开发管理第五十四条合作开发商的选择应遵循公司相关规定,合作商资质认定参见第三方管理制度。
第五十五条合作开发商必须遵循公司《软件开发管理制度》。
第五十六条项目经理同合作开发商明确规定项目变更的范围和处理方式,重点关注需求和设计变更。
第五十七条项目经理负责监控合作开发商的项目管理及软件开发活动。
合作开发商应按计划定期向项目经理报告进展状态,并提交阶段性成果文档。
发生重大问题时,合作开发商需及时向项目经理汇报。
第五十八条开发组组长派专人监控合作开发商的质量保证过程。
第五十九条项目组同合作开发商商定验收的标准和方法。
第六十条以上各要求需要在开发合同中明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