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守儿童帮扶典型案例.

合集下载

关爱留守儿童典型案例材料

关爱留守儿童典型案例材料

关爱留守儿童典型案例材料在我们村儿啊,有个叫小花的孩子,她就是留守儿童。

小花的爸妈为了赚钱,到大城市打工去了,就把小花留在了家里,跟着爷爷奶奶过活。

小花这孩子啊,刚开始可内向了。

每次看到别的孩子有爸妈陪着,眼睛里就满是羡慕。

她爷爷奶奶年纪大了,只能照顾她的生活起居,像学习上的事儿啊,就有点力不从心。

小花的成绩也不太好,她自己心里也着急,可又不知道该咋办。

后来啊,村里的张婶儿发现了小花的情况。

张婶儿可是个热心肠,她就想着得帮帮这孩子。

张婶儿经常把小花叫到自己家里,给她做好吃的。

一边吃一边跟小花聊天,就像亲妈一样。

张婶儿还会辅导小花做作业呢,她虽然文化程度也不是特别高,但教小花这个小学生还是绰绰有余的。

张婶儿知道小花想爸爸妈妈,就想办法让小花能经常跟爸妈联系。

她把自己家的电脑拿出来,教小花怎么用视频通话。

小花第一次和爸妈视频的时候,那眼泪就止不住地流,可把张婶儿心疼坏了。

从那以后啊,小花脸上的笑容就渐渐多起来了。

村里还有个王大爷,他是个老木匠。

他看小花整天闷闷不乐的,就给小花做了好多小玩意儿,像木头的小鸭子、小帆船啥的。

小花可喜欢这些小物件了,整天拿在手里把玩。

这时候啊,小花开始变得开朗了,也愿意和村里的其他孩子一起玩了。

学校里的李老师也没闲着。

他发现小花在绘画上很有天赋,就专门鼓励小花参加学校的绘画比赛。

李老师还利用课余时间给小花指导,小花特别努力,最后在比赛里还拿了奖呢。

这对小花来说,可是个特别大的鼓舞。

现在啊,小花就像变了一个人似的。

她不再是那个自卑内向的小女孩了,变得自信又阳光。

她的学习成绩也提高了不少。

这多亏了张婶儿、王大爷和李老师这些人的关爱啊。

他们就像一束束温暖的光,照进了小花这个留守儿童的心里,让小花感受到了满满的爱。

在咱们这个社会里啊,像小花这样的留守儿童还有很多很多。

每一个孩子都需要关爱,都需要有人去拉他们一把。

咱们大家要是都能像张婶儿、王大爷和李老师那样,多关心关心这些留守儿童,那这些孩子的世界啊,肯定会变得特别美好。

贫困山区留守儿童案例

贫困山区留守儿童案例

贫困山区留守儿童案例在那个偏远的贫困山区里,有个小男孩叫小峰。

这小峰啊,就像山里的一棵小松树,瘦瘦小小的,但眼睛里透着机灵劲儿。

小峰的爸妈为了赚钱养家,在他还很小的时候就去大城市打工了。

家里就剩下他和年迈的爷爷奶奶。

这爷爷奶奶年纪大了,身体也不是很好,能照顾小峰的吃喝就已经很不容易了。

小峰上学可不容易呢。

每天早上,他得自己早早起床,走好几里的山路去学校。

那山路啊,坑坑洼洼的,下雨天的时候,到处都是泥巴,小峰经常一脚深一脚浅地往学校赶,到学校的时候,鞋子和裤腿上全是泥,就像个小泥猴似的。

不过这小峰倒也乐观,还跟同学们打趣说自己是“泥地小超人”。

在学校里,小峰可认真了。

他知道学习是自己走出大山的唯一出路。

可是呢,学校的条件很简陋。

教室里的桌椅都破破烂烂的,有的桌子腿还得用砖头垫着才不会晃悠。

书本也是翻了又翻,破得不成样子。

小峰的铅笔用到很短很短了,都舍不得扔,还套个小笔套接着用,那小笔套就像是给铅笔穿了件小衣服。

有一次,学校要组织一次绘画比赛。

小峰可高兴了,他特别想参加。

可是他没有水彩笔啊。

他回家跟爷爷说,爷爷无奈地叹了口气,说家里实在拿不出钱来买水彩笔了。

小峰当时特别沮丧,就像一只泄了气的皮球。

但是他没有放弃,他用自己的铅笔画了一幅画。

那画的是他想象中的爸爸妈妈回来的场景,画面上有他、爸爸妈妈还有爷爷奶奶,一家人在一个漂亮的房子前笑得特别开心。

虽然是黑白的画,但老师看到的时候都感动得眼眶红了。

小峰也特别懂事。

放学回家后,他就帮着爷爷奶奶干活。

家里养了几只羊,小峰每天都要去放羊。

他拿着小鞭子,跟在羊后面,那羊要是不听话乱跑,小峰就着急地喊:“小羊小羊,你再乱跑,我可就生气啦。

”那模样就像个小大人。

到了晚上,小峰就着昏黄的灯光写作业,灯光一闪一闪的,就像在跟他开玩笑。

有时候写着写着灯突然灭了,小峰就只能借着月光或者点个小蜡烛接着写。

过年的时候,是小峰最期待的时候,因为爸爸妈妈可能会回来。

每次听到外面有摩托车的声音,小峰就会飞奔出去看是不是爸爸妈妈。

中学生关爱留守儿童案例

中学生关爱留守儿童案例

中学生关爱留守儿童案例一、案例背景介绍咱就说现在社会发展得可快了,但是有些地区还是有留守儿童这个情况。

这些孩子的爸妈都出去打工挣钱了,他们只能留在老家,有时候跟爷爷奶奶生活,有时候就自己照顾自己。

咱学校就组织了关爱留守儿童的活动,我就参与进去了,就碰到了这么一个特别典型的案例。

这个留守儿童叫小宇,是个特别腼腆的小男孩,在村子里的中学上学。

他爸妈已经出去打工三年多了,就过年的时候能回来几天。

二. 问题详细描述小宇因为爸妈不在身边,性格特别内向,在学校里都不咋跟同学们说话。

上课的时候也不积极回答问题,老是低着头。

学习成绩也不太好,作业有时候都交不上来。

而且感觉他特别缺乏自信,有次学校有个小活动,让大家上台表演节目,他躲在角落里,怎么劝都不敢去。

生活上呢,感觉他穿的衣服都有点破旧了,也没人给他好好打理一下。

他还特别容易生病,可能是营养也跟不上,爷爷奶奶年纪大了,也不太懂怎么照顾孩子的饮食。

三. 解决方案概述我们就想了个办法,要从学习、生活和心理这几个方面来帮助他。

学习上呢,我们几个大学生就轮流给他辅导功课,还给他制定了学习计划。

生活上就给他送一些生活用品和新衣服,还给他带一些好吃的补充营养。

心理上呢,就多跟他聊天,带他参加一些集体活动,让他感受到大家的关爱。

四. 实施步骤细节学习方面,我们每天放学后就到他家,按照我们制定的学习计划,先从他最薄弱的数学开始辅导。

给他讲一些基础的数学知识,然后让他做练习题,做完了给他认真批改,有错误就详细讲解。

生活方面,我们把同学们捐的一些生活用品和新衣服整理好,送到他家。

还给他带了一些牛奶、水果啥的。

每个周末我们还会带他去镇上吃一顿好的,改善一下伙食。

心理方面,我们会找一些有趣的话题跟他聊天,像聊他喜欢的小动物啊,或者村里的一些趣事。

然后组织一些小活动,像在村子里的小操场一起玩游戏,丢手绢啊之类的。

一开始他还不太愿意参加,我们就一直鼓励他,说他肯定能行。

五. 成果与效果评估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小宇变化可大了。

(完整word版)留守儿童帮扶案例

(完整word版)留守儿童帮扶案例

关爱留守儿童案例“留守儿童”自幼离开父母,缺乏亲情的关爱,往往易产生焦虑、悲观、不信任等一系列的消极情绪;在性格方面较为突出的是柔弱内向、自卑孤僻;学习方面因缺乏家庭的辅导,导致困难重重;行为方面缺乏父母的管教,在监护人不敢管也管不了的情况下,“留守儿童”产生厌学、逃学,引起行为上的偏差,严重者甚至误入歧途走上犯罪的道路。

“留守儿童”问题已不是单纯的教育问题,而是已经发展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他们给老师、家长、社会提出了许许多多的难题。

我是固镇县五道沟小学的一位老师,对此是深有体会,要想让留守儿童能健康成长老师就必须给予孩子们更多得关爱。

一、案例描述宋雯,从小活泼可爱,乖巧伶俐。

在她一岁多的时候爸爸妈妈就外出打工了。

从此跟着爷爷奶奶一起生活,成了一名留守儿童。

当我初次见到她时,我看就看出她性格是一个内向、害羞、且不善于与人沟通的孩子。

通过观察,我发现她课堂上几乎不发言,经常走神;课外也很少说话,不喜欢交朋友。

即使我问她问题,她也只是点头或摇头,要不就是简短的几个字。

如何开启孩子的心灵之门,还宋雯一个健康快乐的童年时光呢?二、几点做法(一)开启心扉吐露心声孩子的心是最脆弱的,她们自我封闭,排外,孤独,内向。

郁结在心的情感,太久了,必定要发泄,否则,对身心都是极大的危害。

但她们是又那么的敏感,不愿意提及自己的家庭,不愿意在这方面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

我也考虑通过家访的途径和孩子进行沟通,但又觉得冒昧造访说不定会适得其反,对孩子造成更大的伤害。

我在学校举行的留守儿童活动课中给予宋雯更多的关注,让她多参加一些活动,在活动中通过和她一起玩,交流,让她树立信心。

并让“留守儿童之家”的其他孩子一起和她玩,在我的动员下,同学们都愿意和她一起玩,一起游戏戏,一起读书学习。

通过在活动中,我了解了这个孩子的想法,使她慢慢变得开朗起来了,从而也树立了信心,对学习与生活充满了热情。

(二)有的放矢增强信心为了让宋雯同学尽快从抑郁中走出来,我在课堂上特别留意她,我故意提比较简单对她来说比较有把握的数学问题,让她起来回答,而她也总是能很轻松地回答出来,同学们也能恰如其时的给她以热烈的掌声鼓励,我也及时给予表扬。

帮扶留守儿童经典案例两篇

帮扶留守儿童经典案例两篇

帮扶留守儿童经典案例两篇《从心坎沾染》一、案例介绍陈雨飞,男,该同学上课轻易走神,不爱和同学交流,对于大人的话,许多时刻不予理睬。

在他上一年级的时候,对于他我已经有深入的印象,那时我认为他是自闭症孩子。

本学年接这个班,刚开始他也是一句话不说,点名他不答,读课文他也不张嘴,更别说背诵课文了。

他成天少言寡语,眼光愁闷,心事重重的。

在留守儿童中是属于比较特别的。

二、案例剖析1.亲情的缺掉陈雨飞同学的母亲在其很小的时候就离开了他,父亲长期在外务工,与孩子相处甚少,全由年迈的爷爷奶奶照看,对学生关心不够。

2.学习基础差今年二年级我接这个班,我发现他连拼音字母都不熟悉,更别说识字,写字了。

三、采取措施:1.和学生交心,从心坎沾染。

在日常平凡的工作中,我会经常走近陈雨飞,带他一起读课文,一起与他剖析学习的方法,教他写字,勉励他提高。

在此过程中,他的脸上逐渐露出了“柳暗花明”的笑颜。

2.同学的榜样沾染。

为了让孤单、自卑的陈雨飞走出关闭的自我,我先后让班上优秀的同学(包含留守儿童)去主动接近他,与他一起学习、活动。

在思想道德,行动习惯和学习等方面帮忙他,尽力让其找到成功的喜悦,促进其在各方面提高。

3.集体的浸染温暖。

温暖的集体是学生成长的摇篮,集体的浸染和温暖对一个学生的成长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为此,我利用班上开展各项运动的机会,让他自动的加入进来,全班同学为其加油助威,既让他感到集体的温暖,又让其尝到成功的喜悦。

让他认为自己其实并不孤单,全班同学都是自己的伙伴、后盾。

四、反思——“爱”的力气有多大?如今的陈雨飞,在课堂上可以发言了,要求背诵的课文都能背诵下来了,和同班小伙伴们的交流也是越来越多,看到他的笑颜不再是难事。

从陈雨飞前后的变化可以看出:无论是在上课、行动习惯、和同学交流等方面,他都有一个较大的改变,而这一切的改变,应当要归功于学校、家庭和社会等多方面的“爱”,爱可以给枯萎的小草带来全部春天;爱可以给干枯的大地带来勃勃生机;爱可以给孤单的小鸟一个浩瀚的天空。

留守儿童帮扶成长案例七篇

留守儿童帮扶成长案例七篇
观察二吃饭时,阿敏把最爱吃的炸肉吃没了,可能还想要点,她瞪着眼睛注视着老师,老师问他,她只简单的重复了一句要炸肉。
二、成因分析
阿敏的父母因都忙着自己的事业,无暇照顾孩子,阿敏从小跟着保姆长大,保姆对孩子照顾得无微不至,可少了一份与孩子交流沟通的机会,对话也许是少之又少,久而久之,孩子与别人交谈的能力明显不如同龄的孩子,在同伴的眼里已是个被冷落的人,无法交谈的人,而她偶尔说一句话,还会招来一阵耻笑,时间一长,她更加难以启齿了。
案例描述:
我所在的学校是一所比较偏僻的乡村小学,这里的孩子大多数是留守儿童,他们很渴望学到知识。我现在担任二年级所有科目的教教学,和孩子已经相处快两年了,我们班有一个特殊的孩子叫周星(化名),平时听课非常不认真,课后作业经常完不成,很少和老师同学交流,学习成绩很糟糕,一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数学只考了十多分,平时数学测试,平均只有十几分,基本上都是全班的倒数第一,我是看在眼里,急在心里,那也不能放弃他,于是课后经常给他开小灶,效果也是不理想,于是我逐渐产生任由他发展的想法,很少去关注他。
可是由于她对照的时间比较长,在区域活动中吴琳娇没有能完成。
第三次游戏:
这次来玩中国地图拼图的时胡思琦和褚安娜。胡思琦这次好像是有备而来的,他拿出了拼图,先看了墙面的大中国地图,然后再拼图中找出了比较大块的拼块,先把比较明显的拼块拼好再拼一些小的,同时把台湾和海南岛放到自己的位置上,然后再一块地尝试,但是拼的速度快了不少,看来他是准备过了。安娜在看到胡思琦很有信心地拼了不少后,她也加入到拼拼图的行列中来了,两个人一个找一个拼在区域活动结束前把拼图完成了。
第5篇: 留守儿童帮扶成长案例
一、案例介绍:
何xx,女,该同学上课容易走神,不爱交流,对于大人的话,很多时候不予理睬,在她上一年级的时候,我虽不教她,但对于她我已经有深刻的印象。那时我以为她是自闭症孩子。今年接手这个班。刚开始她也是一句话不说。点名她不答,读课文她也不张嘴。更别说背诵课文了。她成天少言寡语,目光忧郁,心事重重的。在留守儿童中又属于比较特殊的了。是什么原因造成这样的现象呢?

教师帮扶留守儿童事迹

教师帮扶留守儿童事迹

篇一:《教师关爱留守儿童个人事迹材料》中学教师关爱留守儿童个人事迹材料我是学校八(3)班班主任,同时还兼任学校“留守儿童”关爱工作。

我校地处农村,许多学生的家长期在外务工,使学校“留守儿童”超过了50%。

由于把孩子留给年迈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或亲友照看,因此使得这些留守儿童更需要关爱。

近年来,我在学校关爱留守儿童工作小组的领导下,在同志们的大力帮助下,我采取多种形式,从关心“留守儿童”(欢聚资料网)的生活入手,做“留守儿童”生活的知情人、学习的引路人、成长的保护人。

我凭着特有的执著和坚韧,给“留守儿童”营造了一个健康成长环境,帮助“留守儿童”走出了阴霾,走向了成功;同时,我也获得过嘉奖,多次被评为市、区级“先进教学工作者”、镇级“优秀教师”。

一、诲人不倦,架心灵之桥正确认识“留守儿童”优点和缺点,就要真正有“诲人不倦”的信心、恒心、耐心和诚心。

为了帮助他们找回自信心,我与他们建立一种彼此信任、平等民主的关系,进行情感交流。

学生刘某因父母离异又无暇照顾她而被托寄在外婆处,外婆年老隔代教育力不从心,一段时间刘某的思想受外界诱惑出现较大的波动。

我发现后及时通过各种渠道了解状况,与之亲近。

“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在感觉她的心灵与我靠近时找适当的时机与其促膝谈心。

我俩在用真心交流后,刘某的思绪恢复平静,她又回到了正确的轨道上。

二、找闪光点,铺情感之路“留守儿童”从小缺乏父母的关爱,这就需要长辈与他们进行情感上的沟通。

西方教育流行一句话“孩子是没有错的。

”所以,要尽量寻找孩子们身上的闪光点,充分发扬他们的特长,并适时加以引导。

学生高某父母离异后,父再婚长住黄石并又生一子,他从小就被扔给奶奶照顾未感受父母之爱,心灵寂寞。

在受人迷惑接触过一次网络后,他便被网络的新奇所吸引,心之所向,行为之动,于是他背着人深夜到网吧通宵上网,且有愈陷愈深之势。

我发现这一状况,便找他来谈话,先述其优点并表示对他的好感,后询问这一段时间他精神不振的原因。

关爱留守儿童典型案例

关爱留守儿童典型案例

关爱留守儿童典型案例随着经济的发展,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和教育资源的不均衡分配,我国出现了大量的留守儿童。

这些留守儿童由于父母远离家乡,在家乡外的城市打工,只能由爷爷奶奶或亲戚照料,长期处于缺乏亲子陪伴和健康教育的状态下。

为了关心和关爱这些留守儿童,社会各界开展了一系列的关爱行动。

下面我就以一个典型案例来介绍一个家庭为留守儿童提供关爱的经历。

小明(化名)是一个留守儿童。

他的父母在外地打工,很少回家。

小明现在正上小学三年级,平时他一个人在家自己做饭、洗衣服。

他每天都过着孤单的生活,没有父母的陪伴和呵护。

幸运的是,小明家所在的社区开展了一项关爱留守儿童的志愿活动。

该社区组织了一支由社区居民组成的志愿者团队,每天晚上都会有志愿者轮流到小明家去关心他的生活和学习情况。

志愿者们帮助小明做饭、洗衣服,并且还帮他完成作业。

每天晚上,志愿者们还与小明一起玩游戏、聊天,为他提供一个温暖的家庭环境。

除了日常的关心,志愿者团队还为小明参与了各种课外活动。

他们组织小明参加社区的绘画班,培养小明的艺术兴趣和才能,让他可以在艺术创作中找到乐趣。

此外,志愿者们还为小明开设了学习俱乐部,每周定期组织小明和其他留守儿童一起做游戏、学习知识,改善他们的学习环境和学习能力。

通过社区志愿者团队的关爱和照顾,小明逐渐从一个孤独而自卑的留守儿童变得开朗自信。

他的学习成绩也有了明显的提高。

志愿者们的陪伴让他感到温暖和关爱,让他更加有信心面对生活的困难。

通过这个案例,我们可以看到,关爱留守儿童对他们的成长是非常重要的。

社区和志愿者们的无私奉献给了留守儿童更多的关心和爱,让他们在孤独中找到了依靠和希望。

这种关爱行动不仅改善了留守儿童的生活条件,更重要的是给他们的心灵带来了温暖和快乐。

在关爱留守儿童的行动中,不仅需要社区的支持和组织,还需要广大群众的参与和奉献。

只有大家共同努力,才能给留守儿童带去更多的关爱和希望。

希望社会各界能够关注并行动起来,为留守儿童创造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让他们能够享受到与其他孩子一样的关心和关爱。

农村留守儿童关爱服务典型案例

农村留守儿童关爱服务典型案例

一、案例背景农村留守儿童是指因为父母长期在外地打工或其他原因而留守在农村家中的未成年人。

他们通常由年迈的祖父母或其他亲属照顾,缺乏父母的关爱和教育,面临着心理、生活、教育等方面的挑战。

为了改善留守儿童的生活状况,许多地方政府、社会组织和个人积极参与留守儿童关爱服务。

二、关爱服务内容1. 精准识别:通过村级干部、村民委员会、学校等途径,对留守儿童进行精准识别,建立健全留守儿童信息档案,包括家庭情况、生活状况、学业情况等。

2. 心理关爱:为留守儿童提供心理交流和辅导服务,帮助他们调节情绪,建立自信,树立积极的人生态度。

3. 生活保障:提供留守儿童日常生活所需的食品、衣物、学习用品等物资,确保他们的基本生活水平。

4. 教育支持:为留守儿童提供补习班、兴趣班等课外教育活动,提高他们的学习成绩和综合素质。

5. 社交关系:帮助留守儿童建立良好的社交关系,参与集体活动,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意识和社会适应能力。

三、典型案例介绍湖南省某县的留守儿童关爱服务项目是一项成功的典型案例。

该项目由县政府主导,在各级部门、社会组织和志愿者的共同努力下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四、项目成效1. 精准识别:通过建立留守儿童信息档案,对当地留守儿童进行了全面的调查和识别,形成了一套科学、有效的管理体系。

2. 心理关爱:建立了留守儿童心理交流中心,安排专业心理交流师为留守儿童提供心理辅导服务,帮助他们克服心理障碍。

3. 生活保障:组织爱心人士捐赠物资,向留守儿童提供食品、衣物等必需品,解决他们的基本生活问题。

4. 教育支持:设立了留守儿童教育基金,资助留守儿童参加补习班、兴趣班等课外教育活动,提高他们的学习成绩和综合素质。

5. 社交关系:组织留守儿童参加各类集体活动,举办夏令营、运动会等活动,促进留守儿童之间的交流和互动,增强他们的社交能力。

五、案例启示该案例充分体现了政府、社会组织和个人共同参与的留守儿童关爱服务模式。

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各方力量凝聚一致,形成了合力,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留守儿童帮扶典型案例

留守儿童帮扶典型案例

留守儿童帮扶典型案例在咱们村儿啊,有个特别机灵但又有点儿让人头疼的小家伙,叫小阳。

这孩子爸妈常年在外地打工,一年到头也就过年那几天能回来,小阳就成了典型的留守儿童,跟着爷爷奶奶一块儿生活。

以前的小阳啊,那可是个让人不省心的主儿。

上课老是走神,作业也不认真写,还经常跟村里其他孩子打闹,有时候调皮得连老师都拿他没办法。

爷爷奶奶年纪大了,也管不住他,就只能干着急。

有一回,学校组织活动,要求每个孩子都要准备一个小节目。

别的孩子都积极准备,就小阳磨磨蹭蹭的,根本不当回事儿。

老师找到他,问他准备表演啥,他低着头,小声嘟囔说:“我啥也不会,没人教我呀。

”老师这才意识到,这孩子平时缺少陪伴和引导,心里头其实挺孤单的。

打那以后啊,学校就专门成立了一个帮扶小组,打算帮帮小阳。

老师们就像侦探一样,先去了解小阳的兴趣爱好。

还真让他们发现了,这小子对画画特别感兴趣,一拿起画笔就两眼放光,那专注劲儿跟平时调皮捣蛋的样子简直判若两人。

于是,美术老师就经常利用课余时间教小阳画画。

从最简单的线条、色彩开始教起,慢慢地,小阳的画儿越来越好了。

他画的那些花儿啊、草儿啊,就跟真的似的,还画过咱们村子的风景,那叫一个生动。

每次看到自己的画儿有进步,小阳的眼睛里就闪烁着自豪的光芒。

除了老师,村里的志愿者们也没闲着。

他们经常去小阳家,陪他聊天,给他讲外面的世界有多精彩。

有个志愿者叔叔还给他带了好多有趣的书,什么冒险故事、科普知识,小阳看得津津有味。

慢慢地,小阳的性格也变得开朗起来,不再像以前那样总是闷着头调皮捣蛋了。

有一次,学校举办绘画比赛,小阳毫不犹豫地报名参加了。

比赛那天,他胸有成竹地拿起画笔,不一会儿,一幅美丽的画就展现在大家面前。

画上是一个大大的家,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和他围坐在一起,脸上都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这幅画不仅得了一等奖,还让在场的所有人都感动不已。

小阳的变化可不止这些哦。

现在啊,他学习可认真了,每次考试成绩都有进步。

回到家还会主动帮爷爷奶奶干活,成了村里人人夸赞的好孩子。

留守儿童典型案例(共7篇)

留守儿童典型案例(共7篇)

留守儿童典型案例(共7篇)以下是网友分享的关于留守儿童典型案例的资料7篇,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就爱阅读感谢您的支持。

留守儿童帮扶典型案例篇一奇迹在爱心与呵护中诞生——留守儿童帮扶案例个案表现:留守儿童是城市竞争化而产生的一个新的弱势群体,因各种原因这个群体已引起越来越多人的关注。

我的班里也有这样一名留守儿童,他叫朱永杰,是一名十二岁的男孩。

该学生家庭经济状况较好,四年级时,其父亲外出务工,该生随母亲在家中,在其就读五年级时,他的父母就都出外经商务工,平时无暇顾及孩子的学习、生活,由爷爷奶奶监护,经过我长久细心地观察和分析,发现在这个孩子身上集中出现了以下问题:1、时不时有厌学的情绪出现。

当该生身体有一点不适时,就让他的奶奶请假,不来学校上学,尤其星期一,他的座位经常是空的。

经过多次的家访和与该生谈心,我发现朱永杰同学的厌学心理成因突出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1)学习上有畏难的心理:首先,该生在学习、生活上对家长有依赖心理,如迟到了一定要爷爷把他送进教室,生病了一定是让爷爷来请假;其次,平时没有亲人检查孩子的作业完成情况,养成了他说谎骗家长说作业已完成了,爷爷奶奶均已年迈,除了给予他基本的物质供给之外,很难在精神上鼓励。

(2)懒散的学习心理:该生在学习上有“四怕”:怕用功、怕动脑、怕发言、怕作业,一心想随心所欲地玩。

(3)成绩不理想,有自卑的心理:该生与同学、老师交往时,往往显得不自信,在各种班级活动中常常是一副漠不关心的样子。

2、竞争意识淡泊,缺乏良好的集体荣誉感。

在班级、学校开展的各种活动中,小到一次发言,大到学校组织的活动,都显得没有热情,参与意识淡漠。

3、有孤僻的心理倾向,与同学交往困难。

该生平时沉默寡言,独来独往,偶尔也流露出想和同学们交往的思想,但显得不知所措。

原因分析:我通过观察、家访、交谈等多种方式接近他和他的家人。

我发现他身上的这些心理问题主要来源于三方面的原因:1、隔代监护出现的溺爱过度,爷爷奶奶对他十分溺爱、大事、小事都迁就该生,不忍对其进行严格的监督和教育,连日常生活小事都不舍得让该生做,甚至连整理书包这些本该孩子做的事都包办了。

【帮扶案例】八(6)留守儿童帮扶案例

【帮扶案例】八(6)留守儿童帮扶案例

关爱留守儿童案例八(6)班“留守儿童”自幼离开父母,缺乏亲情的关爱往往易产生焦虑、悲观、不信任等一系列的消极情绪;在性格方面较为突出的是柔弱内向、自卑孤僻;学习方面因缺乏家庭的辅导,导致困难重重;行为方面缺乏父母的管教,在监护人不敢管也管不了的情况下,“留守儿童”产生厌学、逃学,引起行为上的偏差,严重者甚至误入歧途走上犯罪的道路。

案例描述:xxx在他小时候爸爸妈妈就外出打工了。

从此跟着爷爷奶奶一起生活,成了一名留守儿童。

当我初次见到他时我看就看出他性格是一个内向、害羞、且不善于与人沟通的孩子。

通过观察,我发现她、他课堂上几乎不发言,经常走神;课外也很少说话,不喜欢交朋友。

上课也喜欢睡觉。

几点措施:1、开启心扉孩子的心是最脆弱的,他自我封闭,排外,孤独,内向。

郁结在心的情感,太久了,必定要发泄,否则,对身心都是极大的危害。

我也考虑通过家访的途径和孩子进行沟通。

我在学校举行活动课中给予让她多参加一些活动,在活动中交流让她树立信心。

通过在活动中,我了解了这个孩子的想法,使她慢慢变得开朗起来了,从而也树立了信心。

2、增强信心我在课堂上特别留意他,我故意提比较简单对她来说比较有把握的生物问题,让他起来回答,而他也能很顺利地回答出来,同学们也能恰如其时的给他以热烈的掌声鼓励,我也及时给予表扬。

经过几次后,他犹豫很久的小手终于敢举了起来。

课外,我有意识的让他帮老师做些力所能及的小事。

和同学的沟通没有了障碍。

3、注重联系,促进沟通留守儿童的教育不仅仅是学校的责任,更是社会、家庭的责任。

毕竟仅靠老师的力量太过于单薄。

我们尤溪五中建立了留守儿童的档案,掌握了各个家长的联系方式,通过电话,短信及时向家长反映孩子的情况,然后要求家长每周给孩子写封信,和孩子通一次电话,两周视频一次。

让孩子及时回信,汇报自己的生活学习情况。

沟通犹如丝丝春雨,滋润了孩子心田,从而让孩子不再感到孤单,时时刻刻体会到爸妈们的关爱。

关爱效果:尽管效果不是太理想,老师的关爱加上自己努力,如今的他更自信些,和同学之间交流的更多。

困难留守儿童结对帮扶记录

困难留守儿童结对帮扶记录

困难留守儿童结对帮扶记录受南京市社区关怀项目的支持,我们与一名困难留守儿童建立了结对帮扶关系。

该儿童名叫小明,今年11岁,来自江苏省南京市。

父母离异后,小明和他的妹妹便由外婆照顾,外婆年迈体弱,无法为他们提供足够的生活和教育支持。

小明因为家庭困难而无法得到良好的教育和生活条件,因此我们决定结对帮扶他。

在接触小明的过程中,我们发现他非常聪明伶俐,但由于家庭环境的限制,他的学习成绩不佳。

我们意识到,除了提供经济上的帮助,我们也需要给予小明更多的关心和教育引导。

因此,我们通过和他进行沟通交流,了解到他的兴趣爱好和学习需求。

我们帮助他做好学习计划,教导他学习方法和习惯,鼓励他树立良好的学习态度和信心。

同时,我们也在生活上给予小明的支持。

在我们的帮助下,小明得以改善家庭条件,生活有了一定的保障。

我们购买了一些必需品和学习用品,给他提供了温馨的家庭生活环境。

我们还定期会面,关心他的生活和学习情况,给他提供心理上的支持和鼓励。

在我们的帮助下,小明的学习成绩有了明显的提高,他也表现出更加积极乐观的态度。

他告诉我们,他以后想成为一名医生,希望能够帮助更多的人。

我们看到了小明渐渐展现出的自信和坚强,我们为他的成长和进步感到由衷的高兴。

虽然我们的帮助对小明只是一点点的微小,但是我们相信,通过持续的关怀和帮助,他会有更好的未来。

同时,我们也意识到,困难留守儿童问题是一个系统性的社会问题,单靠我们个人的力量是无法从根本上解决的。

因此,我们呼吁更多的人关注这个问题,积极参与到关爱留守儿童的行动中来。

在未来,我们将继续与小明保持联系,继续给予他必要的帮助和支持。

我们相信,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每一个困难留守儿童都能够得到更好的关怀和帮助,过上幸福健康的生活。

愿我们的爱心和行动能够让更多的孩子们感受到社会的温暖和关爱。

关爱农村留守儿童案例

关爱农村留守儿童案例

关爱农村留守儿童案例话说在咱们国家的广大农村,有一群孩子,他们被叫做“留守儿童”。

这背后藏着的故事,就像一部部未完待续的电影,有欢笑,有泪水,更有无尽的期盼。

在咱村东头,老李家的二小子小石头,就是这样一个孩子。

他爸妈为了家里的生计,跑到城里打工去了,留下小石头和爷爷奶奶相依为命。

小石头每天天不亮就起床,帮着爷爷去田里拾掇庄稼,小手儿虽然稚嫩,但干起活来却不含糊。

村里人都夸他:“这孩子,真是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小石头最开心的时候,就是每天晚上和爸妈打电话那会儿。

电话那头,妈妈的声音温柔得像春风,爸爸则总是用他那特有的大嗓门问:“儿子,今天学了啥?有没有淘气?”小石头总是把一天的趣事一股脑儿倒出来,好像要把所有的快乐都通过电话线传递给远方的爸妈。

但快乐的日子总是短暂的,每当夜深人静,小石头总会抱着自己的小枕头,望着窗外明亮的月光,心里默默数着:“爸爸还有多少天回来?”那时候,他的心里就像被猫爪子挠了一样,既期待又焦虑。

村里有个退休老教师,姓王,大家都叫他“王大爷”。

王大爷看小石头这么懂事,心里不落忍,就经常来给他辅导功课,还教他画画、下棋。

小石头对王大爷特别亲,有啥心里话都愿意跟他说。

王大爷呢,也把小石头当成了自己的孙子一样疼爱。

有一次,小石头在学校里因为一件小事跟同学起了争执,结果被老师批评了一顿。

放学回到家,小石头委屈得直掉眼泪。

王大爷知道了,就带着他到自己家的小菜园子里,一边摘菜一边开导他:“石头啊,人生就像这菜园子,有时候风调雨顺,有时候也得经历点风吹雨打。

你得学会坚强,知道吗?”小石头听了,似懂非懂地点点头,但心里明白,王大爷是在教他做人的道理。

转眼间,暑假到了。

村里为了丰富孩子们的假期生活,组织了一个夏令营活动。

小石头兴奋地报了名,因为他听说这次夏令营还有机会去城里看看。

在夏令营里,小石头不仅学到了很多新知识,还结识了很多新朋友。

他们一起做游戏、唱歌、讲故事,小石头觉得自己从来没有这么快乐过。

小学留守儿童教育案例留守儿童教育典型案例

小学留守儿童教育案例留守儿童教育典型案例

小学留守儿童教育案例留守儿童教育典型案例
典型案例一:小明是一名小学留守儿童,父母都在外地工作。

在学校里,小明刚开始
适应不良,经常缺席和迟到,成绩也很差。

学校通过多方面的教育措施帮助小明逐渐
改善了情况。

首先,学校与小明的家长积极沟通,了解小明的家庭背景和困境,与家
长共同制定了学习和生活规划。

其次,学校建立了留守儿童关爱小组,由班主任、心
理辅导员和志愿者组成,定期进行心理疏导和关爱活动。

同时,学校教师对小明进行
个别辅导,将学习内容分解细化,并提供额外的学习资源,帮助小明提高学习兴趣和
自信心。

在家庭和学校的共同努力下,小明逐渐适应了学校生活,缺勤和迟到情况显
著减少,并取得了一定的学习成绩进步。

典型案例二:小红是一名小学留守儿童,父母在外地打工,她由奶奶独自照顾。

开始时,小红性格内向,不善于与人交流,常常感到孤独和无助。

学校通过多方面的教育
手段帮助她改善了状况。

首先,学校加强了对小红的关爱和照顾,班主任和同学经常
与她交流、关心她的生活情况和学习进展。

其次,学校成立了留守儿童心理辅导小组,为小红提供个别心理辅导,帮助她缓解情绪压力和困惑。

此外,学校还组织了各种文
体活动,加强了小红与同学之间的交流和合作,提高了她的社交能力。

在学校和家庭
的共同努力下,小红逐渐变得开朗活泼,积极参与学校活动,与同学建立了良好的关系,逐渐适应了学校生活。

留守儿童帮扶典型材料

留守儿童帮扶典型材料

留守儿童帮扶材料王歆毓同学是六年级的学生,这是一个年仅十二岁的孩子,她的父母离异,把她留在爷爷家。

这个孩子本身就是在爷爷家长大的,由老人带大的孩子大多自立能力较差,这个王歆毓更是如此。

从小一切事情都由老人代办,甚至包括吃饭、装书包等。

试想一个在生活各个方面都需要家长照顾的孩子,学习能自立吗?为了能帮他改掉这些坏习惯,我动了很多脑筋。

可是孩子在学校刚刚记住,回到家后又是如此。

这样的孩子就是他的家人不对他进行行为养成教育的结果,只管吃饱穿暖即可。

我与家长取得联系,爷爷说回家一定管,同时在学习上,她还经常不交作业或不按时交作业,有时甚至不做作业;在校谎称作业做了落在家里忘带了;在家撒谎“作业在学校做完了”、“今晚没作业”;课堂作业拖拉,十次九次来不及。

于是我经常与孩子谈心,帮她搭配一个学习好的同桌;同时与数学老师交流,讲课就站在他的身边看着;如果发现他的一点进步就马上表扬他。

针对经常漏做、不做作业或忘带作业等现象给予方法指导,让他自备一个作业记录本,记下各科作业。

然后是每天早晨由老师亲自检查作业完成情况,对于不会做的给予耐心指导。

我把他的爷爷请到学校,把孩子在校的情况如实与家长沟通,并说明此次请他的目的和想要做的是什么,希望取得他的支持和谅解,并向家长保证,无论怎样这个孩子老师都不会放弃的,会让他在班级中感受到他与其他同学是一样的,不会受到他人的岐视;同时我还嘱托他多关心孩子,了解孩子的需求,有问题及时和老师沟通。

老师的真诚与苦心终于打动了家长,她的爷爷答应一定会配合老师在家里管理孩子,不再像以前那样不管不问了。

最后我为他准备了一个档案袋,把作业装在袋子中。

一段时间坚持下来,现在能坚持完成作业,作业的工整程度也有了很大的改观,成绩提高幅度较大,我表扬并奖励了她,给她颁发了“成绩进步奖”,在很大程度上给予了他自信心。

心理学家认为“爱是教育好学生的前提”。

老师就这样怀着一颗热爱教育,热爱孩子的心,使这些缺失家庭之爱的孩子在学校感受到了温暖,感受到了老师对他们的关爱,从而使他们树立自信心,在学习和生活上都有了很大的改变。

留守儿童帮扶记录(精选20篇)

留守儿童帮扶记录(精选20篇)

留守儿童帮扶记录留守儿童帮扶记录(精选20篇)留守的是孩子。

成长的是心灵!——留守儿童需要您的帮助。

以下店铺为大家介绍留守儿童帮扶记录(精选20篇),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留守儿童帮扶记录(一):一、为留守儿童献爱心活动校园成立留守儿童基金会,校园也将适当的钱存入这笔基金中,解决留守儿童基本生活问题。

二、留守儿童生活上的帮扶1、父母外出,寄居在亲朋好友家的留守学生,让他们住得下、吃得香。

及时沟通、了解。

2、父母外出,寄居在亲戚家的留守儿童,校园每周同其亲戚联系一次,关心其吃住生活问题。

三、学习上的.帮扶部分留守儿童学习成绩欠佳,校园在每个班开展一帮一,一对红的活动,要求班上成绩好的同学务必帮扶一个成绩差的留守儿童搞好学习成绩。

各科教师也要利用必须的时间为这部分留守儿童“开小灶”,使他们的学习成绩逐步提高。

四、心理上对留守儿童关心1、班主任每周同留守儿童交谈一次,对他们的心理需要进行了解,并正确引导,给予关爱。

2、班主任每两周同留守儿童的家长通一次电话,汇报儿童的进步,增强家长和留守儿童的自信心。

3、我校党员,每个党员包扶留守儿童,经常了解,关照留守儿童的思想、生活、心理状况,对症下药,正确引导,这项工作做得好的党员,将给予表彰。

五、留守儿童特长的帮扶1、在留守儿童中多开展一些活动,如故事会,诗歌朗诵比赛,劳动实践活动,6·1联欢活动,手抄报比赛活动,夸妈妈活动,礼貌礼仪活动,爱少先队队旗活动等等,让他们在校园生活有乐趣,愿意与伙伴共成长。

2、将留守儿童根据其兴趣爱好分成若干个兴趣小组:如竖笛组、绘画组、腰鼓队、书法组、队号组、报道组、乒乓球队、二胡训练组等等,每个队都有相应的教师培训指导,使留守儿童在校园能学到一技之长,为今后的生活道路奠定基础。

留守儿童帮扶记录(二):辅导教师:XX辅导时间:10月6日辅导地点:教室辅导学生:xxx学生存在问题:阅读题出错率高,帮忙学生改正错题的同时,加强课外阅读练习帮教措施:说明出错原因,师讲解相应的知识点。

小学关爱留守儿童案例

小学关爱留守儿童案例

小学关爱留守儿童案例案例一:小雪的故事小雪是一个来自农村的留守儿童。

她的父母都在城市工作,只能寄人篱下。

她每天一个人在家,吃饭、照顾自己都是靠自己。

看着身边其他孩子有父母的关怀,小雪感到很孤单和无助。

她在学校成了一个害羞、孤僻的孩子,很少与同学交流。

她的成绩也一直都很差。

一个偶然的机会,小雪遇到了一位关爱留守儿童的志愿者。

志愿者花时间陪她聊天、辅导作业,还带她参加了一些社会活动。

逐渐地,小雪有了一个心灵寄托,她变得开朗活泼,开始与同学积极交流。

她的成绩也开始有了明显的提升。

通过一段时间的关心和陪伴,小雪的性格逐渐开朗起来,学习也变得积极主动。

她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开始参加一些学校的竞赛活动,并获得了奖项。

她的父母也意识到,在家庭中多花时间陪伴孩子的重要性,并决定更多地回家陪伴小雪成长。

案例二:小明的故事小明的父母都在外地工作,他被寄养在农村的亲戚家。

由于经济条件有限,亲戚家并不能给予他很好的生活条件。

小明经常在家饿着肚子,能吃到一顿丰盛的饭菜是一种奢望。

他也无法在学校参加课外活动,感到很孤独。

一次偶然的机会,小明遇到了一位善心人士。

这位善心人士了解了小明的困境,并帮助他解决了一些生活上的困难。

不仅如此,善心人士还定期探望他,陪他聊天。

他们共同上补习班,为小明提供了学习上的扶助和鼓励。

逐渐地,小明不再感到孤独和无助。

他开始更加努力地学习,取得了很好的成绩。

他还参加了学校的课外活动,并成为了一个优秀的班干部。

在善心人士的关怀和陪伴下,小明的自信心逐渐增强,他相信只要努力,就能改变自己的命运。

通过善心人士和父母的关怀,小明的生活发生了巨大的改变。

他不再感到像之前那样孤单和无助,有了更多的精神和物质上的支持,他变得更加自信、乐观,也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通过以上两个案例可以看出,关爱留守儿童是非常重要的。

他们在成长过程中面临着很多困扰和挑战,特别需要社会各界的关心和帮助。

只有给予他们更多的关注和陪伴,才能帮助他们克服困难,享受健康快乐的童年。

困难儿童法律帮扶案例(3篇)

困难儿童法律帮扶案例(3篇)

一、背景介绍在我国,儿童是国家的未来和希望。

然而,由于家庭、社会、经济等多方面原因,一些儿童在成长过程中面临着诸多困难,如家庭暴力、留守儿童、贫困家庭儿童等。

这些困难儿童往往缺乏法律意识和维权能力,容易成为社会问题的受害者。

为了保障困难儿童的基本权益,我国政府和社会各界纷纷开展法律帮扶工作。

本文将以一个真实的案例——小明的蜕变之路,来展示困难儿童法律帮扶的重要性和实际效果。

二、案例介绍小明,一个生活在我国西部贫困山区的留守儿童,由于父母外出打工,他与年迈的爷爷奶奶相依为命。

从小,小明就表现出了聪明好学的一面,但家庭的经济条件却让他难以享受到同龄孩子应有的生活。

三、困境1. 教育问题:由于家庭经济困难,小明无法就读于条件较好的学校,只能在村里的小学就读。

学校的师资力量有限,教育设施简陋,影响了小明的学习进度。

2. 生活困境:小明的生活条件十分艰苦,家中缺乏基本的生活用品,冬天没有保暖的衣物,夏天没有防暑的设施。

3. 法律意识淡薄:由于缺乏法律知识,小明在遭遇侵权行为时,不知道如何维权,常常忍气吞声。

四、法律帮扶1. 法律援助:当地法律援助中心的工作人员了解到小明的情况后,主动联系了他。

他们为小明提供了法律咨询,帮助他了解自己的权益,并为他申请了法律援助。

2. 教育帮扶:法律援助中心的工作人员与当地教育部门联系,为小明争取到了免费就读条件较好的学校的资格。

此外,他们还帮助小明申请了助学金,缓解了家庭经济压力。

3. 生活关爱:法律援助中心的工作人员与当地慈善机构联系,为小明筹集了生活用品和衣物。

同时,他们还定期走访小明家庭,了解他的生活状况,帮助解决实际问题。

4. 心理辅导:由于小明长期缺乏关爱,心理状况不佳。

法律援助中心的工作人员为他联系了心理辅导师,帮助他走出心理阴影。

经过法律援助中心工作人员的帮扶,小明的生活状况得到了显著改善。

他在新学校的学习成绩不断提高,生活自理能力也得到增强。

更重要的是,小明逐渐树立了法律意识,学会了依法维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奇迹在真诚与期待中诞生
——留守儿童帮扶典型案例
个案表现:
留守儿童是城市竞争化而产生的一个新的弱势群体,因各种原因这个群体已引起越来越多人的关注。

吴增强老师“留守儿童辅导”案例中的吴梦就是这样的一个孩子,在老师的帮助和自己的努力下渐渐地找回快乐的童年。

这使我想起我的班里也有这样一名留守儿童,他叫王程,是一名十二岁的男孩。

该学生家庭经济状况较好,四年级进入我校时,其父亲外出务工,该生随母亲在家中,在其就读五年级时,他的父母就都出外经商务工,平时无暇顾及孩子的学习、生活,五年级起由爷爷奶奶监护,现在进入六年级,经过我长久细心地观察和分析,发现在这个孩子身上集中出现了以下问题:
1、时不时有厌学的情绪出现。

当该生身体有一点不适时,就让他的奶奶请假,不来学校上学,尤其星期一,他的座位经常是空的。

经过多次的家访和与该生谈心,我发现王程同学的厌学心理成因突出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学习上有畏难的心理:首先,该生在学习、生活上对家长有依赖心理,如迟到了一定要奶奶把他送进教室,生病了一定是让奶奶来请假;其次,平时没有亲友检查孩子的作业完成情况,养成了他说谎骗家长说作业已完成了,爷爷奶奶均已年迈,除了给予他基本的物质供给之外,很难在精神上鼓励。

(2)懒散的学习心理:该生在学习上有“四怕”:怕用功、怕动脑、怕发言、怕作业,一心想随心所欲地玩。

(3)成绩不理想,有自卑的心理:该生与同学、老师交往时,往往显得不自信,在各种班级活动中常常是一副漠不关心的样子。

2、竞争意识淡泊,缺乏良好的集体荣誉感。

在班级、学校开展的各种活动中,小到一次发言,大到学校组织的活动,都显得没有热情,参与意识淡漠。

3、有孤僻的心理倾向,与同学交往困难。

该生平时沉默言,独来独往,偶尔也流露出想和同学们交往的思想,但显得不知所措。

原因分析:
我通过观察、家访、交谈等多种方式接近他和他的家人。

我发现他身上的这些心理问题主要来源于三方面的原因:
1、隔代监护出现的溺爱过度,爷爷奶奶对他十分溺爱、大事、小事都迁就该生,不忍对其进行严格的监督和教育,连日常生活小事都不舍得让该生做,甚至连整理书包这些本该孩子做的事都包办了。

2、父母不正确的教育和疼爱方式。

由于该生父母常年在外地务工,在他的生活中缺少父爱和母爱,在外的父母心里觉得内疚,因此对孩子处处补偿、事事迁就,生怕亏待了孩子,特别是在物质上,他们对孩子是有求必应,但和孩子在思想上的沟通却是极少的,对学习更是不闻不问。

3、自卑使他的性格发生了变化。

小时候的他,性格开朗而又活泼,自父母外出后,他的成绩一直不太理想,平时很少和老师、同学交流,表扬更是远离了他,这些使王程觉得自己处处不如人,内心深处的自卑感使他害怕竞争、害怕失败,宁可逃避一切竞争,将自己包裹起来,并远离集体。

具体做法:
一、倾注爱心
心理学家认为“爱是教育好学生的前提”。

尊重每一位学生,“以人为本”,是对每一位教师的基本要求。

教育是心灵的艺术。

如果我们承认教育的对象是活生生的人,那么教育的过程便不仅仅是一种技巧的施展,而是充满了人情味的心灵交融。

这样老师才会产生热爱之情。

男孩子一般不太愿意主动寻求帮助,当情绪问题不能够自我排解时就会积压产生心理问题,假如说缺乏自信、焦虑自闭、或者悲观消极。

如果老师不能及时地进行一些心理上的辅导,对个人的成长是百害而无一利。

1、让“爱”流露。

对于王程这样习惯比较差的学生,我发觉对他进行全班的批评好像没什么大的作用,相反和他敞开心扉,以关爱
之心来触动他的心弦,倒是非常有用的。

“动之于情,晓之于理”,用师爱去温暖她,用情去感化她,用理去说服她,从而促使她主动地养成良好的习惯。

让他感觉到教师对他的爱,作为教师还要给王程这样的孩子多一些关注,常摸摸他的头,拍拍他的肩,找他聊聊天,都会让他感到自己在教师心目中的位置的。

在上课时可以经常提问,可以使他集中注意力;可以促使他思考问题;他也不会以不注意听讲或搞小动作来吸引教师的注意。

班级学习园地也出现了他满意的作品,他受到鼓舞,学习变得劲头十足。

其次,在平时的生活上,我更多地去充当一个母亲的角色在一些细节上给予他更多的爱护和帮助,比如换季的时候提醒他注意冷暖,及时添减衣服,早上没吃饭我会给他钱吃饭等等,我这样做是想消除他和我的距离感,会听老师的话。

最后我发动全班同学帮助他,让他在学习、生活等方面更有自信。

2、捕捉亮点培养他的学习兴趣,提高他的自信心。

根据他的年龄特点,通过形象的事物,有意的关注,适当的表扬来提高他的兴趣。

根据他爱好体育的特点,我给他讲了优秀运动员邓刘翔的事迹。

并向他提出问提:①、刘翔是怎样拿到奥运会冠军的?②、他成功的关键是什么?③、你该向他学习什么?④、你是怎样对待自己的学习的?通过这些问题激励他学好文化课的决心。

3、针对王程的体育爱好,我让他体育课教同学运动,和他讲解了有关身体营养等方面的知识,让他了解如何调理身体,早睡早起,
养足精神。

提高白天的学习效率。

我还传授他《快速消除疲劳五法》和简易健脑操,让他学会自我放松,自我减压。

二、家校沟通
从监护人和家长入手,使他们能形成正确的教育观。

孩子习惯的养成,学校和家庭联系是必不可少的。

王程不良习惯的形成和家庭的教育密切相关,所以我和家长取得联系,和家长一起分析孩子不良习惯形成原因,让家长知道在家应该督促指导孩子怎样做,促使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

因此,及时与家长沟通是整个习惯养成教育的一个重要环节
我给王程家长在教育孩子方面提出了以下几点建议:
1、正确对待孩子的错误,该批评时要批评,要让孩子习惯接受批评,习惯认识错误,并使孩子形成有错就改的良好习惯。

2、教给孩子正确对待困难的态度,当孩子面对困难时应该教会他如何解决,而不是替孩子去解决困难。

3、使孩子形成良好的抗挫能力,如当孩子生病时,可该鼓励他战胜疾病,让他接受这一最好的挫折教育。

4、还给孩子一片自由的天地,不要让孩子远离集体,要让他到小伙伴中去,和他们一起融入集体。

5、父母的教育关心要得法,要尽可能多回家来看望孩子或者经常打电话给孩子,多关心孩子的学习、生活情况,并对孩子取得的每一点微小进步及时肯定,这样能让孩子感到父母在千里之外的关心和呵护。

三、检查督促
首先,针对经常漏做、不做作业或忘带作业等现象给予方法指导,让她自备一个作业记录本,记下各科作业。

然后是每天早晨由我亲自检查作业完成情况,对于不会做的给予耐心指导。

最后我为他准备了一个档案袋,把作业装在袋子中。

帮扶效果:
进步明显。

现在王程能按时上学,能坚持完成作业,上课发言也积极了,成绩提高幅度较大,这段时间没有撒谎现象,值日认真负责。

经验总结:
王程的事例,让我觉得小学生习惯的培养是非常重要的。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要培养良好的习惯”。

“一把钥匙开一把锁”。

每个学生的情况都是不一样的,因此老师必须弄清楚学生的具体情况,从而确定行之有效的对策,因材施教,正确引导。

像对待王程这样,要让他懂得我为什么要这么做的道理,从理想上加以认同,只有明白了道理,才能使学生自觉地按照老师提出的要求去做,变“要我做”为“我要做”。

及时与家长取得联系,争取家庭的配合。

良好习惯的养成不是一朝一夕的,在养成良好习惯的过程中,往往会出现反复现象,因此平时的督促就显得更为重要,要通过经常性的督促检查,使学生在不断的实践中养成自觉的习惯。

王程从一个习惯比较差的学生转化为一个习惯比较好的学生,其中我的爱起了关键性的作用。

教师,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我们在培养人才,在创造人才的时候,一定要释放自己伟大的爱。

“精诚所至,金石为开”,用爱唤起爱,用爱催生爱,爱的奉献,方能出现爱的奇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