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农业园区发展现状及对策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湟中县现代农业园区发展现状及对策

一、现代农业园区发展现状

(一)现代农业园区规划情况

规划区辖15个乡镇、393个行政村,总人口万人。总面积2700平方公里。根据湟中县农业自然资源的地区差异,按照发挥区域优势和合理分工的原则,将湟中县特色现代农牧业发展的空间布局为“一区一核七园三带”(简称“1173”现代农牧业示范区),即:一区:指以县为单位,创建湟中县现代农牧业示范区。

一核:指以多巴镇为核心,块状布局,创建1个综合园区。

七园:点状布局,创建油菜、马铃薯、蚕豆、蔬菜3个种植业示范园和奶牛、肉牛羊、生猪3个养殖业示范园。

三带:指以鲁沙尔镇经甘河工业园、多巴镇至上五庄镇公路沿线,平安小峡口经田家寨、土门关至上新庄公路沿线,西宁大堡子至云谷川水库公路沿线,左右宽约10公里的辐射带内的各乡镇及覆盖村,带状布局,创建各产业生产示范基地。

西纳川现代农业示范园总体形成拦隆口—多巴—西堡的现代高效农业片区(包括农业高新技术示范、设施农业、花卉苗木、休闲观光园等内容)、高原露地蔬菜生产片区、绿色农产品生产片区、食用菌生产片区、农产品加工片区。各片区按照梯度推动模式,在片区内形成核心区、示范区和辐射区三个功能区域,各功能区是相互关联的统一整体。通过五片区的建设,形成连接“五区”产业的物流带、连

接各景点的快捷旅游观光带、新农村建设居住带和生态林带。

(二) 现代农业示范区现状

1、西纳川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园区内蔬菜冷藏保鲜、农业科技示范、设施农业、食用菌生产、油菜籽加工为重点的功能区建设不断推进,园区内温棚达到9100栋,拦隆口镇神农油桃园、多巴双寨花卉基地、高原爽特色果品生产基地、小寨油菜籽加工基地、李家山食用菌生产基地、青海万聚苑餐饮、慕家酩馏等特色农业和休闲观光园区发展规模进一步扩大;绿青蔬菜保鲜库建成投入运营;集仓储、加工、贸易、配送为一体的粮油精深加工储备贸易物流中心(年加工能力30万吨油菜籽生产线)正在建设。新建深冬温室1350栋、大棚1500栋,蔬菜生产基地6个,园区内蔬菜种植面积达到万亩,按照“三品一标”的要求,争取认定4万亩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认证茄子、丝瓜、西葫芦、辣椒、蒜苗、香菇6个无公害蔬菜产品;建立蚕豆万亩高产创建示范片1个、油菜万亩高产创建示范片2个,各类作物繁制种基地万亩,推广马铃薯全膜双垄集雨技术万亩;新建蔬菜保鲜库2座、无公害蔬菜配送中心1处;投资300万元,1700㎡的科技培训基地正在建设中。园区内已完成固定资产投资达亿元。已入住农产品种植、加工等企业48家。

2、小南川循环农业示范区已建成青海圣亚高原牧场,李家台村春源2个标准化奶牛养殖基地,建成占地370亩、存栏良种奶牛2200头。建成750立方沼气池1个。小南川种植玉米青饲料3900亩,蔬菜面积达12600亩。充分利用园区种植—养殖—沼气—沼液(肥料)大力发展循环农业。

3、依托大南川工业园区的现代餐饮示范区,已建成以源源茶园、会龙山庄等为中心餐饮休闲服务园4个,其余2个正在筹建中。园区内已建成温棚210栋,新建温棚100栋,蔬菜面积达3500亩。按照“依托城市、服务城市、发展农村、致富农民、保障供给、提供休闲”的要求,努力发展城郊农业,让无公害、绿色农产品直接走上餐桌。该园区已初步形成围绕西久公路沿线,实现城乡经济社会一元化发展、城市中有农业、农村中有工业的协调格局。

二、现代农业园区存在的问题

(一)基地规模小,生产手段和技术落后

几年来,我县现代农业园得到了较快的发展,但基地生产规模仍然很小。设施温棚10320栋,但由于受建设初期资金、技术、市场需求现状及当前产业发展需要等的限制,温棚建设标准相对较低,存在温棚使用寿命短、生产性能差、无卷帘机、滴灌、喷灌等现代化生产设备的配套应用。大量增加了农民的劳动强度和劳动成本,影响了单位面积土地产出率的大幅提高。且大部分地区种植分散,主导产品不突出。只有少部分温室进行冬春季特色精细蔬菜的生产。

(二)经营机制、体制陈旧

以一家一户为生产单元的土地经营模式是农业生产经营的主要组织形式,但在现代农业产业发展中,这种经营模式成为了影响规模化种植、集约化经营的制约因素。如在设施农业建设中,为推动设施农业的规模化发展、集化化生产、产业化经营,建设规划必须集中连片、实行规模化生产,但一家一户的土地承包经营成为了极大的障碍,影响了设施农业建设工作上档次、上规模。

(三)标准化生产程度低,品牌建设落后

近年来我县加大技术培训和推广力度,积极推行标准化生产,但由于经济条件较为落后,技术水平相对较低,生产的标准化程度低。一是虽然县内已认定无公害产地面积万亩,但只占总耕地面积的%,无公害产地认定工作相对滞后。二是随蔬菜生产规模的扩大,现有专业技术人员的数量不能满足大量的技术推广、指导工作的需要,技术推广力量显得十分薄弱,无公害生产技术的推广普及还存在较大的不足。三是无公害农产品检测工作滞后。受资金、技术等的限制,检测设备等条件差、检测技术水平低,无公害农产品检测工作无法满足标准化生产体系建设的需要,今后加强对检测人员的培训,提高检测技术水平是加快无公害检测体系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

(四)生产手段落后、现代科技装备条件差

因经济条件落后、建设投入不足,以卷帘机、滴灌、喷灌、机耕设备等现代技术装备条件差,在大量增加了农民的劳动强度和劳动成本的同时,影响了单位面积土地产出率的大幅提高。如温室蔬菜生产中传统的灌溉方式使得农业生态小环境条件差,病虫害发生机率高,不仅农药等生产资料投入成本增大,而且为改善产品质量、加快生产的标准化程度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

(五)保鲜、加工环节滞后,产业链条短

农产品保鲜、加工等设备落后,产业链条短,产品附加值低,影响了蔬菜种植收入的进一步增加,增大了农产生产遭受严重市场风险的机率。

(二)产业化程度低,示范带动能力不强

基地经营者的文化素质低、专业技术水平不高,加上蔬菜产品保鲜、加工等设备落后,产业链条短,产品附加值低,影响了蔬菜种植收入的进一步增加,增大了蔬菜生产遭受严重市场风险的机率。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示范带动。

三、现代农业园区发展的对策

(一)组织保障。成立现代农业示范区管委会,配置相关人员,负责示范区建设日常管理工作。把示范区的重点建设任务,细化分解到各个相关部门,把责任落实到具体负责人,由各个相关部门与省、市对口业务主管部门衔接协调,加大对示范区的项目、资金、政策、科技、人才等支持力度。从组织管理上形成一级抓一级,年初有目标、年中有检查、年末有成效的工作机制,制定考核目标,落实责任,强化指导。

(二)资金保障。积极推动各相关部门出台扶持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的政策措施,将示范区建设任务纳入各部门“十二五”发展规划中,各部门发展重点都要积极向示范区倾斜。搭建示范区融资担保平台,建立政府扶持、多方参与、市场运作的信贷担保机制。制定优惠政策,吸引社会和个人资金,积极争取多方面支持,形成多元化的投入机制。在县级层面上,加大各类资金整合力度,坚持集中资金和力量办大事。整合财政支农、农业综合开发、水利、扶贫、农业产业化和科技兴农等资金,集中力量重点支持园区条件设施的完善与提升、新技术的集成与示范。对涉及支持农业的国家和省市各类资金和项目,有关部门在安排年度项目计划时,应优先向农业园区倾斜。促进银行、农村信用联社、各类风险投资公司、担保中心为园区龙头企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