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德的结构及品德发展理论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讲品德的结构及发展

一、道德与品德

品德是道德品质的简称,是指个人遵守社会道德规范而行动时所表现出来的稳固特点,是稳定的道德行为需要与为满足这种需要而掌握的稳定行为方式的统一体。

道德是一定社会为了调整人们相互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是人类所特有的现象。

品德,道德品质的简称,在我国又称为德行或品行、操行等等。是个体依据一定的道德行为准则行动时所表现出来的稳固的倾向与特征。

二者的区别是:

第一、道德的产生发展和变化服从于整个社会发展规律,不以个别人的存在或个人行为的好坏为转移;品德的形成和发展除受社会发展规律制约外,还受个体心理发展规律的制约,它有赖于某一个体的存在,是一种个体的现象。道德反映整个社会生活的要求,它的内容全面而又完整,而品德的内容只占其中一个部分。

第二、道德的发展完全受社会发展规律的支配,而品德的形成和发展不仅要受社会发展规律的支配,还要服从于个体的生理、心理活动的规律

第三、道德是一种社会现象,是伦理学、社会学研究的对象;品德是心理现象,是心理学、教育学研究的对象。

二者的联系是:

第一、品德的内容来源于社会道德。当一个人把一定的社会道德规范内化成他个人的道德信念和道德意向并体现在自己的言行中时,就形成了品德,因此,离开了道德,就没有品德可言。

第二、社会道德又是通过个体的品德而存在的。许多个人的品德就构成或影响着社会道德面貌或风气,品德是社会道德现象的组成单位。

二、品德的心理结构及其培养品德的心理结构是指品德这种个体心理现象的组成成分,是指

个体心理现象的形式、结构体。

(一)道德认识

1、概念:道德认识是指对道德行为规范及其意义的认识。道德认识包括对道德概念、原则、观点等道德知识的了解或掌握,以及运用这些道德观念去分析道德情境,对人对事作出是非、善恶等道德判断和评价。道德认识发展的最高水平是形成道德信念。

2、道德认识的形成与培养(发展道德判断能力)

(1)道德知识的掌握

(2)道德评价能力的发展道德评价能力是依据已有的道德准则,对自己或他人的行为做出是非善恶的道德判断的能力。

学生道德评价能力发展的一般过程是:①从重复老师或别人的评价过渡到自己独立做出评价;②从依据行为的直接效果为标准逐渐转向对行为动机的分析;③从评价别人的行为到分析自己的行为;

④从片面的评价到全面、客观和正确的评价。

(3)道德信念的产生

学生不仅要知道道德规范是什么,不仅要能运用规范进行是非善恶的评价,而且还要坚信道德规范的正确性并成为自己行动的指南,这便是道德信念。

3、道德认识的培养途径

( 1)讨论法。结合实例形象地进行榜样教育,促进学生道德评介能力的发展

( 2)自主管理的组织活动。给学生进行道德实践的机会

( 3)道德氛围。保持道德教育的一贯性和一致性

( 4)讲授

(二)道德情感

1、概念:道德情感是伴随着道德认识所产生的一种内心体验。也就是人在心理上所产生的对某种道德义务的爱慕或憎恨、喜好或厌恶等情感体验。

2、道德情感的特征

道德情感是在道德认识的基础上产生的,它随人的认识、信念、世界观的形成和发展而产生和丰富起来。从道德教育的角度来看,道德情感有以下几个特征:

(1)两极性:是指人们在一定的情境中,由于道德认识的前后变化,常常会出现两种相对立的情感。

( 2)情境性:人们道德情感是在一定的情境中产生的,情境中的各种因素对情感的产生具有综合制约作用。

( 3)感染性:在一定条件下,一个人的情感可以感染别人,使他们产生同样或类事的情感,这种以情动情的方式就叫做感染性。

3、道德情感的培养

( 1)使学生在一定情境中获得正反两方面的行为经验和道德情感体验。

( 2)充分发挥优秀文艺作品与榜样人物先进事迹的感染作用,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扩大学生的间接道德经验和情感体验。

( 3)结合道德认识,达到情理交融,逐渐理解道德现象的实质,使道德情感成为一种自觉的、稳定的、具有激励作用的动力因素。

( 4)注意培养学生对情感的自我调节能力。

( 5)移情或通情能力的培养。个体对他人的情绪状态的无意识情绪体验。(P35)(三)道德意志

道德意志是在自觉执行道德义务的过程中,克服所遇到的困难和障碍时所表现出来的意志品质。道德意志表现为人利用意识的能动作用,通过理智的权衡去解决道德生活中的动机

冲突并采取相应的行动。对符合道德规范的动机,自觉地、坚决果断地付诸行动;对不符合规范的动机则自觉地、果断地抑制,表现为坚强的自制力。

(四)道德行为

1、概念:道德行为是人在一定的道德意识支配下所采取的有道德意义的行动。它是实现道德动机的手段,是人的道德认识、情感和意志的外在具体表现。

2、道德行为的形成

道德行为方式的掌握是产生道德行为的必要条件。而品德形成的一个重要标志,就是道德动机与道德行为方式形成稳定的联系。一般来说,道德动机和道德行为方式都是统一的,有什么样的道德动机就会有什么样的道德行为,但有时由于学生不善于组织自己的行动,没有牢固地掌握一定的行为方式,就会出现动机与效果不一致的现象。因此,不仅要告诉学生应该做什么,还要帮助他们学会“怎样做” ,掌握正确的道德行为方式。

道德行为习惯是一个人不需要外在监督和自己意志努力即可实现的道德行为。它是一个人由不经常的道德行为转化为品德的关键因素。道德行为的训练,单靠行为方式的指导是远远不够的,还应让学生通过行为方式的不断练习来养成道德行为习惯。这样不仅可以使道德行为方式变得容易实现,形成比较稳定的态度和行为倾向,而且还能够加强道德行为的自觉性、概括性和稳定性。

为了能在各种困难条件下实现道德行为,必须锻炼道德意志。道德意志的基本过程包括决心、信心、恒心三个阶段。只有以顽强的毅力和充沛的精力把道德行为坚持到底,持之以恒,才算达到道德意志的最高境界。

3、道德行为的训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